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则天读后感(精选16篇)

时间:2023-12-17 10:23:36 作者:XY字客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和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写读后感的读者。

武则天读后感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坚强不屈、努力拼搏,她也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她虽身为女子,却没有女子的温婉顺从,而是觊觎朝政,胸怀天下。小小的皇宫抑或是怯懦的丈夫并不是她所想要的,她追求无上的权利以及绚丽的荣耀。她就是武则天。

武氏生的极其健硕,脸方,下颌秀美,两眉明媚,两鬓微宽。她有自知之明,料事如神,治事有方,十四岁时被太宗看中带入宫中,但直到二十七岁才被做到才人。既然没被太宗提拔,那么对于一般女子来说一生的幸福也已毁灭殆尽。然而她的命运并不是这样,她主动出击,令太子治对她倾心,进而满足她的各种要求。在太宗驾崩后,她被送去做了尼姑。武氏既为太宗的才人,现在又成了尼姑,高宗理应不在有什么非分之想。但高宗年轻气盛,又是一个多情的种子,自然常去与武氏幽会,武氏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已经怀有龙子的她理所当然的被接回宫中。于是她的第一步计划已经完成。

关于回宫这件事,表面上好像只是高宗的意思,但是事实上武氏自己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其实在太宗重病时,她就已经认准了,只有高宗能够拯救她的人生。这后来发生的一切也都是按照她的意愿发生的,包括她做尼姑,高宗时常来看她等。我们可以看到,她是一个用于向命运发起挑战,主动制造机遇的人。她所做的这些可以认为是善用计谋、扩张欲望,但我却觉得她的这点很是令人敬佩,在困难面前冷静分析,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不论结果成功与否,都要放手一搏。

武氏精明强干,她不甘屈于人下,便生出计谋害死王皇后,自己坐上皇后之位。但是她还不能满足,她想象皇帝那样处理政务,甚至君临天下。无限膨胀的欲望与精明强悍的内心令她一步步向前,一寸寸逼近那张令无数人艳羡的龙椅。为了这个目的,她除掉朝中异己,连长孙无忌、遂良这样由先帝亲自制定的`辅政忠臣都难逃一劫;她培养自己的耳目走狗,皇宫之中大小事务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管制皇帝,令一个风流多情的皇帝卑怯无助,宛如行尸。她日日临朝,参与政事,而皇帝却偶尔临朝,权力已经悄然想武后倾斜。

武后在情感方面也是不容侵犯的。高宗虽有三宫六院,但是生活中真正的妻子却只有武后一人。并不是因为高宗专情,那是由于但凡他喜欢的女子都不长命,她们一定会暴毙而亡,在这些暴毙的后宫佳丽中还包括着武后的姐姐、侄女。无论是出于嫉妒还是对自己地位的巩固,武后都有理由谋杀她们。

用传统的眼光来看,武后的所作所为早已超出了对女子的规定。她没有以夫为天,而是自己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虽然手段卑劣,但是若没有这卑劣的手段就成就不了如今的武后,也就没有看到自己梦想成真的一刻。古时候有乱臣贼子某朝篡位,武后也不过是篡谋了李氏天下,使之姓武而已,并没有比其他乱臣贼子卑劣到哪去,相反的,她迈出的步伐是那样特别,那样不俗,她知道人们就是见不得女人做皇帝,她却偏偏要这么做。对于感情也是一样,皇帝只属于她一个人,她不允许其他人分享——也许只有这样霸道的女人才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吧。

我读的这本《武则天传》是林语堂先生所著,书中没有提到武后的功绩,而是不停地描写武后的内心世界以及谋取利益的手段,可以看出来作者对武后持批判态度,他认为武后没有做女子该做的事,而是欲望太强,心狠手辣。我却认为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下,也只有像武后那样做才可以真正保全自己,活出真正的个性,.com否则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宫廷中,在那个封建礼教的时代,武后的下场一定是悲惨的。

《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又名武媚娘,武则天的年龄、勇气、智谋、经验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武则天笼络人心,小心翼翼,步步惊心的走过一步又一步,最终,用自己的心狠手辣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后当上了皇后。凡是对她有威胁的人都大开杀戒!武则天的凶狠,残忍是无人能比。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武则天所做非常人所能做,所忍非常人所能忍。

但是无论过程如何,武则天在位的政绩是需要被历史认可的,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整顿吏治;发展经济。

