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飘香(优秀14篇)

时间:2023-12-09 13:25:30 作者:琴心月

优秀作文常常能够用简练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飘香的端午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称端阳节。

每当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插上艾草。我家也不例外,每年端午节一大早,奶奶便会从菜场买回一大把艾草别在门上。说实话,我根本就不喜欢艾草,尤其是它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香味。于是我一边捂着鼻子,一边抱怨奶奶的迷信。可是奶奶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耐心地给我解释说:“端午插艾草其实不是迷信。五月蚊蝇多,艾草的香味不仅能驱虫还辟邪呢!将艾草插在门上。以后全家就可以平安吉祥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放开捂住鼻子的手,使劲地再闻了闻那艾草的香味,不仅不觉得他刺鼻,反而觉得有一种香气四溢、人心脾的感觉呢,也许艾草身上散发的香味是为人们这份美好的心愿祝福吧!

记忆中的端午节,大街小巷飘散的不仅仅是艾草那人心脾的熏香,还有粽子那淡淡的清香。

说起粽子,思绪又回到前年的端午节那天。早饭过后。奶奶照往常一样将包好的粽子轻轻地放入锅中煮。不大一会儿,糯米、粽叶的清香顿时溢满整间屋子。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一个粽子,牵开表面的一层粽叶,只见晶莹剔透的糯米和似星星般点缀的绿豆等映入眼帘,看看就嘴馋。我顾不上烫,也顾不上斯文,将粽子咬上一口,有甜又粘,心里既美好又满足的感觉。

品尝着美味的粽子。便想要更多的了解粽子,于是我缠着奶奶,让她告诉我更多关于粽子的知识。奶奶告诉我:粽子大概分为咸粽和甜粽两大类。按照不同的形状和用粉,人们给他们起了很多有趣而形状的别名,像“角粽”、“筒粽”、“斧头粽”啦,还有“豆粽”、“香肠粽”等。

端午飘香手抄报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在我们四川把端午节叫端阳。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在端午节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老师告诉我们端午节还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如此日本人,韩国人也要隆重过节呢。

端午节吃什么呢?当然要吃粽子啰。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我知道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被排挤而流放,于是他投汨罗江表示自己的爱国忠心与清白。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老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世每逢端午人们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

老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糯米捏成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今年的端午我们家是怎么过的呢,让我来慢慢告诉你。

一大早,奶奶就叫我一同去采药,她说“这一天百草都是药”因为这一天许多人都把采来的草药捆成一把一把卖给城里人,我和奶奶穿过池塘,走了很远的山路才扯了一些野陈艾,水菖蒲,药味很浓烈。我们要拿回去挂在屋门上晾干,今后熬水沐浴,对蚊叮虫咬止痒驱痱子很有效哟。奶奶还说:“过去还有香炉草,可以用来熬水,大人小孩喝了都去身上的毒气”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多科学知识。

现在,看看我们是怎样包粽子的。我们农村很少去买现成的粽子,要吃得新鲜就要不怕辛苦,自己动手嘛。首先要泡糯米(我们这边也叫酒米)淘洗干净,泡三个小时以上,如果觉得吃起来太黏太腻,也可以加入少量洗干净的饭米一起浸泡,泡好的米似乎真的有一种酒香,实际上,醪糟也是要用酒米的。

包粽子的粽叶可以用往年晒干的,也可以去采摘一些新叶,粽叶用热水烫过洗净晾干备用,四川人包粽子有白味的,煮好放白糖吃,比较正宗。但也可以包豆沙,腊肉等,甚至有辣味的咸粽子。包粽子有点像我们美术课上老师教的做菱角,酒米不能弄太多,粽绳要捆得松紧合适,以提起来不散为合格。

端午粽飘香日记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跟妈妈一起学包粽子,品尝了美味的“五黄”,一起品味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首先跟妈妈插菖蒲艾草。妈妈告诉我,过端午节的传统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黄等其他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须在门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让蚊虫进入屋内。迷信的说法是可以辟邪。

接着,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材料妈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有棕叶、糯米、肉等。准备工作是这样的: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再洗干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成大约两尺长的一段段;把洗干净的肉切成2、3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个晚上。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把水沥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调料拌匀;把粽叶和绳子用开水浸泡起来。下面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取出两张粽叶一头一尾重叠,在一端叶子正面朝里折成一个漏斗状,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块,把它们压实压紧,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再用同样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后用绳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绑结实。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大诗人。当年他屡被放逐,便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自己怒沉汨罗江。人们心想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小鱼小虾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渐渐地便演变成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

