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建议范文(19篇)

时间:2023-12-01 16:47:52 作者:文轩

范文范本是对作者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具有很高的参考性和指导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建议1

一、指导思想:为了把好教学质量关,检测课程标准的落实请况,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查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教学经历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寻求更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学习模式,强化学校对教学管理、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的重视程度。提升理念,更好的指导引领我们的复习,取得评价主、客体都满意的评价结果。

二、复习范围。

1-6年级学习内容,侧重5-6年级所学内容。

三、新课程命题的特点:

1、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基本技能的考查,着眼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2、试题力求贴近社会生活,突出联系实际,富有时代特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独立思考问题,学有所用。

3、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多学科的综合联系。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彰显人文魅力。

5、关注学生知识网络的自主构建。

四、课程内容学习的核心目标及目标达成策略:

切实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达成核心目标,学生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灵活解决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比如:参加辅导时我们常常要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人参加;看到体形较为特殊的人,我们很多时候在估量,这个人有多少斤或千克。大家可能还记得一道期末质量检测题:选择重量单位的题目是:老师的体重可能是65()后面有三个选项(吨、千克、克)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这道题答错了,选择了“吨”。这说明孩子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感,没有形成吨这个重量单位的概念,没有衡量、辨析、推理验证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强化发展学生的数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应用数字表示具体数据和数量关系。

b、能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计算能力,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

c、能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能性进行检验。

典型例题:1、辨析:1米的50%,是50%米。

2、排列:加循环节使排列符合要求:

3.14163.14163.14163.1416。

3、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白白地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第一季度就要浪费掉()千克水。

比如|:间隔问题,间隔数与物体数有什么关系,内隐着什么规律,我们可以画图,摆学具,画线段图,用图形或可用介质来抽象其中的数量关系或变化规律。这是初步的符号感的表现。再如用n表示一个自然数,那么与之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就可以用n-1和n+1来表示。还有比较典型的用字母表示公式、关系式等。

典型例题:1、利用关系式判断:8x=yy和x成()比例。

x/2=yy和x成()比例。

y/6=3/xy和x成()比例。

2、在长方形内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阴影表示剩余部分。

(1)阴影部分的周长是(2a)。

(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b)b。

a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进行思考。

比如:认识球体,想象球中心的点就是球心,球心到球面的线段就是球半径。在实物不在眼前时,学生的头脑里依然有球立体的形象概念。再比如,在绿化栽树、载花,设计成什么样的图案,用哪些几何图形、如何组合等等。到第三学段经常要依据条件叙述画出图形,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是无法保证后续学习的。

典型例题:1、用4个同样的正方体木块,摆(一层两排)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32平方厘米,每一块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好卷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一样长。()。

3、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不能得到()。

长方形、梯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4、一个正方形,以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出现的立体图形是()。

统计观念具体表现: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能够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的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投资论证、采购、炒股等都离不开统计,需统计观念作保障的。

典型例题:污染指数。

150。

轻度污染。

100。

50。

大连太原上海杭州厦门重庆昆明。

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论。

推理能力:能通过观察、实验、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能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的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推理能力已落实到了四个内容领域之中。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重在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

典型例题:一条平均水深为1.5米的河,一个身高1.7米、水性不好的人下河游泳有危险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简要说明)。

以上通过六个方面,说明了复习的着眼点,要使知识转化成内在的东西,形成能力,使学生得到实质的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另外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所以评价也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体现国家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在基础性的基础上去追求发展性,不必过高要求。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合理内核: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结构改变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经由磋商与和解引发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或改变的过程。所以我们在上复习课时,要重视促成学生经由磋商与和解而形成知识经验的重组。经由主体作用重建形成的个性知识网络,才是学生真正获得的知识。才能达成学生真正意义的发展。

四、小学数学各模块知识网络分析:

以下提供各模块的知识网络仅供参考:(可以做学生的学案)。

数的认识简易方程。

数和数的运算数的整除代数初步知识。

数的运算比和比例。

一般复合应用题长度。

典型应用题面积。

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量的计量体积。

列方程解应用题重量。

比和比例应用题时间。

线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角。

平面图形。

空间与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圆柱体、圆锥体。

统计表。

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

数和数的运算。

(一)数的认识。

整数的含义:像…-3,-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

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像0,1,+5,6,…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3,-2,-9,…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占位。

0是最小的自然数,0的作用表示起点。

表示界线。

a自然数1是最小的一位数,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数的意义:是整数的一部分,可表示基数也可以表示序数。

分数。

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大于或等于1)。

小数有限小数。

按小数部分分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纯循环小数。

分类循环小数。

按整数部分分纯小数混循环小数。

带小数。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

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资料大全,小编已为大家整理带来,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31 ) =45 (天)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另一个单位数量。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 0 6 4=1200 (米)

(4) 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 12 ) 2=41 (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 (人),甲班为 9 4 - 87=7 (人)

