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小学五年级范文(24篇)

时间:2023-12-13 22:34:50 作者:紫薇儿

优秀作文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起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的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公开课教案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4.9=2+3.48=0.5×14=2.7×3=20×3.6=。

0.4÷100=0.28×4=6.3÷0.9=7.5÷5=12.5×8=。

二、我会填。

1.用104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总和是___________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棱长是___________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3.6分米,它的棱长是___________厘米。

4.找一个长方体,分别量出它的长___________,宽___________,高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公开课教案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我认为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二是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和修订教材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力求突破重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作者对老班长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在教学方法上,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我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同学们,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到达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漫漫长征路,掩埋了多少烈士的铮铮铁骨;漫漫长征路,写尽了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今天,我们只有用去感受那份赤诚,那份永恒,金色的鱼钩那灿烂的光芒将让我们的灵魂接受最好的洗礼!

2、师生共同解决开放性的问题:“谈谈你眼中的老班长。”重在引导学生说明理由,从而加强对描写方法的理解。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自由质疑,讨论解疑。

这一环节注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同时也要反馈出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灵活驾驭课堂的功底。

3、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小结:这篇文章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段,塑造了老班长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的舍已为人和忠于革命的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

作业:超前预习《南沙卫士》这篇文章。

舍已为人忠于革命。

五:课后结语:

同学们,长征途中。这样默默奉献,舍已为人的英烈,又岂止老班长一个呢?茫茫草地皑皑白雪,铁索桥头,金沙江畔到处都写着催人泪下的故事,到处都在向英烈默默致敬!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英烈洒下的热血,用自已稚嫩的双肩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先烈含笑九泉。

小学五年级语文《梅花魂》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图;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15、梅花魂3、不能回国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照应。

教学反思:

精彩的公开课小学五年级作文精彩的公开课作文

星期二,别的学校的许多老师到我们学校来,起初我以为只是来参观,学习我们学校的一些优点。后来,我发现不对劲,哎呀!完了,是上公开课。

我没猜错,还真是来上公开课的。上午从第一节开始一直到上午第三节都是公开课。班主任不停的给我们施加压力,她说:“这些老师年纪都很大,他们都是教了十几年书的,今天是决定他们一辈子命运的,你们一定要好好配合他们……”我们只好认了,把腰板挺得比平时直,老师提出的问题懂或不懂都举手,然后摆出一副很正经的样子。我十分紧张,生怕老师叫到我,然后答不出来支支吾吾,班主任还坐在后面听着呢。

只有下午最后一节体育课不是公开课。以前我认为体育课是所有课里面我最讨厌的课,但今天我倒感觉体育课特别好玩。上公开课的老师,为了让我们能坚持认真上课,还带了一些糖果来,只要发言了就有糖吃,我想这应该是上公开课的唯一一点好处吧。

小学五年级语文《过零丁洋》公开课说课稿

《过零丁洋》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知人论世。

事先板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课前我们读过文天祥的有关材料,这些材料中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地方?请大家把自己的读后感受跟班上同学交流交流。

从小就仰慕英雄,崇尚忠义;文采出众,曾是皇帝钦点的状元;兵败一路逃亡,历经九死一生的惨境;因为他忠义,敌人很尊重他;写的信很感人,为了国家他历经艰辛,无怨无悔,视死如归,但是妻子女儿却顾不上了,内心悲痛也没有办法;文天祥认为义就是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誓不与贼共存。舍生取义。板书:历经艰辛,九死一生,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2、文天祥的一生,历经坎坷,充满艰辛。

20岁,皇帝钦点为状元,4天后父亲病逝,回家守孝三年。

24岁,回朝做官,满以为可以为国效力,但却遇到奸臣当政,只担任无足轻重的官职。

38岁,元军进攻南宋,他响应太后的勤王(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的时候,臣子发兵援救)号召,散尽家财招兵买马组织500义军,但在对敌作战中因为官员隔岸观火而几乎全军覆没,仅逃出4人。

40岁,太后执意投降。元军提出必须由丞相出城商议,当时的丞相害怕得连夜逃跑,文天祥即被任丞相出城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元军,被扣留。千难万险想方设法逃出,后继续组织;队对抗元军,取得初步胜利后遭遇元军精锐部队的围歼。

42岁,不幸被俘,同朝为官的投降者来劝,被俘的太后和皇帝来劝,投降元朝的亲弟弟来劝,元朝统治者还拿被俘妻子女儿的生命为条件来劝降,拿高官厚禄来劝降,文天祥拒不投降。

47岁,被杀害。

这首诗写于42岁。此时他已被俘,在敌人押解途经零丁洋的时候所作。

二、朗读诗歌。

1、这是一首七律。韵脚有星、萍、丁、青。

2、齐读诗歌。

三、品读诗歌。

(一)前三联。

1、请同学们从前三联中任选一联,说说从这一联中你读出了文天祥什么感情,从何处可见。

(2)首联:读出辛酸辛苦。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一经:一部儒家经典。起一经:从考中进士开始。干戈:泛指兵器。

寥落:自己孤军奋战的辛酸,也暗含对苟且偷安、贪生怕死者的愤激。

我参加科举考试,被钦点为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尤其是勤王以来,几乎凭一己之力与节节胜利的凶悍元军作抵抗,这种局面苦苦支撑已经有四年了。

回顾经历,辛酸。

(2)颔联:读出担忧凄苦。

国家支离破碎,危在旦夕。个人命运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赏析这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支离破碎,危在旦夕的命运和个人漂泊无依,坎坷浮沉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苦悲哀。

(3)颈联:读出惶恐孤苦。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军击败后曾从惶恐滩退往福建,联想到当时兵败后的忧虑惶恐的心情。而过零丁洋,自己已经被元军俘虏了。在满眼是元军的地方,自己作为一个俘虏,想反抗不行,逃走也不行,那种孤苦伶仃的悲凉感觉可想而知。

一语双关,巧用地名,既表现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也抒写兵败后内心忧虑孤苦的心情,自然贴切,巧妙新奇。

2、我们从这三联中体会到文天祥的.家国之恨,体会到他的艰危困苦,体会到他的哀痛凄苦,三联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感情。如果我们读了《指南集序》中的一段后会更理解他。男女生分读。

痛定思痛,痛如何哉!

