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调查报告(专业15篇)

时间:2023-11-17 00:39:32 作者:雁落霞

调查报告的撰写还需要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获取信息。调查报告范文二:影响学生上网时间的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6年级数学调查报告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圆柱体,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并在实物或几何图形中指出。

3、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几何体——圆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圆锥体吗?

3、圆锥的认识(课件演示:圆锥体的认识)。

a、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b、圆锥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侧面)。

c、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d、测量圆锥的高(课件演示:测量圆锥体的高1或2)下载。

(1)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2)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

e、圆锥侧面的展开图(继续演示课件:圆锥体的认识)下载。

(1)想象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

三、随堂练习。

1、说出圆锥的特征。

2、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3、指出下列各图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区别?

七年级数学教案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重要基础.

1、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异同点

相同点:二者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左、右两边都是整式.

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

(3)同方程类似,我们把或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步骤相同,二者都是经过变形,把左边变成,右边变为一个常数.

注意:(1)解方程的移项法则对解不等式同样适用.

三、教法建议

七年级数学教案

从简单的转盘游戏开始,使学生在生活经验和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能用实验对数学猜想做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度。 解决问题

在转盘游戏过程中,经历猜测结果,实验验证,分析试验结果等数学活动,增加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更有利于探究数学知识,敢于发表自己观点,提高个人认识。

在实验中,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参与课堂设计中的实验,真正在实验中获得知识上的认识。

创设情境,切入标题

请同学们猜测,当我自由转动转盘时,指针会落在什么颜域呢?

请各小组分别派一名代表,看哪组能转出红色。

结果,8小组有6组转出了红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在这个转盘中,红域的面积大,白域的面积小,因此,当转盘停上转动时,指针落到红域的可能性大。

大家同意这种看法吗?下面我们亲自动手感受一下。

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实验。

请各组组长把你组的实验数据汇报一下(教师把数据填写在表格里) 实验结果:六个小组每组实验16次,全班共实验96次,指针落在红域的次数分别如下9,6,10,5,8,12。共计50次。

请同学们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交流,谈谈你在试验中有哪些心得。

根据观察,转盘上红域的面积为总面积的一半,指针落在红域的可能性也应该是一半。通过对我们全班的实验结果分析,指针落在红域的比例是50∶96,结果接近百分之五十。

在小组内实验结果不明显,实验次数越多越能说明问题。

通过实验,我们确定感受到,转盘游戏中各区域的面积的可能性大小与指针落在什么区域的可能性大小有直接关系。以后在生活中再遇到转盘游戏问题可要想想今天的实验结论。

下面我们利用转盘做一下数学游戏(出示幻灯片),学生按教学设计中要求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每人游戏一次,全班共游戏48次。其游戏结果是,平均数增大1的,共35次,平均数减小1的,共13次。

请同学们对下列问题进行交流(幻灯片出示教材206页4个问题)。 这个转盘转到“平均数增大1”区域的可能性大,从面积大小就可以看出。

如果平均数增大1,我是在卡片上增加一个数,这个数等于卡片上数字的个数加1,如果是平均数减小1,我就在每个数上都减去1。

同学们说出很多种方法,不一一列举。

“平均数增大1”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七十三,“平均数减小1”占百分之二十七。

如果将这个实验继续做下去,卡片上所有数的平均数会增大。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课后能不能自己也利用转盘设计一个新的游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与我交流。

以下过程同教学设计,略去。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06页习题。

学生可从各个方面加以小结。 布置作业

仿照课堂游戏,自编一个新的游戏。 能否利用扑克牌设计本节转盘游戏。

七年级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学习重点: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

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

二.探究理解解决问题。

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6.4%,德国1.3%,

法国―2.4%,英国―3.5%,

意大利0.2%,中国7.5%.

