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专业14篇)

时间:2023-12-02 21:52:10 作者:ZS文王

通过调研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的收集和整理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调研的方法和结果,增强实践能力。

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市统战部机关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1、市委统战部机关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市委统战部机关现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女同志2名,少数民族1名,中共党员10名。

(1)职务构成情况:主持工作的副部长(正县)1名,副部长兼侨联主席1名,助理调研员1名,科室负责人3名,主任科员2名,科员1名,司机2名。

(2)年龄构成情况为:35岁及以下的2名,36岁至40岁的2名,41岁至45岁的1名,46岁至50岁的2名,51岁至54岁的3名,55岁以上的1名。

(3)学历构成情况:大学本科8名,大学专科3名。

2、县级统战部机关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我市13个县(市、区)共有机关工作人员75人,其中女同志12名,少数民族1名,中共党员69名。

(1)职务构成情况:13位统战部长中,有6位是由县(市、区)委担任。正科级的副部长19人,大部分兼任民宗办(局)负责人。其他副部长14名,主任科员5名,副主任科员3名,科员和办事员8名,司机13名。

(2)年龄构成情况:35岁及以下的18名,36岁至40岁的11名,41岁至45岁的21名,46岁至50岁的14名,51岁至54岁的8名,55岁以上的3名。

(3)学历构成情况:研究生1名,大学本科24名,大学专科33名,中专7名,高中及以下10名。

二、对统战部机关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基本估计。

总体来讲,我市各级统战部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好的,用“思想好、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来概括是较为恰当的。具体体现在:

1、敬业精神较强。统战部门多年来被不少人看作是清闲、休闲、休身养性之处,似乎都是些软任务,干好或不干都影响不大。但从我市统战干部的精神状态看是振奋的,特别是不少从外单位进入统战部门的领导干部,能够很好地平衡心态,进入角色,干一行,爱一行,甘于清贫,打破寂寞,干出新思路,增强统战工作的影响,打开工作新局面。

2、大局意识较强。统战干部能够跳出部门意识小框框,从整体发展的大局出发定位统战工作思路,围绕发展想招、出招,出成效。如增强服务经济建设意识,紧扣大力促进光彩事业发展重点,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牵线搭桥活动,以实实在在的统战方式在经济工作中的作为赢得党委、政府重视。如吉安县开辟的金华招商平台、永丰县开辟的香港招商平台都在县里影响很大,大大提升了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的影响力。

3、操作能力较强。统战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不少工作很敏感,难度较大。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大部分统战干部能够认真学习和领悟统战工作的有关政策,在实际工作中既坚持原则性又把握灵活性,虽然工作协调难度大,但敢于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创新工作方式,及时解决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如在宗教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中,就有不少县创新了许多工作方式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服务意识较强。统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统战部门的权力影响因素很弱,而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则成了推动工作的主动力。我市绝大多数统战干部能够加强自我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将平等协商、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精神贯穿于具体工作中,以为人就是为己的态度对待和做好感情联络和沟通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可以说,一些较大的有影响的活动都是争取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统战部门主动服务结出的硕果。

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对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是比较重视的,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有以下措施:

1、争取党委重视,加强统战部门领导班子建设。一是20xx年县级换届或届中调整中,我部领导主动向市委领导汇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统战部长由担任的精神,并提出了具体的安排建议,经市委会研究,一次安排了6个县的统战部长进。二是争取分管领导支持,在召开全市性统战工作会议上,由分管领导向出席会议的县(市、区)分管书记提出加强统战部干部安排力度,加强班子建设。截止到20xx年底,由统战部门科以上干部交流到外单位的有14人,外单位科以上干部交流到统战部门的有31人,虽然进多出少,但对盘活干部资源,增强统战部门活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通过协调机制的建立,加大干部使用力度。到目前止,我市除吉州区外,其他县(市、区)都形成了统战部与民宗办(局)合署办公的格局,13个县(市、区)都成立了光彩事业促进会办公室,大部分与统战部合署办公,部分县成立了侨联,归口统战部管理。这些机构的成立,为统战干部的培养使用建立了新平台,一批统战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大大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健全制度,在规范干部管理中增强统战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是部机关建立健全了考勤、学习、考核等制度,注重平时的培养和管理,在平凡的工作中培养干部的组织纪律性、勤奋好学的精神。二是领导干部谈心制度。部领导经常性地与干部谈心,在非正式的氛围中沟通思想,解除思想疙瘩,去除工作包袱,振奋精神,形成合力开展工作。三是建立统战干部与党外人士交友联谊制度,要求统战干部在与党外朋友的交往中,自觉注重加强经常性的自我修养,不断提升各方面的品味,努力成为人缘好、人格好、形象好,深受党外朋友欢迎的统战干部。四是建立调研制度,每年通过承担一定的理论研究或调研课题,要求统战干部深入一线掌握情况,踏实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积累一定的组织领导工作经验。

3、加大培训教育的力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统战干部的综合素质。一是举办基层统战干部培训班,较为系统地学习统战理论和各领域统战方针政策,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二是及时推荐统战干部参加组织部门举办的中青班学习,全面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通过协调,参与干部年度考核或干部考察工作,了解其他部门和单位领导同志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通过间接学习,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能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通过组织比较大的活动,给统战干部压担子,在活动中培养干部,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对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统战干部及时向党委推荐予以提拔使用。五是将统战干部纳入全市“大教育、大培训”的自我教育和专题培训教育体系,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通过自学或参加短期培训,学习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市场经济知识、领导科学等,并以学分制予以考评。六是通过参与中心工作或挂钩扶贫工作使统战干部了解基层,通晓相关知识,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夯实培养基础。七是通过外出考察扩大视野,拓宽工作思路,提高统战干部应对新形势、新情况变化的能力,及时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利用“他山之石”攻本地问题之“玉”,开创工作新局面。

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

司法行政机关是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维护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行政工作能否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能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不辱使命,不断作出新的贡献,队伍建设是关键,是根本,也是保证。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队伍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深化对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强化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为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根据司法部政治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调研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视,对全县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全县队伍包括司法局机关工作人员、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目前全县司法局机关工作人员40人;乡镇司法所29个,工作人员74人;律师事务所3个,执业律师60人;公证处1个,执业公证员3人;我县现有法律服务所8个,其中乡镇4个,有法律工作者64人,其中本科学历21人,大专学历40人高中(中专)1人,中共党员37名,从年龄结构来看,1930后出生的有2人,1940后出生的有4人,1950后出生的有11人,1960后出生的有22人,1970后出生的有28人,1980后出生的有9人。

近几年来,我县司法行政系统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按照新时期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采取重学习、严制度、抓整建、造氛围等措施,为打造一支政治上坚定、业务上精通、作风上优良、纪律上严明、执法上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作了不懈努力。具体来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了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几年来,在机关干部队伍中,先后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学习大讨论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司法行政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在全体司法行政队伍中还针对不同人员,开展了多种类型的业务练兵和学习培训活动,使司法行政队伍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二是建立了规范司法行政队伍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警”的指导思想,把建章立制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几年来,在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先后建立了《思想政治建设学习制度》、《司法行政干警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值班制度》等。今年我局认真做好了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制定了《制度清理目录表》和《新化县司法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计划表》,制订了27项制度和方案,明确了完成时间和责任部门。通过建章立制,规范了司法行政队伍的行为,使队伍的纪律和作风都有了较大改善。

三是开展了司法行政队伍的教育实践活动。今年,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重要精神,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具体要求,我局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整顿中通过采取集中学习讨论、查摆存在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边整边改,以整促改,达到了队伍建设的目的。针对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开展了“坚决纠正涉法涉诉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行动”和“坚决反对司法不公司法腐朽专项整治”活动,集中6个月的时间进行专项整治,对照“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整改责任人,对接任务,自查自纠,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四是营造了争先创优的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氛围。我们在重学习、严制度、抓整建三管齐下抓队伍建设的同时,把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创先进、促先进作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表彰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先进性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在队伍中树立弘扬正气、爱岗敬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服务为民、执法公正的好思想、好作风,促进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使全县司法行政队伍在政治素质、纪律作风、业务水平、社会形象等方面都有了提高。

二、当前新化县司法行政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虽然近几年新化县在加强队伍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县司法行政队伍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司法行政机关干部队伍中,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着工作的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对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意志消沉,精神萎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由于有少数机关干部本身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队伍建设中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或存在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思进取;二是由于在部分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班子成员间存在着不团结的现象,从而导致领导班子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战斗力,班子软则队伍散;三是由于有的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自身不能以身作则,对工作缺少诚心,对单位缺失爱心,对同志缺乏关心,奉献精神不足,导致机关干部人心涣散、信心丧失。因此,要改变机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干部自身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重聚人心,重树信心,重塑司法行政机关干部队伍的形象。

二是在基层法律工作者队伍中,有部分基层法律工作者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纪律不严、作风不正。有的在代理案件时不能依法办案,甚至存在着违法办案的行为;有的对所代理的案子不负责任、不尽职守、消极应付、敷衍了事;有的超标准收取代理费,或者对当事人敲吃敲喝,假借他人甚至法官名义索取财物;有的在办案中不注意自身形象,说话粗野、态度粗暴、不讲文明,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少数基层法律工作者在政治素质、大局观念、服务意识、业务水平、执业纪律等方面比较淡薄或欠缺,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没有遵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按照“政治建警、制度治警、素质强警”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基层法律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道德素质,强化他们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建设一支合格的基层法律工作者队伍。

三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律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律师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拜金主义严重,在办案中存在着一切向钱看、因钱办案、为钱办案、先给钱后办案、不给钱不办案、钱给少了乱办案的现象;有的律师脱离组织的领导,一心赚钱,不讲奉献,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接受组织管理,在思想上、行动上远离党的组织;有的律师作风不整,自由散漫、纪律松驰、工作拖拉,把办公室当菜园,想来则来,想走就走,认为“到不到办公室无所谓,只要能办到案、收到费、完成上缴就行了”;有的律师在办案中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为帮当事人打赢官司不择手段,甚至违法违纪也在所不惜。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律师在思想上产生了错误认识,认为律师是自由职业,应当充分体现“自由”;另一方面是部分律师由于从“国家干部”的身份变成了“个体户”,政治上无指望,精神上有失落感,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第三方面是部分律师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大局观念淡薄、执业理念错位,一味追求金钱,忽视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律师队伍的教育上下功夫,要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在律师队伍中开展党性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作风教育,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为己任,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法律负责、对自己负责。

四是在基层司法行政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主要是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中有的不熟悉工作、有的不安心工作、有的不尽心工作,形成了“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有人不干事”的局面,影响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发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司法所工作人员业务不精,缺乏培训学习;有的乡镇司法所“天高皇帝远”,形成不受乡镇管制,局机关又管不着的局面,基层司法员存在慵懒松垮的现象。因此,要解决这支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多方联动、上下配合,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尽量争取把能干事的、会干事、想干事的的选进来,充实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力量,充分发挥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另外加强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专业培训,提高基层司法员的业务能力。

