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数学教案(实用22篇)

时间:2023-12-11 19:53:14 作者:书香墨

统计方法包括抽样调查、随机抽样、概率论等,可以有效减少数据的误差和偏差。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需要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遵守法律法规。

《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1、引导学生经历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掌握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简单分析统计图。

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第二步:确定直条和间隔的宽度;第三步: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直角三角板

一、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五座名山给同学们搬来了。(展示课件第37页:五座名山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简单了解五座名山海拔高度,感受祖国山川的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条形统计图

(1)(展示课件第8页)出示问题:你能很快说出哪座山最高吗?

(设计意图:为下面研究条形统计图做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初步分析图,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简单概括条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

2、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展示课件第9页:四幅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学习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出示课件第10页的问题:该怎么画条形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制图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全班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出示制图步骤。

(3)(展示课件第11页)出示例题,指名读出例题统计表中的数据。

教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画图。(教师课件演示制图步骤)

(4)幻灯机展示学生学生画图,及时给予评价。对于不规范的图给予指导,画图难点集中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画图,亲身感受画图的难点,教师针对难点集中指导,让学生突破本课难点)

3、引导学生简单分析统计图

(1)(展示课件第12页)游戏:你来问 我来答

出示问题,让学生选择问题,指定其他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图的能力。此环节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有学习疲劳的感觉。)

4、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三、巩固新知

1、(出示课件第14页)让学生依据统计表中给出的数据画一幅条形 统计图。

2、(出示课件第15页)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强化教学重点,突破画图难点)

3、(展示课件第16页,出示问题: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告诉我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新知,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提高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1.学习基本的统计方法,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敢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伴合作。

1.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张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记号笔

3.铅笔、胶水、剪刀、书本学习用品若干份

4.多功能厅有风扇、桌子、喇叭、空调、相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结:像这种先要把统计的物品分一分类,再数一数,最后再把统计结果记录下来,就是统计。

二、自由探索,尝试统计

1.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学习用品的数量。

师:老师在每组桌上放了学习用品,请你用自己的方法统计箩筐里的东西,并记录结果。在统计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哦,别统计错了。好的,去试试吧。

2.交流统计结果

师: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的统计结果?

小结:小朋友都运用了先画出物体标记,再记录数量的方法进行了统计。

三、观察讨论,认识条形统计图

2.说说它们各有多少?谁的数量最多?谁的数量最少?

3.你们怎么一下子看出来谁多谁少的?

4.和刚才你们记录的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像这种有横轴、纵轴,用条形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统计,叫做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观察高矮,一眼看出数量多少,速度快又方便。

四、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你们会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了吗?现在四个小朋友一组,每一组有一张大统计纸,小朋友分工合作,将多功能厅里的喇叭、相框、空调、桌子、风扇进行统计。

3.展示幼儿统计图,交流分享

五、活动延伸

原来条形统计图有这么大的用处啊,可以不用数数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回去后我们再去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条形统计图吧!

《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统计表在格子纸上画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知道在统计图中,1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3、4……。

过程与方法:创设实际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经历数据的整理、分类以及数据呈现等统计过程,初步渗透统计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能根据统计表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知道1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还可以表示2。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播放生日歌)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生日歌)

(10月份生日的小朋友站起来数一下举手)

师:我们班本月过生日的人都有谁呢?(师生交流)

师:大家的想法真不错,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班级每月过生日的人数分别记录下来,小丁丁也是用月份分类的方法对小朋友的生日做统计的。

前情复习,引入课题

师:像这样同一个月份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就能很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月份到底有多少人过生日了,那我们要用到我们学习过的哪个好朋友来记录呢?(统计表)

出示记录表

信息收集与整理

信息反馈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数字比较)

师:从这张完整的统计表上,就能很清楚的把月份和人数一一对应起来,但我们要通过观察、比较数字的大小才能得出过生日人数最多和最少的月份,那有没有一种统计方法能一眼就得出结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统计方法——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介绍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师:观察这张图,你能看到些什么呢?

(每个格子大小一致,横轴上表示月份,纵轴上表示人数)

师:下面看老师是怎样在统计图上表示出1月份过生日的人数的?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课件演示)

问题1:对准横轴的哪一位置开始画的?

问题2:画了几格?对准纵轴上的哪一个数?

师:那现在你知道在这幅统计图中1格表示几呢?(1格表示1)

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1格表示1呢?

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

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问题1:几月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问题2:11月过生日的人数比10月的人数多几人?

小结

师:今天学的统计图都是用直条的长度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这样的统计图我们称之为“条形统计图”(补充课题)

巩固知识,拓展练习

师:小胖和小丁丁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他们分别带来了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小胖的条形统计图

小胖统计的是什么?

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1格表示几人?

问题2:参加哪种兴趣班的人数最多?

