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设备管理制度(汇总18篇)

时间:2023-12-24 18:01:30 作者:温柔雨

规章制度能够避免工作中的混乱和不公,维护团队的和谐和秩序。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规章制度的疑问或困惑,欢迎阅读以下范文,或与我们进行交流。

设备管理制度

1.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热情礼貌接待来访者,认真检查身份证件,做好校外人员进出登记工作,若被访者不在校要谢绝来访,严格控制闲杂人员及推销人员进入校园。

3.维持校门秩序,禁止大门口停放车辆,严禁机动车从学校大门进出,外单位机动车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校园,提醒学生自行车进出校门要推行。

4.携运物资和贵重物品出校门要检查,验证、核实出门证或付款收据等信息后才可放行,并做好相应记录。

5.规定在校时间内,学生进出一律验证请假手续并登记,及时反馈当天学生迟到及其他异常情况,未经允许学生不得出校门。

6.除学校规定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外,校门必须随时保持在关闭状态。

7.做好门前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主动了解情况,对滋事人员要及时制止,对学生进行保护;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有紧急情况立刻向“110”报警。

8.负责校门口卫生保洁工作,搞好室内卫生,着装整洁规范,举止得体。

9.及时、准确做好信件和报刊杂志的收发工作,校级领导的报刊、信函等要直送领导办公室;汇款、邮包、重要信函要登记备案,保管好师生员工及家长委托的临时存放物品。

10.晚上放学后以及节假日检查关闭办公楼、教学楼门窗和水电,按时开启学校警报设施,做好夜间安全巡视工作,注意火警、防盗、急救等紧急事态现场处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设备管理制度

1、为了规范我公司海外市场的设备管理,保证各作业项目设备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钻井工程公司所有海外作业项目。

3、各级设备组织应按照公司海外项目的统一部署开展各项工作,各级设备管理组织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处理有关部门的设备管理业务,并承担一定责任。

公司经理

主管经理

分公司主管经理公司装备管理部

分公司装备管理办项目经理

项目组设备管理人员

平台经理

机械师、电器师

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所辖区块作业队伍各项设备管理工作。

2、项目组设备管理人员: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具体负责各项设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负责落实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建立所辖区块实物台帐,并进行实时管理;审核及上报设备购置、维修计划和长期配件购置计划;熟悉当地设备服务网点和配件供应商,负责物料采购和服务厂家的协调工作;每月收集、审核、上报各作业队设备运转综合月报和存在问题,重大问题即时汇报;每月组织对各作业队进行设备检查和考核,监督整改落实,按季度将检查情况向国内汇报;与甲方沟通在设备配置或使用中存在的重大分歧。

3、平台经理:全面负责本作业队的设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组织设备检查、整改工作和完井设备鉴定工作;监督检查各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资料填写、记录工作;负责相关资料的上报工作;组织制定并上报设备维修计划和物料购置计划;协调处理与甲方在设备配置或使用中存在的分歧。

4、机械师、电器师:做好所辖设备的巡检、周检和完井设备鉴定工作;按照合同规定、甲方合理要求和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和完善设备;具体负责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及设备资料的填写记录工作;提前制定易损件及耗料的采购计划;负责对外籍雇员岗位操作的培训与监督工作;负责库房管理,包括库房物料总清单、入库料单、出库料单的填写更新工作;机械师负责所在作业队的设备台帐管理和相关设备资料管理(包括资料台帐管理)。

1、机械师、电器师每天进行三次巡回检查,即早、中、晚各一次,要按照公司《巡回检查制度》规定的检查路线和项点进行仔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良好状态,杜绝走马观花。

2、对于说明书上明确规定检查调整周期的部件或部位,机械师、电器师严格遵照执行。

3、由平台经理、带班队长、机械师、电器师、司钻组成设备管理小组,每周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问题汇总分析,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在保证日费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时间整改。

4、在下套管、起放井架等关键操作前,平台经理要组织机械师、电器师对绳头固定、大绳、刹车机构、井架及附件、动力机进行严格检查,若存在问题,必须待问题解决后才能作业,防止发生设备事故或因设备导致其它事故。

5、每口井在完井前平台经理要组织本队的完井设备鉴定工作,并填写完井设备鉴定单,即时上报分公司装备管理办,并根据设备状况提前做出更换、修理或整改计划,在搬安期间合理安排时间检修或更换设备,保证开钻后设备的连续运转。

6、坚持强制保养:油品使用要严格遵循设备说明书规定的用油品牌、用油等级和换(注)油周期;油滤器根据说明书规定的更换周期强制更换,杜绝清洗再用,空滤器根据说明书规定清洁或更换。

1、建立库存料台帐和进出库物料登记,及时更新、填写。

2、井队库房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耗料和易损件,特别是那些须从国内组织或从第三国进口的物料,每次完井要盘点库房,更新库房料单,并提前制定下口井所需的、在当地购置的物料清单,报批后由项目组在当地组织;须从国内组织或从第三国进口的物料必须提前3个月做计划,由国内或项目组组织。

3、井队在备件选择上应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不仅要考虑备件成本,同时要考虑因更换配件而造成的日费损失和劳动投入。在性价比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一般选择高质量配件,购买国产配件时一定要选择优质产品。

4、物料要摆放整齐有序,隔仓编码,便于查找;注意防潮、防锈、防老化:在高温的环境里,橡胶件要专门存放在装有空调的库房内,防止橡胶件受热加速老化;在潮湿地区,长期存放的金属部件表面要涂黄油防锈,室外存放的部件要上盖下垫,防止锈蚀。

5、易损件要采取预防性更换的办法,即根据具体工况和部件的预期寿命,在部件即将失效前合理安排时间提前更换,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减少日费损失。

