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卫国戍边英雄先进事迹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6篇)

时间:2023-12-18 11:24:11 作者:琉璃

心得体会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也可以涉及到生活、工作、旅行等方方面面。以下是一些收集起来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的方向。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事迹心得体会

2月19日,中国军方公布中印两军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我军英勇斗争事迹,公布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之事,国人被深深震撼!

1

去年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兴风作浪,挑起事端,妄图通过单方面行动,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特别是2020年6月份以来,有关外军更是悍然越线挑衅。中方在保持极度克制的情况下,一直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为了表示诚意,中方团长祁发宝率领几名官兵前往协商。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对方却对中方官兵发起蓄意攻击。

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

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

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这里不得不说说当时新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1979年出生于甘肃武威的祁发宝,1997年高中毕业,因家庭困难,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选择参军入伍。戎马生涯至今,祁发宝从普通一兵,到毕业于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步兵指挥专业。后历任新疆军区札达边防营营长、兰州军区某边防营营长等。

戍边的勇士,多年来搏斗在生死一线。

2005年7月,祁发宝带队骑马巡逻,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汹涌的象泉河,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宽的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祁发宝也被重重摔在悬崖边上。而这,仅仅是他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中的一次。

多年来,祁发宝放弃了数次调往“舒适区”的机会,坚持在边防一线。

他对战士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2014年,祁发宝带队在某前哨执勤,每天徒步巡逻距离达30公里以上。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热水,让战士们在睡前洗个热水脚,祁发宝想尽办法改造取暖火炉,每晚忙到凌晨两三点,烧了6000多暖瓶的开水。

甚至,对军马他都有铁汉柔情。一次在执勤中有一匹马不幸把大腿摔断,最终没有抢救过来。祁发宝和战友挖好坑,埋葬了马,修了一座坟,立了碑。

他对家人,确实有所亏欠。譬如他没能在父亲去世前适时赶回看上一眼。他曾经8个多月没给家人打过一个电话,直到任务结束才向家人报平安。电话那头的妻子泣不成声地说:“你还活着呀?我还以为你不要我和孩子了呢!”

在军人的岗位上,他显示的则是中国军人的英雄本色。“西陆强军号”曾经发布一段视频。对着进犯者,他怒吼:“不想打仗就滚!”

我们如今能够在国内安居乐业,每个人都对生活有奔头,哪怕有些人有时候遇到烦恼了,仍有希望一步步改变,向好发展,确实要感谢戍边的将士。是他们,在确保我们的国防安全。那个顶在最前面的团长,和他那牺牲了的战友们,继承了革命军人的真正荣光,亦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楷模!

2

说一说有关外军吧。非要惹是生非,这又是何苦来哉呢?想在坚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跟前讨便宜,有什么意思呢?祁发宝团长与你们谈判,你们还想耍计谋?告诉你们,中国古代演义小说中,都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传统。在这样的场合搞事情,在道义上你们就又一次输了。

打了半天,有关外军损失不小,然后呢?不是还得进行军长级谈判吗?好在谈到现在,也谈差不多了。如今,两军正在同步、有计划地全面脱离接触。

《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则称,到2月11日为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已从班公湖南岸撤出了200多辆主战坦克。速度之快,令印度陆军高层和国家安全决策人士大为吃惊。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仅仅是在向有关外军展现中国遵守协议的诚意,更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之展现中国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军事行动能力与后勤保障能力。

怎么说呢——。

谈,咱们奉陪;。

打,有种试试;。

不打?那么,你有关外军就该像祁发宝团长对你们说的——滚!

3

这里不得不提到国内社交媒体上的一些人。譬如“@蜡笔小球”。在祁发宝等人的事迹被披露出来之后,微博账号“@蜡笔小球”第一时间发布诋毁英烈的有害内容,影响极其恶劣。微博方面倒是行动迅速,当即果断宣布,对“@蜡笔小球”账号,依据法律法规要求予以关闭。同时,该账号使用人持有的另一个账号“@球夜行”也已一同关闭。

如今虽然不是战时,但戍边军人时时刻刻有可能处于类似战时的状态。对他们的诋毁,堪称“是可忍,孰不可忍”。祁发宝,果然有中国军魂,中国军魂,不容诋毁!

卫国戍边英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解放军报刊发了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综合报道,同时报道称,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在印方多次渲染炒作去年6月的边境冲突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污蔑中国边防部队官兵的情况下,中国媒体将事件真相进行客观报道,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事实真伪和是非曲直,也让人们认识了一批热爱和平、忠诚使命、捍卫正义的英雄官兵,表达了对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近代以后的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迫切需要一支力量来带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于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实现民族独立谈何容易,须要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而进行血淋淋的革命,须要无数共产党人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党员有50余人,其中21人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从建党到建国,有记载的共产党员牺牲了1700多万共产党人为初心而付出生命,心中若是没有奉献精神断然不行。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一以贯之的,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也是一以贯之的。纵观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程。为实现初心和使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从未懈怠。正是初心的不断驱动,才有了此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需要奉献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同样需要奉献精神。没有邓稼先不顾个人安危“手捧核弹头”,以及很多隐姓埋名的核工业工作者的奉献,就没有中国国家安全、和平发展的底气;没有孔繁森、钟杨以及千千万志愿到高原、边关,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党员干部,就没有现在全国上下的繁荣昌盛;没有白了头的“80后”第一书记以及无数在基层奉献出青春的党员干部,就没有现在距离全面小康只差“临门一脚”的大好局势。回顾党的历史上所有奉献人生价值的人,他们为党和国家积累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的,没有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奉献,就没有今日之中国。

说到底,100年来,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绝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的牺牲和奉献。奉献就是共产党人初心的“底色”。

