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论文(模板14篇)

时间:2023-12-16 23:15:34 作者:雁落霞

英语阅读是扩大知识面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英文原版书籍进行阅读。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媒体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引入与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动力理论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己成为经济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在正确理解学习动力的基本概念、构成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实际,可研究大学生经济学英语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和学习动力理论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经济学英语课程产生学习动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动力;高校;经济学英语。

教育心理理论认为,学习动力是在个体学习心理系统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下,“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动力性、结构性、生成性、系统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该合力引发、维持并强化主体的行为过程,直至达到目标。学习动力系统由认知系统、行为系统和动力系统构成。其中,认知系统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等认知活动的内部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形成学习中的智力潜能。行为系统是由行为、行为结果的评价和习惯等因素构成的外部执行系统。而动力系统则是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和调节系统,它影响学生的知识、思想、行为和信念的转化过程。

学习动力有目标引力、内部驱力和情境动力三种形式。目标引力是学习目标对大学生的诱引倾向,其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因素表现出来。内部驱力由学习者获取知识,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需要引起,并推动学习者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学习行为的内部激起状态。情境动力是由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外部情境而使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倾向,其主要以奖励与惩罚形式表现出来。

一、研究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第一,教师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效率。第二,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业成功,能维持和加强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学习过程的持久性。第三,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通过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

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由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构成。第一,轻松感。学生在轻松的时候,思维就会变得迅速敏捷,这加速了知识的接受、加工和结合的进程,知识也能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第二,愉悦感。愉悦感是最好的诱发剂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不知疲倦,思维机制也会加快运转,知识也会很快被吸收。第三,新奇感。新的教学信息,新的教学方法,新颖而又有启迪的教学模式会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最有利于接受知识。第四,成功感。学生在学习时,每取得一点进步,如能及时得到肯定,便会有一种经常的成功感,使他们看到自己努力得到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和进取心。

三、学习动力理论在高校经济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案。

为了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提出适当要求,建立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

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经济学英语学习的效率。第一,难易适中,突出自主。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适中,并且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预想自己可以实现,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结合教学的要求来建立这样的目标。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具有自主性,要出自学生自愿,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安排。在学生自主动力作用下,学生会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而不需要外力的督促和控制。第二,重视过程,注重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的确立,要以经济学英语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本身为重点。该过程激发直接学习兴趣、指向性明确,没有中间环节。这种学习目标一经建立,就会产生强大的行为动力,并伴随着一种自我愉悦感。第三,目标转化,动力内化。一般情况下,学生怀有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因此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共同的经济学英语学习任务,形成群体性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当利用群体性学习目标的间接动力激起学生投入到经济学英语活动时,教师应适时的引导他们理解学习的价值意义,让学生在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经济学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一般可以采用合作式教学法来培养群体性学习目标。

(二)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学习活动被激发起来后,需要有持续的学习动力加以维持和加强,以保证学习过程的坚持性和效率。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自信心。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体验成功与进步,促进学习动力的加强。经济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价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学习过程、寻求学习策略,保持学习的动力。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经济学英语学习内容,克服课堂疲劳心理。

教师在安排经济学英语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使学生产生疲劳心理,或在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兴趣开始转移时,及时调整学习内容,使学生接受新的刺激,重新兴奋起来,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种:第一,采用灵活多变的经济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正反辩论、单独发言等,而听、说、读、写各种训练方式也要灵活变换,使他们始终处于新鲜的刺激中,大脑不易产生疲劳。第二,掌握“逗引”的教学艺术。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巧妙的问题逗引学生去深入探究教材,领着他们去领略无限风光。“逗引”能迅速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逗引”还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要选准“逗引”的时机和突破点,以此来引导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想。第三,掌握教学幽默艺术。教师要擅长运用活泼的、富有情趣的、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将教学引向成功。幽默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趣、更有效。尤其在学生进行了一段强度较大的学习之后,大脑很容易产生疲劳,这时如果能适当地动用教学幽默,不时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笑,就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增强学习兴趣。实验表明,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最深刻。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其注意力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确保学习任务高效地完成。

(四)优化经济学英语学习环境。

系统论认为,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两方面协调,可以使系统在原有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发挥更大的潜力,从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效果。因此,对经济学英语学习动力系统的开发要重视其外部环境。经济学英语学习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交际环境。第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学校设施、经济学英语教学设备及有关学习资料等。教师要利用高校的物质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发挥校园设施的影响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和校园景点的布置,来树立一种正确的导向,激发学生经济学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其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经济学英语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把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视听信息合理地呈现给学生,实现教学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良性转化。第二,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指的是经济学英语学习之外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实际影响的一切校内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校风、班风等。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构建能够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和氛围。其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构筑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一种积极的班级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形成健康的情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第三,人际环境。人际环境是在经济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关系。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经济学英语教师的情感能陶冶学生的品德。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加强学生的情感动机,直至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其二,经济学英语教师的精神风貌能满足学生快乐求学的需要。经济学英语教师良好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能使学生的心理中包涵更多的崇师、敬师和亲师的理智情感。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3]吴光林.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4]陈锋.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8).

[5]张敬国.学生学习动力初探[j].教育探索,2005,(2).

[6]陈虹.让“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动力[j].北京教育,2002,(6).

