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案(优秀16篇)

时间:2023-11-26 17:35:16 作者:雅蕊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提前规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的学习安排。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份有效的教学工作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最大的“书”》教案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1.识字,写字。

2.读好人物的对话。

生字卡片,小黑板。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想知道答案吗?请自由读课文。注意不容易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把每句话读通。

2.认读生字。

1)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当小老师?(明确:质是翘舌音,册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抽读我会认中去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

4)抢读生字。

5)对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6)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正确。

7)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流利。

1、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书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书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

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2、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再读一读课文吧。

2)伙伴对读。

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二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

1)(读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最大的“书”》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会写三个字。

2.理解最大的书是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一、快乐读书,精彩展示。

诵读《弟子规》。

二、复习检查,夯实基础。

1.开火车领读词语。

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书厚厚的。

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雨痕。

2.多音字练习。

三、激趣导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天天都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是地球妈妈用许多许多万年才写成的,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我们这节课,要完成下面三个目标。

四、充分体验,品读感悟。

1、自由读。

2、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快速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师:划好问题的小朋友坐直小腰老师就知道了!

4、爱刨根问底的川川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指名说说画出的问题。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5、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

a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你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对,多么奇特的书呀,岩石书上都有什么呢?

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c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指名生说或读。

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出示“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吧。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

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大声读读它的作用吧!

6、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齐读。

师:猜猜川川长大后想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五、积累运用,拓展训练。

指导书写三个生字。练习运用。

六、回归系统,总结提高。

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主动,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是啊!大自然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啊!在这些书里,藏着无穷的奥秘,让我们用心去观察,用眼睛去发现,多问一个为什么,学好眼前的这些书,长大了才能去读懂大自然中一本又一本的书!

《最大的“书”》教案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最大的“书”》教案

小黑板;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8分钟)。

(一)读书展示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最大的书》教案

1你们读过哪些书?书是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随老师一同书写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新发现?有什么问题要问题?(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3快点打开书认真的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按照课下注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集体纠正。

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

雨痕煤炭宝藏铁矿刨根问底。

学习多音字:藏。

学习生字――。

2、开火车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这本最大的书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板书“岩石”

2、指导学习“岩”

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造句,识记方法,书写要领。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3、这篇课文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寻根究底就是无论如何都要问个清楚....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意思)。

4、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你奇怪吗?川川奇怪吗?让我们奇怪的问问。

出示问话,指名读,读出问话的语气。“叔叔,您在看什么?”

5、哪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告诉我们这个奇怪的问题?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高兴的语气)。

6、这本书里有什么?

7、有字(板书:字)。叔叔是怎么说的?理解“矿物”

出示对话,指名读。(高兴的)。

8、“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换种说法理解。

9、有画(板书画)。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更高兴)。

10、理解:“鱼化石”。

11、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

12、指名板演陆地变大海,大海变高山的平面图。理解在一块岩石上有树叶又有贝壳和小鱼的原因。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出示我知道,齐读。

15、川川了解了这么多,高兴吗?大家一齐高兴的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言特征。

1岩石上有,有,还有。”

3你喜欢书中的谁?为什么?

四、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它永远也读不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字雨痕波痕矿石。

岩石画找宝。

画树叶贝壳小鱼。

最大的“书”教案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 (宋体,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1、初读课文,了解最大的书指什么。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生词。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书)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说一说最大的书指什么?

二、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小组合作说说划出的问题。

3、展示汇报划出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问题: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4、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5、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6、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 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出示雨痕、波痕的样子)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图片)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 )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师:一块岩石上,又有树叶,又有贝壳,说明什么呢?哪个小组来帮川川解决第三个问题?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7、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勘探队员)

《最大的“书”》教案

教材简说: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第二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么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三、积累运用。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四、实践活动。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教案

1、教材简析。

通过小作者和地质勘探队员的对话,告诉小朋友大自然中的岩石是一本最大的“书”,书上有“字”有“画”,魅力无穷。激发了小作者要读懂这本“书”,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八、九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心。这一阶段又是他们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读中探究,在读中释疑,在读中生疑。

1、初读课文,会认10个生字;会写“宝”、“刨”、“趴”3个生字;了解“岩石书”的“字”“画”。

2、在问题情景中朗读人物对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在问题情景中朗读人物对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利用儿童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而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字”“画”,读中解决自己的疑难,读中产生新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

1、教师通过路学习了解有关地质知识,搜集图片资料。

2、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课件。

一、由书切入,引发疑问。

1、今天,谢老师带来了一本书。(板书:书)一本很大很大的书!你们看――。

出示岩石的特写图。(要体现“字”“画”特征。)。

2、质疑:你有疑问吗?

