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万历十五年读后感高中大全(15篇)

时间:2023-12-26 05:43:09 作者:XY字客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之后,对其中的内容和思想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写作形式。接下来是一些经典书籍的读后感推荐,希望能够给大家在阅读中带来新的思考。

万历十五年高中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是为公元1587年。开始读本书前,被它的书名所困惑,万历十五年有很多事发生吗?作者说中国那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可是放眼世界却是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万历年间的小事一方面继续体现着之前发生大事的症结,另一方面也与后来历史掀起的波澜颇有机缘。

作者先讲万历皇帝的事,有次皇帝未召集午朝,却有文武百官全体闻命而至的事,对于这颇带戏剧的事件,皇帝却把它置于朝廷体统的大问题中,深究干系人员,把罚俸的范围由礼部、鸿胪寺扩大到了全部在京供职的官员。从这样的事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看法,那就是传统是靠一套礼仪做撑柱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意志所改变、所执行。正如作者书中所说,“朝廷上的政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于礼仪和人事两项。仅以礼仪而言,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冠礼、祭祀、“献俘’’、颁行年度日历、钦定书籍、分封赏赐,都无不例外渗透着中规中矩的礼仪人事思维。参加隆重礼仪,特别是冠“冕”时,冕上长方形布板前后两端各缀的12串珍珠会在皇帝眼前脑后晃动,这也正是提醒皇帝必须有端庄的仪态,不得轻浮造次。对于繁冗严苛的早朝,连皇帝都奢望偷懒免朝一两日,首先打破这一传统的是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离宫数日数月或一年乃家常饭,深夜晚朝更是各种意想不到。后来的嘉靖中年后对礼仪失去兴趣,专于修坛炼丹。隆庆平庸,礼仪由大学士代理。1572年万历即位,早朝折中实行,一旬之中,逢三、六、九日早朝,其他日则不朝,而且仪式删繁就简。张居正父亲去世时张居正理当停职回原籍守制来符合“‘四书”中所说的父母三年之丧这一原则,但万历帝时年15,国家大事和御前教育仍然需要首辅不可缺少的辅助。可问题在于张居正怎么走,皇帝怎么留他?道义与法理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冲撞。出于孝思,张提出了三次多的丁忧申请,而皇帝也以半恳请半命令地不予批准,他不能低头说话,即使要低头,也要体现出礼仪规范来。作者在书中是这样说的:“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作出表率。”但皇帝的老师若不遵守三年的守丧原则,如何让天下小民心悦诚服?但插曲在于官员们怀疑张居正最后留下来的诚意,是哪一方的意志占主动地位?一场朝廷争端于是展开,又以绝对的皇帝威严所镇压。在这本书中,张居正的一生上演的其实是封建王朝的悲剧,只不过是由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来诠释的罢了。张居正生前死后截然不同的大众评价暴露了礼仪在大历史环境中的脆弱与荒诞。一场不能用悲喜来评价的政治闹剧,终究平填了万历年间没有大**的政治岁月。

下来本书又详叙了首辅申时行——张居正继任者张四维的代理。借此,作者特别花费很多笔墨来写翰林院的讲师在首辅的主持下给皇帝及机要大臣讲学的情形,这种讲学也叫经筵,这种仪式性的活动更是充满了繁文缛节,但是讲官可以在不妨碍皇帝威严的条件下对皇帝作委婉言辞的必要规劝,皇帝在发表个人观点时若责问或指斥讲官则属于失礼。即使讲官讲辞令皇帝不快,也不能当场流露,只能在事后间接提出。执行任务时讲官所受的优礼乃是长期历史的产物。申时行就这样担负着皇帝就读和经筵的责任,感受并恪守着这项正德皇帝时都没废止的“优礼”或者说是传统。无一特例,每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都会被泡入历史的染缸里,困于礼仪构建的纲常中。作者不禁又说:“儒家经典的教条愈简单平淡,就愈要加强学习,接二连三地听来讲去,借此加强我们理智的主宰”。我们会提出疑问,难道一个熟读经史,文笔华美,就具备在御前为皇帝做顾问的条件?难道学术上造诣深厚,就能成为大政治家?后来的大学士申时行对此早已理解了其中的精微奥妙,作者说的很好,一语道破,那便是“因为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

除了写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本书划拨笔墨分别给予模范官僚——海瑞,孤独将领——戚继光,自相冲突哲学家——李贽,书中所写皆为暴露中国传统的弱点为主。作者在书末留编外文一篇《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这样强调:“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我已经批评的很透彻。西方人士以为西方的法律即是道德的根源,这种误解,也待指摘。……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至于道德将放在什么地方,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出来。把几年,几百年的基点退后再摄入大历史的轮廓,才能看清历史,这便是大历史的眼光来看历史风貌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记得上大学时“国学”兴盛,有一次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万历十五年》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作者借万历十五年这发生的看似琐碎的事情作为线索展开叙述,全面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个人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中国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游牧民族的节奏,明王朝已走到沉没的边缘,落日余辉,败落已经是无可逆转的事了。

作者选择的人物很具代表性,他们看起来都认识到了帝国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出现的问题,也曾满腔热情试图扭转帝国的命运。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传统,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全书第一章从皇帝自小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和聪颖好学写起,他却最终清算了自己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一切祖训和旧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能决定国家的方向。第二章,继任首辅申时行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劝和,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这种过于保守的施政策略使国家发展陷于停滞。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互不相让,在认识到无法实现个人意志后,对朝廷官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作者认为,封建王朝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明朝晚期的症结所在,这正是大明王朝乃至所有的封建王朝晚期需要改革的地方。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官僚组织松散,导致国家实力空虚,而微薄的薪水又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读完全书,有种深深的压抑感,我唯一得到的结论是:精神解放重于一切,革新才能引导潮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国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政治改革、医疗教育、廉政建设等等,有人得过且过,有人按部就班,有人在扯淡,正如xxx说“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十八大号召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重塑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又不是西方简单照搬,而是一个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