问题3:参加数学兴趣班的人数比参加绘画兴趣班的人数多几人?

根据统计图学生自己提问题,当小老师。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丁丁的统计图。

师:小丁丁统计的是什么?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呢?

师:喜欢蛋筒的.有几人呢?(通过此题让学生意识到1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还可以表示2。)

请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想一想,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样预定下次冷饮的数量呢?

五、精彩小结,展示自我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自主探究,作品展示

出示上节课师生共同整理的统计表(本班最爱吃的水果的统计表)

同桌讨论,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作品展示

根据统计图学生自己提问题,当小老师。

板书:(条形)统计图

标题

横轴条形统计图:直条长度数量的多少

纵轴

每格代表1每格代表2

统计数学教案

1、了解数据的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1、了解数据的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的统计知识。

1、初步了解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初步了解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投影片、小黑板。

一、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

1、出示: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学生自由选择。

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后制成统计图。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

三、: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条形统计数学教案

1、能结合具体情景对事物进行统计。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3、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前提是收集数据,能根据图里提供的信息作简单分析和推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生活中运用统计知识。

引导学生正确地收集数据、合理地确定条形统计图中一格所表示的数量。

电子白板、自制课件、学习单。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白板出示一副校运动会场景图。

师:看,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情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运动会上的小统计》。

二、用流量统计长跑参赛队员的数据

1、尝试单独统计数据

(1)(白板出示长跑图1)

(2)(白板出示跑道终点图)

师:他们正在进行比赛,即将到达终点,过了终点线后就不再出现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数仔细呀。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统计结果?为什么不能完全统计清楚?

师:对呀,以前我们统计的是静止不动的东西,但是像今天这样既是不同的参赛队,又是在流动的,光靠一人就很难统计了。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数据统计

(1)师:好,那我们先在组内商量一下,怎样合理分工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并填写好这张统计表。

各校长跑比赛人数统计表

参赛队;红队;蓝队;黄队;绿队;人数。

(2)师:准备好了吗?现在重新开始统计!

师:我们在统计之前,首先就要准确地搜集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合理地小组分工、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非常重要。

二、复习纵向条形统计图,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

1、复习纵向条形统计图

(1)白板出示长跑比赛人数统计表和空白统计图;

(2)独立完成学习单。

师:还剩蓝队和绿队的统计图就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个人学习单第一题。

2、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师: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也制作了一幅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看看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有标题、横轴、纵轴、项目名称、单位、数量,方向不同)

师:那么在横向条形统计图中怎样比较数量多少呢?(看横条的长短)

师小结: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条形统计图,他们组成部分都一样,都能形象、直观地来反映数量的多少,只不过横轴纵轴表示内容不同。

三、深入研究售货站两个食物统计图的区别

1、白板出示售货亭情境,学生提问。

师:其实在巡视过程中还有很多同学提出了这么一些问题:(白板出示3个问题)

()最受欢迎。

()销售最少。

()和()销售量一样多。

2、通过解决问题一,深入研究两幅不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师:哪一件商品最受欢迎呢?

3、小结:在两幅不同条形统计图中,看清每一格表示的单位数量非常重要。

四、学会根据数量的多少,确定数量轴每一小格应表示的量。

师:前几天,我们各小组进行了一次短绳比赛,请组长拿出你们的统计表。你能否根据这些数据来制作一张你们小组的条形统计图呢?试一试!

第小组短绳比赛成绩统计表

组员姓名;跳绳个数。

《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图特征:横坐标是统计的物品种类、纵坐标是统计的物品数量。

2、能根据前后统计图的对比,明白条形统计图一眼就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并能独立制作完成条形统计图。

3、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

1、每组桌面玩具:齿轮积木8个、雪花积木5个、子弹积木7个、圆圈3个、聪明棒6个。

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空白条形统计图。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小结:哦,像这种先把要统计的物品分一分类,再数一数,最后再把统计结果记录下来,就是统计。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统计。

(1)幼儿按要求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物品的数量。

师:在统计的时候呢,一桌5个小朋友,担会请小朋友自己去选择,统计一下你们桌上的东西并把统计结果记录在桌上的统计图上。在统计的时候可要细心一点,别统计错了。

(2)交流统计结果,巩固、复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师: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的统计结果。(老师把他的统计结果记录在大的统计表里)

小结:从这张图上你们能看出统计了哪些东西?他有多少吗?(一起看图说一说)

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记录方法,看,这里也有一张统计图,你能看懂这张图吗?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重点引导孩子从横纵坐标上看出物品的数量)

(2)比较前后两张统计图。

师:这张统计图和刚才我们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用条形来制作统计表呢?(通过观察条形的高矮可以一眼就看出哪种物品数量多,哪种数量少)小结:小朋友们的眼睛真厉害。那像这种有横坐标、纵坐标,用条形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统计图,我们就叫他条形统计图。在条形统计图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条形的高矮一眼就看出物品数量的多少。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纸,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师:你们会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吗?老师帮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张空白的条形统计图,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在这张条形统计图上该怎么记录呢?在记录统计物品的数量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记录呢?(要看纵坐标上的数字)

(2)幼儿根据原来统计图上的数据,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请小朋友拿出刚才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上的统计结果,把他们制作成一张条形统计图吧!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5、活动延伸。

欣赏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

结束:原来条形统计图有这么大的用处啊,可以不用数数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也正是因为这个优点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所以很多地方会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下课后,我们再去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条形统计图吧!

