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乡镇农业规划方案(案例14篇)

时间:2023-11-07 22:29:30 作者:纸韵 最优乡镇农业规划方案(案例14篇)

范文范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拓宽我们的视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农业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按照“完善设施、整合资源、提高产能、推进转化”的思路,坚持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以把我区建成包头市重要的清洁能源加工输出基地和现代化大型煤炭深加工产业基地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循环利用的煤、电、化产产业链,xx区煤炭产业已初具规模:

一是原煤开采现状:现仅有xx露天煤矿生产运行,xx年产出原煤近15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凯通90万吨、京鹿120万吨露天煤矿,辽宁阜新矿业500万吨井下开采项目正在建设,全部投产后我区煤炭产能将达755万吨/年。

二是煤炭洗选行业发展现状:我区现有投产煤炭洗选行业企业41户,其中:单台设备设计产能60万吨/年以上企业21户。永泉贸易、东顺源煤泥综合利用2个120万吨洗煤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我区煤炭洗选行业产能已达20xx多万吨/年。目前正在实施煤炭洗选行业综合整治工作,6月底全部完成。

三是延伸产业发展状况:聚隆焦化、经纬能化现已建成120万吨/年捣固焦生产能力,加之经纬能化二期60万吨/年捣固焦项目年内投产,佳远15万吨煤焦油已具备生产条件。四贡100万吨捣固焦、1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10万吨粗苯加氢精制和15万吨焦油加工项目正在进行基建,阜矿宝源公司煤炭瓦斯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开展电厂建设前期工作。我区“焦化—化产、煤电”项目发展后劲充足。

一是资源配置:我区目前探明剩余煤炭可采储量为7257万吨。采煤企业全部投产后我区煤炭年产能将达755万吨;土右旗境内现有露天煤矿年产原煤在20xx万吨以上,特别是与xx区交界的5座露天煤矿的煤质结焦性好,可全部达到洗煤要求,加之土右旗大批洗煤企业取缔,而我区毗邻土右旗,且洗煤企业众多,大量原煤将由我区企业实施洗选。从蒙古国进口原煤经巴彦淖尔甘其毛道口岸进口,运输距离大约200公里,精煤洗出量可达到55%以上。我区永泉贸易、联吉晨工贸、鹿凯煤业等企业拥有大批跳汰工艺洗煤设备,正适合对蒙古煤实施洗选。

二是交通保障:近年来,我区积极协调开发商投入了大量资金解决交通道路问题。目前,出入xx区的交通要道共计六条线。即原xx旧路、包脑线、沙明线、脑包沟至土右旗线、脑包沟至土右旗耳沁窑线以及正在修建的xx一级公路,这六条线路直接通往110国道、土右旗和固阳,现运载能力每天达到100多辆,仅为实际运载能力的四分之一。

三是环境评价:xx沉陷区、棚户区两次搬迁,已近5万人迁移市区。工业原材料物流园区已列入包头市“十二五”规划之中,正在加紧建设,同时工业园区扩区增容面积达*方公里,xx旧区即将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工业园区。

四是产品销售:我区焦化项目大约需要洗精煤1000万吨以上,当地及周边地区原煤可在我区实现转化升值,生产焦炭又可为亚新隆顺200万吨稀土合金钢提供原料,延伸“煤-精煤-焦炭-钢铁”产业链条。

20xx年全区原煤产量达到300万吨,外购原煤达到400万吨,洗精煤达到400万吨,焦炭达到220万吨。2017年原煤产量达到1000万吨,洗精煤达到800万吨,焦炭达到500万吨。

一是加强资源勘探和规划管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积极协调关系,制定激励政策,大力争取国家、自治区、包头市地质勘查基金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用于我区煤炭资源勘查,同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煤炭资源勘查,增强煤炭资源储量保障能力,确保我区煤炭产业开发接续发展的需要。要综合运用煤炭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加强对煤矿开发建设和煤炭生产的监督管理,规范煤炭资源储量管理,按规定对煤炭回采率进行核查、监管,确保煤炭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

二是规范煤炭企业经营行为,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实现煤矿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确保区内用煤充足供应。要严格煤炭经营企业资格审查,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坚决取缔无证非法经营煤炭产品场所,对重点区域开展定期检查、动态巡查,对非法转运站、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精心组织、科学调运的原则,加强对全区煤炭生产经营市场的调控,合理调配煤炭资源,加强用煤企业与本地供煤企业之间的协调,保障我区境内企业用煤。

三是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壮大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对煤炭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伸以原煤开采、精煤洗选为链首,以机制焦、大型火力发电和规模化矸石砖生产为链身,以煤气综合利用、煤化工、粉煤灰利用为链尾的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产业综合效益。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整合现有煤化工资源,适度发展煤化工项目。

四是以现有洗煤-焦化-炼铁产业链为契机,依托新区煤炭市场,大力发展煤能转化和煤化工等后续产业,加快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促成四贡、经纬能化二期及佳远煤焦油项目尽早投产。要抓好煤炭洗选企业煤源的供应,对煤炭加工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建设共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和环保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大力发展煤液化制油、煤气化制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稀烃等煤化工产品,建设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并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制砖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煤炭产业综合效益。

五是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认真做好煤炭企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采取联合办学,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定期组织监管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涉煤行业部门的整体管理水*。

随着煤炭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经调查摸底,截止xx年底,我区煤炭洗选企业已达到48户。其中,已建成44户(总产能已达2645万吨,投产41户,属于重介工艺企业18户,跳汰工艺企业22户,既有重介又有跳汰工艺企业4户),在建企业4户。这些煤炭洗选企业存在问题较多:

一是多数以贸易公司或矿业公司登记注册,并没有煤炭经营许可证,属于超经营范围企业。

二是有立项审批手续23户,其中市级审批8户,区级审批15户。

三是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仅有21户企业单台设备达到60万吨/年以上。

四是除少数煤炭洗选企业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工艺和配套环保设施外,大部分企业存在着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多、精煤回收率低、市场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

为规范我区煤炭洗选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推进煤炭洗选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能源清洁生产和资源利用效率。区*从xx年4月份开始,按照国家、自治区相关《煤炭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以及包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洗选项目规范发展的通知》精神,对我区煤炭洗选项目进行清理整顿。要求煤炭洗选企业单台洗选设备达到60万吨/年以上,并实施原煤堆场封闭、矸石贮存仓半封闭、厂区地面硬化、厂区周围绿化并补办各类审批手续、补交各项规费。考虑到气候因素对施工的影响,目前,已对18户提交延期申请的洗煤企业下发延期整治通知书。该项工作正在进行。

由于我区沉陷区、棚户区搬迁改造,多数居民已迁入市区,因居民习惯问题,我区境内xx露天煤矿生产的原煤又不适合民用,民用型煤以鄂尔多斯精煨煤为主。

一是原煤开采手续办理周期较长,凯通90万吨、京鹿120万吨露天煤矿及阜新矿业500万吨井下开采项目还未得到正式审批。

二是煤炭洗选行业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区内煤炭洗选行业发展混乱,小型煤炭洗选项目占全区总数近一半,严重扰乱了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受国内外经济持续不景气影响,区内新上煤炭产业延伸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如四贡煤化仅完成场*,未能及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佳远煤化项目虽已具备生产条件,但由于产品市场价格过低,未能及时投入生产。

我区煤炭产业虽初具规模,但离建成包头市重要的清洁能源加工输出基地和现代化大型煤炭深加工产业基地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请上级部门在以下方面加大对我区的扶持力度:

一是协助新上煤炭开采项目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促使阜矿、凯通、京鹿等原煤开采项目早日投产,为我区发展煤炭产业提供可靠的原煤供应。

二是加大对我区煤炭洗选行业综合整治的支持和指导,协助此次综合整治后保留企业完善相关审批手续。以规范其经营行为,更好的为我区乃至包头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是可否协调有关部门对清洁能源生产及深加工项目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以鼓励企业加大后续投资力度,促其尽早投入生产。

农业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照*规定及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的有关要求,结合三柏村实际,现将党员发展工作计划如下: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按照上级要求,创新理念、健全机制,以发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特别是有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优秀青年入党为重点,努力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始终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努力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力量支撑。

全年计划发展党员2—3名,39岁以下、高中文化程度以上,重点在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致富能手的优秀青年中发展。对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确定培养人进行跟踪考查和培养。有计划地推荐他们参加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培训与教育。确保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加强对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

1、优秀青年农民。注意发展文化程度较高、带头致富并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的优秀青年入党,把种养致富能手、双带标兵以及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列入重点培养对象。

2、优秀村组干部。在村民小组中培养优秀年青队长向党组织靠拢。把政策理论水*高,工作能力强,业务精通,积极要求进步的优秀年青队长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争取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1、制定计划,抓好工作落实。党支部要依据镇党委的党员发展计划,结合实际,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计划。在发展党员具体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及《**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程序办事,严禁违纪现象的发生。

2、培养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各党小组要认真做好“推优”工作,以“推优”作为壮大党员队伍的重要措施,加强对“推优”对象的培养教育,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逐年稳步增长。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台帐,详尽地登记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

