最新全球变暖英语(模板19篇)

时间:2023-11-27 21:46:43 作者:纸韵

英语是现代技术和信息的重要载体,学习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科技发展的前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来达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语练习材料,请大家参考。

全球变暖倡议书英语

同学们:

你们知道生命最离不开的是什么吗?是水!尽管地球上约70%的部分都被水所覆盖,但真正能饮用的淡水却是少之又少。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有了水,我们的星球才有了蔚蓝;有了水,世界才有了盎然的生机。水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联合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时,也采取了宣传措施。我校非常赞同这种做法,纵使我们不缺水资源,但山区的'人们,缺水国家的人们,还有我们的后代,可就未必了。因此我们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1、一水多用。如刷牙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脸的水可以用来擦地,用过的水不要直接倒掉,看看能不能二次利用,如果可以,那么无形之中便节约了水。

2、控制用水量。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用水计划,每次用水之前都先想好要用多少水,能否少用一点水,所谓“聚沙成塔”,今天一点,明天一点,节约的水越多,坚持得越久,水资源节省下的也就越多。

3、避免水资源浪费。假设一个水龙头因为没有拧紧而漏水,按照1秒两滴计算,一天大约漏了30升左右,也就是3千克左右。每天类似的浪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能避免这些水资源的浪费,一定可以缓解当今的缺水情形。

4、出门在外,为“节约用每一滴水”做宣传,让大家跟我们一起做,每一户人家每天节约用一桶水,一个城市就节约了几十吨水。那样,我们为祖国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如今水资源不断减少,全世界都已进入水资源紧缺状态。请同学们从我做起,改掉浪费水资源的坏习惯,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北仑区淮河小学教导处宣。

20xx年10月29日。

全球变暖说明文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做在雪橇上,……”一首童谣击起了我对冬季的回忆。冬天,虽然没有春天的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的丰硕果实,但它献给大自然的是含蓄的美。

冬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向大地走来。大雪纷飞,一大片一大片的。世界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遥望周边的山梁,像一条条斑驳的白色巨龙,隐隐约约地朝着烟雾迷蒙的地平线边缘延伸。柳树上挂满了银条,草坡上披上了银装。树枝上洒满了一层层银粉,每一片叶子贮满亮晶晶的雪花,有的树枝承受不了雪花的重量,折断了。向外远眺,一片白茫茫,就像一张没有尽头的白色地毯。偶尔会有几只松鼠在捉迷藏,孩子们在雪地里滑雪橇,滑冰,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然而,当世界悄然遭到全球变暖的袭击时。

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天气变暖,还会牵连出许多负面的影响。全球变暖,会使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给许多小岛国带来危险。全球变暖,会使山峦变暖,这样使一些传播疾病的生物生存,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全球变暖,影响和破坏生物链和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到我国东北过夏天,由于全球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当然,这种候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候也逐渐相应延后,使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俗话说的好“瑞雪兆丰年”,但由于全球变暖使一些害虫在冬季安全过冬,他们有温暖的温度陪伴着它们安全过冬。第二年,他们又开始危害我们的庄稼。人们就大量使用农药,间接的,人们的健康又受到了危害。

可以看到车水马龙、车辆来来往往的景象。可是车辆排出的废气也在城市中穿如自行。他们也跟不上“低碳生活”的时尚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废气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最近好莱坞拍了一部电影剧中胆战心惊的情景就是对几百年的地球的一个真实写照:龙卷风、冰层断裂、地震、洪水……它们蜂拥而至到达地球。这并不是疯狂的幻想如果人类不停地破坏地球浪费自然资源。这将成为现实!

要想让美丽的冬季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就从现在开始,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减少使用一些不必要的电器,少用一次性用品,植树造林。工厂、纸厂、茶厂……排出的废气、废渣应该集中处理,零排放。这样的话,人们以后看到的是一群群无色透明的龙争先恐后地飞上天,而不是一群群灰蒙蒙地龙争先恐后地飞上天。人们每天出门,路远的就步行,可以减肥健身,路远的,就乘公交汽车。

六年级全球变暖英语作文

全球变暖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它是因为人类往大气层里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引起的。它会造成洪水,飓风等恶劣天气,同时使许多动植物死亡,让环境产生变化,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从根本上说,我们应该努力采用各种手段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保护环境。然而,很多时候,环境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技术,甚至可能影响到经济发展。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权衡利弊,以经济发展为重,更多地去适应气候变化,还是以环境保护优先呢?我的观点是,我们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先。

首先,尽管环境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这些钱算不了什么。有一名科学家发现,如果我们用不环保的方式取得能量,我们要花的钱更多,因为我们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得去弥补环境。从长远来看,环境保护甚至更省钱,我们当然应该以保护环境为先。

第二,虽然适应要比解决更容易,但适应不是长远的`解决方法。如果我们不以保护环境为先,全球变暖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使我们不可能适应了,然后和其他动物一起灭绝掉。比如,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湿地正在消失,因为那里飓风很频繁。如果不是因为全球变暖,不可能有这么多飓风。有些科学家推测,在20xx年左右,如果没有以保护环境为先,路易斯安那州很可能完全失去它的湿地。湿地是动物栖息的地方。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如果很多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生态系统会被破坏。如果生态系统被破坏,人就很可能无法生存。尽管全球曾今这么暖过,但是那件事很可能两万年才发生,动物有的是时间适应。而我们人类使得这件事1就发生了,动物难道不会死很多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保护环境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第三,发展中的国家最穷。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可是,它们在热带地区,最容易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地区。那些对环境影响很大的富国家反而躲过了大部分灾难。如果富国家不以保护环境为先,穷国家既不能适应,更不能自己去保护环境,就只能受难,几千万人会死亡。所以我们看到,一味地适应环境只会给穷国家带来灾难,我们还是应该以保护环境为先。

综上所述,即使保护环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经济损失,我们还是要以保护环境为先。

全球变暖的英语作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我越地发现,幻想竟然是毫无价值,计划渺如尘埃,,目标不能达到。因此我要为目标、和成功而去付诸于行动。行动就像食物和水一般滋润着社会中有心人,引导着人们走向成功。因此我明白了:成功始于心动,而源于行动!

在上小学时,考试成绩不理想是一个一直都困扰着我的问题。本来会做的问题一到考试时便成一个个无底洞,一考试便不由地心跳加速,我努力地去克制自己,可是那却是徒劳的。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一个半月之内必须将成绩给提上去!为此我日思夜想,可在一个半月之后,成绩依旧如此。

在无意之中,我看到了童第周的故事:他十七岁才上小学,高三时才学英语,到了大学之后成绩一天不如一天,可是他并没有泄气,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夜晚路边的灯光是他唯一的伴侣,在灯光读书。他还在自己心中制定了一个目标,便是期末考试得满分。从此他学习便更加刻苦努力了。在大学毕业考试时,她的英语果然得了满分。在到国外的'留学期间,许多国外专家都做不成,而童第周见后,反复地进行着实验,最终成功了!