统计数学教案

p96、97、98。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2、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是难点。

图、表等。

一、创设情景。

1、让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二1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举手自由口答。

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

3、小黑板除数统计表、统计图。

(1)学生在树上独立完成。

(2)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

(3)师质疑: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

二、生活应用。

1、出示97页2题。

(1)同桌观察理解。

(2)独立在书上完成。

2、互相纠错,教师巡视辅导。

3、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

三、开放实践。

1、p97页3题4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统计。

(1、2、3组做3题,4、5、6组做4题)。

(2)展示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

四、全课。

《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年制作方法,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图中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难点: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 谈话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谁知道它有哪些优点?

2 今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 基本练习

1、 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

出示统计图,提问:

这张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情况?

指名回答,教师指点。

教师追问:你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吗?出示两个讨论题:

a你觉得哪种果汁饮料更好喝?

b你觉得这家超市的经理在下个月会多进哪一种果汁饮料?。

2、 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你觉得女生更喜欢什么玩具?

你觉得男生更喜欢什么玩具?

什么玩具男女生都比较喜欢?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三 综合提高

1、引入。

谈话:学好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我们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或事情有帮助吗?想自己试一下吗?

2、 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

(课前分小组调查本组同学喜欢的兴趣活动,各组汇报本组同学各项选择情况,其余组记录。)

各组分工整理数据,把数据填入统计表。

写作绘画电脑数奥唱歌

完成统计表后,展示学生作业,核对数据是否准确一致。

教师提问:统计表的数据应如何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呢?请先自己试试看。

2。 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

教师提问: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你会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吗?

教师组织评价。

教师出示问题,指导分析比较:

完成这个统计图后,你有什么感想?

你对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总结归纳后。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又有了哪方面的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谈感受,老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除了条形统计图,生活中还有许多种的统计图,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新的统计图。

统计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2及相关练习。

1.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件。

1.复习扇形统计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3.揭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类统计图特点的复习,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的回忆,为接下来统计图的选择做好准备。

1.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1)组数据。

课件出示。

(1)绿荫小学20xx-20xx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学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竖轴表示什么?怎样确定竖轴上的数据每一格表示多少?(课件演示绘制过程)。

条形统计数学教案

作为一线教师,管理班级物品不丢失是常规工作。到了大班后,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增强,我们经常会请他们帮忙来数数量较少的东西。虽然每次都是请一两个孩子,可总会有许多孩子积极地来帮忙。看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便想到通过统计班级物品,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便于比较多少,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

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直观的现实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他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的世界,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和感兴趣的事,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1、每组桌面玩具:穿线板12个,小机器人9个,套筒7套;

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白纸。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好几天没有清点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了,今天我请全班小朋友都来帮忙数一数,愿意吗?

幼儿:愿意。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平时老师请一两个孩子帮忙数玩具就已经让多数孩子羡慕不已了,所以,我的这个求助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强烈回应,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1)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玩具的数量。

师:不过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请小朋友认真听好哦:每组小朋友数一数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几个,然后把你数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2)交流统计结果,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请小朋友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记录结果:点点、照样子画下来、画对勾等。)

总结统计方法:先画出标记,再记录出数量。

(了解幼儿的前经验及当前的想法,是支持幼儿探究学习的基础。这个环节中让幼儿尝试记录玩具的数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正确判断幼儿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儿在原有经验和想法上发展和建构的新经验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表现就有很大差别,有的幼儿可以较为完整地记录出玩具的数量,如:画出一个套筒,在它的后面点了7个点或7个对勾,这是来自中班时一节统计图形数量的活动的经验。也有的孩子将数学的记录概念表现为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如:在一张纸上满满地画了12个穿线板、9个机器人、7个套筒。也有的幼儿没有完成记录任务。陈鹤琴先生的教育观认为:儿童也可成为传授者,即“儿童教儿童”。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这些孩子从同伴那里获取到了新的经验,为下一个环节打下了基础。)

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同伴的统计方法。

我们刚刚的记录中哪种玩具最多?哪种最少?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讨论总结:这种记录表和你刚做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录表?这种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

