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质量报告(实用17篇)

时间:2023-11-16 06:52:19 作者:曼珠

在质量月期间,我们将重点关注产品质量,解决现有问题,并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质量月活动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广东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平均月薪

1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20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49.35万高校毕业生在粤就业。

深圳有1.83万毕业生。

据统计,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其中研究生2.46万人,本科生22.10万人,专科生24.78万人。初次就业率为94.80%,比年同期上升0.19个百分点,其中毕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0.19%,本科毕业生的为94.08%,专科毕业生的为95.91%。

从生源地区分布看,2015年生源地是广东省的毕业生有43.74万人,占毕业生数的88.65%,其中,最多的是广州市,有4.57万人,占毕业生数的9.25%;深圳市有1.83万人,占毕业生数的3.70%。外省生源毕业生有5.60万人,占毕业生数的11.35%。其中华东地区的最多,占外省生源毕业生数的28.29%,其次是华中地区,占27.16%。最少的是东北地区,占5.14%。

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2014年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经济、工学类就业“吃香”

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率100%。

报告显示,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经济学类、农学类、工学类和管理学类4个学科较为“吃香”,皆高于平均初次就业率。

从研究生来说,工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2.63%,其中公共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材料加工工程、临床医学博士、制浆造纸工程等就业率达到100%。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的就业率也较高,达到92.24%。就业率较低的学科有教育学类、艺术学类和哲学类,分别为81.48%、82.47%和83.56%。

从本科生来说,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5.39%;其次是农学类,就业率为95.37%;第三是工学类,就业率为95.28%。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就业率尤其不错,均超过96%。

本科生哲学类工资最高。

专科最高的是交通运输类。

报告指出,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为3130元,比2014年增加240元,增幅为8.30%,其中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薪为5720元,本科毕业生为3439元,专科毕业生为2646元。在各学科(专业大类)平均月薪中,研究生最高的是管理学类7123元,农学类毕业生的平均就业薪酬最低,仅为4419元;本科最高的是哲学类4325元,专科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大类3065元。

从研究生专业平均月薪看,平均初次就业薪酬最高的是企业管理专业,为11317元,其次是工商管理,为9283元;第三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8779元。最低的是市政工程专业,为3470元,其次是劳动经济学,为3615元。

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2014年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从本科生专业平均月薪看,平均初次就业薪酬最高的是信息安全专业,为5231元/月,其次是侦查学,为4839元;第三是计算机软件,为4767元。最低的专业是工程造价,为2249元;其次是机电技术教育,为2603元。

从专科生专业平均月薪看,平均初次就业薪酬最高的'是空中乘务专业,为4089元,其次是电气化铁道技术,为3920元;第三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3601元。最低的则是临床医学,为2079元,还有中医学,仅为2119元。

毕业生深圳就业工资最高。

平均月薪3502元。

2015年毕业生中,有76.19%到企业单位就业;有4.95%选择升学和出国;有2.22%到机关、部队、党群及政法系统单位就业。

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有39.01万人,占毕业生数的79.06%。自主创业人数有3671人,比2014年同期增加114%,其中本科毕业生创业人数为2350人,占创业人数的64.18%。较多毕业生选择在广州、深圳等地区和零售业、教育、文化艺术业等行业创业。

从就业地区来说,广州市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15.72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35.45%,比2014年减少0.31个百分点;其次是深圳市,有6.89万人,占15.55%,比2014年增加1.22个百分点;第三是佛山市,有3.94万人,占8.88%。比2014年减少0.4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2015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初次就业率为94.80%。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比2014年有所增加,为3130元,管理学类研究生、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分别坐上“最高月薪”的宝座。

到广东省外地区就业的有2.31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5.20%,比2014年减少0.27个百分点。外省地区中,到上海市就业的最多,有2217人,占到外省地区就业毕业生的9.61%;其次是北京市,有2195人,占9.51%。

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到深圳市就业的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最高,为3502元/月,比平均就业薪酬高11.88%。其中,研究生平均就业薪酬为6831元/月;本科生则为3899元/月。深圳也是为本科毕业生提供4000元以上薪酬比例最大的地区,达到41.44%。

到广州就业的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仅次于深圳,为3233元/月,比平均就业薪酬高3.29%。到揭阳市就业的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最低,为2478元/月。

广东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平均月薪

广东省教育厅昨日发布《20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50万毕业生留在省内就业的占94.80%。从薪酬看,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薪为5720元,本科毕业生为3439元,专科毕业生为2646元,同比均有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医学研究生月薪涨最多,一年涨了近1000元/月。若按行业种类分,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就业的研究生最高达8291元/月。

年广东省共有49.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其中研究生2.46万人,本科生22.10万人,专科生24.78万人。2015年广东省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4.80%,比初次就业率上升0.19个百分点。其中毕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0.19%,本科毕业生的为94.08%,专科毕业生的为95.91%。相比前一年,毕业研究生、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都有下降。

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为3130元,比20增加240元,其中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薪为5720元,本科毕业生为3439元,专科毕业生为2646元,同比均有增幅。具体看,研究生中薪酬排名前三的是,管理学类7123元/月、工学类6111元/月、经济学类5850元/月。需要指出的是,与年相比,医学类的增幅为24.01%,比例最大,从4127元涨到了5118元/月,涨了近1000元/月。文学类、历史学类增幅也超10%。

本科毕业生中,哲学平均就业薪酬最高,达4325元/月,其次是工学类3652元/月、教育学类3619元/月。农学类的最低,为3138元/月。专科平均月薪最高的是信息安全专业,为5231元/月,其次是侦查学(4839元/月)、计算机软件(4767元/月)。