受童第周的影响,我找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那就是只有目标却没有付出行动。因此我不仅给自己制定了目标,还为此付出了努力:作业认真完成,不会的问题积极请教别人,刻苦努力地学习。再次测试的成绩终于令我很满意了。

如果有人问我,是什么使你努力的?我会告诉他,就是行动!在成功的背后会有无数次的努力地行动!

一个人如果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他只成功了百分之一,那百分九十九的便是要靠行动来实践的!

如果没有行动,目标只是空想,即使有了藏宝图也不会发现宝藏,那张藏宝图也只是一张废纸!

有许多人都在思考:别人能够做到的,为何自己做不到?并不是因为你比别人差,而是你自己有目标而没有行动!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才,天才都是因为行动而换来的!

全球变暖作文

全球变暖现象是由温室气体产生的,最普通的温室气体是我们每天使用的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化石燃料主要为我们提供能量。化石燃料中主要是煤,其次是石油,再次是天然气。我们所有的生产、生活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产生温室气体,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以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比如说: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及时关闭不需用的电器,包括电脑、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在喝水、做饭和搞卫生的时候,根据需要用水,不要浪费。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尽可能反复使用。如果一件物品你已经不需要,而这个物品仍能使用,可以把它送给需要的人使用。去超市时带上自己的`环保袋,减少使用商店提供的塑料袋。我们出行时尽可能步行或骑自行车,或者多选择公共汽车出行。同时,我们要多参加植树活动,因为树可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

我觉得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为保护地球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希望我们的地球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全球变暖作文

周四早上上学时,我发现小区里的汽车上披上了一层白色的“纱衣”,下雪了!不过,我又难过起来——现在才是11月中旬,因为全球变暖的原故,这么快就开始下雪了。19日的晚上,我看报纸时发现了一则“天燃气紧缺”的报道,为什么天燃气紧缺会紧缺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翻开了那一版。

“全球变暖的原因使天气快速转冷,家家户户都开始大量使用煤气……”标题下的一行小字映入我的眼帘。又是“全球变暖”惹的祸!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全球变暖”哪来这么大的力量,使天气快速转冷、使冬天下起雷雨、使夏天飘起雪花?妈妈告诉我,全球变暖的`原因在于人类,我们不保护环境,夏天大量地用冷气、经常开私家车,制造出大量的废气,使地球的臭氧层受到破坏,太阳对地球的辐射也就更严重了,南、北极的冰川也融化了,天气就变冷了。哎!说来说去,还是我们的错,无私的地球把她的所有资源给了我们,但我们却弄出了“全球变暖”。现在可好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资源都紧缺了,我们该怎么办?为了弥补我们以前的过错,我们应该要节约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资源,尽量不用空调、地热取暖,空调如果一定要用的话,也不要高于20℃。我们不能再让地球伤心了。

全球变暖倡议书英语

同学们:

你们知道生命最离不开的是什么吗?是水!尽管地球上约70%的部分都被水所覆盖,但真正能饮用的淡水却是少之又少。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有了水,我们的星球才有了蔚蓝;有了水,世界才有了盎然的生机。水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联合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时,也采取了宣传措施。我校非常赞同这种做法,纵使我们不缺水资源,但山区的'人们,缺水国家的人们,还有我们的后代,可就未必了。因此我们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1、一水多用。如刷牙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脸的水可以用来擦地,用过的水不要直接倒掉,看看能不能二次利用,如果可以,那么无形之中便节约了水。

2、控制用水量。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用水计划,每次用水之前都先想好要用多少水,能否少用一点水,所谓“聚沙成塔”,今天一点,明天一点,节约的水越多,坚持得越久,水资源节省下的也就越多。

3、避免水资源浪费。假设一个水龙头因为没有拧紧而漏水,按照1秒两滴计算,一天大约漏了30升左右,也就是3千克左右。每天类似的浪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能避免这些水资源的浪费,一定可以缓解当今的缺水情形。

4、出门在外,为“节约用每一滴水”做宣传,让大家跟我们一起做,每一户人家每天节约用一桶水,一个城市就节约了几十吨水。那样,我们为祖国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如今水资源不断减少,全世界都已进入水资源紧缺状态。请同学们从我做起,改掉浪费水资源的坏习惯,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北仑区淮河小学教导处宣。

20xx年10月29日。

文档为doc格式。

全球变暖的演讲

和大家一样是对王朝的情感,和大家不一样的是我演讲的思路。同事们都说了王朝对我们的教导与关心,王朝的辉煌与前景。既然王朝给予了我们这么多,那我们为王朝能做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是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就这么简单吗?对,就这么简单!我门从事的是服务行业,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而今天,我要说的不是服务。而是我们大家一直忽视的一个问题:节约降耗。

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在你我使用电灯、电器、电话电脑、空调、饮水机的时候,我们做到节约一度电了吗?

在你我使用矿泉水、纸杯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若干次后它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吗?

在你我将吃不完的饭菜视做垃圾倒掉的时候,我们想到节约了吗?许多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节能降耗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

同事们:不要认为自己节约的一个纸杯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认为自己把变废为宝的东西从垃圾中捡出来是大失脸面的;不要认为做一个工程而反复精打细算是效率底下的表现;更不要认为这样的节约是多此一举;因为我们要明白,你与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彭湃汹涌的浪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同事们:就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为王朝节约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因为节约一分就等于企业赢利一分,更因为王朝在你、在他、在我、在我们大家的心中。

全球变暖作文

最近,南极又一次出现了“西瓜雪”,这并不是第一次了。在去年,就发现了一次,同时,也是去年8月份的时候,阿尔卑斯山也是如此。而这是因为什么,罪魁祸首又是谁呢?全球变暖,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全球变暖,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我甚至要怀疑近两年冬天不下雪,也是因为全球变暖了!全球变暖,为藻类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而藻类,又可以使冰雪消融得更加的迅速。“雪衣藻”是加速冰川融化的幕后凶手,但是它们本身却没有伤害。它们格外的耐寒,“红色”是雪衣藻“熟了”的样子。所以,“西瓜雪”就是这么来的了!

从当前的数据来看,科学家在南极北端监测站测量的最高温度高达20.75℃!自1999年至2019年,南极的融雪现象一直很严重,融化面积高达总面积的19%,真的很可怕!