3、带着这种哀痛凄苦的感情朗读这三联,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4、背诵这三联。

(二)尾联。

1、丹心:碧血丹心。为国家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而有的赤诚的心。爱国忠心。

汗青:史册。

2、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高昂有力的。

3、为什么要这么读?通过这样的语调你想读出什么?

读出文天祥宁死不屈、以死明志的决心;读出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正气。

凛然;读出文天祥与国家共存亡的一片忠心;读出文天祥身陷敌手对自身命运毫不犹豫的选择;读出一种慷慨悲壮;读出文天祥历经艰辛后仍然不改心志的坚定;读出文天祥崇高的人格魅力。

3、文天祥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当时有很多人投降了,包括太后、皇帝、同朝好友、亲生弟弟,有太多太多变节投降的人。他当时还受着种种折磨,在长期的囚禁生活中牙齿掉落,头发枯秃,最后坐得连臀部都溃烂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能在土牢中抗御土气、水气、疫疠的侵袭,使他在敌人的刑庭上,虽然斧钺加颈而仍然面不改色呢?我们从这句诗中找到了答案,也从他的遗诏中找到答案。齐读遗诏。读《指南集序》中的一句话。

对国家的一片丹心,与国家共存亡、誓不与贼共存的义,正义感,民族自尊感。

4、读尾联,女生读,读出文天祥与国家共存亡的一片赤胆忠心。

男生读,读出文天祥的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全班读,读出文天祥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人格魅力。

5、赏析: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民族气节。

6、前面种种的悲苦,种种的惶恐,种种哀痛,更反衬出这种舍生取义、以死明志人生选择的崇高和伟大,让人肃然起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听到谭嗣同大笑着说“我自横天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用自己的鲜血唤起国人革命的意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感受到钱学森始终眷恋祖国的赤诚之心。

8、位卑不敢忘忧国,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对祖国的热诚忠心,对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我们拥有古老文明的祖国才会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昂首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最近,我们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关注钓鱼岛事件,并表达自己的思考,也充分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爱国的好儿女。我们的民族从来不缺乏伟大的英雄人物,我们的民族也从来尊崇这些伟大的英雄人物。

9、齐读板书上的两句话。。

姚慧芬。

小学五年级语文《过零丁洋》公开课说课稿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译文二】。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译文三】。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

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译文四】。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协已熬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风中纷飞的柳絮,

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忠心映照史册。

【译文五】。

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

以薄弱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

大宋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

自己一生时起时落,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

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

而今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留下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译文六】。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25课翻译)。

我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我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开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4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设计理念、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读写一位小数,本节课让学生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本课教材首先呈现了丰富的日常生活素材,依据元、角、分之间及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知识验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同时,教材十分关注分数、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利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最后,教材的练习部分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把小数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丰富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推理等能力。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知识教学的模式,从只注重知识本身,转化到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合理。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法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意、认知、思维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准备等教具与学具。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四点:

(一)、活动化的教学形式。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活动的教学,我会尽可能地创设时空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与探索。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我会注重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三)、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教育不能禁锢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的生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交流,大胆创新。

(四)、情意化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会注意创设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将它们有机整合在教学中。

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点、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创设情境,激趣引思”“主动参与,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内化知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我设计了一个冲突情境来引入新课,羊村长带着懒羊羊同学在逛超市,由于羊村长没戴眼镜,想让懒羊羊帮它念出信封的标价,(课件出示信封的标价)而懒羊羊念不出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标价表示什么、该怎么念吗?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帮一帮懒羊羊吧!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一,直观感知。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另外两幅图中的小数表示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让学生重点体会到:0.05元表示的是5/100,0.05读作读作零点零五(在多媒体上演示出0.05的读法);0.48元是48分,48/100元还可以写成小数0.48元,读作零点四八,它们都是小数。

(二)、教学例2,抽象概念,揭示意义。

多媒体出示米尺,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厘米等于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请同学们思考:把4厘米、9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呢?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三)深化探索。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那么分母是1000的分数呢?

那7毫米、15毫米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大家试试吧。

小结:请大家观察这一行分数和对应的小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小结提问:谁来说说这样的分数与小数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回答: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课件出示)。

教师适时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做课后的“试一试”:你会用分数和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吗?

学生完成后,选其中—个小数请学生说出表示什么意义。并通过上下对比观察,再次强化: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来表示。

2.快速抢答。“练一练”中的1、2题和练习五的第4题。

(二)发展性练习。

1.个人自由在一定大小的方格纸上涂色,同桌互相考查,分别用小数表示出涂色和空白部分。

四、课堂总结,拓展参与。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要和你的小伙伴分享呢?

今天的课外作业是【小小测量家】查一查我国篮球巨星姚明的身高,和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并用分别小数表示出来。

小学五年级公开课《观察物体》教案及评析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4、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师:看看它是谁?(课件展示从储钱罐、电视机的上面、前面、侧面看到的不同形状的图片。)

生1、2……:储钱罐的上面、电视机的侧面……

师:对,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各不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版书课题: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课桌上准备好的小药箱,注意:人动箱不动,你看到了小药箱的那些面呢!

生:正面、侧面、上面……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形状角度一样吗?看到的形状一样吗?这些不同的形状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下面让我们再仔细观察小药箱吧!

