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整式说课稿(热门17篇)

时间:2023-12-08 09:58:16 作者:灵魂曲

教案模板的编写需要结合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使教育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份经过多年实践验证的优秀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数学《整式》说课稿

数学概念学习方法。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如何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应该指明学习概念需要怎样的一个过程,应达到什么程度。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的定义方式有描述性的,指明外种延的,有种概念加类差等方式。一个数学概念需要记住名称,叙述出本质属性,体会出所涉及的范围,并应用概念准确进行判断。这些问题老师没有要求,不给出学习方法,学生将很难有规律地进行学习。下面我们归纳出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阅读概念,记住名称或符号。背诵定义,掌握特性。举出正反实例,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进行练习,准确地判断。

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公式具有抽象性,公式中的字母代表一定范围内的无穷多个数。有的学生在学习公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而有的学生却要反来复去地体会,才能跳出千变万化的数字关系的泥堆里。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学习公式过程需要的步骤,使学生能够迅速顺利地掌握公式。我们介绍的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是:书写公式,记住公式中字母间的关系。懂得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推导过程。用数字验算公式,在公式具体化过程中体会公式中反映的规律。将公式进行各种变换,了解其不同的变化形式。将公式中的字母想象成抽象的框架,达到自如地应用公式。

数学定理的学习方法。一个定理包含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定理必须进行证明,证明过程是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而学习定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它解决各种问题。下面我们归纳出数学定理的学习方法:背诵定理。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理解定理的证明过程。应用定理证明有关问题。体会定理与有关定理和概念的内在关系。有的定理包含公式,如韦达定理、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它们的学习还应该同数公式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进行。

初学几何证明的学习方法。在初一第二学期,初二、高一立体几何学习的开始,学生总感到难以入门,以下的方法是许多老教师十分认同的,无论是上课还是自学,均可以开展。看题画图。(看,写)审题找思路(听老师讲解)阅读书中证明过程。回忆并书写证明过程。

提高几何证明能力的化归法。在掌握了几何证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后,在能够较顺利和准确地表述证明过程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几何证明能力?这就需要积累各种几何题型的证明思路,需要懂得若干证明技巧。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老师集中讲解,或者通过集中阅读若干几何证明题,而达到上述目的。化归法是将未知化归为已知的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几何证明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其题型,找到关键步骤,将它化归为已知题型时就可结束。此时最重要的是记住化归步骤及证题思路即可,不再重视祥细的表述过程。

课外学习的习惯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在教师引导下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解答趣味数学题:阅读有关数学课外读物,撰写学习数学的专题论文,记叙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总结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等,也可通过数学专题讲座或数学家报告会,数学演讲会,数学竞赛等活动,给自己一个发展数学能力的空间。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说课稿七年级数学整式教学视频教程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3.4节第2课时内容,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继而介绍了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同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同时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又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

2、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改理念,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了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得出同类项可以合并,并形成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能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2.能力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4.美育目标。

通过合并同类项,学生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悟到学数学是一种美的享受,爱学、乐学数学。

二、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设想。

突出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创新意识。

3.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课标提倡教学中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去获得新的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因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乐意并全身心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学法指导。

七年级数学《4.4整式》评课稿

学校组织新教师基本功比赛。任教的课题是《整式的化简》第二课时,相对上节的内容有一定的加深。本节的内容,安排在同底数幂乘法、单项式多项式乘法、乘法公式之后,是整式的综合运算及简单的整式计算化简的应用。整式的化简和计算,是运用多种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的加减乘除乘方等混合运算,有较高的综合运算能力要求,是前期学习内容的综合运用,也是后续分式化简计算、解二次方程等必备的基本计算能力,在初中数学的代数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

1、有必要关注问题创设的有效性。朱老师的课堂很少有这样的元素,一般地虽然是计算类型的问题最好应融入情境,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数学的必要性。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为教师后面展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做好铺垫,也为学生的学习能走向成功铺好路,设计好步骤。