6、项目组设备管理人员应熟悉当地物料供应、加工、修理网络,对各个厂家情况进行登记,包括厂址、联系人、服务范围等,以便在急需物料或服务时,可以快速联系获得。

1、井队要建立健全设备资料,资料填写要定人、定时、真实、清楚,上报资料要及时准确。

2、井队设备资料包括以下部分:

1)设备台帐、随机资料台帐,机械师负责

2)钻台设备运转记录:机械师负责填写,每天填写一次。

3)动力机运转记录:机械师负责填写,每天填写一次。

4)电器设备运转记录:电器师负责填写,每天填写一次。

5)综合月报:机械师、电器师负责填写。

6)机械师(电器师)日志:机械师(电器师)负责填写,每天填写一次,内容包括设备(电器)运转情况,当天所做工作,存在问题和工作计划等,每天填写一次。

7)库房料单:机械师、电器师共同负责,根据变化及时更新数据,保持帐物统一。

8)入(出)库料登记:机械师、电器师共同负责,入(出)库料及时登记。

9)设备检查记录:由平台经理指定一名机械师或电器师负责填写,内容包括周设备检查问题清单,主要问题分析,问题整改记录,及时填写。

10)口井设备鉴定单:由平台经理负责填写。

1、对于新雇员,项目组要进行进厂培训,井队要组织上岗培训,初上岗要有专人监督,指导,达到熟练程度后才可独立操作。

2、中方人员巡检时,要时刻注意雇员的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并对其阐明错误的严重性,杜绝再犯。

3、在对外方雇员进行工作指导或其他交流时,要不卑不亢、以理服人,不可有过激言行。

4、对外方雇员的工作实行全过程控制,要有计划、有布置、有监督、有验收,布置工作时要遵循程序,分级管理,验收要严格,让雇员知道:“只能这样做”。

1、项目组设备管理人员每月要向钻井装备管理部上报各队设备运转综合月报和当月各队设备运转情况。

2、出现重大设备问题要及时向国内汇报。

3、购买5000美元以上部件时要报钻井装备管理部审批。

4、及时向钻井装备管理部上报口井设备鉴定单。

:公司根据生产情况定期对各海外作业项目进行设备检查考核,考核执行公司设备管理《奖惩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本标准规定了新设备验收管理职责、管理内容和方法、报告与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仙居县供电局各单位、部门。

2.1职能。

2.1.1新设备验收管理的工作,在分管局长及局新设备验收管理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生技科负责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新设备验收管理由各专职具体负责。

2.1.2分管局长职能:有权召开新设备验收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分析指导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上级下达的有关新设备验收的各项规定,检查各单位的新设备验收工作。

2.1.3生技科长职能:在分管局长领导下,负责分管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推动新设备验收管理的工作朝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规范化、最终达到“工程达标验收”的要求和目标。

2.1.4基建部门职能: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有关新设备验收管理的规定,经常检查各单位、各部门的有关记录和相关资料,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及时解决。按基建达标投产要求,做好二级验收工作,并组织好管理部门验收工作。

2.1.5验收组组长职能: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有关新设备验收管理的规定,提出我局的相关实施细则和验收规程,对工程质量负责。

新设备验收管理各专职职能:在验收小组组长的领导下,做好我局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和上级布置的其他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上级颁发的有关生产技术、标准、制度。负责全局新设备验收管理。

2.1.6负责及时、准确的将新设备验收管理信息报告给生技科长、生产局长,并同时反馈给有关科室和生产单位、建设单位。在分管的新设备验收范围内,有权处理技术管理问题。在生产局长、生技科长不在情况下,验收组组长有权决定验收结论等项、并事后向生产局长、生技科长汇报。

2.1.7各基层单位职能:有权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提出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参加新设备验收的培训和学习班。

2.2权限。

2.2.1有权对验收中发现有提出改进要求。

2.2.2对不符合验收投产条件的有拒绝投产的权力。

2.3责任。

2.3.1分管局长责任:对领导全局的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提出全局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完成下达的新设备验收“达标”的指标负责。

2.3.2生技科长责任:在分管局长领导下,审核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的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督促新设备验收工作的实施、制定方案,以确保新设备验收“达标”指标的完成负责。

2.3.3验收组组长责任:对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及时掌握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进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分析意见和处理办法负责。

2.3.4新设备验收管理各专职责任:对由于本人工作不当或违反上级规定、标准、制度而造成生产事故。由于分管工作不到位,造成新设备投产后运行不良或信息了解、汇报、反馈不及时而造成新设备验收后发生事故或经济损失。由于日常管理工作松懈,致使分管的验收任务没有完成或任务完成不及时、工作质量没有达到上级要求负责。

2.3.5各基层单位责任:对完成下达给本单位的新设备验收工作要求。精心安排建设计划的实施。及时上报各类新设备验收工作报表,并做好有关的图纸和基础资料、档案管理、备品备件的移交工作负责。

3.1制定新设备验收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督促、检查、指导基层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建立新设备出厂、基建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档案。

3.2仔细分析新设备验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整改措施和计划,检查、督促、落实、实施,新设备验收全部要求实现达标验收,并执行三级验收。对验收自查报告、申请进行审查,对新设备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考核和复验。审定验收设备能否投运。

3.3对验收设备和工程作出正确的评定,提出改进要求和意见。

本标准形成的报告和记录主要有:。

b)工程建设依据性文件及资料。

c)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调试以及设备、材料供货等招标文件及其合同、协议。

d)工程施工文件、资料。

e)工程竣工文件、资料。

f)工程运行文件、资料。

设备管理制度

1、加强设备、管道的防腐管理,延长使用寿命。

1、生产装置中受工艺介质腐蚀的设备、管道。

2、厂区内受工业大气腐蚀的设备、管道。

3、遭受循环水、冷却水腐蚀的设备、管道。

4、遭受腐蚀的工业建筑、构筑物和设备基础。

1、公司的防腐车间设专职的防腐蚀管理人员负责全公司的防腐蚀计划、技术管理。

2、各车间主任对设备的防腐蚀管理负全面责任,由车间设备员组织具体工作。

3、操作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工艺条件,防止设备的腐蚀,发现腐蚀损坏现象,及时报告。