3、严把“入口关”,确保*员质量。严格按照《*》的规定,以新时期党员标准,把好“入口关”。切实按照《*》和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入党手续。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全程联名推荐和公示制度,不断完善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努力从制度上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不搞突击发展。坚决防止和杜绝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必须增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党员发展工作。使我村的党员队伍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建设新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农业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2022年,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十百千万”工程、“两茶一菜”四化工程、“食尚xx、道地食材”品牌工程进展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xxx亿斤以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一)建设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抓牢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融入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xx核心片区建设,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生产体系,广泛应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技术,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到2025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xxx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弱筋小麦发展到xxx万亩左右,再生稻发展到xxx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稳定在xxx万亩左右。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经营体系,加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培育力度,推动联合与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抓好x县、xx、xx、xx等产粮大县和xx、xx县、xx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建设,培育壮大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做强现代粮食产业。(责任单位:)。

(二)加强耕地保护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示范,抓好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改,到2025年,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xxx万亩以上。大力实施“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启动新一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到2025年,全部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单位:)。

(三)提升种业发展质量。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重点培育弱筋小麦、水稻、油菜、花生、食用菌等优势农作物以及发展油茶、茶叶、花木、林果、畜牧、设施农业等急需优良品种,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xx%以上。加快育种产业化步伐。推动新县生猪育种新高地建设。(责任单位:)。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打造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力度,推动提质增效,支持xx县建设全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共建试点县,支持xx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争取创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责任单位:)。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稳定生猪存栏,对年出栏1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构建生猪全产业链,加快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引导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鼓励大型养殖企业自建屠宰厂,支持主销地龙头企业到我市布局屠宰产能,鼓励屠宰企业完善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实现生猪养殖就地屠宰加工,不断提高猪肉深加工比例。大力推进“秸秆换肉”,实施牛羊养殖大县和龙头企业培优工程,积极培育平桥、xx县、xx、xx成为肉牛、肉羊养殖大县。打造华英xx亿级产业集群。(责任单位:)。

(二)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优质小麦、茶叶、水产品、花生、中药材、林果、蔬菜、花木、食用菌、草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扩大高油、高油酸花生面积,在沿xx县区打造沿淮花生产业带,到2025年优质花生发展到xxx万亩左右,高油酸花生占比达到xx%。支持油脂龙头企业在我市花生主产区加快产业布局,建立大型油料加工企业,优化植物油产品结构。到2025年,油料加工企业加工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培育年产值x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做优果蔬产业,开展果蔬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以xx区、xx县、xx县、xx区、xx县等县(区)为重点,发展优质食用菌产业,提升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水平,到2025年食用菌年产量发展到xx万吨左右。实施中药材保护开发工程,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到2025年中药材发展到xx万亩左右。做精茶产业,加强“xx毛尖”、“xx红”品牌运作与推广,到2025年,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xxx亿元。(责任单位:)。

(三)链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围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优质水稻、水产、畜禽、中药材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科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全产业链条,培育超百亿元的重点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5年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链主”企业。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力争省级以上农业品牌数量在全省第一梯队。(责任单位:)。

(四)加强载体建设。统筹农业农村发展载体平台建设,推动资源要素集聚,形成叠加效益。坚持“一县一业”“-镇一特”“一村一品”,到2025年60%以上的县培育出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创建3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培育大别山北麓茶叶、油茶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实施“园长制”,开展提升提质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2030年,实现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县域全覆盖。(责任单位:)。

(五)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整市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面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稳定在xx%以上,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xx%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xx%以上,基本实现农用薄膜回收处理。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到2025年,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数量进入全省第一梯队,xx%以上的县达到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实施品牌目录管理制度,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带动效应,大力培育“xx毛尖”“xx山茶油”“xx弱筋小麦”“xx虾稻米”“南湾鱼”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塑造“食尚xx,道地食材”公共品牌整体形象。(责任单位:)。

(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示范县创建,到2025年,家庭农场发展到x万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xxx家。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到xxx家以上,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到xxx家以上。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和示范服务组织,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发展到xx家以上,供销社系统建设标准化一站式为农服务中心xx个。(责任单位:)。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升安置区社区治理能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责任单位:)。

(二)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产业发展十大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建立健全新产业新业态向脱贫地区引入机制,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继续开展消费帮扶。加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多途径推动稳岗就业。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户、受灾群众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责任单位:)。

(三)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建立帮扶台账,明确“一对一”帮扶责任人,限期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教助和急难救助,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基本标准,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健全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责任单位:)。

(一)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把握乡村发展走势,明确村庄分类和布局,因地制宜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到2025年,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划定乡村风貌分区和特色风貌带,明确各地乡村风貌塑造方向。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传承文脉、留住乡愁。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委员会制度,完善规划机制,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的有效管理。(责任单位:)。

乡镇年度规划活动方案

全乡有医疗卫生单位7个,其中,乡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6个。全院在职职工14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医师2人,助理医师3人,护士2人,检验士1人,未取得资格证专业技术人员4人,会计1人。乡村医生11人,其中取得女村医8人,男村医3人,具有乡村医生资格证的7人。全院有核定病床10张,病床使用率达92.3%。截止12月,全院业务收入645324.03元,其中医疗收入243457.90元,药品收入401866.13元,门诊人次10660人,住院人次240人,较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

二、201x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程度减轻了患者负担。三是加大了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群众对新农合了解程度不断加深,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四是加强了新农合运行监管力度,成立了由乡政府分管卫生副乡长任组长,卫生院院长及乡合管办主任任副组长,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新农合监督检查小组,每月对辖区内村卫生室进行检查,保证新农合基金在我乡正常安全运行。

(二)严格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保障“零差率”销售。一是加强了基本药物制度管理,乡村两级严格实施基本药物网上平台采购方案,网采率达100%,基本药物采购得到有力监督。二是基本药物严格实施“零差率”销售,严厉打击不按“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的违规现象。三是每月组织卫生院临床医生和卫生室村医开展基本药物培训,年内加大了基本药物培训,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监督,积极实行用药人员、用药结构、用药数量的监控,认真整改基本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用药不合理、开具不合理处方、能报销的病种不予报销等问题,一定程度净化了基本药物运行环境。

染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8块,更新宣传内容48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12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2500份。加强了卫生监督检查力度,积极开展公共场所巡查,配合县卫生监督所打击非法行医,年内配合监督所共打击非法行医两起。2、加强人员配置,201x年新增乡级公共卫生工作人员2名,现公共卫生科人员共4人,一定程度缓解了乡级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缺乏的问题,缓解了部分工作压力。201x年,通过全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我院新招录医学检验人员1名,医院原有闲置的各种检验设备重新投入使用,现已经能在公共卫生健康体检中开展各项检验项目,进一步推进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就医环境。201x年,我院争取到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个,即新建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约793㎡,总投资160万元,现建设项目施工已接近尾声,预计12月中旬投入使用,届时,我院就医环境不佳、业务用房紧张等问题将得到极大程度解决,群众就医环境将得到极大提升,通过服务环境规范化建设,将为全乡群众提供一个干净、舒适、方便的就医环境。

(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按要求落实竞聘上岗工作,我院竞聘上岗工作已于上半年完成,各岗位明确职责,分工明确。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将本单位的医疗服务项目及其价格,药品价格进行分类公示,给患者一个明白,给医生一个清白。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使用药品全部经网络采购平台采购,100%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前乡村两级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六)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1、突出医疗服务质量主题,实行重。

点科室重点监控。加强了医务人员医学理论知识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培训,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三基”考核成绩良好。建立了医疗事故防范机制,增强了医疗安全责任感。强化医疗质量意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2、加强药品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3、公开价格,我院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上半年没有超标、分解收费现象发生。4、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卫生院能提供基本的中医药服务,能开展火罐、推拿、中医理疗等服务,我乡6个卫生室中有4个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所有卫生室能为老年人及儿童提供中医健康指导。

(七)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为加快我院创建平安医院的步伐,成立了医院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平安医院实施方案,并将创建平安医院工作列入年内医院工作重点,由一把手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和各职能科室协调配合。完善了医院各项应急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流程合理、便捷高效。重点加强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前期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医患纠纷,未发生集体上访事件。重点落实重点部位的防范措施,201x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八)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初显成效。我院成立了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年度共做计划,做到了统一规划和布局、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

筹备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将评审工作细化责任到科室及个人。通过学习优秀单位、寻找自己的方法等措施,我院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处于积极筹备状态。

(十)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取得一定成果。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行风建设工作在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丰富教育形式,讲求教育实效,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杜绝了虚报体检、挂床住院和医务人员收受回扣、开单提成等问题。党风及行风有了明显转变,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明显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卫生局党委和乡党委的正确指导下,各阶段工作有序开展,并收效明显。

(十一)加强人才培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年初,我院相继派出3名人员到上级预防及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其中公共卫生防疫员1人到县疾控中心进行为期2个月的学习,护士1人到县中医院学习优质护理技术3个月,上述两人均已回我院上班,另派住院部医生1人到县医院进行为其1年的临床业务进修学习。今年人才培养计划完成实施后,我院在疾病预防、护理技术和临床诊疗技术将上升一个台阶,极大程度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十二)医院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院内新建住院部项目进展顺利,自施工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质量管理,在建项目未发生安全事故。在建住院综合楼施工已接近尾声,预计201x年12月中旬将正式投入适用。

