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毕业论文(模板15篇)

时间:2023-12-09 13:04:24 作者:GZ才子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下文中,我们为大家精选了一些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和相关研究,供大家深入了解和学习。

数据库设计

:笔者主要针对铁路发电车巡检作业的实时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进行分析,该系统主要依靠的是软件,通过该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使系统运行稳定,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提高了列车的在线管理效率,保障铁路的高效建设与科学管理。

数据库;数据表;数据库安全;数据库读取。

一个系统的成功50%由软件所决定,而软件的成功则由支持该系统的数据库决定,数据库设计的好坏是关键。关于数据库设计的法则实例很多,但一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应该与该系统的设计相结合,才能发挥系统的最大作用。下面就介绍一个系统数据库的设计过程,经过事先数据库缜密的设计,使得此应用系统在使用中运行稳定,使用得心应手,真正起到了辅助管理的作用。

1系统背景客运安全是铁路安全运营的重中之重,客运列车发电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电机组的定时巡查作业是客运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铁路安全作业规程,客运工作人员需要定时进入发电车车厢内检查发电机组的工况,以便及早发现故障或者事故隐患,保障列车安全运行,但是地面管理人员无法实时了解到车上的巡检作业情况,无法确认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路线、时间、及次数检查到位,无法及时提醒,存在较大的监管漏洞和安全事故隐患。每年由于当班发电车乘务员严重违反作业纪律,当班过程中脱岗,没有及时发现火情以致火情扩大,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运辆客车电[20xx]1979号文明确指出各铁路局要在发电车上加装巡检系统,加强地面值班人员对发电车运行情况的掌控和应急指挥。笔者就介绍发电车巡检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过程。

2.1数据库需求客车巡检信息实时管理系统处理信息数据海量、数据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关系复杂,因此系统数据库设计质量是整个系统能否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数据库的.设计与系统应该紧密结合,根据分析,该数据库应满足的功能如下。可实时显示所有当前运行车次的作业情况,包括所挂车次、每个信息钮巡检作业时间、巡检人员,巡检率等;可实时显示所有车次运行状态及其车载手持设备的状态;可实时提示未正常作业情况,可及时更新未正常作业提示;可对车辆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运行区间、运行时间段、车体信息等;可对信息钮进行管理,包括工位钮、人员钮名称、关联发电车信息等;可对特殊作业情况进行数据恢复;可按需求查询、统计指定时间段的各车次的作业情况;可保存系统日志;可实现对用户、角色的管理;可实现对手持硬件设备的初始化、数据读取、及数据管理。

2.3数据库安全分析数据库安全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系统运行安全;系统运行安全通常受到的威胁如下,一些网络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局域网等途径通过入侵电脑使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或超负荷让机子运行大量算法,并关闭cpu风扇,使cpu过热烧坏等破坏性活动;第二层是指系统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通常受到的威胁如下,黑帽对数据库入侵,并盗取想要的资料。本系统数据实时性要求强,以及设计铁路运营图,安全性要求也很高,本系统数据涉及安全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2.3.1使用安全的账号策略由于sqlserver不能更改sa用户名称,也不能删除这个超级用户,所以,我们给它使用一个非常复杂的密码;而且在此系统中也不使用sa账号,建立个拥有与sa一样权限的超级用户来管理数据库,这样通过安全的账号登陆数据库就有了保障。

2.3.2使用安全的密码策略本系统数据库的密码采用多种数字字母组合的方式,并保证12位以上,并且系统账号的密码不会写于应用程序中;sqlserver20xx安装的时候,采用混合模式,首先输入的是sa的密码,这样从安装方面保证了系统数据库的安全;同时数据库的后期使用维护中,我们要求系统管理员养成定期修改系统及数据库密码的好习惯,管理员还应该定期查看数据库中是否有不符合密码要求的账号增加,如果不是系统所需账号,马上删除,防止给数据库造成损坏,进而影响系统稳定。

机房重构之数据库设计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基本特征或标准形式。虽然“模式”一词在法学界已经使用得相当广泛,甚至达到了滥用的程度,比如诉讼模式、庭审模式、执行模式等,但将模式分析作为研究问题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无论在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方兴未艾。模式分析法通过对某类事物或行为特征的概括,揭示了此事物与彼事物的特质差异。笔者试图通过运用模式分析的方法,对法院现行内部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揭示法院管理体制的独特要求,剖析构筑法院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石,提出新型管理体制的初步构想。

法院的传统管理模式受到我国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国政治体制正逐步发生着变革,政府职能从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法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最高法院已通过五年改革纲要明确了法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即改革长期存在的.审判工作行政管理模式,建立符合审判工作规律,具有审判工作特点,适应审判工作需要的法院管理模式。目前,一些法院虽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一定变革,但究其实质仍未脱离下列三种模式:

1、行政化模式。

行政化管理是我国法院管理的传统模式,基本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即院长之下设立若干中层部门,实行院长、庭长、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三级纵向管理,一级管一级,层层请示,层层汇报,层层负责。完全没有脱离传统行政化管理的“人治”特征。审判一线的法官不仅在日常事务性管理中要服从上司,而且在从事审判活动中受到上司的直接干预和制约。一线法官如果在审理案件时,违背了上司的意志,则将面临奖惩、晋升、调离等各种“考验”。审判方式改革强调向独任审判员、合议庭放权,形式上法院领导们的确不再审批案件,但事实上案件裁判受到各级行政领导干预甚至操纵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绝,造成这种形式上放权的原因,就是行政化模式把法官当作一般行政管理对象,从而造成了纠纷最终解决机制中行政权凌驾于审判权之上的权力错位现象。

2、企业化模式。

[1][2][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课程设计作为该课程常规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承上启下的必要教学环节。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做的教学设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库管理软件xbase系列的基本操作,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交互式开发工具,通过课程实习掌握小型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开发小型应用系统的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课程的教学由传统“理论教学+笔试”模式改为“基础(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internet技术等)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完成小型软件的开发。

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已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或生活需要的调查、分析,做出规划、设计,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开发小型应用软件,从而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知识意义和信息技能,提高自学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

活动内容包括指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需求情况,确定开发项目;要针对开发的项目再采集数据,进行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框架;画出流程图,并以此写出foxpro程序及进行调试和修改;编写系统使用手册;指导学生进行演示和组织评价工作;在课程设计中指导学生自学。

课程设计采取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下,自主地确定设计的课题,确定软件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通过各种媒体进行自学。因此,在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20xx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全体学生。

20xx年5月~6月。

共分为五个阶段:

1.动员布置阶段。

强调进行课程设计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学习环境。印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说明》,详细地布置设计内容,完成工作,并推荐一些设计项目供学生参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指导学生收集资料阶段。

指导学生收集原始资料,初步确定课程设计项目,并上报指导教师,再由指导教师汇总,教师再根据情况进行个别或集中指导。

3.协助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阶段。

对学生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通过论证,确定课程设计项目。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归纳。

4.指导规划设计阶段。

学生根据所选课题,进行系统规划设计。(本站)包括确定软件(课题)功能、系统结构(数据流程)、程序流程、编写代码、调试程序。这是课程设计的主体部分,这个阶段我们对学生的指导原则是严格要求、规范设计、耐心指导、发扬个性、鼓励创新。

5.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采取三种方法:学生自己演示课题,教师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表彰;学生书面总结。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表扬先进,激励后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总结学习成绩,增强学习信心;相互了解,通过对比发现差距,确立奋斗目标。

八、指导学生学习。

在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主动地学习,并自觉地应用相关知识,同时利用反馈的信息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并及时地为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帮助。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各种工具去获得信息资源(如文字资料、书籍、internet资源等),使学生的学习环境空间得到充分扩展。

课程设计结果统计是完整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1.课题分布。

2.课程设计评价统计。

如何科学地进行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考虑下列因素:(1)学生的综合能力;(2)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3)学生对教学之外知识的汲取能力;(4)学生的创造能力。具体从软件作品(包括所有要求上交的内容)的外观、软件说明书的编写、软件界面和使用方法、软件的结构、编写程序的算法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如何理解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如何给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是课程设计教学的重要问题。

课程设计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数据库理论和软件工程学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对它们形成意义建构,这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人为的“灌输”,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的。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查阅书籍和文字资料以及利用internet寻找信息资源培养和提高了自学能力和信息素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因此,对学生课程设计的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设计的本身,而应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的建构要求三个方面去进行的。

总而言之,详细周密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课程设计教学能够科学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机房重构之数据库设计

做了这么久的重构,本不应该“迷茫”的,但我绝不想因为怕丢脸而不去面对这个问题。正如《重构七年——2011年webrebuild年会》里说的,方向还在探索。

回想当年重构之所以能被中国的页面制作者所接受,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其根本的原因就是:重构并不仅仅只是把设计稿制作成网页。很可惜现在学重构的同学,对重构的理解很多还是停留在“重构只是用html和css做网页”。

那么,重构除了把设计稿制作成网页之外,还有什么呢?在html5、css3横行的今天,有一个词渐渐被遗忘了——“web标准”。

重构翻开w3cn中关于标准好处的介绍,里面有这么一段:

简单说,网站标准的目的就是:

提供最多利益给最多的网站用户。

确保任何网站文挡都能够长期有效。

简化代码、降低建设成本。

让网站更容易使用,能适应更多不同用户和更多网路设备。

当浏览器版本更新,或者出现新的网络交互设备时,确保所有应用能够继续正确执行,

电脑资料。

对于网站设计和开发人员来说,遵循网站标准就是使用标准;对于你的网站用户来说,网站标准就是最佳体验。

是的,如果从web标准的角度来说,为用户提供使用服务的最佳体验就是我们的追求,不管你使用的是什么技术。但不是每个人都样样精通的,细分到不同的岗位,重构所能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将设计稿尽可能完整的在各浏览器中展现。

为前端开发的同学提供“友好”的静态页面原型。

把控与页面重构相关的页面性能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规划站点资源文件(主要是样式和图片文件)的文件分布,目录结构等。

当然我们能做的可不只这么多,像多终端、效率工具的开发等等,谁说我们就只会html和css的?!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新技术是否就一定会带来好的体验?实践过才有发言权。

文档为doc格式。

数据库设计文档范文

证件号码:婚姻状况:未婚。

身高:154cm体重:45kg。

户籍:广东湛江现所在地:广东广州。

毕业学校:广州大学学历:专科。

专业名称:网络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一年以内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职。

职位类别:财务/审计/税务-会计。

it-品管、技术支持及其它-技术文员/助理。

职位名称:会计;文员;。

工作地区:湛江市;广东广州;广东深圳;。

待遇要求:可面议;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一个月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英语a级;普通话标准。

计算机能力: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it技能: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9月-7月湛江市爱周职业技术学校高中。

209月-207月广州大学专科。

数据库设计

当前,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很多,如access,vfp,mysql,orcle,db2等等。其中常用的中小型数据库软件以vfp(visualfoxpro)最为常用。该软件表操作简单,迅速,实现人机交互简单.可以编写各种的人机交互系统,使开发者能够轻松使用,对于编写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航空雷达站设备管理数据库中采用vfp软件进行编写。

雷达站设备管理数据库的设计思想是希望通过数据库可以对当前各设备的大致状态(正常还是待修)有一个了解;设备相关的备品备件存放处可以通过本数据库能够迅速找到;另外还要有增加设备和减少设备的功能,这是因为雷达站时常要更新一些设备;能够对设备进行查询,即通过我知道的设备名称能够查询出相应设备的各项信息来;要能够对一些信息进行修改,因为设备的状态或备件的存放地点有可能发生改变,这样就要对相应信息进行更改,以便使设备的信息与设备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基于以上设计思想,在设计数据库时建立了6个功能模块,这六个功能模块分别是搜寻模块、查询模块、添加模块、删除模块、编辑模块以及打印模块。其中搜寻模块有四个功能键组成,分别是第一个、最后一个、下一个、上一个。可以通过这四个功能键对设备进行搜寻,同时也可对所有设备进行一个整体了解。查询模块是为了方便维护人员迅速地找到相关的设备信息,维护人员可以通过输入自己所知的设备的名称直接就使数据库给出相关的设备具体信息。以上这六个模块基本满足了雷达站设备管理的需要,对设备维护人员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新参加工作的设备维护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帮手,使其无需死记硬背一些死信息,就像一个助手一样帮助了解设备的相关信息。由于是雷达站的内部数据库,避免不相干的人进入,以免造成数据库的混乱,因为本数据库的设计使得进入本数据库的人员对数据库拥有很大的权利可以任意的更改以及增删设备信息,所以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密码界面,进入设备数据库的人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否则无法进入。设备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基本可以通过设备数据库原理框图说明。当通过搜寻模块表单或查询模块表单进入到相应的设备表单时,为了更好地使所建立的数据库服务于实际工作,这里把数据库分成了三个功能模块。在这三个功能模块中,设备明细功能模块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设备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设备名称、产地、件数、现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无备件等等。便于对相应的大型设备有个总体的把握。维护记录菜单下包含了三个维修维护人员的子菜单,提供相应工作人员以前的维修维护信息。针对与每个操作者,提供了相应的以前维修记录。其中包括设备名、维修内容以及维修日期三项。相应的还有一些功能按钮提供一些必要的功能。其中,使用备件按钮的启动将调出相应设备备件,可以输入所使用的备件个数,则相应的库存备件数就会减少,从而实现备件表的更新。查看记录的设立为的是可以使操作者查看以前的`维修记录。新记录的设立是为了让操作者输入新维修记录,以便有利于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关闭都是辅助按钮,目的是确定新记录的完成和退出界面。以上各功能模块,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考虑,从而保证相应机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空管雷达站设备管理数据库的设计是基于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软件vfp6.0设计开发的。整个数据库具有六个功能模块,可以实现雷达站相关设备的有效管理。其中包括对相关设备配件的使用以及相关设备维修维护状况等的纪录,从而保证雷达站相关设备的及时到位以及提醒维修维护人员及时维护设备。该数据库系统具有密码界面可以保护数据库系统不被外部人员侵入,为雷达站维修维护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数据库设计

