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社会学论文(专业17篇)

时间:2023-11-26 13:59:03 作者:文轩

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典型或典范作用的样本或样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CI的本土化论文

1.工业设计现状从早期的美术工艺到“生产导向”的工业设计,再到“营销导向”的现代设计,工业设计活动在国内的应用己历数十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迈入制造业大国行列,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在全球化、标准化大潮之下,可口可乐、丰田、大众、苹果、麦当劳、阿迪达斯、宜家等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华传统文化却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大部分的工业制成品已经难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似乎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在消失。虽然历史和文学课程、展览馆、博物馆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概观民族工业发展,无论生产设备、生产方式还是管理组织、技术标准、销售运营都已西化,工业设计更以西式制样为主,传统文化日渐式微。曾经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大红旗”民族之风不再,江河之上悬索桥、斜拉桥千篇一律,皆西化使然。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当代的`设计却较少传承过去的文化,两者没有随着文明的进步有效融合,这不能不引人深省。

2.本土化设计与中国工业设计“本土化”是相对于“全球化”而言的,是现代“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相互融合的产物。全球化强调在商品与科技力量支持下,全球市场、消费乃至文化、价值观和各民族的行为模式趋同发展。本土化则要求显示各种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境要素,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本土化的最佳效果是既能适应当代国际化的观点和意识,又可以保持资源原有的特定情境和含义。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如何在国际化风潮中适当地应用本土化,成为现代工业设计追寻与努力的目标。“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国际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认为,现代工业设计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本土文化支撑。今天,工业设计已经进入发展更自由、更多元化的时代。然而,国内很多设计师往往只注重创造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而忽视了每一款新产品的成功皆与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存在必然联系。反观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现状,在设计水平比较发达的基础上,他们各有特点,也就是所谓的本土化风格。所以,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各有千秋,dior、chanel、givenchy、galliano、chloe不尽相同,奔驰、宝马、法拉利、保时捷各擅胜场。相比较而言,我国与世界工业设计大国之间的差距,不是能力,不是财力,而是设计理念。

中国设计的成功之路。

1.西方近现代设计的“中国现象”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海内外华人走入国际设计舞台崭露头角的媒介。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进而将其转化为设计元素,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不仅能充分表现神秘的东方色彩,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国际化。“二战”以后,随着中国、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经济的先后崛起,世界兴起了东方风潮,东方风格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语言逐步得到西方设计师的认同,如设计形式、设计哲学或具有特色的民族元素的运用等。在国际设计领域和时尚舞台上,东方元素绽放的璀璨风采甚至已经影响到西方民众的社会精神层面。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中国元素深深吸引外国人的眼球。充满浓厚中国韵味的艺术作品和工业制成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被利用,中国的美通过外国设计师的再创造,展现给了全世界。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从伦敦奥运会到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元素可以说大放异彩。

2.中国设计的突围与中国风格的形成中国自古就是文化大国。然而,我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或许我们应该反思,国外设计师尚能把中国文化元素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很好地运用到设计中去,我国的设计师更应该继承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打造出真正属于本民族又能被国际社会认同的设计作品。这不仅是我国设计师的民族责任,也是我国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造型美感与产品功能。在传统文化随着人类的生活行为模式不断发生演化与变革的大趋势之下,如何通过文化创意提升产品的特色与价值,将挑选、塑造、转译传统文化特征与现代产品创意相结合,将潜在的文化内涵真正转化为具体的设计表现,使产品超越功能主义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再创新,为传统与经典赋予新生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与应用,这不仅是我国设计师的民族责任,也是我国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需要。

(1)本土历史人文题材与设计创作的结合设计是“巧思的创造,意匠的游戏”。设计的形式语言意在表现文化的深层含义,国际化的设计表达则可述说对时尚潮流的认同。本土、本民族的有意义、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文符图物往往正是设计的重要源泉,可以让传统与经典成为新潮与时尚。通过对本土历史人文环境的回溯和了解,将繁复、意义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转化为设计创作的表现,实现传统文化与本土特色的转型创新,是形成本土化设计形式的起点。

(2)深入挖掘本土风格的文化元素,寻求本土色彩和风格的视觉表达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的特质之后,如何将文化特质的意义以设计的形式语言加以诠释、表现,叙述文化主题,赋予产品形式表现层面之上的文化附加值?首先,设计者必须寻求代表性文符图物作为设计创作的基础,要考虑寓意、表征、风格、材料、颜色等的整体协调性和选用的准则,形成设计思考的前提。其次,在明确设计目标之后,设计者可以加入创作理念,应用草图、模型和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在设计创新过程中精益求精。如此导向多元创作而又不失整体文化风格的途径,可呈现本土文化风格的独特个性。

(3)本土化制作材料和施工工艺的使用追求本土化风格,在材料选用和施工工艺上,也必须因地制宜,针对本土风格加以选用,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例如,中国是竹的原产地,竹文化史堪比中国文明史。中国至今仍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以竹为材料和主题的工业产品在家具、餐具、建筑、装饰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样,榫卯工艺是祖先留给国人的巨大财富,其构法始于木构造建筑,集大成于家具,成就了东方工艺文化特色。重新审视传统的榫卯结构,以新的视角和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对其进行现代化的转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可以为传统榫卯工艺注入创新的活力。

21世纪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工业设计的竞争,而现代工业设计的竞争背后却是文化的较量。西方现代设计的“中国现象”或为国内本土化设计指明了发展方向,也可让我们看到国内设计的不足。全球与本土、创新与传承相辅相成、互动互融、并行不悖。在现代设计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西方的营销思维,利用文化差异,以现代化、国际化的诠释方式,传达自有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将是中国设计乃至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设计领域取得成功的根本途径。

CI的本土化论文

人性化设计就是要抓住人性的特点,是产品适用于人,更舒服的服务于人,以合适的设计手法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需求不单单只是在物质上,还要符合在人们的精神与情感上的需求。人性化的设计就是要抓住人的特点,人性的需求,针对不同人群特定的需要,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使人与产品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给予人们人文的关怀。在我看来,设计是无“情”的也是有“情”的。无情体现在人类普通的设计中,设计是无生命体。但是把设计当做一个“活”的生命体来对待,体现在人们对物的设计与使用其过程中的感受,这便是“有情”。例如:美国夫妻档设计师查尔斯和蕾伊姆斯两人是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完美结合。查尔斯注重技术、材料、生产,而蕾注重的是形式与空间在美学上的体现。机能型态的革命与刺激的视觉语言相结合,在满足使用者的品质需求与便利的同时更为使用者带来了在视觉传达上、心理感知上、情感共鸣上的愉悦体验。“无情”与“有情”相互克制却又相互依赖。在未来的发展,可以说人性化的设计将会是必然趋势与最终追求。由德国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提出著名的设计十诫:好的设计是创新的、实用的、唯美的;会让产品说话、隐讳的、诚实的、坚固耐用的、细致的、环保的、也是极简的。这些准则无一不是站在人性化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他的诸多设计例如收音机、家电设备及咖啡机的设计都充分阐释了他在使用者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上非常的注重。实用环保与美学价值相结合,简约却不简单,在设计上考虑周到但不放过任意一个小的方方面面,日臻严谨的功能中渗透着无微不至的关爱。通过设计功能与形式功能等方面“人性、情感”的元素注入,使得设计物在具有实用主义的同时又感性与情感流露。做到物与我相忘,使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更加完美。,迪特拉姆斯和深泽一起分别在伦敦和东京举办了设计展。其中有一部分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普通产品,如回形针、购物篮、玻璃杯、书架等,这些工业产品的共同点就是从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普通,平淡无奇的无生命物,但在人类使用的过程中,细枝末梢处让使用者感受到他在设计中的别有匠心,充分发挥了为人设计这一宗旨,让人倍感温馨、感受到人道主义的真情。工业设计里有了人性化的设计,我们的世界充满感情与交流,还有人文的关怀,这不仅是对物的设计也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设计,一种生活的态度。设计的美除了在理性的严谨上还需要感性与之交融。通过具有感染力的“形态、色彩、质感”来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心理,使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在是冰冷的无情。工业产品的造型比例、形态尺寸是首要确定因素,例如圆形给人很圆满,活泼的感觉;矩形或对称则是严谨,庄严感受;曲线、弧线则是很柔美,自由,流畅,符合现代设计的工业造型的特点;选用几何体造型,布局和构成较简约抽象、充满几何的美感,具有多样化的时尚感。工业产品色彩是视觉最直接的展现,产品的色彩处理的好可以适当弥补产品在造型上出现的某些不足之处,反而言之,也非常容易破坏整体的美、影响人们情绪。根据产品用途、形状、功能、社会层次、潮流、营造的氛围、使用者的喜好等来定。暖色、高明度、高纯度的如红、橙、黄易引人注意,用在消防器材和救生衣等,拉近人们视觉距离;冷色、低纯度、低明度如蓝、紫、灰易发人深思、静默、产生距离感;用在球鞋、飞机、自行车等。还有以白色、银灰、银黑金属光泽为主,如家电、医疗器械等。工业产品质感在设计中是一种温柔的感性。产品的本身材料的质感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感受和心理带来的不同体验。如玻璃钢铁给人科技感、木质给人古朴自然意味,不同材料的质感和肌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生活感受。美好的生活方式很注重设计中的“质感”,在追求“质的满足”的同时,也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工业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体现。工业设计中人性化的自然流畅,会让人有所触动,令人渐渐地陶醉,使使用者产生一种“幻觉”,从最开始靠近它到后来对它产生点点好感,最后逐渐从人性的情感上被它征服。

本土化社会学论文

3.《西方社会学》w.d.珀杜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h.特纳华夏出版社(及天津、浙江)。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h.米德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c.亚历山大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r.伯恩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土化社会学论文