领导班子、机关公务员和法律工作者是县级司法行政队伍的三个重要分支。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就要根据这三支队伍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强的不同措施,不断提高三支队伍的战斗力,从而实现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目标。

按照“政治坚定、开拓创新、业务精湛、公正廉明、团结和谐”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贯彻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的每位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不搞“一言堂”,凡“三重一大”事项(研究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调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均应采用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的方式,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另外,领导班子要坚持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在职干部、退休干部和行风监督员通报全局重大事项,以此赢得全体干部的支持。

二是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将开展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成员领导水平,带领全体干部开创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的有效载体,不断完善局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举行一次中心组学习,及时学习传达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重要文件、会议精神,或围绕重要政治理论、事关司法行政改革发展大局问题,展开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讨论,每次学习会都要确定一人作中心发言,另一名人作主评。同时将中心组学习与建设学习型机关相结合,适时扩大参加学习对象范围,安排中层干部、一般干部,或邀请退休干部、外来干部上课,不断丰富中心组学习形式。

三是实施谈心谈话制度。领导班子坚持“六必谈”(鼓劲谈、警诫谈、安慰谈、帮助谈、廉政谈、勉励谈)制度,经常主动地、经常性地找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法律服务人员谈心,以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增强信任,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年每人找干部谈心不少于10人次。谈话形式包括个别谈、集体谈、会议谈,谈话内容包括谈工作、谈学习、谈生活。在谈心过程中,领导班子成员虚心听取谈话对象提出的好建议、好意见或好主意,尽力帮助谈话对象解决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要求,加强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教育管理出人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建立定期学习和不定期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学习制度,引导全体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先进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提高干部学习创新、沟通协调、为民服务和自我调节四种能力,鼓励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人人参与写作投稿。同时研究出台全局绩效考核办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完成司法行政本职工作、完成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开展创造性工作三个方面对机关公务员进行全面考核,为奖惩、提干、评优、调动等提供依据。

二是廉政教育警人才。按照“一要干活、二要干净”的要求,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加强警示教育,在思想上为干部打一剂“预防针”和“强心针”。严格约束履职行为,以铁的纪律管理队伍,切实解决好新形势下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服务态度“冷硬横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树立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领导干部要起好表率作用,多干好事、少干错事、不干坏事,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从严要求,严格自律,要从纪律上加强约束,从制度上从严管理。要针对行政、执法、执业活动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影响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危害群众利益的不诚信执业等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推进队伍履职行为的规范化建设。

按照“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要求,加强法律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结合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分别在公证员、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中开展集中教育整顿、办案质量抽查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指导各法律服务单位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服务内容,公开办案程序,建立承诺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争创文明单位,引导公证员介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律师参与处理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qun体性事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拓农村法律服务领域,满足广大村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二是强化跟踪监督管理。通过随机抽查、派员旁听、听取当事人反映、走访公检法机关征求意见等形式,加强对法律服务质量的监管;开通投诉电话,聘请机关、群团、企业等单位的相关人员担任法律服务监督员,加强对全体法律服务人员的行风监督。

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xx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续突出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努力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实现“五个上台阶”,更好地为市委提出的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决策实现,为xx“十一五”规划实施和“平安xx”、“法治xx”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2006年xx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目标是:强化一种观念,突出一个重点,实现五个上台阶。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与时俱进;继续加强和深化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基础;努力实现维护社会稳定职能在强化与责任上、法制宣传教育职能在深化与实效上、法律服务职能在拓展与规范上、基层组织建设在健全与夯实上、司法行政管理职能在依法与服务上的五个方面上“新台阶”。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推动xx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十一五”规划的最鲜明特点和始终贯穿的主线。xx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牢牢把握,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与时俱进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一)强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也是司法行政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司法行政工作才能有生机、有活力,并不断促进工作的发展与强化。要积极主动地围绕xx“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市委提出的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决策实现,围绕平安xx建设和法治xx建设,围绕xx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紧贴中心,开展“大服务”,切实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各项职能,为xx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强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就是要毫不动摇地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发展是中心,稳定是大局。切实维护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司法行政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努力把握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尽显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切实肩负起作为政法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

(三)强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就是要立足实际,走自我改革和自我发展之路。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真审视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发展历程,总结工作,认清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和xx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有效的工作方式,规划xx司法行政工作发展,走自我改革和发展的道路。

(四)强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就是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关键是要建设起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思想,转变执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

二、继续加强和深化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基础。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司法行政机关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各级要从科学的发展、现实的发展上牢牢把握,按照全省xx市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基层基础年”建设要求,抓住机遇,巩固成果,开拓创新,推动xx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基层基础建设。要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全面协调发展;以创新破难,解决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以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司法行政的基础,从而保证我国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的长期健康发展。

(一)基层组织网络要进一步健全。要按照全省xx市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基层基础年”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对司法行政基层组织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司法所、各级调委会和安置帮教组织、以及社区矫正(试点)组织建设、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民主法治村建设和监狱劳教所的监区、大队建设等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构建立体、完整、系统的司法行政基层组织网络。

(二)基层职能履行要进一步全面。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工作的检查考核,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推进基层各级组织和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推动基层司法行政职能的全面履行。

(三)基层规范化建设要进一步扎实。要严格按照基层组织各业务线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查漏补缺,坚持质量,全面把基层单位的规范化建设向纵深和高层次推进。

(四)基层队伍素质要进一步提高。要以提高能力为核心,继续高度重视基层队伍素质提高。要注重形式多样,化大力加强队伍的政治、业务培训,严格考核,实施持证上岗,推动基层队伍由素质的提高向素质能力共同提高的转变。

(五)基层装备设施要进一步完备。要紧紧抓住省政府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和有关基础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利时机,积极规划,积极争取,舍得投入,进一步改善基层装备设施,消灭死角、盲区,促进司法行政工作的与时俱进。

三、积极履行五项职能,努力实现五个方面步上新台阶。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司法行政职能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今年,xx市要立足基础,站在高地,努力实现五个方面步上新台阶。

(一)维护社会稳定职能,要在强化与责任方面步上新台阶。xx市各级要全面认识维护稳定工作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性,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强与强化,各项工作指标符合省市考核、创建标准。

发挥人民调解维稳效能,切实承担“第一道”防线作用。针对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市委将“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要增强大局意识,强化责任,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方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效能,努力实现对社会矛盾纠纷由重调向预防的转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切实承担“第一道”防线作用。继续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推动司法所、乡镇人民调解组织与其他部门建立联动联调工作机制。推行人民调解“三五”工作法和“调解工作五步法”,不断探索行之工作机制和方法。有效结合“综治进民企”,推进人民调解向行业协会、民营企业、集贸市场、经济开发区等扩展,真正实现“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人民调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有效的工作,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在不断强化中进步。

以确保安全稳定为首任,紧扣“平安监所”创建,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特殊防线。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在各项安全防范制度的落实上狠下功夫,克服麻痹松懈情绪,力争无罪犯、劳教人员逃脱,狱(所)内发案率、非正常死亡率低于控制指标,杜绝重特大恶性事故、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严禁违禁品流入监狱劳教场所。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继续健全和落实防暴的应急机制,全面推行罪犯、劳教人员疾病三级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犯情动态,消除安全隐患。扎实推进监狱工作“三化”,深入开展依法治监(所)工作,加强对重点执法环节的程序监督。按照开展劳教工作“规范建设年”要求,提高劳教工作规范化程度,深化劳教办特色工作。按照开展顽危犯“攻坚年”,创新教育改造的方法和手段,努力提升教育改造工作整体水平和质量。加快监管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步伐;优化监狱企业产业产品结构,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增长。真正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特殊防线。

推进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建设,努力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要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安置帮教工作机制。要全面实施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分层分类管理”模式,采用多种方式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与帮教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参与维稳工作,不断畅通诉求渠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工作队伍政治觉悟和参与维稳工作自觉性,推动和规范律师参与信访和领导接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xx市法律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涉法矛盾纠纷的处理和法律援助工作,畅通社会诉求反映渠道,引导采取合法方式维护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遵循依法、规范、积极、稳妥的原则,深入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要按照上级规定的要求,结合xx实际,认真做好试点县的社区矫正工作,为xx市今后工作的启动,进一步承担好维护稳定新的职能打下扎实基础。

(三)法律服务职能,要在规范与拓展方面步上新台阶。要深化去年“两项教育”成果,加强法律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重视和扩大社会化服务,拓展新业务发展,推动法律服务工作在规范与拓展上取得新进步。

律师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两结合”律师管理机制,依法履行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工作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的自我管理和行业自律能力,重视律师业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规模所建设,打造“特色所”;按规划逐步扩大律师队伍,推进律师业务向高层次发展;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律师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公证工作要结合3月《公证法》的实施,加强宣传、贯彻《公证法》,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强化监管,促进xx市公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要逐步扩大公证队伍,继续不断拓展公证业务。

法律援助工作要严格标准,应援尽援,建好政府民心工程窗口。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网络体系,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规范工作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工作。重点做好农民工和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今年,根据职权划分,要启动两区援助中心的正常运作;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体系,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和服务质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案件10%。加强援助案件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机构和“12348”法律咨询联合运作机制,提高接访工作质量,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发挥桥梁作用。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要继续保持和加强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所建设,推进司法行政与协会“两结合”管理,加强工作管理与监督,使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取得新进步。稳固基层法律服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群众,为“三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促进基层法律服务所上规模、上层次,有条件的争取升格为律师事务所。

(四)基层组织建设,要在健全与扩大方面步上新台阶。要抓住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我省政法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有利时机,根据省厅的统一步骤,协调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要抓住各地综治中心发展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巩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促进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向基层单位和企业扩展,搭建联调平台,真正实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要积极按照监所工作的发展和规划,加强和规范监区、大队建设;继续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的达标活动;巩固健全安置帮教组织;逐步建设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促使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完整体系;加强监管,正确引导,推动法律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并上新的台阶。

(五)司法行政管理职能,要在依法与严格方面步个新台阶。按照司法部“四最”、“四严”的要求,保持成绩、严格规范、科学有序地继续圆满完成国家司法考试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鉴定体制改革,逐步探索司法鉴定“两结合”管理机制。加强司法行政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加强部门内审工作,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健全内部法制建设。加强法学会工作。继续推进xx“中国法律文化史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质量与形象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抓班子强核心,带动整个司法行政干警队伍建设。要继续按照“五个带头”、“五项要求”,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建设。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公正执法上树形象,在团结协作上有突破,在工作作风上有改进,在廉洁行政上常自律。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做好表率,努力争创学习型班子和“六好班子”。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完善领导组织关系,带动整个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xx市司法行政工作真正做到思想理念有新高度、统筹发展有新思路、各项工作有新成效。

