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作情况汇报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5 21:21:34 作者:曼珠 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作情况汇报大全(18篇)

工作汇报可以建立我们在团队中的形象和声誉,提高我们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工作汇报示范,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工作简报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也是最需要关爱帮扶的群体。”11月9日,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视频会议上,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如是说道。

近年来,频发的农村留守儿童意外身亡事故,引起了各界的思考。根据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民发﹝20xx﹞42号),20xx年3月中旬,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正式启动。

截至20xx年6月30日,浙江全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约11.68万人,约占该省儿童总数的1.5%,其中男6万余人,女5.68万人。

记者了解到,近76.8%的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77%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和抚养,有63%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父母外出务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有8693人。

早在20xx年,浙江就率先全国启动了城乡社区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建设工作,着手构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浙江的县、市、区依托儿童福利院或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建立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在街道和乡镇设立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站,在社区普遍设立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建立儿童福利督导员制度,形成了自上而下、深入社区和乡村的三级儿童福利服务网络,为儿童福利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浙江的留守儿童已全部排查完毕并录入信息库,建立了一人一档,明确了每一名留守儿童的社会及学校(幼儿园)结对帮扶人。同时为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20xx年5月底,浙江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动态管理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除建立基本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外,重点要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保护工作。

“浙江市场经济发达,社会力量活跃,互助帮扶的氛围十分浓厚。”熊建平表示,除了浙江政府着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浙江的民间力量也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补充。

据了解,浙江正大力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据统计,浙江省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个,每年募集慈善资金约45亿元人民币。

为推动全省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开展,河北省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青春守护点对点行动”培训交流大会于10月27日在省会石家庄举行。共青团河北省委副书记宋华英出席交流会并讲话。据了解,河北团组织将农村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服务对象,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省、市两级团委均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

目前,完成了全省62个贫困县和38个易地搬迁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留守儿童,共青团河北省委建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电子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整合留守儿童建档立卡信息管理、贫困家庭动态变化、专项扶贫业务管理等功能,通过数据分析管理,实现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精准化管理。

以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青年联合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年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帮扶主体,开创了贫困救助、医疗救助、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课后辅导、假期照料、创业帮扶7项“菜单式”服务,推出了贫困留守儿童助学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暖心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法律护航”行动等多个专项行动。此外,通过建立全省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电子信息系统、建成专门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志愿者队伍以及创立关爱和救助农村留守儿童基金,落实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机制,为关爱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据悉,活动实施以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各级团组织及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结对帮扶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工作如火如荼。全省各级团组织帮扶及动员辖区内社会力量帮扶贫困县留守儿童34559人次,结对8049个,实施帮扶项目204个,开展活动964次,帮扶资金395万元,帮扶物资价值493万元。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简报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也是最需要关爱帮扶的群体。”11月9日,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视频会议上,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如是说道。

近年来,频发的农村留守儿童意外身亡事故,引起了各界的思考。根据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民发﹝﹞42号),3月中旬,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正式启动。

截至206月30日,浙江全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约11.68万人,约占该省儿童总数的1.5%,其中男6万余人,女5.68万人。

记者了解到,近76.8%的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77%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和抚养,有63%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父母外出务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有8693人。

早在,浙江就率先全国启动了城乡社区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建设工作,着手构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浙江的县、市、区依托儿童福利院或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建立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在街道和乡镇设立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站,在社区普遍设立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建立儿童福利督导员制度,形成了自上而下、深入社区和乡村的三级儿童福利服务网络,为儿童福利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浙江的留守儿童已全部排查完毕并录入信息库,建立了一人一档,明确了每一名留守儿童的.社会及学校(幼儿园)结对帮扶人。同时为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2016年5月底,浙江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动态管理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除建立基本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外,重点要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保护工作。

“浙江市场经济发达,社会力量活跃,互助帮扶的氛围十分浓厚。”熊建平表示,除了浙江政府着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浙江的民间力量也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补充。

据了解,浙江正大力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据统计,浙江省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个,每年募集慈善资金约45亿元人民币。

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经国务院批准,20xx年11月至20xx年年底,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将在全国联合开展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农村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表示,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首先要着力解决监护缺失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大力抓好“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工作,紧紧牵住家庭监护这个“牛鼻子”,加强家庭监护的指导、监督和干预,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底线;对不履行监护责任的父母,要依法予以训诫。