高中生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一部非常好的人文作品,我也不是第一次读了。可是正如其他好书一样,每次读都会有收获。这次我联系他的另一部作品《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来读,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愚见。

我的答案是尽管进程会很慢,中国很可能仍然会走向商业化的社会而不是维持农耕文明。

原因是:人口压力。

讨论历史上的社会民族变迁很容易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即究竟是文化的影响为主还是地理的影响为主,还是其二者混合的影响等。但是无论还是有一个比较量化的而且也是前提性的原因是比较少争议的,那就是人口压力。

两千年来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迁,从河洛到苏杭,这个其实应该是结果,原因是人口的逐渐南迁,以前瘴疠之地的湖南,福建,广东,因为北方土地几千年的耕作和人口繁衍而负担不起那么多的人口,到明清已经是帝国的重要省份了。倘若没有外敌的入侵,继续多出来的人口无处吃饭,而科技的水平又不能飞速的发展,必定导致往外洋移民。因为倘若科技水平进步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则空间扩张。

当然,这个过程绝对是残酷的。宗中国土地的历代帝国,其运行的纲领都是保护落后经济扼杀商业苗头,维持均衡。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续的人口压力,故而百姓只要能温饱就可以了,其他一概免谈。这也是儒家思想为什么需要被封为至高标准,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在低技术条件下,无法靠极端低效率的法律程序来管理社会。可是当帝国最边缘的省份也人口辐轴的时候,因经济破产而不但爆发的全面战争,会迫使沿海的居民不断移居海外,而中央政权也将没有能力进行约束。华夏民族会因为生活所迫而象现在一样在泛太平洋地区扎根,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稳定贸易圈。

那么这个结论跟现在事实上的中国有何关系呢,结论是,发展科学技术以缓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是中国最重要的事情。因为现在地球已经太小了。

文档为doc格式。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黄仁宇先生选取了最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帝国的运作面貌,从而归纳出中国是一个依靠道德而不是技术在运转的社会,这种社会的缺陷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崩溃。

对万历皇帝更多的是同情。因为万历同样是一个失去技术手段皇朝的牺牲品。

黄仁宇先生以六个典型的人物、七篇文章来解释这一观点。

七篇即是万历年间的七面镜子,黄仁宇用它照出了明朝,照出了中国的二千年。

黄仁宇说:中国的症结无非是用道德代替技术。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造,皇帝、首辅、军将、地方官员、哲学家、乡绅等等各个层面,都需要一场大的改变,而非局部的改造可以完成。

黄仁宇先生也指出,道德不是解决问题的先头兵,而应该充当社会的最后防线。当技术,比如行政手段、法律能够解决时,我们不要动用道德。

因为法律诚可贵,道德价更高。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高中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1587年,一年中并无特别的大事,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年,在作者看来却隐含了很多后来诸多历史事件的伏笔。

《万历十五年》全书选取了6个人,6个主要故事,多声部手法,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这6个人,是历史剖面,一系列的象征,他们是: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

在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也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当他明白,事实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时,于是他对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兴趣。他把自己的在位变成了漫长的怠政年代。

张居正为改变政府作风,增强效率,防止贪官污吏,不遗余力。但他没有明白,他想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现实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发达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抑制先进生产力,保护落后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综观中国历史,这样的历史场景,不胜枚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改革后,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终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诽谤和复辟,中国社会的现代商业元素和经济元素,最终覆灭在强大的文官体制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历史选择,再次重演。历史既是分时的,又是共时的,何其让人感叹!在大多数关于好人和坏人的情景剧中,无论怎么说,清官海瑞,还有爱国将领戚继光都是百姓喜欢的人物。但如果抛开忠孝节义的道德评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热血沸腾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现实。

看《万历十五年》,让你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你不能把某个时间指定为封建社会,现在也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投射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根本无法剥离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审判来让大家闭嘴,不妨让我们放眼400年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

好了,这是给自己找输出理由,只有输出才可以检验输入的质量,否则在无数知识倾倒进大脑的梦境中醒过来,只能面对“‘的、地、得’助词添加法”水论文的现实。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标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着手去看的书,原因是题目太历史化了,就像是面前的一座山。本年度一直强迫自己看专业范围内的书,于是他就被随手找到了。

我认为,一本合格的历史作品,需要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去思考和抉择,而非站在现代人的视角苛求古人。《万历十五年》给我的惊喜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有人情味的历史和有人情味的人。

一边党同伐异、唯利是图;而皇帝只能表现出正面的形象,否则将会受到全民甚至是历史的苛责。他的臣下是清楚他的希望的,可是没有人选择站出来为他说话,事实上,即使言明也无法做到。多像其臣下把自己无法明言的逐名逐利的压力和未能突破传统束缚的悲怆全数砸在皇帝身上,苛求他,命令他——你是一国之君,你承载着历史使命,你必须这么做。

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都是明朝的老熟人了。文官集团的发展使得明朝的制度受到极大影响,再加上原有的礼法制度,人人都在生活和追求的抉择中摇摇欲坠。

说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但《万历十五年》确乎让读者看到了每个人的不容易。事实上,这样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才是“以史为鉴”的前提,让人意识到——噢,原来我们都是活着的有舍有得有感情的人。否则,即使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也不过是一个个标签共同粘贴过的时间。