三.巩固练习。

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

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

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

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四.阅读思考1页。

(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1.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五.小结。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六.应用与拓展。

1.必做题:

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

2.选做题。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七年级数学教案

平行公理及推论

(二)难点

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引导学生尝试发现新知、练习巩固的方法来解决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

1通过投影片和适当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反馈练习,完成新授

3学生自己完成本课小结

(-)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学生齐声答:不是

师:因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板书]24平行线及平行公理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平面内不相交的情形还有许多,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窗户相对的棱,桌面的对边,书的对边……

师:我们把它们向两方无限延伸,得到的直线总也不会相交我们把这样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教师出示投影片(课本第74页图2?17)

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的棱与无论怎样延长,它们会不会相交?

学生:不会相交

师:那么它们是平行线吗?

学生:不是

师:也就是说平行线的定义必须有怎样的'前提条件?

学生:在同一平面内

师:谁能说为什么要有这个前提条件?

学生:因为空间里,不相交的直线不一定平行

教师在黑板上给出课本第73页图2

学生:两种相交和平行

由此师生共同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1判断正误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直线是相交直线()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4)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必把这个平面分为四部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垂直、平行三种

b在同一平面内,不垂直的两直线必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直线必垂直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不垂直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并简要说明理由

师:我们很容易画出两条相交直线,而对于平行线的画法,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用直尺和三角板画,下面清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下面题目(投影显示)

已知直线和外一点,过点画直线

师:请根据语句,自己画出已知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图形

师:下面请你们按要求画出直线

注意:(1)在推动三角尺时,直尺不要动;

(2)画平行线必须用直尺三角板,不能徒手画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1画线段,画任意射线,在上取、、三点,使,连结,用三角板画,,分别交于、,量出、、的长(精确到)

2读下列语句,并画图形

(1)点是直线外的一点,直线经过点,且与直线平行

(2)直线、是相交直线,点是直线、外的一点,直线经过点与直线平行与直线相交于

(3)过点画,交的延长线于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能画,而且只能画一条

师:我们把这个结论叫平行公理,教师板书

【板书】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学生:思考后,立即回答,能画无数条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完成

(出示投影)

已知直线,分别画直线、,使,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请同学们观察,直线、能不能相交?

学生活动:观察,回答:不相交,也就是说

师:为什么呢?同桌可以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活动:教师让学生积极发表意见,然后给出正确的引导

师:我们观察图形,如果直线与相交,设交点为,那么会产生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不对,给出反例图形,

例如:如图1所示,射线与就不相交,也不平行

师:同学们想一想,当我们说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时,实际上是什么平行才可以呢?

生: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投影)

七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同学们共同学习

昨天,老师在七年级三班上课时,把他们分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情况以抢答赛的形式记分。你们看(出示投影)这是七年级三班七个小组回答问题的表现情况。答对一题得一分,记作+1分;答错一题扣一分,记作1分。第几组最棒?老师还没来得及计算出每个小组的最后得分,咱们班哪位同学能帮老师算出最后结果?(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我们已得出了每个小组的最后分数,那么哪个小组是优胜小组?(第一小组),回去以后,老师就把小奖品发给他们,相信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愿不愿意也分成几个小组,看一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出色?(原意)那么老师就按座次给同学们分组,每一竖排为一组。老师把组号写在黑板上,以便记分。

希望各组同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得到老师的小奖品?(有)同学们加油!

我们已得到了这7个小组的最后得分,那位同学能试着用算式表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列算式)

以上这些算是都是什么运算?(加法),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有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刚才老师说要给七年级三班的优胜组发奖品,老师手里有12本作业本,优胜组共6人,老师将送出的作业本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分之一)分数最低的一组共7人,他们每人交给老师一个作业本,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十二分之七)如果,老师得到的作业本记为正数,送出的作业本记为负数,则老师手里的作业本增加或减少几分之几?同学们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式)对于这个算式,同学们还能轻易的感知出结果吗?(不能)

对于有理数的加法,有的同学们能直接感知得到结果,有的靠感知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探索规律!(出示投影),观察这7个算式,每一个算式都是怎样的两个有理数相加?(引导学生回答)你们还能举出不同以上情况的算式吗?(不能),这说明这几个算式概括了有理数加法的不同情况。

前两个算式的加数在符号上有什么共同点?(相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什么样的两数相加?(同号两数相加)同学们还能观察出那几个算式可归为一类吗?(3、4、5、异号两数相加,6、7一个数同0相加)