然而,海洋生物的数量也在锐减中,磷虾下降80%,企鹅下降了75%。虽说南京也仅仅只是一部分区域在气温下降,但雪衣藻会让南极的融雪增加,而融雪增加又加剧其成长,形成了恶性循环。“西瓜雪”会大大降低对阳光的反射,大面积地区将出现气候变暖。大大的威胁到了生态系统!可能也将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存。然而,南极的气候暖化是一个格外缓慢的过程,同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真正的警觉温度变化,真正的去关注南极的现状!

“西瓜雪”并不浪漫,南极洲是地球上仅剩的一块净土了。保护好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同样,为了控制住全球变暖,我们都要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好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作者:陈峻熙。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砍树、排放石油、污染空气、河流等破坏大自然的事情已经是非常正常的了。但如果人类不停下破坏环境的脚步,就会导致全球的天气变暖,不仅对大自然有伤害,人类也会受到“世界末日”级的伤害。

那么,全球变暖,到底会产生什么恶果呢?首先,是太平洋的冰川会跟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融化,北极熊、企鹅将失去它们的家园。本来北极熊和企鹅已经是非常稀有的生物,冰川融化北极熊和企鹅完全失去,世界再不会有一只生活在冰川上的生物。

根据统计,冰川的融化速度是每一年的三倍,照这样计算,冰川过不了十年就会完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将会提高几米,很多沿海城市,比如上海、悉尼等城市都会被海水淹没在水中,这些城市的居民不得不向内陆居住。

是这个星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如果人类够幸运,可能早已完成火星移民计划,如果人类不够幸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地球被人类毁灭!

总之,我们地球只有一个,这是多少科学家发出的忠告,不要等地球毁灭的那一天才知道,自己对大自然做的事情是多么的愚蠢。

于全球变暖的作文

周四早上上学时,我发现小区里的汽车上披上了一层白色的“纱衣”,下雪了!不过,我又难过起来——现在才是11月中旬,因为全球变暖的原故,这么快就开始下雪了。19日的晚上,我看报纸时发现了一则“天燃气紧缺”的报道,为什么天燃气紧缺会紧缺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翻开了那一版。“全球变暖的原因使天气快速转冷,家家户户都开始大量使用煤气……”标题下的一行小字映入我的眼帘。

又是“全球变暖”惹的祸!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全球变暖”哪来这么大的力量,使天气快速转冷、使冬天下起雷雨、使夏天飘起雪花?妈妈告诉我,全球变暖的原因在于人类,我们不保护环境,夏天大量地用冷气、经常开私家车,制造出大量的废气,使地球的臭氧层受到破坏,太阳对地球的辐射也就更严重了,南、北极的冰川也融化了,天气就变冷了。哎!说来说去,还是我们的错,无私的地球把她的所有资源给了我们,但我们却弄出了“全球变暖”。现在可好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资源都紧缺了,我们该怎么办?为了弥补我们以前的过错,我们应该要节约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资源,尽量不用空调、地热取暖,空调如果一定要用的话,也不要高于20℃。我们不能再让地球伤心了。

当全球气候变暖时,世界发生了巨变。

南极,冰雪融化,人类感觉将要处于冰水之中,这是人类自食其果。北极的霸主北极熊,也因全球变暖而逐渐走向灭绝。一直熊妈妈向小熊递来一把剪刀,熊宝宝好奇地问:“妈妈,用剪刀干什么呀?”妈妈以命令的语气回答:“快剪毛,再长这么厚的毛会被热死的!”小熊天真的望着妈妈:“我们住在冰天雪地里,怎么会热呢?这是我们的外衣,没有它会受冻的,不能剪!”熊妈妈的语气中带点悲伤和叹息:“现在全球变暖,在不适应,恐怕就走向灭亡了!”

全球变暖,北极熊无法找到食物,甚至食用小熊,这是被逼无奈呀!人类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可是,当全球变暖时,人类还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知道冬天不再受寒风的折磨,温度上升了,寒冷已离去,只顾着眼前利益,可不知道以后将远离那洁白的雪,原本应在寒冬中开放的花。

当全球变暖时,希望人类早已意识这以后果。趁早弥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目前,全球变暖事态严重。这不仅跟大气污染有关,很有可能跟太阳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

太阳系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蜘蛛网,而太阳就位于中间位置,地球就散布在太阳旁边(从远处看地球和太阳是很近,但实际很远很远,远的难以想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好比把一个大铁球放在一张大网上,在拿一个质量小的铁球放在被大铁球压凹的地方,这时你会发现,质量小的铁球会围绕大铁球转,先是离大铁球远,而且转的速度很慢,过一会你会发现小铁球越转越快,离大铁球越来越近,最终会跟大铁球相撞。

根据这个发现,你也许会知道全球变暖的原因了。太阳就像大铁球位于网中心,一动不动,而地球就像小铁球一样围绕太阳转。因为太阳和地球距离相差太大,所以要很长时间才和太阳相撞。而且现在地球慢慢接近太阳(说是接近,其实还很远呐)所以说啊,地球变暖的原因,也不排除这个啊。

这只是一种猜想。不过,我想也不排除这个原因,谁知道日后的'地球会发生什么事呐。

期待。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引起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以二氧化碳为例,在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前的19世纪初,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70ppm,而到了1988年以上升到350ppm。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人口的剧增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社会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其次森林毁坏使得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造成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速度降低,同样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以外的温室气体,如甲烷、氯氟烃(氟里昂)、氧化氮等也不同程度得增加着。

尽管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显而易见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对气候带、降水量以及海平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人类居住地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必须给以应有的重视。认为这种影响从长远来看是无关紧要的看法是不负责任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身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是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

全球变暖小学作文

目前,全球变暖事态严重。这不仅跟大气污染有关,很有可能跟太阳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

太阳系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蜘蛛网,而太阳就位于中间位置,地球就散布在太阳旁边(从远处看地球和太阳是很近,但实际很远很远,远的难以想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好比把一个大铁球放在一张大网上,在拿一个质量小的铁球放在被大铁球压凹的地方,这时你会发现,质量小的铁球会围绕大铁球转,先是离大铁球远,而且转的速度很慢,过一会你会发现小铁球越转越快,离大铁球越来越近,最终会跟大铁球相撞。

根据这个发现,你也许会知道全球变暖的原因了。太阳就像大铁球位于网中心,一动不动,而地球就像小铁球一样围绕太阳转。因为太阳和地球距离相差太大,所以要很长时间才和太阳相撞。而且现在地球慢慢接近太阳(说是接近,其实还很远呐)所以说啊,地球变暖的原因,也不排除这个啊。

这只是一种猜想。不过,我想也不排除这个原因,谁知道日后的地球会发生什么事呐。

期待。

全球变暖的作文

那是岛上人们最后的'呼唤。

全球陆地正在锐减……。

那些若无其事的人仍说:“。

受灾的人们啊,

请接受我们最诚恳的道歉。”

呸,多么令人发指的语言!