[摘要]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企业面前的竞争压力日益明显;作为设计界的人士,如何为企业更好地服务、做好企业的形象策划与设计,这给我们的工作、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ci运用和导入似乎成了当今企业增强竞争能力和扩大产品知名度的一种流行的标志和手段;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情和对ci系统的认识不足,因此,对ci系统的运用和导入出现了误区,企业和设计人员陷入盲目的状态。

我国的商品市场的发展较晚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误区的出现也在所难免,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成果我们都要好好学习,但是如果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结果只能会丢失了自己;ci有利于增强产品竞争力,有利于重建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多角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等等的巨大功能,我们也不可否认,但是也不能不择时机不分阶段的从众式的盲目运用和导入。

一、企业运用和导入ci容易产生盲目心理和从众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1.从企业本身角度讲。

企业急功近利心情急切,没有从根本上抓住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知名度,如何使企业效益增加、规模扩大。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理念,高素质的企业内部人才。这才是最根本。他们把ci看成了惟一的救命稻草,从而盲目的导入。并不是企业规模不大就不可以运用和导入ci系统中的任何部分,其实,这就要求我们走本土化的ci系统的不同部分的运用和导入方式。这也是由于企业本身对ci系统的认识不足,而不敢对ci系统创造性的本土化式的运用。

2.从策划和设计ci系统的人员角度看。

由于我国商品市场起步较晚,而国内的企业却崛起的很是惊人,人才资本市场、教育体制相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对人才要求似乎慢了很多,从而产生目前缺少真正具有很专业、高素质的策划和设计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对ci系统中mi、bi、vi认识不足,所以对ci系统的运用和导入也不会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大多数只知道一味的服从企业和听从客户的要求,拥有:“我接项目,赚钱就行,不管那么多”式的不负责的职业态度和心理。这无疑会加大国内企业对ci系统的盲目运用和导入之风,不利于中国ci设计市场的良性运做和发展。

那么什么是ci的本土化?

很显然,所谓ci的本土化,就是根据企业本身所处的阶段实际情况对ci系统的不同部分加以创造性的灵活运用,在设计元素的内涵上不盲目崇拜,在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俗、民族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适合我们自己的理论和设计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走民族性之路。ci系统共有三部分组成(企业理念mi系统部分,企业行为bi系统部分和企业形象标识vi应用系统部分),这三部分虽然是个整体,但是可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加以灵活性的运用。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多,国民素质高低参差不齐,企业数目众多,规模小,但是发展很迅速。如果灵活的加以运用,ci的作用就会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得以发挥,从而把它好好的利用起来,更快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早日实现奔小康的宏伟战略目标。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和历史的大国,传统的灿烂文化和艺术结晶我们不能不去利用和挖掘,要在设计中强烈体现中国的浓浓文化气息,使之既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又体现时代感。众所周知的“两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标识系统设计就是目前国内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结合最具成功的典范案例。

二、要成功地实现ci的本土化,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系统理念的本土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大国,无论是佛教,哲学,文学,艺术,美学,还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和巨大的挖掘潜力。它们有着似乎核裂变的巨大能量,在不同时代的发扬延伸,几乎凝聚了整个华夏的发展延历的精髓,它们博大精深,是历史的沉淀和结晶。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吸取传统,宣扬民族文化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毕竟传统中拥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挖掘、整理、拓展的东西,因为我们还清楚得记得当我们不知道如何管理,如何经营而花费大量资金去国外学习的时候,人家却在认真研究我们儒家,探讨我们的《孙子兵法》式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了。这对我们的古人来讲,无疑是一种大不敬,而更是我们认识问题的肤浅,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是迷失自我的一种悲哀。当然也并不是全盘的拿来和不假思索的运用,是一种筛选式的加以拓展式的运用,是结合时代和现代生活理念的创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我们也要合理科学的加以利用,不搞西方神话主义,研究它们的运用和发展规律,寻找他们的成功的地方,怎么样利用他们的方式和方法或者是高效率的工具才能更好更快地开“山”,更好地吃“水”。资金短缺仍旧是我们的企业所无法回避的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阻碍了企业的运作和发展,ci系统的导入、管理和运用,需要花费很多的资金,在当今市场一体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ci系统的作用对于任何企业的前途和发展来讲,都不可低估。毕竟企业要在市场中存在和参与竞争,都要有自己的企业标识和企业形象。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就灵活的根据本民族的企业特点,在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把ci系统的三个部分进行分阶段运用,这样,企业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做到合理的利用。我们既发挥了ci的积极作用,使我们的企业紧跟时代,使企业在经济的市场中发展、成长。但我们也要了解他们的不足的盲点,结合我们自己的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才会对ci系统的认识,运用有一个新的开拓、创造和发展,才能寻找出更适合我们自己的导入方式和管理理念,从而完成ci的本土化。

系统设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本土化。

ci系统设计人员在企业能否顺利的实现预期的规划、导入、运用ci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把ci比作一个军队,mi是军队的军心,bi是军队的纪律,vi是军队的旗帜,恰当的很。设计人员就是军队旗帜设计的人,旗帜的鲜明与否,是否令人醒目、激励人心,这一点对一个军队来讲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军心,如果每个“战士”也就是企业的员工都以自己的“旗帜”公司的标识或者形象为自豪。那种战斗力,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对企业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要设计好的“旗帜”,ci设计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ci高级策划人员的本身修养。

“中国型ci战略”体系创始人贺懋华先生说:“ci的策划与设计涉及到设计美学和市场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诸如运筹学(即事理学)、心理(社会心理学、物态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统计学、商业统计学、语言文学、经济历史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学、民俗学、人类功效学(即人体工学)、人类生理学、广告运筹学、形式逻辑、工业企业管理、创造性思维、大众传播学等众多学科,需要有高度的综合处理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先进的资讯与专业手段等,是一项十分周密、严谨,至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还有加上中国国情教育学、职业道德学和哲学。这并不是要求设计人员把所有的都学的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常识性的知识一定是要了解的,因为只有这样的设计人员才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运做体系,才会更好的把国外的、传统的和现代流行的及潜在的结合起来。才能把ci系统设计不仅仅看成是设计的问题,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才能站的高看得远,为企业标识的设计和企业的形象策划更加合体。才能创造出ci系统的的本土化、企业导入ci系统方式的本土文化。

(2)设计元素的本土化。

最后企业整体形象都要通过一个符号来展现,这就是ci系统中的企业识别vi系统的应用部分,它是ci系统工程中最具鲜明形象的部分,vi分核心部分和应用要素部分。企业的标识,也就是企业的标志,它是vi的核心,是整个ci系统的重心,因为企业主要是通过它来让公众认识、了解,对企业、产品产生兴趣。它要不分季节,地点的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媒体上,主要是通过它来完成企业与周围环境的反复沟通,来增加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所以,它不但具有单纯、集中、鲜明的特点,更要有很强的识别性、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传达的信息顺利传达出去,把企业与市场,与社会,与公众,与文化交融,存留在消费者的生活里。

由于对传统文化和国际性认识肤浅,理解不深,当今盗用别人的设计,东拼西凑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人也蛮以为运用了“英文”符号,就是设计出了具有国际性的作品,优秀的设计是必须具备“国际性”这一特点的,这一点无可否认。其实,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要明白,我们所要的“国际性”是以本土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欧、美、日的观点来作为诉求,让公众一眼便知是中国的企业或品牌,简言之,即以本土文化为“意”,用西方美学作“形”。中国传统图形渊源流长,在汉字诞生前就有着用图形表达思想和沟通情感的作用。陶器上的回纹,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唐朝的宝相花纹等,这些图形在历史中不断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体现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如何把这些图形与设计构成的表达方式和技法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设计符号,是每个设计人思考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学会把传统图形提取、衍生、对传统图形意的沿用与延伸。在这一点上,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中以中国联通通讯公司的企业形象标识和中国邮政的形象符号最为典型:“盘长”是中国的传统图形,它在民间常结合“方胜”图案加以使用,以此来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愿望,中国联通公司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渊源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公司的通讯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

中国,有中国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风土文化空间,中国人在这个环境空间中自古创造了不可磨灭的灿烂文明,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散发着华夏民族的特色。不但是图形有着中国的特色,还有色彩,也有着鲜明的民族性格。传统的色彩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无法否认的共识,我们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在世界中的个性,对公众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我们不仅以传统的图形作为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元素,也要注意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色彩和这种色彩在我们心中所形成的意象和性格。这样,我们才会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大潮中找回自我,塑造自我,创造自我,形成本土化的ci系统工程体系,从而更好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加快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脚步,使我们牢牢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陆宇澄: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m].2月。

[2]张建辛荆雷编著:ci战略的教学与设计[m].河北美术出版社,8月。

[3]罗耀辉:著名设计师谈商标标志设计要素[j].包装世界,1995年第5期。

本土化社会学论文

abstract.ii。

一、前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1。

1.国外研究现状...1。

2.国内研究现状...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2。

1.研究目的...2。

2.理论意义...2。

3.现实意义...3。

(四)研究方法和对象...3。

1.研究思路...3。

2.研究方法...3。

3.研究对象...3。

(五)相关理论概述...3。

2.社会排斥...3。

3.社会互动...4。

4.文化认同...4。

(六)相关概念界定...4。

1.农民工...4。

2.城市融入...4。

3.边缘人...4。

二、农民工城市融入区域性分析――以j市为例...5。

(一)j市农民工现状...5。

1.基本情况...5。

2.生活状况...5。

3.工作状况...6。

(二)j市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和需求...7。

1.经济层面的融入...7。

2.社会层面的融入...8。

3.心理层面的融入...8。

4.政治层面的融入...9。

5.文化层面的融入...10。

6.融入需求...10。

(三)j市农民工城市融入存在问题及原因...11。

1.存在问题...11。

2.原因分析...11。

三、建议和对策...13。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13。

(二)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13。

(三)提高农民工在初级分配中的待遇...13。

(四)减少对农民工的歧视...13。

(五)逐渐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14。

(六)建立属于农民工的工会组织...14。

结论...15。

注释...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CI的本土化论文

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表达设计,写照了时代、社会与生活,表征了不同文化的形态与意识。每一个时代的艺术设计和产品设计都建立在设计师的知觉感悟、逻辑思维和设计技术手段之上,反映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和审美。同时,设计师通过创意思想的延伸,传达当代民众的内心需求,反省当代文化的脉络轨迹。纵观中华悠悠五千年文明史,其中不乏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元青花瓷之类的手工业时代的设计瑰宝,更有以红旗轿车和南京长江大桥为首的现代工业之奇葩。红旗ca-72型轿车的前格栅采用中国传统折扇轮廓造型,上下走势有曲有直,长条竖型尾灯则参照传统宫灯造型,车内装饰采用景泰蓝、福建漆、杭州织锦,整车式样美观、庄严,极富民族特色,古典而不失豪华。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的栏杆上嵌有202块镂空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洁白雅致的白玉兰花形路灯,真实描绘了伟大祖国的山河风貌和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本土化社会学论文

