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工作实施方案(汇总14篇)

时间:2023-12-01 15:10:09 作者:紫薇儿

一个良好的工作方案应该具备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的工作方案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高三、初三年级20xx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结合我区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按照“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的要求,精心谋划高三、初三年级开学工作,科学、周密组织师生返校,认真落实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十严格”》和《xx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施方案》要求,加强校园管理和日常疫情防控,确保20xx年春季学期开学安全。

全区高三、初三年级于20xx年4月7日正式开学。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及特教学校、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其他学段、其他年级和高校,根据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原则和错时开学错峰返校的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形势,稳妥有序开学复课。具体开学时间由各设区市、各高校、区直中职学校及区直技工学校研究确定并按程序备案。

(一)方案准备。各地各学校要认真制定高三、初三年级开学工作方案,经本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审核后,于3月23日前报上一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备案。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两案九制”,即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复课(复工)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和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明确每个制度的操作流程和具体责任人。

(二)健康准备。各学校要建立师生员工健康档案,对所有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假期出行、参加聚会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每一位师生健康状况、外出情况、人员接触情况及家庭成员是否感染等信息,逐一进行风险研判。区外师生员工返桂要严格落实开学前居家观察14天的要求。列入高风险、中风险区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仍在疫情严重、实施交通管制等应急措施区域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

(三)防疫准备。卫生健康部门要督促指导学校全面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自3月23日起至开学前,学校要至少进行2次全面的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地,重点加强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电梯间、空调系统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保洁和消毒,对讲台、课桌椅、门窗把手、水龙头、开关、电话机、坐便器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宿舍开窗通风。要加强对自备水源的防护,做好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通过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提供的生活饮用水在开学前必须检测合格。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对食堂、校内餐饮经营单位、小卖部(超市)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食堂所有从业人员要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四)物资准备。各地要切实做好防控物资和设施保障工作。按照“自治区调配一批、市县筹措一批、学校负责一批”的原则,切实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体温计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学校要制定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制度,合理测算储备物资需求,动态管控,科学使用,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专物专用”。学校要严格执行易燃易爆危险品存储的相关要求,不宜大量存储酒精,以满足现场使用为宜,且不能与“84”消毒液等混储,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隐患。学校要设置相对独立的临时隔离室,设置完善洗手设施,确保所有师生员工流动水洗手需求。

(五)返校准备。各学校要制定本校教职员工返岗工作方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防疫工作安排有序组织教职员工返岗返校。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辅导员、校医等参加校园防疫工作的人员要在3月23日前提前返岗。要制定开学当日学生返校方案,科学设置进入校园路线和体温检测安排,周密做好错时上下学计划,避免学生在校门口聚集。开学前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提前返校。

(六)教学准备。各学校要有序开展开学前线上教学活动,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做好开学后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学校要把大班额划分成小班额上课,班级之间教室要相对隔离。做好学生住宿安排,适当拉开学生床位间隔。制定错时作息表,实行错峰上课、错时分餐、分散用餐。指定学生课外活动区域、进出线路,引导学生错时分区活动。校外培训机构在中小学全面开学复课前暂不开展线下培训。

(七)应急准备。学校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要指导学校明确1家医疗机构作为疫情防控联动单位,负责接收、诊断有发热症状的师生。学校要组织教职员工开展1次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明确处置流程和各环节负责人,将应急处置流程图张贴在校园醒目位置。开学后,师生员工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应及时隔离并安排就近就医;发现确诊病例的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向疾控机构和教育部门报告;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确定防控管理场所,排查甄别密切接触人员,严格采取消毒隔离等针对性防控措施。

(一)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强化工作举措,落实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保障学校防控物资。各地要组成学校开学评估验收工作组,逐校开展学校开学检查验收,确保开学工作万无一失。

(二)落实教育行政部门主管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主管部门责任,督促学校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学校开学前疫情防控准备、开学后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落实部门工作责任。各部门要围绕确保师生开学安全的目标,积极落实防控各项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要牵头组织开展学校开学评估验收工作,落实学校定点医院,指导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协调学校采购和储备防控物资,加强进校防控物资质量监管;宣传部门要加强涉及教育领域疫情防控正面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网信部门负责涉教育疫情的网上虚假、有害信息监测和处置;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打击影响和干扰学校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活动;民政部门负责做好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感染新冠肺炎师生家庭和个人的有关社会救助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做好师生集中返校时的交通运输保障及途中的疫情防控工作;外事部门负责协调处理疫情防控的涉外问题。其他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

(四)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学校党政负责人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学校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各项制度,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管理,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防控工作体系。加强家校联系,主动告知学生和家长必须履行疫情防控义务。

(五)落实师生员工个人责任。全体师生员工要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实向学校报告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轨迹。做好返校、上下学途中和居家防护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和学校做好体温检测、隔离等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教育厅负责统筹指导各地做好高三、初三年级开学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加强开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督促指导学校做好开学准备和疫情防控工作。

(二)全面督导检查。各级教育、卫生健康、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成立开学工作督导组,对各地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和开学准备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自治区开学工作督导组要对每个设区市进行检查,各设区市要对每个县(市、区)进行检查,各县(市、区)要对每所学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未达到开学条件的学校不得开学。

(三)强化宣传教育。各地各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疫情防控宣传知识,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密切关注、积极应对社会舆情,营造良好的开学氛围。

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案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切实抓好健康教育,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切实抓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认真学习,提高卫生工作的认识。

认真贯彻上级爱国卫生工作的批示精神,组织教师和学校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才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2、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全员管理的作用。

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学校书记亲自抓,各处室负责人分头抓,全体教师一齐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3、加强环境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配合双创工作,积极开展绿化、净化、美化学校环境活动。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

(一)环境卫生实行三制:

1、卫生包干制:学校的环境卫生实行划区分班包干,明确职责,坚持每天打扫,做到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校园清洁区内无杂草,无卫生死角。

2、检查评比制:学校德育处一日常规检查人员对各教室及清洁区的卫生情况每天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公示,月底汇总记入班务考核,促进各班的卫生工作到位。

3、考核奖惩制:把卫生检查评比的结果作为班级考核内容之一,作为文明班重要条件之一。

(二)抓好个人卫生,提高师生健康水平。

(1)教育学生爱清洁、讲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争做文明学生,做到六个不要:a、不吃不洁食物;b、不乱扔果皮纸屑;c、不随地吐痰;d、不乱涂墙壁、课桌;e、不破坏绿化及设施;f、不损坏公物。

(2)注意用眼卫生,认真做好二操,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3)教育学生要保持仪表整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力争做到穿着整洁,勤洗手脚,勤剪指甲,勤洗头,住宿学生至少每月换洗一次床单,每周换洗23次衣物,不留长发,学校每月第一周周一例行仪容仪表检查。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教质量。

(1)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规范的教学管理。教师可以有科学性的、实用性的、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定期出好黑板报、宣传栏展版,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每学期进行两次卫生专题板报,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四)加强防治工作,增强学生体质。

(1)切实抓好二课二操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

(2)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

(3)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以霍乱、肝炎、伤寒为重点的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对一些突发性、传染性强的流行性疾病,备有预案。

(4)继续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做好近视率、龋齿防治率、营养不良率、贫血患病率、沙眼患病率、蛔虫感染率的达标工作。

(5)接上级要求,做好除四害工作,做到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合,食堂和厕所定时喷洒灭蝇和灭蟑螂药水,投入灭鼠诱饵,消灭四害孳生地,严格控制四害密度在国家标准以内。

 

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案实施方案范文

为认真贯彻《昭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昭防疫指发[2020]16号)精神,巩固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共享的良好势头,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整治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提升盐津整体形象,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结合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市爱卫办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部署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动手、社会参与,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资源、综合治理、长效管理,以增强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意识、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为目的,以开展乡镇集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户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重点,坚决把全县科学防疫、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的有效做法固化下来、坚持下去,以爱国卫生运动的大推动、大整治、大落实,促进城乡环境大改善、群众面貌大提升、整体形象大改观。

——党政齐抓,全民参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行业监管、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体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再宣传、再培训、再动员,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切实增强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在统筹抓好爱国卫生运动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环境整治、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卫生保洁机制等重点难点,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集中整治,常态坚持。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工作,既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又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既抓环境卫生、又抓习惯养成,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长效化。

——示范引领,网格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压实点线面协调推进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在城乡广泛开展卫生创建,营造爱国卫生运动良好氛围。

(一)全面开展健康教育。

为使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进一步增长卫生防病知识,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传单、电视、专栏、墙报、标语、口号等多种宣传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村(居)民群众大力宣传爱国卫生、卫生防病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和培训,办好健康教育墙报,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县卫健局要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制定县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县教体局要抓好全县中小学的健康教育,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各单位要抓好行业健康教育;各乡镇政府抓好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教育;县融媒体中心要抓好大众传媒健康教育,搞好控烟宣传和亿万农民健康教育宣传。

(二)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1.街巷卫生。

(1)环卫基础设施完善,垃圾收集站(点)、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清洁卫生。

(2)将城镇主要街道、次干路、支路、背街背巷、城乡结合部全覆盖纳入定期保洁范围,彻底清理城中村、建筑施工场地积存垃圾,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6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

(3)城区主次干道无乱堆乱放、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

(4)街道生活垃圾日产日清、100%密闭储存清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垃圾收集站(点)、果皮箱无满溢现象。

(5)城区主次干道下水道和排水沟渠排水通畅,无污水横流现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

(6)主要街道两侧门店前无乱写乱画、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

(7)街巷及人行道无人畜粪便,无砖瓦石块,无果皮、纸屑、无污垢、无油渍或严重积尘。

(8)街巷遮阳棚规范、整洁,无破损。

(9)街巷花坛(池)和绿化带内无垃圾杂物,树干、树枝上无乱挂杂物。

2.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

(1)室外环境整洁。道路平整,全面硬化,排水畅通。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贴乱画、无垃圾杂物、无卫生死角。树木花草养护良好,无病树、无枯枝,草坪定时修剪。落实人员每天对室外环境进行清扫保洁。“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