研究生就业互联网月薪最高。

从行业种类平均薪酬看,全部毕业生中,烟草制品业最高,为4922元/月,比平均薪酬高57.25%。其次是研究和实验发展(4042元/月),第三是货币金融服务(3774元/月)。

从行业种类看,毕业研究生就业人数最多的是卫生行业4128人;其次是教育行业3815人;第三是货币金融服务1105人。平均月薪排前三位的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8291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608元、汽车制造业7458元。平均就业薪酬最低的是畜牧业(4110元/月);其次是体育行业,为4221元/月。

本科生在行业种类平均月薪中,最高的是烟草制品业,为4673元,其次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4078元,第三是航空运输业4051元。

毕业生8成去基层就业。

总体看,2015年毕业生中,有76.19%到企业单位就业,比2014年增加0.69个百分点;有4.95%选择升学和出国,比2014年增加0.20个百分点。

2.46万研究生中,约1.12万毕业生到企业单位就业,占毕业研究生人数的45.76%;约0.95万毕业生到机关、部队、党群及政法系统单位和事业单位就业,占38.63%。

本科生22.10万人,15.56万毕业生到企业单位就业,占70.39%;3.02万毕业生到机关、部队、党群及政法系统单位和事业单位就业,占13.65%。

值得一提的.是,近50万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有39.01万人,占毕业生数的79.06%。在各学历层次中,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比例最大,为86.46%,本科毕业生为74.42%,毕业研究生为46.16%。基层就业比例最大的研究生学科为农学类59.95%,本科的为教育学类81.97%,专科的为轻纺食品大类93.19%。

珠三角9市吸纳8成多毕业生总数。到广东省外地区就业的有2.31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5.20%,比上年减少0.27个百分点。不过,就业地区在广东省外的平均薪酬为3786元/月,比2014年高20.96%。这一水平高过广深两地。其中在北京市就业的平均薪酬最高(4497元/月),其次是上海市(4351元/月)。前者比深圳就业的月薪高出约1000元/月。

截至2015年9月1日,2015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为3671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14%,创业比例为0.74%。其中本科毕业生创业人数为2350人,占创业人数的64.18%。此外,研究生有140人,专科生1181人。

广东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平均月薪

春节过后大学生春季招聘市场日渐活跃,去年的2015届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怎样,薪酬如何?哪些专业就业形势好,哪些是“就业困难户”?日前,我省有关部门权威发布《2015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中一些大数据将给要考大学的高中生一些专业参考,给即将找工作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数据分析。

我省2015届就业大数据。

毕业生总数17.7万人。

2015届全省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77131人。其中,专科生46980人,占26.52%;本科生112410人,占63.46%;研究生17741人,占10.02%。

女生多于男生。

2015届我省全体高校毕业生中,男生80931人,占46.46%;女生89540人,占53.54%。

211高校毕业生仅占17.16%。

211高校毕业生30396人,占2015届全体毕业生的17.16%;普通本科111167人,占62.76%;高职高专35568人,占20.08%。

本科以上工学类毕业生最多。

2015届不同学科门类的本科毕业生中,工学人数最多,占2015年本科毕业生的31.10%;历史学和哲学毕业生人数较少。

毕业研究生中,工学人数最多,占2015年毕业研究生的21.84%;哲学和军事学毕业生人数较少。

专科毕业生中,制造类人数最多,占专业毕业生总数的22.28%;环保气象与安全、水利、公共事业、农林牧渔和公安大类的毕业生人数较少。

近六成毕业生是本省生源。

这届毕业生生源主要集中在吉林省,占总人数的58.35%。其次为辽宁省,占比4.41%;第三是黑龙江省,占比4.24%;随后依次为山东、内蒙古自治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苏等。

另有0.34%的北京生源、0.17%的上海生源、0.40%的广东省生源毕业,人数非常少。

就业率(由高到低):

本科生、研究生、高职高专生。

总体就业率82.61%。

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2.61%。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0.36%;本科生就业率为84.31%;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9.43%。

男生就业率为83.15%,女生为82.15%。

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87.79%;普通本科为81.85%;高职高专为80.64%。

多数毕业生在3个月内就业。

2015届毕业生求职时间普遍较短,67.61%的毕业生在3个月之内落实就业岗位;20.60%的毕业生在3至6个月就业;5.23%的毕业生在6至9个月就业;5.11%的毕业生在9至12个月就业。仅1.45%的毕业生求职时间在12个月以上。

就业人数前五位的行业领域。

综合看我省2015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就业人数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15.10%)、教育(11.31%)、建筑业(9.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06%)、卫生和社会工作(7.99%)。

研究生的农学成就业“困难户”

2015届本科毕业生各学科就业率差异较大,就业率最高的学科为工学,就业率为87.30%,最低的学科为教育学,就业率为79.39%。其它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经济学(84.41%)、医学(84.11%)、农学(84.02%)、管理学(83.91%)、理学(83.84%)、文学(83.64%)、历史学(83.48%)、哲学(83.08%)、法学(81.72%)、艺术学(80.44%)。

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学科也是工学,就业率为88.58%;最低的是农学,就业率为61.55%。

专科生就业率最高的是制造类,为83.82%;就业率最低的是环保、气象与安全类,为64.86%。

43.31%毕业生民营企业就业。

从单位性质来看,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最多,占总就业人数的43.31%;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紧随其后,分别占14.69%和7.27%。