职业女性生涯发展研究。

论我国工伤保障制度。

网络隐私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社会保障市场化改革的国际考察。

朋辈影响青少年滥用软性药物的因素。

我国电视广告女性歧视问题初探。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事务管理的政府行为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西安老年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

工业化与中国养老金制度。

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西安市高校老年教师居住问题研究。

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下岗与失业:中国特色的失业现象探讨》。

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

中美城市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关系。

新来港青少年社交节的困境与解困。

网络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方式变革——双向导向型社区管理模式的确立。

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整合机制探讨。

城市社区自治研究。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的研究——百步亭社区文化建设为个案。

广州居民社会规范的探讨。

胜东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城市基层社区。

管理体制。

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当代中国。

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探析。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苏州三元、府前社区非营利组织为个案。

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期中的利益矛盾与整合。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化与公共政策。

制定转型期我国社会利益群体研究。

论费孝通的系统思想——基于系统。

哲学和系统科学的一个尝试性研究。

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与社会稳定——九十年代桂林市的个案研究。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和当代的全球化。

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

论社会在稳态中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

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时代。

历史主体活动与社会规律的统一论纲。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架构。

论社会关系资源在城市反贫困中的运用。

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西部城市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台湾高山族聚落形态的研究。

理想问题的人学思索。

论商务谈判中的礼貌语言策略。

市场经济与个性解放。

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西南一个水库移民区的故事。

现代化进程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解放新论。

对城市环境形象规划的初步探讨。

生态城市研究。

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

社会变迁中的苏南农村性别分工研究。

边缘性:中国社会结构性质分析——以重庆合川市为例。

桂林文化底蕴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传统与嬗变:地方社会转型中的宗族与民间信仰——以闽西客家桂龙乡为例。

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就业率影响及政策研究。

试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

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转轨与转型期经济交易的资源与费用分析。

网上公关初探。

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一现代人文精神建构论纲。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生态城市系统管理研究。

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工业化进程中的村庄精英——江村个案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

社会系统发展论纲要。

城市文明社区创建问题探讨。

农村迷信与农村社会展——广西资源县迷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村妇女发展研究。

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

论城市本质。

人间胜境的文化变迁——兴坪镇渔村的人文资源与文化传承。

城市空间结构的扩散及其效应——现代化视野中的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

草坪潜经村的风土民情与社会变迁。

话语分析与商务谈判。

广告语言创意与社会文化。

人类学的一个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

论公关语言及其语用策略。

试论黑格尔费尔巴哈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创生的逻辑关联。

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

中国农村阶级层分化与税费制度改革。

语言在谈判中的作用——威胁。

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

网络人际交往探微。

我国城市变革中的街道社区管理组织重构。

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人的建设。

转型期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视角——以家庭为公层单位。

城市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武汉市江汉社区建设实验为例。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城市职能结构类型及优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大众传播媒介对苏南农村闲暇生活变化的影响济南市城市社区类型划分及管理模式研究。

现代化背景下的村落宗族现象透析——以安徽省陈阁村为中心。

社会化有效性研究。

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关系研究。

大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网络聊天:第三种公共交际方式。

吉林省农民外出对求非农活动的村级研究。

关于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整合研究——社区整合的理论建构与机制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社区研究。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探析。

苏南村民自治的考察——对村民权利虚化的分析。

探索中国城市管理之路——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社区人口管理转型研究。

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策。

农村社区精英与村民再组织——皖西大别山区石村的观察与思考。

沈阳市社区建设的思路及其对策研究。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械理集结探讨——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区个案分析。

网络组织的兴起——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网络化关系研究。

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

试析市场经济变革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研究。

对中国旧城更新中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沪东教会为例。

文化变迁视野下的公民文化——一种政治文化的思考。

第二家庭——家族企业的人类学研究。

中国现阶段农村上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

社区:福利的新型依托——城市社区福利的尝试性制度创建。

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互动——对河北农村社区“私了”现象的分析。

农民现代性的现状及其获得途径。

农民的法律意识与农村法治化进程——对丰宁黑山嘴镇农。

民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

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对兰州市安宁区水村、孔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

变迁中的治理理念及中国实践分析。

西北农村地区回簇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三甲集镇上集村为例。

非正式制度与乡村制度变迁研究——五里树实地研究。

乡村社区人际信任研究——以旧沟、赵家沟村为例。

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

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

非营利组织及其价格机制研究。

论网络交往实践。

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对炎方苗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解读。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社会视角:“部市村庄”都市化发展问题研究。

中韩谈判手之间文化差异。

西方社会化研究的新拓展。

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秩序。

论促进城市社区空间邻里环境塑造。

村级社区带头人:农村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分析。

城市贫困化问题研究。

农地制度变革过程中农民的态度分析——对湖北和浙江地区农民及农户的调查。

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

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

颜村家庭养老研究——理性选择视野下的老人对。

p与l/g的权衡太极拳群体的社会网和社区养老研究。

女性无法抗拒的黑洞——解读社会的“性别认同”

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研究。

互联网网上聊天中的人际知觉的研究。

成功老龄化毕业控制理论研究: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

智慧显义理论研究:成年人生活规划能力及其评价。

“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

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关于中国人社会化模式的一项教育社会学研究。

肥东县春节返乡农民工日常生活考察当代中国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夫妻平等地位研究。

皖南山区宗族聚居型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模式变迁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

平地女性与山地女性——大理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下女性地位的变迁。

职业能力倾向量表eas的修订。

社会转型与hiv高危险行为:甘肃戒毒所的调查与研究。

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日本老龄化问题及春对策研究——兼论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启示。

论个性化消费与企业营销文化的关系。

中国地方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运作——以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个案。

探讨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模式的建立。

婚姻家庭和谐论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初探。

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养老问题探析。

同性恋合理性研究。

休闲、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休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视角。

单亲家庭子女人际交往——互动特征分析。

网络发展与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

社会转型与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变化的研究。

社区为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系统的开发。

论促进城市老龄人口政治社会化。

论人类性别观的现代转向。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甘井子区青年社会地位与作用的调查分析。

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青少年与黑恶势力犯罪问题研究。

社会变革中女职工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

当代文化变迁与青少年社会化。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青年网络犯罪防控体系研究。

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状况与对策。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研究。

土地被征用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中国现代婚姻文化嬗变研究。

中国现代家庭文化嬗变研究。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个人地位、网络结构、社会支持与身心状况。

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

CI的本土化论文

安徽采蝶轩蛋糕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是目前安徽省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以生产、制作和销售各类西点,中式蛋糕为核心产业。合肥虽说是个二线城市但近几年来蛋糕店等西点店的数量迅速增加,本土的几个比较大的品牌如永冠、采蝶轩、金冠、皇冠等。外来品牌中响当当的大的品牌有向阳坊、好利来、超港、好利来、巴莉甜甜、吉祥蛋挞、元祖食品、面包新语、皇品轩、85度c、仟吉等,或是全国名牌,或是外国品牌。

伴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一些传统的吃长寿面已经慢慢被蛋糕取代,最得人心的地方还是在于好吃,征服了市场,为大多数人们接受。

目录:1.公司简介2.企业文化3.产品介绍。

4.采蝶轩log设计。

1.公司介绍:

经历10几年的发展,采蝶轩不仅成为一家拥有大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师、全套进口生产设备,部门齐全,管理现代化的企业,而且分店众多,成为合肥一处处名片。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承“引领美食潮流、倡导品味生活”的经营理念,在10几年的历程中,“采蝶轩”系列产品不仅被广大消费者广泛认同和喜爱,而取得了丰厚的社会经济效益。

2.企业文化:

采蝶轩经营理念:

以诚信为根本。

以服务为依托。

以市场为载体。

视质量为生命。

竭诚为广大顾客服务。

采蝶轩口号:

健康、美味、好心情健康是责任。

美味是目标。

好心情是我们创造。

采蝶轩的经营宗旨:

通过优秀的品质、服务、清洁和物有所值的不断追求,令顾客101%满意。

采蝶轩经营目标:

以客户为尊,团结向上,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将采蝶轩建设成为中国烘焙行业。

的第一品牌。

3.产品介绍。

生产质量和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更是企业的核心之重,我们的产品不断更新,不断向更加营养、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在营养、健康、安全方面不断完善。