我们党员干部现在学习初心使命、践行初心使命,就要弄清初心“底色”,继续一以贯之发扬奉献精神。当然,除了军、警、消防等高危职业,现在的牺牲奉献更多的不再是付出生命,而是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或是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一生,即使自己的付出从未被人们发现也至死不渝,如守岛英雄王继才;或是无怨无悔选择扎根基层,即使放弃了更好的发展前途也无怨无悔,如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或是在利于人民群众、利于党和国家的事情上敢于担当,即使吃力不讨好也在所不惜,如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宁愿“得罪”当地几千名干部,也要清查干部违规私建住宅的问题……如此担当奉献,才是践行初心的正确“姿势”。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喀喇昆仑高原,大河冰封、群山耸立,是祖国的西部边陲,更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祖国各地的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外军公然违背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他们用生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他们用行动彰显英雄赤胆忠诚。《英雄赞歌》里这样唱道,“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为英雄唱首赞歌,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这体现了习主席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且矢志不渝的精神。“无我”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党员干部应戮力同心担起的重担,也是需要党员干部以“无我”的状态去奉献的目标。

“无我”是一种信念,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不悔。党章的总纲有规定:“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把“无我”作为一种信念去坚守。无论是扎根基层的一线乡村干部还是各级机关干部,无论是企业的一线员工还是管理领导,无论是流动在外的农民工还是返乡创业的新农民……都需要坚定无我的信念,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耕耘,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时刻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准备。

“无我”是一种胸怀,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博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作于1842年的诗充分体现了林则徐不顾个人安危、忘我牺牲的坚强意志,国家虽无战争,但每年为了保护人民利益牺牲的边防战士、警察等依然不在少数,有人感叹“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并不是这些人不想活着,而是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把自己放在了一边,这些人都有着博大的胸怀,愿意为了人民牺牲一切。广大党员干部应处理好“公”和“私”、“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以博大的胸怀、广阔的胸襟,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

“无我”是一种境界,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尚。习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将人民的利益视作至高无上的利益,身为领导人,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着实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我们应热爱祖国的每一寸河山,努力扎根群众,向群众学习,以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经验智慧、增强执政本领;我们应在实践中锤炼品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规章制度,公道正派处事、无怨无悔做事。

戮力同心担重担,齐心协力谋复兴。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将无悔的信念、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境界作为“无我”的真义,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到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实践中去。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事迹心得体会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在此次边疆保卫行动中,刚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42岁的祁发宝,于1997年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后在乌鲁木齐陆军学院学习,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南疆军区军事课目考试。

祁发宝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此后,他扎根阿里高原,身处恶劣环境不言苦,挑战生理极限不畏难,直面生命威胁不怕死,在雪域高原展现了当代革命军人的风貌。

西部战区陆军官方视频号“西陆强军号”发布了一段祁发宝和印军在一线商谈的画面,展示了一线官兵在维护领土主权时的强硬,画面中祁发宝对越境的外军怒喝:“不想打仗就滚,否则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你们承担。”

2015年,祁发宝获得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当时的他入伍18年,3次放弃到条件较好单位工作的机会,坚守在阿里高原。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2015年4月18日的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初评入围人选公示显示:

祁发宝,男,汉族,1979年3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步兵指挥专业毕业,大专学历,中国人民解放军69310部队80分队分队长。

入伍18年来,祁发宝扎根阿里高原,身处恶劣环境不言苦,挑战生理极限不畏难,直面生命威胁不怕死,在雪域高原展现了当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他爱军精武,精通营属武器,善于战术指挥,先后2次参加兰州军区战役演习,23次带队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被评为优等指挥员。他爱岗敬业、科学建连、以情带兵,所带连队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标兵连队。他无私奉献,3次放弃到条件较好单位工作的机会,执行任务时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父亲去世前也没能赶回去看上一眼。曾获兰州军区戍边先进个人、新疆军区优秀基层主官等奖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祁发宝驻守的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低温、缺氧、强辐射、高原病随时都可能夺去人的生命。

然而,祁发宝说:“再难再险也动摇不了我们对党忠诚的信念和为国守防的决心。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

祁发宝曾驻守前哨营房,处于海拔超过5500米的高地,营房和帐篷是奢侈品,极度的高寒缺氧,给了战士们最大的磨练与考验。那些在前哨的日子,即使是吃饭睡觉这些常人看来最普通的事情,都让祁发宝刻骨难忘。

2015年9月,祁发宝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采访时说到:

“在前哨睡觉,所有人都要带着棉帽头套,穿着毛衣毛裤、棉衣棉裤,盖两床被子,身上还要压上大衣。可还是经常冷得整夜睡不着觉。”“冬天阿里封山,长时可达20多天,没有物资补寄,我们挖野菜、吃冻肉,十多年就这样过来了。”

阿里高原夏季洪流频发,冬季大雪封山。在蜿蜒崎岖的执勤路上,是真正的寸寸暗流汹涌、步步惊涛骇浪。2005年7月,祁发宝带队骑马巡逻,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波涛汹涌的象泉河,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宽的陡峭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瞬间被河水吞噬,祁发宝也被重重地摔在悬崖边上昏了过去,醒来时发现后背被划出6、7道口子,鲜血直流。

20多年来,祁发宝先后上千次带队组织巡逻执勤,多次参加边境管控行动,带领执勤分队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也曾十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是边疆的一位好战士、好团长,他尽忠职守,不畏艰难,守护着祖国的安全。但对自己的家人,他总是充满遗憾和愧疚。

2009年7月,祁发宝的父亲突发重病,而他却远在千里之外带队参加比武竞赛,没来得及看父亲最后一眼,这成为祁发宝一生的遗憾。忠孝难两全,古来如此。可祁发宝却说:“我们驻守边防,是为了守护更多的家庭圆满喜乐,我们为国尽忠,是为了给更多老人孩子一篇平安乐土。尽忠到极致,那也是一种孝道。”

由于任务需要,祁发宝曾经8个多月没给家人打过一个电话,直到任务结束才向家人报平安。电话那头的妻子泣不成声地说:“你还活着呀?我还以为你不要我和孩子了呢!”

