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术教案和平鸽(汇总16篇)

时间:2023-12-08 07:56:35 作者:HT书生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放飞和平鸽教案

2,萌发爱好和平的情感。

3.学会搜集资料。

-设立国际和平年的意义。

出示鸽子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你喜欢鸽子吗?为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上方的文字。教师提问学生:人们在什么样的庆典上放飞鸽子.为什么要放鸽子?放飞鸽子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意愿?今天我们就学习本单元的第一主题——白鸽引出的话题,”

“鸽子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它因美丽和温驯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鸽子既可以供人们欣赏,又可以用于通信,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信鸽,鸽子还是和平的使者,是盛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如1988年第25届奥运会和1990年在我国举办的亚运会等盛会的开幕式上,都有数万只美丽的鸽子展翅飞翔,表明了世界人引向往和平、友谊、团结的美好愿望。”

首先,请学生听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并介绍.1986年为世界和平年,并出示同际和平年的`徽标.并提问:

“这个徽标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案.象征着什么?

“国际和平年”的概念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和平年的徽志是双手放飞的和平鸽与橄榄枝。

(鸽于是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象征。)。

1949年,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的海报上,画着一只形象生动的白鸽,那只白鸽随海报很快翱翔于欧洲各大城市。看到矫健飞翔的白鸽,人们祈愿它象征的和平也能平安地降临。

美术教案《和平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

本课和平鸽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公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的要求,初步掌握平面设计招贴画和平鸽的一般规则。

招贴画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现代文明的一个层面。公益招贴是其中—种,本课以公益招贴为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激发学生关爱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设计中将本单元教学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和平为主题,联系实事,用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并思索如何表达自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从而引入和平鸽这一标志性形象。通过欣赏描绘和平鸽的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和平题材,展示和平题材招贴画,注意图形选材和主题表达之间的必然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构图与主题表现、形式美感的联系,具体观察图形大小、位置、色彩的处理,并尝试改变招贴画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或颜色,创造新的画面,体会构图的魅力。最后合作完成一幅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

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根据主题谈创意,培养良好的设计思维方法,收集文字图形资料,组合筛选,提炼加工,并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制作完成,如剪贴等。展示优秀简洁的招贴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大小位置、色彩处理与主题立意的关系,明确招贴画的`设计要领。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2.技能目标:

了解公益招贴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形式美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设计意识的形成;学生能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设计主题招贴,初步学会合理控制画面的构图及色彩等知识。

3.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1.(cai课件)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图形移动面板。

2.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招贴画中图形大小位置的处理与主题的关系。

1.导入: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cai:伊拉克战争场景及战争带来的灾难)。

2.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用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欣赏:毕加索的《和平鸽》、《和平之人》;介绍画家毕加索。

4.展示介绍招贴画。

招贴画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传达特定的主题。

5.讨论几幅招贴画的主题与选材的关系。

美术教案-课题《和平鸽》

教学目标:

1.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招贴画设计的一般原理,并能共同合作创意一张主题鲜明的招贴画。

2.使学生能够引起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关注,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招贴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招贴画设计的原理创意、制作一张招贴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招贴画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的心中,

藏着一只和平鸽,

我想把它放飞到伊拉克上空,

它会对着美英战机喊:别炸啦!别炸啦!

你听到伊拉克孩子的哭声吗?

你毁了他们的家园,

校园里也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

在我的心中,

藏着一只和平鸽,

我想把它放飞到伊拉克上空,

它会对着美英士兵喊:回家吧!回家吧!

你听到从家乡传来的呼唤吗:

孩子,别让妈妈失去你!

爸爸,别让我变成孤儿!

你听到全世界小朋友的高呼吗:

nowarpeace!

1.学生朗读。

2.和平鸽的象征意义:“和平、吉祥、友谊”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和平鸽,来了解一下招贴画的设计。

二、新课教授。

1.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1)了解毕加索的人生简历: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具有极高的艺术天分,一生中作品画法和风格多变,法国现代画派主要代表,他的作品对后来的人影响深远。

(2)和毕加索画这两张画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苦难。

学生回答:电影、摄影、绘画、招贴画等等。

(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们可以用很多艺术形式来表现这些问题,从而老师再强调招贴画是一种简洁、快速的表现形式)。

3.出示一张招贴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招贴画。

招贴画的定义: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准确传达特定的主题。

4.出示生活中的大街上能看到的招贴画作品。

(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都能见到各种主题的招贴画作品,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招贴画作品)。

5.看一看:这张招贴画传达的是一种什么主题?