或许我们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便不再有所追求。但是她要追求当皇帝的梦想!武则天便要扩大外戚势力,使自己能有一个强大的“保障”。另外,唐高宗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不可按时上朝、退朝。她操控为她的皇帝梦运作了一切。最终,由唐中宗李显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可是,武则天会善罢甘休吗?当然不,武则天的一颦、一笑,都有着深刻蕴意,她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她的手段,快、准、狠。就这样,武则天于690年登帝,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周朝取代唐朝15年。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才明白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一个叱咤风云的女皇,一个非同常人的人。她比常人多了一些沉着、冷静、坚持、凶狠、残忍、勇敢……这种有野心,有智慧、有胆量又幸运的女皇帝;历史评价她带有政治色彩,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她也是一个女人,也许最初她并不想入宫,只想平平淡淡的男耕女织;也许她并不想杀人,但是为了自保;也许她只想要一份返璞归真的情感;也许她不杀死她的孩子,她和孩子未来都得死;也许在位的皇帝没能降服住她;也许她并不想当皇帝,但是只有她有这个能力让国家向前发展。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历史事件的推动总归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武则天读后感

读了少半本之后,我的心里真的不大舒服,小的时候我理解的武后真的是太肤浅了。以致对武则天的崇拜全然是因为她的威风凛凛和女强人形象,我佩服她的果敢干练,羡慕她的智慧才华,但是却也忽略了的她的野心和权术,没看到她的阴险和狠毒。但是武则天终究是奇女子,无论她的性格是否有缺陷,为政是否过于独裁,都唯有她能够成为女皇。

两句话我记忆颇深:一是命运若不能创造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伟大的女人便会创造她自己的命运;二是武则天的处事原则为顺我者荣华富贵,逆我者有死无生。这两句话,估计天下也只有她配得上。无论如何骂其骄奢淫逸、妄自尊大、阴险狠毒,作者也不得不从字里行间挤出几句言不由衷的佩服和赞美。她,的确是个不一般的女人。

武则天,曾经是我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武则天》,那时就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气度和威严。初中历史书上对她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历史书上讲她当皇帝的过程时只说:“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这一切看起来多么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导。

读完《武则天传》,我终于把我对武则天的种种”事迹“连了起来。

武则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后来的高宗看中。太宗死后,高宗把从感业寺接入后宫。武则天14岁入宫,因为太宗喜欢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宫中读了很多史书,深知宫廷险恶。论智谋,论经验,她都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因此略失小计就当上了皇后,代价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儿。掌权后,她极力剪除异己,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都难逃厄运,这其中不仅有皇氏宗亲(姓李的),还有武后的异母兄弟和亲姐姐,亲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后,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诸事都由武后决定,武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太子弘年少有为,对武后的做法经常不满,为了自己日后掌权不受威胁,武后竟毒死太子。后来的`章贤太子贤(武后二子)也被她幽禁后杀掉。高宗死后,她将三儿子李哲贬为庐陵王(其实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还不如不当皇上呢),流放在房州。又立四子李旦,而后代子执政。然而这还不是武后的终极目标。几年之间,武后以广开言路为借口,在全国广设检举箱,致使告密之风四起,武后也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间谍网络。我想,当时的阴森恐怖应该一点也不亚于法西斯统治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盖世太保。即使被告无罪,但只要武后想杀,或是和酷吏们有过节,亦或是仅仅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他们都在劫难逃。在武后登基的前几年,大屠杀一拨接一拨,因唐朝几位王公大臣的一次叛乱(武后逼出来的),唐室贵族几乎被灭门。听起来真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便立即起用了狄仁杰、姚崇等人,气象为之一新。政治清明,国家富足安定。我不禁有这样一种想法:也许,如果一个女人想成为皇帝不用如此艰难,也就无须用那么多人的的性命做通向皇帝宝座的阶梯。毕竟,武则天只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非一个杀人狂魔。

《武则天正传》读后感

看完《明朝那些事儿》后,偶然从姨妈那里看到这本书,就读了几页,看了40页,最终是看不下去了。

全文是以唐邠王守礼的个人角度写的,历史传记以个人角度写本来就缺乏客观性和可信度,本来想当小说读,但看到后面的内容简直有辱《武则天正传》这个书名。

全文都是以古代大男子主义的角度分析看待武皇,充满了粗俗鄙陋的词眼,让我很反感。

我认为既然能在当时大男子主义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皇帝的女人绝不会那么粗俗鄙陋,也绝不会坏的彻彻底底。人很复杂,圣人都无法分辨是与非,更何况普通人。我们只能在事情发展关键的时刻看这个人是否能做出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决定来大体决定他这个人是坏人还是好人。

