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儿的论文综述(实用16篇)

时间:2023-11-16 09:35:15 作者:梦幻泡 于幼儿的论文综述(实用16篇)

使用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规范。看完这篇文章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幼儿教育的论文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是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影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充满动感和趣味的情境,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给幼儿一种新鲜的、动态的感官刺激,提高幼儿的关注度,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获得正确的安全认知。例如:中班安全活动《小鸭历险记》在课件制作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小鸭遇到的各种危险图片进行编辑、组合,配以音响效果,虚拟了小鸭历险的各种自然场景,让幼儿在虚拟的情境中探险,身临其境地根据需要选择工具解决遇到的问题,排除障碍,轻松习得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知识。整个活动,幼儿学习兴趣浓厚,活动氛围轻松愉快,教学成效明显。

信息技术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体,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而有条理地表现出来,将孩子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直观而又形象地揭示出来,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隐患。如:把安全教育制作课件,配上优美的音乐、熟悉的卡通人物、动感的画面……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殊功能,将事物重点或细节部分突出放大、慢放画面、循环播放、重要片段反复播放等,从而使幼儿了解事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状态。如: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地震是什么样子、房子怎么会摇摆、倒下,太难想象,演练时他们还会觉得像是玩游戏,而不能认真对待,达不到演练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网络再现地震的画面和不懂自我保护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幼儿理解地震对人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幼儿的认知,使其逐步掌握逃生的`方法。

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很快就忘记了,看到了很快就记住了。”因此我们通过手机拍摄捕捉孩子活动的瞬间,变无形为有形,然后让幼儿观看自己活动的情景,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中班安全教育活动《安安全全玩滑梯》,拍摄了平时幼儿玩滑梯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技术画面的放大、放慢、定格等多种手段,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出哪些是正确的玩法,哪些是危险的、不安全的,这样让幼儿真实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并逐步内化为正确的行为技能,多媒体教技术引入安全教育活动,给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搜寻大量为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服务的网络资料、flash课件、电视片段等,多渠道向幼儿提供与安全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如:当幼儿看到电视新闻里小朋友因玩火不慎造成伤害时,都脸色凝重,纷纷议论:“大火好厉害呀,把整个房子都烧了,太可怕了!”“大火把人都烧伤了,该有多疼呀!”看到小朋友在超市追逐玩耍,造成摔伤、夹伤、撞伤等意外伤害时,纷纷指责其行为的不当……运用多媒体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意外的发生就在自己身边,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教育,孩子们很快就能接受,懂得怎样避免伤害,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自我保护能力也得到提高。

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把以往教学中无法表现出来的抽象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生动、具体、直观,将安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剖析,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幼儿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如:幼儿在游戏时会发生互相推挤、叠压等现象,教育后孩子能理解,但往往会记不住。我们用多媒体网络让幼儿观察人体构造的画面,演示各种不当做法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过程。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有了这样形象的画面,幼儿就会看得更认真,对同样的事就会记的更牢更清楚了,从而给孩子警示作用。孩子喜欢用嘴巴咬东西,经常会误吞、吸入异物,我们设计了电脑动画来模拟演示食物在人体各器官中的流动过程,演示异物进入人体后对胃、肠等器官造成的划、刮等伤害,用动画形式表演器官受伤的痛苦表情。看了这样的画面,孩子定能牢记教训。难以掌握的知识,通过电教媒体,轻而易举地获得了。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载体,能不断优化安全教育活动,有效地变枯燥为有趣、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形为有形、变单一为多样、变抽象为具体,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使孩子的活动更加充实有滋有味,使安全活动“活”起来,为幼儿园安全教育带来生机,使幼儿更健康茁壮地成长。

幼儿英语教学法的论文

幼儿教育教学是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推行以后,幼儿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为做好幼儿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被应用进来,但通过对当前幼儿园教学现状的研究可以发现,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文章将从幼儿园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重点研究借助游戏教学法,提升幼儿教学效果的措施。

幼儿园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作为一种愉快与自由、创新与继承、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产物,游戏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存在方式,同时也是一项幼儿进行认知社会、感知世界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教育环节中,幼儿游戏的异化现象可以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师自身授课情况入手来查找问题的根源,通过对呼唤幼儿游戏理性回归入手,通过对这种缺失的重建不补充来提升整体的幼儿教育水平。

1.良好的幼儿教育游戏精神不仅包括了实现教育管理的自我超越,同时还包括对幼儿的游戏地位进行重新确认,帮助每一名游戏参与者都能够在树立良好的互动型师生关系的同时,达成一种双向共赢。

愉悦与自由的精神的缺失。作为游戏的主人,幼儿在展开游戏活动的同时我们教师必须要为他们提供一种开放、全新的自由世界,通过摆脱传统的教育手段约束为出发,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喧闹与纷杂的环境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自由游戏人”。然而在这种环境中,我们还应当重视幼儿游戏的选题、规则制定与相关的游戏材料搭配,从幼儿产生的相关思想出发寻求一定的合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游戏活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的“导演”来开展的,如此一来便缺少了本应当有的幼儿之间的沟通,无形之中又将幼儿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转移。

2.游戏精神中的教学化倾向问题。游戏教育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游戏来搭建一条连接知识与学生的平台,来传递给学生一种知识的理解,然而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这种游戏精神中依旧包含了较强的教学化倾向。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很容易为了幼儿能够在短期时间来实现既定的知识技能,久而久之幼儿便失去了最为基本的主导权。

3.游戏的极端化倾向严重。在日常的游戏教学环节中,幼儿教师由于思想上的转变并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因为幼儿指导策略所造成的幼儿游戏中断或者无法进行。而还有一部分幼儿教师会由于对学生的管理过于宽松,而无法科学的把控好游戏现场的秩序,只要学生不出现安全事故教师便完事大吉,无论是前面的“一言堂”游戏教学还是后者提到的“放羊式”游戏教学都无法对新时期下的幼儿发展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1.转变思想重新树立幼儿的“主体游戏人”地位。游戏精神作为一种和谐、自由的理念体现,同时也是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过程便是结果”的超功利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当格外重视游戏精神的重建工作,利用转变思想来强调自我超越与自我修炼,以此来将游戏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幼儿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理性的组织幼儿教学游戏互动,从摆脱功利主义教学思想的束缚入手来扭转不利局面。其次,要捍卫好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权利与地位,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游戏场上不断挖掘自己优点、发现自己的潜能。

2.教师做好游戏互动的“玩伴”角色。在幼儿阶段的游戏教学中,教师与其他环境、道具、空间设施等一样重要。在这种状态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必须要做好孩子们的“玩伴”通过协助哟而进行玩耍与游戏,来杜绝传统教学手段的“越俎代庖”,最终发挥幼儿教师在游戏精神教学环境下的最大智能与功效。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学员们才能够在不断的游戏教学中产生无限的灵感与冲动,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角色中来。