师:一次观察一个面,并在每个面上用一个字注明。如:看到上面就标个“上”字。

生1、2、3……:汇报(上面、下面、左面……)

师:不错!刚才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老师也观察了小药箱的每个面,猜猜老师是从那个方向看到的?课件出示。完成p38填一填。(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师:(根据课件图片进行面的相对性教学):当你看到写有“小药箱”三个字的正面时会想到( )

生:(背面、后面、反面)

师:看到上面会想到( )

生:(底面、下面)

师:看到左面会想到( )

生:(右面)

师:在刚才的观察中你发现了些什么?

生:我发现每两个相邻面共一条边(一条棱)。有这样的棱8条,这样的相邻面8组……。

师:你能一次观察三个面吗?

生:边观察边说“能”

师: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观察方法,一次看到了三个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不能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填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的。在任一位置,一次最多只能看到( )个面。

师:小法官巧判断: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都能看到3个面。 ( )

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正方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球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

师:(小游戏)猜猜老师拿的可能是什么?(让学生看见老师手中拿的长方体的一个正方形面,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体,并说说理由)

生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转自数 学吧 )

生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

生1:假设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大长方体盒子,我在里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见6个面。

生2:有3个面看不全,被我自己遮着了。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空间与图形p38 “观察物体”单元的第一课时。通过观察长方体小药箱,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教者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就新课标新理念在课堂中的物化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思想:

本单元共三个例题,从观察单个立体图形(物体)到多个。体验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通过拚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者选择了只完成例1的学习。参考许多名师教学,他们都将例1、例2的教学安排在一课时内完成。这样的设计是把观察单个立体图(物)和多个立体图(物)同时呈现,看似很有科学性,但从教材的运用和学生所得的角度看,这样处理教材学生所得浅显、容易,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虽然人人都获得了必需的数学,但没有体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所以教者在如何运用教材例1来传承知识、启迪心智上颇费苦心。分两个层面设计开发教材,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来完成设计目标。一层次面(基础层面,人人都必需学会的知识):通过观察单个长方体盒子,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二层次面(学生潜能开发,挖掘教材发展个性学生。)观察长方体小药箱,通过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进一步促进学生观察发现一次看到的长方体的两个面之间、三个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与长方体的点、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学生观察所得:一次可以看见长方体的两个面后,引导学生通过看、数、摸进一步发现它们的位置关系是相邻的,每相邻的两个面共一条棱,所以十二条棱就有十二组这样的相邻面,而八个顶点就决定了有八组这样的三个相邻面。同时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以及他们的展示来教会一部分能接受的学生。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师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主动获得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构建的过程。本节课,教者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引导下发现、在交流中发展。“观察物体”看似简单,如果设计不好就会出现散、乱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者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循序渐进、顺学而导,为学生的观察学习活动定任务、明要求、指范围、导方法。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的知识点。设计了分层观察:(1)初看(“从不同角度自由观察小药箱。注意:人动箱不动。你看到了小药箱的'那些面呢!”让学生初步感知,看到多少说多少。)(2)按要求看,箱动人不动。首先让学生单独观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小药箱,一个面一个面的观察,并在每个面上用一个字注明。如:看到上面就标个“上”字。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然后通过学生的展示汇报,在交流中掌握“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并运用课件完成p38的“辨认从那个方向看到的”填空,夯实该知识点;同时借助课件引导学生想象进行面的相对性教学,再度开发运用了教材,弥补了教材设计的空白,为后面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推理奠定了必需的基础。再要求学生两个面两个面的看,三个面三个面的看,这一合作学习通过摆弄学具、相互补充、教师引导使学生获得关于客体的表象,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亲自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从而构建“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的知识点。(3)观察发现:通过一次看两个面、三个面,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次看到的长方体的两个面之间、三个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与长方体的点、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撞击学生思维想像,让数学思维活跃,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带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本节课学习的基本任务,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启迪他们的心智。接着,安排了“教科书p40 ①”、“小法官巧断案”两题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 “观察推理”、 “猜一猜的小游戏”两题的练习更深层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以及思维推理的能力。

新课堂倡导新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当这一理念走进课堂后,多数教师又忽视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要彰显学生个性。于是,放得太宽没了收揽,放得随意没了定位。在新方法物化到新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应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不管怎样的教学,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就会迷茫失去方向,掌握知识就凌乱少了方法。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看上去好像每个环节都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定中获知。细琢磨,教者的设计思想是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发现、获取必需的知识,掌握技能(体现主导)。而在每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又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主动探索来完成学习目标(体现主体)。这样的主导、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导结合。

新课程新理念在课堂上的物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老师们能坚持在学习中领悟,在实践中反思,在研究中积累,定会使现代数学课堂精彩纷呈、硕果累累。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开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说课稿

首先说教材,我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四个方面来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节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共三个例题,分别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两道题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小数,根据实际情况瓶子数和礼品盒数都必须是整数,因此要取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再机械的使用“四舍五入”法。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舍”还是“入”。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而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这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学习了新课标,学习了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根据本节课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活动中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明确了,我又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真正理解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以上是我的教材分析,下面我再来说一下教法:

新课标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选用了自主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归纳法。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在汇报交流时,让学生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适时选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积极引导孩子们探究,进行归纳总结,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法的正确选择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法的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节课我在学法上选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以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适时采用小组交流研讨的方式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思维冲撞过程,体验到探索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让孩子们乐学、会学、善学。

下面我再来说说教学过程:

1、创设生活情境,激趣导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小强买书这个贴近学生生活而且计算难度不大的问题引入。学生很轻松地做出了解答,“同学们你们可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小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的鼓励让孩子带着自信去迎接本节课的新知识。

