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的调查报告(实用19篇)

时间:2023-12-09 11:46:32 作者:BW笔侠

调查报告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和实践工具,通过实际调研锻炼我们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小编精选了一些典型的调查报告样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石家庄地区农产品价格的调查报告

建国前,石家庄市的轻工业行业只有卷烟、酿酒和日用化工等几个手工作坊,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未能形成工业生产体系。

建国后,市政府按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对私营工商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到1953年,相继建起了石家庄酿酒厂、石家庄市植物油总厂(石家庄市油脂化工厂前身)、地方国营风行搪瓷厂(石家庄市搪瓷厂前身)、石家庄卷烟厂等一批国营工业企业,奠定了石家庄市一轻工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通过公私合营,又陆续建起了部分陶瓷、玻璃及印刷企业。1958—1959年又相继增添了造纸、灯泡和轻工业机械等行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7%。

60年代,除先后新增了合成洗涤、牙膏、罐头、酒精、玻璃、汽水饮料等短线产品和空白行业外,经济调整时期下马的保温瓶、糠醛等产品和行业也相继恢复了生产,老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1966年,石家庄市热水瓶厂石英玻璃管的投产,填补了华北地区石英管生产的空白。到1969年,全市一轻工业总产值达4400万元,实现利润44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736万元。至此,一轻工业已初具规模。

70年代,一轻行业绝大部[来自管理资源吧]分企业摆脱了过去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逐步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1973年,筹建了全省最大的现代化日用机械企业—石家庄手表厂。同年,组建了石家庄市第一轻工业局。对全市一轻工业实行专业化管理。70年代,整个行业的'固定资产纯增了3360万元。1979年,实现产值1.08亿元,利润954万元。至此,石家庄市的一轻工业,已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

80年代,全市一轻工业走向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产品产量稳步提高,且新产品不断增加。1984—1990年,全系统进行的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为整个行业新增产值28162万元,利润4707万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采用先进的设备,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1973年,全市一轻工业产品只有97种,到1990年,已发展为33大类,400多个品种。

农产品调查报告

1、农产品销售协会组织建设在我县初步展开。

目前,对农产品销售协会组织建设,县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各乡镇也已初步引起了主要领导的重视,在大部分乡镇也已展开。乡镇领导对协会组织的作用、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建立协会组织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一定的认同。大部分乡镇确定一名领导分管该项工作,设立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管的良好局面。如xxx乡有一名副乡长分管,有办公室和工作人员;xxx乡在充分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召开了有乡领导、有关站所负责人和销售、生产大户参加的大会,成立了该乡林果销售协会,通过选举,组建了组织工作机构,制订了协会章程,各项工作相比较而言是比较规范的。

我县政府组织销售农产品工作也有了一定进展。xxx5个乡与xx秦来公司签订了5000亩西红柿的种植收购合同,收购价0.26元---0.29元/公斤。xxx乡与xxx金利达公司签定了1万吨土豆的种植收购合同。xxx乡与xx畜牧公司签订了1万吨以上的饲料玉米种植收购合同。

这些虽然相比较我们这个农业大县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这毕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农副产品销售种类不断增加,销售地域不断拓宽。

目前我县大宗的农产品主要有林果产品、畜产品和一些民族手工艺品。林果产品主要有鲜杏、杏干、葡萄、石榴、巴旦木、核桃等;畜产品主要有活牛羊、家禽、鸽子等;民族手工艺品主要有羊毛毡、民族乐器、蒙古包、针织刺绣品、扫把等。在县乡镇的扶持培育下,有些农产品销售到县外、甚至疆外,在一定程度的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3、经纪人在我县农产品的销售中充当了主力军作用。

目前,在我县的农产品的销售中,经纪人的作用功不可没,充当了绝对主力。20xx年,我县销售鲜杏2.2万吨、杏干4000余吨和其他果品9700余吨,基本都是农民自己或经纪人外销的。今年除极少量的鲜杏由政府组织销售外销,绝大部分农产品的销售也都是是这样。主要方式是经纪人从农民手中收购,通过自己的渠道外运销售。这种方式在我县比比皆是。如xx乡经纪人毛拉.依明与喀什个体老板xx签定了8000吨土豆的种植收购合同。xx乡经纪人艾尔肯.肉孜与当地农民签订收购合同,将该乡4000张的羊毛毡出售到伊犁霍城县,合同金额20万元。该乡经纪人艾力.艾买提与当地农民签订收购合同,将该乡360吨牛肉出售到上海、广州。xxx镇4村农民经纪人与县教育局签定了加工制作5000把扫把的合同,每把5.4元,合同总金额2.7万元。xxx的石榴、葡萄、红枣在收购后,有的运到xx市,那里有他们约20人销售队伍,在那里分级、包装、销售。如xxx乡的蒙古包制作,由经纪人联系需求信息,反馈到该乡,有人组织农户按标准加工制作,再由经纪人运输到用户。在多年的合作中形成了大家认可的规则,涌现了5个蒙古包制作经纪人,每个经纪人都联系10多个农户。经纪人根据每年的销量,还通过培训不断扩大自己联系的加工农户,使农户和经纪人双方受益,也把蒙古包制作不断作大,从业人数达到近100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渠道。在合作当中,逐渐有了分工,如有的负责原料购进,有的负责生产,有的负责运输,有的负责销售。如xxx乡4村2组的农民艾尼玩.吐地看到该组农民都加工羊毛毡子,就利用关系购进羊毛,卖给该组农民,年购进销售羊毛150吨,纯收入约4.5万元。

1、协会的组织、成立、运作不规范。

目前各乡镇对农产品销售协会的组织成立、运作程序基本不了解,大多数乡镇认为开个会,研究成立个领导小组或协会,下发一个红头文件,就认为协会成立了,也无章程。在调研中,听各乡镇介绍成立了25个农产品销售协会,除xxx乡的林果销售协会较规范外,其他都是如此。而且没有一个协会真正把农产品销出去。xxx乡在协会建设和农产品销售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2、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势必会凸显。

一是随着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副产品的量会逐年增加。我县的林果总面积已达25.6万亩,结果面积达15.4万亩,预计全年果品产量达9.6万吨,而且将以每年1万吨以上的速度递增。尤其是我县的林果产品中以杏、葡萄、石榴居多,成熟期集中,且不耐贮存和运输,造成销售难的问题,有的农户只得将农产品低价销售,畜产品也是如此。

二是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联系不够,生产水平不高,市场销路好、附加值高的农产品量不多。

3、现有协会基本未发挥作用。

大部分乡的协会从其准备、成立都是党委、政府少数几个人在闭门操作,宣传组织不够,覆盖面太小,根本没有对本乡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摸底,也就不可能将这几方面的人员充分组织联系起来。也不是自下而上的逐级成立的,缺乏群众基础,因而这样的协会只能是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就很正常了。这当中,也有极个别乡为了应付检查。此外,大部分乡镇也未申请社团登记,属于非法或地下社团。

4、现有的协会很笼统,专业性不强。

有的乡只很笼统的成立农产品销售协会,以为把有关农产品销售的所有事xx可以包罗进去,这样的乡有4个。

5、对现有的农产品销售经纪人的扶持、培育不够。

表现在对经纪人的数量、年销售量、销售种类、销售去向不清。有的乡对此也只能说个大概,也就无从谈及对他们的扶持、培育了。因此,全县的经纪人大部分在自我发展,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

6、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外包装也很落后。

1、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针对各乡镇主要领导目前对农产品销售及协会组织建设的态度,必须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一是县委、政府研究建立农产品销售组织工作机构,确保这项工作有人管、有人做。

二是将这项工作纳入农村经济考核体系中,并加大分值比例,尤其是农产品销售及协会组织建设和政府组织销售农产品的力度作为重点,以次来促进乡镇的重视程度。

三是加强督察,作到平时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

四是各乡镇每年年初制订农产品销售计划,并报农产品销售组织工作机构备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农产品销售及协会组织建设和政府组织销售农产品的力度。

五是县乡投入一定量的工作经费。

2、加大宣传、组织、调研、培训工作力度。

一是由县领导牵头,组织各乡镇对目前全县农产品销售及协会组织建设情况、农产品销售经纪人情况做认真、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并汇总备案,从而摸清全县农产品销售工作的基本情况。

二是大力开展培训工作。针对目前县乡对协会建设都不是很熟悉这一实际情况,必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培训一支指导协会建设和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工作队伍,这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可以派出干部到一些协会建设和作用发挥好的地方去学习取经,也可以请这方面的专家来讲课培训。

三是搜取其他地区、县在这方面的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广播、电视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3、认真开展示范工作。

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对一些条件成熟的,可以先摸索着成立协会组织,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加以完善。如塔什米力克乡的蒙古包制作协会,站敏乡、萨依巴格乡的扫把制作协会,吾库萨克乡的民族乐器制作协会等等,这些行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很有代表性,对农民的增收作用也很明显。可以在这几个方面做为我县协会组织建设的突破口,推动该项工作的全面铺开。阿瓦提乡的石榴、葡萄、红枣协会和塔什米力克乡的林果销售协会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作到规范运行。

4、加大对农产品销售经纪人的扶持、培育力度。

当前,经纪人在我县农产品的销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对他们给予应有的关心和重视。

一是乡村要为他们建立档案。

二是加强对他们的服务,在收购、运输、资金方面提供方便,使他们能够把我县的农产品销售到外地,增加我县农民的收入。

三是加强对他们的组织。使他们加强信息沟通和联系,变自发的、无序的、分散的销售逐步规范化,组织他们形成合力,逐步走上联合,避免各自为战,损害我县农民的利益的现象发生。

5、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增加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的数量。

6、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加工、贮存、保鲜、包装水平,提高附加值。

7、加强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搜集、发布市场信息,促进农产品销售。

农产品调查报告

一是冷链的关键环节冷冻冷藏骨干企业发展较快。目前已有三家上规模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包括三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强盛冷冻食品公司、枝江市荣昌肉联厂,分别具有储藏、加工、销售蔬菜、水产品和猪肉一条龙产业链初步功能。

二是冷链关键基础设施已经具有一定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市已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总储藏量为2万多吨的冷冻冷藏库容,冷库建设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

三是储存结构由单一的猪肉开始扩大到多元化。除了生猪养殖、交易、屠宰、储藏、运销具有完整产业链外,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也开始向种养、收购、加工、储藏、运输、分销一条龙方向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冷冻冷藏能力,对平抑市场物价、打击过分投机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农产品冷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大量农产品堆积压库,无处存放和运销;一方面加工能力不足,深加工高附加值配套不够,推销渠道不畅,农民往往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值,农产品严重卖难。