3.构建良好的合作与对话互动关系。与传统教学手段最大的差异便是幼儿游戏精神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终极关爱,也从教学本质上实现了幼儿游戏精神的理性回归。现阶段的师生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由于教师与幼儿之间权利不对称所产生的话语权失衡,而游戏精神下的教学则是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困境。而在这种环境下所建立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多向性、多边性的互动师生关系。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幼儿的天性才能够得以释放,他们的激情与梦想才能够伴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得现实而具体。

三、结论。

记得德国的加达默而曾经说过,人类的每一项游戏活动均玩味着某种东西,而“某种东西”指的就是我们本文提到的“游戏精神”。游戏作为世间被喜闻乐见的东西,无论是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还是成年人都乐此不彼。特别是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来讲,游戏不仅仅是孩子们纯洁、天真、快乐的抒发渠道,同时也是帮助他们打开一扇全新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我们必须要从良好的智力培养与有效引导入手,帮助每一名孩子们都能够通过无限的潜能来挖掘他们内在的优点。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这种游戏精神来帮助每一名幼儿学员都能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如何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韩瑞敏.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d].河南师范大学,.

[3]黄甜.幼儿园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合理应对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12).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论文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我校幼儿教育专业以一线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培养方向,考虑到幼儿教师工作的合作性,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其在进入幼儿园后,能更好地与同事合作、向同事学习,更快地适应和胜任幼儿园的教学和教研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本人在《活动设计与实践》课教学中,一直坚持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中职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在愿学、要学、乐学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掌握知识与技能。

一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我在教育活动设计课和教育实习中,尝试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评价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引导课程内容;其次,小组开始活动,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这样,在小组合作中,具有不同能力水平和特长的学生一起学习,每个人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再次,教师要对小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干预,在需要的时候提供辅导和支持;最后,师生对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给予分数,小组成员分数相同,荣辱与共,获得的成绩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在集体教学中曾经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变成了乐于思考、勇于表达的积极参与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腼腆女孩也愿意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争持不下时主动请老师指导,自信心和合作能力也有所发展。与此同时我也发现某些小组的活动作业其实是个别同学的劳动成果;课堂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总是无所事事充当旁观者,作业模拟时简单了解一下自己的任务,对答上就好;组长往往忙的不亦说乎。这些行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为此我组织了高三的全体参与合作学习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和不计名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她们对合作学习的看法和感受,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效果分析。

1.合作学习的益处彰显。

小组成员的产生是自由组合而成,小组长的产生由小组成员选举产生,志同道合有利于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小组讨论有利于拓展思维,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能提高参与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同伴交流,促进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能集思广益,提高学习质量和实践能力。对于教育实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学生们普遍认为合作讨论能让自己获得同伴的理解和共鸣,还能在合作的同时学会思考;有利于集中解决问题,提高效率,顺利完成实习;共同备课、共同反思不仅能集思广益,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还能让学生熟悉各类型、各领域集体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尤其是共同评价、共同反思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他人的评价能力和让学生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

2.合作学习的弊端暴露。

小组的自由组合有时会出现能力强的同学组合,能力弱的同学组合,达不到活动的高效;有的小组长缺乏领导技巧,讨论有分歧时难以协调;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不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对有些人来说小组活动比独自学习耗费的时间更多等等。

三合作学习的改进措施。

根据学生的意见和我在组织合作学习中的思考认为:成功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具备足够的合作技能,能够集体制作合作目标,优化整合资源,进行科学分工,组长能发挥极强的领导力。对于统一评价所产生的矛盾,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就必须探索出一种对每位成员都具有激励和制约作用的评价方式,同时不能违背合作学习的本质――小组成员荣辱与共,获得的成绩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对未来的合作学习做以下改进:(1)教师应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及时干预和支持,对缺乏合作经验的学生,要单独交流,让其明白合作学习的目标。(2)采取科学的方式分组。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合理调配:不同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避免了能力相当的同学各抒己见而达不成决议,而苦恼、低效。(3)明确组长的职责,组长要领导小组制定目标,分工明确,让组员树立团队意识,组长有优化组合组员的权利,有被淘汰的组员,老师要对其进行培训后再申请加入。(4)小组人数应控制在3~4人左右,以往小组人数太多容易出现个别人浑水摸鱼的现象。(5)评价方式改为组长、组员、课代表、老师共同参与的打分制,通过小组汇报任务时的表现、小组活动讨论发言次数、小组采纳其意见多少,在小组共同得分的基础上,上下浮动5~10分左右,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6)呈现目标成果时,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每小组4人,4次活动的主讲不能重复,避免对他人产生依赖。

在对“合作学习”的效果研究和实践后发现,合作学习在提高中职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减少学习焦虑,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提高学业成绩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

幼儿英语教学法的论文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分心,为做好幼儿教育,游戏教学法成为幼儿教育中常用的手段,它的应用可以将幼儿的目光吸引过来,所以,借助游戏教学法提高幼儿教育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做好沟通,让幼儿配合游戏。

尽管幼儿年龄较小,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是可以听懂大人的话的,为保证游戏教学法可以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应有作用,教师在游戏开始以前一定要与幼儿做好沟通,让他们了解游戏规则,并要求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但不要刻意要求,只要顺其自然即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如有些幼儿不合群,且比较调皮,这时教师就需要与他们讲清游戏规则,并以奖励的方式引导他们遵守规则,相信他们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这也是提升幼儿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此外,教师也要请家长帮忙,让家长告诉孩子到幼儿园上学并不是为了玩,而是要学知识,这样可以避免幼儿产生错觉,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也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为实现游戏教学法价值,提升幼儿教学效果,在利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幼儿实际情况的联系,众所周知,幼儿的个性千差万别,有些幼儿天生好动活泼,而有些幼儿则比较内向,不善与小朋友交际,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个性分配游戏任务。对于比较内向的幼儿,教师应让幼儿敞开心扉,多与其他小朋友交流,那么教师可以让他们参与到集体游戏中,如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内向的幼儿扮演老鹰,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只要多鼓励,他们的'思想会逐渐改变,内向的幼儿也会变得开朗。在幼儿园中还有些幼儿能力较差,在游戏中不能很好的理解游戏规则,这时教师可以为他们做示范,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可以让其他小朋友帮助他们,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他们之间的情感距离,还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在幼儿教学中,很多幼儿都比较喜欢带有竞争性的游戏,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此类游戏应用进来,如拔河比赛等,由于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在管理上也比较省时间与精力。

