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二年级音乐郊游教案(案例16篇)

时间:2023-10-27 10:34:08 作者:笔尘 优秀二年级音乐郊游教案(案例16篇)

教案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每一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特点,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教案,供大家参考。

大班音乐《郊游》教案

感受音乐欢快的特点,理解音乐的.主题。

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经验准备:了解日月潭风景区相关知识。

一、引入。

以去郊游引入,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特点。

2、教师结合动作,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主题。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4、分段欣赏音乐。

(2)引导幼儿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郊游时绕着树林走、擦汗、快到景点很高兴、摆造型拍照留念等。

三、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尝试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2、引导幼儿从空间层次上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最后的造型。

3、用自己设计的造型再次听音乐完整表演。

四、拍照结束。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郊游》教案及反思

通过跳脚印地毯活动,发展幼儿弹跳力,动作的协调性。

巩固垃圾分类的指示,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脚印地毯若干块,三个不同颜色并贴有标记的垃圾桶各两套。准备无机垃圾(易拉罐),有机垃圾(果皮、花生壳等),有害垃圾(废电池,一次性快餐盒等)。

幼儿已有初步的.垃圾分类意识及分类方法。

幼儿扮小袋鼠,跟着教师袋鼠妈妈做可乐罐操(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

1.幼儿一个跟着一个练习跳脚印地毯。要求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跳着脚印地毯上的脚注练习。

2.游戏:小袋鼠捡垃圾。玩法:幼儿把发现的垃圾放入自己胸前的袋子里。

3.游戏:小袋鼠送垃圾。要求:知道三种不同。

4.颜色不同。

5.标。

6.记的分类垃圾箱。

了解三类垃圾的分类方法:跳着脚印路,将胸前袋子内的垃圾送到垃圾筒里。

(1)教师示范跳着脚注路送垃圾。(双脚跳-单脚跳分类放)。

(2)请两只小袋鼠练习跳脚印送垃圾。(教师提醒要跳在脚注上)。

(3)全体幼儿游戏。

7.比赛:幼儿分成两对。进行比赛,

8.要求动作敏捷,

9.行动快,

10.垃圾分类准确性。

11.结束部分:(公圆管理员出场)说:小袋鼠们真能干,

12.把我们公圆地上捡起来,

13.还把它们分类垃圾筒内,

14.谢谢你们环保小袋鼠,

15.为了表示感谢,

16.我们要送你们每人一张废旧物品小制作展览的入场券。

中班音乐《郊游》教案

3、初步学唱歌曲,知道aba的结构类型,并学习用“跳跃地”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一、活动导入。

1.复习歌曲《小红花》。

指导语:(教师弹凑歌曲前凑)这是什么歌曲?在最后一句我们应怎么唱?(前面跳跃,后面连贯)。

用跳跃、连贯的声音唱《小红花》。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郊游时的美好前景。

提问:你们郊游过吗?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

3.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讲述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里小朋友郊游时快乐吗?他们是怎么郊游的?看见了什么?

4.幼儿学唱歌曲。

二、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启发幼儿发现aba的结构。

提问:你们发现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进一步理解熟悉歌词。

提问: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样?阳光怎样?青山、绿水怎么样?

四、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发现并运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五、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到“地方郊游”,带领幼儿完整学唱1~2一遍。

六、鼓励幼儿听音乐结伴边表演边歌唱。

大班音乐《郊游》教案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在音乐欣赏方面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聆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要给幼儿留有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音乐有内容,但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音乐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实践者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引导幼儿去主动的聆听和欣赏。对于某一音乐作品如何理解,对于一首歌如何表现,我们都应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有更多的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郊游》教案及反思

1.对描写动物的乐曲感兴趣,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想象中的乐曲意境及动物神态。

2.能区分歌曲《郊游》中相同的不同的部分,并能用歌唱、律动及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3.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郊游》,演唱时声音自然,情绪饱满。

4.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应与他们和睦相处。

引导学生集中精神聆听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歌曲中相同和不相同的部分,并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图。师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你最喜欢干什么?(放风筝、游玩)。

2.学生欣赏歌曲《郊游》。

3.学生起来说说他们在唱些什么?学生说说歌词。

师总结:他们在邀请我们一起去郊外游玩。让我们也赶紧出发吧!

4.跟着音乐拍手打节拍。(跟着老师做)师提问:我们来到了郊外,郊外的景色怎样?