(2)室内清洁卫生。无蛛网、积尘,窗明几净。楼道无杂物、无痰迹、无烟蒂。室内所有家具、文件、物品摆放整齐。

(3)垃圾、厕所管理。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桶装化、密闭化,有专人定时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单位厕所全部为水冲式,标志规范,设施完好,有专人清扫、保洁。便池、蹲坑内无积粪、无尿垢粪垢,无蝇蛆,基本无臭味。厕所内四壁无尘,地面整洁。

3.街道公厕卫生。冲水等设施完好,有专人清扫、保洁、消毒。便池、蹲坑内无积粪、无尿垢粪垢,无蝇蛆,基本无臭味。厕所内四壁无尘,地面整洁。

4.集贸市场卫生。摊位布局合理,划行归市,有序经营;卫生设施齐全,环境整洁,防尘、防蝇、防鼠及上下水设施齐全完好;有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人员,垃圾定时清运;活禽售卖、宰杀区域相对独立,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

5.住宅小区卫生。住宅小区内外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门前无乱写乱画、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垃圾日产日清,绿化带中无裸露垃圾;公厕冲水设施完好,通风良好;车辆停放整齐。

6.居民户卫生。门前人行道、院坝无垃圾杂物、污水、污垢、油渍、严重积尘;遮阳棚规范整洁、无破损;树干、树枝上无乱挂杂物;无乱挂晒、乱占道、乱堆放、乱张贴、乱停放车辆、乱摆摊设点等影响市容秩序的行为;室内桌椅、窗台等感观整洁,无蛛网、积尘,窗明几净。

7.河道卫生。河道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无直接将人畜粪便排入河道现象。

(三)全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开展卫生创建、爱国卫生月活动和不同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科学开展除“四害”活动。举办除“四害”技术培训班,确保除“四害”工作安全、有序、有效。搞好环境的综合治理,消除和破坏鼠的孳生、生存场所,确保灭鼠工作取得成效。要广泛动员干部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在搞好室内外卫生的同时,对鼠易藏身的场所要进行重点清理。春秋两季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活动,坚持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切实降低蟑螂、鼠、蚊、蝇的密度。

(四)全面开展省级卫生镇村创建。

2020年10月份,落雁乡达到省级卫生乡标准,牛寨乡、兴隆乡、庙坝镇和普洱镇积极争创省级卫生乡镇。今年,各乡镇60%的村创建为省级卫生村,未完成省级卫生村创建任务的乡镇,在4月底前将拟创建省级卫生村名单报县爱卫办(邮箱:

[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6631769);8月底前各乡镇须完成辖区卫生村创建的初评、申报工作县爱卫办于9-10月份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验收达标的村由县爱卫办统一向市爱卫办申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统筹负责,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要加强乡镇爱卫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确保专人负责。各乡镇爱卫会要牵头研究细化工作措施,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判、定期调度、定期督查。各级各部门要协调联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好工作任务,形成整体合力。

(二)加大投入保障。各乡镇政府要将爱国卫生运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投入。要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多渠道解决建设和管护资金问题。要建立“以奖代补”“以奖促建”等政策,支持镇村卫生创建。

(三)做好宣传引导。各乡镇要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环境卫生意识的教育,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挂包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离退休干部、村民小组长、妇女和中小学生的作用,通过开展走村入户、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开展“小手牵大手”等举措,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爱国卫生工作中来,在全社会形成“大卫生”观念。

(四)加强通力协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综合整治”的方针,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各项工作。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学校、托幼机构和医疗卫生单位环境卫生管理的领导,做好督促和指导。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成立爱国卫生工作领导组,负责做好本单位环境卫生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

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实施方案

成立孝感市教育局复学返校准备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与协调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二级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专班: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控指导组、教学指导组、安全保障组、督导检查组。

根据市防控指挥部要求,各地相应成立复学返校及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自疫情防控综合协调、疫情突发事件处置及疫情信息收集、报送等工作。坚持“一地一校一案”、“一地一校一策”,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复学返校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各学校(培训机构)复学返校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按属地原则,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五个工作专班组成名单和工作职责如下:

(一)综合协调组。

责任领导:王建军。

责任科室(单位):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工作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统筹协调,负责复学返校及疫情突发事件处置、疫情信息报送,舆情信息防控、新闻宣传等。

(二)疫情防控指导组。

责任领导:王小平。

责任科室(单位):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站、学校安全与后勤管理科。

主要职责:负责统筹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有关工作,每天收集、分析、归纳和整理疫情信息,做好疫情研判。指导学校医务室(留观室)建设、防控物资储备、校园卫生消毒、晨午检管理等工作。建立师生健康档案。

(三)教学指导组。

责任领导:朱西明、张晓琴。

主要职责:负责指导学校继续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居家学习指导。指导学校科学谋划复学后教育教学相关准备工作,加强日常活动管理。

(四)安全保障组。

责任领导:王建军、殷世德。

责任科室(单位):学校安全与后勤管理科、规划财务科。

主要职责:负责统筹指导学校安全管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负责指导学校人脸识别门禁和红外线测温一体机检测装备安装。

(五)督导检查组。

责任领导:胡胜启、伍红斌。

责任科室(单位):干部人事科、机关党委、教育督导办公室。

主要职责:督促各地各校切实落实复学返校及疫情防控措施。对各地各校教职员工返校到岗、学校疫情防控、教育教学、安全保障等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各学校要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考虑,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按照省、市指挥部和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做到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

(一)全面做好复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1.加强征用学校消毒。各地要迅速与当地卫健、疾控等部门联系,安排专门消毒公司、专业消杀人员,对征用学校的教室、办公室、门卫室、图书室、师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厕所、下水道、化粪池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进行全覆盖、无死角、高质量的终末消毒,清空各类垃圾。邀请专业检测机构对校园进行环境卫生检测,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所有场所环境卫生安全。

2.安排抽调教师返校。按照省指挥部“不调配学校师生员工到校外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市指挥部“迅速退回所有抽调教师”的要求,自即日起,各地各校要迅速安排参加疫情防控(含下沉基层、社区工作、参与流调、96120接线、志愿者等)的教职员工返校,做好复学准备有关工作。参与防控工作的教职员工必须持湖北健康码“绿码”或现居住地社区(村)出具的个人健康证明方能返校。

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推广使用湖北健康码,覆盖到全体师生员工。全覆盖掌握每位师生员工身体状况,全面建立师生员工(包括教职工、学生和临时用工人员)复学返校前“一人一表”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每日健康监测数据,疫情相关个人特殊情况等项目,健康档案数据要动态更新,要有专人负责收集、保管。对无法提供健康证明的人员延迟返校返岗。对境外师生员工返校严格管控,不符合疫情防控健康管理规定的不得返校。

4.加强防控资源配备。各级各类学校至少配备14天的消毒液、洗手液、医用酒精、口罩、手套等防控物资。市属学校由市教育局协调解决,各县(市、区)学校防控物资储备由属地防控指挥部保障到位。加快人脸识别门禁和红外线测温一体机检测装备安装,确保今年春季复学前安装到位。同时配备一定数量体温检测枪和水银体温计,以满足开学体温监测的不同需要。各校要加强室内场所通风设施配置,加强流动水洗手设施配备。按要求设置符合卫生条件的卫生(保健)室,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兼职保健教师,配备相应卫生器械,设置用于临时处置有症状学生的隔离留观室。

5.开展校园卫生消毒。各地各校要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标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清洁、消杀、监督、整改联动机制,规范校园保洁清单和工作流程,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开展消毒处理,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做到通风换气、全面消毒,营造一个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6.统筹谋划教育教学未复学前,各地各校要继续做好线上教学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居家学习指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要注重将防疫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线上学习。要结合线上教学开展情况,统筹考虑教师到岗人数、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科学调整教学计划,督促教师备课,提前调整好教学进度。各校要强化班主任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信息摸排、思想辅导、心理疏导、情况上报等职责,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人责任。

(二)切实强化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

1.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正式上课第一天,各学校要通过视频播放、广播宣传等方式,上好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对全校师生开展思想动员,进一步明确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和管理要求。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向师生员工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个人防护常识,掌握正确佩戴口罩、清洁消毒、日常防护等知识,提高师生员工、家长防护意识,主动做好自我防护,养成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良好个人日常卫生习惯,出现身体健康状况异常及时向学校报告。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各地各校要按照“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工作要求,一律实行全封闭管理,全面落实“三个100%”,在保证校园消防、疏散等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校园出入口,校外人员无必须不进校园,学校师生员工无必须不出校园。确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进入校园的,要严格履行报告制度,做好信息登记、健康码查看和体温检测,并控制时间、范围、地点和接触人员,严防输入扩散情况发生。要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排查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建立整改清单,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改,严格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管理到位。

3.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严格实施“晨午检”、巡检和医学跟踪观察制度,在派驻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流程(看、问、查),定人、定时、定位开展“晨午检”,不得流于形式。建立“晨午检”工作日志,做好书面记录便于备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对因病缺勤学生和教职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如发现发热或疑似症状人员,立即采取临时隔离措施,同时报告各地教育部门和所在社区,或拨打发热求助电话96120。确定有疑似或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现场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诊断和入院治疗。

4.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各学校要加强对教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区域通风清洁,每日早、中、晚非上课时间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疫情期间,教室、宿舍及办公场所不得使用空调。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卫生间、车辆、教育辅助设备、电梯、桌椅、地面等应由专人进行每日2次消毒。废弃口罩、手套等废弃物必须设置专用垃圾桶进行收集、消毒和处理。垃圾日产日清,及时清运,不留卫生死角,保持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5.规范日常教学秩序。师生员工办公及开展教学活动必须佩戴口罩,落实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措施。上课时,学生尽量保持一定间距。疫情期间,改进工作方式,各学校一律不举办与教学无关的聚集性活动,暂停各类线下的学生集会、文体赛事、校外教研和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教职工大会等,倡导以视频、广播等形式开展。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开足体育课程,落实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运动量适中,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大课间活动分散进行。师生员工在疫情期间应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活动。