[7]陈平.论学习动力[j].课程・教材・教法,2001,(7).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及实践,需要完成区别于旧课程理念的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英语教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三,完成由研究英语教法为主向研究英语学法为主的转变;第四,完成以考查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评价系统的转变。在这四种转变的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应对这样的挑战,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现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师德,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里的信念不仅包含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也包含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无论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怎样的困难,教师都应该始终坚信课改方向,并积极查找、分析问题的原因,克服困难,积极推进课改的进程。高尚的师德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培养深厚的情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因势利导,利用情感教育燃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发展。

其次,教师应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英语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也在映射着世界的潮流、社会前进的节奏。因此英语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尽快领悟新课改的精华,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断了解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学科教学的带头人。所有的这些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充实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才有勇气在实际工作中以新课改的各项要求改进实践。

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尤其是在具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施之后,英语教学更应该不失时机地与多媒体结合,体现英语学习灵活、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教师需要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在彻底掌握所要讲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设计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会更容易、更主动地接受。比如我们经常引入课堂的情境设置、悬念设置,在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必须掌握的知识外,还可以用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后,教师要善于不断总结、反思,在经验教训中取得进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成果的客观评定,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与总结。我们主张教师反思,不是空谈理论、空喊口号,更不是不切教学实际的盲目争辩,而是为了让反思的成果成为一种经验、一种智慧,以求更好地指导和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教师队伍的反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反思的角度很多,我认为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自己取得的教学效果着手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查找漏洞、弥补缺口,这样得来的经验既真实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可以通过虚心请教同行中的榜样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促进自身的成熟,这种间接经验一经用于实践,也可以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第三,可以通过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比如召开家长会和班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也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不能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但学生的学习态度、状态以及努力程度也不容忽视。初中阶段的英语主要侧重点在英语知识和语法的学习上,而高中阶段的英语更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凭借逻辑思维把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语言、文章的理解中,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英语知识似乎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重点的知识是系统的,也是规整的。因此学生要活学活用,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对交际用语、习惯搭配及语言使用的掌握和理解。此外还要讲究学习策略,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从新学期伊始就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种思辨的能力。英语学习是一种积累,结果或许见于一时,但工夫却是下在平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经掌握,便不会轻易失去,而且一定会受用终身。最后,学生一定不要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教师教的初衷在于引导,或者说是指引,而不是替代。教师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方式,发掘学生的潜力,保证学生前进的方向,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而学生才是主人。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践这种转变,学生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动改革的进程。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难的一个部分。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文化理解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外,更多的是为了直面高考,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教学目标。然而如何让学生在高中三年内在英语学习上顺利过渡,尤其是在升入高一时,适应高中英语学习并能持续英语学习的兴趣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开头。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说到这儿,笔者就以个人的教学经验就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发表一些见解。

英语教学的趣味性,笔者认为,它大的方面就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互相配合所营造出来的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其中不乏辅佐资料以及知识的学习,小的方面具体一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这种亲切感可以贯穿于教学的大部分内容,例如词汇教学中,当需要就某个词举例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举较为真实的例子,也就是就学生的实际拿学生举例。当然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较深的认识和了解。语法教学亦然。其目的是使学生受关注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在亲切中加深记忆。

其来源于教师讲到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而对学生来说又很新的知识。(英语教学论文)例如单词change,动词名词都有”改变,变化”之意,而其中名词还有“零钱”的意思。教师讲的时候可以讲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有一种机器,类似我们的提款机,这种机器下面有一个标识就是change,当你把10元钱放进去,就会出来10个1元,然后让学生去大胆的猜词义(当然教师也可以拿事物做演示),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有正确的答案,而后教师又还可以拓宽:在美国也有一些调皮捣蛋分子,他们在这个标识change之后加了四个字母bush,说道这时,反应快的孩子会立马说出“换布什”,又如在讲到crash的动词性时,可以提到学生比较熟悉的一句中式英语:twocarpengpeng,onecardie.然后教师问学生pengpeng是两个车怎么了,答案会有的,然后将句子改成正确的英文表述:twocarcrashed,oneofwhichbrokedown.这个时候就便于帮助记忆,当然这一点并不是独立存在,它须于其他几点融会贯通。但是它要求教师有较新较广的知识以及较强的观察力。

1、紧扣课文的.互动。教师要有较全面简洁的指令,以便激发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外研版英语必修2的第五单元“报纸与杂志”第43页,第四段提到中国是第三个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并且杨利伟是32个国家的太空人当中的第438位。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不问为什么中国是第三个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而却有总共32个国家拥有太空人,那么学生就会容易忽视,并且课文过半学生或许会觉得稍有枯燥感。而此时在课文中场提到这个问题,恰恰可以使学生们眼前一亮,并适时增加民族自豪感,或者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此点,只要教师善于深思,就不乏与学生互相讨论之话题。

3、高中课堂可操作的几种学生间的互动活动(warming-up)。

4、练习反应的torf,反应最快者,可以适当奖励一点小物件以激发学生。(老师说几句文化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短句,一次一句)。

5、在单元结束时,可以根据ppt模版编设一组全班本单元单词竞赛,就像开心辞典的模式那样,学生选择分数,而后分数背后出现相对应的词的英文解释。算是对一单元词汇的复习。

6、popularwords.根据热门词汇的英文翻译,比方说,裸婚,炫富,潘浚预设场景/图片,让学生去猜其中文释义。

7、在听力练习前,可以适当的选取激励人心的英文歌曲,听歌填词,作为热身运动。根据时间,可以适当地截取一段。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任务并不是教者或学者一方就能承担起来的,它需要教者与学者之间产生一种和谐和共鸣。希望这种和谐能伴学子们顺利进入大学校园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去接受更深更广的精神洗礼。

