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18篇)

时间:2023-11-17 12:27:32 作者:紫薇儿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18篇)

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范本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参考。

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论文摘要:回首“”辉煌成就,令人倍感欢欣鼓舞;展望“”规划,未来五年人民生活将更幸福。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圆满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科学发展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xx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xx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xx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xx年相比,20xx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总结和介绍“”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xx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回望“”,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也被誉为‘民生五年’。”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期间每一年的政府。

工作报告。

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xx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xx年突破万亿元,20xx年更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xx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规划目标。此外,“”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xx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xx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xx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xx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xx年的36.7%下降到20xx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xx年的45.5%下降到41.0%。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促进“”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出版社。

[2]“”规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出版社。

[3]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辉煌·20xx-20xx);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出版社。

2

页,当前第。

2

1

2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的研究综述论文

__县地处重庆市东部边缘,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0个乡镇,386个村、居委会,4598个社,24.62万农业户,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65万人,46.14万个农村劳动力。全县幅员面积409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5万亩(习惯面积),其中水田18.3万亩。

二、粮食生产落实情况及效果。

(一)粮食产量和面积。

(二)技术推广。

__县制定了扶耕助粮和狠抓粮食生产的意见。5月上旬,带领机关干部到朱衣镇帮助贫困户搞“双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扶农促耕”活动开展。

在__龙桥乡建立10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实现单产485.9公斤,比该乡平均产量增17.9%;在公平镇、红土乡建立稻草覆盖秋洋芋示范片亩,得到了市农业局检查的充分肯定。各乡镇分别建立300-500亩的高产示范片,有力地推动了实用新技术的推广。

(三)实施百万工程。

__县按照重庆市农业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实施了“优质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在3个乡镇实施。完成基地建设示范面积1.08万亩,平均亩产192.5公斤,实现总产2079吨,比对照平均亩产102.8公斤,增产89.7公斤,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6.1%,并建立种子繁育基地28亩,为生产提供优良种子。

为了推进产业化实施进程,__县农业局联系了“彭氏加工厂”、“红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万胜粮食加工厂”三家龙头企业,并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龙头企业与农户落实了订单1.65万亩,农产品数量4950吨,目前已收购产品3890吨,订单兑现率已达78.6%。

(四)信息反馈。

__县按照《重庆市调度月历》要求,按时规范上报了相关数据及资料,未出现一项未报情况。并积极主动上传粮食生产动态,增产增收,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产业化开发,抗灾、救灾及民情的民意等信息今年共上报农情统计39次、中国种植业网采用__县农情材料29篇、在《__农业》上报道生产动态155篇。

三、增产原因分析。

今年,__县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种植面积、生产投入等方面有较大的增长。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的研究综述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辅助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存在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氛围不活跃、缺少实践等问题,且艺术类学生较个性化,思想难以管控,因此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如何改革,已经成为高校迫切研究的课题。

自1987年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被教育部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他的学科地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授课方式等问题均有了落实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然而形势与政策经过了30年的发展,在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方面已经具备一定水平,但是多年的教学反馈显示,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可度不高,而艺术类学生个性化、自律差的特点,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面临严峻考验,笔者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引领者,通过一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总结了以下的问题以及改进。

一、当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却不是很重视,采取应付的态度,课程内容不按照学生特点指导、上课人数过多、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采用原有班级成员上课,且人数不统一,有的班级人数过于偏多不利于学生学习。艺术类学生课程繁重,形势与政策课程基本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不高,甚至有教师在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候在网上随便找一些过期的资料向学生读一读,或者下个视频播放就可以了。

2.课程不被重视。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开设,但是本科之后研究生阶段就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了。这门课程虽然在本科开设,但是大部分高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是低于必修专业课程。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思修、马哲、毛概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年年改进,教材也在更新换代,而形势与政策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有一些高校在上课时候都不需要教材,有一些高校即使有教材,但是征订的教材发到学生手上之后,这些内容就已经不是最新的国家实事热点问题。

3.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室均是由辅导员担任,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并非思政类专业毕业,本身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且授课教师年轻化,基本都是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教师,加上大多数高校并没针对这部分辅导员进行统一培训授课。由于辅导员是一个任务繁琐的工作状态,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学生日常事务,而形势与政策这个课是一个以国家热点、时事性强的课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和掌握相关内容。随着艺术类招生规模的增大,使得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配置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许多高校达到1∶300的比例,甚至出现一些高校是1∶800的比例,这就使得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更加繁忙,学生大量的生活问题需要辅导员花费时间引导,这就造成部分辅导员备课不充分。

4.课程考核单一。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都是采用递交论文的形式完成,而学生的课程考核是随堂成绩再加上论文的成绩而定,而论文的成绩一般所占比例很大,很多教师在进行上课的时候基本都不会进行考勤,且艺术类的学生平时专业课程学习较频繁,在对待公共课学习就会较为松散,所以上课到勤率较低。在课程作业方面,学生一般都会在网上进行复制,然后粘贴成为自己的论文,把别人的观点直接引用来用。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在对待课程作业就存在随意性,不利于学生更好掌握最新的国际问题,分析最新政策的积极性。

5.课程教学手段有待加强。目前大多数形势与政策课程以理论课的形式开展,授课形式都是教学为主,一方面上课教师基本都是对着课件念字,而且都是生搬硬造,对着概念一字不漏念出来,没有自己对这个事情的个人见解。另一方面在课程学习当中,缺乏实践活动,本来就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会显得更加枯燥无味,学生会更容易疲劳,课堂效果也不明显,即使在课堂当中想采取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的话,最终因为人数众多或者资金不足而难以实现,导致该课程吸引力不高。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课程授课方式。应该根据艺术类学生特点对形势与政策内容进行设定,艺术类学生大一对大学生生活不了解,应该在大一期间开启他们关心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萌芽,全面解读我国的安全、经济、政策、文化和社会等问题,大二、大三艺术类学生相对比较适应大学生活了,而且与本班同学之间有所交流,所以这个阶段的年级学生课程可以设置主题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学习。另外,可以把形势与政策跟专业课一样的性质,利用大学生白天的时间进行教学,实现小班上课的形式,这样大学生的到课率会有所提高。

2.明确课程长期教育的定位。我们目前都觉得研究生属于思想境界比较高的阶段,没必要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指导。实际上,他们研究生阶段只要没走出社会,还是要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的,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动态、国家热点。研究生都是经过再次淘汰从而继续进行学习,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学习中的佼佼者,但是不一定代表就是思想觉悟教高的学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这些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因为在研究生阶段很有必要继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另外,形势与政策应该尽快修订专门的教材,这样课程才会被学生引以重视。

3.精细任课教师队伍。完善的教师队伍是确保课程质量的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除了辅导员之外,应该结合思政类的教师队伍,共同探讨研究形势与政策的授课方式,通过传帮带的作用建设好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在精细任课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原有辅导员教师的基础上,对于新任教师要进行以旧带新的方式带动,等到实习结束才可安排新任教师进行授课;二是鼓励辅导员教师们多走出去学习跟参加比赛,以赛代练,在参与当中跟其他省份优秀教师交流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三是建立教研室备课小组,通过组长带动组员的作用,在每个学期开学初以及开学末进行教学体会交流活动,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经验;四是邀请校外相关研究专家进校开专题报告以及讲座。

4.建立健全的考试考核制度。避免单一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实践结合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而不是单纯的课堂加论文的形式。应该把考核贯彻在不同形式的考试考核当中,学生的上课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上课讨论积极性、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结合考核。同时,这门课程应该是一个全校性各部门相结合的一个课程,教务处负责提供足够的上课教室;学工部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校进行讲座报告;宣传部可以利用网络宣传和发布相关最新国家热点、时事政治。

5.结合新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需要,在这个科技发展快速的年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然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汇报,通过ppt、视频来结合某个主题进行课题汇报;另外利用新媒体的方式,通过目前比较热门的app软件,如易班、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采取线上讨论或者线上问答的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另外可以通过艺术类学生喜爱拍摄的兴趣设定某一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举办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来吸引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内容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张甜甜.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j].高等教育,.

[2]崔大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探析[j].现代交际,2016.

[3]郑勇妮.探析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j].科技教育,2016.

