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办家家教案(汇总22篇)

时间:2023-12-09 15:22:44 作者:文轩

小班教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班学生的特点,注重情感与认知的协同发展。教案范文中的评价方式和教学反思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小班音乐《扮家家》教案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歌词创编表演动作。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1、讨论玩“扮家家”的游戏。

t:你们爱玩扮家家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一边唱一边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曲内容。

2、学唱歌曲跟着音乐念歌词。

t:我们现在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吧。你们先竖起小耳朵听何老师来唱一遍。

3、创编歌曲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t:这首歌那么好听,我们把它遍成舞蹈吧,一边唱一边跳舞。好吗?

4、游戏:我给娃娃来喂饭。

《扮家家》小班音乐教案【】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

2、能根据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3、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音乐磁带玩具娃娃。

1、开始部分:教师组织教学,幼儿边听音乐边进入活动室做好。

2、基本部分:

——教师用谈话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出示小客人)。

谈话:小朋友都玩过扮家家吗?扮家家里都有谁啊?做了什么事情呢?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歌词内容。

——教师:这个布娃娃把扮家家的游戏编成了一首歌曲,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清唱,声音响亮、清晰。

——请幼儿集体朗诵一遍歌词。

3、播放歌曲磁带。

教师:小朋友的耳朵真厉害,这首歌曲很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吧。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歌曲。

4、老师弹琴,教唱歌曲一遍。

——教师对幼儿提出要求,布娃娃要听听哪个小朋友唱的声音又大又好听。

——分角色唱歌曲。请男孩唱“我来做爸爸”,女孩唱“我来做妈妈”,其余部分小朋友一起唱。什么地方男孩唱,什么地方女孩唱。反复唱2遍。

5、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动作。小朋友,炒小菜用什么动作表示?喂饭怎么做?

——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请表演好的幼儿表演一遍。

——全体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

6、尝试替换歌词。

——教师:小朋友,炒小菜还可以是什么菜呢?幼儿互相讨论(花菜、芹菜等),那我们把它变一变。(教师示范替换)。

——教师弹琴,幼儿边唱边替换歌词,让幼儿体验替换歌词的乐趣。

7、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客人布娃娃要分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我们到区角继续玩扮家家吧。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办家家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歌曲,并唱准休止符。

2、在感受曲调的同时,会将歌词与曲调相匹配。

3、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会念儿歌《我把秘密告诉你》。

活动过程:

1、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1)复习儿歌并注意边县情绪。如:最后一句“我把秘密告诉你”,声音防轻,节奏依歌曲的节奏相应放慢。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将歌词与曲调相匹配。

3)听音乐,默念儿歌。

4)完整地唱一遍。

5)教师再次范唱,重点突出休止符时的停顿及动作。(用手握拳表示音符的休止、停顿)。

6)幼儿学唱休止符,并用动作表示理解音乐。

3、有表情地唱歌。

1)幼儿自由组合,有表情地唱歌。

2)教学提示:这首歌有三段,老师要记熟背出,并能一口气完整地演唱。当幼儿反复听熟后,最后一句“哈哈!是个娃娃”,可让幼儿随老师一块唱。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的时候,有的时候是要根据孩子的水平、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灵活的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修改运用、有效整合,要用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好的效果。

小班音乐教案:扮家家【】

1、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表演。

2、创编动作,表现做家务的情景。

1、音乐cd。

2、布置好的娃娃家。

1、倾听音乐,想象音乐表现的家庭情景。

指导语:歌里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2、学习歌曲。

1)、教师演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与幼儿共同大声演唱歌曲。

3、引导幼儿回忆在家里看到爸爸妈妈是怎么做家务的,请个别幼儿表演。

指导语:你看到爸爸、妈妈平时会做哪些家务活呀?你能表演给我们看看吗?

