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的教学设计范文(23篇)

时间:2023-11-29 23:41:48 作者:文轩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标确定的一种教学活动安排。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教学计划范文,或许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文具店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充分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对下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下基础。然后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对到商店购物并不陌生,所以创设一个新开张的文具店的情境让学生模拟购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生活经验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但在提问题时由于我没有限制问题的类型,学生开始提的问题都是加法问题,我及时调整,要求孩子提出乘法问题,才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放开让学生大胆的探索和表达,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然后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解决小数乘整数这个问题。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0.2×4的结果,有的孩子写出了用小数加法计算,有的用把小数转化成整数的方法计算,有的转化为元角分计算,有的用列竖式的方法。我留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去和其他同学交流和探讨不同的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尽可能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不仅运用了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运用了类推迁移的思想列出了小数乘法竖式,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整数进行计算。

这节课整体教学过程比较流畅,通过闯三关对以前的旧知进行复习,然后通过买文具这一情景,让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最后利用三个挑战,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在提问题这一环节中费时较长,且板书了学生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却没有进行解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有时可以不让学生提问题,而是给学生信息,让学生根据问题找到有用的信息,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使学生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

2、熟记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各种人民币面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实践活动,引导探究。

《买文具》教学设计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表示一种事物数量用什么词,并且要符合语言习惯,逐步积累量词。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生字卡。

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先自由小声读,再抽读。最后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练习朗读。

2、除课文的内容外,学生可根据其他东西的价格提问。在学生答不出来时,教师随机提示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

1、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根据实际,找出难记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生字。板书: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读写简单的小数,难点是明确小数的意义与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都买过些什么?

生1:买过盐。

生2:买过铅笔。

生3:买过瓜子。

师:那么你能说出它们的价格吗?

生1:铅笔1角钱一支。

生2:一包瓜子5角钱。

生3:本子3角钱一个。

师:可见,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文具商店看一看买文具好吗?

生:好!

(师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文具商店里:铅笔0.5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水彩笔16.85元)。

二、学习新知:

1、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从图中了解到些什么呢?

(生观察后回答)。

师:你们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互相说一说。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铅笔0.50元,也就是5角;尺子1.06元,也就是1元零6分…。

2、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一下,价格标牌上的数与元角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1)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生:不同,因为有个点。

师:非常好,所以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

4、师:小数该怎样读、怎样写呢?

(1)自学课本。

(2)指明回答,师适当补充。

(1)小组讨论。

(2)指名说一说,教师小结,特别强调小数点的重要性。

三、固练习:

1、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2、出示投影:

1张5元。

4张1角。

1枚1分1张10元。

1张2元。

1张5角1张2元。

4枚1分。

元角分。

是元元角分。

是元元角分。

是元。

(1)学生独立解答。

(2)指明说,师总结。

3、说一说。

统计年本学期教科书的年价格,并与同伴说一说。

例如:数学7.40元,也就是7元4角。

4、游戏。

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游戏,同桌一组,一个说元角分,一个用小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小数。

生2:我学习会了小数的读法、写法。

生3:…。

买文具。

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小数。

16.85。

小数点读作:十六点八五。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零用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

教学准备。

1、剪下附页二中的人民币小样;

2、搜集并整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课件出示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参观文具店。

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钱呢?

师:你喜欢哪样文具?想拥有它吗?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买。

2、认识人民币。

(1)小组内交流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组长整理同学们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

(3)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纸币,生活中还有一种钱币是金属的,叫硬币。

(4)共同辨认硬币。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

3、巩固新知。

游戏:我问你答。

(1)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

(2)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机灵狗想让我们陪它一起去银行换一些钱,让我们跟它一起到银行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课件演示机灵狗用一元钱换十个一角钱;用一角钱换了十个一分钱)。

(1)课件中止,学生汇报:在银行知道了什么。

(2)继续看课件,机灵狗提问:“小朋友们,五元能换多少张一元?两角能换多少张一角?五角能换多少张两角和多少张一角?”(钱由图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快看看,她想买什么?

