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汇总17篇)

时间:2023-11-07 23:04:28 作者:雨中梧 实用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总结和感悟。接下来是一些家庭主妇的心得体会,她们通过生活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家庭管理的方法。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

寒假里我认真地阅读了彭兴顺的《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读后让我感触颇深。正如书中开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唤醒”,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灵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自主创新意识,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也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对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师要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在过去许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我对自己的学生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这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学生,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孩子才会亲近你,这样你才会感到人生有意义,学生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教师要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当然也要严宽适度。对学生的承诺要兑现,讲诚信,懂得感恩。总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才会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谈及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要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做好学生的在校习惯养成教育,并且与家长共同,使之积极配合做好其他的教育工作。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思考,教会拥有知识的方法;不仅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不断鼓励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自信,还要不断发现学生进步的轨迹,肯定他们努力的结果……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那么你的宽容、关爱、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做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更不是为了让学生感谢,但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好老师,就是对从事这份职业的最高奖赏。教师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灯下面对洁白的四壁,静静地守候寂寞,扑去心灵的尘土去守望教育,构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长,挥去眼前挡住我们前进的细沙,追求教育的真谛。

《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

看完《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多。下面结合我在书中看到的经典的话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在了解孩子方面有着每一句话:在遇到孩子犯错时,应先问"是什么"、"为什么"、再问"怎么办".

看到这句话,我就进行了自我反思,作为班主任的我平时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没有做到这些?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就是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班内往往一天都会有多次违纪,几乎天天被通报,天天看着这些违纪刚开始还自我安慰:没事,孩子么终归是孩子,如果不说不闹天天闷在教师宿舍里那还叫孩子么?会原谅他们,细心地问问为什么违纪啊,以后不能在违纪了。可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一次两次,往往一个宿舍每天都有违纪,长期这样在好脾气的人也会急了。或许还有第二种可能,违纪就违纪,虱子多了不咬人,随他去吧。想想其实这两种选择都不可取,不过我们能怎么办呢?读完这本书,我有些想得开了,分和钱都没学生们的成长重要,还是多问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耐心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一切为了孩子。

2、在把孩子当孩子部分有这么一句话: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秩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事情。"还有把孩子当孩子,孩子就意味着不成熟和不完善,只有不成熟才有成熟的需要,只有不完善才有完善的可能。丁玲说过:"调皮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是啊老人们也常说:小时不蹭,长大了没用。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帮小孩子跑到干涸的河里摔跤、烧荒、偷地瓜烤地瓜吃,那时自己垒的土灶现在想想也不一定能垒出来。春天,自己扎风筝,用废旧的塑料布扎八角风筝;夏天,扛着梯子到处掏鸟窝;秋天,那是收获的季节,掰棒子,烧棒子吃;到了冬天,特别是过年的时候,鞭炮是放不起,我们自制洋火枪。虽然时时都伴随着危险,但童年却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

现在的孩子们没有童年,他们成长的太快,也成熟的太快。在没有到成熟的季节就已经成熟,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最具创造性的年龄,错过了动手操作的好时机,陪伴他们的只有电视、电脑和作业。

3、把自己当孩子部分,陶行知说:"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玩儿,一块儿做工,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老师和学生不是警察和小偷,也不是猫和老鼠,而应该是长辈和晚辈,是朋友,是玩伴。看完书现在想想有时我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到操场上去参加他们的体育课,和他们一块儿跑步,一块儿做操,一块儿做游戏。累了会躺在塑胶跑道上合眼休息一下,这是会有许多的孩子围拢过来,用假草皮叶子挠我的鼻子,我不会生气,因为那时我感觉我也变成了一个孩子。军训的时候我会和孩子们一块儿唱歌,拔河比赛时我会和孩子们一块儿努力,利用好课外的时间多和孩子们玩玩儿,我感觉有一颗童心不会变老。

4、在赏识孩子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有哪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好孩子,又有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呢?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句鼓励性的话就可以让一个孩子高兴很久,甚至可以改变他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也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批评会刺痛他的心,或许他会记你很久。我有这样的记忆:高中时我因为一道物理题不会,满怀期望的去问物理老师,可是老师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扇了我一巴掌,说:刚讲过的题还不会,你刚才在干嘛了?就是这一巴掌和这一句话让我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没有了兴趣,物理成为我高中学习的最大短板。

5、关注问题学生,发现他们的优势和特长,记得与学生交往中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往往都会令学生感动,从而亲近老师。

许广瑞是我班的一个问题学生,因为她的存在影响到了全班同学的学习。上一学期我们斗了很久,效果并不是很好,直到考试前的一周,因为他的一次错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我们谈了整整一节课。谈完以后我写了一篇博文《我努力,我改变,我优秀》下面分享一下:

班级内一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困惑我一个学期了,他的名字叫许广瑞。在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在新疆建立了一个工厂,这样,父亲常年在外很少有回家照顾孩子的机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父爱,父爱是严肃、刚强、博大精深的。()缺少了父爱孩子就会缺少责任心,缺少担当。许广瑞的小学是从贵族学校开始的,那里的学生比较少,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比较放松,这样学生们就又少了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下半年,许广瑞转学到了市实验小学。在那里他生活的也不是很快乐,因为,他回忆说班里一有什么违纪或不好的事情,老师首先要找到他。在这种长期的重复强化下,许广瑞慢慢的也开始认为:我就是一个搞怪的孩子,我应该用这样的方式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现在想想我这一学期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其实我的各种惩罚同样是在对他错误的强化,让他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遵守纪律的调皮孩子。

