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找关系(优秀19篇)

时间:2023-12-11 06:17:41 作者:BW笔侠

中班教案的使用应灵活适应班级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资源和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掌握了一些中班教案的设计思路和编写技巧后,不妨通过以下范文进行实际操作。

中班游戏《找关系》

活动目标: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和同伴一起学唱歌曲,感受与同伴亲近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够表达自己的朋友是谁。

物质准备:cd《找朋友》。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谈话引出话题师:“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他是谁呀?”

-表演歌曲,吸引宝宝的注意。

--边唱歌曲,边与配班老师表演。

--朗诵歌词,帮助宝宝熟悉歌词内容。

二、鼓励宝宝一边念歌词,一边玩找朋友的游戏,感受找到朋友的快乐。

--引导宝宝找到朋友后一起手拉手、抱一抱。

--如宝宝不愿意找或没有好朋友,老师可与宝宝手拉手、抱一抱。

三、鼓励宝宝一边学唱歌曲,一边玩找朋友的游戏。可游戏2~3遍。

--鼓励宝宝边唱歌曲边玩“找朋友”的游戏,做点点头、握手和抱抱的动作。

找到好朋友后和好朋友一起手牵手走出教室。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有好朋友了,我们和好朋友一起手牵手出去玩玩吧!”

中班数学关系对应与计数教案

1、培养幼儿的对应能力。

2、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

3、发展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磁性教具,幼儿用书,红色圆卡10个。

1、教师让幼儿自己选择把同一种东西放在一个小格子里,直到把4种东西放完。

2、引导幼儿讨论,每个格子里各有几个东西。

3、教师与幼儿一起对比讨论,两个方格里,相同位置东西的数是否一样。

6、请幼儿在桌子上,用圈圈板摆摆看,下面的第一格与上面的第一格里,对应一样的是什么颜色,有几个。

中班数学关系对应与计数教案

1、初步感受五以内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添1或者去1的方法使两组数量一样多。

2、培养对应比较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引入,复习1"5的数。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五个神秘的小客人,要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但是他们说小朋友们要想和它们一起玩,必须先完成一项任务。

师:(出示五座带数字的房子)。

原来任务很简单,小客人家门前没有路,它们想要小朋友们帮它们铺上一条鹅卵石的小路,数目要和房子上的数字一样多。只有全部放对了,小客人才会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2、感知相邻数。

师:小朋友们都排对了,小客人愿意与你们玩游戏,你们看,它们来了(将1"5的数字娃娃对应在房子上面)。

师:原来是数字娃娃,它们还给我们送来了两列小火车,想让小朋友们给火车装上货物。(出示两列对比火车)。

师:上面这列火车的'第一个车厢有几个苹果?下面这列呢?数字娃娃想让两个车厢的苹果一样多,有什么办法?还有什么办法?(引导幼儿使用添1或者去1的方法使苹果一样多)原来上面拿走一个苹果或者下面添上一个苹果,就一样多了。

3、游戏巩固认识。

师:数字娃娃很开心,因为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完成了它们给小朋友们的任务。现在,它们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了。

师:数字娃娃送给每个小朋友一列小火车,可火车里的苹果和下面的数字不一样,所以要请很厉害的小朋友来试试看,让苹果和下面的数字一样多。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使用添1去1的方法)。

4、结束。

师:数字娃娃说,中(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它们要住在我们班了。让我们将数字娃娃贴在墙上。

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但是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虽然幼儿能在之前的游戏操作中完成相关的相邻数的练习,但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要让幼儿在新授过程中充分理解相邻数的关系,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中班教案《找关系》

1、能将常见图形分解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2、能创造性的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学习按一定规律数图形。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图形宝宝、卡纸、胶棒、小剪刀等。

1、出示“机器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请你们看一看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幼儿分组操作学具,探索发现图形的变化。

(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分别将拿到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每种图形能变出什么图形,好吗?

部分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

师: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按你们的想法剪开,只剪一下看看图形有什么变化。

幼:三角形——变成两个三角形。

师:怎么变得?你来演示一下吧!奥(边对在一起折,这叫对边折)三角形对边折可以变成2个小三角形。

师:那小朋友们,谁还知道三角形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

幼:三角形——变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师:正方形可以变成什么?谁来演示一下?