6.加大食宿防控力度。各地各校要做好食堂及社会配餐人员健康监测,发现有发热或疑似症状者要立即停止工作并上报。鼓励师生回家吃饭,在食堂用餐要减少聚集,推行错时制、盒饭制分散用餐,提倡自带餐具。排队及进餐时人员间距保持1米以上,进餐时避免面对面,或中间设置隔离设施,不得互相交谈。每餐前后必须对操作间、餐厅、餐桌椅消毒,加强后厨卫生监管,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餐厨废弃物应分类管理、按规定处置,做到日产日清。要切实加强宿舍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就寝考勤制度和封闭管理制度,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要降低宿舍人员密度,多途径(回家居住、借住、租住等)减少住校人员数量。严格落实清洁消杀和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勤通风,每日勤开窗。

7.加强上下学管理。各学校要实行错时上下学,中小学家长接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聚集。校车接送学生时,驾驶员及随车教师要做好自身防护,对所有上车人员实行体温监测和戴口罩检查。乘车时人员要保持间距,加强通风。校车运送完每批次师生后,必须按规范消毒后方能继续使用。

8.关心关爱康复师生。各地各校要建立新冠肺炎患病师生专门档案,切实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置。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学科和人才优势,做好师生心理辅导,纾解情绪、减少焦虑,对康复师生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疫情应对心理援助。视康复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对其工作进行适当调整,组织其定期体检复查,密切关注健康状况。对康复学生缺课及时安排补课,消除学生及家长紧张情绪。

1.履行防控职责。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深刻认识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履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上传下达有关要求,确保信息准确性和严肃性。及时关注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严格遵守,端正严谨态度,坚定必胜信心,积极做好复学返校及疫情防控工作。

2.强化督查指导。市教育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将按照职责分工,到联系县(市、区)、学校督促检查复学返校准备及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督促各地各校认真落实各级防控指挥部的要求,确保复学返校、校园疫情防控、学校安全等工作万无一失。如因工作疏忽、懈怠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行为,将依法依纪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3.加强舆论引导。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严守纪律,主动通过政府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动态和防治知识,并认真落实有关防控措施要求,做到防控工作人人参与,层层负责,对防疫工作“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媒体及社交平台上传播不实信息。切实强化战“疫”时期育人工作,通过主题班队会、征文、手抄报、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讴歌新时代“逆行者”,弘扬新时代正能量,形成教育系统上下同心、齐力战“疫”的浓厚氛围。

年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和目标,学校卫生工作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完整

1、健全学校卫生领导小组,责任到人。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

主任。

2、组织全体师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3、完美卫生检查制度,由强化管理,逐渐转为内化的习惯。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全体教师参与卫生管理的意识。

2、建立卫生责任制,将全校分为若干小区,划分到各班。学校领导每天督查卫生情况,做好记载,及时公布情况,并把检查情况纳入优秀班级考核评比中。

3、每周一次卫生大检查、评比,颁发“流动红旗”,确保学生健康的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每天进行眼保操的检查,纠正动作,做好记载。

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班内性格特殊学生,班主任要多关心,多辅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四、具体工作。

1、加强学校卫生监督。

(1)教学卫生监督: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查学生睡眠时间是否充足,保证学生休息时间和室内空气新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教室卫生监督。

教室开窗通风,地面清洁,桌椅摆放整齐,门窗墙壁无积尘,清洁工具摆放整齐。

(3)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4)环境卫生监督。

室内:建立卫生检查管理制度,每周检查一次,展开评比,达到地面清洁,桌椅整齐,门窗无积尘。

室外:划分班级卫生区包干,坚持一日三查(校委会值班领导督查)严格管理,保证校园清洁美丽。

五、具体要求。

环境卫生:

1、教室内外卫生:

(1)教室及相应走廊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无杂物。

(2)教育及相应走廊墙壁上,窗台上无球印、鞋印、积尘。

(3)桌椅摆放整齐。

(4)清洁工具放在教室指定角落,摆放整齐,保持干净。

2、卫生区卫生。

地面无果皮纸屑,无杂物。

六、工作安排。

1、提出卫生工作细则。

2、开学初进行一次大扫除,保证校园干净整洁。

3、“教师节”前夕组织学生对办公室进行清扫、整理。

4、评比卫生红旗班级。

5、个人卫生检查。

6、加强监控甲型h1n1流感。

1、组织一次卫生讲座。

2、评选卫生红旗班级。

3、个人卫生检查。

1、小结前段卫生工作情况,评选卫生先进班级。

2、突击检查寝室卫生。

1、健康知识讲座。

2、卫生流动红旗评比。

3、个人卫生检查。

1、开学初进行一次大扫除,保证校园干净整洁。

2、评比卫生红旗班级。

3、个人卫生检查。

1、组织一次卫生讲座。

2、评选卫生红旗班级。

3、个人卫生检查。

1、小结前段卫生工作情况,评选卫生先进班级。

2、突击检查寝室卫生。

1、健康知识讲座。

2、卫生流动红旗评比。

3、个人卫生检查。

1、进行健康知识第二次讲座。

2、全校卫生大评比。

3、个人卫生标兵评先。

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案实施方案范文

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和案例之前呈现的方法是“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了进一步落实省、阜阳市、界首市、教育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和卫生校园创建,适应新学期爱国卫生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以“抗击新冠肺炎,创建卫生校园”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以“创建卫生城市,营造卫生环境、切断传播途径、增强防控意识,养成卫生习惯,强健师生体质,保障师生安全”为目标,开展一次全面的卫生环境整治行动暨爱国卫生运动,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安全的校园环境,全力打赢抗击非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一)校园卫生精细化。

加强校园内环境卫生清理和保洁工作,彻底清除学校周边垃圾,清洁教室门窗和楼梯扶手,清除垃圾、污物、痰迹,搞好厕所保洁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清理垃圾车、垃圾桶等卫生死角,做好病媒生物防制,铲除“四害”孳生地。校园内要做到无杂草、无乱丢废弃物、无痰痕、无口香糖污渍、无污水洼、无乱写乱画。厕所要做到无臭、无蝇蚊蛆滋生。教室与宿舍要做到地面墙壁无污迹、窗明桌净、物品摆放整齐。

(二)杀菌消毒日常化。

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至少三次,对校园所有方位、所有区域、所有空间进行杀菌消毒,做到全覆盖、无遗漏,重点对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功能室、厕所以及垃圾回收桶、楼梯扶手、门把手、电灯开关等进行多次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三)佩戴口罩习惯化。

所有教师、学生以及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包括在校园生活区居住的社会人员,无一类外,必须强制一律全部佩戴口罩,作为一项铁的纪律,任何人不得违反。学校门岗、保安、值班人员以及师生志愿者要不间断的巡查督查,并列入学校考核内容,把佩戴口罩作为一项刚性要求,实行一票否决。

(四)晨午检报告制度化。

每天上、下午必须两次体检,进校门、进班级必须进行两轮体温检测,并逐人登记。对有乏力、感冒、发烧、咳嗽、胸闷等异常体感的师生进行统计上报,及时临时隔离。并请示当地卫生或疾病防控部门,采取居家观察或医学观察措施。

(五)废弃口罩处置规范化。

教育并严格管控教师、学生不要乱扔废弃口罩,学校要严格按照市防指统一要求,放置专用的废弃口罩消毒回收桶,每天安排专人负责放置回收并彻底消毒,做到分类放置,科学回收。

(六)室内通风常态化。

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功能室等,在雨天无碍、安全无碍的情况下,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必须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风必须半小时以上,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七)洗手消毒科学化。

学校要向师生进行全面科学的洗手操作培训,实行“六步洗手法”,强制要求师生养成课后、饭后、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提前维修供水设备和师生饮用开水设备,彻底根治学校饮用水安全隐患。每天频繁对自来水龙头进行消毒。

(八)教育宣传多样化。

学校要开足健康教育课,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病疫情防控和卫生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定期张贴宣传资料,出好黑板报,并利用校园广播、升旗议式、团队活动和班会等形式向师生传授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网络、微信群、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加强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教职员工培训,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利用每周一升旗议式、团队活动和班会等形式向师生传授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九)医疗资源社会化。

根据本校卫生条件,加强与东城办事处和社区医院的联系,促进学校医疗资源社会化,解决好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足、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设立学校医务室或独立的健康观察室,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医疗条件、生活条件保障。

(一)加强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成立界首市第四小学春季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实行班级卫生、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的分块负责制度。

组长:刘波。

副组长:马军杰夏刚王洪远姜丙坤。

成员:全体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二)、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发动。要充分认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开展这次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性。通过电子屏幕、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栏、校园广播、活动展板、黑板报等多种渠道,宣传疫情防控和卫生意识。

动员、组织各部门及全院师生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深入持久地开展以校内外环境卫生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整治校内外环境卫生,加强各类公共区域的卫生管理,清除各类病媒生物的孽生源,有效切断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从源头上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做到复工复学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组长:鲍冰。

副组长:汪丁球、曹建军、胡再林。

(一)开展工作、学习环境整洁行动。

责任部门:院办、学生处、各职能部门、各系部。

行动时间:返校上班、上学之日起。

行动任务:

1.各部门负责人要组织本部门职工彻底清理两校区办公室。每周1次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铲除病媒孽生地,确保办公室整洁、美观、通风。

2.学生处安排勤工助学学生做好每日教室清洁卫生,各系安排各班级做好每1次课前教室(实训室)消毒、通风。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防病意识。

3.后勤保卫处、院办每周组织1次办公场所清洁卫生、通风情况检查并进行通报;后勤保卫处、学生处每周组织1次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清洁卫生、通风情况检查并进行通报。检查结果分别报人事处、学生处并与部门、班级、勤工助学学生考核挂钩。

(二)开展校园环境清理行动。

责任部门:物业公司华贸项目部。

行动时间:2020年3月1日起。

行动任务:

1.对食堂、教学楼、行政楼、运动场等人员较集中的场所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脏治乱大扫除,清理积存杂物、废弃物,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及时清运垃圾,保持校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2.加强教学楼、图书馆、广场、学生宿舍、饭堂、公共厕所、电梯、门把手、垃圾清运点等公共区域、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定时清洁消毒,强化厕所、洗手池等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对食堂、宿舍、地下车库等重点区域采取病媒生物防制,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清除病媒生物孽生地。