4、与幼儿讨论:如果玩“扮家家”这个游戏,需要哪些人及材料。

将幼儿进行分组,一个人当爸爸,一个人当妈妈以及娃娃家材料。

5、播放音乐,老师与幼儿一同玩“扮家家”的游戏。

两名幼儿一名扮演爸爸,一名表演妈妈。

教师可以以孩子角色进入,也可以去娃娃家做客,观看孩子活动情况。

6、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

指导语:今天的游戏中你表演,你扮演了谁?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是怎么照顾娃娃的?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办家家教案

能控制声音的力度变化,用优美是声音形象地表现“人声”和“回声”;能分角色合作表现。

二、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播放这首歌,使幼儿熟悉旋律。

2、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爬山。

1、假日里,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师播放音乐,引起幼儿边听音乐,边作各种动作,表现爬山情景。如:背上背包、擦汗、观望、休息、喝水等动作。

3、到了山谷大家会作些什么事,并用动作表示,如:双手拢成喇叭状,大声呼喊。

(二)、回声真好听。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说说听到了些什么,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听一听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声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样唱才能让人一听就能分出是谁唱的?

4、重点学唱回声句。引导幼儿学习控制音量,表现回声由强变弱的过程。

5、山谷回声很好听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样笑的。

(三)、与大山对话。

1、根据歌曲内容,让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扮小朋友,一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似的?

4、引导扮演小朋友的幼儿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与大山对话时的情景。要求两组幼儿配合默契,体验合作的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扮家家【】

1、能以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趣味性,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

“小朋友们,你们做过扮家家的游戏吗?我们扮家家的时候都要有谁?(爸爸、妈妈、娃娃等)爸爸、妈妈、娃娃都会做哪些事?(做饭、洗衣服、擦地、擦桌子等)”

“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名字就叫《扮家家》,请小朋友边听边想,这一家人好象正在做什么事?”

(1)你听到的这段音乐好像家里面都有谁?他们正在做什么?

(2)你会象爸爸妈妈那样炒菜吗?(请幼儿边说边模仿炒菜的动作)。

(3)听,咕噜噜……这是什么声音?(是小娃娃饿了)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

“我们做扮家家游戏时,家里要有爸爸、妈妈(男孩说“我来做爸爸呀”女孩说“我来做妈妈呀”)爸爸妈妈在家做什么呀?(男女孩分开做炒菜的动作)。

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积极的模仿爸爸妈妈在家中做饭的样子。

小班音乐《扮家家》教案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乐的节奏。

2、创编动作,表现做家务的情景。

3、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表演。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1、音乐cd。

2、布置好的娃娃家。

(1)教师演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与幼儿共同大声演唱歌曲。

(3)引导幼儿回忆在家里看到爸爸妈妈是怎么做家务的,请个别幼儿表演。

将幼儿进行分组,一个人当爸爸,一个人当妈妈以及娃娃家材料。

两名幼儿一名扮演爸爸,一名表演妈妈。教师可以以孩子角色进入,也可以去娃娃家做客,观看孩子活动情况。

小班音乐扮家家教案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乐的节奏。

2、创编动作,表现做家务的情景。

3、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音乐cd。

2、布置好的娃娃家。

1、倾听音乐,想象音乐表现的家庭情景。

指导语:歌里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2、学习歌曲。

1)、教师演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与幼儿共同大声演唱歌曲。

3、引导幼儿回忆在家里看到爸爸妈妈是怎么做家务的,请个别幼儿表演。

指导语:你看到爸爸、妈妈平时会做哪些家务活呀?你能表演给我们看看吗?

4、与幼儿讨论:如果玩“扮家家”这个游戏,需要哪些人及材料。

将幼儿进行分组,一个人当爸爸,一个人当妈妈以及娃娃家材料。

5、播放音乐,老师与幼儿一同玩“扮家家”的游戏。

两名幼儿一名扮演爸爸,一名表演妈妈。

教师可以以孩子角色进入,也可以去娃娃家做客,观看孩子活动情况。

6、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

指导语:今天的游戏中你表演,你扮演了谁?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是怎么照顾娃娃的。

整首歌曲的歌词孩子们很熟悉,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当我范唱这首歌曲时,孩子们马上有了感应,和我一起说: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开始我并没有要求他们一起学,孩子们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还很有节奏。可见,来自孩子生活熟悉的东西是很能为孩子们理解、接受的。当我提出问题:“你看到爸爸、妈妈平时会做哪些家务活呀?”孩子们都能很拥跃地回答,有的孩子还配上了动作。

因此,我在让孩子们学习这首歌曲时,只要强调歌曲的节奏就可以了,孩子们能很快理解并学会。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开饭了——”这个语言节奏拉得太长,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拍节奏的方法帮助孩子掌握,受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小班音乐活动办家家教案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