(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辆 。

列式为( 115-7 )( 5+1 ) =18 (辆), 18 5+7=97 (辆)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

(米)剪去的长度。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 解题关键及规律:

-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8小学数学复习资料

-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 16-9 )千米,这是速度差。

16-9 ) =4 (小时)

(8)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 顺速=船速+水速

- 逆速=船速-水速

-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 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 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4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0 2 =40 (千米) 40 ( 4 2 ) =5 (小时) 28 5=140 (千米)。

(9) 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 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步推导出原数。

-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人到四班,则四个班的人数相等,四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再加上 2 等于平均数。四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4-2+3=43 (人)

168 4-3+6=45 (人)。

(10)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 解题规律:沿线段植树

-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 沿周长植树

- 棵树=总路程株距

- 株距=总路程棵树

- 总路程=株距棵树

例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 。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列式为 50 ( 301-1 )( 201-1 ) =75 (米)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走过20xx,向着20xx进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冬姑娘连本带利把仅存的一点温暖都带走了,只剩下想不开了。到这个时节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了尾声。期末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知识容量相对大,这就要求我们这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多而不漏,多而不乱的复习局面。

1.通过复习将小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加深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决和方程式的解法。

3.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学生能进一步抓住重点、难点、弱点进行复习和整理,查漏补缺。

4.学生通过复习会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1.小数乘法、除法重难点回顾与解析。(3课时)

2.简易方程的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3课时)

3.多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图形的合理转化)、植树问题。(3课时)

4.位置、可能性、简便运算。(3课时)

5.分析往年试卷,把握出题重点,精选练习的题。(3课时)

1.单元复习:调整教材编排顺序,按照知识联系的紧密度分单元模块从易到难再次将本学期所授内容重新再理一遍,以求能熟练掌握。

2.分类复习:在系统梳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第一阶段复习存在的问题再次从基础知识、计算题、操作题及解决问题等进行分类复习与测试,以求稳扎稳打。

3.综合复习:根据学生学情分层练习,做到边练习边复习并进行综合试卷测试,重视试卷讲评课、归纳做题方法回归课本找知识点。

1.教师肯下功夫功夫备好课,打破常规复习方法,有创新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易混点提高复习效率,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成长。

2.加强学生对复习认识,兼顾学生的情绪变化、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找到学习的方法。

3.复习时要巧导精练,全面提高。有针对性地选择或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精练,做到有层次、有坡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4.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帮助与思想帮助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转化工作,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5.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多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6.考前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交给学生怎样审题、做题,如何利用演草纸和有效检查等。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本学期学习资料包括七部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圆、统计和可能性以及百分数。其中第一、三、六、七单元紧密相关。

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知识和本事发展基本情景是:在计算上,本学期学习了分数的乘除法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基本没有问题,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审题不细、比较不到位等,导致正确率低下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比较顽固。

在混合运算中,不求简算和盲目简算的同学都存在,也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的随意性大,自觉性不强。在概念方面,相对于上学期,本册新概念不太多,但随着知识的积累,很多以前所学习的概念作为新知识的基础,很多运用于这学期的学习中,所以也多次出此刻检测中。学生的思维在发展的过程中,其深刻性、准确性、全面性等方面都急需经过学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在填空、选择及确定题中,学生失分依然十分严重,需加强复习。

应用题历来是发展滞后学生最感头疼的部分,并且本学期的分数应用题是小学应用题板块中变化最多、难度最大的,有的学生掌握很好,但不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稳定,应当强化训练。

几何:本期所学几何知识是圆的认识,以及其周长、面积的计算,同时认识了扇形和轴对称图形。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好,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应重视对数学信息的正确提取、正确分析。

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景,采取知识归类复习,知识与知识之间穿插练习的方法进行复习。每节复习课后安排一次8-10分钟的专项训练当堂检测及时帮忙。计算类知识主要放在平时,每一天都安排进行适当听算、简算力争到达计算熟练、正确。应用题的复习是本次的重点,注意在沟通知识的联系的同时加强填空、确定、选择的方式的练习。

1、在制定复习计划前全面、认真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景如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应用题的掌握情景以及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容易混淆、出错比较多等再系统制定期末复习计划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2、每节复习课前先让学生明确复习资料,将自我整理和全班复习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帮忙学生不仅仅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基础性,突出本事训练。避免平均使用力气。

3、借鉴其他各区的综合练习题目,重视对练习资料的选择,力求全面而精简。使学生经过复习到达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漏,又能进一步提高解题本事。

4、做好个别生的辅导,并争取家长的配合。

5、控制好学生的复习时间,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

6、重视每次练习后的及时分析,加强针对性复习。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我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必须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有些题目,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一样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能够培养分析问题的本事。灵活解题的本事。不一样的解题思路,列式不一样,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一样,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必须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我,自觉补缺查漏,应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我的经验。

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景,提议大家要求学生从这些地方检查: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必须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必须要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并且要规范使用草稿本,不要以为是草稿本就能够乱写乱画!往往一些数由于书写不规范,抄答案都抄错!