产品新鲜(提供现场制作)、选料精心,制作用心,客户放心。

裱花。

1、提前与市场接轨,提供良好的客户消费环境。

2、优先的免费配送服务(电话预定为客人节省时间)。

3、产品新鲜(提供现场制作)、选料精心,制作用心,客户放心。

营运。

1、公司有良好的发展眼光,不断引进新的产品,同时在生产线上,引进粽子生产线及进口设备生产线,保证产品的充足供应。另外门店装修,不断的翻新旧的门店及不断的拓展新的门店,让顾客方便消费,也让消费者始终对采蝶轩具有新鲜感,更让消费者能够感觉采蝶轩是饼店时尚的代名词,符合现代人消费的水平,而且公司也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引进更新的管理技术。消费者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取得先机,而采蝶轩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2、公司高层的正确领导使整个公司业绩提升成良性,健康的发展,虽然前期走了很多弯路,但公司及时调整方针政策,不断补充新的血液,让整个管理团队最终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

3、公司门店员工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为公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内部基础。企划。

1、坚定的企业信念。

学会承担,学会承担责任感,把工作当做第一,成为企业的家人。饮料。

人员,不断的完善。

公司相关体系,公司主干流率较低,保证公司运营的稳定规范化。

3、经营宗旨:采蝶轩通过优秀的品质、服务、清洁和物有所值的不断追求,令顾客得到满意,以客户为尊,团结向上,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处于不败之地。

成功秘诀:。

1.坚持改变、不断创新2.反应敏锐、行动迅速。

采蝶轩的ci设计:

我的体会:

1、广招多元化和背景不同的员工,大胆启用新人,给员工机会。2、每个发展阶段都抓好了关键的环节,抓住机会注入新的ci。

3、经营政策灵活机动,敢于尝试和创新。市场嗅觉灵敏,不但能抓住消费者的喜好,也能发现对手的不足,在烘焙市场一直独占鳌头。4.后台供应要快、准、狠。5.人好;决策好;市场好。

6.后期发展以市场和品牌为战略导向。控制合肥市场,抢占消费者心智,让采碟轩成为合肥人心中的品牌产品。

CI的本土化论文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产品的质量已不再是占领占据市场绝对的因素,主要在于产品是否具有自己的个性。也就是说工业产品设计要与本土的文化相结合,体现本土文化的特色,浸润着本土文化的精髓。例如,中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一名中国设计师在创作中将民族风格和民族情怀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获得行内人士及国际上的高度认可。他巧妙的利用了中国本土传统吉祥图案“方胜”,以形取神,将本土的特色相融合,“物我合一”创作出本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流露出一种具有东方气韵,传统的文化底蕴,使其在中国设计大家中可以做到一鸣惊人。中国的产品要从“中国制造”摆脱出来,径而走向“中国设计”,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色,形成自己的设计体系,展示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气质。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去挖掘探索我国本土化是设计、重新审视我国的周边,深刻的研究东方文明;这是中国的设计融入并走向世界的重中之重。在日本,日本的工业设计基本实现了产品本土化,走向了市场国际化的道路。它充分地探索挖掘本土文化的内涵,把民族本土文化的审美和当今现代的设计结合起来,形成日本独特的设计体系。日本并没有大量地仿欧美国家、受韩国的影响,造成本土产品的欧美化、韩潮;而是保留与创新相兼融。在真正学习到了西方设计的'精髓后,将西方设计中适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思维与自己的本土文化相融合。日本对于设计的本土化方面理解和运用的重视,还是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及借鉴。这与日本本土自然资源的匮乏、本土面积狭小、不适宜耕种等一系列限制自身发展的因素有关,导致了日本对于本土设计的不断探索研究,形成了日本产品的精致自然、优雅简洁、节能环保、最小化原则、多功能化等本土化特点。如一位德国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说过:“少即是多”的观点。他主张技术与艺术的相统一,利用新材料新科技为主要表现手段,提倡精准严谨的艺术效果。他的作品极简到几乎不可再精简的绝对境界,予人视觉上极致的美感的同时具有实用性;做到了“形式追随功能”,不断将其形式简约化。日本福田繁熊先生也曾指出:“设计中不能多余”的观点。从而,形成了日本本土化非常严谨的传统风格。那么,我国设计的本土化该怎样体现?我国的本土文化是什么?我们如何实现,日本的文化和我国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甚至日本的大和民族大部分其实都是从我国流传过去的,那为何当代的设计还不及日本呢?其实我们需要的更多是反思。在当代设计中,把国家的、地区的、民族的审美情绪同现代设计的一些元素相结合,形成独树一帜的设计体系,也未必不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苹果开创者乔布斯曾在印度修行半年,对佛经中的梵文字体颇感兴趣,结合了英文的花体字,完善了他极简的设计思想,将现代科技与民族本土元素相互碰撞并结合,形成“苹果”革命。然而,书法不单是国外有,中国的书法乃最简单的勾画艺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形成,“鸟文”“金文”“甲骨文”无一不是人类最原始、最本初至美的生命设计。中国的绘画,可视的静态艺术设计,敦煌壁画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等皆为我国的传统元素,这些远古的图腾,塑造出无与伦比的魅力与自然的设计。书法、雕塑、建筑、音乐里的东方艺术与东方美学突出了美的自然形式包含着社会化,强调着美与仁爱的和谐统一。这些本土的文化元素都值得我们在设计时加以萃取与运用。本土文化是设计的基石;真正具有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本土设计才能让人深度地去回味,径而形成强有力的阵营,最终立足在市场上,占据在国际的设计舞台,让人感到设计中的本土归属感,从而使人对产品产生一种依恋。

3结语。

提倡人性化设计、本土化设计、民族化设计这是关于设计的传承与创新。著名设计大家乔治亚罗曾指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设计不单单只是一门追求产品外在的视觉表达艺术,还是一门涉及面广且复杂性高的学科,它包含着人性化、情感化、社会化、民族化等因素,需要我们每一位设计师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对本土文化的深度研究与渗透,然后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的真情情感流露。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王受之.世界设计现代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CI的本土化论文

ci的认识:

一、ci企业形象。

ci策划对企业营销的作用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企业判别,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培植企业文化,加强内部凝聚力;。

扩大对外影响,培育公众消费忠诚度;。

促进企业营销策略的整合;。

二、ci传播企业形象。

ci策划的目标就是定位企业身份与传播企业形象。

企业身份包括以下内容:所有权性质;企业产品状况;企业组织结构;领导、雇员和共有价值。

传播企业形象。

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音乐教育论文

摘要:趣味是儿童认识世界万物的一种最主要的途径,而趣味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很好的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对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的概念进行了总体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游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生动音乐教学和利用音乐的节奏性提升课堂教学趣味等几点音乐趣味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趣味教学;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基础与启蒙,在小学生情操陶冶、智慧启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趣味教学是一种更加重视小学生心里活动的教学模式,将趣味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完成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教学目标,同时又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到了教学中[1]。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使师生感情得到良好的交流。笔者以下就结合自己的相关教学经验,对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趣味教学应用进行一些阐述,以期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参考。

一、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概述。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模式指的是以围绕学生的音乐理想、音乐兴趣、音乐感情、音乐情绪以及音乐目标等多方面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其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给小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2]。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利用游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就小学生而言,其对于音乐课的求知欲望是比较强的,但是就其本身来说,其理解能力和坚持性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化繁为简、由简入深的教学方案。同时在此基础上,可结合一些生活经验和儿童成长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将其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以游戏带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音乐学习中来[3]。例如在进行歌曲《大鹿》教学时,可采取小小擂台赛的游戏方式,首先由教师教唱,并且在教唱之前告知小朋友们,教唱完成后要进行歌唱擂台赛。然后将小朋友分为若干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大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小朋友们进行表演唱,力求表现出与其他组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组织和评委的角色,而每个学生都是歌唱选手。然后教师对每组小朋友的歌唱表演进行点评,并且评比出最佳表演小组,可给予“表演星”等称号作为奖励,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又例如在进行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小花猫与小老鼠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小花猫与小老鼠的灵巧特征,并且提前制作一些猫、鼠头饰,让学生戴上,然后以轻快、风趣、幽默的曲调进行演唱。演唱完毕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歌词?”、“你能给大家演唱一段你喜欢的歌词吗?”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起来,积极调动课堂趣味性。通过这样的游戏、评比、创编、表演活动,不仅仅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乐趣,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感知音乐美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生动音乐教学。

实现生动音乐的教学根本在于变更原有的课堂模式,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好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够很好的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知识的教育中,往往存在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性讲解,那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印象浅薄。因此,在这类音乐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力挖掘学生的主体性的精妙之处,利于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4]。比如说在教授《国旗,国旗真美丽》这一课时,老师完全可以避免对学生的简单传授,如果只告诉学生歌曲,带学生唱那么就不能达到这一课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容易导致课堂的氛围死板。因此,在教授《国旗,国旗真美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拿出一面国旗,让学生面对国旗行少先队队礼,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在进行授课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交流有关国旗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对国旗有一个心理上的感受,这样可以便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枯燥难懂的音乐理论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又具有特色的肢体语言,不仅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同时也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有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利用音乐的节奏性提升课堂教学趣味。

音乐本身具备的律动性就是一种极具趣味性的东西,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把握并且利用好音乐本身所具备的这种律动的特性,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朋友具有爱动的天性,这种天性与音乐的律动性具有非常好的契合性[5]。基于这一点,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配合着音乐的律动,活跃起来,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跟随自己演奏的旋律,用不同的形状的动作来表示音符的高低,例如在旋律低时,学生可以将手放在身体下方进行摇摆,而在旋律高时,则将手举过头顶进行摇摆。例如在进行《杜鹃圆舞曲》乐曲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感受整支曲子的3/4拍的节奏感,并且让学生对三拍子舞曲的特点进行理解。然后再次引导学生辨听《杜鹃圆舞曲》中各个部分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对舞曲各个部分的旋律进行表现。还可以鼓励个别小朋友跟随旋律进行舞蹈,然后通过师生的一致努力,编排出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全班的小朋友们都跟随舞曲旋律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对整个舞曲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音乐教学课堂趣味盎然。

