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元宵节(精选19篇)

时间:2023-12-13 20:41:52 作者:琉璃

元宵节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借此机会,小编整理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元宵节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和思考。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我的家乡在铜梁,那是一个美丽的“山水园林城市”,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也是“中国龙灯民间艺术之乡”。

家乡的元宵节是与众不同的,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下面就让我当一回小导游,领着您走走看看吧!

(一)逛龙城。

元宵节这天,人们早早地起床了,人们穿上好看的衣服,有的乘上“城市巴士”,有的开着私家车,有的骑着自行车、摩托车,还有的干脆步行来到城市的繁华区域步行街。瞧,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什么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汇到一起了。小孩子嘴里吃着羊肉串、冰糖葫芦、棉花糖,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街上耍猴戏的,抽奖的,敲锣打鼓的随处可见。各种吆喝声、鞭炮声、音响声汇成一首美妙的音乐。

(二)观龙灯。

铜梁龙灯各式各样、栩栩如生。铜梁的各个公园,各个路口转盘,还有白龙大道等地方都扎着龙灯。龙灯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反应五个铜梁的,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有描绘人物形象的。龙灯的色彩鲜艳夺目,特别是到了晚上,灯亮了,五彩斑斓的彩灯把造型独特的龙灯映照得更加光彩夺目,让人流连忘返。

(三)看龙舞。

最有特色的要数看龙舞了。铜梁龙舞享誉国内外,还到国外多个国家演出过呢!晚上到了,人们从各个方向涌向了龙舞表演场地人民公园,那里人是山人海,把公园围得水泄不通。八点整,玩火龙开始了。只见火龙周围打铁水的人把铁水打向天空,顿时,天空中火树银花,像无数颗晶莹耀眼的流星撒落下来,人潮立刻向后退。这舞龙队员打着赤膊,光着脚舞动着火龙在火花中不停地穿梭。火龙一会儿在空中盘着,一会儿在追着龙珠戏耍,一会儿又在火光中飞舞。到处是火光,人们尖叫起来,无不为这场景所震撼!

作为铜梁人,我骄傲,我自豪。我爱家乡的元宵节,更爱我的家乡!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

元宵节那天,妈妈说,“晚上要煮汤圆。”我听着兴奋不已,想起那滑滑的甜甜的味道,就流起了口水,那可真是美味呢!

夜幕降临,妈妈已摆好一桌丰盛的晚餐,就是没有汤圆,我着急了,便问妈妈:“妈妈,你不是说好要煮汤圆吗?妈妈说:“这就下锅”,说着把汤圆下到沸腾的锅里,便招呼爸爸哥哥吃饭。大家边看电视边吃着饭……锅里不紧不慢地释放出水蒸气,伴随着热气飘来了元宵的香味。我不急不可耐地问:“妈,汤圆煮好了没有?”“应该差不多了?”妈妈嘀咕着说。“妈,先给我来一个,我尝尝。”我催促道。“来喽来喽——!”妈妈高声答应着,将汤圆给我放碗里一个。

汤圆——圆圆的,白白的。真不舍的吃,突然一个奇发的念想从我脑中一闪而过。我把柜子里放的小红豆找了几颗,洗干净后,往汤圆上按了三个,呵呵,一个可爱的娃娃诞生了。一会儿功夫,妈妈便把一碗碗汤圆端到餐桌上。我仔细的瞧着碗里的汤圆,略透明的汤汁面上漂浮着几个汤圆。我连忙在碗中各做了一个小娃娃。又找了几颗黑豆洗干净,又在汤圆上按了五颗黑豆,小熊猫便又问世了。看着碗里的小娃娃和小熊猫,可真是艺术呀!宛如一幅淡清淡雅的水墨画。我乐不可支地把一碗一碗汤圆端在爸爸妈妈面前。爸爸看了说:“有创意!”哥哥说:“突发奇想”,妈妈说:“害人呢?要伴嘴了。”妈妈嘴上虽是这么说,可却乐哈哈地笑着。我呢!端了一碗汤圆,放在自己面前美滋滋地享用起来。