“我只带了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出示各种文具及价格)。

师:小朋友们,她带了一元钱,能买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

(2)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起看看机灵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学生计算。

四、学生互评、自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买衣服。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

二、练一练。

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三、数学故事。

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去商店。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会用复名数表示商品的价格。

2、借助操作,能表示多个商品的总价。

教学过程。

二、观察主题图。

1、看清主题图的含义,解决提出的问题。

2、也可以设计模拟购物,在活动中计算多件物品的钱。

3、也可发在活动中提出其他的问题。

二、填写一填。

目地是熟悉计算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根据主题图选取有用的信息,

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购买多件物品的钱就可以了,不需列式。

应找回多少钱。

教学目标。

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

1、让学生看清图意。

2、根据统计表的要求填一填,教师也可以借助模拟活动进行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一、说一说。

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应付的钱和应回的钱就可以了。

不需要列式。

二、数学游戏。

1、解释游戏的规则,组织学生做也准备工作。

2、在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级地参与。

3、顾客和货员可以交换。

文档为doc格式。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零用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

教学准备。

1、剪下附页二中的人民币小样;

2、搜集并整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课件出示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参观文具店。

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钱呢?

师:你喜欢哪样文具?想拥有它吗?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买。

2、认识人民币。

(1)小组内交流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组长整理同学们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

(3)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纸币,生活中还有一种钱币是金属的,叫硬币。

(4)共同辨认硬币。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

3、巩固新知。

游戏:我问你答。

(1)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

(2)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机灵狗想让我们陪它一起去银行换一些钱,让我们跟它一起到银行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课件演示机灵狗用一元钱换十个一角钱;用一角钱换了十个一分钱)。

(1)课件中止,学生汇报:在银行知道了什么。

(2)继续看课件,机灵狗提问:“小朋友们,五元能换多少张一元?两角能换多少张一角?五角能换多少张两角和多少张一角?”(钱由图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快看看,她想买什么?

“我只带了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出示各种文具及价格)。

师:小朋友们,她带了一元钱,能买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

(2)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起看看机灵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学生计算。

四、学生互评、自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买衣服。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

二、练一练。

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三、数学故事。

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去商店。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会用复名数表示商品的价格。

2、借助操作,能表示多个商品的总价。

教学过程。

二、观察主题图。

1、看清主题图的含义,解决提出的问题。

2、也可以设计模拟购物,在活动中计算多件物品的钱。

3、也可发在活动中提出其他的问题。

二、填写一填。

目地是熟悉计算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根据主题图选取有用的信息,

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购买多件物品的钱就可以了,不需列式。

应找回多少钱。

教学目标。

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

1、让学生看清图意。

2、根据统计表的要求填一填,教师也可以借助模拟活动进行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一、说一说。

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应付的钱和应回的钱就可以了。

不需要列式。

二、数学游戏。

1、解释游戏的规则,组织学生做也准备工作。

2、在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级地参与。

3、顾客和货员可以交换。

《买文具》教学设计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有什么样的特点?”(揭示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在做这样的题时,你想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些什么?”

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除法的第一单元《买文具》,即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以及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呈现80÷20与140÷20这两个算式的解决,即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但在试一试中又出现新的知识点,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有余数,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分为了以下两个层次来进行:

1、80÷20与140÷20,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学生在解决时通过以前学过的口算来完成,老师主要在于帮助其解决商的定位问题。并通过比较80÷20与140÷20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感知除法竖式的算理与法则,从而完成从口算到竖式的迁移。

2、通过具体情境呈现90÷30与165÷30,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比较两个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来进一步的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并且会进行运用。

在小结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在列竖式做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以及做的方法。

在评课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老师给我的建议,尤其式韩老师和赵老师的建议让我收获颇多。从她们的建议中,我更加明白应该怎样来了解教材,怎样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怎样组织和处理教材也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最后谢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和这些老师的辛苦指导,我会更加努力的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

一、欣赏世界各国的钱币。

今天,老师先请小朋友来欣赏世界各国的钱币。

(光盘:世界各国的钱币)。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许多国家的钱币,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人民币)。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看光盘)。