三、结语。

将趣味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实现音乐的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趣味性以及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围绕教学大纲,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就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趣味教学目的,从而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不断地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葛玉婷.小学音乐教育与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02.。

[3]曹静.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画面感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0,21.。

[4]陈蔓茵.浅谈小学音乐创编教学[j].中国科教新导刊,2010,24.。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本土化论文

以钢结构、电梯、消防、给排水、空调、通风、模板脚手架、线路、管道、建筑门窗、幕墙、防腐、弱电、防水、涂装等为主的钢结构(还有消防、空调、电梯、市政、建筑外装饰等等)企业是一个集专业设计、构件(产品)加工制造、施工安装为一体的专业企业,这就决定了其工程项目管理是在土木建筑(或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综合管理下的专业管理,由于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而在企业内部围绕每个工程项目是由营销、设计、加工制造、供应,工程制造、供应,工程管理五大系统去实现的,而工程管理工作则是各部门工作的最后体现,并可实现二次营销,为此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由于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所以工程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与协调。

根据工程的不同状况组建项目部,关键是要配好项目经理。

一个工程项目由于工程量大小、难易程度、分项工程多少等不同,这就决定了一个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组建项目部,并配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特别是当一个小工程只配项目经理时,他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是项目好坏的关键,他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组织领导能力更为重要,而这组织领导工作能力高低的体现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为此,一个项目部组建特别是项目经理的配备这对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决定了一个工程项目的结果。

项目部的建设要注重其项目部组成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要掌握专业水平的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水平,必须具备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

一是技术技能:所有工作都需要一些专门技能,它是一个人生存的必要本领,作为管理者没在相应的技术技能,就不知道怎样去管理,“门外汉”说的就是缺乏技术技能的管理者,他在管理上肯定是失败的。

二是人际技能:管理者须掌握在人群中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才能有效的发挥他的管理能力,技术技能高的人,但欠缺人际技能,就不易成为成功的管理者。

三是概念技能:指人具备心智能力支去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因为决策需要管理者看准问题,找出可以改正问题的替代方案,评价它找出最好的方案。管理者可能在技术和人际方面都很出色,但若不能理性地加工和解释信息,他照样会失败。项目部管理者必须具备上述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即使某人不能同时具备这三种技能,至少也得有二种,第三种过得去,他所缺乏的能力,可由其他人员进行互补。项目部作为一个团队其内部也必须根据每个人的某方面的能力不同,进行互补,分工合作,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就可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样这个团队也就无往而不胜。

项目经理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培养能力,首先要培养延长工作时间;始终表现对公司及相关产品的兴趣和热爱;自愿承担艰巨任务;在工作时间避免闲谈和向有关部门提出部门或公司管理的问题和建议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企业或项目的创造者,而不是财富的追求者;善于合作,注重组织建设;敢于冒险;把握机遇的特质。再次要克服没有创意;无法与人合作;缺乏适应力;浪费时间和金钱;不注重咨讯汇集;没有礼貌;缺少人缘;没有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不重视健康;过于慎重、消极;摇摆不定、缺乏将才;自我设限,不思长进的不良习性。最后要不断提高综合分析、控制情绪、幽默、演讲等综合能力。

沟通的方法靠人际技能,人际技能不但用于内部管理,也用于工程项目的相关方的沟通。美国管理学大师摩尔把人际关系看成事情或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所占比重为80%,这说明了人际技能是项目管理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沟通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有理有节地通过接触、交流,把己方的要求技巧地表达出来,最终能说服或迫使对方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在处理冲突时要有一定令人信服的良策,包括折衷方法;要掌握沟通的互动性,而不是单方的,要充分调动对方,用强有力能力和人际技能占有优势,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内部沟通中首先是与营销人员的沟通,在沟通中要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相关方的情况,工期要求以及招投标和合同等;其次要与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周期、工程设计、工程概况等沟通;再次与采购进行采购周期和资金状况的沟通;其四与生产加工制造部门进行资金保证的沟通;最后要与上述部门的沟通对整个工程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随时的沟通调整工程计划,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

在外部中主要与业主、监理、总承包、其它相关施工单位的沟通,在外部的沟通中首先要把握好第一次的沟通,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在沟通钱要了解工程情况,不要以一问三不知,又不要夸大其辞,要以向对方学习的心态,以沟通感情为主,了解对方,为今后的交往打下基础,这是关系到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其次在日常沟通中要有理有据,注重说话的实效性,在合同面前时平等的双方,享受合同赋予的同等权利,所以不要低人一等,在不可为的情况下不要违心地应承,掌握沟通技巧和语言尺度及语气,当与对方发生沟通困难时,可以通过改变沟通环境、地点、方式进行沟通。最后要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感情关系,完成一个工程要交一批朋友,赢得一片赞誉。

工程项目管理要紧紧围绕工程进度这条主线做到一个强化、两个开好、三个技巧掌握、四个不要忘记其核心就是成本控制区组织实施。

一个强化就是要强化施工队伍建设。

施工队伍是一个工程项目的最后实现者,也是所有工程项目参与者的工作结果最后体现;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材料消耗最后决定了工程项目的结果,为此建设有一支有活力有技能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重点。为此,首先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就是能随时为我所用,能“冲得上,打得赢”,以“一当十”,这样就可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其次要强化分包管理,分包主要有劳务分包和工程分包,在分包管理中要坚决执行“资审三严、分包三必须”,即严格遵循分包商评价程序;严审各种证件、用工手续和资信证明;严查设备、技术、资金、业绩等综合实力。必须签订和履行规范合法的劳务合同,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必须杜绝整体分包和层层转包的“以包代管”现象。对外部劳务实行现场管理和项目与公司两级审查制度。加强动态管理,主要突出“两个原则”、抓好“三个重点”,即严格在遵守《劳动合同法》的前提下,坚持“谁用工谁负责”和“教育、使用、管理并举”的原则。抓好分包工程物资采供和验工计价等管理工作,堵塞效益流失渠道;抓好外部劳务制度化管理,适时进行“政策传统、形势任务、安全质量、遵纪守法和工艺技术”教育,以良好的政治、技术、管理素质和精神风貌,维护企业信誉和形象。最后作为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切记不要有裙带关系,不能是幕后老板或参股者,也不要“吃卡拿要”,更不能对施工队伍:“盛气凌人”否则你对施工队伍无法管理,你的项目管理注定是失败的。

两个开好就是要开好开工准备会和施工策划会。

作为施工前的开工准备会,由营销人员、设计总工或主设计人员、项目管理负责人、材料采购负责人、投标设计负责人、审计等有关人员参加。首先是营销人员进行工程合同的移交,并对合同的工程地点、施工范围、主要施工项、、合同额、工期要求、质量要求、回款方式、材料的种类、厂家等要求及需各部所做的前期配合进行交底,介绍合同执行的风险。其次进行商务策划,分析合同中在方案、材料、项目、工程质量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商务风险,总包配合费的情况、谈判的具体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再次了解施工的现场软环境(与业主、监理、总包之间的协调关系),业主的资金状况(了解业主资金是否后备充足),现场实际施工状况(总承包单位施工进度状况)等,为施工做好准备。最后确定合同全体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及设计施工图的完成签图时间,主要材料厂家的确定时间,项目部人员进场时间等进度安排。

作为施工组织策划会在设计完成施工图设计之后,出所有构件或材料加工单之前,由项目部组织、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审计、财务等部门参加,首先讨论由项目部制定的施工策划部署,制定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工程进度的四合一的进度计划;其次讨论并确定主要材料的划分批次问题(如构件或材料的组织及供货方案),设计加工单的组卷方式必须依据项目策划批次来进行组卷;再次讨论并确定设计加工单的进度,主要材料的订货时间;再其次确定工程款回款的实施方式,施工方法的选用和施工队选用;最后确定该项目的项目管理目标。

三个技巧掌握就是掌握工程管理的送样和封样、合同变更、施工管理的三个技巧。

送样和封样不是简单按照合同的要求,而是要将对企业有利的材料进行推荐,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使其封样达到对企业有利的目的。

当所签合同单价对企业不利时,可采取变更结构形式和材料等措施,通过经济洽商,使其更改合同。

图示法是进行施工管理的一种较好技巧,把工程进度、技术、质量等参数在里面图上以一用各种颜色或标记标出,可以一目了然的表示清楚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便于随时解决。

四个自始至终不要忘记的安全环境、质量、损耗、资料管理,其核心就是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以施工环境管理为切入点,注重依据施工图而制定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把安全施工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各个环节上时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严格按照施工图组织施工,做好成品和原材料、半成品保护,减少损坏和消耗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文件资料是记录经济的有效载体,对工程结算和索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不能忽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用文字说话,办事,这样才能为一个工程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总结项目管理经验,使管理阶层知得失,有利改进、提高。

一个工程项目完成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要数理化的,无根据的空言,不足以证明事物的真实性,空洞的、口号式的语言、文件是毫无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找出事情的真相、错误的根源、成功的因素。总结并非追究责任,检计得失,目的在于引导将来,在新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改进、提高。“满招损、谦受益”,惟知者方从总结中有所得。

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音乐教育论文

(一)教学理念陈旧。

音乐教学内容作为基础乐科学习的载体,其内容首先要体现全面的音乐性,其二才是技术性。然而,多年来我们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乐科教学,“事实上,‘技能性’(或‘艺能性’)的教育倾向在目前仍占主流,从而缺少对‘人文性’教育的深刻反思,而真正深刻的教育反思视角恰恰应当是‘人文性’的”。[1]教学中教师忽略音乐中深层的民族文化价值,忽略音乐在表达民族文化和人的情感方面的独特意义,缺乏民族音乐性方面的教育,把一般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民族院校的基础乐科老师,应该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灵魂的解读者。但是,目前的教学及教学理念确实偏离了这样的路径。首先,教师把自己定位成仅仅是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工匠、音乐知识的传授者、音乐技能的示范者,而忽略了对于音乐本身的生命力、感染力的体验和解读。在这种教学理念下,音乐本身成为目的而不是表达情感的手段;其次,面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大部分“零起点”学生,目前这种标准化的、偏重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分级制教学体系看上去程序严密,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质量可控,也许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但很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基础乐科的学习对他们的专业学习的益处,并因此怀疑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以西方音乐素材为主。