其实,这个孩子的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头脑聪明,反应快,特别是数学学习非常优秀;在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计划的规定好自己的时间,学习、练字、读书,他可以连续两小时沉浸在书中。练字的时候非常认真,这两点我很难做到;可以很耐心的照顾自己的妹妹,虽然有时候也缺乏耐心去教妹妹画画,但还是比较负责的;从小在母亲的督导下已经变得很优秀,我想只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他还没有真正的适应。写到这里我有一种家访的冲动,真想去看看许广瑞的家,看看他生活的环境,或许他更适合在一个独处的环境中学习。

对许广瑞教育的改变是从上周六开始有计划的。周六我去了姑父家,他是一名政治老师同时担任学校的心理辅导师,我认真地请教了一下,大体说明了情况,从中了解到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缺少了责任感,担当的意识,这一个可以和他共同制定一个目标,慢慢的进行改变。

回想一下,其实许广瑞也不是那么不讨人喜欢,虽然和同学们相处的不是很融洽,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支持他。在以前的教育过程中我对他实行过惩罚,他从来没有和我顶过嘴,都是很认真的去完成没有怨言;我也认真的和他交流过,我们的谈心很愉快,有时候可以交流两节课;我还把他写的字贴到我的办公室,以此来鼓励他,让他知道老师很在意他;班里的板报我会征求他的意见,所有的大字板书都是由他完成,也给他很大的信心。多种的教育方式下,我们的关系一直很融洽。

昨天晚上自习课,许广瑞又违纪了我是带着火进的教室,但是见到他脸上、手上的墨水,画得像小猫一样,差点没笑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我带他到我办公室用香皂和温水亲自给他洗干净,整个过程他都非常老实,任我摆弄。洗完以后让他照照镜子,慢慢的他笑了。或许已经有什么东西触动了他的心灵,我想是我的行为打动了他。我们共同练了两节课的字,最后我们认真的制订了寒假和下学期的目标,因为许广瑞写字认真好看,班里写奖状的任务我也交给了他。在写奖状的过程中,许广瑞轻轻地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有奖状?我说:现在不行,这不是施舍的来的,需要你付出努力,相信你如果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下学期就可以赢得属于自己的奖状了。他肯定的点点头,我想这事成了,相信下学期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会见到一个不一样的许广瑞。

昨天晚上我就和许广瑞说:当你静下来的时候非常可爱。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只不过我们没有细心的去观察。当然,班里有这么多的孩子,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细心观察,总有遗漏的,可能更多的爱给了调皮的孩子,忽略了老实听话的孩子。每一级孩子毕业后留在老师印象中的往往是调皮的孩子和表现优秀的孩子,或许我们应该平均去分配我们的爱了,给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唤醒教育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这就是唤醒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必须坚守不变的初衷。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悟到了唤醒教育的真谛,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效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唤醒教育是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唤醒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并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以期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它不是简单地教育学生如何答题,而是从源头上改变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认识,让他们在学习中掌握真正的能力和技巧。唤醒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积极主导,学生自觉参与,家长配合支持,三方面合力协作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唤醒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自由多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其次,实现教育与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体现学科知识的融合。接着,强调基于现实情境的学习,使学生更能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后,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鼓励和激励学生发挥个人优势。

第三段:唤醒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唤醒教育的实施对于学生和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尤为重要。一方面,它能够培养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能力,使学生成长为有用之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唤醒教育把学生多元化的特点和需求融入课程中,让学生在兴趣和爱好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在工作、生活中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唤醒教育的实施需要具备以下基本要素。首先是思想理念,即在教育中唤醒育人意识和育人使命。其次是方法手段,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符合唤醒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要求。第三是课程设计,即唤醒教育应该注重课程的开发创新,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是学生体验,即唤醒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体验。

第五段:唤醒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在唤醒教育的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困难和挑战。我在课堂上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PBL、小组讨论等模式,希望能够唤起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然而,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于这些方法并没有积极的反应和参与,甚至出现了“偷懒”、“敷衍”等现象。于是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重新分析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寻找适合任何学生的教学方法。最终,我使用了个性化教学法,并引导学生定期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些措施,我终于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

唤醒教育不是一味追求眼前的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审美、判断和创造能力。我们要始终坚持唤醒教育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让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茁壮成长。唤醒教育,让我们共同践行。

唤醒教育心得体会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塑造我们的性格,让我们成为有用之人。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有许多教育缺陷,造成许多年轻人的困惑和迷茫。这时候,“唤醒教育”便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段:理解“唤醒教育”

“唤醒教育”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并非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实践。这种只是模式厚重以前的的教育方式不同,唤醒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唤醒教育的实现,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建立自由有序的教育环境,从而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人际沟通能力。

第三段:经历“唤醒教育”的亲身体验。

在我接受“唤醒教育”方式的教育体系中,我们被鼓励去尝试新的东西,去展示自我,不再局限于模板和框架。学校给我们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更加自由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主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变得更加活跃,发挥出的潜力也越来越大。

第四段: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教育。唤醒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更是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主和有思想,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第五段:总结。

“唤醒教育”是一种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的教育方式,鼓励我们探索未知、实践创新,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自由。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在更加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壮大自我。唤醒教育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能够更加大胆地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和机遇。

教育唤醒生命心得体会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它能够唤醒人们的内心,激发人们的潜能,使之成为有用之才。在长期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唤醒生命,让我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努力着。