5.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6.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7.解方程题,要记得写“解”,应用题还要先“设”。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本事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进取性和学习潜在本事,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同伴的交流本事,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学生对于小数乘除运算及解决问题等方面容易出错,可能由于粗心或计算本事比较差,经常出错。另外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也不是很熟练,再者有一部分学生浮躁、懒散、不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都是复习过程中值得引起注意的地方。

第7周~第12周。

基础复习、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本册教材7个单元:

1、小数乘法。

2、对称、平移与旋转。

3、小数除法。

4、简易方程。

5、多边形的面积。

6、因数与倍数。

7、统计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图表、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1.经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掌握小数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根据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

2.经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明白2、3、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4.经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体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了解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5.经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6.经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明白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确定。

7.经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景,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本事。

周次资料备注。

9-10综合复习及检测。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单元训练,对于出错多的知识点再次进行讲评和训练。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忙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本事的培养,并相互进行口算本事的培养。

(5)多采取独立思考、相互协作的复习方式。给学生留有较多的自主空间,充分利用小组互助的形式,经过多种复习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对各类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师生共同努力,使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提高和发展。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积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舰、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试题,进一步发展数感。

2.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能结合日常生活情景合理选择时间单位表示相应的时间,能正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能结合具体的事物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表示相应的长度,能用厘米和用米作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像“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6.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7.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回顾整理、练习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8.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熟记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的试题。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促使数学思考,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体会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的基本数学方法,形成必要的技能。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

复习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以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复习用学过的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用厘米或米。

1.通过安排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熟练记忆乘法口诀。注意了解还有哪些学生未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以便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

2.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3.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对表内乘除法的练习。

5.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临近高考的数学复习建议

这阶段,许多考生备考状况是杂乱无章,没有头绪,心中无底,忐忑不安,效率低下。其实最需做的仍是梳理知识网,查漏补缺。一般来说,在梳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是很明白的地方,这时需翻书对照,防止概念错误。另外,要进行重要和典型问题的解题方法的归纳,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里要注意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防止只是形式的简单套用导致原理错误,比如在做数列问题时不要简单套用连续函数的性质,注意离散和连续函数的区别。

考前50天一定要有针对性进行套卷训练,一是通过模拟可以查漏补缺,二是提高应试能力,包括答题技巧,心理调节。建议大家练几套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模拟卷(包括近几年高考卷),并且自批自改,在模拟练习时一定要了解评分标准,对照评分标准自我修正,提高得分的机会,力争减少无谓的失分,保证会做的不错不扣分,即使不完全会做,也应理解多少做多少,增加得分机会。

冲刺阶段,一定要有全科规划意识,高考是看总分的,不管是强势学科还是弱势学科都要有相应的时间分配计划,做到重点学科重点突破。实践表明后期在记忆性学科上多下功夫,会立竿见影,象语文,英语,文综,生物等,考生应向这些学科适当倾斜。但是思维性强的学科,如数学,物理,若几天不做会上手慢,出错率高,因此在后期也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去做去练,保持一个良好的临考状态。

高考临近,有些考生精神过度紧张,甚至病倒。因此提醒大家,防止两个极端的做法,一是彻底放松,破坏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会适得其反。另一个就是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导致考前过度疲劳,临考时打不起精神。建议考生,休息调整是必要的,但必须的是微调,特别要把兴奋状态逐步调整到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高考前还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不能大吃大喝,宜清淡又要保证全面营养,总之,生活有节奏,亦张亦弛,保持心态平稳。同时考前保持必胜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走进考场要信心百倍,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慌张,自我暗示,及时调整,只要大家精心准备,充满自信,沉着应战,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建议

第一:先看一下近三、五年的高考真题,并不要去做这些高考真题,而是要从中分析出那些是真正的高考考点,从而为整个一年的高考复习定下一个正确的基调。

无法分清考点的轻重是最常见的问题,比如高考中《函数》与《导数》两部分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容易使人混乱的地方。

《函数》高一的重点章节,学校会反复强调它重要性,说它高考中占多少多少比例等等,而《导数》则只是高三中的一个辅助章节尤其是文科,章节比重很小,学校强调的也不够。

这就给大家一个错觉就是函数比导数重要,但是事实上在真正的高考中它两者的位置恰恰相反,函数的考查只有3至4道小题而且都位于试卷前几道题十分简单,其它问题虽然大量使用函数思想但是对同学们解题没有实质上的影响。

反观导数它高考中直接占有一道大题特别是07年的文科试题,取代了《数列》地位成为了倒数第二位的14分难题,同时只要遇到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值域相关问题”切线问题”等都要使用导数知识进行解决。

这一问题往往是影响大家高考复习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发现它并不需要“智商”和“运气”只要看一遍近几年高考真题即可,这就是第一条建议的重点所在。