每百名毕业生中有1人创业。

从就业形式看,签就业协议就业的毕业生占43.63%,自由职业人数比例为6.23%,自主创业人数比例为1.09%,升学为8.11%,出国(境外)为1.62%。

目前,全省有各类大学生创业园106家,创业大学生4411人,带动就业29083人。已有8所高校成立了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专门机构。

近三成吉林省毕业生出省就业。

从就业区域来看,东北地区就业人数最多,占总就业人数的60.13%(其中在吉林省内就业的46.5%);排在第二、三位的是北部沿海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13.83%和7.90%。

在已就业的吉林省生源中,出省就业的为21272人,占生源比例的27.79%,持续呈外流趋势。

“考研热”有数据依据。

现象1。

每10个本科毕业生中有1人考研。

从毕业生学历分布看,10.13%的2015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了继续升学;研究生的升学比例为2.80%;专科毕业生升学比例为5.28%。可见,我省本科毕业生的升学深造意愿最强,每10个本科毕业生中就有超过1人选择了升学考研。

此外,分别有2.24%的本科毕业生、1.06%的研究生毕业生、0.35%的专科毕业生选择了“出国、出境”。

自主创业方面,我省2015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21%,毕业研究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02%,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0.86%。

现象2。

名校毕业生在教育业就业优势大。

211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比例最高的教育业,所占比例为32.10%,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排在前三位的是制造业、建筑业和教育,比例分别是12.78%、11.01%和10.72%。

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性质排在前三位依次是中初教育单位、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比例分别是22.96%、21.72%和19.53%。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比例为48.89%,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用人单位。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比例最高的是制造业,所占比例为20.94%。

算算账:

2015届的就业成本。

花了多少?

七成以上毕业生求职成本低于1500元。

2015届毕业生求职花费水平总体较低,花费金额主要集中在1500元以下,比例为74.39%。其中,花费500元以下的占21.58%;花费500-1000元的占24.22%;花费1000-1500元的占28.59%。

求职花费在1500-2000元的占14.37%,花费在2000-2500元的占5.01%,花费在2500-3000元的占4.25%,仅1.98%的2015届毕业生求职花费在3000元以上。

能赚多少?

被调查的我省2015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3460元,不同学校类型、学历层次、学科门类的毕业生差异较大。

2015届毕业生整体,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平均月薪分别是4501元、3345元和3003元。

211高校、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分别是4235元、3512元和3077元。

不同学科门类的毕业生平均月薪主要集中在3000元至4000元。按专业分,管理学类大学生平均月薪最高,为3680元;艺术学类大学生平均月薪最低,为3160元。

是否满意?

本、专科毕业生满意度差别不大;研究生满意度最低。

在被调查的我省2015届毕业生中,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均较高,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工作满意度差别不大,分别是96.75%和96.52%;研究生工作满意度最低,为94.48%。

未来三年我省毕业生就业趋势预测。

预测1。

工学类仍将最好就业。

从计划招聘毕业生学科门类来看,在未来三年招聘计划中,对毕业生的学科门类需求程度前五位是工学、农学、管理学、理学和经济学。

预测2。

制造业用人需求量最大;信息产业需求增加的比例最多。

从对2015届毕业生计划招聘的数量来看,国有企业计划招聘的规模均明显大于其他性质的单位;商业服务业、信息产业及制造业的需求相对较多。招聘需求数量排在前三的行业是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与管理行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预计未来三年信息产业人数需求增加的比例最多,比例为65.87%。

预测3。

小微企业的人才需求旺盛。

从未来三年对吉林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趋势来看,58.20%的用人单位表示未来三年对吉林高校毕业生需求将增加,23.01%的单位表示需求与目前持平,10.97%的单位对未来毕业生的需求趋势不确定。

人数小于100人的小微企业未来三年需求增加的比例最高,比例为63.71%。

基本判断:

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哪些能力?

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用人单位对我省2015届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4.35%。就调查单位总体而言,对毕业生各项职业能力的满意度前5位依次是:专业基础、团队协作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执行能力。对各项职业能力的满意度前5位依次是:为人诚信、乐于助人、工作勤奋、严谨踏实和有责任感。

东南大学发布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制造业

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

5、金融业

1、教育

2、卫生和社会工作

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

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生存发展,为了了解20xx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培养质量,对20xx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和评估。此次调查目的是了解20xx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求职过程等。通过了解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质量,从而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情况提供反馈,进而为学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推进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更好地为实现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每年的就业情况统计是一项常规工作,主要途径是各个系部团总支书记、辅导员,通过电话、微信、qq等现代化工具逐一调查登记。

本次就业状况调查评估,一方面是客观评估20xx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为推进学校就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针对20xx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情况,毕业生问卷包括十二个部分,分别为各系部毕业生人数、升学、就业人数、就业录用渠道、就业地点、单位性质、平均工资、在教育岗位就业人数、专业对口比例、待就业比例、自主创业比例等。

全校共统计到2291名毕业生就业信息。其中,升学299人,就业1506人。就业率79%。政史系、教育系就业率较高,在90%以上。今后应继续发扬这些系部的学科优势,同时,要加强其它系部的专业竞争力。

从就业录用渠道看,就业1516人,其中,协议就业166人,占11%,协议就业人数和比例逐步走高。通过招聘考试录用的69人,占5%,占比较小,显示近几年来,上岗考试的压力越来越大。灵活就业1281人,占84%。

从就业地点看,在生源地就业1401人,非生源地404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在逐步改变,走出去的观念逐步树立。

从单位性质上来说,公立单位463人,私营单位1053人,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改变,已不局限于到公立单位工作,更多的加入到了私营企业。