20xx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

1、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调查工作:主要查清全县718个行政村集体所有情况。

(1300元/行政村×718行政村=93.34万元)。

2、集体土地所有权实地调查及内业工作:主要对全县718个行政村1193.29km2的土地面积进行所有权现场指界、界线实地测量并埋设界桩,进行权属审核并将结果公示等工作。(1700元/km2×1193.29km2=202.86万元)。

3、数据库建设工作:图形数据采集、拓扑关系构建、属性数据采集、数据库接边、数据检核与入库等。(300元/km2×1193.29km2=35.8万元)。

(二)宗地统一编码和数据转换工作。

数据准备及整理、宗地编码转换、成果整理及检查等(4308宗地数×1.6元/宗地数=0.69万元)。

以上共计:348.67万元。

2、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单位住所证明;

4、土地勘测、测绘资质等资质复印件;

6、土地登记代理人证书(不得少于2人);

8、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和成果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的证明文件;

10、本项目采用资格候审方式,提交投标书时,同时提交以上证件的原件,以备审查。

数据库设计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和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也是最困难,最耗时的一步。需求分析是否做得充分和准确,决定了在其上构建数据库大厦的速度与质量。需求分析做的不好,会导致整个数据库设计返工重做。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系统功能,新系统还得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与改变,不仅仅能够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

调查的重点是,数据与处理。达到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分析方法常用sa(structuredanalysis)结构化分析方法,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结构入手,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在sa方法中,处理过程的处理逻辑常常借助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在处理功能逐步分解的同事,系统中的数据也逐级分解,形成若干层次的数据流图。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datadictionary,dd)来描述。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个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四类方法:

自顶向下。即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再逐步细化。

自底向上。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再将他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逐步扩张。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扩张,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的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构。

混合策略。即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将进行优化。

在这阶段,e-r图显得异常重要。大家要学会各个实体定义的属性来画出总体的e-r图。

各分e-r图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三类: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性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

物理设计是为逻辑数据结构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首先要对运行的事务详细分析,获得选择物理数据库设计所需要的参数,其次,要充分了解所用的rdbms的内部特征,特别是系统提供的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

常用的存取方法有三类:1.索引方法,目前主要是b+树索引方法。2.聚簇方法(clustering)方法。3.是hash方法。

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员运营dbms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如sql)及其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和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修改。

数据库的管理教学设计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课程设计作为该课程常规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承上启下的必要教学环节。下面,是我所做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库管理软件xbase系列的基本操作,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交互式开发工具,通过课程实习掌握小型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开发小型应用系统的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课程的教学由传统“理论教学+笔试”模式改为“基础(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internet技术等)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完成小型软件的开发。

二、活动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已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或生活需要的调查、分析,做出规划、设计,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开发小型应用软件,从而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知识意义和信息技能,提高自学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

三、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包括指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需求情况,确定开发项目;要针对开发的项目再采集数据,进行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框架;画出流程图,并以此写出foxpro程序及进行调试和修改;编写系统使用手册;指导学生进行演示和组织评价工作;在课程设计中指导学生自学。

课程设计采取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下,自主地确定设计的课题,确定软件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通过各种媒体进行自学。因此,在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五、教学对象。

20xx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全体学生。

六、教学时间。

20xx年5月~6月。

七、教学过程。

共分为五个阶段:

1、动员布置阶段。

强调进行课程设计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学习环境。印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说明》,详细地布置设计内容,完成工作,并推荐一些设计项目供学生参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指导学生收集资料阶段。

指导学生收集原始资料,初步确定课程设计项目,并上报指导教师,再由指导教师汇总,教师再根据情况进行个别或集中指导。

3、协助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阶段。

对学生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通过论证,确定课程设计项目。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归纳。

4、指导规划设计阶段。

学生根据所选课题,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包括确定软件(课题)功能、系统结构(数据流程)、程序流程、编写代码、调试程序。这是课程设计的主体部分,这个阶段我们对学生的指导原则是严格要求、规范设计、耐心指导、发扬个性、鼓励创新。

5、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采取三种方法:学生自己演示课题,教师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表彰;学生书面总结。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表扬先进,激励后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总结学习成绩,增强学习信心;相互了解,通过对比发现差距,确立奋斗目标。

