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汤圆教案(优秀19篇)

时间:2023-12-13 11:39:45 作者:飞雪

小班教案包括语言、数学、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涵盖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小班教案范文的编写要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统一,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小班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以发展持物行走,保持平衡的能力。

2.能按老师的'指令来游戏。

塑料碗、若干个人乒乓球。

幼儿每人一个塑料碗,内装2到3个乒乓球(代表汤圆)。游戏开始,幼儿端起装有"汤圆"的碗走向终点线,保持平衡能力。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小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渡过的。首先,根据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物质准备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物质准备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汤圆的多样性及特征。

物质准备 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 “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引导幼儿学习团的技能来塑造汤圆。(重点)。

2、通过情境化的泥塑环境让幼儿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各色面泥、盘子。

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出示面泥,

师:"今天,我们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团出汤圆。激发幼儿一试身手的兴趣。

二、幼儿学习团汤圆。

1、幼儿自主"变"汤圆。老师会变出汤圆,你们想变魔术吗?我们一人拿一块彩色面泥,自己变变,看谁能变出汤圆。

2、教师教幼儿团汤圆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面泥娃娃。

(2)边唱歌谣边团:"手心转呀转,团团团汤圆,我团的汤圆圆又圆,你团的汤圆圆不圆?"。

(3)幼儿基本完成,大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成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三、幼儿练习团汤圆。

1、教师边引导幼儿唱儿歌,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团圆方法。

2、提醒幼儿团好一个汤圆就放到盘子里,比比谁团得多,团得圆。

四、送汤圆去展览幼儿将一盘盘汤圆送到邻居班,请他们参观,欣赏。最后将汤圆送到娃娃家。

活动反思: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小班数学活动汤圆教案

1、引导幼儿在搓、吃汤圆等活动中学习感知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1、环境的创设: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

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

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一、引入活动。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通过看看、讲讲了解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搓汤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1、《新年好》的音乐磁带;。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盘子每组一个;。

5、角色游戏房的娃娃家场景。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诉幼儿新年来到了。

教师提问:宝宝,你们觉得过新年最开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你们过新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红包……。

二、播放flash。

1、教师播放flash:我们来看看别人的新年是怎么过的?

2、幼儿欣赏、交流。

3、师小结:过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会放鞭炮,一家人还会开开心心在一起吃汤圆,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师:宝宝,那我们也来试试做好吃的汤圆吧。

2、教师示范做汤圆的步骤:先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来回团、搓,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配背景音乐《卖汤圆》)提醒幼儿将搓好的汤圆放在桌上的小盘子里。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角色游戏房,把做好的汤圆放进娃娃家的锅子里,模仿煮汤圆的场景,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有句老话“上灯圆子,落灯面”,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做圆子,吃圆子,在正月十八的时候呢将会吃面,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将“搓元宵”这节活动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节”同时学会“搓元宵”

为了更加突出元宵节的`这一氛围,我提前一天让小朋友将花灯带到幼儿园,用花灯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及幼儿园,有了孩子们五彩绚烂的花灯,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了。

活动开始我选择让每个孩子参观我们的教室,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要玩花灯”。孩子们像事先说好似的,一起说着是因为元宵节快到了,看来孩子们已经在家中从家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元宵节要玩花灯的特点。可是当我问到“除了玩花灯还要干什么”的时候,孩子们歪着小脑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睛都盯着我的时候,我便告诉他们元宵节还要搓元宵。可能是因为方言原因,孩子们对于“元宵”这个词汇不是很了解,后来向孩子们解释了一下,孩子们终于了解了“元宵”=“圆子”。(从这里让我知道由于方言的差别,以后对于孩子的语言还要加强引导,增加一定的词汇量。)。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汤圆的多样性及特征。

物质准备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愿意参与手工制作的活动,并胆进行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粘帖活动,懂得进行收拾。

1、幼儿认识活动的材料和成品,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幼儿进行制作。

3、把幼儿的成品进行展示,幼儿之间进行互相的欣赏。

1、教师助幼儿了解活动的过程和步骤。

2、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幼儿收拾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3、教师鼓励幼儿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长方形的各色蜡光纸若干;黄色的长条形蜡光纸若干;糨糊少许、抹布若干。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做汤圆(数学-点数)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准备:橡皮泥,盘子,卖汤圆的歌曲

2、幼儿准备:已有的风俗习惯,用橡皮泥搓圆的经验

1、游戏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要吃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搓汤圆,好吗?