愚蠢的人类啊,

这,就是弱者的的报复啊!

人类啊,

醒醒吧,

不要沉迷在利益的噩梦中,

用我们的行动,

来挽回濒危的家园!

行动!

行动!

全球变暖时代结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这很可怕,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不要再等待别人先行动,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了,必须立即采取重大的气候行动。

此外,联合国建议,应确保将应对气候变化资金中的至少一半用于气候变化适应措施。联合国还启动了一项行动计划,要求确保在2027年底前,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受到预警系统的保护以降低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一是,全球变暖本身就是气候资源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会导致气候要素温度和降水的增减,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有的地区会趋向干旱,而有的地区则会趋向湿润。

比如地处高纬度的俄罗斯可能会由于全球变暖而使得年均温提高,从而变得相对适宜农业发展,增加本国的粮食产量。

二是,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全球变暖一方面使得两极地区的大陆冰川冰川融化,大量冰川融水进入海洋;另一方面,全球变暖使得海水受热膨胀,两方面共同促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一些岛屿,比如马尔代夫、瑙鲁、图瓦卢等国家将来都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目前,图瓦卢已经宣布在对抗海平面上升中失败,打算举国迁徙到新西兰。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态环境间的平衡。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个全球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的主要因素之一。

(3)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4)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在海洋中随处可见的塑料垃圾,导致很多海洋生物因过度食用,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其次人类的过渡捕捞,鱼群种类、数量下降。

1、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因为全球变暖带来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热浪及气温剧变,这些都会使世界各地的粮食生产受到破坏。亚洲大部份地区及美国的谷物带地区,将会变得干旱。

2、在一些干旱农业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只要全球变暖带来轻微的气温上升,粮食生产量都将会大大减少。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个国家要肩负起积极应对全球变暖、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重任。

2、各工业化国家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能源;发展中国家应该淘汰或改进落后产业、产能,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应对能源资源日益枯竭而带来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要增加投资,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4、发达国家要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像美国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消费、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节约资源能源,并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5、各国要开展全民环保教育,促使社会各界形成“爱我地球、保护生态”的良好意愿,并将这种意愿付诸行动。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全球气候的研究,发现全球正在变暖,其主要原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全球气候的变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当前减缓全球变暖的情形刻不容缓,必须尽快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论文关键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影响;防治。

地球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向大气层大量排放各种各样有害气体而造成的。在这些有害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氟、氯化碳、臭氧、甲烷、氢氧化物、氯化物等40多种微量气体。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让太阳辐射热顺利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且它们能够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地面辐射热无法散发到外层空间去,像温室的作用一样,从而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温度逐渐升高。这就是地球温室效应。因气温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效应气体。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增长迅速。

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每人每天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值。

2、工业发展迅速。

工业在迅速的发展,燃烧大量的煤和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迅速积累。氟氯烃、甲烷等气体的排放也大量增加,这些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3、毁林严重。

由于社会进步,对土地的需求增大,占用了大多的林地。同时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导致毁林伐木的现象日益频繁。

(二)自然因素。

主要由于太阳的活动,黑子,黑洞等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二、温室效应可能造成结果。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山溶化,林草减少,沙漠扩大;沙尘暴严重,凝冻灾害和旱灾严重,特大洪涝,大风暴雪,连连发生。城市温室效应显著,低氧环境影响市民免疫力,亚健康人群增加。

1、全球平均气温在未来50年内将升高2到3摄氏度,但是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加,气温将上升在升高几度。

如果不对温室效应采取适当措施,全球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经济大萧条,由气候变暖在成的洪水或干旱将使大约2亿人流离失所。

2、与1前相比,非洲大陆的气温上升了0.5摄氏度。

3、气候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在过去80多年里消失了82%。

第二高峰肯尼亚山的冰盖在过去100年里消失了92%。

4、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成分)的含量创下新高,达到379.1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比的377.1ppm增加了0.53%。

5、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也就是100多万物种在未来50年里灭绝。

(二)温室效应,瘟疫的招魂使。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某些疾病发病率的升高。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交替之时,易感动物更容易发生感染,进而诱发养殖业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流行。专家强调指出,温度升高导致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前必然先经过dna复制,而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因此,温度升高的结果必然会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突变率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在突变后其一些生理生化特点也将发生改变,如病原体的存活变异、抗药性变异等。发生变异后,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进行扩散,形成新的传染病。

三、防治措施。

(一)交通业防治措施。

在地球co2排放总量中,交通业因化石燃料消耗占24%,仅次于能源业。现在,交通业被认为是全球人为产生温室气体的最快增长源。为避免全球变暖现象越过危险边缘,需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将co2,浓度保持在450ppm以下,这样才能把温度提升控制在4cc之内。想达此目标,必须将co2排放量减半,使用多种更清洁能源,确保能源安全供应。

ipcc确定降低co2排放的5种方法是:

(1)减少能源消耗。

(2)使用含碳量低的代替燃料。

(3)使用可再生能源。

(4)增加天然落水洞。

(5)co2的捕集和封存。

(二)森林防治措施。

森林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将碳贮存于树木体内,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

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讲,“森林每生产10t干物质,可吸收16t二氧化碳,释放12tt氧气。……每公顷森林每年净光合吸收碳:热带林为4.5t~16t,温带林为2.7t~11.25t,寒带林为1.8t~9t,耕地为0.45t~2.0t,草地约为1.3t。据测算,树木的碳含量可达43~58%。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为600×108t~8300×108t,其中90%的碳自然存储于森林之中,森林是一座巨大的碳储库。 因此,要大力保护现有森林,特别是保护天然林。天然林树木种类多,生物量大,与生境相对协调,生态效益高。除禁止砍伐天然林外,特别要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以保证森林的正常发育与生长。

积极发展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在保护已有森林的基础,科学造林,发展林业。

1、封山育林。

有天然林分布的区域要定期封山,利用天然林种源,通过天然更新使疏林地、灌丛地和荒山荒地演替为天然林。封山育林要分区、分期、有计划地进行,对有望近期成林的荒山、灌丛地可先期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区要由林业部门及当地政府与农民协商后确定,并划界立桩。制订封山育林实施条例,做好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防止山火、放牧、开荒、樵采等有碍封山育林的人为活动。此外,必要时可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如补播、补植等。