二、新授:

(一)认识人民币。

1、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图。(光盘)。

师: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学生分组讨论。)。

2、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每一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将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再请同学上来介绍给全班小朋友来认识。

(学生在小组中利用实物分类)。

3、指名学生上来按自己分类的方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学生大致有两种分法:a: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b:按元、角、分分类。)。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4、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呢?(看光盘)。

5、看看屏幕上展示的人民币,按每种面值一张来计算,这些人民币共有几元几角几分?(让学生算一算)。

6、观察硬币的另一面,你看到了什么图案?(国徽)。

我们要象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损坏它。

三、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也要用带来的钱来买东西,(课件出示买文具主题图)。

这些文具是同学们学习时的好帮手,我们要爱护它们。谁能给大家介绍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在下面的活动中,同学们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文具。

揭示课题:买文具(板书)。

(一)、友情提示(课件出示)。

1、每个小组推荐1名成员当售货员,其余成员当顾客;

2、每个顾客用带来的钱买文具,每人只买1件;

4、当售货员的同学要注意各种东西的价钱?要注意收顾客多少钱,思考怎样找钱;

5、购物时要文明购物,做个遵守秩序的顾客。

师:我们要文明购物,应该怎么做?(排好队)。

师再强调要求,活动时顾客要与售货员对话交流。

(二)、活动开始。

(三)、反馈、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老师想知道你们“买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师:请我们的顾客来说一说“买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多少钱?是怎样付钱的?”

学生汇报。

(1)、探索1角=10分。

生1:我买一块橡皮擦1角,付了1张1角。

师:有谁跟他买的一样吗?但付钱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2:我付了一张5角的,找回4角。

生3:我付了一张1元的,找回9角。

生1:2个5分。

生2:10个1分。

生3:5个2分。

生4:1个5分和5个1分。

生5:1个5分、1个2分和3个1分。

(师给合板书加法算式)。

5分+5分。

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

2分+2分+2分+2分+2分。

5分+1分+1分+1分+1分+1分。

5分+2分+1分+1分+1分。

……。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都是10分,也就是1角。

师:1角=10分(板书)(课件演示)。

师:这就是元、角、分的关系。

(2)、探索1元=10角。

生1:我买了一枝钢笔1元,付了1张1元。

师:还有没有同学也是买钢笔的,但付钱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2:我付了1张2元,找回1元。

生3:我付了1张5元,找回4元。

生4:10张1角。

生5:5张2角。

生6:1张5角、2张2角和1张1角。

生7:2张5角。

(师给合学生回答板书加法算式)。

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

2角+2角+2角+2角+2角。

5角+2角+2角+1角。

5角+5角。

……。

师:观察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师:1元=10角(板书)(课件演示)。

(3)、找零钱。

师:有没有人买尺子?一把尺子多少钱?(8角)你是怎样付钱的?

生1:1张5角3张1角。

师:还有同学也是买尺子的?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生2:给售货员1元,应找回2角。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1元=10角,一把尺子8角,10角—8角=2角。

生3:我付了一张2元的,找回1元2角。

师:请小组售货员说说是怎样找钱的?

生4:因为2元=20角,一把尺子8角,20角—8角=12角,12角就是1元2角。

师:同学们都学得很好。

(4)、补差价。

师:有没有人用1元买1个削铅笔刀。(1元2角)。

生:没有,因为钱不够,还差2角。

师: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再拿2角,凑成1元2角就够了。

(5)1元钱还可以买什么文具?

师:老师也想参加你们的活动,我想用1元钱给我的孩子买“1块橡皮、2支铅笔和1本练习本”大家说可以吗?(课件出示)。

生:不可以,钱不够。

师:为什么?

