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优质20篇)

时间:2023-11-28 17:35:35 作者:薇儿

教学计划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份计划书。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供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参考和借鉴。

《江南》教学设计

大胆想象促感悟(教学重点)。

师:美丽的莲花、莲叶吸引了好多小鱼。(课件播放课文插图)。

师: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生1: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生2:小鱼在水里做游戏。

生3:小鱼在水里捉迷藏呢!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呀!

师:小鱼游过来,把莲叶当成了什么呀?

生:小鱼把莲叶当成雨伞。

师:哦,小鱼在它下面躲雨呢。

师: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

(学生表演)。

师:下面,我来采访几条小鱼。这条小鱼,你游到哪儿去了?

生:我游到后面去了。

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我看到好多莲叶。

师:这条小鱼,你刚才游到哪儿去了?

生:我游到那儿去了。(手指向教室一角)。

师: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

师:那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读出你的快乐吧。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组读)。

生(齐声):高兴。

师:用朗读表现出来。

(生齐读全诗)。

赏析:教师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又由想象创造出表演的情境,并在利用表演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教学扎实有效。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揭题。

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1、学习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1)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设计意图:在教育改革过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忽视了基础教育,我们在困惑、反思的今天,我们才意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扎实抓好字、词。所以设计了比较形象的字理识字,并让学生写好字。采用多种方式的读也体现了生的自主学习。

(三)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

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想?

(四)朗读,背诵。

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

2、配乐朗读朗读。

3、指名读。

4、学生齐读。

5、背诵。

(五)扩展。

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

3、交流。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学设计

在翻译诗歌的意思的时候,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的方法。

在解释完重点词语了之后,我让学生组成四个小组或三人小组进行翻译。小组讨论的方法在以前我教二年级的时候非常有效。学生都很喜欢讨论学习效果较好。但当我让这个班的学生讨论的时候,他们中有大部分的人却拿出了笔和纸,自己一个人埋头想。想好了就把自己的写下来。我马上鼓励他们“这个方法非常好,等一会儿,哪个同学写好了,读出来给大家听听,我们评价看看,对不对,好不好”我检查了一部分学生写的,觉得他们写的大致相同。但意思与原文的解释还是有些出入。课上我也犹豫过到底应不应该把标准的答案写下来,让大家抄下来?但我此时一个词语——“原创”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知道如果我把标准答案写出来,学生肯定会把自己的刚刚写的`檫掉,把我的标准答案写下来。这对他们的自信心会有一些打击这样好吗?我一直在反思。我鼓励自己和学生。“属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呢?我想我会通过《课堂作业》进行检查。并且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江南》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大海图片、视频。

说说你的感受。

这节刘枫们就去海边看一看,领略一下大海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主识字。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小组内解决字音。

2、师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主识字的效果。

3、把生字还原到课文中,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2、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句子,师生共同解读。

(1)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a、指导书写“白”,“又”两个字。

b、注意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

(2)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a、指导书写:的、和。

b、找出表示小娃娃动作的词:笑、迎、捡、穿、挂。

c、模仿一下这些动作。

d、体会一下,小娃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3)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大海的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美吗?好好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3、小结:

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仿佛也来到了海边。感受到了小娃娃们的快乐!

四、课下任务。

课下,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注意,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项链。

白的又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

1、读词语。

2、读课文。

3、小娃娃的项链是用什么做和,大海的项链又是用什么做的?

二、指导朗读。

1、听录音,一边听一边纠正自己的读音,同时注意模仿体会。

2、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个句子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自己心理的感觉。

3、小小朗诵家。自千奋勇,把课文读给同学和老师听一听。

4、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感悟、积累。

1、学完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把它们画下来,读一坊,并记住。

3、仿写词语。

四、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大海的歌曲,来学一学,唱一唱。

板书设计:

项链。

美丽的大海。

快乐的娃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南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

3、谁能给“江”找个朋友,(组词)(长江)。

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我们张家港就在长江的南岸,而且就紧靠长江,因此,我们这里也是江南。

5、过度:我们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江南(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

三、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5、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师范写。