(在师幼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明确和支解,将其放大抛给幼儿,聚拢幼儿的探究视点,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引发幼儿进行新的探究。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由于孩子没有书写数字的经验和能力,对记录出的玩具数量还要再通过点数来比较数量,这时我的一个问题“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让孩子的探究欲望再次燃起,并将孩子的视点引入到条形统计图上。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引导幼儿自己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通过讨论两种记录表的不同,自己找出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说出自己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以促进幼儿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纸,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动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为幼儿提供统计的物品有:幼儿的男女人数和客人老师数,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以活动的形式学习数学,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学习,进一步感知、体验了条形统计,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获得简单的数学经验。真正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们从中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5.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朋友们很棒!回到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吗?统计好了明天带过来贴到展示墙上,大家互相看看,讲讲。

(幼儿园的延伸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延续,为孩子更好地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契机。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在幼儿的一日生活里到处充满数学。我们教师的数学教育目标便是,将幼儿在生活中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通过本节教育活动的进行,我得到以下反思:

1、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并且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幼儿生活问题的解决方式,让幼儿在尝试、交流、探索中快乐地学习,并从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的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统计方法的获得来自于孩子之间的交流,没有教师生硬的传授。幼儿在同伴的互动中学会了统计、记录的最基本方法。

3、本次活动中最成功的环节是认识、学习条形统计图。我的提问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让幼儿充分感知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优点和制作方法,让幼儿丝毫没有被动学习的感觉,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通过幼儿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使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在他们的大脑中建构起来,为下一步动手制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课后的延伸活动再次体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孩子们带回的统计表展示在墙上,成为孩子们活动之余的交流焦点。更有孩子提出问题:“我们家里的筷子很多,一张纸上画不下那么长的条条,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和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让幼儿更加深入地学习统计更多物品时条形统计图的运用。

统计数学教案

1.能简单分析并描述统计图所蕴含的信息。

2.学习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水果图片,统计表,展示板,视频仪,彩色即时贴。

1.创设情景。

(视频出示随意摆放的水果图片:草莓、梨、西瓜、菠萝等。)。

师:你能一眼就看出每种水果有几个吗?

幼:不能。

师:你们的操作盒里也有这些图片,请给它们排排队。

(幼儿在表格上排列水果,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排法展示在视频仪上,并组织幼儿讨论。)。

师: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水果的多和少?

幼:一个格子摆一个水果就能帮助我们比出多和少。

师: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幼:按从少到多排或从多到少排的方法比较好,一看就知道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2.介绍统计图。

师:你们在摆图片时有没有碰到困难?

幼:西瓜图片太大,一个格子放不下,看上去好像西瓜最多,其实草莓最多。

师:谁有好办法?

幼:可以用画圆圈来表示西瓜,有几个西瓜就在几个格子里画圆圈。

幼:可以用短线表示,比如有几个梨就在几个格子里画上短线。

幼:也可涂颜色来表示,一种水果有几个就涂几个格子。

(教师展示幼儿的方法。)。

师:这三张图片哪一张看起来最清楚?

幼:涂颜色的看起来最清楚。

师:为什么?

幼:用涂颜色的办法记录这四种水果的多少,纸上就会出现四种颜色的柱子。我们只要比较柱子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果的多少。

幼:在图上标上数字。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底下的'图片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水果。数字可以告诉我们哪种水果有几个,像这样的图叫统计图。

3.看图提问题。

师:请你说说从统计图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统计图告诉xx莓最多,西瓜最少。

幼:统计图还告诉我菠萝有6个,比草莓少2个。

1.创设情景。

师:明天我们要举行“水果冷餐会”,我想知道我们班小朋友喜欢吃什么水果,我们用刚才的统计方法来调查一下吧。

2.抽样调查。

师:如果一个个问小朋友比较费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先调查一半小朋友。现在,请第一排小朋友在4种水果中挑一种你最喜欢吃的水果(图片)贴在展示板上,每人只能贴一张,再请一个小朋友整理水果图片,一个小朋友用即时贴在表格内表示色柱,制作统计图。

3.分析应用。

互相探讨。

《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例2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实物投影仪

直尺、铅笔、水彩笔。

一、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两个停车场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昨天我们又学过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那么大家能否利用这两个旧知识完成例题2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师展示学生的统计图。

引出课题、板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根据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两个停车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轿车停放的数量较多。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其他停车场(甚至整个社会)中轿车的数量也是最多。

4、比较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

小结:刚才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横向复式统计图与纵向复式统计图只是形式上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如果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较为方便。

5、你觉得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6页做一做

(让学生发现绿化搞得好,树木就多,树木越多就能带来更多的降水,树木也就越茂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配套《数学作业本》的相应内容。

《统计》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掌握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简单分析统计图。

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第二步:确定直条和间隔的宽度;第三步: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直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五座名山给同学们搬来了。(展示课件第37页:五座名山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简单了解五座名山海拔高度,感受祖国山川的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条形统计图。

(1)(展示课件第8页)出示问题:你能很快说出哪座山最高吗?