4、维修工进行设备拆装、检修、动火时要熟悉设备内的防腐蚀衬里性质,避免损坏。

5、防腐车间是公司设备衬里和耐腐蚀非金属设备制造和施工单位。

(1)按公司作业计划,按时、按质完成全厂防腐蚀工程施工。

(2)负责编制、上报全公司防腐蚀材料的需用计划。

1、防腐蚀衬里材料要严格按技术标准选择。

2、外协施工单位需要有施工许可证。

3、合理制订防腐蚀施工工艺,严格质量管理。

4、衬里施工后,需养生处理的,必须按工艺要求留够充足时间,达到养生处理合格。

1、严格按工艺条件使用,做到不超压、不超温、不超负荷、不随变改变介质的种类和浓度。

2、严禁随意排放腐蚀性介质,需要排放的,要采取措施,并经安全环保处同意。

1、设备、管道、工业建(构)筑物的防腐蚀施工要结合大修理进行。

2、设备大检修时尽可能不损坏防腐蚀衬里,如防腐蚀衬里受到损坏,检修后应予修复。

3、设备、管道、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表面刷油漆防腐,其颜色按标准规定执行。

设备管理制度

一、电源线路、自来水管道、煤气设备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对陈旧老化、超负荷的电源线路,必须有计划地逐步更换。一时难于更换的,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否则,必须暂停使用。

二、电源线路必须安装可靠的保险装置,并正确使用保险丝,确保用电安全。禁止使用铜线和其它非专用金属线当保险丝使用。新建项目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三、所有电路安装、电器操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接触电源必须有可靠的绝缘措施,并按规定严格进行检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四、所有用电场所必须执行“人走电关”的规定,人员离开用电场所或电器设备不使用时,要关闭总电源。24小时用电的设备,必须有专人值班,随时掌握用电的安全情况。

五、凡有高电压的场所、电线裸露的地方,水电管理中心或用电单位应设立醒目的危险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电击事故发生。室外的电源设置,必须定期清理周围的杂草树林,防止引发事故。

六、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打火、异味、高热、怪声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关闭电源,并及时找电工检查、修理,确认能安全运行时,才能继续使用。

七、安全用电用水用气必须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总务处组织自查并会同各部门进行抽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八、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则,严禁私拉乱接电源,严禁违章违规使用电器,严禁电源线路超负荷使用。对于违规违章用电的单位和个人,全体师生员工都有检举和监督的义务。

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实训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效果,保证实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实训室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教学为中心,直接为教学服务。

2.实训室的工作要适应教学需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完成实验、实操、实训教学任务。不断完善、提高实验实习教学能力。

3.使用实训室必须列入实践教学计划,实训指导教师应严格执行实训教学计划,确保实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如因特殊情况需使用实训室,应提前两周向教务处提出申请,经教务处批准后方可使用。

4.实训室教学由实训负责人负责,每次实训课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保管好仪器设备,并做好教学实训设备的准备工作。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登记和实操实训实验效果的考核工作。

5.定期检查实训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完好程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理,做好实训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6.对实训室财产实行专人管理、定人使用,做好资产的登记、保管、维护等工作。做到账目清楚,账物相符。

7.实训室的管理老师要定期检查仪器使用情况,确保其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稳定性,使仪器设备能处于完好状态。

8.实训室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按照实验实训教学轻重缓急的原则每年提出必要的设备购置计划,逐步完善实训室的建设。

9.建立实训室的仪器设备报废制度,履行申报审批手续。废旧的仪器设备要及时告知国有资产办公室处理,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拆改、丢弃和变卖处理。

10.凡属不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玩忽职守,或使用保管不当,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照价赔偿,并视其情节,给予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

11.每天定期对实训室卫生进行打扫,对设备进行除尘。

12.实训室要加强本室辅导教师的自身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13.实训室属重要教学场所,非教学实验人员不得入内,各种仪器用具不得外借,实训室人员不得将任何仪器设备私自使用。

设备管理制度

首先,要对设备从“计划、购置……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树立合理的、规范化的综合管理理念,在传统设备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摒弃一些无法顺应发展的设备管理理念。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理念,建立信息网络概念,强化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才能使设备管理更加现代化,更好地为高速公路的运输管理目标服务,不断的提高设备的综合经济效益。

设备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所以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所有设备管理过程的质量,坚持“以防为主”,并且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广泛听取工作人员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把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高化作为持之以恒的目标。由于设备管理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这就需要在控制所有设备管理过程中,明确设备管理的各个岗位职责,严格规范设备管理的操作流程,尽可能的将其细化。例如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故障维修,设备仓库与设备条件的管理,工具仪表与备品备件的.等级备案以及编号等。以下是对设备的维修方式和技术档案管理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技术档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系统设备在建设、管理以及维护维修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故障进行分析处理,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与保存,为进行下一步的设备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机电系统设备管理的特征,可以将技术档案管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建设档案、管理档案、维修档案、库房档案:建设档案是管理人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资料,比如说招标文件、设计资料等,管理人员一旦掌握了这些资料就能够比较容易的对施工遇到的突发情况进程调控,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档案包含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的设备的编号、帐表等,几乎还涵盖了同行业其他先进的动态技术资料。维修档案一般是指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根据每个系统的工作计划、维修报告、维修记录所归纳整理出的维护手册,一旦掌握了这些资料,即使在工作人员需要变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库房档案主要的日常工作是统计分析备件耗材,依据统计分析出的资料,合理的购买备件,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资金的调配,也为整个工程节省了成本。设备的维修方式分为设备的维护和设备的维修两个方面,这二者间是互相结合、相互补充。设备的维护需要单位的每个工作人员明确的自己的工作职责,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考核评分细则,把正确地使用设备、设备的保管、日常清洁和保养、及时准确地报告故障等工作落实到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大致分为初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寿命故障期,如果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那么设备的维修首先要对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就需要自行维修或是送外包以及维修。