(生:这明明是块石头,怎么说是书呢?书是有字的、有画的、有知识的。这不是一块石头吗?哪里有书啊?这本书里有字有画吗?这本书谁能看得懂?······)。

(随学生回答板书:字、画、用)。

3、是呀,你们说得真好,这明明就是一块石头,怎么会是一本书呢?(板书:?)。

二、初读课文,走近岩石。

1、那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课文是怎么介绍这本书的呢?赶紧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发现我们刚才提的问题和谁的问题是差不多的?

那又是谁解答了我们和川川的问题?

3、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川川和叔叔直接对话,用不同的记号标出。

生交流后出示:川川和叔叔的对话。

三、对话朗读,走进岩石。

读懂了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我们心中的疑问自然就解开了。

1、同桌对话朗读:一个当川川问,一个当叔叔回答。

2、师生对话朗读:老师当川川问,学生当叔叔回答。读读议议,出示重点句:

(1)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指名对话朗读。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地听,他们哪些地方读得很有味道?

4、小组朗读对话。

四、回应课题,再生新疑。

1、小朋友,读了川川和叔叔的对话,你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岩石是书吗?为什么?岩石不光是书,而且是一本――(板书:最大的)。

2、你们有没有发现,谢老师写的`“最大的书”,和课文一样吗?(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课文还有一个引号)。

现在你又产生新的问题了吗?

课题为什么要在“书”上加一个引号呢?(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是一本特殊的书,大家都看不懂的书,是地质勘探队员看的书。对不留意的人来说是石头)。

3、你觉得川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还有新的问题吗?(谢老师还有一些问题:这书是谁写的呀?大自然中,最大的书只有这本岩石书吗?对于地质勘探队叔叔来说,岩石是一本最大的书。假如是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他的书在哪里呢?假如是研究太空的科学家,他的书又在哪里呢?假如是研究动物的科学家,它的书······)。

4、想更多得了解岩石吗?推荐站:化石。

五、学习字词,指导写字。

1、学习字词。指名领读;齐读;开小火车认读;说说记字办法。出示:词语、生字。

2、指导写字。出示:在田字格中的宝、刨、趴齐读。谁能给它们组个词?

3、学生写字。实物投影交流反馈。

最大的书教案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么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见面问候。

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大家喜欢唱歌吗?(生:喜欢)张老师可喜欢唱歌呢!我最爱唱《找朋友》,会唱的可以和我一起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边唱边找到一位同学,敬礼握手。)师:“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生:“我叫。”师:“,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朋友们,我们准备上课吧!”(师生问好。)

二、提示课题,据题质疑。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课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出示课件。)。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

三、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指名说说划出的问题。

师:划好问题的小朋友坐直小腰老师就知道了!

生汇报四个问题: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3、学习伙伴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四人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4、四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5、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生说或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它能说明什么呢?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课件接着出示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6、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四、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主动,老师想把一段话送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呢!)。

2、老师向大家推荐两个网站: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上这两个网站进行搜索,也可以注意观看中央电视台《神奇的地球》节目。

3、数不清”,读准字音。

(1)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数不清”的感觉。

a指名读。b齐读。

(2)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什么数不清。

4、学生认识词语“云彩”。

5、认识“飘落”,读准字音。

(1)谁能做做动作表示“飘落”?请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可以飘落下来。

(2)板画“飘落”,理解意思。

a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写:“飘落”这两个字,你看雨点儿从天空上飘落下来,斜斜的。

(3)齐读第一句。师:看,风吹起来了,我们伴着风再读读这句话。“数不清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认读“半”、“空”。(自由质疑,说说读这个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认读“问”、“回答”。同桌找出来,互相读一读。师画大、小雨点图。

(1)师:谁在问?(大雨点)谁来做我们的朋友大雨点来问一问?指名读大雨点,男孩子齐读。

(2)小雨点怎么回答?指名读小雨点,女孩子齐读。

(注意指导读出问号。)。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你要到哪里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学会“方”在“地方”中读轻声。)。

(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说。

指导读“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a演示动画。b学生说说大地的变化。

3、师:看,老师这里有花也有草,谁来把它们种到大地上?