2、探究新知。

出示例12第一小题时,我是这样说的“小强的妈妈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忙解决吗?”学生高兴地说“能”。出示课件: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千克。学生自由读题后,很快发现没有问题,我们根本没办法解决呀!刚才的兴奋变成了疑惑,怎么办呢?很自然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不难提出“小强的妈妈要准备几个瓶子?”这个问题,“问题有了,现在能解决了吗?”学生兴趣高涨“能!”“好,做做看!”我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后,出现了不同的答案,(2.5÷0.4=6.25个、2.5÷0.4≈6个、2.5÷0.4≈7个)。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讨论开始了。“得到6.25个的同学就说,2.5除以0.4直接得到6.25个,瓶子个数应该是整数,得6个的同学说我用了四舍五入法,不对,6个瓶子根本装不下2.5千克油,应该用7个瓶子等等。”在这个环节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好样的。让他们的`思维冲撞,最后讨论的结果是都同意7个瓶子了。然后我就总结学生们的新发现,要用7个瓶子,并顺势归纳出“进一法”。根据实际情况,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向整数部分进一,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进一法”。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真正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过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大胆的开放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兴致勃勃,也让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探索性得以开发。

然后我又说:“刚才你们提的问题是‘小强的妈妈要准备几个瓶子?’现在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帮忙解决?”学生们的兴趣再次高涨“能!”我的问题是这样提的“可以装满几个瓶子?”有了前面的交流讨论,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是6个”,于是我追问“得数是6.25,答案是装满6个瓶子,如果得数是6.5、6.8、6.9呢?”学生依然很清楚的回答“还是6个”。于是我顺势总结去尾法:根据实际情况,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去掉小数部分的尾数,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教材是在第二小题学习去尾法,而我是在第一小题的问题设计上,由“小强的妈妈要准备几个瓶子”,过渡到“可以装满几个瓶子”。在取近似值时很自然地由进一法过渡到了去尾法,这样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定要根据实际问题决定是“舍”还是“入”。这样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两个问题的对比中认识了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不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接着出示了例题的第二小题:(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根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3、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的设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设计了3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进一法和去尾法,并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学生非常聪明,算到了整数部分后,就开始思考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了,速度明显加快了。这时我不会忘记及时表扬学生,和孩子们一同分享收获新知的快乐。

第二个层次我安排了辨一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熟练地判断出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并感受到进一法和去尾法在活中广泛应用,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下面我再来说一下板书设计,我的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标题解决问题(2)的下面是“进一法”和“去尾法”六个字,六个字下面分别是例题的规范解答过程。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希望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附:

练习一:

练习二:

1、一件衬衫要钉8个钮扣,100个钮扣能钉多少件衬衫?

2、现在有煤32吨,如果东风牌汽车每次只能运5吨,这些煤要几次才能运完?

4、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5、五年级26位同学去公园游玩,每5人坐一条船,需要租几条船?

6、夏铭用彩纸折叠纸飞机,每5张纸折一架,34张纸可以折几架?

精彩的公开课小学五年级作文精彩的公开课作文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年陶老师给我们上的那堂公开课。我还记得那是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那时,我们班是全校闻名的一个班集体——纪律最差。其他老师们都认为我们这堂公开课肯定上不好。可是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憋足了一口气,坚信我们一定都能管住自己,好好听课,为自己、为老师、更为我们班集体争口气。

令人期盼的那一天终于到来时,班上的同学都兴奋不已,老师也精神焕发。随着动听的上课铃声,这堂公开课终于拉开了序幕。十几双明亮而成熟的眼睛在教室后面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只见我们一个个都抱臂而坐,认真听讲。老师也是满脸笑容,仿佛很满意我们的表现。

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非常顺利,我们也听得入迷,那些听课的老师们都惊呆了!

这堂课,给了全校师生很大的振动——纪律这么差的班级,公开课竟然上得这么好!

下课以后,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表现真是太棒了!我原本以为你们各方面表现不会太好,谁知道你们今天表现得都这么棒,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自豪!”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

我想告诉老师的是:虽然我们平时纪律不好,但我们却很活泼、很好学、热爱班集体,一到关键时刻,我们的心就都会想到一起去的。如果我们都用心学习,那么别的班级一定赶不上我们!!

这件事虽已过去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仍记忆忧新,我一定永远忘不了我的老师与同学们!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开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它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之上,认识小学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对学生来说,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把小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联系起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能较正确的进行十进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

4、通过探索小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数和十进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充分利用直观图形将抽象的意义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象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和练习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做以下习题,复习分数的意义及整数的数位的相关知识。相机教师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和分数,今天我们来认识数的大家庭中的又一名新成员——小数。(板书课题)这样设计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小数的意义,小数部分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又可分为五步:第一步:通过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小数?你知道这些小数表示什么意思?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小数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第二步:出示1.52、0.25、0.365、121.32这些小数让学生读同时教师板书:

1.52读作一点五二。

0.25读作零点二五。

0.365读作零点三六五。

121.32读作一百二十一点三二。

这时教师指出: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板书)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此时,让学生讨论:小数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点和不同点?全班交流后,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整数部分就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各个数字即可。

第三步:小数的写法。教师读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写完后集体订正,总结小数的写法。

第五步:引导学生认识数位顺序表。出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从这个数位顺序表,你可以读出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点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表示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小数点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表示几个0.1、0.01、0.001……。

(三)、说巩固练习。

(四)、说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板书出来,这样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和说课内容,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语文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新词。

2、理解"最后的辉煌"的真正含义,懂得文章通过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3、领会诺贝尔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热爱和平的崇高品格。

1、能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拓宽阅读、思维的空间。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及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诺贝尔的资料。(生平、事迹、兴趣、爱好)。

2、课件:凝重、庄严的背景音乐、诺贝尔名言、诺贝尔的补充材料、"诺贝尔知多少"知识竞赛题。

一、激情引入、交流资料,感知人物。

1、音乐起、出名言、指名读: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2、交流资料:课前已布置收集资料,请说说你了解的诺贝尔先生。

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这个名字在神圣的科学殿堂上,熠熠闪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金,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大奖。这节课,请让我们走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用心灵去感知他不朽的灵魂。

3、齐读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最后、辉煌”的含义)。

(名言的引入、课外资料的交流、教师的深情导入,充满激情的`开课,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厚实的情感基础。)。