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汤圆的关注并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引入活动

2、教师示范

(1)、指导语: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两个汤圆,要选择几个面团啊?我们放到手上搓一搓,一个汤圆出现了,然后放到锅里,我们再搓一个面团,现在几个汤圆出现了,小手要指着一个一个的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最后说出总数

(2)、指导语:这时,我的爸爸回来了,他告诉我,他很饿,我会怎么做啊?那我在搓一个吧。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还记得老师说的方法吗?手要指着,嘴要数着,最后的数到几就是有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逐一数数,幼儿掌握点数的方法。

(3)、指导语:我们现在要开火煮汤圆的时候,我的妈妈回来了,我会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个汤圆,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了。

指导重点:巩固幼儿点数,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说出总数

3、幼儿动手操作,老师放音乐指导语:请小朋友拿到盘子,盘子上有几个点,你就要做几个汤圆,然后你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幼儿一边搓汤圆,一边数,巩固幼儿点数的方法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引导幼儿学习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2、引导幼儿迅速地按数取物。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幼儿能迅速地按数取物

课件、标有“1、2、3”点点的袋子、帖、装好的帖袋

一、导入“今天兔宝宝们要来我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数数今天你来了几位白兔宝宝吧!”

1、教师开课件,课件显示出一只、两只、三只兔宝宝,教师边看边念“一只、两只、三只,一共有三只”

2、“我也为他们准备了几盘好吃的胡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看老师一共为他们准备了几盘。(课件显示一盘、两盘、三盘)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一盘、两盘、三盘,一共有三盘”

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练习3以内的点数,鼓励幼儿胆点数,并学会说“一共有……”

1、兔宝宝们为了感谢我们为他们准备的午餐,也给我们小朋友送了三盒礼物(课件显示一盒、两盒、三盒)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进行点数。

2、我们看看第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个盒子跳一下,然后出来一块蛋糕)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共有一块)“原来兔宝宝们给我们送了一块蛋糕”(屏幕显示数字1)。

3、那么第二个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们来看看吧!(课件显示2只螃蟹)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只、两只,一共有2只螃蟹)屏幕上显示数字2。

4、还剩最后一个盒子了,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呢?(显示3根棒棒糖)教师共同与幼儿进行点数(一根、两根、三根,一共有3根)屏幕上显示数字3。

三、进行操作练习,进行按数取物的操作。

1、兔妈妈开了一个帖店,需要小朋友们忙包装帖,包装时,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我们就要装上与圆点一样多的帖。我们来开小火车一个一个告诉兔妈妈你的圆点数是几?去拿跟你圆点数一样多的帖。包装完可以跟旁边的宝宝说说你装了多少帖。

3、小朋友们真棒,给我了很的忙,我现在请小朋友们乘坐小火车去下面一个地方。

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我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下次再见吧!

小班数学汤圆教案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活动的乐趣。

物质准备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汤圆》含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

教学。

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在搓、吃汤圆等活动中学习感知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创设: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三、

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汤圆》含反思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汤圆》含反思范文。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数学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苹果树一棵、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图片2套、2张有小红旗标志的操作卡;录音机及磁带。

2、学具: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萝、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别放入7个盒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

师:秋天到了,瞧,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哪个小朋友想来摘苹果呢?

