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汇总8篇)

时间:2023-10-12 13:12:53 作者:雨中梧 最新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汇总8篇)

公益是爱心传递的表达,它体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参与公益活动可以扩大人际关系,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以下是一些公益组织的介绍,希望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一

除法估算是教学中的难点,虽然学生早已接触过估算,但是“除法估算”难度较大,因为除法本身就是逆向运算,在这个基础上又算,对于小学生来说算是有难度的。估算不像四则运算那样有“法”可依,这样上至少不会偏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计算的过程中结果也是“硬碰硬”。而估算就不同了,比如71÷8≈大部分学生把71看成70,但估算不出来。只有不少部分学生把71看成72了。还有一部分学生把71看成80来估算。这样一来答案又是多样的。这里教师应该怎么样去引导学生呢?一些接受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学到这里,已经有些搞不清了。

这时候,我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怎么估算,小组交流汇报后,通过我的点拨得出:除法估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把被除数看成接近它的几百几十的数。

2、便于口算。

这样的总结对于学生的估算有一定的帮助。然后出示113÷4≈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学生依照以往的经验首先想到的是把113看成110,让学生实际口算110÷4学生口算起来也不简单,有的学生进一步想到了用120÷4进行估算,我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到这种好方法的,进而又练习了几个这样的题目,每个题目都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和学生练习几道题目后,学生总结出了这样的方法:431÷7≈,可以先想420接近431,还便于口算,所以把431看作420,最终约等于60。这个办法学生接受的比较快,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

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二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我们现在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将学习和学生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2、估算与生活

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三

除法估算是教学中的难点,虽然学生早已接触过估算,但是“除法估算”难度较大,因为除法本身就是逆向运算,在这个基础上又算,对于小学生来说算是有难度的。估算不像四则运算那样有“法”可依,这样上至少不会偏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计算的过程中结果也是“硬碰硬”。而估算就不同了,比如71÷8≈大部分学生把71看成70,但估算不出来。只有不少部分学生把71看成72了。还有一部分学生把71看成80来估算。这样一来答案又是多样的。这里教师应该怎么样去引导学生呢?一些接受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学到这里,已经有些搞不清了。

这时候,我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怎么估算,小组交流汇报后,通过我的点拨得出:除法估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把被除数看成接近它的几百几十的数。

2、便于口算。

这样的总结对于学生的估算有一定的帮助。然后出示113÷4≈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学生依照以往的经验首先想到的是把113看成110,让学生实际口算110÷4学生口算起来也不简单,有的学生进一步想到了用120÷4进行估算,我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到这种好方法的,进而又练习了几个这样的题目,每个题目都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和学生练习几道题目后,学生总结出了这样的方法:431÷7≈,可以先想420接近431,还便于口算,所以把431看作420,最终约等于60。这个办法学生接受的比较快,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四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了除法计算是本单元的重中之重以外,利用估算作为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也是本单元的一大特色。在新修订的教材中,估算已然成为计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从低年级开始对于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一直是大家努力的方向,但本单元除法的估算和以前的四舍五入的估法有一些区别,以前的估算以乘法为主,借助乘法口诀或者整十整百数的好算的特点,将其中的乘数估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计算,如49×8,将49估成离它最近的整十数50,然后再计算50×8=400。

但是除法的估算不能只考虑离被除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还有整除与否的关系,例如,401÷7,如果按照乘法估算的原则估成接近的整百数,那就得将401估成400,再计算400÷7,可是根据具体的情况看,400÷7不能整除,这样估算的结果并不简便,估算的意义也就相应的不大了。再比如500÷7,500本身就是个整百数,按照以前估算的方法就不用再估了,可是500并不能被7整除,所以要将500估成490,再计算490÷7=70。

因此,在本单元关于除法估算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要比较接近被除数;二是要能够整除,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除法的估算才能顺利进行,才能体现出估算的`意义。

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五

18×22≈40018×22≈44018×22≈360

(20)(20)(20)(20)

卡通头像卡通头像卡通头像

答:能坐下。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六

(一)说课内容

《乘法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59页的教学内容,包括例2以及相关的练习。

(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法的口算方法,能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学好本节课内容,能为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估算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为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我设计了估座位数、准备钱买书、师生互动等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主体探究热情,让学生主动结合生活情境进行估算。