祁发宝把军营当成了家,把战士们当成了家人。他所在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2014年,祁发宝带队在某前哨执勤,每天徒步巡逻距离达30公里以上。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热水,让战士们在睡前洗个热水脚,祁发宝想尽办法改造取暖火炉,利用晚饭后到点名前的时间给大家烧洗脚水,又利用熄灯后的时间烧第二天喝的开水。

2016年,记者采访祁发宝,问他有什么新年愿望。他说想在新的一年里搭起大棚,让青年官兵们吃上新鲜蔬菜。另外,年轻战士们恋爱难的问题也让祁发宝很是头疼,他希望新的一年里,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或者一定的改善。

如今,阿里高原的一块崖壁上,留有八个大字。那是刚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带领战士们刻下的铮铮誓言,也是新时代英雄官兵捍卫祖国领土、不负先辈荣光的庄严宣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祁发宝说,这些年来,他一直珍藏着一位边防军人写给妻子的一首小诗。他以此作为军旅生涯的激励,也希望以此同边关将士共勉:

热腾腾的饺子你刚盛出锅。

一同盛出的还有合家团聚的欢乐。

也许,此刻。

飘香的美酒你刚摆上桌。

耳畔萦绕着春节晚会的欢歌。

正是万家团圆的日子。

战士们却顶风冒雪在巡逻。

千里边关。

留下一行深深的脚窝。

苦吗?苦。但苦得值得!

看那缤纷的礼花,不夜的灯火。

累吗?累。但累得欣慰!

因为身后守护的是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在巍巍昆仑山,在白雪皑皑的丛山中,有一个哨所,叫做神仙湾。冰山雪谷一军营,哨卡设在云雾中,人们是这样描述它的。这里的战士,以连为家,扎根边疆,血液里流淌着的喀喇昆仑精神让人敬畏,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

高原缺氧,使官兵们的记忆减退,忘了痛苦,忘了疲劳,但他们没有忘记戍边的使命。这群钢铁战士扎根在神仙湾哨卡,用汗水铸就了卫国戍边的钢筋铁骨,用热血书写了无悔的青春。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里,英雄长眠此地。生前,他们冒着苦寒,守卫边疆,死后,长埋此地,戍边斗志却不可磨灭,鼓舞一批批官兵把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边关。岁月依旧,同一片天地,不同岗位,但是一样的,指引着官兵们日复一日守卫祖国,也指引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奋进。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军人的牺牲无处不在,我们要永远记住那些在和平年代勇于奉献的军人们,因为他们最值得尊敬!

是你们,为中华强盛,身披戎装报国捍疆;

是你们,为坚守,乘风破浪尽显英雄本色。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一篇《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的文章在媒体上迅速传播,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民,当我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虽然我们距离边防有着很远的距离,但我们得幸福生活正是有千千万万个戍国英雄的坚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雄是时代的杰出代表。以团长祁发宝为代表的英雄群体,是我们这个时代英雄精神的写照。这些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成才在火热军营,在关键时刻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以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体现了敢打必胜、矢志打赢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听党指挥、听令而战的忠诚品格。在他们的身上,传承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基因,燃烧着爱国主义的热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官兵一致是战斗力的源泉。“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这是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官兵一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着官兵一致的深厚战友情谊,才有了生死与共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这场斗争中,官兵们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毫不畏惧,不惜牺牲生命保护战友,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团结奋战、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时刻需要保卫。而担负着这神圣职责的,就是我们的人民军队,他们用实际行动,用鲜血和生命,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他们是祖国的钢铁长城。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正因为有了他们,人民才能生活在安宁和幸福之中。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是钢铁的战士,是时代的先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从他们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难得“四两拨千斤”的创新。所谓的终南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进军西藏、驻守西藏,将士们正是秉持着吃大苦的精神面对和承受着世间罕见、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西藏的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这给官兵们带来的不仅是寒冷,更是缺吃少穿、高原病症和死亡威胁,硬是叫响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等革命口号,生动论释了人民军队爱党、信党、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在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我们不能忘记,有一群铮铮傲骨的钢铁英雄,他们驻守在祖国边疆,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和无尽的孤独,保卫祖国的锦绣河山,守护我们的幸福家园。无论是海岛荒漠还是雪山冰川,他们御敌守边、枕戈待旦,艰苦奋斗能乐在其中,辛苦备战也毫无怨言。“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他们唯一的信仰。在危险面前,他们刚毅果敢、挺身而出、无私无畏,把一个个哨位、战位、岗位变成敌人无法逾越的钢铁堡垒,捍卫着国家主权,守护着祖国疆土,用“无我”精神谱写新时代强军伟业的壮丽篇章。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边防官兵的“无我”精神,不仅是最珍贵的精神品质,更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共勉。不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担任什么职务,我们都应该学习边防官兵“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赤胆忠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不懈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豁达乐观,奋蹄新时代,犇向新征程!

