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论文大全(14篇)

时间:2023-11-30 16:01:15 作者:笔尘

贸易的发展需要建立稳定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机制来保护各方的利益。列举一些成功国家的贸易总结经验,以期为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提供借鉴。

浅谈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毕业论文

摘要:在气候问题备受注重的国际大布景下,展开低碳经济越来越遭到国际社会的注重。怎么找到合适我国本身的低碳经济之路,是当今所面对的要害问题。剖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并从工业构造视点企图剖析我国的低碳经济展开的方向。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业构造;构造调整。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1导言。

2011年12月11日清晨,德班气候大会宣告落幕。低碳和环保将再次变成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动力严重使得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展开。从2009年末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到2010年举行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国际社会关于怎么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一向未达到一致和取得打破性的展开。德班气候大会已取得了必定成果,但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尽力。关于我国,完成经济增加与环境压力的平衡是将来将面对的严重应战。我认为在这轮绿色经济浪潮中,我国工业构造调整晋级面对着无穷的应战和机会,怎么将减排压力转化为新一轮经济增加的动力是要害。

2.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呈现于2003年的英国动力白皮书《咱们动力的将来:创立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根底的绿色生态经济。白皮书中提出要用低碳基动力、低二氧化碳的低碳经济展开方法,代替当时的化石动力展开方法。

2.2我国面对的应战。

在这轮绿色经济浪潮中,坚持着“一起但有差异职责”准则的我国面对的应战和机会并存。

2009年美国的《美国清洗动力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征收碳关税,即关于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美国可以自在收取碳关税,一吨二氧化碳征收10至70美元。碳关税这个商场现已树立起来,欧洲不但树立起了商场,并且建得非常好,包含各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也都树立起来了。美国的意图即是要经过美国对新动力的开发,把这一切的低碳美元悉数移转到美国去,经过收税让美国变成真实的'新动力的基地。这是美国新动力方针的全部野心和企图。

从中短期来看,我国因为长时间处于工业链的低端,碳关税对刚刚开始复苏的我国出口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美国利用碳关税企图来按捺我国经济的高速展开。

别的,国际各国现在并没有达到有普遍适用的有法令约束力的文件,无法制度化推动发达国家向展开我国家的技能转让,发达国家承诺的对展开我国家的资金支撑也远远少于大家的预期。所以,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展开我国家在cdm项目中到底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得到多少技能和资金值得怀疑。

2.3我国面对的机会。

因为将来国际动力需求和排放增加的大多数来自展开我国家,而展开我国家限于本身经济实力,技能水平相对落后,技能研制才能相对缺乏。为了推动全球可持续展开的一起方针,发达国家有责任向展开我国家供给资金协助和技能转让,产生了cdm――清洗展开机制。

因为发达国家国内的减排增量本钱比展开我国家高4到20倍,所以发达国家愿意以资金协助与技能转移的方法在没有减排职责的展开我国家施行cdm,由此取得低本钱的减排量以协助完成减排责任,一起也协助展开我国家完成可持续展开。作为展开中大国,我国被认为有很多有利条件施行cdm项目。我国应采纳活跃的cdm方针,捉住当时的有利机会,经过与发达国家协作,取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能与资金支撑。

近几年,燃料的价格指数上升迅速,我国的动力和资本对外依存度上升。三种化石动力中,煤的含碳量最高,油次之,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布只要煤炭的60%。别的方法的动力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属于无碳动力。所以,从确保动力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视点看,展开低碳和无碳动力,推动动力供应的多元化,是减少煤炭花费下降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处于工业构造调整的要害时期。低碳经济恰是工业构造优化晋级的机会,怎么将本身展开与改进全球气候有机联系,将碳减排压力转化为新一轮经济增加的动力是要害。

3以工业构造调整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展开。

从国情和实践动身,是我国展开低碳经济的首要指导方针。

关于平等规划或总量的经济,处于同样的技能水平,如果工业构造不一样,则碳排放量也许相去甚远。第三工业的碳排放量是有限的。真实需求很多耗费动力的是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所以,大力推动展开第三工业是展开低碳经济的必然请求。

将来我国需求活跃调整工业构造,尽力推动经济增加方法的改变,加快展开第三工业,特别是展开现代服务业,活跃推动高技能工业的展开,按捺高耗能、高污染职业,约束资本型商品的出口,加快工业构造的调整。一起,要进步商场准入规范,逐渐筛选落后产能,完成低碳展开。”

可是,调整工业或经济构造遭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工业构造是与必定的经济和社会展开阶段相适应的。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展开我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会在适当长的时期内占有主导位置,只要在充沛工业化以后,才也许由服务业来主导国民经济。所以,在以工业构造调整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展开过程中,要处理好短期与中长时间的关系,要统筹短期适应性调整、中期开发性调整和长时间战略性调整,需求长短联系。

节能减排展开低碳经济之中心是“开源节省”,鼓舞展开节能减排有关工业。

“开源”,即大力展开可再生动力和清洗动力的有关工业。我国可再生动力资本十分丰富,要害是要研制和推广有关技能,拟定相应方针,树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展开试点示范,探究要点职业的低碳展开。例如太阳能、风电、核电等新动力工业展开潜力无穷。

“节省”,即加大节能和进步能效的力度。在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载能职业,经过节能和进步能效,下降碳排放强度。清洗煤发电技能(igcc)、智能电网、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新动力轿车等遭到注重。

2010年,我国动力花费总量的构成中天然气及水电、核电、风电的比重逐年上升,可是传统动力仍占首要比重的现实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就现在国内新动力工业的展开态势而言,风电工业的展开最为老练。不过,随之而来的不断拓展使风电设备被列入国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造工业。风电入网现已变成风电展开的首要瓶颈。工业竞赛加剧和商品价格跌落也许使短期风电设备商面对无穷应战。对重复建造的有用操控,有利于加快风电工业的结合,优胜劣汰。

随着核电工业规划不断扩大和工业技能老练,我国核电配备制造业已得到较大展开,现在我国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国产化率水平分别在90%、70%和50%摆布。估计2012、2013年前后,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的配备的自主化率将达到75%以上。

太阳能工业是现在国内使用最不老练的新动力工业,但也是将来工业增加空间也许最大的新动力工业,国内太阳能工业的推动和展开进程依赖于政府拟定的光伏补助方针力度而定,从长远来看,我国光伏商场需求无穷,其间具备竞赛优势的公司将取得无穷展开机会。

igcc,是清洗煤发电技能的将来。我国的动力构造决议该工业将是节能减排的要点打破范畴。现在,igcc还首要使用于煤化工范畴,一旦igcc技能延伸至燃煤发电大商场,低碳经济展开将进入簇新年代。

推动低碳经济展开,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与有关工业的方针支撑和方针引导,使这些工业取得更多的资金展开领先创新技能。一起,要进步商场准人规范,逐渐筛选落后产能,避免高水平重复建造的呈现。加快公司吞并重组,进步集约化生产水平,有用下降单位gdp碳排放的强度,完成低碳展开。

4总结。

从长远来看,展开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我国应赶快规划,以工业构造调整推动低碳经济的展开。一起也要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动身,从传统工业中发掘低碳经济的展开潜力和新的经济增加点,走合适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和谐小组单位/我国21世纪议程管理基地.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对的应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张坤民.低碳国际中的我国:位置、应战与战略[j].我国人员、资本与环境2008,18(3):1-7.