(二)抓党建固堡垒,推动整个司法行政干警队伍建设。要高度自觉地把司法行政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决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中去,不断加强和改善司法行政机关党的建设。要掀起一个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的活动,要巩固和深化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牢固确立党的领导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完善机制有计划培养年轻干部,规范人事组织管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实施方案》,全面做好执行工作,进一步增强司法行政干警队伍执政意识。

(三)抓学习促工作,促进整个司法行政干警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把司法行政干警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以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提高干警队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不断培养干警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以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文化、良好的学风、殷实的成果,推动司法行政干警队伍理论文化素质和素养的提高。特别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做到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工作,提高干警判断和应对复杂形势与问题的能力。

(四)抓作风增效益,提高整个司法行政干警队伍的效能建设。要弘扬先进,树立正气,进一步深入开展向吴美丽同志学习,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帮助基层开展工作,增强岗位技能,提高工作效能。要在全体干警中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倡导狠抓落实、攻坚破难、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精神。全面贯彻执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升全系统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要继续把“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引向深入。以较高的素质,优良的作风,娴熟的技能,出色的成绩,树立司法行政干警队伍良好形象。

(五)抓信息重科技,推进整个司法行政科技强警建设。要全面贯彻省、市信息化建设会议精神,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xx市各级要继续高度重视,坚持在软件应用上,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上,要有明显的提高。要加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单位办公自动化建设,加强已有的软件配套和使用。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场地的即时监控设施。要加强司法所的装备设施投入。根据省厅的统一安排,要连通市局与省厅的视频会议系统,并逐步向各单位延伸。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务网络,建立市局与县区局和两劳单位的信息网络,建立县区局与乡镇街道司法所的信息网络,以促进各级信息和情况交流,真正使科技成为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与时俱进的强大力量。

贺州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司法局坚持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为目标,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激活力、提效能,强素质、树形象”的思路,以教育、管理、监督为着力点,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为载体,大力加强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使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为促进全县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树立了司法行政队伍良好形象。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围绕提高队伍政治思想素质,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为载体,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大大地提高了司法行政系统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认真开展了正风肃纪、干部作风整顿、微腐败专项整治等活动,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大力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突出抓好考勤纪律、警车管理、工作效率、窗口文明服务等规章制度的规范和落实。健全了执法司法办案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执法程序提高办案质量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措施,进一步严格规范了司法行政队伍行政行为,使全体干警坚持廉洁自律,严格依法办事,强化干部队伍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有力提高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服务质量,树立了司法行政队伍良好形象。

(三)完善制度措施,提高履职能力。1、建立了班子成员分包司法所制度,制定了《关于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包基层所的实施办法》,要求各班子成员加强指导和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司法所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各项工作水平。2、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对业务工作进行了量化细化,制订了《司法局各股室、司法所工作考核标准》,在各股室、法律援助中心、各基层司法所等部门中全面建立考核问责激励制度。并重新修订了局各项工作制度,制订了《县司法局制度汇编》,形成了靠制度管理人、靠制度约束人、靠制度促工作落实的新局面。3、强化经常性业务学习,提高履职能力。我局把强化业务培训教育作为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除了及时参加业务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外,还不断教育全体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要坚持经常性业务学习,鼓励大家在重点学习自身工作业务方面的法律知识的同时,要认真、系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修养和理论水平,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并通过组织大家开展业务理论、法律案例交流等形式,有效激发全系统的学习热情,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司法行政机关肩负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管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公证、司法鉴定等与法律运用密切相关的工作职能,决定了我们的队伍必须是一支对法律知识掌握的比较透彻的队伍。然而,我县司法行政队伍长期以来存在法律专业知识人才缺乏的问题。目前司法行政系统现有在编人员29人,本科学历16名,大专及以下15名,政法类专业的3名,具有法律专业职称的仅有1名。队伍专业人才缺乏,总体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与做好新时代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加强人才引进、搞好业务能力素质培训急不可待。

2、人员年龄趋向老化,没有形成梯次结构。40岁及以上的21名,约占68%;30岁以下的仅4名,占13%。在人员年龄结构上趋向老化,没有形成梯次结构。并且由于年龄大,文化层次也相对较低,有的干部职工对法律、政策掌握得不全、不深、不细、不透,一知半解,对电脑等高科技知识了解得更少,不能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这给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3、创新意识不够,工作主动性有待加强。少数干部职工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对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缺乏研究和探索,开展工作还习惯于老思维、老经验、老办法,缺乏开拓创新。有的干警认为司法行政队伍在整个政法队伍中地位低、职能软,所以缺乏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干劲,工作中存在应付的现象,影响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基层司法所人员编制、职级待遇、职能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基层司法所队伍建设取得一些成效,但是至今达不到司法部每所至少3人、所长享受副科级待遇的标准,司法所多为1人所,司法所长均为股级。司法所工作与政法其他成员单位相比自身职能较弱,在各项工作中只是起到“指导”、“协调”、“参与”作用,不具备强制性的特点。现行机制难以满足新时期司法所发展的客观需求,人手少、任务重、待遇差、职能保障不顺的突出问题制约了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开展。

1、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增强队伍活力。

要注重年轻化、知识化,切实解决人员老化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要建立健全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公开招录或者选调的形式,将具有法律本科专业知识的人才录入司法行政队伍,输入“新鲜血液”,解决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建立完善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结合工作需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通过宗旨意识教育、素质能力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等,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并建议上级适当降低在编的司法行政人员进行司法考试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门槛,提高在编人员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为全面提高法律业务水平提供一个平台。

2、加强思想和作风建设,树立队伍良好形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队伍思想作风建设,通过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等教育,使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政治立场,强化奉献意识,服务为民意识,树立激情创业、勇于担当,创新进取精神,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和各自岗位的要求,立足于工作实际,忠诚履职尽责,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认认真真办好实事。

3、加强机制保障建设,推进队伍规范化。

通过积极争取地方编制和招录公务员,完善补充政法专项编制等措施,进一步充实司法行政队伍力量,改善人员不足困境,**基层司法所“一人所”瓶颈。加强与上级沟通,协调解决落实基层司法所人员职级待遇。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以制度的规范化来促进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司法行政工作管理体制,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讲正气、讲纪律、讲业务、讲团结、讲争先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1建立全县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由各片区教育工作联络组组长和学校校长为负责人,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目标任务、师德师风建设的办法。

2结合省、州、县教师全员培训的有关规定,全县教职工至少参与了一轮以上的师德师风培训任务,培训面达100%,全县教师整体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涌现出一些师德高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

4根据省、州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县委、县政府对全县职工考勤管理的规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越西县教育系统考勤管理制度》(越教发[2007]65号),进一步规范了全县教职工的考勤管理办法。

5结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及绩效考核办法,将师德师风考核纳入第一位,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其它考核均不合格,不享受30%的奖励性工资的分配。不能参加评优、晋职和调动。

6从主管局到基层学校都制定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近、中、长期培训计划。

(二)实施越西县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根据省、州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拔推荐的要求和《中共越西县委、越西县人民政府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定》(越委发[2005]49号),结合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实际,制定了骨干教师选拔、管理、培训办法,做到梯层次培养、选拔省、州、县级骨干教师共计246名,学级骨干教师790名,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课程教学的各项工作,增强自主研修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教职工责任意识和师德水平。

1根据省、州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中小学校长推荐选拔的实施办法。

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1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依据川编办发(2005)23号文件和近期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炊事员和管理员配备的有关规定进行测算核定的标准,我县中小学应有教职工4066人(其中专任教师应为2902人,教辅人员1164人),而目前实有中小学教职工2257人,尚差1809人。全县教师平均年龄为46.5岁,再过几年,就将迎来退休的高峰期。尽管我县每年都要公开招考教师,由于调离、退休、辞职、转行等原因每年教师自然减员达70多人,教师紧缺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为缺教师,许多学校不得不大班额教学,将学生集中到乡中心校合班就读。为了上学,一些边远农村的孩子每天要在崎岖的山路上往返步行数小时,学生辛苦,家长心疼,教师心酸。为了保证这些孩子往返安全,一些学校不得不采取压缩中午休息时间:下午提前上课、提前放学的办法。对一些必须保留的村小校点,各学校只能临时聘请代课教师应急。但目前代课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不稳定,学校面临代课教师不好找、也不好管的现状,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人得不到较好的专业发展,于是也纷纷加入了跳槽的行列。

3工作激情调动难。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后,虽基本做到了“六个全额预算”,但财政下拨的公用经费只能用于学校公业务开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其它经济来源,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与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由于学校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和相应经费,工作“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教师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责任感减弱。

4岗位设置与教师职称晋升及教师交流和轮岗的矛盾。自2009年实行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制后,学校中高级职务比例规定了上限。一方面直接导致部分学校中高级职称比例超标。导致这些近三至五年内难以分到中高级职称指标。教师职称与工资直接挂勾,严重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校岗位的限定,严重制约着教师的交流和轮岗。严重影响中小学校长的交流和轮岗制度的执行。5受编制的影响,农村初级中学学科不配套仍然突出。

三、思考与建议。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认为,要构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彻底实现教育公平。温家宝总理说过:“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说就是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

比,则他们的工资待遇就不算太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度,中小学教师培训保障制度和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2按规定配齐、配足教师。这需要有关部门及时按实际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保证教师配备需要。

3制定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应包括:建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支教教师生活补贴制度、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优惠制度、农村教师表彰奖励制度等,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任教。一是在基础教育“百千万工程”中,注意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培养一批农村中小学的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采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教师通过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干教师)送教下乡”、优秀教师“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校帮校,培训、辅导乡村教师。

5建立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如:城镇中小学教师有在农村中小学支教一年以上经历者,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现行政策只限于评高级职称);鼓励合格大学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农村学校任教;面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任教。

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xx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市委宣传部与xx市统计局组成课题组,开展xx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本次调查采用统计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专题座谈、实地调查等形式,其中抽样调查2695家文化企业,占全市文化产业调查单位的39.68%,对全市文化产业10个类别100家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收回调查问卷92份,对500名文化产业人才进行抽样调查,收回调查表478份,并深入15家有代表性文化企业进行调研。运用统计方法对全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查找问题,思考对策,为加快xx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xx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xx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古玩和艺术品产业、演艺娱乐业、新闻出版和印刷复制业等传统文化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持续稳步发展;影视产业、动漫产业和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聚集发展的态势。厦门已逐步形成包括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印刷复制、图书发行、影视制作、动漫网游、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和艺术品产业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xx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24.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06%,成为厦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本次调研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从事文化产业领域工作,并在本职工作岗位作出贡献的人。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6月,xx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41653人,其中人才数数为56200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9.7%。人才结构如下:

(一)人才行业分布情况。

本次人才调查统计按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业三大类进行统计,其中,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生产的文化人才24042人,占全部文化人才总数的42.78%;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销售的文化人才3127人,占全部文化人才总数的5.56%;从事文化及相关服务业的文化人才29031人,占全部文化人才总数的51.66%。在文化服务业中,新闻业51人,出版业906人,文化艺术服务业1266人,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7586人,图书、音像制品销售及出租144人,广告业3361人,动漫、动画业及网游业1476人,贸易经纪与代理131人,工艺及收藏品业1000人,油画业3593人,会议及展览服务业5755人,摄影及扩印服务业1403人,广播影视业2129人。从行业分布上看,文化人才相对集中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广告业和油画业等行业,文化艺术服务、动漫、动画和网游人才则相对缺乏。

(二)文化人才年龄结构情况。

从文化人才年龄结构上看,30岁及以下的28382人,占人才总量的50.5%;31岁至40岁的18410人,占人才总量的32.7%;41岁到50岁的7413人,占人才总量的13.2%;51岁及以上2052人,占人才总量的3.6%。整体看,xx市文化产业的人才基本都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有83.2%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下。这种年龄结构与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比较适合年轻人群的特征相吻合。年轻人富有创造性,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大批年轻人群的集聚预示着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三)文化人才学历构成情况。

从学历构成上看,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650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521人,博士学位121人,占人才总量的1.2%;本科学历10363人,占人才总量的18.4%;大专学历14357人,占人才总量的25.5%;中专学历12406人,占人才总量的22.1%;高中及以下学历18426人,占人才总量的32.8%。目前,全市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才以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居多,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目前处于成长期,人才有一个逐步集聚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依照行业发展特点,文化产业所需人才更多的是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学历与能力不一定成正比。

(四)文化人才专业技术职称结构。

从文化人才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上看,具有专业技术高级职称1866人,占人才总量的3.3%;中级职称4989人,占人才总量的8.9%;初级职称7837人,占人才总量的13.9%;未获职称41493人,占人才总量的73.9%。调查显示,xx市文化产业人才具备专业职称人员较少,特别是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更少,未获职称的人员占人才总量的近四分之三,职称结构明显不合理。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xx市文化产业人才的学历层次不高,年龄较轻等,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职称设置系列的问题,大部分文化产业人才没有相应的职称系列可以参评,只能在新闻出版、工艺美术、工程等几个相对接近的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参加职称评审,而类似动漫网游设计、影视制作、会展、广告等专业,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系列,无法获得职称。

(五)文化人才问卷调查情况。

1.在文化人才需求方面。从问卷调查看,70%被调查企业表示存在人才紧缺问题,紧缺人才的类别依次是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各企业对人才的引进与需求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创意设计人才,占调查企业的64.1%,其次是经营管理人才,占调查企业的33.7%,高技能人才也有较大需求,占调查企业的27.2%。从总体上看,xx市高层次和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比较紧缺,主要是领军人物稀缺,更没形成文化产业的精英团队;缺乏既懂文化建设又懂经营管理,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缺乏程度较高、具有特殊专业技术的人才,尤其是研发设计人才;缺乏核心的创意人才和市场推广人才等。产业领军人才稀少和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乏,使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稳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成为厦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2.在企业引进、培养文化人才方面。针对影响文化企业引进人才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中,76.1%的被调查企业和50.8%的被访人才认为创业环境和政策是制约的主要因素,72%的被调查企业和65.5%的被访人才认为厦门吸引文化产业人才措施一般,还有提升空间。53.26%的被访者认为行业发展前景堪忧,46.74%的被访者认为文化氛不浓,40.22%的被访者认为住房困难,21.74%的被访者认为企业格局小、内部环境不利,14.13%的被访者认为子女教育受影响。文化企业引进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人才市场中介,占被调查企业的65.2%;其次是企业员工内部推荐,占被调查企业的54.3%,许多企业认为这是比较直接、可靠,且减少招聘成本的做法。在调查中,55.2%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单位支持鼓励其继续在职深造,50.2%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单位开展业务研讨、考察或学术交流,36.6%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单位举办外聘专家讲座。

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司法行政干部是落实各级方针、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更是法治**建设的坚定践行者,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惠及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央、省、市等先后作出了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中对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要求、新问题、新形势,为坚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司法行政部门是政府组成的重要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优秀的司法行政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组织人事部门的首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司法行政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在职能运行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司法行政干部素质直接关系到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反映司法行政机关的整体形象。当前,我县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发展的爬坡期,矛盾的多发期。只有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作风优良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才能带领干部群众实现近期、远期的发展目标。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司法行政队伍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是推动“四个全面”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以来,先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四个全面”的落实,需要各级干部的统领。司法行政干部是行政管理人才,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在政府职能运行中,担负着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四个全面”既定目标,司法行政干部必须学习并创新符合**县情的社会管理方法,提高在深化改革、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社会情况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发展中赢得主动,成为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司法行政队伍。

(三)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客观需要。虽然近年来,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连续三年全市绩效目标考核第一的显著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司法行政队伍中为政不为、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有些司法行政干部宗旨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有的精神萎靡,工作疲沓;有的作风漂浮,脱离群众等。因此,抓好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近年来,我县司法行政系统积极争取政策、领导和部门的支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使干部规模得到了壮大,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从适应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新要求的高度,认真审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部年龄老化。我局现有司法行政干部55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人员结构老化,年龄普遍偏大。司法行政人员中40岁以上有43人,占78.2%,30岁以下的仅12人,仅占21.8%,其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有31人,占58.1%,专科文化有22人,占38.3%,高中及以下文化有2人,占3.6%。另外共有政法专编61个,基层32个编制,但全县共有38个乡镇(管理办),每个乡镇(管理办)目前按照编制还安排不到一人,这给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人员流动频繁。我局从起,先后四批次通过公开招考司法助理员、基层司法所长等,共计招考17名,计划招考4名。招考后全部按照上级要求安排到基层,但现在全局干部中借调、上挂到县级及以上部门中有6名,调出5名,近四年来调入仅有3名,但流出干部共计11名,这11名干部都是大学本科以上文化,年龄在35岁以下。导致基层严重缺人,局机关大部分股室只有一个人,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三)专业知识缺乏。司法行政机关肩负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等与法律运用密切相关的工作职能,决定了我们的队伍必须是一支对法律掌握比较熟悉的队伍。然而长期以来,全县司法行政队伍普遍存在法律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我县司法行政干部中有部分是通过农村录用的,有部分是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安置的,有部分是从其他单位交流来的,只有少部分是通过从正规法律专业院校招考的。其中法律专业41占%,非专业占59%;从国民教育法律专业毕业人员有14人,占系统人员的25%;全局只有4名公职人员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资格。因此,总体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与公检法队伍中存在较大差距。

全面提高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素质,把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成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队伍,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更好地为建设川东北经济发展高地和“绿谷红城,幸福**”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成为当前司法行政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干部培养要“实”。大力加强干部培训,对系统内干部分行业、部门、阶段,组织到县委党校、市司法局、省司法厅专门培训和业务学习,或者邀请相关专家到系统来进行授课,每年至少轮训一次;实行年轻干部联系制度,安排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干部对年轻干部进行传、帮、带,把多年的丰富经验“手把手”的进行传授,每个党委成员联系2名,中层干部联系1名;实行干部上挂下派制度,每年组织3—5名干部有针对性的到市、县部门进行挂职,安排1—2名干部到乡镇、村(居)进行锻炼,跟踪考察,定期分析工作业绩;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空出1—2个中层岗位,通过公开竞岗,把工作能力强、业务熟悉、认真负责的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岗位锻炼,适时向组织部门推荐担任科级领导干部;大力开展演讲比赛、有奖征文、文体活动、党员示范岗创建等活动,搭建多方平台,促其快速成长。

(二)干部管理要“严”。积极争取县委政府的重视,通过扎实工作,树立良好社会形象,通过经常向领导汇报、与人事编制等部门沟通协调,加大对司法行政人员、编制配备,做到每个乡镇(管理办)司法所能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严格干部进出管理,严把进入关,整体要求达到年富力强、专业对口、品行端正,同时签订服务年限,推行培养违约金赔付制度。严把调出关,要达到服务期限、利于干部发展成长以及个人确有特殊情况,经县主要领导签字方可调出,确保队伍稳定;做好干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制度,重点监督干部在服务群众、机关效能等方面的执行情况,定期通报。加强干部实绩管理,在年度目标管理的制定、考核和运用上下功夫,做到人人有任务,件件能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正风肃纪,实行台帐制管理,教育干部遵规守纪,树立个人和单位良好形象。

(三)干部保障要“常”。积极争取、落实相关政策,在干部职工的经济待遇上予以提高,如司法助理员津贴和差旅费报销全面落实,提高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等,使干部职工安心工作;继续落实干部关心关爱制度,如干部职工及家属生病慰问,干部职工生日送祝福、送鲜花、送慰问金等,进一步体现组织的关心,体现单位的温暖;继续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班子成员定期对分管部门、联系司法所和法律服务单位干部进行谈心谈话,真正做到“三必谈”,全面了解工作、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等,促使干部职工健康生活,高效工作;大力树立司法行政工作自豪感,继续坚持“全省争先,全市创一”工作理念,坚持“三敢”、“四同”和“五个善于”的要求,认真履职,踏实工作,创一流工作业绩,让全体司法行政干部有家庭认同感、社会优越感、集体荣誉感,为司法行政事业奉献终生。

计生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流动等问题,提升辖区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辖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中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近日,我深入到社区、群众中,通过走访群众、查看社区工作等途径,对当前辖区的人口计生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辖区人口计生工作基本情况

我辖区共有24843人,育龄妇女5411人,已婚妇女管理率100%,康检率98%,综合避孕措施落实率96%,1—7月共出生83人,其中一孩77人,二孩6人;男孩44人;女孩39人,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平衡;流动人口管理率95%。 2015年荣获区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办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决定》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中心目标,以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为手段,不断开拓创新、更新观念、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辖区人口计生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并专题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各单位、各社区始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认真落实“一票否决”和目标管理,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二是加大宣传,群众生育观念明显转变。我们始终坚持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加强生育文化建设,群众的生育观念明显转变。以“双节”、“5.29”、1亿人口日、9.25、“等重大节日为契机,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等活动为载体,在辖区经常性的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新风,并通过在**花园、**花园和**市场设立了50余块大型宣传版面,形成了“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宣传格局。

三是创新机制,优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我们牢固树立了以服务促管理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在开展“送温暖、送知识、送药具”三送服务的基础上,依托社区和服务站,面向育龄群众开展了生育政策咨询、生活帮扶、证件办理、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维权服务等计划生育各类优质服务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计生服务。