生:买2支铅笔就要1元钱。

师:那老师就买点别的东西,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用1元钱我能买哪些学习用品?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生1:我买了10个橡皮擦,刚好1元。

生2:我买了2本练习本,1个橡皮擦,1枝铅笔。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2:我是这样算的:2角+2角+1角+5角=10角,也就是1元。

生3:我买一把尺子和一本练习本刚好1元。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3:我是这样算的:8角+2角=10角,10角=1元。

……。

四、总结。

师:同学们真棒,不但会购买小件物品,我们还要爱护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希望你们以后都能成为理财小能手。(对学生品德教育)。

《买文具》教学设计

1、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零用钱的教育。

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

1、剪下附页二中的人民币小样;

2、搜集并整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课件出示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钱呢?

师:你喜欢哪样文具?想拥有它吗?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买。

2、认识人民币。

(1)小组内交流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组长整理同学们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

(3)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纸币,生活中还有一种钱币是金属的,叫硬币。

(4)共同辨认硬币。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

3、巩固新知。

游戏:我问你答。

(1)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

(2)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机灵狗想让我们陪它一起去银行换一些钱,让我们跟它一起到银行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课件演示机灵狗用一元钱换十个一角钱;用一角钱换了十个一分钱)。

(1)课件中止,学生汇报:在银行知道了什么。

(2)继续看课件,机灵狗提问:“小朋友们,五元能换多少张一元?两角能换多少张一角?五角能换多少张两角和多少张一角?”(钱由图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快看看,她想买什么?

“我只带了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出示各种文具及价格)。

师:小朋友们,她带了一元钱,能买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

(2)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起看看机灵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学生计算。

四、学生互评、自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买衣服。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

二、练一练。

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三、数学故事。

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去商店。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会用复名数表示商品的价格。

2、借助操作,能表示多个商品的总价。

教学过程。

二、观察主题图。

1、看清主题图的含义,解决提出的问题。

2、也可以设计模拟购物,在活动中计算多件物品的钱。

3、也可发在活动中提出其他的问题。

二、填写一填。

目地是熟悉计算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根据主题图选取有用的信息,

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购买多件物品的钱就可以了,不需列式。

应找回多少钱。

教学目标。

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

1、让学生看清图意。

2、根据统计表的要求填一填,教师也可以借助模拟活动进行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一、说一说。

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

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应付的钱和应回的钱就可以了。

不需要列式。

二、数学游戏。

1、解释游戏的规则,组织学生做也准备工作。

2、在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级地参与。

3、顾客和货员可以交换。

《买文具》教学设计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表示一种事物数量用什么词,并且要符合语言习惯,逐步积累量词。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引出各种文具,说说这些文具有什么用。

二、课堂上创设购文具情境。

在创设的购物情境中,学生要学习购物,怎样问价,准确找出相应人民币,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售货员”要准确、清楚地报价。注意使用“一个”“一只”“一把”“一块”“一条”等量词。

三、正确朗读课文。

1、先自由小声读,再抽读。最后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练习朗读。

2、除课文的内容外,学生可根据其他东西的价格提问。在学生答不出来时,教师随机提示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根据实际,找出难记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生字。

文具店教学设计

《文具店》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二年级认识了元,角,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小数。日常生活中元角分是一种常见的直观的,广泛的现实模型,初步认识小数主要就是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环境来应用小数。我在设计本课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借助购物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验,突破重难点,达到学习目标。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小数读法的学习活动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小数,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读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纠正,互相促进,从而互相分享知识经验,初步建立小数读法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找自己喜欢的小数读一读来巩固小数读法的数学模型,最后用小老师的考一考进一步熟悉小数读法,形成正确的知识经验。这样就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在潜移默化间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再好的课前预设也不如课堂生成的精彩。

的确,此次师生的学习活动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设。如在练一练环节中学生提出来51.50元和51.5元的不同写法。哪一种写法是正确的呢?如果此时就用小数的基本性质来解释,显然为时尚早,我灵机一动,想到了借助中国货币单位的组成来解释两个数字相等,但是在正式场合通常用51.50元,至于51.50末尾的零为什么可以去掉?有待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研究发现,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为学生深入研究小数埋下了伏笔。

不足之处:练习题的设计不够多样化,也没有体现出层次。再者是对孩子的评价语言单薄,没有针对性,新的教学评价观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一点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买文具》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中的第一课时“买文具”。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中括号。教材中出示了买文具的情境图,学生通过情境图找到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已经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备一定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含有两步的混合运算和小括号,但没有对整数混合运算进行总结性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三步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买文具”问题解决的过程,认识中括号并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经历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体验数学运算、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