幼:正方形——变成了2个三角形。

师:正方形像这样对角折可以变成2个小三角形。

师:谁还知道正方形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

幼:正方形——2个长方形。

师:怎么变的?你来演示一下吧?奥,像这样对边折的话,正方形就可以变成2个长方形了。

师:谁还知道正方形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

幼:正方形——梯形。

师:怎么变的?你来演示一下吧?奥,像这样不对称折的话,正方形就可以变成2个梯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正方形、梯形。

圆形——变成了2个半圆形。

3、用拼一拼、比一比的方法,引导幼儿探索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沿着剪刀剪得痕迹拼一拼,图形又有什么变化,大家有什么发现。

小结:一个图形折一下剪开后,可以变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合起来和原来的图形一样大。

4、将剪开的图形继续变化,看每种图形还能变出什么图形,数一数变出多少个。

5、观察图形拼图,按顺序数出图片中的图形及数量。

6、播放音乐,幼儿进行创意拼贴画。

师:咱们也用咱们剪的图形制作一幅画吧!

中班教案《找关系》

1、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知道5和6的关系,知道5比6少1,6比5多1。

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教具准备:熊猫吹泡泡图,大泡泡6个,小泡泡6个,数字卡5、6,磁铁若干。

2、学具准备:兔子种萝卜背景图6张,道具萝卜30个,固体胶若干;6*6涂色底版纸6张,水彩笔若干;小猫图片36张,小鱼图片30张,钓竿6个,小筐6个。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他是谁啊?

(出示熊猫吹泡泡图)。

生:小熊猫!

师:他在干什么呢?

生:吹泡泡。

生:6个。

师:几个小泡泡?

生:5个。

生:1个。

师:小泡泡比大泡泡少几个?

生:1个。

师:对,大泡泡一共有6个(贴上数字卡6),小泡泡一共有5个(贴上数字卡5),6个比5个多一个,5个比6个少一个,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大泡泡和小泡泡一样多呢?(引导幼儿说出添上或去掉1个)。

2、师:好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抢凳子的游戏大家都玩过吧?

生:玩过。

生:1个。

师:谁没有抢到凳子?

生:xx。

为什么总是有一个小朋友抢不到凳子呢?(引导幼儿说出有6个小朋友,5张凳子,6比5多1,所以总是有一个小朋友没有凳子)。

3、师:很好,老师给大家也准备了好多好玩的材料,(出示各种材料)请你们动手操作一下,自己找一找5和6的关系。来看老师这里,(拿着材料进行示范讲解)第一组的任务是帮小猫钓鱼,用钓竿把筐子里的小鱼钓起来,一条小鱼给一只小猫,注意只能钓自己筐子里的鱼。

第二组的任务是帮小兔种萝卜,小兔已经挖好了坑,一个萝卜种在一个坑里,你们可以用固体胶,只能种自己的,不能拿别人的萝卜。

第三组的任务是涂色,你们看每一行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涂几个格子,这个数字是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来涂。做好后,请你们仔细观察,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给幼儿发材料,知道幼儿分组操作,进一步巩固他们对5和6关系的认识)。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对不起没关系

分析《对不起,没关系》这首歌曲,我认为它向孩子们主要传达的就是伙伴间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礼貌用语的作用与好处。

在活动中,我首先运用图谱的形式,帮助孩子记忆歌曲内容,初步熟悉歌曲之后,运用分角色演唱以及贯穿始出示写有“对不起、没关系”的字条的方法,使幼儿加深对歌曲中“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中心词的印象。

最后,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通过简单谈话,让幼儿感受“对不起、没关系”这个礼貌用语的作用,并通过尝试看简单的节奏谱说唱“没关系”,增加歌唱活动的乐趣。

1、通过看图谱的形式,初步学会唱歌曲,并能唱准切分音符。

2、运用分角色演唱以及看简单的节奏谱说唱“没关系”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3、理解歌词意义,懂得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

《对不起没关系》的节奏谱、歌词图片。

(一)学念歌词。

1、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逐一提问:

(1)故事里面有谁?在干什么? (“我和小刚在一起做游戏。”)

(2)他们做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一不小心我把他绊倒在地)

(3)我急忙扶起他的时候说了句什么话?(我急忙扶起他说声对不起)

(4)我说了“对不起”,他应该怎么说呢?(他笑着对我说没关系)

2、师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词。

3、解决切分音符:觉得哪里念起来比较难的?