信息。另一方面,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积极开展需求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权益保障、证件办理、政策咨询等服务,让流动人口感受到“家”的温暖。

五是依法行政,利益导向机制普惠民生。认真落实“一法三规两条例”,严格执行人口计生工作“七不准”等规定,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辖区无一例因执法不当而引起的行政上诉、上访等事件。积极宣传人口计生各类优惠政策,并落实到位,使之家喻户晓。通过实施计生民生工程,整合社会资源,发挥民政、教育、社保等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扩大计生优惠政策的覆盖面,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们的人口计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一些隐藏代表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艰巨,人口形势更加复杂。由于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综合影响,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的生育政策要求仍然存在较大矛盾,人口惯性增长势头强劲,违法生育现象有抬头趋势,导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合力不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单靠人口计生部门难以实现。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机制还处于建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相关职能部门只考虑部门利益,对计划生育工作不够重视,置之不理,管理力度减弱。

三是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对社会管理造成巨大挑战。随着经济

社会的不断发展,办事处又处于市区中心地段,流动人口大量增长,规模庞大、构成复杂、就业多样、居住分散,致使信息采集、服务管理成本沉重,地区和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配合,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权责分散的弊端较为严重,如何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真正做实做好,将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计生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

四是依法行政缺乏相应有效措施,社会抚养费征收困难。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当事人不及时缴纳社会抚养费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法律法规也没有赋予计生部门强制执法权,致使个别违法生育者抵制交纳社会抚养费,对规范辖区生育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频繁,就业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更是难上加难。

五是计生队伍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加快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从行政管理层面看,当前育龄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现有计生管理服务手段与目标需求不相适应,基层干部深感对计生工作措手无策,无法满足群众对计生和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从社区管理层面看,社区计生阵地建设、网络建设有待完善,服务工作开展显得力不从心;社区计生工作者工作投入精力、承担责任与工作权限不相统一,造成服务意识不高,致使优质服务工作落实不够到位。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近年来,三板桥镇党委、政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计生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了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基本情况

二、面临的问题

通过迁移户口、弄虚作假办理非转农骗取二胎生育计划;有的以外出打工为由,在流动中违法生育;有的通过冒名顶替进站,逃避管理违法生育;个别村干部包庇亲属违法生育。

(二) 个别村干部抓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不强。通过调研了解,目前个别村干部普遍存在不想抓、不愿抓、不敢抓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不想抓,是由于受村委会三年换届的影响,个别村干部怕落选、丢位子。不愿抓,是由于世代均在一个村子里居住,撕不开情面,放不开手脚,怕得罪人,得罪一个超生户,便得罪一个家族,怕形成世仇,对自己和后代不好。个别村干部为了村委换届当选,私下口头承诺了一些超生户的不合法要求。

流入地在查体程序、人员身份确认上不规范,有的查体结果不真实。

(四)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不够及时。从调研了解的情况,归纳应落实而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育龄人群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观望型,对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不积极,不主动,存在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去再落实也不迟的思想。二是对抗型,有违法生育动机,拒不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三是患病不适应型,育龄群众身体患有不适手术的各种疾病。四是流动型,有的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查体有环,但外出后私自取环;有的常年在外打工的已婚育龄妇女,由于受现居住地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不严格的影响,落实难度较大。

(五)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一是对“经济困难型”处理难兑现。这种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对其经济处罚往往难以兑现。二是对“流动型”违法生育的处罚不好执行。这部分人常年在外逃避,找不到人,无法强制执行。

三、对策和建议

学习、印发宣传材料、粉刷固定标语、广播喇叭定时宣传和组装宣传车等形式,全面宣传中央《决定》、省政府《实施意见》和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营造浓厚的舆-论声势。要创新宣传载体,加大媒体宣传,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人口计生信息“村村通”,做到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像、网络上有影、报刊上有专栏,实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立体化、全覆盖,让群众切实了解国情、懂得政策、增强历史责任感。同时,要与育龄群众算好经济对比账,算好多生育一个孩子,抚育子女的成本,引导群众自觉选择少生优生。

确奖罚政策,增强村干部的责任感和压力感。建立健全考核奖惩体制,对近年来出现违法生育瞒漏报的或出现当年度违法生育的,进行责任追究。

庭在宅基地划分、子女入托、升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在扶贫开发、慈善救助、生育关怀、贴息贷款、劳务输出、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在城乡低保、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依法保护妇女的宅基地、房屋、财产继承权和土地承包权、使用权、受益权,让女儿户得到更多的实惠。推广寨里河乡在新农合中免除双女户家庭应缴费用。三是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切实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五) 实行分类管理,加强流出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一是季节工。这部分人多数走不远、打工时间短,有时 白天在外打工,晚上回家居住。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实行以进站结果顶替回函。二是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前要严把发证关、合同关、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关“三个关口”,做到流出一个,手续完备一个、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一个、放心一个。三是对已婚育龄妇女流出相对集中的地区。继续实行“跟踪式”服务。四是对县内流动的已婚育龄妇女。落实现居住地“托管”措施,纳入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管理。 对各乡镇在计划生育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方面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予以总结、推广。

(六) 加强乡镇、村计生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乡镇计生

队伍建设。对乡镇计生工作人员,理顺编制,按照乡镇规模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采取公开考聘、聘用等方式,充实乡镇计生服务站技术服务人员,确保达到州、县规定的比例。解决乡镇计生工作人员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能打破情面、不便放手开展工作的问题。二是配齐配强村计生专职人员。按照“年轻化、知识化、女性化、职业化”四化标准,配齐村计生专职人员,鼓励有条件的村从医学院校毕业生中选聘村计生人员,逐步实现村计生专职人员的职业化。三是严格落实村计生专职人员的工资待遇。

局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普洱市辖9县1区,其中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几年来,市委始终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遵守《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06]3号文件),高度重视县(区)委书记队伍建设。一是在培养选拔上重视。注重在艰苦地方、复杂环境、综合部门多岗锻炼和培养干部,注重选拔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经受住艰苦环境锻炼、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能驾驭复杂局面,经得起风浪考验,作风扎实、能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群众公认、清正廉洁的干部担任县委书记。全市县(区)委书记队伍中,大多数经过市、县、乡多岗锻炼,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绝大部分一把手都具有比较丰富的基层领导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统揽全局的能力、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和推动工作的能力。二是在教育培训上重视。制定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县(区)委书记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参加专题培训、短期培训和理论培训,到省外、市外考察学习,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市委有针对性地组织县(区)委书记开展理想信念、权力观、群众观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县(区)委书记把方向、管全局、议大事、抓大事的能力,增强驾驭全局、服务群众的本领。三是在监督管理上重视。不断加大对县(区)委书记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用人行为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力度,注重监督县(区)委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以及加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特别通过县级党委换届,选准配强县(区)委书记,较好地发挥了县(区)委书记队伍在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聚民心、促发展、保稳定工作中,在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目前,全市10个县(区)委书记,除1个县委书记因提拔到省直部门,接任人选正在按程序考察外,其余9个县(区)委书记平均年龄42.4岁,年龄在35岁至39岁的2人,占22.2%;40岁至45岁5人,占55.6%;46岁至50岁2人,占22.2%。大学本科学历5人,占55.6%;在职研究生4人,占44.4%。其中,经济管理专业5人,占55.6%;汉语言专业1人,占11.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人,占11.1%;行政管理专业1人,占11.1%;社会学专业1人,占11.1%。无女性和少数民族县(区)委书记。

二、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县(市、区)委书记队伍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状况总体是好的,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县(市、区)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优化,素质明显提高,领导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支队伍是靠得住,能干事的队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与新的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极少数县(市、区)委书记作风漂浮、脱离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忽视群众的合理诉求。虽然发生在极少数干部身上,但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如孟连“7.19”事件发生后,普洱市委及时对孟连县委书记进行了调整。二是任期制执行力度不够。对任期制的管理要素缺乏相应的规定,比如,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目标考核等,一些地方县(市、区)委书记变动频繁。三是选拔标准难把握。《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的6条基本条件和7条应当具备的资格相对概念化,在考察时不好把握。比如:在考察中难做到全面了解人选的熟悉领域、主要专长和发展潜力,难判断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态度和业绩以及人选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干部考核评价难,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上有差距,认为考察干部是一个程序和环节,有的认为是走过场,不愿意反映真实情况。

三、加强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建议。

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重点难点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党的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近一段时间学习和思考,结合正镶白旗实际,就如何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近年来,正镶白旗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固本强基、推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紧紧扭住加强xx-xx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关键点,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全面启动“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构建“选任、监督、管理、激励”四位一体制度链,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xx-xx村干部队伍;围绕“服务群众、作群众工作”新定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促动“双服务”上下延伸,推行结对服务、点单服务、承诺服务和代办服务,开展了“十星级xx-xx村党组织”创建、“百日大调研”、“五个一”千村帮联及“党代表下基层”等系列主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职责意识和素质能力明显提升。

础和执政地位。

二、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在培养选拔上做文章,优化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核心在人。我们要通过抓源头工作,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把握农村牧区基层干部的选用关,特别是选好“领头雁”,加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带动整体水平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严格标准“选”。这是解决“选什么样的人、怎么样选人”的核心问题。要灵活采取“两推一选”、“双推一考”及“差额直选”等方式,并逐步推开“公推直选”、“公推公选”方式,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思想上能改革创新,在党员和群众中有威望”的人选进xx-xx村“两委”班子中来。要在选举前,对xx-xx村“两委”班子及成员进行全面考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类排队并及时向群众反馈,让群众根据每个干部的工作实绩,选好选准xx-xx村“两委”成员;在选举时,切实明确“两委”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并在候选人酝酿提名阶段公示,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从村民根本利益和本地长远发展出发,严格对照资格条件,充分酝酿和推荐提名候选人,真正选出靠得住的xx-xx村“两委”班子。要采取适当方式,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防止那些品行不端、能力不强、作风不实、口碑不佳的人进入xx-xx村“两委”班子。

二是加大力度“派”。要坚持“上下联动、定向培养”的机制,采取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苏木镇、xx-xx村工作、抽调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等有效形式,推动优秀干部融入xx-xx村服务管理。同时,探索开展选派机关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贫困xx-xx村担任书记或第一书记,直接联系服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在这一方面,近年来正镶白旗通过推行旗级领导结对包扶贫困xx-xx村,选派机关干部到后进xx-xx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选聘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名誉xx-xx长(村主任),安排试用期干部联系xx-xx村等具体举措,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在教育培训上做文章,提高基层党员和干部的能力水平。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否坚强有力。要统筹规划、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能力。