二、直奔重点,合作交流,自主感悟。

汇报、交流。

过渡:让我们再次亲近这位科学巨人,感知他的内心世界,聆听他生命最后时刻奏出的音。

2、选择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4--10自然段)。

读,画出诺贝尔心理活动的语句;。

议,从中悟到了什么;。

品,如何才能读好;。

3、反馈交流、探究感悟。

幻灯片出示描写诺贝尔捐出巨款前后心理变化的重点语句:

焦虑:我在事业上所获得的巨大财富,死后既不能带走,又无人继承,在一息尚存的日子里,我必须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安排。

兴奋:医学是使人类幸福延绵、减少病痛的高尚事业,拨出一部分款项,支持医学研究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自责:但是只想到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未免心胸有些狭窄……。

激动: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理想,享受幸福是人类的权利。我的财产不仅要献给我的祖国,还要献给世界。

幸福轻松:我已经尽全力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作了最后的努力,我可以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死而无撼了。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感情朗读,在字里行间领悟伟人“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热爱和平、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样逐层深入地提示课文的中心思想,表示中法两国人民的一起心愿。

3、学习本文对话,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找一些有关中法友好往来的文章。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心愿”的意思是会什么?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2、课文写谁的心愿?

(写一家普通的法国人和中国工作人员的一起心愿。)。

3、是个什么样的心愿?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一起的心愿。)。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自学新词。

四、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写我与一位法国小姑娘的对话,说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国迷。

第二段:(18--20)写小姑娘的爸爸两次去中国,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使全家人都爱上了中国。

第三段:(21--29)讲作者与小姑娘一家人的谈话,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第四段:(30)写修一座友谊的长桥,是中法两国人民的一起心愿。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3、哪些词语表示法国小姑娘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纯洁和朴素的?

4、“闪耀着欢乐的光”说明书了什么?

5、从小姑娘的回答说明书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国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示了什么?

8、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课堂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2、誊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法国小姑娘怎么会知道我是中国人的?

2、她说她家里有好多中国人,这是真的吗?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小姑娘为什么对中国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2、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称为“中国物品展览馆”?这说明书了什么?

(指小姑娘的爸爸从中国带回了泥人,并陈设在家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爱。他的这种真挚感情感染了全家,连小姑娘也成了中国迷了。)。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绍了什么?他是怎么样介绍的?

(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对中国繁荣富强的期望以和对中国发展前途充溢信心。)。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么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

(乞求爸爸同意带她去北京。)。

3、“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说明了什么?

(说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纯洁)。

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她爸爸的心愿又是什么?中法两国人民的一起心愿又是什么?

(去北京当老师;希望孩子为法中人民作贡献;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5、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四、总结全文。

本文记叙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反映了发展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的一起心愿。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1)教师出示主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主部主题。

(2)教师出示第一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并随录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题。

(3)教师出示第二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4)完整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5)为乐曲划分段落。

3、欣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

(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这首歌曲的视频资料。

4、再次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p23例7、做一做。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使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7,口述图意,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32÷42246.4÷13。

2、p26第10题第(1)题。

四、作业:

p26第10题第(2)题、第11题。

五、总结: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商的近似数。

3.81÷7≈0.5432÷42≈0.76246.4÷13≈18.95。

0.5440.76118.953。

五年级美术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武术动作画出相应的简笔画。

2.在欣赏武术动作的基础上,创编出各种不同的武术简笔画。

活动准备:

磁带、男儿当自强。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武术操今天,我们把以前学过的武术动作编到我们的音乐里好吗?

要求幼儿听音乐节奏有力地做动作。

2.把动作画下来。

(1)上次我们学习了武术中的基本动作“马步冲拳”,谁愿意上来做一下,并把动作要领说出来。

(2)今天要给你们出个难题,谁愿意上来把这个动作画出来?要求只用简单的线条很快就画出来。

(3)幼儿自由绘画这个动作。

3.教师讲评幼儿的作品。

你们觉得谁画得既简单又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做的什么动作。

4.设计我喜欢的武术动作线条人。

教师:请你来设计,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动作的武术线条人?先想好动作,并把它做出来,然后去创编。

5.展览幼儿作品。

请幼儿向同伴介绍一下自己的创意。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听听同伴的想法,然后请幼儿看武术线条人做动作。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使同学学会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熟练地进行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能进行知识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新授课。

课件。

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

1,用分数的意义说明下列分数,以和每个分数的分母,分子和分数单位.[课件1]。

3/42/21/65/57/78/23。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课件2]。

2个1/3是()/()6个1/6是()/()。

8个1/8是()/()l4个1/2是()/()。

18个1/5是()分之()17个1/4是()/()。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1,教学p103.例5:把1化成分母分别是2,3,4,5,…的分数.

提问:a,说说图意是什么你有没有反对的意见。

板书:1=2/2=3/3=4/4=5/5=……。

b,其它整数能不能化成分母是任意非0自然数的假分数呢。

2,教学p103.例6:把2和5分别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1)同桌相互说说怎样把2和5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

(2)集体说说怎样把一个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数。

(3)小结: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0除外)的乘积作分子.

※把1,2,5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3,教学p104.例7:把2化成分母是5的假分数.

(1)提问:a,谁能说说假分数是怎样化成带分数的。

b,那么,由此和彼,怎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呢。

(2)板书:2=5×2+4/5=14/5。

(3)小结: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把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p104.做一做1,2。

三,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p105.1,3。

四,家作。

p105.2。

板书设计: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p103.例51=2/2=3/3=4/4=5/5=……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0除外)的乘积作分子.

p103.例6把2和5分别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把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小学三年级公开课教案

(1):知识与能力:通过品味、修改、模仿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三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巩固当堂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三种让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

一、导入:

1、同学们,云想衣裳花想容,孔雀靠一身亮丽的羽毛吸引人,牡丹靠雍容华贵的丽姿倾倒人,作文靠什么吸引人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共探讨美化语言的招数,让我们的语言靓丽起来。(出示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我们一起读一读。

(1)、学习美化亮化语言的技巧。

(2)、能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

3、怎样的语言才是靓丽的语言呢?