农业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我国的电子商务教育部开始在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试点。20xx年这13所高校正式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xx年增加到96所,20xx年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院校增加到181所,迄今为止,全国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院校达到300余所。

专业建设是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也是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需求的关键环节,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定位在社会需求与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实施集团公司产业链全流程的教学体系,为集团公司产业服务。

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是:以培养电子商务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加强实践应用环境建设为基础,以电子商务全流程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开展符合学术规范的科研活动,实行专业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评价标准上与国际惯例接轨,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师资队伍实力较强,成果较丰,专业特色鲜明的湖北省品牌专业。

计划经过五年的努力,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教学基础设施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合理,教学成果较丰,教学质量和办学水*较高的稳定发展的本科专业,力争把电子商务专业建成富有特色的湖北品牌专业。

1、师资队伍。

规划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能力结构优化的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使专业教师人数达到20人左右。其中,正副教授9人以上,讲师12人以上,硕士以上学位人数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2、全流程课程建设。

建立全流程的电子商务课题体系,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积极稳步的向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迈进,首先建立校内电子商务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力争在20xx年之前获得1~2门省级精品课程。同时计划出版一套电子商务系列教材,教材突出创业教育和实验实训教学。

3、创业实践教学。

实施电子商务创业课程教学,加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20xx年之前全面完成专业实验室建设,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4~6个电子商务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完善规范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和实习实践管理体系,加大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活动的投入,在20xx年之前专业的专职实验实训教师数量能达到4~6人。

4、教学课程体系。

结合电子商务创业教学体系和集团公司产业链,完善电子商务全流程教学体系和管理规章制度、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将教学评估与检查制度紧密结合,加强教学质量监察,并逐步建立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体系。积极申报院级和省级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立精品课程体系。

农业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xx小学目前共有284名学生,xx名教师。校园面积9654*方米,建筑面积3450*方米。

加依铁力克小学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已任,以:立志、守纪、勤奋、创新,为校训,自国语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师生形成“人人讲国语、处处用国语”的良好氛围,师生国语水*显著增强。

本学年是我校稳步提升的一年,学校工作的总目标是努力创建乡级规范化小学。

1、班子建设目标:形成团结、务实、勤政的班子作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力争让全校师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学习。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建立一支团结合作、自主创新、好学奋进的教师队伍。

3、德育目标:坚持以礼育德的工作思路,本学期以培养文明礼貌、好学上进的校风学风为目标,以评比来促进校风学风的好转,以学风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特色教育:学校依托一校一品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推行素质教育”为特色,在学校开展一年级记一个烈士的名字,二年级背一个红色诗词,三年级四年级讲一个红色故事,五六年级说一段红色历史的传统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5、教学目标:教学成绩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年级学科学期考试成绩力争超中心校*均分数线,在中心校处于中上水*。

(一)坚持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学校良性运行机制管理实行六坚持。即:坚持分层管理,坚持目标管理,坚持质量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坚持民主管理,坚持人本管理。工作中关注、关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发展、成长。力争创造一个*台,让教师尽显才华;搭建一个阶梯,让教师登高望远;激活一个机制,让教师自我完善。使学校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本年度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力度,为教师进行体格检查,教师节开展庆祝活动,保证教师身心健康。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年级组建设为重点,以师德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深化、细化“珍惜岗位、关爱学生、热情工作、提高质量、团结协作、容纳他人”工程,进一步激发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真情塑造未来”的服务理念。努力建设好自己的三个精神乐园:

是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爱岗敬业,心灵宁静,信念坚定,就会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得到工作的快乐。

二是建设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只要带着爱心,走进学生心灵,就会学亦无穷,乐亦无穷。只要建立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就会不仅爱优秀学生,也会更爱有缺点的学生,以德报怨,也感觉问心无愧,这是教师的境界。

三是守住依法治教的精神乐园。依法执教要落实到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分钟,落实到可感知、可操作,可细化的行动上。培养有个性的教师,使教师懂得在法制的范畴内创新。

2、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为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确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教导处与教研组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制,从本校实际出发,制订确实可行的学习研修制度,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组织教师参加经常性的学习研讨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创设良好的骨干教师成长环境。继续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事业性强、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多压担子;要为骨干教师的成才搭建舞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讲学、学术研讨活动。

4、全面实施提出的“十二项措施”,重新制定绩效工资方案,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坚持德育为首,有效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一个根本和三个原则。

一个根本是坚持以礼育德为根本,加强礼仪养成教育,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微笑待人,主动打招呼,每日做件家务事的良好习惯,养成按规则办事,不乱扔垃圾,不乱花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等公共礼仪。努力实现德育社会化、生活化、常规化、基础化、课程化,从基础抓起,追求实效。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儿童,降低重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寓教于活动之中;二是坚持“三结合原则”。要有大德育观念,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三是坚持“三全育人”的原则。

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科、每一项活动,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2、进一步强化优秀班集体建设,在队伍建设上花力气。

三是各班制定优秀班集体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功能和班主任的创造才能,开展优秀班队课展评、优秀班队活动设计竞赛等活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班集体建设方法。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一是要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一把手”责任制,定期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推进“*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层层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加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通过交通事故图片展、法制教育报告会等形式,不断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杜绝违法现象的发生。

4、继续抓好三结合教育。我们要积极争取家庭社区的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村委三结合教育的作用,继续抓好与村委相关单位的共建活动,办好家长学校,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学校、家庭、村委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四)坚持质量立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1、关注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召开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切实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抓教风、抓课堂”的具体要求是:抓教风,要求做到“三严”,达到“三业”,即“严肃师德师风,乐业爱生;严格岗位责任,敬业奉献;严谨治学态度,精业钻研”;抓课堂,要做到“一不三有二得”,即“每节课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xx分钟;要安排有练习、有检查、有反馈;教师每节课要明确“你希望学生得到什么你让学生得到了什么”课后要求认真反思。

2、强化教学基础管理,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本学年,我们将把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强化教学基础管理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学科组、备课组建设方面加强“三要”:要有具体的备课活动计划、要在备课组长负责下进行的集体备课、组员在备课组内要有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3、强调对教师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改进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对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坚持“重*时”、“看三率”的原则,即评价注重教师*时的教学效果、学生*时的学业负担情况;评价一看期中期末考试“合格率”、二看“优秀率”、三看“提高率”,全面评价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探讨在新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如何有效、合理地设计、布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从知识练习、巩固的角度及重课堂四十分钟效率,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五)坚持服务助校,继续提高后勤工作效能。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意识。后勤部门要规范和细化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勤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勤恳工作的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2、加强节能节源意识,提高物品能源使用效益。首先是提高节水节电意识,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水电管理,*时要加强对校园的巡视和检查,对可能出现的浪费水电的不良现象要及时加以制止。其次是加强对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所需物品的添置继续实行“申报、审批、采购、再审批”的流程。

3、加强校园管理,呈现环境优势。

加强对师生的爱校教育,确立学校是我家的思想,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物;对各处室的财物实行登记、核查、考核制度。

(六)、体育、卫生、安全工作。

1、坚持上好体育课,并制定出体育课课堂常规,体育科组连同各班级要抓好两课两操质量,要求两操动作整齐到位,出操排队快、静、齐,队伍行进充满朝气。组织好常规性体育竞赛活动。

2、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防火、防电、防盗、交通安全等防范意识要常宣传、常教育、常检查、常汇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注重提高各项安全演练实效。严格控制不满十二周岁的学生骑车上学,同时要加强对骑车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继续做好每天两次护送学生安全过路,放心回家的工作。

3、加强常见病、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防疫工作。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落实卫生包干区制度,实行一日两扫,一周一大扫。

加*生检查工作,形成制度化,每周检查评分。

1、20xx年春学校各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自己特色。

2、以均衡发展为契机,逐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美丽文明校。

3、申报学生食堂建设,改并就餐条件。

4、大力进青年教师为现代化办学注入活力。

5、争取改善班级教学设施、教师办公条件,如:5个班级安班班通、重新粉刷修饰教学楼内墙面、班级、办公室装风扇,为教师办公配备桌椅电脑打印机等。

6、20xx年9月,预计学生350人左右、教职工将达到25人。(有体育音乐美术专职教师)。

7、20xx年建设学生水冲式厕所。

乡镇年度规划活动方案

(一)严格格执行新医改政策,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

积极学习新医改政策,努力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卫生院公益性,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试行绩效工资改革。成立院长为组长的卫生院医改领导小组,按照卫生局的部署安排,扎实、稳妥搞好改革。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以《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对院长和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医疗、护理、功能检查、放射、化验等各个科室、各个诊疗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实现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监督,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依法依纪落实奖惩。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三)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力度,夯实基础,责任到人。