(设计意图:为下面研究条形统计图做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初步分析图,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简单概括条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

2、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展示课件第9页:四幅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学习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出示课件第10页的问题:该怎么画条形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制图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全班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出示制图步骤。

(3)(展示课件第11页)出示例题,指名读出例题统计表中的数据。

教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画图。(教师课件演示制图步骤)。

(4)幻灯机展示学生学生画图,及时给予评价。对于不规范的图给予指导,画图难点集中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画图,亲身感受画图的难点,教师针对难点集中指导,让学生突破本课难点)。

3、引导学生简单分析统计图。

(1)(展示课件第12页)游戏:你来问我来答。

出示问题,让学生选择问题,指定其他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图的能力。此环节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有学习疲劳的感觉。)。

4、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三、巩固新知。

1、(出示课件第14页)让学生依据统计表中给出的数据画一幅条形统计图。

2、(出示课件第15页)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强化教学重点,突破画图难点)。

3、(展示课件第16页,出示问题: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告诉我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新知,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提高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小学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

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绘制等活动,经历了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通过统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感受统计在成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应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式来阐述观点的方法。

重点:认识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难点:经历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图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三幅图分别出示)。

2.提问:从统计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纵轴每格表示的单位量是多少?

3.小结:看来在绘制统计图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设计每格表示的单位量?

活动2【导入】看统计表,分析数据。

1.观察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第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统计表。

姓名。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李明。

141。

35。

王鹏。

138。

33。

张明。

139。

32。

高洁。

143。

40。

田凡。

142。

36。

2.用什么方式能更清楚直观地看出同学们身高和体重的情况?

活动3【讲授】出现矛盾,学习新知。

1、猜想:

观察这个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应该表示什么?

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厘米?(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5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50厘米)。

板书:每格表示。

2、验证:

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先在纵轴上标出每格表示的数量,再画出条形统计图。

3、分析。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分析。

(1)每格表示单位量为10、20……情况?

这种方法画图时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把每个格平均分太麻烦)。

我们用电脑帮忙,看看用这些方法画出的统计图,看到这样的统计图你们有什么想法?(课件出示按学生想法做好的统计图。分别是每格10、20、30、50厘米)。

因为同学们身高都比较接近,所以当我们选择每格表示单位量大时,条形的差距就不明显了。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单位量大差距不明显。

(2)每格表示单位量1、2、5……情况。

老师帮你们完成了这样的统计图。看到这样的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因为同学们的身高数量都比较大,所以选择每格表示的单位量小时,条形就会很长。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单位量小条形太长。

4、思考:

板书:137厘米1厘米。

(2)折叠的部分在统计图中怎样表示呢?

(折叠的部分从侧面看就是一条折线,所以条形统计图的第一个格就用折线来表示省略的长度。)。

我们把这个格叫做统计图的“起始格”。板书:起始格。

这个格表示多少厘米?为什么用折线表示?其他格表示多少厘米?板书:其他格。

(3)完善统计图。

5、对比:

今天我们使用的统计图和以前使用的有什么区别?

板书: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单位量不同。

要根据数量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统计图中每格表示的单位量。

活动4【练习】应用新知,尝试画统计图。

1、制作体重统计图。

其他格表示多少千克?(如果每格表示1千克,格数不够,所以上面每格表示2千克)(课件出示数据)。

学生应用白板画图工具补充完成体重统计图。

2、分析数据。

(1)观察身高和体重统计图,能观察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3、对比归纳。

活动5【测试】巩固应用。

1、学生边填空,边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这幅图起始格表示多少?其他格表示多少?

3、思考:观察统计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他们之中谁最有可能入选校游泳队?

(六)拓展总结。

1、出示其他内容的条形统计图。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中,经历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都能积极大胆地克服困难,学到跟多的本领。

小学六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学会简单解释统计的结果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处理办法,发展统计观念,激发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在提供的表格里准确地制作统计图。

设计理念:

通过教学,能锻炼学生的统计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统计可以为生活服务,从而更好地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2、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还学习过什么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1、观察比较,合理选择。

2、制作两幅统计图。

师:两种统计图各有优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2)、仔细观察横轴,其实教材已经给了我们暗示:图一横轴下的一月、二月、、、、、、对着的是一根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图二横轴下的北京、南京、、、、、、对着的是格子,可以画直条,所以画条形统计图。

(3)、阅读”你知道吗?“,了解有关”降水量“的常识。

(1)、师:现在你能把这两题用合适的统计图画出来吗?