2、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朱老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复习,进行知识的整合,展开课堂教学,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层次性,但跳跃性太大,尤其是例2的难度是大部分学生很难在当堂时间内将已学的知识熟练运用于化简,然而作为一节平时的随堂课就有必要关注中下学生的水平。而且在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能进行一定得概括和总结,帮助学生提炼知识。

作为年轻教师要做好自己的课堂激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充满激情会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更要让学生感受枯燥的数学中其实是乐趣无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激发性,要把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激发出来,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而创设的“障碍”。在某些时候可以让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堂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改、互议。多点活力,多份严谨,相信课堂将会变得更好。

七年级数学《4.4整式》评课稿

我所要评的课是王老师上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整节课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始终以“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辩一辩”一元一次方程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王老师语言精炼,富有亲和力与感染力;师生关系融洽,气氛和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整节课我认为王老师有两个亮点:

一、王老师这节课从“蛟龙号”下潜海底的例子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兴趣。

二、王老师做到了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课堂时间与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巩固上,王老师让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方程,让同桌来判别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整节课王老师都是以提问、引导和学生讨论、实践、回答的方式贯穿于本节课,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数学《4.4整式》评课稿

教学目标:

1.认识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阅读课本p53,本章引言中的问题:

问题2:用s表示圆的面积,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用含r的式子表示s和c.

问题3:a和b表示两个有理数,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问题4:全班共有学生x人,其中女生人数占54%,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分别是多少?用含x的式子表示.

2.合作交流以上问题、思考:

(1)字母可以表示什么?

(2)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

3.总结归纳: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可以用式子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

4.课本p54例1、p55例2.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有困难的学生组内讨论帮助.

二、反馈练习。

1.课本p56练习第1~4题.

2.能力提升练习.

(2)一种袋装瓜子,其质量x(g)与售价c(元)之间有关数据如下表:

用含字母x的式子表示售价c是.?

第2课时单项式。

教学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代数式。

(1)若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正方体的面积是;?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3)若x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是;?

(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二、讲授新课。

1.单项式:

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然后教师作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

(1);(2)abc;(3)b2;(4)-5ab2;。

(5)y;(6)-xy2;(7)-5.

3.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的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四个单项式a2h,2πr,abc,-m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从而引入单项式系数的概念并板书,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的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并板书.

4.例题:

七年级数学《4.4整式》评课稿

周老师今天的课《4.4整式》,这是一节概念课,概念繁多,比如单项式的概念,次数,系数,多项式的次数,项数,次数最高的`项,整式。这样一节课要在一节课内完成目标,难度是相当的大,但周老师稳重持成,层层分解,逐个击破,交难点个个碾碎,分解在无形中。

从教学内容看,引入从学生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列代数式,从无形中体现了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与代数式的包容关系。让知识之间形成脉络,初步形成代数知识导图。

从目标达成来看,每一个环节的展开都围绕着这几个概念,不管是学生的回答还是老师分析学生练习讨论,围绕中心展开课堂,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学习,学习效果更加理想。

从教材处理上看,由单项式到多项式再到整式,由浅入深,步步逼进。每个练习后都会有小结,让知识点概括提升到一个理论层面。

在重点难点的处理上,特别是单项式的处理上分4个基本情况:一个数,一个字母,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细节到位,详略得当。

周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板书有条不紊,清晰工整漂亮。双边活动频繁。

七年级数学《4.4整式》评课稿

本节内容是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第三课时,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有理数,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进行在探索,应用,研究的一个课题。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更是以后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形象直观思维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是比较薄弱。于是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如下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能够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去探索与发现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快速准确的运用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四、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采用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在观察、探索、总结的过程中学习这节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参与者,起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发挥主题下作用。七年级学生从认知结构上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对直观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过程,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与思考。

1、同类项的概念。

2、合并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面的各项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面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例题回顾】。