八、指导学生学习。

在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主动地学习,并自觉地应用相关知识,同时利用反馈的信息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并及时地为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帮助。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各种工具去获得信息资源(如文字资料、书籍、internet资源等),使学生的学习环境空间得到充分扩展。

九、课程设计结果统计。

课程设计结果统计是完整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1、课题分布。

2、课程设计评价统计。

如何科学地进行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1)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

(3)学生对教学之外知识的汲取能力;

(4)学生的创造能力。具体从软件作品(包括所有要求上交的内容)的外观、软件说明书的编写、软件界面和使用方法、软件的结构、编写程序的算法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十、问题思考。

如何理解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如何给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是课程设计教学的重要问题。

课程设计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数据库理论和软件工程学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对它们形成意义建构,这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人为的“灌输”,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的。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查阅书籍和文字资料以及利用internet寻找信息资源培养和提高了自学能力和信息素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因此,对学生课程设计的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设计的本身,而应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的建构要求三个方面去进行的。

总而言之,详细周密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课程设计教学能够科学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养。

数据库课设计心得体会

数据库的课程结束了,通过对数据库的学习也初步掌握其各方面的知识,数据库的功能是强大的,面对目前的信息化社会,在整理、查询、分析数据方面是一款强有力的工具。

学习的目的在于将知识能合理顺利的运用,将书本知识化为自己所用,是一个不知到知道,了解完善应用的过程,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更是如此,必要的上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之前的计算机语言、汇编语言等,都是在上机练习中得到顺利掌握。面对这学期的数据库也是如此的过程,在开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进行上机练习,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其知识,熟悉数据库编程语言等。

当然上机可也不是轻松是课程,在课前还是应该做些相应的准备。首先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必须先打好基础,经过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的学习,对于这门课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才便于我们的上机课程,理论与上机的结合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

在数据库上机中主要是用到的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它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同时也是数据库脚本文件的扩展名。可以帮我们做到面向数据库执行查询、取回数据、插入新的记录、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删除记录、创建新数据库、新表和视图、设置表、存储过程和视图的权限,功能非常强大。

学习数据库的内容是从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和修改开始的,表是建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结构,用来存储数据具有已定义的属性,在表的操作过程中,有查看表信息、查看表属性、修改表中的数据、删除表中的数据及修改表和删除表的操作。从课程中中让我更明白一些知识,表是数据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对象,表的创建好坏直接关系到数数据库的成败,表的内容是越具体越好,但是也不能太繁琐,以后在实际应用中多使用表,对表的规划和理解就会越深刻。在编程方面是需要我们对于编程有逻辑思维能力及一定的编程技巧。在数据库中插入表、表中的信息等都需要注意,不然很容易出错。

最数据库设计技巧

本文介绍了数据库设计中的14个技巧,是许多人在大量的数据库分析与设计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对于这些经验的运用,读者要消化理解,实事求是,灵活掌握。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技巧吧!

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据对应且只对应一个实体。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或多张原始单证对应一个实体。这里的实体可以理解为基本表。明确这种对应关系后,对我们设计录入界面大有好处。

〖例1〗:一份员工履历资料,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就对应三个基本表:员工基本情况表、社会关系表、工作简历表。这就是“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的典型例子。

一般而言,一个实体不能既无主键又无外键。在e?r 图中, 处于叶子部位的实体, 可以定义主键,也可以不定义主键(因为它无子孙), 但必须要有外键(因为它有父亲)。

主键与外键的设计,在全局数据库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全局数据库的设计完成以后,有个美国数据库设计专家说:“键,到处都是键,除了键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他的数据库设计经验之谈,也反映了他对信息系统核心(数据模型)的高度抽象思想。因为:主键是实体的高度抽象,主键与外键的配对,表示实体之间的连接。

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不同,因为它具有如下四个特性:

(1) 原子性。基本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解的。

(2) 原始性。基本表中的记录是原始数据(基础数据)的记录。

(3) 演绎性。由基本表与代码表中的数据,可以派生出所有的输出数据。

(4) 稳定性。基本表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表中的记录是要长期保存的。

理解基本表的性质后,在设计数据库时,就能将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区分开来。

基本表及其字段之间的关系, 应尽量满足第三范式。但是,满足第三范式的数据库设计,往往不是最好的设计。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常常需要降低范式标准:适当增加冗余,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

〖例2〗:有一张存放商品的基本表,如表1所示。“金额”这个字段的存在,表明该表的设计不满足第三范式,因为“金额”可以由“单价”乘以“数量”得到,说明“金额”是冗余字段。但是,增加“金额”这个冗余字段,可以提高查询统计的速度,这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的作法。

