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心得大全(15篇)

时间:2023-11-28 00:44:54 作者:紫衣梦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文本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智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和启示。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让学生作业减负落到实处,如今,我国“双减”工作已全面开展,落实“双减”政策,需要老师转变观念、改变策略,让学生作业减负落到实处。近期,根据李翠梅工作室的任务安排,我观看了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关于“作业减负”的系列报告。特别是周红星老师《区域作业管理的检验视角反思》讲座,他的讲座分为三个话题:金华市双减工作概述,学校作业管理经验分享,教研视角反思作业设计。下面就周红星老师的讲座,谈谈自己的感受。

“双减”工作,最核心的是关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对于学生的作业管理,要通过“四个强化”来落实作业管理:强化作业总量控制,强调一校一案,建立作业公示;强化作业提升,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强化学生习惯培养,小学晚九点不做作业;强化教师责任落实,提高作业管理效率。作业管理,老师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时间管理,应该聚焦于每一天所面临的极为真实的作业问题,以课题认领的方式研究作业问题,以作业为媒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是做好作业管理的重要路径。

作业设计,要突出“减量、提质、增趣”。要想提质,老师可以通过精编题目提升习题的质量,通过错题库提升学习的质量。错题库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学生的`个人错题库,另一类是学生的班级错题库。要想增趣,学生的作业形式可以是“浸作业”,浸作业是指学生亲临问题现场,使用现有的材料或者工具,综合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经过操作、计算和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作业,这种作业能丰富作业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小鬼约题”的作业形式,小鬼约题是指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从作业中选取题目,模仿教师进行出题、改编并讲解,达到作业分层的目的。

教研视角反思作业设计,分为三个角度:巩固知识的视角,诊断教学的视角,作业编写的视角。从巩固知识的视角来说,对作业设计应该追求的是主干性、基础性和针对性。鼓励教师参与“校本作业”的编写,一个学校的校本作业一定要由自己学校的老师来编写,因为本校的老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作业的针对性,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建立共同体学校,组织各校名师参与作业设计的审稿工作。这样,学校的校本作业才能够在情境创设、问题设置、答案组织等方面做到科学规范。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心得

共4课时总第6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组整理回顾本周学习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5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角色搭配的组合数。

2、出示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取法。

(2)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3)全班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1)同桌讨论,说一说可以通多少次话?

(2)生独立用线连一连。

(3)集体汇报交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然后集体交流。

2、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五第8题,然后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从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出发,来分析与阐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任务,并用发展的眼光以及最新的教育理论来论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结合小学数学的发展和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来分析今天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从教学研究的论述角度看,本书始终将眼光盯住儿童的学习,始终在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与认知发展。它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教数学。下面就从探究学习这一点谈谈我的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与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时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上用不着选择和创新,因为自有教师为他们选择、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重在让学生根据定义、公式照搬照套,机械运用,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中,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被教师不经意的注入式教学扼杀了。他们对数学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还怎么能更深入地进行创新呢?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根据对本书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3、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4、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小学生来说,能够独立解题并有独到见解,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缩影,也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探究创新的初步尝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启发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进行大胆尝试,提出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学习心得体会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xx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xxx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xx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xx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

4、许xx《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

5、吴xx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今天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有幸观摩了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各课都展示了新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

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4、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铁铺中心校:项鹏。

2014年9月。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技巧

1、照样子写词语。

随时随地。

直直落落。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平静的()()的月光。

刻苦地()()地款待。

3、指出下列各句是联想句还是拟人句。

(1)小虫子在田野里唱歌。()。

(2)桂林的.山真险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去。()。

(3)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路通向遥远的陕北。()。

(4)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句段集锦】。

五根手指的姿态各是怎样的?把有关的语句摘抄下来。

拇指:

食指:

中指:

【课文链接】。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学数学分层设计心得体会

数学作为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其意义不言自明。每个小学生都需要学好数学,培养好数学思维,掌握好数学技能。然而,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如何制定一套分层设计的数学教学方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第二段:分析问题原因。

为什么需要分层设计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有所不同。有些学生数学天赋卓越,较易掌握数学知识,有些学生数学基础薄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巩固。如果不做好分层设计,那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容易浪费时间、失去兴趣,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更容易失去自信和动力,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第三段:探索分层设计方法。

那么怎样实现分层设计呢?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类。笔者通常会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注意,这里的分层教学并不是严格按照学生成绩划分,而是通过学情和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完善教学设计。

第四段:实践中的收获。

在实际教学中,做好分层设计可以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学情,可以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班级整体的教育质量。笔者还发现,很多学生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后,都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这也是让教育工作者最兴奋和最开心的一件事情。

