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汇报(优质20篇)

时间:2023-11-25 18:49:02 作者:JQ文豪 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汇报(优质20篇)

范文范本不仅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写作的参考和借鉴,帮助我们提升文章的质量和水平。认真阅读这些范本,并思考如何将其中的好的写作特点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汇报

优秀作文推荐!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土兴镇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土兴镇位于平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3.7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0个农业合作社,9236户36528人。近年来,土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壮大主导产业、狠抓基础配套、强化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工作方向。

土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聘请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规划。专业人员通过实地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调研,深度分析区域资源情况,科学编制了《土兴镇乡村振兴规划》,为土兴乡村振兴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明晰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生态优先、产村相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思路,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坚持产业优先,增强振兴动力。

一是精准定位抓产业。围绕“一核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全镇回引业主34人,组建专业合作社34个,规模流转土地2.6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发展水产1500亩,水果3000亩,巴药1800亩,蚕桑1200亩,建设平昌县青花椒主题公园1个,青花椒初加工厂8个,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二是利益联接促增收在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实贫困户现金、支农资金、业主投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折资等量化入股,建好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业主投入压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集体收入来源,实现贫困群众有增收、业主有效益、集体有收入。三是巩固提升促旅游。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抓产业的巩固提升转型发展,通抓基础、建特色,按照产旅结合的思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在华山、圣谕等村率先建成“1+6”综合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华山”民宿、麻花博物馆、土坯房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烧团鱼、平昌青花椒鸡、土兴麻花等特色美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坚持基础配套,夯实振兴保障。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改善路、水、电、网、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一是构建内畅外达的路网结构。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础上,加宽黑化土兴—钱家湾主干道,把土兴与县城、元山、五木、得胜、灵山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土兴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坚持规划引领、清单管理,2019年共加宽改造乡村公路51.2km,建设通组、入户道路56km。全镇“一轴三环”的路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物流方便快捷。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设。以双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各村同步开展小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骨干供水),实现95%的'农户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吃上了安全自来水。三是抓牢电网升级改造。围绕15个村(居)委阵地、产业园区、村落组团等重要点位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现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用电保障。四是提升网络通讯。大力实施网络通信提升工程,完成电视网络户户通。五是强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镇实施易地搬迁402户,农村危房改造268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户,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建新252户,拆旧1200余户,各项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厕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截止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村配备保洁员,投资2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两个场镇和双桥水库上游污水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坚持有效治理,探索振兴路径。

一是筑牢一个堡垒。全镇探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配齐配强各村支部书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推行“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突出“两个作用”。推行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制定“九带头九不做”的党员公约,开展党员“亮比评”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管理作用,常态开展村民说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及《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三是建强三支队伍。即:党员干部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四个机制”。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实施决策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基础投入引导、市场发展投入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依法治理规范、乡风文明示范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创新机制确保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汇报

(一)结合职能,打赢大气攻坚战役。

1、餐饮油烟专项治理。20xx年5月起,由县城管局牵头,在县城建成区开展为期2月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历时3个月,至20xx年8月底,县城区332家餐饮服务单位和烧烤店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验收。

2、露天禁烧督查。我局重点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以及周边乡镇等露天焚烧落叶、杂草、垃圾行为的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20xx年7月起,截至目前,共发现并处理近10起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的行为。

3、坚持扬尘治理。从20xx年10月起,根据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要求,我局洒水车坚持对县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冲洗,人休息车不休息,全面提升主次道路保洁水平。

(二)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

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管局牵头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采购后压式垃圾运输车1辆、转运站配套转运车1辆、箱体可卸式垃圾收集车12辆。目前,全县27个乡镇生活垃圾全部运往乐山垃圾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0xx年和20xx年,县城管局争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共计440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我县研城镇宋高山村、周坡镇周坡村等45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设备设施进行了再完善。

20xx年,按省、市、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计划分两批在我县周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

20xx年,由县城管局牵头,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周坡、竹园、马踏和研经等4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并于20xx年投入运行。

2、扎实开展存量垃圾治理工作。20xx年5月,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的要求,我局代拟了《xx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案》,会同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经查,我县有500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6处,涉及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研城镇、马踏镇、三教乡、高凤乡和宝五乡,总量35万吨。我局先后邀请上海昊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四川中都设计院等专业治理公司现场勘察,拟定治理方案。经反复对比,拟采用四川中都设计院提出的“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20xx年8月,我局向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相关事项的请示》,9月份,县政府批复同意“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改局立项,并完成测绘工作,正在进行设计和地勘。

目前,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2%;

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50%。

(三)常态治理,落实河道专项保洁。

主要采用竹杆、鱼网等工具设置拦截网、人工清理等方式,实行全天轮流打捞保洁作业,对茫溪河县城区段河道进行保洁,确保河道整洁。

1、继续加强油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商家使用油烟净化器。

2、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严格按要求实施洒水降尘频次。

3、配合做好露天禁烧工作巡查。

4、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20xx年,在千佛镇、东林镇、王村镇和大佛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届时,我县27个乡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可就近运往附近的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根据《xx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xx年,我县乡镇每个村完善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点,3至5户有分类垃圾池,每个村建一个垃圾转运屋。县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20xx年,在完善45个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基础上,再争取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资金,力争到20xx年,每个村完善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建4个垃圾中转站,实现90%以上的农村垃圾到达有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村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汇报材料

1、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情况。2014年-2016年,省上确定我县*村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

2、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情况。2014年,省上确定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15年,省上确定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16年,省上确定我县*6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