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站小编为大学生们整理了20xx年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引言。

就业形势分析,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对我们心中的那个蓝图的描绘,就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就力争主动,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去描绘这张生命的白纸。“尽人事,听天命”,对于我们可以控制的,理当全力以赴;对于不可控制的,我们应当抱有坦然接受的胸怀和气度。要抱着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的信念。这样,才能赢得收获。

二、国内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xx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xx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xx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20xx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xx年的680万人数增加20万左右。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已经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就业岗位的首要考虑因素。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点毛皮而已。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三、国内大学生就业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xx年至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四、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xx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五、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从升入重庆大学之后,我一直有个疑问就是“什么是自动化”,相信所有与我一样的学生都会有这种想法。实际上,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二、自动化专业所学本专业课程设置的覆盖面广,所学的东西与其他学科交叉甚多。这也与本专业的来历有关,自动化专业大部分源于计算机或者电子工程系的自动控制专业。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万金油”的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吧。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信号与系统分析、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算法语言及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等等,甚至连流体力学也要修。可以说自动化专业需要工科各方面的知识,其课程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电机工程甚至化学工程都有交叉。

六、自动化就业及其前景。

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七个电气信息类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电气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领域从事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目前,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可以同自动控制挂上钩,现代化的农业、国防也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三是本专业对于个人发展非常有利。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同自动化挂钩,转行非常容易,“硬”可转电子工程,“软”可转计算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细分招聘专家,自动化英才也可转通信,当然待遇也是非常不错。本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渠道,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广泛,其就业领域也五花八门。与本专业就业领域相关联的行业在近年来借助市场经济的搞活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民航、铁路、金融、通信系统、税务、海关等部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也借助强大的人才优势,发展迅猛。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将借助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理想位置。自动化专业一直以来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包括电气自动化、铁路、化工等诸多领域。

软件工程师——处理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还可以从事教学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培养目标当然我们更多的人专业知识如果并没有达到上述高度也不妨事。经过网上查找资料以及自己的加工大体可以确定一下诸项就业方向:

1、电厂(包括各个公司,工厂的配电室)。

2、软件开发(特别是单片机或eda等)。

3、plc(大体是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台等)。

4、各个矿山,或金属冶炼场所(进行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操作等)。

5、去学校当老师。

6、做销售工作(专门卖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

7、公务员,每个专业都可以的。

8、各种什么研究所。

10、产品设计,就是硬件电路设计了。

做销售有“钱”途,做维护就是工薪阶层,属于服务行业。

12、自动化选择面广,学好单片机和plc哪都吃得开,英语好的话外企也不是不可能......

13、自动化本科学出来基本上和没学差不多,什么都懂,但是什么也不精,但是上研以后那就不得了了,硬件方面的发展不可限量。

七、结束语。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自动化大多数人说就是一个万金油专业,所以我感觉,说实话就是强者将来在哪方面都强,弱者在哪方面都不强。或许一但将来我们学不好就会落得个“样样精样样松”的下场。所以虽然现在已经大二了,但是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将来我们自动化学子一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然我们正行走在路上的自动化学子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天下。成为一个适应并能够驾驭未来的人。

论文摘要: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论文关键词:民族,复兴,大学生,责任,使命。

正文: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民族复兴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前提。20xx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习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说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首先要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从这些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首先,大学生们应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再者,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我们还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认清形势,肩负责任:首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党的xx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这个目标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

21世纪的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新的技术革命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丰富的资源更充分更有效地用于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是具备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批科技人员和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成长起来,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我们仍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深刻意识到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负着自身的历史使命。

回顾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沿着“五四”运动开辟的振兴中华的道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潮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终于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并且为其自强、自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更是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你们有一切机会学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本领,你们有一切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只要你们方向正确,你们的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受到珍视,都应当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正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相吻合,这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荣誉和责任。“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到建国100周年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会胜利地得到基本实现。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创造,世界各国抢占知识经济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

面对这一切,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前人已经取得伟大成绩的基础上,承担起这个事业赋予的重任,勇于竞争,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努力成为历史的开拓者、完成复兴大业的实干家,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2

页,当前第。

1

1

2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的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

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从压力现状、健康现状、压力与健康的相关性、压力源、对策等几部分对目前我国有关此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对策的提出等方面对我国目前的研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高校教师;压力;健康。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凸显,人们在寻找原因时,教育往往首当其冲成为焦点。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大众的质疑。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社会价值观中“拜金主义”等思想的盛行,教师实际上仍属于“弱势群体”。

一方面,社会认为高校教师作为学科前沿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负责,另一方面,社会为高校教师提供的条件有限,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面对着很多生活问题,如职称问题、家庭问题等。在这种矛盾之下,教师必然要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小学教师往往由于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备受社会关注,这就导致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高校教师悲剧性事件的发生也成为必然。因此,对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压力引起的高校教师的身心问题开始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有一批研究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的成果出现,本文将就这些研究成果做出总结,一方面是综合展示目前我国有关教师压力与身心健康的研究结论,另一方面也试着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以“高校教师”、“压力”、“健康”等词为检索项,对cnki中的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后得到有代表性的相关论文三十余篇。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的压力及压力现状。

一般而言,研究高校教师的压力主要是指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也称之为工作压力。但对于教师的压力,或教师的职业压力、工作压力,不同的研究者所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例如,“工作压力是外在环境的刺激与个人属性(特质)交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与生理失衡的反应,进而干扰个体工作正常运作的现象。”“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使教师个体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教师而使教师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尽管对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还有很多,且表述方式上也各不相同,但通过对各种定义的概括和总结,可以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基本概念有大致了解。

首先,从来源上看,教师的职业压力大都来源于外在环境与个体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表现为外界环境不能满足个体的需要从而压制个体某方面的发展。

其次,从影响来看,这种内外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往往会导致教师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一系列消极表现。

最后,大部分教师无法及时或有效地调节这些消极表现,从而导致更深程度上的冲突或不平衡。

关于目前高校教师的压力现状,主要通过一些实证调查的数据反映出来。例如,潘欣等人对西安交通大学部分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教师感觉职业压力很大,75%的教师处于由压力引起的亚健康状态。宗晓晓对杭州4所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6.4%的被试几乎没有感受到压力。赖恒静等人对重庆部分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被试认为自己没有压力,27%的被试有轻度压力,54.6%的被试存在中度压力,另外15。8%的被试则有严重压力。由于调查对象的不同,选用的调查量表的不同,所得调查结果也有所不同,但这些结果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压力存在于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师身上。

二、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个体的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但在目前大部分有关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极少数的研究对教师的身体健康进行了调查分析,而社会适应方面的研究更少。

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一般是采用scl―90量表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张虎祥等人对兰州7所高校的部分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忧郁及焦虑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宗晓晓等人对浙江部分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45%的高校教师表现出中等程度以上的抑郁症状,21.36%的高校教师表现出中等程度以上的焦虑症状。这些数据表明,目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也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教师压力与健康问题逐渐关注的原因。

三、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由于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对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例如,张虎祥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总分与scl―90各因子均呈正相关,其中与强迫、人际敏感2个因子有非常显著的相关,与躯体化、焦虑、精神病症3个因子有显著相关。朱小茼等人的研究结果指出,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得分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对这两者的相关性作出调查分析的研究还有很多,但其研究结果都基本一致,即: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高度相关,压力越大,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四、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压力源分析。

目前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调查分析。马晓燕在其研究中将高校教师的主要压力源归纳为教师职业本身特点带来的角色冲突、工作要求、知识危机感、工作岗位的竞争、学历需求五个方面。束仁龙的研究把教师的职业压力总结为经济待遇、教学和人际关系,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和专业发展,科研与职称,社会期望与要求,教师个人因素五个方面。邢晓源等则把高校教师的压力源归为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期望、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经济收入偏低四个方面。陶芳芳的研究把高校教师的压力源概括为社会因素、学校管理及制度、个人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学生方面的问题、个人特质、家庭方面的问题八个维度。孟亮的研究结果中高校教师的压力分为心理压力、工作压力、职称评定压力、同行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自我期待压力,其中心理压力源主要包括薪酬、考核、经济负担、对工作的评价、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工作量大、职称评定、能力有待提高等;职称评定压力源主要包括发表论文专著、承担课题、外语考试等;同行竞争的压力源主要包括能力上的竞争、职称上的竞争、人际关系方面的竞争等。通过对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论的综合,可以发现,目前高校教师的压力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压力,包括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教师的社会地位等。

其次,是来自于学校方面的压力,包括教育教学工作、科研任务、职称评定、学校的管理制度等。

最后,是来自于个人方面的压力,包括个人心理素质、性格特点、个人的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个体对自身的期待等。

五、有关高校教师压力问题与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

尽管有关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问题的对策大都是从压力入手,试着提出建议帮助教师改善压力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健康水平。但由于不同的研究对高校教师压力源的认识不同,因此提出的对策也有所差异。例如,邢晓源认为,解决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应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入手。社会层面主要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引导社会尊重教师等;学校则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需要,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等;个人要学会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通过各种途径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宗晓晓等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一是建立高校教师支持系统,缓解高校教师压力;二是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方式,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束仁龙提出的对策也是从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来论述。从社会方面而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的社会形象;从学校方面而言,要减轻教师的科研负担、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完善教师再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为教师职称晋升创造条件、构建轻松和谐的校园环境;从个人方面而言,教师应改变观念,调整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注重休闲、放松身心。

综合各研究的情况来看,大都是针对自己对压力源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大致可以概括为:

首先,社会层面,主要是正确看待教师职业,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等。

其次,学校方面,主要对策包括减轻教师的教学量和科研工作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创造民主管理的氛围、科学考核教师等。

最后,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主要是提高心理素质,改变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等。

六、总结。

综合以上内容来看,目前我国对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的研究已趋向成熟,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和改善。

首先,研究对象的局限。大部分的实证研究都是针对某一地区的被试展开的调查,但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对某一地区的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其他地区,因此,实证研究有待于扩大调查对象的范围。

其次,调查工具的局限性。对压力的测量主要有自编量表和已有的压力测定量表,但对健康的测定量表就极为有限。一方面,现有研究大都只侧重于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测量,另一方面,对心理健康的测量大都使用scl―90量表进行测量,有少数研究中用到主观幸福感测量量表等。尽管scl―90的信度、效度等都已经过科学的检测,但该量表并不能测量出个体的全部心理问题,因此,此类问题的研究结果也就受到了影响。

第三,对压力与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具体分析各个压力源与不同心理问题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还较少,大都侧重于不同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的压力与健康相关系数的研究,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意义不大。