二是贮藏容量与现实生产能力反差大。一方面,各种肉禽蛋和水果水产品蔬菜及其加工品批零销售市场看好,但收获季节高峰因运力和销售速度影响,大量需临时冷藏的鲜货,因储藏设施不匹配烂掉坏掉,损失巨大。

三是现有冷库设施陈旧落后,功能不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名优产品的质量,使优质产品大打折扣,影响了农产品声誉。

三、“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市场前景及其特点。

枝江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和湖北省确定的优质肉禽蛋和水果、水产、蔬菜生产基地,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体特点是:

一是农产品资源丰富。先后建成了40万亩商品粮、18万亩优质棉、30万亩双低油、70万头瘦肉猪、700万只家禽、15万亩柑桔、15万亩砂梨、11万亩水产品、10万亩专用蔬菜、8万亩速生丰产林等10大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成规模。

二是农产品质量闻名中外。全市有近40件农产品商标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培育出“百里洲砂梨”、“白洋柑桔”、“七星台大蒜”、“董市白瓜”、“银山白桃”等一批农产品精品名牌,柑橘和大蒜等还远销世界各地。

三是上下游产业包括粮食、油脂、水果、蔬菜等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世联公司、湘宜水产品加工,鸿新、隆华等柑橘加工等企业,均已成为我市规模骨干企业和出口基地。四是我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水、公、铁、空运输及高速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农产品资源丰富,20xx年全市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总产量分别为30.31、30.12、8.84、0.95、6.25万吨,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物质基础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四、“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是建立农产品生产(养殖)、交易、加工、冷冻冷藏、运输、批发零售等一条龙大市场,形成跨行业跨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三是实现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快物流速度,减少流通过程中的产品变质,确保农产品质量,降低费用,让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四是加快与现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规模相配套的储藏设施,在我市交通便利和运载吞吐量大的地方新建、扩建冷库,同时在农产品产量大和具有相对产业化规模的地方建加工厂,就地加工。

五、“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发展规划的项目。

一是在城区建设大型肉禽蛋冷冻区和生鲜品冷藏区。以现有荣昌肉联厂冷冻设施为基础,扩大容量,使之承担起供应市区10几万市民日常生活肉食品的重任,同时也起到加强储备,保障供应、打击投机,平抑物价、稳定市场肉价的蓄水池作用;集中城区周围几个乡镇的农产品,包括虾、鱼水产品,梨、瓜、菜等水果蔬菜,进行集中进库保管,保质保值,平衡供给。

二是适当扩大七星台冷库容量,使之成为该镇大蒜和油脂品等特色农产品的大本营。

三是在我市与城区交界的安福寺,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以该镇拥有省级食品加工工业园为依托,以该镇内拥有铁路编组站、高速公路道口、国际机场和高速铁路等大运量载体为优势,以该镇柑橘、桃等水果产量最大,其他生鲜食品品种多为基础,建成与新火车站地区大物流一体化的、融生鲜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冷藏、加工、装卸、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区。四是在顾家店镇以现有强盛冷冻厂为基础,以该镇仔猪交易中心为辅助,扩大强盛冷冻规模,使其成为乡镇肉品生产贮藏区域中心,以调剂市区市场。

六、“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把该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要站在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政治高度来看待农产品冷链物流。

二是各个部门要大力扶持。出台扶持农产品冷链的优惠政策,利用各级部门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投资,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仓库群、冷冻冷藏室、冷冻冷藏设备、专用运输工具和与销售配套的信息网络等。

三是要结合市内冷链现有基础条件和物流要素优势,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或不顾现实条件“拉郎配”(即把冷库建在冷链农产品量小的地方),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冷链物流。四是主管部门要加强跟踪优质服务,做到规划到哪里服务到哪里;项目建设到哪里,哪里就有方便,项目建设不受阻碍。

文档为doc格式。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查报告

上半年以来,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在相关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监督检查工作,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责任。

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了明确任务,强化责任,落实措施。节假日期间严格落实日报告制度,及时妥善处理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确保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来访来电专人登记、专人处理。

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重点加强农药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督检查,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同时,联合农药管理站利用农资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加大对我市农资市场特别是无公害生产基地附近的农资门市的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和高毒农药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高毒以及禁限用农药流入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督促农药经营者和农产品生产者认真做好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及农产品生产记录。

(三)切实加强监管,搞好专项整治。

上半年以来,农安科人员深入到全市农资市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通过实地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对个别农资销售点售出的农药等农资产品登记不详和少数农户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经营户进行了清理整顿,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强化宣传引导,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今年春耕备耕、“3.15”、“五一”期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技术宣传、咨询、培训等活动,重点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工作,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展技术培训、接受咨询、销毁假劣农资和不合格农产品等多种形式,向农产品生产者和城区居民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如何识别假农资、不合格农产品等相关知识。上半年共发放农业法律法规、科技及政策宣传资料5000余份,组织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知识专题培训2场次、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5场次,有效地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目标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1、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管理,加大农产品投入品的管理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面积1.2万亩、产品2个,推动农业向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2、创先争优。

3、重视信息上报工作。

完成情况:1、新增无公害生产基地(**科农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面积333.3公顷,产品:石榴1个,正在申报中。2、争创河南省无公害生产示范县。3、及时上报蔬菜、水果抽检信息。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一要继续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增加投入,绷紧质量安全这根弦,心系群众生命健康;二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农产品安全意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组建党员义务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关知识,全面增强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意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突出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到标本兼治。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农安科将继续开展农产品监测,加强对“三品一标”基地的日常监管,规范基地生产经营行为,不断创新防范机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消除不安全因素,依法打击一切违法行为和坑农害农事件,确保全市城乡居民生活平安、社会稳定。

(三)突出农业投入品市场整顿,建立投诉制度。

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流动经营农资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做到有报必接、有报必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禁用高毒农药、兽药、鱼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行为。

(四)加强对“三品”认证基地的监督管理。

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对“三品”认证企业实行全程质量监管,推进我市“三品”认证工作快速发展。一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二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换证工作。三是对全市“三品”认定企业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企业产地环境、生产记录、标识使用管理记录、标识使用情况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水平不容乐观,有毒有害食品时有曝光,生猪“瘦肉精”、毒豆芽、毒奶粉等问题食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链条上重要的一环,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规定,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监管链中,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即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承担源头把关的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依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明确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过程是从农田到市场;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监管的主体地位,确立了监管体制与执法依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联合农业执法局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履行监管职责,依法开展对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主体监管,加强农产品例行监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提升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效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我县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较好保障了全县初级农产品消费安全。

从近年来开展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情况来看,我县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可靠。蔬菜监测合格率稳中有升,生猪养殖环节“瘦肉精”检出率连续三年为零。目前大部分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都有了一定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日益规范,有机磷、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经营、使用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逐年好转,近几年来全县未发生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一)健全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

近年来,县农产品监管中心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在原23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增设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明确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建立了多级监管网络。

在责任落实方面,按照局各科、站的职能,对职责范围、责任内容和责任追究进行了规定和明确。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每年由局一把手与各科、站和街道乡镇农业科、办负责人签订工作责任书,落实监管任务。

(二)加强检验监测,提升监管实效。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抓手,明确监测任务,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抓好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为提高监测覆盖面和时效性,在江店梅山建立了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配置速测和自检设备,加强蔬菜的农残检测。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思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逐步推广建设。

(三)加强行政执法,强化源头监管。

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组织开展了系列农业专项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整治活动。同时,在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高峰期间如夏、秋季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通过专项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引导农药、肥料等农资店建立连锁经营模式,实行规范经营,严厉打击销售经营高毒禁用农药和假劣农资行为,确保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

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统一印发农产品生产记录本分发到经营主体手中,规范农事操作的记载,并利用现场监管、技术培训等,加强督促指导,不断规范生产行为。

近年来,县农林局积极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有机和绿色食品“三品”认证,开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推广昆虫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初步构建了一套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安全标准体系,将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降低农残等措施具体化、规范化和简单化,使农户在生产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市场主体,发挥他们作为农业标准化推广的有效载体作用。目前已创建县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9个,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个,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3.29万亩,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利用网络、报纸等传播媒介和农技下乡等方法加强宣传,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贯彻活动,组织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为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效果,向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编印发放蔬菜种植生产基本知识、畜禽、水产养殖基本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等技术和宣传资料,做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同步宣传。针对产业基地实际和群众需求,重点开展科学种植养殖和安全用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一)职责交叉的环节分工不明确。

农产食品生产和消费要经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生产(种植、养殖)、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环节,从农田到餐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对食品的污染,造成农产品的不安全。实践中各行政机关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来进行分工,即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该规定虽然简单明确,但在管理体制上往往形成部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最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榆次区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根据省政府晋政办发电[2004]年114号“关于在全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大调查的通知”安排,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大调查领导组,副区长宁山岗任组长,安新宇副秘书长赵玉良局长任副组长,抽调相关部门的骨干力量组成调查组,从7月11日至7月25日,对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农产品超市、储藏营销单位等农产品流通组织及流通大户、重点乡镇、农村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深入具有代表性的批发市场、超市等单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现将我区农产品市场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营销单位。我区肉禽蛋营销单位共有两家,分别是外贸公司榆次肉联厂冷库、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经营的品种主要有猪肉、禽肉、羊肉、兔肉和禽蛋等。外贸粮油食品公司肉联厂冷库始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自建厂以来,畜产品全部出口外销,主要经营兔肉和羊肉,兔肉出口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羊肉主要出口中东国家,2003年销售额58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98万元。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始建于1963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畜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2003年销售额32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40万元。

2、产品批发市场。我区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两个:榆次区汇隆市场和商贸城市场,主要经营猪肉、禽肉、羊肉和水产,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汇隆市场始建于1993年,商贸城市场始建于2000年,经营方式都以个人租赁为主,年销售额分别为1150万元、2100万元,分别占榆次市场从份额的10%、15%,两个市场的管理从业人员分别为2人和5人。

3、产品集贸市场。我区以零售为主的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场、菜园街市场、路西市场、校园路市场和经纬厂市场等,市场份额占全区市场的40%。

4、畜产品超市。我区畜产品经营超市有田森超市一部、二部、华联超市、普家乐超市和铁华超市。其中田森超市和铁华超市采取租赁的经营方式,华联超市和普家乐超市采取连锁的经营方式,市场份额占全区市场的20%。

(二)果品市场。

1、果品批发市场。我区批发市场主要有北田镇豆腐庄批发市场,年交易总量500万公斤,全部批发到省外,年交易总额350万元,市场辐射相邻35个村,该市场有管理人员1名,从业人员10名。榆次区北田镇北田村果蔬批发市场,正在建设之中,其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现已投资50多万元,交易大棚5个共1440平方米,基础设施及围墙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其它如榆次汇隆批发市场、晋中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也兼营水果批发。