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看题,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五、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法。

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课堂本。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生:铅笔盒;钢笔;三角尺等。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在新学期的时候添置了新文具。

(二)探究新知。

展示教材p47的情境图。

(板书课题:买文具)。

(学生分享找到的数学信息: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师:你发现的可真多!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数学问题)。

师:你真会思考!淘气刚刚告诉我,他有一个数学问题,想让大家帮帮他,你们愿意么?

生:愿意!

生:1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多少钱。

师:也就是我们要知道计算器和钢笔的单价。现在,请大家拿出课堂本,自己先列出算式。在列算式的过程中,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独立列式)。

师:谁来说一说?

生:(分步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师:能说一说你的思路么?

生:先求出3个计算器的钱,再求出1支钢笔的钱,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的钱了。

师:思路真清晰,不仅列出了算式,还算出了答案,真厉害!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综合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22×3+24÷4。

师:笑笑跟你列的`算式是一样的,都是列出了一个这样的综合算式。那我们应该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呢?拿出课堂本(号本),请你们自己先尝试着计算这个算式,计算的过程中可以用横线表示出计算顺序。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做完了的同学,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计算呢?(学生互动、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学生分享)。

师:我们在综合算式下面画横线表示计算的顺序,(教师演示)这样我们就算出了答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淘气的问题,那么两种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与相同的地方呢?哪种方法简便呢?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分享)。

师:根据这个算式(22×3+24÷4),谁能来总结一下像这样的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呢?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学生总结,演示ppt,学生跟读)。

师(小结):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里,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可以同时计算乘、除法。

展示教材p47的问题三。

师:全班一起读题,请大家用画横线的方法标出每题的计算顺序,独立完成。(学生标出顺序)。

师:谁能来说一说呢?(学生分享)。

师:根据这些计算顺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师: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可以同时计算。

(三)巩固练习。

师:请翻开教材48页,看着第1题,自己独立完成。(学生提数学问题并解决)。

(展示学生作业,共同校正)。

师:第2题,请一个人读题。(学生读题)。

师:怎样列算式?

生:270÷3-140÷2。

=90-70。

=20(千米)。

师:看着第3题,开火车的形式来回答。(学生分享、教师演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分享,教师总结)。

师:那在计算含有三步的混合运算是,应注意什么?

生:先想怎么计算,想运算顺序;不能口算的要用竖式计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谁能来说一说?(学生分享)。

生(教师板书):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里,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可以同时计算乘、除法。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可以同时计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买文具》。(板书课题:买文具)。

(二)自主探索,领会新知。

师:(ppt展示教材p48“试一试”)全班同学一起读题!(学生读题)。

师:按照左边算式现在的顺序计算,结果是13,等式不成立,怎么办呢?先自己独立探索,看看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探索)。

师:完成的同学,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交流)。

师:谁能来说一说呢?你是怎么加括号的?

师:要使这个等式成立,9÷3×5-2画横线的部分必须等于9,;而3×5-2等于13,要想等于9,需要把5-2添上小括号先算,变成9÷3×(5-2);而要使横线部分等于9,要先算3×3,还需要括号来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但是小括号已经用过了,我们不能在它外面再套一个小括号,所以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符号“中括号”,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也叫方括号,用“【】”来表示。(板书:中括号【】)。

师:跟着我在本子上写一写中括号。需要强调的是,在混合运算中,如果使用了小括号后,仍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用中括号了。孩子们,一定要记清楚了。

师:现在我们给这个等式添上中括号,然后用横线标出运算顺序,咱们再写出计算过程来检验等式是否成立。(教师板演)。

(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ppt展示: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把四则混合运算学完了,谁能来总结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呢?小组讨论一下,回忆已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运算顺序怎样,试着举一个例子。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出示ppt,齐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翻开教材49页,看着第4题(学生读题)。