一、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素质,不仅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谋求更高的成就,拥有更加自主的人生。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和家庭最大的投资,因为教育承载了培育未来人才,维护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智力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唤醒人们的内心,让人们真正实现价值和理想。教育是人生的长期过程,教育唤醒生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学习,社交,运动等多种形式发掘自己的潜能和特长,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教育能够唤醒生命,让人们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追求,从而彰显人生的价值。

教育唤醒生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首先是在教育体系中设定明确的目标,让人们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方向和目标。其次是要不断强化对于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意识,让人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最后是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人们内心的热情和价值,从而让人们成为更加有价值和富有经验的人。

教育唤醒生命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任务,需要不断去完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对于学生而言,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并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实践,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收获。对于家长而言,则需要积极关注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理解孩子并认真引导,从而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则需要不断去完善自己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唤醒生命是一项长度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追求。但是,只有通过教育和培养,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让教育成为我们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教育唤醒生命心得体会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建设,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才,更是为了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生命力和热情,让他们拥有更加充实的人生。在我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逐渐认识到教育唤醒生命的重要性,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在未来的生活和职业中取得成功。但教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自我认知。优秀的教育应该培养出一个积极、乐观和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教育唤醒生命的方法很多,最根本的是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如何通过自我认识和情感沟通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各种社团、课外活动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新的事物和发掘自己的潜力。

教育唤醒生命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每个人认清自己内心的渴望和目标,更加明确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方向。同时,它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中做出更加出色的表现。

第五段:结语。

总之,教育唤醒生命可以让每个人都拥有更加丰富和精彩的人生。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应该充分关注每个学生内心的需求,帮助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应该把教育看做是一项持续的工作,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在美国,小学教育便设置了这样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划并行动、学会享受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断、如何将想法明确地告诉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品格教育的课程。如同理心、尊重、勇气、幽默、责任感、毅力、忠诚、诚实、合作、宽容、公民意识和原谅等等,以上这些课程在我们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甚至连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还需修炼。在生活中,种种行为规范其实就是从很小就开始潜移默化了,并不是像我们只是喊喊口号,或者只是关注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多用的“琴棋书画”。事实上,中国家长很多年前已经意识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怎么样才算不输在起跑线上,只有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自信和健康的体魄,以及兴趣、独立思维和健全的人格,才算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当今中国却是歪曲其本意,拔苗助长。做了很多完全是违背孩子兴趣与意愿的东西,他们从小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只要他们认为是对的,就会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去努力实现他们自身的愿望,而不是孩子的愿望。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思想、精神和文化的传递,即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在一个课堂纪律良好的班级,学生们聚精会神得在学习二次方程的解法,也顺利掌握了方法。但是教师教会他们解法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否就是教育的结果?掌握解二次方程式的方法,只是磨练大脑的过程,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所以我们不能把学生变成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为了考试而考试。这个观点,北大教授郑也夫已强烈地呼吁过,不要把孩子变成“考试的机器”。

当然中国的教育在这几年里也正悄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考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中。从以前由全国统一命题发展到现在由各省市自主命题,很多重点大学还开始了自主招生的项目。就像今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还向全省人民开放征求意见。这所有的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教育的“进步”。

但是相比国外教育,我们还是相差得较远。几年前,美国一支研究小组特意派队来中国,调查中国的教育现状。回去之后,交出了一篇3万字的论文--中国还不足为惧,因为中国式的教育都是填鸭式的。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高考指挥棒在转,彻头彻尾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完全偏离了育人的目标。那种超前教育和额外教育把天真烂漫,充满活力的孩子培养成呆若木鸡的考试机器。而最终被认为判断“教育”成功与否的高考,考得却是他们一辈子都用不到的知识,而这些一辈子都不用的知识却可能决定了他们一辈子。但最基本的与人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这些影响人一生的东西却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失。最后美国研究小组得出结论: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严重抑制了其发展,所以现阶段无需畏惧中国。

前段时间,央视一台节目提出了,对“中国式过马路说不”。为什么义务教育普及了那么多年,大学教育开放了那么多年,却连最基本的行为规则都没有掌握好。而越来越多的国人踏出国门之后,发现国外的人们是那么谦让、有礼、包容。再对比国内,反而只有几百年历史的西方国家看上去比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更像是有文化底蕴。就像在英国,可以微笑地接受陌生人和你拥抱、和你击掌;在那里,坐公车不要排队,因为大家都谦让地让彼此先上;在那里,你可以对英国人说:你们的食物是垃圾(englishfoodisrubbish),英国人却很有风度地笑笑回复到:我喜欢中国食物(ilovechinesefood)。

国外教育从幼儿到中学的培养重点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本能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反而把知识的传授放在次要。同时在知识的传授上,他们更注重对学生的激发和引导,引导学生去自己寻找答案,发现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培训学生的一种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看国内的教育,却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掌握知识,但是这种单纯靠记的方式只能用来应付考试,对学生来说,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靠记忆能够掌握的,没有用于实践的知识,是很容易被遗忘的。

而高中和大学更是对学生培养的关键时刻。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还是处于对自我比较懵懂的一个阶段,自我认识还不是很清,到了高中阶段,自我个性和意识的快速萌发,使得学生的自主性越来越强。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更是要从激发引导中下手,而不是去强压给学生。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愿学、想学、要学。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不可获缺的。呼吁家长们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陪孩子聊聊天,打打球,玩玩耍或当孩子忠实的倾听者,这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正能量。在这里,我呼吁各位家长,在觉得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和未来时,能够调转过来,思考一下自己其实是孩子的未来,家长的行为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在的“你们”可能就是“孩子”未来成长后的样子。