2、科学经营森林。

对已有森林要在认真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以生态为主的综合效益。

(1)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以及森林的立地条件,将已有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分别经营。生态公益林遵照“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经营;商品林根据“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生态、社会效益”的原则经营。

(2)采用科学、可持续的方式与技术经营森林。

在“近自然林业理论”指导下,森林经营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禁止砍伐天然林的方针。森林抚育间伐要不影响森林郁闭度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健康生长。森林采伐要抛弃皆伐作业方式,公益成熟林必须采用渐伐、择伐的作业方式进行采伐更新;用材林成熟采伐时也要按照永续利用的原则,尽可能地避免大面积皆伐,采用择伐方式作业。通过森林经营使林地的生产力和更新能力不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并稳定持续地发展。

(三)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的碳基肥料。

1、开发复合型碳基钾肥、碳基氮肥、碳基磷肥。

一般碳基可溶性化肥都能作为养分被植物吸收,肥料利用率高于非碳基化肥。碳基钾肥有碳酸钾、碳酸氢钾、钾碳铵等无机钾肥以及乙酰丙酸钾、柠檬酸钾、腐殖酸钾等有机(酸)钾肥。碳基钾肥除了供应钾元素以外,还可以提供大量的二氧化碳营养,它的成品最后是白色的结晶体,可以替代我国农民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钾――氯化钾。不论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作物营养需要,碳基钾肥应是钾肥丁业发展的方向。

2、开发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肥料。

在阳光强烈、无风时喷施或滴灌、渗灌均可,如果将此水溶液加入适量的。钾、镁元素,可以进一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效果更好。滴灌、渗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进入土壤以后,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更为丰富的营养溶液,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3、直接使用二氧化碳。

就是将二氧化碳收集、储藏于钢瓶或大型气柜内,直接供给温室大棚。

4、将气体二氧化碳压缩成液体肥料深埋。

如果碳基肥料能取代传统化肥,不仅能避免使用传统化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发展低碳农业的目的。

(四)水土保持减缓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

全球变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现象。如果可以做好水土保持工程与生物工程的结合工作,可以有效地通过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保持土壤养分,丰富物种的多样性,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能够更好地给养森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同时水土保持工程可以通过让碳固定于林木的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更多的土壤为“肥沃土”,避免在开发时,进一步占用林地和有限的耕地,从而更好地保护林木和农田。

土地沙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也是现在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受沙化的威胁或将要面临沙化的处境,这也急需水土保持工程的治理。对于气候变暖造成的土地沙化,可以充分利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从一定程度进行治理,减缓侵蚀的速度,尽可能保证土地的生产力。

四、总结。

目前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情势,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对策,发展好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产业,建立一个系统的发展方案,建立一个平衡和谐的地球环境,使人类自己真正成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健康的生灵。

全球气候变暖的评课稿

《黑眼睛的大红鱼》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描写生动具体,极富儿童气息。学生在故事中得到乐趣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文中的主人公小黑的机智勇敢,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听了这节课的几点感受吧!亮点:

1、注重年段特点。

在本节课里,教师非常重视对重点语段的教学,体现中年段的阅读教学的重点,特别是文章的第4、11自然段,教师将之作为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通过对这些重点语段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团结力量大,以及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就会成功。

还有,对于重点语段的教学,教师力求让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语句来感悟,例如教学第4自然段是,通过引导学生抓住“稀奇古怪是什么意思?以及“小黑看到了哪些稀奇古怪的生物?”等关键词句的提问,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自然段,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开课时,教师利用复习的一些生词,还有一些关键词语,让学生说说1——3自然段的大意,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关键词句概括文章的语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同时注意小结学法,给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很实在,也很有针对性。

3、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课文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小黑在海底看到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对于这部分,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神奇的海底世界。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小黑心情的变化,同时更为直观的理解这些生物“稀奇古怪”在什么地方。

4、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

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当下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环节的设计,创设学生更乐意学习的情境,甚至是提问、评读等方面,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热情、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更快、更高效的学习课文内容,学有收获。

5、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海底还有哪些生物的时候,教师又让学生看海底生物的图片,举例示范,让学生愿意说,乐意说,大胆说,让学生乐于想,善于想,大胆想。鼓励并引导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海底的奇妙。在此,教师还有相对的演练的环节,通过看、说、写、分享等方法,有意识的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6、注重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

在本节课里,朗读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这些形式不一的朗读方式,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内容,体会小黑的聪明、机智、勇敢,以及团结力量大这一重要内涵。

7、注重单元整合,拓展学习内容。

在教学的最后,教师结合本单元的习作内容,让学生根据这个童话故事续写《黑眼睛的大红鱼》,体现单元的整合,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探究热情。

建议:

1、评价学生的朗读时,要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性,既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内容,又要引导学生更积极的、主动学习文章的热情。

2、最后的拓展环节,可以介绍一些有趣的学习资源,如让学生参看一些相关的海底世界的书籍、网站、影片或视频等,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探究热情,同时降低学生习作、续写故事的难度。

浅谈全球气候变暖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在一段时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则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地覆盖面减少等。进而导致近年来一系列的恶劣后果,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本文将从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升温后果、未来气候预测及解决方案等四方面浅谈一下我对全球气候变暖各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气候变暖、升温成因、升温后果、未来预测、现状认识。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

今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到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的变化。

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为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过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树木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进人大气层导致地球升温、使得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化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了科学家所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记录,而且就目前仍还没有减缓的迹象。

有科学家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调查表明,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吨,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占全球的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51吨,约占全球总量的13.6%。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现今在大部分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各类工厂的覆盖面越来越广,高大的烟囱每天以较大的排放量向空气中排放各种粉尘、烟灰、颗粒等污染物,严重超出了大气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给生态环境早造成各种的不平衡,如现在各个地区都有呈现的雾霾天气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由于这些大气污染进入高空的大气层,影响到地面正常的反射能力,最终也就导致了整个地面的升温,进而引发一系列全球变暖。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自上个世纪末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

众所周知的是绿色植物在维持和调节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就目前来看,由于人类活动为获取木材赢取利益而过度地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以及过度放牧等因素导致全球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的森林被破坏,这将直接降低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调节二氧化碳平衡的能力,进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最终导致全球升温;同时有10公顷的土地被沙化,地面植被的覆盖量的减少将导致土壤的沙化;4.7万吨的土壤呗侵蚀,土壤的侵蚀使得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4.酸雨危害因素。

