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13篇)

时间:2023-12-09 08:27:33 作者:念青松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其内容、观点和感受进行总结和评价的一种文体,通过读后感可以加深对书籍内涵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对阅读的思考。读完一本精彩的书籍,是时候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了吧。以下是一些经典名著的读后感,希望能够为大家重新理解和审视这些经典作品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龙应台在书中写到,“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往往渐行渐远,孩子怀揣青春的故事拼命地往前奔跑,母亲则总是守候在回忆的渡口默默想念。即使许多读者羡慕龙应台和儿子推心置腹的交流,也无法绕过他们母子之间也会有距离的现实。

特别是安德烈写的第34封信《你知道什么叫二十一岁?》,还有龙应台写的第35封信《独立宣言》,你便知道母子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二十一岁的安德烈迫切地希望母亲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成人,十八岁的菲力普去上海实习也期待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他们不想再躲在妈妈温暖的羽翼之下而见不到人生真正的风景,他们想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的长度和深度,用自己的手掌触摸世界的温度与湿度。

这一切,都需要与父亲母亲家庭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有足够广阔的时空去锤炼独立的自我,这是每一个孩子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为儿女独立的勇气而自豪,他们终于试着闯进这复杂的世界,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

如今的事实是,父母每次见到20多岁的儿女都忙于催婚,介绍相亲,让女儿早点找个终生依靠,儿子早日成家生子,让学业事业压力本来就很大的儿女更是焦躁不已,往往奔着拉近距离的目的,却总是越干涉越矛盾,与他们渐行渐远了。反作用力在青春时期是逆反心理,一切[]跟父母对抗着来,而到了青年时期就是逃避心理,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因为外面的世界给尚未想通的他们提供了一个安静和宽阔的时空自我缓冲,他们身处陌生城市但是内心踏实。

如今这也是一个事实,很多年轻人过年过节不愿意回家,反而更喜欢待在大城市里图一个清静。

所以,在儿女需要距离的时候,请父母主动腾出一个空间,给他们一点时间吧,等他们想明白了,就会向你们飞奔而去,因为他们所谓的背井离乡,都是为了有一天让你们完全放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概括出一个十分精辟的定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纪的,只需满十四岁了,连教师也要用“您”来称号学生。可是,我国的家长和教师却通常疏忽孩子的年纪,而是故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论孩子是不是现已长大了,只需站在父亲、母亲或是教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久只能是“孩子”,永久不能得到尊敬,永久只能挑选遵守。莫非在我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大家随身携带的物件?我国人之所以不愿敬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只是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不幸的体面吗?顺着菲力浦的遭受探求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即是我国的父亲母亲在夸奖孩子时老是对他的父亲母亲说:“你的儿子真凶猛!”,“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掠夺他的尽力和成果!“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历取得尊敬的人,也需求对等的对待,莫非所谓的“人人对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无穷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心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顺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关于高尚日子的神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晓得本来港大的学生也和咱们内地的学生有殊途同归的当地,英语看和读没问题,可是底子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端神往,神往每间咖啡馆的静寂,神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清闲的日子状况,和心里的安静,他们有更多的时刻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方艺术比方环境比方贫困比方真实的日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自打记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们讲他们以前的生活,怎么怎么样艰苦,那时候的他们是多么努力地才熬出了头,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不是没有感触,只是我不了解那个时代,那段属于父辈的岁月。初读此书,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样给安德烈讲她的十八岁,她曾经的那些过去。想必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也无法领会到那个时期的父母的艰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也有我们要面对的世界,我们也知道要知足,我们也不想自己依赖着谁来过一辈子,来自外界现实的压力也是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否你经常听到“撑不住了,想家了,就回来,爸妈给你做好吃的”,他们不会问你“工资多少”,只会喋喋不休地问“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吃饭”。他们就像mm.一样关心仅仅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成就。永远不要埋怨你们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为父母早在有了你们后,便失去了他们自己。我这样想过,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样曾经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也疑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曾经无视他们做出的改变。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不知不觉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去体会,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还是微不足道的,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我们为他们做的事多得多。

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龙应台眼中的香港和安德列眼中的香港有很大差异,虽然谈不上天差地别,但差别也不小。这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香港,所得到的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安德烈觉得香港没文化,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中缺少情趣。香港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什么程度?人们都甚至无法停下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生活,进行总结与反思。连这些都被剥夺,更别说享受生活了。我去香港旅游时,站在香港繁忙的街头,车水马龙,匆匆的行人随处可见,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随着人流脚步越来越快,进入快节奏模式。感觉稍微慢下来,就耽误了什么,心中不踏实。于是原本好好的旅游计划变了,并且是从性质上改变,变成了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然后,大家都抓紧时间,抓紧时间购物,抓紧时间逛多几个景点,抓紧时间多吃几样小吃。为何不慢一些,为何那么匆忙,为何一次性干那么多事情?我们是来旅游的,而不是工作,需要休闲的气氛,一次性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分多几次做。要是都做完了,没有遗憾了,再去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惊喜啊!