设备管理程序化,就是要实行完全“文件化”的程序,从设备选型购置开始直到报废的整个过程都要严格控制管理,使每一个管理环节都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现代设备管理主要利用计算机数据库与网络技术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利用电子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进行早期的安全技术诊断,秉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管理方针,不断向着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前进。

目前,采用先进技术的机电系统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设备管理工作正朝着程序化、标准化、文件化大步迈进,而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业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机电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下,发挥机电系统的最大潜能,实现高速公路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将高速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设备管理制度

1、新设备到货,由机电科长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共同拆箱,按设备装箱单逐项验收。

2、设备入库前要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等资料,并确保防爆性能和各种保护试验合格,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入库。

3、随机资料由设备管理部门存入档案,设备入机电设备库备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登记、编号、建卡,财务部门负责办理入帐。

1、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应由规定的经考试合格的防爆检查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取得合格证方可下井。

2、防爆设备在搬运时,必须要妥善保护,避免受激烈震动和冲击,上下山运输时必须轻移轻放,严禁翻滚,防爆面缝隙要涂防锈油,各进出线孔必须密封,高压配电箱解体运送时,必须由防水布盖好,以防渗水。

3、防爆设备安装前,必须进行检查,凡有故障的设备禁止使用。

4、安装人员必须按供电说明书进行安装,如有变动经有关人员或机电总工批准后进行。

5、安装峻工后,经矿机电总工组织或单位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6、安装人员必须按完好标准和新质量标准进行。

1、加强防爆设备验收制度,对井下电气设备进行巡回检查。

2、各单位维护组长是兼职的防爆检查员,负责本单位的电气防爆管理工作,防爆检查组对其加强领导。

3、电气设备、小型电器及其它线路使用单位每天需有2小时以上停电时间,进行全面检查、检修,且每班使用前跟班维护要做一次彻底完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防爆组要做好井下防爆设备全面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做到每日一次,并负责日报表填写,对发现隐患的单位送通知单限期解决,并负责每周一次完好检查和平时抽查相结合,做好月报表。

5、主备风机、综保,每班使用前要做一次试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并认真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6、对井下各种保护设备、过流整定值、安全保护的性能做周期性的检查,严禁出现不合格接头和电气失爆。

1、井下设备严禁周转使用,设备不用或毁坏后,要由使用单位送交机电科。

2、设备上井后机电科组织设备组、电管组和使用单位等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验收,如有丢失或破损则按原价索赔。

3、如果设备已到使用年限或防爆安全性能达不到要求时,则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并要详细记录在册存档备查。

4、设备的检修要按照“设备检修内容”和“检修质量标准”进行。

5、检修中所用的材料、零部件必须经过质量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检修情况及各种技术数据,要详细记录在册存档备查。

6、检修后的设备要严格验收,验收工作由设备组、电管组和检修班组等相关人员参加。

7、检查设备防爆性能和各种保护试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方可入库。

8、设备入库要分类摆放整齐备用。

设备管理制度

1)物业如发生重大设备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切断电源,保护事故现场,工程部人员或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工程部、物业部及项目经理。工程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必须迅速赶赴现场,分析检查故障的原因,采取果断应急措施。

2)项目经理、工程经理、保安部经理查看后,根据现场情况决定立刻修复或关闭有关设备进行抢修。

3)找出原因后,工程经理和主管工程师须立即组织工程部人员进行抢修、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汇报项目经理。

4)主管工程师写出一份书面报告,说明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和再次发生故障的处理预案,报工程经理,抄报项目经理。

5)如果故障是由于操作人员违反规程造成的责任事故,由主管工程师根据情况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报工程经理审批后给予处罚,并通知人事部备案;如果情况较严重,需要免除责任者,需报人事部和项目经理批准。

二、运行事故分析。

1)不需要停止运行进行修理的事故,称一般事故,由工程师调查与分析原因,提出修理意见和责任事故原因,吸取教训,记录在案,并汇报工程经理。

2)设备因非正常原因,造成物业停电、停水、停冷、停梯及消防系统等设备故障等影响物业正常营业,造成恶劣影响的均属重大事故,应立即上报工程部和保安部(影响治安时)。应由工程部组织人员紧急抢修和配合有关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对重大事故应在没有查清楚,肇事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和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前,决不放过。事故处理结果应上报项目经理批示。对事故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的部门与个人,应追究行政和经济、直至刑事责任。

设备管理制度

对检测设备的管理作出规定,为了确保对检测设备的测量精度和适用性满足使用要求,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与本公司检测设备的控制(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酸度计、旋光仪等)

3.职责

2.1质管科负责检测设备的归口管理。

2.2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2.3使用部门负责新购进的检测设备的贮存和保养。

4.内容

3.1使用部门应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安全卫生要求选用配备相适应的检测设备,对使用的检测设备,质管科应做好周期送检工作,加强对检测设备的管理,保存好各种检定、校准记录。

3.2检测设备的购置

3.2.1根据生产工艺配备要求、产品质量测量要求和安全卫生监测要求,使用部门提出购置检测设备的计划。

3.2.2购置计划报请上级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由使用部门负责购买。

3.3检测设备的验收

3.3.1质管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购置的装置进行验收。所购装置应具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以及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3.3.2验收不合格的检测设备,由购置部门负责退换。

3.3.3验收过程应包括对检测设备的检定或确认,在用的检测设备应由质管科送法定得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出具合格证书。对检定部门无法检定的,应制定企业的自校准方法,对装置进行自检,合格后出具认可报告,贴上准用证使用。