第二:分析自己的实力特征,果断对知识点进行取舍。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并不要求我某个单科中考出满分,只要高考总成绩能够胜出就可以,所以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对整个高考复习作一个规划。

_年天津市理科状元的数学效果只有138分,并不是传奇的150其他高考科目也都是很高但远没达到最高,这就说明了要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最大的发挥。

这一点就是要告戒大家千万不能偏科,身边经常有一些高考考生他某几门学科成绩十分优异(高于状元)但总成绩只能达到中游或中上的水平,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分配,如果他节省出一部分花在强势学科上的时间转移到弱势学科上,必将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三:正确对待模拟考试与模拟题。

如果已经看过高考真题的同学很容易发现高考真题与模拟题有着天壤之别,大多数模拟题尤其是出自低级别地方的根本无法达到高考真题的水平,做它无法真实反映大家在高考中的表示的所以大家在现阶段应该首先看“题”否值得作再看作的否好,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数学一轮复习的五点建议

要对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非常熟悉,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及时查漏补缺,建议准备个记错本,每晚睡觉之前,把当天错的知识点简记一下,定期拿出来翻翻。

另外,平时做题时要刻意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做真题时,解答题的计算一定要认真写完每一步,客观题的计算,会偏重技巧多一些,要注意计算技巧归纳。

做计算题特别忌讳只看题不做题眼高手低。很多同学学习数学时眼高手低,就喜欢看例题,看别人做好的题目。只是一味的被动的接受别人的东西,就永远也变不成自己的东西。

2.注意归纳、总结方法。

结合历年真题,把考试常考的题型和对应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相应地训练,在考试之前,要力争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拿到一道题,知道是什么题型,它对应的解法是什么。这样你离高分绝对不远了。

如果你不善于做这件事,可以听真题的串讲课,让老师来帮你总结题型,归纳解法,自己边看边记边训练,几乎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住,不管是你自己归纳总结还是把别人总结的纳为己用,之后一定要多看多记,不断在随后的复习中将此项工作完善下去。

3.熟练基本题型、概念以及公式。

从现在开始一天至少保证三个小时。

把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复习好,牢牢地记住。同时数学还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天天练习,熟悉,技能才会更熟能生巧,更能够灵活运用,如果长时间不练习,就会对解题思路生疏,所以经常练习是很重要的,天天做、天天看,一直坚持到最后。

这样,基础和思路才会久久在大脑中成型,遇到题目不会生疏,解题速度也就相应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快。

4.复习要有整体规划。

从现在开始应该进入了冲刺模拟阶段。

强化阶段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学习掌握了一些常考的题型和解法。冲刺阶段我们要继续反复巩固,查缺补漏,通过每天的真题测试寻找做题的最佳状态,并且达到一个巅峰的状态迎接考试。

5.坚持不懈。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除了有合理的计划、良好的心态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低潮或者迷惑,现在这个阶段又是放弃考研的一个高峰期,但是千万不要被周围的人和言论影响到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找到合适的途径度过低潮期。

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只剩下最后不到80天,千万不要让自己之前付出的努力白费,坚持下去,向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进。

数学一轮复习的五点建议

很多同学在考研数学复习时,只知道一味的做题,诚然做题是必须的,但是应该采取相应的规划,有思想、有计划的去做题。那么,如何做题能够有效高效的提升数学水准呢,这里专家给大家几点建议。

思考着去做题。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做了很多题但不会的题还是很多,最可气的就是很多题明明做过,但是再遇到还是不会做!这就是我们说的很多同学存在的通病,不求甚解。总以为不会做了,看看答案就会了,并不会认真的思考为什么不会,解题技巧是什么,和它同类型的题我能不能会做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要学着思考,学着“记忆”,最重要是要会举一反三,这样,我们才能脱离题海的浮沉,能够做到有效做题,高效提升!

练习逆向思维。

对我们准备考研的每一个学生来说,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数学的时间至少有十二年之久,内容也从简到繁,由易而难。但是这十余年的学习,每个人都养成了一些自己的方法习惯,而对于数学来说,思维习惯大大影响着学习效果。当进入考研数学复习备考的时候,大多数人继承了以往学习的习惯,思维也基本上定型了,也就是进入了定势思维。习惯性思考方式在一方面有优势,另一方面也制约着学习成绩的提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打破惯性思维!