[3]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展开方法的新变革[j].我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4]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展开方法研讨[j].我国人员、资本与环境,2008,(3):14-19.

[5]我国计算局.2010年我国计算年鉴[m].北京:我国计算出版社,2010.

浅谈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毕业论文

社会扶持体系不健全在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小企业都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意识,但自身实力较弱,需要外界提供扶持。从欧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系统的扶持体系能够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如德国,不仅在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机构中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促进部门,还存在众多的专门服务机构。我国在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其中的二十九条至三十一条是关于技术创新的内容,这些条文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要求,各地政府也相继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都涉及到了低碳经济中的新能源和节能技术。以上这些工作改善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提振了企业信心,也应该看到,地方政府的扶持基本上集中在财税补贴方面,在政府采购、金融方面仍然缺少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政府的扶持体系不健全。另一方面,扶持资源都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金融机构和众多行业协会尚缺少相应的支持机制,扶持体系过于单一。一般而言,政府的扶持政策较为宽泛,在更加专业的技术创新领域,支持效率不如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体系不健全的扶持机制,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根据现有的资料,我国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远低于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尚不到0.6%。中小企业在研发方面很少的原因大体有几个。l)创新的成功率较低,很多企业主认为创新的成功率不足5%,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更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使得中小企业主忘而却步。2)企业本身资金薄弱,有限的资金要先用于开拓市场和以保证生存,在研发上自然投入少。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很难从取得,中小企业普遍资产少,被认为信用差、风险大,而且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与银行贷款的安全要求相矛盾,难以获得银行支持。在国外,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支持方式之一,例如微软公司、苹果公司等,在发展阶段都得到过风险资本支持。我国的风险投资发展时间短,风险投资家少,风险资本也少,能获得风险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更少。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要掌握创新能源所需要的多学科知识,同时要拥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整体上看,我国普遍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我国新能源研发时间较短,只有风能技术较为成熟,进入了商业运行,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较少。国内的低碳刚刚起步,在理论方面,短期内也无法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中小企业即使具备前瞻性目光,在低碳创新人才稀缺和自身实力薄弱的双重压力下,也难以吸引和留住足够的创新人才。人才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途径。

健全社会扶持体系与传统的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模式相比,低碳下的技术创新属于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具有思维新和风险高的特点,政策的扶持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现行的扶持政策手段主要是补贴、抵免、优惠等,集中于降低创新成本。政府还应该通过提高创新收益来扶持中小企业,可以在政府采购中做出特别安排,采购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品,鼓励创新技术的商业化,帮助其开拓市场。此外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确保中小企业的利益,降低风险。低碳经济下的技术创新需要多学科、广泛的交流,多种的碰撞才能引发新思维、新思路,从而指导创新方向。需要组织中小企业与研究院、高校等创新主体的`在创新思维、创新技术方面进行交流,促进联合研发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的专业性较强,此类信息交流平台由行业协会与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协调较为适合。引导研发资金投入低碳经济下的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量的多寡影响创新的成败。鼓励中小企业自身加大技术创新经费的投入是基础,为了增加其积极性,可以从多个途径分散创新的风险。政府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措施,既可降低创新成本,又可引领中小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政府鼓励发展风险投资,让专业风险金融家参与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之中,利用社会资本分散技术创新的风险。当然也可以通过让中小企业从技术创新成果中获益的方式,鼓励企业增加投入,比如政府专门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一部分资金,用于奖励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杰出成果;或者通过政府采购,购买企业低碳创新产品,可以收到扩大销路和引导社会消费的双重效果。实施的人才战略无论是何种创新,关键在于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获得人才的途径总起来说有两种,就是内部培养和获得外部人才支持。中小企业需要注重培养本企业自己的全职技术骨干,对核心员工进行培训,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使他们走上技术型和管理型的道路,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机结合。任何企业都难以储备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从外界获得人才支持,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中小企业要注重与中介组织、科研单位、合作伙伴等方面建立联系,沟通信息,采取兼职或项目合作的方式,让外部的人才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之中,减少对高科技型人才的直接引进成本,达到直接使用的高效目标。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策略低碳经济要求在节能减排、新能源、循环经济等核心技术方面进行研发突破,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都处于劣势,在核心技术方面难以涉及,需要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道路。核心技术多数掌握在大型企业手中,但是这些企业需要采购大量材料、设备和零部件,中小企业较为合适的选择是细分市场,为大型企业做配套,在某个小领域进行精细耕耘。中小企业家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尽可能进入资金、人员等都有保证的国家科技项目和技术公关项目,尽早明确自己在项目中的位置,抢占先机,培育技术优势。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一些制约贸易发展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成为当今热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我国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概述了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借鉴国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公共信息服务。

底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进出1:3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直接利用外国投资连年居世界首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过高,贸易竞争力不强,出1:3市场过于集中,贸易环境改善不明显,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贸易摩擦频发,利用外资质量不高等等。鉴于此,我国应积极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

在当今的贸易环境下,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贸易体制改革,加快贸易体制升级,着力发展贸易促进机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也在尝试贸易体制改革,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定义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而提供的经济性服务。具体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建立更加舒适宽松的投资环境;统一发布对外贸易出1:3政策和公共商务信息,以帮助公众“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协调海关、质检、税务等相关的对外贸易管理部门,为出1:3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贸易手续;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开展海外市场调查,为出1:3企业提供全面的出1:3咨询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国内企业,还应惠及普通的公众。

1.出口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出1:3贸易公共服务是指国家为促进出1:3的增长,为出:13企业提供政策性扶持和制定出1:3发展规划,并为出1:3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包括:出1:3贸易金融服务(例如建立出1:3银行,为出1:3企业提供贷款等)、技术性促进措施、简化出1:3手续、政策咨询、出口商品技术服务、出口研发服务、出口贸易促进政策、出:13贸易摩擦救济、贸易市场凋研、贸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以出1:3贸易公共服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出1:3企业的积极性,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