(让学生分析这张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并了解作者巧妙的把鸽子放在枪头,通过枪头的弯度传达和平的力量最终会战胜战争的威胁)。

招贴画的功能:能够迅速的传达信息。

6.说一说:一张完整的招贴画作品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学生回答:图形、文字、色彩。

问:你能说说这张作品中的图形、文字和色彩有怎样的联系吗?

学生回答:……。

7.学生作品欣赏。

8.作品的构思:出示三张以“抗击非典”为主题的招贴画作品。

(通过分析这三张作品让学生了解对于同一主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构思,这样就能够设计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9.画一画:以“关注失学儿童”为主题,构思一张招贴画的创意。

(分组合作构思,一个学生画,其他学生帮助思考,一位学生上台讲解创意)。

10.各组学生讲解设计作品的创意。

11.出示招贴设计的要点:

(1)主题要明确。

(2)图形构思简洁明确,造型美观。

(3)构图合理。

(4)表现方法有新意。

(5)色彩醒目符合主题。

三、优秀作品欣赏。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招贴画设计的基本原理,也了解了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去辨别发生在我们身边各种问题。

和平鸽的美术教案

彩色笔、图画纸。

一 图片导入。

师:小朋友,你喜欢鸟吗?你认识这些鸟吗?

二、讨论鸟的美(有选择的分析鸟的特点。)

1、师:它们美吗?

2、师:谁来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3、师:你觉得孔雀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美在哪里?(开屏,羽毛颜色,形态)

4、师:那鹦鹉美在哪里?(五彩的羽毛)

5、师:其他小朋友还看到什么鸟儿呢?你也说说它们的特点吧。 (天鹅:外形优美。白鹭:动作优美。仙鹤:腿部细长,轻盈。)

6、师: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种鸟的特点,你认为鸟儿的身体都有几大部分组成呢? (头、颈、身体、翅膀、腿、尾……)

7、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

三、分析鸟的美

1、师:谁来说说这两种鸟的外形有哪些不同? (嘴、颈、身体、翅膀)

2、师:不同种类的.鸟的外形也不相同,鸟的嘴形有的宽大、有的细长、

2 有的带弯钩;有的鸟儿的眼睛黑黑亮亮、有的眼睛旁的羽毛颜色很漂亮;有的鸟儿头顶还有美丽的羽冠,看上去特别神奇。 师:它们的外形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很美。(——外形美)

3、师:鸟儿的身体接近什么形状?(椭圆形)

4、师:这两只鸟正在展翅飞翔,它们给你什么感觉?(雄壮、安详)

5、师:仔细观察,翅膀外侧的羽毛和靠近头部的羽毛一样吗?有什么 不同? (翅膀外侧的羽毛很硬、较长,排列清楚,一根一根的,在绘画时 可以用长线条来画。靠近头部的羽毛短一些,较柔软,可以用短曲线来画。)

6、师:鸟儿飞翔时,有的翅膀平展、有的向上、向下扇动,产生不同 的美感。

7、师:鸟儿们有的在水里嬉戏,有的翩翩起舞,有时候又在枝头休息、 或者和小鸟宝宝在一起,它们的动作可真美!原来鸟儿有这么多的姿态呢!(——姿态美)

8、师:鸟儿不仅外形漂亮、姿态优美,它们身上的颜色也美极了!有 红的、蓝的、黄的、白色的、五颜六色。(——色彩美)

四、欣赏大师的画 (图片出示齐白石、作品《和平鸽》)

师:这幅是我国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画的《和平鸽》,在画面中你看 到了什么?荷花、花瓶、和平鸽它们有什么关系?你觉得画家画这幅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幅画表达了画家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我们在画画时也可以把自己 的快乐、伤心画到画中去。)

1、用了一些彩色的线条装饰鸟儿的身体,很漂亮。

2、小鸟用嘴衔着秋千,和小朋友一起玩。告诉了我们鸟儿是人类的好 朋友。

3、和妈妈在一起,非常亲密、温馨。

4、和小朋友一起合影留念。

六、作业要求

1、在图画纸上画一只有特点的鸟。

2、在旁边写上你这样画的原因。

七、展示学生作品

美术教案-课题《和平鸽》

三、新授:

和平鸽的故事。

1、安排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在各小组里讲述所了解的毕加索,小组汇总大家的意见,选派一名同学在班里进行发言。

2、教师展示毕加索的著名作品《和平鸽》,请学生讲述《毕加索的和平鸽》的故事。对毕加索的作品及表现形式(风格)表现自己的看法。

3、欣赏毕加索的其他线描作品,例如《艾玛》,尝试着用线的组合和形态的透明方式画出自己想要表现的物体,或者由老师设立一个主题,学生进行线描创作。

4、展览会“我和大师比一比”。将学生的线描作品在学校里巡回展出,并收入自己的艺术档案夹。

我们爱和平。

1、播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录像片,让学生对战争有初步了解和感受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故事《毕加索的和平鸽》,讨论毕加索在面对战争的灾难和破坏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艺术家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展示毕加索的作品《和平鸽》。

3、欣赏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尔尼卡》,了解这幅作品相关的背景情况,对这一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尝试着对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纸张,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剖析立体派绘画作品的头部形态,理解毕加索为什么这样表现。

教学思路拓展:

1、初步了解、听赏与毕加索同时代著名的音乐家作品,探寻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相通的艺术要素,对现代艺术相互融合、影响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2、欣赏毕加索其他作品《镜子里的女人》,根据感受发表对作品的看法,按照毕加索的白哦向形式,自己创作一幅“镜子里的我”。

教学评价建议:

1、注意懂艺术作品的多元性方面看待学生的作品,为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更大的空间。

2、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中,让爸爸、妈妈欣赏评价作品,提高家长对艺术学习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札记:

大师们的作品,给学生们又一次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理解作品的意境可能和我们有一定差距,但是,也让老师们看到了他们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向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在自己创作这一环节里,学生们更是不放过尽情发挥的机会,努力将自己的水平表现得更好,我没有阻拦他们,我更想看看我所不能极的世界。

放飞和平鸽教案

2、萌发爱好和平的情感。

3、学会搜集资料。

设立国际和平年的意义。

出示鸽子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你喜欢鸽子吗?为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上方的文字。教师提问学生:人们在什么样的庆典上放飞鸽子、为什么要放鸽子?放飞鸽子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意愿?今天我们就学习本单元的第一主题——白鸽引出的话题,”

“鸽子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它因美丽和温驯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鸽子既可以供人们欣赏,又可以用于通信,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信鸽,鸽子还是和平的使者,是盛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如1988年第25届奥运会和1990年在我国举办的亚运会等盛会的开幕式上,都有数万只美丽的鸽子展翅飞翔,表明了世界人引向往和平、友谊、团结的美好愿望。”

首先,请学生听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并介绍、1986年为世界和平年,并出示同际和平年的徽标、并提问:

“这个徽标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案、象征着什么?

“国际和平年”的概念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和平年的徽志是双手放飞的`和平鸽与橄榄枝。

(鸽于是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象征。)。

1949年,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的海报上,画着一只形象生动的白鸽,那只白鸽随海报很快翱翔于欧洲各大城市。看到矫健飞翔的白鸽,人们祈愿它象征的和平也能平安地降临。

美术教案-课题《和平鸽》

调查目的:

了解初中生对美术的理解,对美术欣赏课的看法,不喜欢美术欣赏课的原因,并且通过调查,探讨如何更好的上好美术欣赏课。

调查对象:

七年级:七(9)班、七(1)班,共115人。

八年级:八(5)班、八(3)班,共118人。

九年级:九(3)班、九(5)班,共116人。

合计总人数为:349人。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设计了十个问题,主要包括什么是美术,学生喜欢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学生最喜欢哪个单元内容,家长对美术欣赏是否理解,学生是否喜欢上欣赏课,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喜欢教师怎样上课,对教师和欣赏课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美术欣赏课是否应该留作业,这些题目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看法,以及影响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兴趣不浓的原因。

组织实施:

本次调查时间为20xx年10月23日,在课堂上进行,一共用了十五分钟时间,分三组同时进行。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七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63%的人不喜欢欣赏课,24%的人喜欢欣赏课,13%的人认为无所谓。不喜欢欣赏课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光听老师讲枯燥无味。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作品离他们的生活很远,难以理解。有一小部分人认为有些作品很丑不能作为名作。从这道题目可以看出七年级由于年纪较小,在小学接触的欣赏作品与初中的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有很多不能理解和吸收的地方,所以对欣赏课不是很感兴趣。