毕业生平均工资1927元,处于中等水平。

在教育岗位就业的人数650人,占就业总数的43%,说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还是教育岗位,占比较大。就业与所学专业对口的524人,占36%。显示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比例较高。

待就业486人,占21%,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较小;自主创业24人,占1.5%,毕业生的创业意识还不是很强,今后,学校需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培训与指导。

(一)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1.加强实践锻炼。

用人单位十分重视应届毕业生的社会实践经历,甚至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大学生应当尽早开始规划,并有计划地参与社会实践,为求职做好准备工作。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应当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有计划、有意识的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自我评价。

正确的择业观包括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恰当的职业评价,在大学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之际,能否把自我的位置摆正,顺应形势,在竞争中赢得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总是首先决定于大学毕业生能否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恰当的职业评价有利于大学毕业生选择到理想的职业角色,避免因为薪酬福利待遇等而忽视了个人职业发展。

3.采取积极的就业行动。

大学生要在就业信息收集、简历的制作与投递、面试准备、求职礼仪等方面采取积极的行动,如主动与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各系部、班主任保持联系,及时获得学校发出的相关就业信息;在初步判断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向一些单位投递简历;在招聘会现场,并争取与招聘人员有更充裕的沟通时间和机会;面试前要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预想要提问的问题等。

(二)学校的人才培养。

1.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

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能相对直观地反映专业社会需求和社会认可度。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考生及家长了解报考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尤其是在专业志愿填报上尤为明显,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专业填报的热度。生源选拔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学校在每年招生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与各系专业就业率和就业结构挂钩。

2.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专业课程的设置。

学校要开展专业综合改革,依据市场需求、就业导向开展人才培养,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践资源等专业内涵建设。在课程设置方面,随着就业形势及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必修课、选修课等各类课程的比例。

3.确立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要确立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教育等方面积极进行大学生能力建设,构建大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学校应更加强重视和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就业后更好地适应职场、胜任工作要求。

(三)学校就业指导服务。

为了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招就处加强了解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真实要求,并以此为根据来提供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如: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并进行个体指导,介绍职位对人的个性、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介绍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职位和本专业对口或相关行业的情况等等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2.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信息化是加强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毕业生反馈其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太少;因此学校应当不断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学校的信息平台建设,可以广泛收集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主渠道作用。

3.积极关注国家项目,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学校应当不断创造条件,推进毕业生入伍预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及自主创业等重点工作。通过辅导员召开班会动员学生,或者通过校内海报宣传、就业信息网上的宣传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国家项目及相关的政策保障,从而做好毕业生“三支一扶”、“大学生到村任职”等就业项目的组织招募、保障支持等工作。

4.丰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

我校大学生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毕业生毕业学年将参加gyb创业意识培训,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争取把我校就业工作做细、做实。

5.努力提高毕业生专升本升学率。

20xx年专升本考试报名746人,录取人数289人,升学率为39%,今后将继续加强专升本工作,使更多毕业生到本科院校深造,努力提高专升本升学率,从而带动就业率。

总之,20xx年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情况良好。

化学专业就业质量报告范文

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前景不错。应用化学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应用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当今所有高新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

所以应用化学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发展前景,由于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毕业生将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泛的选择范围,化工企业、贸易公司和政府机关中的口岸、海关、商检、公安和环保等部门,也都非常需要应用化学人才的加入,此外,毕业生在选择就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深造时余地较大。

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多样,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为:化学和化工行业、冶金行业、医药行业、食品、检验检疫、能源、环保等行业;也可以毕业后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

化工企业、生物医药、环保、质检都算是对口的,可以做技术,也可以做销售,具体岗位有企业的质量控制、研发、技术管理等部门,有国际贸易的市场开发公司等单位,也有教育系统等等。

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比较高,就业行业包括教育、材料、军工、汽车、军队、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部门包括:各级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所、教学单位、生产企业、省级以上的消防总队等,还可到化工厂(珠三角化工企业多)、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开采、天然气输送、建材厂、制药厂等企业单位任职,化学专业(师范类)可以中学任化学教师,如果想要继续学习,适宜攻读应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毕业后主要在石油、制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2制药/生物工程。

3新能源。

4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5环保。

6原材料和加工。

7检测,认证。

8其他行业。

随着应用化学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中,所以选择报考应用化学专业的同学也是越来越多了。

很多人都认为应用化学和化学没有什么区别,但其实两者的区别很大。化学是理科,应用化学是工科,用于等于实际。所以很多想学习这方面专业的人,不要把这两者混淆了。

总结了一些应用化学专业的人的意见后发现,这个专业在真实工作的时候,环境是比较差的,因为一般都是在化工工厂,轻化工业,医药工业等地从事相关工作,会有污染,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对身体出现一些影响。

而且,应用化学专业对于技术性的要求会较强,很多学习这个专业的人在毕业后2-3年会选择转行,这也导致人才会相对缺乏。所以说,市场上对于这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的大,尤其是有经验的人,不愁会找不到工作。

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用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appliedchemistry)是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下设的二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且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化学生物学专业。

化学生物学专业培养学习化学与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宽广深厚的化学、化工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功能性化学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五、能源化学专业。

能源化学专业以能源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化学、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能源的分类、性质、用途、利用、高效转化等,以能源的合理、高效、持续利用为目标,进行能源转化效率的提高以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等。能源化学与能源化学工程相比,能源化学侧重于化工化学方面,能源化学工程侧重于机械物理方面。

六、化学测量学与技术。

该专业在20xx年首次出现在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是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以及精密仪器制造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主要培养分析测量和高端仪器制造等领域人才。