谈到上述森林覆盖面的锐减,不禁会联想到一个比人类砍伐更厉害的因素,那就是酸雨的大量侵蚀,目前,酸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已受到全范围的关注,一方面,如果一个地方的雨水酸性太强,不仅会危害河流湖泊,而且会导致那一片整个区域内的森林被破环,这也间接性地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升高。酸雨的根本来源仍为大量的煤、石油的燃烧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偏高所致。

5.有毒废料的污染因素。

工厂排放的有毒废气、废渣、废水,融入大气圈、陆地、水圈,将严重导致大气中各种气体的正常比例,使得大气调节失衡,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其他气象灾害,严重危害生态环境;有毒的废渣渗入地表后,严重破坏土壤正常的成分比例,使得土壤盐碱化,不适合植被、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最终引起生态失衡,大气失衡而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负面效应;其外,废水,特别是有毒的废水,排入到河流湖泊,危害水生生物与植物的正常生长的正常生长,影响到正常的生态平衡。

(二)自然因素另一方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影响的就是现在的地球正处于温暖期——由于地球本身的周期性公转变轨运动,如今地球正由椭圆轨迹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

1.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岛屿的影响最大。有人估计。近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增腰0.6℃,全球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0—15cm。有的学者认为,全球气温到下一世纪可能升高1.5—4℃,则海平面上升0.8—1.8cm。如果这样,菲律宾的马尼拉的大部分可能位于1m深的水下,而印尼雅加达的330万居民需撤离市区。

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全球降雨量增加,台风、飓风更频繁、更强大。科学家预言,如果热带地区的温度升高2—3℃,则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将引起台风能量增加,并向高纬度地区发展,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了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3.对生物多样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的变化必然给生物圈造成多种冲击,生物群落的纬度分布和生物带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很可能有部分植物、高等真菌物种会处于濒临灭绝和物种变异的境地,植物的变异也必须影响到动物群落。此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最底层的食物消失,将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没有了食物,将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4.对全人类的影响。

地球增温使得气候反常多变,洪涝干旱增多,造成农作物歉收、病虫害流行、水资源缺乏。同时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人类生病的几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甚至会滋生出新疾病。眼科疾病、心脏类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类疾病、病毒类疾病、细菌类疾病„„人们社会在医疗上所支付的金钱将越来越多,死于非命的人将越来越多。癌症,将越来越普及,猝死,将会越来越普遍。再多的钱,再好的医生,也未必能救得了你的命。

三.个人反思与认识全球变暖伴随着如此多恶劣的后果,怎能不为我们人类所担忧?面对即将来临或许已经有所察觉的灾难,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拯救我们唯一的地球,来拯救聪明而又有点无知的人类。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措施:

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6.研究开发二氧化碳的新应用技术,变废为宝7.„„。

四.总结。

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急剧增加以及由此引起的全球气候明显的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变化,而且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温室效应问题位列全球问题之首,其危害巨大,波及全球,如何避免全球变暖的任务已摆在当今人类面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只要我们人类共同努力,共同关心地球,积极研究控制温室效应的新措施,全球气温变暖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参考文献:《气候变化怎样影响了世界》苏月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1日。

2008年4月1日《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全球气候变暖倡议书

小区居民们:

你们好!

我是新哲商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以往的社会活动都是“大手牵小手”,这次可不一样,可是“小手牵大手”了,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小区的环境搞得更好。

东西一压,垃圾袋破额,风一吹,把垃圾吹走,导致路上都是。为了让小区居住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我想起初几个建议:

一、希望小区居民不把垃圾随便乱放。

二、请小区里的各个保安加强管理,如果有把垃圾随便放的话,可以罚款,一定要在垃圾桶旁人们容易看到的地方贴或放个告示牌。

以上就是我给小区的各个居民提出的建议,希望能被采纳。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也谈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全球环境问题参考:全球气候变暖

本文从全球环境的公共产品特征出发,明确界定全球环境治理是无政府状态下各国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而采取集体行动。集体行动的博弈可以借助“雪堆博弈”走出“囚徒困境”的结局。《巴黎协定》的达成充分说明了各国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从指责到合作的态度转变。

全球环境科学治理几乎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然而,研究全球治理问题还是应该有一个规范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否则简直就是自说自话。全球治理是由国家或经济体构成的多权力中心的国际社会,为处理全球问题而建立的具有自我实施性质的国际制度、规则或机制总和。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全球治理是在没有世界政府状态下,各国际博弈者通过采取集体行动来克服国际社会中市场失灵的努力过程。

在厘清全球治理的问题本质之后,可以明确全球环境治理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各国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而采取集体行动,试图建立有约束力的自我实施性质的国际协议,来避免全球环境陷于日益恶化的局面。根据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判断标准,全球环境几乎属于纯公共产品。此外,它还是一个具有巨大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好的环境则令其四周都受益,反则受害。事实上,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对称,维持环境的成本则相对集中,而环境的受益者则比较分散。在环境保护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上,表面上看存在着大量的供给者参与供给,其实任何参与者都不太可能成为影响公共产品供给的关键人物。

因此,在没有选择性激励的情况下,参与者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意愿不会提高,都倾向选择“不贡献”策略,期望其他参与者的有所贡献进而能坐享其成。“搭便车”的心理与“囚徒困境”的结局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会是参与者追求的合作解。因此,改变外在的激励条件,实现个体理性和激励相容的有效结合是突破集体行动困境的重要途径。

全球环境的保护可以被视为一个集体行动问题。集体行动最初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走进现代经济学的视野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来逐渐成为经济学中――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时至今日,集体行动问题已经成为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凡是涉及公共利益、共同利益与个体理性行为的研究与讨论,总是绕不开集体行动问题,更确切地讲是绕不开集体行动的困境这一根本问题。

(一)集体行动中的“理性人”

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参与集体行动的个体会对行动的成本与收益进行理性计算,对参与行动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从心理活动到参与行为必须经过一个动员的过程。奥尔森在阐述集体行动的逻辑时,就指出在大集团这种“潜在集团”中,成员只有通过“选择性激励”才有可能被动员起来。但是,奥尔森否定了经济激励标榜为“唯一激励”的可能。根据性质和作用的不同,“选择性激励”可以划分为“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并且指出“社会激励的本质就是他们能对个人加以区别对待”。然而,在奥尔森看来,这种社会激励只有在小的集团才起作用。