看着这些白白的可爱的小精灵,我真不忍心张口。我用汤匙舀起小娃娃汤圆,凑到汤圆前,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咬出了一个黑芝麻馅,我吮净了汤匙中的黑芝麻,再吃完了余下的。又甜又浓的黑芝麻,软软的糯米面至始至终缠绵在我的舌头,牙齿、喉咙口,让我意犹未尽。舀起第二个元宵,汤圆是红豆馅儿的;我咬了它一大口,紫红色的红豆馅儿缓缓地流淌出来,好看极了,味道更是令人赞不绝口。我吃了一个又一个,桌上的菜却是一筷子都没动。妈妈直喊:“少吃这个,吃了肚子沉,吃点菜。”她说她的,我吃我的。不仅消灭了自己的一份,还把锅里余下的元宵也一扫而光,还不忘舔一舔嘴边的残留。

饭后,我们全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窗外泡声连天,热闹气氛让我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了。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每个人的家乡都是特别,的特别的景色,不一样的特点,还有特别的风俗。提到风俗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呢?你最喜欢哪一个?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我们的家乡会闹元宵,这是我最喜欢的习俗。

当夜幕悄悄降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门前点上蜡烛,放鞭炮,烟花等。还会吃汤圆,家家户户都挂大红灯笼,并且夜晚吃过饭后,人们会提着灯笼到田地里去放天灯。

据说元宵节来源于东方朔帮助一个叫做元宵的宫女的故事。元宵姑娘思念亲人,东方朔便设法让汉武帝下令全城都点灯、放炮、煮汤圆,并且让人们都去观花灯。这样一来元宵姑娘的亲人能进城观灯,就这样元宵姑娘与家人相聚了。于是每到正月15就会全程点灯放烟火。因为元宵汤圆做的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而元宵则象征着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团圆圆,还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正因如此,我特别喜欢吃圆,美味极了。

晚上吃过元宵我就会提上灯笼去找小伙伴一起玩。街上灯火通明,每个人手中的灯笼都不一样。有莲花的,苹果的,动物的……各式各样的灯笼让人眼花缭乱。

然后就是放天灯,也就是许愿灯,许多人都放。我们都是十五前后放。在月夜下一盏盏天灯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缓缓地向美丽的天空飞去,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样的画面美丽啦,温馨而又美好。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

快乐的寒假过去了,正向我们走来的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听说妈妈要包汤圆,我马上告诉妈妈我也要包汤圆,妈妈同意了。

妈妈示范一遍,我动起手来,我马上撩起袖子,拿起一些糯米粉碾在板上,用擀面杖把它压成像饼一样,再把花生,糖,芝麻等包在饼里,很想做饺子一样,把口封住。我做的第一个汤圆也成功告成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们做了100个汤圆。再看着一个个汤圆下锅,我觉得一个个汤圆像一颗颗大珍珠一样。汤圆终于出锅了。妈妈笑着说:“大家吃汤圆,代表团团圆圆。”

大家开心地看着电视。突然,爸爸提议大家来猜灯谜。我举双手赞成。姐姐说:“我也参加。”就这样灯谜就拉开了幕。裁判是爷爷,出题人是妈妈,参加人有我、姐姐、爸爸,观看者奶奶。裁判员开话了:“咳咳,我首先讲一下规则和形式。抢答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明白了?”“明白了!”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第一题,请听题!元宵节后捷报多,打一成语。”裁判刚说完,我就连忙举起手,可是还是慢了一步,被爸爸抢了过去。爸爸说:“喜上加喜。”爷爷看了看说:“答错,扣一分,继续抢答。”爸爸叹了一口气。我马上举起手,爷爷叫了我,我说:“喜出望外。”爷爷看了看,“答对加一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爷爷说:”下一题,请听题。元宵同返家,打一成语。“我连忙举手了,爷爷叫了我,姐姐却不甘心地说:”我也举手了,为啥叫她不叫我?“爷爷笑着说:”她比你早举手。”我说:“众望所归。”爷爷看了看说:“答对加一分。”我开心地不得了。最后要颁奖了,首先公布名次。笑笑(我)得10分,姐姐得了7分,爸爸得了8分。我心里很激动,走上了“颁奖台”领了奖。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

俗话说:“过了元宵才算新年真正的结束了。”当然元宵节赏灯是不容错过的。

正月十五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起去了西溪湿地赏灯。

“哇,好美呀!”来到大门口就被吸引住了。看看大朋友小朋友做的灯笼:应有尽有,上百只灯笼,没有一样的,有的是蝴蝶的;有的是十二生肖的;还有的甚至是龙的。

进了门后,又有各种各样的大灯笼:十二生肖、勤劳的小蜜蜂、雪白的仙鹤……。

过一会儿,还有舞龙灯舞狮和跳马舞。先出场的是跳马舞的奶奶们,不要说奶奶们个个没精神,但奶奶们个个精神十足,脸上面带微笑,可神气了。然后是舞龙灯的和舞狮的爷爷们,举着龙灯,和奶奶们一样,精神十足,面带微笑,让赏灯的游客们看着很精彩!