在读书的时候,惯性思维不会在脑神经中留下深的印象,而逆向思维会更大限度地发挥脑细胞的能量,考研数学中有一部分题目考察的就是逆向思维。

做题有始有终。

考研数学复习不可避免的是一定要做题的,那么如何做题?我们说基础的扎实巩固是根本,再这个基础上进行做题。同时,这里主要提醒大家的是复习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拿到的数学题一定要有始有终把它算出来,这是一种计算能力的训练,还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善于总结经验。

平时做题肯定有我们不会做的,做错的题。是看过就算了,还是要加强巩固攻克难关?当然是后者,这里建议大家准备一个本子,将不会做的题和做错的.或者说不太容易理解的题都集中起来,分析一下做错或者不会做的原因在哪个方面,同时隔一段时间回顾一下这些内容,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

多多揣摩真题。

真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相当多的题目模式已经定了下来,很多考研题目都是类似的。考研真题经过千锤百炼,在思想性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需要多加揣摩。尤其是近两年的考题,反映了命题者出题的方式和思路,更要注意。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真题重视起来!这也是考研数学复习阶段的重要方面。

中国大学网研究生考试频道。

中考数学:复习的小建议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复习概念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数学中考中会涉及到很多知识点,许多同学只注重记,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对于每个知识点,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上复习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课后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在课后要及时对做过的试卷和练习进行归纳和整理,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一本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要想考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提高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平时要总结各种常见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如:图形运动类、图形变换类、归纳探索类、分类讨论类等。了解、熟悉、掌握这些题型的特点、规律、基本解题思路,通过一定数量题的练习,然后,再总结,再训练就可提高解题能力。

当试卷发下来后,应先大致看一下题量,分配好时间,解题时若一道题用时太多还未找到思路,可暂时放过去,将会做的做完,回头再仔细考虑。对于有若干问的解答题,在解答后面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前面问题的结论,即使前面的问题没有解答出来,只要说清这个条件的出处,也是可以运用的。另外,考试时要冷静,如遇到不会的题目,不妨用一用自我安慰的心理,可以使心情平静,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当然,安慰归安慰,对于那些一下子做不出的题目,还是要努力思考,尽量能做出多少就做多少,一定的步骤也是有分的。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考好中学数学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的形成又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习实践,希望大家能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充分利用时间,为自己的中考历程写上靓丽的一笔!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建议

1、以函数为主线,不等式和函数综合题型是考点。

2、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这些性质通常会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贯穿中学阶段的一大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对它的一些基础性质进行了了解,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将它与导数进行衔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x轴的交点位置,进而讨论与定义域在x轴上的摆放顺序,这样可以判断导数的正负,最终达到求出单调区间的目的,求出极值及最值。

4、不等式:这一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中,其实质是求函数的最值。当然关于不等式的解法,均值不等式,这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需掌握,还有一类较难的综合性问题为不等式与数列的结合问题,掌握几种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二:数列。

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求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难度较小,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涉及,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的公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而求单调区间或值域;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的综合性问题,当然正弦,余弦定理是很好的工具。向量可以很好得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衔接点,它还可以和数学的一大难点解析几何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

1、立体几何中,三视图是每年必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大题中的立体几何主要考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2、另外,需要掌握棱锥,棱柱的性质,在棱锥中,着重掌握三棱锥,四棱锥,棱柱中,应该掌握三棱柱,长方体。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应以证明垂直为重点,当然常考察的方法为间接证明。

专题五:解析几何。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动点轨迹的探讨,求定值,定点,最值这些为近年来考的热点问题。解析几何是考生所公认的难点,它的难点不是对题目无思路,不是不知道如何化解所给已知条件,难点在于如何巧妙地_已知条件,如何巧妙地将复杂的运算量进行化简。当然这里边包含了一些常用方法,常用技巧,需要学生去记忆,体会。

专题六:概率统计,算法,复数。

算发与复数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难度较小,概率与统计问题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学生需学会能有效得提取信息,翻译信息。做到这一点时,题目也就不攻自破了。

专题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这部分所考察的题目比较简单,主要出现在选做题中,学生需要熟记公式。

初中数学复习策略建议

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初三数学的学习其实很简单,只要大家能坚持不懈攻克难题,其实除了上述介绍的方法外,还有更多的数学学习方法尽在。

下面是对数学常用的公式的讲解,同学们认真学习哦。

对于常用的公式。

如数学中的乘法公式、三角函数公式,常用的数字,如11~25的平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学中常用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需用时信手拈来,则对提高演算速度极为有利。

总之,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解题只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你对学习的内容越熟悉,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越熟悉,背熟的数字、公式越多,并能把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跳跃性思维,就可以大大加快解题速度。

数学的'解题中对于学会画图是有必要的,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学会画图。

学会画图。

画图是一个翻译的过程。读题时,若能根据题义,把对数学(或其他学科)语言的理解,画成分析图,就使题目变得形象、直观。这样就把解题时的抽象思维,变成了形象思维,从而降低了解题难度。有些题目,只要分析图一画出来,其中的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于几何题,包括解析几何题,若不会画图,有时简直是无从下手。所以,牢记各种题型的基本作图方法,牢记各种函数的图像和意义及演变过程和条件,对于提高解题速度非常重要。