(2)、交流:图一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指出:当连出的线很陡时,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很大。这张图里的八月和九月降水量就相差最多。当连的线不怎么陡时,就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不大,比如说一月和二月。从图二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老师适当补充)。

(3)、校对填写制图日期:有明确统计时间的,一般取后面的一个月;没有明确统计时间的,可以填现在的时间。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口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师:那就请同学们在书中画一画。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师:观察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

师:想一想,把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指出: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做一些预测。

学生思考完成,交流统计表中可获得的信息,讨论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学生完成并交流。

学生观察汇报。

四、全课总结。

要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要反映同类事物在相同时间内的数量大小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五、作业设计。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身边某一方面的情况做一次调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

《我换牙了统计》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目标: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认识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其编写特点一是教材的选取突出现实性,二是强电学生对统计全过程的体验。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长,呈现的是许多小朋友关心换牙的情境,通过对话提出了换了3颗牙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引发学生统计的欲望,为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涂统计图、填统计表、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全过程。教材还提供了一个小知识旨在引导学生注意口腔卫生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认识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相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是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教具、学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初步统计知识是在前面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非常重要。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做准备。

课时安排:2课时。

基本功训练重点:

课本p110页自主练习1、2题。

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内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教学目标在体验自己换牙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识相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的意识。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统计,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统计》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统计图,知道统计的对象,会看简单的统计图。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统计的对象,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

课前准备:

每组一个篮子,4双筷子,4个小碗,玻璃球若干;小印章30个;统计图2种;多媒体课件;纸花若干朵。

课前交流:

1.给小组的每个同学编号。

2.公布奖励办法,给表现好的小组贴小红花。

3.了解学生的生日,教师对每月过生日的人数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知道大家喜欢看比赛,有一场精彩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想不想去看看?

(教师边播放小猫钓鱼的课件进解说: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参加比赛的队员,他们要参加什么比赛呢?想知道他们比赛的成绩吗?请看一下比赛的记录单)。

(二)指导看图。

师:图上有一条横线,下面分别列出了参加比赛的三只猫的名字,上面的小格表示他们钓鱼的条数,一小格代表一条鱼,涂了几格就表示它钓了几条鱼。

(三)认识统计。

师:看这个图,你能告诉大家什么?

先小组四个人说说,再指名答。

生1:小黄钓了6条鱼,小白钓了5条鱼,小花钓了4条鱼。

生2:小黄钓得最多,小花钓得最少。

生3:小黄是钓鱼比赛的冠军。

生4:小黄比小白多1条,小白比小花多回条。

生5:小白比小黄少1条,小花比小黄少2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贴小红花鼓励。)。

师:如果再有一条小黑猫参加比赛,你猜他能钓几条?为什么?

生1:可能是7条,因为图是按6条、5条、4条的顺序排的,再来一只可能钓7条。

生2:可能是3条,因为图是按6条、5条、4条的顺序排的,再来,只可能钓3条。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的也很有道理。看这个图,我们不仅知道了每只小猫钓鱼比赛的成绩,而且知道了谁是冠军,知道了小黄比小白、小花多几条等类似的一些问题。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咱们同学之间的一场比赛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要举行的比赛,请全体同学参加,高兴吗?先听清比赛的规则。

(1)每个同学必须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再动手,听到“停”的口令必须住手。

(2)必须用筷子将玻璃球夹到每个人的小碗中,手碰到玻璃球就是犯规。

(3)时间1分钟,由电脑计时。

师:请组长给小组的每一个同学发一个小碗,再发一双筷子。

(学生活动。比赛结束时,要求学生将筷子放回篮子,给动作快的3个组贴小红花。)。

师:谁想把你的成绩告诉老师和同学?(指名3~5人,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师:大家都忍不住想说,老师也很想知道每个同学的成绩,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这样的一张纸,请组长记录,纸上有一条横线,下面是你们小组四个同学的号,谁夹了几个玻璃球,现在就请组长在谁的上面从下往上盖上几个小印章。(组长注意:盖章的时候要用力,一定要给大家记清楚。)。

(每组一张统计图。)。

(记完后将玻璃球倒入篮内,组长收起小碗。)。

(二)认识统计。

(展示一个组的统计图。)。

师:这是第6小组的记录,从这张图上,你知道了这个小组比赛的哪些情况?小组的四个同学可以先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再举手告诉老师和同学。

(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商量的情况。)。

生1:我知道了1号夹3个、2号夹6个、3号夹4个、4号夹7个。

生2:我知道了4号夹的最多,1号央的.最少。

生3:我知道了2号比1号多3个,1号比2号少3个。

生4:我知道了2号比3号多2个,4号比3号多3个。

生5:我知道了1号、2号、3号、4号共夹20个。

(学生边回答,边让被展示的组评价,贴小红花)。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这个组夹的最多的是4号同学,其他组还有没有比他更多的?是谁?咱们一块来看一看。