万历十五年高中读后感

作者用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通过一年可墈明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明朝是一个儒家学说的统治,重文抑武。立国以伦理道德为根本,以文官集团为支柱,一切行政技术完全在平衡的状态里维持现状而产生。文官阶级代表了统治阶级,通过读书考取仕途,进而形成文官阶级,依靠统一的价值观约束统治,以道德宗法约束阶级,主要方式为对士大夫阶级的模仿和绝对服从。因为缺乏灵活有效地法律规则,社会运作完全依靠所谓的道德掌控。整个国家从上到下的运作从只是被操作,个人的意志被彻底的压制,失去了高效的机会,更难做到摒旧革新,完全通过惯性去维护和治理。不禁让我想到了目前一些传统型企业的模式,虽然有法律和道德双准绳制约,同样是靠人的惯性思维模式去工作,改革突围的每个步伐就显得特别艰难。在这样的局势和大环境下,不得不说张居正是个改革高手,突破层层阻力,种.种弊病之下还能延续近五十年,其“一条鞭法”可谓是功不可没。

虽然重文,但是文官薪水很低,前后矛盾。中层官员依靠薪水都很艰难生存过活,更何况生活在底级阶层。而在当时明代的文人文化讲究强调的是无私奉献精神,这其中就有一方面是自身物质的需求与微薄薪水,另一方面是个人想要享受生活的欲望的冲突。我们试想这样的制度和文化会造成什么样的官员阶级,而官员阶级是大众文化的引导者,从而社会会形成什么样的畸形,人的内心深处会有什么样的阴暗。黄仁宇先生把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描述的淋漓尽致,所以万历在张居正事件过后明白了阴、阳两面的重要性,而所有人都和他一样都有双重性格。看上去很美,撕开皮里面竟是污浊,犹如绣花枕头。

站在道德中每个人都有阴、阳的两重性,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万历十五年》里描述了几个关键人物——万历、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阴、阳两面,一方面他们可能在做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且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另一面却是内心对权力利益的贪婪,矛盾集于人的每个细胞。或者每个人都是双面,就像我在其它文中列举过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例子一样,一面是正义、神圣,一面是顽劣、难驯。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时常把正向的一面对待陌生人,把柔软和示弱留给最亲最近的人,表里如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都是有血有肉的驱体。

万历十五年高中读后感

说句实话,很多人向我推荐这本“好书”,可我读起来味同嚼蜡,总算硬着头皮读完了,却不以为然。

我很敬佩黄仁宇的敬业精神,按照他讲的,教书之余,每日“走马观花”浏览了一遍133册的《明实录》,竟然用了2年半的时间。凭这份毅力,足使大陆的学者们惭愧了。只不过,掌握丰富的素材,未必有令人信服的成果。

读了整本书,我的唯一感受:全中国就那2万多官员和皇帝是活物,他们按照先哲的指示,决定着国家乃至民族的未来,其他的行尸走肉已经完全丧失了自主意识和现实影响力了——这绝不是象我这样一个接受马列毛史观的人说能接受的。

以前也读过一些西方人写的传记、史书,很明显黄的书是和他们一脉相承的。不论对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他们对自己所熟识的局部的兴趣远大于整体的兴趣;同时他们早早设好了一个完备的理论框架,框架里的各类概念、公理、定理都已按照他们自己的逻辑完成推定;对于“史实”及其驱动力,沿着这一套理论框架展开自证,并将主观的判断以貌似平和又毋庸置疑的口吻陈述。因此读他们的书,往往被他们牵着走进他们的思想迷宫,你要么全盘接受他们的思路,这样才能走出来;要么陷入这个迷宫,既不能接受作者,那么自己也将迷失——因为整本书的素材,其实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甄选的。

当然,这一套方法并没有错,黄仁宇是很仁慈的。哪个专家,哪个政党,哪个政府,不是拿这套方法来让老百姓钻进自己的迷宫呢?走进去吧。按我指引给你的道路走,前面有温饱,有小康,有高级阶段,不要往旁边看,只是个别现象,卖淫嫖娼更是国际惯例。不想走,可以!你会下岗,会买不起房,会男盗女娼为社会所不容,都因为你没有按照我指引的道路走。入口有拿枪的警卫,你退出迷宫已没有机会。

可见一个成熟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还有一群与你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是读懂书的关键。

重回正题。读《万历十五年》,倒让我思考了中国儒家、法家、道家、佛家对中国人及中国社会的影响。

分析这四家的特点,很有意思。

儒家、法家是提倡入世的,道家、佛家是提倡出世的。

儒家求仁,并逐渐演化出性本善的出发点。法家的理论出发点则是“本恶”。因此儒家讲究自律自省,讲道德教化,用前两年党中央的口号:以德治国,更具体化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法家则承认人类的阴暗面,而人类的阴暗面一旦温度、湿度合适,就会发芽,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因此法家讲纪律,讲制约。

道家很有意思,他是修今生的,修长生不老,他只在乎自身,几乎不讲组织,不思考全人类。这也是为啥中国的道家,始终没有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道教”。

佛家不修今生修来生,今生就是受苦赎罪的。但大乘佛法讲普渡众生,他思考人类,也努力“拯救人类”。(能不能拯救另说。如果说拯救就拯救,我们现在不是在极乐世界,就是在共产主义了)因此佛家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宗教,尽管在其发源地已经式微,但在中日和东南亚的影响力极大。

从个人修为的角度考虑:

法家几乎是不必考虑的。他既然承认人的罪恶,并寄希望于律法,自身修为自然是多此一举了。

儒家讲究自修,所谓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这属于理论和方法都具备了。

道家不讲道德,讲的是天人合一,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和方法,因此他往往成为儒生被现实所迫后的无奈选择。

佛家讲四谛,将业力,上辈子的事情,你既然无法改变,便只有接受,并诚心改过。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考虑:

法家讲律法,这是精髓。但是,绝不可以公开提倡法的精神。既然人人有恶,是天性或是现实造成的,那么造反就有理!