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江南、采莲、莲叶间、东西南北。

2、指名朗读课文。

3、填空:江南(),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

二、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四、指导书写:可叶西鱼。

1、书空笔顺。

(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文档为doc格式。

江南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手指好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领读。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四、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五、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人教第十册《忆江南》教学设计【】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1、欣赏《忆江南》歌曲(dvd),

是啊,江南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诗人留下了赞美江南的诗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并认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

2、介绍词。

3、出示《忆江南》。学生抄写在国学本上。

4、介绍作者。学生交流资料后,屏幕出示。

其实,不少人写过《忆江南》。但是流传最广,深受大家喜爱的,还是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这首词究竟有什么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忆江南》。

5、范读《忆江南》(配乐以明丽昂扬为基调);

1、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3、齐读。

2、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句的意思。

你读懂了什么?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3)“风景旧曾谙”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诗人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同学们,这两句词啊,我们越读越有味!这味道,其实不仅仅来自风景,还来自词句本身的魅力,大家将上下句对照起来读,发现了什么?(字数相等,上下对称)。

告诉学生,这是对偶。

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体会对偶句的独特魅力。

4、正因为江南是如此美丽,因此,作者在词的最后深情地说:能不忆江南?

请大家关注这句词中的标点符号。书上用的是什么标点?(问号)指名读,读出反问的语气。其实啊,在古代,词是没有标点的,这个问号,是今天人加的。如果让你加,你觉得应该加什么标点?加上后读出语气来。

将这首词连起来读。自读——男女生读——师生引读。

1、读出词的韵味。(范读——自读——指读——齐读——师生回声读。

出示资料链接1:

4、出示资料链接2: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了吗?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杭州的山山水水都已经融入了白居易的生命,因此,他觉得特别的美丽。

同学们,把我们刚才的理解,融进这首词,我们再来读读,你一定会读出独特的韵味——学生齐读。

师:这首词和它作者白居易,的确值得我们好好敬畏!就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将这首流传千古的词,背诵下来。

4、情境表演。

——师:在作者眼里,江南就是故乡,江南就是故人,江南就是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

课后去找到《忆江南》的另外两首。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3、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4、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5、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三、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四、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五、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人教版江南教学设计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

3、谁能给“江”找个朋友,(组词)(长江)。

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我们张家港就在长江的南岸,而且就紧靠长江,因此,我们这里也是江南。

5、过度:我们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江南(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

三、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5、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师范写。

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江南、采莲、莲叶间、东西南北。

2、指名朗读课文。

3、填空:江南,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

二、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四、指导书写:可叶西鱼。

1、书空笔顺。

(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江南》教学设计

1、能够熟练地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新设计。

一、导入。

小学时候,同学们学过杜甫的哪些诗作,能回忆起来吗?(学生回忆,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杜甫的诗作《江南逢李龟年》。

二、人物小传。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艺术地反映了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2、岐王与崔九。

李龟年,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为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

岐王,岐王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被封为岐王。

崔九,崔涤,唐朝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也就是杜甫去世的那一年。大历五年暮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与同样流落异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受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整个社会已经从“开元盛世”那样的繁荣昌盛迅速跌落下来。面对苦难的现实、凄凉的晚境和曾经辉煌一时的旧交,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抒发了动荡时代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故人重逢时的深痛感触,暗寓着对往昔的无限眷恋,对现实的深沉慨叹,以及对昔盛今衰、人情聚散的千般感触。

四、指导诵读。

1、播放视频朗读。i:教学资源\视频朗读《江南逢李龟年》4。

2、朗读指导。(注意朗读节奏、韵脚、重音)。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学生自由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重音和韵脚。

4、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5、学生齐读。

五、疏通诗句。

1、重点字词解释。

逢:遇见、碰见;寻常:经常、常常;几度:多次。

闻:听见你(指李龟年)的歌声。

2、翻译全诗。

当年,在岐王府邸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的厅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六、情感探究。

1、引入思考。

此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年华之盛衰,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四十多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清代黄生《杜诗说》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

2、思考:。

(1)诗人和李龟年相逢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你从诗中哪里读出的?