三、融入民间游戏。

为让幼儿园游戏更加多样化,在利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最好将民间游戏引用进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内容,还能让幼儿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为增强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编排在一个游戏中,让大班的幼儿带着小班与中班的幼儿一同游戏,如在抬轿子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扮演抬轿子的人物,小班幼儿为坐轿子的人物,由于他们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幼儿之间的话题较多,理解能力也比较相似,他们在游戏中通常会玩得很开心。同时,为增强游戏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教学法结合在一起,如在开展以丰收的季节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丰收时农民的样子,并让幼儿戴上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在游戏中还要将自己所学的儿歌应用进来,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幼儿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此外,每个幼儿园都有幼儿活动场地,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幼儿始终圈在室内,还要让幼儿进行室外游戏,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我展示空间,让他们在室外游戏中成长,这时教师也可以将民间游戏引入进来。

四、注重角色扮演游戏的运用。

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园常用的游戏方式,它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很多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都比较活跃,尤其是扮演动画人物时,几乎所有幼儿都会参与进来,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如在讲文明讲礼貌的知识传授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成喜羊羊、村长等角色,让他们了解在生活中要懂得尊老爱幼,只有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大家的喜爱,经常将这样的活动与角色扮演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素质,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同样,很多幼儿都对某些职业有向往,为丰富幼儿游戏内容,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职业,如有些幼儿希望自己长大后成名一名警察,那么教师可以为喜欢当警察的幼儿创设情境,让他们模仿警察的样子审坏人,由于没有幼儿愿意扮演坏人,教师可以扮演坏人,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对警察的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告诉幼儿有困难要找警察叔叔帮忙,并让幼儿了解遇到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也是做好幼儿教学的关键。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现代幼儿园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容易影响教学质量提升,因此,文章分析了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且阐述了游戏教学法做好幼儿教学的措施,希望幼儿教师能够合理运用这些措施,不断提升幼儿教学质量,为幼儿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甘倩.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231.

[2]黄晓莉.浅析幼儿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107.

[3]孟清.用游戏教学法创新中职幼师英语教学[j].学周刊,2014(06):15.

幼儿英语教学法的论文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介绍、学生试教、观看录像片段教学、师生评课等过程,使学生掌握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方法。

课的类型:综合类。

教学方法:讲、练、评相结合。

教学重点: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采取合适的教具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能否掌握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幻灯式投影机一台;投影片;vcd机一台;幼儿学数学(中班)vcd一盘;各种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纸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承上启下、直接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给学生介绍幼儿按物体外部特征分类的方法。

1、帮助学生理解“外部特征”。

老师手拿一本书,请学生边观察边对该书进行描述。最后,老师小结:物体的外部特征一般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

2、指出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意义(能加强对颜色、形状的认识,为幼儿正确使用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借书证打下基础)。

3、指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按不同的外部特征分类的具体教学要求不同。

出示投影片,通过对该表的横向对比让学生体会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干扰因素、物体的分类种数、每类物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幼儿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这与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是相符的。

4、给学生介绍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方法。

(1)首先指出教学时除了要以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为依据以外,还要注意联系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如教幼儿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时可以结合教幼儿认识颜色进行教学;教幼儿按物体的形状分类时可以结合幼儿认识的形状进行教学;教幼儿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等外部特征分类时可以结合教幼儿比较大小,长短等内容进行教学。

(2)以教小班幼儿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和教大班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为例,介绍分类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试教: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1、请一位学生选择以上的一个内容进行片断教学。

2、学生集体评课,指出该同学的优点与不足。

3、教师启发性地评课。

(三)、观看采用新方法的教学片断——可爱的小蚂蚁(中班)。

1、请学生留意该教学片段中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突出的不同点。并留意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气氛与教学效果如何。

2、看录像教学片断。

3、师生共同评论该录像教学片段(重点指出该片断中老师让幼儿自主地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使学生获得更扎实的基础基础知识,怎样才能更好地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发挥其最大的优点,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作出一步的探讨。)。

三、小结。

四、作业。

从“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中挑一个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片断,要求用2—3种教学方法,并在下一节课选几位同学试教。

板书设计:

第二节物体分类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把相同名称和物体放在一起。

(二)、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表格: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要求(投影)。

颜色。

教具要求。

教学要求。

形状。

教具要求。

教学要求。

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

教具要求。

教学要求。

幼儿园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所谓的以身作则,指的是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行为、语言,对学生们进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为孩子们做出表率。在幼儿园,对孩子的生活中影响最大的则是教师,教师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品德以及行为习惯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教学时,教师首先就要做好自我教育,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接受礼仪教育的环境。例如,教师平时说话用语要注意礼貌性,要组织孩子们之间相互帮助、互助互爱,在与其他小朋友产生纠纷的时候,要能用最有修养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解决,教师切记不可去做一些冲动偏激的事情,这样学生们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教学生一些好的礼仪习惯,让孩子们多掌握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知识。

二、礼仪教育要充分利用游戏活动。

游戏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游戏的建立,既能够巩固小朋友之间的'游友谊,而且在游戏中,孩子们也能够学到一些礼貌用语,而且还能够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例如,开展“娃娃家”“理发师”以及“医生”等角色游戏,这样利于培养孩子帮助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情景的演练,还能够让他们获得情感方面的体验,有时候还能够复习和运用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逐渐地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这样的教学也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此外,老师还可以在集体中开展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的表演活动。比如,组织孩子们表演打电话的游戏,教育孩子们正确接打电话的礼仪后,指导孩子们进行情景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儿童进行辨析和评价,进一步向孩子们巩固电话铃声不要超过三声,接打电话时需要用到的礼貌问候,要等到对方先挂电话后自己才可以挂电话等一些接打电话礼仪学习。这样的礼仪活动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接近,因此,孩子们也会学的很快。此外,游戏的有效开展,还能够更好地促使儿童之间学会分享、合作、谦让以及互助等好的行为,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好基础。四、在日常生活中融进幼儿礼仪教育开展礼仪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创建情境教学,把课本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习,开展礼仪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内容都比较的丰富,这对幼儿学习礼仪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具体的教育实施策略要结合具体的礼仪教育内容进行开展。比如,设定好一个日常的生活场景,比如帮助盲人过马路。就可以让一个幼儿扮演盲人正准备过马路,其他的孩子负责搀扶盲人、帮助盲人顺利地通过马路。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在一旁进行必要的指导,告诉幼儿应该主动的上前去搀扶盲人的手,要等交通灯变成绿色之后再过马路,等把盲人顺利地送过马路后,还要和盲人说“再见”之后再离开。通过创建这样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幼儿学到的一些礼仪知识充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让他们去感受做文明人的自豪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小朋友们的礼貌用语,比如见了人要主动的跟他们打招呼,饭前便后都要勤洗手,自己做错的地方要主动的跟别人说声对不起,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要知道说声谢谢,不要欺负其他的小朋友,吃完饭后要自觉的收拾餐具等。