英语教学论文

虽然听力题在整个高考试卷中分量不低,也受到了学校的关注,但真开设了听力课的学校去寥寥可数,大部分都只是在教到听力部分时,放段录音,如果学生听不懂,就再放一遍,然后对照答案,在讲解部分显得很苍白。有的教师比较重视听力的培养,但是也最多开辟一两节课来进行听力训练,让学生挺几段对话,几篇短文,然后开始做练习题。在引导和提示方面基本没有能采取什么措施。这些听力教学模式沉闷单调、效率很低,完全把听力教学变成了听力测验。

(一)激活已有图式。

高中的听力材料一般都以日常生活中的题材为主,对于大多数的材料,在他们的大脑中都有已经存在的图式,这个时候就要进行他们脑中图式的激活,帮组他们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如在bobylanguage的听力材料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一些在我们生活中的身体语言所表示的意义。比如说手心向上向人招手就是挑衅,向下就是让人靠近等等。这样的教学既可提高教学趣味性,又可激活学生脑中已有的图式,让学生在听材料时就会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二)建立新的图式。

1.在学生已有图式的基础上建立新图式。

比如在“howtopreventpollution”这篇听力材料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污染实例进行回顾,如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生活工业污水、未处理白色塑料和泡沫垃圾等等,以此来进行学生已有图式的激活,然后以此为基础,以初步建立一个有关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理污染的新图式。

2.在学生没有图式的时候建立新图式。

在听力教学中也回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学生对这件事并没用已有图式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直入主题,对这件事背景知识和一些常识直接做出介绍,帮助学生进行新图式的建立。在在一篇boxingday的听力材料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这个日子的概念,有的学生甚至会理解为拳击比赛日。这个时候教师就不妨对这个日子的信息做出直接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全新的图式。

新图式的建立,能让高中生在听的过程中能有选择性的注意重点,提高了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准确性以及效率。

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一的听力,需要有一个完整严格的教学方式,和不断的教学创新,图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希望能有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英语听力的教学变得更加合理,更加高效。

英语教学论文

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一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评价进行讨论。文章首先回顾与思考了国外多元评价的研究现状;然后明确了多元评价理论的相关概念并从理论上思考、建构更适应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元评价体系。本文从多元化改革内容与实际教学中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出发,结合多种评价主体思考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评价。最后,对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评价的进步性和制约性进行了讨论。

多元评价;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

根据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goforit》全新改版的迫切需求,role-play(角色扮演)始终贯穿全书,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听、说训练,并倡导体验式学习;其实role-play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它要要学生掌握语言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表达相结合来把整个语境表现出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而中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沿用标准化考试模式,只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这种教学体制导致英语学习变为一种应试手段,教师更多的关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怎样通过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呢?多元评价手段值得尝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评价不能单一地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而应该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要求有关学者、专家、学校及一线教师反思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僵化的评价体系,并从理论上思考、建构更适应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元评价体系。它是一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对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进行多元化设计,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不但有利于提升语言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语言学习习惯。

多元评价至今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多元化测试人格的方法”;后来塞蒙兹,开辟了评价中多元化思想的先河,成为教育领域中多元化思想发展的重要借鉴。不过,塞蒙兹的多元化思想还是较为简单的,不够系统化。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泰勒通过长期研究证明并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理论。

多元评价的教学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来的,这一概念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加德纳在对这一概念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多元评价更多的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考试的标准化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并定性,在教学中从实际的教学状况出发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改革。

多元评价体系在教学改革中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多元化改革内容,分别为:多元化内容评价(学业和非学业、知识与能力);多元化方式评价(定量定性、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多元化标准评价(个性化与标准化);多元化主体评价(教师主导性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

实施步骤与方法:

研究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评价与考查。

第一步,学期初对所有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诊断性评价,并用档案袋真实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水平。

第二步,教学过程中实施以教师、学生、家长为主的多元评价主体相结合的方案,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并继续运用档案袋记录过程。具体方法: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表,进行日常学习过程的详细记录,日常学习过程评价表作为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采用教师评价、学生小组合作相互评价、学生自评的方式:对每日家庭作业、每日听写、每日背书、作文、单元默写、单元测试等进行测评。并对其它活动在适当时间进行展示、嘉奖、鼓励。

第三步,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确定学生成绩。

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评定包括日常学习过程考查成绩(另附平时成绩加分细则表)和期末笔试成绩两部分,共150分。其中日常学习过程考查成绩占30分,笔试成绩占120分。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将日常学生学习过程考查成绩和期末的笔试成绩进行汇总,确定每个学生期末的总成绩,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

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打破了“一考定终身”这一评价制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了鲜活的重生,因为这种评价制度不再以单一的考试评价来断定学生的学科能力,而是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多种评价,最后确定学生的英语水平。它不但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性,还主张个性的发展,支持个体创新,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空。

运用多元评价手段对初中学生进行评价,是一种动态、灵活的评价手段,在其实践过程中程序相对复杂、费时较多,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繁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何才能得到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是一个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1]elli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3]蒋碧艳梁红京.学习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下背景下的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56—58,128.

[4]徐勇.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7]张小娟,大学英语教学多元立体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海外英语[j],20xx(08)。

[8]颜涛赵秀玲.充分利用多元评价促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xx(02).

[9]周鹏来.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xx(06).