第五段: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分层设计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反思,需要教师与家长、学生保持沟通和交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好数学思维,掌握好数学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心得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练习是为了重建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意义。多样化的练习将构成学生课内、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严肃的,重复的作业尤其令人乏味。根据这些特点,练习应转变作业方式,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一定深刻地体会到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合理的练习能提高学习质量,发展思维。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练习课占了很大比重,而在低年级尤为突出。怎样上好练习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提高练习课的课堂效率,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动手动脑,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以下是本人对于高年级数学练习设计的一点小经验和看法。

一、游戏式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游戏是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的,如果将枯燥无味的练习变为游戏引入课堂,激发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提高练习的兴趣和效果。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设计练习课时也要像新授课一样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整堂课上都是单调的习题练习,很容易让低年级的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相反,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就一定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不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让学生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例如,我在二年级数学“乘法口诀”这一课的练习课上,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我这样设计了游戏式的练习: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请站起来;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请到讲台来唱首歌;学号是7的倍数的同学请鼓掌。通过这种游戏式的练习,不仅把课堂气氛掀起到了高潮,还让学生在快乐中深刻地掌握了该知识。又如: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听要求摆姿势”的游戏:用你的左手去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去摸摸你的左耳,抬起你的右脚并伸出你的左手……学生乐在其中,甚至将这样的“练习”自主地延伸到了课外,从而更灵活牢固地掌握了这些方位概念。

二、星级闯关练习大比拼。

低年级的学生斗心强,喜欢比赛。如果在数学练习课上重复单一的练习内容,会让学生感到无趣。我们对数学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进行多样化的练习设计,使小学数学练习突破巩固“双基”、训练技能的局限,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怎样出练习题”和“出怎样的练习题”也成了我们老师的难题。出得难,能力差些的同学不懂,自信心下降;出得容易,能力好的同学又觉得太简单,没兴趣做。这时,星级闯关练习大比拼就起到作用。从浅入深,既配合到能力一般的同学,又满足了能力高的同学,一举两得。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二年级的一节数学练习课上的星级闯关练习大比拼示例。

一星级:争分夺秒。

8÷4=21÷7=4÷2=。

36÷6=36÷4=10÷5=。

二星级:明察秋毫。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

35÷5()636÷4()10。

16÷4()663÷9()9。

三星级:步步为“赢”

按规律填数:

(1)()40、30、20、()。

(2)25、20、15、()、()。

四星级:终极挑战。

填上符合题意的最大数。

120□120545□64576299□3000。

34993□99□23092305000□999。

900□99100009□997□327632。

三、让数学更有“生活味”

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的设计要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而且问题解决也成为孩子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之一。问题解决与常规练习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练习着重寻求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寻找创造性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认识位置时,我把教室作为情境,让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怎样区分左右呢?如“我用右手写字”、“我们靠右边走路”等,这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用生活中常见的“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上下公共汽车”等动态变化场景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从中体会数学的意义,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练习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些“生活味”.

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与巩固练习》的教案设计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一、填空题。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名称、

()()=路程工效时间=()。

单产量()=总产量()()=总价。

4、省略位后的尾数,求近似数、

728()、391、()、7094、()。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2、6980=7000。()。

3、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三个0,积的末尾至少也有三个0。()。

4、知道每支铅笔的价钱和买的支数,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求单价。()。

5、8个46再加上20个46,算式是46(8+20)。()。

三、文字题、

1、48个15是多少?

2、一个数是102,另一个数比这个数的25倍少87,另一个数是多少?

四、应用题、

1、一个篮球32元,学校买了18个,要付多少元?

2、饲养场养白兔68只,黑兔57只、养鸡的只数是兔子的'12倍、养鸡多少只?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根据算题特点,合理选择算法,逐步增强算法选择的针对性和自觉性,同时沟通不同算法的联系,体会其内在的一致性,从而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算法,提高灵活运用不同算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基本题练习。

1、做p11(1)。

先看懂要求再独立完成。尽可能用口算完成,集体订正。

2、做p11(2)。

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写一写。

选择几题,指名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再用竖式算出结果,做第一组。

根据估计检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根据笔算判断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

3、做p11(3)。

先看懂题目,独立完成填表。

再观察表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自己的`发现,使同学们体会到钱的总数不变,能买的本数和单价之间的变化规律。

训练的语言:总钱数不变,笔记本的单价越贵,买的本书越少;总钱数不变,笔记本的单价越便宜,买的本书越多。

三、讲解思考题。

先看懂题。

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提问:为什么男孩会多付8角钱?

这8角钱是几本本子的价钱?

那么也就是说:多买几本练习本多付8角呢?

四、布置作业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2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学习目标:

1、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巩固已学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题意并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口诀,背诵口诀:

(1)师与生对练。

(2)生与生对练。

二、练习设计。

1、24页第一题,利用已学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小明买的物品及价格。

(2)提问:你能区分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体育用品吗?