3、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沿路沿线和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2014—2015年,我县确定*村8个村为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工作力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上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7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程项目要求,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有关乡镇、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政府指导,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点、干部驻点”工作制度,联点挂项、包村包户,绩效管理,全方位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适时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通过观摩学习,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查推进,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县情,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会议讨论,组织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后,确定了美丽乡村“555”推进计划,即加强“五大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庄道路、乱堆乱放、河道沟坝;强化“五大提升”:提升设施配套、饮水安全、农房风貌、绿化美化、乡风文明;推进“五大建设”: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稳步推进。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编制单位对各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进行先期设计。规划包括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和村民住房设计。规划编制重点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广泛听取基层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同时,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确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职责,完善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各司其职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并实行县级领导包示范村、建设部门包规划编制、综合部门包项目争取实施、乡村两级包群众发动的“四包”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乡村制定了农牧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农牧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制度,确保美丽乡村示范村面貌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庄亮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一般村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的“三化标准”。同时,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箱(池)、集中掩埋点,与农牧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三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牧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到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文明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立足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插花型”贫困片区扶持范围和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县的优势,坚持在资金整合、工作结合和力量耦合上做文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按照相关单位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确保各部门当年安排的涉农资金,优先考虑示范村,做到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014-2015年,共筹措资金1.84亿对各示范村及环境整洁村进行建设,其中,省市补助300万元,县财政专列610万元,部门整合17521万元,发动群众筹工筹劳400多万元,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二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既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又高质量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项目带动,夯实基础。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游牧民集中定居、扶贫开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业、民宗、水务、畜牧、交通、环林等项目资金,采取“各级财政投一些、整合项目靠一些、社会捐助帮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群众自己筹一些”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以产业培育、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谐创建、机制创新为重点,有序推进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2014-2015年,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定居点新增集中规模养殖示范小区12个,新建暖棚2106座22万平方米以上,扶持细毛羊舍饲养殖大户40户以上;新建农牧民住宅1900套,并对部分乡镇农牧民住房进行民族特色风格改造、集中供暖、供水、污水处理改造和垃圾处理场建设,铺设供暖管道5处3.3公里,架设农电线路3处3.7公里,全县牧民集中定居率已达到70%以上;对集中定居的农牧民实行社区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在已形成规模的农牧民住宅小区,配套便民服务中心5个,新建改建文化体育广场5个,修建集村委会办公、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卫生室为一体的办公场所3个;共购置小区垃圾桶140个、垃圾清运车1辆,新建垃圾处理池3处,改厕80座,清理“三堆”2.6万方;完成种植绿化苗木8.25万株、风景苗木5.62万株,种植草坪213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91%,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尽管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由于人居分散,农牧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牧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底子薄,基础差,资源共享不够;二是由于实际建设投入缺口大,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管理和维护上常常显得有心无力。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个别建设工作有所滞后。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学习借鉴其他县区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抓住关键点,对美丽乡村建设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一是突出民生优先,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和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二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积极推动农牧业结构升级,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抓实抓好;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抓好重点项目跟踪督查机制,步步跟踪,节节推进,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四是强化工作考核,严格按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进一步强化监督,确保顺利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汇报

根据县府办《关于印发县20xx年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电〔20xx〕7号)统一安排,分别从3月、9月起,各利用100天左右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两次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现我镇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聚焦项目谋划、开工、建设、投产、储备等环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上下联动,着眼提速提效,围绕工业类、乡村振兴类、城建及基础设施类、生态环境建设类等4大类项目开展攻坚,集中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以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助推生态宜居新高质量发展。力争上半年承担的16个县重点实施类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攻坚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动员阶段(上半年:4月28日前;下半年:8月20日—8月31日)。根据“百日攻坚”目标任务,将20xx年实施类重点项目作为攻坚对象,在全面梳理每个项目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具体责任人,细化阶段性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明确项目精准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

第二阶段,攻坚克难阶段(上半年:4月29日—6月30日;下半年:9月1日—11月30日)。强化服务意识,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当好精准服务的“店小二”、要素保障的“后勤部”,发挥好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等作用,全力解决项目建设和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实行项目工期倒排、督查倒逼、责任倒查,强力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开工、竣工、投产。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上半年:7月1日—7月15日;下半年:12月1日—12月15日)。“百日攻坚”行动结束后,各项目责任人要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报项目建设攻坚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要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将“百日攻坚”行动完成情况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一)立足“快、精、细”,打响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战。

1、各项目责任单位要立足于“快”。重点立足还未开工的新建项目,倒排工期,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快进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缩短工期,确保快建设、快竣工、快达效。

2、各项目责任单位要立足于“精”。一门心思抓服务、抓效能,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啃,找准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3、各项目责任单位要立足于“细”。在细节上下功夫,强化管理,各责任单位要具体抓落实,对任务再量化、再细化、再实化,项目责任人对项目进展、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等要了然于胸。

(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1、项目责任人要每周到项目现场督促项目进度,全面掌握项目情况,及时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项目分管领导汇报项目情况。

2、镇督查办每月汇总项目进展情况,并到现场实地查看,将项目的形象进度、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和解决问题等情况,每月以《督查通报》的形式,下发到每名项目负责人,做到项目进度一目了然。

3、每个季度末将组织全体责任人进行项目现场检查,听取现场汇报,检查情况将纳入日常考核。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责任单位要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坚持把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加强“百日攻坚”行动领导,严格落实领导包抓项目制度,各责任人及责任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进一步细化方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取得重大突破。

(二)密切配合,主动服务。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指导服务,按照“难事先办、急事特办、能快则快”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勇于承担责任,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对前期项目,抓紧完善项目资料,确保早开工、早建设;对在建项目,重点抓管理,严格制定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进度推进。各责任领导要深入一线,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三)强化督查,严格问责。建立重点工程项目滚动督导、即时调度机制,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项目建设攻坚工作办公室要严格按照每周到现场、每月出通报抓好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跟踪督办,确保“百日攻坚”行动期间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要加强项目宣传,充分利用播、电视、报刊、网格等媒体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宣传“百日攻坚”行动成果,宣传典型经验、先进单位和个人,努力形成凝心聚力抓项目、一心一意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村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汇报材料

土兴镇位于平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3.7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0个农业合作社,9236户36528人。近年来,土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壮大主导产业、狠抓基础配套、强化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工作方向。

土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聘请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规划。专业人员通过实地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调研,深度分析区域资源情况,科学编制了《土兴镇乡村振兴规划》,为土兴乡村振兴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明晰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生态优先、产村相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思路,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坚持产业优先,增强振兴动力。

一是精准定位抓产业。围绕“一核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全镇回引业主34人,组建专业合作社34个,规模流转土地2.6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发展水产1500亩,水果3000亩,巴药1800亩,蚕桑1200亩,建设平昌县青花椒主题公园1个,青花椒初加工厂8个,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二是利益联接促增收在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实贫困户现金、支农资金、业主投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折资等量化入股,建好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业主投入压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集体收入来源,实现贫困群众有增收、业主有效益、集体有收入。三是巩固提升促旅游。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抓产业的巩固提升转型发展,通抓基础、建特色,按照产旅结合的思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在华山、圣谕等村率先建成“1+6”综合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华山”民宿、麻花博物馆、土坯房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烧团鱼、平昌青花椒鸡、土兴麻花等特色美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坚持基础配套,夯实振兴保障。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改善路、水、电、网、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一是构建内畅外达的路网结构。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础上,加宽黑化土兴—钱家湾主干道,把土兴与县城、元山、五木、得胜、灵山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土兴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坚持规划引领、清单管理,2019年共加宽改造乡村公路51.2km,建设通组、入户道路56km。全镇“一轴三环”的路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物流方便快捷。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设。以双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各村同步开展小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骨干供水),实现95%的农户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吃上了安全自来水。三是抓牢电网升级改造。围绕15个村(居)委阵地、产业园区、村落组团等重要点位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现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用电保障。四是提升网络通讯。大力实施网络通信提升工程,完成电视网络户户通。五是强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镇实施易地搬迁402户,农村危房改造268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户,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建新252户,拆旧1200余户,各项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厕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截止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村配备保洁员,投资2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两个场镇和双桥水库上游污水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坚持有效治理,探索振兴路径。