在rose 2002中,规定列有两种类型:数据列和计算列。“金额”这样的列被称为“计算列”,而“单价”和“数量”这样的列被称为“数据列”。

表1 商品表的表结构

商品名称 商品型号 单价 数量 金额

电视机 29? 2,500 40 100,000

通俗地理解三个范式,对于数据库设计大有好处。在数据库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应用三个范式,就必须通俗地理解三个范式(通俗地理解是够用的理解,并不是最科学最准确的理解):

第一范式:1nf是对属性的原子性约束,要求属性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

第二范式:2nf是对记录的惟一性约束,要求记录有惟一标识,即实体的惟一性;

第三范式:3nf是对字段冗余性的约束,即任何字段不能由其他字段派生出来,它要求字段没有冗余.

没有冗余的数据库设计可以做到。但是,没有冗余的数据库未必是最好的数据库,有时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就必须降低范式标准,适当保留冗余数据。具体做法是:在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时遵守第三范式,降低范式标准的工作放到物理数据模型设计时考虑。降低范式就是增加字段,允许冗余。

若两个实体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则应消除这种关系。消除的办法是,在两者之间增加第三个实体。这样,原来一个多对多的关系,现在变为两个一对多的关系。要将原来两个实体的属性合理地分配到三个实体中去。这里的第三个实体,实质上是一个较复杂的关系,它对应一张基本表。一般来讲,数据库设计工具不能识别多对多的关系,但能处理多对多的关系。

〖例3〗: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图书”是一个实体,“读者”也是一个实体。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多对多关系:一本图书在不同时间可以被多个读者借阅,一个读者又可以借多本图书。为此,要在二者之间增加第三个实体,该实体取名为“借还书”,它的属性为:借还时间、借还标志(0表示借书,1表示还书),另外,它还应该有两个外键(“图书”的主键,“读者”的主键),使它能与“图书”和“读者”连接。

pk是供程序员使用的表间连接工具,可以是一无物理意义的数字串, 由程序自动加1来实现。也可以是有物理意义的字段名或字段名的组合。不过前者比后者好。当pk是字段名的组合时,建议字段的个数不要太多,多了不但索引占用空间大,而且速度也慢。

主键与外键在多表中的重复出现, 不属于数据冗余,这个概念必须清楚,事实上有许多人还不清楚。非键字段的重复出现, 才是数据冗余!而且是一种低级冗余,即重复性的冗余。高级冗余不是字段的重复出现,而是字段的派生出现。

〖例4〗:商品中的“单价、数量、金额”三个字段,“金额”就是由“单价”乘以“数量”派生出来的,它就是冗余,而且是一种高级冗余。冗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只有低级冗余才会增加数据的不一致性,因为同一数据,可能从不同时间、地点、角色上多次录入。因此,我们提倡高级冗余(派生性冗余),反对低级冗余(重复性冗余)。

信息系统的e--r图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的设计与画法不是惟一的,只要它覆盖了系统需求的业务范围和功能内容,就是可行的。反之要修改e--r图。尽管它没有惟一的标准答案,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设计。好的e?r图的标准是:结构清晰、关联简洁、实体个数适中、属性分配合理、没有低级冗余。

与基本表、代码表、中间表不同,视图是一种虚表,它依赖数据源的实表而存在。视图是供程序员使用数据库的一个窗口,是基表数据综合的一种形式, 是数据处理的一种方法,是用户数据保密的一种手段。为了进行复杂处理、提高运算速度和节省存储空间, 视图的定义深度一般不得超过三层。 若三层视图仍不够用, 则应在视图上定义临时表, 在临时表上再定义视图。这样反复交迭定义, 视图的深度就不受限制了。

中间表是存放统计数据的表,它是为数据仓库、输出报表或查询结果而设计的,有时它没有主键与外键(数据仓库除外)。临时表是程序员个人设计的,存放临时记录,为个人所用。基表和中间表由dba维护,临时表由程序员自己用程序自动维护。

域的完整性:用check来实现约束,在数据库设计工具中,对字段的取值范围进行定义时,有一个check按钮,通过它定义字段的值城。参照完整性:用pk、fk、表级触发器来实现。用户定义完整性:它是一些业务规则,用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来实现。

(3) 一个表中的字段个数越少越好。只有字段的个数少了,才能说明在系统中不存在数据重复,且很少有数据冗余,更重要的是督促读者学会“列变行”,这样就防止了将子表中的字段拉入到主表中去,在主表中留下许多空余的字段。所谓“列变行”,就是将主表中的一部分内容拉出去,另外单独建一个子表。这个方法很简单,有的人就是不习惯、不采纳、不执行。