“要走了!”妈妈叫道。

“唉,要回家了。真是舍不得,明年还要来看!”

我家的元宵节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1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吃元宵代表着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2

耍龙灯:舞龙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龙是中国古老的图腾,正月十五耍龙灯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个华人聚居的地方!

3

舞狮子: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

4

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5

送花灯:送灯又称送花灯,汉族传统民俗,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

6

踩高跷:踩高跷亦作“ 踩高蹻 ”,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装扮戏剧或传说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

10

逐鼠:逐鼠是一项元宵活动,这项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

今天是元宵节,爸爸要炒几个菜庆祝一下,于是我自高奋勇地帮爸爸打下手,把洗菜切菜的活给揽了。切西红柿、搅鸡蛋都很顺利,但当我拿出来洋葱时,我看了半天,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切洋葱呀!听说洋葱味比较刺鼻,不过我戴着眼镜呢!应该没什么事儿。

我信心十足的扬起菜刀,向洋葱砍去。“咔”!洋葱被我切成了两半,一股刺鼻的味道散发了出来。虽然有眼镜这幅“防护盾,”我的眼皮还是变得沉重了起来,我突然有种想流泪的感觉,鼻子酸酸的。可这感觉似乎又没有这么强烈,这就叫欲哭无泪吧。

我鼓起勇气,又切下了第二刀。“咔!”这下,洋葱的层次能看得一清二楚了,“1、2、3呀,洋葱竟然有11层‘肉’!”“咔!”我切下了第三刀。我发现,切下的第一层洋葱最特别。大概因为它是最外面“颜值担当”的一层,所以颜色格外鲜艳。越往里,颜色越浓,到了第9层,洋葱肉就接近白色了。与此相反的是,越往里,洋葱肉的味道越浓,到了最里面的一层,味道不仅酸,而且还很辣。我切啊,切啊,越切越来劲儿,竟然还切出了完好无损的“洋葱彩虹桥。”那座“洋葱桥”不仅站得稳,还是中空的哦!

洋葱最核心的部位已经不能叫“圈”了。我把那一块洋葱肉揪了出来,它可真像一块纯白的蒜。我又是一刀,它变成了两截。仔细看看,里面再也没有“圈”了,我把洋葱切到底啦!

“阿嚏!”我呛的眼泪都流出来了。不妙!不妙!快撤!

哎!切洋葱这活果真不好干呀!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之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是元宵节里几项重要的民间习俗。

在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每班选10名同学参加,共分两轮,我被选中了。走进猜谜现场,已经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这瞅瞅那瞅瞅,嘿,还真让我瞅到了一个自己会的。它的谜面是“两个胖子”(打一个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领奖的地方,可他们说这个谜语已经被人猜过了。唉,真是让我白高兴一场。

我继续瞅,不一会儿又看到了一个。这个谜面是“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我仔细想了想,然后一拍脑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赶紧兴高采烈地跑过去说出谜底,嘿嘿,这回我总算是第一个猜出来的了!

我又四处张望寻找,无意中看到了一个谜面:《聊斋志异》。咦,这是啥意思?也没个提示。我对这道谜语非常感兴趣,不觉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成语——鬼话连篇!这《聊斋志异》岂不就是全篇讲鬼故事的嘛!我过去一试,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对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别开心!吃完晚饭,我们在客厅里闲坐,等待电视里直播的元宵焰火晚会。八点到了,晚会准时开场。一会儿,放焰火了,“嘣”,一条巨龙呈现在眼前;接着,鲤鱼跳龙门;再来一个,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欢乐……我兴奋地说:“妈妈,我也想去放焰火。”妈妈说:“去玩吧,别伤着了。”

我和爸爸来到后院准备放焰火。爸爸点燃了“变色龙”,红、黄、蓝……霎时间天空里五彩缤纷,真美啊!我们小孩子挥舞着烟花棒走来走去,小烟花好像无数美丽的萤火虫在一闪一闪地跳舞。接着爸爸放了“雨花”,金色的“花雨”从天而落,就好像仙女散花一样。“小蜜蜂”也来凑热闹,“嗖”一声高高飞上天……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焰火好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渐渐安静下来,我依然沉浸在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之中,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

元宵节爸爸带我去豫园看灯会,晚上6点钟我们到了豫园。

豫园入口处,一幅用彩灯装饰的“20xx年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会标展现在我的眼帘,真是宏伟又气派。进入园内,我目不转睛地观赏着各种各样造型的、五彩五彩缤纷的彩灯,让我眼花缭乱!