第四,关于对策的提出,不论是理论研究所得出的对策,或者是实证研究所提出的对策,大都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的经验,既缺乏科学论证,又不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大部分研究都提到要改变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尽管有研究结果可以论证应对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但具体如何改变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却没有研究提及。这种缺乏操作性的对策往往没有针对性,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这也是目前研究中出现最多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为我国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的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总体来看,国际上以美、日、俄、中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关键字: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

一、和平中谋求发展。

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世界贸易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科技革命正在向各行各业渗透,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这样一种全球经济的发展肯定不能长久地建立在少数国家发达、多数国家落后的基础上。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动力,世界市场需要新的补充。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

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们的落后和贫困,主要是历史上殖民主义统治以及现实的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这一潮流在新的世纪中将会更加壮大。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数十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桎梏,将为各国提供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为新兴科技和产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给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兴盛,还将为多极化格局奠定健康的基,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提供有利条件,使持久的世界和平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一言以蔽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旺发达,将是对人类社会进步重大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知识应用、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

现在,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经济科技实力雄厚,掌握着国际经贸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同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导致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一些经济技术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很多,一旦出现金融震荡,就会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强烈冲击。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剧着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市场和资源方面的竞争,也加剧着一些国家内部的贫富矛盾,引发社会冲突。总之,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世界,是不可能长期安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

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三、世界多极化。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力量进一步增强。要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不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要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各国应是独立自主的,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

四、国际形势变化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对我国来说,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评估,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影响。这既涉及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对当今世界长远变化大势中一些深层问题的认识。首先,从总体上看,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仍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给我国发展提供的巨大动力和机遇,是长期性、可持续的。只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些机遇就会继续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再次,对中国保持和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构成的不利影响呈增大趋势,已成为中国在本世纪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隐患。涉台外交在维护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对“”分裂势力在两岸关系中制造种种突发性事件的任务与日俱增。美军积极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虽然是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但客观上使中国问题的环境更加复杂。面对挑战,中国必须不断发展自己,提高包括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使我军建设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

最后,世界经济保持繁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加大了对世界各种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促使世界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加快,有关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和市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磨擦增多。这使中国在未来的发展和开放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压力,也对中国继续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需要在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处理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的研究综述论文

粮丰农稳安天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沉甸甸的嘱托。

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我国有14亿多人口,依据《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测算,到20,我国国内粮食总需求预计达到11300亿斤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需要进口一些粮食来调剂结构性余缺,没有任何理由盲目乐观粮食形势。

民以食为天,粮为邦之本。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除口粮消费之外,肉禽蛋奶消费是国民生活水平升级的体现,但肉禽蛋奶都需要粮食饲料来转化。对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来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把粮食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是我国粮食安全观的一个飞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实施粮食安全战略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稳面积,一个作物一个作物抓实。今年,我国将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是巩固双季稻种植面积,确保去年增加的早稻种植面积不减少。东北、黄淮海、西南、西北地区要因地制宜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同时要稳定大豆种植面积。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稳产量,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打好种业翻身仗,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稳定粮食生产好形势,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粮食产量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必须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力争稳中有增。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稳政策,释放重农抓粮信号。构建保障机制,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今年中央财政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产粮大县资金奖励规模增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保持稳定。统筹安排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包括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轮作休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生产救灾和植保工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资金,重点向粮食生产倾斜。

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是巩固我国粮食安全基础的三大法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就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就守住了“三农”战略后院。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的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形势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形势政策课授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授课方式育人功能。

当前,随着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的稳定,也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形势政策课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德育的必修课程,与心理课、教育课等思想教育类课程特点不同,它具有时事性、针对性、前沿性、时效性等特点,因而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高低。

1.1加强形势政策课育人效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前提。

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谁抢先占据人才质量的高地,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和后备力量。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发展期,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拓展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要千方百计保证人才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关心国家形势政策发展、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这就必须抓好形势政策教育课程的育人效果。

1.2确保形势政策教学效果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要件。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营造“讲时事,学理论,走实践”良好氛围,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学习观和思想观,是学生工作者时刻关注的话题。只有加强形势政策育人效果,潜移默化、细水长流式地向学生传送政策教育理念,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时事敏感性、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

1.3加强形势政策课育人效果是改进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

加强学生的时事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正确时事观,是教书育人的手段,也是加强学生工作稳步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学生工作要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支持、信任配合,只有贴近学生实际、深入学生生活,听取学生诉求,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方向,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正确的社会观。要以政治法律等专业课程为主流依托,以形势政策教育课为日常教育载体,高度重视营造时事教育的风气,自始至终牢牢紧抓学生时事教育的这一教育点,不断改进学生工作的工作方法方式,不断创新,使工作不断扩影响、上水平。

2、形势政策课育人效果存在问题之分析。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交流和相关了解,形势政策课的育人效果发挥不尽如人意,大概有以下几个问题:2.1教学效果方面授课方式单一。传统的形势政策课倾向于老师“一言堂”,授课内容一般由任课老师事先选好,然后按ppt等演示形式讲述,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少,课外也较少组织讨论等活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逃课、厌学情绪较强。

授课内容针对性不够强。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察能力敏锐,乐于接受新知识,他们热切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渴望通过课堂了解时事背后折射的深层道理。由于传统的授课内容系统性较差,没有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真实诉求展开,流于形式,讲授起来不够深刻,造成许多学生认为形势政策不重要,甚至产生反感情绪。

授课队伍不够重视。长期以来,虽然形势政策课属于“两课”范畴,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材等教学资源,造成授课教师不重视,投入的时间、精力较少,因而影响教学质量。近年来,教育部门日益重视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设置,不但出台相关文件进行规范,还出版一系列形势政策课的教材,改进以往“无大纲、无教材、无体系”的状态。2.2学生因素思想上认识不足。许多学生认为国家政策离自己很远,与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况且考试一般是考核,无须记忆专门的知识,因而在思想上不重视。

了解的途径扩大。由于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加快,许多学生第一时间就能通过网上知悉,时效性不强导致学生的厌倦心理,学生认为对于一些社会热点,授课教师比不上他们理解得多,造成学生对形势政策课期望率低。

授课内容枯燥无味。一些学生反映形势政策课枯燥,照本宣科,没有趣味性,停留于对国家政策的解读,生搬硬套,对热点评论过少,学生无法通过这个载体获知事件折射的道理,因而听课积极性受到打击。

3、加强形势政策课育人效果之途径分析。

面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应该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有针对性、重实效开展形势政策课。

3.1加强思想上的重视。

教师、学生要充分认识形势政策课的育人功能,新形势下,随着网络时代的急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冲击大学生群体,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炼,思想还不成熟,对是非的判断标准认识不足,看问题容易走极端。而通过形势政策课的及时有效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事物正确把握的能力、分析判断热点问题背后是与非的能力,因而意义重大,不可忽视。

3.2重视营造体验式课堂氛围。

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体验式教学,打破过去“一言堂”、填鸭式教学局面,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育人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关注动态,主动发现问题,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话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上课情绪,将他们关心的话题与社会热点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踊跃发言、说出心中所想。

以往形势政策课倾向于长篇大论地讲述政策内容,随意性很大,因而思想性不够深刻。因此,为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就必须结合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多渠道了解学生最关心的,将社会政策热点与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紧密结合,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师范生就业问题、教育改革问题、在校生权益保障问题等,贴近他们自身实际,容易引起他们对相关政策的学习和宣传。

3.4加大宣传、拓展宣传渠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利用课堂交流、讨论的平台,向学生积极讲解政策精神、热点内容,让学生明白单靠网络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经过实践考察、集体大讨论、老师的分析和想法是片面的,从而更深刻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所在。大力构建时事政策关注沟通群,通过博客、qq群、飞信群等通讯手段,加强渠道管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政策精神。

4、结语。

总之,高校的形势政策课具有重要的思想育人功能,如何改变过去沉闷的教学氛围和单一的教学体系,挖掘这门课程的教育功能,是摆在高校德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它要求教师不仅具备广博丰富的理论实践知识,还必须不断发现、筛选、整理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和方法为指导,使之形成体系,让学生乐在其中,达到设置形势政策课之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曾爱平.论高校形势政策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准确性[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

[2]李铁范“.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的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一带一路”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正式发布,获得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响应。宣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和路线图。“一带一路”的立体布局日趋清晰,同沿线国家发展规划的对接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我国分别同俄罗斯、欧洲签署了发展规划对接的联合声明,使“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两个方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带一路”也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自贸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重点。

一、“一带一路”概念由来。

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年11月8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二、“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1、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2、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

3、推动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各种机遇。

1、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

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2、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3、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四、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首先,自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剧锦文经济日报[n]中国社会科学院/4/2第13版。

[2]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人民出版社2015。

[3]冯并著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m]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

形势与政策论文字

分析了相关话题的重点、难点问题,展示了各自的微课视频。

同时,针对评委的提问,参赛选手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围绕微课的展现形式、微课的应用、微课的制作、微课的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当前微课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本次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阶段,共收到全区各高校推荐作品27件,经组织评审,确定初赛排名前10的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阶段,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现场授课展示,经由专家组成的主评委和由除决赛选手外的其他参赛选手组成的大众评委分别打分,最终确定选手总得分。

下一步,我厅将从获奖选手中选送代表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巡回教学展示活动,同时,将获奖微课上传广西高校易班供全区大学生学习。