(2)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4)“落花时节”有哪些深层意蕴?

3、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4、分组展示讨论成果。

5、师生小结。

(1)诗人和李龟年相逢的暮春时节(或春末夏初)的江南;诗中“落花时。

节”点明了时间是暮春(或春末夏初),“正是江南好风景”,交代了相逢在江南。

(2)诗人前两句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交往;后两句写诗人在江南与李龟年的重逢;全诗抚今追昔,流露出诗人对大唐盛世风光的怀念、劫后重逢的欣慰以及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叹。

(3)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他对大唐盛世风光的怀念、劫后重逢的欣慰以及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叹的。

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情感却很重。“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崔九”,名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他在同族弟兄辈中排行第九,故称崔九。“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这里蕴含的天上人间之感,需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

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定会从中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而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这样“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真是显得蕴藉之极。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这“未申”之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自不难领会;对于后世善于知人论世的读者,也不难把握。“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调。全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年华之盛衰,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历代好评众多,如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白居易)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

(4)“落花时节”四字的深层意蕴:。

第一、是指自然界百花凋零的季节;。

第二、暗指诗人和李龟年青春已逝,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都随时光流逝;。

第三、暗示李唐王朝国事凋零,盛世繁华不再。

七、总结。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这首诗的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结合课堂内容和课前资料,给这首诗写一段三百左右的欣赏短文。

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江南》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间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自制课件,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江、南、可、采、田、间、东。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田”、“间”“江”的读音都是三拼音节。“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

“可”:有五笔。扩词:可爱、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课件展示。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课件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二、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三、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四、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准生字字音,借助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想像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教学构想: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再加上课文配有的插图,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读课文、看插图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情趣?本课字词的教学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朗读方面,力求通过看鲜明的插图,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读、愿读、会读的情境中。生活中的美是需要发现的,本课在设计中安排了让学生收集反映荷叶、荷花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等方面的资料,旨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电脑、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朗读古诗。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看图导入,教学部分生字词。

1.教师略带神秘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教师贴挂图。)。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力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引述边贴生字卡片。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教师手指着图。)瞧,婷婷的荷花开放在茂盛鲜亮的荷叶间,(贴生字卡片:莲叶间。)鱼儿(贴生字卡片: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的水乡女子正在划着小船采摘莲子。(贴生字卡片:采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教学贴在图旁的生字词。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

6.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时间,尽力把这首民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第一组:戏东西南北。

(1)自古以来,江南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你们瞧,(指图。)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戏。(出示卡片:聂。)这些鱼儿,一会儿游到东,(出示卡片:东。)一会儿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会儿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会儿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读生字。齐读。

(3)小黑板出示:譬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学生自己反复练习。指名读。小组读。

第二组:可田。

(1)(看图。)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来欣赏江南美景,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结出了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莲蓬已经成熟,这可是采莲的好时机。(出示卡片:可。)这荷叶是多么的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田田’’这个词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出示卡片:田。)。

(2)谁能把描写荷花和荷叶的那句话读准确?(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l.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准确吗?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三个生字:“江、可、叶”。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该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左窄右宽。可:横要稍长一些。叶: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指导正确的朗读古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课文会读吗?(指名朗读。)。

二、谈话揭题。

1.字、词会读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江南》。

3.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图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边读边在自己的脑中勾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

三、精读课文。

(1)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就是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

(1)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的?(碧绿的,像小钟的。层层叠叠的……)(指名回答。)。

(2)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

(3)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指导停顿:莲叶/何田田。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1)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读。指导停顿: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小朋友们真棒!

(3)能把这首诗歌背下来吗。

四、教学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鱼、西”两个字。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这两个字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鱼:“撇折”像鱼头,“田”像身子",“一”像鱼尾。西:下面边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们采莲,鱼儿嬉戏,婷婷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为什么?