二是创新培训教育形式。按照分级负责、分类施教的原则,把xx-xx村干部培训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坚持和完善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基层干部实际的教育培训新途径新方法。实行组织调训与干部选学、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实体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式,切实增强培训效果。采取巡回宣讲、流动课堂、送教上门等方式,深入农村牧区开展培训;通过“帮带”培训、现场观摩、案例教学等途径,促进学习借鉴和实践运用;积极组织基层干部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不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基层干部特点,积极倡导和鼓励参加函授、成人自学和电大等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学历水平。

(三)在管理监督上做文章,进一步规范农村牧区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强调“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各项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加大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力度,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批示精神,对于从严治党、筑牢党的基层基础和战斗堡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是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针对基层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并全面落实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在民主议事方面,健全和完善党员代表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为核心的“两议会”制度,特别要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方面,进一步完善基层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xx-xx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xx-xx村委会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在党务(村务)公开方面,不断完善公开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程序。在民主理财方面,健全财务管理和民主理财制度,全面推行“村财民理乡代管”。2015年,正镶白旗结合旗情,探索建立了xx-xx村“五议三审三公开”民主管理机制,使xx-xx村级党组织的决策权、党员的审议权、村民的决议权、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了有效保障和落实。

二是完善基层民主监督机制。孟子讲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对权力的监督,就会有权力的肆意,监督是克制权大于法的有力武器。要建立健全以xx-xx村主要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xx-xx村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切实加强xx-xx村干部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工作。要扩大农牧民群众对基层干部的监督权,特别是加大对土地草牧场征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各项补贴资金的发放等村务的监督力度。要制定xx-xx村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完善任前谈话、廉政谈话、信访谈话制度。认真开展xx-xx村经济责任审计,重视和运用好审计成果。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延伸到xx-xx村一级,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体系。

和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增强考核效果。对于群众满意度不高、勤政廉政不佳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及时予以诫勉教育,督促整改提高;对不能胜任岗位要求或不能履行竞选承诺的,及时进行组织调整。

(四)在激励保障上做文章,调动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处在生产第一线,肩负的任务重,面临的矛盾多,事无巨细全都管,非常辛苦。要建立完善以“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为主要内容的xx-xx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切实让基层干部感到工作有劲头、事业有干头、生活有奔头。

一是在经济上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注重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把人、财、物等更多资源投到基层。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支持、农村牧区党组织自我补充的多元化基层经费保障机制。要坚持“造血”与“输血”并重,鼓励xx-xx村采取转变土地经营方式、培植主导产业、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等渠道,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并鼓励财政性资金参与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

二是在待遇上保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探索xx-xx村干部薪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将xx-xx村干部所承担的责任及其所取得的成绩与其所应获得的待遇挂钩,建立xx-xx村干部“基础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制度,激发农村牧区基层干部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同时,建立离任xx-xx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为在岗的基层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三是在政治上激励。按照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从优秀xx-xx村干部中选拔苏木乡镇领导干部、考录苏木乡镇公务员、招聘苏木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拓展xx-xx村干部发展空间。要进一步畅通xx-xx村干部参政议政渠道,对政绩突出、议政能力强的xx-xx村、村委会主任(xx-xx长),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候选人。要分类开展选树、评比和表彰奖励活动,大力宣传能够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的基层典型,形成学先进、创一流、争贡献的氛围。)

近年来,黑英山乡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这一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和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根据组织部的安排,黑英山乡党委对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黑英山乡现有基层党支部13个,机关党支部1个、兽医站支部1个,文教支部1个,全乡共有党员476名,其中在岗职工95名、农牧民党员360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25名、妇女党员97名、少数民族党员463名、35岁以下党员35人、36-59岁党员284人、60岁以上党员112人。

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二是着力构建领导责任、队伍建设、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科学管理、政策保障、活动带动“七项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按照“有组织载体、有活动阵地、有工作保障、有政治优势、有工作成效”的“五有目标”,稳步推进村(牧场)组织党建工作。四是以“五型机关”建设为抓手,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抓好机关党的建设。全乡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总体上扎实推进,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我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2011年,全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7995万元,较去年增长20.6%;其中:农业收入3104万元,畜牧业收入4222万元 ,林果业收入126万元;二,三产业收入54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070元,比上年人均增收775元,其中:农业收入人均因受灾减少75元,畜牧业收入人均增加679元,林果业收入人均增加12元,二,三产业收入人均增加65元,劳务创收收入人均增加94元(外出务工人员2708人)。

二、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层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

对党建工作认识偏差,有庸俗的“实用主义”观念满足于应对日常工作,不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二)部分基层组织建设能力薄弱

部分基层组织建设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有的村队班子在科学谋划村队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发动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等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班子成员年龄老化,素质能力不高。目前,全乡村队干部中,35岁以上59人,占74%;大专及以上学历有7名,只占8.9%。一些村队能人选择自己经营或者外出发展,大学毕业生和复转军人返乡少,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二是一些村干部安于现状,求稳怕变,缺乏创新精神和创先争优意识。三是个别村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缺乏奉献精神。

(三)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对党组织作用发挥形成制约 村级集体经济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基层组织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多为群众办实事方面能力不强,对党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形成制约。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村队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思路窄、办法少、途径不多,主要依靠有限的集体土地发包收入,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

(四)部分党员先进性不够突出,作用发挥不明显

部分党员不能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的党员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有的党员在农村“四个文明”建设方面不能体现先进性。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二是有的党员能力素质较差,一些党员缺乏致富本领,生活困难,甚至需要帮扶救助。家庭困难,缺乏创业就业能力,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一)强化党建责任,建立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包联帮扶机制,整体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1、进一步完善党建责任机制。着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完善党建工作考核定档、奖惩激励、责任追究机制。在强调“书记抓、抓书记”的同时,落实“具体责任人”和“共同责任人”责任,使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成为“一把手工程”和班子成员“共建工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组织进取活力。

2、推行基层组织建设分类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基层党组织按照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分类界定。结合村(牧场)基层组织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巩固创新、转化升级、整顿提高等措施。

3、建立“五好”基层党组织动态管理机制。针对“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率较高而有的村(牧场)重创建工作、轻巩固提升,创建命名后水平下滑的实际,建立整改机制,对名不副实的“五好”党组织经行整改。

4、强化包联帮扶机制。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抓党建工作中,主要领导包联帮扶班子软弱、发展滞后、问题较多的村队基层组织。在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工作中,建立“以强扶弱”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推进基层组织能力建设

用技术人才等优秀分子进入村级班子,服务农牧民群众、服务新建设。

2、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党员干部教育的首要位臵,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干部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坚持按需施教,“缺什么补什么”,解决现实需要的问题,又要从更高层面着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现代乡村有关知识以及干部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训,使干部素质体现先进性要求;在培训形式上,注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调研式培训,增强培训实效;在培训考核上,探索建立一种不完全以试卷分数论高低,能够客观反映干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制。努力形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局面,培养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意识、宽广眼界、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善于引领群众谋发展、促稳定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

3、创新干部考核机制。结合推进“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规范完善基层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建立村(牧场)的党员、群众参与基层班子考核的工作机制,推行群众质询制度,让党员、群众行使对基层班子和基层干部工作的知情权、质询权、评判权。通过明晰目标责任、严格业绩考评、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措施,对基层班子和干部的工作业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评定考核等次,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向基层党员、群众公布,考核结果与奖惩、评先和选拔任用直接挂钩。对服务意识淡化、工作业绩不佳、群众满意度低的班子和干部,根据相关办法及时作出处理。对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长期滞后的基层组织及主要领导严肃问责。

提高为民办事能力、村队自我发展能力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和迫切要求。只有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创新发展模式。要打破 “以地生财型”的习惯思维,改变主要依靠集体土地发包收入的单一模式,创新思路,拓宽视野,充分利用地缘资源等各种优势和政策机遇,通过整合集体资源、参股村队专业合作社、发展临街商铺租赁、争取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发展潜力,精心选好发展项目,实现多元化运作、多举措推进,切实拓宽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增强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

2、坚持因地制宜。既要积极推进,大胆创新,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又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一村一策,务求实效,可在部分村队先行试点,坚决避免出现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劳民伤财、无果而终的问题。

3、注重调动干部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村干部带头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乡党委审核批准,可按适当的比例进行奖励,从村集体收入中列支,以充分调动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四)创新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推进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

1、创新党员示范引领机制。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深化和拓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者、党员承诺服务、党员结对帮扶等载体活动,开展“党员服务标兵”、 “党员道德模范”、“周明星”“月明星”评选等活动,建立党员评比制度,激励党员比贡献、创业绩、作表率。

2、创新党员主体作用发挥机制。探索进一步落实党员民主

权利的制度和措施,建立和完善党员议事会、民主恳谈会、党内情况通报、调动党员参与基层事务管理、发挥自身作用的积极性。

3、创新党员创业致富带动机制。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工程”,支持村(牧场)党员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或者主动开发致富项目;切实使基层党员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雁,共同富裕的推动者,科学发展的引领人。

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几乎年年,教育都会成为社会的热点关注对象,甚至成为批评的对象。的确,教育行业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可能跟教师个体有关。接下来,我就近年来个人的工作做一下反思、总结。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市满怀着激情和理想的。工作非常有干劲,非常想把课教好,备课非常认真,批改作业也可以说一丝不苟。之前我是做老师的理想报考师范院校的,工作伊始,我也是以这个理想来严格要求自己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这锐意进取的意识及态度逐渐被消磨掉了,变得平庸起来。几乎一切都是“但求无过”的心态:教案、作业、考试都按时进行,自习按部就班,不求创新,我没有了压力及动力。此时的我,跟刚开始的我,简直判若两人,这就是现实。我感觉,我的理想观、价值观出了一些问题。最终还需从这些方面入手解决。

我xx年参加工作,此后几年,社会突飞猛进,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理念百花齐放,不断创新。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有的无所适从,主要体现在下面两方面: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用在这儿,再恰当不过了。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和学的互动;素质教育重学习的过程,看重教育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总之,它是在促使教育界向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让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

可现实是无情的,尽管我在课堂上,或多或少地渗透些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总是战战兢兢的,放不开手脚。学生要考学,学校要成绩,我该咋办?只能满足两方的要求,追求考试成绩。不知不觉中,我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也许形式上是新的教学形式。

这样一来,本该最有韵味儿的语文课,变成了“解剖课”,味同嚼蜡,学生会喜欢吗?我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高考制度的改革。如果语文高考,依旧是那样的形式,依旧是那些题型,依旧是那些考点,可以说,语文课基本上是没救的。可能有些悲观吧,可事实是无情的。我只能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动力,尽可能实施素质教育。

(二)传统教育思想与现当代教育思想。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新思想纷繁复杂,像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现代语言学等理论对教育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流派异彩纷呈。例如,九步教学法,把课堂教学规划得井井有条,教学效果也不错;早期的,像魏书生、钱梦龙等人的教学思想,也影响非常大。在我看来,这些教学流派,都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所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老师,都进行取经、学习。