由此看来,龙应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合适。港人不逗留,观光客也无法逗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尽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务。环境造就了循环如此之快的社会,这种社会适合鸢飞戾天者,努力拼搏开发能力得到功名和财富。但不适合学术研究,更不适合潜心创作,即使有这么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别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财富。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为一个浮躁的社会。

香港人的生活是这样子的——周末要加班,工作礼拜天回来就是一顿睡把睡眠补回来,然后又是星期一。留学生的生活——上课,谈文化,喝咖啡、啤酒,读书,旅游,休息,上课,聊天,谈文化……无忧无虑。

这两类人的生活差异一眼便知,也许欧洲学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无忧无虑的吧。香港人其实并不是没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欧洲学生如此闲适。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地区的氛围造成的,香港没有历史根基,欧洲各种名胜古迹,香港想达到那样的氛围——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亲爱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这样说。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书信的印迹,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

这本书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是啊,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像他们母子一样无法聚在一起。有的母亲为了生存离家弃子,外出打工赚钱,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的母亲因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缠身,离开了孩子,亲人再也无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脱离了母亲的陪伴。所以,现在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渐渐地,母亲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个人,她已经渐渐远离了孩子的心。

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们通过书信诉说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有玩笑话,有关心与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诚的交流。

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书信也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书里,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四封信——《年轻却不清狂》。这封信是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里面讲述了他十八岁的生活。他的十八岁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是一种没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纵的时光。对此,龙应台在回信中给予了理解:“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玩,也同样是在达成一个集体的意志”。但她也同样给予了提醒:“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深沉的母爱渗透在每个字眼之中。

爱,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无非就是家人、朋友给予的温暖与体贴,它更多的来自于家人。在看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当两个无法经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对爱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长久相处在一块的母子,其中的代沟也赫然存在。就如现在的我和妈妈,我们每天都会见面,这样的无间无疑是件让人羡慕的、特别幸福的事情。有时我也会惹妈妈生气,平时别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当事情过后,当时觉得理直气壮的我,内心其实还是很后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现,让妈妈觉得欣慰。

是啊,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中的我们渐渐明白,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们却总是忽视他们的辛苦,把这些无私的奉献看成理所当然。扪心自问,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时间的变迁,带走了父母还来不及挥霍的年轻,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沧桑。感恩,理解,支持,帮助……趁我们现在还与母亲在一起,好好沟通,别让母子关系再次生疏。

在人生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要遭遇未知的艰难险阻,尽管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要珍视亲情,善于沟通,把父母丰富的人生经历分享,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爱,只是十个笔画、两个拼音拼成的一个字,只是四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单词。但正是这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蕴涵着很深的含义。不能轻易看待任何一个平凡的事物,或许就是因为平凡,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平凡。

爱,是一场心灵之旅。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那儿子呢?之前看到过一句话,形容得很贴切了:“儿子是妈妈的小火锅,又麻又辣又暖心,蘸料十足,涮的尽兴。”可见,养儿子是个技术活,有的人养成了小火锅,有的人养成了大猪蹄。《亲爱的安德烈》就是一本小火锅养成手册……才怪。

我当过孩子,却还没有当别人的妈妈,作为一个非丁克女性,不出意外的话,当妈是早晚的事。在一个可做妈还没做妈的微妙年纪里,像乘一条小舟飘荡在忘川河上,左边是做女儿的前世,叛逆懵懂,右边是做妈妈的来生,惶恐迷茫。我手里捧着热腾腾的孟婆汤,左右徘徊,不知所措,人格分裂。