一是筑牢一个堡垒。全镇探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配齐配强各村支部书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推行“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突出“两个作用”。推行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制定“九带头九不做”的党员公约,开展党员“亮比评”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管理作用,常态开展村民说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及《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三是建强三支队伍。即:党员干部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四个机制”。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实施决策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基础投入引导、市场发展投入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依法治理规范、乡风文明示范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创新机制确保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汇报

优秀作文推荐!xx村地处富阳市西端,东临渌渚江,紧挨23省道,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农户142户,总人口438人,耕地面积480亩,山林面积3600亩。20xx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人均收入元。20xx年被评为富阳市“百千”工程重点整治村、市生态村和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去年以来,xx村围绕“百千”工程重点整治村的工作重点,根据本村自然环境和村宅散落的特点,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高标准的村镇规划,建立了村宅中心区、商贸文化区、休闲健身功能区。首先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筹措资金11万元,先后拆除23户52间1720平方米的破旧房屋和乱搭乱建建筑物,拆除率100,同时加大“赤膊房”的整治力度,采取镇资助一点、村补助一点和农户自筹一点的.方式,完成22幢“赤膊房”的粉刷。其次是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4万元完成了xx至毛岭头长550米、宽7米的主干道铺浇,投资80万元,新建了1204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和村办公楼,投资12万元,安装路灯38盏、新建灯光篮球场和科普图书室,投资40余万元,疏浚沟渠、埋设污水管道2100米和道路护岸4125平方米,新建了生态公墓。目前全村道路纵横交错,沟渠排放通畅,供水、供电、通讯、电视、卫生等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

去年以来,村支两委会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工作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大力引进项目、资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成功引进了登城建材有限公司投资2900万元、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和投资500万元、年产石料300万吨的瑞富矿业有限公司,为村级公共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xx年度对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村支两委及时召开村民组长以上干部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对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征求到的各方面意见建议,结合本村实际,制订20xx年度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及时完善和制订各类议事制度,规范办事程序。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及时挖掘和培养年轻干部,充实后备力量。

三是加强经济建设,想方设法引进企业及资金,解决群众就业增收和壮大集体经济。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百千”工程整治建设后续工作,完善村道路两边绿化和沟渠砌坎、铺浇,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五是加强实事工程创建,着力解决村民饮用水问题,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汇报

7月8日下午,市乡村振兴办在市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召开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启动会议,市农业农村委黎而力副主任、市规划资源局王训国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市农业农村委相关处室领导就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推进计划及相关工作要求作部署,市规划资源局相关处室领导就做好第四批示范村村庄设计、建设方案报批等要求作部署。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规划资源局、第四批示范村所在街镇等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现就本次会议精神及本区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明确了第四批创建任务。7月6日,市乡村振兴办下发通知,明确了20xx年度即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全市共19个村,创建任务一个村的为闵行区、宝山区、松江区,创建任务两个村的为浦东新区、嘉定区、金山区和xx区,创建任务三个村的为奉贤区,崇明区最多,为五个村。我区今年入选的两个村分别为重固镇中新村和金泽镇岑卜村。

(二)明确了村庄设计工作要求。为持续提升示范村建设水平和整体显示度,市明确要推动建设工作“由数量到质量、由盆景到风景”转变,为此提出了“全面加强统筹谋划”、“严格把关村庄设计”、“扎实推进全域建设”、“着力培育发展机制”和“加强指导督促检查”等五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做好村庄设计工作的重要性。《通知》和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不设计、不实施”工作要求,按照导则规范开展村庄设计。会议明确示范村村庄设计成果于8月底前交区规划资源部门进行市区会审,并指出,会审不通过的村,暂停启动建设,继续开展设计优化,9月底前仍不能达到要求,取消示范村建设计划。

(三)明确了建设方案报批流程。示范村要制定详细建设方案,明确建设项目、实施内容、投资计划、时间节点,形成项目清单。会议要求各示范村项目清单要在8月底前提交区乡村振兴办审核,区级审核通过后报市乡村振兴办审核。其中特别强调了五方面的硬要求,分别是风貌设计不通过的、无产业用地的、无产业特色的、无社会主体参与的和不是全域实施建设的将不予通过。

(四)明确了创建工作时间节点。会议强调要求,第四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总的时间节点要确保在20xx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

我区20xx年度示范村申报评审,分别在1月27日、1月29日组织一办八组完成并通过区级评审,经区实施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圈阅同意2月底报市乡村振兴办,3月25日市乡村振兴办组织市级评审,我区共申报了7个村。经市领导审定,市级下达我区重固镇中新村和金泽镇岑卜村,对标对表市级要求,后续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和建设方案。首先,两个村均已开展村庄设计工作,其中,中新村村庄设计已较为成熟;岑卜村已经形成初稿,但限于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规划尚未通过,郊野单元规划尚未落地,实质性推进存在一定限制;其次,两个村虽已形成初步的建设方案,但对标市级工作要求,结合村庄设计方案需进一步完善;第三,关于项目清单,需结合建设方案完善,进一步梳理明确;第四,按照“产业用地确保不为零”和“规范和完善规证办理手续”等相关要求,两个村要确保落实产业用地,并办理产业用地转性手续以及涉及公服设施等建设项目用地手续的规范办理,确保用地合法合规和有效推进。

(一)强化主体责任。示范村建设,镇为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镇要建立工作专班,党政主要领导要协调所在镇各部门的力量,既要明确分管领导抓具体、抓落实,更要贯彻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从一开始就要整合包括党建工作、群众工作、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合力,决不能单打独斗。各村是示范村建设的主战场,更要充分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工作,重点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切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好建管并举的工作要求,做好长效管理。要广泛听取和积极采纳群众意见建议,引导村民参与建设、做好长效。

(二)加强工作指导。按照市级工作要求,近阶段,重点围绕村庄设计、建设方案完善和项目清单梳理等三方面的工作,重点形成区级职能部门的工作合力,主动跨前,加强工作指导。一是请区规划资源局加强指导村庄设计编制,完善村庄设计和完成区级审核工作,并争取市级部门指导,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编制、评审和市区会审工作;二是请区建管委、区水务局、区绿容局,加强路桥建设、水环境治理、环卫设施建设等建设项目的对接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落实落地和规范推进;三是请区委研究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和区民政局,就幸福社区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管理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前介入,加强工作指导;四是请区经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旅局等部门,加强乡村产业发展、农业招商和文旅产业的工作指导;五是请区卫健委、区体育局、区文旅局就农村卫生设施建设管理、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工作指导。