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一)自然情况。

(二)生源地分布。

(三)各系毕业生数。

(四)各专业毕业生数。

(一)就业去向分布。

(二)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第二章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一)坚持推行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继续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

(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三)积极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坚持开展主题服务活动。

(四)努力强化市场导向作用,按需培养社会亟需人才。

(五)加强就业工作理论研究,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素质。

(六)努力搭建就业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七)积极做好宣传动员,配合兵役部门开展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八)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开展与俄罗斯高校就业工作交流互访活动。

(九)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核查工作机制,落实毕业生初次就业统计核查工作。

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第三章就业相关分析。

(一)专业相关度。

(二)就业现状满意度。

二毕业生满意度分析。

(一)专业相关度。

(二)就业现状满意度。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一)用人单位满意度。

(二)整体表现评价。

第四章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对学校的满意度与反馈。

二对学生工作满意度与反馈。

三对生活服务的满意度与反馈。

四对教育教学满意度与反馈。

第五章特色与优势。

一推进中俄教育合作,培养区域发展适用人才。

(一)融合中俄文化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激发专业办学活力。

(三)开展中俄科研协作,促进学科专业建设。

(四)扩大师生交流规模,拓展师生国际视野。

(五)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推进中国文化传播。

(六)开展文化体育交流,服务中俄人文合作。

二开展顶岗实习支教,促进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第六章后记。

学校概况。

黑河学院坐落在国家首批沿边开放城市——黑河市,与素有“大学城”美誉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我国境内第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58年,历经黑河师范专科学校、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等发展阶段。2004年5月晋升为本科院校,2006年4月纳入省属院校,2008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0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单位。

人才为宗旨。“携手青春共享阳光——中俄国际青年大会”入选为俄罗斯100个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最佳方案之一。学校被誉为“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2012年,布师大孔子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省文明单位标兵”、“省三育人工作先进单位”、“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省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和“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园林园艺学院、人文学院20毕业生就业讲座安排表(表一)。

时间主讲人题目地点备注。

3月22日曹忠民职业的选择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已讲。

3月29日谢国文大学生就业机会成本分析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已讲。

4月4日马茜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就业观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

(表二)。

2002级社会工作专业。

总人数40人调查表回收数37份。

社会实践情况登记已找到工作人数(1人)。

空白四项以上男生女生。

2份23份1人0。

想要找的工作类型百分比。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创业考研。

70%77.5%52.5%25%27.5%32.5%7.5%。

特殊情况无。

特长偏向方向。

计算机5人写作10人体育15人。

文艺6人英语2人茶艺2人。

演讲2人社交6人摄影1人。

书法1人驾驶执照2人。

(表三)。

2002级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

总人数56人调查表回收数55份。

社会实践情况登记已找到工作人数(9人)。

空白四项以上男生女生。

33份7份2人7人。

想要找的工作类型百分比。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创业考研。

75%75%69.6%41%36%15.4%5.4%。

特殊情况无。

特长偏向方向。

计算机8人写作5人体育17人。

文艺12人英语1人茶艺1人。

阅读1人社交3人绘画4人。

书法1人。

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附近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从艺术设计的大方向之中细分化的具体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论基础,掌握使用各种计算机设计应用软件与独特的设计理念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外部场景设置,园林景观设计,各种场所的功能分区的设计工作。本专业是为适应目前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人才的专业。

本专业面向人们的生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整体把握的能力、对环境有独到的见解,收集时代信息、整理、存储、应用的设计人才。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精神。毕业生应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设计原理、创新设计的基本内容、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基础设计能力和设计应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20xx年青岛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9.27%。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4.42%,本科生就业率为90.97%,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86.59%。

社会转型时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开始侵袭大学生的思想。面对社会上一些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现象,他们茫然无奈。凡此种种,直接导致极个别大学生以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目的。自五四以来大学生曾一直保持着的那种不平则鸣、甘作社会栋梁、不屈不挠的精神,已难得一见。更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辨别善恶、好坏、美丑的道德能力,一旦遇到挫折,便会失去自信,出现孤独、压抑、精神麻木等现象。尽管这是大学校园中的极个别现象,但也折射出学校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严重问题。

观念偏激:

大学生求职时,通常会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是管理能力、外语或计算机水平,但广东省教育厅的一项毕业生选聘现状调查显示,这些在用人单位看来并非占择才、用才的主导地位,甚至是比较次要的地位,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才是最令用人单位担心和不满的。另外,大学生的诚信也是比较令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参加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

差距大:

高技能人才比重不到5%。尽管规模比起20xx年大有长足,但相对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差距还较大。

质量月总结报告质量月总结报告

以“质量是企业的信誉和生命”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已经结束。回顾一月以来的活动开展,我项目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积极参与、全面实施、逐步推进并不断完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拿出了整改的方案,采取了过硬的措施,扭转了过去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钢筋

钢筋主要存在墙柱钢筋位移、拉钩未进行二次弯折、丢扣、墙体定位筋设置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我项目部采取以下措施:

1、 对易出现钢筋位移部位,在顶板上弹线以保证其位置的准确,同时以召开现场会的方式,使每个工人的责任意识增强。

2、 对于拉钩未进行二次弯折及丢扣现象,现场指导作业人员进行整改,同时给予劳务队适当的经济处罚,以起到警示效果。

3、 对于定位筋设置问题,每道墙体设置定位筋(间距不大于1.5m)。

二、模板与砼

模板出现胀模、扭曲、位移,针对此问题,我项目部技术主任、质检员及专业工长进过认真讨论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短墙加固钢管尽量采用通长钢管。