汲取戍边精神书写复兴华章。

时代铸就精神,精神感召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近日,一段去年发生在中国西部边境地区的军事冲突现场视频走红网络:外军公然违背双方达成的共识,悍然挑衅越线并与我军发生激烈冲突。在这场殊死搏斗的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和王焯冉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铸就了气壮山河的戍边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当汲取不朽的戍边精神,忠诚担当、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奋力书写复兴路上的灼灼华章。

一诺千金,树牢公信力。牺牲时不满19岁的戍边战士陈祥榕曾在日记里写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班长曾问他:“你一个00后新兵,口号这么‘大’?”陈祥榕回答:“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折射出一名年轻战士的爱国情怀和一诺千金的人格操守,实践证明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务求扎实,开空头支票不行。”作为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面前就要说到做到,谨防失信于民。“大家组上的饮水问题我过两天一定解决。”“你两家的纠纷我最近就来调处。”然而转身便是“一万年”,将诺言抛之脑后,徒留群众望穿秋水、等来一锅白开水。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如此久矣,必将遭到群众指责、唾弃,从而失信于民、影响党的公信力。

忠诚担当,定航稳舵。肖思远曾在日记中写到:“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彰显出他忠诚担当的使命追求。边关没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没有万家灯火人声鼎沸,只有一望无际的山川、凛冽刺骨的寒风和一年里六个月的大雪封山,戍边卫士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依旧不惧艰难险阻,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巡查边境线,护祖国平安。作为党员干部,当立足岗位,在工作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知行合一、表里如一、不偏不倚,在复杂形势中乘风破浪干成事。

立家国情怀,识大体顾大局。祁发宝说:“亲人的感情债可以慢慢还,戍边大事耽误不起。”折射出祁团长舍“小家”为“大家”的无尚家国情怀。党员干部是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爱国爱党爱人民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因此,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特别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识大体、顾大局,要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境界无私奉献、担当作为。

近日,解放军报刊发了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综合报道,同时报道称,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在印方多次渲染炒作去年6月的边境冲突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污蔑中国边防部队官兵的情况下,中国媒体将事件真相进行客观报道,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事实真伪和是非曲直,也让人们认识了一批热爱和平、忠诚使命、捍卫正义的英雄官兵,表达了对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近代以后的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迫切需要一支力量来带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于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实现民族独立谈何容易,须要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而进行血淋淋的革命,须要无数共产党人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党员有50余人,其中21人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从建党到建国,有记载的共产党员牺牲了1700多万共产党人为初心而付出生命,心中若是没有奉献精神断然不行。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一以贯之的,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也是一以贯之的。纵观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程。为实现初心和使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从未懈怠。正是初心的不断驱动,才有了此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需要奉献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同样需要奉献精神。没有邓稼先不顾个人安危“手捧核弹头”,以及很多隐姓埋名的核工业工作者的奉献,就没有中国国家安全、和平发展的底气;没有孔繁森、钟杨以及千千万志愿到高原、边关,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党员干部,就没有现在全国上下的繁荣昌盛;没有白了头的“80后”第一书记以及无数在基层奉献出青春的党员干部,就没有现在距离全面小康只差“临门一脚”的大好局势。回顾党的历史上所有奉献人生价值的人,他们为党和国家积累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的,没有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奉献,就没有今日之中国。

说到底,100年来,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绝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的牺牲和奉献。奉献就是共产党人初心的“底色”。

我们党员干部现在学习初心使命、践行初心使命,就要弄清初心“底色”,继续一以贯之发扬奉献精神。当然,除了军、警、消防等高危职业,现在的牺牲奉献更多的不再是付出生命,而是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或是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一生,即使自己的付出从未被人们发现也至死不渝,如守岛英雄王继才;或是无怨无悔选择扎根基层,即使放弃了更好的发展前途也无怨无悔,如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或是在利于人民群众、利于党和国家的事情上敢于担当,即使吃力不讨好也在所不惜,如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宁愿“得罪”当地几千名干部,也要清查干部违规私建住宅的问题……如此担当奉献,才是践行初心的正确“姿势”。

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解放军报《英雄屹立喀喇昆仑》等报道全网刷屏、引燃评论: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因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中央军委为5名官兵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他们是团长祁发宝,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营长陈红军,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追记一等功。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当我们致敬5名英雄时,猛然发现,团长祁发宝和营长陈红军都是甘肃籍——祁发宝是武威市天祝县人,陈红军是陇南市两当县人。

两位陇原铁血汉子,在与越线外军的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突入重围营救,英勇牺牲。展现了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请记住英雄的名字!

01。

震撼——喊出“不想打就滚”的血性团长祁发宝。

祁发宝,男,汉族,1979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武威市天祝县哈溪镇人。

自古凉州多烈士武臣。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因为家境贫困,上不起大学而选择入伍参军,进驻到西藏阿里地区,开始了他漫长而精彩的戎武生涯。这里是世界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也是一名戍边军人最接近使命的地方。于是,他用24年的如火青春,灌溉着阿里贫瘠却宝贵的土地。

2005年7月,祁发宝带队骑马巡逻,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波涛汹涌的象泉河,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宽的陡峭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瞬间被河水吞噬,祁发宝也被重重地摔在悬崖边上昏了过去,醒来时发现后背被划出6、7道口子,鲜血直流。

2009年7月,祁发宝的父亲突发重病,而他却远在千里之外带队参加比武竞赛,没来得及看父亲最后一眼,老人去世后,这成为祁发宝一生的遗憾。

由于任务需要,祁发宝曾经8个多月没给家人打过一个电话,直到任务结束才向家人报平安。电话那头的妻子泣不成声地说:“你还活着呀?我还以为你不要我和孩子了呢!”

2014年,祁发宝带队在某前哨执勤,每天徒步巡逻距离达30公里以上。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热水,让战士们在睡前洗个热水脚,祁发宝想尽办法改造取暖火炉,利用晚饭后到点名前的时间给大家烧洗脚水,又利用熄灯后的时间烧第二天喝的开水。连续5个多月,每晚忙到凌晨两三点,烧了6000多暖瓶的开水。在那100多个不眠的夜里,祁发宝在火炉前忙碌的身影,通过一盆盆开水深深地、稳稳地扎根在战士们的心里。

入伍20多年来,他先后上千次带队组织巡逻执勤,80多次参加边境管控行动,23次带领执勤分队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40余次遭遇暴风雪和夏季雪融性泥石流,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陪伴过他的军马有5匹受伤或牺牲。

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祁发宝说:“因为在我们的心中,站在没有边界线的国土上,我们就是祖国移动的界碑!”而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成为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传承的血脉信念。