(三)明确时间节点。区乡村振兴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工作职能,要进一步对接市级部门,明确阶段性推进时间节点。要加强督导检查,对推进情况、存在问题、下阶段工作措施定期以专报形式报区领导小组。要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市级部门阶段性工作要求,及时向镇及区级职能部门发出工作提示。要针对相应的重点问题,及时提交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决策。

(四)疏通环节堵点。针对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用地手续办理、建设手续办理中存在的堵点,请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建管委形成推进路径,指导推进示范村建设,确保路径清晰、推进高效。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汇报字

目前,我县20xx年共有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8个,其中:州级示范村2个,分别为xx镇共和村甘溪自然寨、蓝田镇坪寨村曾家等自然寨。县级示范村6个,分别为高酿镇地良村、凤城街道南康村、邦洞街道赖洞村、坌处镇三门塘村、远口镇青云村、石洞镇槐寨村。

(一)规划设计。

州级示范村聘请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的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一方案两规划”和“一图一表一说明”,即试点工作方案、试点村庄规划、试点产业规划和一张规划图、一张项目表、一张说明书。两个示范村的规划设计已经“三审三改”,即县级初审(一改)—州级初审(二改)—州级评审(三改),今天将提交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一方案两规划”。

县级目前正在聘请第三方编制“一方案两规划”。

(二)项目实施。

目前,两个州级示范村仅实施两个项目(一村一个),其中:xx镇x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600万元,已完成项目设计;蓝田镇坪寨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250万元,正在进行项目设计。

1、资金困难。20xx年州级示范点建设资金,仅匹配了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无其他资金来源。在县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难以按照规划年度时间进行项目实施。

2、开工率低。规划了项目,没有资金实施,除东西部协作项目外,20xx年示范点规划的项目均未开工。导致示范点建设成效不明显。

1、加强项目申报。示范点按照规划设计项目分类向县级相关行业部门申报,争取部门的专项资金。县级相关行业部门要将资金和项目向示范点倾斜,全力支持我县州、县两级示范点建设工作。

2、加强政策宣传。要采取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乡村振兴和示范点建设的相关政策,发动和引导广大群众投入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中来,只有依靠群众力量才能快速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土兴镇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土兴镇位于平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3.7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0个农业合作社,9236户36528人。近年来,土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壮大主导产业、狠抓基础配套、强化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工作方向。

土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聘请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规划。专业人员通过实地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调研,深度分析区域资源情况,科学编制了《土兴镇乡村振兴规划》,为土兴乡村振兴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明晰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生态优先、产村相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思路,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坚持产业优先,增强振兴动力。

一是精准定位抓产业。围绕“一核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全镇回引业主34人,组建专业合作社34个,规模流转土地2.6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发展水产1500亩,水果3000亩,巴药1800亩,蚕桑1200亩,建设平昌县青花椒主题公园1个,青花椒初加工厂8个,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二是利益联接促增收在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实贫困户现金、支农资金、业主投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折资等量化入股,建好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业主投入压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集体收入来源,实现贫困群众有增收、业主有效益、集体有收入。三是巩固提升促旅游。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抓产业的巩固提升转型发展,通抓基础、建特色,按照产旅结合的思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在华山、圣谕等村率先建成“1+6”综合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华山”民宿、麻花博物馆、土坯房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烧团鱼、平昌青花椒鸡、土兴麻花等特色美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坚持基础配套,夯实振兴保障。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改善路、水、电、网、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一是构建内畅外达的路网结构。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础上,加宽黑化土兴—钱家湾主干道,把土兴与县城、元山、五木、得胜、灵山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土兴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坚持规划引领、清单管理,20xx年共加宽改造乡村公路51.2km,建设通组、入户道路56km。全镇“一轴三环”的路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物流方便快捷。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设。以双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各村同步开展小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骨干供水),实现95%的农户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吃上了安全自来水。三是抓牢电网升级改造。围绕15个村(居)委阵地、产业园区、村落组团等重要点位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现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用电保障。四是提升网络通讯。大力实施网络通信提升工程,完成电视网络户户通。五是强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镇实施易地搬迁402户,农村危房改造268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户,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建新252户,拆旧1200余户,各项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厕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截止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村配备保洁员,投资2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两个场镇和双桥水库上游污水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坚持有效治理,探索振兴路径。

一是筑牢一个堡垒。全镇探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配齐配强各村支部书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推行“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突出“两个作用”。推行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制定“九带头九不做”的党员公约,开展党员“亮比评”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管理作用,常态开展村民说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及《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三是建强三支队伍。即:党员干部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四个机制”。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实施决策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基础投入引导、市场发展投入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依法治理规范、乡风文明示范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创新机制确保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各位领导,土兴镇乡村振兴工作在起步中摸索,在探索中前进,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华山村也被县委政府确定为全县精准脱贫的示范村、改革创新的示范村、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副省长汤洪波、尧斯丹等领导先后到村指导;接受了国家财政部、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多个党政部门检查和调研;20xx年土兴镇将积极申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同步抓好华山村、龙池村、宇皇村、郭寺村、农科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奋力推进土兴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汇报

xxx村位于xxx镇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571平方公里,辖区内林业、温泉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20亩、山地面积13275亩。下辖村小组7个,户籍人口425户1859人。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党员55人。xxx村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于20xx年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整村脱贫退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96人,已脱贫61户189人,20xx年预脱贫4户7人。

xx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以脐橙产业为产业基础,采取农旅结合模式,以观光、旅游、采摘为市场导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休闲、文旅向融合的现代化xxx村。

(一)持续改造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xxx村于20xx年通过了全县的环境卫生整治验收,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xxx村通过组建农村五老顾问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等一组两会,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护,并率先在杉树下小组、西湖小组试点,通过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参与改善人居环境。

(二)在产业兴旺上破难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xxx村地处山区,主要产业为脐橙种植,其中大多数树龄达到10年以上,符合精品果园打造模式,为进一步拓宽农户致富渠道,xxx村计划在山顶上打造xxx村西湖生态文明示范点,该点计划采取农旅结合模式,通过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消费模式,致力打造乡村生态果园旅游观光业,目前该点正在规划设计阶段;二是xxx村还存在一部分沼泽田荒芜,为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宽村民致富渠道,xxx村计划通过流转土地,对连片的荒芜沼泽田统一承包,根据地理条件,发展龙虾养殖业,目前已连片整理土地20多亩,下一步将对外发包。