3.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划定卫生区域,制定卫生标准,设定专人保洁,做到环境卫生治理规范化、制度化。

4.后勤保卫处、物业公司每天1次校园保洁工作检查、反馈和通报。

(三)开展校内经营场所综合整治行动。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物业公司华贸项目部、各经营部门。

行动时间:经营部门开门营业前三天起。

行动任务:

1.进一步完善校内经营机构卫生管理和处罚制度,明确各经营机构公共卫生区域和室内外卫生标准。

2.组织各经营机构进行厨房、水池、垃圾桶、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清洁、消毒,及时密闭收运垃圾。排查校内经营机构给排水设施,确保产生的污水有效处理。正确有效设置内外防鼠、防蝇等设施,强化下水道、厕所及经营点内外关键部位的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3.后勤保卫处、物业公司每天1次经营机构保洁工作检查、反馈和通报,对存在问题整改不力的,按合同、制度、法规进行处罚。

(四)开展家庭(宿舍)环境大扫除行动。

责任部门:后勤保卫处、物业公司华贸项目部、学生处及各系。

行动时间:教职工返校、学生返校之日起。

行动任务:

1.后勤保卫处组织教职工开展每周1次“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净化绿化美化教职工家庭和公共空间,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杂物,提升教职工的文明意识和健康卫生意识。

2.学生处、后勤保卫处宿管科、各系组织学生每周四下午开展1次宿舍清洁卫生大扫除活动,整理宿舍物品,净化美化公共空间,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杂物,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妥善处理废弃口罩。

3.物业公司华贸项目部宿管中心督促、检查学生做好每日清扫宿舍、宿舍垃圾下楼及公共区域保洁工作,确保宿舍区干净整洁。

4.后勤保卫处、学生处、物业公司每周1次进行学生宿舍清洁卫生和通风情况检查、评分和通报,评比结果纳入文明宿舍评比中。

(五)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后勤保卫处。

活动期限:长期。

活动任务:

1.后勤保卫处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要求,结合我院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宜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和校园宣传栏、钉钉办公群、学生微信群等形式,及时将疫情防控和健康科普等知识传播到每个师生,引导人们养成勤洗手、多通风、不滥食野生动物等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升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在疫情防控期间,各部门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等异常情况及时向单位、社区(村)管理人员进行报告,按照要求规范就医,有效保护自身健康。

3.党委办公室要加强对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报道,引导、鼓励各部门报送“四大行动”中的典型做法、突出事迹,在全院形成联合宣传态势,达到“人人知晓,人人遵守”的目的,实现“抗疫”“宣传”双赢。

本次爱国卫生运动采取“每周检查通报、期末汇总考核”的检查通报机制。每周由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各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评分和通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限期整改。相关检查结果分别报人事处、学生处和物业公司华贸项目部,作为部门(班级、经营单位)、个人考核的依据之一。

为了进一步落实省、阜阳市、界首市、教育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和卫生校园创建,适应新学期爱国卫生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以“抗击新冠肺炎,创建卫生校园”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以“创建卫生城市,营造卫生环境、切断传播途径、增强防控意识,养成卫生习惯,强健师生体质,保障师生安全”为目标,开展一次全面的卫生环境整治行动暨爱国卫生运动,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安全的校园环境,全力打赢抗击非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一)校园卫生精细化。

加强校园内环境卫生清理和保洁工作,彻底清除学校周边垃圾,清洁教室门窗和楼梯扶手,清除垃圾、污物、痰迹,搞好厕所保洁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清理垃圾车、垃圾桶等卫生死角,做好病媒生物防制,铲除“四害”孳生地。校园内要做到无杂草、无乱丢废弃物、无痰痕、无口香糖污渍、无污水洼、无乱写乱画。厕所要做到无臭、无蝇蚊蛆滋生。教室与宿舍要做到地面墙壁无污迹、窗明桌净、物品摆放整齐。

(二)杀菌消毒日常化。

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至少三次,对校园所有方位、所有区域、所有空间进行杀菌消毒,做到全覆盖、无遗漏,重点对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功能室、厕所以及垃圾回收桶、楼梯扶手、门把手、电灯开关等进行多次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三)佩戴口罩习惯化。

所有教师、学生以及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包括在校园生活区居住的社会人员,无一类外,必须强制一律全部佩戴口罩,作为一项铁的纪律,任何人不得违反。学校门岗、保安、值班人员以及师生志愿者要不间断的巡查督查,并列入学校考核内容,把佩戴口罩作为一项刚性要求,实行一票否决。

(四)晨午检报告制度化。

每天上、下午必须两次体检,进校门、进班级必须进行两轮体温检测,并逐人登记。对有乏力、感冒、发烧、咳嗽、胸闷等异常体感的师生进行统计上报,及时临时隔离。并请示当地卫生或疾病防控部门,采取居家观察或医学观察措施。

(五)废弃口罩处置规范化。

教育并严格管控教师、学生不要乱扔废弃口罩,学校要严格按照市防指统一要求,放置专用的废弃口罩消毒回收桶,每天安排专人负责放置回收并彻底消毒,做到分类放置,科学回收。

(六)室内通风常态化。

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功能室等,在雨天无碍、安全无碍的情况下,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必须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风必须半小时以上,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七)洗手消毒科学化。

学校要向师生进行全面科学的洗手操作培训,实行“六步洗手法”,强制要求师生养成课后、饭后、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提前维修供水设备和师生饮用开水设备,彻底根治学校饮用水安全隐患。每天频繁对自来水龙头进行消毒。

(八)教育宣传多样化。

学校要开足健康教育课,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病疫情防控和卫生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定期张贴宣传资料,出好黑板报,并利用校园广播、升旗议式、团队活动和班会等形式向师生传授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网络、微信群、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加强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教职员工培训,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利用每周一升旗议式、团队活动和班会等形式向师生传授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九)医疗资源社会化。

根据本校卫生条件,加强与东城办事处和社区医院的联系,促进学校医疗资源社会化,解决好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足、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设立学校医务室或独立的健康观察室,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医疗条件、生活条件保障。

(一)加强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成立界首市第四小学春季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实行班级卫生、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的分块负责制度。

组长:刘波。

副组长:马军杰夏刚王洪远姜丙坤。

成员:全体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二)、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发动。要充分认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开展这次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性。通过电子屏幕、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栏、校园广播、活动展板、黑板报等多种渠道,宣传疫情防控和卫生意识。

为认真贯彻《昭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昭防疫指发[2020]16号)精神,巩固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共享的良好势头,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整治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提升盐津整体形象,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结合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市爱卫办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部署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动手、社会参与,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资源、综合治理、长效管理,以增强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意识、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为目的,以开展乡镇集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户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重点,坚决把全县科学防疫、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的有效做法固化下来、坚持下去,以爱国卫生运动的大推动、大整治、大落实,促进城乡环境大改善、群众面貌大提升、整体形象大改观。

——党政齐抓,全民参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行业监管、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体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再宣传、再培训、再动员,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切实增强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在统筹抓好爱国卫生运动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环境整治、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卫生保洁机制等重点难点,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集中整治,常态坚持。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工作,既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又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既抓环境卫生、又抓习惯养成,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长效化。

——示范引领,网格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压实点线面协调推进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在城乡广泛开展卫生创建,营造爱国卫生运动良好氛围。

(一)全面开展健康教育。

为使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进一步增长卫生防病知识,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传单、电视、专栏、墙报、标语、口号等多种宣传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村(居)民群众大力宣传爱国卫生、卫生防病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和培训,办好健康教育墙报,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县卫健局要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制定县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县教体局要抓好全县中小学的健康教育,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各单位要抓好行业健康教育;各乡镇政府抓好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教育;县融媒体中心要抓好大众传媒健康教育,搞好控烟宣传和亿万农民健康教育宣传。

(二)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1.街巷卫生。

(1)环卫基础设施完善,垃圾收集站(点)、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清洁卫生。

(2)将城镇主要街道、次干路、支路、背街背巷、城乡结合部全覆盖纳入定期保洁范围,彻底清理城中村、建筑施工场地积存垃圾,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6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

(3)城区主次干道无乱堆乱放、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

(4)街道生活垃圾日产日清、100%密闭储存清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垃圾收集站(点)、果皮箱无满溢现象。

(5)城区主次干道下水道和排水沟渠排水通畅,无污水横流现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

(6)主要街道两侧门店前无乱写乱画、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

(7)街巷及人行道无人畜粪便,无砖瓦石块,无果皮、纸屑、无污垢、无油渍或严重积尘。

(8)街巷遮阳棚规范、整洁,无破损。

(9)街巷花坛(池)和绿化带内无垃圾杂物,树干、树枝上无乱挂杂物。

2.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

(1)室外环境整洁。道路平整,全面硬化,排水畅通。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贴乱画、无垃圾杂物、无卫生死角。树木花草养护良好,无病树、无枯枝,草坪定时修剪。落实人员每天对室外环境进行清扫保洁。“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

(2)室内清洁卫生。无蛛网、积尘,窗明几净。楼道无杂物、无痰迹、无烟蒂。室内所有家具、文件、物品摆放整齐。

(3)垃圾、厕所管理。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桶装化、密闭化,有专人定时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单位厕所全部为水冲式,标志规范,设施完好,有专人清扫、保洁。便池、蹲坑内无积粪、无尿垢粪垢,无蝇蛆,基本无臭味。厕所内四壁无尘,地面整洁。

3.街道公厕卫生。冲水等设施完好,有专人清扫、保洁、消毒。便池、蹲坑内无积粪、无尿垢粪垢,无蝇蛆,基本无臭味。厕所内四壁无尘,地面整洁。

4.集贸市场卫生。摊位布局合理,划行归市,有序经营;卫生设施齐全,环境整洁,防尘、防蝇、防鼠及上下水设施齐全完好;有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人员,垃圾定时清运;活禽售卖、宰杀区域相对独立,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

5.住宅小区卫生。住宅小区内外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门前无乱写乱画、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垃圾日产日清,绿化带中无裸露垃圾;公厕冲水设施完好,通风良好;车辆停放整齐。