又碎碎念了好多。总之,不值得看这本书,历史这个东西,即使是史书也不能全信,毕竟是成功的人纂写的。就这样。

武则天传读后感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曾经是我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武则天》,那时就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气度和威严。初中历史书上对她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历史书上讲她当皇帝的过程时只说:“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这一切看起来多么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导。

武则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后来的高宗看中。太宗死后,高宗把从感业寺接入后宫。武则天14岁入宫,因为太宗喜欢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宫中读了很多史书,深知宫廷险恶。论智谋,论经验,她都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因此略失小计就当上了皇后,代价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儿。掌权后,她极力剪除异己,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都难逃厄运,这其中不仅有皇氏宗亲(姓李的),还有武后的异母兄弟和亲姐姐,亲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后,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诸事都由武后决定,武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太子弘年少有为,对武后的做法经常不满,为了自己日后掌权不受威胁,武后竟毒死太子。后来的章贤太子贤(武后二子)也被她幽禁后杀掉。高宗死后,她将三儿子李哲贬为庐陵王(其实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还不如不当皇上呢),流放在房州。又立四子李旦,而后代子执政。然而这还不是武后的终极目标。几年之间,武后以广开言路为借口,在全国广设检举箱,致使告密之风四起,武后也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间谍网络。我想,当时的'阴森恐怖应该一点也不亚于法西斯统治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盖世太保。即使被告无罪,但只要武后想杀,或是和酷吏们有过节,亦或是仅仅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他们都在劫难逃。在武后登基的前几年,大屠杀一拨接一拨,因唐朝几位王公大臣的一次叛乱(武后逼出来的),唐室贵族几乎被灭门。听起来真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便立即起用了狄仁杰、姚崇等人,气象为之一新。政治清明,国家富足安定。我不禁有这样一种想法:也许,如果一个女人想成为皇帝不用如此艰难,也就无须用那么多人的的性命做通向皇帝宝座的阶梯。毕竟,武则天只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非一个杀人狂魔。

高中生读后感:《武则天》读后感

读完这本“武则天”几乎用了整整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往往看了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不是作者写的晦涩难懂而确实是自己的历史知识过于薄弱,但幸好还是坚持着看完了。

萧让通过大量阅读史书,客观研究分析,还原了一个不同于任何戏说版本的武则天给我们。她不同于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史学家”,轻易就会下一个爆炸性的结论以期博取媒体和读者的眼球。在碰到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事,她通常会大量罗列史书中所记载的原话和年限(这估计也是我看得比较慢的原因,古文阅读能力比较差),加上些自己的判断。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判断都不加,让读者自己思考.

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确是一代而终的。机关算尽的一辈子,政治斗争的一辈子,背信弃义的一辈子,亲离子散的一辈子,但到最后还是得亲手将从儿子手中夺来的政权又归还给他们。武周一代而终,李唐复辟。从武周初期的酷吏告密政策到她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从她对酷吏的放权到对朝中重臣的控制,从她对自己亲生子女的残忍迫害到对情人的包庇宠溺,从初期对佛教的利用到老来的真正归铱。如果单从帝王的角度或是女人的角度来看,确实很难理解她执政五十多年的各种举动,但如果了解了她那样的出生背景,那样的一女侍父子的经历,又偏偏有了那样的心志和毅力,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喜欢这样的书,觉得没有被作者很强势的观点所引导,没有被一己之言所蒙敝,整个阅读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

《武则天》读后感赵玫

“世界杯”开战前夕,我在美国波士顿。然而窗外除了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雨水,全没有关于世界杯即将到来的任何热度。甚至电视中也没有关于世界杯的报道,更不要说在人们的言谈话语中。

世界杯前夕的美国人过着如常的生活,除了谈论令人沮丧的坏天气,就是抱怨油价的迅猛上涨。唯有周末,住所不远处的体育场中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那是美国每周例行的棒球比赛。那时候波士顿大学附近的所有停车场都会被占满,甚至路上桥上也停满了来自各地的汽车。球迷在这样的夜晚兴奋不已,直到夜半依旧沉浸在或沮丧或欢乐的情绪中。

这样看来美国人是喜欢体育运动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很少有人主动提起即将开战的世界杯,更不要说为了世界杯而激动、狂热、发烧了。不禁心有戚戚,难解其中缘由。于是主动询问一些旧朋新友,他们是怎样看待世界杯的。

一个永远穿名牌的时尚女人苏珊睁大迷惑的眼睛:哪个世界杯?