学生自由说,老师提示,我们用歌曲的.歌词来回答老师。

学生回答: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5.指导学生朗读节奏。

师:老师想让你们按书中乐曲的节奏来回答老师。

教师出示节奏,先用跑、走、拖来朗读节奏,再让学生加入歌词朗读节奏。

请学生示范,集体示范。

让我们加上我们的小手,边拍边来读一读。学生集体朗读,请学生朗读。

6.春天真美,郊外真美,让人忍不住想唱起来。

(1)教师范唱歌曲,唱到最后两句可以让学生一起唱。

(2)跟着老师演唱歌曲。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3)完整演唱歌曲。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回答:

1.可以通过歌声来回答。(教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让学生选择)。

2.用表情来传达。

3.可以边拍手边唱。

教师组织用各种不同地方法来演唱。

7.让学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

8.请个别学生演唱。

9.跟着伴奏,为乐曲加上打击乐器,加上动作演唱。

教师:老师感受到了小朋友们快乐,郊游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忍不住想跳起来,谁来表演为歌曲伴舞,下面小朋友为他们伴唱,伴奏。(打击乐器演奏、学生加入动作表演。)。

二、学习欣赏曲目《快乐的小熊猫》。

师导入:我们欢乐的歌声、欢快的舞蹈,引来了一只小熊猫,看它在干什么?

1.播放视频。

2.教师讲解。

这是一首管弦乐曲,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散板、主题、主题变奏)。

3.再次欣赏乐曲,学生欣赏老师讲解。

4.教师总结。

这首管弦乐乐曲是动画片《熊猫百货商店》的一个配乐片段,乐曲中运用各种不同的乐器去刻画动物的性格,以生动的音乐语言塑造了活泼可爱的小熊猫和叽叽喳喳的小鸟等的音乐形象。让我们再次欣赏《快乐的小熊猫》。播放视频。

三、课堂总结。

音乐无处不在,在山林间,在小溪边,在马路上、有了音乐电影、电视才更精彩,我们小朋友们的动画片才更形象,如果我们平常多留心,你就会发现音乐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真的是很美妙、很神奇。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郊游》教案及反思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xxx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通过演唱《郊游》使幼儿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xxxx。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xxxx。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小结。

音乐去郊游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认知,掌握音符一家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不同时值,并能念出音符的节奏名称。

2.模仿音符一家人有节奏的脚步,进一步巩固对音符时值的认识。

活动准备:

1.音符卡片一套: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2.音乐cd《音符一家人》。

3.人手一个铃鼓。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依次出示音符卡片,请幼儿辨认。

2.听音乐cd《音符一家人》做动作。

(二)新授《音符一家人去郊游》。

1.音符一家人去郊游了,你们猜猜,他们中间谁的脚步最慢?为什么?

2.谁来学学爷爷走路?(个别幼儿学走路)。

3.爷爷走路呀可真慢,走一步要用几拍呢?(教师边走边数拍子)。

4.爷爷走路还会发出声音呢!听tu234。(出示图谱,幼儿跟教师做肢体动作)。

5.谁的脚步最快呢?(幼儿联想)师:因为音符宝宝的个子最小,腿也最短,所以他要加快他的脚步才能赶上其他人噢!

6.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宝宝走路的脚步声。(教师演示一遍)。

7.(出示图谱)幼儿集体练习音符宝宝的节奏titititititititi。师:爸爸工作一直很忙,从没有时间逛公园,所以今天他是在公园里边走边看。(教师演示)。

8.请几个爸爸和孩子一起上来走走。

9.(出示图谱)幼儿集体学习音符爸爸的节奏tu2tu2。师:妈妈穿着高跟鞋也走来了,(教师演示)。

10.女孩子一起来学学妈妈走路。

11.(出示图谱)幼儿集体学习音符妈妈的节奏tatatata。

师:(出示课件)原来音符一家走路的方式好发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真好听,老师就把它编成了一首《走路歌》。

(三)学习儿歌《走路歌》。

1.教师念前一句,幼儿看图谱,说出音符的时值。

2.分角色演示音符一家。(用动作)。

4.结合音乐运用肢体动作复习《走路歌》。

(四)结合乐器巩固乐曲。

1.铃鼓可以怎么玩?(根据幼儿的回答直接引入节奏型)。

2.结合cd幼儿用铃鼓给乐曲伴奏。

3.转身给家长表演一遍。

幼儿音乐郊游教案

1、引导幼儿分析作品,理解其aba的结构(a段欢快、b段抒情),激发幼儿以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2、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

3、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讨论配器方案并尝试乐器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2、小乐器:铃鼓、碰铃、响板等。

3、节奏谱表、小乐器图示。

1、复习歌曲《郊游》,进一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情绪。

提问:(1)这首歌曲有几段?