同学们已把这7个算式分成了三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规律。

(2) 异号两数相加,其和有何规律呢?大家观察这三个式子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容易得到绝对值相同情况的结论。再引导学生观察绝对值不相同的情况,回答问题)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这个规律?(引导学生得出)

(3) 一个数同0相加,其和有什么规律呢?(易得出结论)

同学们经过积极思考,探索出了解决有理数加法的规律,顾一下(出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一下?(出示投影,学生大声朗读)我们把这个规律称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学们都很聪明,积极参与探索规律,每个组都有不错的成绩。个别落后的组不要气馁,继续努力,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得分的机会,看哪一组能[出题制胜]!(出示)

(活动过程1后评价、加分;教师以其中一题为例,讲解题格式及过程;活动过程2后:让每组第三排同学评价加分)

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会运用它,但七年级三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一内容掌握的不是太好,以致在作业中出了毛病,他们为此很苦恼。希望咱们同学能帮帮他们,看哪位同学能像妙手回春的神医华佗一样药到病 除!(师生共同治病)

看来同学们对有理数的加法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大家还记得前面那个难倒我们的有理数的加法题呢?那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口述 师板书)。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攻破了这个难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同学们都有很多收获,老师认为收获最多的是优胜组的同学,因为他们能得到老师的小奖品,大家赶紧看看那一组获胜?欢迎优胜组上台领奖,大家掌声鼓励!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积极进取,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七年级数学教案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0。9—+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了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哪种比较方法,最终都可回归到“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即使有学生在比较—8和—6大小时是用“86,所以—8—6”来阐述其原因,其实也与数轴相关。因为当绝对值越大时,表示离原点的距离越远,那么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也就在原点左边越远,数也就越小。所以,抓住精髓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此,我还补充了—3/7和—2/5比较大小的练习,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部分了解生物种子和它的传播途径,增长知识调查方法:和家人一起去乡下调查。

调查结果:下表。

植物名称传播途径观察情况。

物身上,借机远行,掉落在其他地方生根发。

芽。一般生长在田埂,山道旁,草丛中,长得很矮小,很常见,苍耳子外形是椭圆的绿色球体,外面长满了小刺,就像刺猬一样,刺的顶端长了很小的钩子,威力非常大,只要稍稍一碰,就会沾上衣服,成熟的种子听说附着力更强。

2凤仙花:。

一种常见的家庭室外栽培花卉。蒴果,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属自体传播。自体传播种子的散布距离有限,但部份自体传播的种子,在掉落地面后,会有二次传播的现象发生,鸟类、蚂蚁、哺乳动物都是可能的二次传播者。

3蒲公英:

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借风力传播。

4谷子:

靠鸟类传播的种子。鸟类啄食的种子可能漏下或将种子吐出或排泄。靠鸟类传播种子的植物是比较先进的一群,因鸟类传播种子的距离是所有方式中最远的。

结论:各种植物自身生存繁衍因为必须适应环境,通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其种子发展出各不相同的传播途径。

七年级生物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1.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

2.时间:7月20日—7月26日。

3.地点:华联超市,旺达超市,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4.对象:食品安全。

5.方式:实地调查,上网调查。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1.过程:(实地调查)。

(1)华联超市。

我们小组去了华联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5%。

(2)旺达超市。

在旺达超市,我们的组员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8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0%。

(3)学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我们惊呆了。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表格:

地点华联超市旺达超市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生产日期95%80%50%15%

保制期95%90%65%10%。

质量安全标志90%95%75%5%。

厂方地址90%85%85%0%。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大型超市购买东西,不在旺达、乐哈哈、笑哈哈等小型超市购买东西,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地方购买东西!(上网调查)。

我们小组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就上网查了资料,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2.结果。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市民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我们但是和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还是有距离。市民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1.不要吃街头小吃,注意卫生。

2.少吃学校附近小店里卖的零食。

3.少吃没有绿色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产房地址的食品。

4.少吃油炸类食品,比如:薯片,薯条,同学们最喜欢吃的“麦当劳”等。

5.不吃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型店铺里销售的“垃圾食品”。

(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学会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分工,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学会了综合应用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知道:要购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绿色标志的由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还懂得了用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七年级数学计划