从灯会入口处开始,总共100只造型各异的“老虎”让人目不暇接,或憨态可掬,或雄壮威严,恭迎八方游客的到来。

接着我又看到一组灯竟然是:世博会的吉祥物——可爱的“海宝”灯展,形态可爱、各种姿态的“海宝灯”,向我频频招手!我也情不自禁地举起手,向它们招手,心里激动地说:“小海宝们我喜欢你们!我想和你们一起跳个舞……”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举起手机给我照几张了相,我可高兴了。

最后,我们来到豫园广场,看到一盏由几千只易拉罐组成的巨型虎灯,那一盏盏彩灯与易拉罐组合成威猛的老虎灯,别具一格、造型别致,赏灯的游客纷纷留影合照。

今晚的豫园,百虎迷人眼,海宝大拜年,彩灯如昼,烟火生辉,灯会里处处都是美景;古色古香的豫园商城今晚华灯高照,迎接着四面八方赏灯的游客。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

听妈妈说,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元宵味儿分外浓。路上的行人浩浩荡荡,队伍看不到头,大家像约好了一样,认识的不认识的,拉着家常,向广场聚拢。前来赏灯的人们汇集成人海,呈现出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

到了夜晚,鞭炮声此起彼伏。五颜六色的烟花,像火箭一样飞上了天空,照亮了大地,犹如天上的仙女撒下朵朵神花,为人们带来祝福。各种烟花争奇斗艳,时而翠绿耀眼,时而鲜艳夺目,时而金光灿烂。有的像闪烁的星星,有的像凌空而下的瀑布,还有的像短暂的昙花,真是“烟花飞舞闹元宵”呀!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在欢乐的闹元宵中,红红火火的大年过完了。

家乡的元宵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元宵。吃元宵,就是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正月15日那天闹花灯,吃元宵,逛花市,观礼花,猜灯谜,舞龙舞狮等等,来寄托人们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最有趣的还是属煮汤圆了,煮汤圆时汤圆七上八下,有时有的汤圆肚子没和住里面的东西漏了出来就会煮成一锅黑水,看起来还看起来免不了有些奇怪,并且在元宵节时爸爸还告诉了我一个关于元宵节的传说呢,请让我讲给你听。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被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震怒,便下令让天兵于正月15日放火,将人畜和财物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不忍心让无辜的百姓受难,便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众人听后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个老人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正月14,15,16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燃起鞭炮,焰火,天帝就以为人们被烧死了,大家听了后都点头称好,便分头准备,到了正月15这天晚上,天兵往凡间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火光,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了感激天地之女善心,从此每年的这三天,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点焰火放爆竹。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

今天过元宵节虽然是个阴天,却丝毫也不影响人们的心情,鞭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快来吃汤圆啦!”从厨房里传来妈妈的叫声。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快点!快点!”谁也不敢怠慢,人手一碗,大家立即吃了起来。妈妈一本正经地说:“吃了我做的汤圆,保证你们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吃完汤圆,爸爸带我和弟弟去看花灯。龠山园里火树银花,人山人海,人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许多小朋友牵着兔子灯走,那轮子摩擦着地面,发出一阵阵沙沙声,与人们的欢笑声相伴,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咦,那边的鱼会喷水。”我惊奇地叫道。这条鱼可漂亮了,全身五彩缤纷,尾巴还会动。我和弟弟飞快地冲了过去,弟弟被喷了一身水。他却并不懊恼,反而兴高采烈地高呼:“我中头彩了!我中头彩了!”

元宵节,真是一个令人欢欣的节日。直到晚上九点,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外面热闹的人群回到了家里。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每到这一天,乡亲们都忙着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游灯,用这些方式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今年元宵节那天晚上,妈妈煮了一锅香甜可口的元宵,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相,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吃元宵的来历。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元宵”又叫“汤圆”,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汤圆的外形圆滚饱满,象征团圆、幸福。看着碗里的元宵,我希望我们一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吃完热气腾腾的元宵,我们一家人便前往中骏世界城赏花灯。

夜色渐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世界城,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我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好。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