此次行动将坚持儿童权益优先,把实现和维护好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将主要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临时监护、控辍保学、户口登记责任,并依法打击遗弃行为。

《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出,公安机关应当会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对遗弃留守儿童的不法行为将予以惩处,并将依法为无户籍的农村留守儿童登记常住户口,逐一建档,对其中非亲生落户的儿童,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集录入其dna信息到相关数据库进行比对。

县级、乡镇人民政府要会同各级教育、民政部门落实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各地民政部门将指导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时接收公安机关护送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按照最有利于儿童利益的原则,采取机构内养育、爱心家庭寄养等方式,为其提供临时照料服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公安机关积极动员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主动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各级教育、卫生计生、民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强制报告意识,依法落实强制报告责任。

各地区部门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健全通报机制、及时掌握情况,强化激励问责、确保工作成效,加强宣传领导、营造良好氛围,保障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顺利进行。

今天,天津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暨“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部署会。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福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曲孝丽,以及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了解,今年4月份,按照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天津市民政局、市教委、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天津市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市十个涉农区县组织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主要排查对象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从排查总体规模看,全市共摸底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1236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970人,占78.48%;由亲戚朋友监护的33人,占2.67%;无人监护的35人,占2.83%;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198人,占16.02%。另外,有356名由(外)祖父母或亲朋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情况较差。目前,仍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辍学(7人)或尚未登记户口(13人)。从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武清、宝坻、宁河、蓟州等区域,以上四个区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117人,占全市总数的90.37%,其中蓟州区农村留守儿童565人,是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人数最多的地区。从年龄结构看,0-5周岁、6(含)-13周岁、14(含)-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分别为279人、834人和123人,各占22.57%、67.48%和9.95%。从家庭经济来源情况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702户)和种养殖业(227户)。

曲孝丽介绍,从20xx年11月至20xx年底,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联合开展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将落实家庭监护责任、落实强制报告责任、落实临时监护责任、落实控辍保学责任、落实户口登记责任、依法打击遗弃行为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在专项行动过程中,各部门明确职责,组织和督促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及时发现和保护处于无人监护等困境的农村留守儿童,严厉打击遗弃农村留守儿童等监护侵害行为,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帮扶。归纳梳理专项行动的有效做法和协作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或意见,研究确定巩固措施和方案。

日前,记者从沧州市民政局获悉,为认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暨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沧州市民政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构建沧州“爱心+”困境儿童保障模式,确保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沧州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暨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及时确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细化责任,各负其责,全方位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保护。

沧州市民政局联合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共同牵头,督导各县(市、区)抓紧制定文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两项工作。

由沧州市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按时完成落实家庭监护责任、落实强制报告责任、落实临时监护责任、落实控辍保学责任、落实户口登记责任、依法打击遗弃行为等六项任务。

沧州市民政局组织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留守儿童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分部门分系统适时分级组织业务培训,参训做到市、县、乡、村一贯到底,确保关爱保护举措细化在基层。

由沧州市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三部门牵头,继续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困境儿童大摸底,为精准关爱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完善动态管理和报送机制。

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经国务院批准,20xx年11月至20xx年年底,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将在全国联合开展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农村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表示,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首先要着力解决监护缺失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大力抓好"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工作,紧紧牵住家庭监护这个"牛鼻子",加强家庭监护的指导、监督和干预,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底线;对不履行监护责任的父母,要依法予以训诫。

此次行动将坚持儿童权益优先,把实现和维护好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将主要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临时监护、控辍保学、户口登记责任,并依法打击遗弃行为。

《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出,公安机关应当会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对遗弃留守儿童的不法行为将予以惩处,并将依法为无户籍的农村留守儿童登记常住户口,逐一建档,对其中非亲生落户的儿童,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集录入其dna信息到相关数据库进行比对。

县级、乡镇人民政府要会同各级教育、民政部门落实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各地民政部门将指导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时接收公安机关护送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按照最有利于儿童利益的原则,采取机构内养育、爱心家庭寄养等方式,为其提供临时照料服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公安机关积极动员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主动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各级教育、卫生计生、民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强制报告意识,依法落实强制报告责任。