数据库设计的实用原则是:在数据冗余和处理速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三少”是一个整体概念,综合观点,不能孤立某一个原则。该原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三多”原则肯定是错误的。试想:若覆盖系统同样的功能,一百个实体(共一千个属性) 的e--r图,肯定比二百个实体(共二千个属性) 的e--r图,要好得多。

提倡“三少”原则,是叫读者学会利用数据库设计技术进行系统的数据集成。数据集成的步骤是将文件系统集成为应用数据库,将应用数据库集成为主题数据库,将主题数据库集成为全局综合数据库。集成的程度越高,数据共享性就越强,信息孤岛现象就越少,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全局e?r图中实体的个数、主键的个数、属性的个数就会越少。

提倡“三少”原则的目的,是防止读者利用打补丁技术,不断地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使企业数据库变成了随意设计数据库表的“垃圾堆”,或数据库表的“大杂院”,最后造成数据库中的基本表、代码表、中间表、临时表杂乱无章,不计其数,导致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无法维护而瘫痪。

“三多”原则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该原则是“打补丁方法”设计数据库的歪理学说。“三少”原则是少而精的原则,它要求有较高的数据库设计技巧与艺术,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因为该原则是杜绝用“打补丁方法”设计数据库的理论依据。

在给定的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条件下,提高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效率的办法是:

(1) 在数据库物理设计时,降低范式,增加冗余, 少用触发器, 多用存储过程。

(2) 当计算非常复杂、而且记录条数非常巨大时(例如一千万条),复杂计算要先在数据库外面,以文件系统方式用c++语言计算处理完成之后,最后才入库追加到表中去。这是电信计费系统设计的经验。

(3) 发现某个表的记录太多,例如超过一千万条,则要对该表进行水平分割。水平分割的做法是,以该表主键pk的某个值为界线,将该表的记录水平分割为两个表。若发现某个表的字段太多,例如超过八十个,则垂直分割该表,将原来的一个表分解为两个表。

(4) 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系统优化,即优化各种系统参数,如缓冲区个数。

(5) 在使用面向数据的sql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尽量采取优化算法。

总之,要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必须从数据库系统级优化、数据库设计级优化、程序实现级优化,这三个层次上同时下功夫。

数据库的管理教学设计

第二十条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管理软件的及时升级。

第二十一条数据库应每周至少备份一次,系统管理员应在保证数据安全和保密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方式保存备份文件,保证数据库出现异常时能快速恢复,避免或尽量减少数据丢失。

第2页共3页。

天津中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数据库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除系统管理员和经公司总经理批准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放置有存放数据库设备的机房内。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评级业务数据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永久保存。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总经理办公会负责解释、修订。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于通过之日起执行。

数据库的管理教学设计

第一条为加强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数据库管理,保障评级数据库正常、有效运行,确保数据库安全,使数据库能更好地服务于评级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系统管理员负责评级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第三条公司总经理负责对数据库使用者进行权限审批。

第二章数据的录入。

第三条各业务部门的评级分析师负责评级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评级业务数据录入工作的责任人。

第四条评级项目组负责人是其负责项目的评级信息录入工作的责任人。评级项目组在现场考察和访谈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应将该评级项目的相关评级信息输入评级数据库。跟踪评级时资料有更新的,应在跟踪评级工作结束前将更新资料录入数据库。在资料归档前,评级项目负责人应对录入的数据资料进行格式和内容核查。

第五条录入的数据源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信息、行业信息、发行人基本信息、证券的基本信息、发行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等,其中发行人基本信息和财务数据是必须录入的数据。

第六条数据库数据应严格按系统管理员下发的录入模板标准进行采集和录入。

第七条根据评级业务对数据库用户管理的要求,公司应制定数据库用户管理制度和数据库操作规程。

第八条根据公司总经理授权,数据库用户权限级别分三种:普通用户、录入用户、高级用户。

第九条普通用户拥有查询、浏览、使用数据库中公开发布的各类数据的权利。

第十条录入用户除拥有普通用户权限外,拥有录入数据和修改本人录入的数据的权利。

第十一条高级用户除具有录入用户的权限外,经授权还具有修改本部门数据的权限。

第十二条根据工作需要经公司总经理批准用户权限级别可变更。特殊用户的权限设置应由公司总经理批准。

第十三条系统管理员负责按审批规定办理具体用户的授权、变更权限和注销等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用户的密码管理应遵循如下规定:用户密码必须通过复杂性检验,位数不少于6位,并不得以数字开头;密码应定期更改;用户名和密码为个人专用,不得泄露给他人,特殊情况需要他人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数据库时,应取得部门负责人同意,并在工作完成后及时修改密码。