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流行病,一个中文词,指的是流行病的发生和发展。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h1n1和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大规模爆发发生在更大的地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步步提高,于今年六月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会晤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的已经不仅仅是中美两个国家,还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作为中美关系谈话中,台湾问题一直是其中的焦点问题,从建国以来,台湾问题的起起伏伏不断影响着两国关系,本篇文章将以讲述这几次起伏的过程和分析这几次起伏的原因切入点分析新中国时期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关键词: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美三次联合公报《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关系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逃至台湾,为大陆与台湾的分裂埋下伏笔。对于想要“重返亚洲”和迫切希望制约苏联的美国来说,台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当蒋介石败退,美国国务远东会议上得出中共的军队将攻占台湾的结论,使美国对台湾的态度发生的转变。在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声称“美国对台湾没有承当义务”、“美国不会卷入台湾[1]”,1950年1月,杜鲁门发表《关于台湾的声明》声称:“美国及其他盟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之心。”这表明了美国是“无意在台湾获取特权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亦无意使用武装部队干预现在的局势,亦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中的途径”[2]台湾被美国列为了“不管区”。对于这此美国放弃台湾,有着诸多的原因:第一,代价的考虑,在蒋介石政府即将被打败时,美国其实主要面临就是出不出兵的问题。出兵,就免不了与中共的军队进行正面的冲突和对抗,且长期卷入到中国的内战中,而如果要保证胜利的概率,就要投入大量的军援并且要动用到美国的军队,而这样大量的投资是美国不愿意的,在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会见军方代表时表示:“还没有人会认为台湾在战略上重要到如果一旦丧失,真的会打断美国队的防线。所以美国不值得为台湾这么高的代价。”[3]第二,配合新亚洲政策。该政策的核心在于,争取与除中国外的亚洲国家,特别是要加强日本和菲律宾为首的国家防务,用来抵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地区的蔓延。美国为了保证想要局势,首先,就不能过多的染指台湾问题,这种行为会造成亚太地区小国对于美国的不信任;其次,在新中国成立,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被逐出大陆后,国民党政府的形象大为下跌,如果这是的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话,于美国来说不利。第三,苏联问题,中苏交好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这对美国的全球化战略有着重大的威胁。艾奇逊也提出国关于分离中苏的看法:“美国应该利用苏联在满洲和新疆因其的中国人民的“领土首付主义”情绪,在这种时候,美国最需要避免的是把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从苏联引向美国,美国应该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一点高姿态。”这些都促使美国“弃台”。

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打破了美国幻想,加之台湾海峡的气候使中共军队不能及时的对台湾进行军事行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第七舰队进驻了台湾海峡,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随后“放蒋出笼”、《共同防御条约》,都显示美国对于台湾的重拾。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朝鲜战争爆发后,迫使了美国美国重新对远东战略进行考虑,加之社会主义“铁幕”的出现,促使美国制定了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全球战略。[4]第二点,“不沉的航空母舰”论指出:只要台湾落入中共之手,那么台湾一定会成为苏联海军和空军基地,这显然对美国极为不利。第三点,在朝鲜战争的拖延,使美国进退两难,这促使“放蒋出笼”政策的出台。但实际上这种“放蒋出笼”政策位的不是要蒋介石反攻,而是“以攻为守”,确保台湾。第四点,《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是美国不得不重新规划对于苏联的牵制方式,美国希望台湾与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国家一道,成为西太平洋上的防线,《共同防御条约》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中美破冰。破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两极格局的逐渐打破和多极格局的发展;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的失败;中苏分裂;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衰疲。这些都促使着美国不得不放弃之前的政策,于是就有了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是:1972年2月28日的《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的《八一七公报》。在上海公报中强调,只有一个中国,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是唯一合法的政府,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他国不得干预,要求美国撤走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在《中美建国公报》中,中方要求美国停止出售武器给台湾,美方则希望保持同台湾的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交往。而在《八一七公报》中再次强调了“一个中国”的问题,也就美国对台出售武器的问题进行相关规定。而在这一时期,台湾就被美国“冷落”了不少,“毁约”、“断交”、“撤军”、在联合国被驱逐。而最大的目的就是想“以台制中,以华制苏”[5]可以说这些公报,特别《八一七公报》就是冷战的产物。但在三个月后的《与台湾关系法》中,台湾再次被美国拾起,台湾问题逐渐尖锐,接下来的克林顿总统的对台调整政策、李登辉访美和布什总统的“中国威胁论”,美台的关系都一直加强。主要原因如下:一,全球化战略的考虑。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崛起,一方面美国当心中国会迅速的占据亚洲市场,另一方面,美国则是霸权主义的施行者,而中国以反霸权主义为外交的政策;二,“安全因素”的考虑,中国的快速发展使美国感到了恐慌,于是想利用台湾和中国周围对中国进行限制:用日本牵制中国,用台湾牵制中国大陆,用东盟牵制中国南海。三、美国长期的对台投资,使台湾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该体系中得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作为一个很好的市场和亚洲的立足点,使美国爱不释手。

如今的中美关系友好促进的双方的发展,台湾问题的悬而未决一支是所有中华民族的心头的一个坎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今中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国际地位都是在蒸蒸日上,而台湾问题也会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而步步的到解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而台湾始终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所有作为的“一中一台”不顺应历史潮流,定会被扼杀,统一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福昌,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m].中国青年出版社,74.

[2]黄安余,著.新中国外交史[m].人民出版社,105.

[3]沈骏,主编.当代台湾[m].安徽人民出版社,48.

[5]黄安余,著.新中国外交史[m].人民出版社,108.

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的济贫历史同样久远。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的观点和论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民本、大同思想为基础的慈善传统,开展了以个体、邻里、宗族、会社、机构及政府为主体的慈善救助行为,为近现代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和实践基础。

近代以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提出民生和社会救助思想,倡导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近代中国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但是这些努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普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现实。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启动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1993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至2012年底,根据现行贫困标准全国还有近亿农村贫困人口,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作出新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3年后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

一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以精准扶贫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基本需求,通过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激励、典型示范、村规民约等多种方式,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在参与中的主体感、获得感,促进他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这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充分体现,必然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培养锤炼干部和人才的重要平台。到贫困村和群众一起脱贫攻坚,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形式之一。

脱贫攻坚各种政策的落实,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具体支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不仅有事干,而且有条件干事、干成事,这对于年轻干部是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无疑是有价值的。

把干部锻炼培养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真正能干的干部派下去,若干年后,这些干部中就会出现一批对乡村有感情、懂农村、懂农民的国家治理骨干,这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价值体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脱贫攻坚对整个社会扶贫济困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营造更和谐的发展氛围,都是重要抓手和载体。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地区在支持西部地区减贫发展的同时,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彰显了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

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定点扶贫,不仅为定点帮扶县带来资金项目、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和新市场,而且定点扶贫成为中央国家企事业单位干部了解农村、密切干群关系、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广泛动员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扶贫济困的情感,在帮扶中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了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巨大价值:以实施综合性扶贫策略回应发展中国家扶贫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发挥政府在减贫中的主导作用以回应全球依靠经济增长带动减贫弱化的普遍趋势;我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大规模实践检验的自上而下、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为有效解决贫困瞄准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法。

脱贫攻坚不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立足完善现代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夯实农业保险这块防范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基石,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山西省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关键词:农业保险;险种;保障程度。

近年来,山西省银保监局引领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服务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确保农民旱涝保收、年年有余,值得相关从业者进行深入思考。

1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情况。

1.1承保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一是承办农险公司不断增加。2018年,山西省共有7家财险公司承办农险业务,包括人保财险、国寿财险、中煤财险、太保财险、大地财险、天安财险和华农财险。二是农险产品基本满足全省农业风险需求。2018年,山西省使用的农险产品共有175个,其中人保财险山西省分公司71个、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57个、中煤财险山西分公司30个。三是相关保险机构通过在中心乡镇设立服务“三农”的营销服务部,在偏远乡镇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站,在行政村或社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点,打造覆盖乡村、深入农户的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山西省共设立“三农”服务部97个,“三农”保险服务站1149个,“三农”保险服务点6349个,共有农村保险服务人员12308人。

1.2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投积面积逐步增长。山西省的农业保险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棉花、油料、水果、疏菜和中药材等,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8.9%;养殖业主要有猪、羊、牛、驴、骡和马,投保46.15万头(只),占总存栏的2.87%;森林(公益林)投保面积占应保森林面积的100%。二是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逐步提升。政策性保险中,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比79.79%,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比16.72%;商业性农业保险中,保费收入占比仅3.59%;产业保险收入中,种植业保费收入占比81.29%,养殖业保费收入占比7.15%,森林(公益林)保费收入占比11.41%。三是农业保险保费减免政策逐步推广。自2017年以来,山西省保监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两减四推一倾斜”政策,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减免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自缴保费。目前该政策已在全省贫困地区扩展推广实施,保险机构已在10个深度贫困县开展减免贫困户个人自缴保费模式,不断降低深度贫困地区保险费率。