“长期以来,西方音乐体制的引入,塑造了中国音乐教育体制和音乐观念上的依附性,这是有很深层的和持久影响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在强化西方的音乐价值观、知识观还有作品及音乐的理解方式,这样一来自然西方是中心,我们是边缘”。[2]不可否认,西方的基础乐科教学体系由于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我国音乐院校长期沿用这个体系至今不变。但毕竟是西方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音乐文化,它与我们最大的不同是音乐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依托特定文化的音乐特征也有显着差别。因此,如果我们过于注重西方音乐素材的使用,而忽略中国本土的音乐素材,尤其是忽略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显然远离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实际。

(三)教学方法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从民族院校的教学结果上看,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未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而且产生了厌学情绪。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以枯燥的音乐知识传授模式和以单纯的音乐技能训练为教学目的标准化教学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局限性表现在实施教学中只能“一刀切”而不能因少数民族大学生之材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片面性则是教学中过度强调音乐学科的一般知识技能,忽略了学习音乐中的民族文化性和人文特色。我们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和主要精力更多放到了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无视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传承的内在要求,忽略师生的民族文化和人文价值交流。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对生硬呆板的教学内容和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学,没有了在家乡时欢歌弹唱的生气与活力,失去有对自己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的向往和激情,更多表现出的是对老师的唯命是从和漠然厌学的消极心理。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乐科教学的可行性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中和父母遗传的基因里已经获得了较好的音乐感和基本的音乐能力。但由于他们进校之前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且文化基础薄弱、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实施必须因人、因事、因情而异,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机械制作和数学逻辑演绎那样,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规范和界定”。[3]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接受程度,教学中使用与汉族学生、其他专业学生相同的教学内容授课,并要做到“标准化”和一视同仁对待显然是不现实的。老师要依据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原则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再根据学生特点、基础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教学。只有有针对性地实施基础乐科教学,才可能改变目前的教学状况。关键是老师需要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主体,深入了解他们的民族特质、民族音乐基础,以及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观念上、教学上、方法上做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教与学辩证统一的教学思想,做到教学过程中淡化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增强课堂中师生共同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感受,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的“课堂共同体”。

(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因此,教材的内容要体现民族特色,以民族的音乐内容为主。按照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理念,可以说没有音乐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教育,而没有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是失败的音乐教育。[4]具体来说,就是基础乐科的教学内容应以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为依托,由他们耳熟能详的“田间”音乐学习入手,并将基础乐科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内容巧妙植入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学内容还应包括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例如各民族学生自己家乡的歌舞音乐、器乐演奏展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讨论与交流等等。作为教学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本身就有丰富的音乐资源,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才艺表演突出,有的甚至对本民族文化、历史有深入了解。同时,不同民族学生一起学习,这本身也为多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笔者的问卷调查中专门问到学生对于增加民族音乐教学内容问题的看法,结果在45人的有效问卷调查中,赞同的达到96%。因此,要解决教与学的分离现象,制定符合民族特点、学习程度的教学方案势在必行。目前实施的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学方案中教学目标不太明确,教学内容起点高、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在教学方案的制定方面,应在遵循学校的基本办学方针的前提下,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现状,熟悉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使制定的教学方案还可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和弘扬传承各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渠道,同时详细了解学生音乐学习的背景和个体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二是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如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展示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定期开展视唱教学演唱会、学习成果交流会等,这种拓展的方式对于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转型。

“学校民族音乐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材固然重要,教学方法及教学设施也要跟得上,才能达到预期目的”。[5]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乐科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通过声、光、色的多种形式,并辅之以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歌舞场景,这种集视听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缩短了学生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视听体验距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当然,这些量大、面广、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我们不可能信手拈来,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整理、研究,并按照深浅、难易程度编排,同时还依赖于现代教学设备及音乐软件制作技术将这些具有教学价值的民族音乐素材按不同程度、不同风格编辑整理纳入电子教学曲库中。特色教学不仅只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上,选择什么教学方法实施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是不能忽视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和效果,教学中实施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选用何种唱名法的问题,一直以来音乐院校学生在运用什么唱名法来进行视唱练耳的学习争议不断,有的认为专业音乐院校就应该用“固定唱名法”显得更专业;有的认为根据中国国情应该用“首调唱名法”;还有的则认为应该两者兼之并用。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乐科的音乐听觉训练和视唱教学中,从他们音高听辨、旋律记谱,首调方法视唱的表现上来看,笔者认为首调唱名法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如果背离学生的音乐思维习惯而进行固定音感学习的训练,只能使教学流于形式。

(四)建立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学评价体系。

提高民族院校的音乐教学活动水平,必须针对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需要。从根本上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与他们的自然遗传、民族文化、家庭环境乃至教育经历等诸多因素都有密切关系。但是现有的考评体系比较注重音乐技能,忽略音乐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评价标准不能客观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及基础乐科的学习实际,不能客观地反映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事实上就是不能够正视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色的评价体系应具有多元性与合作性。多元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对于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予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鼓励以及耐心的指导,评价体系要体现“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的演奏或演唱、教学、传承、发展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人才”的特色和宗旨。而合作性则是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的普遍参与与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能够使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的空间,同时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这种注重学生主体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多元性、合作性的评价,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而且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集体互评,形成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真正建立起一个能够真实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各方面音乐素质的指标体系。

CI的本土化论文

如何促进和保障本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每个国家想要屹立于世界民主之林的必需考虑的问题。本土文化在我国引起重视比较晚,但本土文化的研究已涉及到社会的每个层面如教育,影视,政治,经济,法律等。借助瞬息万变的现代化传媒技术和信息技术,文化全球化已经和经济全球化一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对文化全球化,本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一定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理论上的建构,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文化安全等问题必定要提到议事日程。同时,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保证本土文化自己的民族性等问题,是我们需要认真思索的课题(苏跃,)。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土化则是一个国家本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基石。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及工具。

本次受测学生为63人,收回问卷63份,其中51份为有效试卷,12份为废卷,问卷合格率为76.5%。问卷中男生问卷为29份,女生问卷为22份。本次的调查问卷一共包括15个问题,前14道题目属于选择题,第15题为简答题。

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校园本土化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

(二)大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的观点。

当问到当前中国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时,37.3%的学生认为教材编排不合理,54.9%的学生认为学校忽视,43.1%的学生认为学生本身对文化缺乏兴趣,70.6%的学生认为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中国文化的氛围,从此可以看出学生将中国文化教育的缺失归咎于学校和社会的忽视,所以我们可以说高校文化建设的本土化,迫在眉睫而且任重而道远。当谈及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相对比时,9.8%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别的'文化都有欠缺,而88.2%的学生认为各国文化各有优势相互借鉴,这说明学生能够比较理性的判断和对该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但谈及国外掀起的“儒家热”,在国内却倍受冷落这一现象时,39.2%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坏现象,我们应该积极纠正,51%的学生认为这反映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54.9%的学生认为说明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很浅薄,从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学生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和中国文化的本土化有着殷切的期望,而当前社会和学校所作的努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提及中国文化是否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的时候,78.4%的学生认为需要,9.8%的学生认为不需要,从此可以看出,学生也认为与时俱进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当涉及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未来的看法是,11.8%的学生认为很乐观,64.7%的学生认为不乐观,9.8%的学生认为很悲观,这也再次说明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宣传,投入和讲授不够,社会和学校所作的努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问及大学生是否在传承中国文化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90.2%学生认为是,这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所肩负的文化使命。但论及作为大学生应以什么方式弘扬中国文化时,60.8%学生认为从各种渠道了解中国文化,41.2%学生认为积极向他人宣传,88.2%学生认为将文化的有益方面应用于生活和学习,56.9%学生认为坚守以中国文化为荣,坚持维护中国文化。当谈及造成当今文化危机的主要原因时,51%学生认为市场经济高度发展,重利轻义,31.4%学生认为意识形态教育弊端,15.7%学生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欧美文化侵略。但涉及当代中国文化的状况,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时,9.8%学生认为重温儒家经典,加强传统文化熏陶,3.9%学生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29.4%学生认为实行多元化,中西合融,56.9%学生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后一道选择题的结论正好于我们所作的研究不谋而合,学生从实践中了解并意识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要性,也就是文化发展本土化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对于本土文化了解程度。

本次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首先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文化本土化的重要性,但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很乐观,他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和社会对于文化本土化的忽视;其次学生认识到了学校在文化本土化方面所起的作用,但他们认为学校所作的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后学生认为高校应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的本土化,加大宣传力度,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本土化意识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四)性别对于学生本土化意识的影响。

从图1和图2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本土化意识水平区别并不明显。但在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上男生和女生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男生选择最多的渠道是网络而女生则选择了电视。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本土化意识时,对于男女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应有一定的区别从而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

结论。

本土化首先是世界和平的需要。其次,它是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最后它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在当今世界本土文化已不是绝对的本土化,它已逐渐融入到国际化的范围内,可以说它是国际化的基础部分。作为本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传播者,大学生他们的本土文化意识将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在肯定全球文化多元性的同时,也要突出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要保持自身的精神价值。高校应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的本土化,加大宣传力度,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本土化意识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音乐教育论文

3.1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新潜能,音乐教师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气,将学生的学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音乐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之一。