“搭便车”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集体收益是一个公共产品。在公共品的供给博弈中,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会导致合作无法实现,造成集体行动陷入困境的局面。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对搭便车的行为进行惩罚,是维持合作的有效途径。但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惩罚是有成本的,它又会诱发二阶困境中搭便车行为,造成惩罚机制的瓦解,这种情形被称为二阶困境。以此类推,二阶困境解决了还存在三阶困境等等。如何化解这一困境,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叶航基于多行为主体随机演化博弈分析,认为在不改变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即使合作者在初始人群中的比例大到100%,他们最终都将被适应度更高的搭便车者所取代。在公共产品博弈中引入惩罚机制,背叛者仍然可以破坏合作,直至惩罚者建立的合作系统陷入崩溃。只有在公共产品具有高回报条件下,惩罚行为才可以获得稳定的演化趋势,而稳定的惩罚机制能有效地应对背叛者的搭便车行为,从而保证合作的持续性。

显然,代价惩罚是促进博弈进程中合作产生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公共产品的高回报也是维持合作的必要条件。针对与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的研究,大多都能推出在一次性或者在重复博弈中参与人达到合作均衡,也能发现参与人对公共产品的贡献水平远远高于被预测的“零贡献”。但是在广泛变化的实验条件和现实观察中,一旦重复该实验,公共物品的合作水平就会不断地趋于下降。于是,高水平合作的持续性成为制约集体行动的又一大问题。

除了独立考察惩罚与奖励在社会合作中的作用,或者考察个体之间的相互惩罚与奖励之外,兼具惩罚和奖励的机制设计对合作演化的影响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王龙等()的研究再度肯定机制设计中奖励对于社会合作演化的重要影响,同时指出单纯地奖励并不能抵御背叛者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讲,惩罚与奖励一样也是必须的,适中的惩罚奖励比例能够促进最高程度的合作实现。事实上,一阶、二阶搭便车困境中的解决,会产生更高阶搭便车问题。于是,韦倩、姜树广()在社会合作的动力研究中,将视角从物质利益转向社会成员的道德约束。根据大量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来说明人类天然具有合作的禀赋,正是这一先天禀赋使得社会秩序能够维持。

(二)集体行动中的“理性国家”

在讨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困境问题时,庞(2012)认为由于国家异质性特征的存在,霸权国家试图通过渐进方式克服集体行动的障碍。在合作中对待“搭便车”的现象呈现出包容态度,以此来吸引其他国家加入合作的队伍,随着成员加入公共产品的成本降低,包容开放的态度一直持续到成本可以分摊的阶段。而全球公共产品是一种对于人类以及不同代际之间可以从中受益或者免于受损的最终产品、服务(或中间产品、服务)。由一个国家或者少数几个国家供给几乎是不可能的。

全球性问题是事关全人类的发展与福祉,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然而,问题的解决远超出某一个或某一些国家的能力承受范围,只有依靠国际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客观上,每一个国家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利益攸关程度不同,造成它们愿意承担的治理成本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于是,在全球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上,特别是涉及成本分摊的议题时,不同国家就在是否“搭便车”等问题表现出各异的理性选择。对于类似“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国际社会并不是一味地批评与打击,更多的是通过适当的激励来实现合作与分担的目标。

在缺少世界政府的状态下,超越各个国家之上的统一行动无法形成与实现。全球治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作为世界政府缺位情况下的替代品。为了解决全球性问题,全球治理被迫转向寻求能够进行自我实施的制度或规则建立。在全球性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上,各国对于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有着不同的需求。即使对于同一产品,它们的偏好程度也是有差异的。

因此,全球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各方通过平等协商之后才能形成共识。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合作,进而凝聚力量直到形成规模优势,凭借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治理成本。在制度安排的初始阶段就设计出“选择性激励”等方式来减少搭便车行为,提高各个行为体进行贡献的意愿。可见,在全球治理行动中的个体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基于个体加总而获得的治理意愿与能力则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成为集体行动博弈之后的均衡解,进入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在这一均衡状态下,如果其他国家的选择保持不改变,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改变自身的策略选择。

(三)集体行动的博弈均衡。

根据成本―收益的基本思想,一国参与治理行动则意味着它通过参与获得的受益不小于其支付的成本。由于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即使不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可以消费该产品,因此各方有着强烈的搭便车动机。具体到全球环境治理,除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之外,还表现出较大的外部性,即不付出成本也可以坐享其他成员的成果。

如果一国决定采取进入策略,即放弃搭便车的机会主义选择,它必须在领导者和跟随者这两种身份之间进行选择。集体行动中的领导者和跟随者在行动的净收益上有所差异。当然,领导者由于其优势地位的存在,其获益的绝对值可能较大,但是考虑到其可能付出的成本也较其他成员较高,净收益不少于跟随者在集体行动中的净收益。当一国在治理的集体行动中获得的边际收益与边际贡献相等时,它就达到在此行动的最优状态,不再进行新的投入行动。当一国发现不履行在集体行动中的承诺将获取更大的收益,而外在的约束和惩罚无法施加的情况下,倾向于拒绝履行义务。这可能成为集体行动的巨大道德风险。

集体行动中博弈的问题并不是都可以转化为囚徒困境博弈,另一些博弈模型,如“斗鸡”博弈(chickengame)、“鹰鸽”博弈(hawk-dovegame)、雪堆博弈(snowdriftgame)就可以更好地描述关于合作的一些情况。从本质上看,在解释合作产生的问题上,雪堆博弈优于囚徒博弈。通常,基于囚徒博弈的合作分析,只能求助于改变外在条件促使参与者从背叛策略转向合作策略,从而形成合作的均衡博弈结局。

斗鸡博弈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的.众多竞争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囚徒困境中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背叛,背叛),而斗鸡博弈中双方都试图选择背叛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双方真正同时选择背叛时将产生最差的结果。严格开来,斗鸡博弈中没有最优策略,在对方选择背叛时,自己最优的选择时合作;在对方选择合作时,个体的最优选择是背叛。于是,该博弈就出现两个纳什均衡分别是(合作,背叛)和(背叛,合作)。有些学者习惯将“鹰鸽博弈”混同于“斗鸡博弈”,原因两个模型的均衡解比较类似,都存在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鹰,鸽)和(鸽,鹰)。然而,从参与者的特征上看,斗鸡博弈中是两个个体具同质性特征;而“鹰鸽博弈”中的两个不同个体明显呈现异质性特征。

勿庸置疑,无论从人类社会还是生物界,都存在着大量的合作现象。在基于不完全理性的演化博弈框架下,博弈中个体采取策略的收益可对应于该生物种群中某种类型个体的适应度,并且决定该类型个体的生存能力。最终,个体策略决定该类型个体在长期演化中的命运,生存还是灭亡的结局。从现实的解释力来看,雪堆博弈比囚徒困境更适合阐述合作的涌现性。合作者对公共产品的贡献通常会被背叛者利用,然而公共产品最直接的收益还是属于合作者的。更多的时候,合作者的贡献是在除非自己贡献否则公共产品贡献的可能性为零,且成本在自身可以承受的最大成本范围之内。