3.3.4验收合格的检测设备由质管科纳入统一管理,建立《测量监控设备一览表》。并在装置上作好标识标记,应注明该装置的检定或校准状态、本公司编号检定或校准时间等。

3.4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4.1质管科应制定检测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并实施。

3.4.2重要的检测设备应由专人使用和保管,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使用。

3.4.3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作好停用标识,并对已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3.5检测设备的管理

3.5.1质管科负责检测设备的使用并作好记录,编制《测量监控设备一览表》,并注明装置的名称、型号、编号、检定周期、使用地点等。

3.5.2质管科负责编定《校验记录表》,并按计划将检测装置送法定计量部门或授权部门进行检定。保存好各种资料和记录,包括检定的合格证明、出厂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和记录应长期保存,直至该装置报废为止。

3.5.3对准确度不符合要求或有故障的监测装置,经检定维修后仍不合格的,应报废处,并作好标识,防止误用。

3.5.4应确保检测设备在校准及使用时有适宜的环境条件。

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甲醇厂设备管理制度,对备用设备的盘车进行了如下规定:

一、设备使用车间备用设备根据设备实际状况,分类制定盘车周期如下:

a、大型设备盘车周期为每三天一次;

b、油站每七天启动运行一次;

c、泵类设备盘车周期为每两天一次。

二、对于带联锁自启动的备用机泵,必须在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盘车操作。

三、盘车操作规定如下:

a、大型设备每次盘车90°。

b、泵类设备每次盘车两圈以上。

c、油站每次运行时间为30分钟。

d、应在设备转动外露部位(如轴头、联轴器等)应划出明显的盘车标记,并与盘车周期相对应。

四、建立设备盘车记录,每次盘车后要准确填写盘车记录表。

设备管理制度

1.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设备、设施,防止在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2.配备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消毒、更衣、漱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及设施。主要设施易采用不锈钢,易于维修及清洁。

3.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加工与用餐场所(所有出入口)、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2米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采取有效“除四害”消杀措施。

4.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并宜提供温水。

5.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采用空调设施进行通风的,就餐场所空气应符合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要求。

6.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宜采用塑胶型切配板。

7.各功能区和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操作台、刀具、砧板等工用具,应分开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8.贮存、运输食品,应具有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要求的设备、设施,配备专用车辆和密闭容器,远程运输食品须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封闭式冷藏(保温)车。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9.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温、保洁、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设备管理制度

1、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是现代化教学仪器,配有多媒体投影机、视频展台、多媒体讲台、中控器、音响设备、电动幕(书写白板)等设备。设备价格昂贵,环境要求高。为保证全校多媒体设备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更好地位教学服务,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每个班级第一责任人为班主任,第二责任人是班级的电教管理员。

各班由班主任选定一名有责任心的学生电教管理员,协助班主任管理和使用好多媒体设备,上好多媒体课。电教管理员由学校电教管理教师统一管理,经培训后方可进行设备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故障,电教管理员应及时填写使用记录和报修单,向学校电教室反映修理。

1、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学习。每次上课前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程度,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电教管理人员处理。

2、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师应保持教室清洁,严禁室内吸烟,不得把黑板擦放在讲台上,擦黑板时尽量减少粉尘飞扬。教师所带的茶杯不准放在讲台上,做实验时不能把水洒在讲台上,以免损坏讲台中的电路和设备。所带金属教具不得刮蹭、摩擦讲台,使用有腐蚀性的液体时不能滴漏在讲台上。造成损坏的,要照价赔偿。

3、未经同意,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任何仪器设备或更改连线,不准擅自把仪器设备拿出室外使用。

4、如在上课中途或下课十五分钟以上时间无必要使用投影仪,应让投影仪暂停工作(请务必按管理员说明的方法进行操作),避免投影仪灯泡过快老化。

5、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停电,应立即关断所有使用时开启的电源,待重新来电后再按照操作规程打开电源开关,继续使用。

6、教师在操作使用时要正确使用设备,爱护设备;教学过程中设备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电教室人员处理,并详细说明出现故障的原因,并在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表中注明情况;若当时不报告,事后发现时一切责任由当事人负责。

7、教师每次上课结束时,必须填写好《电教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如果是上午、下午或晚自习最后一节课,要指挥学生电教管理员按操作规程切断自己所开启的全部设备电源。未履行相关职责,不填写《电教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如发生不良后果本人将承担相应责任。

1、电教管理员负责电教设备的使用、保管、日常维护工作;保管讲操作讲台钥匙,没有老师允许或安排,不能随意打开讲台。非经老师安排,每私自开机一次,罚款10元,并扣班级分20分。

2、电教管理员应熟练掌握电教设备的操作技能,使用前应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程度,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电教管理教师处理。协助各科教师使用好电教设备上课。

3、不允许有随意操作、破坏设备等行为,不准擅自改动仪器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仪器设备,不准擅自把仪器设备拿出室外使用。

4.电教设备的故障和损坏情况,应及时向学校汇报,由电教老师及时处理,保证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若当时不报告,事后发现时一切责任由电教管理员负责。

5、使用结束,应按操作程序关闭电源,整理好仪器设备,并做好讲台内外的保洁工作。

6.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师应保持教室清洁,不得把黑板擦放在讲台上,擦黑板时尽量减少粉尘飞扬。提醒教师所带的茶杯不准放在讲台上,做实验时不能把水洒在讲台上,以免损坏讲台中的电路和设备。提醒老师所带金属教具不得刮蹭、摩擦讲台,使用有腐蚀性的液体时不能滴漏在讲台上。造成损坏的,要照价赔偿。

7.要重视班级电教设备的保洁工作,放学后必须用干布清洁讲台。

8.学校定期将对工作负责、成绩显著的班级电教管理员给予表扬和奖励。每班的电教管理员在下课后应就同学反映的情况(如讲台上有无刻画现象、是否有未处理的垃圾、灰尘等)认真登记,以便学校处理。如因本班不认真登记而引发的一切问题,电教员将承担责任。