(师生一起在黑板上贴花草。)。

4、师:(指黑板)看,花是不是更红了?草是不是更绿了?

5、师:(指黑板空白处)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你看(画草),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花,长出了草。快来帮忙画花呀!

6、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花和草在地下干什么呀?生自由说。

7、师生合作读一、五自然段。

五、拓展训练。

1、师:花开了,草绿了,现在老师带你们到田野上,去看看雨点儿的功劳,好不好?

观看课件。

2、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老师教给你们一个词“花红草绿”,记住它,读一读。(齐读)。

3、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是谁的功劳?(雨点儿)。

4、师:我们再亲切地叫她一次。

5、师:雨点儿,老师喜欢你,小朋友们喜欢你,小草小花也喜欢你。雨点儿要去浇花浇草啦,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欢送它。

6、齐读课文。

《最大的书》教案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化、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两课时。

〖切入举偶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身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和同学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志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同学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同学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同学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同学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同学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同学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考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时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和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置,为下节课作准备。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同学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同学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引导同学读中考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同学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同学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同学交流展示。

2、安排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妙”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同学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和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贮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http://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局部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管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原本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外表不时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管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教案

对小同学来讲,《最大的“书”》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化、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身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和同学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志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同学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同学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同学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同学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同学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同学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考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时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和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置,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同学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同学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引导同学读中考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同学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同学练写,师生评议。

最大的书教案

1、教材简析。

通过小作者和地质勘探队员的对话,告诉小朋友大自然中的岩石是一本最大的“书”,书上有“字”有“画”,魅力无穷。激发了小作者要读懂这本“书”,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八、九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心。这一阶段又是他们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读中探究,在读中释疑,在读中生疑。

1、初读课文,会认10个生字;会写“宝”、“刨”、“趴”3个生字;了解“岩石书”的“字”“画”。

2、在问题情景中朗读人物对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在问题情景中朗读人物对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利用儿童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而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字”“画”,读中解决自己的疑难,读中产生新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

1、教师通过路学习了解有关地质知识,搜集图片资料。

2、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课件。

一、由书切入,引发疑问

1、今天,谢老师带来了一本书。(板书:书) 一本很大很大的书!你们看――

出示岩石的特写图。(要体现“字”“画”特征。)

2、质疑:你有疑问吗?

(生:这明明是块石头,怎么说是书呢?书是有字的、有画的、有知识的。这不是一块石头吗?哪里有书啊?这本书里有字有画吗?这本书谁能看得懂?······)

(随学生回答板书:字、画、用)

3、是呀,你们说得真好,这明明就是一块石头,怎么会是一本书呢? (板书:?)

二、初读课文,走近岩石

1、那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课文是怎么介绍这本书的呢?赶紧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发现我们刚才提的问题和谁的问题是差不多的?

那又是谁解答了我们和川川的问题?

3、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川川和叔叔直接对话,用不同的记号标出。

生交流后出示:川川和叔叔的对话。

三、对话朗读,走进岩石

读懂了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我们心中的疑问自然就解开了。

1、同桌对话朗读:一个当川川问,一个当叔叔回答。

2、师生对话朗读:老师当川川问,学生当叔叔回答。 读读议议,出示重点句:

(1)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指名对话朗读。 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地听,他们哪些地方读得很有味道?

4、小组朗读对话。

四、回应课题,再生新疑

1、小朋友,读了川川和叔叔的对话,你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岩石是书吗?为什么?岩石不光是书,而且是一本―― (板书:最大的 )

2、你们有没有发现,谢老师写的“最大的书”,和课文一样吗?(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课文还有一个引号)

现在你又产生新的问题了吗?