绍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巧果的习俗,所谓“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黄桃、黄酒。中午妈妈准备好了这些“五黄”,我们就开始品尝起来。当然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妈妈告诉我,吃五黄的习俗是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这个节日我过得很快乐。今天我品尝了美食,关键还学会了包粽子,增长了民俗知识。

端午棕飘香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节就快到了,艾叶绿起来了,集市里热闹起来了,外婆的手也忙起来了。

乡下去,小溪旁,石桥边,满是大片大片金黄的向日葵。年久的老木屋孤零零的站立着,门前的藤椅吱呀、吱呀的左右摆动,似乎在诉说着那无尽的往事,一切都是记忆中的样子。

连绵树荫下,小草青青,百花嘤嘤,外婆架起一把木椅,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她将淘好的糯米端出来,洗尽的艾叶绿的发亮。再端出煮好的红豆沙,顿时香甜扑鼻。小时的我,常常忍不住豆沙的诱惑,趁外婆不在,总要偷偷尝它一口。外婆可真似个魔术师,那半成的粽子在她手中来回翻转,折叠,便成了一个棱角分明的三角体了!如此娴熟的技艺应该唯外婆一人独有吧!外婆拿来麻线,娴熟地在粽子周围来回缠绕,不一会儿,一个粽子便完成了。她总是说,红色的线用来扎纯米粽子,而黄色的线用来扎红豆粽子,这样便于区分。

时间飞逝,转眼已夕阳西下,外婆也完成了一天的劳作。她将粽子分门别类,放到不同的竹筛里,进了蒸笼。

刚出炉的棕,香气扑鼻,外婆搬来一把藤椅,让我坐下,在这儿看夕阳,刚刚好,她笑着,又将粽子端了出来,我们就在黄昏落日下,一老一幼,度过了一个盼望已久的、温馨的端午节。突然,我脱口说道:外婆的粽子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外婆笑了,脸上的沟壑深深浅浅,我,也笑了。

端午的热闹从未停息。

外婆的棕香将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底。

飘香的端午作文

我过的端午节,是吃货的天堂,饭桶的福音。

不知是我盼来了端午还是端午来得本来就快,反正端午就是飞速的到来了。

第一天,我们一家四口开了四五个小时的车来到阳江,四五个小时可不是一般长的时间呀,不会无聊死吗?当然不会。

我和姐姐一直在车上吃!吃!吃!爸爸有意见了:“你们迟早会把车搞得很臭很臭!”

我们把车停在何小厨这家饭店门口,(这家店是外婆和大姨的店。)一进店我和姐姐就迫不及待的点了菜:两杯豆浆,一杯加冰不杯温,两碗牛腩粉。共计26元。(猜猜各多少元?)实在是太美味了!

吃完东西赶紧包粽子去!啊!外婆都用软糯的粽子招待了好几位顾客了,我要加速啦!

首先将一片叶子放高于另一片叶子,卷成封底漏斗,接着再往漏斗放一片叶子,因为不够大。

然后可以放馅了,我最爱的肥肉来两块,虾米也来两三粒,咸蛋太咸不要!哎呀,忘了说,开始结束都要放糯米和绿豆心。

什么?!我只包了五个?!

不管它了,把我的粽子串起来。咦?散了?这两个串起来了就一起拿着包吧。

终于包完了!等一下,我其他三个粽子呢?

算了,我“拿”妈妈三个粽子充数吧,虽然她的有咸蛋黄。

哈,等吃吧!爸爸带着我们去散步,散完步后粽子就熟了,放进塑料袋当早餐。

住酒店喽!

第二天,妈妈想看日出,可偏偏到九点才起!

哎,将近中午,只捞到一点点儿超级无敌小的蚬。

呜呜,做午餐是没戏了,那就出去吃吧!

哇,有我最爱的墨鱼饼哪!还有脆皮鸡汤,我吃了好多好多饭!

喝口雪碧睡午觉。

只听呯一声,我的盖子不见了。

傍晚我们捞了许多大蚬做晚餐。

第三天,我们一大早起来捞蚬做早餐,收拾好东西返程啦!啊,又可以去何小厨吃午饭喽!吃完饭就回广州了,可零食都在来时吃完了,所以只能睡觉了。

我真喜欢这吃个不停的端午节呀!