9.对不按上述职责操作造成损坏的,要根据造成损坏的具体情况,进行批评教育、罚款或处分。

1、要爱护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严禁在讲台、幕布、白板上写字、刻划、涂抹,严禁拉扯设备的连接线,严禁踏踩、拉扯线路盖盒、线槽。

2、严禁在教室内追逐打闹,否则引起设备损坏后果者,将照价赔偿。

3、多媒体设备由班级的电教管理员负责开启,未经老师许可,其他学生不能使用。违反规定造成设备损坏者,将承担赔偿责任。

4、保持多媒体设备的清洁,讲台周边缝隙、线槽经过处不能存有垃圾;不得把黑板擦放在讲台上;卫生扫除时、擦黑板时尽量减少粉尘飞扬。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电化教学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对所管的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任务全面负责。

2、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及时到岗并保证多媒体教学设备地正常运行,及时处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不断学习多媒体软硬件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4、加强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和维护,提高多媒体的使用效果。

5、妥善保存好所有设备的钥匙、附件配件、“说明书”、“保修卡”等,并分类存放,严禁丢失。

6、管理人员随时查看询问各班级电教管理员,并查看《多媒体教室使用登记表》,掌握设备的使用率及工作状态。

7、及时向主管部门领导或学校领导报告意外事故和突发事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拖延,自己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汇报领导。

8、定期检查考核各班级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情况,做好记录,并通报公布。

9、定期评选多媒体管理使用优秀班级和优秀电教管理员。

设备管理制度

各科室:。

随着医院的发展,作为医疗、科研、教学的医疗设备已成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医院越来越重要,因此对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根据国家有关对医疗设备管理方面政策法规条例的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院必须制定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才能体现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减少或杜绝人为损坏,保证医疗设备处于最佳状态。有关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设备科是全院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全过程。负责医疗设备的规划调研、立项论证、申报审批、招标采购、安装验收、维护保养、培训使用、报废鉴定、配合财务部门完成医疗设备的调拨使用及报废报批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参加医院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介入设备的规划、调研、主控审查、设备选型、购置验收、入出库管理、安装调试。

2、负责医院范围内设备的业务管理,组织使用科室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建立设备管理责任制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3、负责编制落实设备的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4、定期下科室巡回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检查各科室设备保养情况。

5、分类健全设备明细台帐,建立设备库房和设备管理数据库。

6、做好年度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

各使用科室负责设备的使用、日常保养、现场管理工作。科主任是各科室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具体职责如下:。

1、建立设备台帐和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万元以上设备须规定专人负责管理。

2、爱护设备,认真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程制度,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

3、及时向设备科反馈设备的运行故障及维修后运行效果情况,认真做好运行保养记录,做到内容祥实准确。发现设备不正常损毁,应书面报告情况并分析原因。

4、未经设备科同意,各科室不得擅自将有关设备外借出院。如设备出现故障需请院外专业人员维修或确需带到院外维修,须经设备科同意或设备科人员在场。

5、严禁在相关设备上安装一些来历不明的软件和游戏。未经设备科同意严禁将设备与外网和移动存储介质连接。

1、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实行日常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2、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指定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参照随机附带的设备维护手册进行。

3、设备日常管理与保养由使用科室负责,日常保养在每次使用设备后进行,保养内容:清洁、调整、紧固等,配套设施摆放整齐。

4、设备拆机保养由设备科维修人员按计划定期进行。

5、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或损坏,使用科室要及时通知设备科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到现场维修调试。如维修人员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设备科与供方联系解决。

6、特殊设备价值在100万元以上,医院如无维修能力的:ct、彩超、mri、直线加速器等,由设备科负责与厂方签定年度维修保养合同。

7、设备科维修保养人员必须做好每次的维修保养记录。

1、水电科应积极配合设备科定期检查电气安全。提供给设备的电源,其电压、相位应符合设备的要求,供电线路必须能够承受设备的用电负荷。对电压要求稳定的精密仪器应配备符合要求的稳压电源或ups。定期检查接地装置。所有带电医疗设备工作时应做好接地,并保证接地设施良好。

2、使用科室应保持设备工作环境清洁、干燥,做好防尘、防潮、防爆、防水、防电磁波、防静电工作。保证机房环境符合设备使用要求。

3、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掌握操作方法和程序后才能上岗工作。对放射、放疗、核医学、高压氧舱等危险部门的工作人员,需经岗前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才能上岗工作。

4、操作人员应严格按开关机程序开、关机器。严禁违规、野蛮、不按程序操作机器设备。

(1)、设备科实行全年每天24小时值班制,临床科室遇有紧急情况可通过院总值班通知设备科值班人员。

(2)、对于国家规定的假期期间,设备科应将排班表送达院办公室。值班人员在接到报修电话后要及时作出响应。

(3)、设备科值班人员如遇到无法排除故障情况,应及时与其负责人进行报告,相关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在最短时间内给与支持。

1、事故及责任的划分。

2、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

(1)、事故责任人应分为:负完全责任者、负主要责任者、负次要和一定责任者。

(2)、根据事故、责任人的划分,按一定比例赔偿直接经济损失(负完全责任者赔偿全部的经济损失。主要责任者、负次要和一定责任者按6/3/1的比例赔偿损失)。事故情节和事故性质严重的可并处警告、记过、记大过或开除公职。

(3)、对隐瞒事故和事故情节的科室领导及有关人员,处以经济处罚,情节和性质严重的可并处警告和记过处分。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对事故有关责任人的处罚应遵守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人人平等的原则、事故责任与处罚相当的原则、按规定处罚,避免处罚过重或过轻,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处罚金额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增减,对设备人为损坏,造成重大、特大事故的责任人,应视情节轻重,追究其法律责任。