2、品集贸市场。城区果品集贸市场,年销售量在1000万公斤,年交易额500万元,市场辐射到平遥等邻近县区,该市场属于自发的果品集贸市场,无专人组织,没有形成正常的管理体系。

3、营销大户。我区销售大户有北田镇豆腐庄村陈二棉,异地批发红星和新红星,年销售量500万公斤,年销售额300万元;庄子乡下黄彩赵石爱,异地批发红星、新红星,年销售量300万公斤,年销售额600万元;庄子乡义井王承林异地批发红星、红富士,年销售量60万公斤,年销售额130万元;东赵乡训峪的阎贵虎异地批发梨、苹果,年销售量300万公斤,年销售额500万元。我区红枣营销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出现较大的营销企业,红枣销售以大户营销为主,红枣销售大户有10多户,较大的营销大户有王连贵、王大跃等,产品主要销往东北、北京、广东等地,销量约100万公斤。

4、营销企业。我区的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晋中纳特福果业有限公司、庄子乡榆城坪新顺果脯厂,都是正在兴起的果品种植、加工、销售的新型企业。新顺果脯厂占地1.5亩,年果品加工量20万斤,年销售产值52万元。晋中纳特福果业有限公司年消化果品10.8万斤,年产量7.2万斤,年产值64万元。

5、营销协会。榆次枣业协会,主营枣类产品的储藏加工,有经营场地800平方米,2003年9月开业,年销售量250万斤,年销售额250万元,年利润额110万元。晋中市果业协会也吸纳了不少我区的果品销售经纪人,带动了全区果品销售。

6、果品超市。榆次金虎便利超市,主营枣类品种,年销售量2吨,年销售额1.5万元,年利润额0.6万元。

全区果品年销售量6000万公斤,年销售额7200万元,其中批发市场销售1500万公斤,销售大户销售1170万公斤,占销售总量的45%,剩余55%的果品均是零散批发。

(三)粮食市场。

1、加工营销单位。

(1)粮食加工营销企业。我区有生力面粉厂、东阳、魏岳、郭村、修文、源涡等20多家规模型股份或私营面粉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5000万公斤,超过全区小麦总产量。

(2)油脂加工营销企业。晋北油脂厂、诚信油脂厂等,年加工销售油料15万吨。

(3)酿造营销企业。以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和南六堡曲醋厂为重点的酿造群体,食醋年产销量6万余吨,转化粮食1000万公斤。

(4)饲料加工销售企业。鲲鹏饲料集团、亨通饲料公司和强大饲料公司,三大饲料企业年产销饲料达10万吨,转化粮食1亿多公斤。

2、粮食批发市场。什贴镇葵花籽交易市场是发展我区支柱产业的一个重点工程,该市场占地8000平方米,总投资80万元,现已建成农副产品储存仓库2400平方米,交易货场2000平方米,此工程主要依托什贴、郭家堡、张庆等供销社,重点解决我区农民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建成山西最大、可辐射全国近二十个省市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预计全年可收购葵花籽1500万公斤,小杂粮、豆类、玉米等200万公斤,可推销各种农副产品4000万元。

3、粮食营销大户。雷贵友,1998年开始经营粮食业务,有场地300平方米,年粮食销售量1400万公斤,年利润额10万元。

(四)蔬菜市场。

1、蔬菜批发市场。

(1)东阳镇蔬菜批发市场,占地42亩,建筑面积6250平方米,其中交易大棚面积5250平方米,2001年6月开业,年交易量2.5万吨,年交易额4.5亿元,建有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站,开通了蔬菜国际互联网站,产品远销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武汉等大中城市。榆次汇隆批发市场,属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兼营蔬菜、水果、肉类等,年交易量为一亿余元。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本区。

2、蔬菜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场、路西市场、菜园街市场、校园路市场和经纬厂市场。属综合性农产品集贸市场,兼营蔬菜、水果、肉类等。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本区。

3、蔬菜储藏营销企业。晋中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公司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285亩,设有业务洽谈室、农产品检验室、产品包装室及产品装卸车间,交易品种以反季节蔬菜为主,产品销往武汉、上海等大城市,年交易量达1500吨,交易额达300万元。

4、蔬菜营销协会。主要有蔬菜贮藏协会、贮藏研究会、蔬菜营销协会等。蔬菜贮藏协会,发展土窑洞、地下窖、机械恒温库,引进最新保鲜袋贮藏法、气调保鲜法、空气电离子保鲜法等对蔬菜进行贮藏,年贮量8000万公斤,增值3200万元以上。蔬菜流通协会,有会员113人。蔬菜营销协会,有经营场地1667平方米,1998年开业,年销售量500万斤,年销售额200万元,年利润额4万元。东阳镇贮藏协会带头人、东阳镇支部书记杜玉富于1998年10月破土兴建大型恒温库,已投资200万元,建成了25座,一次性保鲜1000吨蔬菜,年纯利润20万元。

5、蔬菜营销经纪人、大户。全区常年从事蔬菜营销的经纪人达到1000多人,其中销菜量200万斤以上的大户达34人,并涌现出了像王二只、孙校、郑贵、王四守、张新卫、赵四清、许月喜等一批年销菜量造千万公斤以上的大户,年销菜量5亿公斤。

(一)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我区紧邻省城太原,又地处晋中市区,各类农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80%的农产品需要外销和供应本地市场。我区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汇隆批发市场、榆次商贸城市场等,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场、路西市场、菜园街市场、校园路市场、经纬厂市场等,设施简陋,多属于马路市场。这些市场除具备集中交易功能外,储藏保鲜、物流配送、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大多数市场不具备。

(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底。我区龙头企业少,经营规模小,规模效益体现不出来,对我区农产品市场的拉到作用不明显。如我区的红枣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0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但全区红枣加工、营销企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档次低、加工能力小,现在加工企业只有5家,以初加工为主,销售企业没有出现,销售大户也只有10多户。

(三)品牌少,无特色。2001年以来,我区农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机构调整以蔬菜、红枣、畜牧业为三大主导产业,以建设蔬菜、红枣、畜牧、加工四大基地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蔬菜、红枣、畜牧产业获得迅猛发展。2003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已达34万亩,蔬菜总产量11.63亿公斤,全年蔬菜销售总收入5.47亿元。红枣从2001年前的4万亩猛增至30万亩,红枣产量50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畜牧业按照“稳猪鸡、上牛羊、突出发展奶牛业”的发展思路,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343吨、9770吨、8117吨,奶牛存栏4288头,畜牧业总产值3.05亿元。可见,我区的农产品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品牌少、无特色的情况仍很严重。如我区红枣种植面积与太谷县不相上下,但中国红枣之乡的牌子却被太谷县拿走了。我区的蔬菜,2001年就申报注册了“魏榆”牌,但至今牌子叫不响,运作不起来。

三、建议与规划。

(二)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农产品市场建设。我区财政经费比较紧张,无能力为农产品市场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此同时,重视带动、吸引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参与到农产品市场建设中来,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如我区的山西普家乐商贸有限公司,围绕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目标,努力营造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的格局,从2001年7月开始实施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项目,计划在农村发展和建设49个连锁超市,同时建设一个占地60亩大型物流配送中心。2003年经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是我区“五大中心”建设重点工程,晋中市“双百”项目重点工程。目前,配送中心建设已完成工程量60%,我区农村连锁已建成东阳、张庆、永康三个连锁店。三店试营以来,深受农民欢迎,已有跨区3乡10村村民来超市购物,甚至永康店已有太原南郊村民光临,给农民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为三农服务。

(三)农产品市场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今年6月,商务部会同国家标准委组织有关单位起草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业技术条件》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级划分及评定》两个国家标准,目前正向社会公布并征求社会意见,在年内一旦修改完成后,将按场地环境条件、设施设备条件、综合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四个方面,把全国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四个等级划分,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四a级(aaaa)、三a级(aaa)、双a级(aa)、a级(a)。主要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环境、经营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技术标准,比如要求市场“应设在交通方便之地,应考虑与周围商圈服务的协调性”;交易大厅“宜建单层结构”;市场“以生鲜肉类交易为主的应与国家认定的定点屠宰点场厂挂钩”等。我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应参照国家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农产品市场。

(四)新建一个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我区农产品供应,主要集中在汇隆市场和窑新街及大同街的马路市场。这些市场担负着我区85%以上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供应。这些市场多为马路市场、露天市场,已不能适应我区农产品市场需求。有鉴于此,我区拟在榆次东南城市边缘兴建一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该市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北托消费市场,南依生产基地,辐射华北,通向全国的农产品中心市场。该市场为我区现有市场的升级版,除具备集中交易功能外,还具有储藏保鲜、加工、物流配送以及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并积极做好实施农产品准入制度的准备工作。在软件上,要建立完善的。

规章制度。

先进的交易方式规范的交易行为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实现“建一个市场创一流品牌带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局面。该市场建成后可容纳经营户300余户面积为90亩。这项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中。

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根据省政府晋政办发电[20**]年114号“关于在全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大调查的通知”安排,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大调查领导组,副区长宁山岗任组长,安新宇副秘书长赵玉良局长任副组长,抽调相关部门的骨干力量组成调查组,从7月11日至7月25日,对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农产品超市、储藏营销单位等农产品流通组织及流通大户、重点乡镇、农村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深入具有代表性的批发市场、超市等单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现将我区农产品市场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营销单位。我区肉禽蛋营销单位共有两家,分别是外贸公司榆次肉联厂冷库、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经营的品种主要有猪肉、禽肉、羊肉、兔肉和禽蛋等。外贸粮油食品公司肉联厂冷库始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自建厂以来,畜产品全部出口外销,主要经营兔肉和羊肉,兔肉出口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羊肉主要出口中东国家,2003年销售额58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98万元。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始建于1963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畜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2003年销售额32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40万元。

2、产品批发市场。我区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两个:榆次区汇隆市场和商贸城市场,主要经营猪肉、禽肉、羊肉和水产,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汇隆市场始建于1993年,商贸城市场始建于2000年,经营方式都以个人租赁为主,年销售额分别为1150万元、2100万元,分别占榆次市场从份额的10%、15%,两个市场的管理从业人员分别为2人和5人。

3、产品集贸市场。我区以零售为主的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场、菜园街市场、路西市场、校园路市场和经纬厂市场等,市场份额占全区市场的40%。

4、畜产品超市。我区畜产品经营超市有田森超市一部、二部、华联超市、普家乐超市和铁华超市。其中田森超市和铁华超市采取租赁的经营方式,华联超市和普家乐超市采取连锁的经营方式,市场份额占全区市场的20%。