在阿里工作的20多年,祁发宝多次放弃了到条件较好单位工作的机会,有人说他傻,家人也劝他调换岗位。他却说:“阿里确实很苦,如果因为苦大家都不愿意呆在这里,那我们的边防谁来守?况且组织把我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只有踏实尽责的义务,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利。”

02。

泪目——陈红军牺牲时,妻子正怀孕五个多月。

陈红军,男,汉族,1987年3月出生,陇南市两当县人,2009年6月从西北师大应征入伍,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牺牲前为某边防机步营营长。父亲母亲均为农民,年过60,在两当县城关镇居住。

陈红军牺牲时年仅33岁。他所在营官兵聊起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与共。

据悉,陈红军牺牲时,他31岁的妻子正怀孕五个多月,住在两当县。因为已落户陕西省西安市,想在临近的宝鸡市医院进行产检。甘肃省军区、省市县退役军人部门积极协调陕西省方面,安排了车辆往返接送、医院绿色通道的服务,同时,待产期间全程在西安市西京医院做医院护理。得知烈士妻子为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当时未就业,甘陕两省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协调她至西安音乐学院教师岗位工作。

2020年10月25日,他们的儿子陈潇楠出生,那一天,正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

2021年春节期间,陈红军妻子发来手机感谢短信这样写道:“好久没发,心情竟不知如何下手......看着万家灯火,内心的思念滚滚如潮水,你在那边还好吗?家人都很想念你,没有你的新年,如何快乐?万事怎能如意?每天都像是被上满了发条,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我要坚强,要坚持,每每看着孩子可爱的脸庞,内心才能有一丝欣慰......回望2020,太多挫折与波澜靠我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多亏一路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家人的精神支撑,老师以及新老朋友的真心无私的关心与帮助,才是我度过最无助的时刻,感谢你们!在这新年到来之际,衷心祝愿关心、帮助过我的您新年快乐,阖家幸福,平安喜乐,吉祥如意!”

03。

自豪——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我的团长我的团。

据报道: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往交涉。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见此情景,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祁发宝所在团的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腔“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祁发宝也曾说过:“假如我能活到60岁,那么前20年我献给了学校,我在那里学习与成长;中间20年我献给了祖国,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是我必须坚守的阵地;未来20年,我要献给家庭,尽最大努力去补偿妻儿为我受过的委屈、流过的眼泪。”

这,就是军人,这就是中国军人,这就是中国边防军人!是所有在边防牺牲奉献的军人之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致敬!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我用生命捍卫守候。

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

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一首歌。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年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与之相对的是一条条狭窄、深邃、陡峭的河谷,但在此深处却有一线官兵蹚冰河、踏雪原、御寒风,就像陈红军营长说的一样:“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英雄是时代的杰出代表。以团长祁发宝为代表的英雄群体,是我们这个时代英雄精神的写照。这些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成才在火热军营,在关键时刻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以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体现了敢打必胜、矢志打赢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听党指挥、听令而战的忠诚品格。在他们的身上,传承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基因,燃烧着爱国主义的热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官兵一致是战斗力的源泉。“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这是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官兵一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着官兵一致的深厚战友情谊,才有了生死与共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喀喇昆仑精神,是钢铁战士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高原缺氧,使官兵们的记忆减退,忘了朋友,忘了家人,但他们没有忘记戍边的使命。这群钢铁战士扎根在神仙湾哨卡,用汗水铸就了卫国戍边的钢筋铁骨,用热血书写了无悔的青春。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里,英雄长眠此地,生前,他们冒着苦寒,守卫边疆,死后,常埋此地,戍边斗志却不可磨灭,鼓舞一批批官兵把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边关。岁月依旧,同一片天地,不同岗位,但初心是一样的,初心指引着官兵们日复一日守卫祖国,也指引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奋进。

喀喇昆仑精神,是钢铁战士们不畏艰辛,顽强奋斗。这是和平的时代,我们享受着这份宁静,却不能忘记,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吃饭都要靠比赛,“一个馒头及格”,实在难以想象神仙湾这个地方的条件到底有多苛刻。但在这个“生命禁区”里,战士们头顶日月,冒风雪,数十载春夏秋冬,书写了一篇篇边防军人卫国戍边的故事。他们身上所迸发的昂扬斗志,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他们是新时代的捍卫者,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这场斗争中,官兵们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毫不畏惧,不惜牺牲生命保护战友,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团结奋战、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

一大早,喀喇昆仑高原的天刚蒙蒙亮,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官兵已准备出发。按照计划,他们要对预定点位进行巡逻。

巡逻车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行进,官兵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车外寂静的高原,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地方。

2020年4月开始,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

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

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中央军委授予。

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记一等功。

严峻边防斗争中,官兵们更加懂得了边防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英雄事迹感召下,官兵们守边护边、不怕牺牲的信念更加坚定。去年底,这个团服役期满的战士全部主动申请留队,继续在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战斗。

战士付忠义说:“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满了就回家。但是,经历了去年的边防斗争,我更加认清了边防军人的价值。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宁肯高原埋忠骨,绝不丢失一寸土”。

有人团圆,是因为有人守护团圆。这个春节,在喀喇昆仑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师官兵,学习英雄事迹、激发练兵热情,成为自觉行动。

连长李传江说:“利用冬季寒冷时节,集中研究高原实战中诸多重难点问题,官兵们士气一直很高,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今年1月,这个团列装15式轻型坦克。新装备到来后,如何充分发挥战斗力,成为全团上下最关心的事情。春节期间,官兵们几乎没有休息,训练一直抓得很紧。

战士牛鑫垚说:“现在我们有了新装备,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我们要加紧训练,更加熟练运用装备,做到随时亮剑迎敌。”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后勤保障也在不断完善。新式轮式救护车、全地形后勤运输车,以及新型保温营房、保温菜窖、防寒被装等一大批物资装备先后配发部队,让驻守在喀喇昆仑高原的官兵们有了坚实的支撑保障。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尽管已经立春,但喀喇昆仑高原依旧冰封雪裹,气温最低时接近零下30摄氏度。面对极寒缺氧的恶劣天气,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