课题为什么要在“书”上加一个引号呢?(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是一本特殊的书,大家都看不懂的书,是地质勘探队员看的书。对不留意的人来说是石头)

3、你觉得川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还有新的问题吗?(谢老师还有一些问题:这书是谁写的呀?大自然中,最大的书只有这本岩石书吗?对于地质勘探队叔叔来说,岩石是一本最大的书。假如是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他的书在哪里呢?假如是研究太空的科学家,他的书又在哪里呢?假如是研究动物的科学家,它的书······)

4、想更多得了解岩石吗?推荐站:化石

五、学习字词,指导写字

1、学习字词。指名领读;齐读;开小火车认读;说说记字办法。 出示:词语、生字。

2、指导写字。出示:在田字格中的宝、刨、趴 齐读。 谁能给它们组个词?

3、学生写字。实物投影交流反馈。

《最大的书》教案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的对话。

:两课时。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1.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篇和最字有关的课文,还记得是什么吗?(出示课题)。

2.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都藏进了石头里(出示用彩色卡纸做的石头),谁想当小小地质勘探队员,把它们的名字念出来?(指生读)。

3.能把生子记得这么牢,真是聪明的孩子,调皮的生子宝宝钻进了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

4.和你的同桌轮流读一读,如果他全读对了,就把你的称赞送给他。

5.谁得到称赞了?真不错,生字词都会认了。会不会写呢?拿出田字格本,老师报一个词语,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刨根问底)。

6.我们一块读一读这个词,想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7.教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

8.你从哪找到的,一共找到几句?谁把你找到的川川提出问题读一读?

9.仔细观察6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疑问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请6个川川起来比赛读读,看谁最会问问题。

10.你认为哪个川川读得好?谁来评一评?咱们像他学习,都来问一问吧。

11.多么好学的孩子,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川川也特别想知道,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四人小组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12.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a.哪里有书啊?

b.这上面有字吗?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有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3.出示填空,谁来填?()都是字呀!

4.老师当川川问,你们就是叔叔,一块回答我。

c.这上面有图画吗?

1.石头上真的能有图画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

2.出示填空岩石上有(。

),有(),还有()。

3.看见有石头的图画,你的心情怎样?叔叔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愿意当叔叔的站起来读。

4.这些有文字和图画的`岩石能说明什么呢?咱们一块看着大屏幕读。(出示地壳变化的课件,并有文字说明)。

5.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演变过程)。

13.本岩石书的作用真大啊,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14.听了叔叔的话,你们的心情如何?你在高兴时会有什么表现?川川是怎么做的?

15.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17.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和几个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网站,小朋友们可以用课余时间去看一看,不少同学还收集了资料,本周班会课我们要开展一次奇石博览会,欢迎大家把资料带来交流。

《最大的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不完的大书教科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

《最大的“书”》教案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用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注:“漏”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子,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干什么的。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

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此教学过程利用教学演示课件《最大的“书”》中“学一学”部分辅助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指名学生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

指名学生读第六段。说说“书”中有哪些字(雨痕、波痕、矿物)。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

指名学生读第八自然段。说说“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d、化石的作用:

指名学生读第十自然段。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e、岩石的作用。

指名学生读第十二自然段(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说说:

1)岩石的作用。

2)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瞧,读懂了树木的年轮这本书,你就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根据年轮粗细的不同,你就可以知道什么年月雨水充分,阳光充足。如果你在林中迷了路,读懂了年轮,你还能分辨方向。

读懂了高积云这本书,你就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将会是大雨倾盆,什么时间又会是艳阳高照。

读懂了花钟这本书,看到不同的花开就可以知道时间了。

同学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处不在,书无处不有,只要我们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拥有一颗像川川一样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自然界中发现最大的书。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学生读课文。

二、分角色读、评课文。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推选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评。着重读好人物的对话。叔叔是自豪,川川是好问。

点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把评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更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书写指导:

1、教师利用动画课件示范所写生字。

2、教师范写“陆”、“印”。注意:

陆:“双耳”在左边,右边“竖”一笔写成。

印:右边为“单耳”。

3、学生写、评。

4、学生自己写“埋”、“宝”、“趴”、“刨”,教师点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