师: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上面的等式只有小括号,下面的等式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师:请大家用横线标出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共同校正)。

师:玩过扑克牌没有?看着第5题,咱们来玩个小游戏。(小组交流,展示)。

生:(6+4÷2)×3=24;6+(4+2)×3=24。

师:看着第6题,拿出课堂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做的时候要标出运算顺序哦,开始!(共同校正)。

师:第7题,请全班一起读题,先独立思考,写出方案,写完的同学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方案是否合理,以及合理与不合理的理由。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买奖品总共的钱要低于350元,奖项之间有差异。(共同校正)。

(四)课堂小结。

师:请两位同学再来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分享)。

文具店教学设计

今天上了《文具店》,从学生的作业反馈看来,学生的掌握情况是比较理想的。

课一开始,我告诉学生袋鼠叔叔文具店开业了,他的好朋友小兔子、大灰狼、小牛赶紧跑到文具店里去买文具,我们一起瞧瞧去!从图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学生一个个地举起手来回答。接着我再问你有什么想解决的问题。海锋同学说到我想知道大灰狼花了多少钱。我赶紧把这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面,接着我让学生去找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已知条件,教学生如何去分析情境,学生有的说小兔买了一枝笔,有的说小兔花了2元钱,有的说小兔买了1枝笔,花了2元钱,有的说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我赶紧接着到底哪个信息才是我们需要的,帮助学生筛选出小兔花了2元钱,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这两个有用的已知条件,并赶紧板书在黑板上,同时强调数学问题包括已知条件和问题。4倍是什么意思啊,我反问学生,学生有点被难住了,一下子安静起来了,接着我顺势导出4倍就是4个小兔的钱,也就是4个2元那么多,学生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几个几,用乘法。最后总结出一个数的几倍和几个这个数是一样的。接着再给出三道题进行变式训练。

以前总觉得教师用书没什么用,老是惯例式地翻一翻,就赶紧去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教学设计,可是上起课来,总觉得效果不好。以前每次教研的时候柳老师总是说教师用书是最重要的,备课的时候一定不能离开它,特别是新老师。现在总算明白,老师为什么那样说了,别人的教学设计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学生,有的时候即使再好但也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的学生,现在备课的时候总是不停地看教师用书,看了一次又一次,遇到不明白的时候还会抱着书去问别的老师,一遍一遍的看下来,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心里也有个度,而且教学思路也比较清晰,碰到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比较懂得应该如何去处理,如何去引导。

《文具店》教学设计

1、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0.3它表示什么?

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那0.25它表示什么呢?

(二)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出小数乘法的问题。(课件出示情境:文具店,)。

熊妈妈是个热心助学人士,她说你们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决定给你们最大的优惠,你们发现文具的单价有了什么变化?(现在的价钱都是小数。)。

现在买4块橡皮又需要多少钱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合作探究,明理获知。

(一)。(板书课题)。

(一)意义。

下面提出以0.2×4这个算式为例来进行研究。

0.2×4它表示的什么意义?

(二)交流算法。

1、引导探究。

用自己的办法算出0.2×4是多少元?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自己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如:

(1)连加。你是怎么加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转化。0.2元看做2角,然后2角×4等于8角,8角等于0.8元。

(3)画格子图。学生先画,然后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画。

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2份就是0.2元,也就是一块橡皮的价钱,买4个就是4个0.2元,从图中可知,合起来就是0.8元。

(三)小结。

师:刚才通过学习交流,同学们找到了连加的、换算单位转化成整数来计算的、借助方格图来进行计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结果是:买4块橡皮需要0.8元,也就是4个0.2等于0.8。(师板书完整,补“0.8元”并写答语)。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一)做一做。课本p39“试一试”

1、2题。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课本p39“试一试”

1、2题。独立完成汇报结果,交流算法)。

(二)计算4×0.3。小组活动,交流算法。

(三)补充练习。

(四)深化性练习(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课本39页的涂一涂、填一填)。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文具店。

——小数乘法。

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钱?

0.2×4=0.8(元)。

表示4个0.2相加的和是多少?