的慢性病人,优先建立健康档案。(5)慢性病人的随访工作由包村人员和村医完成。(6)在核定档案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再建立电子档案。(7)包村人员对本村人员的档案进行认真细致的核查,去年有个别65岁以上老人的档案,没有体检,包村人员把没有体检的人员挑出来,待体检后在进行电子档案录入。(8)0-3岁儿童的档案,今年必须修改完善,接种卡、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必须相符。名字不符的,最起码家长姓名应该相符。(9)结核病人、重症精神病人、高血压、糖尿病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必须优先录入。(10)完善孕产妇的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主要包括村设置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户户获得健康教育资料,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与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指导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育龄妇女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咨询与教育等。按照要求,每月在每一个村进行二次巡回健康宣传工作。健康宣形式包括散发健康宣教资料、健康咨询以及免费义诊等。

3、重点抓好免疫规划工作。坚持抓好基础免疫和冷链运转,认真做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特别是要抓好麻疹等免疫规划相关疾病防控和监测工作。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完成疫苗免疫接种任务,使我乡单苗接种率达到100%。

农业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繁忙的都市中,呼吸的是汽车尾气,整日面对的是电脑辐射,就连饮食也很难保证足够健康,甚至有的人,别说健康,就连基本的吃饱吃好都很难保证。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健康严重透支,身心俱疲的人占有80%以上。许多人抱着“我还年轻”的侥幸心理,夜以继日的投入在工作当中,忽视了自身的健康,为疾病埋下了隐患。在舆论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为了健康越来越多的人不惜花费重金。更多人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于是健康成了投资者们挤破头的投资热点,健康领域的市场成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金矿。养生成为年轻人的流行:说起养生,许多人联想到的就是老年人,与老年人相比,其实更多的年轻人才是“养生”的热情追随者。论金钱,他们比老年人舍得为自己的身体投资;论观念,他们更容易尝试新鲜的事物。整个养生行业也逐渐从中老年养生保健,向青年养生所转变。

在物质条件丰富,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于健康与长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养生因而也成为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电视上各种各样的养生保健类节目,以及市面上让人眼花缭乱的养生类畅销书籍,说明了一个广阔的养生市场正在形成。人们对于养生的关注,有它的`文化背景以及历史的必然。

从文化角度上来说,回归养生,就是回归*文化的根本。铅华洗去,还原本质,养生是*文化的大根本,之所以会在21世纪初形成一个养生热潮,也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养生市场繁荣的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对身体健康渴望与对生命的关爱;也代表人们开始从对外在的追求,返回对内在自我的关注。目前的养生市场尚未成熟,并且缺乏规范,因而造成行业内驳乱繁杂,琳琅满目的局面,从低端的美容、泡脚、桑拿、按摩等到高端的食疗、导引、辟谷、道家修炼等,层次不一,无所不有。养生市场的混乱,主要是因为养生的概念范围太过广泛,不过这反过来也证明养生市场本身潜力无限。

文化是一个产业的基石,道禅养生以*传统的儒释道文化为出发点,从*道家文化与禅宗文化中找到*人的修身养性、安身立命之道,立志于将传统与古老的*道禅养生文化变成现代人们主导的生活方式。确立一种先进与时代同步的养生文化是疏导与整合现代养生市场的唯一途径。道禅养生有深厚的道家、佛家养生背景,与文、武、医、命、卜、风水、内功、修心、丹、茶、酒等综合的养生之道,提供完整的养生。适合高端私人养生,修习养生之道,培养家族文化,保持基业长青。

为了更好的把握市场、整合社会资源、引导人们对养生的正确认识、推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道禅养生将把握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积极拓展业务,与社会广大朋友一起合作,将中华养生文化推向世界。

道禅养生目前走的路线是主流的路线,通过与高尔夫球场合作,发展自己的人脉与客户源,做私人的养生服务以及企业的培训。养生也好,中医也好,*文化也好,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才能赢得发展空间。道禅养生意在为*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谋求一条新路。道禅养生综合了佛家、道家的养生方法,服务于社会广大群众。养生之所以要走入社会的主流,目的是为了证明一种价值的存在,*人有几千年优秀的文化,这里面蕴涵的价值是无限的。道禅养生要告诉世人的是,一个人要认识自己价值,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文化的价值。当我们轻贱自己文化的同时,我们就在轻贱自己。道禅养生的主流定位是为了告诉大家*文化里面有宝贵的财富,它是我们民族的财富,只有我们尊重这样一种存在,我们才算尊重自己。重塑*文化的价值,就是重塑*人自己的形象。

在西方文化占主导的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很难流露出来。中医、风水、武术、易经等祖国宝贵的文化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承,甚至面临生存的问题。*文化如何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围攻下突破重围,开辟出自己的新天地,就必须进一步的熔缩提炼,整合出新。目前的养生市场也和*文化一样遇到一个瓶颈区,现在的养生市场看似纷呈复杂,热闹非常,但是能真正把握住养生市场命脉还没有?!如何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一种新的思维,引导人们对养生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养生应该面对的大课题。养生是*文化的根本,如果养生行业能够率先突围,势必带动整个*文化产业链的连锁效应。在*文化全面反击的时代到来之前,如何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潮流就需要一双慧眼巨目。

道禅养生要建立的不光是一个品牌,而是国人对中医、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什么时候养生成为*人主流的生活方式,并自豪的把这种生活方式介绍给其他国家的人们,那个时候*人才能算的上真的有了自信心。很多人都知道*文化里面有大智慧,可是很少人能够知道这种智慧来源于哪里。智慧来源于对自己的信心,当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时候,他将存在无限的可能。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丧失了信心。道禅养生在开创之初,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立志于做*的品牌,做世界的品牌。从开始到现在,我们的心愿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希望人们去珍惜生命,去珍惜自己。

目前的道禅养生还尚处于创业阶段,任何一个事业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道禅养生经历了从潮洲到深圳的发展的过程,一步一个台阶的走过来,养生堂的每一个成员都在成长。养生堂前期的工作重点,还在于道禅养生品牌的宣传与推广。

养生堂产品品牌:在有利的资源下可以做出一系列的保健养生茶酒、丹出来,产品品牌,要形成一种知名度,美誉度,树立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品牌,必须要有强烈的创牌意识,吸引一些人对道禅养生了解,用小的资本做大的市场,用现在球场的有力资源为我们开拓市场。

乡镇农业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议书题纲

山西晋中榆次什贴:

一、什贴镇的基本情况。

什贴镇位于榆次东北部,素有榆次北大门之称,距晋中市区29公里,东北与寿阳县交界,西北与乌金山镇相邻,东南与东赵乡接壤,西南与郭家堡乡相连。镇域东西最大距离16.8km,南北最大距离15.5km,总面积120.68km2。镇人民政府驻什贴村,镇区距离省高校新区约18km,距离太原市高铁站约30km,距离太原武宿机场约25km,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京昆高速、太原东二环高速(高速口距离镇区仅8公里15分钟车程)和省道216、县道x331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什贴属丘陵旱垣区,最低海拨1048m,最高海拨1340m,主要山脉有要罗山脉。什贴无工业污染,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440mm,降水稀少,十年九旱,平均气温12.4℃,夏季凉爽,适宜人们休闲旅居生活。截止2011年,森林面积5.3万亩,林木覆盖率29.4%。镇内共有三条河流,均属黄河流域,包括龙门河、白龙河、太安驿河。在龙门河处建有十里沟水库,可蓄水量318万立方米,生态环境优美。

什贴现辖13个行政村,人口约16000人,耕地面积7.3万亩,可利用四荒地4.5万亩,是典型的旱垣农业乡镇,是省级杂粮生产基地,什贴小米、什贴土豆远近闻名,素有“中国金黄米之乡”之称。全镇共勘探打挖深井13眼,基本满足人蓄供水问题,但在夏季干旱时期和设施农业发展时显现出供水量不足问题。已探明的什贴地下水可满足什贴日供水量6000立方米,可有效解决什贴干旱缺水、满足什贴人蓄饮水和设施农业用水问题。

什贴镇历史悠久,人文历史丰富,现存文古迹7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1处,市级文物1处,区级文物14处,备案文物58处。其中北齐古墓群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京古官道是古镇什贴的历史见证。保留较好的峰火台、古寺古庙、古院古堡均反映出历史上什贴镇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二、主体企业以及前期参与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主体企业基本情况。

山西华顿什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14日,注册资金5000万元,是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以现代农业产业和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为产业支撑,致力于什贴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农业综合型开发公司。是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国家名优特新农产品示范企业,“中国好粮油”行动工程实施单位,山西省晋中市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承担单位,“中国金黄米之乡”创建承担单位,山西省小米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山西省品牌与标准化建设促进会会员单位,晋中市农业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榆次区什贴镇乡村振兴实施重点单位。注册持有的“什丰谷”商标获得国家商标局审批。与山西农业大学技术合作开发的“什丰谷”什贴小米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和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项目获得省市区镇政府立项、支持和认可。

公司建有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的“什丰谷”小米标准化加工生产基地、粮食产后服务基地和粮食质量检测实验室,自主经营的2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已经成功运营。“什丰谷”什贴小米产品目前开发有三大系列18种产品,取得了食品生产sc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入2019年度第一批国家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