目前国内外关于贸易环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是可以归纳为: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对贸易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相关的贸易软件和硬件基础。具体包括:国家的政治稳定性,相关的贸易制度、政策和法规,基础设施和各种贸易配套设施,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积极地运用各种行政手段,营造宽松和有利的对外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积极地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辅助,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本国和国外贸易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信息、对外贸易运行状况信息等。该体系有利于国内出:13企业了解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和贸易伙伴所在国的政策法规,规避风险,节约生产成本。另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包括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出1:3商品技术服务体系、出1:3研发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近年来,随着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些国家大都对贸易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使之更加高效、便捷地为本国企业服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法国经济形势出现了衰退的趋势,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近年来,法国不断地改革现行的贸易促进体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造了更加有利的贸易环境。

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机构主要包括:经济财政工业部对外经济关系司、驻外经参处、各大区外贸局、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原对外贸易中心和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合并)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为己任,以为企业制定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为手段,共同为法国企业服务。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主要以信息咨询服务和财政补贴为主,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和参加国际展览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培养本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简化为企业提供出口信息和支持的手续,并实行对外贸易促进手段完全商业化运作,既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又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

2.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法国通过对外贸易中心和工商会等机构,收集、调查和整理全球对外贸易信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信息服务。法国政府在国外设有100多个驻外经商机构,这些机构收集大量的所驻国的贸易信息、市场综合产业信息、法律法规、融资条件以及出口担保等方面的政策,为本国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提供服务。并对信息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整个信息服务程序的可控性和有效性。通过高效的信息服务,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海外市场。

3.完善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法国的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不高,一度只维持在40%左右。随着法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在法国对外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法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中小企业很好地与政府或私人伙伴联合,这些企业在国外谋求发展,并在法国创造就业机会;设立了法国技术创新署、法国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法国风险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部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及国际合作提供财政保障,为法国中小企业在国外投资设点和开发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英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非常重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一直尝试着改进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创新思维、服务思想及政策措施。试图更好、更全面的为对外贸易服务。

英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遍及各地,具有纵向与横向紧密结合、覆盖范围广、服务细致等特点。除了政府和地方当局各经济管理机构的广泛参与外,民间机构在对外贸易促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贸易促进管理部门主要包括:贸工部、外交部、国际贸易总局、出口信贷担保署等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在贸易促进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相关贸易促进政策,维护出口企业和外投资公司的利益,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提供各种贸易咨询、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很好地促进了英国的贸易发展。

2.健全的创新服务体系。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创新。作为英国创新的主管部门的贸工部,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了企业很大的支持。贸工部有多个创新支持措施,如知识转移网络、知识转移合作计划,建立了公益型信息平台;重视信息服务功能,支持信息服务领域的公共服务。此外,还提供培训、会议、考察、国际专家帮助、市场专项调查、人才流动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将这些服务渗透到企业技术或市场开发的每一步。

英国倡导贸易自由化,实施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对外贸易体制,营造了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英国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了税收优惠、设立自由贸易区、为国外企业提供国民待遇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优惠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资的流入,增加了国内就业机会。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虽然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政府服务方面,强调服务至上原则,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更好地为本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服务;重视对外贸易促进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各种贸易促进机构通力合作,更好地为本国贸易发展服务;注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贸易信息,搭建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资金、政策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帮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一)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地区分布不均衡。

我国目前为止,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虽然在总量上不少,但质量不高,且地区差异性十分明显。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公共服务支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产生的绩效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明显偏少(如表1)。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财力状况好于欠发达地区,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非常充沛,再加上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在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的条件下,形成了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分布不均衡的结果。另外,这六个省市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9%。由此可见,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高。

发达国家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推动贸易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包括中国贸易指南、国内涉外政策环境、世界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库和网站,但是总体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内容不全面,分布零散,地区分布不平衡,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很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捷地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等信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缺乏统·的信息管理和分工。

注:根据公共服务综合绩效得分分布情况,将公共服务绩效等级分为五级:a级代表“优秀”;b级代表“良好”;c级代表“一般”;d级代表“不足”;e级则代表“匮乏”。

(三)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够。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就业数量的增加、对外贸易的增长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不完善,虽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相关的配套法规明显不足,且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扶持不够,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融资渠道,还是信用担保与欧美国家差距仍然明显;支持创新不到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在财政、税收、咨询、技术等方面给予的支持不够。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鉴于我国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的缓慢和滞后,通过的《对外贸易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公众和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信息障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环境。加大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的专项资金投入,使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更加全面;强化商务部的网站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对外贸易信息服务;完善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及环境、国外贸易市场调研等数据库的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处于萌芽状态,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督和管理存在着行政职能混乱、监管规则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在大力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促进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强化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责任,建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权责机制,确保对外贸易公共服务有效的进行;加大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逐渐提高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民主制度,使公众参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建立一支专业化监管队伍,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性。

(三)保证资金投入、实现外贸公共服务均衡化。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的省市,由于财力状况充足,投入较多,所以效率相对较高,产出明显;而经济欠发达的省市,由于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较少,所以效率普遍不高。因此,政府应在保证总体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同时,兼顾经济欠发达的省市,以达到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均衡分布,最终实现对外贸易各地区均衡发展。

(四)大力发展商会的作用。

我国的商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数量上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存在着“半官、半民”的性质、自律机制不健全、缺乏透明度、结构失衡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推动商会的发展,促进其在对外贸易、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包括:促进商会性质的转变,由“半官、半民”的性质转化为自治的、自愿的、非盈利的民间组织;建立商会自律机制,实行管理透明化,切实保护好企业的利益,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咨询服务和必要的技术帮助;扩大商会的权利,使商会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全面。

浅谈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毕业论文

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正确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模式实施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对后代子孙负责的经济模式。减少经济活动的耗能与污染性,用最环保的方式发展经济,才能让经济活动更具有社会意义。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很大作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落实低碳经济理念,才能让房地产经济得到发展的动力。用低碳房地产经济活动带动消费者建立低碳消费理念,有利于房地产经济社会效益实现。

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低碳经济对于房地产经济的影响也是双方面的。下面,我们就从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分析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第一,房地产的产业成本提高。虽然低碳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但目前来看,还没有相对健全的技术支持低碳经济活动的落实,在房地产经济中应用低碳经济模式,会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生成成本。落实低碳经济,需要开发新的技术,而新技术的开发则必然需要资金的投入。低碳经济是新能源为主要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成本较高,将低碳经济模式应用到房地产行业中,必然会提高房地产经营成本。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许多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在没有确定低碳经济的实际效益前,是不会加大投入的。而小型房地产开发商又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低碳经济的落实。

第二,房价直线上升。房地产成本提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房价的上升,利用低碳经济经济模式会使土地的应用形式发生改变。总有地产开发商将低碳经济模式视为销售的噱头,利用建筑施工低碳化与土地低碳化的观点提高房价,促使消费者购买。就目前来看,低碳建筑并不多,也只有极少部分高消费群体接受低碳建筑。更多的人认为低碳建筑就是一种价格高、质量好的建筑,房价就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直线上升。

