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土面积教案(精选14篇)

时间:2023-11-27 18:43:02 作者:文轩

通过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是教师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和有序进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国土面积》教案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标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第六课时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1、练一练1、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国土面积》

1.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出示中国地图。

3.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出示四个数据。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0000平方千米。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小学四年级数学《国土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

1.口算: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2=300+(300+2)×43=300×+2×。

=+(2000+3)×14=2000×+×。

(二)、新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出示102×()。

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

老师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

出示:计算102×43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可能出现:

(1)(100+2)×43(2)102×(40+3)。

在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01×84=×84+×8492×203=92×(200+)。

=92×200+92×。

(2)计算102×24。

出示:9×37+9×63。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1)9×37+9×63。

=333+567。

=900。

(2)9×37+9×63。

=9×(37+63)。

=9×100。

=900。

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

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重点理解、说明第二种方法。

小结: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

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订正时,说明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引导学生小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算式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

(三)、巩固练习。

1.师生对出题。

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连接起来。

23×12+23×88(35+45)×12(11×25)×425×(4+40)。

3.p38/5。

(四)、小结。

谈收获。

(五)、作业:p38/6—8。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计算102×439×37+9×639×37+9×6338×29+38。

102×43=333+567=9×(37+63)=38×(29+1)。

=(100+2)×43=900=9×100=38×40。

=100×43+2×43=900=1520。

=4300+86。

=4386。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国土面积》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1、练一练1、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国土面积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具准备:

学生学具和计数器。

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数。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活动二:实践练习。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面积》教案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教学中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教学中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3、教学中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凶手: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面积和面积单位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面积》教案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

课本第78页例3,第80、81页练习。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3、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课件。

一、复习旧知。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用蓝色涂出周长。课件出示图形。

2、写出正确公式。

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3、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例3。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

2、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周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1)意义不同。

(2)计量单位不同。

(3)计算方法不同。

三、综合练习。

1、课本81页10。

学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后独立完成启发学生看表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当长和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四、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80页6、7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长+宽)×2(a+b)×2。

正方形周长=边长×44×a。

长方形面积=长×宽a×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a×a。

国土面积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对此,教学时可以从媒体中收集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接着,可以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询问学生对国土面积的了解情况,并逐步引出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让学生读一读。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来体会改写的方法,可以提出: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然后,将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同样,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练一练〗。

第1题。

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因此,在开展这方面的练习时,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而不要只是单纯地进行改写数的练习。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我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有: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

第2题。

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改写大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改写多位数。

教学难点:能够归纳多位数改写的方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中国地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学习新课《国土面积》,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问:谁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生回答。

老师这里还有我们国家新疆等地的面积数据,出示小黑板:

新疆唯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660000平方公里。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公里。

黑龙江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公里。

江苏省土地面积约:100000平方公里。

谁来读一读这些数?学生读数。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觉?觉得这些数怎么样?

二、探究新知。

1、师:我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国家的国土面积一些数据是这样显示的960万平方公里,板书。

仔细观察这两个数是不是相等?读一读。那么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呢?后面的一个比前面的少了什么又多了什么?(少了四个0,多了一个万字)。

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呢?(生回答:把整万的数万位后面的四个零去掉,然后再加上一个“万”字。)。

2、下面同学们动笔,把小黑板上的四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指名汇报师板书,并让学生回答是怎么想的。

师板书:10000000000让学生想一想怎么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指名到黑板前面写,其余自己在练习本上写。

5、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整万的数和整亿的数的改写,说一说,该如何改写?

书中还告诉我们一个有关国土面积的小知识,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书,教师问:读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感受?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拓展练习。

1、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查资料,了解我国西部的12个省市自治区,谁查到了?说一说。

2、我国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是我国21世纪重点开发的区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全国西部地区土地情况表。

学生看表读出表上的数据。

动笔将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然后互相交流。

3、老师还收集了这12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

4、同学们收集生活中的大数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把这些数改写成以万或者亿为单位的数。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洪上学校张小丽。

《国土面积》一课是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授多位数的比较大小。以下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几点体会:。

一、用旧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令我惊讶的是全班没有一个举手发言的。学生能说出答案,可是却没有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我想这是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够。北师大教材淡化概念,在课本上没有概念、方法性文字出现,所以教学中,我有时也疏忽这面的锻炼,在今后备课中,我会参考人教版教材,使新老教材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课堂上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总结知识点。

二、教学技巧的运用。

国土面积

[教学内容]国土面积---改写(第9页)。

[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教学后记]。

课堂上看见同学们好似个个都懂了,作业一做纰漏就出来了,谢雨航连错4题,我真是生气啊,课堂上一再强调“要专心听”可是有些学生就是不专心,现在的孩子真是拿他没办法哟!