三、总结。

幼儿阶段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长期有意识地培养与实践。而且还需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礼仪教育的环境,将礼仪教育理念渗透在孩子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会善良、正直、谦逊以及合作等品质,为培养幼儿成为具有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人奠定好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论文

以先进的指导思想为基础,以给幼儿适合的教育为目标,结合我园教师的基本情况,从客观环境出发,定期进行教师课堂创新能力培训,时时进行课堂监督,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教专家对我园幼儿教师定期进行思想、工作技能及师德培训,不断提高幼儿教师自身修养和知识储备。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为老师们提供关于幼儿教育学、心里学、家族教育等方面的书籍,要求老师们读后要写读书心得。为了让老师们能够更好的把书中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我们在集体教研时会让老师们把班级出现的一些难解决问题和经常会发生的现象提出来,大家进行讨论,然后共同查找资料,寻求解决方法。这样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老师不但增长了教育教学经验,还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园教师匀实行竞聘上岗。对于招聘来的教师我们首先会进行集体的教育教学培训,培训结束后我们会要求每位教师先向园里提出自己想要竞聘的岗位申请,并进行就职演讲。然后再由园领导班子对竞聘教师进行综合的考评,最后考评合格的教师才可以上岗。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则待岗学习,待再次考评仍然不合格的教师,予以解聘。竞聘上岗的主班教师负责聘任本班的配班教师,聘期一年。年底测评考核,如:配班教师与主班教师工作配合不好的,主班教师可以向园内提出申请更换配班教师;配班教师同时也可以提出申请竞聘主班教师;同时主班教师如不能通过年底测评考核或经常性评价不达标的同样会解聘其岗位。公开竞聘岗位,让教师强烈地感受到激烈的竞争已进入幼教领域,认识到幼教队伍人才的竞争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园制定了教师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评价体系,注重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在制定时,根据幼儿园的特点确定了两个倾斜政策:第一,向园本教研成果倾斜。由于认识园本教研能力在教师整体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把园本教研能力的高低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参数,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全园教师的学习和教研热情,进而推动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第二,向高学历的教师倾斜。如今幼儿教育已与以往大不相同,幼儿园再不是过去百姓眼中的托儿所,仅仅是看管孩子。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必须有一支高标准、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与之匹配。年轻的高学历教师队伍,虽然缺少经验,但是有工作热情,善于思考,知识水平有高度,通过培养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很明显,他们可以很好的把各学科的整合后传授给孩子,可以更好的适应幼儿教育不断更新和创新的节奏。

3强化管理,增强团队凝聚力。

幼儿园管理机制的构建如果只限于制度和规范的建立是远远不够的,管理机制构建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精神的塑造,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园风建设。我园在建园之初就制定了“全过程把握、全天候管理、全方位服务、全身心发展”的管理策略。园里的每位领导都会深入到班级,全程参与并指导班级的保教过程,积极拉进与教师间的距离。全天分时段管理,领导分工明确,以一种为所有教师服务,为所有孩子服务的心态,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这种领导带头干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园内教师的一致好评。这也使得我园教师现在已经形成了很强的群体意识,在工作中“劲往一处使,活往一块干”的道理,使终贯穿于幼儿园工作的各个环节,并且会时刻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这个良好的组织氛围时刻弥漫在整个幼儿园的中,进而形成一种优良园所风气。

4把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

作为一个所年轻的幼儿园,新聘教师教学缺乏实战经验,教学方法不会灵活运用。面对这一实情,首先我们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下了大功夫,提出“抓基础,重能力,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变化上花功夫。由于切合实情抓住了牛鼻子,因而变化非常显著,一段时间以来,在课堂教育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其次,使教学常规管理简单明了,方便操作。这样主管领导觉得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切忌为抓常规而抓常规,搞成形式主义。如在备课上我们要求教师只写教师想写的,而不是写领导想看的。在掌握了这一原则,针对不同水平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一是,对在有工作经验的、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有效的备课要求,她们不必写详细的活动计划,因为她们多年的积累已使她们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写她们早以熟记在心的东西确实是一个浪费。二是,缺乏工作经验的那部分教师她们责要写出活动计划的详细方案,并加大对备课的批阅,批阅方式采取教学领导亲自批阅和园长不定时检察的方式,对活动计划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分析、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这些新教师能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展教育工作,少走弯路。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任何手段都要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创新。我们随着幼儿园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管理的具体实施,我们意识到教与学的具体情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其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幼儿园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作为新时代的管理者,应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成为新型的管理者,办出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模式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模式能力是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当前许多幼儿教师对模式及模式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幼儿教师应正确认识模式教育活动,明确模式教育活动的真正目标是丰富体验,提高能力;只有将基础打牢固,才能真正发展幼儿的模式能力;模式的学习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

幼儿英语教学法的论文

象形记忆法是专用于幼儿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一些与文字较为接近的实物,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将文字与实物之间建立起充分的联系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教授幼儿“花朵”的“朵”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对花朵进行观察,让幼儿记下花朵的形象,接着将“朵”字上方的“几”字联想为未开放的花骨朵,而“朵”字下方的“木”字则联想为花朵的枝叶,于是未开放的花朵的形象与汉字“朵”就在幼儿的头脑当中建立起来了一个稳固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法,简单轻松易于操作,有助于幼儿轻松接受并记忆所学内容,并学会如何运用类似的方式对其他的汉字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长期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将来幼儿对于文字的接受与理解,能够帮助幼儿进行形象与抽象的思维转换,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二、特例计算法。

快乐教学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幼儿语言的教学活动,同样可以应用于幼儿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幼儿数学教学方法,叫做“特例计算法”,也就是在幼儿的数学教学当中,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数学计算的教学方法。举例来说,在我们教授幼儿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将幼儿分为三到五个人为单位的'小组,让幼儿计算某几个小组合并之后的人数,或者从某小组分离出一定数量的人数之后的小组人数,通过这样形象又直接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结果和意义。幼儿可以通过对小组人数的变化的观察来进行数学计算的思考,也就是在亲身参与到活动的过程当中,学习到数学计算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幼儿迅速理解数学计算的思维方式,并找到自己的方式将数学计算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有助于让幼儿更加快速有效地理解并记忆数学计算的基本原理。