指导员张志鹏:“英雄的事迹精神,极大鼓舞了边防官兵的战斗意志。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全体官兵卫国戍边的热情高涨。我们宁肯高原埋忠骨,决不丢失一寸土。”

喀喇昆仑高原虽然高寒缺氧,因为戍边官兵的坚守,有了生命的色彩;虽然古老苍凉,因为驻训官兵的到来,有了火热的气息。

一代代边防军人,把青春挥洒在喀喇昆仑,也把最纯粹的忠诚镌刻在喀喇昆仑。誓死捍卫这片土地,成为他们最崇高的使命,最坚定的信念。

某边防团政委王利军说:“我们珍爱和平,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祖国的领土和主权。我边防官兵始终牢记卫国戍边神圣使命,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坚决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冲突回顾。

加勒万河谷位于中印边界西段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多年来,中国边防部队一直在此正常巡逻执勤。今年4月以来,印度边防部队单方面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持续抵边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议,但印方反而变本加厉越线滋事。5月6日凌晨,印度边防部队乘夜色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中方边防部队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现场应对和边境地区管控。

为缓和边境地区局势,中印双方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密切沟通。在中方强烈要求下,印方同意并撤出越线人员,拆除越线设施。6月6日,两国边防部队举行军长级会晤,就缓和边境地区局势达成共识。印方承诺不越过加勒万河口巡逻和修建设施,双方通过现地指挥官会晤商定分批撤军事宜。

但令人震惊的是,6月15日晚,印方一线边防部队公然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甚至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印军的冒险行径严重破坏边境地区稳定,严重威胁中方人员生命安全,严重违背两国有关边境问题达成的协议,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已就此向印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6月1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时,再次向印方阐明中方严正立场,要求印方对此开展彻底调查,严惩肇事责任人,严格管束一线部队,立即停止一切挑衅性举动,确保此类事件不得再发生,并尽快召开第二次军长级会晤,解决现地相关事宜。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共同遵守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尽快使现地局势降温,并根据两国迄今达成的协议,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中方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切实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严格遵守两国政府已经签署的协定协议,通过双方既有军事和外交渠道,就妥善处理当前边境事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当我在战场上。

倒下请别难过。

那鲜血染红的大地。

明天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当我在战斗中牺牲。

请别难过。

我化作翱翔的雄鹰。

也要守卫着祖国的山河。

请放心吧!祖国!

致敬,英雄!

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先进事迹的感悟

“英雄屹立喀喇昆仑”,中国《解放军报》19日以此为题刊发长篇报道,还原了去年6月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事件的过程,详细讲述了5名解放军官兵的英雄事迹。在他们当中,4人牺牲,1人重伤。中央军委对他们进行表彰。在国内,民众深受感动、震动,边防官兵“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誓言得到网民的大量转发、引用。在国外,解放军在那场冲突中的伤亡情况一直备受关注,部分印媒自去年6月以来多次炒作,报道不实消息。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19日表示,冲突发生后,中方为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保持了高度克制,但印方多次渲染炒作有关伤亡事件,中方须澄清真相,以正视听。

华春莹: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报道,非常感动。

19日,中方首次公布在加勒万河谷对峙事件中牺牲官兵的名单: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其中,最年轻的陈祥榕出生于2001年,王焯冉、肖思远牺牲时也只有24岁。此外,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香港《南华早报》19日称,官媒“不点名”地指责印度的行为造成人员伤亡。《解放军报》的报道通篇用“有关外军”“外方”指代印度。文章详述道,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其间,对方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面对眼前的状况,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道。他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他的头部遭到重创。“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讲述道。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惨重代价。

刚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曾带领战士们在加勒万河谷的一块崖壁上刻下八个字: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是他们的铮铮誓言,也是中国民众共同的心声:19日在社交媒体上,相关报道评论区中被置顶在第一位的留言也是这八个字。有网民说,这样的事实应该被写进教科书中——青少年不仅应该学习过去英雄的事迹,也应该知道当代英雄如何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这样他们才更懂得珍惜现在的这份安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动情地说,有关报道刊发出来后,她反复地读了好几遍,“这些戍边英雄官兵的事迹,给了我们很大震动”,比如陈红军当时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肖思远憧憬着未来娶上心爱的姑娘,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等到这一天。“我读到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非常感动。”

“澄清真相,以正视听”

19日引发国际舆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中方为何时隔8个月还原加勒万河谷冲突过程。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当天表示,去年6月,印军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责任完全在印方。冲突发生后,中方为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缓和,保持了高度克制,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担当。但印方多次渲染炒作有关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污蔑中国边防部队官兵。

印度主流媒体19日对中方披露的人员伤亡情况予以广泛报道,但未提及对峙的详细情况,而且仍在不断重复此前的一些不实报道。“德国之声”19日梳理道,加勒万河谷对峙发生后,《印度斯坦时报》、zee电视台等先后引述“印度政府高层官员”的话或者匿名“来源”的数据,“披露”所谓的解放军伤亡数字与情况。

“历史不容篡改,英雄不能遗忘,中国媒体对英雄事迹进行公开报道,是客观报道事实的媒体责任,有利于澄清真相,以正视听,让世人看清其中的是非曲直。”任国强19日这样强调。

复旦大学南亚问题专家林民旺对《南华早报》说,宣布人员伤亡情况实际上是很敏感的信息,官方应该向牺牲烈士公开表达敬意,同时也要找到合适的时机。现在公布是一种平衡之举,是从大局出发,考虑了双方利益,避免关系破裂和在公众舆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敌意。