3.荷花的美,给穿梭于荷叶间采莲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学完课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谜语给大家猜。

4.回去给爸爸妈妈猜一猜。(试着背出谜面。)。

作业设计:

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资料。

江南。

江 南 可 叶 鱼 西 北。

课后反思:

《江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南》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小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在下面戏水嬉戏。整首诗的语言学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可供学学生观察,帮助理解古诗。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个字是本课要学会的学生字。

一年级的学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学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学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1、认识“江、南”等9个学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字和笔画竖钩。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准“南、莲”等学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江南》,学学生听歌曲,判断歌词描写的是哪里(学生答江南)

2、教师介绍江南的位置,引出课题。

(二)激发兴趣,传授新知

1、课题指导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教师书空课题。重点拼读“江”。介绍“江”字的结构,偏旁。认识偏旁三点水。

(2)识字拓展:说说你认识的学生字中有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2、古诗朗读

(1)朗读诗歌,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词请同学帮忙。要求把诗歌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纠正字音后学学生练读。

4、学习古诗的停顿

(1)学生回答,教师问:红色的斜线有什么作用。听老教师读,猜一猜。

学生回答:停顿。

(2)游戏:节奏大教师(利用节奏读出诗的停顿)用读古诗的方法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学习古诗内容

(1)出示前两句,提问:诗句中有哪些江南景物。学生答,相机板书:小鱼,莲叶,莲花

(2)句型练习:有什么样的小鱼,莲花;用自己的话说说莲叶,试着运用句型:莲叶多么()多么()

6、生字教学

(1)从句子中找出既会认也会写的生字“可”。学社跟老师一起书空“可“,板书”可“的笔顺,强调可的写法:口要写到竖中线的左边,竖钩写到竖中线的右边,先里后外。“可”组词,造句。教师出示词组,朗读词组。

(2)教师指导书写“可”,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笔顺,田字格的占位。

写字教学结束,过渡语:同学今天表现的都很不错,作为奖励,老教师带大家去江南游一游。

观看江南美景图。

7、总结

(1)教师提问:读了江南的诗,品了江南的景,你觉得江南是怎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优美的江南,介绍作者。

(2)配乐背诵江南

七、布置作业:

(1)写会“可”字;

(2)将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江南》教学设计

1、会写田字格里的5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孩子们热爱江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师:课文的录音磁带,生字卡片,田字格。

学生:田字格本。

一、复习巩固。

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或背诵课文。

二、质疑问难,感悟内容。

1、学生读课文,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

其一,"田田"是什么意思(课件映示荷花,荷叶,莲蓬图,看图描述"荷叶怎么样",以理解"田田"的含义)

其二,人们采的究竟是什么(结合图理解)

其三,鱼儿们在干什么它们在荷叶间玩耍时,心情怎样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

其四,采莲的人们心情如何(结合美丽漂亮的荷花,鲜嫩碧绿的荷叶,风满硕大的莲蓬,在荷叶间自由自在玩耍的小鱼来谈)

三、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1、引导提问:谁能读出江南的美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这美景之中,一起去感受这景色的迷人之处吧。

2、指名读,集体评价。

3、看!大家都在他的朗读声中陶醉了。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吧!

4、看到这么迷人的景色,现在你最想你想说些什么,做什么呢

预设以下想法:

生:想用自己的画笔把江南的美景画下来。(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请你把自己认为最没的地方画下来吧!可以画娇艳的荷花,可以画茂密碧绿的荷叶,也可以画把自由的小鱼。)

生:想用照相机或摄像拍下来。(师:老师相信你一定想把自己也拍进去!)

生:到湖里去采莲。(师:采到什么那真是满载而归!)

5、其实,我们的家乡就属于江南的一部分,你知道我们这里哪里有美丽的风景

6、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家乡美丽的地方。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自学生字笔顺,书空,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2、出示生字,把东,南,西,北四个字贴在教室的相应方位上。

3、板演示范书写,提醒注意点,学生观察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可":注意笔顺,先一横,再写"口",最后写"竖钩"。

"西"的第五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4、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

五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

2、课外实践,明辨方向:利用早晨晨练的时间,面向太阳,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邀请家长参与此项活)

《江南》教学设计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1、(听录音:水流声)这是什么声音?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