三、游戏教学法。

幼儿的快乐教学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游戏教学法”。所谓游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在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亲身参与到游戏的过程当中,在教师的提点和游戏的潜移默化之下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引进游戏来帮助幼儿学习数数、引进表演来帮助幼儿吸收新的语言和文字、引进竞赛来帮助幼儿更熟练使用计算、引进室外教学来帮助幼儿学会专注等等。在幼儿教育当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重点在于抓住幼儿的心理特征,保证游戏对幼儿所产生的趣味效果。在这样大量的游戏与活动当中,幼儿将会在一个非常愉快的氛围当中无意吸收到大量的知识,并且通过游戏本身对幼儿的感官刺激,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些知识的用法与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在幼儿教育当中的设计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象形记忆法、特例计算法、游戏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的目的是要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当中最大化吸收所学知识,并学会如何运用[3]。将快乐教学法运用与幼儿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建立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利用更加高效、有趣的方式进行学习,与此同时,通过这些特殊的学习方式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学会合理面对困难与压力[4]。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品质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

适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幼儿园环境设计论文

摘要: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对于幼儿成长而言具有很大的重要促进作用,能够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越的室内环境;在良好的活动空间与使用空间的设计下,创造幼儿活动、沟通与休息的空间,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方式;幼儿园。

良好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可以为幼儿的交往实现空间创建。开放式的空间,能够优化幼儿们的视觉感觉,在视觉领域设计上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开放性与和谐性,让幼儿能够在喜欢室内环境的基础之上增进与他人的沟通。另外室内环境设计也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为幼儿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

1幼儿的心理特征。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思想发育还不够成熟,性格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制力差、容易冲动,容易受到心理暗示,模仿性强。因此在幼儿园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综合把握幼儿的心理特征,努力创设与幼儿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幼儿园环境,维护幼儿的健康成长。具体来说,针对幼儿园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园教师在环境设计方面,首要工作是要保障环境的安全性,即使幼儿天生好动、喜欢游戏,在环境中玩乐,也必须要保证幼儿的安全;其次,幼儿园环境的设计应该避免对幼儿产生不良心理暗示,如不能采用颜色压抑的材料,影响幼儿的心理状态;不能使用过于刺激的材料,影响幼儿的情绪等。同时,在教学环境的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尽量设计一些可以供幼儿模仿的积极素材,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真正结合幼儿心理特点完成对幼儿园环境的设计,才能保证环境影响作用的发挥,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空间[1]。

幼儿园在进行室内环境的结构设计中,开放的结构设计会比封闭独立的空间结构更具有应用意义,比如半开敞的空间区域设计,可以以班级整体进行活动,为幼儿去进行空间的使用提供更多样的可能。其次幼儿园室内环境结构设计需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这一阶段幼儿的身高会增长很快,并且体重也会每年增长两公斤左右,所以相对开放的室内结构也能够体现幼儿的空间需求与生理成长需求。而相同的空间结构则能够进行多样的活动,如教学工作、音乐教育、观看电视、讲故事、小组活动、午睡互动、游戏以及吃饭等,以此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2]。所以此种开放式的结构设计能够将心理空间、物理空间以及视觉空间三者间进行转化,以相对明确的空间视角定位,能够实现空间元素内容的多角度展示,增强空间的信息传递能力。在功能的设计上也要划分出相应的区域,例如美工区、表演区、游戏区、教学区以及阅读区等,细化功能区域的时候注重功能模块间的联系性与通透感。要利用结构的良好设计,来强调教育分科与学习活动分工的重要性,以完善的结构配置来满足幼儿的发展与成长需求。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对于幼儿园教育有其相应的规范,不仅仅要保证尤为的身体健康与情绪稳定的养成,同时也要达到健康、语言、修养等教育方面的协调进步。所以根据纲要指导中的实际内容可以明确得出,幼儿园室内环境的结构设计有其重要意义,既是幼儿丰富自身的学习范围与日常活动的重要保障,又能够推动幼儿们个性化成长。例如英语口语角的建设,是因为在幼儿这一时期需要去发展语言,而相对独立的功能规划区域可以让幼儿融入到学习环境之中,让幼儿们能够明确自己要去做什么,对于幼儿的成长以及日常的教学而言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额定》管理条例中也强调了空间功能与设计组合的重要性,所以针对有限的空间,要尽可能去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够优化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3]。

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对于室内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注重安全性的设计原则,无论是材料的选择上,还是结构设计上都需要注意儿童的成长特征。因为幼儿目前处于一个好动的成长状态,所以在活动空间的设计上应该尽可能避免有棱角的材料使用,例如柜子桌椅等,桌角应该有相应的防滑保护等;在幼儿园教室和活动区应该进行无锐角设计,空间中所有的柱子、拐角和窗口等都要保证无锐角,避免威胁幼儿安全。在参考《幼儿家具设计技术参数》中的参数内容之后,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选择合适的室内环境家具尺寸,通常三岁至四岁的孩子,身高大约在九十四厘米至一百零三厘米之间,所选择的椅子长度、椅子靠背高度、椅子腿高度以及椅子宽度分别是二十九厘米、二十五厘米、二十四厘米以及二十八厘米,而随着幼儿的成长,在四至五岁、五至六岁时身量也会产生变化,这时候选用椅子尺寸要较大一些,椅子的长、椅子背高度、整高、宽分别在三十一厘米、三十一厘米、三十厘米以及三十一厘米,从而能够保证幼儿的使用需求。以大连某所幼儿园的室内设计为例,墙上的电源插座普遍高度都在一米八及以上,高于孩子的身高来保证安全,并且室内的大门选择都应用了防夹手的措施,较多的选择了玻璃幕墙,有利于观察幼儿,并且也能够在保证幼儿基本安全的前提下,扩展采光面积。在灯光的选择上应该注重选择明亮的照明等,白炽灯与日光灯都能够满足照明需求,也不会让幼儿觉得过于炫目,避免使用荧光灯。而楼梯设计则需要注重台阶的坡度、角度与高度,台阶面整体需要作房划线处理,在符合幼儿使用要求时,做好栏杆的防护建设,整体色彩的选择应该较为朴素低调,避免幼儿注意力偏移。加强对于细节的设计与优化,将墙与蔚蓝设计成圆形的倒角形式,这样不仅仅能够保障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光线能够柔和照进建筑的角落里,形成柔和自然的环境设计氛围[4]。在使用墙面涂料的过程中,一些幼儿园室内设计为了强调多样化的色彩使用,而使用了大量的.油漆,但是在调查结果中显示,除了甲醛之外,空气中的铅尘通常会悬浮在距离地面零点八米的范围内,而这恰恰是幼儿的身高范围,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避免对于有毒有害的材料的使用,所选取的材料必须能够满足国家合格使用标准的,并且所设计的室内环境应该是便于清洁的,避免存在较多的死角。而且即使在装修后室内会晾晒很长一段时间,一旦室内温度超过二十五度,那么大芯板做成的复合门会释放处大量的甲醛。所以综合来看在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设计过程之中,为了体现出设计的安全性原则,需要考虑设计过程中的材料使用、安全性防护结构设计、化学元素分析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习惯特征,才能够体现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5]。