未来15年,公司规划在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文化旅游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打造形成“由点延长成线,由线扩展成面”的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引领行业发展能力,形成立足市场,集科工贸、种养加、产供销、文旅居、吃宿游于一体相对完整的城郊型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效。通过什贴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什贴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食、宜游、宜玩、宜购的现代化乡村农旅目的地。

(二)项目合作企业基本情况。

1、山西益延寿公司。

2、山西晋建集团。

山西晋建集团有限公司是市属国有独资企业,成立于1963年,位于晋中市榆次区锦纶北路95号,公司现有员工865人,注册资本金3亿元。公司主项资质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增项资质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钢结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叁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叁级、特种工程(结构补强)专业承包不分等级及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检测(cma)计量认证。

集团公司下辖5个全资子公司、1个参股和15个直属分公司及7个参股成员企业。先后创部优工程、“汾水杯”以及省、市优质工程上百余项,并通过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认证。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山西省模范企业、山西省优秀骨干企业、山西省优秀建筑企业、3a级信用企业、建设部和省优秀qc小组、晋中优秀施工企业、晋中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晋中市纳税先进企业等国家和省、市各种荣誉称号上百项。公司有多位职工获得省、市劳模荣誉称号和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3、山西智创园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智创园科技有限公司地处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核心园区----北方林果生物工程科技园,以山西特色农产品生物技术创新转化、多倍体中药材资源利用研究、特色产业化园区的建设运营为主要发展方向,形成生物发酵技术中心、子洪多倍体中药材种质资源圃、药茶科技示范园等经营板块。贯彻省委、省政府“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战略,2020年在各级部门支持下,企业拟建设占地300亩的“金谷智创园项目”,打造创新-转化-示范全产业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三、

项目定位。

什贴农业综合体项目总的项目定位:“田园康养”,包括:农业振兴、田园康养、文化旅游、休闲度假。

农业振兴:什贴是典型的旱垣农业镇,产业类型以传统农业为主,在乡村振兴战略、综改区、农高区大环境背景下,什贴发展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管理,大力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品质,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山西省现代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示范镇、山西省农高区杂粮旱作农业示范区、晋中市谷子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城郊农业休闲旅游、生态宜居慢生活小镇。

田园康养:借助什贴6.5万亩耕地发展现代旱作农业契机和较好的区位优势和魏家北头相对独立的乡村民居,发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乡村旅居、田园康养第三产业,打造田园康养小镇;借助什贴探明的温泉产业,在什贴杨头村重点打造富硒、高锌、多锶等微量元素高的温泉健康养生产业;借助什贴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较好的生态环境,打造龙门河、要罗山一条线的自然生态森林康养休闲地。

文化旅游:什贴人文历史条件较好,借助什贴古道、古驿、古墓、古堡、古院、古寺、古树等人文历史背景,打造具有什贴古镇特色的、具有乡村气息的“什贴中华传统文化园”,赋予什贴农业旅游、田园康养深厚的文化内涵。

休闲度假:结合什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宜人的特殊条件,打造都市人群一小时车程范围的周末休闲、度假,可以放松心情、亲子教育、农业体验的城郊型休闲圣地。

四、四大主题的主要内容:

经榆次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2019第九次),同意将什贴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列入榆次区ppp项目管理,按国家相关政策推进落实。该项目就是以什贴旱作农业为基础,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由社会资本按照财政部ppp政策以《项目建议书》形式发起。拟釆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使用者付费方式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包括种子育繁工程、有机种植、有机养殖、初深加工、仓储、物流、办公配套服务及辅助工程等项目建设。

(二)田园康养以杨头村(温泉度假)、魏家北头村(田园康养小镇)和十里沟(生态休闲、旅居康养)为三个试点(启动)项目。

(三)文化旅游以千佛寺文华苑、千佛寺文化广场、千佛寺禅修院、千佛寺素食斋为内容,以七星古墓(国保级文物)和十九处古庙为半径展开,以中华传统文化产业园建设为主题,以10万亩田园观光农业为主线,开展城郊型全域旅游。

(四)休闲度假以撤村并居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什贴的田园风光,清新空气,充足阳光和温泉养生的独特优势,建设“城市人的第二居所”。

五、项目投资概算:

(一)项目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其中:

1、3p项目总投资4.5亿元,包括:

(2)生态养殖(年、猪、马等)基地建设投资4300万元;

(3)小米加工、有机饲料加工等建设10100万元;

(4)种子繁育工程基地建设3600万元;

(5)宜机化土地整理工程投资2230万元;

(6)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工程投资1557万元;

(7)其它设备购置8500万元;

(8)项目铺底流转资金11768万元。

2、田园康养文化旅游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包括:

(1)千佛寺文华苑投资5200万元;

(2)千佛寺文化广场3300万元;

(3)千佛寺禅修院3800万元;

(4)千佛寺素食斋1100万元;

(6)文化旅游休息驿站投资8600万元。

3、温泉度假旅居项目11亿元,包括:

(2)魏家北头村田园康养小镇投资26000万元,主要为乡村农家小院型康养休闲小镇建设。

(3)龙门河生态休闲旅居康养项目投资51000万元,主要是围绕十里沟水库生态保护区建设休闲度假区。

4、生态休闲康养项目13.5亿元,包括:

(1)什贴11个自然村撤村并居建设投资75000万元;

(2)什贴水电气路等提档升级改造投资27000万元;

(3)现代乡村智慧化管理服务投资33000万元。

(二)资金来源。

该项目循环总投资35亿元,主要来源于华顿实业公司、山西晋建集团、山西益延寿集团及银行贷款与其它社会资本投入。

一期投资6亿元,其中:华顿实业公司自筹资金3亿元,山西晋建集团、山西益延寿集团投资3亿元。

六、项目建设总体规划:

(一)项目建设周期:10—15年,第一期3年,即:从2020年至2022年;

第二期5年,即:从2023年至2028年;

第三期7年,即:从2029年至2035年。

(二)三年内的项目规划:

1、完成5000亩杂粮有机旱作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建设;

2、完成200亩杂粮优质种子育繁基地建设;

3、完成500亩优质水果基地建设,启动田园采摘、设施农业基地建设;

4、完成华顿什贴功能食品研发中心建设;

5、完成华顿什贴千佛寺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

6、完成什贴明清一条街(什贴美食一条街)建设;

7、完成永宁堡文化体验园建设;

8、启动杨头温泉度假区建设;

9、启动龙门河——十里沟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及生态旅居、要罗森林康养项目;

10、启动什贴田园康养理疗、天然食品疗效产业项目。

(三)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推动什贴集体经济年增收5000万元,农民年增收总收入达4400万元。企业投资总收益可达近70亿元,主要为:有机旱作循环农业(ppp项目)一期收益率可达15%,达产后收益率可达38%,综合效益可达到6亿元;田园观光旅游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收益率45%,综合效益可达到9亿元;温泉度假休闲和森林康养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收益率116%,综合效益可达53亿元。

七、项目实施计划:

1、该项目规划用地涉及“五地一产”中耕地面积约23000亩,集体非承包耕地500余亩,林地10000余亩,四荒地12000亩,建设用地1500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约500亩,闲置宅基地和现住宅基地面积约2000亩,经营性资产约500万元。该项工作已进行全面登记梳理。

2、已与榆次区人民政府签定“华顿什贴农业综合体项目五地一产项目试点”协议;

3、新建华顿功能食品研发中心项目征用的25.85亩土地已获得审批;

4、规划建设的什贴中华文化产业园项目第一期工程已初具规模;

6、已建成年产5000吨标准化杂粮加工基地,并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二)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打造田园康养特色小镇;

1、引进山西晋建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引进山西益延寿集团公司,达成项目合作意向;

3、引进山西智创园科技有限公司,达成项目合作意向;

4、与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山西农商行等金融机构达成项目投资授信意向;

5、与北京林达集团达成康养项目投资意向。

6、其它社会组织投资意向。

(三)项目实施的已有条件和可利用条件。

1、已获得晋中市委列入晋中市“五地一产”试点项目;

2、已与榆次区人民政府签定“五地一产”入试改革项目协议;

3、已与什贴镇人民政府签定“文昌沟地质灾害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试点协议;

4、已建立2000亩杂粮有机旱作示范基地;

5、已建立300亩优质水果种植示范基地;

6、已完成华顿功能食品研发中心用地审批;

7、已完成杨头温泉勘探测量工作;

8、已与什贴镇人民政府达成承包经营龙门河——十里沟水库意向;

9、已与涉及19处文物村落签订认养协议;

10、已完成什贴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11、已对涉及规划范围项目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列入什贴镇乡村总体规划。

12、什贴无污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撤村并居政策、丰富土地资源等条件可综合利用于该项目。