(二)果品市场。

1、果品批发市场。我区批发市场主要有北田镇豆腐庄批发市场,年交易总量500万公斤,全部批发到省外,年交易总额350万元,市场辐射相邻35个村,该市场有管理人员1名,从业人员10名。榆次区北田镇北田村果蔬批发市场,正在建设之中,其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现已投资50多万元,交易大棚5个共1440平方米,基础设施及围墙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其它如榆次汇隆批发市场、晋中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也兼营水果批发。

2、品集贸市场。城区果品集贸市场,年销售量在1000万公斤,年交易额500万元,市场辐射到平遥等邻近县区,该市场属于自发的果品集贸市场,无专人组织,没有形成正常的管理体系。

3、营销大户。我区销售大户有北田镇豆腐庄村陈二棉,异地批发红星和新红星,年销售量500万公斤,年销售额300万元;庄子乡下黄彩赵石爱,异地批发红星、新红星,年销售量300万公斤,年销售额600万元;庄子乡义井王承林异地批发红星、红富士,年销售量60万公斤,年销售额130万元;东赵乡训峪的阎贵虎异地批发梨、苹果,年销售量300万公斤,年销售额500万元。我区红枣营销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出现较大的营销企业,红枣销售以大户营销为主,红枣销售大户有10多户,较大的营销大户有王连贵、王大跃等,产品主要销往东北、北京、广东等地,销量约100万公斤。

4、营销企业。我区的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晋中纳特福果业有限公司、庄子乡榆城坪新顺果脯厂,都是正在兴起的果品种植、加工、销售的新型企业。新顺果脯厂占地1.5亩,年果品加工量20万斤,年销售产值52万元。晋中纳特福果业有限公司年消化果品10.8万斤,年产量7.2万斤,年产值64万元。

5、营销协会。榆次枣业协会,主营枣类产品的储藏加工,有经营场地800平方米,2003年9月开业,年销售量250万斤,年销售额250万元,年利润额110万元。晋中市果业协会也吸纳了不少我区的果品销售经纪人,带动了全区果品销售。

6、果品超市。榆次金虎便利超市,主营枣类品种,年销售量2吨,年销售额1.5万元,年利润额0.6万元。

全区果品年销售量6000万公斤,年销售额7200万元,其中批发市场销售1500万公斤,销售大户销售1170万公斤,占销售总量的45%,剩余55%的果品均是零散批发。

(三)粮食市场。

1、加工营销单位。

(1)粮食加工营销企业。我区有生力面粉厂、东阳、魏岳、郭村、修文、源涡等20多家规模型股份或私营面粉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5000万公斤,超过全区小麦总产量。

(2)油脂加工营销企业。晋北油脂厂、诚信油脂厂等,年加工销售油料15万吨。

(3)酿造营销企业。以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和南六堡曲醋厂为重点的酿造群体,食醋年产销量6万余吨,转化粮食1000万公斤。

(4)饲料加工销售企业。鲲鹏饲料集团、亨通饲料公司和强大饲料公司,三大饲料企业年产销饲料达10万吨,转化粮食1亿多公斤。

2、粮食批发市场。什贴镇葵花籽交易市场是发展我区支柱产业的一个重点工程,该市场占地8000平方米,总投资80万元,现已建成农副产品储存仓库2400平方米,交易货场2000平方米,此工程主要依托什贴、郭家堡、张庆等供销社,重点解决我区农民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建成山西最大、可辐射全国近二十个省市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预计全年可收购葵花籽1500万公斤,小杂粮、豆类、玉米等200万公斤,可推销各种农副产品4000万元。

3、粮食营销大户。雷贵友,1998年开始经营粮食业务,有场地300平方米,年粮食销售量1400万公斤,年利润额10万元。

(四)蔬菜市场。

1、蔬菜批发市场。

(1)东阳镇蔬菜批发市场,占地42亩,建筑面积6250平方米,其中交易大棚面积5250平方米,2001年6月开业,年交易量2.5万吨,年交易额4.5亿元,建有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站,开通了蔬菜国际互联网站,产品远销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武汉等大中城市。榆次汇隆批发市场,属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兼营蔬菜、水果、肉类等,年交易量为一亿余元。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本区。

2、蔬菜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场、路西市场、菜园街市场、校园路市场和经纬厂市场。属综合性农产品集贸市场,兼营蔬菜、水果、肉类等。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本区。

3、蔬菜储藏营销企业。晋中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公司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285亩,设有业务洽谈室、农产品检验室、产品包装室及产品装卸车间,交易品种以反季节蔬菜为主,产品销往武汉、上海等大城市,年交易量达1500吨,交易额达300万元。

4、蔬菜营销协会。主要有蔬菜贮藏协会、贮藏研究会、蔬菜营销协会等。蔬菜贮藏协会,发展土窑洞、地下窖、机械恒温库,引进最新保鲜袋贮藏法、气调保鲜法、空气电离子保鲜法等对蔬菜进行贮藏,年贮量8000万公斤,增值3200万元以上。蔬菜流通协会,有会员113人。蔬菜营销协会,有经营场地1667平方米,1998年开业,年销售量500万斤,年销售额200万元,年利润额4万元。东阳镇贮藏协会带头人、东阳镇支部书记杜玉富于1998年10月破土兴建大型恒温库,已投资200万元,建成了25座,一次性保鲜1000吨蔬菜,年纯利润20万元。

5、蔬菜营销经纪人、大户。全区常年从事蔬菜营销的经纪人达到1000多人,其中销菜量200万斤以上的大户达34人,并涌现出了像王二只、孙校、郑贵、王四守、张新卫、赵四清、许月喜等一批年销菜量造千万公斤以上的大户,年销菜量5亿公斤。

(一)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我区紧邻省城太原,又地处晋中市区,各类农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80%的农产品需要外销和供应本地市场。我区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汇隆批发市场、榆次商贸城市场等,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场、路西市场、菜园街市场、校园路市场、经纬厂市场等,设施简陋,多属于马路市场。这些市场除具备集中交易功能外,储藏保鲜、物流配送、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大多数市场不具备。

(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底。我区龙头企业少,经营规模小,规模效益体现不出来,对我区农产品市场的拉到作用不明显。如我区的红枣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0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但全区红枣加工、营销企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档次低、加工能力小,现在加工企业只有5家,以初加工为主,销售企业没有出现,销售大户也只有10多户。

(三)品牌少,无特色。2001年以来,我区农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机构调整以蔬菜、红枣、畜牧业为三大主导产业,以建设蔬菜、红枣、畜牧、加工四大基地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蔬菜、红枣、畜牧产业获得迅猛发展。2003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已达34万亩,蔬菜总产量11.63亿公斤,全年蔬菜销售总收入5.47亿元。红枣从2001年前的4万亩猛增至30万亩,红枣产量50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畜牧业按照“稳猪鸡、上牛羊、突出发展奶牛业”的发展思路,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343吨、9770吨、8117吨,奶牛存栏4288头,畜牧业总产值3.05亿元。可见,我区的农产品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品牌少、无特色的情况仍很严重。如我区红枣种植面积与太谷县不相上下,但中国红枣之乡的牌子却被太谷县拿走了。我区的蔬菜,2001年就申报注册了“魏榆”牌,但至今牌子叫不响,运作不起来。

(一)打造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我区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如何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是农产品市场建设面临的一个难点。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完善农村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实践证明,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既增强了统一服务的功能,又发挥了家庭经营的潜力,是一种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生产、加工、销售联为一体,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此举能够在农村与市场间架设桥梁,突破区域界限,扩大农业的产业带和产业群。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形成一批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采用电子商务网络等现代交易手段和流通方式的农产品批发拍卖市场,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完整通畅链条的引导带动下,建立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产销联合,打造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

(二)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农产品市场建设。我区财政经费比较紧张,无能力为农产品市场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此同时,重视带动、吸引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参与到农产品市场建设中来,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如我区的山西普家乐商贸有限公司,围绕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目标,努力营造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的格局,从2001年7月开始实施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项目,计划在农村发展和建设49个连锁超市,同时建设一个占地60亩大型物流配送中心。2003年经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是我区“五大中心”建设重点工程,晋中市“双百”项目重点工程。目前,配送中心建设已完成工程量60%,我区农村连锁已建成东阳、张庆、永康三个连锁店。三店试营以来,深受农民欢迎,已有跨区3乡10村村民来超市购物,甚至永康店已有太原南郊村民光临,给农民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为三农服务。

(三)农产品市场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今年6月,商务部会同国家标准委组织有关单位起草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业技术条件》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级划分及评定》两个国家标准,目前正向社会公布并征求社会意见,在年内一旦修改完成后,将按场地环境条件、设施设备条件、综合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四个方面,把全国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四个等级划分,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四a级(aaaa)、三a级(aaa)、双a级(aa)、a级(a)。主要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环境、经营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技术标准,比如要求市场“应设在交通方便之地,应考虑与周围商圈服务的协调性”;交易大厅“宜建单层结构”;市场“以生鲜肉类交易为主的应与国家认定的定点屠宰点场厂挂钩”等。我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应参照国家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农产品市场。

(四)新建一个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我区农产品供应,主要集中在汇隆市场和窑新街及大同街的马路市场。这些市场担负着我区85%以上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供应。这些市场多为马路市场、露天市场,已不能适应我区农产品市场需求。有鉴于此,我区拟在榆次东南城市边缘兴建一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该市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北托消费市场,南依生产基地,辐射华北,通向全国的农产品中心市场。该市场为我区现有市场的升级版,除具备集中交易功能外,还具有储藏保鲜、加工、物流配送以及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并积极做好实施农产品准入制度的准备工作。在软件上,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交易方式,规范的交易行为,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实现“建一个市场,创一流品牌,带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局面。该市场建成后可容纳经营户300余户,面积为90亩。这项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中。

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根据省x晋政办发电年114号“关于在全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大调查的通知”安排,区xx专门成立了大调查领导组,副区长宁山岗任组长,安新宇副秘书长赵玉良局长任副组长,抽调相关部门的骨干力量组成调查组,从7月11日至7月25日,对全区农产品批发市尝集贸市尝农产品超市、储藏营销单位等农产品流通组织及流通大户、重点乡镇、农村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深入具有代表性的批发市尝超市等单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现将我区农产品市场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营销单位。我区肉禽蛋营销单位共有两家,分别是外贸公司榆次肉联厂冷库、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经营的品种主要有猪肉、禽肉、羊肉、兔肉和禽蛋等。外贸粮油食品公司肉联厂冷库始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自建厂以来,畜产品全部出口外销,主要经营兔肉和羊肉,兔肉出口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羊肉主要出口中东国家,2003年销售额58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98万元。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始建于1963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畜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2003年销售额32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40万元。