现在整个教育界都已经意识到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人受教育的曲线上,就传授专业知识这一点上是由疏到密。而在能力思维和人格培养上,是由密到成功。

俗话说,成功者总是奋力去找方法,失败者总是奋力去找借口;成功者将想法立即付诸于行动,失败者总是在犹豫不决。所有的成功来自于勤奋。在哈佛的夜晚,最耀眼的不是舞会的欢声笑语,也不是lv的名包和豪华的跑车,而是100座图书馆的温暖灯光。座无虚席的图书馆,四处可以看到奋笔疾书的学生,半夜2点的哈佛校园,才是夜晚的开始;哈佛早晨的草坪上、走廊里、长椅上躺着疲惫的学生,可以看出昨晚整夜奋战的痕迹,路人们都轻轻而过,从不会有人去打扰他们的休息。

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更加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要努力去回归教育的本源,还需我们不断地向各行各业宣传、呼吁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赶上和超越西方各国,传承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教育及唤醒心得体会

教育是培养人的心灵与智慧的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到良好的教育是成功的关键。然而,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应付,它更应该是一种唤醒人们内在力量的过程。我从我的教育经历中体会到,教育与唤醒息息相关,它们相互促进并共同引领着我的成长。

首先,教育为我提供了广阔的知识与信息。在学校里,老师们耐心细致地传授知识,教我各种学科的基础,为我建立了扎实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让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让我能够直面世界多样的挑战。同时,教育也为我打开了通往更广阔知识世界的大门。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我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知识,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动态。这些帮助我拓宽了视野,培养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精神。

其次,教育激发了我内在的潜能。在学校里,除了传授知识,老师也注重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和竞赛,我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能。我参加了学校的音乐社团,发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并在演出中获得了独特的成就感。我还参加了数学竞赛,通过思维的锻炼,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而教育的目标就是唤醒并发展这些潜力,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成就。

同时,教育还培养了我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在学校的班级里,我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我们一起探索、学习和成长。老师们也教会了我如何与同学和其他人和谐相处。这些人际交往的经验让我懂得了沟通、合作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这些技能不仅在学校里有用,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场中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也意识到教育并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接受,而是一种终身的学习过程。在学校毕业后,我发现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通过阅读各种书籍、参与各种培训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继续成长和学习。我发现,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断唤醒自己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永远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提升自己。

总之,教育是一种终身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它为我们提供了知识与信息,激发了我们内在的潜能,培养了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同时,教育也应该是一种唤醒人们内心力量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并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中不断提升。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教育的机会,用教育唤醒我们内在的力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育叫唤醒心得体会

教育是一种叫唤,唤醒人们内在的潜能和智慧,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自我实现。而我对于教育这个话题的看法,是建立在我自身教育经历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对于教育的各种需求和变革所得出的体会和看法。从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我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第一段,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教育是唤醒人类内在的潜能和智慧的一种方式,是人类适应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其成为能够自主学习、创新思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公民。因此,教育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并以此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观。

第二段,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非常重要,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来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将学科内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借助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段,教育的需求和变革。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知识传授场所,还是一个涵盖多元化学生诉求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基础科学知识,还学习应对现实社会和生存挑战的实用技巧。因此,学校必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公共教育的融入问题、学生视野拓展问题、环境保护教育问题、创业教育问题等等。实现这种变革和需求,就需要教育机构和政府采取更加积极和灵活多变的方式,加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指导,建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机制,以更加适应时代的进展和需求的变化。

第四段,师生关系和互动。

优质的教育不能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教师应该拥有相应的教育知识和技能,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和真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开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一对一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第五段,教育的未来展望。

教育是永远变化和发展的模式和形态,任何一种教育方法和手段都不能永远完美,都有其必要的发展阶段和转型期。当前,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正在发生相当程度上的改变,而更高级别完善的教育发展模式也正在逐渐形成,并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逐渐实现覆盖整个社会和各个领域。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创新的态度,积极探索教育的未来模式,促进教育和时代的畅通对接,为创造更为美好而充满幸福和灵魂的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教育唤醒人们内的潜能和智慧,使个体成长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而对于教育的看法和思考,应该立足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采用更加适应性较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全面培养学生和个性化指导学生的目的。同时,教育未来的展望必须紧密联系时代的进展和需求的变化,促进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地发展,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笔记

按照要求,我利用寒假仔细阅读了彭兴顺教授的《教育就是唤醒》,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要唤醒人民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全书分为八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通读下来,我认为不光是唤醒教师,同时还要唤醒家长。我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家长,读了这本书受益良多。

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作为教师,唤醒是教育的手段。面对学生我们要有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尤其是面对一些后进生时,教师更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时,唤醒也是教育的艺术。面对学生,教师要有一双赏识的眼睛,这样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时时、事事贴近学生,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有关调查发现: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确立人生目标,因为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当孩子朝着某个目标奋斗时,还需要我们家长的全力支持、配合,而不是冷嘲热讽、指手画脚的旁观。告诉孩子:当一个人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追求梦想,无论做什么,都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都能把人生的每一个乐章奏得响亮,这就是成功。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重视和加强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让孩子学会负责,对国家发展、个人幸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责任感是支持孩子人生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是高素质人格的保证和动力,是一个人将来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品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也是为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去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互相沟通,肯定进步,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并适时调整教育方案,这样孩子的责任心就可逐渐形成。所有这些,都要求家长能够持之以恒。而家长本身的持之以恒又给孩子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孩子责任心的养成。