(2)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的音乐是一样的,这首歌曲的结构是aba的结构)。

(3)a段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高兴的、欢快的)。

(4)b段音乐听起来这么样?(非常优美、速度比较慢。)。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aba的结构。

提问:(1)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高兴、欢快?

(2)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b段音乐的优美、舒缓?(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个别展示、集体模仿。)。

3、出示节奏谱表,讨论配器方案,练习演奏。

(1)复习认识小乐器——铃鼓、碰铃、响板的图示及演奏方法。

(2)用什么乐器表现a段音乐的高兴、欢快?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b段音乐的优美、舒缓?(将幼儿讨论的结果,用图示在节奏谱上表现出来。可以有几种配器结果。)。

(3)、看图谱,分组用手的动作练习(图上的小圆点,表示响板的声音;图上的小花花表示全部乐器;一个铃鼓,三个折线,表示拍一下铃鼓,摇三下。)。

(4)拿乐器,看图谱,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

(5)指导个别幼儿当指挥,其余幼儿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幼儿音乐郊游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分析作品,理解其aba的结构(a段欢快、b段抒情),激发幼儿以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2、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

3、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讨论配器方案并尝试乐器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2、小乐器:铃鼓、碰铃、响板等。

3、节奏谱表、小乐器图示。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郊游》,进一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情绪。

提问:(1)这首歌曲有几段?

(2)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的音乐是一样的,这首歌曲的结构是aba的结构)。

(3)a段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高兴的`、欢快的)。

(4)b段音乐听起来这么样?(非常优美、速度比较慢。)。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aba的结构。

提问:(1)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高兴、欢快?

(2)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b段音乐的优美、舒缓?(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个别展示、集体模仿。)。

3、出示节奏谱表,讨论配器方案,练习演奏。

(1)复习认识小乐器——铃鼓、碰铃、响板的图示及演奏方法。

(2)用什么乐器表现a段音乐的高兴、欢快?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b段音乐的优美、舒缓?(将幼儿讨论的结果,用图示在节奏谱上表现出来。可以有几种配器结果。)。

(3)、看图谱,分组用手的动作练习。(图上的小圆点,表示响板的声音;图上的小花花表示全部乐器;一个铃鼓,三个折线,表示拍一下铃鼓,摇三下。)。

(4)拿乐器,看图谱,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

(5)指导个别幼儿当指挥,其余幼儿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二年级音乐《郊游》教学反思

《郊游》这首歌曲十分的有趣。让人唱上去感到琅琅上口,而且学习起来也比较简单,让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体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

然而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本活动的内容之中。而在我问之幼儿关于“有没有和爸妈外出郊游时”幼儿们都不知道郊游是什么意思。所以我觉得教师有必要事先交代下郊游的"具体意义,不应该操之过急了。

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哪段歌词是用“跳跃”方式唱,哪段是用“连贯”方式唱。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一直让孩子们坐着干巴巴的演唱,而应该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接唱或者与老师接唱。或者,可以请几位爱表演的孩子来表演,让其他的孩子给他们伴唱都可以。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让孩子一听就了解教师的要求是怎么样的。

音乐教案我们去郊游

一、活动目标:

1、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2、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重点:

1、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大图书、大头饰(熊、松鼠)、歌曲磁带《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表演《去游玩》。

表演歌曲《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快乐地表演。

2、经验连接。

(1)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起去郊外游玩过?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和家人或伙伴一起出去郊游的经历,教师也可以加入,讲述自己出去郊游的事情。

(2)出示大熊、松鼠的头饰,引起阅读兴趣。

(二)、自由阅读。

1、幼儿有序祛暑,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注意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独立阅读,并按顺序翻阅图书。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随意翻阅故事的画面内容,说一说画面上都有谁,它们准备去干什么?