(1)4a-(a-3b)(2)5x-y-2(x-y)。

解:4a-(a-3b)5x-y-2(x-y)。

=4a-a+3b。

=3a+3b。

=5x-y-(2x-2y)=5x-y-2x+2y=5x-2x-y+2y=3x+y。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做铺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此处由师生共同完成)。

(二)动手操作。

探究一。

小明和小红是七年级一班数学爱好者,他们在学习整式加减的过程中,小红。

在纸板上写出一个整式2x-3y,小明在纸板上写出5x+4y,小明让小红写出这两个多项式的和。

你能帮助她完成这个问题吗?

(此探究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自主探究一分钟后回答)解:(2x-3y)+(5x+4y)。

(2x-3y)+(5x+4y)。

=2x-3y+5x+4y(去括号法则)。

=2x+5x-3y+4y(合并同类项)。

=7x+y(整式)。

探究二。

小红的纸板上任然是2x-3y,小明在纸板上写出5x+4y,现在呢小红让小明求出者两个整式的差。

你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此处学生自主探究一分钟后回答)。

解:(2x-3y)-(5x+4y)。

(2x-3y)-(5x+4y)。

=2x-3y-5x-4y(去括号法则)。

=2x-5x-3y-4y(合并同类项)。

=-3x-7y(整式)。

(设计意图:引发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这一联系生活,同时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此处教师会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结论)。

(四)归纳验证[议一议]。

在我们上面的两个探究问题中,都涉及到了整式的哪些运算呢?说一说你是如何运算的?

学生进入讨论阶段。

(涉及到了整式的加减运算中的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其运算的结果任然是整式)。

议一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从整式运算的角度理解问题,通过上面的两个探究,学生能够独立的总结出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并进行言语表达.

学生归纳后教师进行总结;整式加减其实质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的综合运用。

(教师总结的目的是再一次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五)例题讲解。

(1)2x2-3x+1与-3x2+5x-7的和。

(2)(-x2+3xy-1/2y2)与(-1/2x2+4xy-3/2y2)。

解:(1)(2x2-3x+1)+(-3x2+5x-7)。

(2)(-x2+3xy-1/2y2)-(-1/2x2+4xy-3/2y2)。

(此部分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第二题,再让学生自主完成第一题)。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的基础,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能适当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能牢固的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增强应用意识,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若发现问题时教师也能够及时帮助纠正。授课时用红色粉笔标出括号中的内容,便于学生观察,归纳)。

(六)牛刀小试,现实情境运用。

问(1)小王和小八买猕猴桃和果冻共花费了多少钱?

(2)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3)小八比小王多花了多少钱?

问题分析:小王买猕猴桃的花费3x,果冻的花费2y,所以小王的总花费为(2x+3y)小八买猕猴桃的花费为4x,买果冻的花费为3y,所以小八的总消费为(4x+3y)因此,他们的总消费为(3x+2y)+(4x+3y)。

解:(3x+2y)+(4x+3y)。

(3x+2y)+(4x+3y)。

=3x+2y+4x+3y。

=3x+4x+2y+3y。

=7x+5y(第一种方法)。

(3x+4x)+(2y+3y)。

=7x+5y(第二种方法)。

(2)分析同上。

列式:(4x+3y)-(3x+2y)。

(4x+3y)-(3x+2y)。

=4x+3y-3x-2y。

=4x-3x+3y-2y=x+y。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体会到整式的加减在现实升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归纳]整式的加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1、根据题意把题目中的量用算式表示出来。

2、列式子,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七)巩固提高。

课本96随堂练习。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起到课堂巩固和信息反馈的作用。

七年级数学整式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校指导工作。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的2.1整式(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与设计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的领域,是在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后面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而本节所要学习的单项式的相关知识,是学习整式中最基本内容之一。

这部分内容,对扩充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以及在全面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准确快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本节的难点为单项式概念的建立,以及用单项式来描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本节中,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对难点内容要让学生多主动探究,大胆质疑,教师也应针对难点问题,加强对学生质疑的解答力度。所采用的方法为:以多练促学生的巩固,以多思促学生的提高。

3、本节的教学目标。

结合上述分析,特为本节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方法:

以我校创立的“目标导学,展示提升”教学法为模式,用白板辅助教学,全面实现高效课堂。

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以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展示提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目标确定、新知探究、当堂测试、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1、目标确定。

请各小组同学在小组内部交流每个人通过预习所理解到的学习目标,并汇总形成本小组的学习目标.