0.2×4=0.8(元)。

答:买4块橡皮需要0.8元。

文具店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上节课已经初步认识了倍的含义,对于区分用乘法还是除法解决相应的倍数问题,部分学生会有困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解决具体的问题。

2、通过观察图意,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情境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

4、通过交流合作,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倍”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解决逆向思维的问题。区分乘除法。

教学手段:

主题图,小棒或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题图片。

师:小狐狸的文具店开业了,小动物们都来文具店买东西,你们愿意帮它们算算帐吗?

生:愿意。

二、问题探究。

1、理解图意。

师:请小朋友认真看图,看完后四人一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小兔买了1枝笔,花了2元钱。

生:老黄牛买了3枝笔。

生: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

师:大灰狼说,“我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个那么多。

生:就是4个2元。

2、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老黄牛花了多少钱?

生: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教师板书问题。

3、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把算式写在书上。

学生汇报。

文具店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文具店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多少元展开讨论,列出算式。再让学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呈现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了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和借助直观模型得出了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三种方法展开讨论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首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对到商店购物并不陌生,所以创设一个新开张的文具店的情境让学生模拟购物,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生活经验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另外,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空间,教学中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生成和开发,不拘泥于教材中的例题与形式,放开让学生大胆的探索和表达,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然后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解决小数乘整数这个问题。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0.24的结果,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不仅运用了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运用了类推迁移的思想列出了小数乘法竖式,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整数进行计算。

买文具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第1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六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数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除以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进行口算,并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探索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理解计算的道理,能正确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养成独立思的好习惯。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课件、10元人民币八张。

一、创设情景,新课导入。

通过文具店图片导入课题,通过文具价格让学生自由提出数学问题并口算结果。

二、探索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用80元钱都买一样的文具,再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以买书包为例列出算式“80÷20=”。

学生小组内先研究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子上写出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解答方法,并说出理由,教师出示课件。

方法一:因为一个书包20元,而20×4=80,所以买4个。

方法二:人民币的直观性,因为8÷2=4所以80÷20=4(提前渗透“商不变的规律”)。

方法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探索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竖式计算80÷20等于多少。教师出示学生的错误算式进行对比。

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上?每个数的含义,学生讨论。教师讲解。通过与板书的对比,引出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四、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有余数除法。

160元能买几个计算器?还剩多少元?列出算式160÷30=。

先估算商,再判断商的位置,讲解每一步的算理。

五、巩固提高。

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算理)。

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40÷8=580÷20=4(个)160÷30=5(个)……10(元)。

希望上述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优秀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师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新东方小学网还有更多优秀的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和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供你参考。另外,我们还有三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和六年级数学教案等资料供你参考。

《文具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0~81页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是现实性,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二是系统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是文化性,引导学生走进“你知道吗”,了解小数的由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兼备的特点。

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也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元、角、分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小数。《文具店》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新课标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认识的内容。教材利用学生对商品标价的已有了解和实际经验借助元、角、分从辨认文具的价格来开始小数的初步认识。

在对学生的前测中发现,80%的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小数,并不陌生,但学生对于小数的名称和读法几乎都不知道,3.15元表示多少钱也只是一小部分学生知道,一部分学生还很模糊,学生还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学习去理解。

1、重点: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难点:小数的读法,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

3、关键:结合元、角、分通过观察小数中数的位置,体会在不同位置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读法也不一样。

1课时。

教师准备课件、小数卡片、作业纸,学生课前去超市观察商品标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学习新课,即时巩固(通过三个问题串进行层层递进学习)。

(一)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初步感知小数。

1、出示文具店情境图,说说笔记本的价钱是几元几角几分。

2、鼓励学生自己在作业纸上填出剩余几种文具的价钱,体会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

3、集体交流,理解每个小数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具体意思。发现小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与元、角、分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4、即时延伸练习,让学生理解,如1.11元,15.36元,10.10元各表示多少钱。