画图时应注意尽量画得准确。画图准确,有时能使你一眼就看出答案,再进一步去演算证实就可以了;反之,作图不准确,有时会将你引入歧途。

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

审题。

认真、仔细地审题。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这是获取信息量和思考的过程。读题要慢,一边读,一边想,应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涵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读题一旦结束,哪些是已知条件?求解的结论是什么?还缺少哪些条件,可否从已知条件中推出?在你的脑海里,这些信息就应该已经结成了一张网,并有了初步的思路和解题方案,然后就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演算一遍,加以验证。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读题、思考的习惯,心里着急,匆匆一看,就开始解题,结果常常是漏掉了一些信息,花了很长时间解不出来,还找不到原因,想快却慢了。很多时候学生来问问题,我和他一起读题,读到一半时,他说:“老师,我会了。”

所以,在实际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审题要认真、仔细。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地深入下去。

增加习题的难度。

应先易后难,逐步增加习题的难度。一个人的能力也是通过锻炼逐步增长起来的。若简单的问题解多了,从而使概念清晰了,对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性思维,解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养成了习惯,遇到一般的难题,同样可以保持较高的解题速度。而我们有些学生不太重视这些基本的、简单的习题,认为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解这些简单的习题,结果是概念不清,公式、定理及解题步骤不熟,遇到稍难一些的题,就束手无策,解题速度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解简单容易的习题,并不一定比解一道复杂难题的劳动强度和效率低。比如,与一个人扛一大袋大米上五层楼相比,一个人拎一个小提包也上到五层楼当然要轻松得多。但是,如果扛米的人只上一次,而拎包的人要来回上下50次、甚至100次,那么,拎包人比扛米人的劳动强度大。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解50道、100道简单题,可能要比解一道难题的劳动强度大。再如,若这袋大米的重量为100千克,由于太重,超出了扛米人的能力,以至于扛米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没能扛到五楼,虽然劳动强度很大,却是劳而无功。而拎包人一次只拎10千克,15次就可以把150千克的大米拎到五楼,劳动强度也许并不很大,而效率之高却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去解一道难以解出的难题,不如去解30道稍微简单一些的习题,其收获也许会更大。

初中数学期末复习建议

由于初中生期末复习时间(一般两周左右)紧,复习课程多,且普遍自学能力不强,建议数学期末复习仍以老师主导学生进行复习。

首先,虽然学生在本学期新课学完了,但并不能停下来休息,教育学生制定好期末各课复习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完美收关,以好的成绩向家长、老师汇报。其次,期末复习一般在盛夏或严寒时间进行,教育学生要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信心或决心。

1.教师要拟订好学生的期末复习计划

教师拟订的期末复习计划不一定要有具体方案,但一定要事先认真规划,可参考教材章节及学生平时单元测试成绩抓住重、难点,上课时便于做到心中有数.可在前一周内按章节完成重点复习,然后在下一周内进行综合练习与模拟测试.

2.教师要设计好每堂课堂复习课

在每章节复习课上,可先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或讨论本章节教材,记忆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定义、公式或法则、公理或定理,看看例题或以前做错习题,查漏补缺,温故而知新.然后在余下课堂时间内,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总结、归纳出本章节重点、难点及考点,完成恰当的课内复习题.

3.教师要设计好恰当的课内复习题

教师事先设计的课内复习题要针对每个知识点。复习课不象新课,最好让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老师组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

4.教师要设计好恰当的课外练习题

对课外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是有一定深度的题目,同时要注意教学时能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当他们练习遇到困难时,能用多种方法解决。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多动手、多动脑.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期末考试也是一样。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外,期末复习方法也很关键。但复习方法多种多样,每个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

1.可按“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知能并存”的原则,把期末复习分成四个阶段:基础复习;强化能力;查漏补缺;模拟练习。

2.重视基础知识复习。首先拿一半时间对这些基础知识内容一项一项地归纳、整理,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然后侧重能力测试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的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以求尽善尽美;最后按老师要求认真做几套期末考试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考场规则。此四个阶段,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四位一体,一气呵成。

3.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归纳、总结,找规律,抓特点,和同学一起讨论、研究,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不遗漏每一个重点,不忽视每一个考点。

数学期末复习时,数学教师不但要对所教班级的'整体数学学习状况了解,而且要对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特点十分熟悉,必要时对学生按数学基础分类管理,注意因材施教,重视稳固及格生,特别重点关注对潜能生的辅导与帮助.因为潜能生是该班级的潜力所在,是数学成绩提升的希望所在,这是许多年轻教师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总之,要搞好初中数学期末复习,要使得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不但要求教师因材施教,精心规划、精心指导外,更要求学生脚踏实地,勤奋复习.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有志者,事竞成!