(三)创新致富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就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完整的产业链,在西湖新村建设xxx村基层组织创业园,该创业园占地面积21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6平方米,建设三层,内设客房10套、大堂、餐饮服务中心等设施。创业园营业后可增加就业服务岗位20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房贫困户就近就业,加之紧邻xxx村包村就业脱贫车间,进一步拓宽贫困户致富渠道。目前该项目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

(四)孝老食堂,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xxx村西湖新村共有农户70户农户居住,目前都为老人在家带小孩,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全村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助老氛围。xxx村计划在农家书屋旁边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含孝老食堂),该点占地面积248平米,内设图书屋、孝老食堂、活动室、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室等设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该项目正在招投标。

xxx村将继续结合实际,多点谋划,着力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汇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xx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同志到岗后,秉持乡村振兴试点先行、先建先试的原则,以“党建+”为引擎,依托xx村毗邻交通干线区位优势,创建“特色产业+环境治理+乡村旅游”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助力xx村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

驻村第一书记何xx到岗后,积极探索“党建+”模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一是助力集体经济“牛”起来。xx村在县委、县政府以及镇党委的帮助下,获取财政投资450万元购买了154头品种优良的西门塔尔肉奶皆用基础母牛,通过三户联保、个人租养的方式,在xx村试行规模化养殖,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二是盘活村集体经济资产。针对村集体经济所有大棚无人承种的问题,现由村党支部统领,村集体经济牵头,驻村工作队配合,对无人承包的大棚进行包种,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引入新品种进行种植试验。三是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新业态。xx村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等赴xx镇xx羊驼养殖基地调研羊驼养殖产业,该基地采取“企业+嘎查集体+牧户”模式,并引导有意愿牧户积极发展羊驼产业,带动牧民群众稳定增收。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在xx村发展羊驼养殖的可行性研究。

立足xx村现实情况,第一书记到岗后强力提升村容村貌、整治环境卫生、打造美丽乡村。一是打造“花海新世界、多彩xx村”。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驻村第一书记推动村党支部,采取分期分步实施的方式,立足20xx年春季美好时节和xx村地域特点,划定试验区,通过种植耐寒、耐旱、花期长、造价低的花卉品种以及经济类农作物,形成沿路有花带、村内有花海的局面。二是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改善人居环境。以村党支部为引领,组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卫生评比小分队及保洁员队伍三支力量,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奖罚机制,促进村民自觉维护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三是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和美丽乡村项目奖助资金,在年内开展村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实施亮化工程、修建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

自治区财政厅派驻第一书记到岗后,联合市、县级财政部门,扎扎实实开展包联帮扶活动。一是自治区财政厅主动向xx村爱心公益超市捐赠的米面40袋、防寒大衣10件等物品,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帮助。二是驻村第一书记协调xx市财政部门和xx县民政部门为村委会建设玻璃门楼,现工程已经完工,加强了村委会的阵地建设。三是针对村内文化娱乐设施不足的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县财政局为xx村捐赠了包括报刊架、文件柜、图书、音响等总价值约一万五千元的办公、文化用品,健全了村文化活动室的设施设备。四是针对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办公设备缺少的情况,xx县财政局为村党支部捐赠电脑两台以及打印机一台,有效解决了办公效率低下的问题。

xx村驻村工作队到岗后,做到认真履职,扎根基层,团结村两委,推动xx村工作有序开展。一是走村入户开展调查。驻村第一书记对xx村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老党员户等进行入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期望。二是健全村两委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推动xx村重新选举了xx村、昌海村、郭三牛村三个自然村村长,设立了村党支部委员两名。三是严肃政治生活。村党支部成员一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要求,组织生活会等按要求定期开展。四是完善制度规范。驻村第一书记起草制定了《20xx年xx村党支部工作计划暨乡村振兴工作年度计划》《xx村文化活动室管理使用制度》《xx村村规民约》等一系列制度性规范,使xx村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经济发展趋向常态化、长效化。五是加强宣传教育。运营“xx县xx镇xx村村民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宣传xx村党建、村规民约等信息。六是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为保障乡村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规范运行,驻村第一书记推动xx村实现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利用方便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汇报

10月14日下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春华到书院镇调研“家站点”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人事代表工委、农业与农村工委和书院镇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田春华一行来到书院镇路南村村委会,现场调研路南村人大代表联系点建设情况。田春华认真察看联系点场地、设施布置情况,仔细询问联系点活动开展和相关制度建设情况。近年来,书院镇人大坚持“建、管、用”原则,不断深化“家站点”规范化建设,形成了“1+1+20”的“家站点”平台网络,有效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有力推动镇人大工作深入开展。

随后,田春华一行前往书院镇外灶村调研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推进情况。当前,外灶村正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品质提升、彰显风貌特色,深度挖掘“科创田园、花香外灶”的乡村文化内涵,做优生态提升农村“颜值”、培育乡风提升人文内涵、产业升级提升发展活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田春华认真听取外灶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划介绍,参观外灶村产业引进、生态治理、项目建设等情况,听取书院镇相关负责同志工作汇报,并与大家座谈交流。

田春华充分肯定书院镇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书院镇“家站点”平台建设有成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有特色。要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用足用好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资源,不断提高服务保障代表履职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提升代表履职成效。要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做优做实全镇“家站点”平台,对标对表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建设、打造特色,促进书院镇“家站点”平台提质增效。要抓住有利机遇,进一步提升乡村形象、健全功能,统筹考虑乡村经济发展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用好各类资源禀赋,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不断促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让书院乡村产业更强、生态更美、农民更富。

乡村振兴示范村方案

为深入贯彻全面推进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建设,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战斗集体和发展各项事业的带头人,保证农村提前五年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上级要求,制定本规划。

按照先进性教育重要思想的要求,以三级联创基层组织党建为总抓手,求实创新,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在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中,将更加注重自身建设,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和干部党员的能力建设为动力。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第一要务,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继承好传统,创造新经验,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1、重视思想建设,打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长久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根基。

(1)开展理论教育,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学习教育,作为党课和组织生活主题内容,量化考核措施,做到常学不懈,,通过理论学习教育,统一思想,力求达到学与做,说与干,知与行的有效统一,并把理论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党性实践活动。

(2)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把理论教育和政策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对干部党员进行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教育,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树立党员的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观,从思想保证党的方针在广大农村的贯彻和执行。

(3)开展先进行教育,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规定的方法,步骤,程序要求,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当前工作为目标,扎实搞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着重解决好深入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发展能力,激励党员创业,保障党员权利。

2、突出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执政兴业的能力。

(1)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定,坚持不懈的把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党员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发展能力,服务能力,带动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力争用3至5年期限时间使其综合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工作方法等分别有明显提高,增强和改进。

(2)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育方式,把集中培训与实践考察问题探讨,与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与实践检验,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学习结合起来,把基础理论培训,素质提升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3、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工作这队伍建设。