飘香的端午作文

又是粽叶飘香时,可我用力的想啊想,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包着粽叶的粽子的模样。

每到端午前夕,家家户户是要腌制鸭蛋,浸泡粽叶的。因为妈妈工作忙,加上她对这些传统的节日一向不在乎,所以我从未见过自己家里有这些迎接节日的准备,但是每到端午前,奶奶一定是会托人送来煮熟的粽子和咸鸭蛋的。

端午节总是在上学,是没有机会在老家看到奶奶忙碌的身影的,但是我知道,她也一定是早早买来上好的糯米,早早浸泡在木盆里,洗刷干净粽叶,挑出破损的叶片,撕成条状,搓成细绳备用。到了端午前一天,奶奶忙完家务,把木盆端到堂屋,准备好粽叶和装粽子的盆,坐在小板凳上开始包了。

她是怎样随手就把粽叶在左手中完成一个圆锥形的样子的呢?尖尖朝下,大头朝上,右手抓一把糯米放在粽叶里,然后双手像变魔术似的,就几下,手中出现一个饱满的、被捆的五花大绑的三角形的立体的粽子。

全包好了,奶奶在灶上烧一大锅热水,放进刚包好的粽子和洗干净的鸭蛋,不一会,蒸汽袅袅,突然看不清奶奶的样子,等烟雾散去,灶台上,装好汇成商学院一盆粽子和鸭蛋。

下午,这些粽子和鸭蛋就被送到我家,被妈妈浸泡在凉水里,静待第二天的到来。那含着奶奶手指血丝的粽子,到底会被谁吃呢?这并不重要,因为每一个粽子,每一粒米,都浸透了奶奶的心血。

后来我吃过很多种类的粽子,有同事的妈妈亲手包的,有学生家长亲手包的,有食品公司做的,甚至品尝过一些所谓“天价”的粽子,但总是没有小时候,我吃过的那一两个白糯米的粽子味美、熨贴。

没有爷爷奶奶的小镇,能算故乡吗?没有奶奶亲手包的粽子的端午节,算是端午节吗?

又是粽叶飘香时……。

端午粽飘香作文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当大街上孩童们唱起了这首歌谣时,我就知道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了。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给我包粽子吃,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奶奶已经忙开了。

你瞧,奶奶先把粽绳、粽叶煮好洗净,剪去粽叶两头,然后把米洗净,把红豆、红枣和糯米混合。奶奶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边做示范动作边说,“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要把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我认真地听着,眼睛盯着奶奶变魔术般的双手。最后,奶奶在中间放了一颗红枣,用线绳缠绕两三圈,系成活扣,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奶奶包得那么得心应手,我也忍不住想露两手。奶奶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似的温和地说:“玲玲,我一步一步慢慢包,你仔细看着点,跟我一块儿包。”我愉快地答应了,心想:包粽子一点也不难。

奶奶先把粽叶平放在左手心,然后用右手捏住粽叶的边,向里翻转卷成冰激凌蛋筒形状。“放糯米,压紧!”,还没等奶奶说完,我的米“哗啦”一声撒了一地。顿时,我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奶奶微信着对我说:“遇到困难,不能轻易低头,每件事从不会到会总要有个过程。”听了奶奶的话,我继续包起来,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自己的“作品”,我心里乐开了花。

粽子出锅了,满屋皆是清香四溢。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感觉更是香甜无比!

端午粽飘香作文

小时候,除了春节,便是最爱这端午。免去一天的忙碌,聚成一堆,笑着乐着玩着。阖家欢乐。

儿时爱惨了老家。每次过端午,我永远是第一个迈出家门的。趴在车窗上,往外望。记忆中的绿粽叶浮现在了眼前,粽香萦绕在了身边。外面的街道空无一人,处处耸立着如同鸟笼一般的高楼大厦,将人情味紧紧的锁在了里面。压得喘不过气来。