6.居民户卫生。门前人行道、院坝无垃圾杂物、污水、污垢、油渍、严重积尘;遮阳棚规范整洁、无破损;树干、树枝上无乱挂杂物;无乱挂晒、乱占道、乱堆放、乱张贴、乱停放车辆、乱摆摊设点等影响市容秩序的行为;室内桌椅、窗台等感观整洁,无蛛网、积尘,窗明几净。

7.河道卫生。河道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无直接将人畜粪便排入河道现象。

(三)全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开展卫生创建、爱国卫生月活动和不同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科学开展除“四害”活动。举办除“四害”技术培训班,确保除“四害”工作安全、有序、有效。搞好环境的综合治理,消除和破坏鼠的孳生、生存场所,确保灭鼠工作取得成效。要广泛动员干部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在搞好室内外卫生的同时,对鼠易藏身的场所要进行重点清理。春秋两季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活动,坚持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切实降低蟑螂、鼠、蚊、蝇的密度。

(四)全面开展省级卫生镇村创建。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统筹负责,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要加强乡镇爱卫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确保专人负责。各乡镇爱卫会要牵头研究细化工作措施,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判、定期调度、定期督查。各级各部门要协调联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好工作任务,形成整体合力。

(二)加大投入保障。各乡镇政府要将爱国卫生运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投入。要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多渠道解决建设和管护资金问题。要建立“以奖代补”“以奖促建”等政策,支持镇村卫生创建。

(三)做好宣传引导。各乡镇要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环境卫生意识的教育,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挂包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离退休干部、村民小组长、妇女和中小学生的作用,通过开展走村入户、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开展“小手牵大手”等举措,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爱国卫生工作中来,在全社会形成“大卫生”观念。

(四)加强通力协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综合整治”的方针,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各项工作。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学校、托幼机构和医疗卫生单位环境卫生管理的领导,做好督促和指导。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成立爱国卫生工作领导组,负责做好本单位环境卫生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2016-2017学年度)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以适应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学校爱卫质量、增强学生爱卫意识,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决定开展以“齐抓共管,创文明卫生校园”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根据市爱卫办关于2017年爱国卫生工作的具体部署,进一步增强我校师生的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文明意识,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以郑州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校爱国卫生工作的通知》与第27个爱国卫生工作的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切实抓好健康教育,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副组长:李铁来(对爱国卫生工作专门负责)。

成员:各班班主任。

1.认真学习,提高对卫生工作的认识。

认真贯彻郑州市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指示精神,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常见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搞好班级卫生、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创设清洁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2.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全员管理的作用。

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严格要求学生禁止在校园内乱吃零食、乱丢果皮纸屑。各班卫生区清扫干净,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四害”孳生地,重点对厕所、垃圾车、等部位进行重点灭杀,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

3.加强环境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开展绿化、净化、美化学校环境活动。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消灭死角”的工作思路,对校内外开展一次全面的环境整治活动。重点加强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内环境卫生清理和保洁工作,彻底清除学校内和周边垃圾,清洗教室门窗和楼梯扶手,清除垃圾、污物、痰迹,搞好厕所保洁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工作上台阶,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1)开设健康教育课,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定期张贴宣传资料,出好黑板报,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利用每周一升旗议式、团队活动和班会等形式向师生传授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5.加强防治工作,增强学生体质。

(1)切实抓好一课二操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

(2)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健全晨午检及因病追查与登记制度,确保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维护师生身体健康。对一些突发性、传染性强的流行性疾病,备有预案。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重要批示精神,根据《湖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五进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区创文办关于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贯彻执行区教育局党委要求,切实做好流行性疾病在我校零输入、零感染的工作目标,确保学校师生身体健身和生命安全。现就我校爱国卫生运动和疾病预防工作安排如下: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发挥爱国卫生运动优势,确保学校师生身体健身和生命安全,结合我校特点全力构筑疫情防控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严密防线,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2020年4月——2020年12月。

组长:陈希湖(全面负责)。

副组长:汪开柱(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分管:鲁志明。

宣传联络:吴星星。

成员:张利群周明远陈金望石光及各班主任。

1、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统一思想认识,制订工作方案,夯实责任,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2、针对学校实际,认真了解学生情况及时交流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3、深入各班,调查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对于重大疾病预防工作研究解决方案,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4、学校责任落实到位,逐层负责,包干到人,做到工作细致,各司其职(若有大事及时上报,防止事态蔓延)。

1.认真学习,提高对卫生工作的认识。

认真贯彻省、市、区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指示精神,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常见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搞好班级卫生、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创设清洁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2.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全员管理的作用。

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教师一齐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班级卫生、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严格要求学生禁止在校园内乱吃零食、乱丢果皮纸屑。各班卫生区清扫干净,不留卫生死角。学校班子成员将不定期检查,要求各班每天早晚检查,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3.加强环境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开展绿化、净化、美化学校环境活动。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工作上台阶,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1)开设健康教育课,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定期张贴宣传资料,出好黑板报,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利用每周一升旗议式、团队活动和班会等形式向师生传授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5.加强防治工作,增强学生体质。

(1)切实抓好一课二操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

(2)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对一些突发性、传染性强的流行性疾病,备有预案。

校园公共卫生:徐翠元(清洁工)。

校门口卫生:保安。

教室卫生:各班主任(包括教室走道)。

功能室卫生:各功能室负责人。

办公室卫生:各办公室人员,教师办公室由办公室石主任安排值日表,值日教师负责卫生.

教学楼三楼卫生:石光镇丽霞。

教学楼四楼卫生:陈金望蔡姗红刘明兵。

教学楼五楼卫生:周明远汪文姝秦鹏。

食堂卫生:总务处和炊事员。

学生宿舍卫生:团支部和保育员。

规划局围墙下:陈希湖黎念宁邱翠兰。

职康楼一楼卫生:张利群雷会星。

职康楼二楼卫生:吴星星陈细云。

职康楼三楼卫生:鲁志明王亚平。

教师宿舍楼卫生:汪开柱潘佳吴莹。

班级清洁区:教学楼到校门(聋二班)。

教学楼到科技楼(培四班)。

运动场及台阶(聋七八)。

食堂及周边(培五班)。

咸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按照上级和区保健所的各项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条例》,提高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学校卫生保健管理和监督力度;以预防为主为原则,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抓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组织学生参加健康体检工作,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整体水平。

1、抓好健康教育课,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课,任课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同时上好每一节课,要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常识方面的教育,增长学生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健康教育课,学生要进一步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提高防病能力。同时,积极的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初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重视学生心理,重点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教育学生具有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适应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

2、抓好常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各班主任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卫生养成教育,严禁学生在学校内吃零食;指导学生注意日常的体育卫生、劳动卫生、学习卫生;每天组织学生上好眼保健操,保护视力;上好课间操,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确保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重视卫生宣传,推动健康教育。

各班利用板报建立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专栏,扩大健康教育宣传面,推动健康教育。组织中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健康小报活动并进行评比,评选出优胜班级。

4、加强健康监测工作,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工作。各班级卫生员要定期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做到四勤,在秋冬季节交替学生易发传染病的时期,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组织好一年级新生接种疫苗工作。

5、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在感冒多发季节,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为各办公室、教室喷洒醋和消毒水,并在师生退离学校后用84进行全面的消毒,搞好多发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工作。及时向学生提供防治沙眼、近视、龋齿的药品;及时为学生进行一般外伤的处理。

6、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测工作,保证学生的食品卫生及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7、新的学期,我们将深入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做好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使荆家务小学的卫生保健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案实施方案

环境保护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今年是全国第28个爱国卫生月,按照文件要求,加强领导,切实开展好爱卫月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好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除害防病为主要内容,以综合治理环境卫生为重点,掀起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1、认真做好对学生的环保和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2、加强环保健康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宣传作用,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活动,让学生辐射带动家庭,扩大环保意识在家庭和社区的影响面。

3、切实组织开展好环境卫生大扫除整治活动,创建绿色教室,绿色校园,绿色家庭,促进校园鸡周边环境卫生面貌不断改善。

1、利用主题教育、广播、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卫生知识。在此活动月里,我们安排出一期宣传展板,通过每周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一次爱国卫生月活动有关知识宣传,利用各种形式宣传爱国卫生月和健康教育的意义,形成人人参与的气氛。

2、结合本校的实际继续搞好卫生清洁工作,坚持搞好每月的大扫除和每天的卫生值日工作,特别要组织好4月25日的全区卫生大扫除义务劳动日活动。每班设立卫生监督岗以保证全校卫生的'保洁。对卫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做到环境卫生全面达标。

3、继续抓好灭四害工作,划拨专项资金用于防鼠、防蝇设施,做到防鼠、防蝇设施全部到位,把除四害工作做扎实。

4、认真做好食堂卫生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切实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5、结合我校实际,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除害防病意识,从我做起,杜绝随手扔纸屑,包括餐巾纸、包装纸、饮料罐等现象;发扬你丢我拣的高尚品质;人人动手,清理卫生死角(包括你的课桌内、学校各个角落);自觉担负起维护“洁美校园”的责任,充分认识改善环境卫生面貌对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倡导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提高师生身体健康水平。

(一)组织开展宣传、从我做起除害防病系列活动。

1、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室、流动展板等载体进行宣传教育。

2、利用周二班队活动课时间,各班加强环保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人人讲卫生、讲健康、劳动最光荣、从我做起、除害防病、增强体质教育。杜绝学生随手扔纸屑的现象。

3、全校成立一支“红领巾环保小队”,并积极开展活动。

4、注意个人卫生和用眼卫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每天检查1—2次)。

5、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工作,各类流行疾病一旦在校内发现,要及时处理、上报,确保师生身体健康。每班建立晨检制度,并作好相关记录,全校每天汇总一次。

6.组织好一次全校教师的健康体检活动。

7.组织一次高年级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

(二)做好环境整治工作:

1、全校师生除按坚持平时常规清扫外,在4月份组织一次全校师生人人参加大扫除(包括各办公室、各专用教室)。

2、加强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全体党员教师,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对学校绿化带进行一次整修。

3、每周一次对每个教室进行全面消毒。

(三)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1.各班小记者及时、主动对班级爱卫月活动进行投稿。