2、能根据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3、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音乐磁带玩具娃娃。

1、教师用谈话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出示小客人)。

2、教师清唱,声音响亮、清晰。

教师:歌曲唱完了,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啊?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3、请幼儿集体朗诵一遍歌词。

4、播放歌曲磁带。

教师:小朋友的耳朵真厉害,这首歌曲很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吧。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歌曲。

5、老师弹琴,教唱歌曲一遍。

教师对幼儿提出要求,布娃娃要听听哪个小朋友唱的声音又大又好听。

分角色唱歌曲。请男孩唱"我来做爸爸",女孩唱"我来做妈妈",其余部分小朋友一起唱。什么地方男孩唱,什么地方女孩唱。

反复唱两遍。

6、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客人布娃娃要分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我们到区角继续玩扮家家吧。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办家家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学习歌曲《大公鸡》。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音乐创编: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的: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办家家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学习歌曲《大公鸡》。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活动反思:

从本次活动中,我了解到歌唱活动中不能用单一的形式演唱,这样只会打消孩子演唱的积极性,只有不断的丰富唱歌的形式,满足幼儿的兴趣,才能吸引幼儿演唱。而今天这种对唱和默唱的形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可以运用。

办家家小班音乐教案

1、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动作。

小朋友,炒小菜这个动作可以怎么做?喂饭的动作可以怎么做?

接下来我们一起边唱歌曲,边自己表演动作。

2、请表演好的幼儿表演一遍。

3、请自愿表演的幼儿来表演一遍。

4、尝试替换歌词。

小朋友,炒小菜还可以是什么菜呢?(花菜、芹菜等)。

那我们把它变一变。(教师示范替换)。

幼儿替换歌词,体验替换歌词的乐趣。

5、一起把刚替换的歌词连起来唱一遍。

小班音乐教案

1、感受并表现音乐变化的速度和力度。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雪花飞舞。

1、人手两条白色纸条,音乐磁带。

2、扮扫雪爷爷的道具。

一、学做雪花飞舞动作。

1、学做雪花飞舞的动作。

——冬天到了,北风爷爷呼呼地吹,我们都来做小雪花,在天空中飘呀飘。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雪花飞舞动作。

——教师变化伴奏音乐的速度和力度,丰富雪花飞舞动作。

2、熟悉歌曲第一段。

——听教师演唱。

——幼儿扮演小雪花,在教师的伴唱下在天空飞舞,听到最后一句时在原地轻轻蹲下。

3、学习游戏。

——教师扮演扫雪爷爷,在第二段歌曲的伴奏下,双手握扫帚边走边扫,被扫到的雪花立即轻轻移到场地中央,唱完最后一句全部集中在一起。

——教师在钢琴上刮奏,表示大风来了,小雪花四散飞舞,表示被吹散了。

4、完整游戏。

——请另一教师扮扫雪爷爷,幼儿在录音歌曲或教师伴唱下游戏。

——尝试由幼儿扮演扫雪爷爷,教师与其他幼儿扮演小雪花,游戏再次进行。

小班音乐教案

1、尝试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并能用动作和表情表现不同味道的豆豆。

2、愿意与同伴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1、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图片若干。

2、钢琴伴奏。

游戏体验法、情景教学法、练习巩固法等。

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宝贝们,你们有没有吃过小豆豆呀?

基本部分:

一、理解内容,学唱歌曲。

(一)学唱甜豆豆,表现甜甜的表情。

1、创设情境:那我们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小豆豆点出来。

师:点出小豆豆了吗?(没有)那藏在哪里了呀?

师:原来在这里啊,那我们赶快用好听的声音把豆豆点出来吧!

2、通过提问,感知甜豆豆。

师:诶,点出小豆豆了吗?这是一颗什么味道的豆豆呀?

幼:草莓味、西瓜味。

师:为什么?你们从颜色上看觉得可能是草莓的、西瓜的。再看看这颗小豆豆的表情?

师:是笑眯眯的,味道可好啦,是什么味道呀?

师:这是一颗甜豆豆。

师:这是什么豆呀?(甜豆豆)。

师:吃了甜豆豆,表情都是笑眯眯的呢。

师:想不想来尝一尝?我也想呀!

师:还有谁想来尝尝?(个别幼儿尝试随乐做出品尝动作及甜甜的表情。)。

师:谁还想尝尝看?那我们一起来吧!