山西华顿什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20年7月6日。

工作汇报题纲。

乡镇街区提升规划方案范文

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活跃市场、繁荣省会、服务民生、促进消费为目的围绕食、购、娱、游等夜消费活动,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建设、龙头带动、市县互动等形式,整合商业、文化、体育、旅游、城管、交通等各种资源,倾力打造夜经济品牌,努力形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经济发展格局,切实让城市亮起来、经济火起来、市民走出去、农民进城来,促进城市发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力争到年全市夜经济零售总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0%以上,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增3-5个百分点,将夜经济打造成为的一张名片。

二、发展重点和责任分工。

(一)开展延时营业,促进夜间消费。从月日起,全面推动市区商贸服务、文化演艺、健身休闲、书店和图书馆等服务企业延时营业,方便广大市民夜间休闲消费。主要包括:三横六纵沿街主要企业;14个区域商圈主要企业;8个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主要门店;13条特色商街、夜市内所有服务企业等,营业时间延长至22∶30以后。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

(二)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夜经济上水平。利用三年的时间,着力建设好十二个夜经济重点项目:

1.规范提升13条特色街区。进一步巩固提高年建成的13条夜经济特色街区、夜市。特色商街今年要建设成为大型夜经济综合体,其他12条特色街区、夜市进行分类指导,促进完善提升,规范运营。对建设主体二期没有完工的督导其加快进度,实现年内正常运营。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城管局。

2.推进重点延时区域的亮化、美化。重点亮化、美化区域为三横六纵主干线、14个区域商圈、13条特色商街(夜市)8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工作目标:一是夜经济建设工作确定的延时营业区域路灯要全部开放,景观灯每天开放至23∶30二是规范提升门店店招,霓虹灯设置,加强街区楼宇灯光亮化、外立面美化;三是中山路(中华大街-体育大街)路段以及三横六纵重要节点沿街行道树绑缚彩灯、led流星雨、满天星等,鼓励沿街企业自行开展亮化、美化工作;四是主要路段、主要区域,按照《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具体要求,设置城市户外广告,实现亮化工作的提档升级,切实发挥城市中心区夜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园林局、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分工:一是市城管、园林部门负责制定三横六纵主干道亮化、美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管理权限下放到各区的道路、街区等区域制定亮化、美化工作方案,指导各区政府组织实施;二是各区政府负责制定本辖区内商圈、特色街区(夜市)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夜经济综合体等亮化、美化工作方案,组织相关单位实施楼宇、街区、门店亮化、美化,以及行道树绑缚彩灯、led流星雨、满天星等项工作;三是市城管、园林部门负责市直部门与各区之间,以及各区之间衔接路段、区域等部位的协调工作,做到风格统一,格调一致。

完成时间:月日前要全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3.打造14个区域性夜消费商圈。重点打造14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健身等项目为一体的区域商圈,通过提升区域内重点企业服务功能,引进品牌企业进入区域经营等方式,完善区域内大型商贸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项目,提升区域商圈的夜经济辐射能力。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城管局、市园林局、市商务局。

4.建设和完善4个夜经济综合体。市内五区和高新区要分别打造1个购物、餐饮、文化、休闲等高品味、高标准、上规模的综合类大型夜经济载体,通过实施全方位、多业态的经营模式,形成多种消费方式的配套发展、和谐发展。重点推动北国东尚购物中心、特色商街、万象天成、xxx等4家大型夜经济载体的改造提升工作。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

5.规范8家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结合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特点,规范提升原有业态的基础上,引进品牌连锁企业、专卖店等进入社区经营,并对各门市店招、牌匾等进行统一规范,提升形象,不断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演出、群众歌舞等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发挥国家级示范社区的带动作用。

责任单位:市内五区政府、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6.建设4条特色商业街。按照商务部《商业街管理技术规范》建设标准,推动街区改造升级,调整业态布局,9月底前把4条街区建设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

责任单位:有关区政府、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电业局。

7.开办10家主题美食休闲广场。月日前,利用市政广场、商业广场、街区、商场超市、宾馆饭店等设施开办青岛啤酒广场、雪花啤酒广场、嘉禾啤酒广场等10个主题美食休闲广场,彻底改变以往夜市摊点零、散、小的地摊式”形象,形成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形象包装的规范化夜经济消费集合体。适时举办各类啤酒节、美食节、购物节,通过组织花车巡游、卡通表演、酒王争霸赛、万瓶啤酒免费赠饮等活动,聚集人气,扩大消费。

责任单位:有关区政府、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8.打造“三河”沿岸和环城水系系列休闲带。搞好三河沿岸主要区域景观建设,河沿岸部分路段建设营地式休闲消费场所,逐步形成大型活动中心。切实抓好河两岸800米人工沙滩、3座沙洲等设施建设,搞好大桥夜景亮化等工程;抓紧推进河沿岸水下餐厅改造,街以西大型游乐场建设,河道南岸商业一条街建设等工程;依托河,重点打造河沿岸桥等3个休闲消费场所和河西线路至南路观光廊带等3个夜间观光带。月日前完成环城水系通水,同时逐步在环城水系沿岸建设公园、商业街、文化娱乐设施,形成“三河”沿岸和环城水系系列观光休闲带。

责任单位:市园林局、水务局。

9.推动县域休闲消费中心建设。各县(市)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庙会、采摘节、旅游景点、温泉洗浴等特色优势,整合各类农家餐厅、农家乐等资源,提升打造农家特色鲜明、风味独特的乡村大食堂,各自建成1-2个休闲消费中心,逐步发展成为县域休闲消费中心。特别是9重点县(市)区要抓紧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各县(市)矿区政府。

10.建设5家特色公园。重点对五家公园进行打造,逐一对每家公园进行科学谋划、特色定位,按照“提出主题、分区设置、集中展示”原则,通过美化亮化和组织开展各类演出、展览、美食展会、民俗游园、群众性文化娱乐等活动,形成主题鲜明的品牌化休闲消费公园。

责任单位:市园林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有关区政府。

11.打造5个文化娱乐项目。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开辟价格适中,内容丰富的夜场演出,重点打造大型实景演出、曲艺社曲艺专场、休闲茶馆、大型演艺歌舞和民俗表演、红色演出季和一月一名剧等5个夜经济文化娱乐项目;同时组织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民间艺术等定期到市区表演,丰富市民夜间休闲文化生活。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正定新区管委会和有关县(市)区政府。

12.提升5家健身活动中心。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积极组织开展重大体育赛事和形式多样的夜间健身活动,体育场、体育场(馆)游泳馆、少儿体校等体育健身场所开放时间延长至22∶30以后。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职责。调整充实省会夜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抽调专人集中办公,统一部署、协调和督导夜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制定全市夜经济建设规划、方案,明确各部门具体建设目标。市商务局负责搞好综合协调,指导各县(市)区抓好夜经济载体的培育工作;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负责规范发展娱乐场所和文化广场,积极开展夜间文化娱乐活动;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落实市区公交线路延长运营时间、末班车在2330以后收车,进一步方便市民夜间出行;市旅游局负责组织开展夜间旅游工作,将省会特色商街、三河沿岸、环城水系休闲消费项目纳入旅游定点项目,组织好“夜经济-文化旅游在行动”活动,把外地游客请进来,吸引本地市民走出去,同时整合西部山区县旅游资源,使广大市民走下去;市体育局负责将全市体育健身场所和大型体育场、游泳馆夜间营业时间延长到2230以后,切实满足市民夜间健身娱乐需求;市公安局负责组织警力,加强巡控力度,做好夜间治安巡逻防范,及时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群众夜间出行安全。同时负责督导夜经济主办单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安保措施。

督导夜经济主办单位设置停车场,防止交通堵塞;督导美食休闲广场设立流动警务室;市城管局负责夜经济集中区域、夜景照明、环境卫生清扫、公厕设立等配套设施的设立维护工作。对延时区域内企业利用门前场地在2000以后举办的各类促销、演出、群众性娱乐、休闲美食等活动,采取备案制度;市城管局、交管局要切实搞好夜消费重点区域周边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每天22∶00至次日6∶00将不影响交通的地段、地块作为停车场使用;市交管局要加强对夜消费相对集中场所和周边路段的交通监控和疏导,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保障交通秩序。同时,为旅游车辆发放市区车辆通行证,方便旅游休闲消费;市工商局、食药监局、卫生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夜间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为广大市民创造安全和谐的购物、娱乐消费环境;市园林局负责公园、广场的夜间照明和环境卫生等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展览、民俗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组织举办各类美食节、啤酒节等活动,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水、电、气(汽)等基础设施服务部门要制定保障方案,确保商贸服务企业夜间正常营业。各县市区政府作为县域夜经济建设的主要责任部门,也要成立夜经济工作机构,制定本地夜经济发展规划及具体建设目标,明确责任,抓好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夜经济的指导意见》市政府《关于推进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丰富市民夜生活,繁荣省会夜经济的安排意见》切实加大各项政策扶持力度,工商部门要在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方便,税务部门在税收等方面要给予减免扶持。工商、税务、食药监等部门要切实搞好服务,可对夜市、美食休闲广场等商户实行集中办公,联席审批;市、县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扶持大型专业性或综合性夜经济载体的建设,对企业举办的主题休闲美食广场、美食节、民俗表演、歌舞演出等活动项目要给予适当补贴。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夜经济建设。