2、红领巾广播室宣传表扬爱卫月活动中作出贡献的新人新事,批评不良的卫生习惯,形成人人参与、从我做起、除害防病的氛围。

(四)总结评比。

每周进行一次总结,每周一进行全校反馈。

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学校餐厅防控管理,满足师生就餐需求,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1、学校要安排专人对食堂工作人员及家庭成员的假期行程、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接触史等信息进行全面摸排,要建立台账;特别是从湖北或重点疫区返回西安的,做好登记。

2,做好相关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及防疫知识培训。

3.食堂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常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在进行操作时佩戴口罩、工作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4.强化配送人员健康监测、洗手消毒和配送设施的清洗消毒,配送人员配送时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手套。

餐厅属于人员密集区域,应加强空气流通,最大限度引入室外新鲜空气。

1.合理开启部分外窗,使餐厅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加强室内外空气流通。

2.餐厅具体通风措施:

(1)就餐区窗户全部打开,每天下午收工后关闭。

(2)操作间及储藏室根据实际需求,实施开窗通风。

(3)通风时间:早上8:00,上午11:00,下午14:00三个阶段开启,每个阶段开启时间为30分钟。

1.新冠病毒消毒常用消毒剂:

氯化消毒类:84消毒液、双氧水等。

高浓度酒精:75%浓度的酒精(易燃,小规模使用)。

2.消毒方式:

喷雾式: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适用大面积快速有效消毒。

擦拖式:用布或其它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适用小面积及物体表面消毒。

位置消毒药剂消毒频率消毒方式。

就餐区、出入口、过道84消毒液、75%酒精每日三次(早中晚各一次)喷雾及擦拖法。

操作间、粗加工间84消毒液每日两次(午餐前收工后)擦拖法。

储藏间84消毒液每日一次(收工后)擦拖法。

餐厅门窗。

84消毒液每日一次(早餐前)喷雾及擦拖法。

垃圾桶。

84消毒液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喷雾。

其它区域84消毒液每日不少于一次喷雾。

4.餐厅设置专人实施消毒管理,并做好消毒记录。

1.对供货商加强监督,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2.制定原料采购控制清单,除禁止使用的原料外,不采购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海鲜等,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3.健全原材料验收流程,严格食品及原料进货渠道,做好索证索票、收货查验、台账登记、按要求储存等工作。

4.要求供货商的原料运输车辆应具备相关温度、湿度及分隔功能,车辆及运输容器定期清洗、消毒。

5.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

6.采购预包装食品应当向供应商索取长安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开具的《供货凭证》,如供应商无法出具《供货凭证》,必须索取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和载明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的供货凭证。

7.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各个环节严格按规范流程操作,加工操作前要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使用消毒液对加工用具、操作台面、抹布等进行消毒。操作时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8.食品烹饪时要烧熟煮透,其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成品应用消毒后的容器盛装,与原料、半成品分开存放。

为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本学期学校继续按上级要求实行封闭式管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原则上采取分年级错时就餐,确保师生用餐安全。

1.学生就餐地点。

学生按班级错时打餐,一二三年级在各自班级内就餐,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就餐,主管领导陪餐。

2.错时就餐制。

就餐时间暂定为分四拨就餐,一二三年级中午11:50在教室排队打餐;四年级中午11:50排队打餐;五年级中午12:00排队打餐;六年级中午12:10队打餐。教师就餐与各级学生就餐时间一致。

3.注意事项。

(1)就餐前班主任要提醒学生洗手。

(2)师生取餐须佩带口罩,即取即走,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就餐结束后立即佩戴口罩。

(3)避免面对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学生就餐间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不说话,避免交叉感染。

精神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切实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逐步提升精神障碍患者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推动我市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黑龙江省精神卫生工作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以健全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加强患者救治管理为重点,以维护社会和谐为导向,统筹各方资源,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健全患者救治救助制度,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公众身心健康,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二)实施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坚持统筹规划,将其纳入建设幸福大庆、构建和谐社会综合指标体系,与深化医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步推进;坚持依法推进,以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为动力,推动我市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到20xx年:

1.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普遍成立政府牵头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多部门工作协调机制。70%的乡镇(街道)建立由综治、公安、民政、财政、人社、卫生计生、司法行政、残联等成员单位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

2.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基本健全。全市80%的县(区)至少有1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为辖区居民提供精神卫生服务。服务人口较多且市级精神卫生机构覆盖不到的县(区)根据需要建设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障碍康复工作初具规模。探索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70%以上的县区设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区),5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

3.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数量基本满足工作需求。通过定向培养、转岗培训等形式,实现全市精神科执业(含助理)医师达到120名,全市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到3.8名/10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任务。中小学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高等院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数量基本满足工作需要,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广泛参与精神卫生工作。

4.患者检出率、管理率和治疗率都达到国家标准。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80%以上,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依法及时得到强制医疗或住院治疗。

5.救治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积极落实《大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庆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庆政办发[20xx]45号)、《大庆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领以奖代补资金暂行办法》(庆社综办联发[20xx]1号)及《关于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险及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庆社综办联发[20xx]13号),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动态排查机制和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医疗救治,强化政策救助,逐步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努力提高救治救助和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做到“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救尽救;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水平,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

6.公众对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认识和主动就医意识普遍提高,医疗机构识别抑郁症的能力明显提升,抑郁症治疗率要达到70%以上。

7.动态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建立全市精神卫生信息监测网络,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能及时上报信息,提供辖区内精神卫生工作的基本数据,具备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8.精神疾病患病率得到有效遏制。开展儿童、青少年、孕产期妇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遏制精神疾病患病率上升趋势。

9.医院、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拘留所、监管场所普遍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及心理卫生保健。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50%。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室),有条件的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

(一)建立健全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健全市、县(区)、乡(镇)、村五级网络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市精神卫生局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统筹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区)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各乡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各村(社区)建立由村(社区)干部、民警以及综治、民政、残联工作人员和村(社区)医生、志愿者参加的关爱帮扶小组,帮助患者及其家庭解决治疗管理、康复指导等方面问题。

(二)着力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1.加强专业机构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加强市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县(区)综合医院设立的精神心理科门诊建设,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将综合医院设立的精神心理科门诊作为重要指标。鼓励中医医院和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立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增加执业范围,规范医疗行为,提高精神卫生临床服务水平。规划建设一所收治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场所,承担强制医疗职能,并为其正常运转提供必要保障。鼓励民营卫生机构参与精神障碍贫困患者的救治救助工作,解决好医保、医疗救助费用的结算问题。

2.加强精神卫生队伍建设。合理配置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逐步推广康复师、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模式。各县(区)要按照区域内人口数及承担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配置公共卫生防治人员,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人员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任务。加强精神卫生规范化培训,逐年增加规范化培训人员数量。到20xx年底前,争取成为省级精神卫生专业培训基地之一,对各级精神科医护人员实施精神卫生专科培养;在市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完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专、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精神科执业医师转岗培训;鼓励基层符合条件的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取得精神卫生执业资格。各县(区)要强化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保障,落实工资待遇政策,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因公致伤、致残、死亡的,其工伤待遇及抚恤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建立精神卫生康复服务体系。各县(区)要通过对现有机构的整合,积极推进精神康复机构建设工作,至少设置1所精神康复机构或承担精神康复的机构,为出院后无法回归家庭、无监护人或监护人无能力监护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养场所。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积极开展院内康复服务,通过生活及职业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康复训练项目,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建立完善医疗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精神卫生机构要定期深入社区指导开展康复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康复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参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切实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精准扶贫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被监管人员、吸毒戒毒人员等特殊群体中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服务。

(三)全面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救助。

1.加强患者登记报告。各级卫生计生、综治、公安、民政、司法、残联等单位要加强协作,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和发病报告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可应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请求协助其就医。市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要落实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规定报告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对辖区内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登记,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2.做好患者综合管理。各地要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要求,积极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服务模式,对急性期和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转诊到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规范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到村(社区)接受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结合偏远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符合精神药物配送和分发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患者治疗和用药的可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等服务。及时将危险性评估3级及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关信息上报县(区)精神病防治机构,同时告知辖区公安派出所、乡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各级卫生计生、综治、公安等部门要建立严重精神障碍信息定期交换与共享机制。基层医务人员、民警、民政干事、综治干部、网格员、残疾人专职委员等要协同随访病情不稳定患者,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治疗及生活中的难题,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研究建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收治管理机制,畅通有肇事肇祸行为或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渠道,设立应急医疗处置“绿色通道”,并明确经费来源及其他保障措施。

3.落实救治救助政策。各地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衔接,发挥整合效应,逐步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保障水平。积极探索贫困精神障碍患者保障政策,实现患者救治救助“一站式”服务,实现医保、医疗救助费用及时结算,使患者最大限度享受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患者,要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费用给予补助。对无法查明身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急救费用和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患者拖欠的急救费用,按照有关规定,先由责任人、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各类保险,以及医疗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无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费用支付有缺口时,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对因医保统筹地区没有符合条件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而转诊到异地就医的患者,医保报销比例应当按照参保地就医政策执行。民政、卫生计生、人社、财政等部门要完善符合精神障碍诊疗特点的社会救助制度,做好贫困患者社会救助工作。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各级民政部门要及时纳入低保;对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确有困难的,或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应当通过临时救助等措施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困难。

(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各县(区)要依法将心理援助内容纳入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县(区)分级组建以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组织开展心理援助。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提供规范的心理援助服务信息,引导其有序参与灾后心理援助。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和演练。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依托大庆市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平台,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务。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治疗人员要为精神障碍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综合性医院及其他专科医院要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向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早发现、预防各类心理问题,制定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处理预案,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高等院校要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立稳定的心理危机干预联动协调机;用人单位要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岗前和岗位培训内容,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要加强对被监管人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五)拓宽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广泛宣传精神卫生核心知识,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精神障碍患者,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有关报道。针对学生、育龄妇女和留守儿童、职业人群、被监管人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分别制订宣传教育策略,规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六)逐步完善精神卫生信息系统。统筹建设精神卫生信息系统,逐步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承担精神卫生技术管理与指导任务的机构要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审核、分析等,定期形成报告,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各县(区)应逐级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共享机制,重视并加强患者信息及隐私保护工作。依法建立精神卫生监测网络,基本掌握精神障碍患者情况和精神卫生工作信息,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应每5年开展一次本地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一)强化责任意识。各县(区)要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将其纳入当地卫生健康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作用,协调各部门互通情况,共享信息,完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落实各项支持和保障政策,共同做好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工作。