靓丽的语言就是运用具体可感的表现手法和描写方法来写人、写景、写物,写事,从而达到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效的语言。

二、方法归纳:

那么,怎么才能使我们的语言靓丽起来呢?(板书:靓语言)。

第一招:活用修辞靓语言。

1、请对照阅读两段文字,语言方面有什感觉?

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修改比较,找出修辞。

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的情形,语言生动、活泼)。

2、高手支招。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招:活用修辞靓语言。

师:我们的文学大师朱自清很懂得运用修辞的方法扮靓语言。在《春》那篇文章中他引用大量的修辞使文章的语言变得很生动。

3、改写个句子。

要求使用比喻的辞格,把孩子的“又脏又瘦”与“又白又胖”具体地状描出来: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4、实战演练。

同学们喜欢油菜花吗?请大家以"油菜花"为内容写句子,用上两种修辞写几句话。(50字左右)。

5、小结。

修辞用与不用,确实有着天壤之别!多用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千万不能抓来就用,强按,硬套。修辞一定得用得自然、贴切,精妙,方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否则只会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板书:活用修辞)。

第二招:推敲字词靓语言。

(设计问题引入第二版块):再问,除了修辞,你还能想到别的办法让你的语言靓起来么?

1、启发:有这样一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有没有启发?(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词,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突出春天来临,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2、高手支招:推敲字词靓语言。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招:推敲字词靓语言。

3、我们来看这几个句子,品评:加点的词语能否用括号的词语代替,为什么?

例1、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的绚烂与美丽,也饱含了诗人的满怀喜悦之情。)。

(2)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拿)。

公司为防揩油,没缝口袋,拿出不容易;钱来之不易,我也放得比较严实,非掏不可。如果把“掏”换成“拿”或“摸”,那意味就相去甚远了。

4、师:中国的文字真得很奇妙,我们每个字,每个词语都有它独特的意义。不信,你看!在横线上,添上一个词语,让这个句子恰当的表现括号中的要求。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我坐在那里,手不停的在琴键上弹着(心静如水)。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我坐在那里,手不停的在琴键上飞舞。(技术熟练,心情愉快)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我坐在那里,手不停的砸向琴键。(愤怒)。

明确:三个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明我在弹琴,但表达的心情,文字的魂却炯然不同。三个词语犹如给石头施了魔法,使整段文字都活了起来,赋予了它生命。真是点石成金呀。

5、接下来我们也来推敲一下这里的词语。

实战演练:精心补充词语,注意使用修饰的词语与动词。

描写起晚快要迟到的情景。

天哪!要迟到了。我被子,从床上来,慌慌张张地衣服,鞋子,几步卫生。

间,急急忙忙牙刷,牙膏,在嘴里戳了几下,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两把,钻出屋子。

6、小结:同学们,我们发现,通过精选词语,锤炼语言,的确可以让语言更形象鲜明,情感表达更加充分。(板书:推敲字词)。

(直接进入第三版块):

第三招:名言佳句靓语言。

1、再来看这两个句子,读一读,你更喜欢哪句?为什么?

品评:原文和改文,你更喜欢哪一句?

原文:春天是什么?春天是和煦的风和连绵的雨。

改文:春天是什么?春天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我们发现,改文引用了志南和尚的诗句,和原句相比,改文别具韵味,雅致而富有诗意。

2、高手支招:名言佳句靓语言。

3、举例。

4、实战练习:

接下来让我们调出我们脑海里的诗词储备,修改句子,来一点诗意,

原文: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母亲对儿子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异乡漂泊便溢满乡情的牵挂;好友别离便产生了友谊的牵挂。

“”是溢满乡情的牵挂;“”是徜徉友谊的牵挂。

5、小结:诗词警句,其实我们也已经积累了许多,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能合适地引用,就一定能让我们原本平淡的句子靓起来。(板书:名言佳句)。

第四招:幽默风趣靓语言。

我们再来看看这段文字。

1、出示一段语言机智幽默的文字。(片断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否喜欢这段文字,并说清理由。

2、高手支招:幽默风趣靓语言。

师:怎样才能使语言风趣起来呢,我们来看看这些片段:

4、师总结:幽默是一种智慧,鲁迅先生和毛主席都是幽默大师,幽默使他们更具有人格魅力。让我们的作文中多一点幽默的作料吧,也许就在阅卷老师的会心一笑中一个高分就诞生了。(板书:幽默风趣)。

回顾本堂课,我们探讨了哪些让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幻灯小结使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

1、活用修辞靓语言2、推敲字词靓语言。

3、名言佳句靓语言4、幽默风趣靓语言。

四、学以致用:

根据所学的语言技巧,修改小作文《幸福二三事》,可以增加开头,可以补充结尾,也可以对一些句子进行修改,力争表现出自己的语言特色。

饱读诗书多积累,走向生活勤观察。留心处处皆学问,行文千遍笔生花。

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内容分析: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产生新的计算要求。例题首先让学生探索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试一式”让学生继续解决例题创设的情境中的其他一些加、减计算问题,并突出计算结果的化简。最后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3题主要用来巩固所学习的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且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已掌握小数的意义,另外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角分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垫定了扎实有效的知识基础,并为互助学习提供了可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思,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策略:

1、教师只是学习任务的提出者,学习活动的辅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平台。

2、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不同的内容呈现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本方案所要体现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通过及时评价和总体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相应的学习平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开路”

在班级博客上,开辟栏目“预习导航”,下设自学提纲:

1、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2、说一说4.75这个小数的意义,并说一说这个小数的组成。

3、这是我们三年级学的小数计算题,你会列竖式计算吗?相信你一定行!