高考第一轮数学复习建议

学习数学需要通过复习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考生在数学首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顾埋头做题而不注重反思,有些同学在做题时,只要结果对了就不再深思做题中使用的解题目方法和题目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二是只注重课堂听课效率,而不注重课后练习,这在文科生中显得尤为普遍,这往往会导致考生看到考题觉得自己会,可一做就错。

数学教育家傅种孙先生言:“几何之务不在知其然,而在知其所以然;不在知其然,而在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实际上也为数学的学习标明了三个递进的境界:一是知其然,二是知其所以然;三是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数学首轮复习,不能满足于一,应该立足于二而求三。

高考复习有别于新知识的教学,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的解题经验的基础上的复课数学;也是在学生基本认识了各种数学基本方法、思维方法及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复课教学,其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综合性强的练习中进一步形成基本技能,优化思维品质,使学生在多次的练习中充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能力,高考复习是学生发展数学思想,熟练掌握数学方法理想的难得的教学过程。

实际上,高考这一年数学复习工作概括起来就三句话:澄清概念(思维细胞);归纳方法(何时用,用的要领);学会思考。为便于同学操作,在此向进入数学第复习的同学提五项建议:

一、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没有基础谈不上能力;复习要真正地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这里的基础不是指针对考试机械重复的训练,而是指要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数学是一个原则,无数内容,一种方法,到处可用。”华罗庚先生还一再倡导读书要把书读得“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如果说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学习12年数学的过程是“由薄到厚”的过程,那么高考复习的过程应该是深刻领会数学的内容、意义和方法,认真梳理、归纳、探究、总结、提练,把握规律、灵活运用,把数学学习变成“由厚变薄”的过程,变成我们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的最有效的工具,成为自己做高素质现代人的重要武器,那时,做高考数学题就会得心应手。

二、复习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上。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复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探究式、开放式题目的研究和学习,深刻领悟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加以自觉的应用,力求做到使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切实的提高。

学习好数学要抓住“四个三”:1、内容上要充分领悟三个方面:理论、方法、思维;2、解题上要抓好三个字:数、式、形;3、阅读、审题和表述上要实现数学的三种语言自如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4、学习中要驾驭好三条线:知识(结构)是明线(要清晰),方法(能力)是暗线(要领悟、要提练),思维(训练)是主线(思维能力是数学诸能力的核心,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最强大的创新动力,是检验自己大脑潜能开发好坏的试金石。)

三、讲究复习策略。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要盲目地做题,不要急于攻难度大的“综合题、探究题”,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选题要典型,要深刻理解概念,抓住问题的本质,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高考题大多数都很常规,只不过问题的情景、设问的角度改变了一下,因此,建议考生在首轮复习中,不要盲目地自己找题,而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做题。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搞题海战术的方式、方法固然是不对的,但离开解题来学习数学同样也是错误的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待题目的态度和处理解题的方式上。

要精选做题,做到少而精。只有解决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没有辨别、分析题目好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来选择复习的练习题,以了解高考题的形式、难度。

要分析题目。解答任何一个数学题目之前,都要先进行分析。相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梁,也就是在分析题目中已知与待求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化归和消除这些差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出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和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例如,许多三角方面的题目都是把角、函数名、结构形式统一后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而选择怎样的三角公式也是成败的关键。

四、加强做题后的反思。学习数学必须要做题,做题一定要独立而精做,具备良好的反思能力,才谈得上题目的精做。做题前要把老师上课时复习的知识再回顾一下,对所学的知识结构要有一个完整的清楚的认识,不留下任何知识的盲点,对所涉及的解题方法要深刻领会、做题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保持最佳状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良好的心态进入高考。做题后,一定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通过做几道相关的变式题来掌握一类题的解法,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注意总结,及时解决,重点一定要放在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注意分析探求解题思路时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解题的过程就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合理联想提取相关知识,调用一定数学方法加工、处理题设条件及知识,逐步缩小题设与结论间的`差异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运用化归思想的过程,解题思想的寻求就自然是运用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典型问题中的运用。如解题中求二面角大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在二面角内寻找或作出过一个面内一点到另一个面上的垂线,过这点再作二面角的棱的垂线,然后连结二垂足,这样平面角即为所得的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这个通法就是在化立体问题为平面问题的转化思想的指导下求得的,其中三垂线定理在构图中的运用,也是分析、联想等数学思维方法运用之所得。

调整思路,克服思维障碍时,注意数学方法的运用。通过认真观察,以产生新的联想;分类讨论,使条件确切、结论易求;化一般为特殊、化抽象为具体,使问题简化等都值得我们一试,分析、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是走出思维困境的武器和指南。

用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对习题灵活变通、引申推广,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抽象性;组织引导对解法的简捷性的反思评估,不断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对同一数学问题的多角度的审视引发的不同联想,是一题多解的思维本源,丰富的合理的联想,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类比、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议程等数学思想运用的必然。数学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自觉运用往往使我们运算简捷、推理机敏,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必由之路。

解题不是目的,我们是通过解题来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不足的 学习效率,以便改进和提高。因此,解题后的总结至关重要,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

1. 在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

2. 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

3. 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比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就有很明显的三个步骤)。