各地区部门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健全通报机制、及时掌握情况,强化激励问责、确保工作成效,加强宣传领导、营造良好氛围,保障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顺利进行。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20xx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校共22个教学班1114人,其中留守学生693人,占学生总数的62.2%。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校20xx年荣获郴州市教学质量优胜奖,20xx至20xx年连续三年荣获汝城县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郴州市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示范学校,湖南省示范家长学校。

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我校一直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留守儿童台帐是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基础。每个学年初,我们都会利用新生建档的机会,详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信息,重点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出身,家庭主要成员,父母的工作性质、工作去向,平时的监护情况等,然后以班为单位,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台帐。学校专门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班子,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政务处、总务处负责人及班主任为成员,并安排专人管理全校留守儿童档案。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性格、学业、品德的最大障碍就是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带来的亲情缺失。为了更好的建立家校联系的渠道,我们着力于办好家长学校。我们确立了“一个体系、三条途径”的家校合作模式,即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完善德育网络,最终通过“校讯通”、“家校联合”和“社区互动”三条重要途径来实施。

“校讯通”网络平台是将学校重要信息,学生在校表现等向家长传递的最快、最便捷的平台。每个学年开学初报名时,我们都会要求家长留下准确的移动电话联系方式,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家长与移动或其他电信部门签订校讯通使用协议。学校每逢节假日和寒暑假放假,以及新学期开学等都会通过校讯通统一发送短信通知,以便家长及时接送,确保了学生平安回家或返校。与此同时,假期中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要求也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通知到家长,以便家长配合监管。各班主任每个学期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以及学生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也通过校讯通直达家长。这避免了过去那种学校发放书面通知或学生手册,由学生带回家,而家长却始终见不到的现象,保证了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家校联合”即通过精心设计“家校联络卡”及学校意见箱,学校可以随时联系家长,家长也可以随时将意见建议向学校反馈和交流。我校在门卫室醒目处设立专门的校长信箱,主要搜集来自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定期在每周星期四行政会前开箱一次,如有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则在行政会上予以研究解决,同时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建立“家校联络卡”,落实好责任人,整改措施及回复办法。确保家长意见建议条条有回音,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见实效。

“社区互动”主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进行。“走出去”,是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一次“留守儿童”大走访活动,由校级领导分组牵头,中层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分别深入村组、深入留守儿童家中了解情况。“请进来”,是我们每个学期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家教经验交流会”,“感恩。

励志。

教育会”“学生学习成果展览会”等。在“家长开放日”期间,学校在校园主干道的两旁,以展栏的形式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优秀试卷、优秀书画作品以及文艺、体育等活动的照片等等。家长可以进入自己孩子所在班级听课,亲身体验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学校也会举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有针对性的邀请部分家庭教育好的家长进行经验介绍,比如“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隐”,“如何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何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友善邻里”等等。20xx年4月,还特意从长沙请来专家举行“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听报告,一起与专家互动,场面蔚为壮观,生动感人。如此一些活动,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不受干扰,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解决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亲通电话的问题,20xx年1月,在县关工委与县妇联的关爱下,争取县扶贫办的支持,给每一个班捐赠了一台铁通固定爱心电话,共20台。每台电话预存话费500元作为基础话费,留守儿童给父母打电话,按市话0.1元/分钟,长话0.2元/分钟的标准予以优惠通话。当基础话费不足时,则由学校予以补足。这极大的方便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沟通,有效地促进了亲情的培养。20xx年下学期,学校又借创省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实验学校的机会,建立了爱心视频室,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通过与父母视频聊天,提供了亲子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远隔千里的父母近在咫尺,进一步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的亲子交流平台。

为了让留守儿童热爱学校生活,集中精力专注于学习,学校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将过去那种机械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为教师主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为主体的模式,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努力构建快乐课堂。将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均衡编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利用学校少年宫的资源,成立音乐、美术、舞蹈、书法、体育、经典诵读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快乐的课内课外活动中逐渐成长,从而形成独立坚强的性格,顽强拼搏的毅力。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

规章制度。

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每周还开设了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要让留守儿童在学校里能找到家的感觉,我们既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要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方便。为此学校将留守儿童的后勤服务保障作为一件重要的工作来抓好抓实。一方面,竭力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和教室、寝室的净化、美化工作,让他们感到居室的温馨。另一方面,在市、县关工委的关心下,我校认真实施了“春苗营养厨房项目”,厨房设备焕然一新并高薪聘请手艺好的师傅做厨师,严把食品采购关,使食堂的饭菜香甜可口,安全放心。开设绿色窗口,建立留守儿童购买饭菜的专用通道。充分保证留守儿童的饮用开水和洗澡用水。总的一句话,创造一切条件保证留守儿童生活无后顾之忧。