相传,天帝要将人间的魔兽以及牲畜、人类烧死,但一位仙女心地善良下凡人间,帮助人类在月圆时期燃灯,让天帝看到的是一片红红火火。

每年元宵节时,我都会带着弟弟妹妹去上花灯,花灯,各式各样,有刺绣精美的古人就在花灯上一眼扫上去,栩栩如生,有的简约朴素,有的装饰豪华……总让人停留此地,久久不能离开。

当然,夜晚乘坐小船环绕四周,那时的花灯配上明亮的夜空,更加迷人,如果晚上清静时,还会听见悦耳的风铃声。尤其是弟弟妹妹,总爱边听风铃声,边缠着大人讲故事。

故事听完了,望着那精致的花灯总会眼馋,又会苦求父母买花灯玩,得到喜欢的东西总会又蹦又跳,拿在手上“炫耀”。

大街上经常还会猜灯谜,这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有时候灯谜难一点,会让他们左顾右盼,大眼瞪小眼绞尽脑汁的冥想,有时猜不着,还有些失落和情绪。

但弟弟妹妹却总说:“反正也猜不着,不如回家做汤圆吃!”大人们也答应,到家后父母做着汤圆,弟弟妹妹总爱捣乱,把面粉吃的到处都是,时而自己成了大花猫。下面的汤圆出锅了,总让人口水流三尺,吃着美味的汤圆,心里美滋滋的。

元宵节就在快乐之中度过了,这也总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小朋友们,你们对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印象深刻呢?我对元宵节的印象最深。

我知道一个关于元宵节的传说,让我给你们讲讲吧。传说古时候凶禽猛兽横行人间,有许多人打猎。有一天,一只神鸟迷了路来到人间,被人们打死了。天帝知道后非常气愤,要让天兵天将在正月十五把人们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把这事告诉了人间。人们听后个个惊慌失措,最后一位老爷爷想出办法,让人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每户人家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以此来骗过天帝保住性命。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天帝往下一看,人间火光一片,响声震天,真以为人们全被烧死了。为纪念这次成功,才有了元宵节。

沿袭到今天,我们家乡的元宵节更加丰富多彩。记得妈妈跟我讲过,她们小的时候每到正月十四,家家户户的孩子们找来竹棒和稻草,让大人们扎成火把,浸上油。天一黑就点燃火把,一个个举着在田间来回跑,把田里的枯草点燃,远远望去,一条条火龙在田间舞动,一个个火堆熊熊燃烧,非常壮观。孩子们嘴里还念叨着:“人家的油菜像麻杆,我们的油菜像斗蓬。”这就叫作“正月十四照坏虫”,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预示着今年将是丰收年。可惜我们现在的小朋友看不到了。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每家每户都要包汤团,吃元宵。我们宁波的汤团特别有名,皮薄馅多,香滑诱人。勺一个糯糯的汤团咬上一口,芝麻馅一下子冲进嘴里,可好吃了。吃汤团预示着全家团圆,我就是这一天来到这个世界上和爸爸妈妈团聚的,所以特别喜欢这个节日。

家乡的元宵节精彩纷呈、令人难忘,至今还在我脑子里鲜活地展现。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我的家乡在缙云,家乡的元宵节到了,大街小巷可热闹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小孩呢。

先说舞狮吧。“大狮子”追着红绣球,时而上时而下,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四周翻滚,时而摇头摆尾,晃动身子满地跑,那一个个滑稽的动作总惹得大家开怀大笑。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跑前跑后,夹在人群中喜滋滋地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

你听:咚咚锵、咚咚锵……鼓声不断从远方传来,越来越近了,原来是高跷队又在表演了,大姑娘、小媳妇、小孩……都来踩高跷,她们戴着头饰,穿着长裙,踩着高跷走来走去,有的耳上垂着红辣椒,手里拿着大的烟斗,丑态百出,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闹花灯就不用说了,早已成“明星”了,五彩缤纷、造型繁多的花灯,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各式各样的彩灯数不胜数,有凤灯、龙灯、鱼灯、鼠灯、虾灯等动物形状的,而有些是根据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制作的,如“八仙过海”灯,“嫦娥奔月”灯、“仙女散花灯”……忽明忽暗,千姿百态,更令人目不暇接。

吃汤圆也是一种风俗。每个元宵节,妈妈都会买来汤圆烧给我吃,汤圆表达了亲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简单地说,吃了汤圆家家团圆,红红火火又一年。

烟花爆竹,更不可少,烟花给新年的元宵节带来了喜庆的气氛。……。

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每年元宵节刚过,我就在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早点到来!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我的家乡在梅州的蕉岭县,那个小村子里住着不少少数民族,因此每到过节的时候,少不了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县里总是格外的热闹。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些节目吧!