请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学习目标.

在各小组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生成全班同学的学习目标,并由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简练地板书,并保留到最后的小结环节。

2、新知探究。

(1)章前导入。

以韩红的一首激动人心的《天路》为切入点,引出青藏铁路,让学生在有着极大兴趣与好奇的基础上,阅读章前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本章将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问题探究引入。

结合前面章前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列出式子。教师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数字与字母乘积时乘号的省略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3)思考。

根据课本上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列出式子。教师主要负责解疑。

(4)单项式的有关概念。

结合课本,给出单项式的有关概念。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几个针对相关概念的'练习题来巩固一下。

(5)例题学习。

对例题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以解答疑问为主的方式进行。对学生提出来的与本节相关的问题,教师应重点予以解答,如学生提不出来问题,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与概念有关的问题进行验证。

意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

3、当堂测试。

这一环节中,主要是测试学生本节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做更进一步的讲解与说明,以便当堂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当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也应该在这一环节中进行适当的鼓励。

4、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中,主要结合前面师生共同所制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进行一个合适的评价,并对本节的重点内容和方法以“我有什么新的收获”等形式进行总结,对学生还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也会在这一环节再做最后一次的讲解。

5、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的课程目标,并结合学生本节的学习情况,特安排了后面习题中的前两道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提高。

本节课的设计特色:

1、学生先行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在汇总学生所制定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本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生成本节的学习目标.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探究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质疑放在第一位,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课堂中,白板的使用,可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问题,却不能被及时解决的现象,也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累加的现象。

4、课堂小结中,结合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目标,让学生对个人课堂学习效果进行一个反思,可更好地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

上述就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个说课,如有不足,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七年级数学《4.4整式》评课稿

昨天上午听了钟老师执教的“整式的加减”一堂课,我感觉教师上的很好。这是一个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全班42个学生分成了七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按“异质均分”原则搭配学生。每个小组内学生的座次很有讲究,好学生大都与学习较差的学生挨着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团结和谐。生生间能通过交流、探讨学习不会的知识,无须教师过多讲解。通过自主互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量大、面广,有读目标、说法则、算、爬黑板、点评算式等不同的活动形式,活动实效性很强。“是不是、对不对、会不会?”这样的假问题不再出现在课堂,而是通过几个小简单题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总结,回答并完成课前检测部分的教学。依据课本和学案,通过自己演算、小组同伴互助、个体演算、爬黑板、教师个别指导,所有学生都完成了对化简题“y2+(x2+2xy-3y2)-(2x2-xy-2y2)”、课本例题、补充的三个例题这三部分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时间很少累计大约不超过8分钟,讲练结合,就是例题,教师也先让学生自己做,通过反馈矫正进行点拔强调。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法指导,每个补充的例题后面都有做题方法小结,及时进行了知识规律总结和数学思想的积淀。课堂结构合理,预设目标明确,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练习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新课的学习,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教学环节紧凑,讲练结合,及时反馈矫正。课堂容量大,效率高。当堂训练题、随堂检测题设计分层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题正确率在90%以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内化较好。分层设计课后作业,第一、二题所有学生都做,四五六题a类学生必做其他学生选做一个,要求明确。

依据预习提纲、学案导学、作业题等材料,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也很好地对整章节进行了知识总结和升华。虽然是第四小节的新授课,倒还不如说是对整个第六章进行复习的一节课。能把新授课上成复习课,可见教师在备课时狠下了一番功夫。