儒家讲修身然后齐家而治国平天下,而且要效法先圣。这是很高尚但又很幼稚的想法,看看美帝、法帝以及野蛮民族的所作所为,就知道有的人是很无耻的。一个人可能可以自律,可能可以管住自己的家人,但他仅仅靠道德就能教化千里之外的人?这是被蛇咬死的农夫的愚蠢。

道家在这方面也是缺失的。看看老百姓心中的天庭,玉皇大帝连自己的女儿的管不好,就别说管天国了。

佛家也很有趣。他不讲究治国,他讲究的是终生平等,这点必然是为统治阶级不能接受的。但是他的前提很好,即你这辈子的苦,是你上辈子作的孽。因此佛家京城成为麻痹人民的思想基础。

回过头来,我们就发现,中国几百年来,修身的根本是什么?治国的根本是什么?

修身的目的不同,有人出世,有人入世。但可以肯定的是,出世的人,必是儒或法。但凡信道、信佛的出世人,不是假的。只有心灰意冷的入世人,没有风月场上的出世人。

治国就有意思了。没有任何一家的理论是适合治理一个国家的,只有阳奉阴违了,外儒内法,外佛内法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外儒内法无疑更完善。过于强调儒法治国,必然柔弱以亡,宋、明都亡于此;过于强调以法治国,必然道德沦丧,亢奋而亡——我们已经看到了英帝的衰败,也将很快看到美帝因此而败。

这也是中国为什么在过去整体上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只可惜,宋明两朝,都有所偏颇,倾向于儒生治国,特点就是法古德治,因此被蛇咬是必然的事情。元、清两朝就不说了,野蛮民族统治文明之邦,本身就是个悲剧,是对人类历史的羞辱。

万历十五年高中读后感

最近几天,我阅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看完后,我受益匪浅。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书的内容,而在于它书写历史的方式与前人有所不同,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明朝的历史大多处于黑暗中,宦官专政,凌驾于皇权之上,虽然很多人后来都因此丧命,但权利的争夺,一刻也没有停止。万历十五年,看似平静,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可我觉得,每一天都不那么平常,每一天都蕴含着危险。而纵观内外,内部,官员腐败,争权夺利,皇帝大臣不和,外部倭寇入侵,危机疆土。虽然内有张居正进行改革,外有戚继光平乱,但这都只能说是包装门面,也许连包装门面都不是。看看两人的结局,一个不得重用郁郁而终,另一个更惨,为朝廷卖了一辈子命,一生为国,任劳任怨,可在其死后却被抄家。直到天启二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

既然谈到政治,就不得不谈到生产力。众所周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从封建变为资本主义甚至现在的社会主义是必然的,英法美等国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而中国,一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国家,为何革命晚于英法,几百年仍然甘心被封建统治者统治利用呢?很简单,国内革命力量弱小,反动力量太强。看了这本书,我更好的理解了这一点。统治者极力压制,扼杀资本主义萌芽。实行闭关锁国,将海上霸权拱手让人,这一举措让本就弱小的资本主义萌芽消失了,封建统治者继续着他的封建统治。而人民不是无知的,他们也会反抗,就像书上说的,倭寇入侵不是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闭关锁国,抑制对外贸易农民不堪其苦纷纷联合海盗反抗朝廷,也许他们用的办法是错了,可他们的想法是对的。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中译为《无关紧要的一五八七年》,更好的证明了这一年的平凡,不过我也同意作者的结尾:“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盲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想想后来的大清朝的所作所为,想想后来的1840,想想后来的南京条约,想想百年屈辱史。也许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了。

最后,我只想说,以史为鉴,莫要重蹈覆辙,否则看这本书的意义何在呢?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英文直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本书是黄仁宇透过不一样的人物从不一样的侧面来看当时的社会。其中各个阶级、各种性格,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成为当时制度的牺牲品。作者以1587为基点,从小事着眼,辅以当时人物,描述了藏在表面和平下的制度危机。

首先提到的是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时,皇帝已心灰意懒,多年没有上朝了。万历以前也是一个野心勃勃,期望透过励精图治到达”万历中兴”的有为的皇帝。而文官集团只期望皇帝做一个象征,一个毫无主见的傀儡,在各种繁琐的近宗教式的仪式中扮演一种道德上的楷模,以之教化百姓、团结官僚集团。我过去以为皇帝无所不能,什么事都能够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但历史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万历是一只囚禁笼内的鸟,而这只笼子是成熟的文官集团。万历在笼中失去有天性之爱的正常人的生活,母亲的感激不能慈爱地表达,妻子妃嫔对万历仅是畏惧,儿子在争储中疏远,连唯一有心灵交流的郑妃也无法使她的儿子立储,来讨心爱的人的欢心和保证她的未来。他应对的是“讪君卖直”的口是心非的官员,这些人只是把正直当商品。用诽谤和所谓“敢谏”来获取名声,他们所的也不只是名节,还有伴随道德楷模所带来的还乡后的权威。万历的不作为是对官僚集团的反抗,高级官员不增补,以致六部部长都有多位空缺。