在选择最喜欢的单元时,41.7%的学生选择了“设计·应用”单元。29.5%的人选择了“造型·表现”单元。有16.5%的学生喜欢“欣赏·评述”单元。12.2%的学生喜欢“综合·探索”单元。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四个单元中,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动手制作和设计的“设计·应用”单元,这比较符合七年级学生好动的特性。

关于美术欣赏课是否要留作业,48.7%的同学认为无所谓。34.8%的学生认为需要留作业。16.5%的人认为不要留。看来,大部分七年级学生还是愿意做美术欣赏课上的作业的,因为欣赏课上的作业大部分是文字作业,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到的美学知识,提升他们美术鉴赏和评论能力,所以作业的重要性还是很大的。

2、八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首先还是看一下学生对欣赏课的评价。55%的人不喜欢欣赏课,34.2%的人喜欢欣赏课,11%的人认为无所谓。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八年级学生由于上过一年美术欣赏课,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所以喜欢上欣赏课的人数增加了,但是人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上,他们不喜欢上的原因也与七年级学生有些不同:73%的学生认为光听老师讲没什么意思。21%的学生认为作品难理解,只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名作很丑。从这里看出,八年级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方式要求更高,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说明他们对艺术品,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且希望表达出来,这是很好的现象。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去发挥。

在选择最喜欢的单元时,43.2%的学生选择了“设计·应用”单元。25.4%的人选择了“造型·表现”单元。有23.7%的学生喜欢“欣赏·评述”单元。7.6%的学生喜欢“综合·探索”单元。调查显示:喜欢“欣赏·评述”单元的学生明显增加了,但是学生的最爱还是“设计·应用”单元,因为这个单元的上课形式比较丰富,活动多,所以学生都很喜欢,因此如果我们老师上欣赏课的时候也能多加点学生活动进去,那就能够很好的增加学生的上课热情。

关于美术欣赏课是否要留作业:56.8%的学生认为不要留。30.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12.7%的人认为需要留作业。很明显,八年级同学由于课业负担加重,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不想做美术作业,这一点与七年级时期差异较大,说明学生本意是喜欢做美术作业的,但是由于其他课程的作业加大,加上班主任、家长对美术课的不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对待美术作业的态度也有了转变。有些学生做作业时马虎了事,有些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会出现在课堂上做其他作业的情况。针对这一点,我们认为应该加大教育力度,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美术作业的形式,合理安排美术作业的量,确保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3、九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53.7%的人喜欢欣赏课,22.4%的人不喜欢欣赏课,23.9%的人认为无所谓。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九年级同学对美术欣赏课的喜爱程度明显要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原因主要分成三大类:大部分学生认为,欣赏课可以学到很多美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对提升自己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一部分学生认为,欣赏课作业少,无负担,还可以欣赏漂亮的艺术品,一举几得,所以喜欢。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欣赏课可以好好放松自己,不用动脑子。看来,九年级学生由于美学素养的提高,自我认识的逐步成型,对自身的修养有了初步的要求,所以对欣赏课的需求明显增加了。此外,不可否认的是,九年级学生每天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美术课可以帮助他们很好的放松自己,还可以学到知识,所以也有学生因此爱上了欣赏课。

在选择最喜欢的单元时,37.2%的学生选择了“设计·应用”单元。28.7%的学生喜欢“欣赏·评述”单元。17.4%的人选择了“造型·表现”单元。16.7%的学生喜欢“综合·探索”单元。调查显示:“设计·应用”单元虽然还是学生的最爱,但是由于作业要求比较复杂,作业时间比较长,所以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吸引人了。

关于美术欣赏课是否要留作业:53%的学生认为不要留。28%的同学认为需要留作业。19%的人认为无所谓。九年级学生对于作业是比较敏感的,但是认为需要留作业的学生比八年级时期增加了,因为虽然他们的课业也增加了,但是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欣赏课作业的重要性。

4、家长对美术欣赏课的态度。

我们综合了三个年级,六个班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48%的家长对美术欣赏课的态度是无所谓。39.6%的家长认为美术欣赏课不重要。只有12.4%的家长认为美术欣赏课很重要。