坚持教育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切实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及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在教师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以学生为本。备课组以学生的实际为切入点,集体探讨一种学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努力使绝大部分同学都理解并掌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2. 组织各位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抓好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批改,学生的学习跟踪,备课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每个星期二,定时进行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及细节问题。如何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如何提高我们七年级的数学成绩上我们讨论的最终目的。

3.认真学习“教学六认真”和教师考核条例。

4.群策群力各尽所能且分工合作,鼓励老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自编题。科组活动时安排一定时间让经验较丰富的各位老师介绍经验,指导教学工作,相互虚心学习,借鉴有效的措施提高整体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并强调二次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组织好同级组互相听课、互相学习、每位老师一学期至少听20节,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至少听40节,鼓励随堂听课,尤其是对新教师的听课指导。科组根据情况积极开展示范课,让老师有机会学习、提高。

6.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并保持集体备课的持久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这个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要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培优扶差,在教学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

1.注重学生的活动、学习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即重心前移。注意评价的方式方法。

2.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避免评价的统一性。

3.注重教学素材及呈现方式多样化以及数据的真实科学性。

4.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

5. 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处理复杂数据,注重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 认真做好镇江市督导室对我校调研的准备工作。

七年级数学计划

在推行“自然分材”教学方法的大背景下,集体备课成为校本教研的主阵地。七年级新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对学习还有新鲜感也有一定的兴趣,对本学期的教学还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但是他们来自不同学校,基础不同,对学科重视程度不同,学习习惯不同,还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一种惧怕感。再则,数学是一门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在理解能力、解题技巧上薄弱,都将对学科学习有所影响。再则,作为初始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尚未纠正,故在学习习惯纠正上,教师要下一点功夫。作为本年级段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要求,更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但纵观今日的数学课堂,依然较多的教师坚持传统教学模式,只顾一味地“讲”,一味地“完成任务”,一味地把“备”的东西倒出来。试想一下,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究竟有多少真正的收获和发展,更别谈师生的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由五人组成,我们将以校《 “十二五” 十大行动计划》《温州三中20xx年十大行动项目》为依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提高教育教育质量和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结合以往校本教研的背景和成效,继续围绕求课堂实效,树教育风格,促科研引领,以 ‘学,做,教’三位一体有效课堂模式研究为核心, 实现优化有效教学的教法,学法和考法的研究,构建学习型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加强课堂练习的攻固,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加强探究题的落实和拓展,积极开展学生课后的探究,有效使用课件。

1、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落实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加强课堂管理力度,提高课堂实效性。坚持课堂“问题导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备课组按照学校要求,做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练习,组内教师认真备课、备学生,认真上好每节课;落实“精讲多练”,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掌握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灵活性强的题目进行提高。

3、 落实每天的作业,培养学生订正作业的好习惯。做到有针对性的作业面批,做好学法指导工作。

统一作业安排:《作业本12》,每周五次,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面批。

七年级数学试题

一、填空。

1、五百零三万七千写作(),72953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万。

2、1小时15分=()小时5.05公顷=()平方米。

3、在1.66,1.6,1.7%和3/4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4、在比例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3.5厘米,则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

5、甲乙两数的和是28,甲与乙的比是3:4,乙数是(),甲乙两数的差是()。

6、一个两位小数,若去掉它的小数点,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47.52。这个两位小数是()。

7、a、b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小红把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元。

9、在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与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10、一种铁丝1/2米重1/3千克,这种铁丝1米重()千克,1千克长()米。

11、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12厘米,圆锥的高是()。

12、已知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内项是5/6,另一个内项是()。

13、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去时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25千米。去时和返回时的速度比是(),在相同的时间里,行的路程比是(),往返ab两城所需要的时间比是()。