(二)学唱辣豆豆,表现辣辣的表情。

师: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点豆豆吧!小手指,准备。

2、通过提问,练习辣豆豆。

师:哎哟,这是一颗什么味道的豆豆呀?(辣豆豆)。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辣豆豆的呀?

师:哦哟,辣的舌头都吐出来了!还有呢?

师:眼睛都瞪的大大的!这是一颗辣豆豆!

师:“这是什么豆呀?”(辣豆豆)。

师:吃到辣豆豆,表情怎么样?我们来尝尝看。

师:这个宝宝吃到了一颗很辣的豆豆,我们一起来看看哦!(个别幼儿表演)。

师:辣不辣呀?你表演得真棒!

师:这是什么豆呀?(辣豆豆)。

3、师:我辣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你们敢不敢再来尝一尝辣豆豆呀?那就再来试试看吧!小手指准备!

(三)学唱酸豆豆,表现酸酸的表情。

1、组织幼儿自己回忆,想出豆豆的味道。

师:看来你们都吃到了辣豆豆,真是辣的不得了呀!甜豆豆、辣豆豆我们都吃过了,还有豆豆吗?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味道的豆豆?谁愿意到前面来点豆豆?我们一起帮帮他哦!

2、幼儿做动作,提问。

师:这是什么豆呀?(酸豆豆)。

师:吃到酸豆豆是什么表情?我们来试试。

师:酸豆豆可真酸,我的牙都要酸掉了!

3、师:那你们好听的声音,再来一起点豆豆吧!

二、完整表演,体验乐趣。

1、组织幼儿集体练唱歌曲,感受唱豆豆的有趣。

2、以不同的形式练唱,学会歌曲。

结束部分:

1、找豆豆。

师:哦哟哟,xx表演得真棒,快到前面来,一起来看看。酸豆豆、辣豆豆、甜豆豆?

师:表演的真好!我来告诉你哦。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能不能像他一样表演的这么棒呢?那你把秘密告诉他们吧!

2、组织幼儿找到豆豆,贴在手上。

提问:在哪里呀?赶快找出小豆豆吧,贴在你的小手上。

师:你是什么豆?(依次询问三次)。

3、游戏《点豆豆》。

师:接下来就来点点你们的小豆豆,先点哪边的?你们先来吧!小手指,准备!

师:你们做的真棒!想不想表演给客人老师们看看?轻轻起立面对客人老师吧,唱出好听的声音,要让客人老师一下子就知道你是什么味道的豆豆哦!

组织幼儿品尝不同味道的豆豆。

小班音乐教案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记忆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物质-课件:制作青蛙活动习性的课件,录音磁带一盘。

知识-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导入。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进感情。教师:"见到小朋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来用歌声好吗?提醒幼儿坐直身体,张圆嘴巴,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观看青蛙生活习性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

教师小结:暖和的春天到了,小青蛙从泥土里钻出来,在草丛里跳来跳去,快乐的呱呱叫着。

二、展开。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问:"刚才,你听到了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小青蛙在做些什么你觉得这首歌好听吗?为什么?"。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磁带,请幼儿学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再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

3.教师范唱一遍:

提问:"谁乐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唱给大家听一听?"。

4.语言节奏学歌词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来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歌词。(用唱的形式学习歌曲的最后一句。)。

5.幼儿整首跟唱。

(1)示幼儿注意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

(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说到了听到这首歌曲感到很欢快很优美,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小青蛙吧。

6.分组表演唱教师:"小朋友唱的可真好听,从小朋友的歌声中,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就能感到了小朋友对小青蛙的喜欢和热爱,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还边唱边做动作表演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老师也看看。(唱完后让孩子们自己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唱?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三、结束。

教师演唱后两段引起幼儿再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唱的好极了。这首歌曲啊还有两段呢,来来来我唱给你们听听。"。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办家家教案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1.歌曲录音。

2.钢琴。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学习歌曲《大公鸡》。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从本次活动中,我了解到歌唱活动中不能用单一的形式演唱,这样只会打消孩子演唱的积极性,只有不断的丰富唱歌的形式,满足幼儿的兴趣,才能吸引幼儿演唱。而今天这种对唱和默唱的形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可以运用。