第三,阻碍房产经济繁荣。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要促进房地产行业更加繁荣,企业需要更多地利用木材与煤炭这些较为便宜能源,也只有这些能源可以满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需求。但在低碳经济模式中,新能源才是房地产产业应当积极利用的能源,新能源价格高,必然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较大的负担,不利于房产经济的进步。

浅谈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毕业论文

1.下列各项中,对“中国风电发展的问题”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风电技术在核心技术、人员队伍和关键设备等方面,对进口依赖程度高。

b.中国企业“组装”出的风机可利用率与国外同类机型的机组相比明显偏低,说明国产机组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问题大。

c.中国风机制造行业整体水平偏低,还停留在“组装”阶段。即使是金风科技公司这样的行业领先企业,也没有形成掌握风电整机总体设计方法的核心技术。

d.由于风能资源评估偏差、风电场布局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当等因素,中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并且出现亏损。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风电装机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突破1千万千瓦,预计到明年还将超越德国和西班牙,这足以证明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

b.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意味着中国已经在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方面占据领跑地位。

c.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煤技术,是当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任重而道远。

d.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策的引导,必将会出现长期动力不足的问题。要想赢得更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市场、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优化。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中国的风电和多晶硅“大跃进”,让国外的相关企业和设备提供商成为了大赢家。

b.光伏发电的上游企业在生产中可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因此不能把光伏发电作为新的清洁能源加以大力推广。

c.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就连多晶硅材料的生产中,中国企业也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

d.中国的常规能源利用还存在着能效低、污染重等问题,靠单纯地发展新能源,并不能解决现阶段能源利用上的诸多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一)进出口增速低位趋稳,“稳外贸”措施初见成效。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8424.7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14953.9亿美元,增长7.4%,比上年同期回落15.3个百分点;进口13470.8亿美元,增长4.8%,回落21.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483.1亿美元,增长39.1%。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增长7.2%、8.5%和3%。在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前期出台的“稳外贸”政策措施逐步落实等因素带动下,9月份进出口增速低位反弹,出口增速从8月的2.7%回升至9.9%,进口从8月的下降2.6%转为增长2.4%,当月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稳步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8548.3亿美元,增长8.3%,高出同期整体出口增速0.9个百分点,占出口比重从上年同期的56.7%提高至57.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40.6亿美元,增长6.4%,其中手机、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8.1%和46.9%。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其中纺织品、服装、家具、鞋类、箱包、塑料制品、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7%,低于整体出口增速0.4个百分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继续下降,煤和成品油出口量分别下降38.6%和9.8%。(三)对发达国家出口明显分化,对新兴市场出口总体增长较快。随着美国经济温和复苏,零售市场回暖,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2581.6亿美元,增长9.6%。受欧盟经济陷入衰退、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影响,中国对欧盟出口2504.6亿美元,下降5.6%。对日本出口1125.1亿美元,增长4.5%。由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相对较快,以及出口企业深入推进市场多元化,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对东盟、俄罗斯和南非出口额分别为1447亿美元、325.8亿美元和107.2亿美元,增长16.6%、14.5%和10.8%。前三季度,中国自美国和欧盟进口分别增长7.7%和2.1%,自日本进口下降6.5%。

(四)民营企业进出口势头良好,一般贸易增速持续快于加工贸易。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广大民营进出口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拓展营销渠道,深度开发国际市场,取得良好效果。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5515.2亿美元,增长19.2%;进口3264.6亿美元,增长18%,分别高于整体增幅11.8和13.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7511.2亿美元,增长3.1%;进口6483.4亿美元,增长1.3%,分别较整体增幅低4.3和3.5个百分点;出口和进口占总体比重分别下降2.1和1.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增幅明显下滑,其中出口下降3.9%,进口仅增长0.9%。

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进口3520.0亿美元,增长1%,占总体进口比重26.1%,下降1个百分点。

(五)中西部地区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东部地区出口增速放缓。

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步伐加快,进、出口双双强劲增长,对外贸易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出口分别增长21.5%和43.4%,其中重庆增长1.5倍,甘肃、安徽、贵州、河南和四川分别增长83%、69.9%、68.9%、62.8%和42.8%。中、西部地区进口分别增长7.9%和13.2%,其中重庆、河南分别增长69%和64.2%。东部地区由于受国际市场需求放缓和生产成本上升冲击较大,出口仅增长4.3%,低于总体增速3.1个百分点,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分别增长6.4%、4%、3%和3.2%,上海和山东分别下降0.1%和0.2%。

(六)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粮食和油料作物进口增长较快,其中谷物及谷物粉、大豆、食用。

植物油进口量分别增长2.3倍、17.7%和18.3%。能源资源进口有涨有跌,铁矿砂、原油、未锻造的铜及铜材、氧化铝进口量分别增长8.4%、6.4%、32.6%和2.1倍,成品油、原木、钢材进口量分别下降4.4%、10.8%和12%。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分别增长2.7%和6.4%,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3.6和7.3个百分点,但汽车、飞机保持快速增长,进口量增速分别达23.6%和22.5%。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略有改善。美国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前8个月新屋销量同比增长21.7%,且售价明显上扬;9月份失业率为7.8%,达1月以来最低点。欧央行出台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欧洲稳定机制(esm)启动,希腊新一轮救助计划谈判取得进展,暂时缓和了欧债危机形势,西班牙、意大利等外围国家国债收益率明显下降。主要发达经济体相继出台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内起到压低国债收益率、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一些新兴经济体也放松宏观经济政策,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刺激作用。据摩根大通发布的数据,9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8月的48.1小幅回升至48.9,表明世界经济下滑势头有所缓解。

中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且继续出现积极变化。9月份工业生产、商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均比8月有所提高;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实现4个月以来首次回升,达49.8,接近50的荣枯线;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至100的荣枯线以上,达100.8。9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在做好出口退税和金融服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环境、优化贸易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提高通关效率,调减法定检验检疫目录,规范和减少进出口环节收费等。这些政策措施正在陆续落实到位,将强化前期出台的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效果,进一步提振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心,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推动外贸增长企稳趋升。

世界经济将增长3.3%,低于的3.8%。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3%,低于上年0.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5.3%,低于上年0.9个百分点,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增长率均将低于20。世贸组织(wto)预计,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为2.5%,远低于年的5%。加上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大幅上升,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极其复杂,实现进出口稳定回升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2012年四季度进出口有望延续9月份的回升态势。在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增速普遍放缓或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有望保持稳定或微幅上升。

从国际看,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欧债危机略有缓和,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于稳定,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有所提振,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但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削弱经济增长潜力,刺激经济政策措施的副作用日益凸显,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困难较多,加上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态势不会明显改观。