由于家长对美术课的认识不够,觉得美术作业占据了学生主课作业的时间,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待美术课的态度。当然社会风气对家长和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教育制度设定了高考这条独木桥,导致学生家长、学校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考试科目上面,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素养和审美这种人文气质的培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

5、学生对教师上欣赏课的要求。

我们罗列了学生对于美术欣赏课的意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可以在上欣赏课的时候,多展示一点与课本相关的其他图片影视资料。有些学生认为教师可以放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后记。

综合上述建议,我们认为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首先要加强学生对美术课和美术欣赏的认识,让他们了解美术课不是用来放松和休闲的副课,而是用来提升他们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欣赏课也是与生活的关系息息相关的,并不是束之高阁的、与生活无关的、艰涩难懂的课,教师要将欣赏课带入学生的生活中去,丰富上课的形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加强课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欣赏课。而学校方面也应该积极配合并且重视这一门课,在新课改的号召下,新型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应该继续抱有只重分数不重素质的陈旧观念,这样对学生,对家长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新的教育体制已经诞生,我们教育理念也要改变,从长期角度来看,重视美术课以及美术欣赏课,应该是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它也是更具有时代性的课程。

美术教案-课题《和平鸽》

授课人:李金茹教学目标:识别红色、黄色、绿色。教学难点:能粘贴端正、美观,能感受画面美感。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画有大树的画纸,红,黄,绿三色纸剪苹果,浆糊,实物红,黄,绿苹果。教学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苹果进行提问: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2.教师问同学最喜欢什么季节的苹果树?为什么?最后教师说:“最喜欢秋天的苹果树,因为苹果成熟了,我们可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了。”(引入课题,出示课题)(1)秋天到了,苹果都熟了,它们有些什么颜色?(出示课件,请同学辨认颜色。黑色的不可以吃,是坏的)3.让学生仔细观察苹果长在哪里?怎么长?(把在上)像什么?(苹果像一个个灯笼,用顶上的小柄挂在树上。)(2)教师出示没有粘贴的苹果树。问:这棵大树没有果实,没有水果宝宝,现在老师帮助大树妈妈把水果宝宝找到,放在水果妈妈的怀抱里。好,现在老师就开始把水果宝宝贴在大树上。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贴的好不好,对不对?在黑板上演示正,倒,斜贴的苹果,请同学分辨正确的粘贴位置――小柄在上,苹果在下。让苹果树上挂满苹果。还有几棵大树妈妈没有找到宝宝呢正在伤心呢,怎么办?现在我们来帮助大树妈妈找一找,好吗?(激发学生的'兴趣。)2、教师发给同学材料,让同学分组比赛开始粘贴画,看看哪一组的粘贴的又快又好(1)教师引导同学除了会粘苹果外,还可以点太阳、花朵等,让同学发挥想象力,添画其它的物体。(2)同学粘画,教师巡视指导,鼓励粘得好的同学。要点(1)注意粘贴时小柄在上,苹果在下,贴端正。(2)调换颜色,选不同颜色的苹果。(3)鼓励贴得多,都贴在树上。教师小结:让同学知道苹果秋天成熟,告诉孩子我们要爱护树木,就像今天画的苹果树一样,只有保护好了,才能结出又红又大的苹果(出示苹果)评出最好的一组同学,秋天到了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胜利果实吧。然后分吃苹果,激发同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手洗了才能吃苹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唱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都喜欢我。请你快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课前阐述:本节课的内容是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现状并结合新课标加以补充的。教学重点:是区分红色、黄色、绿色。教学难点:能粘贴端正、美观。初步感受画面美感。本人的授课理念是:1、遵循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原则。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并熟知的内容作为授课内容。让学生学起来更亲切更容易,从而提高学习兴趣。2、注重手、口、脑多种感官的调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动手能力。3、通过分组比赛的方式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意识。

美术教案

1、下位寻找树叶,教师引导幼儿在树叶中识别,找出最像小金鱼尾巴的树叶。

2、找到后请幼儿回到位子上去

小结:这下好了,小金鱼的尾巴找到了,让我们把尾巴送给小金鱼好吗?