英语教学论文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堂是主阵地,教师必须从课堂气氛的烘托做起。小学生年龄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的环境,让课堂活跃起来。小学生都喜欢灵活多样的课堂,喜欢幽默风趣的教师,喜欢自然多变的内容,所以教师的课堂设计就成为课堂能否活跃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抓住每一个教学的细节,充分预设好每一个教学问题,对课堂生成的新问题要加以充分引导,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有序地进行下去。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暂,他们记忆的方法也比较单一,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必须借助于一些有效的课堂活动。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每一个小朋友都喜欢,教师能够把教学的内容转换为游戏的形式,将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游戏是需要智慧的,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如果一方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对方,赢得一场游戏的胜利,他将会将这场游戏记在心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感到英语学习轻松愉快。例如上句型操练课时,我叫一个学生上讲台,蒙上眼睛背对同学们,然后我在台下找一个学生,并且悄悄地将这个学生带到远离他座位的地方,让他俩用英语对话几句,最后让讲台上的学生猜出这个同学的名字。由于发出声音的地方太远,猜的学生往往出错。其他的同学干着急,使劲说:“no,guessagain!”台上的同学只好又猜测:“areyou…?”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玩这个游戏。这样学生内心专注,注意力集中,台上台下紧张活泼,师生关系很融洽,学习英语成为一种快乐。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是每个人最美好的愿望,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他们也都想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绩,得到同学的赞扬,得到教师的赏识。要想每一个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赏识教学。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有一点点的成功,哪怕读准了一个单词,准确表达了一个意思,那么教师都要肯定他们。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点点的差错,或者是不经意的一个小的错误,教师也不能打击,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教师要多进行鼓励,要多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的成功,感到每一天学习的进步。只要教师坚持赏识教学下去,学生就会感到学习英语有一种成功的感觉,就会尽心学习,尽情表达释放出内心学习的动力,挖掘出自身的学习潜能。现在的英语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有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校都有语言电教室,有教材录音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手段,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的快乐的同时,享受英语学习的成功。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功夫,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教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有收获,有成功。对于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喜欢英语,不再为英语学习而为难。只要师生配合默契,携手同行,我们的英语课堂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词汇教学论文

词语搭配是单词出现和使用最常见的方式,搭配的关键除了语法规则,还有语义特征。因此,纠正学生英语语言中的错误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搭配的角度入手,纠正学生词语搭配的错误。在实际英语词汇教学和英语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较弱,在记忆单词时仍习惯于单纯的记忆单词的发音、拼写和中文含义,对词语相关的语法规则和常用方法没有充足的了解,学生在使用单词时经常出现词语搭配错误。语法词汇搭配错误语法词汇的搭配比较固定,一般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词组的搭配由语言的内部要素决定,不能随意对其进行变动。但是,对于相关语法词汇搭配不够熟练的学生,经常会在中心词语与介词、不定式、从句构成中出现搭配错误。词汇词语搭配错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混淆一些常用词的概念、用法,造成词汇词语搭配错误。

(二)受母语干扰的用词错误。

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中文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较大,学生甚至老师在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中文使用习惯的影响。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不同,在使用词语搭配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学生往往是按照单词的中文意思来选择搭配,忽略了语言出现和存在的特定的环境,这就使英语词汇的运用出现错误。

(三)对一词多义把握不透彻。

很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记忆词汇的表面含义,对于词汇的多种运用方式和含义缺乏全面的理解。例如:blind意思是“盲的”,ablindperson意思是盲人,但是对于blindalley(死胡同),blindbend(急弯),blinddate(相亲),blinddrunk(烂醉如泥)等词的含义,学生大多缺少正确的.理解。

(一)利用同义词教学方式,丰富学生词汇量。

几个不同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的词即为同义词。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为了避免词汇的重复,学生可以使用同义词进行替换。教师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可以对同义词进行系统教学,注意将同义词进行比较,了解同义词之间的差异。

(二)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词汇教学相对而言又比较枯燥,教师更应当丰富教学方式,从语境入手,激发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和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选择《生活大爆炸》这一类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英语学习,更好地规避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干扰。

(三)教师结合语境对词汇进行讲解。

学生对词汇搭配以及一词多义的把握不透彻的原因,除了对词汇词义的积累不足之外,还因为学生没有结合具体的语境对英语词汇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讲解英语文章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易混淆词语以及一词多用的单词进行详细解析,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有效词汇。

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国内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相关研究和现有的分级教学模式,认为目前国内的分级教学仍有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关于分级教学的定义仍有待统一和明确;(2)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展;(3)分级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原则。

1、分级教学与i+1理论和情感过滤因素。

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中的i+1理论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i+1理论指出,i(input)是指与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相当的语言输入,即这种输入为语言习得者已有的语言知识。i+1是指高出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这是最易接受的语言输入。如果语言输入远远高出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水平,即i+2,或者是接近甚至低于语言习得者现有水平,即i+0,i-1,学生会感觉太难或者太容易,这都不符合语言习得的最佳条件,只有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才是“可理解性输入”。i+1被视作教师所应提供给语言学习者的最佳语言输入。krashen同时还提出“情感过滤”在语言输入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很有必要,学习者同样需要在情感上吸收已经理解的语言输入”。情感因素主要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动机(motivation)、自信心(self-confidence)和焦虑感(anxiety),学习者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即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充满信心、无任何焦虑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分级教学按照学生不同的语言水平进行分层分班教学,i+1理论正好为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按传统的自然班组织教学,因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无法在同一课堂上将自己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控制在“i+1”的水平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只有按照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组织的分级教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语言输入是“可理解性输入”,并且最大限度地避免学习者的情感障碍,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取得更高的效率。