4、完整念:老师念轻点,你们念响点,把把难的地方都念对。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教师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师与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师幼再次齐唱一遍: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难唱的地方全部唱准确。

5、再次唱,老师退位。

1、师幼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两位小朋友?你们想扮演谁?

(2)师幼尝试着分角色演唱。

2、幼儿分角色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演唱。

2、小结:原来“对不起”“没关系”是一句礼貌用语,它们可以让发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变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们主动说“对不起 没关系”

3、出示相应的节奏谱:这句“没关系没关系”怎么唱?

4、幼儿尝试着演唱。

引导:

(1)用拍手的形式掌握节奏。

(2)说唱“没关系”

5、教师扮演“我”,幼儿扮演小刚,最后演唱一遍。

中班教案《找关系》

1、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复习7的形成,并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2、继续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7,知道7的实际意义。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贴绒教具,吹泡泡的熊猫1个,大泡泡7个(红5个,绿2个),小泡泡6个(红2个,绿4个)不同动作的小熊猫7个。

2、每人一份玩具小熊猫、小皮球(将画好的熊猫头和皮球贴在青霉素瓶盖上)各7只,每人一袋拼图材料(圆形、七巧板、小棍、积木)。

一、开始部分全体小朋友围在黑板前,出示贴绒教具组成的熊猫吹泡泡图。

二、基本部分。

大泡泡和小泡泡哪个多?哪个少?(大泡泡比小泡泡多1,小泡泡比大泡泡少1)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让大泡泡和小泡泡一样多?(引导幼儿说出添上或去掉1个)。

2、请幼儿用视觉、听觉、触觉来感知物体的数量。再次学习7的形成,并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也准备了许多小熊猫图片,请小朋友猜猜比6多1只是几只?请把小盒里的小熊猫图片取出来,数一数是不是7只。

小熊猫很喜欢玩皮球,老师敲几下,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几个皮球。

教师:小熊猫多还是小皮球多?用什么办法使每只小熊猫都能玩到一个皮球?(藏一只熊猫或再拿出一只皮球)请小朋友把小熊猫和小皮球全部放在盒里。

3、出示不同动作的7只贴绒小熊猫。让幼儿理解7里面有7个1。

教师:这里还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熊猫,请小朋友数数看是几只(7只),出示数字“7”。

教师:有几只小熊猫拿着飞机玩?(1只)请它排在下面,老师同时出示数字“1”。有几只小熊猫拿着手绢?(1只)依次类推。

1只小熊猫在爬杆,1只小熊猫在写大字,1只小熊猫在跳舞,1只小熊猫在提小篮,一只小熊猫在举红旗(将它们依次排列整齐并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1。让幼儿数数,7里面有几个1)4、用数字游戏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幼儿可能集体或分组回答。

教师:比6多1的数是几?比7少1的数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打开自己的小袋取出拼图材料数一数,说出总数。要求幼儿用7个材料,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讲给老师听。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中班数学关系对应与计数教案

1、感知路径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发展方位知觉,提高计数能力。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磁性教具、黑板、幼儿用书、笔。

一、游戏导入。

《找朋友》的音乐入场,游戏活动导入:

师:找到好朋友了,我们要去好朋友家串门,要求:小朋友坐在小椅子上,老师说a小朋友去b小朋友家串门,a小朋友和b小朋友起立,a小朋友要说出从自己位置到b小朋友的位置之间隔了那些小朋友,共几位?男孩几位,女孩几位!

二、布题。

互动:开心农场。

幼:小狗、胖胖猪、机灵鼠。

1、师:小狗他们非常认真的在工作,看看农场里种了哪些蔬菜和水果?

幼:西瓜、玉米、西红柿。

幼:西瓜、玉米或西瓜、西红柿或玉米西红柿。

3、师出示实物卡,并引导幼儿记录。

师边说小狗和胖胖猪边出示动物磁卡铁在黑板上。例:小狗到胖胖猪这块地里有几个玉米,就在相应的玉米实物卡后面贴几个玉米。(如图二)。

4、幼儿操作(选幼儿代表到黑板上操作)。

5、师:再来看一看胖胖猪到嘟嘟牛这块菜地里种了什么?再数一数分别有几个?