世界上大多数父母,好像是在当父母的瞬间就喝过了孟婆汤,有了宝宝不久,就忘记自己做小孩时如何和家长斗智斗勇,只为多吃一块糖,撒泼打滚就为了一个玩具,忘记为了趁父母不在家偷看电视不被发现,是怎么小心复原电视罩的褶皱,遥控器的位置,算好散热时间的。也忘记少年时期是如何迷茫挣扎,对未来如何的好奇向往,忘记对父母的不理解与管束,感到心焦又烦躁,忘记自己又是如何的急于独立,渴望自由,期待有一天能做自己的主。

他们不记得以前的自己,也说不了解现在的子女。可明明,我们都曾18岁。

有一首歌,叫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讲前男友的,可我觉得,最熟悉的陌生人,难道不是父母嘛?从拉屎把尿,到穿衣学步,几乎你所有的过去都被父母记着,他们甚至看过你白白胖胖的裸体,而且大概率拍了照片。可是他们却很少了解你的内心世界,你也不知道他们的过往甚至现在,说熟悉,我们却从未好好介绍过彼此,讲自己的故事,说陌生,我们却同吃同住那么多年,还分享同一个户口本。至于前男友,已经不在的人有什么好提的。微笑。

龙应台一直努力把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倾听儿子的想法,试图去了解他。效果当然很可人,不然也不可能出书给你看。

我用“努力”这个词,是因为,她真的很努力。认真倾听安德烈的发言,真诚的分享自己的故事,也以过来人身份给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生建议。是一个很开明新潮的妈妈了。

有的时候,不自觉流露出一些妈妈的焦虑也是可爱得很了。比如,安德烈说,“在黄金岁月里,我们的生活信条就是俗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而龙应台立刻回复,“请你告诉我,你心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请速回信。”隔着kindle我都能感受到一股和父母交流时候产生的浓浓的尴尬,却很想笑。不知道安德烈有没有翻白眼哦。

我有一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在地铁里,突然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好像在做梦哦”。我娘立刻发微信问我,怎么产生了幻觉,不要有压力……一句文艺青年的无病呻吟被直接定性成了神经失常,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亲妈。微笑。

可每当我看向右边,在成为妈妈的幻想中,我想到的却是校园欺凌,青少年犯罪,小孩子被虐待被谋杀这样的社会新闻,还有一些影视作品,比如日本电影《告白》,比如韩国电影《诗》。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成为被害人,更担心他成为施害者。读后感·于是就能理解龙应台和我娘甚至所有娘的敏感,那些患得患失,那些大惊小怪。可是好笑的是,总是这样担心的家长,他们的小孩似乎很少会成为凶徒,反而不担心的家长……呵呵。

“恐怕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比他们的父母想象的要复杂,要深刻得多”。

变成什么样的棉袄,是加鹅式的羽绒大衣,还是飞行员夹克,煮成什么口味的火锅,是美颜清汤,还是牛油麻辣,已经不再是父母可以决定的了。

一个悲伤且永恒的事实就是,我们会在父母没有注意的时候,成为了自己。而成为自己的我们,几乎都超出了父母的想象,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或者惊吓。不过没关系,像安德烈说的,“问我,了解我,但是不要‘判’我”。我们说,你来听,听过以后,不要判,就很好了。

而我们的小孩,终有一天,也会成为他们自己。同时,也伴随着我们曾经有过的,一样的,对父母的疏离感,过分的时候,还带了点不耐烦。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啊,兄弟姐妹们。

倒不如扔掉手上的孟婆汤,带着少年时代的自己,记住当年那些不被理解的委屈,去接受他们,去认识他们,给予他们我们也曾渴望的平等对话的权利,并且允许他成为他自己。

这本书作为小火锅品尝指南,还是不错的。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我想对我的小火锅说,你娘爱了一辈子漂亮,希望你离开的时候,也能一步一步走得好看,踏实,体面。当然,如果你长得像我,一定会好看,如果你不好看,一定是像你爹。

比起长大后还陪着妈妈,我更希望你有一个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在不违法乱纪的基础上,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追求你想要的,毕竟你娘也想潇洒的过晚年,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还是有安排的,带着你还真挺不方便。

至于现在,我想还是先给你找个爹,不然你连做火锅底料的机会都没有。微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中国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读来耐人寻味。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她18岁的儿子之间的36封书信的集子,内容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性和恋爱。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本书划分成认同和归属、清狂等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同和归属。这是两个怎样的词汇呢?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于认同的定义仅仅局限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看法,或者说是一种感觉。但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看法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我生活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很少发生自然灾害。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城市实在是太过安逸,以至于当我听说唐山大地震,5.12大地震等等灾害发生的时候,我是如此的麻木。我的反应让我感到极度的羞愧!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某个地方又发生了灾害,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每次灾害发生之后都会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为什么只有在受灾之后才开始进行防范?为什么人性道德这种本就该存在的东西现在竟变成了奢侈品?在这里,人们生活都极其的安逸,这直接导致了现在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甚至不会烧饭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我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对自己明确的定义!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这两个问题谁能准确而又自信的回答呢!