(1).配强社区领导班子.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采取上派.下选.内育.外聘等形式.多渠道选贤任能,选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特别要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富力强的干部担任社区组织负责人,逐步改善社区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2)搞好对社区党组织成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把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纳入整个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2、及时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创新。

村民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村组居民的动态情况。

(2)继续落实党内关怀机制,继续联系帮扶特困党员家庭,从思想、精神、物质上进行帮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改善生活。认真落实党龄在55岁以上老党员、特困党员、80岁以上老人的春节慰问,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3)做好我村公共服务的项目落实和社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监督、检查、评议的原则,确保项目的落实实施和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4)切实落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改善农户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宜居感、舒适感、美化感。

(6)全方位落实富民惠民政策,抓好医疗、养老、卫生、教育等各项政策性补助的全面落实。全方位增加农户收入。

(7)组织巡逻,要做好安排人员管理和规范,真正发挥维护群众生产和生活安全的作用。

(8)建立健全面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对群众对宣传做好房屋安全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3、继续落实上级党总支统一布署,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各项党建活动。

(1)是加强党支部宣传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3)按照上级工作部署,风清气正抓好20xx年支部及村委会的工作。

(4)是积极开展读“红色经典”读书活动,构建学习型党组织。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坚决按照上级党总支的要求,以坚定、成熟、稳健的步伐,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每一个党员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为我村的更快更好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汇报

xx村地处富阳市西端,东临渌渚江,紧挨23省道,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农户142户,总人口438人,耕地面积480亩,山林面积3600亩。20xx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人均收入元。20xx年被评为富阳市“百千”工程重点整治村、市生态村和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去年以来,xx村围绕“百千”工程重点整治村的工作重点,根据本村自然环境和村宅散落的特点,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高标准的村镇规划,建立了村宅中心区、商贸文化区、休闲健身功能区。首先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筹措资金11万元,先后拆除23户52间1720平方米的破旧房屋和乱搭乱建建筑物,拆除率100,同时加大“赤膊房”的整治力度,采取镇资助一点、村补助一点和农户自筹一点的方式,完成22幢“赤膊房”的粉刷。其次是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4万元完成了xx至毛岭头长550米、宽7米的主干道铺浇,投资80万元,新建了1204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和村办公楼,投资12万元,安装路灯38盏、新建灯光篮球场和科普图书室,投资40余万元,疏浚沟渠、埋设污水管道2100米和道路护岸4125平方米,新建了生态公墓。目前全村道路纵横交错,沟渠排放通畅,供水、供电、通讯、电视、卫生等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

去年以来,村支两委会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工作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大力引进项目、资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成功引进了登城建材有限公司投资2900万元、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和投资500万元、年产石料300万吨的瑞富矿业有限公司,为村级公共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xx年度对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村支两委及时召开村民组长以上干部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对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征求到的各方面意见建议,结合本村实际,制订20xx年度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及时完善和制订各类议事制度,规范办事程序。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及时挖掘和培养年轻干部,充实后备力量。

三是加强经济建设,想方设法引进企业及资金,解决群众就业增收和壮大集体经济。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百千”工程整治建设后续工作,完善村道路两边绿化和沟渠砌坎、铺浇,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五是加强实事工程创建,着力解决村民饮用水问题,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乡村振兴示范村方案

结合我乡实际扭住传统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两大产业发展。

(一)种养殖业合理调整。在对现有的传统种养殖业巩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种养殖业合理布局和调整,因地制宜稳妥推进相关种养殖业的品种淘汰和换代,同时,重视同质化发展的影响,根据产业布局、阴山阳坡等地理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引进适合本地方发展的其他品种,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年内重点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加强电商平台综合利用,建立以合作社,小规模连片联户经营方式,推进种养殖业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提升种养殖品质,推进农副产品的价值转化。

(二)重视农副产品安全。以“绿色、安全”为种养殖要求,发展好生态种养殖。大力推进农技服务,提高种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在抗病虫害、品质保证、品牌建立上不断提升。年内重点计划: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农技培训,并依托“扶贫在线”科技咨询和驻村工作队农技服务进一步实现农技帮扶全能全时体系建设。

(三)推进乡村旅游提升。着力巩固藏寨的乡村旅游发展成果,通过服务、管理质量提升,促使藏寨的旅游接待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增强藏寨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挖掘各村寨的文化元素,建立以藏寨为中心的乡乡村旅游线,逐步丰富乡域内乡村旅游业态,加大农副产品的价值转化,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嘉绒五屯文化的特色,不断增加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文旅广度融合。年内重点计划:利用藏寨4a升5a契机,进一步强化乡村旅游规范建设,推进摊位整治、风貌提升、接待能力、基础设施等提档升级,积极探索具有辨识度的旅游农副产品;联合县级相关部门合力推进村九龙湖“天空之眼”度假营地建设,逐步乡三个村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工中,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乡风文明,促进二者联动协调互补发展,整体提升乡宜居宜业的发展水平。

(一)做好乡域生态管理。切实落实好河长工作制度,管控好辖区内水源地和水功能区,保护好辖区内河道、沟渠的设施,严控污染;以村为单位,依托林业管护员、草管员等公益性岗位,职责认领到位,管护划分到位,巡逻落实到位,管理好乡一方水土。年内重点计划:建立起全乡生态管理监管体系,强化管护责任、职责、整改、追究等环节,从管的到向管的好转变。

(二)激发乡风文明实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教育引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大力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孝为先、善为上、和为贵、俭为美”道德情操,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遏制婚丧嫁娶高额礼金、乱办酒席、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年内重点计划:引导各村进一步结合乡村振兴要求修订村规民约,增强村规民约的时代特征和现实约束力;引导各村进一步规范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判团等道德评价组织;充分利用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以传统节庆为依托大力发展村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同时,强化辖区派出所和驻村工作组监管防控,防止群众活动被外来非法组织等利用。

深入推进乡村善治,强化党支部核心地位,提升村委会办事能力,大力弘扬法治理念,提高德治水平,营造清明、活力、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强化支部领导作用。深入推进基层党建,进一步巩固党支部核心地位,强化党支部在村内重大事项、对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健全乡村党组织运行规则、议事决策程序、严实落地“三会一课”和党员“思想体检”“积分评星”“先锋公约”等制度,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政治力、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年内重点计划:乡党委进一步强化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学习,充分提升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进一步通过“三分类三升级”加强党支部建设,对在外流动党员加强管理。

(二)完善村民自治体系。进一步规范引导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快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充分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一定两议三监督”,积极试点推行“一肩挑”。年内重点计划:强化村主任学习提升,着力后备干部发现培养,持续推进廉洁教育,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