苏珊的反问自然无懈可击,可是在我们的观念中,此刻的“世界杯”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世界杯足球赛”的固有名词了。但是苏珊还是抱歉地摇了摇头,显然她对这个“世界杯”一无所知。

再问曾专程去上海观看过f1赛车的john,问他是不是会看世界杯。那是在前往马萨葡萄园岛的路途上,john一边开车一边想,然后说,美国队很可能第一轮就会出局。紧接着他要我们赌最后的赢家,我脱口而出“德国”,因为想到八年前东道主法国队就是在毫无症候的情形下赢得了冠军。而且我一直是德国队的球迷,从马特乌斯时代开始,如今德国队不仅由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执掌,其中还有我心目中仅存的球星巴拉克。

john立刻给他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转述了我对最后赢家的判断。想不到电话中立刻传来那位朋友的“谆谆告诫”,意思是不要将全部赌注都押在德国队上,他认为巴西和阿根廷队的胜率也很大。那位朋友的意见显然非常专业,就仿佛是在探讨股票买卖或商业投资。john的这位朋友已经退休,但凭借每日在网上参赌各种体育比赛,挣的钱比退休前差不了多少,而且免去了上下班的奔波。这位朋友虽然对即将开战的世界杯有着详尽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但可惜他并不是对比赛本身感兴趣,而只是对胜负的赔率很热衷。

在波士顿遇到的唯一对世界杯感兴趣的,竟然是来自土耳其的大学生拉旺特。那天我们在一家法国餐馆用餐,说到世界杯时,拉旺特立刻兴奋起来。但兴奋的同时伴随了深深的遗憾,首先是对我的,然后是对他自己的,那就是无论中国还是土耳其,都未能如愿以偿地进入德国世界杯。拉旺特说,他还能清楚记得四年前中国对土耳其0:3的那场比赛。他还说,在日韩共同举办的世界杯上,土耳其队踢得非常好,以至于获得了那届世界杯的季军,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届却被淘汰出局了。拉旺特也像我一样喜欢德国队,因为他就是在德国出生的,他说他会成为这届世界杯每场比赛的看客。

所以很快回到了天津,沉浸于国内早已燃烧的世界杯烈焰的灼烤。果然无论电视网络还是报纸杂志,全部弥漫着世界杯足球赛的战火。于是重拾四年前,甚至八年前的激情,在屏幕中的绿茵场上,度过这充满狂热和悬念的夏日。(解放日报-6-19)。

《武则天传》读后感

历时半年的时间看完了武则天六本书籍,感慨颇多,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武则天更多代表的是政治角色。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又名武媚娘,武则天的年龄、勇气、智谋、经验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武则天笼络人心,小心翼翼,步步惊心的走过一步又一步,最终,用自己的心狠手辣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后当上了皇后。凡是对她有威胁的人都大开杀戒!武则天的凶狠,残忍是无人能比。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武则天所做非常人所能做,所忍非常人所能忍。

但是无论过程如何,武则天在位的政绩是需要被历史认可的,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整顿吏治;发展经济。

或许我们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便不再有所追求。但是她要追求当皇帝的梦想!武则天便要扩大外戚势力,使自己能有一个强大的“保障”。另外,唐高宗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不可按时上朝、退朝。她操控为她的皇帝梦运作了一切。最终,由唐中宗李显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可是,武则天会善罢甘休吗?当然不,武则天的一颦、一笑,都有着深刻蕴意,她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她的手段,快、准、狠。就这样,武则天于690年登帝,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周朝取代唐朝15年。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才明白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一个叱咤风云的女皇,一个非同常人的人。她比常人多了一些沉着、冷静、坚持、凶狠、残忍、勇敢……这种有野心,有智慧、有胆量又幸运的女皇帝;历史评价她带有政治色彩,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她也是一个女人,也许最初她并不想入宫,只想平平淡淡的男耕女织;也许她并不想杀人,但是为了自保;也许她只想要一份返璞归真的情感;也许她不杀死她的孩子,她和孩子未来都得死;也许在位的皇帝没能降服住她;也许她并不想当皇帝,但是只有她有这个能力让国家向前发展。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历史事件的推动总归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在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武则天传》的时候,我有颇多感想。

武则天的出身背景在当时来说对她日后的传奇有一定的帮助,她出身于一个富贵之家,家境殷实。在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时,武家层资助过钱粮衣物,后来李渊称帝后,封武父为应国公,这也就为武则天入选宫廷日后的封后登基打下了基础。

如果说武则天的出身背景以及美貌是上天赐予她的优势,那么她后天的努力也没有辜负了上天对于她的恩赐。她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理,深谙政事。童年时代,又跟随父母游遍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这也就告诉我们天赋是一方面,后天的努力也是一方面,这就告诉我们,在青少年时期,我们应该多读书,在该好好学习的年龄,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在日后才会有所成就。