为了让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灵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社会主义的阳光雨露,从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品德,学校高度重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家等协调配合,积极争取他们的关心与支持,营造一个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20xx年9月,在县教育局的关心下,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向每一个留守儿童捐赠了爱心包裹;20xx年1月,县关工委、县妇联、县教育局在我校开展了“共享蓝天,健康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送来20xx多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手册》,向部分困难留守儿童赠送了书包和学习用品,争取县扶贫办出资捐赠了20部爱心电话。汝城县民营企业家谭合平先生向留守儿童捐赠了300多册图书,县关工委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并对留守儿童走访慰问,牵线搭桥结对支持。

总之,我校多措并举,让老师变成留守儿童的父母,把校园变成留守儿童温馨的家,让留守儿童心灵不再孤寂,亲情不再缺失,学业不再放弃,性格不再冷漠,良好品德逐渐形成,有利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

活动方案。

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生日祝福。

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民情日记关爱农村留守老人

起床闹钟把我叫醒了,窗外透出光亮,这是我们第六组在桑植县瑞塔铺镇鸟儿岭村“进村入户”的第二天。

站在户主刘老师的院子里,享受着乡村早晨的宁静。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村落,蜿蜒的水泥路伸展到各家各户,村民大都住上了楼房,院前的一幢新房已经建好了第一层,这是刘老师的女儿女婿用打工赚来的钱修建的,计划修建三层,两个刚成年的儿子一人一半,他们建好房子以后,继续回福建打工。回想起昨晚刘老师说十年前修房子时,建筑材料全靠马队驮运,使我对“要想富,先修路”的。

口号。

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命,现在主要生活来源是家里不多的田地,自己的农村社保和来自各方面的救济。了解到情况后,几位同学纷纷慷慨解囊,为老人捐了几百元钱,让老人家添点御寒衣被,买些生活日用品。对于我们送上的慰问金,户主的儿子一直不好意思接,村支书才把慰问金放到了他的手里。

第二户贫困户是82岁的王奶奶,儿子早逝,王奶奶身体倒还健朗,耳聪目明,生活基本能够处理。交谈的过程中,一直向我们道谢,念叨着我们的到来,让她感到了后辈的温情。当我们和王奶奶合影的时候,王奶奶说她的旧帽子不好看,坚持要摘下帽子才和我们一起照相,好可爱的一位老奶奶!陆续又去了两家贫困户,都是因为年老无子、身体残障方面的原因致贫,我们为贫困户都送上了慰问金,钱不多,希望能表达我们的一份心意,体现社会的温情。

整个走访花了近三个小时,一路上,我们谈到现在的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面临着负担重、收入低、精神生活单调、家庭氛围缺失、医疗保障不足、安全隐患多等等问题。

在慢慢解决,我相信,通过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的愿望。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第一步、建立关爱档案。通过三个月的走访串户,我对本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爱好、家庭情况、家长务工地点、联系电话、监护人等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在争取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对“问题留守儿童”、“困难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关爱。

第二步、构建关爱网络。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自身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村两委、党员、以村民组为单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乡党委政府为带头,大学生村官为主体,村干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的结对帮扶关爱网络。

第三步、搭建关爱平台。一是以村级网络为平台,做一名“联络员”,开通“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交流,接受亲情关爱;二是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做一名“播放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观看励志教育专题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做一名“管理员”,全天候为留守儿童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平台,做一名“组织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

第四步、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资助,积极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临时爸爸”等关爱活动,由妇联、共青团牵头,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学习生活用品,尽力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让留守儿童在帮扶和关爱下快乐健康成长。

八月份:

1、成立村级领导组、对全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底。

2.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档案。

3、开展“爱心妈妈”等结对活动。

九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与学校配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十月份:

1.开展留守儿童庆国庆活动

2.完善结对活动、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有条件开展亲情视频。

十一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结对活动。

十二月份:

1、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3.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及论文撰写。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中学关工委和退教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他们以“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退而不休,老而弥坚,把自身的天伦之乐延伸为对社会的博爱,扩展为对青少年的关爱。他们为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人生不言老,事业常求新。