6、幼儿操作,增加操作难度。

师事先准备好画好的西瓜和玉米,让幼儿涂色。

三、评价练习。

打开幼儿用书,揭晓答案,借助投影仪引导幼儿观察书上都有什么颜色的饼干,数一数每种颜色的饼干有几块,在圆圈里图上相应的颜色。

幼儿在书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评价。

四、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

玩法:

1、教师在户外的空地上吧呼啦圈摆成类似书上的样式,把沙包、皮球跳绳分别放到每段的路径上。

2、每个呼啦圈里"住进"一名幼儿。

3、再请一名幼儿以单脚跳或者蛙跳等方式在路径上跳一跳、走一走。

4、其他幼儿记录他在每段路上遇到什么,分别有几个。

5、分成小组进行比赛,速度最快,记录最准确的组获胜。

中班数学关系对应与计数教案

1.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知道5和6的关系,知道5比6少1,6比5多1。

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1.教具准备:熊猫吹泡泡图,大泡泡6个,小泡泡6个,数字卡5、6,磁铁若干。

2.学具准备:兔子种萝卜背景图6张,道具萝卜30个,固体胶若干;6x6涂色底版纸6张,水彩笔若干;小猫图片36张,小鱼图片30张,钓竿6个,小筐6个。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他是谁啊?

(出示熊猫吹泡泡图)。

生:小熊猫!

师:他在干什么呢?

生:吹泡泡。

师:小熊猫吹的泡泡有大的,还有小的,他想知道自己吹了几个泡泡,可是他不会数数,所以想请你们帮他数数,他吹了几个大泡泡,几个小泡泡,我们来一起数一下吧!(带幼儿点数大小泡泡)他吹了几个大泡泡呢?(6个)几个小泡泡?(5个)这里是小熊猫吹的大泡泡,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把泡泡整齐地贴在黑板上,谁愿意来?(指导幼儿把大小泡泡上下对齐贴在黑板上)好了,你们仔细看一看,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大泡泡多,小泡泡少)大泡泡比小泡泡多几个?(1个)小泡泡比大泡泡少几个?(1个)对,大泡泡一共有6个(贴上数字卡6),小泡泡一共有5个(贴上数字卡5),6个比5个多一个,5个比6个少一个,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大泡泡和小泡泡一样多呢?(引导幼儿说出添上或去掉1个)。

2.师:好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抢凳子的游戏大家都玩过吧?(玩过)谁愿意上来?(摆5个凳子,请6名幼儿上来,老师拍手幼儿绕圈,老师停下幼儿抢凳子,规定一张凳子只能坐一名幼儿,进行三次)几个小朋友没有抢到凳子?(1个)谁没有抢到凳子?(xxx)为什么总是有一个小朋友抢不到凳子呢?(引导幼儿说出有6个小朋友,5张凳子,6比5多1,所以总是有一个小朋友没有凳子)。

3.师:很好,老师给大家也准备了好多好玩的材料,(出示各种材料)请你们动手操作一下,自己找一找5和6的关系。来看老师这里,(拿着材料进行示范讲解)第一组的任务是帮小猫钓鱼,用钓竿把筐子里的小鱼钓起来,一条小鱼给一只小猫,注意只能钓自己筐子里的鱼。第二组的任务是帮小兔种萝卜,小兔已经挖好了坑,一个萝卜种在一个坑里,你们可以用固体胶,只能种自己的,不能拿别人的萝卜。第三组的任务是涂色,你们看每一行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涂几个格子,这个数字是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来涂。做好后,请你们仔细观察,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给幼儿发材料,知道幼儿分组操作,进一步巩固他们对5和6关系的认识)。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触到数字,所以看到数字都能很容易认出来,读出来,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要对数字真正有所了解,特别是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联系起来,涉及到理解这一层面,有的宝宝就会出现错误了。在操作活动时,因为这是小班升入中班后的数学操作活动,对于操作的要求,及材料的整理,我讲得很详细,而且加以示范,孩子们完成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个别孩子表现出一窍不通的样子,连操作的习惯也相当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5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5只小动物图片、5座房子、1~5数字卡片、1~5点卡、1~5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1、小动物找邻居。

(1)通过小兔搬新家,初步感知“邻居”概念。

师:今天有个小客人来到我们中(6)班,我们欢迎它(教师出示小兔)!