2、阴角处方木厚度要保持与背楞方木同样厚度。

3、靠近墙体阴角拐角处的穿墙螺栓应为200mm

4、两侧的加固钢管顶在相应的模板边缘。

5、洞口两侧短肢墙体,加固钢管应上下至少三道通长钢管其端头顶在阴角模板根部,保证洞口两侧墙体在一条线上,避免发生位移和胀模。

6、梁底增加支撑,新增加的支撑要与架体进行连接。门窗洞口、

梁底侧贴海绵条。

砼收面不细致、塑料薄膜覆盖不严密

针对此类问题我项目部组织施工班组人员开现场会并现场指导,让每个班组人员了解施工工序,同时也加强了班组人员的责任意识。

给砼班组人员开现场会 作业人员在认真收面

三、活动宣传

在开展质量月的活动中,我项目部做了大量宣传工作。质量是一个准则,质量是一个忠诚,质量是一个责任,质量是企业的信誉和生命。我们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让所有作业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增强所有人的主人翁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企业焕发青春,不断前进,走向辉煌的明天。

为了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我项目部在施工现场悬挂条幅。

以下是宣传图片:

工人在进行一次收面 工人在进行二次收面并认真覆盖薄膜

通过这次质量月活动,不仅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而且在各项目部技术主任联检评比中,我项目部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我项目部将以此为契机,严把质量关,按照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对达不到要求的工序不予验收,严格按照pdca循环进行处理。我项目部将乘风破浪,走向美好未来!

为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深入贯彻“公司质量月”的思想,1月16日上午,新华公司组织各部门和车间生产人员到xx卷烟厂进行参观学习。

在xx卷烟厂,同事们在讲解员的'指引下相继观看了制丝车间、文化长廊和包装车间,在生产一线,同事们与xx卷烟厂的领导和工人师傅们深入交流,认真谦虚的学习相关知识,都有很大的收获。

在xx卷烟厂生产调度会议室,王总请烟厂的曹处长为我们详细讲解了xx卷烟厂目前概况,并对当前烟标市场进行点评和分析,曹处长对新华公司今年的工作成绩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产品质量方面进步明显,并指出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曹处长言语之情对新华公司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所有参观人员也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通过这次活动,同事们深有感触,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定义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在产品质量方面:工作要细心认真、精益求精,做到“人人自检、人人互检”,由于我们的卷烟产品精密度要求较高,可能我们的一点马虎大意,就会影响到下工序的正常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产品质量,人人有责,我们要加强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力求为卷烟厂提供更优良的产品。

其次,在现场管理方面,每一个生产现场,都不可避免的会有较多的材料和工具,要有一个整齐洁净的现场,我们要怎么做呢?这就提到了我们的“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这些,并对6s检查中的不合格项及时整改,让6s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我们才会拥有一个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我们的工作质量。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生产。安全,是公司生产的重要前提,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佩戴好相关劳保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各类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来操作机器,真正做到“零隐患,零事故”。

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年复一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四处奔波。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也是参差不齐。20xx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无疑又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这一问题成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就业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广东20xx年发布了就业形势分析评估。其中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才就业失衡。总体趋势呈现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专科生供过于求。研究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之比为1:50,也就是说平均50个就业岗位来争抢一个研究生。而本、专科生人数与岗位数之比还不到1:1。可以想见,人才就业失衡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涌现了一些新问题。大学生违约、跳槽的现象开始跃然于水面。违约不仅给企业带来不便,同样也给大学生的信誉蒙上一层阴影。由此,社会上也曾讨论过我们的高等教育方法是否有误。有些大学生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或者想自己创业,所以选择跳槽,这种行为还有待商榷,无法一言而定它是否正确。还有一些大学生不知晓相关政策,从而对企业及单位有一定的误解。大学生表达能力差,无法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优点。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人生过于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些什么。所以在对待工作上缺乏上进心,缺乏创新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些都是现行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引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二是市场的需求。

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怀疑他的智商。不过我们也同时慨叹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大学是作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认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锻炼的是获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大学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显然,我们大学生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也同样缺少一种好的心态。社会上出现许多由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浓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家爵事件。

20xx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袭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相继倒闭。这场危机同样波及到了中国。我国的市场经济由于开放度有限,所以受损程度有限。不过,这次危机同样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波动。我们多年以出口商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显现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亏损严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停产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由金融危机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不准备招聘人员了。所以,打部分大学生面临无业问题。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卖肉等等。

面对这一危机,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前一阵,国家主席下阶层时差时说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为工作重点来做。总理也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大学生们交谈。可见,国家已经意识到就业文图的严重性,它与整个是个会的经济政治体制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解决它并不是一个想法,一项措施可以奏效的。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利用科学发展观,长远地,发展地看待整个问题。而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牵动全社会的大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院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体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院的社会声誉,制约着我院的生源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学院加大了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强化了就业指导,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力争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地就业。作为高职学院的我们,不仅要积极响应国家、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就业精神,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的特点,努力打造学院的品牌,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xx年学院有艺术设计(陶瓷方向)、雕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材料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营销与策划、商务管理等11个专业毕业生313名。截止12月份,毕业生就业302人,就业率达到96.49%。基本上完成了学院年初制定的目标。

(二)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一把手”工程,由主持学院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学生和就业工作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学生处、教务处、实训部、各系负责人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时召开就业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措施,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经过各系、部门的积极努力工作,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强化就业教育,转变择业观念