3、谁能给“江”找个朋友,(组词)(长江)。

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我们张家港就在长江的南岸,而且就紧靠长江,因此,我们这里也是江南。

5、过度:我们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  江南  (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            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

三、            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  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5、指导朗读第二句。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            拓展延伸。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            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师范写。

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江南、采莲、莲叶间、东西南北。

2、指名朗读课文。

3、填空:江南(      ),莲叶( )。鱼()莲叶():鱼( )莲叶(),鱼()莲叶(),鱼()莲叶( )。

二、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四、指导书写:可叶西鱼。

1、书空笔顺(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江南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南、莲”等生字的读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江南)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一: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后教:

1、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圈出生字,教师抽查。

2、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出示句子: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学生反复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5、理解“田田”的意思。

(1)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2)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共有几行?(七行)由几句组成?(三句)。

7、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模仿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书写。

1、认识笔画竖弯钩和竖弯,指导书写“可、西”

(1)教师用课件演示笔画竖弯钩和竖弯。

(5)组内评议,写的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二、出示目标。

三、想象情境,读懂诗句。

1、出示课文插图,引入:面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用“我看到的荷叶”说话。

2引导学生说说荷叶的颜色、形状,体会这么多又大又绿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情景。

3规范表达,并理解诗的意思。

老师总结:眼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莲叶何田田”的美景。

4、教师启发学生想象:这茂盛的荷叶,散发着迷人清香的荷花会把谁吸引来?采莲姑娘撑着小船来采莲,她们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句。

5、教师:除了采莲姑娘,还有谁也很开心?(河里的小鱼)。你从哪句诗中读懂的?(鱼戏莲叶中,意思是鱼儿在做游戏。)。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小鱼在做什么游戏,它们是怎么引导学生在读嬉戏玩耍的。提供句式引导学生开展说话练习:鱼儿在荷叶间玩()的游戏,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

(2)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读出诗句恰当的停顿。

6、聚焦方位词:东、西、南、北。

(1)标注东南西北方位坐标,建立直观感受。

(2)发现诗句中的两组相对的词:“东―西”“南―北”。

(3)参照方位坐标指示,引导学生配上鱼儿游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读诗句。

7、分小组合作表演,背诵诗句。

8、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四、拓展阅读,积累知识。

1、江南的美可不只这迷人的荷塘,我们继续去观赏吧。(教师出示图片或课件。)。

2、教师:看到这些景色,你想说什么?指名说。

3、小结:千百年来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白居易写的《池上》。

五、总结。

《江南》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之东,

鱼戏莲之西,

鱼戏莲之南,

鱼戏莲之北。

初读此诗,不但未能看到它的佳妙,反倒觉得诗中的“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罗里啰嗦,似有重复之嫌。再度揣摩,骤然发现:此诗之妙恰恰就在这看似拙朴之中。“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乃“互文见义”的手法。它着意省去了眼见莲下的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而发出惊叹的采莲姑娘。

你看,就在那水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欢乐的采莲女孩儿。她们边唱边劳动。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儿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并发出了一声惊叫。霎时间,船上的姑娘七嘴八舌,相继发出了“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的惊呼。于是,由惊喜发现而引发的叫声不绝于耳,场面的热闹和劳动的欢悦,跃然纸上。手法的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在“鱼戏莲叶间”之后的那个冒号,从文面上标明了诗句的前引后发,足见编者用心之良苦与高妙。

我们的先人不但早就知道最好的诗应该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的道理,而且知道用省略“闲言助字”之法,提掇出紧关物色的字样,形成画面的迭加,文意的辐射。读罢此诗,让人觉得:这首汉代民歌就如同汉代的石雕一般,它不拘泥于细致、繁琐的刻画,而着意于捕捉描写对象内在精神。在质朴、简练之中,不乏画龙点睛的精妙。