师:小兔刚刚搬了新家,搬了新家后还有了两个新邻居,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评析:以小动物搬新家引出数学活动的主题,活动变得更加生活化、游戏化,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住在家两边的小动物就是小兔的邻居。

问:熊猫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少1,熊猫家住在几号楼?

小狗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多1,小狗家住在几号楼?

(2)出示另外两只小动物:大象、小猴,帮助他们找家。

(3)教师小结:原来邻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动物们都有两个邻居,就是住在他们前面和后面的小动物。

评析:幼儿已经对邻居有了初步的感知,根据平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很快可以找出住在前后的两个邻居。教师进一步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加以总结,将活动自然推向下一个环节。

2、数字朋友找邻居。

师:小动物们有了新邻居真开心,这里有一些数字朋友,他们也要来找邻居了。

教师出示数字1、2、3、4、5。

提问:数字2的邻居是谁和谁(1,3)?

(因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后面,比2多1)。

教师小结:一个数与它前后邻居的关系,是相邻数关系,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所以2的相邻数是1和3。

评析:从小动物找邻居自然过度到数字朋友找邻居,并引出相邻数的概念,用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的语言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

3、游戏:找朋友。

(1)教师幼儿共同游戏:找朋友。

评析: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进一步理解、运用相邻数概念。

(2)幼儿自主游戏找朋友。

评析: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游戏,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对新经验的理解和运用。

4、幼儿操作:

观察格子里的数字和圆点,在空格中添画相邻的数字和点子朋友。

评析:幼儿操作环节是对幼儿新学本领的运用和检验,幼儿通过书本提供的数字或点子判断出该数的邻居,找出数字的两个相邻数,并记录下来,是一个经验反馈的过程。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鼓励幼儿说一说每个数字(或点子)的相邻数,并说出数与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幼儿园中班教案《5和6的关系》含反思

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1。教具准备:熊猫吹泡泡图,大泡泡6个,小泡泡6个,数字卡5、6,磁铁若干。

2。学具准备:兔子种萝卜背景图6张,道具萝卜30个,固体胶若干;6*6涂色底版纸6张,水彩笔若干;小猫图片36张,小鱼图片30张,钓竿6个,小筐6个。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他是谁啊?

(出示熊猫吹泡泡图)。

生:小熊猫!

师:他在干什么呢?

生:吹泡泡。

师:小熊猫吹的泡泡有大的,还有小的,他想知道自己吹了几个泡泡,可是他不会数数,所以想请你们帮他数数,他吹了几个大泡泡,几个小泡泡,我们来一起数一下吧!(带幼儿点数大小泡泡)他吹了几个大泡泡呢?【6个】几个小泡泡?【5个】这里是小熊猫吹的大泡泡,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把泡泡整齐地贴在黑板上,谁愿意来?(指导幼儿把大小泡泡上下对齐贴在黑板上)好了,你们仔细看一看,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大泡泡多,小泡泡少)大泡泡比小泡泡多几个?【1个】小泡泡比大泡泡少几个?【1个】对,大泡泡一共有6个(贴上数字卡6),小泡泡一共有5个(贴上数字卡5),6个比5个多一个,5个比6个少一个,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大泡泡和小泡泡一样多呢?(引导幼儿说出添上或去掉1个)。

2。师:好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抢凳子的游戏大家都玩过吧?【玩过】谁愿意上来?(摆5个凳子,请6名幼儿上来,老师拍手幼儿绕圈,老师停下幼儿抢凳子,规定一张凳子只能坐一名幼儿,进行三次)几个小朋友没有抢到凳子?【1个】谁没有抢到凳子?【***】为什么总是有一个小朋友抢不到凳子呢?(引导幼儿说出有6个小朋友,5张凳子,6比5多1,所以总是有一个小朋友没有凳子)。