现在“满堂灌”现象少了,可是“满堂问”的现象却多了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许多。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我想,可能我们没有学头这些精神实质,没能活学活用,更在于,我们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就像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批评的那些人一样,彻底否定了祖先,我也不例外。

其实,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这些思想至今还有现实意义。比如“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可由于高考升学压力,我们的教学,一切向它看齐。课堂可以说没有什么美感,没有什么激情,当然“乐”就不在其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就可想而知了,学习效果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又如“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非常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在一切为了高考的形势下,要想做到“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长足的发展”,是很难的。我坦言,目前,以我个人的能力,我很难做到这一点。

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工作,我的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但我的教学工作还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备课不够到位。仅就教材来说,备得还是比较充分的,我讲的主要指的是备学生。平时在备课时,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不够仔细,因而也不能够准确把握。这样就不能准确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当然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备课不到位还表现在,教材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不够充分。大家知道,语文教学比较特殊,“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需准备一桶水”,厚积薄发,一点不错。我备课,经常局限于教材本身及密切相关的知识,对更广泛的知识储备的不够。我总觉得,以我学过的知识足够应付教学了。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想,只有平时,老师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先进的教学思想学习不够。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老师的角色也要发生改变。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形势的变化,必须要改变。我们就需要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及方法。近几年,尽管我也学习了一些新思想、新方法,但由于实质没有把握透彻,再加以没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用得不是很好,后来有些就没有坚持下来。

现在高三一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跟我这个班主任确实有很大的关系,说白了,就是能力问题,而不是责任心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所谓“差班”,我确实很头疼,心有余而力不足。班里有几个同学,厌学情绪非常重,经常旷课,我能怎么办?我只能耐心教育,甚至联系家长共同解决问题,可过不了多久,学生老毛病又犯了。我真无语,一声叹息。我也很想把班级管理好,面对现实,对那些“钉子户”,来硬的,可能会好一段,也许会树立起学生和老师的抵触情绪,来软的吧,我就缺少这方面的技巧和经验。

现在,这些学生很了不得,尤其高三,不怕班主任,“老师你能把我怎么样?我就迟到、旷课!”到了这种份上,我作为班主任,确实能力有限。我总这样认为,造成高三一班这样的局面,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都有责任,但更大的责任在学校。现在,我们学校的状态是什么呢?学生迟到、旷课现象这么严重,学校也是了解的,学校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我看没有!我想,学生管理这一块儿,学校必须要有严格而完善的规章制度及强有力的执行力。

违纪多少次,处以什么样的处分,要明明白白,决不可含糊。学校要能做到这一点,高三一班绝对不对出现现在这种出勤率极低的状况,今后其他班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那还要班主任干吗呢?要让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把班级管理的更好。学校一定要做班主任的坚强后盾。这其实并不难。我们周围有很好的例子,像孟津一中,像轴一中。在这里,我不是在推卸责任,我确实是想把班级管理好,确实希望我们学校学生管理走上正轨,学校办得越来越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形象揭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无生命的“半成品”,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有极大的爱心。今后,我努力要用“爱”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另外,加强职业道德的自我提高,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追求完美。

今后,在日常教学之余,我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如,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通过学习,这必将对我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往,我写的教研论文,多是理论性极强、较具普遍性的内容,功利性较强。今后,教研要依旧,只不过要立足于我的教学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当然形式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只是论文,可以是教学总结、调查报告、教学反思等等,不一而足。

狠抓教学常规,重在落实,表现在两个方面:老师方面,只有按照教学常规教学,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规范,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学生方面,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学习的提高,因此,预习、课堂活动、作业完成及自习辅导,学生必须积极、主动而认真的参与。老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将会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将不断努力。

一方面,我将不断向其他优秀班主任学习管理经验,以应对各种问题及突发事件。努力做到,遇事镇定自若,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我将求得学校的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努力稳定住班级的局面,进而促使更多的学生学习。再一方面,在管理班级时,做到“宽严相济”。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要求,7月中旬至9月下旬,我们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xx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主要采取听取情况和下发调查问卷两种形式进行。期间,重点调查了磐石市、高新区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走访了北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中油xx石化公司、中油吉化集团公司、xx化纤集团公司、市中心医院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工作座谈,并分别由市人事局、中小企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下发了调查问卷,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x市现有各类人才总量为32.37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8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2.22万人、技能人才8.3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6.92万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规模以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师以上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22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6.7%。(此次调研未含高层次党政人才)。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10788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8.8%和全市人才总数的3.3%。其中国突7人,国贴99人、省突46人。(见附表)。

从职业分布上看,方面占34.5%、工程技术方面占28.3%、卫生技术方面占13.1%、经济方面占7.6%、会计方面占6.9%、科研方面占3%,其他人才占6.6%。(见附表)。

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4866人,占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26%,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5%。(见附表)。

其中,国有企业2394人(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企业高管),民营企业2472人(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规模以下企业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经营管理人员)。

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5850人,占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总数的9.8%,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8%,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见附表)。

近几年来,xx市委、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积极强化、创新制度,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并且打破常规,构筑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绿色通道”,营造了良好的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几年来,各企事业单位人才意识显著提高。大多企事业单位都能把人才工作同单位自身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狠抓培养、引进和使用几个环节,突出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效能,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1.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调研中发现,多数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培养工作都比较重视,注重通过岗位锻炼和继续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促使他们向高层次方向迈进。xx石化公司把人才兴企战略作为公司四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举措,提出力争到20xx年培养3000名高层次专业人才。他们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办机电一体化和化学工程等专业的硕士培训班,培养公司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三年来他们选送5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培训班学习,使这些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迅速增长。他们还注重在业务实践和项目攻关中培养高层次人才,既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又使公司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北华大学建立了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设立跨领域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学校为他们提供资金、设备等一切必需条件。几年来,学校共确立了350多个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学校还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xx化纤集团注重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专门培养。根据企业长远规划,集团近几年先后选送100余名优秀干部到青岛纺织工业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公司还推出了创新理念,鼓励创新、宽恕失败。他们投资1600万元建立了小实验厂,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大胆进行课题实验。目前,该公司已有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科研奖。[]市中心医院在全市卫生系统实施了“学科带头人三个梯队建设标准”,从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为人才向高层次发展设计出了清晰的发展轨迹。为了促进人才成长,医院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人才培训、进修和外出考察学习。

2.加强人才引进,积极利用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几年来xx市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让域外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我所用。xx华星集团公司为引进和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在上海市成立了研发中心,吸纳了一批国内电子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本企业服务。xx远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专门在北京设立了投资公司和销售总公司。这样,招聘的高级技术人员可以生活、工作在北京,为企业效力,有效解决了北方城市引人难的问题。市中心医院几年来引进十几名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来医院安家落户,使心内科、心外科、骨科、烧伤科、消化科等科室迅速壮大,业务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为了促进吸引、引进人才,磐石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的若干规定》,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政策、服务、待遇、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保障措施。该市设立了“一站式”人才引进窗口,实行人才引进限时办理制度。几年来,配合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人。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努力构建人才“高地”,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区创业发展。他们除了建立大学科技园、归国生创业园、软件园、民营科技园等孵化器,为高层次人才进区提供发展空间和载体外,还制定实施了许多激励举措,如给到高新区企业工作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以特殊贡献津贴;给在国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带国际先进科研成果进区领办、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以资金支持等。几年来,高新区吸引了近千名高层次专业人才进区工作。

针对内陆城市引才困难的实际,一些企事业单位创新观念,实施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高层次智力柔性引进办法。xx石化公司通过组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层次科研人员进站研究,提高对高、新、尖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目前几项国家863重点技术攻关项目都取得可喜成果,有的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中心医院规定所有的业务科室都要与国内、省内知名医院的对口科室或知名专家建立广泛的、长期的、稳定的业务协作关系,定期与他们进行沟通和联系,定期请上级医院知名专家来院进行现场手术示教、学术讲座、专题讲课、技术答疑。通过实施这样的举措,该院不仅解决了棘手的针对疑难病症和重大手术缺少专家的难题,同时智力引进带动该院一大批人才的快速成长。

3.运用科学激励手段,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很多企事业单位都能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激励机制,给一流人才以一流报酬、一流待遇。xx石化公司提出,让一流的人才获得一流的回报。为了激励高层次人才发挥工作效能,他们规定博士的高层次人才月工资最低5000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硕士月工资最低20xx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此外,他们积极建立两级专家队伍。目前已经评出20余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专家,单独发放专家津贴。xx永大集团为了激励高层次人才,在人才进企之初就先给买一套住宅,并根据技术水平给予7至10万的年薪。对带有成熟高科技产品的科技人员,他们还允许其以一定比例进行技术入股。一汽xx轻型车厂为了抓住关键人才,经过层层选拔,确定了100名人才为企业“核心人才”,规定不管企业经济效益如何,这些人才的工资都不得少于年薪3万元。同时,厂里为了体现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价值,在企业非领导职务中建立三级主查制度,让他们分别享受厂级、处级、科级待遇。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针对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现有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启动了“优秀人才工程”,提出设备、经费、待遇向高层次科研人员倾斜,实现人才、设备、经费、待遇的有机整合。他们提出,每年在研究人员中评出10名优秀人才,除奖金奖励外,在市内为每位优秀人才购置一套价值在20万元左右的住房。远东药业集团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实施了高薪高职、技术入股、期权奖励等一系列激励制度。

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xx和振兴xx老工业基地的要求相比,目前xx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主要问题。

1.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xx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比例偏低,尤其企业家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少。从数字上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3.3%,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1.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能人才方面也是这样。我们一直自认为技能人才资源丰富,但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仅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明显低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

2.高层次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从结构上看,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只有一少部分在企业。据xx市人事局今年开展的人才调查数据表明,xx市所属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83.23%在事业单位,而在企业的仅占16.77%。(见附表)。

此表由市人事局提供。

企业是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有1/6在企业这种结构显然对建设创新型xx极为不利。

从职业分布上看,高层次人才多分布在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就专业技术类人才来说,仅教育方面的人才就占1/3强。而在经济部门,特别是生产一线从事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则非常少。高层科研人才仅占高层专业技术人才的3%,占全市人才总量的0.01%。

3.高层次人才层次和能力有待提高。我市被列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一万余人当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为1831人,仅占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7%。xx市有不少大学、科研院所和吉化等中直大型企业,但院士级国家高端人才却一个也没有。xx市被列为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近五千人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仅为374人,占7.7%。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还仅仅是一个大体的人才范围和数字上的把握,即“数”的概念,而不是“质”的概念。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卓越企业经营管理才能和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家微乎其微。