1.3农险产品不断创新。

一是山西省实施了农业农村部金融创新谷子天气指数综合保险试点和马铃薯收入保险试点项目,在如何更好地推动农业保险服务特色现代农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二是督促相关保险机构加大农险产品研发力度,加快由直接物化成本向完全成本的转变,满足农民日益增长扩大承保风险的需要。2018年,山西省保险业因地制宜地研发了农业综合保险、苹果期货保险、玉米期货保险和玉米价格指数保险等13个创新型农险产品,实现保费收入6974.73万元,为全省26.37万农户提供了105.43亿元风险保障。三是扩大特色农业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范圍,推动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对优秀返乡下乡人才从事的种植养殖业个人承担的15%~25%的保费进行全额补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山西省农业保险存在问题。

2.1农业保险基础工作有待夯实。

一是基础信息管理有待加强。山西省农业的基础信息和数据管理系统不完善,有待加强。如土地权属信息不准确,保险机构难以准确定位承保农作物的位置和面积,致使承保和理赔信息不够精准。二是基础服务工作有待加强。山西省大多数从事农业保险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或临时抽调,知农时、懂农事的专业人员很少,很难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承保和理赔工作,工作效率与质量难以保障。三是基础数据管理有待加强。农业保险的投保、补贴和执行等基础数据积累不全面,缺乏相应的数据分析手段与工具,无法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性分析,对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缺乏有效的决策支持。

2.2农业保险产品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

一是农业保险产品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保险产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的保额费用低,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如玉米保险金额360元/667m2,而实际生产成本约600元/667m2,无法覆盖基本的物化成本,农业保险保障力度与农民需求存在差距。二是保险赔付条款设计不合理,影响农户投保积极性。如玉米保险赔付条款设计中未将野猪、野鸡等破坏造成的损失纳入保险保障范围,造成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三是蔬菜类保险单一。保障范围仅为棚膜和棚架,因灾导致棚内蔬菜生产遭受的直接损失未纳入保障范围,保险公司产品的设定与蔬菜种植户的需求之间不对称。

2.3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由于农业大灾具有概率低、损失大等特点,需要建立和探索大险分散机制,有效解决贫困户无力参保、涉农保险经营亏损等问题,确保农民的利益。二是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的建立、计提、使用、积累和管理等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促进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地方性特色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如红枣在山西省贫困地区种植面积较广,但此保险仅有市县财政补贴,省级财政仅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鼓励,农户参与积极性积不高。

3解决路径。

3.1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一是指导相关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沟通,提高其对农业保险宣传的重视程度,引导政府和农民充分认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进一步提高保险宣传意识,特别是加强对县、乡、村级干部的农业保险知识培训和教育。二是督促相关保险机构加大对农业保险教育宣传工作力度,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借助各村扶贫工作队等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对面向农户宣传讲解,增强广大农民和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通过送服务下乡,让农业保险进村入户、家喻户晓,从而扩大农业保险的社会影响,让广大农户真正体会到农业保险的优越性。三是将农业保险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农业保险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保意识,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率。

3.2进一步提高主要险种保障程度。

一是指导相关保险机构加大调研力度,深入分析研究主要险种的经营情况,进一步科学厘定保险金额,在不提高保费的基础上,从扩大保险责任、提高保险金额等方面,探索提升主要险种的保障程度,满足农户生产经营实际需求。二是引导保险业主动沟通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山西省特色农险经营实际,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以奖代补”力度,增加补贴险种和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的积极性,切实减轻农户负担,推动特色农险可持续发展。三是督促相关保险机构继续落实农业大灾风险相关规定,并根据银保监局统一部署,适时启动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工作。

3.3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鼓励相关保险机构不断加强农村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网点的服务能力建设。二是引导相关保险机构在承保理赔过程中,推广使用无人机、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远程验标和查勘,改变种植业传统验标和查勘方式,切实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量。三是鼓励市县开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鼓励各市、县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特点、风险需求等情况,结合自身财力状况,自行选择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由市、县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保险保费补贴,逐步建立健全适合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县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

摘要: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蓬勃发展、人民的团结一心都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在其中所起到的凝聚作用。在面对疫情时青年人担当使命、奋斗拼搏、团结互助,以自身行动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同时青年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因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青年人;爱国主义精神。

2020年伊始,伴随中国新年的到来,源自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以一种“来势汹汹”的姿态蔓延至全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场与疫情的赛跑,不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青年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无数人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与不安,但与此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毅然地站了出来,做出了绝不平凡的决定,以勇气和毅力带给更多的人以温暖。青年承担着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期望,肩负着责任与使命,在疫情的重压下青年对祖国的热爱,不仅没有退缩萎靡,反而蓬勃向上,发挥出巨大作用。

(一)青年“疫”不容辞的使命感。

参与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青年人,大多经历过2003年席卷全国的“非典”病毒,亲身感受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病魔的氛围。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青年人以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诉说着:这次轮到我们守护祖国。在防疫的第一线,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青年人义不容辞。

疫情期间,无数青年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防疫、抗疫的第一线,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若有战,召必回”附带着写在请战书下的一个个年轻的名字,近千名的医护人员放弃休假,随时准备回到工作岗位上与疫情作战。“已经退票,可以随时上班”伴随着武汉宣布关闭城市通道的通知,年轻的他们成为了人潮里最美的“逆行者”。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的护士,24岁的佘沙,从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开始,就积极报名请战。她说作为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幸存者,自己见证了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无私的援助,所以“如果有机会去前线尽自己的一点力,我义不容辞”。年轻靓丽的医护人员为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和节约穿脱防护服的时间,选择剪去心爱的长发;喜欢宅在家的他们,化身“全能”的社区志愿者,上下爬楼梯、挨家挨户送上爱心菜,提起消毒剂不放过一个楼道死角。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志愿担当责任,守护在与疫情交战的第一线,真正怀揣着“疫情当前,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青年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为祖国、为民族、为终将到来的胜利而战斗。面对疫情,青年人不顾个人安危、不看重自身利益迎难而上,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挺身而出的身影,就有他们支援的力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疫情期间的爱国,绝不是简单的口号,也不单单是血脉感情的归属关系,而是对祖国的认同,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是外化于行的支援力量。

(二)青年人排除万难的奋斗拼搏。

疫情能够得到控制,绝不是某个个体努力的结果,而是一群人拼搏奋斗的结晶。疫情期间,青年为祖国、为人民、为每个家庭、也为了自己而不懈奋斗,他们是穿着厚厚防护服累倒在污染区的白衣天使;是夜以继日开着运输车奋战在“双神山”建设工地的司机;是除夕夜整装待发的解放军医疗员;也是做好防疫工作不给国家添乱的每个个体。

身处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病毒肆虐所带来的危险,还包括艰苦的工作环境。一个护目镜、两个口罩、三层防护服、两层手套,再加上两个鞋套,进入隔离病房的每一名医生、护士都要严格穿戴好全套隔离服,不給病毒一次与自己密切接触的机会。然而,密封的隔离服也阻碍着热量的散发,穿着厚厚隔离服的医疗队员们往往都忍受着里衣湿透、汗水随时会流入双目、防护面具上遍布水汽的状况,在体力快速消耗的同时,精神也始终高度的紧绷。但年轻的他们没有轻言放弃,写在防护服上的“加油”是冲锋的号角;护目镜和口罩的勒痕也宛如花瓣;少喝一口汤便是多节约一套防护服,困难可以克服,生命的救援却不能有一秒延误。他们也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不过是穿上了战袍,披上了铠甲,便英勇无畏,便一往无前。

青年人因为那份使命,那份责任,那份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情谊,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抗疫的前线。但毫无疑问疫情是可怕的,它无情地收割着生命,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肆虐在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上。直面疫情的青年人也会坦言自己有担心、有害怕,但职责所在,更需要挺身而出。在国家有难,人民需要的节点,为了更多的家庭,为了阻隔病毒的进一步蔓延,青年人选择顶上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力拼搏着。

(三)青年人团结互助共克时艰。

“新冠肺炎”是一场灾难,但同时也广泛地激起了青年人对祖国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包容。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青年人纷纷放弃了假期间的个人安排,主动报名参加到防疫、抗疫的第一线。

疫情是一场“人民的战争”,这场战争里没有“观战”的选项,每个人都必然“参战”。同时也只有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才能取得这场“防疫阻击战”的最终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比尔·盖茨的回信中写道的“团结合作是最有利的武器”。全国各省市纷纷派出自己的最强医疗队伍支援抗疫第一线,仅2月9日一天武汉天河机场就迎接了40余架医疗队航班,近6000名医疗队员,青年人更是其中的主力军。从全国各地发往武汉的捐赠物资络绎不绝,青年人自觉自愿、踊跃捐款、捐物,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向祖国与同胞表达出最深切的情感与关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防疫大环境下,青年人认识到祖国的强盛,更认识到团结的力量。也许只有于危难之际,方能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14亿人的令行禁止,14亿人的团结一心,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了新时代的大国风貌。从炎黄而起的中华民族以“和”的精神,谱写着相互间的宽容、理解、奉献和支持。一场危难,足以令还年轻的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个人与祖国的关系。青年人在疫情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新时代中国的一个缩写。团结,于是即使经历再多磨难,中国也不会被压垮;即使因病毒隔离,但与祖国同在的心却更坚定。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因此,对青年爱国主义情感和实践行为,一刻也不能忽视。青年人在抗击疫情期间,所展现出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是十分值得关注和深刻认识的。

(一)增强责任教育、激发青年责任之心。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人承担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对青年人担责能力的一次考验,同时也再一次的警醒我们青年的责任教育不容忽视。青年人只有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才承担得起时代交付的责任。也只有不断加强青年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才能使他们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主动挺身而出,成为拥有责任之心的有志青年。