3。师:很好,老师给大家也准备了好多好玩的.材料,(出示各种材料)请你们动手操作一下,自己找一找5和6的关系。来看老师这里,(拿着材料进行示范讲解)第一组的任务是帮小猫钓鱼,用钓竿把筐子里的小鱼钓起来,一条小鱼给一只小猫,注意只能钓自己筐子里的鱼。第二组的任务是帮小兔种萝卜,小兔已经挖好了坑,一个萝卜种在一个坑里,你们可以用固体胶,只能种自己的,不能拿别人的萝卜。第三组的任务是涂色,你们看每一行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涂几个格子,这个数字是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来涂。做好后,请你们仔细观察,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给幼儿发材料,知道幼儿分组操作,进一步巩固他们对5和6关系的认识)。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触到数字,所以看到数字都能很容易认出来,读出来,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要对数字真正有所了解,特别是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联系起来,涉及到理解这一层面,有的宝宝就会出现错误了。在操作活动时,因为这是小班升入中班后的数学操作活动,对于操作的要求,及材料的整理,我讲得很详细,而且加以示范,孩子们完成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个别孩子表现出一窍不通的样子,连操作的习惯也相当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班教案《找关系》

1、通过仔细观察,能从不同角度说出图片间的多种相反关系,发展逆向思维。

2、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生活中常见的相反关系。

教师操作材料:《找关系》游戏图一张;关系卡片24张。

幼儿操作材料:《找关系》游戏图一张;关系卡片24张。

一、出示百宝袋,了解反义词。

1、分别请幼儿从袋里拿出一大一小的蓝球,幼儿比较观察,了解大与小的相反关系。(1—2名幼儿)。

2、分别请2名幼儿摸出大石头和小积木,并让幼儿抱起,说说抱起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说幼儿找到重和轻的相反关系。

3、再分别请2名幼儿分别摸出两袋果,引导幼儿说出反义词“多和少”

5、教师:刚才小朋友能从百宝袋里摸到的宝贝里找到了许多秘密,大和小的秘密、重和轻的秘密、多和少的秘密,这些秘密就是反义词。反义词意思就是说明这两个东西存在着相反的关系。其实相反关系有很多很多,小朋友的椅子下的卡片里,就有许多反义词(用教师的卡片)。

二、幼儿自由观察卡片,了解卡片上的内容。

幼儿自由观察手上的卡片,相互说说卡片上有什么?

请幼儿逐个说:我的卡片上有**。请幼儿说完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1、教师出示其中一张卡片(如大象),提问幼儿:“这张卡片上的`大象和哪张卡片会有相反关系呢?”

2、请幼儿找出“大”的反义词“小”(小老鼠),并说出它们为什么会是相反关系。(请个别幼儿)。

他们还存在什么相反关系呢?再请幼儿找出同组张卡片中含有其他的相反关系,如:“轻”(老鼠)和“重”(大象)。

3、请幼儿找出两张卡片放在一起,然后说一说它们有多少个相反关系。(请个别幼儿回答)。

4、教师:小朋友今天学会把有相反关系的图片放在一起,并很快地说出图片内容中的反义词。下面我们玩一个小游戏。

四、亲子游戏:找相反关系。

1、请一名幼儿和教师一起站在前面。其他幼儿说相反关系。

2、请两名家长上前。请幼儿说出相反关系。

3、请幼儿两两结伴,找出教室中存在的相反关系的物品。

五、亲子操作:

请家长拿出其中一张卡片,幼儿找出相反关系的卡片,并大声说出一组反义词。

《对不起没关系》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观察图片。

2.练习文明语言“对不起”、“没关系”、“下次要小心一些哦”。

3.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做一个文明的小朋友。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小猫、小狗、小鸡、小兔的活动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感知文明用语。

教师在整理图片的时候,配班老师从门外进来,不小心撞了一下,磁铁掉在地上,她连忙说:“对不起,我帮你捡起来。”教师说:“没关系,下次要小心一点哦。”

二、看图讲故事,练习文明用语。

1.学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表达。

出示背景图和小猫、小狗、小鸡的图片:今天天气真好,谁到草地上来了?他们来做什么呢?谁会用一句话就能说完整——草地上有谁、有谁、还有谁。

2.学说:对不起。

(1)出示小兔图片:小朋友看,又有谁来啦?它怎么来的?