2、分别请2位幼儿上来摘苹果,引导幼儿比较苹果的大小。

师:这2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小?哪一个大?(小的、大的)。

3、教师再摘一个,引导幼儿比较说出最大的。

师:老师也来摘一个苹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这个苹果和他们比一比是怎么样的?(最大的)。

4、师幼共同小结:3个苹果大小都不一样,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还有一个是最大的。

二、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师:这些苹果想学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的游戏呢,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请把最小的苹果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它的苹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沿着这个小红旗所指的方向排在这个苹果的后面,应该先排谁呢?(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边排边说: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儿探索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苹果进行排序。

1、继续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瞧,这里又摘了几个苹果呢?他们也有什么不一样吗?(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师介绍排序要求:这一次,这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想请小朋友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请小朋友继续在操作卡上试一试,排一排呢!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师指导幼儿边排边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4、请1--2名幼儿上来边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师幼共同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学会了给3个苹果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还会一边排一边说: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1、尝试用撕贴、添画的方法,表现小鸡的特征和不同的形态。

2、感受小鸡的可爱,喜欢小鸡。

尝试用撕贴、添画的方法。

表现出小鸡的特征和不同的形状。

1、《小朋友的书·美工》。

2、水彩笔、胶水、棉签、调色盘、抹布、小筐、小垃圾桶。

一、出示撕贴作品小鸡,激发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撕贴方法,教师讲解示范。

1、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小鸡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很多的小鸡,为它们开个聚会吧。

2、请幼儿观察《小朋友的书·美工》“小鸡聚会”上材料的用途,让幼儿说说怎么样做小鸡。

3、教师边朗诵儿歌边示范撕贴:“圆圆图形真有趣,撕撕贴贴做游戏,大大圆形当身体,小小圆形当作头,变变变,变成小鸡笑嘻嘻,快快乐乐做游戏”。(教师用黄色纸撕两个圆形做小鸡的身体;再撕两个小些的圆形做小鸡头)。

4、示范:给小鸡添画出不同方向的嘴巴、眼睛,并适当添画小草、小树等。

5、引导幼儿观察范画上小鸡的各种形态,说说这些小鸡仔干什么。

三、幼儿操作。

1、幼儿撕贴,尝试用撕、贴、涂、画的方法把“小鸡聚会”的有趣情景表现出来。

2、教师提出要求,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拼贴出不同方向、不同姿态的小鸡。

3、请幼儿把撕贴好的“小鸡”都贴在每组的一张大纸上。(也可让幼儿剪下每只小鸡贴到大纸上,不必沿着轮廓剪)。

四、讲评,相互交流。

1、请每组幼儿互相介绍、互相欣赏不同动态的小鸡,体验创造性表现的喜悦。

2、组织幼儿听音乐学小鸡走出活动室。

这个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尝试用撕贴、添画的方法,来表现小鸡的特征和不同的形态。整个过程是教师先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小鸡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教师示范,最后是幼儿自由操作。但是活动下来,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小班的幼儿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去把一张纸撕成圆形,以至于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无法完成作品。这个经验知识,教师必须在课前就已经解决,然后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来让幼儿完成。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根据幼儿园教学实际,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使用幼儿感兴趣的衣服实物图,并且按照小课题《通过多种操作材料培养小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展开活动,使幼儿在本节课题活动中,生活自主、自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1、感知4以内数量,能做4以内等量集合。

2、体验4以内的等量关系,并学习用“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讲述。

3、能自己检查操作结果,不漏钉纽扣。

教具:底卡9《钉纽扣1》、底卡10《钉纽扣2》分别插入多用插板;单色插钉10个。

按数量取物,取出等量纽扣。

能够仔细检查操作结果,并表述出来。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以“帮妈妈给娃娃的新衣服钉纽扣”为情景,提出“先确定扣眼数量再一次取出等量纽扣,---钉完并表述”的规则。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底卡9、底卡10,请幼儿观察并提问“衣服上的洞洞”是什么,请幼儿回答(原来是扣眼,还没有钉好纽扣呢)。

1、演示规则:教师指着底卡9上左边的衣服提问幼儿看看这个裙子上一共几个扣眼呀?(3个),3个扣眼需要钉几个纽扣?(3个),(教师演示,请幼儿徒手操作),先伸出一只手,再用另一只手拿插钉,放到这只手上---1个、2个、3个。一共拿了几个?纽扣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可以钉纽扣了。钉完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2、教师介绍活动名称,请大家一起说说先要干什么?(数数扣眼有几个),再干什么?(拿出这件衣服需要的几个插钉放在手心里),最后干什么?(一个一个钉到扣眼里),做完还要怎么样(说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3、分组操作:教师按组请幼儿回到座位上开始操作。