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需要持续紧缩财政,企业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宽松货币政策无法根本扭转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加上失业率高企等制约,经济增长动力仍较疲弱。一些新兴经济体依赖能源资源出口、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逐渐暴露,发展面临的风险上升,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全球经济增长3.6%,低于金融危机前4%的平均水平;世贸组织预计,全球贸易量增长4.5%,明显低于危机前10年6%的平均水平。

二是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可能再起波澜。欧债危机既是欧洲货币联盟的制度危机,更是欧元区外围国家的竞争力危机。随着欧洲稳定机制启动和银行业联盟构想开始落实,欧元区制度设计的薄弱环节正在逐步加强,但外围国家不仅财政缺口大,而且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提高竞争力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其间若经济、政治形势恶化超出预期,可能在金融市场引起新的波动。2013年,欧元区外围国家融资需求依然高企,部分国家面临大选,对欧洲金融市场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美国财政悬崖涉及金额约占gdp的4%,若处理不好,可能拖累美经济重返衰退。

续紧张极易冲击石油供应,加上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投机资本涌入商品市场炒作牟利,农产品和能源价格面临较大上涨压力。

四是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在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对外采取部分关闭国内市场的办法,扶持本土产业,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投资活动。世贸组织监测,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各成员共采取182项新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进口额的0.9%,且限制措施应对危机的一面下降,刺激本国产业复兴的一面上升,影响更为深远。一些国家对新兴产业领域的跨国投资态度保守,想方设法加以限制。在选举政治的催化下,部分国家经贸政策甚至出现“去全球化”的危险倾向。

从国内看,随着一系列扩内需、稳外需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并发挥成效,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党的十八大将进一步激发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有利于继续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普遍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快于2012年。但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需求增长受到一些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较为突出,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多困难。

对外贸易服务体制构建论文

1.1金融体系硬件缺失,农村现金流失量加大。

覆盖到乡镇或者村一级的银行系统只有农村信用社大致能做到,其他金融系统大部分都涉及不到。农民鉴于现实情况的不方便,要么将大量的现金闲置于手中,要么在外出打工的时候将资金存于城市的金融系统中,导致农村资金大量的流向城市。农村现金流量的加大,既不利于农民现金资产的安全保管,也不利于人民银行对市场现金流量的掌控。

1.2金融体系服务范围较小,农民贷款难。

由于金融体系硬件设施的不到位,导致服务范围的相对狭窄。当农民有意愿向金融系统进行贷款时,金融系统相距过远,农民就打消了此种想法。即使现在国家针对农村实行了优惠的汇率政策,但仍然无法提起农民向金融体系贷款扩大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部分的农民就走向了向民间借贷或者私人借贷之路。

1.3信用社资金吸纳能力不强,农村资金利用效率下降。

由于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普遍缺乏服务观念,除存贷款传统业务外,中间业务基本没有。农村信用社向农民吸纳闲置资金时,农民的积极性也不高。农民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后,不能有效的利用资金进行生产,等到还款时用没有能力进行还贷,影响了农民在金融体系中的信用度。

2构建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农业和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2.1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机构的覆盖率。

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重点扶持几个国有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建设,加大农村金融网点的建设和投入;开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贷款;切实的规划和实际建设好金融网点,争取做到1村1个金融网点或1村2个金融网点;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保持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和定位,促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2.2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农业保险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最为重要的支撑之一,如果没有完善的农业保险体质,农民生产的稳定性就无法得到保证。政府作为行政机关,是最有力的调控机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和扶持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此外,可以在政府的授权和支持之下建立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加大政府的补助力度,提升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农业人员外流的比例。

2.3降低贷款的利率,提高农民投资的积极性。

农民考虑贷款与否的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贷款的利率的高低,贷款利率过高时,农民贷款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国家可以从总体上宏观调控利率政策,把控金融系统的利率在农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浮动,有效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乐于贷款时,他们就会把贷款来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这是变相的推动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2.4增加金融服务的种类和品种,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

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实际的支付结算服务品种,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金融机构积极的开发适合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体系多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开发一些适合农民和农业的服务项目。金融体系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独创出属于农村地区的服务项目和政策。

3小结。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支撑和辅助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金融体系的完善和有利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的切实利益的实现。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因“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陷入大幅减速的和深入调整,而出口总额占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国内出口企业减产和破产,大量外汇储备也遭受严重损失。对于外贸依存度高的中国来说,必须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具有清醒认识。因此,中国在新阶段、新形势下,须及时正确地对中国外贸发展进行思考和调整。本文立足于经济危机的大背景,就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新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以及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展望和面临的问题。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蔓延,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截至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7个季度放缓。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进出口企业困难增多。针对形势变化,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优化外贸结构的政策措施,提振了企业信心,对外贸走势趋稳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贸易服务体制构建论文

行政区划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合理的行政区划将促进国家的发展。我国行政区划现状,同历史和国外比都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如省级规模过大,省区间规模悬殊,管理层级过多等,而市管县体制最为典型。在保持社会稳定前提下,逐步对我国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进行合理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一、历史发展。

所谓市管县体制,是指地级市对其周围县实施领导的体制。它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依据行政权力关系,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共同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区域整体。建国后,随着城市行政区的发展,市领导县体制开始出现。1958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全部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并逐步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试点并推广。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推进行政机构改革,1982年,中央下达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通知。此后,地市合并,城市升格,建立市管县体制成为行政改革的主要取向。目前来看,市管县体制已成为各省市区最基本的区划模式,构成了最基本的纵向权力结构体系。这一体制的施行,使我国行政区划由宪法规定的四级制向五级制转化,成为世界上少数的多级制国家之一。

二、改革的必要性。

1.市管县体制违背宪法。

我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自治州、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制。但是,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我们看到在省、县之间又多了一级建制——地区或地级市,并逐渐演变成了“市管县”格局,使我国实际运行中的地方行政区划转化为四级制,这在本质上是违背宪法原则的。

2.市管县体制运行中的弊端。

1)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大。增加和强化地方行政层次,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而且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增加行政层级反而可能加剧城乡之间的矛盾。在市领导县体制下,县的自主权较小,资源配置成本增高、效益低,而且,增设一个地级行政层次,管理机构和行政人员增多,管理成本加大。

2)市职能定位不清,市县竞争加剧。市管县限制了县级政府自治能力的发挥,市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对县的主动辐射与带动作用有限。由于市县财政体制的相对独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县在经济发展中竞争多于合作,其结果往往是县(县级市)被束缚,缺乏应有的活力。不改变现有体制,各种经济利益冲突就会加剧,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3)管理幅度不平衡,违背科学管理原则。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数量多、规模大,市领导的县数量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市领导的县数量反而多。这与行政管理原则相悖。管理幅度过小,会使管理事务繁琐化,增加管理负担。

4)实行城乡统一治理,不符合国际规律。由城乡合治走向城乡分治,是各国行政管理的一个客观规律。城市和农村是有着本质差异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域,在人口结构与密度、产业结构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实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针对城乡的各自特点进行分类管理。