2、“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史上历来提倡的原则。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实践这一原则的伟大教育家。正因为孔子能“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使弟子扬长避短,学有所得,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所以培养出了各具千秋的七十二贤人。

宋代朱熹对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赞不绝口,他总结孔子的教育经验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蔡元培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主张教学不拘形式,尊重学生兴趣,采取学生自动、自主、自学和自助的教学方法,反对“守成法、求划一”。陶行知先生针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状况,提出了“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最大弊端是“教学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现行的考试制度,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是用一成不变的授教方式“孜孜不倦”地把几十年不变的知识内容传授给一批又一批变化了的同时又是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教师面对的个别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的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难以开展扬长教育、创新教育,难以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承认差异、张扬个性,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

二、分级教学模式所涵盖的基本内容。

1、分级考试三原则(placementtest)。

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做到对现有的学生进行:(1)合理分级;(2)比例均衡;(3)动态管理。

新生入学后,遵循“学生自愿、学校遴选”的原则,学校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学校组织的分级摸底考试成绩,确定分级教学班学生名单,成绩优秀者进入a级(快班)、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b级(普通班)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c级(提高班)三个层次进行组合,分级编班。在学习过程中,英语成绩优秀者可申请跳级修读。分级时还应该把握比例均衡,一般来说,英语a级班(快班)和c级班(提高班)学生应各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15%左右,b级班(普通班)占70%。由此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教学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可对abc班的学生实行“滚动制”的动态管理,每个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期末考试成绩及个人意愿进行级别动态调整。这种级别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将大学公共英语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基础阶段要求学生在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提高阶段是在基础阶段之后,重点学习应用类、文化素质类等英语后续系列课程,并要求学生在上述各方面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较高要求,部分学生达到其规定的更高要求。(1)基础阶段分为三个等级,即初级(1级)、中级(2级)、高级(3级),每学期4学分。1级:适用于边远贫困地区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争取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2级:适用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生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要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3级:适用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学生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部分学生达到较高要求。(2)提高阶段:高级(3级)班的学生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第四学期进入高级班学习。

3、分级课程设置。

每个学期学校同时开设四个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课程分为大学英语1级、2级、3级、4级,每个级别使用的教材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相对应。初级班即(1级)的学生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一至三册,成绩优秀者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中级班(2级)的学生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一至四册,第三学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成绩优秀者第四学期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高级班(3级)的学生从《大学英语》第二册开始,三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二至四册的内容,第三学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成绩优秀者参加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第四学期学习英语提高班课程。课程有:实用英语写作、高级口语、商务英语、西方文化、英美概况、英语演讲与辩论等。

分级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分级教学原则、教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要改变教学观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不断地转换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采取精讲多练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解决在一个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级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我国文化教学起步较晚,文化教学真正受到广泛关注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英语教法影响很深,传统教法主要强调知识的系统讲解,包括单词、短语、句型、语法,课文中的阅读是讲解的重中之重,之后做大量的习题,老师认为学习了这些之后学生自然会掌握实际的语言应用,忽视了语言的交际作用。

那段时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文化教育也没有同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放在同等的位置,以至于学生在现实的交际中经常犯文化错误,不能够顺利完成交际目的。

我国在《英语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把“文化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要求实现7—8级文化教育目标,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学、文化及在行为举止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情况。

英语教学中应加入文化教学,这一点已得到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英语教学受到应试教育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老师和学生对文化教育不重视,高中英语课堂老师是主导者,学生仅是接受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教学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华的载体,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掌握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过程。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文化在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把文化教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国再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大环境里也占有一席之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更需要高级人才的支持。

英语已经是世界通用语言,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适应21世纪的历史发展趋势。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内在要求。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只学习语言而不学习文化,语言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还要掌握目标语国家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行为等。

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语言背后所蕴含文化的意义,理解其语言中正真所表达的含义,以便于更好地跨文化交流,高中外语教学应包括文化教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21世纪跨文化的交流已成为主流,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不可避免要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更为重要。

高中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助于英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应结合课本和学生的认知,逐步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提高对异国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有利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但同时又是学生最难翻越的高山之一。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学生来说,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

在高考的卷子中阅读的分值占的比较大,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高考中的阅读题往往加入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这就给学生阅读理解增加了难度,学生如果不了解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很难理解整篇文章,做题就容易做错。

教师在教英语阅读时,要向学生讲解文章所涉及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加强教师的文化知识能力。

现代的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大多数教师的文化知识不足,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的不够深入,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意识。

有的教师由于自身和高考的压力,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教文化知识上,怕耽误正常的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目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教学过程中将文化教育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

高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是主导地位,我们应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毕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

利用教材中的词汇进行文化教育。

英语中有很多词隐含着文化知识,如英语必修5第四单元的communism,可以给学生将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的事,individualism是美国主要的价值观念,我们从美国的电影蜘蛛侠等影片中可以看出,美国人比blossom”指“红润而美丽的女孩”;“applehead”指“笨蛋”;“appleknocker”指“庄稼汉,老实人”。

“apple”也可与其他词组合,表示蔬菜水果等,如:“amadapple”指“茄子”;“appleoflove”指“番茄”;“acherryapple”指“棠梨”。

还有一些关于“apple”的其他俗语或俚语,如:“applesauce”指“胡说,假话”;“applebutter”指“闲谈,聊天”;“alleyapple”指“一堆马粪”。