听课的目的是提炼教师个体的优点,使之成为全校的长处。钟老师的课,最大的优点一是敢于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有效地整合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例如本节课,教师就抛开了课本自己精选了例题和练习题、检测题,几个补充例题都是从中考题是选取的,很有代表性和经典性。“课本是个例子”的思想很值得各科尤其是文科教师借鉴。二是学案设计很有特点,其中“经典例题(补充)——解题指导——”环节,重视了理科解题方法的指导,正确处理了“鱼”与“渔”的辨正关系,渗透了本学科思想。

初中数学整式分类

整式的乘除法主要运算法则:

1、同底数幂相乘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法则:先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4、单项式的乘法法则: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们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5、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先用单项式分别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积相加。

7、同底数幂相除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8、零指数幂法则: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9、负整数指数幂法则: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次幂(n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倒数的n次幂。(或者说:一个不等于0的数,它的负整数指数幂,等于它的正指数幂的倒数。或者说:一个不等于0的数,它的负整数指数幂,等于它的倒数的正指数幂。)。

数学评课稿

小学数学听评课心得体会为了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育“名师”,讲“名课”,创“名校”,我校于2012年3月和4月进行了听、评课活动。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都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大家都采用“5+10+30”的教学模式。用自主学习卡引领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上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各位教师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有导语,有目标,有自主学习卡,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及时点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小组合作交流作用。特别是李春花老师在讲《乘法的分配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情景教学,这样,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这样,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新课堂中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杨宝茹老师在讲《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把学习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以自主学习卡为引领,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去学习,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究的关系。李芳老师在讲《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时,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也就是说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恰到好处,什么时间合作学习?必须在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时。合作学习的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广泛的空间,这样对问题的理解才能深入、到位。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小组的作用。体现了合作精神。

各参评教师在设计练习时的思想比较新颖,练习的安排从基础到提高到拓展,层层递进,不断开放,科学实在,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本节课的新知识,也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的运用,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公开课,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功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些老师匠心独运,如王变英老师能将板书内容以坐标出现,形象直观,更具效果,并为课堂增了色添了彩。每位老师的板书不仅列出了本节重要的知识点,并且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精心的勾画了出来,使本节所学知识更加的清楚明了。也同时使我认识到,“板书”应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古人云: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各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足之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数学整式核心知识点

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数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

1)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可

以是两个数字或字母相乘)也是单项式。

2) 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 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 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整式说课稿

在学生练习和讨论时,教师要“耳听四方,眼观八路”,将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迅速纳入下一进程的教学活动中去。比如有的学生这样做第(2)题:

还有不少学生概括合并的法则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对此我做出补充说明:一是强调多项式中的项是通过加法连接而成的所以中的“―”应视为项的系数的符号二是根据分配律合并时应把项的系数相加而不是相加减。通过让学生自曝错误再辨析纠正错误学生对法则的理解更透彻了用起法则来也更得心应手了。

接下来我又以例题2为例,教给学生具体的操作步骤:一画、二换、三并,三个步骤简明扼要,便于学生模仿训练,尽快形成基本技能,并且告诉学生,熟练后还可以省略一些步骤,做到口算。

例2合并同类项。

(1);(2).

=-3x2-5x2+4x2-14x=xy3-2xy3+x3y+5x3y+9。

=(-3-5+4)x2-14=(1-2)xy3+(1+5)x3y+9。

=-4x2-14x-xy3+6x3y+9=。

训练中,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千差万别,因此仍会出现各种错误,比如不能正确识别同类项,混淆运算符号与项的符号,有理数运算错误等等,对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解题情况,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作为新的学习资料,组织学生查错因,想对策,谈体会,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互帮互学,将新知逐步内化。

合并同类项:

除了以上的例题和练习,教材还提出了多项式相等的概念,让学生再次体会合并同类项的价值,这就使得整个知识链更加完整了。教学中我这样设计:

先提出问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等吗?