4注重设计的文化与理念的表达。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之中,注重颜色与装饰的选择,能够传递出良好的文化信息,给予幼儿们相应的空间感受,所以要尽可能保持其自然性与本真性。设计并不一定要选择多彩的颜色,作为唯一的颜色设计方案,在颜色选择上也可以使用三维的基础颜色结构,来为幼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空间体验。以日本幼儿园室内设计为例,amane在日语中意为圆形和环绕,所以在原木色的搭配下,设计师想要让幼儿们充分体验环保自然的理念,让幼儿能够自如地在建筑与自然中进行活动,感受身边事物的同时,培养其自身的观察能力。同时,在设计方面也要突出人文思想,表现出对幼儿的人性化关怀。如在幼儿睡眠室的环境设计方面,就可以融入美育文化思想,结合幼儿的成长发育特点将对幼儿的人性化关怀充分的表现出来,让幼儿在睡眠室休息时能够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突出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在幼儿活动室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融入趣味性游戏活动方面的文化内容,让幼儿能够达到放松游戏状态,彰显出环境教育作用。其次在设计中也注重了对于绿色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的使用,对于室内的绿化设计也格外重视,除了种植常见的植物花卉之外,也可以去种植一些小果树,让幼儿能够见证其植物成长的过程,体会生命的变化;其次,种植一定的绿植也会营造相对健康的空气环境,优化空气质量,促进空气流通。让幼儿们能够在充满绿色的环境设计中,让幼儿们认识自然现象,培养幼儿对环保的理解以及对于自然的热爱。当然传统五颜六色的色彩选择也能够传达出不一样的设计文化,因为幼儿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与联想程度,不同的明快色彩的运用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满足幼儿的心理阶段,所以幼儿看到蓝色会联想到蓝天和大海,粉色能联想到棉花糖花朵等,另外也可以适当使用抽象的几何图形,利用自然形态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方式,给予空间一定的趣味性,墙壁过度凹陷突出等设计形式都会给予人视觉上的冲击感;通过新奇的造型与明快的色彩设计,去传达“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教育理念以及设计文化,所以这种多样化颜色设计上可以重点应用在游戏空间的设计中。其次选择的材料不同,整体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以及质感也有不同,教室可以选择温暖色调的装饰材料,质感相对细腻一些,可以使用实木地板或者pvc地板以及复合地板,不仅仅无污染,同时易清洗;而在墙壁的材料选择上则应该使用一些有立体感的材料,利用进口墙纸与儿童专用墙纸去替代墙漆,避免使用地毯等材料。

5结语。

在目前的幼儿园室内设计的过程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与综合素养,需要在掌握幼儿园的设计需求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优化与设计改进,通过明确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观念、幼儿园室内环境的结构设计、注重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安全性、注重设计的文化与理念的表达等方式,在符合幼儿的使用与审美需求的基础之上,充分了解幼儿的阶段性特征,运用材料、色彩、结构设计、装饰等方面的变化,突出设计特点,保护好幼儿的基本安全,激发幼儿的能力培养,以开放的空间结构设计去满足幼儿多样化的空间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2]孙毅明.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5(10):125.

[3]钟雪梅.新时代的幼儿园设计及创新方式解读[j].城市建筑,(26):51.

[4]李甜.浅析幼儿园中的室内空间设计[j].城市建筑,2016(23):1-1.

幼儿教育论文字【】

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而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即有助于我国家庭幼儿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教育手段能得到及时的更新,最终引导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且养成良好的表达方式,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从中美家庭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中美家庭幼儿教育差异的原因,旨在其能推动当前家庭幼儿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达到最佳的幼儿教育状态。

就当代现状来看,我国在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家庭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更为强调对幼儿静态知识的培养,而美国在家庭幼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即更为强调训练幼儿形成良好的动态知识应用能力,掌握知识应用技巧,创造知识应用思维。因而在此基础上,对中美家庭幼儿教育展开比较分析行为,有助于我国幼儿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将美国教育思想贯穿于其中,从而加强幼儿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知识应用技能,且就此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1、美国幼儿教育现状。

美国在对0~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倡导“家庭、园所、社会”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施,即家庭在幼儿教育中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职能,同时美国幼儿教育体系中明确规定,家庭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强化对游戏教育方法的应用,即由此引导幼儿在游戏体验过程挖掘自身潜力,继而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此外,美国家庭幼儿教育亦倡导“教育从第一天起”,继而由此引导美国家庭在实施教育计划的过程中基于遵从“重视体验”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最终将自身所掌握的生活常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且就此增强自身探索意识。另外,美国家庭幼儿教育在内容规划过程中将社会性能力、审美趣味、人格化为教育重点,从而推动幼儿朝着健康的发向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心理观念,达到最佳的成长状态。

2、中国幼儿教育现状。

基于2011年11月河南郑州市、焦作市、开封市400名幼儿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得知,家庭每月对幼儿教育投入的费用平均为187.5元,而农村家庭投入教育费用仅维持在80.3元左右。同时就“家庭幼儿教育是否存在压力?”的问卷调查中得知,有67%的家庭表示存在很大的压力。即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家庭幼儿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此外,在中国家庭幼儿教育中着重倡导将运动教育、初步知识教育、日常生活教育作为重点教育内容,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幼儿潜力的挖掘,但同时中国家庭幼儿教育中1岁即培养母语的家庭教育形式引发了幼儿成长压力,在此基础上,中国教育工作者在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对幼儿家长做出正确的引导,即推动幼儿形成良好的成长状态。

1、对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

对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是中美家庭幼儿教育中凸显出的主要差异,即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力应从小培养。同时美国教育者倡导幼儿家长在对幼儿创造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为其营造自由的成长空间,例如,引导幼儿加强对植物成长过程的认知及鱼群日常活动、饮食观察等,继而由此培养其在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即可散发自身想象力。此外,美国家庭教育更为倾向于引导幼儿参与到其中,如在幼儿环保意识培养过程中,家长即会带领幼儿到公园等公共场所拾塑料瓶、纸杯等等,由此增强其环保能力,达到良好的教育状态。而中国家庭幼儿教育中对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较为稳重,即引导幼儿基于家长制定教育计划的基础上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创造意识。

2、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规定。

美国在家庭幼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明确规定出幼儿不允许做的事情为大声哄叫、推诿责任、责骂等等,且要求家长在对幼儿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持良好的教育态度,并避免强迫问题的凸显,注重引导式教育形式的运用。而在中国家庭幼儿教育过程中更为注重观察幼儿将来的能力、水平,同时强调为幼儿营造一个安逸的生活空间,避免其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影响到其成长状态。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也促使幼儿逐渐形成心理疾病及自理能力较差等不健康的成长现象。因而在此基础上,我国家庭家幼儿教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继而由此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3、对幼儿课程教育的差异。