(2)用紧急的.口气讲述故事内容:小兔跳呀跳,一不小心,碰了小猫一下。

(3)你们猜猜,小兔会对小猫说什么?(对不起,我不小心碰了你。)。

(4)小结:生活中不小心碰了别人,首先应该学着向别人道歉,说“对不起”,这样就容易得到别人的原谅了。

(1)小兔把球抛给小猫的时候,小猫没接着,球撞到了小狗的身上,怎么办呢?

(2)小朋友一起学小狗说的话:没关系,下次要小心一点哦。

4、利用故事中的角色,学习关心同伴。

(1)继续讲述故事:小狗在追皮球的时候不小心踩了小鸡的脚,小狗应该对小鸡说什么呢?(对不起)。

(2)可是,小鸡痛得都哭了,怎么办呢?(抱一抱、亲一亲,上医院,揉一揉等)。

(3)小结:当碰撞比较严重时,除了说“对不起”,还要用语言、行动表示关心。如:坐下来我看一看、我给你揉一揉等。

三、总结延伸,运用文明用语。

师:小朋友,生活中,你也有许多好朋友是吗?好朋友之间也会不小心碰撞,我们要学会说“对不起”和“没关系”,只要我们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就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活动反思:

关系对应教案

通过活动,让小朋友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培养小朋友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通过操作游戏活动,让小朋友感知“1”和“许多”,初步学习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小鸡若干,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蛋若干

1、老师以动物的叫声,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引出今天的主题。

2、出示小鸡,引导小朋友观察说出许多小鸡,初步感知1和许多。

3、出示蛋,引导小朋友观察说出蛋的颜色,初步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4、老师让小朋友每人拿一个蛋,然后引导小朋友观察知道许多蛋蛋是由一个一个的蛋蛋组成的,而一个一个的蛋蛋合起来就是许多的蛋蛋,进一步巩固加深对1和许多的认识。

5、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玩小鸡生蛋的游戏,让小朋友通过愉快的游戏知道1和许多之间的区别。

在本次教案过程中,老师强调了让小朋友用语言来表达“1”和“许多”两个量,符合小朋友动作配语言的思维发展要求,也促使小朋友在表达过程中理解“1”和“许多”这两个量的概念。

《加减法的关系》教案

教材第94页复习第1~5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好家、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计算的验算和求加、减法算式里的未知数x。

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学习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复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让学生说一说加法算式中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老师板书。

2.做复习第1题的第(1)题。提问:为什么可以写成这两道算式?

3.做复习第1题的第(2)题。提问:写这两道算式的根据是什么?

4.做复习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小结:求未知数x,一定要先看x是算式里的什么数,再想用什么方法求x,列出式子来计算。

6.做复习第4题第二组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7.列含有x的等式解答文字题。

(1)小黑板出示文字题。

25加上多少是45?

什么数减去30是52?

68减去一个数是8,这个数是多少?

(2)指名学生说出哪个数用x表示,口答出求x的等式,教师板书。

(3)提问:用x列出的这些相等的式子后,你能算出要求的数吗?按照什么来算?

复习第4题第一组题和第5题。

《对不起没关系》教案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结: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这个时候我们要主动向别人道歉;而当别人不小心碰到了我们,也要向我们道歉,我们才愿意原谅他。这样大家在一起才能和睦、愉快的相处。

二、观看挂图。

1、玩积木时荣荣不小心把实实的积木弄到了。

2、喝水时鹏鹏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婧婧的身上。

3、吃饭时龙龙不小心把饭汤弄到笛笛的手上了。

4、睡觉时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小结;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边看挂图边讨论:如果挂图上的小朋友是我,我会怎样做!

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仔细倾听歌曲内容。

2、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创编动作。

3、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来进行情境表演。

小结:为了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文明,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向歌词里唱的那样,勇敢的向人家道歉,说声“对不起”。这是多么具有神奇作用的三个字啊!——“对不起”。无论别人多么生气他也一定会转怒为喜向你说“没关系”的!