5.2+3.4=5.2-3.4=。

4、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有疑问吗?把你的疑问发表在“质疑问难”日志里。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刚认识小数的意义,这些都为学生预习、自学提供了认知的基础,相信学生也有这个预习的能力。教师事先通过班级博客及学生的回帖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预案,并适时对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夯实旧知、了解新知,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而进入课中学习。)。

二、课中:“研习筑路”

(一)找准起点,导入新知。

教师打开班级博客,点击学生提出的疑问。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愿在结束这节课时,问题的主人都能收到满意的答案。

(二)展开活动,研创新知。

1、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击相对应的问题。)。

4、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揭题: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问题从学生中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根据主题图提问,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就为学生对于接下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因素。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

5、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4.75+3.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组员的计算方法及为什么这样算得理由,教师巡视,看是否有竖式错误的,及时将错例收集,等会儿全班一起“诊断病因”。

(3)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列的竖式,并说一说他们组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及阐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解题方案。(可以从小数的意义方面加以解释为什么数位对齐;或者还可以是用元角分的知识加以解释数位对齐)。

(4)如果其他学习小组还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做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及在班级博客中与大家的交流,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讲,他们是迫不及待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的,教师就适应这些学生的需求,给他们一个平台一吐为快。而且学生的讲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儿童化,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5)教师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

(6)师:你们说了这么多,请允许我对你们提几个问题,能接受挑战吗?

a,这样列竖式可以吗?说说你的高见(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到的错例,可能是数位不对齐的,而是末尾对齐的;也可能是结果中没有点小数点的;还或者是竖式中没有写加号的等等)。

b、和是8.15,百分位上的5是怎么得来的?(不是把4.75百分位上的5落下来的,而是4.75百分位上的5与3.4百分位上的0相加得来的。)。

追问:3.4百分位上添0的依据。(依据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b、你认为小数加法应该怎么计算,能用简洁的话语总结一下吗?

c:你是计算方面的专家,你来给大家说一说,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再次强调:1、数位对齐,2、从低位加起。

温馨提醒:别忘了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7)教师规范的书写整个计算过程,边述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即使学生的讲解都已经很到位了,但是教师的示范还是不能缺少的,规范的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

6、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还有困难可寻求组内成员的帮助。

(2)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他们组解决方案,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意见。

(3)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教师边说边板书规范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再次形成正确的认识。

7、探讨“试一试”

(1)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独立计算。

(2)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3)指出:计算结果要化简,并说说化简后的结果和化简的依据。

(设计意图:在4.75+3.4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学生对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基于这点考虑,后面3个练习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加以生生间的合作学习。)。

8、总结和归纳。

先小组交流,再整体交流。

(设计意图:不求算法一步到位,适当展开算法逐步完善的过程,加强与整数加、减法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设计练习,运用知识。

把练习题设计成“砸金蛋”的游戏活动,每个金蛋藏着不同层次的练习。

层次一:教材第48练一练第1题。

(练习目的:(1)整数与小数相加,特别注意数位对齐(2)注意连续进位;(3)明确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层次二:(1)精灵诊所(即错例分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题或者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错例。

练习要求:学生具体说明每一个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

(2)温馨提醒(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点)。

(设计意图:学生好多都在玩奥比岛或摩尔庄园,精灵就是他们的宠物,它们很熟悉,很亲切,这样为枯燥的计算添加活跃因子)。

层次三:口算,即练习八第1题。

练习要求:当学生基本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要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算式。同时请口算既对又快的学生介绍口算的经验。

层次四:解决实际问题,即练习八弟3题。

练习要求:(1)请学生读图,了解图上信息(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题策略,优化方法。

343564。

□802□52□26。

1102482304。

练习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寻求学习小组内成员的帮助,然后交流解题策略和方法。

(设计意图: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如果练习没有新的呈现方式,学生是难以有积极性的。基于这点考虑,我把所有的练习按练习的层次以砸金蛋的方式呈现。学生说要砸几号金蛋,教师有意识的按练习难易层次砸蛋,展开练习活动,给课堂掀起又一次教学活动的高潮)。

(四)解答疑问。

打开博客页面,出示学生预习疑问,可以解答的逐一解答,还不能解答的课后上班级博客继续交流、探讨。

三、课后:“实习养路”

师:别忘了这两位孤独的使者:3.4+2.653.4-2.65。

师:你会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把你的计算方法上传至班级博客,并简单写上你的解题感受,说说与课堂中的练习题的异同点。我对你们十分有信心,期待在博客中的相会与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课后对所学知识加以延伸性的实习活动,增智培能,开阔视野。又涉及学生体悟生活、复习旧知、自学新知等下一节新课前的活动,开始新一轮递进式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列竖式)3.4-2.65。

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1、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

1、导入。

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歌曲《街头少年》。

(1)出自完整听赏。

(2)欣赏并学唱主题a。

(3)欣赏并学唱主题b。

(4)完整欣赏歌曲。

3、简介作曲家比才。

4、复习比才创作的其他乐曲。

(1)复习、欣赏《间奏曲》。

(2)复习欣赏《小步舞曲》。

5、再次完整欣赏《街头少年》。

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过程: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3、观察(石块土豆)的形状,与长方体或正方体比较引出不规则物体(并板书)。

故事中的皇冠也是不规则物体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1.拿出桌子下面的测量工具,根据给出的测量工具,各小组想好测量方案,该做哪些工作(分工)。分工协作:

方案一,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高度的差就是石块的体积。(注意点:水的量应适中,不要太少也不能太多,刚好能让石块浸没而升高的水又不至于溢出就可以了。)

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预设一:小物体---直接有量杯测出体积。

预设二:把石块先放入容器,往容器里加入水,直到水高过石块,测量水的高度,把石块捞出,再次测量水的高度,把容器的底面积乘两次的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预设三:当装的水过高时,我们可以把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加水溢出的水的体积也能求出石块的体积。

预设四:有称重的办法求石块的体积,把我们量出的石块称一称,看重多少,再根据这对数据求出任意大小石块的体积。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

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1、使同学对自身在这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反思。

2、把这阶段所学的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和分数除法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并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初步的体系。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整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内在联系,巩固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深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

2、反思数学学习情况,小结学习方法。

一、活动一:

1、谈话引入:

(1)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开学到现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能系统的整理一下吗?都有什么好方法?