节目一:烧火龙。

烧火龙是我们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日,就我们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我们县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年元宵之夜举行火龙表演,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火龙表演十分的壮观,会有许多人来围观,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汇聚一堂,整个蕉岭县都沸腾了。

节目二:赏花灯。

不过,我们县元宵最为精彩的活动还是非赏花灯莫属了。我们这的花灯不同,蕉岭县的灯不同于北京的宫灯,上海的龙灯。这儿的花灯形式多种多样,风格独特,有纱灯、活景灯、吊灯、提灯等等,我最喜欢是活景灯,灯以戏剧民间故事为主题,赏完灯,也就看完了一部部民间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动物灯,记得我第一次看赏花灯的时候是在幼儿园,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花灯,只是觉得那些动物闪闪发光,十分漂亮。我要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妈妈,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哈哈大笑,笑声中我明白了许多关于花灯的知识。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来我这过元宵呢?我在这里等着你来哟。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元宵好,元宵妙。元宵好吃呱呱叫,赏花灯,猜灯谜,欢天喜地闹元宵”。一说到这童谣,我就想家乡的元宵节。

到了元宵节人们聚在一起吃“汤圆”的美好场景。家乡的元宵节历来都是十分红火、有趣的,现在就跟我来体验家乡过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吧!相信你一定会沉浸其中的。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正月十五”。各地元宵节的过法大都雷同,但家乡在这一天的热闹气氛,却是无与伦比的!早上天还未亮,人们就已经在准备元宵节的必备品——元宵了。元宵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或为实心,或带馅儿,陷主要有豆沙、白糖或包些核桃仁、花生米之类的,人们一般把元宵放进锅里煮,几分钟后,便煮熟了,把元宵盛进锅里,再加点汤,哇,圆圆的元宵像是一只只小鱼,在碗里“游来游去”,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咬一口,真是爽极了!元宵又叫做“汤圆”,因为“汤圆”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元宵是在晚饭时吃的,吃了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东西,寓意来年幸幸福福、团团圆圆。

吃完元宵,便开始跳起了火堆。天一擦黑,人们都纷纷下楼,把早以准备好的废纸、纸箱等堆成一个个小小的火堆,一般都是三个或六个,因为城里没有麦草,所以只能用这些东西来代替。然后把火堆点燃,那一团团的火苗像是在跳摇摆舞,从远处看,像是一条巨大的火龙。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跳着,小孩们不敢跳,只好由大人抱着跳,每个人脸上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似乎把一切忧伤,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听大人们说,跳火堆就是把一切不吉利的东西带走,在新的一年里能带来好运。

跳完火堆,就要看花灯了。家乡的花灯一般是摆在广场上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亮如白昼,人们拥挤着,观看着各式各样的灯,花灯真是五花八门,有得还真是叫不上名字,有老虎,有双龙戏珠,还有冰麒麟、金鱼、孔雀、大白菜、地球、大船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在濮阳,元宵节算是春节的尾巴。(模仿斯妤的《除夕》写作)。

早晨第一缕阳光射进房间,我伸个懒腰,便起了床。母亲早已经起来做饭、打扫卫生,为的是在元宵节这天精细的准备过节的东西。

上午、中午,一家人几乎与往常一样,普通到让我很多次都忘了节日。真正欢乐的是晚上。

下午临近黄昏,全家人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母亲端着热气腾腾的汤圆从厨房走出来,属于我们的“元宵节”就开始。

吃完汤圆,收拾好桌子,姑姑找到元宵晚会,一会家人便聚在客厅,看起了元宵晚会。

大人们轻松,小孩子们可不闲着。什么薯片、巧克力、糖果……都将它们从自己的“积蓄”里取出来,然后带着零食出门“游荡”一圈,但玩的时间不能太长,基本上二十分钟就回来了。在小区里玩滑板、捞鱼,更多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再赏赏花灯,回到家时零食早已经没了,我与弟弟便与大人们一起聊天、看电视。

猜灯谜,一般都由我主持,从网上搜索一些灯谜,然后挑选几个有趣的灯谜,让其他人去猜。有时看到他们抓耳挠腮的样子,不由得让人感到好笑,最后只好把答案告诉了他们。

一眨眼,到了夜晚,元宵节也算是告一段落了。老人们先去睡了,随后便是父亲、姑姑、母亲,最后万不得已,我与弟弟才肯不情愿的睡下,但心里总是开心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