武则天年少时便显露出她的机智精明,才干过人。在入选宫廷作为唐太宗的才人驯狮便可窥一斑,一铁鞭、二铁挞,三匕首,不仅驯服了狮子,也征服了唐太宗,从此得到唐太宗的宠幸,这也就告诉我们,光有才干不行,必须得在关键时刻显露自己的才干,这样才不辜负我们的才干。

太宗驾崩,武则天作为未生育女子,必须削发入感业寺,在其他女子看来恐怕是要青灯为伴了却一生了,但武则天却不同,她用她过人的才智重回宫廷,步步为营,从妃嫔到皇后再到登基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完成了在那个男权社会里一个女性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武则天的这一段经历告诉我,在人生攀登顶峰的路上,我们纵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会有很多看起来似乎不可能解决的困难在等着我们,但只要我们拿出全身力气去拼搏,去解决,去努力,那我相信,那些看起来似乎不可能解决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而那些我们拼尽全力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我们曾经为之付出过努力,那么就算解决不了,也能够释怀。

武则天的一生是传奇的,需要我们慢慢去品读,去回味,去学习。想要做一个像她那样的流芳千古的奇女子,就要付出像她那样的努力,拿出像她那样不在命运面前低头的勇气,用自己的努力不辜负上天赐予的天赋。

武则天读后感

这两个地位差别之大让人无法想象她的跨越,更何况是在女人的地位可以被忽略的封建时代。但她确实做到了,读完书后,我认为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都起到决定作用的。

主观方面,是她的秉性成就了她。除了她的机智,冷静,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书中提到一个故事,当时太宗问武氏说:有一匹烈马,你如何驯服?武氏说:只要三件东西,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若不能用铁鞭制伏,就用铁锤,若还不能,就用剑刺进它的脖子。那时她只有二十多岁,这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狠毒是她日后的步步攀升的必要条件。同时,她的权欲是同她的攀升成正比的,从才人,到昭仪,到皇后,到皇太后,最终到女皇,幸她是想不出什么更高的权位了,否则就成女神了。她可以为了权利而不顾一切,掐死自己女儿,谋害妃子和皇后,毒杀皇亲国戚,残戮忠良大臣与无辜百姓无数……这样的女人,史上少见了。背后驱使她的是与生俱来而不断膨胀的贪欲。

客观上,又是当时在位的皇帝助了她。之前太宗在位时,并不喜欢她,因为一个刚强有谋的男子是不会喜爱一个像武氏这样健硕精明的女子的。但机会在太宗驾崩后,当高宗这个软弱无能的新皇帝登基后到来。高宗是喜欢武氏的,甚至可以说是依赖她,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政业上,这就给了她很大的发展空间。武氏就这样步步为营除去一个个心头之患,继而建立起一个以自己为绝对核心的中央政治团体,等到高宗真正认识了她而转为痛恨她时,因年事已高身体虚弱而根本无力对抗了。武则天也就这样平步青云了,以历史年鉴学派的说法,她也就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种产物。

武则天传读后感

这两个地位差别之大让人无法想象她的跨越,更何况是在女人的地位可以被忽略的封建时代。但她确实做到了,读完书后,我认为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都起到决定作用的。

主观方面,是她的性格成就了她。除了她的机智,冷静,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书中提到一个故事,当时太宗问武氏说:有一匹烈马,你如何驯服?武氏说:只要三件东西,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若不能用铁鞭制伏,就用铁锤,若还不能,就用剑刺进它的脖子。那时她只有二十多岁,这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狠毒是她日后的步步攀升的必要条件。同时,她的权欲是同她的攀升成正比的,从才人,到昭仪,到皇后,到皇太后,最终到女皇,幸她是想不出什么更高的权位了,否则就成女神了。她可以为了权利而不顾一切,掐死自己女儿,谋害妃子和皇后,毒杀皇亲国戚,残戮忠良大臣与无辜百姓无数……这样的`女人,史上少见了。背后驱使她的是与生俱来而不断膨胀的贪欲。

客观上,又是当时在位的皇帝助了她。之前太宗在位时,并不喜欢她,因为一个刚强有谋的男子是不会喜爱一个像武氏这样健硕精明的女子的。但机会在太宗驾崩后,当高宗这个软弱无能的新皇帝登基后到来。高宗是喜欢武氏的,甚至可以说是依赖她,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政业上,这就给了她很大的发展空间。武氏就这样步步为营除去一个个心头之患,继而建立起一个以自己为绝对核心的中央政治团体,等到高宗真正认识了她而转为痛恨她时,因年事已高身体虚弱而根本无力对抗了。武则天也就这样平步青云了,以历史年鉴学派的说法,她也就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种产物。