(三)降低企业成本。市商务局和市内五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商贸服务企业从月日起开展延时服务,各类百货商场、超市、便利店要延时至22∶30以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营业时间延长至24时或凌晨2时。延时营业后,政府将对延时企业给予电费补贴,补贴办法是由延时企业提出申请,经各区政府确认,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备案后,列入市政府电费补贴范围。

(四)建立考核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夜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市政府将对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所有夜经济建设工作任务要明确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每家单位和具体工作人员,市政府督查室要同步跟踪,并定期进行督导;实行奖惩,对完成建设任务好的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进行奖励,同时对完成任务不到位的予以批评;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考核机制,制定奖惩办法,确保全市夜经济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五)强化宣传引导。市、县两级宣传部门要组织制定宣传方案,切实做好夜经济宣传工作。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栏目,大力加强夜经济工作的宣传报道,采取实时互动的形式,及时报道夜经济活动资迅、夜间促销信息,推介休闲消费场所,营造浓厚热烈的宣传氛围,引导广大市民走出家门上街消费。各商贸服务企业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购物、餐饮、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夜间21∶00后的酬宾促销活动,增强夜经济的吸引力,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要建立商贸服务企业与新闻媒体夜消费信息宣传联盟,加大夜消费活动的宣传力度,培育和壮大夜消费主体,引导市民转变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心情舒畅地参与夜消费,共同推进夜经济的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夜经济消费场所要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有关建设规划、消费项目等情况,通过召开推介会,刻制光盘、印制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我市夜消费的良好氛围,努力把打造成为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不夜城。

农业产业园规划方案

为落实《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用好财政补助资金,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水平,根据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方案。

根据“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对纳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实施方案备选名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择优逐年安排的原则,支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创建,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中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主导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园年总产值超过1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50%以上;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二三产业支撑有力,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80%以上。

(二)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较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较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开发应用成效明显,与2家省级以上科研教育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三)绿色发展成效突出。产业园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走在全省前列,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园区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四)政策措施支持有力。县级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园区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五)带动农民增收明显。主要经营主体与农民(含脱贫户)建立利益紧密的联结机制,带动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对象参与生产经营增收,产业园内农民收入明显高于全县(市、区)平均水平。

产业园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围绕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聚集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条,补齐发展短板,完善利益联结,构建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受益、共享发展的产业园建设格局。重点围绕以下任务开展建设:

(一)做强做优做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1-2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依托主导产业,推进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建成一批高标准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引领区。

(二)促进生产要素集聚。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和创业平台作用,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现代设施装备配套、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三)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电商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充分挖掘农业生态价值、旅游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四)推进经营主体壮大和创业创新。发展专业化家庭农场,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营,扶持龙头企业牵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小农户广泛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土地碎片化互换、租赁、入股、托管等方式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园发展,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以及各类人才入园创业创新,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人才“双创”孵化区。

(五)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域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广泛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树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标杆,将产业园打造成为示范引领质量兴农、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核心区。

(六)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与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加快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引导资源要素更多向园区集聚。创新利益融合方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含脱贫户)建立土地流转、就业务工、带动生产、帮助产销对接、资产入股、收益分红等多种类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收益。

(一)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确定。列入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实施方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备选名单的县(市、区)要编制产业园创建方案,制定产业园项目建设和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方案,于每年第三季度以县级人民政府文件正式报送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评审。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根据年度财政资金预算安排,按照主导产业规模、产业发展基础、带动辐射能力、联农带农效果、项目前期准备、规划布局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情况,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确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年度创建名单。

(二)中期评估。列入创建名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于创建当年第四季度开展自评,向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报送自评报告。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组织评估,重点对产业园建设管理、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联农带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评估意见,作为安排第二批补助资金的依据。

(三)验收认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期一般为两年。由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发通知,开展认定工作。产业园所在县(市、区)自主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项目验收或评价,并将验收或评价结果报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组织专家开展产业园创建验收和绩效评价,通过验收的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验收不合格的责成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合格的,不予认定。

(一)资金安排。原则上每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5000万元,分年分批次安排下达。批准创建当年,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园补助标准50%安排下达第一批补助资金。批准创建的第二年,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期评估结果,安排第二批补助资金,对中期评估效果较差的,少安排或不再安排补助资金。

(二)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各地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切实提高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益,可结合实际采取直接补助、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不撒胡椒面,不搞平均分配,不面面俱到。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必须依法依规,需要进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资金用途。财政补助资金按照突出重点、集中使用、专款专用的原则,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联农带农增收等,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与信息支撑、数字农业、品牌创建宣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产融合等方面。允许支持园区内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加工、仓储基地,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设备设施、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等。合理控制对企业等经营主体补助的规模和比例,对单个建设项目各级财政资金补助不超过补助环节投资的50%(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不受此限制),单个经营主体补助总额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可按规定不超过1%的比例统筹安排项目管理费,由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县(市、区)统筹使用,主要用于产业园管理部门开展产业园项目前期设计、评审、招标、监理、培训以及验收等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支出。

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单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建设楼堂馆所、各种资金津贴和福利补助;不得用于企业经营性开支和债务等一般性支出;不得用于已有普惠性政策渠道支持的建设内容(如农机购置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等)。对于已有其他省级财政资金项目渠道支持的有关建设内容,原则上不再支持。

(四)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地方政府统筹上级补助资金、本级预算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等支持产业园建设。各地要创新产业园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向产业园建设,促进市场投资主体和农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提高产业发展内在活力和竞争力。

(五)资金使用监管。产业园所在县(市、区)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负主体责任,要加强财务管理,认真做好验收、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工作。财政补助资金实行专账管理,同一项目名称、执行不同内容的项目,要按照不同项目内容分别设置项目明细账或项目辅助明细账。加快财政补助资金支出进度,省级以上补助资金下达之日起,12个月内资金使用进度要达到80%以上,18个月内应当使用完毕(质保金除外);其中用于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则上应当于当年度拨付到位(质保金除外)。未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要求的,将对产业园责任人进行约谈。产业园所在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每月5日前向省农业农村厅报送上一月资金使用进度,每年1月底前会同当地财政部门向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报送上一年资金使用总结情况。

对下达资金满一周年仍未开工的项目(含子项目),或批复立项满两年仍未完工的,由县级财政、农业农村部门不再安排拨付补助资金,并收回补助结余资金,所产生的资金缺口由相关实施主体自行弥补。收缴省财政补助资金累计超过总额50%的产业园和因未落实监管责任导致弄虚作假或违法违纪等重大问题的产业园,取消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资格。

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情况要及时、完整、准确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福建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监管平台。

(一)组织管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县(市、区)要建立工作协调小组,研究制定产业园支持政策,统筹整合资源,落实建设用地及基础设施配套、办理环保等手续,统筹协调产业园创建各项工作。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产业园建设和管理运营,编制和落实产业园创建方案。制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方法,明确用途、实施原则、标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要求,加强项目实施主体业务指导及财务指导,督促按计划完成项目实施、实现绩效目标。设区市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指导服务,推进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创新,帮助协调解决创建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典型经验。

(二)方案调整。列入创建名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要根据省级评审意见细化完善产业园创建方案和资金使用方案,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因市场变化、政策调整、建设条件或建设内容发生变化等原因确需调整项目和资金使用方案的,由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建设目标和绩效目标自行调整,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项目和资金使用方案备案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加盖公章的备案函,附修改后的资金使用方案。

2、具体变更项目、资金情况(前后对照),详细说明变更的理由。

3、变更实施主体情况(企业登记注册、产业经营情况、基本情况简介等)。

4、专家论证会论证意见。

项目和资金使用方案在建设期间调整不得超过两次(因审计或专项检查发现问题需要整改的除外)。属于以下重大调整情形的,向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申请,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评估后反馈意见。

1、调整原申报方案确定的实施主体,涉及2家以上的。

2、产业园投资总额、项目建设规模调整幅度大于20%以上的。

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项目建设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绩效评价。产业园所在县(市、区)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项目建设和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具体监督措施,加强跟踪监督,原则上每季度对项目实施进行一次实地核查。在产业园创建期内的每一年度,对产业园项目建设与运行情况开展绩效自评,绩效自评报告报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

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适用于20xx-20xx年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农业产业园规划方案

为认真实施20xx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xx年省财政农业产业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皖农计财函[20xx]465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此方案。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文件精神,选择重点支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三产融合示范基地1个以上,支持发展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流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实施内容包括:重点支持农产品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发展农业数字化,建设农业科普基地及配套设施。

在我区注册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等级信誉,且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均可申报。

1、具有100亩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基础良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2、涉及基地、厂房等项目建设的,需提供合法合规的设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手续。

3、项目建设在20xx年12月底前完成。

1、补助方式:以奖代补。

2、补助标准:经项目验收后,以第三方审定投资额的50%给予补助,补助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1、企业申请:8月20日前,企业按照原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监制的农业财政资金项目备案文本(见附件)要求进行项目申报,逾期不予受理。同时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基地租地合同、涉及厂房项目建设的提供设施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相关证明等项目资料。