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我厂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采购、使用管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根据国家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厂管辖范围内使用特种设备的各生产车间以及为我厂提供服务的单位,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1、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采购计划必须注明规格型号、主要安全技术指标等参数。

2、所采购的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其生产单位必须具备国家颁发的特种设备资格证书,必须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不得采购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3、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到货验收必须提供以下安全技术资料:

(1)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生产许可证明;。

(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3)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安全技术检验证书和检验报告;。

(4)特种设备的新产品、新部件、新材料,必须提供型式试验和能效测试报告。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报我厂装备处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并告知所在地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方可施工。

2、特种设备的现场制作、安装、改造、维修,必须提供特种设备生产制作、维修单位的资质证明和操作人员资质证明,经主管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

(1)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2)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3)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和安全保证措施;。

(4)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3、特种设备的制作设计和安全附件的安装设计必须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要求,不得设计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和人员必须具备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资质(公众号:泵管家),设计技术资料齐全。

4、特种设备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必须做好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监督管理。

5、特种设备的现场制作、安装、改造、维修完工后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做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必须在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和验收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1、使用车间必须做好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接受工作,认真核对到货验收单和安全技术资料,并将资料原件移交档案室,使用单位留有资料复印件备查。

2、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必须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登记证和使用许可证。

3、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责任制度,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节能全面负责,并做好落实工作。

4、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安全技术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5、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按照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点巡检和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6、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各使用单位持证上岗人员要做好岗中的培训考核工作,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7、做好特种设备及其附件的定期检(校)验工作,特种设备本体、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校验,保持校验合格的连续性。

8、按照公司能源管理制度做好特种设备的能耗统计分析工作,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9、各使用单位要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预案,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按照公司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程序和事故处理办法执行。

10、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11、各单位使用外租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等要与提供单位签定使用合同,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必须具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具备从事充装活动资质和条件,供给使用的压力容器、气瓶及其安全附件必须在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并做好记录;到公司现场进行充装的(如灭火器)的人员必须具备操作资质,设备必须完好,并做好紧急处理措施。

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未尽事项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执行。

设备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消缺率和消缺质量,进而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的职责、设备缺陷的发现和登录、检查确认、消缺后的报告、后续管理、缺陷验收及缺陷的统计与考核等内容。

是指设备出现了性能、零部件、及消耗偏离原设计标准或规定要求。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认为设备发生了缺陷:

1)设备或部件的损坏造成设备的被迫停止运行或安全可靠性降低;

2)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渗漏(包括汽、水、气、煤、灰、油等);

3)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运行参数长期偏离正常值,接近报警值或频繁报警;

4)设备或系统的状态指示、参数指示与实际不一致;

6)对设备进行定期试验时发现卡涩、动作值偏离整定值;

8)设备或部件的操作性能下降,动作迟缓甚至操作不动;

9)设备运转时存在非暂时性的异常声响、振动和发热现象。

2、暂不能消除缺陷:是指必须在机组停用后才能消除的缺陷或没有消缺所必须的备品备件的缺陷或需要进一步观察、分析才能确认的缺陷,且暂时不会对设备、系统或人身安全构成立即的危害,也不会给运行经济性带来严重损失的设备缺陷。

3、消缺陷:是指除暂不能消除缺陷外的其他设备缺陷。

4、重复发生的设备缺陷:是指主要设备上同一缺陷在一年内重复发生;主要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6个月内重复发生;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2个月内重复发生的缺陷。

1)重大缺陷:是指直接导致无备用的主要辅助设备停运、主设备降出力或停运的缺陷。

2)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外的缺陷。

1、生产部职责。

1)通过巡检、操作和运行分析发现并登录设备缺陷,提出消缺要求,采取运行措施,为消缺工作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做好设备缺陷的验收工作。

2)在设备缺陷未消除前组织设备操作员加强检查监视,采取措施防止缺陷造成的影响扩大。

3)对发现的重大缺陷,及时通知设备专员、维修人员到现场消缺。

4)及时对已消缺陷进行验收,恢复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5)对运行人员发现缺陷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对缺陷发生后的处理工作进行分析,以提高运行人员处理缺陷的能力。

2、维修部职责。

1)负责组织消缺工作,协调专业和部门间的配合,督促消缺工作安全、及时、高质量完成。

2)在维护、保洁工作中检查设备状况,发现和登录设备缺陷,并开展自查自消工作。

3)对所管辖设备负责按月、分专业统计缺陷发生数、计算消缺率、平均消缺时间和消缺及时率指标,分析各指标变动情况和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4)负责消缺工作的质量,防止设备缺陷的重复发生。

1)对所管理的设备进行点检和综合分析,登录设备缺陷。

2)对设备缺陷进行诊断,向维修人员下达消缺维修单,其格式见附录a,规定消缺期限。

3)组织协调消缺工作,对消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监督,及时消除缺陷。

4)对暂不能消除缺陷进行确认和后续管理,为消缺和技术支持。

5)对所管设备的缺陷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确定重复发生的设备缺陷,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6)对所管辖设备负责按月、分专业统计缺陷发生数、计算消缺率、平均消缺时间和消缺及时率指标,分析各指标变动情况和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7)每月整理暂不能消除缺陷清单和相应的后续管理措施,分析设备缺陷发生情况、重大缺陷和重复发生缺陷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8)负责发现和解决潜伏及正在发展的设备缺陷;落实首次出现的设备缺陷的防止措施,举一反三,消除设备的潜在缺陷。

4、生产部维修职责。

1)负责消缺工作的归口管理,对消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消缺率、消缺及时率的问题提出考核意见。

2)负责每月按部门汇总缺陷统计数据,统计全厂缺陷发生数、消缺率、平均消缺时间、消缺及时率指标,分析指标变动的因素,改进设备消缺工作。

一)缺陷的发现和登录。

1、以下情形属常见的维护工作,可由问题的发现部门通知相应的维修部门进行处理,不进入缺陷管理程序:

1)照明灯损坏、建筑物门窗损坏;

2)各类滤网的前后差压升高,需进行清理,但尚未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

3)油箱、轴承油位下降,需要补油,但尚未达到警戒值的;

4)各类干燥剂部分失效,需要再生或更换,但尚未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

3、发现重大缺陷时设备操作人员应逐级向部门主管、生产经理、(事后在设备缺陷记录本中登录“设备缺陷单”),值班长应立即电话联系维修人员到现场处理缺陷。

4、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洁工作时应注意检查设备状况,对于发现的缺陷,若可以随手消除的应即随手消除,事后在班组进行相应的记录;属不能随手消除缺陷的,应及时登录缺陷并汇报班长。

5、维修人员发现重大缺陷时,应立即报告生产部经理,由生产经理指挥重大紧急缺陷的消除。

6、设备部设备专员应按照点检计划对自己管理的设备进行点检并结合对设备状况的综合分析,发现设备缺陷及时登录。

7、所有登录的缺陷报告应对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点检人员、维修人员开放,以便查询和管理。

二)一般缺陷的检查确认。

1、维修部门应及时查看维修部分工范围内本专业新增的和正在处理的缺陷,根据分工将消缺任务安排给相应的班组,若发现缺陷专业定义错误时应修改专业属性后及时转给其它专业的专工。维修主管在接到重复的缺陷单、或经检查没有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且缺陷现象也已消失时可直接将该部分缺陷判为无效。

2、消缺人员对缺陷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查清缺陷部件和原因,提出需要配合的工作和对运行的要求,并填写“设备缺陷单”中“检查确认”一栏内的内容。

三)消缺后的报告。

1、接到消缺(维修单)任务后,维修班长应及时安排维修人员消除缺陷。

2、消缺工作完成后,消缺工作的负责人应将消缺情况在“设备缺陷单”上“消缺报告”一栏内注明并通知设备操作人员。

3、“消缺报告”中:消缺情况主要应将消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以及遗留的设备问题如实认真填写,不得空白或用类似“已消除”这样不能反映消缺情况的词语。耗用工时、材料、备品是指消缺工作实际耗用工时数和实际消耗材料、备品的名称、数量。消缺工作完成且“消缺报告”中各栏填写完毕由消缺工作负责人签名后转给运行验收。

4、维修人员在消缺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时由班组与维修部门专工讨论解决;消缺工作需要更换备品或需要对设备进行一些变动时应得到设备专员员同意。

四)设备缺陷的验收。

1、各工段长、班长应随时了解掌握设备缺陷情况,并将本班新发现的缺陷、消除的缺陷以及现存的较大缺陷情况作为交接班的重要内容交接清楚。

2、设备操作人员在接到维修人员缺陷验收的通知后应及时安排系统恢复和设备试转工作,在验证设备缺陷确已消除后将设备投入运行并及时验收缺陷,并在“设备缺陷单”上“缺陷验收”一栏中填写验收意见。

3、工段长应随时主动查阅待验收的缺陷,在条件具备时及时验证或观察消缺效果,及时验收已消除的缺陷;若发现缺陷现象仍然存在或消缺不彻底时,应重新填写“缺陷报告”将缺陷返回维修班组处理。考核意见。

设备管理制度

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企业减少跑、冒、滴、漏,增加生产,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等旋转轴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3.密封点计算方法。

(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静密封检验标准。

(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乙炔气、煤气、乙烯、氨、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5)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薄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6)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7)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早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8)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9)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机、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5动密封检验标准。

(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300毫米内,取样分析,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填料函不允许漏油,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

(3)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4)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范围1滴/2分钟。

(5)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6)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周期小修1个月,中修3个月)。

(7)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大于15滴。

(8)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

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密封档案一般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台帐一般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部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

2.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责职明确,厂(公司)、车间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3.开展创造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规划。

4.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5.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附:无泄漏工厂和无泄漏区标准。

1.无泄漏工厂标准。

(1)有健全的密封管理保证体系,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漏堵漏记录、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3)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的泄漏点。

(4)全厂主要生产车间必须为无泄漏车间,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

2.无泄漏车间(区)标准。

(1)密封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3)经常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泄漏。

(4)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

设备管理制度

选矿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应实行责任制,要明确各级人员、各个岗位对设备维护的责任。

一般可分为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对重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和群众性评比检查等。

要求操作人员在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加油,班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尤其要注意设备运转时发生的声音、振动、温升、油压、异味等信号,以及限位、安全装置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下班前对设备进行认真清扫擦拭,并将设备状况记录在交接班本上。日常维护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是预防故障或事故发生的积极措施,应当严格制度化。

有些设备可以执行周末维护,主要工作内容与前者基本相同,但要求的范围及程度高于日常维护。周末维护一般规定在周末下班前进行,主要目标是清洁、紧固、调整、润滑、整容和防腐。

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消除事故隐患,延长使用寿命。维护工作以操作工人为主,由维修工人辅导,按计划进行。

定期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对设备易保养部位和重点部位进行拆卸和检查,彻底清洗设备外表和内部,疏通油、水、气路,清洗和更换密封零件和过滤元件。检查和调整各配合部分的间隙,紧固各部位的连接或相关零件,由维修电工按要求对电气部分进行维护保养。

定期维护完成后,应对调整、修理、更换的零件及部位作出记录,尤须将未解决的问题记录清楚。关于维护周期,一般为工作500小时进行一次。维护周期及每次维护时间还应根据设备结构、生产条件、维护水平等不同情况合理地确定,并经常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加以调整。

可将定期维护内容归纳为‘四要”、‘六无’以便于记忆。

四要。部件清洗要解体,传动部位要灵活,配合间隙调整好,安全装置要稳妥。

六无:紧固部件无松动,各部清洗无死角。导轨滑道无油垢,油路畅通无漏跑,冷却系统不漏水,遗留问题记录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