首辅张居正是向现实妥协的人,但是他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个认清潜规则、利用潜规则的现实主义者,如果说当时的文官大多是阴阳的两面派、阴谋家,那么张居正毫无疑问是其中玩弄阴阳的佼佼者。张居正当上首辅也是一次次玩弄阴谋权术的结果。就方法上看张居正的手法肮脏,但是张居正做的事又是为了百姓和国家,一条鞭法的大胆改革旨在将繁琐的税赋简化,以减少其中猫腻,对官员的考察法提高了行政效率,尽管这提高效率的方法仍是上级向下级施压而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张居正的改革充实了国库为万历三大征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我看来张居正要获得成就,在朝中扶植亲信,是无法避免的,没有那些亲信的支持,没有把握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权力,没有下级办事官员的执行,张居正位置再高,帽子再大,也只能是万历第二。张居正是个改革家,但他应对的社会积重难返,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张居正苦心十年后操劳而死,其改革方案也被一一废除。

申时行是个与张居正不一样的首辅。他是深谙文官心里者,懂得在皇帝与文官间调和。申时行是文官制度下楷模,看似没有什么功绩却办成了很多大事,只是他能够为治黄河选取正确人选却无法保证正确的人选一向被选取。最后他也无法逃脱个人的杯具命运,被百官弹劾驱逐。他期望透过当时的官僚政治推动仁政建立和谐社会,也是失败告终。

制度上的杯具也就在此,正规经营得利者因其潜质积累财富成为地主往往代表先进生产力,而这部分人一向是被历史舆论打压丑化的。兼并为何不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英国工业化前也有圈地户外,可能是当时没有没有解决失业农民生计的方法,比如工场或工业化的工厂,因此失业农民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然后发起席卷帝国的风暴,最后简单打败复杂,一切又回复单元的均匀的状态,开始新一轮的帝国兴衰。总的来看,海瑞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以上三人或是要改革,或是要持续现状,或是要回到洪武年代的吏治,但都失败了。包括万历皇帝在内他们应对的是深刻的制度问题。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张居正、戚继光、海瑞都不是单纯能用善恶评价的。其行为的复杂是正因其背后历史环境的复杂,要妥当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除了善恶之外,还有很多事不是想当然的,例如万历皇帝的权力范围不大,不能随心所欲,没有金融机构做中间调节造成的社会经济畸形(如全民高利贷),此刻不合理的东西在当时可能就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出现或者必需的。

读完这本书仍稍感不足,虽然《万历十五年》从小事着眼,其中有部分民间经济的叙述,但对明白作者的大历史观仍感不足,当然也可能是我本人读书不足。我感觉中国历史对于上流人士给予了过多关心,而忽略了下层百姓如何求生存求发展,对农民常常一个小农经济的印象贯穿始终,但各时各地的小农经济定有不一样,富裕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山地和平原水乡,北方还要应对游牧民族的抢掠,南方要和少数民族融合,各地状况不一样,经济发展形式也应当不一样,数字管理是否有其需要,又是发展到何时需要,为何不能自行产生,都是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了解农村就是不了解这个国家。但从《万历十五年》中窥见的民间经济无正规银行而不得不借高利贷,甚至稍富裕者都可能是高利贷者;无法宏观调节的货币流通及后果;通货紧缩;科举制与平民获得财富地位的紧密结合等等经济状况仍是我不菲的收获。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书中第一章是从《万历皇帝》开始的,从京官接到不实消息而开始,一直讲到万历皇帝下令清查张居正而结束。这里面的故事都是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检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熟知的.,但是里面蕴含的却是意味深长的东西,慢慢咀嚼很有意思。关于万历皇帝和张居正,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历史的关键性因素,张居正生前颇受皇帝信任,从小就在这位老师的教导下成长,登基之后成为元辅的张居正更是皇帝处理朝政不可或缺的倚重之人,尤其是1578年前后张居正离京前,万历皇帝表明心迹称张先生忠诚上薄云天,讲完后君臣感极而泣。如此的信任与被信任,应该是君臣之间十分美妙的关系,可在6年之后皇帝亲自下令抄了这位忠诚上博云天的张先生的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里面的原因诸多,但是有几点是我想要说的:少年时期的影响,在皇帝心中种下了反抗的种子。我先举个例子。有个父亲特别喜欢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拳头,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中出了问题,没有劝说和引导,有的只有对孩子的打骂。孩子迫于这种威严,看见父亲总是显得胆小如鼠而且十分听话,可就是这个乖巧听话的孩子,私下里却说等到他拳头够硬的时候,一定会打回去的。这是一种让人惊愕的回答,难以置信却又无可奈何,在孩子心中已经种下了恨的种子。万历皇帝小时候在张先生的教育下读书学习,稍有不足,便会在先生和母后的威严教育下被处罚长跪,有时的这种处罚会长达几个小时之久。皇帝年方十岁,就在书法上取得不小的成绩,当他写完字赏赐给大臣的第二天,张先生就进谏让他不要再在书法这样的末节小技上花费时间了,皇帝的日课就取消了书法而只剩经史。皇帝面对这样的进谏,只能听从,因为为国大计。从小就被张先生控制着,等到登基以后还是如此,因此那颗种子在皇帝“决心破除他带给别人优柔寡断的柔弱印象”的激发下,开始慢慢地生根发芽了。

历史的因果关系,恰恰是历史的关键。我们如果抛开历史这个重大的课题不谈,仅仅谈自己这个层面,你发现其实还是一样的,个人的因果关系也是个人的关键。张先生教导皇帝满口节俭,以至于皇帝没有钱赏赐宫女,而他自己却乘坐一顶32人抬着的大轿子,轿子中内分卧室及客室。这样的言行不一、生活奢华确实让皇帝动怒不小。所以,事情总有前因后果,看到结果顺着往前走总能查出原因,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变得物是人非了,在抱怨、不解的同时,静下心来认真找找,你总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的。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到上一搜,有关这本书的介绍是这样说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书之一”。介绍中还引用了一句温总理的话(真实性值得怀疑):“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温总理都百读不厌,定是经典之中的经典之作了。

因此就买了这两本书。至此两本书我也已看完。

万历虽然没有我想像的精彩,读起了也没有甘之如饴般美妙,但至少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三纲五常只是在概念上,或者是在中下层百姓中运行的规则,或者是统治者控制中下层百姓的工具,在政治上却是全然不顾这一套的。在万历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君为臣纲”,也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不但控制不了朝政,控制不了大臣,他甚至在妻妾问题上都是那么地无奈,更不用说在立储这样的大事情上了。

当然皇帝有强弱之分。但对已是中后期的大明王朝,又不仅仅是强弱的问题。此时一切都已根深蒂固,蚂蚁憾大树,是何其之难!所以万历再一次告诉我们,单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还是要建立健全的制度,靠制度来管理国家,才是长久发展之计!