3.2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是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认识到的教学理念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的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此外,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分析,及时的完善教学方案,也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主题,鼓励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3.3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在实践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开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在明确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的基础上,结合音乐课程的教学主题,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并进一步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相对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之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创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这一教学理念,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充分重视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创新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创新教育氛围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陶冶自身的情操,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践学习活动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5]刘著.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大观,2016,(2):68.。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本土化论文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调整,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公司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希望到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但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其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项目所在国本土资源,提高利润水平,增强竞争力,是每个中国公司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人曾经在印度多个大型的epc火力发电项目担任项目经理八年,积累了一些本土化管理的经验,对印度市场项目的本土化管理进行了总结、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希望能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所助益。

1.项目所在地的文化、环境特点是本土化管理中必须要首先考虑的。

从历史上来看,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佛教就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当佛教在中国兴盛的时候,在印度却日渐式微,现在印度的佛教徒已经很少了。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但在对事物的认知、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异。近些年来,两国之间虽也增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但是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遥远的印度及其人民,仍是陌生的。在我们眼中的印度,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国度,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它。

中印两国都是农业大国,但是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于印度,两国耕地面积差不多,但是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印度的三倍多。印度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部分工业企业处于垄断地位,且产能不足,使得一些工业产品、原材料、半成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中国公司从非常熟悉的国内电建市场,进入到相对陌生的印度市场,在管理上所面临的最大困难首先是文化差异和环境差异,我们有不少想法和做法与印度的具体实际无法接轨。

中国文化崇尚艰苦奋斗,喜欢挑战极限,不承认失败英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以结果为导向。只要结果是好的,就是成功的,不管过程中受到了多少艰难困苦,都可以咬牙承受。而印度的文化特色是,不为己甚,享受现在,活在当下,特别注重过程中的乐趣,对结果的好坏不是特别重视。有时候我们觉得对方的一些做法无法理解,其实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比如,一件工作,加班一个小时就可以圆满完成,并且有双倍的薪水,中国人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加班一小时;但是很多印度人会摇头说,我的家人在等着我回家,按时回家是我的权利。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印度员工,总是在休息、喝茶、唱歌,而极少看到他们为工作汗流浃背的情况,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工作不努力,而是因为在他们心里,超越身体极限的劳动是不人道的,是可以被拒绝的。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和工作生活方面的差异,以便于更好的安排工作。

2.国际项目的管理与以前国内相比点多、面广、量大,资源协调更加困难,本土化势在必行。

中国的工程项目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是一种大的分工协作模式,即一个很小的项目都会有专业的设计院、厂家、施工单位、调试单位、运行单位等,一起来协作完成。而国际的epc项目,一般是有一个epc总承包商牵头做好整个项目执行过程的协调管理,这需要总承包商要有更多的项目管理人才,要有更强的统筹协调能力。要想用有限的管理人员,做好日益复杂和庞大的管理工作,并创造出较高的效益,就需要我们在管理上积极创新,而不能照抄、照搬国内的施工管理经验。国际工程业务是全球性的,与总部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远,各类资源能否及时协调到位,是公司整体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能否高效优质完成合同的关键。这样,就地、就近组织资源就成为资源统筹方面的首选策略。

3.本土化是国际工程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做好国际项目管理,需要在各个方面与所在国接轨。我们知道,有不少跨国公司的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最终导致了失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一种理想,其前提是要对现场情况十分了解;有些跨国公司,忽视了相关方利益,什么事情都想亲力亲为,不愿意当地公司来分一杯羹,没能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有时候只要求合作伙伴承担损失,自己却不作任何牺牲。这样不但很难做到,也会失去许多优秀的合作伙伴,也会同时失去更多的市场机会。失去了当地合作伙伴的支持,项目运作将举步维艰。

自身硬不一定能打出好铁,干好工程需要与当地各方面的环境因素相适应;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总承包商,需要当地分包商的配合,需要当地政府部门支持,需要与周边社区建立良好关系。还有一些国家有签证政策以及法律法规限定了必须雇佣相当数量的本地员工,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本土化。如印度劳工法明确规定,外国企业必须在当地雇佣一定比例的员工;我们的epc合同中也要求促进当地就业,我们的施工过程也要求要符合印度规范标准。

5.本土化管理的优点。

一是可以跨越文化障碍。除了语言障碍外,我们更有诸多基于社会文化差异的沟通理解问题。雇佣当地员工,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将有助于解决诸如外部关系、宗教习惯、法律法规、税务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可以降低成本。雇佣当地员工,工资成本要大大低于从国内派遣管理人员。如雇佣当地的印籍员工,最低的工资每月5000卢比,最高的55000卢比左右,大大低于同岗位的中国员工的工资。从当地采购原材料,也可以减少采购周期,节省运输和关税等方面的费用。

三是可以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原来我们只在中国做施工部分,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走出国门做总承包,管理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了很高的要求,这也需要从国际上广纳人才。

四是带动地区发展,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员工集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的快速发展,给员工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福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上还有很多落后地区,我们作为国际企业,有义务带动社会进步。本土化模式的实施,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对本土化管理模式的认识。

1.本土化管理模式,就是在保持公司文化精髓、核心理念、主营方向等核心价值不变的前提下,对管理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革新,建立起一种经营氛围和管理方式,与项目所在国的自然、人文和法律等相适应,使公司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扎根于当地,成为一个受当地公众支持和拥护的“当地企业”。

本土化模式的建立和运作过程,是一个复制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方面要在核心价值观、公司文化等方面实现异地复制,传承下来,另一方面要在管理手段、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管理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对公司的本土化发展来说缺一不可。

2.项目管理需要入乡随俗。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在一个地区成功的经验,在另一个地方不见得就能成功,完完全全照搬照套是行不通的。即使一些成功的跨国连锁店如肯德基等,也不能没有本土化。我曾经到过一家印度的肯德基,店里卖两种风味的食品,一种是国际通行的大众化的肯德基;另一种是印度风味的,里边有咖喱等印度特色材料。我在店里观察了很久,发现印度风味的肯德基卖得特别火,总是有人在排着长队。这说明即使是已经被全世界人民都普遍接受的东西,在当地也需要有一些适应性的改进。

3.本土化管理模式,既不是完完全全的本土化,也不是全盘否定。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价值观,这些东西正是企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固。如果为了本土化而抛弃这些核心的东西,就得不偿失了。

4.本土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应该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管理手段本土化、人才本土化、市场开发本土化、品牌本土化、采购本土化、生产本土化等。

5.在本土化管理模式下,必须对项目执行环境有准确把握。这些环境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提前制订应对措施、利用方式等。

在经济方面,我们应该多了解研究当地税法、利率、物价水平、通胀率、就业率、特殊鼓励措施、不同地域的最低工资标准等。比如,印度哈里亚纳邦最低工资标准150卢比/天,而贾苏古达地区是90卢比/天;对低预扣税证书的申请、帮助业主申请零关税优惠等,对业主和我们都有好处。这些对项目成本影响比较大。

政治方面,我们应该了解当地的政治制度、政府的稳定性等。如果没有进行事前研究,盲目决策,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损失。

文化方面,我们要了解当地的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必须尽量避免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冲突,这是企业融入当地社会、被当地民众接纳的前提。

科技方面,要分析公司习惯做法与当地公司在施工机具配置、施工方案、验评标准、工作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等,提前进行比较,消除歧视思想,实事求是地考虑工期、质量、安全、经营效益等方面的需求,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方法。

三、实施本土化战略需要未雨绸缪,超前策划。

1.思想上的转变。

任何管理模式的成功实施,最重要的是管理者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而不仅仅是运用某种管理软件或管理手段。如果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总是觉得自己的理念高人一等,固执己见,拒绝接受新的东西,那必然导致整个项目管理思路的僵化和墨守成规,本土化根本无法推进。

一些制度、一些习惯,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很难说谁先进谁落后。我们从发达的西方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样,印度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印度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受英国殖民统治多年,沿袭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很多做法,在税务、财会、法律、语言等方面,可以比较容易地与西方国家接轨。印度作为金砖四国之一,gdp每年都保持了很高的增长率,其经济发展模式被西方国家一致看好,被公认为最佳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印度在国际上左右逢源,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感增强,很多做法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

2.商务方面要做好前期工作。

大合同和分包合同谈判时都应该考虑好整个项目的运作。特别是分包合同谈判,应该有基于市场调查和项目运作模式的总体策划。要提前考虑好哪些是必须由我们本公司员工来做的,哪些是要求分包商来做的,哪些是可以聘用印籍员工来做的。比如,起吊设施的认证工作、小epc项目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审批工作等,就可以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规定由当地分包商负责。

另外,要发挥区域性管理的优势。几个处于同一市场环境的项目,可以设立区域性的商务、财务小组,进行集约化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3.总部的支持力度和方式,要适应项目的本土化模式。

这包括很多方面,如项目部与总部各主管部门的接口变化;资产、人力等各类资源的调度变化;总部对现场小epc项目的管控深度变化;设备运输管理、设备加工深度的变化,等等。

项目部作为现场合同执行部门,是一个缩微型的总部外派机构,代表公司执行合同,其职责应该与总部是一样的,只是工作面没有总部那么宽广。所以项目部的部门设置,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把项目部的一些部门合并,精简机构,减少对总部派出人员的依赖,这需要部门负责人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应是复合型人才;另一种是部门设置还是与总部对应,但是部分部门完全本土化,这样也可以达到精简中国员工的目的,这需要在一些部门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上大胆启用本土员工,但需要对这些本土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使之适应和理解公司文化和管理要求。

对各类资源的调配,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区域管理的优势,而总部负责提供技术指导。这需要对当地各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登记,建立资源信息库,并对可利用资源、紧俏资源进行长期的跟踪。一旦需要这种资源,就可以用租赁、购买、交换等方式,立即组织到位。