育人育心,浇树浇根。唤醒教师、唤醒家长都是为了唤醒孩子,唤醒他们的责任和良知、唤醒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成就美好的明天,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与唤醒。"教育的功能就是唤醒人们心灵当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们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

通过读完本书我深有体会,深深地感悟到: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老师,我们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业不精,人师之大忌;德不正,为人师之大害。"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始终敬畏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提升自我心理素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做一个"爱教"、"会教"的好老师。

自古以来,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老师也一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成功。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的差异参差不齐,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通过对本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爱的智慧,爱的科学和爱的艺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暂时没有教好的孩子!因此,用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童心、责任心和信心。教育孩子的过程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学会观察,善于倾听,及时做好家访,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最后要亲近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学生要做到关怀、宽容、关注和赏识。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所说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导致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有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所以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应该给孩子做好示范,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并且在引导的道路上要讲究科学,循序渐进,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自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是潜力股,老师应该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善待孩子的优势智能,并去开发他的潜能,给孩子提供成功的动力,这不仅仅只是老师的任务,也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的目标,增强自信心理,激励孩子对自己的目标付出实际行动,并一步一步为之奋斗,最终走向成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用美德去占据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装满宽容上路,始终守住诚信,还要教会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需要老师、父母与社会去共同灌溉,让孩子的心灵沾满了美德。

因此,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笔记

利用寒假和开学两周的时间看完《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多。下面结合我在书中看到的经典的话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在了解孩子方面有着每一句话:在遇到孩子犯错时,应先问“是什么”、“为什么”、再问“怎么办”。

看到这句话,我就进行了自我反思,作为班主任的我平时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没有做到这些?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就是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班内往往一天都会有多次违纪,几乎天天被通报,天天看着这些违纪刚开始还自我安慰:没事,孩子么终归是孩子,如果不说不闹天天闷在教师宿舍里那还叫孩子么?会原谅他们,细心地问问为什么违纪啊,以后不能在违纪了。可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一次两次,往往一个宿舍每天都有违纪,长期这样在好脾气的人也会急了。或许还有第二种可能,违纪就违纪,虱子多了不咬人,随他去吧。想想其实这两种选择都不可取,不过我们能怎么办呢?读完这本书,我有些想得开了,分和钱都没学生们的成长重要,还是多问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耐心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一切为了孩子。

2、在把孩子当孩子部分有这么一句话: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秩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事情。”还有把孩子当孩子,孩子就意味着不成熟和不完善,只有不成熟才有成熟的需要,只有不完善才有完善的可能。丁玲说过:“调皮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是啊老人们也常说:小时不蹭,长大了没用。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帮小孩子跑到干涸的河里摔跤、烧荒、偷地瓜烤地瓜吃,那时自己垒的土灶现在想想也不一定能垒出来。春天,自己扎风筝,用废旧的塑料布扎八角风筝;夏天,扛着梯子到处掏鸟窝;秋天,那是收获的季节,掰棒子,烧棒子吃;到了冬天,特别是过年的时候,鞭炮是放不起,我们自制洋火枪。虽然时时都伴随着危险,但童年却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

现在的孩子们没有童年,他们成长的太快,也成熟的太快。在没有到成熟的季节就已经成熟,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最具创造性的年龄,错过了动手操作的好时机,陪伴他们的只有电视、电脑和作业。

3、把自己当孩子部分,陶行知说:“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玩儿,一块儿做工,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老师和学生不是警察和小偷,也不是猫和老鼠,而应该是长辈和晚辈,是朋友,是玩伴。看完书现在想想有时我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到操场上去参加他们的体育课,和他们一块儿跑步,一块儿做操,一块儿做游戏。累了会躺在塑胶跑道上合眼休息一下,这是会有许多的孩子围拢过来,用假草皮叶子挠我的鼻子,我不会生气,因为那时我感觉我也变成了一个孩子。军训的时候我会和孩子们一块儿唱歌,拔河比赛时我会和孩子们一块儿努力,利用好课外的时间多和孩子们玩玩儿,我感觉有一颗童心不会变老。

4、在赏识孩子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有哪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好孩子,又有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呢?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句鼓励性的话就可以让一个孩子高兴很久,甚至可以改变他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也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批评会刺痛他的心,或许他会记你很久。我有这样的记忆:高中时我因为一道物理题不会,满怀期望的去问物理老师,可是老师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扇了我一巴掌,说:刚讲过的题还不会,你刚才在干嘛了?就是这一巴掌和这一句话让我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没有了兴趣,物理成为我高中学习的最大短板。

5、关注问题学生,发现他们的优势和特长,记得与学生交往中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往往都会令学生感动,从而亲近老师。

许广瑞是我班的一个问题学生,因为她的存在影响到了全班同学的学习。上一学期我们斗了很久,效果并不是很好,直到考试前的一周,因为他的一次错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我们谈了整整一节课。谈完以后我写了一篇博文《我努力,我改变,我优秀》下面分享一下:

班级内一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困惑我一个学期了,他的名字叫许广瑞。在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在新疆建立了一个工厂,这样,父亲常年在外很少有回家照顾孩子的机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父爱,父爱是严肃、刚强、博大精深的。缺少了父爱孩子就会缺少责任心,缺少担当。许广瑞的小学是从贵族学校开始的,那里的学生比较少,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比较放松,这样学生们就又少了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下半年,许广瑞转学到了市实验小学。在那里他生活的也不是很快乐,因为,他回忆说班里一有什么违纪或不好的事情,老师首先要找到他。在这种长期的重复强化下,许广瑞慢慢的也开始认为:我就是一个搞怪的孩子,我应该用这样的方式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现在想想我这一学期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其实我的各种惩罚同样是在对他错误的强化,让他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遵守纪律的调皮孩子。

其实,这个孩子的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头脑聪明,反应快,特别是数学学习非常优秀;在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计划的规定好自己的时间,学习、练字、读书,他可以连续两小时沉浸在书中。练字的时候非常认真,这两点我很难做到;可以很耐心的照顾自己的妹妹,虽然有时候也缺乏耐心去教妹妹画画,但还是比较负责的;从小在母亲的督导下已经变得很优秀,我想只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他还没有真正的适应。写到这里我有一种家访的冲动,真想去看看许广瑞的家,看看他生活的环境,或许他更适合在一个独处的环境中学习。

对许广瑞教育的改变是从上周六开始有计划的。周六我去了姑父家,他是一名政治老师同时担任学校的心理辅导师,我认真地请教了一下,大体说明了情况,从中了解到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缺少了责任感,担当的意识,这一个可以和他共同制定一个目标,慢慢的进行改变。

回想一下,其实许广瑞也不是那么不讨人喜欢,虽然和同学们相处的不是很融洽,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支持他。在以前的教育过程中我对他实行过惩罚,他从来没有和我顶过嘴,都是很认真的去完成没有怨言;我也认真的和他交流过,我们的谈心很愉快,有时候可以交流两节课;我还把他写的字贴到我的办公室,以此来鼓励他,让他知道老师很在意他;班里的板报我会征求他的意见,所有的大字板书都是由他完成,也给他很大的信心。多种的教育方式下,我们的关系一直很融洽。

昨天晚上自习课,许广瑞又违纪了我是带着火进的教室,但是见到他脸上、手上的墨水,画得像小猫一样,差点没笑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我带他到我办公室用香皂和温水亲自给他洗干净,整个过程他都非常老实,任我摆弄。洗完以后让他照照镜子,慢慢的他笑了。或许已经有什么东西触动了他的心灵,我想是我的行为打动了他。我们共同练了两节课的字,最后我们认真的制订了寒假和下学期的目标,因为许广瑞写字认真好看,班里写奖状的任务我也交给了他。在写奖状的过程中,许广瑞轻轻地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有奖状?我说:现在不行,这不是施舍的来的,需要你付出努力,相信你如果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下学期就可以赢得属于自己的奖状了。他肯定的点点头,我想这事成了,相信下学期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会见到一个不一样的许广瑞。

昨天晚上我就和许广瑞说:当你静下来的时候非常可爱。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只不过我们没有细心的去观察。当然,班里有这么多的孩子,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细心观察,总有遗漏的,可能更多的爱给了调皮的孩子,忽略了老实听话的孩子。每一级孩子毕业后留在老师印象中的往往是调皮的孩子和表现优秀的孩子,或许我们应该平均去分配我们的爱了,给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

在我校读书月活动中,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一本书——《教育就是唤醒》,从书名就能看出是一本很吸引人的书。

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这本书,说心里话,确实学到了不少的教育理念,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看了这本书后,有些问题也就不算问题了。

彭兴顺教授这本书共有八讲,主要是从教师和家庭两个环节阐述教育。

其中我印象较深的是第二讲和第五讲的内容。

现在我就第二讲《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和第五讲《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内容谈谈我的感想。

第二讲开篇就问:我们做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好教师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答案有爱心、能力、专业素质、责任感、亲和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等。

大家都说的不错,教师除了具有这些条件外,彭教授认为就是'爱教、会教'四个字。

我也挺赞同教授的说法,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是爱学生,再就是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

书中把教师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生存型教师——无奈的苦涯,看书中所举的例子,自己偷偷的笑呢,其实我在教学中也存在例子中的某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较消极或被动教学,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无可奈何的选择,我是不是要重新认识我的思想问题呢?改变一下我的思路呢?我能不能把这份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呢?第二种,享受型教师——吃苦也是享受。

有时想老师应该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教师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赏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

学生成长,教师快乐。

我现在的教学中,基本能达到这种类型的教师,和学生们在一起很快乐。

爱孩子、爱学校、爱事业——而当教师。

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教育是一首诗》中说:'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你能从平凡中品味出伟大,从失败中咀嚼出成就;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

'看完名人所说的,是不是真的感到幸福的多。

第三种,发展型教师——创造的快乐。

作为这一类型的教师,我们确实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师的工作中,我们都应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如果教学没有反思,让自己的认识停留于知其然而不去探究其所以然,是不明智的教育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更新自己的观念,自觉调整决策与行为,在提高认识水平的同时也争取实践的成功。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漫谈边教学边研究》一文中说:'他在教学中始终处于发现和创造的激情中,始终处于体验与享受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快乐中,职业道德更为坚定,专业精神也不断丰盈。

'我们在工作中就缺少创造性及研究性教学的精神。

书中第五讲《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不管作为家长,还是教师,在我的生活及教师生涯中,我认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小学的前三年和中学七年级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关键几年。