二、判断。

1、小数都比整数小。()。

2、把一根长为1米的绳子分成5段,每段长1/5米。()。

3、甲数的'1/4等于乙数的1/6,则甲乙两数之比为2:3。()。

4、任何一个质数加上1,必定是合数。()。

5、半径为2厘米的加,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三、选择。

1、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a、第一季度多一天b、天数相等c、第二季度多1天。

2、一个三角形最小的锐角是5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钝角b、直角c、锐角。

3、一件商品先涨价5%,后又降价5%,则()。

a、现价比原价低b、现价比原价高c、现价和原价一样。

4、把12.5%后的%去掉,这个数()。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b、缩小原来的1/100c、大小不变。

5、孙爷爷今年a岁,张伯伯今年(a-20)岁,过x年后,他们相差()岁。

a、20b、x+20c、x-20。

6、在一条线段中间另有6个点,则这8个点可以构成()条线段。

a、21b、28c、36。

七年级数学教案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难点是正确、迅速地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乘法,以及乘法公式等后续知识的基础。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

其中,可以表示一个数、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代数式.。

2.利用法则进行单项式和多项式运算时要注意:

3根据去括号法则和多项式中每一项包含它前面的符号,来确定乘积每一项的`符号;

设m=-4x2,a=2x2,b=3x,c=-1,

∴(-4x2)·(2x2+3x-1)。

=m(a+b+c)。

=ma+mb+mc。

=(-4x2)·2x2+(-4x2)·3x+(-4x2)·(-1)。

=-8x4-12x3+4x2.。

这样过渡较自然,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代换的思想.。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及推导.。

2.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计算.。

3.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用文字概括法则,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4.通过反馈练习,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渗透公式恒等变形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类项,故在学习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方法去解题.。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二)难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结果的符号的确定.。

(三)解决办法。

复习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并注意在解题过程中将单项式乘多项式转化为单项。

式乘单项式后符号确定的问题.。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二)整体感知。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

(1)叙述单项式乘法法则.。

(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什么叫多项式?说出多项式的项和各项系数.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简便计算:

由该等式,你能说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吗?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

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1计算:

例2化简:

练习:错例辨析。

(2)错在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之后没有添上加号,故正确答案为。

(四)总结、扩展。

(99,河北)下列运算中,不正确的为()。

a.b.。

c.d.。

八、布置作业。

参考答案:

七年级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农村——*的主体,所以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今年暑假我进行社会实践,了解农村的发展情况。我做了以下社会实践调查:

南阳镇。

总体观察——实地考察——调查问卷——整理总结。

关于环境、人文、经济的发展情况。

经实地考察,我得知:早在改革开放前,南阳地处山沟,没有绝对的地理优势,人们的生活十分贫穷,基本只能满足三餐而没有剩余的费用。人们的衣着也十分单调,并且款式单一,基本谈不上好看。

由于生活贫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生产水*较低,当时只求饱,根本顾不上营养。有时甚至要吃树根。

居住条件也不理想,一般都是多户一家四合院,住房相对较紧张。房子都由土木建造而成,安全系数低,不美观。

出行基本都是步行,要到县城看病,极其不便。

然而今非昔比,人们的生活水*不断上升,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也不断上攀。

现今人们告别了单调时代,穿上了丰富多彩的衣服,赶上了时尚的潮流。在食用方面,人们注重的是营养,各餐均衡搭配,基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更有双湖二级公路的建设,打通了与外界交流的动脉,迅速带动南阳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都选择在南阳投资建设,工厂多了,人们不再失业,做到有劳有得。

如今,在南阳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一片新气象,不再是以前的老房子。高高的砖瓦房拔地而起,既美观又安全。

七年级数学课件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有理数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时符号的改变。

电脑、投影仪。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问题1(1)4-(-3)=______;(2)4+(+3)=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即4-(-3)=4+(+3).。

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

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强调运用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计算:(1)9-(-5);(2)0-8.(3)(-3)-1;(4)(-5)-0(5)(-3)-[6-(-2)];(6)15-(6-9)。

例3p63例3。

例4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

(5)0-6;(6)6-0;(7)0-(-6);(8)(-6)-0.。

4.当a=11,b=-5,c=-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c;(2)b-c;(3)a-b-c;(4)c-a-b.。

四、反思小结。

1.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习题2.6知识技能1、3、4题。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