小班音乐教案

能够灵活的做出各种手部动作。

:幼儿已能比较规范的进行手部的合拢放开动作。

先熟悉并学会歌曲。在音乐的伴奏下,跟着节奏做出"合拢""放开""小手爬"等动作,并正确指出"眼睛""鼻子""小嘴巴"。

《合拢放开》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所以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与身体接触,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听欢快的音乐产生愉悦的情绪。歌曲的旋律是在儿童最舒适的音域内进行,速度是中速,节奏平稳。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节奏来表现游戏时的欢快的情绪,适合小班幼儿学会歌唱。

幼儿都很喜欢学习音乐,而且也很喜欢游戏。游戏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幼儿可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才不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中的乐趣。所以如果在《合拢放开》的活动中加入游戏,他们就跟能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学习歌曲也就更快,也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班音乐教案

1、充分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愉快气氛,熟悉乐曲优美欢快的旋律。

2、增强欣赏音乐的兴趣。

3、鼓励幼儿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歌曲的vcd一张;圣诞帽子。

1、师戴圣诞帽,以圣诞老人的口吻引题。

向幼儿介绍外国人的新年是12月25日“圣诞节”。

请幼儿说说自己印象当中的圣诞节。

2、欣赏歌曲:《铃儿响叮铛》。

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人们在过圣诞节的时候喜欢听的歌曲。

请幼儿欣赏歌曲。

3、请幼儿把自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

鼓励幼儿胆表现动作。

请个别幼儿表演自己的动作。

请幼儿自由结成小组进行表演。.

由于在活动前期加了一个欣赏活动,对第二环节的集体舞学习降低了难度。《指南》中支出: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今天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够优美,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基础舞步不熟练,导致步伐错乱,有个别孩子会有碰撞。尽管这样,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孩子们还是一遍一遍地跳着、舞着,真是应了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是幼儿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活动中孩子们跳出了健康,跳出了节日的氛围。不足之处,我感觉整个活动有点乱。

小班音乐教案

2、在动作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3、乐意参加集体歌唱活动,并较快的站散点进行游戏。

白色木偶一个

绵羊一只

洋娃娃一个

1、教师出示洋娃娃,向大家问好

2、教师;大家好我是从国外来的小朋友,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教师持洋娃娃来到幼儿的面前打招呼)

3、玛丽讲述绵羊的谜语,引导幼儿猜测答案。

教师 玛丽和可爱的小绵羊,在一起回发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带领幼儿在琴声的伴凑,下念歌词

幼儿尝试听音乐自己进行演唱

根据音乐进行创编,结合可爱的动作,听完音乐,鼓羊的活波与可爱

小班音乐教案办家家教案

1.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学习炒菜等动作。

2.体验做爸爸妈妈的愉快心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布娃娃若干、白纸帽、围裙、图片。

2.录音带。

1.让幼儿观看大人工作时的图片,体会父母的辛苦。

2.学习律动《办家家》。

(1)放音乐,幼儿跟唱。

(2)启发幼儿自由做炒菜、端盘子、尝菜等动作。

(3)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然后抱起娃娃喂东西。

(4)分别请男孩拌爸爸,女孩扮妈妈,听音乐表演律动。

小班音乐教案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

2.尝试表演歌曲,体验歌曲表演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会演唱歌曲并尝试进行表演。

附点及连音的演唱。

小猪、小兔、小羊、小猫、小猴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熟悉歌曲的内容

1.出示ppt,幼儿观察:这是一只怎样的猪?(脏兮兮)

(2)对,猪小弟身上脏兮兮的,黄老师来问问她怎么回事?

2.小猪长得很可爱,却不爱干净,身上都是泥。这一天,他想去找朋友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哪些朋友?按照歌词顺序出示小动物图片。

3.将歌词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后提问:

(1)小猪要和小兔做游戏,小兔是怎么回答的?

(2)小猪要和小羊做游戏,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3)小猪要和小猫做游戏,小猫是怎么回答的?

(4)小猪要和小猴做游戏,小猴是怎么回答的?

(5)大家都不愿意和小猪玩,小猪该怎么办呢?

(6)小猪变干净了以后小动物都怎么样了?

二、学唱歌曲1.教师演唱歌词一遍后提问:小猪是怎么样让自己变干净的?