2、乡镇推荐:由企业所在地乡镇进行推荐,以文件形式报送区农业农村局。

3、部门初审:由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组织进行初审。

4、专家评审:由区农业农村局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项目评审。

5、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将专家评审结果提交区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确定项目实施单位。

6、公开公示:在区农业农村局网站对项目实施主体及项目实施内容进行公示。

7、项目验收: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组织相关专家验收。

8、第三方审核:由区农业农村局聘请专业会计事务所对项目进行审核,并出审计报告。

9、资金拔付:根据审计结果拔付项目资金。

乡镇街区提升规划方案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服务业强区”战略,促进全区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服务业载体平台培育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服务经济核心区为主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大力培育重点服务业园区、商务楼宇、特色街区、专业市场、重点服务业企业和知名品牌,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促进我区服务业扩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速度,优化结构布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15年,全区培育形成10大服务业聚集区,10条特色街区,100幢商务楼宇,10大专业市场,50家市级服务业重点企业,10个全国知名服务业品牌。

三、发展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通过实施“六个一批”工程,推动全区服务业载体总量不断膨胀,档次不断提升,特色不断突出,进一步提高全区服务业整体素质,促进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建设一批特色街区。进一步提升滨海广场国际商业步行街、朝阳历史文化街、上夼西路美食街、东方巴黎商业步行街、齐鲁古玩文化街等5条市级特色街区的档次水平,加强对其他发展基础良好的街区的规划引导。

(三)打造一批重点商务楼宇。结合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精心打造一批高档商务楼宇,大力引进区域总部、金融保险、物流货代、中介服务、文化创意、软件研发等业态入驻。对现有60幢商务楼宇推行“1+6”模式,全面建立商务楼宇联络员制度,协调工商、城管、消防、房管、公安、税务做好全方位服务。

(四)整合一批大型专业市场。按照合理布局、集聚发展、膨胀规模的原则,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市场整治和改造进程,将区内化工、建材、家居、古玩、花鸟、旧货、机电、茶叶、水产品、果蔬等专业市场进行整合,提升档次和专业化水平。

(五)做强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振华、百盛、瑞康、安德、大新华等34个市级服务业重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上市、重组、兼并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膨胀规模,提升档次,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六)塑造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省、市级服务名牌,发挥品牌优势,增强品牌辐射力,叫响服务大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街道园区要形成合力,围绕本实施意见及时提出配套的政策措施,进行任务分解,逐条细化、逐条落实,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年度计划和实施项目,要科学合理地配置保障人力、财力、物力,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期限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大我区服务业载体培育力度。

(二)强化规划引导。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各部门、街道园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紧修订完善各自的载体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落实培育措施,大胆探索符合行业实际、体现载体特点的发展路子。

(三)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蓝色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服务业载体培育,重点加强对服务业聚集区、特色街区、商务楼宇、大型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扶持奖励。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服务业载体项目列为国家、省、市资金扶持项目。

(四)坚持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区服务业载体培育工作的关键和重中之重,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的原则,建立重点项目库,健全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明确责任目标,加强督查考核,加快项目推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项目投融资体制。

(五)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对培育服务业载体工作的考核体系,对各部门培育服务业载体的发展指标、重点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情况进行定期考核,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

农业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2022年是党的_召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推进xx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一年。要从“国之大者”的高度认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走好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疫情防控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推进xx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_胜利召开。

(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责任制。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作为各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参考。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大豆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对各涉农区粮食、大豆单产实行考核,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挂钩。实施玉米良种更新工程、促进晚播小麦弱苗转壮、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健全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和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稳定常年菜地保有量,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75万亩、180万吨以上,自给率提升到16%以上。优化设施农业扶持政策实施机制,向产业布局集中、发展蔬菜产业意愿较强的地区倾斜。实施闲置设施清零行动,积极推进2万栋农业设施改造提升,提高大棚冬闲时节利用效率。在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顺义区等建设智能连栋温室,打造高效设施农业片区。在环京周边地区建设一批蔬菜生产基地,健全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应急调配机制。保持生猪生产支持政策稳定,适时启动猪肉收储措施,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能繁母猪保有量稳定在5万头左右。支持奶业、禽蛋、牛羊、水产规模化绿色健康养殖。

(二)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采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实现166万亩耕地保有量和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质保量验收后全部落图落地,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抓实“田长制”,用好“三长联动”一张底图工作平台,完善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建立新增和复耕耕地部门联合验收机制,严把耕地质量关。完成永久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评估。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蔬菜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对经批准由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实行年度“进出平衡”。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挖掘边角、零碎地块种植潜力,实现撂荒地“能种尽种”。健全“大棚房”问题“上提一级督查”处置工作机制,严防反弹。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年规划,年内建设10万亩。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本市试点工作。

(三)打造“种业之都”。组织实施xx种业振兴实施方案。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和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年度任务。开展11个xx优势特色物种种质创制与品种选育联合攻关,实施xx鸭等4个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黑六”种猪回归xx。强化种业基础前沿研究,建设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平谷区畜禽水产种业创新示范区、通州区于家务农作物种业创新示范区、延庆区林果花草蜂药种业创新孵化基地和xx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贯彻实施《xx市种子条例》,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办好第三十届中国种业大会。

(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制定实施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和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化提升11个首席专家领衔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和示范应用水平。制定农业机械化行动方案。推进智能农机装备示范应用,打造3个农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创建1个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办好世界农业科技大会。

(五)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加强生猪调运、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等重点环节有效监管。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主动监测,构建有效免疫保护屏障。做好草地贪夜蛾等植物病虫害防控。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农业防灾减灾技术预案。鼓励特色险种创新,探索开发粮食蔬菜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等新型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

(六)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持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质量效益。深化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推动精品乡村民宿与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开展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打造西山永定、长城风情、运河湿地等一批京郊旅游线路,培育提升50个美丽休闲乡村。推动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与科普实践、研学教育等融合,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研究制定xx休闲农业建设标准。扩大净菜、预制菜上市规模,发展“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等新型加工业态。接续推进设施蔬菜和良种蛋鸡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支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制定促进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现代果树产业科技支撑和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15个老xx水果示范基地。培育30个示范性集体林场,发展20万亩林下经济。开展30个一产农业试点示范,总结适合xx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快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绿色有机产品总量增长10%,达到30万吨。加强xx鸭、昌平草莓、平谷大桃、大兴西瓜、妙峰山玫瑰、上方山香椿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培育提升20个xx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展品牌策划与宣传活动,擦亮“xx优农”金字招牌。完善农产品流通销售体系,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建设10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七)抓好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依法依规管好用好农村土地,开展“村地区管”实施效果评估。规范引导承包土地有序流转,加强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全面开展农村涉地合同及集体资源资产核查清理和专项检查,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制。选择2个村开展土地纠纷案例剖析,制定农村涉地纠纷案件法律指引。实施城乡结合部减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规范完善宅基地及建房审批管理。抓好大兴区、昌平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出台零散配套设施用地政策,保障乡村产业合理用地需求。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大棚设施抵押融资,简化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发挥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作用,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优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着力提高13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和产业带动能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和家庭农场示范区创建,大力发展全过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深化涉农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服务效能。

(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立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队伍建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村党组织领导、法人治理、经营运行、收益分配、监督管理机制,农村集体资产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自然人或经营主体流转的,须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公开交易。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收入,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引领盘活利用闲置农宅150处。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总结推广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发展经验,深化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专项行动,消除1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巩固拓展“脱低”和“消薄”成果。

(九)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引导广大农民勤劳致富,通过劳动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精准性、实效性,推行订单式、菜单式培训模式,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各1万人。实施农民充分就业工程,公共服务岗位、重大工程项目充分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政府投资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绿色生态建设工程主要由村级组织和村民实施。发挥“绿岗”就业和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落实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政策,新增5万名就业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保险体系。

(十)扎实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年内基本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制定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健全实施机制,分类推进城镇集建型、整治完善型、特色提升型、整体搬迁型村庄建设。启动实施第三批800余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路”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对京郊重点旅游地等区域周边干线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提升郊区农村客运服务水平,组织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将20个行政村纳入城乡公共供水覆盖范围。新增8000户煤改清洁能源,优化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后期运行管护机制。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抗震节能农宅建设和危房改造。推进农村住房质量提升试点,启动500户左右山区农民搬迁,探索村庄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

(十一)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以“清脏、治乱、增绿、控污”为重点,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效果评估,合理选择改厕标准和模式,建立农村户厕清掏管护机制。完成300个左右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深入实施《xx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推进源头减量。建设村头一片林100处,创建首都森林村庄50个。持续做好农村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工作,开展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等架空线维护梳理工作。加强农村地区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开展基本无违法建设乡镇(村)创建。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保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十二)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降低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强度,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超标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善分类管理清单。全市森林资源碳汇能力增加20万吨,森林覆盖率达到以上。加强农机井用途和计量管理,严格农业用水定额和节水措施。推广应用抑制季节性裸露农田扬尘保护性耕作技术50万亩。实施“留白增绿”及战略留白临时绿化983公顷。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深化“生态桥”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推进顺义区、大兴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