师:我们这次比赛的冠军是××同学,我们向他表示祝贺,并发给他一个小奖品。

(三)小结升华。

师:我们刚才记录了每个同学夹玻璃球的成绩,并且评出了冠军,咱们数玻璃球的个数并且记下来的过程就是统计(板书)。

师: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评出了的夹玻璃球比赛的冠军。了解了小猫钓鱼的一些情况,统计的作用真不小。

三、应用拓展。

(一)统计生日。

生:横线上面一个小格代表一个同学,每个月有几个同学过生日就涂几格。

师:说得真好,我们奖励给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一朵小红花。

(学生涂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挑几个同学的作品,一起来欣赏一下。

教师挑两个同学的作品展示。(第一个同学的作品)。

师:先自己评评好吗?

生:有点脏,不算太好。

师:挺谦虚的,谁还想给他评评。

生1:他涂得挺清楚,就是有些地方出头了。

生2:他涂得很准,和老师记录的一样。

师:第一次就涂得这样准,这样清楚,就不简单了。

(第二个同学的作品。)。

生:他涂得很好,不但涂得很准,而且干净整齐。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二)统计红花。

师:看黑板,你有什么发现?

生1:6组的小红花最多,得了5朵。

生2:1组、3组、5组的小红花一样多,都是两朵。

生3:2组得了1朵小红花,4组得了4朵小红花。

师:6组的小红花最多,说明6组的表现最棒,你觉得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

生1:他们发言最积极。

生2:他们反应最快,四个人的动作最快。

生3:他们最守纪律,听指挥。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以后就要向6组学习。

四、小结全课。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例1教案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用1格代表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既简单、美观,而且能够表现出数据的多少。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理解当数据较大时,每个格可以代表10,甚至更大的数。【学习重点】。

一、出示统计表,观察数据,提出问题。(评价目标1)。

(一)学校手工社团要进行作品展示了,请同学看一看这是四年级二班的作品统计情况:课件出示:

(二)思考:

1、根据表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下图:

能完成吗?你有什么发现?(还没有确定1格代表几个单位)。

2、思考1格代表几各单位呢?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通过讨论汇报发现1格代表1个单位,1格代表2个单位,都不行,数据大,画起来麻烦,而且图中的格不够。根据数据的特点1个格代表5个单位比较合适。

(三)、完成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2、学生展示画图结果,并回答问题。

3、修改统计表中的信息,10改成12.在1格代表5的统计图中,12该这样表示呢?通过讨论发现12接近2个半格。

二、体会1个代表10个单位甚至更大的单位(评价目标2)。

1、课件出示:

根据这个统计表里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个代表几个单位合适呢?

2、通过讨论发现1个代表10比较合适,这样不仅美观、简单,也能一眼看出数量的多少。

教师总结:在绘制统计图中1个可以代表2或者5,还可以代表10,当数据较大时,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该相应增大。

3、介绍生活中1个代表较大数的统计表。

三、知识运用。

2、p99做一做独立完成后订正。

教师指导:因为周末销售量增加,因此好的建议是,周末进行促销活动,增加销售量。

3、p101的第3题独立完成后订正。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目标检测】。

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表,按要求绘制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图特征。

2、学习通过统计图感知数量的多少。

3、喜欢合作,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记录纸、记号笔若干4盒蜡笔水果图片若干小熊仔一对。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喜欢吃水果吗?喜欢什么水果?

(出示小熊,与幼儿问答互动环节)。

二、幼儿操作。

1、交代任务,幼儿分组统计水果并记录,教师指导。

师:我们可以怎样统计水果的数量呢?

2、教师讲解合作统计要求。

老师儿有几张记录表,要小朋友们合作记录。4个小朋友一组,每组1位组长。

(幼儿按照学号顺序分组1—4。5—89—1213—16)。

我们4个人做一个记录肯定不容易,大家在统计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商量,谁来记、谁来数、谁最后来检查核对(2人核对)。

3、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果篮里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有多少。请你们再看看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原来我们不能很快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师:怎样让别人不用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前两天余老师也帮小熊家做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统计图形式:水果标识在下面,用涂格子的`方法,一种水果有几个就涂几个格子,按从下往上的顺序排。

教师提问:

1、这张图上记录了哪些水果?怎么看出来的?(引导水果标识——横坐标)。

2、每种水果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左边数据——纵坐标)。

3、哪个的数量最多?哪个最少?(引导“计数条”)。

6、你们也没数怎么就能知道呢?(介绍计数条最高数量最多,最矮数量最少)。

讨论总结:你们的眼睛真亮,像这张记录表上由横坐标、纵坐标、计数条组成的表格,我们叫它条形统计图,它能很快告诉我们统计的信息。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果篮里有几种水果,哪种最多,哪种最少。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数量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数量是最少的。

1、师:刚才啊小熊妈妈又去进来一批水果,请你们用条形统计图再来帮小熊家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2、交流分享。

先完成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小组负责人)讲述自己的统计。

“果篮里有几种水果?哪种最多?哪种最少?怎么看出来的?”