增强青年的责任教育,让青年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国家的兴盛与青年的人生紧密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距离达成中华民族复兴目标越来越近的今天,不仅仅是疫情防控的工作,握住“接力棒”的青年人更需要承担起促进民族团结、展现国家良好形象的责任。培养青年人对国家责任的担当意识,合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合力,搭建能够激发青年国家主人翁意识的平台。通过多渠道的共同配合,积极宣扬抗疫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引导青年成为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可以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增强忧患意识,培养青年谨慎之心。

疫情当前再谨慎、再小心似乎也不为过,毕竟疫情当前每个人都身处前线。这也要求青年人决不能有敷衍应付、轻视大意的心态,只有时刻保持着如履薄冰、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才是取得疫情胜利的关键。

增强青年人的忧患意识迫在眉睫。此次疫情不难看出,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不仅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更需要有见叶知秋的敏锐。只有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心,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与生活,才能在面对重大风险时第一时间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今天的中国正用腾飞的速度向前发展,以自身实力屹立于世界。但并不意味着,新时代的青年人可以有一丝半点的松懈,恰恰相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决胜期,我们的祖国还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局势。这都迫切的需要青年人增强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

培养青年人忧患意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畏首畏尾,而是在脚踏实地的工作、学习中更谨慎,更小心,以更专注的态度面对可能遇到的风险。理想的实现、国家的繁荣都需要青年人脚踏实地、切实可行地努力。培养青年人的问题意识、居安思危,对待小问题也要做到“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三)引导青年爱国实践。

爱国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行动。在疫情这场“阻击战”中蕴藏着无数生动的育人素材,引导青年人不断思考,感染青年人使其能够站在国家和民族立场上。学会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牢记自己的初衷,苦修本领、锤炼品德。当前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网络信息纷乱嘈杂,存在部分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只有引导青年人自觉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实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培养青年人胸怀天下的情怀;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才能切实把爱国主义精神落实到实践上,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出青年人的力量。

激发青年人自觉学习、提高本领的热情。今天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求青年人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本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正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中写道的“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青年一代只有练就过硬本领,在多层面、多领域广泛地汲取知识、综合学习,才能真正把对祖国的爱落实到实处,才能不负祖国的委托。激发青年人学习热情,引导青年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永不过时,鼓励青年人在最美好的岁月里吸收更多的知识,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想信念。

培养青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疫情期间青年人有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公益心理咨询;进行简单的病例分析、避免过度恐慌;开展网课、教书育人,青年人切实的把自己的本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上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引导青年人多掌握理论知识,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前行。通过读书学习强化理论,开拓视野。激发青年学习兴趣,把学习知识作为一种爱好、一种追求,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同时,引导青年人利用实践检验自身知识,切实把本领落实到实践中去。拒绝纸上谈兵,鼓励青年多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掌握报效祖国的才能,锻炼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基层、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锻炼自己,才是爱国该有的姿态。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1994:254.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56.

[5]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6:32.

[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因此,乡村振兴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对于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础建设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要走出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发展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实力不足,乡村基础条件较差,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硬件资源,乡村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乡村人员外流较多。部分乡村出现“空心户”“空心村”现象,因此,必须增强乡村吸引力,重视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现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明显,一些大中型城市建设表现突出,与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资源和公共资源向城市聚集,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差明显。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乡村范围广阔、受众面广,能够改善的环境条件相对有限[1]。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乡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由于广大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仍然依靠手工为主以户为单元的家庭劳作方式,使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存在较大难度。乡村人居环境因乡村规划滞后呈现无序状态,乡村环境状况堪忧。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如小学、中学撤并使部分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难;乡村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待遇差,难以留住医护人员,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居民就近就医难。

第二,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大部分乡村经济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经济是社会管理较为特殊的对象,它是以乡村管理为主体的治理单元,由此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特别是许多乡村没有发展规划,排除在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之外,乡村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加上政策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性质,除了土地流转之外,不能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影响农村利用土地发展经济的步伐,导致大部分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发展缺少必须的资金来源,乡村发展后劲不足。以村为单元的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政策改革后,村集体缺少了以收取提留为主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呈现空心化。大部分乡镇经济实力较差,投入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缺少动力[2]。

第三,乡村吸引力功能弱化,乡村人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吸引力明显下降,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十分明显。部分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值守的人员只有老人和孩子,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家庭举家外迁,只留下空房子,成了“空心户”,由此出现了部分“空心村”。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部分乡村中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的主体,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甚至部分出现了农田荒芜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的田亩少,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此导致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二是新一代农村居民的乡村观念淡薄,缺少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吸引,在城市环境熏陶下对乡村依赖性减弱,选择离开乡村,而乡村吸引力差,没有可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回流;三是现阶段城镇化与乡村建设脱节导致乡村人员外流增加,使乡村发展缺少劳动力,而且有加剧趋势。

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发展环境参差不齐,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好乡村振兴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要消除城乡差别,必须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针对各个区域内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推进,有序进行乡村治理。一是做好区域内乡村建设规划,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因为发展状况和区位差别形成的经济条件悬殊,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要充分重视大部分乡村发展缺少规划的问题,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纳入全域發展范围,统筹运行;要将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加大乡村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进行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城镇化改变乡村分散难管的状况,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四是做好乡村公共配套服务措施。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乡村资源条件,提升乡村宜居指数[3]。

第二,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促进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支柱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改变乡村经济状况,促进乡村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现代乡村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要根据区位特点,寻找并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集中开发农户单个的土地,实行农业产业园管理,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集中耕作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田园经济。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对传统的种粮种菜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针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向往需求,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从发展休闲农业入手,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又比如,可以让部分少地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组织他们从事乡村田园管理,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工商业。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加大乡村招商力度,做实乡村发展基础,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乡村发展有资金保障。

第三,重视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增强乡村吸引能力。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人员发展,因此,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针对乡村实际,增强乡村吸引力,使乡村人员流动保持在合理范围,优化村级结构,进行乡村、村组间的合理布局,有效节约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防止空心村的出现。一是要加强乡村人文建设,培育本土乡村文化,让乡土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使他们增加对乡村的留恋,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二是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发挥乡村各级组织的凝聚作用。要选用有号召力愿意投入乡村建设的人士充实到乡村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投入乡村发展。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要在乡村培育文明新风,改善乡村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指数。

由于我国乡村范围广,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防止人员外流,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做好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从而吸引乡村人员回归,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程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实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又一次新老交替,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有四个特点:第一,旗帜鲜明。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主题明确。集中体现为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报告全文贯穿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思想。第三,富有创新。党的报告有两大主要创新:其一,通过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其二,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特别是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第四,积极务实。报告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致力于研究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军队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部署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特别关注民生问题。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同时,按照“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的要求,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标指向,加快推进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建设这六大任务所要解决的,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随着这六大社会建设任务的逐步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将会得到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人民也会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通过历史的实践证明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历史实践更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依法治国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一、围绕深化改革,开展法制强国的道路。

1.首先抓住制度文明建设。

创建制度文明的根源在于制度的建设。在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国家现代化体系的治理能力也要不断的提高,也从各方面彰显我国了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我国对制度文明的执行力以及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也反映了制度文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制度文明程度不仅影响着国内的发展水平,同时对于国际规则制度、参与度以及在国际上的信服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套完整的文明制度是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延续的基础。并且抑制了社会中一些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抑制性的持续会形成一种共识,从而使社会主义文明有一个质的飞越。

2.法治―文明治国的一种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主要体现于国家法治,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主要方式。该制度是一套集实施、监督以及保障为一体的规范体系,同时也是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以及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换而言之,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对国家法制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的完善,全面推广社会主义文明制度势在必行。对于目前各国法治现状而言,国家法治核心主要有以下几点:国家法律的平等性、强制性以及法律至上等。总的来说,法治对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法治的国家那么他们的文明程度也无从谈起。

二、依法治国与改革发展的实践和历史。

1.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为了促进法制理论的创新,应该吸取中国法律文化的精华。为了加强法治道德底线,应该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美德。因而,发展具有中华特色、符合中华实际、体现出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制理论,务必要认真整理历史上的解决方案和法制关系的教训。从而,更深刻的解析全面强化改革和全面促进依法治国的关系,为依法治国提供有效的学理支撑和理论指导。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了奴隶土地制。地主阶层随着经济势力和政治壮大,要求改革政治,废除奴隶主特权,创造地主阶级的治理秩序。商鞍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发动了两次变法。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把改革的成果经过立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能够借助法律所拥有的规范性、权威性、稳定性,以宪法的确认,为改革保驾护航;以先行法律的方式,经过授权法律和立法的及时立改废释,发挥法律的引领和推动功能,以宪法促进改革,完成改革计划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经过严格的执法与公正的司法,明确违法与合法的边缘,避免改革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2.用依法治国的思维与方法进行改革。

在全面强化改革背景下,必须加倍重视维持依法“变法”和依法改革。在改革进程中,须依法有据,更要高度重视利用法制方式和法制思维,完成法制对改革的推动、保障、和引领功能。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条件是将法治精神连接上认识、处理、分析问题的过程,是以法律道德规范为标准的逻辑化理性思考方式。法制思维比较重于强调职业化思维的方式,为法律所掌握运用。和法治思维对立的是人治思维。人治思维是法治思维的天敌,人治思维是强调人和权力的用意,忽略法的作用,导致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甚至以权废法。习惯人治思维,缺少法治思维,这样导致法治尊严和权威不复存在,导致人们信小不信大、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即损害人民利益,也破坏社会秩序,还可能损害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三、改革与法制相辅相成。

全面深化强调改革的整体性、全局性,要求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的运转。必须从基础上促进法制建设的进度,加快法制社会的完善。全面强化经济改革对完善经济法制的提议。随着经济改革的完成,经济法治建设必然进入新的阶段,迈上新的台阶。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对推进依法执政提出新要求,推动依法执政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党的领导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全过程。

总之,从首要问题开始,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加快社会发展,全力推动依法治国,用法治的手段来推动社会改革的成果、创新与深化。依照党中央委员会的要求,全力发展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保证社会改革的措施与法律法规的调整同步进行,再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改革发展。从而使得全民奔小康,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邸乘光.“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演进、基本内涵与重要功能[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01).