苏联作家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第五讲主要从三个方面谈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不良习惯成因分析和如何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家庭幸福。

不利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学生不良习惯的发源地,许多不良习惯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往往是在家长身上。

一是家长缺少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意识,认为树大自然直,未能抓住机遇的最有利时机。

二是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们所做的事情都让大人做了,表面上是在帮助孩子,实际上却在阻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

三是有

的家长虽然想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但是缺乏有效的方法。

另外,存在缺陷的学校教育也是学生不良习惯的生长区,在家庭中的不良习惯带到学校,学校在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其它方面,不良习惯一直延续下去,后果在不断蔓延难以收拾,并且老师的习惯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最后,不尽如人意的社会影响是学生不良习惯的助推器。

本讲中的第三部分是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在书中教给了我们很多,例如,以身作则,良好示范(举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强调四个字:开始,坚持。

在教育中行为习惯的要抓住两个转化,即从认识向行为的转化,从行为向习惯的转化。

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有以下的习惯的养成:1.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均衡营养;2.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形成规律;3.自理习惯:力所能及,自强自立;4.学习习惯:积极主动,步步为营。

习惯的养成要讲求科学,循序渐进。

教育要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也是一门学问(好好学习,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头事。

我看完的这本书后,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一种学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些问题是我们家长所犯的通病。

看完书,自己有所反思,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需要改正,掌握正确的方法,教育我的学生和孩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

”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这段话是彭兴顺老师在《教育就是唤醒》自序中所言,深受感动,唤醒了内心对教育的渴望。

阅读此书,其中对于“如何成为名师“感受最深。

下面从“关于读书、关于从教”两方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关于读书

所有成功的人士都离不开读书、学习、反思,这是最近耳濡目染励志个案得出的一个共同点。

天下第一好事就是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收藏和阅读数量的教育,科学、人文等方面的书籍,是不可思议的。

新东方合伙人之一王强在《读书改变人生》一文中提到:他有一个座右铭叫“读书只读一流的书”——他觉得读书一定要读一流的书,做人一定要做一流的人。

第一,一定要读经典,读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命轨迹的书籍,能比别人走得稍微远一点的保证。

因为那些书不是字,是生命,而这些生命对读者的生命来说,是一种引领。

第二,一定要读哲学。

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

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读历史。

历史对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生活场景进行了最接近真实的描述。

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领略人类经历的甜酸苦辣、成功和失败、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读历史。

第四,心理学要读。

像弗洛伊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拆解的是人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怎样协调运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

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

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的力量的王国,这个王国是被心灵完全拥有的,在这个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丰富而伟大的灵魂。

当一个人的心灵完全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灵魂的承受能力会有多么坚强!因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来支撑他的生命。

的确!“书到用时方恨少”!最近在写自己的硕士论文时,着实感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可谓则亦此!对于许多问题,不知从何谈起,其内含的因素有哪些,该如何挖掘与延伸,故此,虽认真努力,但也无法深钻,并享受到研究的快乐!可悲!

二、关于从教

在书中,作者关于名师的成长经历中,不止一次提到“智慧”和“思维”二字,我想这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所必备的,也是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获取的。

要做到这两点,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创新。

(一)变思维

国际公认的教育技术领头人alan认为:在全球经济化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培养的孩子具备以下三种技能:一是需要教会学生学会处理海量信息。

二是需要从幼儿园开始教学生学会全球交流。

三是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自我导向,并懂得如何不断组织自己的学习。

要培养孩子这些技能,我们要改变以往 “不敢、不愿、不会”的“三不”情绪,有冲动没行动的学习态度,敢于尝试,敢于失败。

在日常教学中,我能运用phonic、先学后教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律;对以往单一、有趣游戏进行改造,朝着有趣有效的方向努力,发挥游戏的最大效益;不惜放慢教学进度,提供多种情景锻炼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使学生明白知识的语用功能;调整教材内容,通过文本再构,整合知识,通过语篇输出,建立系统学习体系……对于这些新颖的教学理念,自己是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尝试,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会阅读相关的书籍,找到行动背后的理论根源,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

如阅读《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明白phonics教学实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和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学生就能自如的阅读。

又如阅读《为思维而教》,明白游戏的最大魅力在于引起学生的思维,再让其有新的创造。

又如百度搜寻相关“文本再构”的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

近日拜读了彭兴顺老师的专著《教育就是唤醒》,如获至宝,感慨良多。书中讲到: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是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是的,教育应当是幸福的,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xx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新教育的四大改变: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二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即使我们通过不懈努力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可我们坚信:我们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效果,可是只要不灰心,就会不断走向成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正是印证了泰戈尔说的: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唤醒孩子,就是要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正如文化是体现为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品味、道德、智慧是文化积累的总和,而这一切正是我们的追求。

新教育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确定“每月一事”,从微笑开始学会交往、从吃饭开始学会节俭、从演说开始学会表达、从走路开始学会规则、从种棵树开始学会公益、从写日记开始学会自省。让孩子在主题活动中学会交往、懂得节俭、守规则……这正是孩子们成长的需要。

新教育十大主题活动每一项都主张让孩子参与和体验,这正是秉承了对生命的尊重。缔造完美教室是让每个生命创造奇迹、魅力社团课程是让孩子的生命自由生长。原来,参与过、体验过才会留下痕迹,丰富的课程和生活,才能丰富孩子们的世界,点亮孩子们的笑脸。