《江南》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忆江南》教学时间:   5月3日~5月5日教学内容:听:钢琴四重奏《江南好》唱:歌曲《忆江南》教材分析:1.《江南好》六十年代谭蜜子等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乐曲结构保留原《欢乐歌》的慢板和快板两部分。慢板是回旋曲式,柔美细腻;快板流畅活泼,悦耳动听。既保持了原曲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吸收了西方音乐中和声、复调的手法,同时加强了旋律起伏的幅度,感情更见开放,成为一首既有民族民间音乐特色,又有现代生活情调的轻音乐乐曲。2.《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诗是他对的江南景物回忆和赞叹,原作有三首,这是第一首,风格清新,形象鲜明,回忆满怀深情。曲作者为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句间鱼咬尾式的连接与递降,以及绕此波动的旋律线,使忆想如淡水流淌。 教学目标:1、学唱《忆江南》理解词的意思,用明朗、赞美地形式进行演唱。2、能对《忆江南》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陶冶爱美的情趣。3、欣赏《江南好》乐曲,感受音乐描述江南美好的景色。

教学重点:1.听赏《江南好》时,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江南音乐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江南好》、《欢乐歌》的片段,对江南音乐秀丽、清新的音乐风格有一定的感受和了解,并了解相关的民族乐器知识。  2.歌曲《忆江南》中,较多一字多音,要引导学生准确地感知江南音乐细腻与柔美。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充满情感地表现歌曲意境。教学难点: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以及能表现出江南音乐的细腻和柔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

备注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发声练习12 34 5— 54 32 1—mi      ya mi      yo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的软腭抬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注意韵母的口型。二.导入新课1.老师谈话:菱藕甜,粽子甜,江南水乡水更甜。水也甜,心也甜,听听歌儿有多甜。2.同学们,这首甜甜的诗说的是什么地方?3.江南是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甜甜的江南有着秀美柔婉的江南丝竹,有着富有情韵的歌曲。这个单元我们就要来学习江南音乐。和老师一起进入第六单元《甜甜江南》的学习初步了解江南音乐的特点:秀美柔婉,富有情韵三.音乐欣赏1.    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2.    说一说你看中的江南美景。3.    引导学生听赏乐曲《江南好》,介绍音乐表现的内容4.    老师提问:同学们,请你们自己听下面的音乐,说说其中包括了哪些乐器?5.    简单介绍钢琴四重奏欣赏江南美景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江南美景用细腻悠扬的旋律表现欢乐、喜悦的心情。钢琴四重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四.学唱歌曲(一)感受意境1. 老师:让我们再从歌声中感受甜甜的江南吧!2.读读《忆江南》这首词,想想词和我们观赏的美景有什么区别?二、学唱《忆江南》1、介绍作者,并和学生一起对诗句进行解释。2、学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完整地欣赏歌曲。

(2)再回放一次,生轻轻跟唱。

(3)老师有表情地范唱,生合着拍子轻声跟唱。

(4)全体跟琴正确地填唱歌词。

(5)再读这首词,感受古人读诗的风   格。(6)鼓励学生试着背唱歌曲(7)小组比赛背唱歌曲(8)活动评价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江南好,我所熟悉的风景是多么美好!朝阳和江边的鲜花火一样的相互映照,春天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天。怎么不会令人心醉?又怎能使人忘得了?听范唱录音轻声跟唱旋律聆听老师的范唱,轻声跟唱齐唱歌曲,填入歌词再读古诗感受意境学生试着背唱歌曲小组比赛背唱活动评价五.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在课后去找更多由古诗改编的歌曲教学后记:  这是一首根据诗词改编的歌曲,在学唱之前我和学生一起逐句分析了诗词的意思,从中让他们体会意境。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注意气息的运用,在歌曲的演唱中表达好乐句的连贯性,以不破坏旋律的美感。  第二课时《包粽子》《欢乐的夜晚》教学时间:

5月5日~5月6日。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包粽子》2.    听赏丝弦五重奏《欢乐的夜晚》教材分析:  1.《包粽子》运用了民歌素材,具有很浓的民族风味。商调式,二四拍。附点八分音符、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旋律欢快、热烈,曲调清新自然。歌词口语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鼓点作衬词,给歌曲增添了节日气氛。仿佛让我们不但闻到了粽子的清香,还联想到汨罗江龙舟习俗的情景。 2.《欢乐的夜晚》是一首由二胡、琵琶、扬琴、中阮和筝五件丝弦乐器演奏的重奏曲。由胡登跳创作于1980年。作者以娴熟的创作技巧,运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生动地表现了联欢晚会的热闹场面。各种乐器通过特殊的演奏技法发出奇特的声音,如二胡的拨弦、筝的回滑音、琵琶的泛音、煞弦和绞弦等,逼真地模仿了民间歌舞和锣鼓点。乐曲还运用对答、呼应、紧拉慢唱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联欢会上各个精彩场面:诙谐的狮舞、热烈的吹打、惊险的杂技、风趣的丑角表演,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喜悦的心情。教学目标:1.    听赏《欢乐的夜晚》,可着重听辨各种乐曲的音色,并引导学生用身体律动等方式,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欢快与喜悦。2.    歌曲《包粽子》,附点八分音符、切分节奏和下滑音使歌曲更具口语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模拟锣鼓的歌声中,还可以模仿包粽子的动作,跟着歌曲做律动。教学重点:1.    学生能结合乐曲的情绪说说自己的感受2.    注意歌唱的速度和吐字的清晰度教学难点:注意歌唱的速度和吐字的清晰度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

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

备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12 34 5— 54 32 1—mi     ya  mi     yo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的软腭抬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注意韵母的口型。二.复习歌曲、导入新课1.复习演唱歌曲《包粽子》,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2.老师通过电脑出示图片:在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特有的食物,请同学们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3.让我们一起聆听水乡的小朋友采菱时的情境。复习演唱歌曲《包粽子》,用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他们在采菱聆听歌曲第一遍三.学唱歌曲《采菱》1.聆听歌曲第一遍,说说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老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再次聆听歌曲3.慢速弹奏歌曲,学生用“la”进行模唱4.完整地哼唱旋律5.老师慢速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演唱加入歌词。6.同桌相互聆听。7.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采菱》8.解决难点小节9.学生有感情地跟着歌曲伴奏演唱歌曲这首歌曲的旋律连贯优美聆听歌曲第二遍仔细听辨,用“la”进行模唱完整哼唱旋律加入歌词学生轻声演唱同桌互相聆听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难点小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有感情地跟着歌曲伴奏演唱歌曲四.音乐活动1.我们来给《采菱》拍个mtv!说说你的设计吧2.小组交流3.活动评价。老师学生点评为歌曲《采菱》设计一个mtv小组交流、展示相互点评五.课堂小结     反应江南水乡生活的歌曲还有很多,寻找你喜欢的,下节课我们交流。

《江南》教学设计

《江南》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诗句节奏轻松愉悦,表现了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文中所配水墨画,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

1、利用多种方式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西”和新笔画竖弯,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江南风景的美丽。

1、利用多种方式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

2、会写“西”和新笔画竖弯,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江南水乡图,师描述:美丽的亭台,弯弯的拱桥,清清的的湖水,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这就是美丽的江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就是《江南》。

2、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江南。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课题。

3、认识生字“江”。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字圈出来。

(3)出示课文,标红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齐读。

(4)生字藏在课文中,读通课文。

2、借助课文插图,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这就是江南水乡的一处风景,说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1)认识“莲”。出示词语“莲花”“莲叶”,认识生字“莲”。“莲”是草字头,一般跟植物有关。你还知道哪些草字头的字呢?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巩固识字,你利用生活经验识字。

(2)认识“采”。出示“采”的甲骨文及汉字演变,了解“采”的最初意思就是用手去摘树上的果子。还可以“采”什么?组词识记;采蘑菇、采茶、采蜜再读前两句,做到有节奏地读。

(4)认识“东、西、南、北”。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字吗?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际识字。

再读后五句,做到有节奏地朗读。

3、出示生字,开火车巩固识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西”,组词。

2、观察“西”,认识新笔画竖弯,与竖弯钩区别。学生书空新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书写,强调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书写,展评。强调要求:正确、规范、整洁。

四、回顾小结。

1、齐读课文。

2、师总结: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欣赏江南的美景。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