龙应台在这本书中不仅讲述了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讲述了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以及处世态度。

“清狂”与“轻狂”,这是两个读音完全相同的词汇,但所包含的意思却完全不同!“轻狂”的意思是轻佻,自傲;“清狂”的意思却是放荡不羁。一个贬义一个褒义。“清狂”在古人的诗词中早有明确的定义。在杜甫的《杜游》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清狂的人不会被家庭羁绊;不会为责任束缚;更不会为自己的野心左右……“清狂”与“自由”。自由是我们90后一直在追求的!我们一直都希望不会被家长管束,不会被老师管束,希望能够自己决定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每当我们的家长要管束我们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对父母说:“老妈,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的!干嘛总是想管着我?给我点自由的空间好不好!”但是,我们从未想过,现在的我们还太年轻,我们各种观念尚未成熟。我们这种希望是不被允许的!在我们长辈的心中,现在的放任自由就意味着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放弃角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如若放弃角逐就会被社会淘汰,淘汰就意味着被社会抛弃甚至是死亡!所以,体谅一下父母,体谅一下自己的将来吧。不要再叛逆了,这样做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道德,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词汇。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在古时候被定义为道德底线的东西在现在已然被抛弃了。我们不会因为有人正在挨饿就将自己餐盘中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也不会因为有地方发生旱灾就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停水一两个小时就令我们抱怨个不停。当然了,这些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没有道德,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道德底线。古时候的道德是如此重要,我们耳熟能详的道德故事非常多。从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人之本。百事孝为先,在古代,不孝是会被杀头的。不孝,不遵从父母之命即为不孝。而现在已经频繁发生。与父母顶嘴,欺骗长辈更是变成了家常便饭!但社会已然如此,我们能改变什么,我们也不需要改变什么。

《亲爱得安德烈》,一本好书,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们自己心里得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得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来说,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要,但也很痛!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一本书,几行字,只是对生命的感悟。因为我阅读,我成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正是这样的两代人,所受的教育熏陶迥然不同的两代人,两种环境下长大成人的两代人。却相互敞开了心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进行交流。

在--的笔下,我们总能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不管是那篇曾经名噪一时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还是那本风靡全球的《野火集》,又或者是现在被称为育儿典范的《亲爱的安德烈》。

读完全书,我惊奇的发现--。

竟一改原本犀利的文笔,俨然成为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安安的内心深处。遇到两代隔阂造成看法分歧的一些人、事、物,--。

总能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中国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而这本普通的书籍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动。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是---与她18岁的儿子之间的36封书信的集子,内容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性和恋爱。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本书划分成认同和归属、清狂等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同和归属。这是两个怎样的词汇呢?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于认同的定义仅仅局限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看法,或者说是一种感觉。但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看法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我生活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很少发生自然灾害。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城市实在是太过安逸,以至于当我听说唐山大地震,5.12大地震等等灾害发生的时候,我是如此的麻木。我的反应让我感到极度的羞愧!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某个地方又发生了灾害,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每次灾害发生之后都会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为什么只有在受灾之后才开始进行防范?为什么人性道德这种本就该存在的东西现在竟变成了奢侈品?在这里,人们生活都极其的安逸,这直接导致了现在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甚至不会烧饭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我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对自己明确的定义!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这两个问题谁能准确而又自信的回答呢!