(3)指名学生说。

(4)提问: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买体育用品花了多少钱?

(5)指名学生说。

2、24页第2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24页第3题。

(1)看图说图意。

(2)怎样选出冠军?

(3)指名学生汇报结果。

4、25页第4题。

游戏。

5、25页第5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3×3=9(元)。

5×3=15(元)。

8×2=16(元)。

课题机动练习课。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

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运用口诀进行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并进行估算。

难点:1、熟练运用口诀。

1、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宣布练习内容。

学生明确目标。

二、基本练习。

说说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举例子说明。

1、2~5乘法口诀。

2、表内计算。

3、根据图画提问。

4、解决问题。

5、估算。

三、巩固练习。

1、补充口诀。

二五()四十六。

三九()()三得九。

五七()()五二十。

2、看口诀写算式。

五六三十四九三十六。

()()。

()()。

3、口算。

2×5=8×5=。

9×4=4×7=。

3×6=6×2=。

4、一个盘子装4个苹果,5个盘子装几个苹果?

四、课堂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二教案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测试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8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9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第10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确定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完题后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略)。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9月11日,聆听了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线上讲座《“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针对现在的“双减”政策,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教学建议及作业设计方法。一堂精彩的讲座总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想,听了陈特的讲座,也让我更深刻地明白落实好“双减”政策,我们年轻教师必须要做好这三件事。

“双减”本质就是为了减轻孩子与家长的教育负担。踏踏实实地去备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做到课中学就能课中会,那才是将“双减”落在实处。减轻孩子学习负担不是删减学习内容,而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双减”实际上也是对“高效课堂”做了全新的诠释。

讲座中强调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从讲座的例子中可以发现,陈特一改以往的书面作业呈现出来更多的是操作型作业、自主探究型作业、调查型作业等等。丰富的作业形式丰富了我对于作业设计的认知,特别像小池边猫抓老鼠的设计,既有趣又有深度。又譬如像国旗等的绘制课,将数学与美学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也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思考。

“双减”政策下,我们需要去注重对于孩子的评价,也需要去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模式。以前总是以“分数”量化每个孩子,中下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显然会对学习失去信心。那该怎么去改变呢?从陈特的讲座中,不禁思考能否以报告单的形式代替测评成绩?在单元测评结束后,发给孩子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分数,而是对于本单元知识掌握的“体检”报告单。内容可以包含:该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不足,某些知识点掌握较好,还需要针对某些知识点再强化练习等等。给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单元体检单比起冷冰冰的分数测评,能更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学习初心及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双减”政策的落实,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所思落实到所行,相信我们会站在历史的潮流之上。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xx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xxx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xx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xx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

4、许xx《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

5、吴xx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今天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有幸观摩了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各课都展示了新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

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4、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有效地设计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条件。“直觉不是有效课堂表现的关键,实际上,收放自如的优秀表现是经过周密计划的”。这是教学设计的意义。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其中,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则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结合——放眼长远,站得高些方能看得远。

现在的教育与以往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变化。沁阳教育现在全面学习“洋思”经验,课堂上充分要求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时也会出现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的现象;同时,还会出现“不想多讲总多讲,很想多练总少练”的情况;还有的时候会在课堂上调动不起来学生的积极性,或者积极性调动一半又降下去的现象;还有时会出现知识点把握不够准确,知识讲不透的现象。综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没有吃透教材,没有把握好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

通过学习,我发现如果在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太满意,要改进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也可以通过让其他教师多听一听自己的课的方式,从中找到不足,听取建议,及时进步,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给学生多一些空间,学生才会施展数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关注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关注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在以后进行教学设计时,依照专家所讲:追寻本质,将数学学得通透些——要有高度;放慢脚步,把教学过程拉长——拉大半径,拉大密度。要充分挖掘知识背后核心的数学思想,围绕核心的数学思想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从而完成核心概念的落实,在追问中完成学生对核心的数学思想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设计与教案不同,教案主要为教师的教服务,教学设计的作用更为广泛。教案为教学预案,主要供教师课前使用,目的指向于该堂课的教学。教学设计的起点更高,视野更宽泛。教学设计时,从程序上要求对以往教学本内容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反思,对以往教学的成绩与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对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清晰把握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创设了空间。教案更关注如何教学,教学设计更加系统化,更注重教学实效。

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与巩固练习》的教案设计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中能够应用一些简便算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指名说一说应用了什么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新授。

1.导语。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教学例3。

出示例3:计算。

(1)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2)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问:下一步应该怎样算?有没有简便算法?

启发学生说出:根据加法结合律,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

问:为什么这样算简便?

学生把题目做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简便运算。

2.练习十七的第7题。

让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快,谁的计算方法灵活。

3.练习十七第8题。

第2题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能简便运算的应该怎么办?

五、作业。

练习十七第6、9、10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