2、产品批发市常我区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两个:榆次区汇隆市场和商贸城市场,主要经营猪肉、禽肉、羊肉和水产,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常汇隆市场始建于1993年,商贸城市场始建于2000年,经营方式都以个人租赁为主,年销售额分别为1150万元、2100万元,分别占榆次市场从份额的10%、15%,两个市场的管理从业人员分别为2人和5人。

3、产品集贸市常我区以零售为主的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尝菜园街市尝路西市尝校园路市场和经纬厂市场等,市场份额占全区市场的40%。

4、畜产品超市。我区畜产品经营超市有田森超市一部、二部、华联超市、普家乐超市和铁华超市。其中田森超市和铁华超市采取租赁的经营方式,华联超市和普家乐超市采取连锁的经营方式,市场份额占全区市场的20%。

1、果品批发市常我区批发市场主要有北田镇豆腐庄批发市场,年交易总量500万公斤,全部批发到省外,年交易总额350万元,市场辐射相邻35个村,该市场有管理人员1名,从业人员10名。榆次区北田镇北田村果蔬批发市场,正在建设之中,其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现已投资50多万元,交易大棚5个共1440平方米,基础设施及围墙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其它如榆次汇隆批发市尝晋中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也兼营水果批发。

2、品集贸市常城区果品集贸市场,年销售量在1000万公斤,年交易额500万元,市场辐射到平遥等邻近县区,该市场属于自发的果品集贸市场,无专人组织,没有形成正常的管理体系。

3、营销大户。我区销售大户有北田镇豆腐庄村陈二棉,异地批发红星和新红星,年销售量500万公斤,年销售额300万元;庄子乡下黄彩赵石爱,异地批发红星、新红星,年销售量300万公斤,年销售额600万元;庄子乡义井王承林异地批发红星、红富士,年销售量60万公斤,年销售额130万元;东赵乡训峪的阎贵虎异地批发梨、苹果,年销售量300万公斤,年销售额500万元。我区红枣营销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出现较大的营销企业,红枣销售以大户营销为主,红枣销售大户有10多户,较大的营销大户有王连贵、王大跃等,产品主要销往东北、北京、广东等地,销量约100万公斤。

4、营销企业。我区的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晋中纳特福果业有限公司、庄子乡榆城坪新顺果脯厂,都是正在兴起的果品种植、加工、销售的新型企业。新顺果脯厂占地1.5亩,年果品加工量20万斤,年销售产值52万元。晋中纳特福果业有限公司年消化果品10.8万斤,年产量7。2万斤,年产值64万元。

5、营销协会。榆次枣业协会,主营枣类产品的储藏加工,有经营场地800平方米,2003年9月开业,年销售量250万斤,年销售额250万元,年利润额110万元。晋中市果业协会也吸纳了不少我区的果品销售经纪人,带动了全区果品销售。

6、果品超市。榆次金虎便利超市,主营枣类品种,年销售量2吨,年销售额1.5万元,年利润额0.6万元。

全区果品年销售量6000万公斤,年销售额7200万元,其中批发市场销售1500万公斤,销售大户销售1170万公斤,占销售总量的45%,剩余55%的果品均是零散批发。

(三)粮食市场。

1、加工营销单位。

(1)粮食加工营销企业。我区有生力面粉厂、东阳、魏岳、郭村、修文、源涡等20多家规模型股份或私营面粉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5000万公斤,超过全区小麦总产量。

(2)油脂加工营销企业。晋北油脂厂、诚信油脂厂等,年加工销售油料15万吨。

(3)酿造营销企业。以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和南六堡曲醋厂为重点的酿造群体,食醋年产销量6万余吨,转化粮食1000万公斤。

(4)饲料加工销售企业。鲲鹏饲料集团、亨通饲料公司和强大饲料公司,三大饲料企业年产销饲料达10万吨,转化粮食1亿多公斤。

2、粮食批发市常什贴镇葵花籽交易市场是发展我区支柱产业的一个重点工程,该市场占地8000平方米,总投资80万元,现已建成农副产品储存仓库2400平方米,交易货场2000平方米,此工程主要依托什贴、郭家堡、张庆等供销社,重点解决我区农民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建成山西最大、可辐射全国近二十个省市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预计全年可收购葵花籽1500万公斤,小杂粮、豆类、玉米等200万公斤,可推销各种农副产品4000万元。

3、粮食营销大户。雷贵友,1998年开始经营粮食业务,有场地300平方米,年粮食销售量1400万公斤,年利润额10万元。

(四)蔬菜市场。

1、蔬菜批发市常。

(1)东阳镇蔬菜批发市场,占地42亩,建筑面积6250平方米,其中交易大棚面积5250平方米,2001年6月开业,年交易量2。5万吨,年交易额4。5亿元,建有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站,开通了蔬菜国际互联网站,产品远销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武汉等大中城市。榆次汇隆批发市场,属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兼营蔬菜、水果、肉类等,年交易量为一亿余元。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本区。

2、蔬菜集贸市常主要有金猫市尝路西市尝菜园街市尝校园路市场和经纬厂市常属综合性农产品集贸市场,兼营蔬菜、水果、肉类等。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本区。

3、蔬菜储藏营销企业。晋中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公司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285亩,设有业务洽谈室、农产品检验室、产品包装室及产品装卸车间,交易品种以反季节蔬菜为主,产品销往武汉、上海等大城市,年交易量达1500吨,交易额达300万元。

4、蔬菜营销协会。主要有蔬菜贮藏协会、贮藏研究会、蔬菜营销协会等。蔬菜贮藏协会,发展土窑洞、地下窖、机械恒温库,引进最新保鲜袋贮藏法、气调保鲜法、空气电离子保鲜法等对蔬菜进行贮藏,年贮量8000万公斤,增值3200万元以上。蔬菜流通协会,有会员113人。蔬菜营销协会,有经营场地1667平方米,1998年开业,年销售量500万斤,年销售额200万元,年利润额4万元。东阳镇贮藏协会带头人、东阳镇支部书记杜玉富于1998年10月破土兴建大型恒温库,已投资200万元,建成了25座,一次性保鲜1000吨蔬菜,年纯利润20万元。

5、蔬菜营销经纪人、大户。全区常年从事蔬菜营销的经纪人达到1000多人,其中销菜量200万斤以上的大户达34人,并涌现出了像王二只、孙校、郑贵、王四守、张新卫、赵四清、许月喜等一批年销菜量造千万公斤以上的大户,年销菜量5亿公斤。

(一)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我区紧邻省城太原,又地处晋中市区,各类农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80%的农产品需要外销和供应本地市常我区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尝什贴葵花批发市尝汇隆批发市尝榆次商贸城市场等,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尝路西市尝菜园街市尝校园路市尝经纬厂市场等,设施简陋,多属于马路市常这些市场除具备集中交易功能外,储藏保鲜、物流配送、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大多数市场不具备。

(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底。我区龙头企业少,经营规模小,规模效益体现不出来,对我区农产品市场的拉到作用不明显。如我区的红枣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0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但全区红枣加工、营销企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档次低、加工能力小,现在加工企业只有5家,以初加工为主,销售企业没有出现,销售大户也只有10多户。

(三)品牌少,无特色。2001年以来,我区农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机构调整以蔬菜、红枣、畜牧业为三大主导产业,以建设蔬菜、红枣、畜牧、加工四大基地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蔬菜、红枣、畜牧产业获得迅猛发展。2003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已达34万亩,蔬菜总产量11.63亿公斤,全年蔬菜销售总收入5.47亿元。红枣从2001年前的4万亩猛增至30万亩,红枣产量50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畜牧业按照“稳猪鸡、上牛羊、突出发展奶牛业”的发展思路,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343吨、9770吨、8117吨,奶牛存栏4288头,畜牧业总产值3.05亿元。可见,我区的农产品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品牌少、无特色的情况仍很严重。如我区红枣种植面积与太谷县不相上下,但中国红枣之乡的牌子却被太谷县拿走了。我区的蔬菜,2001年就申报注册了“魏榆”牌,但至今牌子叫不响,运作不起来。

(一)打造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我区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如何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是农产品市场建设面临的一个难点。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完善农村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实践证明,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既增强了统一服务的功能,又发挥了家庭经营的潜力,是一种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生产、加工、销售联为一体,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此举能够在农村与市场间架设桥梁,突破区域界限,扩大农业的产业带和产业群。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形成一批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采用电子商务网络等现代交易手段和流通方式的农产品批发拍卖市场,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批发市唱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完整通畅链条的引导带动下,建立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产销联合,打造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

(二)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农产品市场建设。我区财政经费比较紧张,无能力为农产品市场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此同时,重视带动、吸引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参与到农产品市场建设中来,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如我区的山西普家乐商贸有限公司,围绕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目标,努力营造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的格局,从2001年7月开始实施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项目,计划在农村发展和建设49个连锁超市,同时建设一个占地60亩大型物流配送中心。2003年经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是我区“五大中心”建设重点工程,晋中市“双百”项目重点工程。目前,配送中心建设已完成工程量60%,我区农村连锁已建成东阳、张庆、永康三个连锁店。三店试营以来,深受农民欢迎,已有跨区3乡10村村民来超市购物,甚至永康店已有太原南郊村民光临,给农民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为三农服务。

(三)农产品市场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今年6月,商务部会同国家标准委组织有关单位起草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业技术条件》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级划分及评定》两个国家标准,目前正向社会公布并征求社会意见,在年内一旦修改完成后,将按场地环境条件、设施设备条件、综合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四个方面,把全国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四个等级划分,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四a级(aaaa)、三a级(aaa)、双a级(aa)、a级(a)。主要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环境、经营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技术标准,比如要求市嘲应设在交通方便之地,应考虑与周围商圈服务的协调性”;交易大厅“宜建单层结构”;市嘲以生鲜肉类交易为主的应与国家认定的定点屠宰点场厂挂钩”等。我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应参照国家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农产品市常。

(四)新建一个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常目前,我区农产品供应,主要集中在汇隆市场和窑新街及大同街的马路市常这些市场担负着我区85%以上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供应。这些市场多为马路市尝露天市场,已不能适应我区农产品市场需求。有鉴于此,我区拟在榆次东南城市边缘兴建一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该市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北托消费市场,南依生产基地,辐射华北,通向全国的农产品中心市常该市场为我区现有市场的升级版,除具备集中交易功能外,还具有储藏保鲜、加工、物流配送以及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并积极做好实施农产品准入制度的准备工作。在软件上,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交易方式,规范的交易行为,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实现“建一个市场,创一流品牌,带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局面。该市场建成后可容纳经营户300余户,面积为90亩。这项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中。

农产品行业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熟悉和掌握农产品营销价格的相关知识,了解农产品价格调整以及不同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差异的原因,提高科学的市场调研能力,我们小组实地走访了学校周边的农贸市场和超市、沙市中商和沃尔玛,了解了本地农产品大概的市场价格行情。由于没有对不同时间段的农产品价格的调查,所以本文主要对不同销售渠道的价格差异的对比分析,在实地问访中农产品有价格调整幅度的产品大类及具体种类,以及这些调整的原因。