活动延伸:

带领小朋友继续学习包括“对不起”在内的十字文明礼貌用语:“请”、“对不起”、“你好”、“谢谢”、“再见”,并评选出每周的“文明礼貌用语小明星”,张贴小红花。

中班教案

1.引导幼儿探索在竹梯上保持平衡地通过的方法、并进行大胆尝试。

2.引导幼儿感受森林探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森林的背景图、竹梯若干个,进行曲音乐,录音机;幼儿有在平衡木上行走的经验。

一.情景导入

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随着进行曲的音乐与老师一起出场,开始森林探险的.旅程。

二、引导幼儿来到摆放竹梯(梯子腾空摆放)的地方,自由感知平衡的状态,激发其探索兴趣。

2.幼儿自由讨论和探索。

3.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学习。

4.以小组形式进行比赛,并自由讨论己组出战的方法。

5.比赛

三、增加过梯的难度,(将两个梯子的两端重叠起来,形成一定的角度)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新的方法。

师:小勇士们真棒!想了很多的办法通过了我们的竹梯,可老师发现前面还有一个难度更大的区域,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四、结束活动

结束森林探险活动,随着进行曲的音乐、踏着整齐的脚步离开森林。

中班教案

水里的小动物是幼儿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我们通过搜集材料、事物、标本、观看影碟,从网上搜集素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也让幼儿探究水里动物世界的'秘密。《找找好朋友》是水里小动物这个中的一次数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制作水里小动物的课件,把这次活动贯穿到里面。这样既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1、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能说出2和3的相邻数。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根据主题活动制作的课件。

2、1~4的数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乐。

1、教师演示课件,便设计小鱼找朋友的情节,请幼儿数一数,都有什么颜色的鱼?各种颜色的鱼都有几条?教师用数字表示。

2、设疑讨论:

(1)白鲤鱼今天要找好朋友,一个比它少1的,一个是比他多1的,请小朋友找出是哪两种鱼,他们各有几条?幼儿说出答案后,教师用数字表示。

(2)请幼儿仔细观察,分析比较红鲤鱼、白鲤鱼和金鲤鱼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知道3的好朋友是1和2。

3、帮助金鲤鱼。用金鲤鱼也要找两个好朋友的情节,引导幼儿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4、请幼儿用数字卡快速摆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5、游戏: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乐,幼儿胸戴1~4的数字卡,请挂数字2和3的好朋友说:“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与他们相邻数的边说:“你的好朋友在这里。”边迅速站到他的两边。交换卡片,反复游戏。

6、教育幼儿要关爱水里的小动物。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关系对应教案

1。感知路径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发展方位知觉,提高计数能力。

磁性教具、黑板、幼儿用书、笔

一、游戏导入

《找朋友》的音乐入场,游戏活动导入:

师:找到好朋友了,我们要去好朋友家串门,要求:小朋友坐在小椅子上,老师说a小朋友去b小朋友家串门,a小朋友和b小朋友起立,a小朋友要说出从自己位置到b小朋友的位置之间隔了那些小朋友,共几位?男孩几位,女孩几位!

二、布题

互动:开心农场

幼:小狗、胖胖猪、机灵鼠

1。师:小狗他们非常认真的在工作,看看农场里种了哪些蔬菜和水果?

幼:西瓜、玉米、西红柿

幼:西瓜、玉米或西瓜、西红柿或玉米西红柿

3。师出示实物卡,并引导幼儿记录

师边说小狗和胖胖猪边出示动物磁卡铁在黑板上。例:小狗到胖胖猪这块地里有几个玉米,就在相应的玉米实物卡后面贴几个玉米。(如图二)

4。幼儿操作(选幼儿代表到黑板上操作)

5。师:再来看一看胖胖猪到嘟嘟牛这块菜地里种了什么?再数一数分别有几个?

6。幼儿操作,增加操作难度。师事先准备好画好的西瓜和玉米,让幼儿涂色

三、评价练习

打开幼儿用书,揭晓答案,借助投影仪引导幼儿观察书上都有什么颜色的饼干,数一数每种颜色的饼干有几块,在圆圈里图上相应的颜色。幼儿在书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评价。

四、活动延伸

玩法:

1。教师在户外的空地上吧呼啦圈摆成类似书上的样式,把沙包、皮球跳绳分别放到每段的路径上。

2。每个呼啦圈里"住进"一名幼儿。

3。再请一名幼儿以单脚跳或者蛙跳等方式在路径上跳一跳、走一走。

4。其他幼儿记录他在每段路上遇到什么,分别有几个。

5。分成小组进行比赛,速度最快,记录最准确的组获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