2.幼儿跟着教师学唱歌曲,重点提醒幼儿注意每个小动物说的话都不一样。

3.教师示范歌曲中附点、连音的演唱方法,幼儿跟学。

4.完整学唱歌曲两遍。

三、尝试进行歌表演

1.按照组的排列分配角色,组织幼儿进行歌表演。

2.要求幼儿能变换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动物形象。

3.要求幼儿在表演中表现小动物情绪的变化。

四、总结1.提问:为什么小动物一开始不愿意和小猪玩?

2.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保持干净?

五、活动延伸将教学材料投放于表演角,供幼儿自由演唱与表现。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猪小弟变干净了》,在过程中,一开始小朋友都不要当猪小弟,说它太脏了,太懒了,我可不想变成它。后来猪小弟变干净了,人人都要当猪小弟,表演的可棒了!可惜忘了拍照了,们好可爱哦。

这首是小班下学期的内容,上下来最大的是内容太多了,有四个小动物,而且每个小动物的话都有点差异,虽然我图谱这一手段帮助记忆,但要在30分的上让幼儿一一对应,又要让她们唱出来,有些难度,普遍的情况是幼儿把后面的2个小动物的话重复前面2个小动物的了。因此,给我的意见是干随把后面2个小动物去掉,这样既不会影响整体的效果,也不会干扰幼儿的记忆。

这虽然是一首儿歌,但我并不是直接唱儿歌导入,而是用一个手偶表演的故事形式先让幼儿对这首儿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但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学唱儿歌,所以后面的环节应比前面的要长些。

我觉得,在课堂上对幼儿的反馈、提升是最为关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幼儿出现的任何问题随机应变。这一点说说容易,但确实很难做到,这也是我今后急需努力的方向之一。

小班音乐教案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人们自身的感受,都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通过对我班幼儿经验的梳理,我发现他们所关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树等)、春天的动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们的活动(如郊游、放风筝等)。而幼儿又对动物角饲养的小蝌蚪非常感兴趣,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对青蛙的成长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预设了这一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池塘里的小青蛙”,力求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注重成品灌输的做法,追求幼儿认知经验与艺术表现的整合。

本次音乐活动的目标是在多种教育形式交互作用中感受乐曲旋律的基础上,调动幼儿已有的关于青蛙的认知经验,体验乐曲所表达的快乐氛围。

1.乐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动物,能围绕小青蛙的叫声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

2.感受并熟悉歌曲《小青蛙》。

歌曲:《快乐的小青蛙》、荷叶、多媒体课件。

1.在小青蛙的音乐旋律中,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此环节旨在让幼儿通过玩玩跳跳欣赏和熟悉旋律,感受小青蛙的快乐。)。

2.幼儿跟随乐曲自由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这一环节让幼儿跟着乐曲的旋律模仿池塘里各种小动物的动作,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个别幼儿进行肢体动作示范,并用舞蹈语汇鼓励幼儿夸张大胆地表现。指导的重点是观察并发现个别幼儿“形似”的动作,并引发集体模仿。)。

3.伴随乐曲,教师模仿天鹅的动作,引导幼儿欣赏感知。

1.播放小青蛙的叫声,教师以天鹅的口吻做东张西望状并提问“咦,是哪个好朋友未了7”

2.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快乐的小青蛙》,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师引发幼儿想象:“你们听到了什么?”“咕呱呱呱是什么意思?”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小青蛙们好像在做什么?说什么话呢?”(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迁移已有的认知经验。)。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结合歌曲中青蛙叫声的节奏,引导幼儿跟着乐曲有节奏地说说、做做青蛙的开心事。(这一环节的难点是帮助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说唱,如“咕呱呱呱,咕呱呱呱,虫儿捉得多又多。咕呱呱呱,咕呱呱呱,春天天气真正好”,并配以相应的动作。)。

旋律。

播放课件《快乐的小青蛙》,请幼儿讲讲小青蛙在干什么,或说什么。(此环节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欢快旋律,欣赏并讲述歌词内容。教师可结合幼儿讲述的内容,即兴地将歌词内容唱出来并进行表演,一方面进行小结,另一方面也给幼儿创造第二次欣赏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和小青蛙伴随录像和歌曲音乐一起自由地唱唱跳跳。)。

玩音乐游戏“好朋友”,学习按照节奏做动作。(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引发幼儿进一步学唱歌曲的兴趣。)。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