4、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钉纽扣”的操作,教师在幼儿操作前提示“钉纽扣”的时候,要先数一数衣服上有几个扣眼,然后再一次取出衣服上所需要的纽扣,看看你的手心纽扣准备好了吗,纽扣准备好了再去插,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巡视提醒幼儿,做完后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检查一下还有没有扣眼漏钉的。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评价幼儿活动,鼓励表扬,请幼儿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这次活动能够将活动教学法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活动,通过活动,帮助教师理解其精髓所在,能够使教师得心应手的组织活动,保证每个幼儿在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取丰富多样的数学经验,同时也能发现到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在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获得快乐。

幼儿园小班冬至汤圆活动教案

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知道冬至是一个传统节日,简单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尝试动手制作汤圆。

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

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

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出现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人们习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冬至是哪一天?

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汤圆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

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习惯。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惯。

出示手工成品图,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汤圆。(可根据风俗习惯将汤圆换成饺子)。

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好吃的.汤圆吧。

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汤圆,还可以把汤圆搓成你喜欢的形状。搓好的汤圆要放在纸盘子上哦。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励幼儿动手制作饺子。

日常活动: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欣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2、能在游戏中正确将红、蓝、绿三色玩具对应分类。

3、巩固认知红、蓝、绿三种颜色。

准确将红、蓝、绿三种色彩的玩具按照“同色对应”方式分类。

按规则操作分类,准确操作操作卡。

红、蓝、绿三色玩具、玩具盒,操作卡。

一、创设情境:大象伯伯新买了一箱玩具,请幼儿说说玩具的颜色:巩固认知红、蓝、绿三种颜色。

二、互动教学:

1、请幼儿熟练认知颜色后说说自己身上的衣服有没有相同的颜色,并指一指。

2、认识三种颜色的玩具盒。

3、游戏:帮大象伯伯整理玩具。

(1)请幼儿每人自选一个玩具,说说颜色。

(2)教师讲解整理玩具的要求并请幼儿示范:按颜色分类摆放颜色对应的玩具盒里。

(3)游戏分组(大象伯伯点豆豆,点到谁谁帮忙),请幼儿一组一组完成整理玩具的任务,其他幼儿一起观察、感受,发现有没有整理出错的同伴。

三、操作练习。

1、介绍操作卡的使用,示范操作一次。

2、幼儿独立完成,教师个别轻声辅导。出错的幼儿在单独的区域角重新操作。

教学反思:部分幼儿能较快并准确说出色彩的名称,让幼儿引领同伴认知效果好,幼儿情绪好。部分幼儿先尝试给全体幼儿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幼儿按规则在游戏中巩固,由部分到整体,幼儿操作掌握效果好,全体通过。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1、认识红色、蓝色、黄色。能根据颜色标记,进行相应的归类练习。

2、能耐心的完成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1、红、蓝、黄色的大卡片各一张,有三色标记的白纸各一张;。

2、三种颜色的玩具若干,三种颜色玩具筐各一个;。

3、三色彩笔和幼儿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套;。

一、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三种颜色。

1、认识红色。

请一个孩子扮演卡通造型的红娃娃,向幼儿问好:“小朋友们好,我是红颜色。”教师:“今天红颜色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礼物送给这个朋友,但是红娃娃只喜欢红色的东西,请小朋友把红颜色的玩具送给红娃娃。

2、小朋友找红色。

3、认识蓝色。

(方法同认识红色)。

4、小朋友找蓝色。

(方法同找红色)。

5、认识黄色。

(方法同认识红色)。

6、小朋友找蓝色。

(方法同找红色)。

二、幼儿自由分小组进行桌面操作。

第一组请幼儿将红、蓝、黄三种颜色卡片分类摆放。

第二级按红、蓝、黄的标记给白纸涂色。

第三组做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果串。

第四组进行幼儿活动材料的操作。

幼儿自由选择,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三、教师针对每组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总结。

四、延伸活动。

和红、黄、蓝三位卡通娃娃一起做游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