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国土面积》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我国国土面积的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2、出示中国地图。(并多媒体演示中国地图)。

3、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多媒体出示四个数据: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0000平方千米。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学生活动: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并说出数据的特点。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学生活动:生先读出来,再改写。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由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归纳大数改写的基本方法。

(多媒体演示结论)。

结论: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

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八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就可以了。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家给父母说一说,并利用网络、报刊、杂志收集生活中的大数,练习改写。

八、布置作业。

1、教材第9页的1、2题。

1220000=122万。

10000000000=100亿300000000=3亿。

文档为doc格式。

《国土面积》教学反思

《国土面积》一课是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授多位数的比较大小。以下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几点感受:

一、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学生对与数的比较大小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所以上课开始,我举了具体的例子比较45000、4000和45600的大小,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正确答案,我又进一步问学生,那你能总结一下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吗?令我惊讶的是全班没有一个举手发言的。学生能说出答案,可是却没有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我想这是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够。北师大教材淡化概念,在课本上没有概念、方法性文字出现,所以教学中,我有时也疏忽这面的锻炼,在今后备课中,我会参考人教版教材,使新老教材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课堂上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总结知识点。

二、教学技巧的运用课堂上,在讲多位数比较大小时,我告诉他们先分级,位数多的数,那个数就大。位数相同时,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字大,这个数就大。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三、四个数在一起比较时,学生就错。我以为是学生马虎,我还不停的在课上强调要注意比较的方法。下课后我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不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后来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学生先把要比较的数分级,然后再标上序号。根据题要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再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连接起来。学生掌握这个方法后,真的很少出错。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准备面积分别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师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幻灯片。并准备幻灯机。

教学过程:

1、认识物体的表面。

师让学生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文具盒的面、课桌的面,指一指黑板的面、门窗的面。

师指出:像课本封面、文具盒面、课桌面和黑板、门窗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2、认识平面。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名摸一摸它们的表面,使学生感知它们都是平面图形。(板书:平面)

3、认识围成的平面。

师出示下面的图形:

让学生指出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是。告诉学生: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围成的平面。(在“平面”前面板书:围成的)

4、认识表面和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说摸过的物体的表面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师指出:物体的表面、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们都有大有小。

5、师归纳面积含义。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用幻灯出示两个宽相等而且长相差很少的长方形,让生用眼观察它们的大小,当生不能判断时,师通过操作让它们重叠起来,让生分辨大小。

2、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用幻灯出示一个长9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让生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然后师通过操作把图形分成同样大小的方格。让生通过数方格来比较大小。

3、认识面积单位。

师:在用数方格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分成的方格的大小要一样。我们经常使用的面积单位有三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平方厘米。让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图形,量一量它的边长,告诉学生: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并让学生说一说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物体的面积。让生测量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并让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2)认识平方分米。(方法同认识平方厘米)

让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的面积。

(3)认识平方米。让生量一量黑板的边长,认识到一页黑板的面积正好就是1平方米。

让生观察教室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并引导学生测量教室的地面面积。

1、练习二十七的1、2题。

2、练习二十七的3题。“做一做”的第3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让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目的: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米尺、绳子和几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手势比划一下。

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用手势比划一下。

板书课题: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让学生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问:这是什么单位?用它可以测量物体的什么?

让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问:这是什么单位?用它可以度量物体的什么?

并让生说一说1里面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师强调:1厘米是是长度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让生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看看1分米有多长。再让生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面,感觉一下它的大小。

让生比较它们的不同。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指名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不同。

4、小结:

师:从上面的比较我们知道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面积要用面积单位。

1、做“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指一指课桌面的边长和面积。

2、做“做一做”第2题,让生说出横线上应填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3、练习二十七的第4题,让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5、练习二十七的第6题,让生自己在钉子板上围成,师生共同分析周长与面积的关系,从中归纳出:周长相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不一定相同,其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6、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先让生观察,再集体分析。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