“applecart”指“小贩卖苹果的手推车”由此构成的俗语“toupsetthe/sb'applecart”指打乱(某人的)计划,破坏(某人的)任务,还有“aslikeasanappletoanoyster”指“毫无相似之处,截然不同”。

“anappletoanorange”也表示“两者毫无相似之处”。

“apple”一词随着历史的发展,其词义不断扩大。

apple是人类的开始,是外观美丽而没有任何实质的事物,是美好的象征也是祸端之源,是爱情的象征,它也反映了英美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其词义的变化和扩充体现了英语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不了解语言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3],而词汇又是语言中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文化内涵是十分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语言时,从词汇入手,不仅了解它的音、形、意,还要全面领会其文化内涵,体味其文化意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本文作者:王慧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在职业本科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探究性教学就要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水平以及学习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总体形式上设计出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的实施对策。由于学生源水平不同、学生对英语知识水平的掌握能力也不同,要保证良好的生源质量和教学稳定性,就要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例如:针对一些考四级专业、升本科学校的学生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辅导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度、学校的教学条件实施教学,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4]。

2.2利用讲座教学。

由于职业本科中的学生掌握英语水平比较低,对语法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系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开展英语教学的相关讲座,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语法知识进行讲座教学,并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在讲座知识教学中,应以知识讲授为主,并适度进行教学。不仅要强调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还应全面性的、系统性的实施教学,从而提高讲座的教学效果。

2.3根据专业实施教学。

职业本科英语教学主要培养专业性的应用人才,并实现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实现积极教学效果,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知识适量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较高的知识能力。职业本科英语教学中一个比较特色的教学形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由于职业学校受教学条件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基础教学为主。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用性,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意识,就应利用专业性知识实施教学,从而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

2.4根据社会开放教学。

要培养职业学生的英语专业性教学,还要根据社会的实际变化和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并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根据教学、考试为主实现的,而学生是社会人才的主要部分,要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就要将学生放在市场中进行检验,并实现自己的市场形象。学校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应充分了解社会中的潜在需求,了解市场需求人才的重要方面。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施教育培养,不仅要改善学生的教学质量,还要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

3结语。

职业本科英语教学成为市场教育的广泛形式,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领域发展下,教育者需要不断对该学科的教学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从而培养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方锐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地位作用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3):1463.

[2]杨剑.信息化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中旬),2014(9):76.

[3]曾峥.浅析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提高[j].亚太教育,2015(24):157,112.

[4]何姿影.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3(23):149.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大量实践发现,英语词汇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重要阻碍之一,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依旧采用传统领读记忆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到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情境教学法用科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英语词汇学习的情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lookandlearn一课涉及到从one到twelve12个数字的英语词汇表达。在对这些英语词汇进行教学时,要打破传统领读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分组做游戏,从1至12对学生进行编号。教师每提到一个时间(用英语表述,并尽量避免出现重复数字),相应编号的学生必须站出来,并按照教师的时间数序进行排列。排列正确的给予一定的鼓励,而做错的则略施小“惩”——表演小节目。游戏是小学生非常热衷的活动。通过将词汇教学与游戏活动联系在一起,创建相应的游戏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游戏情境,确保学生的有效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加深他们对词汇的记忆。当然,具体创建的情境要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定。

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经常会用领读的方式展开口语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而情境教学法能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例如在learntosay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以suyang为主角所开展四组对话,对话的主要内容是time。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两两一组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对不同情境进行练习;同时进行角色互换,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尝试各个角色,了解各个角色在对话中的作用;最后,再由教师抽选四个小组针对课本上的对话内容进行练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仅充当引导者,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交流方式、发音等进行对话,掌握英语口语交际发音技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新颖的情境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和发展。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是一门交流语言。学生需具备听力,在听英语的过程中分析出说话人的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书面英语知识的教学中。再加上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学生的听力学习效果并不好。而情境教学更注重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的能力。例如在英语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英语影视动画片。小学生对动画片情有独钟。动画短片的播放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4、总结。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后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结合课本以及利用现有的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相应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相比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培养学习兴趣极为有利,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英语故事教学论文

分层教学法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以考量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学基础,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层次设定,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设定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指导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提升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法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力措施。

1.了解分层教学概念,分析分层教学意义。

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水平也不相同。英语分层教学是在保留原有班级的前提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原有英语基础和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设定出多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指导或课外辅导,实施不同的教学评价。分层教学法的目标是确保全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有所进步。在英语分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析怎样进行分层次教学活动,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怎样,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有所进步等。分层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定向培养目标分层、班级分层、课堂教学、个性化学习和互动分层和走板分层等模式。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尊重人类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学生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具备人类所有的共性,但由于每个家庭情况、社会环境、教育条件、遗传基因有所不同,造成了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共性,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优等生的重点培养,对中等生和基础稍差的学生没有足够的重视。分层次教学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与接受能力分层指导,改变了过去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次教学法秉持了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众多,在知识、技能、特长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材施教从学生整体出发,又兼顾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做到了有的放矢,具体指导、区别对待。分层教学法还彰显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客观实际,激发了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驱力,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掌握分层教学理论,利用原则指导教学。

从人类语言认知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在学生水平相近的课堂教学中,根据相同的基础设定难易适度的学习计划与学习任务对学生的理解接受非常有利。学生感到所获得的语言知识适合个人发展时,就会激发自身语言学习的动力,增加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如果给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就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潜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学习成绩也会相应提高。多元理论强调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智力强弱上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智力上的差异,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提高。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进行成功教育让学生感受由“失败者变为成功者”,并不断的获得成功,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另外国外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技巧,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