“一线边防部队脱离接触的相关工作目前正有条不紊地展开,中印边境有望逐步恢复到长期对峙之前的和平与安宁。”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方在此时纪念烈士,既是对外充分展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也表明致力于维护中印关系稳定的意志,彰显中国在新形势下有理、有利、有节的大国外交风范。“这与某些印度政客和反华媒体竭力渲染仇恨、鼓动民族主义和反华情绪形成鲜明对照。”

印媒:印军从多个制高点撤离。

本月10日,中国和印度政府宣布双方军队位于班公湖南岸、北岸一线部队从当天开始同步有计划组织脱离接触。《印度时报》19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现阶段脱离接触工作已经完成,双方或将于当地时间20日在两国边境实控线中方一侧举行第十轮军长级会谈。此轮会谈将重点讨论除班公湖地区外,其他边境对峙点脱离接触的问题。

在《印度快报》看来,对新一轮军长级会谈作出安排,意味着印中两军已撤出班公湖北岸第四指地区,同时也说明印军已从此前占领的热赞拉山口、热钦山口等重要制高点撤离。印度陆军北部战区司令乔希对该报表示,“(脱离接触的)协议已经通过书面形式报请上级总部批准,然后付诸实施”,“所有行动每天都经过核实和确认”,“中方表现出了诚意”。

但与此同时,印度政府没有放弃对中印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的工作。据印度《经济时报》19日报道,有匿名政府官员透露,已批准在“阿鲁纳恰尔邦”(我藏南地区)修建18条边境巡逻步道,“印度陆军可将这些步道作为其公路运输线的补充,更有利于人员和物资投送”。该项计划预计耗资总额为116.2亿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外交部外秘什林拉本周三访问莫斯科时形容,印中关系是“复杂的”,它势必取决于边境情况的正常化。

中方对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立场是清晰的、一贯的、真诚的。国防部与外交部在19日的表态中都强调,中方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维护中印两国两军关系大局、尽快推动局势降温缓和,尽快恢复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先进事迹的感悟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

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李确祥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班长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他们赶到前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陈祥榕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

增援队伍赶到击溃驱离来犯者。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大喊道:“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

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

祁发宝所在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看到祁发宝受到攻击重伤倒地,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

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围攻了”,陈祥榕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钰发现陈红军等人牺牲现场。他看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陈红军平时关爱最多的“娃娃”之一。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

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头盔里衣服上。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那场战斗后,陈祥榕所在连队斗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满的士官100%主动留队,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

那场战斗后,王焯冉所在团18名女兵3次请战,她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一股“学英雄、当英雄”的热潮涌动喀喇昆仑高原。

我已严阵以待,犯我者必遭迎头痛击!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年

普通人遇到喀喇昆仑后会是什么?是崇拜,因为这是世界中、低纬山岳冰川最发育的地区;是残酷,因为这里终年低温,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是敬畏,因为这里山势高大陡峻,处处是绝壁和塌磊。而戍边军人遇到喀喇昆仑后,崇拜变成了忠诚担当,残酷变成了艰苦奋斗,敬畏变成了无私奉献,他们的负重前行,只为那一句庄严的宣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忠诚担当守护山河无恙。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与之相对的是一条条狭窄、深邃、陡峭的河谷,但在此深处却有一线官兵蹚冰河、踏雪原、御寒风,就像陈红军营长说的一样:“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戍守边疆是他们身上肩负的天职,不让寸土即是他们立足岗位的担当作为。年轻干部大多是从单纯美好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基层,但基层工作繁琐复杂,没有那么“高大上”,容易让人心生倦怠变得浮躁。然而年轻干部在每一个岗位中都要有心怀家国天下的赤子之心,对国家忠诚,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以强烈的担当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在繁琐小事中磨炼耐心,在服务群众中锤炼初心。我们不能像戍边官兵一样守家卫国,但可以在山河无恙的沃土中绽放青春之花。

艰苦奋斗照耀万家灯火。在海拔5380米喀喇昆仑山口的神仙湾哨所是喀喇昆仑精神的发源地,这里是冰封雪裹、大气稀薄的“生命禁区”,官兵们以守卫祖国最艰苦的地方为荣,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逐步形成了闪烁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光芒的喀喇昆仑精神。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从小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大多都较为优越,甚至部分年轻干部在走出校园前都未下过农村,工作之后面对基层工作生活的“困苦”容易萌生退意,但我们现在眼中的“困苦”,其实是戍边官兵为我们守卫的岁月静好。广大基层干部要学习喀喇昆仑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征,把眼前的“困苦”当作培养坚强意志的磨刀石,真正做到“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在基层工作中砥砺奋进新时代。

从古至今,无数华夏儿女为保家卫国而牺牲。他们毫无怨言,只为建设更好的中国而付出。因此也引发了我的一系列思考:我生于和平地带,不愁吃穿、更不愁战乱,不必为提防敌人而烦恼。只需勤勤恳恳地投入学习便是,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我认为,既然生来优渥,更要把自己应做的事做好。即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参与战争,只要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好好沉下心来打磨自己,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把心献给祖国,也是爱国的一种体现。

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这些英雄们,他们将永远被我们中华人民铭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致敬英雄!

学习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

2月19日,《解放军报》刊发综合性报道,证实中印在去年6月的边境冲突中,中方有4名官兵牺牲,一名团长重伤。

其中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近日,一张肖思远去年与母亲聊天的截图在网上流传,他的微信头像让许多网友看后泪目。

原来,肖思远用的是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兔子的形象。对许多军迷来说,这只兔子就代表了中国的形象。

许多网友看后表示“很感动,哭的稀里哗啦的”“那兔,看的时候一边哭一边看”“种花家的兔子”“这头像,都懂的……”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先进事迹的感悟

我用生命捍卫守候。

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

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一首歌。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

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依然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

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

“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克服极度高寒缺氧,守边护边、不怕牺牲,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战位上。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宁洒热血不失寸土。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陈祥榕对一次战斗的记录。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

清晨,当哨声响彻营房,班长李确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的陈祥榕,想起了那个新兵的第一次冲锋。

那是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李确祥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他们赶到前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陈祥榕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面对严峻斗争考验,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生死关头更凛然。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那场战斗后,陈祥榕所在连队斗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满的士官100%主动留队,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

那场战斗后,王焯冉所在团18名女兵3次请战,她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一股“学英雄、当英雄”的热潮涌动喀喇昆仑高原。

我已严阵以待,犯我者必遭迎头痛击!