对现场小epc项目,麻雀儿虽小五脏俱全,不能掉以轻心,铸成错误。应该把总部的技术支持和项目部的要求,转化成合同条件,利用合同来约束分包商,由项目部来监督执行。一个项目成功结束以后,以后同类型的项目就可以参照执行,这样就把总部和项目部的很多工作解放出来,节省了人力物力。就像业主对我们总包商的管理一样,业主并没有像我们一样拥有这么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但是一样可以把项目管好,主要是靠合同的约束力量。

4.项目部的人才准备和组织方式的改进。

一是要根据epc合同、分包合同、与总部的接口等,将整个项目部的职责进行梳理、细分。依据岗位职责,设置相对应的岗位,然后对不同的岗位进行整合,形成部门,建立起项目部的整体管理框架;依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的薪酬、招聘简章、考核办法等;依据岗位职责,招聘或者调配员工。这样可以用最快速度找到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源协调的效率。

二是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制订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依照制度办事,而不是经验主义,即用“法治”代替“人治”。“治大国如烹小鲜”,只要法制健全了,一切都将有序进行,再复杂的项目也变得简单起来。项目部的“法”就是各项规章制度和保证措施。

通过这两项工作,目的是把本土员工塑造成同中国员工一样的、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实现可复制和可互换,进而实现项目部之间的可互换和异地复制,为企业将来实现更大规模的本土化创造条件。

5.项目策划阶段要有对项目部的明确定位。

从公司整体战略出发,对不同的项目应该有不同的定位,项目的目标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都应该比较明确。比如,有些项目应该侧重于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有些项目侧重于为公司树立形象,有些侧重于为公司培养人才,有些项目侧重于创新管理模式等等。每家企业都有很多项目在同时进行,业主不一样,业主的喜好和要求不一样,合同条件也不一样。大的原则是一个项目比一个项目好,管理上要不断上台阶,但是我们也应该结合公司的发展,实事求是分析项目之间的差异,适当的`明确项目目标的侧重点。只要项目目标明确,在策划阶段,就可以进一步对项目的本土化程度提出目标,并建立考核监督制度,为本土化的落地实施提供动力。从长远看,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强调要实行本土化的根本点。

另外,管理创新的目的是在当地应用,创建了一个好的模式之后,需要异地复制推广,形成规模,在每个项目落地生根,中外员工都能很好的理解并执行,才能创造最大效益。如果大家都在埋头创新却不去在每个项目上推广,就不能形成生产力,创新就失去了意义。

1.人力资源本土化。

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中,得人才者得天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对本土人才的开发利用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在聘用本土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四点:

一是招聘要科学高效。比如新德里地区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但是高素质的人才一直是供不应求。我们可以提前了解联系周边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了解学校的培养方向,了解他们的专业知识是否与项目部的需求一致,建立档案,有针对性的招聘,可以提高招聘的效率。试用阶段的考察很重要,专业经理需要与员工多交流,使他们理解岗位要求和公司文化,也要尽力给员工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二是要以岗位需求为方向进行培训。培训要有最强的针对性,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掌握所有知识,我们的培训首先要明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我们现在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是将岗位职责细化、分解,与员工的个人能力相比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最重要补什么。绝对不是不分岗位需求的大锅饭式的培训。

三是任用要赏罚分明。要让薪酬管理更加有效,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并与薪酬和晋升挂钩。

四是项目部领导层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创建和谐的项目部环境,通过定期交流机制、办公网页等进行交流,互相加深了解,才能更好地相互配合,实现共同目标。

2.技术本土化。

因为印度的整个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受到制约,因此高科技的本土化,如设备制造等,比较困难。但是,在设计能力和施工技术方面,印度与中国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差距。特别是施工管理方面,部分印度分包商的管理非常细致、到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使用印度设计院做设计有一定的优势。印度设计院更加了解本土情况,对材料规格、当地施工水平、当地的规范标准等更加理解,所以印度的设计更加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一些需要在当地采购的设备,印度设计院会更加了解这些地方设备的技术参数。但对于在中国采购的设备,中国的设备厂家与印度设计院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磨合。由此看来,设计方面可以在印度实现完全的本土化。

至于设备采购方面,因为印度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可以实现部分本土化,即一些印度成熟的设备可以在印度采购,印度不能自主生产的设备,可以考虑在中国或者第三国采购。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进出口工作量,将来的厂家服务工作量也可以大大减少。

在施工技术方面,中国的工程公司都有能力有经验消化吸收不同的施工方案,有能力鉴别不同技术方案的优劣。需要坚持的原则是,“有多高的技术水平,就实施什么样的方案”,“最适合现场实际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技术”。如现场设备运输,我们国内都是用拖盘或者低架车,载重量大,方便快捷,但对现场的道路等情况要求高,需要吊车配合;在印度用的最多的是一种移动式吊车hydra,可以一台单独使用,也可以两机抬吊,集吊装与运输为一体,非常便捷。

我们要尽量使用当地分包商,减少各类风险。当大批的中国员工在一个区域工作,安全管理风险非常高,因此分包本土化是必须的。

其实,我们与分包商的关系是共谋发展,目的是双赢。分包合同一旦签订,我们与分包商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帮助分包商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分包商干好了就是我们干好了。因此我们要全力支持分包商的工作,在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对分包商的管理上,奖惩措施是不可或缺的,但要符合印度的特点。比如,印度人好面子,有时几句夸奖的话、一封表扬信,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还可以采取“以夷制夷”的方法,用印度工程师管理印度分包商,借助业主的地方优势管控分包商等。特别在安全管理方面,业主的要求、印度地方政府的要求是与国际接轨的,业主对印度安全文化的理解更加透彻,借助业主工程师的管理经验,对我们的项目管理能够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4.后勤服务本土化。

印度有大量的labor,是非技术工人,可以择优录用。项目部的后勤、修缮、卫生、保安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印度当地劳工完全能够胜任。利用好当地劳工,能够节省成本,缓解成本压力。例如印度嘉佳项目部的后勤,只有两名中国员工负责管理,其他的全是印度人,印度厨师做中国饭菜也很拿手。项目部的保安工作也全部是印度保安公司人员负责,项目部只需提前策划好保卫方案,随时监督保安公司的执行就可以了。

5.商务、财务等工作,可以适度进行本土化。

6月份,印度签证政策突然收紧,印度项目的持商务签证中国管理人员被要求限期离境,当时项目部只有九个持工作签证人员。我们提前做了商讨策划,进行了周密安排。商务、物资和财务人员在离境之前,把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全部做了细化分解,形成了流程,每个流程都有完成标准。主管人员与印籍员工一起把每个流程都通行一遍,对关键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特别交底,保证了印籍员工也可以尽快达到岗位要求。虽然当时商务、财务和物资三个部门都是只有一个中国籍主管,没有其他中国员工,但并没有影响正常工作。项目部的地方材料采购、分包结算、小额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出纳、保险、资料整理等工作,都是由印籍员工独立完成。税务、审计、法律等工作,中国员工只做其中一部分,然后请当地的咨询公司定期指导检查。

开始时难免担心印籍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培训、交流,发现大部分的印籍员工对公司文化和中国传统是认可的,他们对企业是忠诚的。误解往往是交流不够造成的。

五、结束语。

推行国际项目本土化管理模式,最终就是要融入所在国的实际状态,在保持自我核心理念的前提下,适当进行管理创新,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措施,保证体系的有序运行。当这套体系的精神实质深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个角落,扎根到每个职工的脑海中,就会成为企业新的文化、新的理念,企业就能一直保持高速发展。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本土化论文

由于国际工程项目物资管理涉及环节多、周期长,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大,因此施工企业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物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的重点放在主要和专用的材料和设备上,来保障采购合适物资的按时到位。施工企业在制定采购计划时,要充分研究投标项目的合同条款和现场具体环境,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要和国际物流处理能力来综合制定。这里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全程物流时间,还有物资采购时间和进出口手续办理时间等。一般而言,施工企业对于一般材料的采购计划应该提高3~5个月就开始制定。对于贵重的大宗设备、物资等通常要提前半年制定采购计划。另外,一旦国外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出现变化,需要重新确定采购物资的型号和数量时,施工方应及时变更采购计划。

1.2供货商的选择。

合理的选择供应商可以大大提高物资采购和管理的效率。国际工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需要设备材料较多,设备材料使用环境复杂。施工企业在选择供货商时要重点调查该企业的信誉状况、国外物资供应经验、企业内部管理以及是否通过国家权威认证。特别是对国外工程特殊物资或者昂贵设备有关的产品,要重点审核供应商有没有生产同类产品的经验以及用户的实际反馈情况。通过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可以甄选出实力强、经验丰富的供应商。

1.3合理、及时选择保险,控制运输风险。

跨国运输路程长,面临自然环境以及各种政治风险,给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施工企业与运输单位要严格区分货物运输责任范围、时间界限。施工企业按照国际陆路运输和水运保险有关条款购买合理、足额的保险。对于不稳定地区施工的项目,必要时需要购买战争险别,以避免由于货物损坏或丢失给项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4做好应急计划。

尽管采取了购买保险等规模风险的方法和措施。但不可否认,要规避所有风险是不现实的,在国际物流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意外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外工程实施过程中,及时灵活制订出一项新的计划来对原本的措施补充。当发生意外风险时第一时间会有工作人员到现场处理问题,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少。

1.5专业物资管理信息共享。

专业物资管理信息共享可以实现施工企业内部信息和数据的远程交换,不仅会让企业对每一单货物都进行准确有效的全程跟踪,还为企业的下步施工安排提供信息。再如,在财务监控方面,财务人员利用电子化手段了解研究每天的业务交接清单,做到对每一单货物在财务结算方面知晓,如:送货费、运费、中转费等费用的及时了解,通过这种动态的监控能够做到及时准备好资金,优化企业的资金周转。

2结语。

总之,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大量国内施工企业参与到国际工程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应从全方位入手,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做好国际物资管理工作,降低企业施工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