囚徒困境博弈的设计理念就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其设计的机制就是诱导参与人选择坦白,博弈的支付矩阵能够保证相互背叛的均衡解出现。理解囚徒困境出现的关键就在于,支付函数的设计满足了博弈规则制定者的目标。这一设计可以忽略参与者本身的道德因素,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被引导选择坦白来维护自身利益,或者至少不被加重惩罚。在运用囚徒困境博弈时,必须考虑机制设计的目标,才能理解均衡解的出现对于实现设计目标是否有效这一重要问题。如果,运用囚徒困境博弈来解释合作的产生,首先从改变博弈的支付矩阵开始,通过严谨的机制设计来保证合作的出现以及长期的维持。

“雪堆博弈”与“鹰鸽博弈”、“小鸡博弈”一同成为描述合作产生的基本博弈模型。“雪堆博弈”的基本模型是两人对称博弈,它的含义在于说明通过合作可以使双方共同受益,但是也有试图彼此欺骗的冲动和可能,但最终的选择还是取决于对方的选择,背叛与合作同时存在。一个人选择背叛还是合作,主要取决于对方的选择。雪堆博弈可以描述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两个人迫不及待地赶回家,他们相向行驶。不料,道路却被一个巨大的雪堆所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铲除雪堆才能使道路通畅,两人才能顺利通行回到家中。然而,铲雪是需要花费代价的,道路通畅的好处是无法排他的。假设,铲雪的成本是固定的,表示为c。铲雪的收益也是固定的,表示为r。负责铲雪的人是合作者,坐享其成者是搭便车者,也就是背叛者。事实上,一个人铲雪,成本由个人负担,收益是两个人分享。于是,背叛者收益是r,而合作者的收益是r-c,对于个人而言背叛的冲动是时刻存在的。但是相互背叛的结果是两人都无法回家,此时收益为0。相互合作一起铲雪的情况下,个人收益是r-c/2。权衡收益的大小,得知rr-c/2r-c0。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个人在对方选择合作的情况下,最优选择是背叛;但是在对方选择背叛的情况下,自己选择合作是最优策略。在比较rr-c0的情况下,雪堆博弈的均衡保证了合作者的出现,避免了双方背叛结果的出现。雪堆模型与囚徒困境区别在于,遇到背叛者时合作者的收益高于双方相互背叛的收益。于是,相互背叛不会成为双方的占优策略。这样的机制设计保证了合作在系统中不会消亡。合作者与背叛者共存的结果,显然优于相互背叛的结局产生。本质上,它依然是在刻画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合作者即使在遭遇背叛时,依然会选择合作策略。

三、全球环境治理的合作。

全球环境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气候变化问题。事实上,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根本无法扭转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倘若,各国在国际协议的框架内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采取共同措施才有可能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气候变化领域的全球治理在艰难中前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是在雪堆博弈中的两个“人”。气候变化就是那个挡在路中间的“雪球”。

回到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京都议定书》就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了具体的指标,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但是这一进程始终没有突破。在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各国还是因为分歧过大导致并未签署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协议。更有甚者,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宣布放弃《京都议定书》履约的缔约方国家。

但是,气候变化问题迟迟无法推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丝毫没有减少。发展中国家表现了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国家”,为南北合作的沟通和对话贡献了自身最大的力量。中国、巴西、印度与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表达了自身的愿望与诉求,更表达了支持大会达成一份全面、均衡、且有约束力的协议的决心。由于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决定了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责任与担当,基础四国强调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重要原则,并不会削弱各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反而可以提高集体行动的合作动力。但是,发达国家也应该不折不扣地履行责任与义务,必须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技术与能力建设支持等方面的承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摒弃前嫌开始积极合作。从本次巴黎协议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公共供给的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而发达国家也一改以往颐指气使的态度,双方都认识到在全球问题的解决道路上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成功。发达国家显然无法独自承担全球环境治理的成本,除此之外,环境治理的过程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配合。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不顾环境问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破坏环境的代价与维持环境的成本都是无法承受的。

正如雪堆博弈中的两个人,在面对风雪交加的夜晚时,只有选择合作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选择合作的收益远远大于选择背叛,合作的理性之光驱散了自私的本能。发达国家成员经济实力强大,但是参与数量在群体之中较少;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成员经济实力较弱,但是参与数量较多;综合来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实力相当。双方可以看作是全球环境治理中两大参与主体,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是挡在路途之中的障碍,解除这一问题和威胁选择合作优于相互背叛。

除非存在外部强制性有约束力的实施规则,否则为降低集体风险而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普遍的看法是,制定一个强制性实施的全球协议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唯一”途径。全球协议是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只要各国领导人就全球环境治理的成本分摊等关键问题以及行动规则达成一致,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就向前迈了一大步。

于是,历史见证了《巴黎协定》的诞生。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法国巴黎闭幕。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成为第一份由全体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力图为后的全球性行动做出制度性安排。本次达成的《巴黎协定》共有29项条款,涵盖气候变化减缓、适应、损害、资金、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等多项内容。

根据协定,各方同意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将努力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继续努力、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之内。为了实现目标,各方认为发达国家应继续带头来实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虽未对其减排目标提出绝对值要求,但“鼓励”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变化尽可能实现目标。在此之前,发展中国家还是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控制碳排放量的增长。

协议设定了初期减排目标,但这并不足以支持长远目标的实现。正因如此,协定要求各方在此后4年内重新评估各自的减排目标,以便能够适时地进行调整。协定在透明度方面也做出规定,要求各方报告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以及减排进展,并且赋予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行动上享有适度的“弹性”。根据协定,发达国家应该提供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并减缓气候变化。同时,将早在20哥本哈根大会上就曾提出的“20后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提议作为底线,各方最迟在2025年前提出新的资金支持目标。

全球环境治理博弈从“囚徒困境”到“雪堆博弈”的转变,关键在于各国采取国内气候行动和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动机转变。环境的外部性是巨大的,各个自身的环境好坏不仅与自身的努力相关,也与其他国家的努力有关,但是均不努力的结果一定是深受其害。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逻辑就在于,气候变化对全球及各国的利益均会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不应是限制和损害一方的利益和发展,只有各国福利水平的共同改善,才会促进合作的更好开展。此外,环境治理的关键还是发展,特别是技术的进步和突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