----在这本书中不仅讲述了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讲述了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以及处世态度。

“清狂”与“轻狂”,这是两个读音完全相同的词汇,但所包含的意思却完全不同!“轻狂”的意思是轻佻,自傲;“清狂”的意思却是放荡不羁。一个贬义一个褒义。“清狂”在古人的诗词中早有明确的定义。在杜甫的《杜游》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清狂的人不会被家庭羁绊;不会为责任束缚;更不会为自己的野心左右……“清狂”与“自由”。自由是我们90后一直在追求的!我们一直都希望不会被家长管束,不会被老师管束,希望能够自己决定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每当我们的家长要管束我们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对父母说:“老妈,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的!干嘛总是想管着我?给我点自由的空间好不好!”但是,我们从未想过,现在的我们还太年轻,我们各种观念尚未成熟。我们这种希望是不被允许的!在我们长辈的心中,现在的放任自由就意味着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放弃角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如若放弃角逐就会被社会淘汰,淘汰就意味着被社会抛弃甚至是死亡!所以,体谅一下父母,体谅一下自己的将来吧。不要再叛逆了,这样做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道德,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词汇。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在古时候被定义为道德底线的东西在现在已然被抛弃了。我们不会因为有人正在挨饿就将自己餐盘中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也不会因为有地方发生旱灾就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停水一两个小时就令我们抱怨个不停。当然了,这些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没有道德,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道德底线。古时候的道德是如此重要,我们耳熟能详的道德故事非常多。从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人之本。百事孝为先,在古代,不孝是会被杀头的。不孝,不遵从父母之命即为不孝。而现在已经频繁发生。与父母顶嘴,欺骗长辈更是变成了家常便饭!但社会已然如此,我们能改变什么,我们也不需要改变什么。

《亲爱得安德烈》,一本好书,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们自己心里得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得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来说,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要,但也很痛!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一本书,几行字,只是对生命的感悟。因为我阅读,我成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习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中国,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这两年中心校提倡打造书香校园,对于这样的政治任务,说实在的:我一向不太感兴趣,甚至连学校的读书笔记也是完成任务式的写了十几页。一朋友送我的几本书《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等也置于箱底。五月份,?母生病,而父母农活忙,于是,晚上照看?母的重任就交给我了,无聊的晚上,蚊子乱飞;寂静夜晚,飞蛾乱扑。百无寂聊的晚上,确实是难以渡过,第二天晚上,随手拿起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躺在陪床是有心没意的乱翻,几页后,竟然被这本书深的的打动了。

是的,这是一本充满了母子之间按这种讨论、辩驳、分析,但是当我真正开始读它的时候,我才发现它的与众不一样,我被书中的资料深深的吸引了。能够说,这本书,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我也是从此刻开始,才开始认真的思索书中的资料。

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构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就应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于是,猛然间,我想到了,我是多久没有给父母打过电话了?我是多久没有给他们讲我的工作、生活、家庭里的事情了?于是,我拿起了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号码,我坚信,电话的那一头,是怎样的一对兴高采烈和包含欣喜的脸。

再次:做为父母,当11岁的儿子写了作文藏起来不让我看时、当他不肯告诉我他好朋友的名字时、当他抗议我们大人常常把小孩子认为十分重要的东西扔掉时、当他抱怨父母亲只知道成绩时、当他拿出一大本他用心画的漫画时,我不得不悚然一惊,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我高兴时能够抱抱亲亲,不高兴时便不理的小毛头了。我务必应对一个每个父母都务必应对的问题――如何去了解眼前这个每一天都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越来越有主见、正从“小毛头”逐渐变为“小刺头”的孩子,如何和他沟通。我只有一次做父亲的机会,没有人来教我如何当父亲。如果我不主动去学习如何做父亲,而他又肯定不会等我最后明白如何当父亲后才开始成长,那么我很可能会错失他仅有一次的少年青年时期。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正因这本书不仅仅让我想到如何当父亲,而且指导我如何应对每一天在学校遇到的12-15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就应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15岁的人,我们该怎样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因此不好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正因人人都不喜爱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就应把80%的时刻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好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联,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发奋。我想,只要我们发奋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了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亲爱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间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觉得它确切的反映出我们这个年龄段与父母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

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她儿子安德烈两人之间的36封家书,三年时间,她与她儿子重新认识。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本书,让我从龙应台的角度,也就是从母亲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间的沟通。我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时常会内疚。

书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放几首音乐。放学后,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闲暇时光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者去旅行……这些都好像是电影中的生活,自由、欢乐和不受拘束。而像我们这样,上课、吃饭、睡觉、起床……无限循环。在周末,则有上不完的补习班,即使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但时间太短不够尽兴。如同蜻蜓点水一般,转瞬即逝。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直到遇到那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明白,是对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没有太多时间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和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每当父母说起这段话时,我也就明白了读书的意义。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仓央嘉措一诗道出了我的向往。诗和远方,努力向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