(二)认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

1、听笑笑的录音,认识小数、小数点。

2、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知道小数点前面表示元的部分。

就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表示角和分的部分也就是小数部分。

3、听笑笑录音,学习读小数。尝试同桌互读,互相交流纠正,小老师带读。

4、出示卡片,延伸读,如32.14,11.11,120.10。

5、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小数的读法。

6、学生自由写小数,同桌读一读,抽取几张展示读并说说表示意义。

1、出示第一幅图,让孩子思考试着写出小数,引导学生说说小数中每个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小结交流改写方法。

2、独立完成余下两幅图,与同桌说说思考过程。

3、集体交流反馈纠错。

4、当堂检测(在作业纸上完成)。

三、回顾购物小票,总结本课。

四、拓展延伸,走进数的世界,寻找生活中的小数,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文具店教学设计

在本次“一人教,大家评”活动中,我听了三节“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内容的教学。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谈我对王欣萍老师的这一课的一些看法。

一、在教材处理上,循序渐进。

王欣萍先出示课件,请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后,读一读小兔的话(我买了1枝笔,花了2元钱);大灰狼的话(我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小黄牛的话(我买了3枝笔)。接着让学生用摆学具与推想的方法分别求出大灰狼花的钱和小黄牛花的钱。然后再让学生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最后联系实际情境,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边摆学具,一边说,学习怎么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再最后让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来加深体会“倍”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这样做,为学生展开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直观操作到分析迁移的过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文具店》教学设计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创设文具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展开讨论。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独立列式计算,再用涂色解释。

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

文具店教学设计

其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在探究建模的这个环节中,我留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去和其他同学交流和探讨不同的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尽可能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另外,新的教学评价观还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学中,我尽可能用积极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闯关活动中,我让学生用微笑和给自己鼓掌的方式,来对自己进行评价,既能达到一个反馈的目的,又能让孩子在学习中不断的进行自我肯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保持一种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中,我没能及时把握课堂资源的生成,如果能及时抓住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进行有效的引导,会让全体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另外在时间的安排和分配上也不够合理,在计算上花的.时间比较多,在紧扣乘法意义解释算理的方面花的时间不足,如果在学生解释自己想法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把孩子们的关注点牵引到小数乘法的意义上,学生对这一知识重点的理解会更到位。

文具店教学设计

《文具店》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倍”的含义以及初步懂得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础上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像这样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很难理解,又容易混淆。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的精神,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的做法,教学效果还是较好的。

一、在教材处理上,循序渐进。

我先用摆图形实例,说明“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后,读一读小兔的话(我买了1枝笔,花了2元钱);大灰狼的话(我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小黄牛的话(我买了3枝笔)。接着让学生用摆学具与推想的方法分别求出大灰狼花的钱和小黄牛花的钱。然后再让学生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最后联系实际情境,(如小红今年9岁,妈妈的岁数是他的3倍,妈妈今年几岁?)结合线段图,学习怎么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再最后让学生做“画一画”和“练一练”的题目来加深体会“倍”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这样做,为学生展开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直观操作到分析迁移的过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经历建模过程。

要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初步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后,引导学生用摆学具的方法,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最后运用构建起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解决实际问题。(“练一练”的三道题)。

三、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倡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避免以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多数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课堂中的每个活动都采用不同方式给每个学生提供独立操作、思考以及师生、生生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人人动脑想,人人开口说,互相提示、互相补充。

四、在落实目标上,关注情感态度。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学习品质,从根本上说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教师温馨的话语、自由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心灵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在课堂上,我注意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肯定、表扬。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很耐心地引导、帮助、鼓励他们多用学具摆一摆或用线段图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这样全班学生在心理安全、自由的状态下就能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

文具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文具店”的情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2、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倍”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倍”的意义。

教具: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先让学生说一说“文具店”的图意。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引导学生完成“填一填”。解决“倍”的问题。

4.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情景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

二、练一练。

1.第一题。

通过画一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倍”的含义。

2.第二题。

通过画一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倍”的含义。

布置作业:

模仿画一画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文具店。

情景图。

画一画列算式。

一、巩固练习。

1.第一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

独立完成。

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2.第二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

独立完成。

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3.第三题。

利用学具让学生摆一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布置作业:

预习p50。

课后小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