如果说城市是鸟笼,那农村便是森林。每一到过节的时候,便最是热闹的时候。

爷爷家有十多口人。聚在那一个小小的正间里犹如下饺子一般,挤挤碰碰,笑声四起。女人们在庭院里包粽子。奶奶总愿意在端午节这天包粽子,洗鸡蛋,说是在那天就应该做那事,太早太晚都不好。男人们在正门前抽着烟,谈论着家乡事。最得意的没过于我们小孩子了。将十五没有点的老鼠灯拿出来,先上演一出老鼠赛跑,跑跑停停,欢歌笑语。但最遭殃的也是我们这群孩子。大人们凑在一起最爱讨论的便是孩子的成绩,每一听到这一溜烟儿那一小群便奔回自己家,帮着母亲包粽子,洗鸡蛋。

每到端午,奶奶一定会讲这个故事。听了千百回了,却总是听不倦。每一次听,都会有新的味道。

进来帮忙抬哟!来喽!一声叫唤,一声应。一个个绿油油的粽子上了锅,中间摆上几个鸡蛋,盖上盖子准备煮了。老家还有一个令我欢喜的那就是灶台,那可是要真正生火的。往里弄上干柴,取一个包水果的纸点着,待燃的差不多了,就扔到里面。这扔也是讲究方法的。要往里扔,往小木头上扔。这才好点。

粽子很快就出锅了,揭开盖子,一大锅水汽向上冒着。打开门,热气开始向外冒,细长的云雾遮住了屋顶,仿佛天上的白云跑到家里来了。整个厨房都是云雾缭绕,如踏仙境。

水汽要等一会才散,可粽子却等不及了。伸出一双双小手,等待着我给他们扒衣服。爷爷很严格,没到点绝不准吃。可奶奶很照顾我们这群馋猫,总是偷拿出粽子和鸡蛋给我们解馋。哪怕爷爷看见了,奶奶也给我们打掩护,让我们跑的远远的,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粽子格外香甜,糯糯的口感和咸甜的味道萦绕在口腔,勾起了内心一阵阵的酥麻。咬到蜜枣的时候,总会甜的牙疼。但每次哭过后,都会去咬下一口,然后再哭。那时候哪家孩子哭的时间最长,哪家的粽子就越甜。端午节成了唯一可以哭的节日。

粽子锅里的鸡蛋味道也很棒。鸡蛋在粽子锅里游过泳后,穿上了一件褐色的外衣。轻轻咬一口,粽叶的香味充斥着口腔。鸡蛋是要蘸糖吃的,甜丝丝的感觉在舌尖上跳舞,在心尖上畅游。无与伦比。只可体会而不可言会。

午饭过后,最让我兴奋的事来了。绑五数。那是由五种彩线编成的一个小绳,分别绑在人的五个地方。颈,双腕,双脖。小姑娘爱美,小时候又没啥饰品,自是最爱绑这东西。看着奶奶的手上下穿梭着,像是织女下凡一般的灵巧。挑。捻。系。转。扣。一个小小的五数就出现在了掌心。小巧玲珑。连父亲也闹着要绑一个。

彩虹般的五色线系在身上。孩子们都争相出街,比一比谁的更漂亮。这个比赛没有冠军,因为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的最漂亮。大人们也都乐在其中。

母亲每次端午节下午都会煮银耳汤,象征着甜甜蜜蜜。可银耳汤刚煮出来的时候并不好喝,又热又酸。让人忍不住将五官皱在一起。每次看到我这个样子,奶奶都会笑着跟我说:孩子,万事开头难,有时需要等待时机。

到了晚上。男人们还在饭桌上把酒言欢,脸上都有了红晕。女人们在炕上闲聊,扯着家常。孩子们则在外面,将灯点上,四处嬉戏。偶尔有个孩子摔倒了,也都利索的爬起来,继续追逐打闹。

星火点点,每家都冒着袅袅炊烟。明月高挂,家人一起把酒言欢。欢歌笑语,坐在一起扯个家常。醒世铃音,鼠灯中的嬉戏玩笑。

有一种美,叫家乡的风俗。有一种爱,叫故乡的节。有一种人,叫乡人。

端午粽飘香作文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思量当年,端午起源,汨罗江畔,楚国屈原。

江中的波涛如聚如怒,狂风划过你的脸颊,那个吟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大夫,也醉了吗?那为什么任那江水浸湿他的足迹,任那西风撩乱他的发丝,任那波涛冲刷沉沙的折戟,任那敌人践踏楚国的尊严?别了,我的祖国;别了,我的故乡;别了,我眷念的山河!