武则天传读后感

她是我曾经崇拜的一个女人,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聪慧、冷静、个性敏锐而坚强。关于她的了解只是通过影视作品,这次便买下关于她的书,想深入了解她,了解一代女皇帝的生活。

当我看完《武则天传》,我觉得自己买错书了,这本书把武则天写的很负面,几乎没有对她好评,这本书把我以前印象中的武则天形象彻底毁了。我对作者有些不满,他的写作手法有些太过苛刻。但是我意识到,我以前理解的武后真的是太肤浅了。以致对武则天的崇拜全然是因为她的威风凛凛和女强人形象,我佩服她的果敢干练,羡慕她的智慧才华,但是却也忽略了的她的野心和权术,没看到她的阴险和狠毒。但是武则天终究是奇女子,无论她的性格是否有缺陷,为政是否过于独裁,都唯有她能够成为女皇。

看完书我也看了许多人对武后的评价,也看了看百家讲坛对武后的讲述,便感觉中立些。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个女人面对后宫争斗,她不得不狠下心。也正因她的不择手段,她在后宫扬眉吐气,后宫死寂了,没有了争吵,一切显得有些凄清。她也不过篡夺了皇位,历史上哪个朝代不是靠抢的,她的坚持和聪慧让她渐渐她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成为九五至尊,君临天下,开创了先例。她不认输哪怕那个时代对女人的偏见是如何,她却倔强的坚持自己的梦想,对于感情,皇帝只属于她,她不允许跟其他人分享—也许只有这样倔强,霸道的女人才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吧。

但我对她掐死自己女儿表示不解,我不知道她怎么下的去手,虎毒不食子。她这么做不免有些残忍。她也玩弄权术,残害了些大臣,玩弄权术为历代统治者的通病,武则天深得法家“权、术、势”之中三味。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的矛盾入宫争宠,利用高宗的宠幸废了王皇后,反对其当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名臣均遭贬杀,其家族近亲也被清算。她培养自己的耳目,皇宫之中大小事务都逃不过她的眼睛,造成了朝臣人人自危,在官场上造成了混乱。

公元705年,武则天以82岁的高龄完美的谢幕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女皇留下的最后的惊人之举就是她陵前的无字丰碑。这块碑也是现在争论的话题,观点为以下几点:

1、她认为自己的功劳太大了,一个碑不足以概括。

2、她想让后人来评价自己的功过。

3、她罪孽深重,不敢写出来。这三点都不是十分的可信。

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在武则天之前帝王的陵寝是不立碑的,可是武则天喜欢标新立异,所以给她丈夫唐高宗立了一块碑,所以形成了帝王立碑的新的传统,所以她儿子李显也想给武则天立一块碑,李显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母亲的作为,只有一拖再拖,最后没有结果。

她是时代的产物,她可以改变权利的归属但难以突破文化传统,她失去皇位但留在历史里。

也许武则天她本身就是有争议的人物,也许历史本身就无从考证,也许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在她光芒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黑暗和残忍,即使她有许多不是,但我依旧崇拜他的勇气,聪慧,坚持。一代女皇她依然不易。

武则天读后感

武则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字眼,《武则天》读后感。她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惊天动地的女皇。我钦佩她的才情与果断,同样也憎恨她的冷酷与无情。这位执着于自己的梦想的人,经历过隋王朝的,也经历过大唐王朝的太平盛世,她的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我很想了解她,了解她谜一样的传奇人生!初读完这本武则天,不禁感慨万千。武则天,从儿时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到凶狠残暴的皇后,再到独一无二的女皇。整整八十年!武则天深知权利的重要,她凭着自己的才智与心机,抓住自己制造的机会,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终于登上了皇后之位!她的果断,让我明白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光匆匆,也许你现在不抓紧机会,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读完这本武则天几乎用了整整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往往看了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不是作者写的晦涩难懂而确实是自己的历史知识过于薄弱,但幸好还是坚持着看完了。

萧让通过大量阅读史书,客观研究分析,还原了一个不同于任何戏说版本的武则天给我们。她不同于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史学家,轻易就会下一个爆炸性的结论以期博取媒体和读者的眼球。在碰到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事,她通常会大量罗列史书中所记载的原话和年限(这估计也是我看得比较慢的`原因,古文阅读能力比较差),加上些自己的判断。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判断都不加,让读者自己思考.