分层教学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个教学原则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3.分析分层教学可行性,探索实际应用具体策略。

高职院校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促进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发展环境的差异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不同的差异。而高职院校的教学更侧重于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实践操作。在经济市场与岗位的需求下,英语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而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存在着不尽人意的情况。教师在英语教学时,采用的是整体划一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陷入尴尬境地,逐渐的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只有使用分层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弥补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缺陷,让所有同学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的平台。分层教学法以合作学习的优势为同等水平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平等交流、共同进步,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环境,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分层教学模式以整体形式计算小组成绩,小组成员不仅要自己学习好还要相互帮助小组的其他成员。小组互助模式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学习动力,使英语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和入学后的考试成绩进行分层,可以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英语基础知识水平高;b层在各方面都属于中等的学生;c层是在基础知识或接受能力上相对较差的学生。如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起点较低,还有些学生甚至在中学没有学过英语。走班分层打破原来的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到不同的班级上课,英语课结束后在各自回到原班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鼓励有进步的同学进入高的层次。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当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总目标。a层的同学要注重读写听说等综合技能的训练,达到提高综合应用语言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目标,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b层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夯实,以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c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能够读懂教材上的每篇课文。

教师还要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完全适合高职特点的基础教材和专业教材,教师在众多的英语教材中筛选出适合学生培养方向和学生基础的教材。教材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还要结合教师的教学特点、目标。比如,对于起点低的c层同学来说可以选择从语音起步开始的教材;而a层同学起点高,可以利用一些课外读物、参考资料等教材。教师选材要尽量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考虑到个体差异性,把教学内容分为夯实基础与拓展提高,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有所需、尽情发挥。

另外教师还要在备课上分层。教师备课是不是充分、灵活也是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采用“一大多小”的教案方式。大教案适合多数的中等成绩的学生;小教案给a层的学生设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问题,让其掌握课文的重要语言点,给c层次的学生设置简单一点的问题使其掌握常用的语言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a层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使用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精心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交融的语言场景,让学生在语境中进行角色扮演、竞赛、课后讨论等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练习听、说的机会,激发英语口语兴趣,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用心听、开口说,使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而c层教学主要以低起点、重全面、抓基础、多鼓励的教学思路来达到让学生在基础水平上有所提高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育工具进行辅助教学,采用听说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听懂、背诵、模仿表演等步骤进行听说训练。教学重点放在纠正学生发音错误,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英语会话,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最后是评价分层。学生的成绩评定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教学方向的把控和学生积极性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行成功教育。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使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应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评以及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情趣和态度等。期中测试题从易到难依次排列,对a层的学生要求全部做完,而b、c层的学生可以分别做其中的某一部分。把分层评价纳入学分制,各层次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合格,但学分不同。a层学生的考核是学分标准的100%;b层学生的考核,所得学分是标准学分的75%;c层学生的考核是标准学分的60%。对a层学生要多横向比较,使其不要自满促使他们谦虚进取;而b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既采取纵向又要进行横向比较,促使他们向更高层推进;对c层学生应该多进行纵向比较,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分层教学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要把握分寸,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积极鼓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诱发他们的活力,给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平台,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英语是门语言,语言是要说的,小学生说英语的前提是会读、读的出来、读的流利。而读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说能力。小学教学论文“target=”_blank"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小学生熟悉、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即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这个课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读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朗读教学训练中,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感知、感悟朗读对象的内容和要素,最终培养起语感,积累起对英语的喜爱和一定程度的掌握。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效。

英语是门语言,语言是要说的,小学生说英语的前提是会读、读的出来、读的流利。而读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说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英语四项技能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读”占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四分之一,读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说能力。朗读,是运用重音,节奏和语调等语音技巧和手段把语言内容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读者仔细看清语言材料,通过朗读把语言内容内化,达到熟能生巧、灵活变通、促进学习成效的目的。

1英语朗读的现实意义。

英语朗读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母语来说,学习语言是听说在先、读在后。但在大语文环境下学习英语,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说的质量,朗读流畅,发音优美是进行交流的前提。培养小学生英语朗读的习惯,应该是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常规方法和习惯,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1)朗读可以使学生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记忆更加深刻在大声朗读时,通过颅骨把声音传达到听神经,大脑记录下送达的信息。朗读是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转化,即“内化”。内化是学生语言习得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内化,学生对于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记忆特别深刻。

2)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英语思维是英语学习者必须达到的学习境界。人的语感是逐渐形成的,通过大量的朗读,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有感觉,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也就是对英语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有了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学起英语就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实际现状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小学的英语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来引入新词汇,新句型,然后进行反复的常规教学,这样只是对个别单词、短语的学习,教师的导读、传教,在学生那里只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遇到对话的片段,对对话也是简单的处理,分角色、领读也不能很好地起到熟练听说、感悟语言的效果。

常规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看似教师辛苦、学生也辛苦,个别教师也用到了朗读训练的方法,但是,在引导学生朗读英语课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应该引起他们的重视。如:集体朗读时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有时还读不整齐;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地读,而是滑句,一股脑儿读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现象。这些现象必须是教师在朗读训练、朗读引导中引起重视,并注意及时采取有效的监督防范策略。