(二)保障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根据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所需经费,加强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落实政府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投入政策。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精神卫生公益性事业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康复等领域。

(三)加强科学研究。各有关部门及研究机构要围绕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要求,针对精神分裂症等重点疾病,以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常见、多发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基础和临床应用性研究。加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卫生法律与政策等软科学研究,为精神卫生政策制定与法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各县(区)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并对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督导与评估,将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作为政府督查督办重要事项,将考评结果作为对下一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纳入综治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市卫生计生委将会同相关部门,于20xx年年底前对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考核;于20xx年年底前对实施效果进行终期评估。

爱国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改善卫生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爱卫办统一安排部署,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集中开展卫生清理等整治活动。通过整治活动的开展使我局卫生状况明显改观、对外形象明显提升、人居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真正使我局卫生环境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工作任务。

(一)充分发挥爱国卫生领导小组作用,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参与,掀起爱国卫生工作新高潮,把爱国卫生工作转化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定期不定期的对局属各单位爱国卫生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评比,努力创建一个干净、卫生、整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并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三)积极开展好创建卫生先进单位活动,通过树立爱国卫生先进典型,引导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扎实开展好卫生综合治理,以创国卫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群体优势,针对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公共卫生问题,广泛宣传发动,扎实做好卫生死角整治,搞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五)全面做好健康教育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积极参加市级有关部门举办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培训会,不断增强健康教育意识和防病意识,充分认识除害防病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集中精力深入开展春秋两季灭鼠、夏秋两季灭蚊蝇工作。

(六)精心组织爱国卫生月活动,今年4月是全国第24个爱国卫生月,结合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精心组织、广泛发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加强卫生与健康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形成合力。

四是坚持实行领导卫生检查制度。通过实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进行解决;

五是坚持实行督办制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四)开展健康教育,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工作。

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以孳生地治理为主,坚持环境治理和药物消杀相结合,不断巩固提高除四害防病成果,有效降低四害密度,力求各项指标达标。

(六)建立奖惩制度,严格责任追究。

精神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一)主会场:北京xx医院、北京xx医院。

(二)活动日程。

时间及地点具体活动内容。

8:30-9:30。

北京市卫生局领导致辞。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领导讲话。

市政府领导讲话。

现场来宾与领导、专家互动。

(北京安定医院)主会场周边开展宣传展示、咨询义诊、家属大课堂等交流互动活动。

发放宣传书籍、折页、宣传品。

体验区心理健康咨询评估。

精神残疾患者才艺展示。

互动区精神卫生法知识问答。

宣传区媒体专台。

保障区救护车等。

与会领导及专家赴咨询区、体验区及展示区等慰问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及精神疾病患者。

(北京回龙观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知识竞赛(22支区县及三级医院代表队进行预赛和决赛)。

才艺展示。

(北京回龙观医院)颁奖。

(三)主会场参会人员。

1.各部门主要领导、北京市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专家;。

3.新闻媒体单位工作人员。

(一)各区县卫生局要会同区县民政、公安、残联等部门,围绕宣传主题和关键点,制订本区县切实可行的宣传活动方案,并组织有关活动,让公众走近精神障碍患者,了解精神卫生服务内容,逐步消除社会歧视。通过多种方式引领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的'社会舆论导向,为精神卫生法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宣传;在公交车站点、火车站、机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宣传材料,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品,张贴宣传海报等。

2.组织各类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赴社区和患者家庭开展社区关爱活动,包括义诊咨询,入户送温暖(送医、送药,送慰问品)等。

3.组织医院开放日、康复期患者生活和技能竞赛等活动。

各区县卫生局要及时总结宣传活动情况,于10月30日前将书面总结报北京市卫生局精神卫生处。

(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将此次活动视为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的重要举措,认真履行部门及属地管理职责,做好相关保障措施。各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相关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领导有力、责任到人,保障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使全校师生有一个整洁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促进师生身体健康,美化校园,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学校卫生工作实行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卫生检查天天进行,学期末评比。落实表扬奖励先进,批评督促落后的卫生工作制度,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卫生意识。从我做起,从身变做起,杜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

卫生工作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决定卫生教育(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美化相结合,学校卫生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实行全校园全天候公共区域清洁大包干。划分出具体的固定区域,分别划归各班。各班每天安排值日生,从早上7:2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冬季14:00,夏季14:30)开始至下午放学前做好负责区保洁。与此同时各班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校园劳动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具体分工见表1)。

(一)班级职责。

2、小组轮流清除责任区内果皮、纸屑、废塑料、杂草杂物等废弃物,做到随时清除不留死角。

(一)总务处。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二)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每天到责任区督促学生的卫生工作,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评定中。

(一)院区各片。

1、无石块、纸屑、烟头、落叶、杂物、杂草、果皮等垃圾废弃物;

2、每日清除一次;

(一)、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

1、定时检查时间早上课前。

2、由学校卫生委组成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成员分配见表2)。

3、检查范围:院区责任区、教室。

4、不定时检查,由学校卫生委人员调人检查。

(二)、评定。

1、院区责任区10分。

2、检查结果公示在楼道小黑板上,德育处存档。

3、每学期一次班级评比,在西大厅小黑板上公布。

4、年级中第一名者,授卫生流动红旗。(年级卫生标兵班称号)。

5、卫生不合格班级不能参加先进班集体评比、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的评比。

6、每学期评选教师学生卫生标兵各五名。(见到果皮、纸屑、烟头、塑料纸等随手捡起,为我校的清洁工作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可学生推荐教研组推荐)。

爱国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在爱国卫生月到来之际,全教育系统开展以“历史与展望——为了人民健康的65年”为主题的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我校根据文件精神,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开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成果,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参与整治校园环境的.系列活动,促进校园环境卫生面貌的改善,促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发展。

(二)采取有力措施,优化育人环境。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教室卫生的管理。消灭卫生死角,美化优化校园环境卫生,保持校园整洁、明亮。

(三)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课和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征文比赛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形式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要认真开展春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防止疫病发生。爱国卫生月活动期间,要结合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四害”滋生场地,严密组织、科学开展春季灭鼠、灭蟑和灭蚊蝇工作,降低“四害”密度,预防和减少病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至4月7日为宣传发动周,具体工作安排:

1、召开行政会,学习《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纪念暨第29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领会文件精神,部署“爱国卫生月”活动,研究实施方案,进行工作分工。

2、召开班主任会、全体教师大会,宣传文件精神,布置有关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8日至4月28日按照爱国卫生月的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力量,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活动。

1、“爱国卫生月”期间,每周组织二次全校卫生大检查,并对教室、清洁区、宿舍卫生进行检查评比。

2、开展关于卫生检查工作,各班班主任每周一次参与、指导学生打扫卫生活动。

3、借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各班级、办公室进行卫生检查整治,促进工作学习环境卫生的净化、美化。

4、学校及各班出一期卫生知识宣传专刊黑板报,加强卫生宣传。

5、各班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6、开展“拒绝零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活动,教育学生在校园内不吃零食。

7、总务处集中开展食品、饮水和食堂卫生大检查,严把病从口入关;大力开展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蟑螂)活动,并对学生宿舍及厕所进行消毒杀虫。(4月16日-18日)。

8、学校开展卫生月“我运动,我健康”的师生运动活动。坚持倡导和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增强师生身体素质,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9、加强心理健康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三)检查总结阶段(4月26日至4月30日)。

学校对这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体检查(年级部4月26日至4月28日,学校4月29日至4月30日),对未完成工作进行及时整改,认真总结。

本次“爱国卫生月”注重实效,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各年级(班级)、处室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扎实开展工作,保证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位,绝不搞形式、走过场。本次活动的每次检查评比结果均在全干会、学校微信平台公布,对工作好的班级、办公室及个人给予表扬,对工作马虎,措施不力,整改不及时的给予严肃批评。

精神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xx—20xx年)的通知》(国办发〔20xx〕4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xx—20xx年)的通知》(粤府办〔20xx〕70号)、《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xx—20xx年)的通知》(梅市府办〔20xx〕3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救助和康复工作,推动我县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xx—20xx年)》、《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xx—20xx年)》和《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xx—20xx年)》,以健全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加强患者救治管理为重点,以维护社会和谐为导向,统筹各方资源,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健全患者救治救助制度,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公众身心健康,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xx年,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救助、康复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显著减少精神障碍患者重大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具体目标。

1.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县、镇两级精神卫生工作政府领导与部门协调机制。成立由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发展改革、残联、团委、妇联、老龄委等单位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

2.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健全县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20xx年底前,我县精神科编制内床位数达到每10万人口不低于28张。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关工作。

3.缓解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紧缺状况。完善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鼓励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广泛参与精神卫生工作。20xx年底前,我县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不低于3.8名,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专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积极培养多层次符合社会需求的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精神康复师。

4.有效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任务。完善基础信息登记制度,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到20xx年,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特别是命案显著减少,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依法及时得到强制医疗或住院治疗。

5.大力提升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防治能力。到20xx年,公众对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认识和主动就医意识普遍提高,医疗机构识别抑郁症的能力明显提升,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普遍开展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至少开通1条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科学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6.普及精神障碍康复工作。充分依托现有资源,构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到20xx年,所有镇(街道)建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5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

7.改善精神卫生工作社会氛围。到20xx年,医院、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监管场所普遍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及心理卫生保健。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50%。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