(三)大力弘扬法治理念。积极推进法律进村,加大涉农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提高村民群众学法用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健全农村依法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化预防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建立起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司法所和乡人民政府,在矛盾调解、社区矫正、治安防控、打击黑恶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年内重点计划:利用“农民夜校”、“两联一进”、村内节庆等活动平台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司法所和乡人民政府联合工作能力,建立起联防联控、共管共治体系。

(四)积极推进农村德治。依托“孝、善、和、俭”理念,深入实施道德建设工程,正确引导和发挥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党员、妇女等对象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性,为农村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服务开展和公益事业建设发挥协商协调等作用。年内重点计划:把各村登高望重人员充实到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判团建设中,进一步引导建立良好德治环境。

通过解决村民实际关切,积极落实好民生保障政策,让村民有紧急救助,无后顾之忧,充分彰显党和政府关心关怀,提升幸福指数。

(一)大力巩固脱贫成果。按照户脱贫、村退出的指标,全面做好全乡脱贫攻坚成果巩;继续开展好“回头看,回头帮”确保收入达到当年国家现行标准,同时确保脱贫户的增收路径扎实,增收途径多样。年内重点计划:顺利完成5户20人脱贫;对20xx年以来的脱贫户和退出的贫困村加强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致富能力;进一步建设“四好村”和集体经济建设,实现村集体发展的实力提升。

(二)筑牢基本保障基础。继续加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征缴,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动态调整;在政策支撑下加大对高龄人员、残疾人、优抚对象、特困人员的关爱关怀,运用好大病二次救助、民政临时救助等措施,发挥在危急时刻的民生救助作用。年内重点计划:进一步加强基本保障的动态监控调整,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指导村民利用基本保障政策扶忧解困。

(三)着力解决群众关切。切实关注全乡群众的教育、健康、就业等切身问题。落实好教育政策,确保全乡适龄儿童100%入学,确保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民健康工作做实做细,在推进健康教育,医疗报销政策解释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引导村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和招聘宣传力度,通过就业政策带东富余劳动力就业。年内重点计划:强化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入学,落实好教育、健康等扶助政策;联合就业职能部门,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和招聘公告的发布,落实好就业政策,建立起推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乡村特点,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实际,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以便民利民富民为要求,着力做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乡村旅游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入库、申报和建设。年内重点计划:增强藏寨通行能力,建设藏寨的东入口和西出口,缓解旅游车辆的通行压力和行车安全;逐步解决藏寨夜间照明和给排水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配合完成“天空之眼”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村通村入户道路的病害治理,确保村民通行安全;同时,进一步完成好落地项目建设。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汇报

xx村位于xx镇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571平方公里,辖区内林业、温泉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20亩、山地面积13275亩。下辖村小组7个,户籍人口425户1859人。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党员55人。xx村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于20xx年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整村脱贫退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96人,已脱贫61户189人,20xx年预脱贫4户7人。

x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以脐橙产业为产业基础,采取农旅结合模式,以观光、旅游、采摘为市场导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休闲、文旅向融合的现代化xx村。

(一)持续改造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xx村于20xx年通过了全县的环境卫生整治验收,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xx村通过组建农村五老顾问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等一组两会,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护,并率先在杉树下小组、西湖小组试点,通过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参与改善人居环境。

(二)在产业兴旺上破难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xx村地处山区,主要产业为脐橙种植,其中大多数树龄达到10年以上,符合精品果园打造模式,为进一步拓宽农户致富渠道,xx村计划在山顶上打造xx村西湖生态文明示范点,该点计划采取农旅结合模式,通过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消费模式,致力打造乡村生态果园旅游观光业,目前该点正在规划设计阶段;二是xx村还存在一部分沼泽田荒芜,为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宽村民致富渠道,xx村计划通过流转土地,对连片的荒芜沼泽田统一承包,根据地理条件,发展龙虾养殖业,目前已连片整理土地20多亩,下一步将对外发包。

(三)创新致富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就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完整的产业链,在西湖新村建设xx村基层组织创业园,该创业园占地面积21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6平方米,建设三层,内设客房10套、大堂、餐饮服务中心等设施。创业园营业后可增加就业服务岗位20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房贫困户就近就业,加之紧邻xx村包村就业脱贫车间,进一步拓宽贫困户致富渠道。目前该项目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

(四)孝老食堂,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xx村西湖新村共有农户70户农户居住,目前都为老人在家带小孩,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全村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助老氛围。xx村计划在农家书屋旁边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含孝老食堂),该点占地面积248平米,内设图书屋、孝老食堂、活动室、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室等设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该项目正在招投标。

xx村将继续结合实际,多点谋划,着力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土兴镇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土兴镇位于平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3.7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0个农业合作社,9236户36528人。近年来,土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壮大主导产业、狠抓基础配套、强化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工作方向。

土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聘请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规划。专业人员通过实地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调研,深度分析区域资源情况,科学编制了《土兴镇乡村振兴规划》,为土兴乡村振兴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明晰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生态优先、产村相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思路,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坚持产业优先,增强振兴动力。

一是精准定位抓产业。围绕“一核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全镇回引业主34人,组建专业合作社34个,规模流转土地2.6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发展水产1500亩,水果3000亩,巴药1800亩,蚕桑1200亩,建设平昌县青花椒主题公园1个,青花椒初加工厂8个,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

二是利益联接促增收在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实贫困户现金、支农资金、业主投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折资等量化入股,建好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业主投入压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集体收入来源,实现贫困群众有增收、业主有效益、集体有收入。

三是巩固提升促旅游。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抓产业的巩固提升转型发展,通抓基础、建特色,按照产旅结合的思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在华山、圣谕等村率先建成“1+6”综合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华山”民宿、麻花博物馆、土坯房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烧团鱼、平昌青花椒鸡、土兴麻花等特色美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坚持基础配套,夯实振兴保障。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改善路、水、电、网、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一是构建内畅外达的路网结构。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础上,加宽黑化土兴—钱家湾主干道,把土兴与县城、元山、五木、得胜、灵山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土兴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坚持规划引领、清单管理,2019年共加宽改造乡村公路51.2km,建设通组、入户道路56km。全镇“一轴三环”的路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物流方便快捷。

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设。以双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各村同步开展小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骨干供水),实现95%的农户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吃上了安全自来水。

三是抓牢电网升级改造。围绕15个村(居)委阵地、产业园区、村落组团等重要点位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现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用电保障。

四是提升网络通讯。大力实施网络通信提升工程,完成电视网络户户通。

五是强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镇实施易地搬迁402户,农村危房改造268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户,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建新252户,拆旧1200余户,各项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

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厕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截止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村配备保洁员,投资2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两个场镇和双桥水库上游污水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坚持有效治理,探索振兴路径。