一.调查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过程。

1.调查研究方法。此次调查研究方法为询问法和直接观察法。

2.调查研究内容。此次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类: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肉蛋类和水产品类。

3.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对象为:新风市场、新风二路市场、富迪超市、美廉美购超市、沙市沃尔玛和沙市中商。

4.调查过程。此次调查时间为20xx年5月28日,主要环节为:(1)设计调查问卷表;(2)实地走访;(3)统计和分析调查表;(4)总结。

1.调查结果。

2.调查分析。

农产品市场价格对比表(零售)。

(1)两者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

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差异,导致价格与集贸市场相比也有不同。如沙市沃尔玛水类产品有专门的高级的制冷和水箱区,一斤鲫鱼卖8.8元每斤,而农贸市场只售7.5元每斤。

(2)两者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同。

农贸市场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大多是单个的摊户还有一些流动的摊贩,他们所能掌握的市场信息的能力有限,不能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而超市由于其规模性和专业性,他可以根据市场的供需状况、同业的价格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像青椒、茄子价格最近有一定的上涨幅度,如青椒,27日价格为1.5元每斤,而28日售价为2元每斤,一天之类涨了0.5元,像瓜果类的产品总体上价格有下跌,香蕉下降幅度最大,而像猪肉、鸡肉等肉禽类的产品没有较大的涨跌幅度。

(1)季节及气候的影响。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反季节的农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但总的来说,农产品的生产还是要受到季节周期的影响,而天气因素是当前科技水平还无法控制的,极端天气的出现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影响供给量,从而影响价格。

(2)贮存、运输成本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的农产品容易发霉、变质、不易贮存,如水产品类的农产品,如果没有相配套的良好的设备,在运输途中就会变质。现代化的贮存设施会延长农产品的新鲜度,但也会增加农产品的成本,所以农产品的贮存、运输成本会对农产品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3)相关替代品价格的影响。

相关替代品的价格会影响农产品的需求量,从而影响农产品的价格。

(4)国家政策的影响。

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出并推行了各种有效的扶持措施,如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农业种植补贴等,这些政策在直接或间接上对农产品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的生产增长,提高了产量,从而稳定了价格。再如最新的2014年“中央一号”中提出了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切实保证农民收益”,政府的政策能调整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产品的调查报告

一、小麦情况亩产量略降:

今年我县小麦平均亩产xx公斤,比去年的每亩xx公斤减少xx公斤,降幅为xx%。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先是干旱一定程度影响了小麦生长,后是小麦抽穗扬花期受冻造成出穗不齐,最后是小麦成熟前阴雨天气造成小麦光照不足,籽粒干瘪,容重下降。

二是今年小麦出现枯萎病和倒伏现象严重,使得其质量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从调查户看,今年小麦成色和千粒重不如去年。亩产值略增:虽然由于单产有所下降,但今年平均单价高于去年,今年每亩主产品产值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增加了xx元,增幅为xx%。成本收益情况:今年小麦平均亩总成本为xx元比去年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其中:化肥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农药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机械作业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人工成本增加xx元,增幅为xx%。虽今年价格比去年同期有较大上涨,但由于今年产量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导致今年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今年小麦亩净利润为xx元,比去年同期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

二、玉米情况产量及产值略降:

今年平均亩产量为xx公斤,比去年的xx公斤减少xx公斤,降幅为xx%;亩产值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今年玉米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虽今年玉米播种期天气较好,直播玉米顺利播种,玉米苗情普遍较好。但进入xx月份后,平均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多,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大面积降水加上长时间阴雨寡照,导致玉米授粉不良,给玉米生产造成不利影响。xx月下旬后,开始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此时正值玉米灌浆时期,玉米棒发育不良,导致今年玉米产量有所下降。

成本增长:主要是因为人工成本、排灌费、农药和土地成本增加。人工成本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排灌费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农药费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土地成本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净利润、收益有所减少:今年每亩净利润为xx元,比去年的净利润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每亩收益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今年玉米价格虽略高于去年,但产量的减少及总成本的增加是导致净利润及收益减少其主要原因。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一是对种子补贴范围限制很死,仅限于购买规定的几种品种,而这些种子往往不是最畅销的种子,有些品种农民不愿意种,这就导致这部分农民不能够享受到种子补贴,或者享受的补贴很少,使国家的良种优惠政策打了折扣;二是病虫害、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部分乡镇水利设施作用发挥有限;三是粮食出售价格和时机对利润收益有所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补贴政策,使补贴政策更科学、更合理,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实惠。

二是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政府部门应加强科学管理,注重预防和防治工作,逐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控制农资生产企业利润和出厂价格,控制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差率。减少农资市场流通环节,降低农资销售价格,减少农民投入,增加种植收益;四是注重销售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扶持各类专业营销组织,加快营销服务网络建设,疏通流通渠道,着力提高农产品网上营销理念,逐步做到农产品优质优价,增产增收。

农产品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近期,我委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就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至农业局、环保局、工商局、质监局、供销总社听取情况汇报,赴吴江区、溧阳市进行学习考察,并对部分农贸市场、生产基地和农民经济合作社进行实地了解,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围绕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的目标,通过健全监管体系、开展专项整治、加大“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创建、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行准出准入制度等多种措施,提升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市政府在市农业局单独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在镇乡(园区)农技站挂牌增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配备了人员和监测仪器设备;组建了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和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检员队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基本构建。

二是专项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组建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组,牵头相关执法部门先后开展了蔬菜水果禁限用高毒农药、农资打假、“瘦肉精”等多个专项整治,不断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20xx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次,检查了600个经营单位,处罚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4起。

三是农产品基地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市政府组织制定农产品标准10项、生产技术规程65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区5个,推广适用新农业标准140多项。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436个,产地面积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绿色食品57个,省市名牌农产品3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

四是农产品准出准入机制不断健全。市政府通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制”等多种措施,不断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已创建市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26个,全市蔬菜检测合格率保持在%以上,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100%,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尽管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监管合力尚未形成。一是统筹协调力度不大。市级层面尚未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法律赋予各部门的管理权限较为分散,监管环节和责任难以分清,监管不到位、缺位和多头监管的现象同时存在。二是工作考核力度不大。镇乡(园区)农业基本现代化考核中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为分,与其重要性不相匹配。三是基层推进力度不大。目前镇乡(园区)一级重视程度还不够,工作上缺少责任感和紧迫感,监管职责尚未落到实处。

(二)监管体系较为薄弱。一是监管力量不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目前仅有工作人员2名,疲于应付各项事务性工作,很难抽出时间有效履行监管职能。镇乡(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人员都由农技站人员兼职、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由村干部兼职,人员不固定、职责不明确,基层农产品监管队伍“有名而无实”。二是工作经费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每年仅7万元,且多年没有增长,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运行经费近十年没有增长,每年仅14万元。随着检测面的扩大、耗材成本的上涨、认证费用的增长,实验室正常的运转经费至少需50万元,缺口较大。三是检测能力不足。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场地偏小,仅有350平方米(吴江区检测中心面积有1200平方米,溧阳在建的检测中心面积也在1000平方米以上);检测仪器大多购置于20xx年以前,使用年限较长、故障频率较高、检测参数较少,既不能对省农委下达的检测任务进行全参数检测,也不能对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进行定量检测,基本以蔬菜检测为主;中心检测人员大多“半路出家”,专业不对口、高学历(硕士及以上)人才缺乏,致使中心一台最先进的检测设备由于无人能够使用,仍处于闲置状态。

药虽然实行了定点经营,但一部分无销售资格的农资店仍在暗地违规销售高毒农药;部分种植户为追求治虫效果,在蔬菜种植中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情况依然存在。四是农业园区建设水平有待提升。软件方面,一些园区还没有检测设备,无法对农产品实行自检;部分园区虽然建成了检测室,但检测人员大多兼职,自检意识不强,检测项目单一,农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硬件方面,部分园区的`道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与现代园区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我委建议如下:

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监管合力。

(二)强化保障,完善监管体系。一要在资金投入上有突破。市财政必须足额安排监管、检测等工作经费,并适当安排镇村监管工作补助经费,形成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各镇乡、园区和街道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为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要根据“抽检公益、送检有偿”的原则,完善有偿服务工作机制,弥补运行经费的不足。二要在监管队伍建设上有成效。市政府要利用乡镇区划调整,农技站人员数量充足的契机,抽调素质好、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同志,单独建立镇乡农产品质量监管所。农业局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人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尽快打造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明职责、勤履职”的监管队伍,不断提升其执行力和战斗力。三要在检测水平上有提升。市政府要确保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用房需要,扩建或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实验室一座,加快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加紧引进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切实提升中心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要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频率,为政府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提供参考。

度。农业局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业用水安全。环保局要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缓解农业生态环境压力。水利局要高标准实施农村河道二轮疏浚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水系畅通,保障农业用水所需。市农环办要加强农村生活废弃物的管理,改善农村环境。三要加大农资农药管理力度。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农资质量安全可靠。严格执行高毒农药购进备案制、经营专柜制、销售台帐制、购买实名制和公开承诺制等五项制度,确保高毒农药经营环节的安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园区,特别是外来种植户园区用药情况的监管力度,切实降低高毒农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四要加大农业园区建设力度。全面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业园区建设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三品”园区建设,不断提高我市“三品”园区的占比和质量,切实提升我市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五要加大执法整治力度。市政府要深入开展畜禽屠宰和流通环节执法检查,探索建立鲜肉和肉制品可追溯监管体系,全面推行畜禽屠宰全程可追溯监管;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经常性的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行为,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监管督查,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

农产品调查报告

教师的工作作风不是像其他职业一样使用任何工具,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蒙者,学生情感的陶冶者。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和学习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的新形势。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掌握它不容易,需要不断的学习。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研究,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维护其他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生的荣誉学校。

除了做好课外,还要积极联系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好学生。

在工作中,要坚持高尚的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杜绝向学生出售教材等商品;或者接受学生、父母的财产或者有偿家教来授课谋取私利。

要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老师,就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注意言行,更要注意以身作则的教学。我们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用我们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思想进步的指导者。我们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学习学风等方面树立榜样,自觉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在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做教师,教育者首先要展示自己的行为。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高尚而有魅力的师德是活的教科书,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潜移默化的,有益于生活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热爱学生,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八项原则,我对自己一直很严格。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农产品调查报告