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确是一代而终的。机关算尽的一辈子,政治的斗争的一辈子,背信弃义的一辈子,亲离子散的一辈子,但到最后还是得亲手将从儿子手中夺来的政权又归还给他们。武周一代而终,李唐复辟。从武周初期的酷吏告密政策到她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从她对酷吏的放权到对朝中重臣的控制,从她对自己亲生子女的残忍迫害到对情人的包庇宠溺,从初期对佛教的利用到老来的真正归铱。如果单从帝王的角度或是女人的角度来看,确实很难理解她执政五十多年的各种举动,但如果了解了她那样的出生背景,那样的一女侍父子的经历,又偏偏有了那样的心志和毅力,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喜欢这样的书,觉得没有被作者很强势的观点所引导,没有被一己之言所蒙敝,整个阅读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

武则天读后感

武则天,曾经是我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武则天》,那时就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气度和威严。初中历史书上对她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历史书上讲她当皇帝的过程时只说:“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这一切看起来多么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导。

武则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后来的高宗看中。太宗死后,高宗把从感业寺接入后宫。武则天14岁入宫,因为太宗喜欢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宫中读了很多史书,深知宫廷险恶。论智谋,论经验,她都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因此略失小计就当上了皇后,代价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儿。掌权后,她极力剪除异己,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都难逃厄运,这其中不仅有皇氏宗亲(姓李的),还有武后的异母兄弟和亲姐姐,亲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后,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诸事都由武后决定,武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太子弘年少有为,对武后的做法经常不满,为了自己日后掌权不受威胁,武后竟毒死太子。后来的章贤太子贤(武后二子)也被她幽禁后杀掉。高宗死后,她将三儿子李哲贬为庐陵王(其实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还不如不当皇上呢),流放在房州。又立四子李旦,而后代子执政。然而这还不是武后的终极目标。几年之间,武后以广开言路为借口,在全国广设检举箱,致使告密之风四起,武后也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间谍网络。我想,当时的阴森恐怖应该一点也不亚于法西斯统治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盖世太保。即使被告无罪,但只要武后想杀,或是和酷吏们有过节,亦或是仅仅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他们都在劫难逃。在武后登基的前几年,大屠杀一拨接一拨,因唐朝几位王公大臣的一次叛乱(武后逼出来的),唐室贵族几乎被灭门。听起来真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便立即起用了狄仁杰、姚崇等人,气象为之一新。政治清明,国家富足安定。我不禁有这样一种想法:也许,如果一个女人想成为皇帝不用如此艰难,也就无须用那么多人的的性命做通向皇帝宝座的阶梯。毕竟,武则天只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非一个杀人狂魔。

林语堂的《武则天传》,我觉得总体上写得很好,因为比较真实。但我很讨厌他对武则天的评价:什么历史上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皇后。也许,这与他写书的角度有关。毕竟,他是以一位唐室幸存王子的口气写的。然而无论如何,这种评价还是很不成熟。

在我的印象里,绝大多数皇帝比武则天骄奢淫逸,虚荣自私的多,然而却未必有她的智谋。而皇后呢?自然也不是个个贤德,宫廷本来就是一个大染缸。至于刚愎自用,我认为这个词用在项羽身上是贬义词,用在武则天上就大大相反。我从没听说过武则天有什么谋士或是智囊团,因为她比当时的任何人(除了狄仁杰)都更有远见卓识。其实有主见是相当可贵的品质,尤其是当那个人本身就很聪明的时候。

总之,觉得这本《武则天传》还是值得一看的,至于书中夹杂的个人情感,也许会让读者更真实地体会到那个年代。至少让那些曾经幻想成为为武则天的少女们不再做这样的梦。对于武则天的一生,我也不好多说。毕竟,一个又有野心又有智慧又有胆量而且那么幸运的女人,怎么能用常人的眼光来评价。

武则天读后感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坚强不屈、努力拼搏,她也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她虽身为女子,却没有女子的温婉顺从,而是觊觎朝政,胸怀天下。小小的皇宫抑或是怯懦的丈夫并不是她所想要的,她追求无上的权利以及绚丽的荣耀。她就是武则天。