2、说学法:本课设计力求突出“自主学习实践感知”的特点,采用个体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习情境,使学法与教法和谐统一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教学。

1、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2、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3、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4、实践生活升华教育

5、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口算

20×20=24×10=40×50=12×30=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28×4≈62×7≈

[这里通过复习旧知,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并由此引出课题。]

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听说小朋友这几天在学乘法,先来考考你们:

1、先后出示12x312x30

师:12x3多少?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你知道这个算式的乘法意义吗?(乘法意义)

师:那12x30呢?是几位数乘几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

2、师:老师对今天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更有信心了。小朋友,你们有吗?好,现在上课。

(1)读题。

(2)怎样列式?31x12=?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己试着把这题变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

2、师:你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在此期间请学生到黑板板书不同的方法)

3、同桌交流整理。

师:怎样才能使老师听明白?先同桌之间互相当小老师试试,看能不能使对方听懂。开始交流。

4、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可能会出现:

第一种方法:31x10=31031x2=62310+62=372

师:这两题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把一个因数拆成两数之和,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要拆呀?

师: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想到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第二种方法:31x4x331x2x6

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把一个因数拆成两个因数的积)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真是了不得,你们知道吗你们刚才用的方法是我们四年级才要学的。

第三种方法:

师: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62是怎么来的?(2个31)也就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3、310是怎么来的?(10个31)那3728呢?(板书:与第一种方法用线联系起来)

(1)你为什么这么做?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

(2)看着这三个板书,你想不想说什么?是不是觉得有点繁?能不能再创造出一个算式,把三个算式的意思也能用一个算式也能明白?再试试。我已经发现很多小朋友智慧的火花了。

4、请他板演后,问:大家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提醒:分几步做?)

5、看着板书现在你想说什么?(第一种方法与笔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一个横式表达,一个竖式表达。竖式的形式以前我们也见过,我想今天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这种形式应该重点掌握。

(1)谁愿意把你的解法展示给大家看(实物投影)并边介绍你的想法

(2)你能看明白这个算式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有什么地方不懂的?想问大家的。(实物投影)

8、揭示课题

师:是呀,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的新知识,对于后面要学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9、理解个位“0”不写的意思

三、巩固方法,推广应用

1、现在我们用这种形式笔算完成34x1241x21:

(1)做之前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

(2)(实物投影)学生笔算并汇报。

(3)现在同桌互相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怎么算?

2、师:在我们生活中用没有用到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一学生举例可请其他学生笔算完成)

3、师:老师也来举个例子并笔算。出示: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4、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出示:

(1)61个小朋友去看电影,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认为还少了每张票的价钱)

师:电影院售票窗口有这样一个告示: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24元

(2)学生笔算,怎样列式?为什么要与24相乘而不是50?

(3)多媒体对照。

(4)1张票要元60张票要()元61张票要()元

5、11x11=

12x11=

13x11=

14x11=

15x11=

16x11=

师:要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必须进行大量练习。现在我报题,你们笔算。

(教师随时报得数)我已经好了,你们呢?

师:很奇怪是吧,是不是老师把这些得数全背出来了?其实这里就有数学秘密在,有兴趣的话下课可以去找找。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习的?

估算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八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多个鞋形算式卡片(每张只有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旧知

学生独立完成:

(1)用竖式计算:24×223×3

(2)口算:24×1012×20

2、引出新知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出图意。

引导学生列出: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这里的乘法和刚才的乘法比较,有什么不同?

从而引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2、自主探索,组内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部分学困生

3、学生汇报

请不同算法的同学上台板演并说明算法

4、师生评议

请学生说一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5、研究笔算

(1)请学生打开课本第63页,看看小红的算法,并完成以下三个要求:

a、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红的竖式计算过程。

b、自己试着算一算。

c、小组讨论: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学生汇报

请学生说一说小红的竖式计算过程

(3)课件出示小红的竖式计算过程,教师讲解

(4)通过上面的讨论,你觉得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2333

×13×31

6933

2、判断练习

让学生先说出错误的原因,再改正错题。

3、选择练习

出示:41×2132×1222×14各组选一道计算

4、游戏

贴出写有数字的卡通人物,说明游戏规则,让学生独立计算,找出所需的结果。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找到的鞋子最多。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