(一)全面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1.完善精神卫生防治管理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县、镇两级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县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全县精神障碍治疗、预防和康复技术培训中心基地和平台,统筹全县精神卫生防治业务管理,负责医疗、预防、医学康复、健康教育、信息收集、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2.加强县、镇两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服务能力建设。20xx年,县人民医院成立精神科。在原非典应急场所改建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病区。同时,规划新建大埔县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科综合大楼,至20xx年,建成规模为200张床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流程科学、标准合规的新型精神疾病专科综合大楼。大力改善医疗环境,配齐医疗设备,提高人员素质,组建个案管理团队,力争达到二级精神专科医院标准。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社区康复机构,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其在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3.推动强制医疗和社会救治场所建设。公安、卫生计生部门要联合推进强制医疗场所建设,不断规范强制医疗人员的诊断评估、治疗、康复、看护及后续随访、救助等工作流程。20xx年底前,指定1所符合条件的强制医疗专区,并为其正常运转提供必要保障,确保对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管理。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优抚医院建设,指定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承担相应社会救治职能,并为其正常运转提供必要保障。

4.完善精神卫生专业队伍配置。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专业队伍,科学配置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积极推动康复师、社会工作师和志愿者参与精神卫生服务。各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根据精神卫生防治任务配置公共卫生人员,确保精神卫生管理和预防工作落实。到20xx年,每个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专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任务。

5.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政府要完善政策措施,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解决精神科医师短缺问题。卫生计生部门要积极开展在精神科从业但执业范围为非精神卫生专业医师的变更执业范围培训,以及开展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全科医师的精神卫生执业上岗培训。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经过精神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可增加精神卫生执业范围的机制。鼓励基层符合条件的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取得精神卫生执业资格。依托市第三人民医院,分批次对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的临床(中医)医师实施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后加注或转注精神科。到20xx年,每间镇卫生院至少培养1名精神科专职医师。

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支持心理学专业人员在医疗机构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政策,共同完善心理治疗人员职称评定办法,积极落实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政策,对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适当工资待遇倾斜和岗位补助等,提高其待遇水平,稳定精神卫生专业队伍。

(二)全面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救助。

1.加强患者排查。全县各级综治单位要统筹协调,由公安部门牵头,卫生计生、民政、司法、团委、残联、妇联等单位加强协作,按照“镇街不漏村居、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原则,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疑似患者的日常排查工作。村(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发现辖区内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可应其家属请求协助其就医。对居家患者及疑似患者的排查,由属地村(居)委会负责;对城区和农村范围内流浪乞讨人群中患者及疑似患者的排查,分别由属地城市综合管理、公安部门和乡镇村居干部负责;对外来人员集中和流动人口较多地区患者及疑似患者的排查,由各级综治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部门负责;对监狱司法系统的患者及疑似患者排查,由所在监所单位负责。

2.加强报告登记。全县各级卫生计生、综治、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要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疑似患者的报告和登记机制。对排查中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疑似患者,要及时摸清基础信息(包括身份、监护人、亲属、单位、异常史、肇事肇祸史、办理医疗保险、精神医学诊断以及危险程度等)。对排查中发现的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要及时向所在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报告,并由其依法组织确诊和评估分级。对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卫生计生部门进行登记,并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具有精神障碍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要落实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制度,按要求报告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3.做好分类收治。各地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类集中”的原则,采取鼓励、引导等措施。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分类收治,完善疑似患者送诊及患者送治制度。畅通有肇事肇祸行为或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渠道。卫生计生部门主管的定点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负责收治高风险但尚未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指定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负责收治流浪乞讨和优抚对象中的患者。公安部门主管的强制医疗场所负责收治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的患者,对肇事肇祸患者采取临时性约束措施。

4.落实服务管理。各镇要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的要求,积极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对于急性期和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转诊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规范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到村(社区)接受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各级综治单位应当协调同级公安、民政、卫生计生、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推动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个案管理等服务。一旦发现管理患者有高风险,立即向辖区派出所和县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报告。公安部门要牵头制定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处置预案,发挥110等快速处置网络机制,切实制止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伤害事件发生。

5.落实全程康复服务。民政部门要会同残联、发展改革、卫生计生、财政等单位建立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加快精神障碍康复体系建设的政策意见和工作计划,完善精神卫生康复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和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因病受损的生活、劳动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各类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设立专门康复部门(科),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各级残联单位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设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机构,承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转介的患者,开展自我照料、家居生活、人际交往、职业技能等康复服务。

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等社会资源提供康复服务,实现城市社区有康复需求的居家患者享有社区康复服务,农村居家患者享有定期上门康复服务,同时加强复员退伍军人、特困人员、低收入人员、被监管人员等特殊群体中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服务保障。大力支持家庭康复,倡导监护人、协助监护人及患者家属与医院、社区康复机构之间互动互助,共同提升患者康复成效。

6.完善监护机制。建立健全“综治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尽责、财政全额保障、村居监督管理、家庭主动承担、社会志愿参与”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工作机制。各地要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逐一落实监护人和协助监护人,建立监护责任落实补助机制,制定患者定期随访、日常监护情况记录和年度责任落实评估制度。依法确定监护人,并要求其做好患者日常服药、定期复诊和居家康复督促落实,及时报告异常危险行为。协助监护人由属地村居委确定,应加强对患者服药、康复等随访指导和危险性评估,协助解决治疗和生活难题,迅速应对突发事件苗头。

(三)全面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救助政策保障。

1.落实救治政策。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医疗保障水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按照职工基本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规定分别保持在85%和75%以上,其救治医疗费不纳入各类医保机构当年总额预付结算指标之列。对于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各类保险支付后仍然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对于无法查明身份的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和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者所欠急救费用,先按规定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医疗救助基金等支付,不足部分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予以解决。对于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患者,遵循“先救治、后甄别”原则,送至当地定点医院诊断和救治。对于因当地医疗条件所限需要异地转诊的、异地长期居住的参保患者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参保地同级别医疗机构支付比例报销。

2.健全救助机制。民政、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研究完善符合我县精神障碍诊疗特点的社会救助制度,做好患者社会救助工作。民政、残联等单位负责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残疾人管理,依自愿原则对患者办理发放残疾人证。民政部门负责将符合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实行应保尽保;对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确有困难的患者,通过临时救助措施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困难;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能力的患者,纳入特困供养;对病情稳定或治愈后确实需要且经甄别符合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条件的,由救助管理机构提供相应救助。要做好符合政府全额资助条件的患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服务管理工作,帮助扶持康复后有劳动能力的患者就业创业。鼓励各地探索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的康复者,为就业困难的康复者实行全方位服务,促进平等就业,防止就业歧视,维护患者合法劳动权益。

(四)逐步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

1.加强常见精神障碍诊疗。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医务人员精神障碍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就诊或求助者中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及时提供就医指导或转诊服务。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建立会诊、转诊制度,指导其他医疗机构正确识别并及时转诊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要按照精神障碍分类和诊疗规范,提供科学规范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服务,提高患者治疗率。县级综合医院要加强心理精神科建设,切实满足严重精神障碍的早期发现和诊疗,以及常见精神障碍的诊疗需要。

2.推动常见精神障碍防治。要将抑郁症、儿童孤独症、老年痴呆症等常见精神障碍作为工作重点,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职业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常见精神障碍防治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抑郁症患者提供随访服务。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临床科室能力建设,鼓励中医专业人员开展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防治和研究。

(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1.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要依法将心理援助内容纳入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依托现有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和护士,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健全突发性灾难或事件导致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开展心理援助。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提供规范的心理援助服务信息,引导其有序参与灾后心理援助。

2.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要依托12320热线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设立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和网络平台,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务。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应当配备心理治疗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综合性医院及其他专科医院要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专兼职人员,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制定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处理预案。用人单位应当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岗前和岗位培训,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要加强对被监管人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六)逐步完善精神卫生信息系统。

通过省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管理平台,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相衔接,逐步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对接,提高精神卫生信息管理效率和质量。承担精神卫生技术管理与指导任务的县级慢性病防治机构要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审核、分析等,定期形成报告,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逐步建立卫生计生、综治、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参与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共享机制,重视并加强患者信息及隐私保护工作。依法建立精神卫生监测网络,掌握精神障碍患者情况和精神卫生工作信息,如有条件每5年开展一次本地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七)大力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

各有关部门要将宣传教育摆到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广泛宣传“精神疾病可防可治,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心不歧视,身心同健康”等精神卫生核心知识,以及患者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典型事例,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精神障碍患者。要规范对有关肇事肇祸案(事)件的报道,未经鉴定避免使用“精神病人”称谓进行报道,减少负面影响。教育、司法行政、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单位要针对学生、农村妇女和留守儿童、职业人群、被监管人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分别制定宣传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卫生计生部门要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卫生宣传,增进公众对精神健康及精神卫生服务的了解,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使我县精神卫生工作有序开展,确保20xx年达到预期目标,建立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总召集人,县综治办主任、县卫计局局长为召集人,县公安、检察、法院、卫计、人社、财政、民政、残联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埔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和解决存在问题和困难。县卫计局相应成立了严重精神障碍救助救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埔县严重精神障碍救助救治技术指导小组。

(二)落实部门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按相关规定履行责任,制定政策措施,加强衔接配合,共同推进我县精神卫生工作。综治单位要加强调查研究,推动精神卫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考评,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对因工作不重视、监督不到位、救治不及时,导致发生已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重大案(事)件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部门的责任。发展改革、卫生计生、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要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网络建设。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要强化协作,进一步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管理与康复服务机制。发展改革、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对包括精神障碍在内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和指导。民政部门要会同残联、发展改革、卫生计生、财政等单位探索制定支持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工作发展的保障政策,加强康复服务机构管理,不断提高康复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残联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关规定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提出的精神残疾防治康复工作要求,推行有利于精神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依法保障精神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等部门要加强研究论证,探索心理咨询机构的管理模式,制定发展和规范心理咨询机构的相关政策。

(三)保障经费投入。

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根据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精神卫生工作所需经费,并加强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落实政府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投入政策。要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精神卫生公益性事业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康复等领域。

(四)加强技术推广。

各有关部门要围绕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要求,针对精神分裂症等重点疾病,以及儿童青少年、孕产妇、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常见、多发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精神障碍早期诊断技术、精神科新型药物和心理治疗等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国内外交流,吸收、借鉴和推广各地先进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及时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精神卫生工作实践。

(五)加强督导与评估。

各相关部门要按国家、省要求及时对本方案的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督导与评估,将本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作为重要事项进行督查督办。20xx年,对本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考核;20xx年,组织开展本规划实施的终期效果评估。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