1.自1992年立项以来,广州市白云山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一直本着“永久性、设施全、功能多、标准高”的原则进行硬件设施及规范的管理、周到的服务等软件建设,1995年开业以来,交易品种由单一的蔬菜扩展到粮油、禽蛋、水果、茶叶、土特产等共约100多个品种,农副产品日成交量由300余吨扩大到900余吨,市场1997年成交额达5.4亿元,辐射范围达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北京、山东、辽宁、内蒙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已成为广州地区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成为广州市人民生活离不开的菜蓝子、米袋子。

1.了解白云农批市场的现状。

2.了解农产品的产地,价格,及运输方式。

3.分析白云农批市场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了解白云农批市场的现状,对市场现状进行实地的考察。

3.对白云农批市场的农产品进行采样调查,对其产地,价格,物流运输等。

粮食区:粮食市场主要经营南方品种较多,大米主要产地是广东。

较多,当然也有湖北,安徽,东北大米等;面粉主要产地是北方;玉米主要产地是广东。

大米广东2.05斤面粉东北2.50斤食油类:主要经营各地油料有鲁花,金龙鱼,吉祥结等,也有一些现榨花生油作坊但是规模不大。

蔬菜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蔬菜品种也越来越多,价格稳定。蔬菜类是本市场最大的一类。货源来自省内周边地区及全国各大蔬菜生产基地。

下表是调查的一部分内容。

土特产区: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市场根据需求对各种土特产的供给量也逐年上涨,供选择种类繁多。

水果:作用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减少脂肪的摄入;清肠通便;美容护肤;养生保健。

物流运输:

大米粮油类的主要运输工具为大中型货车/集装车,也有部分通过水路运输,因为这类货物容易储存,对运输交通工具和运输时限没有特别要求。

生鲜类产品进行运输的时候,最好悬着冷藏车或者拥有制冷设备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以保证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而一般的水果的保险手段,还需要通过纸箱和保鲜膜等包装工具进行包装,以减少生鲜的损耗程度。

蔬菜瓜果类作物因为容易腐烂变质,不易保存。故需要长途运输一般选择铁路运输,甚至少部分价值较高的果蔬通过航空运输。

短途运输。

则采用公路运输,中途为了保证果蔬新鲜会喷洒冰块或清水(有些蔬果不适用此方法),有极少一部分采用冷藏车运输。

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全国统一规划。目前,我国尚无全国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整体上看,我国批发市场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地区市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严重和部分地区网点不足、“有场无市”的现象并存。

二是缺少准入、退出机制。由于缺少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准入、退出机制,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恶性竞争事件频发,不仅给竞争双方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产生不利影响,从市场波及上下游农产品经销商、消费者、生产者等多环节。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以建设市场的名义圈地,经营几年、甚至根本不经营就转营其他。

建议:建立完善的制度,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市场的规范性,定期检查市场卫生情况,如有违反者,罚款,款项用来管理市场的卫生情况,互相监督,举报者得到相应的回报。

农产品调查报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农业强国,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许多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经济不发达,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在这些地区推行新的农业耕作方式,发展高效农业,进行绿色农业改革,还有许多路要走。

乡位于沅水河边,在中方县来说,地处偏远,大多数农民还是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但也有一部分种植户在施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进行一些生物防治,注重农业环保,重视农产品品质,绿色高效农业初现端倪。当然,绿色农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只施用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进行生物防治,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能达到绿色标准。基于此,我们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次调查活动,以期能给的绿色农业一些有益的帮助。

金秋十月,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所有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实行绿色食品生产的种植户舒大和的香椿种植基地、谢玉剑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他们探讨了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施用问题,讨论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生物防治的问题,以及生物农药与农产品品质的关系问题。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种植的作物,不施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灌溉用水也是地下饮用水,没有外来污染源,不存在农药、化肥残留和污染问题,施用的是生物肥料和经过腐熟、检测过的农家肥料,病虫害的防治采用生物综合防治,作物长势喜人,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来组织生产实践,产品品质得到了保证。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要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既要看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也要看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施用的农药、化肥是否符合标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要因地制宜,选择自然条件优越,远离污染,适宜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地块,生产管理严格按绿色产品的标准进行。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少用甚至不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多施用生物肥料和农家肥料。由于生物肥料和农家肥料的养分比较均衡,效用持久,可以充分保证绿色农产品营养元素的转化,这样,就可以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营养成分,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品质。当然,化学农药的残留也是影响绿色农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施用生物农药,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绿色农产品的化学农药残留量,保证产品的品质。因此,施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进行生物综合防治,是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必然选择。

发展绿色农业和效益农业,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趋势,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式的农业经营模式,必将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发展绿色农业和效益农业,是国家的希望,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的建议是:

1、深入街头巷尾,进行广泛的宣传,转变农民的观念,使广大农户明白生物农药与绿色农产品的关系,让绿色农产品,绿色农业的观念深入到广大农民的心中,让他们体会到生产绿色农产品,进行绿色农业生产的种种利益,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2、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让广大农户掌握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施用技术和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掌握生产绿色农产品,进行绿色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

3、树立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户,让广大农户学有榜样;招商引资,扩大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建立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基地,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的绿色品牌,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农产品调查报告

多年来,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化,涌现出一批以加工为主的小企业,为全乡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全乡有从事加工的各类经济组织1个,从业人员74人,其中水泥制品加工厂4家,榨油厂2家,豆腐房11家,碾米房4家,按经济类型分为100%私营经济。按加工品种可分为农产品加工、水泥制品加工、砖制品加工三大类。这些小企业围绕服务农业、农村、不同行业农民的目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主要特点:。

首先,它促进了农业向种植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它可以转化各种农产品资源,造福农民,激励农民种粮,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进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是推动经济发展从传统农业向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第三,龙头企业发挥“龙头鹅”的作用。

实践证明,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行业的载体,是市场的驱动力,是龙头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可以带动农民实行订单农业,改造本土农产品资源回报农民。

四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赢效应。农产品加工业惠及众多农民,有效解决了农产品购销难的历史难题。

虽然我乡的加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制约其各方面发展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值得深思、研究、探索和解决。

第一,整个行业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稳定,农业支柱产业转化为工业产值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水泥制品和砖制品大多在自己的村子里卖,没有品牌。

二是产品结构优化不明显。市场销售面窄、企业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值增长缓慢的客观现实。

第三,资源和加工之间存在矛盾。农产品加工业一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卖农产品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融资难。金融业流动性贷款的门槛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越来越高,是制约部分加工企业实现增产增效的主要“瓶颈”。

第三,下一步。

1、坚定不移、稳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量数据和不争的事实表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加快产业突破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是农业和工业并重的基础。

2.加快加工业战略调整。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挖掘产业潜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现有企业建设多个加工基地,通过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二是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要有远见,不要停留在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上,企业要想向前滚动,必须努力升级产品。第三,实施质量战略,积极支持企业依靠质量进入市场,依靠名牌提高效率,各有关部门要大力积极协调和支持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研发。

3.引入支持和激励机制。对于各级财政支持,扶贫资金应给予加工业。

4.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向金融部门推荐好的加工项目,争取金融支持。信用社等涉农贷款主要金融部门要对发展前景好、生产经营效益好的加工业给予贷款支持。

5.加强领导。研究相关问题,点面结合,上下衔接,全面推进加工业大发展。

农产品的调查报告

(一)规模支撑不强。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不够、品牌杂而乱、经济效益低,这是农产品开发加工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溧阳市农字头的工业规模企业只有9家,销售额8.7亿元,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56%。缺乏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带动农户增收的大型龙头企业。

(二)技术支撑不深。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目前溧阳市农产品的开发仅有原料优势、地理优势,缺乏最关键的技术优势。一是运用现代科技来开发农产品的能力不强,农产品80%为初加工,技术含量不高,原材料浪费多,附加值偏低。二是缺乏自己的农产品研发基地,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农业科技、农产品技术推广不够充分。

(三)产业支撑不够。农产品产业链的缺失往往造成加工链的断层。溧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够高,多数企业的农产品开发仅停留在清洗、分割、消毒、包装上,加工程度浅、层次少,产品与原料相比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还远不能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技术进行深度加工,从而形成从粗到细的产品链。

(四)环境支撑不力。一是硬环境方面,丘陵山区开发与水土资源的环境保护矛盾突出,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农产品深加工的品牌质量。二是软环境方面,在政策扶持、专项资金投入、市场导向、降低开发风险等方面,推动的力度不够强。三是目前溧阳市还尚无相对集中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企业基本属于就地加工,公共资源利用较低,商务成本较高,信息交流欠畅,区域竞争力不强。

二、农产品开发与加工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一)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发挥人才效应:(1)组建农产品深度开发的研发中心或实验基地。逐步建立政府牵头、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质监局现有检测中心为基础的研发平台,整合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研发,采取课题公开招标、委托攻关、科研单位+实验基地+龙头企业等各种形式,形成产学研、科工贸的一体化,实现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2)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形成人才资源支撑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国内外农产品深度加工的科技领军人才来创业,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加大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每年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新技术发展趋势、产品市场变化趋势及现代深加工企业经营管理的讲座。(3)大力发展农产品经纪人营销队伍,实行“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尽快成立溧阳市农产品协会,将溧阳市农产品推向大型超市、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参照其他地区做法,可在大型超市设立溧阳市农产品专柜,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实行溧阳市农产品总代理。鼓励龙头企业实行企业+基地+农户,贸工农一条龙的运作模式,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企业与经纪人、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带动农民的致富能力。

(二)以服务为根本,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2.建立农产品深度开发专项基金。引导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与加工。降低率先深度开发与加工企业的投资和开发成本,对深度开发与加工的企业进行重点资金扶持,改变目前上级项目资金天女散花的状况,重点向深度开发与加工的企业倾斜,建议建立300万元的专项基金,并逐年有所增长。

3.通力打造天目湖系列品牌农产品。参照天目湖牌白茶的做法,协会运作,将溧阳市各类农产品加工品均冠名为天目湖系列,企业可以有各自独立的注册商标,保留其个性化特征,如此既宣传了天目湖、宣传了溧阳、宣传了溧阳的农副产品,又提高了溧阳农副特产品的总体知名度,做到溧阳天目湖系列农产品和企业个性化产品兼而得之。严格把握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对当地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要优先考虑进入超市,让当地市民享受自己的成果。

4.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的关键,而标准化生产又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制定必要的奖励政策,引导企业按标准生产,对通过各种认证、获得各层次名优产品称号,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并要保护天目湖系列来之不易的农产品名优牌子,建立相应班子,有序开展定期检测,强化长效管理制度。

5.引导农副产品企业走商标发展之路。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运用商标监管职能,实施全市农副产品商标战略,促进实现传统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化,积极深入农村,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媒体的影响力量,组织专题讲座,宣传农副产品实施商标战略的重大意义,增强广大农民的商标意识;同时积极支持农副产品商标注册,引导农民走“品牌兴农、品牌富农”之路,对已形成规模没有注册的,要上门服务帮助注册,对已注册的,要积极引导其争创省著名商标和市知名商标。