在美国课程教育中其将科学知识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手段,同时将幼儿智力的开发及求知欲的培养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并与幼儿家庭教育达成共识,继而由此引导幼儿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中能拓展自身思维意识,达到良好的幼儿教育状态。此外,美国幼儿教育中强调了对演示、实验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面包的制作过程等,继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独立意识,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学习氛围中。而中国课程教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对科学知识的灌输,从而导致幼儿家庭教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参照课程教育模式加强对幼儿计算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最终就此影响到了其知识学习的兴趣。为此,我国幼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强调对思想观念的转化,且更为注重对幼儿个性的培养。

综上可知,中美家庭幼儿教育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主要体现在对幼儿课程教育的差异、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规定、对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等几个层面,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推动幼儿朝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要求我国家庭幼儿教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个体发展空间,并引导其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下能提高自身创造意识,继而达到良好的成长状态,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

作者:付晓叶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参考文献】。

[1]夏雪,徐溟溟.中美两国学前教育政府投入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2,11(03):3-10.

[3]李欢,刘晶波,邱蔚.少子化时代中美家长育儿态度。

调查报告。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论文

在幼儿园唱歌教学工作实践中,越来越发现幼儿对老师教、幼儿跟唱这种传统的、死板的唱歌教学失去了兴趣,不喜欢上唱歌课。追其原因,传统的唱歌教学已违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幼儿失去了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忽视了幼儿创造力的表现,因而有必要对幼儿园的唱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近期的实践尝试,教研探讨,有以下体会。

一、把握幼儿选材得当。

要使唱歌教学有好的效果,首先必须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理解水平的歌曲教材,不同年龄班唱歌教材的选择从曲调上要考虑是否适合本班幼儿的音域范围。

歌曲的音域必须符合幼儿的嗓音条件,歌曲中高音持续的时间不宜过长。小班歌曲4/4拍、2/4拍,四分和八分音符占整首歌曲的比重较多,并适当接触三拍子。中大班幼儿能力有所提高,应有计划选择一些三拍子。并带有附点和切分音符的歌曲,并有意识地选一些弱起和带有休止符的歌曲,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在歌曲长度上,小班幼儿歌曲不宜太长,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旋律应比较简单。如:《两只老虎》等,中大班歌曲可适当长一些,一般有十六和二十小结,速度可稍快一些,并要有速度变化的歌曲,如:《不老的老师》。

二、创设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进行唱歌教学时,通过尝试,我找到利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曲、记忆歌词的良好方法。通过图谱,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秋夜》是一首优美的、抒情的歌曲,根据歌词和音乐的性质,在教学中,我们研讨绘制了直观的歌曲图谱,形象的展现音乐情境。

幼儿一边欣赏乐曲一边在图谱的帮助下,很快对歌曲有了认识。优美的旋律、直观的图谱,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对学习歌曲有了强烈的兴趣。在听乐曲看图谱跟唱的练习中,很快学会了歌曲,最后加上手臂、眼神、身段舞蹈的表现,使幼儿把歌、舞、情融为一体,在体验美、表现美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

三、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歌曲节奏。

歌曲具有音乐作品的全部特点,是通过歌词、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多种特性组成的。教师要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高质量地进行唱歌教学,就必须熟悉和把握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因为,幼儿只有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能力,受到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唱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通过尝试,让幼儿较好地掌握歌曲节奏有以下方法:1。运用儿歌,训练歌曲节奏。儿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很接近歌曲。在每次新授歌曲时,出现新的节奏之前,我就为歌曲节奏难点配上一个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幼儿通过朗诵儿歌掌握节奏。如:歌曲《合拢放开》里出现了多个切分节奏,是幼儿较难掌握的,我就对幼儿进行《摘果果》儿歌的节奏训练。教师有目的的训练,幼儿生动活泼、饶有兴趣的朗读,使幼儿既提高了学习兴趣,掌握了节奏难点,又发展了音乐节奏感。

2。运用身体动作,训练歌曲节奏。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让幼儿在无音乐、无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示出来,而不是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要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自己的动作来解释节奏,表达对节奏的认识。要在课上首先出示一张歌曲节奏图谱,请幼儿用多种动作反复进行节奏练习,如:拍手、拍腿、跺脚等,更要与节奏难点相结合,使节奏练习顺利进行。教师还可以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幼儿用拍手、拍腿、跺脚训练几次后,再鼓励幼儿创造性的创编其他动作,如扭腰、对拍等,加强练习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迁移能力。

3。运用歌词,训练歌曲节奏。一首歌曲中的歌词,实际上也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掌握歌曲节奏后,教师出示歌词,要求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节奏。这是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幼儿运用已掌握的节奏,通过尝试,成功的将歌词与节奏恰当匹配时,歌曲学习也完成了大部分。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歌曲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培养和发展幼儿音乐才能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应重视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我们要在幼儿日常活动时,利用拍拍、走走、跑跑、跳跳等简单的动作自然加入节奏的练习,为唱歌节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启发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练习掌握演唱技巧幼儿缺乏演唱技巧,往往不能很好地表现歌曲的摘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文章从歌曲选材、绘图创设歌唱情境、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歌曲节奏、掌握演唱技艺,鼓励幼儿创编等多种方面,探讨了使唱歌教学提高效率的措施。

此必须指导幼儿处理好歌曲的快慢、强弱、连贯与跳跃的变化。如:表达高兴时要唱的欢快、活泼;抒情时要连贯、柔和;表达悲伤的心情则要缓慢、低沉。如:在教幼儿演唱《吹泡泡》这首歌曲时,通过欣赏录音、教师范唱,理解图谱等方式,首先启发幼儿说一说,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很美、想唱)。而后进一步同幼儿一起寻找演唱这首歌的方法。第一乐段,以叙说的形式唱出“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苹果是花儿吹出的泡泡;葡萄是藤儿吹出的泡泡”,悠闲地想象玩耍,优美恬静的意境用什么样的语气演唱呢?(中速、欢快、跳跃、抒情)。第二乐段“,吹呀吹、吹呀吹,我吹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应当用什么声调演唱呢?(嘹亮、连贯、抒情的声音)。

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感情有时幼儿难以体验。但当教师的范唱准确,富有感染力时,幼儿也有了很强的模仿能力。幼儿掌握歌曲性质、处理好演唱技巧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幼儿也会从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和美的表达,并从中受到教育。因此,唱歌教学要求教师也要加强声乐练习,加强对表现音乐美的练习,给幼儿以艺术的熏陶。

五、运用已有知识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编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已有知识,创编简单歌词,能给幼儿更多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勇于创造的机会,这无疑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大有好处。