[2]吴贵春.在依法治国中坚持和体现人民主体地位[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3]张明.“三位一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4]王建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学习关于“三农”工作讲话精神的体会[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05).

这学期,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就那么几节课,但却使我收获很多,感触颇多。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其实,“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情系人民,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客观、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思想。因此,我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应成为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按照相关文件的论述,《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对学生进行。

形势政策论文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草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草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

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沦,对于掌握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势是变化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形势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如当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国内改革开放的总趋势等,在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期都是相对稳定的,把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可以构成基本形势的框架。

热点问题是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有时形势(尤其是国际形势)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发生突然性的较大变化,由这种变化引发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热点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业然也遵循形势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和总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时问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六号飞天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旱灾害,森林退化,空气污染,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统一规划,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要了解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处在深度复杂的变化之中,总来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大学生要抓住机会。但是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在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念书,有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还不过百元,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努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要不断努力创新,实现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绝对过剩,数据统计说明,美国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为2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原因有二。

其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新提供的比较理想的岗位的增速,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例如有个高校辅导员岗位竟然有1000多个大学生去竞争。

第二,一些大学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的怪圈子。所以要从根本改变大学生选择性失业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符合国际形势趋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形势政策课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因此,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要使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内容之中,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就是要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和载体超越课堂、超越校园,要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敏感地带和热点问题;就是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更理性地观察、思考和分析生活。

一、联系现实生活,精选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时效性强,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些重大问题的教育时效性很强,学生很关注,社会影响大,迫切需要及时解决认识问题。

各高校一般根据教育部社政司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各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论述的热点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些国家大事。比如,从文化传承看国家软实力建设、台海局势分析、建立创新型国家、从中东、北非局势看国家的稳定富强、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二是吸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比如,如何看通胀下的经济形势、从毒胶囊事件看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如何看待和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影响与应对,如何看待我国4万亿元投资扩大内需以及土地流转、食品药品安全、网络民意、从微博发展看网络规范等。三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热门话题。比如,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从大学生村官看就业择业等。这些问题,不仅在大学生中有很高的关注度,而且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极易引起共鸣。

与其他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更为直接地体现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它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宏大变化,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当时形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政策性、时效性,而且当代大学生比较务实,他们不喜欢听大道理,也不喜欢听脱离生活实际的空洞内容,如果空讲理论,不联系社会的生活实际,就达不到教书育人、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所以,形势与政策课讲授的概念、原理、观点,只有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才会使理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近年来,我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选取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国内与国际的热点焦点问题,并且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分析说明。例如春季学期开学之初,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把最热、最受关注的3月5日结束的我国利比亚大规模撤离同胞的行动作为专题内容。通过本次专题的讲授传达给学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了解中国海外大撤离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再如,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及时穿插了东海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宣传理性爱国、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这一理念,及时教育了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提高理性思考的辨析能力。

4月以来,我们结合国际国内最新局势,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理解和认识“中国梦”、认清我国当前海洋权益形势和国际关系等。这样为学生释疑解惑,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使他们无论面对任何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都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通过选择贴近社会生活的内容,把学生带到真实可感的时代生活中去接受教育,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也帮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模式。

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教学效果,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模式。

1.改变教学方式,实现灵活多样。

(1)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要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统讲授,设立专题,把问题讲深讲透,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20全国“两会”期间,为了让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两会”精神,我校通过精心安排,在“两会”召开之际就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并提炼了相关专题,并按照相关教学计划集中组织向学生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

同时,高校要结合实际,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定期聘请校外领导或专家对国内外发生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及时跟进讲解,如有关奥运、中东北非政局、两会精神、庆祝建党90周年、喜迎十八大的专题讲座等。例如,在进行南海局势的专题教育中,我们专门聘请海军工程大学教授、著名的国防理论研究专家黄友牛来校为学生作了题为“认清周边安全形势,不断增强国防观念”的报告。

(2)理论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题材中,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要采用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围绕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吸引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讨论方式有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看录像短片畅谈观点等。例如,在讲授社会保障体系时,除讲授政府的责任外,还涉及社会慈善机构,就可以让学生搜集“红十字会”的相关资料,就“郭美美事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成熟的慈善活动的做法,进一步思考中国将来应该怎样完善慈善事业以辅助社会保障。

(3)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政策,不能离开学生利益的满足,要把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可以结合学分制,对学生听课、讨论、写报告等进行累计积分,并使之成为这门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2.改变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条件的改善,高校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越来越普及,在教学中充分应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内容,增强形象直观教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生活化、现代化,变抽象为直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影视音像资料,建立素材库、制作精良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声音、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给课堂教学注入浓烈的生活气息,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庆祝建党90周年”专题时,可以下载电影资料,利用多媒体设施再现建党时的情景。

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还可以广泛利用电视教学,同时也可以创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体网站和栏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置动静结合的频道,设置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的栏目,开通由高水平教师主讲的网上专家论坛,设立专家网络邮箱,适时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在线答疑,建立网络教学考核评估系统等,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延性、开放性的需求,使教学更加完整、连续、形象、生动和有效。

三、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教育要向生活回归。因此,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例如,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要求学生参加寒暑期两次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和提交调查报告,成绩计入课程学分。调查的主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的学生可以在寒假对回乡过年的农民工进行调查,也可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保、农民收入、农村食品安全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城市的学生可以对城市居民贫富差距情况、老年人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讲到“改革开放的成就”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收集各种资料,在切实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后,带着思考和问题再走进课堂。

在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时,组织学生到一些大型企业调研就业形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各种调研活动使学生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时代,更加了解国情,拓展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

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开展“生活中的荣与耻”征文、“校园中的‘风景’”摄影、dv展评等实践教学活动。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学生们关注和发现生活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具体事例,用真情实感书写、拍摄身边的真善美,讲述对荣与耻的感悟。

依托学校、社区及教师资源,联系一些教育基地、知名企业、政府部门或是基层农村,让大学生带着任务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还可以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以重大热点问题为契机,深入挖掘其中的理论深度和实际教育价值,更好地把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和党团活动、“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形势与政策课“入脑”“入心”,实现教学效果的知行转化。

社会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既能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由学校课堂向现实生活的延伸,对进一步帮助学生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总之,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本身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和教学应该是开放发展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贴近生活、与生活现状和谐对接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使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接触社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金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的思考[j]。江苏高教,(3)。

[2]孙洪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11)。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形势政策课论文

全球治理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英的口头语。精英们提出,技术创新和市场自由化带来的跨境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流动激增大大提高了全球国家的关联程度,以致于任何国家都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我们需要设立全球机构,制定全球规则和全球协议。

这样的说法今天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质疑它就像对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提出质疑。但适用于气候变化或流行疾病等真正全球问题的规律并不一定适用于多数经济问题。与我们经常听到的不同,世界经济并不属于全球公域。在经济问题上,全球治理所能带来的好处有限―而且有时还会造成损失。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是因为地球仅有单一的气候体系。在哪里排放温室气体都没有任何差异。因此国家限制碳排放对国内的好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恰恰相反,明智的经济政策―包括开放―首先是要有利于国内经济,承担经济政策不善所付出的代价也同样如此。单个国家的经济命运主要取决于国内情况而非国际局势。如果经济开放受民众欢迎,主要因为上述政策符合国家自身利益使然―而不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帮助外界。能为全球经济稳定添砖加瓦的开放和其他明智政策并不取决于全球精神,而是取决于自身利益。

有时,牺牲其他国家利益才能成就国内经济优势。这就是所谓以邻为壑政策的案例。石油等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资源供应商为哄抬价格而限制国际市场资源供应就是最经典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国的收益就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损失。

“最佳关税”背后也存在类似的机制,即大国通过限制进口达到操纵贸易条件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行限制或禁止运用上述政策的全球规则理由显然非常充分。

但困扰决策者的绝大多数世界贸易和金融问题并不属于此类。这方面的例子有欧洲农业补贴、对转基因生物禁令、美国滥用反倾销规则或发展中国家未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这些基本上都属于“风险自担”政策。由此产生的经济代价主要由国内民众承担,即使此类政策可能同时对别国民众产生不利的影响。

举例来说,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农业补贴十分低效,高价格高税收或二者兼备导致欧洲农民受益的同时损害了其他所有人的利益。这样的政策部署不是为了从其他国家那里占取好处,而是因为分配、管理或与公共健康相关的其他矛盾的国内目标主宰了整个经济动机。