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让我们一起为了幸福的教育而努力,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有幸静心阅读了彭兴顺的《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读后让我感触颇深。正如书中开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唤醒”,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灵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自主创新意识,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也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对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师要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关心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你,才乐于接受你的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要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当然也要严宽适度。对学生的承诺要兑现,讲诚信,懂得感恩。总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才会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谈及教育。

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要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做好学生的在校习惯养成教育,并且与家长密切配合。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思考,教会拥有知识的方法;不仅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不断鼓励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自信,还要不断发现学生进步的轨迹,肯定他们努力的结果……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那么你的宽容、关爱、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做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更不是为了让学生感谢,但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好老师,就是对从事这份职业的最高奖赏。教师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灯下面对洁白的四壁,静静地守候寂寞,扑去心灵的尘土去守望教育,构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长,挥去眼前挡住我们前进的细沙,追求教育的真谛。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与唤醒。

"教育的功能就是唤醒人们心灵当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们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

通过读完本书我深有体会,深深地感悟到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为老师,我们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业不精,人师之大忌;德不正,为人师之大害。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始终敬畏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提升自我心理素养。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做一个"爱教"、"会教"的好老师。

自古以来,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老师也一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成功。

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的差异参差不齐,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通过对本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爱的智慧,爱的科学和爱的艺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暂时没有教好的孩子!因此,用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童心、责任心和信心。

教育孩子的过程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学会观察,善于倾听,及时做好家访,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最后要亲近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学生要做到关怀、宽容、关注和赏识。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是乌申斯基所说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所以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导致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有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所以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应该给孩子做好示范,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并且在引导的道路上要讲究科学,循序渐进,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自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是潜力股,老师应该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善待孩子的优势智能,并去开发他的潜能,给孩子提供成功的动力,这不仅仅只是老师的任务,也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的目标,增强自信心理,激励孩子对自己的目标付出实际行动,并一步一步为之奋斗,最终走向成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用美德去占据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装满宽容上路,始终守住诚信,还要教会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需要老师、父母与社会去共同灌溉,让孩子的心灵沾满了美德。

因此,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

在我校读书月活动中,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一本书——《教育就是唤醒》,从书名就能看出是一本很吸引人的书。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这本书,说心里话,确实学到了不少的教育理念,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看了这本书后,有些问题也就不算问题了。彭兴顺教授这本书共有八讲,主要是从教师和家庭两个环节阐述教育。其中我印象较深的是第二讲和第五讲的内容。

现在我就第二讲《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和第五讲《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内容谈谈我的感想。第二讲开篇就问:我们做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好教师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答案有爱心、能力、专业素质、责任感、亲和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等。大家都说的不错,教师除了具有这些条件外,彭教授认为就是"爱教、会教"四个字。我也挺赞同教授的说法,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是爱学生,再就是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书中把教师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生存型教师——无奈的苦涯,看书中所举的例子,自己偷偷的笑呢,其实我在教学中也存在例子中的某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较消极或被动教学,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无可奈何的选择,我是不是要重新认识我的思想问题呢?改变一下我的思路呢?我能不能把这份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呢?第二种,享受型教师——吃苦也是享受。有时想老师应该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教师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赏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学生成长,教师快乐。我现在的教学中,基本能达到这种类型的教师,和学生们在一起很快乐。爱孩子、爱学校、爱事业——而当教师。

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教育是一首诗》中说:"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你能从平凡中品味出伟大,从失败中咀嚼出成就;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看完名人所说的,是不是真的感到幸福的多。第三种,发展型教师——创造的快乐。作为这一类型的教师,我们确实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师的工作中,我们都应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如果教学没有反思,让自己的认识停留于知其然而不去探究其所以然,是不明智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更新自己的观念,自觉调整决策与行为,在提高认识水平的同时也争取实践的成功。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漫谈边教学边研究》一文中说:"他在教学中始终处于发现和创造的激情中,始终处于体验与享受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快乐中,职业道德更为坚定,专业精神也不断丰盈。"我们在工作中就缺少创造性及研究性教学的精神。

书中第五讲《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不管作为家长,还是教师,在我的生活及教师生涯中,我认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小学的前三年和中学七年级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关键几年。苏联作家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第五讲主要从三个方面谈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不良习惯成因分析和如何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家庭幸福。不利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学生不良习惯的发源地,许多不良习惯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往往是在家长身上。一是家长缺少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意识,认为树大自然直,未能抓住机遇的最有利时机。二是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们所做的事情都让大人做了,表面上是在帮助孩子,实际上却在阻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三是有的家长虽然想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但是缺乏有效的方法。另外,存在缺陷的学校教育也是学生不良习惯的生长区,在家庭中的不良习惯带到学校,学校在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其它方面,不良习惯一直延续下去,后果在不断蔓延难以收拾,并且老师的习惯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学生。最后,不尽如人意的社会影响是学生不良习惯的助推器。

本讲中的第三部分是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在书中教给了我们很多,例如,以身作则,良好示范(举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强调四个字:开始,坚持。在教育中行为习惯的要抓住两个转化,即从认识向行为的转化,从行为向习惯的转化。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有以下的习惯的养成:

1、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均衡营养;

2、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形成规律;

3、自理习惯:力所能及,自强自立;

4、学习习惯:积极主动,步步为营。

习惯的养成要讲求科学,循序渐进。教育要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也是一门学问(好好学习,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头事。

我看完的这本书后,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一种学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些问题是我们家长所犯的通病。看完书,自己有所反思,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需要改正,掌握正确的方法,教育我的学生和孩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