3.1晨读指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显得尤其重要。这个朗读时间可以确定在早晨。

本文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晨晓的时间让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氛围。在这个时间进行英语朗读训练,能够让小学生对所朗读的材料内容有一个较持续和专门的记忆,学生这种在视、听觉上的反复地重复和灌输,可增强他们的记忆效果。也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在晨读时可以进行班级巡查,并及时指导个别学生的朗读,例如:要求准确把握句子中哪些单词重读,哪些单词弱读等,发音是否够标准、清晰,督促不能读错字,考察声音的重轻和速度的快慢都要适度。相信指导学生坚持晨读的习惯,会让多数小学生受益匪浅、劳有所获。而且,与以往的学生朗读水平相比较,现在的小学生对于任一篇的英语文章都能熟记于心、朗读记忆的速度比较快,甚至可以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本人分析认为,可能是他们在校外接触的`英语氛围和我们生活中日益出现频繁的英语环境导致,以及学生本身的素质都在生活环境改善、全社会注重教育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使得小学生学习英语没有以前那么吃力和茫然。

3.2齐声朗读引导。

教导做法上,本文建议可以在上课音乐或铃声鸣响后,在老师进入教室的一至两分钟时间之内,安排小学生自发地在班干部或课代表的带领下,将之前安排的朗读任务、朗读作业,有针对性的进行重复朗读,这个作业里,也可以包括某些特殊句型、重点句子、常用语句和重点单词、多用词语等内容。

通过本人实践,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训练学生的整体朗读能力,同时,也可以以集体的朗读气氛带动个别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其学习英语的动力。而且,一些小学生独处或在家时,也许会羞于朗读,然而在集体中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一起朗读,学生更有激情和胆量,会读得认真,读得仔细,后面也就有在众人、家长、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英语朗读水平的勇气和信心了。

3.3朗读材料督导。

阅读英语应当轻松愉快,也可以轻松愉快。要做到这一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首要的。学生是对贴近生活、有趣味性且与其水平相当的朗读材料才会产生兴趣的,因此对于朗读材料的选择,应多选择一些有情节的小故事,琅琅上口的英语童谣儿歌和一些饶口令。如对高年级学生我提供《英语小读者》,里面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儿歌,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去投稿。低年级学生我鼓励他们去看dora,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买dora书学习英语。学生非常喜欢这些英语书籍,教师可以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朗读故事或表演do-ra里的片段。提高英语互动交流、学习模仿的的内在动力。

3.4读音辅导。

小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同时,要注意自身英语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性认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教师的模仿。如果教师的英语朗读不地道,学生的朗读必定会受影响,如果教师的朗读没有感情、没有节奏,要求小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是不现实的。总之,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以使学生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使小学生养成朗读英语的好习惯。

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外语教学的主旨是使学生能够对非母语的语言运用自如。在目前传统教育的环境下,互动式的英语教学方式,如转换教师角色的教学,多种形式辅助教学,以新带旧的行进式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式的思维习惯,学生小组式的学习方式,师生联系的把握等方式是值得尝试和探讨的。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不足可能是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讲的策略尤为重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在课上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接受新的语法和词汇,这时教师是主动地讲授,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容易产生所谓的“哑巴英语”。即考试成绩很高,而实际运用却很差的情况,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尝试互动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起来,使学生始终保持英语学习中的主动状态,即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简要以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们不妨以主动的传授者变为陪练者,(当然这要求面授学生的数量不能过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在课上练习的机会,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尽量为学生创造利用英语的环境,使学生逐步形成不怕出错的习惯,在纠错中成长。这样,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与同学在角色演练(roleplay)中互动,与教师在课堂问答中互动。

二、用多种形式辅助教学。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c.e埃克斯利说过:“教英语的最好的策略就是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那种策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及多媒体的手段,利用声像、音响的效果。例如,看英文电影、学唱英文歌曲的方式穿插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讲授英语在实际情境中的灵活运用。在学生感兴趣的氛围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有效地实现互动。

三、以新带旧的行进式教学。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论述,学生学过的东西,20分钟后就会忘记40%,当天就会忘记70%,第二天就会忘记75%。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个先慢后快的遗忘规律。在教学中,我们要安排学生对学习过的单词、词组及固定用法及时地复习巩固,以减少遗忘。在不断的重复与强记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增加了。能够有效地组织运用了,自然就会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四、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英文的思维习惯。

我们多年来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形成了考试导向的学习习惯。由此,在学习英语的历程中,尤其是在口语的表达中,每时每刻都是在翻译,即想好中文要说的内容,再逐字地翻译成英文。如果遇到不会说的英文单词或词组,就完全地卡壳了。由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刻给学生灌输用英文思维的习惯,根据教师个人的风格及特长,运用多种方式,课堂演练、任务导向,使得学生积极地开口表达,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而不必担心是否会说错。

五、把握师生联系是实现互动的关键。

建立平等的师生联系,对学生一视同仁,是实现互动的前提。教师能够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熟悉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特点,因人施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一对一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被重视,进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我们让“课堂热身”真正地“热”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warm),将会有效地实现英语教学的互动。

六、学生小组式的学习方式。

将学生划分为相对固定的小组来组织教学,在完成任务的历程中,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际始终处于一种互动的状态,使得平时沉默或害羞的同学都能够积极活跃地参与,起到了相互推动、优势互补,同时也体现了教学中的人性化。

学习语言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人们借助语言可以表达自己,可以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交流,可以了解更加广阔的世界。而兴趣是语言学习中最关键的要素,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习外语转化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黄家红,论如何推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际”[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xx(03).

张欢,吴荣辉,淮艳梅,英语教学历程中互动因素的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6).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