武氏生的极其健硕,脸方,下颌秀美,两眉明媚,两鬓微宽。她有自知之明,料事如神,治事有方,十四岁时被太宗看中带入宫中,但直到二十七岁才被做到才人。既然没被太宗提拔,那么对于一般女子来说一生的幸福也已毁灭殆尽。然而她的命运并不是这样,她主动出击,令太子治对她倾心,进而满足她的各种要求。在太宗驾崩后,她被送去做了尼姑。武氏既为太宗的才人,现在又成了尼姑,高宗理应不在有什么非分之想。但高宗年轻气盛,又是一个多情的种子,自然常去与武氏幽会,武氏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已经怀有龙子的她理所当然的被接回宫中。于是她的第一步计划已经完成。

关于回宫这件事,表面上好像只是高宗的意思,但是事实上武氏自己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其实在太宗重病时,她就已经认准了,只有高宗能够拯救她的人生。这后来发生的一切也都是按照她的意愿发生的,包括她做尼姑,高宗时常来看她等。我们可以看到,她是一个用于向命运发起挑战,主动制造机遇的人。她所做的这些可以认为是善用计谋、扩张欲望,但我却觉得她的这点很是令人敬佩,在困难面前冷静分析,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不论结果成功与否,都要放手一搏。

武氏精明强干,她不甘屈于人下,便生出计谋害死王皇后,自己坐上皇后之位。但是她还不能满足,她想象皇帝那样处理政务,甚至君临天下。无限膨胀的欲望与精明强悍的内心令她一步步向前,一寸寸逼近那张令无数人艳羡的龙椅。为了这个目的,她除掉朝中异己,连长孙无忌、遂良这样由先帝亲自制定的辅政忠臣都难逃一劫;她培养自己的耳目走狗,皇宫之中大小事务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管制皇帝,令一个风流多情的皇帝卑怯无助,宛如行尸。她日日临朝,参与政事,而皇帝却偶尔临朝,权力已经悄然想武后倾斜。

武后在情感方面也是不容侵犯的。高宗虽有三宫六院,但是生活中真正的妻子却只有武后一人。并不是因为高宗专情,那是由于但凡他喜欢的女子都不长命,她们一定会暴毙而亡,在这些暴毙的后宫佳丽中还包括着武后的姐姐、侄女。无论是出于嫉妒还是对自己地位的巩固,武后都有理由谋杀她们。

用传统的眼光来看,武后的所作所为早已超出了对女子的规定。她没有以夫为天,而是自己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虽然手段卑劣,但是若没有这卑劣的手段就成就不了如今的武后,也就没有看到自己梦想成真的一刻。古时候有乱臣贼子某朝篡位,武后也不过是篡谋了李氏天下,使之姓武而已,并没有比其他乱臣贼子卑劣到哪去,相反的,她迈出的步伐是那样特别,那样不俗,她知道人们就是见不得女人做皇帝,她却偏偏要这么做。对于感情也是一样,皇帝只属于她一个人,她不允许其他人分享――也许只有这样霸道的女人才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吧。

我读的这本《武则天传》是林语堂先生所著,书中没有提到武后的功绩,而是不停地描写武后的内心世界以及谋取利益的手段,可以看出来作者对武后持批判态度,他认为武后没有做女子该做的事,而是欲望太强,心狠手辣。我却认为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下,也只有像武后那样做才可以真正保全自己,活出真正的个性,否则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宫廷中,在那个封建礼教的时代,武后的下场一定是悲惨的。

《武则天传》读后感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题记。

黑云遮山,白雨入船。

我好像看到了那个一袭红裙的武昭仪,那个权倾天下的武曌,那个无言矗立的无字碑。

可是你还记得吗?她也曾经是个单纯的少女啊,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采用了一些偏激的手段,就被人抓住不放,大肆渲染。历史上那么多帝王不惜杀掉自己的父皇,杀掉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为何他们就能在史册上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甚至可以给他们安上一个又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一切是封建宫廷制度使然,单纯去责备一个弱女子似有不公。

是的,若按当时的所谓的“三从四德”来讲,武则天的作为确有不妥之处。但是,她若一直坐在后宫里,听任萧淑妃谩骂羞辱,当一个如今电视剧里大受追捧的“傻白甜”,只能自取灭亡!那么多人围着皇帝一个人转,那是一种血淋淋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当时即使她不杀萧妃,萧淑妃也会杀死她。如果她做了一位人们想象中的好女人,那死得凄惨的就是她了。

再者,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勤勉为政,开始时,她并没有让李世民、李治的江山衰败,反而是她为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打下稳固的基石。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可她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的一切还是归于李唐王朝。一代女帝空留千古恨,满腹心事化作无字碑。

窗外冬风丝丝,谁泪水扑簌下,浸湿了谁的石榴裙?合上手中的《武则天传》,我掩目沉思,喃喃道:是对是错,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