农村经济条件较差,种地又没有技术,因此,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是一种办法,而孩子只能由家中的老人抚养,而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根本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责,还有一部分家庭仅剩孩子一人在家,使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作为“留守儿童”,在寒暑假期间,更是处于自由状态,这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和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

我校老同志本应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之福。自从学校成立关工委,聘任他担任校外活动辅导员,特别是听到学校领导向他讲述关工委对关心和教育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后,他深感责任的重大,坚持深入学校,搞好调查研究,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近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他们远隔千里,一年半载得不到交流和沟通,许多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怪异等心理障碍,造成了他们今后与人难以交流、难以适应社会等诸多问题。我校刘训杞等老同志放弃许多休息时间,认真摸清底数,掌握信息,分清重点,逐一帮扶,齐头并进。为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构筑起由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参与的三道爱心防护网,联合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收集典型案例。在方法上灵活多样,摆脱一味的批评教育的传统方法。针对“留守儿童”大多家庭经济困难,从生活上、学习上予以关心,让这些失缺亲情关爱的野百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也能拥有灿烂的春天。

关心“留守儿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大事,为了给“留守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为了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都能拥有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为了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他们心系朝阳事业,情系弱势群体,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只讲奉献、不图索取,只讲服务、不计报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风采。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结合本次“xx”庆祝活动,现将关爱留守儿童暨满愿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我校要求以教室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主题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儿童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儿童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学校根据xx等节日契机,由xx小学与xx联共同举办庆“xx”暨“关爱留守儿童”慰问活动。此次活动根据学校及教室摸底所了解到的留守儿童情况,并征集所有留守儿童心愿,镇妇联及团委联合发动并组织一些爱心人士开展了现场满愿活动。这些爱心人士来自高台四面八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尽可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让每一个孩子们都能过上一个幸福祥和的节日。

最后,xx镇妇联主席xx对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她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的典范和经验进行广泛宣传,呼吁社会各界更多的爱心力量来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快乐成长。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每个教室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1、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指导,缺少学者引领。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显著。

2、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机制,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狠抓工作落实,把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流动留守儿童和其他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一起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内容

以来,县人社局积极履行社会职责,通过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并结合重大节日、精准扶贫、劳动监察执法工作,不断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是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及时调查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结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有针对性的向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和用工需求,引导全县就业群体在县域内就业。仅20,县人社局就发放招工宣传资料10000余份,吸引了1000余名劳动者在县域内就业,有效减少了因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与子女两地分离的'状况。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回归家园、奉献家乡”活动,针对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有创业项目的的在外务工人员,鼓励回乡创业就业,为他们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2016年全年新增在外人才返乡创业项目8个、返乡创新创业及就业人才2650余人,不仅有效吸引了外出人员在本地创业,还培育了大量工作岗位,有效减少了留守儿童的出现。

二是积极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2016年5月30日,县人社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组织开展了一次爱心募捐活动,县人社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献爱心,总计为留守儿童暨贫困学生捐款15450元,除此之外,县人社局机关、医保局、社保局、就业局、居保局还分别为留守儿童暨贫困学生捐款10000元、5000元、5000元、5000元,个人加单位总计捐款达45450元。中秋节前,县人社局又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开展了一次爱心募捐,为定点扶贫村的留守儿童再一次募捐了15000余元和大量书籍,并于节前开展慰问时送到留守儿童手中。今年5月份,人社系统又组织了一次爱心募捐,再次为留守儿童募捐2000余元,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人社部门的温暖,展现了人社系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

三是打击企业非法用工。

认真贯彻省市有关打击非法用工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严格执行“禁止使用童工”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开展劳动法规义务宣传活动,将相关宣传单分发至各社区、企业和个体户,增强了用工单位的法律意识,督促企业依法用工,维护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适时根据本校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控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一)制定计划,注重平时。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五、二班学生王某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辛文言老师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带至县骨科医院去看医生,在他在床上静养期间,每天坚持为他端饭送水,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学习更加用功,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

(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作为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千差万别。我校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六、一班留守儿童程某,其父母均在广东打工,由其70多岁外公代为管理,平时喜欢穿着打扮,花钱大手大脚,成绩时好时坏,其外公根本无法管理。我们在全面了解此生情况后,制定了针对此生教育引导方案:在周末带他到建设工地去调查了解生活,让他观看红色教育影片,让他与父母通过电话了解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一次,我们发现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恶习,认真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消除痼疾,促进健康。通过每周班队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