教师示范粘贴方法

1、把树叶的一面涂上浆糊,贴在小金鱼的尾部,用手轻轻按一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的延伸: 让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尔尼卡》时,学生感到不可理解这种表象形式。为了引导学生读懂画家在表现什么,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啊首先利用幻灯机将作品投到幕布上。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播放课前编辑的录象资料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的小镇格尔尼卡的暴行。通过观看录象,拉近了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读懂这幅作品。

美术课中有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但如今电脑有很多软件如photoshop6.0,flash5等可以制成各种课件。如:在讲解形体结构与解构的时候,关于表现方法方面,我利用photoshop和flash制作了三角形、形、方形的平移、分析,自由组合的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掌握。

利用电脑教学不仅形象、直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创造欲望。在讲解漫画形象中我利用 flash制作各种动画效果,并加入生动活泼的音乐,使学生置身与漫画的世界,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三、 利用网络师生共同点评修改作品,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及时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做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实现教和学的良性互动。

点评学生的作品,是学生进行交流、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校内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将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里更直接的观察、分析、修改别人的作品,发挥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电脑媒体的出现为美术教学增添了新的火力,为教与学创造了许

多方便条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认真钻研,就能够为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在传统观念的教学里,“像不像”“准不准”就成为了评判作品好与坏的标准,学生思索的空间变得很小,不能质疑,也不敢有疑问。这就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妨碍了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作画时,要把学生当作主体,尊重学生,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以表达。作为一个初中学生,他们所想象及涉及到的东西都是从他们本身的潜意识中发散出来的,没有任何的一点修饰,所以他们表达在画面里的也都是学生内心对事物的真实反映,这样的教学才不会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更要支持学生以他们的标准理解艺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交流,这不仅是语言方面的对话,更是对艺术作品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是开放平等的多向交流,学生才可能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得更为丰富。

此外,还有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适当的加入一些欣赏课程,才能使学生在艺术氛围中尽情地开拓视野,从学习和感受中加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最终真正地感受到艺术的气息。

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使原先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将会有一些困难,我相信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将在新课改中谱写更美的篇章。

小学三年级和平鸽教案发文

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难点】。

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交流,引出主题。

1.(课件出示2)课本上的几幅图片。

2.小组交流,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课件出示1)身边的“小事”(板书:身边的小事)。

二、围绕小事,组织交流。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小事,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3)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

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

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明。

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踩踏禁行绿地。

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规则的社会大家庭中,为了每个人都各安其所,就要有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地生活。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朋友就不会欢迎你;如果不遵守道德规则,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也可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板书: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

5.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4)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随手捡拾垃圾帮助有困难的人随手关掉水龙头。

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语言文明爱护小动物。

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维护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板书:令人温暖的行为)。

(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我们身边有许多好事可以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愿意去做,就会发现不论在学校、在家里、或是在其它地方能做的好事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有做好事的意识,处处留心,好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谈收获。

1.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2.要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板书:乐于助人)。

3.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好人。

四、课堂小结。

1.(课件出示5)张居正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向他人释放正能量。(板书:正能量)。

2.背诵积累。

(课件出示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设计意图:出示课本上的图片,把学生不知不觉得带到口语交际之中。】。

【板书设计】。

身边的小事。

不文明的行为: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

令人温暖的行为:乐于助人正能量。

小学三年级和平鸽教案发文

“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

(1)“树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

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

【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落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段)。

落叶——强调的只是树叶落下的动态。

木叶——不仅强调了树叶落尽,树干光秃秃的样子,还暗含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朗读】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3)“木叶”与“落木”

【朗读】第六段倒数三到六行。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三)下结论——“木叶”与“树叶”在艺术领域有巨大差别;。

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朗读】最后一段(第七段)。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课本的“一字千金”应改为“一字千里”。

【高考链接】把握常考成语的含义。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个字,用来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无几:两者之间距离不远或者差别不大。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表达出的意蕴却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提问】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

【结论】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

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

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勾画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过渡】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一个词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诗句能暗示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四、课堂活动。

林庚,字静希。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季羡林等人并称清华园“四剑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决意退出讲坛,为学生最后一次讲屈原和李白。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神奇般地复活了。这堂课下来,听者皆感慨: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

是的,读诗可以获得心灵的抚慰,而写诗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初学写诗,可以从一些小片段写起,重在灵感与坚持。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根据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诗《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

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过渡语】:

老师根据木叶的形象也写了一首诗,与同学们分享。配乐诗朗诵《听见叶落的声音》。

傍晚,天灰蒙蒙的,像个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

秋夜,眼帘紧闭,在她微微的鼾声中,我听见,一片叶落的声音;。

清晨,窗子微合间,溜进一丝泥土的气息,我看见,一地斑斓;。

原来,银杏与红枫,相约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见了个面。

五、课堂小结及板书。

《说“木叶”》一文从“木叶”出发,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诗句,诠释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奥道理,让学生在体悟诗歌魅力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说“木叶”》。

树叶——木叶。

落叶——木叶。

木叶——落木。

六、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及情感特征。

2、阅读文章《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积累写作素材。

美术教案

学习了解线条这一绘画语言表现线条的动与静。线条的动与静(人教版美术教案)

(人教版美术教案)感受、理解线条曲直所表现出的动与静。

: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表现。

:共1~2课时 线条的动与静

人教版美术教案《线条的动与静》 范画、欣赏图片(建筑物、马路、等具有挺拔直线效果的图片,水波、柔软物体随风飘动、花样滑冰的冰刀痕、自由体操中的彩带操、电线、飘舞的雪花等。

音乐。

各种绘画《线条的动与静》将用到的工具。

1、引导学生观察一张方形的纸飘落的轨迹,观察乒乓球跳动的轨迹,用线条记录下来。

2、观察教室里的门、窗框、墙角线、桌子、讲台等线条,用线条记录下来。

比较一下1、2两次观察记录下的线条的区别。(直线与曲线)

学习教材p2页内容: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体验静止与流动的感觉。举例说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师小结:平直的线,如地平线、建筑物的垂直线,会给人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要表现静止、稳定的感觉,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激越,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

怎样画好直线:执笔、运笔(手臂的姿势)、力度等。强调不要用尺子。

学生试着练习练习画横、竖、斜等长、短直线。

小学三年级和平鸽教案发文

活动目标:

1、幼儿大胆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面具。

2、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3、增强幼儿对装饰活动的兴趣及表演的欲望。

活动准备:欢快的音乐;flash动画;装饰好的面具;未装饰的面具;透明胶;固体胶棒;彩色笔;剪刀;羽毛;亮片;小粘贴;旧挂历;包装袋上的图案;黑板一块;小镜子若干;大镜子一块;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幼儿带面具律动入场。

2、请幼儿观看flash动画,猜猜都是谁?

二、师幼探讨装饰面具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各种面具相同之处(眼睛)。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不同之处(形状、颜色、材料)。

3、倾听教师讲解自己的面具特征(形状、颜色、材料)。

4、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交流:面具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上面都有哪些装饰物等等。

5、幼儿带上面具照镜子,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三、幼儿制作面具。

1、教师提出制作面具的要求。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装饰。

3、幼儿带上装饰好的面具照镜子欣赏。

4、游戏:猜猜他是谁四、结束:化妆舞会请幼儿戴好自己装饰好的面具,邀请客人老师一同参加化妆舞会。

小学三年级和平鸽教案发文

一.教案背景:?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常常让我们难以抉择。

二.教学课题:天上的街市。

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上街市”的绮丽多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真实、美丽。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趣。

四.教学方法:

教法:点拨法、朗读法、提问法;。

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晴朗的夜空,星光灿烂,常常会给予我们许多遐思幽想。也在一样灿烂星空下,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课前板书)。

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其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二、读出节奏美。

1、范读:引导学生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放音乐范读全诗,学生打开书听范读,注意听读要求:(1)、注意节奏;(2)、听准重音;(3)、初步感受诗中的情境。

3、齐读。

小学三年级和平鸽教案发文

教学目标:

1.通过......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

2.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够抓住重点,内容真实,叙事具体,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3.听他人说话要耐心认真,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学生对......的理解,激发对......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难点: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交际话题。

1.__导入新课。

【详细写出你的导入方式以及引出话题的形式】。

2.解释交际话题。

二、明确要求,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与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1)交流时要说清楚......

(2)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收获得到的启示。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应合理的组织语言,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思路,想好后自己练习】。

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多媒体呈现小组交流的须知)。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自由选择小伙伴互助交流,互相帮助。

3.小组推荐或自我推荐进行交流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交流。

2.可以与同学、伙伴、父母进行练习。

五、总结。

【自己简单总结本次口语交际】。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