万历改变不了,只好消极怠工。张居正积极变革,但并未力挽狂澜,最终还被断棺戮尸。海瑞一生刚直不阿,甚至犯颜强谏,但也只是给乌烟瘴气的大明王朝吹来了一阵夏日的凉风,而他背后却悄然刮起了凛冽寒风。

书中还有一个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人物,那就是戚继光。在历史书中我们只知道戚继光是一个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但从万历中,我们读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还感受到了一个英雄的暗然神伤。

是的,大明王朝已是穷途末路,纵然有英雄盖世,也只能是浩气长存于天地,而不能力挽狂澜!

所以,万历还是有些看头的,对于明历史、观当今、思未来应都是颇有受益的。一本书能这样让人有所看,有所思,就算是本好书了!

《沉思录》是一本彻头彻尾的垃圾书。此书所有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与人为善。而这句话二千多年前的孔圣人早就开始教导咱炎黄子孙。所以,咱中国人不必读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教师节这天,(3)班的同学送了这本《万历十五年》给我。在表示感谢之余,也不禁哑然失笑。看来《明朝那些事》不仅影响了我,还影响了他们。

《明朝那些事》用七本书完整记录了整个明朝历史,而《万历十五年》只是选择了历年十五年,即1587年,帝国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情,如张居正的死亡,戚继光被贬等,这些事情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帝国未来的走势。当然这些史实,在《明朝那些事》中均有记载,而且“当年明月”更是将其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因此,《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基本上都是上厕所的时候断断续续看完的。

抛开人物、故事不谈,只谈一些对于明朝的文官集团的认识。关于这一点,在我以前的博文《明朝那些事》也有涉及到,不过当时只是简单地表达而己。因此,我准备在这篇读后感中,尽可能地展开关于这一点的讨论。

万历多年不理朝政,与只关注练丹的嘉靖皇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极少数的大事,比如战争,除了极少数的人,比如当时的首辅申行时,能够见到皇帝本人之外,其他的时间,那个龙椅是看不到人的。他己经很早就废除了早朝,大的奏章也常常是有去无回,甚至大臣的请辞也是杳无音讯。因此,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正是因为万历骄奢淫侈才最终导致了后来的宦官专权、民不聊生。这种解读非常符合我们一般人对历史的理解。但是如果究其原因,就会发现,这一切的出现跟我们正史所歌颂的文官集团有着莫大的关联。

答案就是当时的文官集团。

当时的帝国己经形成了成熟稳固的文官集团,如果说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那么,文官集团就是实际的权力操控者。这些文官深受“圣人”教导,并对这些信念坚定不移,希望以此来影响皇帝、改造社会。因此,纵观明朝整个历史,无论是精力充沛的朱元璋,还是有为的朱棣,或是碌碌无为的,让我记不住名字的皇帝,都是在与文官集团的搏弈中度过一生的。换而言之,文官集团决不是对皇帝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无用之辈,即使在很多情况下,皇帝可以动用最高权力,对违背他的意志的文官进行惩罚,但是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团,皇帝很多时候却是感觉无能为力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立太子一事。万历本想立郑贵妃之子为太子,但这一决定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自古以来,太子都是立长不立幼。于是,围绕立太子一事,万历跟文官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较量,谁也不肯让步。

这让万历非常恼火。他自小即位,接受张居正的辅佐,绝大多数时候,他扮演的并不是皇帝的角色,而是学生的角色。该做什么,怎么做,一切由张居正来决定。比如,有一年他想跟母亲重修宫殿,以表孝心,但张居正以“己经很豪华”、“圣上应体恤民心”为由拒绝;再比如,皇帝练字练得很好,就在他洋洋得意之时,张居正说,“圣上的字己经练得很好的,从今以后,应该做些国事”,一句话,皇帝的这点爱好被剥夺了。

好不容易,张居正死了。万历长大了,也真正地掌握了最高权力,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却突然发现,他依然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文官集团总是要求他按照他们的想法来成君成圣,而不是听从他的命令来做事。换而言之,万历想做一个有实权的君主,但是文官集团却只需要一个象征性地君主。万历曾抗争过,先是软的,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但是他发现,他可以很轻易地干掉一个人,但是却干不掉这个集团。

以言官为例。在明朝,言官的地位是很高的,也是很有力量的,这些言官,轻则弹劾同为人臣的官僚,重则斥责皇帝。比如,万历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早朝时,就有言官上疏,说“皇帝身体不适,但是后宫却夜夜笙歌”,直指皇帝生活不检点。万历一怒之下,当然重责了该言官,但是该言官却因此获得了“因直获罪”的美名,以至于后来很多言官纷纷效仿,即使被罢、被贬,甚至被杀,却依然阻挡不了指责皇帝的浪潮。

到最后,万历累了、厌倦了。他既然无力战胜文官集团,就干脆放弃吧。于是,他开始拒绝早朝,拒绝出席各项重大的礼仪活动,拒绝接见大臣。皇帝的这一做法,当然引起了文官们的集体反弹,他们纷纷上书,直指皇帝懒散,甚至说,如果这样下去,将会国之不国,君之不君。但是大臣的奏折即使讲得字字见血,堆得比天还高,这个时候的万历己经懒得批一个字了,也懒得反驳,也懒得打回,任由大臣去骂去折腾,他祭出了“无为而治”的大旗!