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代理家长”。加强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刘某,父母都在云南打工,家里只有兄妹二人,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上课时经常睡觉。通过走访了解,发现其由于精神空虚,缺乏关爱,结交了社会一些缀学少年。我们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让其重新振作精神,免其走入歧途。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后,各校更会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走进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我局认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我局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进社区”的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干部职工进行帮扶工作,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局每位干职工与两名留守儿童结为帮扶对象,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关爱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目前,我局共结成帮扶对子23个。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局按照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每半年开展一次家访,帮助其家庭解决困难,指导委托监护人加强和改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每三个月与留守儿童父母通一次电话,通报孩子的情况和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并征询意见;每一个月与留守儿童开展一次活动,开展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关爱人员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留守儿童节假日管护,确保留守儿童安全快乐地度过节假日。活动中,我局共走访留守儿童家庭16次,开展课外活动4次,为帮扶儿童提供书包等学习用具23套。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与家长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健康成长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及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我校教师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经常请来专家领导来校作指导,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教育治理水平。

每班推荐4—5名典型留守儿童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留守儿童,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有教师同学关爱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我校的留守儿童在全校学生中占很大比例,这些孩子大多数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宠爱至极,生活中的大小事几乎全部包办,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劳动观念淡漠,劳动技能欠缺,生活处理能力低下。为了增强留守儿童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我们设计了“我有一双巧巧手”劳动技能大赛。通过竞赛,展示孩子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不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接送孩子不方便,大部分孩子中午在学校就餐,中午的这段时间除了让孩子休息好,学校组织各班同学认真阅读各种有益书籍,并争取到xx流动“爱心书屋”的大力支持,大大充实了各班的图书角。

红领巾广播台开播“午间书场”栏目。每天中午11:40至12:00两名播音员利用学校广播,给全校师生读名著,这学期读完了《西游记》,并读了《成长青春励志篇》中的许多优美文章。

在孩子们爱上读书时,大队部组织了一次“读书演讲”和“诗文诵读”比赛,留守儿童们个个精心准备,在比赛中一展风采。活动的开展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热情。

每周五的“红领巾广播台”开设习作平台、美文欣赏、知心姐姐、生活小知识、歌曲点播等栏目,伴着轻柔的音乐,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不仅让留守儿童们饱了耳福还懂得许多道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机制,不断总结出新,狠抓工作落实,把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流动留守儿童和其他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一起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工作总结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二0xx年起,我校就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20xx年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吴绵景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全校确立了七十一对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中心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2、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4、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机制。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问题留守儿童”、“困难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关爱。

第二步、搭建关爱平台。一是以村级网络为平台,做一名“联络员”,开通“视频交流”,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交流,接受亲情关爱;二是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做一名“播放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观看励志教育专题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做一名“管理员”,全天候为留守儿童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平台,做一名“组织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我乡共x万万人,在校学生近x人,其中留守儿童x人,占学生总人数的x。根据县教育局要求,在全校开展心手相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力求做到“专门化、系统化、科学化”,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我乡成立了“xx中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各个班主任组成,形成了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根据对本乡的“留守”儿童数量、状况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组建“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学习和爱心帮扶联系制度,阅览室有符合青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学习辅导资料和课外读物;有适量球类、棋类等文体器材。

(二)实施“代理家长”制度。发动全体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积极开展心手相牵“一对一”结对子活动,推进“代理家长”关爱行动,“代理家长”采用“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的形式,进行牵手结对帮扶。

(三)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假日家长回乡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四)丰富工作载体,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环境。组织开展符合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诸如“今日我当家”、“我给爸妈寄贺卡”等主题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培养留守儿童自立、自强、自信、活泼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学校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工作落实到位,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制度完善,落实关爱行动班级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留守儿童工作上全面上一个新台阶。

我校于x月x日举办了“xx”留守儿童快乐日合唱比赛,全体师生参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接着举行了“我给爸妈送祝福”的寄贺卡活动,加强了亲情教育。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校教师从领导到教师,都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劳动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从物质上、精神上、生活上去关爱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引路人和呵护人,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学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形成以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主的帮扶网络体系,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各校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学校积极打造爱心家园,教师力争当好留守儿童行为的“监护员”、感情的“交流员”、生活的“管理员”、思想的“辅导员”和健康成长的“指导员”。各校师生关系融洽,形成了浓郁的育人环境。