根据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实际,各系、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问卷形式,对15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德化周边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在开设了就业指导选修课教学的同时,还邀请有关专家到学院举办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求职自信心和就业的主动性。同时,学院举办了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近30%的学生参加了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规划自己职业生涯,合理定位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

(三)拓展市场空间,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到州泉,厦门等地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学院根据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和就业方向,于20xx年12月19日举办了20xx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组织邀请了20多家用人单位来招聘人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求职,与德化县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及时提供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免费发布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为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努力探索新的就业模式。

(四)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促进就业工作信息化

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建立了就业网站,及时更新内容,发布招聘信息,做好与有关人才网站的链接;加强就业信息收集与管理,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有关网上招聘,拓宽就业信息来源渠道。20xx年,共提供近1200多条网络就业信息。

(五)强化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我院严格落实高职学生学期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与德化36家大型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大是学院实践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六)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力推动就业工作

落实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我院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站目前能够开展12个专业技能鉴定,基本涵盖了各个专业,为落实“双证书”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院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高职毕业生,帮助其按规定申请相应的鉴定补贴。

2、各专业之间的就业状况不平衡。有些技能性强的专业就业较好,对一些就业对口比较窄的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毕业生就业后的流动性较大,开展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有一定困难。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根据各高校公布的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最好大学网对各个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了统计、比较和排名。

专业选择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报考高等学校时需要面对的关键选择之一。专业选择的基础应当是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但也要考虑社会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是社会对各个专业的人才需求的直接体现,因此倍受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20xx年,应教育部要求,90%以上的本科层次高等学校都编制发布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这其中,又有超过半数的高校除了公布整体就业率,还公布了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好大学网对各高校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了系统收集和整理(截止到20xx年3月31日),发现有425所高校公布了本校部分或全部专业20xx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涉及300多个本科专业,累计频次1.5万以上。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和汇总,不仅可以获取各专业、各门类毕业生就业率的整体情况,也可以得到各个专业内有关高校的就业率排名(排名名单详见最好大学网)。

1、工学门类的就业率最高,法学、教育学、历史学门类的就业率最低

将各本科专业的就业率按学科门类汇总后可以看出,工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是所有门类中最高的,达94.04%;农学和医学门类的就业率也较高,分别是93.15%和93.06%;管理学和经济学是考生们热衷报考的两个门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达93.02%和92.8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的门类依次是文学、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其中法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的就业率都低于90.00%。

2、高就业率专业绝大多数是工学门类下的专业

高就业率专业如表2所示,能源与动力工程(96.71%)、机械工程(96.20%)和工业工程(95.68%)位列前三。18个高就业率专业中,有15个是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管理学门类的2个专业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也都和工学有交叉(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充分体现了工科毕业生在就业上的优势;高就业率专业中还有1个医学门类的专业,即药物制剂,该专业的就业率在高就业率专业中处于最后一名。

3、低就业率专业中艺术体育类专业最多

低就业率专业如表3所示,音乐表演(87.22%)、体育教育(87.26%)和美术学(88.24%)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3个专业。18个低就业率专业中,有6个是艺术类专业,还有2个教育门类下的体育相关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说明艺术体育类专业尽管在高考招生时有特殊通道,考生大多具有相关特长,但是在就业上存在一定劣势;理学门类有5个低就业率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统计学这些基础性很强的专业以及目前社会实际需求还不够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法学门类下的3个主要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也都是低就业率专业;历史学专业既是冷门专业,也是低就业率专业;文学门类下的新闻学很受考生欢迎,但是也属于低就业率专业。

4、热门专业的`就业率有高有低

热门专业一般是指报考人数多、招生人数多、开设院校也多的专业。本文根据各个专业公布专业就业率的院校数量多少,列出了公布频次最高的二十个专业及这些专业的就业率,如图3所示。其中高就业率专业有1个,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32%);较高就业率专业有3个,分别是自动化(94.38%)、通信工程(93.71%)、财务管理(93.64%);较低就业率专业有3个,分别是信息与计算科学(91.39%)、公共事业管理(91.10%)、汉语言文学(91.03%);低就业率专业有2个,即数学与应用数学(90.55%)、法学(88.49%);其他热门专业的就业率与平均水平都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按教育部要求,今年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截至昨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7所在京部属高校,首次公布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7所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均超90%,其中,北师大99.81%的本科生就业率更是接近百分之百,这些毕业生中,多扎堆留京。

结果显示,上述7所高校20xx年毕业生本科生就业率均已超过90%。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就业率最高,截至去年10月底,该校本科生就业率达99.81%,其中,免费本科师范生的就业率为100%。最低的北京林业大学,截至去年9月1日,也已达到93.37%。

在毕业去向方面,多数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清华本科毕业生中,签三方协议就业和灵活就业所占比例,加起来仅为16.4%,最多的是在国内读研,足有54.4%,其次才是留学,占到27.3%。

北大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也不低,达到69.0%,人大本科生深造率则是60.33%,北师大本科非免费师范生相应比例为57%以上。

不过,以传媒类学科见长的中国传媒大学本科、二学位毕业生主要以找工作为主,占到57.5%。对外经贸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多元,就业和在国内外深造基本各占一半。

人民大学调查显示,20xx届毕业生去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到77.5%。其中,国有企业签约率为35.35%,为各种就业单位之首。

就业的清华毕业生中,也有43.8%的投奔国有企业,而去各级党政机关就业的仅有12%。北大本科毕业生更倾向于事业单位,而硕士毕业生则青睐国有企业。

除北师大未公布就业单位分布外,有5所高校就业报告显示,就业毕业生半数以上选择留京。北大20xx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北京单位的比例更达到71.79%。人民大学在20xx届毕业生中调查显示,有77%的毕业生首选在京就业,最终,有56.78%的实现在京就业。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表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多选择北上广,二是会留在学校所在地。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京部属名牌高校毕业生多选择留京了。另一方面,随着北上广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产生溢出效应,导致毕业生逐渐往省会城市、地级市分散。