随着一块巨石沉入江底,你停止了呼吸,身躯沉下了,灵魂升华了,你化作一缕粽香,虽然淡不可闻,但却经久不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连篇累牍,回归正题。于是,五月初五这张白纸上,开始有了别样的色彩。

“粽叶香里说屈原,听取鼓声震天。”号令起处,千舟竞渡,分开波涛,踏起重浪,万龙竞跃。一点雄黄,几里飘香,驱走百毒,带来安康。

但端午节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怕仍是那粽子吧!

你看那粽叶翻折再翻折,折出了一只只碧绿的棱锥;你看那线绳穿梭再穿梭,穿出了一串串诱人的香粽;你看那清水蒸煮再蒸煮,煮出了一锅锅四溢的粽香。

一手执粽,一手剥皮,糯米微露,粽香四溢,轻闻其香,心旷神怡。

现在,我正坐在考场上,端午的粽香已隐隐飘来。况且,今年端午节与父亲节正好相逢,那股香甜更加浓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犹如一片大海,而端午节恰似这汪洋大海上的一叶龙舟,千百年来未曾沉没,反而更加绚烂多彩。中华文明又如一只茶壶,粽叶便是那香茗,经过岁月的浸泡,香气扑鼻,沁人心脾。

览世界历史,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延续不断者,唯我中华文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粽香悠然飘来……啊,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

端午粽飘香作文

又是一年五月五,粽香悠悠,记忆的精灵带着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

早晨的小院里,我坐在木凳上,歪着小脑袋,看着奶奶包粽子。一盆昨夜泡的糯米,一把鲜绿的粽叶和一盘红红的枣儿摆在奶奶面前。只见奶奶将三片粽叶在手中排好,中指和食指一夹一转卷成漏斗状,然后将糯米放入其中轻轻压实,又拿起一颗枣放入其中,再将粽叶神奇地转来转去,接着用一根细细的线绳,三下两下,绕来转去,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看着奶奶手中翻飞的粽叶,娴熟的动作,让我佩服极了,这哪里是在包粽子,在我的眼中,分明是在制作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那情景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那时只想着吃粽子,并不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奶奶一边忙碌着,一边给我讲着。我从奶奶那里知道了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当粽子的香味飘满小院的时候,奶奶把粽子端到了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拿一个剥开粽叶,里面白白的糯米露了出来,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咬上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如今,我在苏州读书,每到端午节没有机会看奶奶包粽子了,但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小时候奶奶为我包粽子的情景。

现在我吃过很多花样的粽子,但我始终觉得奶奶包的粽子好吃……。

端午粽飘香作文

每年的端午,都是我最开心的日子。为啥?有粽子吃呗!粽子有这么好吃吗?当然!五月初五,粽儿香飘十里,方圆几百户都品尝着粽子,这“乐趣”真是妙不可言,我也不会例外。

每当这时,妈妈会把芦叶、糯米和馅料一齐摆好。只见妈妈把芦叶摊开,用筷子将糯米铺匀,码上馅料。接着,把芦叶折叠成一个有棱有角的三角形,呵呵,很特别哦。然后,放进锅里煮熟。

老远的,我闻到了香。粽子煮熟啦!墨绿色的芦叶散发出淡淡清香,剥开,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着木雕,“雕”的还是飞禽走兽(因为是肉粽嘛),细细品味,芦叶清香与糯米淡甜混合,甜而不腻。

粽子的香很浓厚:它夹杂着芦叶的清香、糯米的甜香、馅料的淡香……香蔓千里,惹人惜爱。

粽子功能甚多,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老少皆爱。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写下《离骚》之时以身殉国。粽子,包含了太多历史,艰辛。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粽香再次飘来……。

端午粽飘香作文

初夏时节,街头巷尾开始飘起粽子的香味,我不禁又想起姥姥的粽子。姥姥很善于包粽子,两片苇叶,在她手里转个弯,再一压一折,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豆沙馅、蜜枣馅、香肠馅、鲜肉馅……只要想吃什么口味的,姥姥都能包进粽子里。

姥姥包的粽子又漂亮又严实,下锅再怎么煮,从没漏过一粒米。

每次煮粽子的时候,整个房间都飘着那温暖的、夹着糯米和粽叶清香的味道。我一闻到这个味道,就迫不及待想要掀锅盖了。剥开粽叶,只见糯米已经被粽叶染上了一层黄绿色,晶莹发亮,咬上一口,软糯、清香,那滋味,我现在写着写着,都要流口水了。