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和帮扶活动,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中心小学:

一、确定工作目标。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考评制度。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守儿童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全校确立了16个帮扶小组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做到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建立学校与家长(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教育课,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对教师进行考评。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胡集完小:

一、认真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生活上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各班的留守儿童进行登记,含家庭环境,家长去向和代管家长的情况等,定期开展有益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文娱活动。

2、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开通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 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4、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

5、开展赠生日贺卡、写生日感言、送生日祝福活动,让留守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西沙河完小:

一、建立档案,掌握情况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适时根据本校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用心关爱,感受亲情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控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一)制定计划,注重平时。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五、二班学生王某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辛文言老师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带至县骨科医院去看医生,在他在床上静养期间,每天坚持为他端饭送水,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学习更加用功,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

(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作为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千差万别。我校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六、一班留守儿童程某,其父母均在广东打工,由其70多岁外公代为管理,平时喜欢穿着打扮,花钱大手大脚,成绩时好时坏,其外公根本无法管理。我们在全面了解此生情况后,制定了针对此生教育引导方案:在周末带他到建设工地去调查了解生活,让他观看红色教育影片,让他与父母通过电话了解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一次,我们发现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恶习,认真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消除痼疾,促进健康。通过每周班队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

三、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代理家长”。加强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刘某,父母都在云南打工,家里只有兄妹二人,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上课时经常睡觉。通过走访了解,发现其由于精神空虚,缺乏关爱,结交了社会一些缀学少年。我们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让其重新振作精神,免其走入歧途。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后,各校更会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走进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xx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根据津教发[20xx]21号)和xx委办发[20xx]48号文件精神,结合xx区各学校实际情况,对片区内各教管中心以及辖区内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现就津南片区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xx区有法人单位学校x所,共有学生x人,学生%都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片区内各校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的结果来看:辖区内“留守儿童”总数为x人,占学生总数的%,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

1、各教管中心成立“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和工作小组”:各教管中心主任任组长、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以办公室人员和各校校长为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各教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与镇关工委密切配合,争取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探索和尝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辖区各校构建立了家校联系网络:一是完善留守儿童亲人联系方式,二是寻找代理爸爸和妈妈;三是各校德育处具体负责,各班主任具体实施,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为了使留守儿童工作规范有序发展,各校也成立了由校长、德育处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制度。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片区各校对留守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把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地址、打工地址、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住址、联系电话登记在册,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有《留守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登记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留守学生个案记录》、《隔代家长培训记录表》等,收集他们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实施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定期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

2、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表彰奖励机制。有的学校开展评选“优秀母亲”、“优秀家长”“教子有方家长”等活动。对那些“遥控”教育孩子有方、指导有力、孩子能力强、学习等各方面优异的父母进行表彰奖励,并请他们介绍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3、实行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制度。学校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各学校一学期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一至两次。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和电子文档,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在“家”中开展活动。

xx小学与xx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手拉手一帮一对口联系学校”,成为x区首批留守儿童对口联系单位。

2、开通亲情电话。

每所学校都开通了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代理家长。

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老师必须作一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4、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多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各校成立多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6、心理疏导融真情。

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建立校、处、班“三级”心理咨询辅导站,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咨询热线,安排亲情接触课,扫除“留守孩子”心理的阴霾。教师随时洞察学生心理与有心理疾障的学生经常交流,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他们树立起稳定、健康和积极奋发的正常心态。

7、读一本好书。

老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每位留守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分年级段进行评比,陶冶学生的情操。

8、写一封亲情书信。

代理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9、过一个快乐的生日party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各校各班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同生日的人数多时,开特别座谈会),大力开展“留守儿童”赠一张生日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广播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老师、代理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10、主题活动促发展。

各校根据实际坚持开展评“先进寝室、生活自理能手、守纪标兵”的三评活动、演讲比赛,书画大赛,文体节目比赛、“雏鹰争章”、“我自主我快乐”、“争做五心四好少年”、“看谁进步快”的主题演讲活动以及“参观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与黑网吧告别”、“安全在我心中”、“做文明学生”等系列主题活动。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留守儿童,全社会应该共同参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同学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我辖区用爱与关怀为留守儿童营建了幸福的家园,也推动了各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后我们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切实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引导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