事情就这么耗着,帝国也依然有条不紊地转着。只是1578这一年,张居正死了,社会改革嗄然而止;申行时回老家了,内阁里缺乏了一位主持大局的人;戚继光被罢免了,东南的倭寇又开始猖狂了。这一切,预示着大明帝国己经出现了覆灭的迹象。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黄仁宇先生写史手法特别,《万历十五年》截取了历史的一个剖面,让时间停留在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为中心,从描写一个皇帝和五位官员入手,即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自相矛盾的哲学家李贽,抽丝剥茧,梳理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史为鉴,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在此,我只想谈谈让我感触较多的两位人物,万历皇帝和戚继光。

万历皇帝朱翊钧。聪明敏感,早熟,初欲励精图治,后日形消极。1572年9岁登基,1620年御宇48年后离开人间。

万历即位的前十年,在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下,明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承平日久,府库随之日见充实,实现回光返照式的“万历中兴”。1582年7月,张居正病逝,万历18岁,他决心破除对外的柔弱印象,励精图治,但恰在此时,他观看了宫廷内戏班演出的《华岳赐环记》,戏里的国君慨叹地唱着“政由宁氏,祭则寡人”时,聪明敏感的他似乎意识到即位十年,自己只是首辅张居正的傀儡,而并非大权独揽的君主,于是从否定张居正提倡的全国耕地丈量开始,揭开反张运动序幕。经张居正事件后,万历对一切都持怀疑的态度。

倒张之后,万历发现自己的自主之权仍然受到种种约束,自己贵为天子,只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身为皇帝,万历的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他可以把不喜欢的官员革职查办,但是很难升迁拔擢他所喜欢的官员,以致没有一个人足以成为他的心腹。万历以自己的聪明,意识到自己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受制于廷臣,文官集团才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在即位的日子,不断的应付许多重复事件和不变的礼仪。

在与文官集团抗衡的过程中,万历是孤立无援的,幸而在感情生活中有心心相印的郑氏陪伴,但因文官们不容许他废长立幼,以皇三子常洵代替皇长子常洛为太子,遂使他心爱的女人郑贵妃悒郁寡欢,出于一种报复的意念,万历竟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且长达三十年之久。他再也不愿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不再出席法定礼仪;不派人递补出缺的高级职位;派遣和升迁中下级文官,用抽签的方法决定,一个官员出任什么官职,竟出于与事实无关的一根竹签。

万历,这个孤独的君主,在认清现实后,无意于做积极有为的君主,又不甘心充当臣僚的工具,他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性格,以老子所谓的“无为”消极抵抗。

——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将领,却生逢重文轻武的朝代,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适应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一酬壮志,在清算张居正运动中作为前首辅党羽被参劾,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坠入寂寞和凄凉,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

明朝历史上除洪武永乐两朝外,文官凌驾于武官之上,已成为绝对趋势,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在这种制度和风气影响下,“军户”征兵、军事补给制度严重落后,兵源不足、补给不足、装备落后,“野战军的战斗力几乎与农村的民兵相去无几”;对于将领的选拔,则认为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勇敢粗豪而不在于头脑清晰,后虽有武试,但又重在刀枪弓马是否娴熟,笔试只求粗通文字而从未涉及军事科学,武备继续废驰,军事组织不断衰退。直至16世纪中叶,倭寇以战术的优势和武器的精良屡次入侵且长驱直入,文官集团才惊觉这低能的军事制度将要危及整个帝国以及他们个人的安全,但思变的结果仍只在于选择战略上深谋远虑而又精通各种战术的高级将领,而非改革落后的军事制度。

在种种落后的情况下,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世人称为“戚家军”;确立了铁一般的军法,即集体负责的“连坐法”;战术上注重协同配合,研习“鸳鸯阵”。终其一生,戚继光以鸳鸯阵法作为主要战术,这并非由于他因循守旧,而是他深知以一己之力难以触动整个国家体制。戚继光的朋友,另一位名将俞大猷,曾经提出让战术全面现代化的建议,但这些有益的建议因涉及军事制度改革而及于政治未被采纳,因而壮志未酬,赍恨以殁。戚继光选择脚踏实地,做他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戚家军的胜利记录无出其右,从未在战斗中被倭寇击溃。戚继光的军事天才囿于现实并未得到完全发挥,但他接受现实,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一切只为使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在现实生活里发挥作用保家卫国。“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

人的一生,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理想的实现,除个人的努力外,还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外因,就算贵为帝王将相,胸中宏愿也有得不到现实回应的时候。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退一步不失为一种良策,与其抱怨,不如尽其所能做到最好,不断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不是所有的出行都是行装齐备,不是所有的坚持都值得称颂,有的妥协同样值得敬仰,当然这得看动机和目的,譬如万历皇帝的妥协,可悲可叹!戚继光的妥协,可敬可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对于明神宗朱翊钧,历来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仅如此,说起明朝的皇帝,人们都没有好感:他们不理朝政,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不少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在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但这是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降级为沉重代价的。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直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但一国之君这样做,却是以一个国家的没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系,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应该为太子。万历皇帝立常洛为太子,就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在以礼法为根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持他的改革。但张居正的正直,却得罪了不少人,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他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昔日威炳震主的张居正日益不满,对他的严格管理也感到了厌倦。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也是在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彻底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这对朱翊钧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就成了乱臣贼子,曾经受过张居正提拔的人为什么反而要陷害他,这些问题也使皇帝迷茫困惑。于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已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前几日在书屋看到有人批判黄仁宇,因此兴起重读《万历十五年》之念,这几日读了两篇——《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一时有感,记录下来。