我最爱吃蜜枣馅的,姥姥在每一个粽子里都会放两颗很大的蜜枣,只要咬一口,就能吃到馅了。蜜枣吸饱了水,又浸上了糯米和粽叶的香气,不是那么甜,而是变得更香了。我恨不得连粽叶上沾的一粒米都不放过。

不光我爱吃,邻居家的小伙伴也都爱吃姥姥的粽子。所以每次姥姥都坐在那包很久,一次要包上百个,煮好几锅。然后再派家里的每一位成员去送粽子。“小宇家没有老人,家里没人会包,还要买,买的哪里有自己包的`好吃!”“楠楠妈妈最爱吃我包的白米粽子,前两天见我还问我要不要包。”“大牛每次从老家回来,都给我们带那么多蔬菜,咱也不能光吃人家的呀!”……几家一分,那么多的粽子就见了底。我不高兴了,“姥姥,就给我们留这么几个呀?”姥姥笑着说:“有姥姥在,还能没有你吃的?先把人家的给了再说。”虽然是这么说,但每次都是送邻居的多,自己留的少。

爸爸和妈妈都是外地人,在南京没有亲戚,但是自从姥姥来了以后,我们在小区里也结识了许多好邻居,遇到了事情,总是互相帮忙,亲如家人。姥姥送去的不仅仅是粽子,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牵挂。

端午佳节来临,姥姥又从老家来给我们包粽子了,一想到那么多小朋友都能尝到姥姥的手艺,我比自己吃了还开心呢!

文档为doc格式。

端午粽飘香作文

思量当年,端午起源,汨罗江畔,楚国屈原。

江中的波涛如聚如怒,狂风划过你的脸颊,那个吟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大夫,也醉了吗?那为什么任那江水浸湿他的足迹,任那西风撩乱他的发丝,任那波涛冲刷沉沙的折戟,任那敌人践踏楚国的尊严?别了,我的祖国;别了,我的故乡;别了,我眷念的山河!

随着一块巨石沉入江底,你停止了呼吸,身躯沉下了,灵魂升华了,你化作一缕粽香,虽然淡不可闻,但却经久不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连篇累牍,回归正题。于是,五月初五这张白纸上,开始有了别样的色彩。

“粽叶香里说屈原,听取鼓声震天。”号令起处,千舟竞渡,分开波涛,踏起重浪,万龙竞跃。一点雄黄,几里飘香,驱走百毒,带来安康。

但端午节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怕仍是那粽子吧!

你看那粽叶翻折再翻折,折出了一只只碧绿的棱锥;你看那线绳穿梭再穿梭,穿出了一串串诱人的香粽;你看那清水蒸煮再蒸煮,煮出了一锅锅四溢的粽香。

一手执粽,一手剥皮,糯米微露,粽香四溢,轻闻其香,心旷神怡。

现在,我正坐在考场上,端午的粽香已隐隐飘来。况且,今年端午节与父亲节正好相逢,那股香甜更加浓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犹如一片大海,而端午节恰似这汪洋大海上的一叶龙舟,千百年来未曾沉没,反而更加绚烂多彩。中华文明又如一只茶壶,粽叶便是那香茗,经过岁月的浸泡,香气扑鼻,沁人心脾。

览世界历史,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延续不断者,唯我中华文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粽香悠然飘来……啊,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

端午粽飘香作文

每一个民族都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题记。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战国时期就有端午这个节日了,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这个古老的`节日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本是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坚授能,富国强兵,但是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于是他被流放到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百姓们痛苦不已,纷纷到汩罗江上划船打捞屈原的尸体,但始终打不到屈原的尸体,但又怕江下的鱼虾咬屈原的尸体,于是百姓们纷纷想办法,想让水底的鱼虾不咬屈原的尸体,有一个老渔民拿了一个米团向水下扔去并拿一坛药酒向水下倒去,他说:“米团是喂饱鱼虾的,这亲鱼虾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尸体了,药酒是弄晕水底的蛟龙的,这样蛟龙就不会去吃给鱼虾的米团了。”但是屈大夫不就饿肚子了吗?一个渔民说道,于是又一具淦民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包棕子,因为棕子外形像犄角一样,鱼是蛟龙不会去号,这样屈原就能吃到了。于是这些办法就流传到今天的端午节,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习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