三、改革理论概述。

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上,学者们提出很多独创性意见,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省直管县论。这种观点在理论界较为盛行,按照进行程度和改革规模的不同可分为市县分治和缩省扩县两种观点,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推进。

2)缩省扩县。在市县分治基础上,实施省直管县体制,实质上扩大了省一级的管理幅度。为了保持合理的管理幅度,理论上有两种选择:缩省或者并县。戴均良认为从国内外的经验和管理需要出发全国可以设50~60个省级建制,在划小省区的同时,可以合并规模过小的县。学术界对此观点意见不一,大多数认为大规模重新划分和调整省级区划不可行,但可以适当调整个别省级行政区划。

2.市协县论。这是在取消“市管县”传统概念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城乡综合协作概念,即取消市县之间的上下行政隶属关系,建立互相协作的平行互动关系。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协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通过改革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3.扩权强县论。扩权强县也是改革“市管县”体制弊端的有效途径,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操作方式是在中央政策和法律允许以及原有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赋予部分县与市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包括审批权、税收权和人事任免权等“扩权强县”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是原有“市管县”体制下处于弱势或不公平待遇的县级地区,它们在改革中获得了更大的经济发展权限,并得以重新分配资源。

4.复合行政论。所谓复合行政,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复合行政旨在转变政府职能,注重政府内部职能的整合与转化,引入公共治理理念,协调城乡合作以实现发展目标。

四、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与设想。

从实践中看,扩权强县的改革模式在各地方应用较为广泛,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强县扩权政策与国家体制与法律法规不适应,权力难以真正下放;经济强县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基础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土地、工商、税务等垂直管理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县级政府扩权后,省级政府管理半径增加,缺乏对县级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此外,在省直管县试点改革方面,据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效果不错,但也同样面临着政策与法律、法规不适应、省级政府管理压力大等问题。另外几种市管县改革的理论方法,也在理论解释和具体实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解决。

可见,对市管县体制改革现有理论进行理性思考和改革创新十分必要。本文在结合省直管县和扩权强县等多种理论的优势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扩权自治”的改革设想,以期对市管县改革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扩权与自治相结合,自上而下扩权,自下而上推进自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补充,最终达到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充分肯定省直管县体制的优越性,撤销地级市行政级别,实行城市级别统一化,并且市、县分治,处于同一行政级别并且接受省的直接领导管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省、市县级行政单位的数量和管理幅度,增加省级行政单位数量,限制市管辖的区域范围,实行县级行政单位的升级与合并。给予市、县更多的行政权力,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提高地方活力。逐步扩大县级以下自治范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镇将逐渐融入县,自治体系也将随之提升,最终取消乡、镇行政层级,实现从中央到地方三级制。具体操作如下:

(1)升级扩权。

首先,增加省级行政单位数量,减少管理幅度,提高管理效率。重点考虑增加新的直辖市,将各省市中经济发展程度高、人口多的较大城市,比如从大连、青岛、南京、武汉、深圳、广州、西安等增设为直辖市,不再受原所在省管辖,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这些城市的选择都有一定的理由和基础,至少应有10~20个左右省级单位的空间,从原所在省剥离出来之后,将大大减少省级政府的管理压力。

其次,取消副省级和地级政权层次,市、县同级。本着城乡分治的原则,可将一些与中心城市有着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县、市转型为市辖区,规定城市的行政管辖区域仅限于城市中心区域及其周边与其依托关系密切、可作为其郊区或者卫星城的地区。既减少省级政府的管理幅度,也解决了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问题;原地级市管辖下的县或县级市按照大小和城市化发展程度进行升级或合并,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县级行政单位可以升格为市;面积较小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适度合并,与其余不适合合并的县同样保留县级行政级别,并且与市同级,直接受省管辖。省直管市、县的有效管理应保持在在40~50个范围内,否则将导致管理失效。

(2)推进民主自治。

市、县作为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层级之下的第三级别,享有相同的自治权利。市下设区和卫星城,城市可以行使其各项法定职能以保证所辖区域的健康、高效、有序发展,实现辖区内部的民主自治,即将社区管理模式放大,自下而上进行扩大自治范围。至于县,短期内,仍要以乡、镇政府为下一级行政单位,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基层民主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治权的不断提升,如增强县乡领导干部选举的公开性、竞争性、选择性,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直选试点,逐步建立对下问责制,建立县、乡,村民主的有效衔接,最终将实现从村级自治到乡镇自治,最后到县级政府的民主自治,从而取消乡、镇层级,实现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行政区划。

五、结语。

行政区划事关中央与地方关系、条块关系、各级政府职能的合理设定以及未来民主体制、民主成本等重要问题,既要积极探索,有所创新,又要保持稳定,谨慎从事。实行“省管县”的改革,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必须按照中央的精神,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加强诸多配套改革的情况下,稳步推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11月2日,商务部综合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秋季)》(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了20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展望了年全年和中国外贸发展形势。

《报告》认为,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呈现回稳向好态势,外贸发展新动能正在积聚,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各方面因素,2016年全年,经过不懈努力,中国进出口有望实现回稳向好。20,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存在不少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同时,中国外贸正处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报告》指出,面对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和梯度转移,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提升进口综合效益,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促进中国外贸优进优出。

附:

综合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内容提要。

报告回顾了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特点,展望了2016年全年和年中国外贸发展趋势。2016年前三季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狠抓政策落实,效果逐步显现,外贸呈现回稳向好态势,外贸发展新动能正在积聚,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报告预计,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中国进出口有望实现回稳向好。2017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也正处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相关政策持续落地生效,2017年中国外贸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货物进出口大国地位继续得以巩固,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报告指出,面对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和梯度转移,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提升进口综合效益,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促进中国外贸优进优出。

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100710)。

电话:(010)64245741(010)64275863。

传真:(010)64212175。

目录。

内容提要。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虽然,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都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说明了出口贸易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按照绝对优势理论原理,进口国可以借助对外贸易消除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行业短板,有效降低社会整体生产成本之后,国民经济总体水平会得到一定提高。因此,进口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作为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对于认清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只要是国家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开展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将启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协同作用实证分析。

进出口额可以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规模,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从20xx年至20xx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呈高速增长趋势,从20xx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95539.1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258212.3亿元,增长了近2倍。虽然在20xx年前后由于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再加上国际市场紧缩,对我国国际贸易总量的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20xx年金融动荡结束,我国国际贸易的总量继续增长,20xx年增长到历史最高水平,所以这10年来,我国国际贸易几乎呈大幅度增长的态势(见图1)。同样20xx年至20xx年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呈持续增长趋势,从20xx年的gdp总额159878.3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gdp总额566130.18亿元,增长超过2倍,且每年持续增长,20xx年增长到最高水平,所以这1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态势。综合进出口总额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数据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gdp的增长量下降时(20xx年),对外贸易发展受制约,当gdp的增长量持续上升时,对外贸易呈持续上涨趋势。二者这种较为密切的依存关系表明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会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贸易会在国内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发展。