一、人的阴阳。

这两篇中着重讲了三个人: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张居正身为帝师、首辅,励精图治,整顿乾坤,在他的治理下明渐有中兴气象,对万历皇帝乃至整个皇室以道德标准苛责严求,但为推行自己政策时任用私人,排除异己,并且生活奢侈,收受阿谀贿赂。在他一手遮天之下,年少的万历视张居正为圣,言听计从,但随着万历的长大,张居正的逝去,皇帝逐渐看清了张居正的阴阳两面,失望之余,张居正被抄家褫职,子孙充军的充军,收监的收监,而此后万历渐渐认请了文官的两面性,隐居深宫,形成中国历史上一大“奇观”——皇帝消极怠工,十年不见大臣。继任的首辅申时行也十分清楚地看到了文官的私欲与理想,企图“实事求是”地做到“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而“蕴藉不立崖异”,调和阴阳,结果却是心力憔瘁,无功而退。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阴阳两面,只是有人不愿审视内心,不肯承认内心中的“阴”,而借“阳”来苛责他人,而苛责他人的结果一方面可能会给社会群体带来一定的益处,因而也给人以正义之感,而另一方面却也在满足着自己的私欲。很多时候,他也知道自己的私欲,但不愿也没有勇气去承认,并且竭力借正义之名掩盖着私欲,因而在用道德管制和指责别人的时候显得理直气壮。另一种人要显得真诚得多,他们也有私欲,但对自己有着道德的标准,当私欲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被人指责时,没有勇气去承认,下意识地为自己寻找理由,自己欺骗着自己,为了自己的形象,竭力为自己辩护,并且也竭力让自己符合理想的道德形象,慢慢地也就确信自己就是没有私欲的道德坚守者(这种人就像被万历认为“讪君诂直”的邹元标)。

两种人都不敢正视自己,当然真诚地严格地审视自己内心是很难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鲁迅、卢梭。

前者有些可怜,乃至可鄙。后者可敬,但迷失自己,并苦不堪言。

二、申时行的委屈。

万历皇帝因喜欢三子常洛,而想立其为太子,但因废长立幼遭到众大臣的反对,无奈之余,只得宣布一年后考虑此事,但后又节外生枝,拒绝立储。众大臣联名上奏请万历收回成命。这一大规模的抗议引起龙心赫然震怒。

申时行当时在病中,内阁大学士的联名上呈请,由二辅许国执笔,但这份奏章仍由申时行领衔。当其得知皇帝的反应后,立即上一份揭贴,说明内阁的联名奏章虽然列上他的名字,事先却未与闻。皇帝回批感谢申先生对他的忠爱之忱。但这揭贴被二辅许国截获,内容也因此在文官中传遍。

于是申时行遭到严厉的弹劾,说他“遁其词以卖友,秘其语以误君.阳附群众请立之议,阴缓其事以为内交之计”。万历皇帝一开始处罚了这个上奏者,但后继者如火如荼,不可遏止,一个接着一个递上了参劾申时行的本章。申时行无法抵御这些道德上的控诉,他的威信已经扫地以尽,他除了辞职以外再无无他可供选择。

从那些文官的思考角度来讲,申时行确实存在的道德的问题。

但,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申时行可有委屈?我们来揣测一下申时行的行为的动机。

我们以那些文官的话为真实的,申时行事先知道他们的联名上奏,并同意了领衔签名。我们可否作这样的猜测,他确实认为那些文官的意见是对的,万历应该尽快立储,所以有以上行为。但当他知道皇帝的态度后意识到这事的严重性,可能会带来朝廷大批官员的裁撤。大家知道皇帝震怒的后果的。而且由于他们的联名上奏,任何官员的劝谏都不会获得皇帝的信任,因为他已经把他们都视为敌人。要能进行有效的劝阻,必须劝阻者是皇帝信服的人。而申时行是最佳人选。因为他是皇帝的蒙师,即使他身为首辅,也规划着皇帝的就读和经筵。皇帝总是称他为“先生”,而不是“卿”,而且每个月都有钦赐礼物给他。万历皇帝还打算授予申时行以太师这文官的最高的职衔,只是申时行辞不领衔而已。这样如果申时行能跳出事外,作为旁观者对万历劝谏,消除万历心中的怒火,减缓联名上奏带来的皇帝的反弹,那对朝廷的安定无疑是很有益的。

我们知道,在一个人暴怒的时候,另一方固执己见,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到底,其结果往往是火上加油。同样申时行如果站在同僚一边,和皇帝对抗,那么孤立无援的皇帝很有可能更加愤慨,进而一意孤行,以强硬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意图。到那时,朝廷就可能一片混乱,皇帝的任性和暴戾有无数的史实可以证明。

后来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那个首先发难的官员被降级外调,进而又加重处罚被削职为民,二辅许国也“回籍调养”。立储之事也僵持着。这样的结果大概是首辅申时行的无奈辞职多多少少使得皇帝有些泄气,所以才只惩治的首犯,不然皇帝在怒火冲天时任性带来的后果不会如此简单了事。

但申时行的妥协没有得到同僚的理解,在道德的批判下他只能辞职,虽然万历也曾挽留。因为他的威信已扫地以尽,无法作为首辅领导百官了。

申时行一番苦心却得如此结果,其心中之苦又有几人能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