(3)下面你就自身整理一下“分数乘法”的知识。并在小组中交流。

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2、认为自身的方法好的同学请上来向大家展示。

分数乘法。

举例。

意义。

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

x7。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整数乘分数。

9x。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整数和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

xx。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意: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二、活动二:

1、对于“分数除法”和“长方体”这两局部的复习整理,又有什么好方法?

2、谁愿意来向同学们推介一下?

3、展示同学整理的方法。

三、回顾与交流:

4、这三局部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局部的'知识?为什么?

5、你觉得最困扰自身的又是哪一局部?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6、反思自身这段时间的学习,在学习方法的积累方面你有什么进步?

四、针对你的整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

同学相互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文案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万籁俱寂”“烤炙”“莫名其妙”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默读课文,有一定速度。

3.在阅读中领悟“生命是最美好”的情感。能够通过学习此文进而学会感悟和体会生活。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领悟“生命是最美好”的情感。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要求:

1.课前读熟课文,注意“万籁俱寂”、“炙烤”等词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万籁俱寂”、“炙烤”、“抚弄”、“莫名其妙”等词的意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音乐和画面把孩子们引入了一个自主感悟的境界。同学们看到了一位母亲和一个孩子在享受幸福和温馨的时刻。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格拉迪?贝尔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然后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注意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三、自读自悟,交流体会。

1.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勾画有关语句。

2.集体交流。

学生们很容易找出:“孩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生命是最美好的时刻。”

3.针对“生命是最美好的时刻”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展开讨论,并再次阅读课文。

4.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体会3——5自然段。

(1)在一片宁静的气氛中,“母亲一只手拉着我挨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

此时作者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理解。

(结合文字指导学生看图理解,深刻感受那种温馨的场景,动人的画面。)。

(2)在这种宁静的气氛中,却依然蕴含着一种生机,从文中“奔跳”“欢笑”“悄悄生长”可以看出小动物们的活跃,而那些桃树、梨树、野李子树等也都显示了生命的成长。(出示小动物们的活跃,和那些桃树、梨树、野李子树的生长的动态画面来感受生命的律动。)。

(3)第五段。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你看见的将是一个个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

“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它在活动,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可出示这些植物花谢结果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经过大自然的抚爱,不断的成长壮大,这是自然的奇迹,是自然孕育了世间这么多可爱的生命!)。

(4)第六段。

“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一只小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当自己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

(这一幅幅画面讲述着一个共同的结果: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就在我们身边。

小结:当你发现生命力在涌动时,你就已经找到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四、延伸主题,积累实践。

师:在你的记忆里有没有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值得回味?

预设:

师:其实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就在我们身边,你感受到了吗?它又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呢?请把你此时的感受写下来。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1、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

教学重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重点段,认识诸葛亮神机妙算。

教学关键: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提问题,凭借课文(文字、插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时第一教时时间课业内容2、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借助课题把握课文的重点。

课前准备小黑板录音投影。

环节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

(一)创设悬念,激发兴趣。

1、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生一起梳理问题)。

3、初读课文,认真思考上述问题。

4、反馈。带着问题读课文,激发兴趣,提高读书的效率。通过知道什么,还想象知道什么,把学生带进课文内容中。

(二)抓“借箭”读文,领悟大意。

1、字词反馈: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在生字旁书写一遍)、初步理解字义。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作者安排的材料补充完整。

(1)。

(2)诸葛亮置备了草船,趁着大雾向曹操“借箭”。

(3)出示小黑板。

出示投影。

落实基础知识。

理清文章思路。

(三)课后小结。

教时第二教时时间课业内容2、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突破重点,明确文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的`主要原因。

课前准备录音投影。

环节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

(一)导读第2段,突破重点段。

1、回忆课文内容及思路。

2、默读课文第3段,说说最感兴趣的内容。

这是在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重点内容。

(二)导读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2、划出对话进行研读:理解语言的内涵,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就要交战”(与造箭期限有关)。

“用什么兵器最好”(引入圈套)。

“这是公事”(要挟对方)。

“军营里......”(借军令进逼,暗示要立军令状)主动探究。

体会语言的内涵,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指导朗读。

1、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自由读,想想该用什么语气?

2、指名读,同学评议。

3、分角色朗读对话。朗读。

欣赏。

评价。

促进。

在读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亲和力。

(四)课后小结。

教时第三教时时间课业内容2、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听写词语。

2、品评朗读,总结全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录音。

环节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

(一)巩固字词。

1、听写词语:

奉命撤退崎岖山涧居高临下斩钉截铁。

昂首挺胸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反馈:

小黑板出示词语,同桌互批,全班小结。报词语、词语意思、同(近)义词、反义词……。

通过这个环节来巩固字词。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对比着读读首尾两段,有什么发现。

2、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挺有才干——神机妙算。

心里很妒忌——我真不如他对比法。

提示学生进一步理解“神机妙算”

(三)品评。

总结。

1、采用多种方法朗读课文,深刻地来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总结:《草船借箭》中的“借”能用“骗”来取代吗?为什么?

3、你还可以用别的顺序安排课文的内容吗?与课文的安排比,哪一种更合适。

自由读、分组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如何更好地安排材料。

课堂。

板书草船借箭。

邀请鲁肃同去取箭。

船近曹营擂鼓呐喊。

曹操惊疑万箭齐发。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课后。

小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