6.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利用媒体,营造氛围,由协会牵头对全市天目湖系列产品在销地实行捆绑式广告宣传。在做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着力创造好软环境、服务部门要简化手续、提高效能、指导不指责、帮忙不添乱,服务不刁难。

参考文献[2]《溧阳统计年鉴》(20xx年版),溧阳市统计局编辑。

[3]王金凤,《宁安市订单农业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xx年第2期。

农产品调查报告

一是冷链的关键环节冷冻冷藏骨干企业发展较快。目前已有三家上规模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包括三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强盛冷冻食品公司、枝江市荣昌肉联厂,分别具有储藏、加工、销售蔬菜、水产品和猪肉一条龙产业链初步功能。二是冷链关键基础设施已经具有一定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市已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总储藏量为2万多吨的冷冻冷藏库容,冷库建设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三是储存结构由单一的猪肉开始扩大到多元化。除了生猪养殖、交易、屠宰、储藏、运销具有完整产业链外,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也开始向种养、收购、加工、储藏、运输、分销一条龙方向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冷冻冷藏能力,对平抑市场物价、打击过分投机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是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大量农产品堆积压库,无处存放和运销;一方面加工能力不足,深加工高附加值配套不够,推销渠道不畅,农民往往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值,农产品严重卖难。二是贮藏容量与现实生产能力反差大。一方面,各种肉禽蛋和水果水产品蔬菜及其加工品批零销售市场看好,但收获季节高峰因运力和销售速度影响,大量需临时冷藏的鲜货,因储藏设施不匹配烂掉坏掉,损失巨大。三是现有冷库设施陈旧落后,功能不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名优产品的质量,使优质产品大打折扣,影响了农产品声誉。

枝江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和湖北省确定的优质肉禽蛋和水果、水产、蔬菜生产基地,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体特点是:

一是农产品资源丰富。先后建成了40万亩商品粮、18万亩优质棉、30万亩双低油、70万头瘦肉猪、700万只家禽、15万亩柑桔、15万亩砂梨、11万亩水产品、10万亩专用蔬菜、8万亩速生丰产林等10大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成规模。

二是农产品质量闻名中外。全市有近40件农产品商标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培育出“百里洲砂梨”、“白洋柑桔”、“七星台大蒜”、“董市白瓜”、“银山白桃”等一批农产品精品名牌,柑橘和大蒜等还远销世界各地。三是上下游产业包括粮食、油脂、水果、蔬菜等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世联公司、湘宜水产品加工,鸿新、隆华等柑橘加工等企业,均已成为我市规模骨干企业和出口基地。四是我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水、公、铁、空运输及高速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农产品资源丰富,20xx年全市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总产量分别为30.

31、30.

12、8.8。

4、0.9。

5、6.25万吨,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物质基础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一是与长江经济带大物流相对接,将我市富有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容进一体化,实现取长补短、优势共享;二是建立农产品生产(养殖)、交易、加工、冷冻冷藏、运输、批发零售等一条龙大市场,形成跨行业跨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三是实现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快物流速度,减少流通过程中的产品变质,确保农产品质量,降低费用,让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四是加快与现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规模相配套的储藏设施,在我市交通便利和运载吞吐量大的地方新建、扩建冷库,同时在农产品产量大和具有相对产业化规模的地方建加工厂,就地加工。

一是在城区建设大型肉禽蛋冷冻区和生鲜品冷藏区。以现有荣昌肉联厂冷冻设施为基础,

使之成为该镇大蒜和油脂品等特色农产品的大本营。三是在我市与城区交界的安福寺,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以该镇拥有省级食品加工工业园为依托,以该镇内拥有铁路编组站、高速公路道口、国际机场和高速铁路等大运量载体为优势,以该镇柑橘、桃等水果产量最大,其他生鲜食品品种多为基础,建成与新火车站地区大物流一体化的、融生鲜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冷藏、加工、装卸、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区。四是在顾家店镇以现有强盛冷冻厂为基础,以该镇仔猪交易中心为辅助,扩大强盛冷冻规模,使其成为乡镇肉品生产贮藏区域中心,以调剂市区市场。

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政治高度来看待农产品冷链物流。二是各个部门要大力扶持。

冷冻冷藏室、冷冻冷藏设备、专用运输工具和与销售配套的信息网络等。三是要结合市内冷链现有基础条件和物流要素优势,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或不顾现实条件“拉郎配”(即把冷库建在冷链农产品量小的地方),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冷链物流。四是主管部门要加强跟踪优质服务,做到规划到哪里服务到哪里;项目建设到哪里,哪里就有方便,项目建设不受阻碍。

农产品调查报告

今年我县小麦平均亩产xx公斤,比去年的每亩xx公斤减少xx公斤,降幅为xx%。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先是干旱一定程度影响了小麦生长,后是小麦抽穗扬花期受冻造成出穗不齐,最后是小麦成熟前阴雨天气造成小麦光照不足,籽粒干瘪,容重下降。

二是今年小麦出现枯萎病和倒伏现象严重,使得其质量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从调查户看,今年小麦成色和千粒重不如去年。亩产值略增:虽然由于单产有所下降,但今年平均单价高于去年,今年每亩主产品产值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增加了xx元,增幅为xx%。成本收益情况:今年小麦平均亩总成本为xx元比去年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其中:化肥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农药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机械作业费增加xx元,增幅为xx%;人工成本增加xx元,增幅为xx%。虽今年价格比去年同期有较大上涨,但由于今年产量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导致今年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今年小麦亩净利润为xx元,比去年同期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

今年平均亩产量为xx公斤,比去年的xx公斤减少xx公斤,降幅为xx%;亩产值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今年玉米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虽今年玉米播种期天气较好,直播玉米顺利播种,玉米苗情普遍较好。但进入xx月份后,平均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多,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大面积降水加上长时间阴雨寡照,导致玉米授粉不良,给玉米生产造成不利影响。xx月下旬后,开始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此时正值玉米灌浆时期,玉米棒发育不良,导致今年玉米产量有所下降。

成本增长:主要是因为人工成本、排灌费、农药和土地成本增加。人工成本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排灌费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农药费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土地成本由去年的xx元增加到xx元,增加xx元,增幅为xx%。净利润、收益有所减少:今年每亩净利润为xx元,比去年的净利润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每亩收益为xx元,比去年的xx元减少xx元,降幅为xx%。今年玉米价格虽略高于去年,但产量的减少及总成本的增加是导致净利润及收益减少其主要原因。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一是对种子补贴范围限制很死,仅限于购买规定的几种品种,而这些种子往往不是最畅销的种子,有些品种农民不愿意种,这就导致这部分农民不能够享受到种子补贴,或者享受的补贴很少,使国家的良种优惠政策打了折扣;二是病虫害、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部分乡镇水利设施作用发挥有限;三是粮食出售价格和时机对利润收益有所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补贴政策,使补贴政策更科学、更合理,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实惠。

二是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政府部门应加强科学管理,注重预防和防治工作,逐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控制农资生产企业利润和出厂价格,控制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差率。减少农资市场流通环节,降低农资销售价格,减少农民投入,增加种植收益;四是注重销售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扶持各类专业营销组织,加快营销服务网络建设,疏通流通渠道,着力提高农产品网上营销理念,逐步做到农产品优质优价,增产增收。

农产品调查报告

关系到日常生活水平、市场购买力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消费者,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飞速上涨的物价,都更希望政府或相关部门能够从实际出发,抑制物价上涨。“民以食为天”,日常生活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吃到绿色、健康、无污染、廉价的农产品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

为了了解了hx农产品大概的市场价格行情。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由于没有对不同时间段的农产品价格的调查,所以本文主要对不同销售渠道的价格差异的对比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价格调控的几点建议。

调查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过程。

1.调查研究方法。此次调查研究方法为走访调查法。

2.调查研究内容。此次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分为:粮食类、蔬菜类。

3.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对象为:食堂、sn超市、xl超市。

4.调查过程。此次调查时间为20xx年6月8日,主要环节为:

(1)实地走访;

(2)统计和分析调查表;

1.调查结果。

单位:元/斤。

2.调查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食堂价格与超市价格每一个类别都有差异(当然这其中也有由于调查的原因,数据的对比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基本上食堂的都比超市的要高一点(可能是价格更新时间较慢)。而xl超市又比sn超市要稍低一点,不过两个超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价格有很多都会在整数的基础上降低0.02元,所以可以看到有许多尾数是0.48、0.98的。时鲜蔬菜的价格集中在2~5元一斤左右。

3.原因。

(1)所处环境不同。

食堂在采购各种农产品时,一般量大,且对质量有一定要求,但是可能是通过固定渠道购进,存在各方面的因素,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超市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超级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经营管理水平等的不同,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差异,导致价格与食堂相比有所不同。并且超市是通过电子设备进行称重计价,所以有条件降价0.02元,以此吸引顾客。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像青椒、茄子价格最近有一定的上涨幅度,如土豆,6月1日xl超市为1.48元一斤,而6月8日为1.98元一斤。而食堂的价格可能是更早以前的。

(1)季节及气候的影响。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反季节的农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但总的来说,农产品的生产还是要受到季节周期的影响,而天气因素是当前科技水平还无法控制的,极端天气的出现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影响供给量,从而影响价格。

(2)贮存、运输成本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的农产品容易发霉、变质、不易贮存,如水产品类的农产品,如果没有相配套的良好的设备,在运输途中就会变质。现代化的贮存设施会延长农产品的新鲜度,但也会增加农产品的成本,所以农产品的贮存、运输成本会对农产品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3)相关替代品价格的影响。

相关替代品的价格会影响农产品的需求量,从而影响农产品的价格。

(4)国家政策的影响。

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出并推行了各种有效的扶持措施,如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农业种植补贴等,这些政策在直接或间接上对农产品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的生产增长,提高了产量,从而稳定了价格。再如最新的20xx年“中央一号”中提出了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切实保证农民收益”,政府的政策能调整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切实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继续在重点地区、对重要粮食产品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第二,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的物质基础,提高应对市场波动的调控能力。将粮食、猪肉等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手段,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储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储备吞吐调节机制,采取投资、补贴支持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建立以企业为载体的重要农产品商业储备体系。同时,要强化政府保障食品供给的责任,加强食品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三,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形势和变化趋势,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增强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正确引导和稳定全社会对农产品的价格预期,是目前最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建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进出口战略机制,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完善进出口调节机制,促进国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第五,加强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让农民真正分享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要加快推进大中城市和集中产区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加强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

第六,对受涨价影响较大的城镇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要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方式,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