如:在进行歌曲《碰一碰》的教学中,我启发幼儿根据原有作品的曲调创编新的歌曲内容。这首歌曲原内容是: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头碰头。在幼儿对歌曲熟悉后,启发幼儿说一说两个好朋友游戏时还可以碰哪里?幼儿通过思考、动作尝试,对歌曲进行了创编,纷纷说出还可以肩碰肩、手碰手、脚碰脚、耳朵碰耳朵等。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幼儿自己商量创编新的歌曲,启发幼儿边唱边演,最后,每组幼儿上台展示,演唱出自己的创编作品。这样既提高了幼儿对唱歌的兴趣又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使唱歌课生动有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幼儿唱歌教学应是生动、活泼、形象化的,教师不能只限于完成数量上的要求,而忽视使幼儿获得情绪体验;只满足于教会幼儿唱歌的技巧,而忽视对幼儿音乐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忽视艺术其动人心弦的教育力量。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的歌曲,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唱歌教学做到情、趣、美,寓教于情,寓教于趣,寓教于美,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

育目标也很难得以落实。

不注重对幼儿的教育,但过分的关注和宠爱使他们与长辈的交往中往往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平等交往和相互协作。

上述背景之下,我们的常规教育在观念和方法上夜就产生了一些误区:、

一.强调有序性而忽视了自主性。

的教育在每个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片面追求“整齐划一的有序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二.强调共性而忽视了差异性,将“维持即时纪律”作为常规教育的唯一目标。

使我们的常规教育更趋合理,有效。

规定,幼儿被动接受转变为重视幼儿体验习得,主动构建自我管理。体现在三个方面:

:“儿童是按他自身的大纲来学习的,他们所经历的阶段的顺序性,是由儿童从周围环境中摄取什么来决定的."。

需要,制定可行。有效的教育措施,长时间的积极引导与耐心指导。

儿自己讨论建立。

动的秩序有最初的混乱逐渐变得有序。

为。

三.常规的内容由一刀切转变为随年龄逐步深化。

常规教育重点,如对于低龄的小班和托班幼儿,常规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幼儿完成家庭和幼儿园生活的过度。

解和内化规则。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应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处理好牵手和放手的关系。

期的效果。

中二班李小珍。

幼儿教育论文字【】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游戏是早期儿童课程的核心。游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儿童的线索和完成课程目标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儿童通过游戏与群体的要求与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之间进行协调,在智力、社会性、体质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形式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强调活动的趣味性与综合性。

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只研究游戏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游戏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游戏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出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让游戏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使游戏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为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和真实生活,渗透了课程意义的游戏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

游戏和课程的渗透就好像血液和身体的关系,血液渗透在身体的每一部位,当血液的供应充足时,人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当血液出现毛病时,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之相似,它渗透在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之中。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儿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分割的,它以反映幼儿完整的经验为目的。安排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借助游戏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课程选择的形式和内容要注意趣味性,强调在内容之中渗透游戏性特征。

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孩子的体验来辨别游戏是否真正存在。如果课程中游戏成分较多,就会因其富有趣味性而深深吸引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反之,教师可能因不自觉地猜疑幼儿已有的经验而过分使外部受到控制。如,教师的过多命令,提供经过精心准备,便于控制的材料,课程内容因而显得枯燥,幼儿常常会表现出厌烦、劳累。

各种各样的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割裂和肢解了,但是,学科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生活事件和现象是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智力游戏绝对不可能只发展智力,就像角色游戏也有智力的价值一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发生作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在各个领域中。因此,幼儿园课程各个领域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有机联系、相互支持,关注幼儿的整体生活,抓住生活、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将游戏与教育因素融合在一起,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幼儿教育的形式、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帮助幼儿建构一个完整的经验体系。

离开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游戏,就好像是没有源头的枯水,缺乏生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当幼儿缺乏基本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就会在原有水平上徘徊。很多时候,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贫瘠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频繁出现变换主题、改变游戏形式甚至有无所事事的打闹现象,从而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从某种意义来说,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就是设置一个丰富而相互联系的整体环境,将课程中相互渗透的各领域内容和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来,增加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这样,不仅用课程滋养了游戏,增加了游戏自身对幼儿的吸引力,而且使幼儿的经验在游戏中得以延续,不断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帮助幼儿学习和过滤经验,促进幼儿智力和道德的成长,有指导的游戏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游戏与课程有机联系、相互融合,游戏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又发挥出教育价值。将游戏与教育活动相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一日生活主要围绕主题来开展,游戏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所有活动都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下以游戏或游戏性的方式出现。师幼关系表现出较多的互动性,教师是游戏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关怀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认真努力地研究幼儿,与幼儿一起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把活动引向深入。

最后,幼儿园是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园教学是由游戏活动与教学课程共同构成的。在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游戏活动绝不等同于自然游戏活动,在这个环境中的教学活动也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教学活动。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儿童以及体现儿童自主性的需要,游戏被推崇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探讨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对开展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黎安林,走近幼教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论文字【】

摘要:为了使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应充分了解和尊重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一系列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做好幼儿教育,才能使得幼儿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孩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幼儿挫折教育还要消除幼儿的依赖性。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当遇到困难、失败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

与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即课堂教学,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自愿主动地学,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讲课,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让幼儿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整个过程显得呆板,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打采,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

1.抓教学常规,强调一个“实”。我园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方法陈旧。面对这一实情,我们首先要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提出“抓基础,重能力,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变化上花工夫。由于切合实情地抓住了牛鼻子,因此变化非常显著,近年来,在办园模式上有了较大进步。其次,教学常规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近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做,领导认为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切忌为抓常规而抓常规,搞成形式主义。

2.抓教学常规,坚持一个“恒”。抓教学常规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事实上,这样的工作最容易三日风四日雨,虎头蛇尾,形成一个“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局面。我们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园领导对一项工作没有恒心,那么,教师就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

幼儿进行游戏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创造。首先,在幼儿园我们要构建一系列的游戏设施,包括滑梯、旋转木马、小摇篮等一些必要的物质材料,还要准备皮球、积木、小推车等很多大的小的玩具,并对这些玩具进行整理归类。另外,还要布置游戏的活动场所,创造丰富的环境,激发幼儿想象的空间,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当然还必须确保幼儿活动的安全。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教师必须集思广益,准备很多的东西满足幼儿各种各样的游戏需要。其次,要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把幼儿园布置得舒适和温馨,使幼儿们时刻保持身心愉悦,只有这样才具备使幼儿进行大胆创造的条件,才可以使幼儿健康、活泼、幸福地成长。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显著。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

总之,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为地设置陷阱,使孩子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感到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燕.广州市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的。

调查报告。

(下)[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4(12).

[2]王彦力.让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管理[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4(09).

[3]王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相关政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