一是筑牢一个堡垒。全镇探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配齐配强各村支部书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推行“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突出“两个作用”。推行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制定“九带头九不做”的党员公约,开展党员“亮比评”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管理作用,常态开展村民说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及《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三是建强三支队伍。即:党员干部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四个机制”。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实施决策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基础投入引导、市场发展投入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依法治理规范、乡风文明示范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创新机制确保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各位领导,土兴镇乡村振兴工作在起步中摸索,在探索中前进,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华山村也被县委政府确定为全县精准脱贫的示范村、改革创新的示范村、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副省长、尧斯丹等领导先后到村指导;接受了国家财政部、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多个党政部门检查和调研;2020年土兴镇将积极申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同步抓好华山村、龙池村、宇皇村、郭寺村、农科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奋力推进土兴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汇报

目前,我县20xx年共有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8个,其中:州级示范村2个,分别为xx镇共和村甘溪自然寨、蓝田镇坪寨村曾家等自然寨。县级示范村6个,分别为高酿镇地良村、凤城街道南康村、邦洞街道赖洞村、坌处镇三门塘村、远口镇青云村、石洞镇槐寨村。

(一)规划设计。

州级示范村聘请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的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一方案两规划”和“一图一表一说明”,即试点工作方案、试点村庄规划、试点产业规划和一张规划图、一张项目表、一张说明书。两个示范村的规划设计已经“三审三改”,即县级初审(一改)―州级初审(二改)―州级评审(三改),今天将提交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一方案两规划”。

县级目前正在聘请第三方编制“一方案两规划”。

(二)项目实施。

目前,两个州级示范村仅实施两个项目(一村一个),其中:xx镇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600万元,已完成项目设计;蓝田镇坪寨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250万元,正在进行项目设计。

1、资金困难。20xx年州级示范点建设资金,仅匹配了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无其他资金来源。在县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难以按照规划年度时间进行项目实施。

2、开工率低。规划了项目,没有资金实施,除东西部协作项目外,20xx年示范点规划的项目均未开工。导致示范点建设成效不明显。

1、加强项目申报。示范点按照规划设计项目分类向县级相关行业部门申报,争取部门的专项资金。县级相关行业部门要将资金和项目向示范点倾斜,全力支持我县州、县两级示范点建设工作。

2、加强政策宣传。要采取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乡村振兴和示范点建设的相关政策,发动和引导广大群众投入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中来,只有依靠群众力量才能快速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

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汇报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1、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情况。20xx年-20xx年,省上确定我县x村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

2、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情况。20xx年,省上确定我县x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xx年,省上确定我县x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xx年,省上确定我县6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

3、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沿路沿线和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20xx—20xx年,我县确定x村8个村为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工作力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上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7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程项目要求,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有关乡镇、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政府指导,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点、干部驻点”工作制度,联点挂项、包村包户,绩效管理,全方位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适时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通过观摩学习,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查推进,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县情,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会议讨论,组织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后,确定了美丽乡村“555”推进计划,即加强“五大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庄道路、乱堆乱放、河道沟坝;强化“五大提升”:提升设施配套、饮水安全、农房风貌、绿化美化、乡风文明;推进“五大建设”: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稳步推进。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编制单位对各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进行先期设计。规划包括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和村民住房设计。规划编制重点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广泛听取基层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同时,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确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职责,完善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各司其职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并实行县级领导包示范村、建设部门包规划编制、综合部门包项目争取实施、乡村两级包群众发动的“四包”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乡村制定了农牧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农牧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制度,确保美丽乡村示范村面貌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庄亮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一般村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的“三化标准”。同时,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箱(池)、集中掩埋点,与农牧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三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牧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到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文明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立足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插花型”贫困片区扶持范围和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县的优势,坚持在资金整合、工作结合和力量耦合上做文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按照相关单位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确保各部门当年安排的涉农资金,优先考虑示范村,做到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0xx-20xx年,共筹措资金1.84亿对各示范村及环境整洁村进行建设,其中,省市补助300万元,县财政专列610万元,部门整合17521万元,发动群众筹工筹劳400多万元,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二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既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又高质量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项目带动,夯实基础。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游牧民集中定居、扶贫开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业、民宗、水务、畜牧、交通、环林等项目资金,采取“各级财政投一些、整合项目靠一些、社会捐助帮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群众自己筹一些”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以产业培育、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谐创建、机制创新为重点,有序推进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20xx-20xx年,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定居点新增集中规模养殖示范小区12个,新建暖棚2106座22万平方米以上,扶持细毛羊舍饲养殖大户40户以上;新建农牧民住宅1900套,并对部分乡镇农牧民住房进行民族特色风格改造、集中供暖、供水、污水处理改造和垃圾处理场建设,铺设供暖管道5处3.3公里,架设农电线路3处3.7公里,全县牧民集中定居率已达到70%以上;对集中定居的农牧民实行社区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在已形成规模的农牧民住宅小区,配套便民服务中心5个,新建改建文化体育广场5个,修建集村委会办公、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卫生室为一体的办公场所3个;共购置小区垃圾桶140个、垃圾清运车1辆,新建垃圾处理池3处,改厕80座,清理“三堆”2.6万方;完成种植绿化苗木8.25万株、风景苗木5.62万株,种植草坪213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91%,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尽管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由于人居分散,农牧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牧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底子薄,基础差,资源共享不够;二是由于实际建设投入缺口大,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管理和维护上常常显得有心无力。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个别建设工作有所滞后。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学习借鉴其他县区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抓住关键点,对美丽乡村建设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一是突出民生优先,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和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二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积极推动农牧业结构升级,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抓实抓好;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抓好重点项目跟踪督查机制,步步跟踪,节节推进,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四是强化工作考核,严格按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进一步强化监督,确保顺利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汇报

优秀作文推荐!根据《20xx年度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今年我镇xx村xx为xx县20xx年度新农村建设点,涉及农户57户260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和“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我镇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现将我镇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宣传发动,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层层级级召开了动员会,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义,宣讲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的政策,动员全体村民广泛参与整治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成为整治工作的主体,在思想上、认识上和行动上达到高度统一,形成了全民参与和人人动手的.工作局面。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经镇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由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这项工作,由镇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xx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村“两委”班子把整治工作列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村点理事会负责对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了村民整治工作各项制度,制定了卫生管理实施办法。

1、抓好环境整治推进示范点发展升级。

按照“五年治理、三年攻坚、首年大见成效”的总体部署,通过对围塘里示范点进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对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形成风格协调一致、外形新颖靓丽的秀美村庄,进一步改善xx村围塘里生产条件和居住条件,使农村成为“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农民幸福家园。

2、加快产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结合精准扶贫,按照“区块布局、柑橘为主、多元发展”的整体思路,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大力发展辣椒、葛根、黄姜、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生态农业,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