2.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经济增长变动关系。

对外贸易依存度(ftr),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对外贸易依存度说明一国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关联程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呈持续增长趋势,由20xx年的59.767%增长到20xx年的65.17%,增长了5个百分点。在20xx年前后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紧缩,我国外贸依存度有所波动,但是在20xx年金融动荡结束,我国外贸依存度开始回升,20xx年继续增长,20xx年开始回落,主要是我国经济转型政策的调整,更注重增长质量,数量上放缓。而同样的变化体现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上,在20xx年我国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在20xx年前后增长的速度放缓。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经济增长的变化说明了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即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变化一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经济的增长速度越快,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出口贸易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进口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吸引外资等等,所以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国内经济的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在价值形态上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增加。其衡量指标可以采取总量形式也可以采取人均形式。总量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或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人均指标一般采取人均国名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总值增长率,有时也采用人均消费数量增长率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进出口贸易的近10年的变化我们发现,20xx-20xx年对外贸易出口额和对外贸易进口额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3)。只是在20xx年出现了拐点,这主要是由于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的贸易都产生了影响,导致我国20xx年进口和出口额下降,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经过1年的调整,20xx年全球贸易环境变好,我国的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又恢复了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对外贸易包括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可以直接增加国民收入,从而实现gdp的增长,而进口贸易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原材料,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本国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和生产,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进口贸易规模远小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间接的,所以我们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进口,进口的产品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会有所不同,应适度增加资本、技术等的进口,把进口技术和设备放到主要位置,避免重复进口,发挥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实现经济和贸易的均衡和谐发展。在注重出口贸易增长的同时,重视进口贸易规模增长,形成双向对流的贸易增长格局和动态贸易平衡,充分发挥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三、结论。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对外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出口贸易在增加gdp的同时,进口贸易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对外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考虑资源、环境等因素,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发展服务。因此,为加快经济发展,在加大投资和消费的基础上应合理的发展国际贸易,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使国际贸易最大限度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农业对外贸易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比较优势理论与吉林省农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民营对外贸易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中国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农产品对外贸易。

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研究。

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规模结构与经济贡献分析。

多哈回合谈判走向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俄罗斯主管贸易的政府部门是经济发展部、工业与贸易部、农业部、联邦海关署等。经济发展部、工业与贸易部主要职责是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和管理对外贸易,签发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的外汇业务,制定出口检验制度,审批有关对外贸易的协定或公约等。海关总署执行俄罗斯政府的对外贸易管理政策,办理关税业务和报关业务等。

3.1.2贸易法规体系。

在俄罗斯,与贸易相关的主要法律有俄罗斯联邦《对外贸易活动国家调节原则法》、《对外贸易活动国家调节法》、《俄联邦海关法典》、《海关税则法》、《技术调节法》《关于针对进口商品的特殊保障、、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联邦法》、《外汇调节与监督法》、《在对外贸易中保护国家经济利益措施法》等。

3.1.3贸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2)许可证管理。对两大类商品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第一类属于特殊商品,包括化学杀虫剂、工业废料和译密码设备。第二类属于需要按俄总统和政府规定的特殊程序进口的商品、技术和科技信息,包括武器弹药、核材料、放射性原料、贵金属、宝石、麻醉剂、镇定剂、两用材料和技术、可用于制造武器装备的个别原材料和设备等。

(3)产品标识和认证。俄罗斯境内禁止销售无俄文说明的进口商品。对酒类制品、音像制品和计算机设备等产品,禁止销售无防伪标志及统计信息条的产品。

对化学生物制剂、放射性物质、生产废料以及部分初次进口到俄罗斯的产品,尤其是食品,需在进口前进行国家注册;工业、农业和民用建筑等用途的进口产品需具备卫生防疫鉴定。

俄罗斯联邦海关2005年1月发布的《需强制认认证的进口产品名单》中主要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食品、酒精和非酒精饮料、纺织原料及其制品、机器设备和音像器材等部分进口产品实行强制胜认证。

【出口管理】(1)出口配额和出口许可证。俄罗斯对国际协议规定要求限制数量的产品、部分涉及国家利益的特殊产品和国内需求较大的产品等类产品实行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出口配额的分配主要是通过招标和拍卖进行。配额如有剩余,亦可根据出口实绩进行增发。需持出口许可证的商品包括:野生动物、药材、译码器件、武器装备、爆炸品、核材料、放射性材料、贵金属、宝石及半宝石、矿产资源及矿床信息、麻醉剂、精神心理药剂、毒性物质、某些可用于飞制造武器装备的原料、设备、技术、信息等。

(2)对军民两用产品出口实行监督。出口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需申领出口许可证,颁发依据为出口产品是否符合俄罗斯承担的有关国际义务。

(3)统一验证制度。俄罗斯对出口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实行统一的强制性验证制度,包括对石油、成品油、天然气、煤、黑色及有色金属、木材、矿肥等产品进行验证。

以上程序不适用于食品、兽医用品及壳类产品,此类货品的检疫及签证由国家检疫及卫生部门负责。

3.1.4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

俄罗斯对各类动植物产品实施进口检疫制度,根据2008年1月9日发布的关于《批准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行使国家有关发放动物、动物源性产品、动物药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检产品的进、出口和过境许可证职能的行政条例》,对应检货物进出口文件进行审核,并做出发放或拒绝发放应检货物进口许可证的决定。

容器、包装材料(合成材料除外)、木材及加工品(成品、半成品和零部件)、原状土样和土壤标本;饲料、藁杆综合饲料及来自应检地区的动物的铺垫材料。

俄罗斯准许进口的检疫物,必须具有俄罗斯联邦农业食品国家植物检疫机关签发的进口检疫许可证。在许可证中要注明经由俄罗斯国境进境的口岸、进口和使用这些检疫物的条件。每批检疫物均应随附输出国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机关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植物卫生证书应附在该批货物的运单中。没有相应机关的国家除外,但要求检疫物的卫生状况符合进口检疫许可证中的规定。

【动物检疫】2006年3月俄罗斯政府颁布了《关于活体动物进入俄罗斯关境时实施动物防疫措施的决定》,规定在通过《俄罗斯联邦技术调整法》之前,对部分活体动物和动物制品进入俄罗斯关境时,遵照执行俄联邦现行动物防疫规章中不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兽疫局颁布的《国际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相矛盾的部分规定。此外,在俄罗斯联邦现行动物防疫规章与世界贸易组织现行动物防疫规章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将遵照执行该决定第1条中提到的陆生动物法典的要求。