第十五条所有用户均应遵守公司《评级业务信息保密制度》,未经许可不得对外提供数据库中相关数据,不得越权使用和修改数据。

第十六条数据库系统的修改,应在系统管理员征求各业务部门对于数据库使用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修改方案的基础上,由公司评级总监提出,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同意后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公司组织人员修改(或重新开发)或委托外部机构修改(或重新开发)。

第十七条数据库系统的修改,应保证数据的延续性和历史数据的可用性。

第十八条业务人员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对数据库不完善或不方便使用之处,有信息监督和反馈的义务。

第十九条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管理软件的及时升级。

第二十条数据库应每周至少备份一次,系统管理员应在保证数据安全和保密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方式保存备份文件,保证数据库出现异常时能快速恢复,避免或尽量减少数据丢失。

第二十一条除系统管理员和经公司总经理批准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放置有存放数据库设备的机房内。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评级业务数据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永久保存。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由总经理办公会负责解释、修订。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于通过之日起执行。

数据库的管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据库查询、管理数据记录的操作,体会数据库中数据管理的基本过程。

3、体会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数据和高效检索的优势,认识有效管理数据的重要性,形成科学有效的数据管理意识。

教学重点:

1、记录的增加与删除。

教学难点:

多表查询的过程。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工具时,对应用数据库技术的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数据库的.相关原理了解的不多,理解的也不够深入。

设计思路:

学生已掌握excel基本操作技能和了解了数据库的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维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作,包括建立、删除、检索、统计、修改和组织数据库中数据以及为用户提供对数据库的维护手段等),以及上一节课已经了解了数据库的组成(表的建立、数据表的结构(字段、记录、主关键字)、表之间的关联),学生对数据库的管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让学生思考数据的添加、删除和查询,进一步了解数据库的管理。

教学方法:

讲解、学生讨论、演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利用access认识了数据库的组成是由多张表组成,每张表由多个字段和记录还有一个主关键字来将多张表联系起来。现在我们手里已经有了学生信息表和学生成绩表1。我们讨论一下都有哪些软件可以实现数据的管理。

学生:excel、access。

教师:非常好,那么excel相比aceess数据库的管理哪个对数据管理更方便、快捷呢?下面从以下方面进行观察、对比。看看我们会发现什么。

新课讲解:

1、记录的增加与删除。

(1)删除记录:高一10班“曲伟”同学本学期转学到其他学校就读,请分别将excel工作簿和access数据库中关于曲伟同学的相关信息删除。

(2)增加记录:高一3班吕伟同学,是班里刚从外面转过来的学生。将excel工作簿中增加一条记录输入吕伟的相关信息。但在access数据库中需要增加一条记录,输入吕伟的相关信息,记录中考号必须与其他学生不同,因为考号是主关键字。

小结:

(2)access中,对其中一个数据表的修改会级联到其他数据表,从而保证了表间数据的一致性,便于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1)教师演示在“”工作簿中查询“刘欣宇”同学的考试成绩,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思考。

(2)教师演示在“”文件中查询“刘欣宇”同学的考试成绩。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要在excel工作簿中查到“刘欣宇”同学的成绩,首先要到“学生信息”工作表,查询到张子笑的考号;然后根据考号在“学生成绩表1”查询对应的考试成绩;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两次查询,每次查询都要根据上一次的查询结果,到新的工作表中进行再次查询,这样的工作完全由人工来完成。

access数据库可以通过在多个表中选择不同的字段,自动生成一张查询信息表,从中可以直接看出“刘欣宇”同学的考试成绩。

提示:access构建查询表时可以显示多张表的字段,依据自己需要显示,然后单击“!”。

小结:

(1)excel中的工作表是相对独立的,表与表之间不能同步。

(2)access中通过数据表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管理,多个数据表可以联接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查询。

归纳总结。

根据数据库管理的两种方式管理,excel管理数据比较繁琐,access数据库管理相对而言比较方便修改、查询和检索。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通过excel和数据库的管理中的记录的增加与删除、数据的查询的对比,让学生对access数据库的管理有一个更深一步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的使用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有效管理数据的重要性,形成科学有效的数据管理意识。

数据库的管理教学设计

姓名:

性别:

年龄:

教育背景。

xxx工程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

软件工程专业。

20xx.06毕业。

毕业论文《基于图像的风景旅游模拟漫游系统》。

导师乔晓。

精通mssql与mysql两款数据库产品,有熟练的运用。

有网站数据库开发维护经验,熟悉网站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在优化网站方面较有心得。

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