赤胆忠诚皆为祖国。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摘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春节前夕,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又一批新战士,走进喀喇昆仑腹地的军营,准备在新训后奔赴高原边防一线。

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2009年,陈红军从地方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

2016年后,年轻的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也相继走上边关。一年年来,无数与他们一样的青年做出同样的选择。

走上高原是因为理想,留在高原则考验信念。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必须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挫败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图谋。

官兵说,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足以滤去你心中所有的浮华,最后只剩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份“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勇敢担当——。

“头顶烈日乐为祖国守边防、手扶蓝天甘为人民作贡献。”祁发宝勘察天文点前哨,默念着老营房上的这句标语感慨不已:“老前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守边防一线,现在我们更应该担起责任,把边防守好。”

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腔“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

陈红军所在营官兵聊起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边防斗争中,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成为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传承的血脉信念。

今天,坚守着无数边防军人用生命筑起的精神高地,祁发宝所在团有5任团长仍然并肩奋战边防斗争一线。

今天,读着身边团长、营长、班长的英雄故事,新一代喀喇昆仑卫士茁壮成长。

官兵一致生死与共。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

1950年,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在党支部书记李狄三带领下,以牺牲63人的悲壮,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

当年,李狄三病情严重时,恳请党支部不要再给他用药,把最后一支盘尼西林留给其他战友……70年后,面对滔滔激流时,23岁的王焯冉同样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看到祁发宝受到攻击重伤倒地,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

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围攻了”,陈祥榕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祁发宝所在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战士张明最难忘那次渡河——。

战士夏良最难忘那次宿营——。

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与共。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钰发现陈红军等人牺牲现场。他看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

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陈红军平时关爱最多的“娃娃”之一。

以身许国青春无悔。

“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

——姐姐眼中的陈祥榕。

刚刚过去的冬天里,一封家信在高原广泛流传,激励官兵战风斗雪、坚守一线——。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这封家信是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字里行间,战士的家国情怀催人泪下,边防斗争的严峻考验也跃然纸上。

对此,祁发宝也深有体会。20多年的戍边岁月中,他先后40多次遭遇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丈夫身许国,私恩邈难顾。一名老边防深情地说,戍守高原的军人不是不顾家,而是每当走上边防一线,身后就是整个国家;不是不会爱,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爱。

正是渴望爱情的年龄,肖思远的钱包里珍藏着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牺牲当天,他还憧憬着未来:“她支持我在部队长干,我想娶她,给她做一辈子的菜……”

然而,他们都失约了。时光之舟桨橹轻摇、驶向未来,他们的爱,永远凝滞在了彼岸。

几个月过去了,陈祥榕的姐姐依然对弟弟思念无尽。她坚强地说:“当弟弟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

肖思远牺牲后,16岁的弟弟时常梦见哥哥端着枪武威的样子。他下定决心:到了18岁,接替哥哥入伍,把哥哥的精神传下去!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那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陈红军妻子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她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血脉传承。她坚强地说:“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在一线,官兵叫响“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斗志更高”的口号,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上战场。

在一线,很多官兵主动推迟婚期、放弃休假,把执行边防斗争任务当成一辈子最为自豪的经历。

战斗热情在一线高涨,关怀温暖也向一线汇聚。在各级共同努力下,任务部队住进了保温营房,看上了卫星电视,穿上了防寒被装,打上了亲情电话,吃上了新鲜蔬菜水果……官兵们卫国戍边豪气充盈、斗志昂扬。

春节期间,华夏大地万家团圆、一片祥和;高原官兵枕戈待旦、高度戒备。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遒劲有力。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学习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先进事迹的感悟

日前,中央军委对守卫祖国西部边陲的5名官兵进行表彰,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其中,在守卫边疆英勇牺牲、被中央军委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的某边防机步营营长陈红军系西北师范大学校友!

陈红军,男,汉族,1987年3月出生,陇南市两当县人,2009年6月从西北师大应征入伍,中共党员,牺牲前为某边防机步营营长。

2009年,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

陈红军所在营官兵聊起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见此情景,营长陈红军当即突出重围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

战士夏良最难忘那次宿营,他说——。

丈夫身许国,私恩邈难顾。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的陈红军,身在一线仍想方设法托后方的战友,提醒妻子按时产检。他答应妻子,等到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这天也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陈红军妻子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她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血脉传承。

2021年春节期间,陈红军妻子发来感谢短信这样写道:“好久没发,竟不知从何说起......看着万家灯火,内心的思念滚滚如潮水,你在那边还好吗?家人都很想念你,没有你的新年,如何快乐?万事怎能如意?每天都像是被上满了发条,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我要坚强,要坚持,每每看着孩子可爱的脸庞,内心才能有一丝欣慰......回望2020,太多挫折与波澜靠我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多亏一路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家人的精神支撑,老师以及新老朋友的真心无私的关心与帮助,才使我度过最无助的时刻,感谢你们!在这新年到来之际,衷心祝愿关心、帮助过我的您新年快乐,阖家幸福,平安喜乐,吉祥如意!”

当我在战场上倒下。

请别难过。

那鲜血染红的大地。

明天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当我在战斗中牺牲。

请别难过。

我化作翱翔的雄鹰。

也要守卫着祖国的山河。

请放心吧!祖国!

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

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

留在喀喇昆仑高原。

筑起巍峨界碑。

致敬英雄!

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