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20xx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

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形势依旧不是很好,虽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典型现状。

1、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他们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们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典型现状2: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由于大城市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从05年的高校毕业生338万,到09年的611万,预计10年更是高达700万,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让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直接给就业结构带来巨大震荡;而且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再者大学的许多专业并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所学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背离市场。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19xx年85万人,到20xx年,应届毕业生630万,加上往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已突破7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全国大学生就业率只有68%左右。

实践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0日20xx年12月31日。

调查对象:湖南工学院专南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形式: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专家的数据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6份(有14份问卷没有作答的或者没有按照要求作答,视为无效问卷)。数据仅供参考。

就业形势分析调查如下:

对问卷反馈的数据可以做出结论:52.33%的大学生觉得现在的就业形势严重,就业难,而认为形势正常占了29.07%,有12.79%的人觉得就业容易,而不了解占5.81%。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学对于找工作都抱有困难的心理。的确,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很难一次就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求职中需要具备的能力调查如下:

在求职时,大学生觉得自己最需要具有的能力是什么,30.23%的大学生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27.91%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1.63%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18.6%选择了相关工作经验;8.14%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有3.49%的人还不清楚。从现在的社会需求来看,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最能反映一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图像分析可得,对于工作地区的选择,有41.86%的人希望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40.7%的人愿意留在中部的大城市,而接近20%的人有去一线城市的、回家就业等选择。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城市所需要的中低端人才已趋近饱和,但是,尖端的技术人才依旧缺乏。

其他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选择职业你最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分析结果为:有36.1%的人最先考虑的是职业发展潜力,有20.3%的人考虑工作的环境,21.1%的人考虑工资待遇问题,也有8.3%的人考虑工作稳定有保障,而3.8%的人考虑到家人的情况。

在得到较好的就业信息途径问题:有一半多的同学只是通过学校或人才招聘会得到就业信息的,就业信息渠道狭窄。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问题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只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1、经济原因。

中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好受到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冲击的影响,尤其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所受冲击最为明显。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存在选材难的问题。对于大学生从学校从学校到工作的持续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的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不能迅速适应就业市场。

3、自身原因。

学生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很多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如此挑剔,必然难以找到工作。等到原因。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既然只是了原因,那要求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1、社会方面。

作为工作第一线当地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地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收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尝设市场。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跟过的大学生。

2、大学生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面对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结语。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更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业敬岗,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可以知道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时都倾向于去大城市、好单位,而本次调查中选择去欠发达地区学生却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一方面与有些学生提到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有关,也与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现实有关。这表明已有更多的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为自己的将来做较为恰当的定位。

从学生对选择理由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同样的选择却可能源于不同的动机,而不同的选择也可能是出自相同的动机。比如同样是选择比较低的工作待遇,人次百分比排在第一位的动机因素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占总人数的31、8%,典型的表述有:在相对差的单位能拥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使自己有用武之地,更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为落后地区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与其在舒适环境中平凡地过一辈子,不如在艰苦环境中干一番大事业。

而同样是选择宁愿作为普通人员去发达地区的人其动机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动机是与选择去欠发达地区的同学殊途同归。如其中人次百分比居首位的就是为了发展,占总人数的37、6%,典型的表述有:“一个好的环境能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人会随着对手的强大而不断强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在高手如林的地方,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只有面对强手才会激起奋进的激情”、“在大城市发展机会比较多”等。

这样的人是乐于挑战自我,占9、6%,典型的表述有:“我喜欢有挑战性的生活”、“巨大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会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在竞争激烈的地方磨炼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大城市的环境会增加人的压力和动力,有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

以我对大学生工作问题的理解,谈几点认识:

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是社会性的问题,其次才是个体问题;。

还没有就业的我们,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甚至是人格的压力,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是机会、关怀和指导。如果我们大学生有观念或能力问题,作为老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我想家长也应该这样去面对问题,而不是事后的责备或教训。

如果我们的学校,当初能够使我们更懂得面对社会现实的不易,更懂得承担公民责任、独立承受压力的不易,更懂得在现实中保持理想的不易,更懂得依法维护自己权利的不易,更懂得先生活再发展的道理,他们或许不会等待,而是已经工作,并在不理想的工作中保持积极追求的愿望。因为我们知道人生的发展比具体的工作重要得多,而独立生存是发展的基础;我们虽然还没有工作,但内心的支撑仍然坚固,并在可以自控的程度下寻找更合适的工作。因为我们知道顺利自然可喜,能够经受压力更是能力。有满意的工作自然可喜,但工作以后还有失去的风险,人总要有抗压能力的;我们或许不会埋怨家长,抱怨社会,因为我们知道家长是最无私的,而人生的道路本该自己开拓,没有人可以给自己安排一生,即便可以,那也是表面的,真正的幸福是不依赖他人的。

单就就业而言,学校固然可以做一些更切合实际的调整,包括规模、结构、特色、师资和教学方式等,坦率地想,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是大学的压力,所以,每所高校都要有忧患意识,要提高自我调节和推动发展的能力。

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作为一个学生,既不能创造就业机会,也拿不出一贴良药,提出的建议,也未必能行。但希望大家都以人为本,关照我们大学生,更希望我们未就业的大学生们,珍视自己的心灵,别让它受污受伤。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