五、高考主干知识八大块:1、函数;2、数列;3、平面向量;4、不等式(解与证);5、解析几何;6、立体几何;7、概率、统计;8、导数及应用。要做到块块清楚,不足之处如何弥补有招法,并能自觉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函数是其中最核心的主干知识,自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数学首轮复习的重点。函数内容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试题中占有比重最大,在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等其他试题中,如能自觉应用函数思想方法来解题也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掌握函数的基础概念,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掌握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函数与数列等知识的交汇与综合是数学首轮复习的重中之重。

九年级数学二轮复习建议

根据学生全县一轮考试的实际情况,结合我班学生考试出现的问题及特点。对于九年级数学的二轮复习和考试进行两方面的分析:

二轮复习几点看法:

1、加强信息研究,准确把握中考动向。

根据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种研讨会,查阅资料与其他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经常交流,及时捕捉有效信息,以保证复习方向的准确性。

2、加强市模拟题的研究,准确定位复习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应多进行集体教研活动,集中教研,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准确把握难度,并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纲和考试说明,精心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对每章节的考试要求认真研究。

3、加强教法研究,实施针对性教学模式。

我们共同研究两种课型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市“三五x”复习模式。

4、加强学情研究,重点突出优等生,力促边缘生。

给学生的题目要精,无论是例题、练习题、考试题都要老师先做,反复筛选,确定有价值的题目放给学生。

1、基础过关题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基础题与能力题的比例均在7:3左右。所以要强化基础过关,适当拓展学生能力。

2、典型题本(错题集):

纵观考试出错的题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审题不清,即题目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找不出来;二是找出了方法但运算出了问题。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建立好题、错题本,每一个题要有详尽的解法,同时在题目的一侧用不同的颜色的笔,写出此时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点、运算技巧等内容,若是错题还要有错因分析。

3、周周清

二轮复习由于时间紧、专题学案少、拉练的'次数少,精心选题尤其重要,同时学生的规范意识和习惯离中考要求会有一定距离,抓好落实及规范是中考取胜的关键,一定要抓严、抓细、抓住不放。

(1)综合题一般是前挂后连。难度一般偏大,当然也顾及学生自信心的问题,偶尔一次的训练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调节学生的情绪。

(2)狠抓规范,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对每次考试教师必须自己亲自批阅,评阅一定要细致,对目标生、边缘生弱科的试卷尽量面批,提出问题帮助其改正,规范书写、解题步骤很有效的方法。杜绝低级错误出现,平日训练必须要求学生动笔算结果,一定计算到底,杜绝使用计算器。

(3)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试卷批阅完后,为了减少失误,我们的做法是考后先让学生自纠,明确自己应得多少分,实得多少分,数学性失误多少分,心理性失误多少分。同时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当然对个别学生要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一次次的优化考试心理,从而彻底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1、数和数的运算:复习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

2、代数初步知识: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

3、应用题:复习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分数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用不同知识解应用题。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复习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二、复习要求。

1、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并能简单的估计或应用。

3、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正确的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绘图、测量等技能。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平均数,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

5、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50人,在知识的接受上,学生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差生的比例不小,属于脑子无法开窍的就有好几人,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较死板,欠缺灵活性。无论学习什么,只是等老师教授,头脑中的知识很匮乏,无法达到数学教材的新要求。班上孩子在自理能力、为集体做事两方面有明显的提高。班上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作图题上的失分率还很高。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贯彻命题意见,重视复习的针对性。命题意见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认真研究命题意见,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将知识归类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3、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4、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5、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复习的复习模式。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2)教师引导,将知识网络化;(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7、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制订课时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安排课堂练习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差生的辅导,除了关心辅导以外,还借助同学之间的友谊、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的捷径、孩子爱助人的热情、在学生之间建立帮扶关系,让学生辅导学生。

8、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如让学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9、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试是一种能力,应试的分数是素质的直观表现。小学毕业考试是小学生平生第一次经历,所以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能有一个沉着、冷静、宽松、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发挥其最佳水平。

10、面向全体,全面提高。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但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基本应呈标准正态分布,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平台上。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使他们系统地掌握知识,达到应该达到的小学数学水平。

六、复习时间安排18课时。

高三学生复习数学的建议

1.第一阶段,即第一轮复习,也称“知识篇”,大致就是高三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带领同学们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但这绝不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因为在高一、高二时,老师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你学的往往是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而在第一轮复习时,老师的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侧重点在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2.第二轮复习,通常称为“方法篇”。大约从第二学期开学到四月中旬结束。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习,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是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

3.第三轮复习,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也称为“策略篇”。老师主要讲述“选择题的解发、填空题的解法、应用题的解法、探究性命题的解法、综合题的解法、创新性题的解法”,教给同学们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特殊技巧,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为目的。

4.最后,就是冲刺阶段,也称为“备考篇”。在这一阶段,老师会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你自己。以前,学习的重点、难点、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线,但是,现在你要直接、主动的研读《考试说明》,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掌握高考信息、命题动向。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