俄联邦只能从经俄联邦国家兽医卫生部门检查的、并列入可向俄联邦出口的企业名单的出口国的企业进口应检货物。

3.1.5海关管理规章制度。

俄罗斯海关监管由联邦海关总署依据《俄罗斯联邦海关法典》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税则》执行。【管理制度】2000年4月1日起,俄开始实行新的进口关税税率(正式名称为《俄罗斯联邦海关税则》)。新税率表的商品编码由原来的9位数字变为10位数字;对80种商品的税率迸行了调整,其中上调的30种,下调的45种,另外5种商品在从价税不变的情况下规定了从量税。

【关税税率】俄联邦政府2000年11月27日发布第886号决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进口关税税率,大多数商品为从价税,但有的商品须计征从量关税和复合关税。新的关税政策将原7档进口税率(0%、5%、10%、15%、20%、25%、30%)减为4档,即5%、10%、15%、20%。

俄对不同类型国家按不同税率征收进口关税。

税率表上所标税率为基本税率。凡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进口的商品按基本税率计征关税;凡从不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进口的商品按基本税率两倍计征关税。

与俄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独联体国家及联合国贸发会议批准可享受普惠制的发展中国家均可在俄享受关税优惠。其中对产自与俄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独联体国家及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对产自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按基本税率的75%计征关税。

3.2对外国投资的市场准入有何规定?3.2.1投资主管部门。

【禁止的行业】赌博业、人寿保险业。

【限制的行业】2008年4月2日、16日,由俄罗斯议会上下两院分别通过和批准,5月5日,由普京签署了《有关外资进入对国防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胜意义行业程序》的联邦法。该法第5款明确规定13大类42种经营活动被视为战略性行业,主要包括:国防军工、核原料生产、核反应堆项目的建设运营、用于武器和军事技术生产必须的特种金属和合金的研制生产销售、宇航设施和航空器研究、密码加密设备研究、天然垄断部门的固定线路电信公司、联邦级的地下资源区块开发、水下资源、覆盖俄领土一半区域的广播媒体、发行量较大的报纸和出版公司等。

【鼓励的行业】俄罗斯政府鼓励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大多是传统产业,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木材加工、建材、建筑、交通和通讯设备、食品加工、纺织、汽车制造等行业。

3.2.3投资方式的规定。

【跨国并购】俄罗斯允许外资并购本地企业,但对战略性企业的并购比重有明确的法律限制:对联邦级地下资源公司的控股权不得超过5%,对其他部门战略性公司的控股权不得超过25%-50%。

若外资企业希望在按法律规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相关公司或地下资源区块项目中取得10%以上的控股权,必须向相关全权机构(之前为向俄联邦反垄断署)提交申请,并经由联邦安全会议牵头组成的跨部门专门委员会审核。【股票收购】俄罗斯《有价证券市场法》规定,外国投资者有权购买俄联邦境内企业的股份、股金、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购后必须在俄联邦财政部或其他授权的国家机构进行登记,按照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进行。

3.3俄罗斯关于企业税收的规定是什么?3.3.1税收体系和制度。

俄罗斯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几年酝酿,于1998年和2000年分别颁布了《俄罗斯联邦税收法典》第一部和第二部,标志税改取得实质性进展。此次改革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将个人所得税多级税率改为13%的单级税率;将预算外的退休基金、社保基金和医保基金合并为统一社会税,同时取消就业基金;改革公路使用税的征收办法,该税率原为销售额的2.5%,先改为按商品销售额与进货额之差额的1%征收;取消住宅及社会文化设施税;取消燃油和润滑油的销售税;取消车辆购置税;取消个别种类交通工具购置税等。

2001年,俄罗斯议会又修改补充了《俄罗斯联邦税收法典》其中将原35%利润税率下调至24%;将消费税普遍提高12%;增加矿产资源开采税,代替原矿产资源使用税和矿产资源基地再生产税。

俄罗斯实行联邦税、联邦主体税和地方税三级税收体制。联邦税在俄境内普遍实行,但其税收并不统归联邦预算。联邦主体税由联邦主体的立法机关以专门法律规定,并在相应地区普遍实行。地方税由地力自治代表机关以法规形式规定并在所管辖区域普遍实行。

联邦税包括:增值税、某些商品和资源的消费税、企业和组织的利润税、自然人所得税、国家预算外社会缴纳、国家规费、海关关税和规费、地下资源开采税、动物和水生资源使用权税、林业税、水资源税、生态税、联邦许可证签发手续费等。

联邦主体税包括:企业和组织利润税、不动产税、道路交通税、运输税、销售税、博彩税、地区许可证签发手续费等。

地方税包括:地税、自然人财产税、广告税、继承或赠与税、地方许可证签发手续费等。

3.3.2主要税赋和税率。

【企业利润税】在俄经营企业的利润税税率为24%,其中向联邦预算缴纳6.5%,向联邦主体预算缴纳14.5%,向地方预算缴纳2%。各联邦主体政府有权对个别纳税户降低税率,但最低不得低于13.5%。2008年11月21日,俄国家杜马通过了《税法典》修正案,将企业利润税降低4个百分点,从原24%降至20%。利润税降税部分为联邦税收,联邦税部分从6.5%降至2.5%,地方税仍然保持原17.5%的水平。

【增值税】俄联邦税收法典规定联邦增值税有三种,分别执行不同的税率。(1)一般商品增值税,税率为18%。(2)食品和儿童用品总值税,税率为10%。(3)个别商品增值税,税率为零。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关于全球化的内涵和定义,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为了便于讨论,本文采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文件中常见的说法,因为这是一种宽松而又浅显的解释,易于为各方接受。

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过一次题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参加者有联合国直属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跨国公司中心等,也有来自联合国体系内各个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还有来自与联合国有联系的独立机构,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可见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文件中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共识。这个定义可概括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注:globalizationandliberalization,p.240,unctad/ecdc/pa/4/revl,geneva,.)。

世贸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注:wto,internationaltrade:trendsandstatistics1995,p.19,geneva,1995.)。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今天的世界经济与超国家范式相距还很远,对现状较为恰当的描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注:unctad,tradeanddevelopmentreport,pp.70~71,geneva,1997.)报告接着又列述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关贸总协定8个回合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一系列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惊人的发展。

根据上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至少可归纳为以下三点:这是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了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必须在世界范围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决定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在客观上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故从生产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我们应当积极地适应它、促进它。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必然带来深刻的阶级烙印和扭曲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这一过程是跛脚的,即在南北之间是不对称进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全球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必须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和调整,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持续稳定地增长。在对外贸易领域中我国至少在下列四方面存在着不适应。

1.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2.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3.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4.从贸易政策看: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结伴而行,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若不加快改革,贸易政策将难以适应自由化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级。

[1][2][3][4]。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