加剧经济周期和造成金融动荡的糟糕的银行法规和宏观经济政策也同样如此。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表明,超越一国边界的经济溢出效应可能无法忽视。但如果美国监管机构未能尽职尽责地完成监管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别国经济受损而美国经济受益―美国本身就是受害最重的经济体之一。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经济失策或许是发达民主国家政府未能解决不平等日益扩大的问题。其根源同样来源于国内政治―具体而言,是金融和商业精英控制决策过程以及他们胡编乱造的有关再分配政策的限制。

可以肯定,全球避税天堂就是以邻为壑政策的例子。但只要他们愿意,美国和欧盟等大国原本有能力采取更多限制避税―和竞相减免企业税的措施。

因此我们今天的问题与全球合作的缺失并没有什么关系。今天的问题本质上是国内问题,因此不能通过国际机构制定规则来加以解决,更何况破坏国内政策的那些既得利益能够轻易影响所谓的国际体系。全球治理往往只是保护既得利益全球计划的代名词,也正因如此,它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协调国内经济政策。

因此,关于全球治理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就是专注于改善民主制度的国内运作问题,而不预判政策将产生何种对外影响。这是一种侧重于强化民主国家而非全球化的全球治理模式。

我认为,应当制定旨在提高国内决策质量的全球规则和程序要求。与透明度、广泛代表性、问责制和在国内诉讼中使用科学或经济证据等相关的那些全球纪律,只要不限制最终结果的,都是上述规定的实例。

全球机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采纳了这种类型的纪律。比方说,世贸组织的卫生及植物检疫措施应用协议(sps协议)明确要求在进口商品涉及健康问题时须出示科学的证据。这种类型的程序性规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更好地扩大应用,以改进国内的决策程序。

此外我们还可以要求受进口关税不利影响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参与国内诉讼来改进反倾销规则。我们可以借助包含静态和动态效率的经济成本效益分析来改进补贴规则。

只有通过改进民主决策进程,才能解决那些由于国内审议失败所带来的问题。全球治理在此只能起到非常有限的作用―起作用的前提是它促进国内决策而不是对其加以限制。否则,全球治理目标会体现出一种对技术官僚方案的渴望,而这样的方案只会践踏并削弱公众审议。

文档为doc格式。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公民教育视野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让青年学生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受到公民教育的熏陶。

党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全面而系统地探索现代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促进现代公民教育,对于加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具重要意义。

(一)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因此,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道德品质,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重走长征路,体验国家发展等,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总结经验,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2]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形势政策论文

摘要:宁波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权益以及企业合法的经营权益,使得宁波市的经济能够稳定发展。调剂最低工资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在实施政策历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下面综合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给出一些有效的政策建议,愿望对宁波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有所赞助。

关键字:有效措施,最低工资,监督,鼓吹。

1、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从本文的总体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最低工资的就业正效应明显,即使在一些情况下出现负效应,负效应也对比小。另外宁波市最低工资标准仍然偏低,在宁波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甚至与平均工资水平相比,也出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最低工资在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条件吗,调剂宁波市居民收入结构,逐步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促进产业结构调剂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现行根基上提高工资标准是可行的。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不同性别、行业、年纪、学历等群体有各自的特征,最低工资在这些特征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就业效应。所谓适度提高,就是遵照各自特性确立最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之间的联动机制,在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时要考虑把失业率把持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尽力发挥最低工资正效应,避免引起失业负效应。

2、制定更加细化的最低工资标准。

从理论和实际结果也可以看出,在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女性的“就业歧视”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若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不考虑这些因素,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不仅使得劳动者的权益受到危害,而且部分行业的用人单位也很难去履行最低工资规定。所以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需要在统一口径的根基上,分行业、分性别断定其标准。目前宁波市的最低工资的实行情况不佳,与制定标准不合理有关,虽然细化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起来会对比繁杂,但是这种繁杂的最低工资标准最合理,有利于各用人单位去履行,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可以立足实际、充沛调查,制定出真正有利于企业履行和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又避免对就业产生影响的最低工资标准。

3、增强最低工资的监管和履行力度。

在宁波市最新的《最低工资规定》中,进一步完善了最低工资制度,但是在实际履行的历程中,仍有不少用人单位知法犯法,不履行最低工资标准,或者用加班加点,降低员工的福利待遇等来变相不履行最低工资政策,企业的这些行为都与最低工资的相关规定相违抗。宁波市政府部门如果在最低工资的.履行历程中选择不作为,甚至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身业绩而放弃最低工资的监管履行,就会严重降低最低工资制定时预期的效用。要充沛发挥最低工资的功效,就要加强最低工资制定、履行等环节的监督和对违法行为的处分力度。

另外,社会和媒体也要充沛发货其监督、鼓吹作用。现在很多劳动者甚至用人单位负责人对最低工资规定并不熟识,对其中的具体内容更不领会,所以出现了很多类似包吃包住来抵充最低工资的情形,劳动者也没有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通过合法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我们要发动各种媒体对最低工资进行积极的鼓吹,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组织则要深入各单位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劳动者进行制度的介绍和教导。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建立企业违法记载登记,以求在社会上形成正确认识,自觉遵循最低工资规定的效应。

总之,最低工资是一项有首要意义的制度设计,与就业也确凿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很好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最低工资制度的核心问题,只有根据不同情况,找出最低工资相应的就业效应,才干确立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

形势与政策论文对外政策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在我国加入wto后,世界经济对国内粮食安全体系造成了必须的冲击。在建国初期,国内粮食安全目标主要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而对于农业大国来讲,这是一项被动型、保护型及防御型的政策。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粮食体系处在不利的局面,被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粮食市场所控制。本文主要对国际形势下的中国粮食问题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世界经济;中国粮食问题;粮食风险。

粮食作为人们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获取充足的粮食是任何人必须享有的基本权利。从我国现阶段人口情景来讲,粮食安全问题依然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各个学界和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保证我国粮食体系的安全,不但关乎国内的稳定和发展,还对世界粮食安全保障有着深远影响。由于粮食安全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与国家战略安全,而在外资进入国内粮食行业的背景下,只放眼于粮食稳产、增产是不足的,必须要拓展视野,适应世界粮食行业发展的产业化和巨头化等现代化发展趋势,从而创立一个更加系统、全方位的粮食行业安全体系。

1国内粮食存在的问题。

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认识到非再生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1994年之后世界上出现很多针对我国农业与粮食问题的言论,担忧我国粮食在未来不能满足供应需求。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在某些方面冲击到欧美等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地方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在很多的农田上建立工厂和道路,部分政府有关部门无所顾忌的将农田划分成开发区等,造成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2从全局角度解决粮食问题。

李克强指出,解决好农业和粮食问题,要放在发展的全局中来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发展到必须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我们说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实质上就是要把好耕地红线、打牢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国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而国内发展总体平稳,农业始终发挥着基础作用,粮食连年增产支撑着发展。“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安天下之本,我国粮食供需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靠天吃饭”还没有根本改变,今后粮食消费还将刚性增长,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谁也“背”不起,仅有靠我们自我。尤其是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震荡,未来仍可能反复出现,我国农业异常是粮食这个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我手上。

近几年来,世界粮食的生产状况已经出现部分停滞发展的情形,为了能够探索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途径,国内相关学者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与政府推行的政策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研究学者认为,从国内农业当前的发展情景来讲,欧美农业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地方是能够学习的,可是也有许多地方必须要格外注意。

(1)我国在能源运用方面,必须要摒弃欧美发达国家将石油作为原料的发展方式,能够主张大力发展太阳能与风能,防止步入欧美发达国家严重污染环境的错误道路。

(2)我国在节俭用水资源方面,能够实行水资源逐渐市场化,从而高效、科学地使用水资源,确保农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可持续发展。

(3)我国不要效仿欧美发达国家的餐饮习惯等,必须要合理的降低肉食消费,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已经到达60194万吨,相比增长了1236万吨,增长率为2.1%,在20国内三大谷物与大豆的总体进口量是7439.14万吨,和前年相比较增长了6.85%。

布朗博士以往发表过声明,中国的发展必须要走适应本身基本国情的发展道路,要向全世界证明怎样探索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旦我国取得成功,就给全世界建立一个令人羡慕、能够效仿的良好榜样。从上述中能够看出布朗博士对我国粮食问题发表的言论是出自于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关心,可是布朗先生对我国的很多现实情景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国政府及人民必须要加强粮食生产,运用有效的措施处理粮食问题。现阶段,我国政府与农业的相关学者及有关人员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为加强粮食生产量、处理粮食危机问题做出努力工作。

1)我国正在努力加大在农业科学调研方面的投资,从而有效促进科学调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

2)目前,国内大致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积每年的粮食生产量都不高,所以选择新品种、改善土壤,能够在必须程度上提升国内的粮食生产总量。

3)我国政府部门正在努力控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过多占据土地资源的现象,同时想方设法把一些土地恢复为耕地,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我国要汲取欧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教训,制定出一边建设、一边治理的现代化建设方针,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从而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5)当前我国政府正在逐渐引导人们完善饮食结构,防止粮食的浪费。可是,这一系列措施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必须要长期实施,才能够产生良好效果。

4结束语。

我国进口粮食必须要充分研究到国际市场的情形,加大粮食进口量会对国际市场产生怎样影响。另外,我国要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综合研究国内的粮食问题,从各个角度上审视国内的粮食问题,要树立长远目光,进取探索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却又与众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