莽撞的学生会脱口答出:不相等。

学生受到启发,恍然大悟,马上想到相等与否要通过运算才能下结论。这种顿悟让学生把以往对数的运算经验迁移到了现在对式的运算中,因而能更好的体会到合并同类项的价值,强化了对式子进行运算的意识和能力。接下来我又通过教材中的练习再次强化和巩固。

练习3.下列两个多项式是否相等?

习题a组3.如果多项式与多项式(其中a,b,c是常数)相等,则a=______,b=______,c=______.

在反思评价环节,我让学生从知识和课堂行为两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以前哪些知识有联系?所学知识有何用处?

通过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风气。

初一数学整式知识点

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初一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整式分类为:.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整式的加减评课稿

整式的加减是承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续整式方程的一系列运算,是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含有字母运算的变化,认知上有新的突破,在教法引入过渡中,学法教法值得反思。

整式及其相关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与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密切联系,而同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建立在同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的,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单方程。这些知识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因此充分注意与这些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的真正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似乎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数字,但在数字运算的背后,却隐含着式的运算,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无论是概念引出,还是运算法则的探讨,都是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展示的,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整式的概念与整式的加减运算来源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学业生看到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整式比数学更具一般性的道理。

整式可以简洁地表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它比只有具体数字表示的算式更有一般性,关于整式的运算与数的运算具有一致性,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况,由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因此,充分注意数式联系与类比,根据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用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化简,准确判断同类项,把握去括号要领,防止学生易出错地方,并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有效的掌握。

整式说课稿

(2),.。

作业答案。

教材p.149中a组12题:(1)三次二项式(2)二次三项式。

(3)一次二项式(4)四次三项式。

教材p.150页中b组3题:有,,项;各项系数依次是1、-5、;各项次数依次是6、4、2;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6。

整式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式加减运算》是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的第3课时。

二、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式加减运算》是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的第3课时,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以及去括号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整式的化简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后续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课标要求:使学生在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及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能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理解整式加减的意义,熟练运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本小节内容是整式这章的最终落脚点,在理解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的指引下熟练的运用本章所学的知识,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不难看出,整式加减的运算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比较薄弱。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合并同类项,而且在小学就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并用其进行简便运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学生在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上还不能熟练运用,所以本节课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去括号法则和合并同类项,同时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类比、观察、比较、归纳,得出整式运算法则,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准确进行整式化简。

(二)数学思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总结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态度: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里面各项符号都变号。

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六、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产生积极的学习想法。

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猜测、思考、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过程中我注意使用启发式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紧扣教学重点,力求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

复习旧知: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叙述去括号、添括号法则。

设计意图: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承上启下。

出示例题。

例1求整式8a-7b与4a-5b的差。

解:(8a-7b)-。

(4a-5b)。

=8a-7b-4a+5b。

=8a-4a-7b+5b=4a-2b。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理解整式加减的意义。

探究新知:

问题1:一种笔记本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y元,小红买3本笔记本,2支圆珠笔;小明买4本笔记本,3支圆珠笔,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问题2: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

长宽高小纸盒。

abc大纸盒。

1.5a。

2b2c(1)。

做这两种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设计意图:给出完整准确的运算法则,以便学生准确把握。

例3计算设计意图:试着运用运算法则,及时巩固法则。

练习巩固。

教材69页练习1。

设计意图。

:熟练运用法则,巩固知识。

2技能提升。

代数式(x2+ax-2y+7)-(b2-2x+9y-1)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a、b的值。

设计意图:运用的基础上,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小结:

1、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整式加减的意义。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理清知识脉络,培养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反思的好。

习惯。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一下几点不足:

1、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整节课有点虎头蛇尾。

2、课时设计不是很合理,例题太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

3、课件设计的粗糙。

4、对本节可的重点没有做到强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