4.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好,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问卷调查显示,仅有30%左右的高层次人才认为自己在单位较好地发挥了作用;而60%左右的人认为工作任务不饱合或无事可做;10%左右的人认为在单位根本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尤其严峻的是,近几年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市属单位流失到外地的高层次人才达220余人,其中多数是各单位的中青年骨干,包括各类专家近30人。流失的人才中,从专业分布上看,医疗卫生、中小学教育和工程技术专业流失量相对较多,分别占流失总量的50%、32%和12%。

综上,目前xx市高层次人才队伍突出表现为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短缺;另一个是即使以往认为储备比较多、目前相对占有份额比较大的人才也正变得越来越少,比如卫生类、教育类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失。

(二)障碍性因素。

客观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弱。

人才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其开发和配置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就人才培养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的地区,人才培养投入也就相对要少,那么产生的功效也势必要小。就人才流动来说,受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流动规律影响,在开放的环境下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不易留住人才而往往要成为人才的主要流出地。显而易见,xx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客观上不利于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主观方面:人才工作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

1.全社会尊重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调查发现,一些单位缺乏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意识,对人才重视不够,在选人、用人上感情用事多,重才、惜人、爱才不够。因不能被有效使用而导致的人才浪费问题比较突出。

2.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人才培养和使用之间脱节。一些单位虽然比较注重培养人才,但挖掘人才潜能、发挥人才长处不够,培养和使用脱节。从整个社会上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也缺乏有机的结合,人才培养不是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来定向培养,而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几年来,我市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都存在很大的高层次人才缺口。但目前没有一套针对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学工作机制。

3.人才开发的意识不强,开发投入少,作用小。主要表现在基层各企事业单位人才开发意识普遍还不够强,没有树立起“人才投资为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基层企事业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投入很少。人才工作的投入主要靠政府投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上没有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格局。

4.人才评价和激励措施不能有效落实。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和单位习惯于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致使一些政策措施得不到实际落实。

1.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树立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意识。要通过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通过宣传,引导各单位树立人才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和事业发展关键要靠人才的意识,把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变成一种自觉。

2.强化培养,完善结构,提升高层次人才素质。一方面要根据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定期搜集数据,了解掌握全市各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订单培训和人才培养,解决当前高层次人才缺口和人才能力、素质与现实需求不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本着提升高层次人才层次、素质、能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实施“十百千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利用四到五年时间重点培养10名左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培养100名左右通过自主创业、带领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年销售额过亿元或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培养1000名左右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学科建设,重点加强我市学科、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国家、省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及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善于搞科研攻关和技术攻关的科研专家、工程技术专家。要充分利用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东北之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及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高等学校松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振兴xx老工业基地急需人才海外培养项目”等人才培养载体,提高全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目标管理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工、农、医、教育、、社科等十大类100名左右的学科带头人和附着于企业的100个左右创新团队。要全力推进新技师培养倍增计划,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机械、化工、电子信息以及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到“十一五”末,全市要较“十五”新增高技能人才3.5万人,其中培养新技师不少于5000人。要实施城镇和农村创业人才及技术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利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1000名具有一定创业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城镇、乡村创业“小老板”和一大批扎根农村,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实施的高层次涉农技术人才。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高层次人才“四位一体”社会化培养和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社会化培养和多元投入机制,解决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以及人才投入资金“瓶颈”问题。建立并完善单位、个人、政府、社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人才开发上的导向作用和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面人才培养上的资金支持、倾斜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用才和育才两个主体作用。同时让人才本身分摊培养成本,并且广泛吸收社会支持、捐助资金。

4.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以科学的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的热情。要继续推行并完善鼓励各类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兼职兼薪及领办、创办企业的人才政策;要建立并完善以技术或创新成果入股的相关制度;要大力倡导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企业以股权、期权奖励给有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要加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突出贡献人才、实际应用人才、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奖励力度;加大对处于爬坡阶段、攻坚阶段和起支撑作用的人才支持、扶持力度;要针对不同类别、层次人才采取不同手段,实施有效激励;要充分发挥政策杠杆、导向作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

5.完善“绿色通道”,加大急需高层次人才及智力的引进力度。要围绕全市汽车、化工等五大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积极吸引海外、域外人才;要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引才引智制度,以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吸引人才;要发挥海外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对域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作用,让域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我所用。

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竹教党组25号文件及县政协民主评议教育系统行风具体实施方案,我校校务会认真学习了上级文件并深刻领会其精神,成立了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制定了行风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对行风评议的主要资料进行了自纠自查。

针对社会、教师反映强烈的、关心的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使自查自纠真正找出问题,并落实解决。为全面提高我校的行风建设,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现就我校自查自纠的状况汇报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均衡和谐平安”教育为目的,不断加强校园教育行风建设,解决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校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树立校园教育的良好形象。

组长:(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支委、副校长、工会主席)。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陈太祥同志负责行风建设的日常事务。

1、完善制度,依法管理。我校坚持以法治校,以德育人,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领导班子的建设,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少先队红领巾监督队伍和卫生监督岗、安全监督岗建设,强化教务处工作力度,细化各种量化评估工作,完善校园的各项管理制度,使校园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

2、抓教师队伍建设。我校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大对教师队伍管理:

一是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

二是抓师德建设,树立务实、奉献、服务意识;

三是抓基本功的训练,技能训练;

四是抓业务理论学习培训。

3、优化班子,强化管理。以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为重点,以修订完善校园管理制度,调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用心性为突破口,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卫生工作末尾淘汰制,党支部监督,教代会决策的管理机制。各项工作透明度强,理解群众监督,民主管理,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校园坚定不移地贯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及《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标准收费。幼儿园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收费。收费做到及时规范并开具财政统一发票。

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校园当眼处公示收费项目、标准,理解社会、群众监督。2月18日,校园行政一班人深入到各班级督查收费状况,未发现一例乱收费行为。

3月上旬,透过老师调查摸底、学生申请、村居委推荐、公示138名贫困家庭学生免缴课本费;83名较为贫困的寄宿生每月享受生活补助25元、40元不等,校园每月造表统一发放,累计发放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0500元。

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各项规定,校园的财务管理井井有条。

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大竹县教育局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八要”“十不”》及《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做到每个办公室张贴一份,校园要求熟记熟背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

围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倡导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的职业道德。对教师体罚、讽刺、侮辱、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了教师体罚学生追究职责制度。

校园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校务公开栏、行风评议意见箱,设立举报电话。坚持实行公开办事规定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违规教师处理结果,虚心理解教师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校园班子里中层领导的任免、教师职称晋升、评模选优等问题,按照客观、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群众研究决定,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安全工作,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我校始终把综治、安全、卫生等工作列入校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综合治理工作始终当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来抓,坚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与各班主任及每一位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职责书》,职责到人;健全了门卫制度,校园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档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行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不满意的关键,目前,在自查自评中发现我校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个别教师的职责心不够,师德师风尚需进一步加强;个别教师业务水平亟待提高;部分中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解教缓慢;个别青年教师敬业精神不够强。

二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不到位,乱扔果皮纸屑、吃零食、进电子游戏室、进网吧等现象没有彻底堵绝。

三是个别老师在必须程度上还存在着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宣区人才[2013]1号文件要求,我委对全区农业从业人员进行了综合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辖26个镇乡办事处,177个村,42个社区。总人口8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2万人,农业劳动力45万人。现有各类实用人才1.55万人。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多种培训,努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1、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根据我区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需求安排新型农民培训内容,授课方式多样,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操作性强,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培训面、增大培训力度,2012年共组织农民培训910场次,培训农民达8万多人次。

2、开展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系统的专业培训。每年市区农委都举办农技人员培训班,请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的教授为农技人员集中培训。分析讲解当前最新的农业生产形势、种养殖技术。通过培训,让农技人员学习了解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为农服务的本领。

3、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广大农技人员按照包村联户制度要求,每人联系10个大户和一个村,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大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培养他们成为种、养殖能手。今年参加包村联户的农技人员219人,联系服务2184户。

4、组建农业科技人才咨询服务团。根据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各类咨询服务活动。通过专家答疑、播放光盘、散发科技资料等现场培训形式,为农民解疑答惑,每年发放技术资料20余万份。

(二)树立典型,带动发展农村实用人才。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注意发掘先进典型人物,树立一批科技素质高、“双带”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及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专业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实用人才科技致富、艰苦奋斗的事迹,表彰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热情。通过“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实现“树立一批典型,带动一方群众,发展一片经济”的人才效应。

(三)依托协会,发展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积极引导实用人才创办各种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将同行业实用人才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搞好联合经营,改变实用人才分散状态,发挥群体优势,实现农村科技资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形式,为人才发挥用武之地搭建舞台。目前,我区建立粮油、植保、畜牧、蔬菜、茶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70个,集聚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扩大了技术辐射半径。另外,区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已达16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在品种更新、产销对接、优质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如我区朱桥乡种植大户吴本生,成立了建成粮油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种植,建立自己的稻米加工企业--本生米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已成为我区粮油生产龙头企业。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业活力。

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多元化激励机制。中国共产党**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农户、农村经纪人领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凡被评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当年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5万元、2万元;对当年被评为全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一次性奖励1万元。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统筹安排15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以项目的形式扶持2-3家规范化程度高、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核心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区级优秀实用人才、种养大户、农村科技经营示范户等评选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激发实用人才创业的热情。利用专栏、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重点宣传一批优秀实用人才带动周围农民致富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扩大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实用人才荣誉感。

三、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取得经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才培养,从外界强化各种措施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典型引导使培养对象从主观上形成一种强烈愿望,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成才的氛围。抓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论采取何种模式,典型示范的作用不能忽视。

(二)存在问题。

随着我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一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

一是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我区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相对老化,生产操作是传统技术,老法老样偏多,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继续教育。同时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头人才的数量很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基本上外出打工或就地从事其他非农行业,在家从事农业的实用人才年龄大部分都在四十岁以上,缺乏创新精神。

二是农业从业人员水平较低。农村分布面很散,普通农民多,水平较低,多为分散型作业,且生产品种多样。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但目前培训经费不足,工作开展难度大。

三是农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较高,而大中专、高中级职称人员少之又少,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加之视野狭窄,小农意识强,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环保型、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激活存量,扩大总量,完善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完善教育培训网络,着力培养一大批高学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

2、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增强,基本建立与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培养体系。

3、更新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创业人才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建议。

1、完善扶助机制,创建良好环境。一是服务上支持。建立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开放式农技推广服务协作新机制。二是技术上支持。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打造“技术+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院校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三是资金上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实用人才倾斜,给予资金扶持。

2、完善聚才机制,扩张人才总量。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工作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撑。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重才用才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认真组织人才工作宣传报道,及时报道我区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和流动等环节以及在人才环境营造、人才激励和保障等方面采取的新举措、新成效,大力营造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区农业委员会。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