五、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1、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条形统计图,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

2、分享图片:分别观看幼儿身高、夏季气温、热门动画片、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六、结束活动。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尤其是条形统计图中横轴、纵轴表达的意义及制作条形统计图时直条对应数据是本节课着重要突破的知识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突破难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以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真讨论真探究了。

与以前类似教学相比,统计教学往往热闹有余,而思考不足,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提升。我认为这节课学生是有收获的。知识的难点真的是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的。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紧扣难点,围绕:

1、你知道纵轴上的这些数量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2、标数据的直条该如何确定高度呢?

3、为什么要在直条顶端标出相应的数据?

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再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发散他们的思维,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完成后用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请同学互相观察“他画的好看么,符合要求吗,完美吗?”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让他们指出同伴们的优缺点,我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碰撞。在大组交流中不断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纵轴上数量的设计,提供一组数据,请学生来设计纵轴数据,即一格表示多少数量,要参看原始数据,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准确定位直条的高度。沟通学生知识储备,运用平均分的知识准确把握数据,从而定位直条的高度。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

1、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学会简单解释统计的结果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处理办法,发展统计观念,激发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提供的表格里准确地制作统计图。

通过教学,能锻炼学生的统计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统计可以为生活服务,从而更好地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还学习过什么统计图?

1、观察比较,合理选择。

2、制作两幅统计图。

师:两种统计图各有优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2)、仔细观察横轴,其实教材已经给了我们暗示:图一横轴下的一月、二月、、、、、、对着的是一根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图二横轴下的北京、南京、、、、、、对着的是格子,可以画直条,所以画条形统计图。

(3)、阅读”你知道吗?“,了解有关”降水量“的常识。

(1)、师:现在你能把这两题用合适的统计图画出来吗?

(2)、交流:图一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指出:当连出的线很陡时,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很大。这张图里的八月和九月降水量就相差最多。当连的线不怎么陡时,就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不大,比如说一月和二月。从图二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老师适当补充)。

(3)、校对填写制图日期:有明确统计时间的,一般取后面的一个月;没有明确统计时间的,可以填现在的时间。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口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师:那就请同学们在书中画一画。

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师:观察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

师:想一想,把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指出: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做一些预测。

学生思考完成,交流统计表中可获得的信息,讨论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学生完成并交流。

学生观察汇报。

要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要反映同类事物在相同时间内的数量大小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身边某一方面的情况做一次调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

《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教材第38页例1,练习十第1题。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出示:某商店6月3日-10日销售四种矿泉水的统计表:

教师:我们怎样表示才能使四种矿泉水的销售情况一目了然?(画条形统计图)。

分析:从统计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1、(利用复习题)教师:条形统计还可以用这样画。

比较: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上一张数据标在纵轴上,矿泉水的品牌在横轴上,而下一张数据标在横轴上,矿泉水品牌标在纵轴上,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横向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把横向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师:我们在画纵轴和横轴时,都画上了一个箭号,表示纵轴和横轴都可向上和向右无限延长。

根据这张条形统计图,你想了解什么?把你想了解的内容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小结:大家在画条形统计图时,想采用纵向条形统计图还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可根据大家的需要自由选择。

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两个小题,然后教师讲评。

(2)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制作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能在统计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体会数据的作用。

3、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一)情境导入。

在体育课上同学们都玩过投球游戏(投影两张投球图片),根据你们的经验,投球时单手的投的远,还是双手投得远一些?怎样可以知道我们班的情况?(举手统计)很好刚才我们统计出了两个数据,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班同学单手投球远的同学更多一些。那么其它班是不是这种情况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去统计每个同学的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去统计一下每种远的人数)。

下表是六(1)班一组同学投球情况的统计表(出示)从这个表格中你能比较出结果吗?

有没有更直观更直观的方法?你认为该怎么画,同学们可以先想一想?

1、学生独自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教师巡视。

1、观察这张统计图和以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为什么要有图例?

2、说一说从这张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四)、练习:说说下面的'统计图缺少了什么?

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1、这幅图缺少什么?这样行吗?

2、从这幅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为什么会这样?

3、小结。

1、试一试。

1995――1999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很快,城乡居民平均每年旅游的消费迅速增长。下表是1995――1999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

2、从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小组合作制作一张全班同学身高统计图(书本65页)。

a、合作要求:小组长分工,先收集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再制成统计图;

b、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何特点,什么时候应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合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