(2)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看书。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一页一页地看,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每一幅图里,大雄和松鼠都带了什么相同的东西?这么东西又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交流讨论。

1、幼儿手指画面,尝试运用自己的话相互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2、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请幼儿自由猜一猜、说一说。教师最后总结,引导幼儿念一念故事的名称。

(四)、听说游戏。

教师随意说出一组词,如长、多、粗等,让回幼儿快速说出其意思相反的词来。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书,整理物品。

五、活动延伸:

进行理解阅读。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2、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一)、入室律动。

(二)、复习歌曲《好妈妈》。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三)、音游:《小花猫和小老鼠》。

(四)、出室律动:《小白船》。

录音机、录音带、猫和老鼠的头饰。

二年级音乐《郊游》教学反思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审美发现的过程,美的教学环境可以成为有效的潜在教育手段,而美的感受这个过程的基础是聆听,在这一课中我紧抓音乐本身特点以快乐的郊游为主线,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模式设计开一系列的活动:在山谷中向大山问好——在山顶上赞美秋天——开一场山顶音乐会等,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听中感悟音乐,听中理解音乐从而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感受有: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上课时我先让孩子们走进一个事先创设好的情境中,他们对课堂中教师创设的每样事物感到好奇,并希望自己能参与到其中来,去揭开谜底。我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创设了“山谷——山顶”的情境,以“到郊外去看看秋天、感受秋天”为切入口,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而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均在情境中完成,进而让孩子们感受美丽、成熟的秋天,……这些对于生性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块德芙巧克力,诱惑他们为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

二、突出音乐本体,感受音乐美。

这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我都突出了以音乐去引导和感染孩子们,让他们体验到音乐韵律感与肢体结合的快乐。在去“山谷”和“山顶”的路中,孩子们在《郊游》的伴奏音乐中踏着节拍去旅行,他们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就已经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初步感知。同时也便于歌曲的教唱,事实证明学生到后来真的已经会唱了,而且都能有感情地演唱《郊游》这首歌。

在各个活动中始终突出音乐的本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音乐展开,孩子们有充分体验音乐的时间和空间,加上老师亲切的教态和语言,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三、寓教寓乐,化解歌曲难点。

15|56|5—|5—||。

向你问声好!

来解决八度音程的困难,效果非常好,孩子们在扮演回声的过程中有了很准确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教师强制性的,是孩子们自愿的,而且还非常投入的去体会和感受,同时也为解决歌曲的难点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紧接着在山顶上,完全解决了歌曲的难点,通过大石头上的诗句“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来对秋天景色的赞美,我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同时让孩子也唱唱这几句,结果孩子们唱的有滋有味,音准基本得到解决。

四、语言渲染,感受歌曲情绪。

教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郊游》歌曲中的第一、三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演唱情绪是不同的。我用两个小朋友和白云的图标出示在每一乐段歌曲的开头部分,我问:“歌曲中有个秘密,你发现了吗?”,结果孩子们找到了相同的乐段。我又接着引导:“今天你们和老师一起到郊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高兴、快乐!”这时我顺势:“那你们把这种快乐用歌声表达出来吧!”。孩子们唱的非常投入,演唱的音乐很有弹性。在中间优美抒情的乐段,我是这样引导的:“秋天的阳光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孩子们有的说是暖暖的、柔柔的,我又顺势:“那你们的歌声也唱出柔美的味道,一起来试试!”结果孩子们唱的很有韵味,“锦绣”的尾音拖的也很到位。

五、创编歌词,体验快乐。

创造是课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阐释的。这节课最后的歌词创编,孩子们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如“溪水清清、橘子甜甜、枫叶红红”等,我让他们把创编的歌词一起唱唱,显得很兴奋和自豪。孩子们在创编中感受到了因创作成功而带来的喜悦,并体验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最后,用一个比喻结束。好的一堂课,教学内容是菜,教学思路是火,教师是厨师,而教师根据学生在课上的反应所做的及时引导调整就是调味料,只有四合为一,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

郊游打击乐音乐教案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大班音乐《郊游》教案

感受音乐欢快的特点,理解音乐的主题。

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经验准备:了解日月潭风景区相关知识。

一、引入。

以去郊游引入,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特点。

2、教师结合动作,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主题。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4、分段欣赏音乐。

(2)引导幼儿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郊游时绕着树林走、擦汗、快到景点很高兴、摆造型拍照留念等。

三、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尝试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2、引导幼儿从空间层次上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最后的造型。

3、用自己设计的造型再次听音乐完整表演。

四、拍照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

《郊游》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台湾儿童歌谣。歌曲为2/4拍,全曲分3个乐句,第1、3乐句比较紧凑,生动地描述了小朋友结伴郊游的喜悦心情。第2句节奏比较舒展表现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充分了解歌曲旋律和节奏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打击乐器,表达自己对乐曲内在的感受,鼓励幼儿在欣赏体验敲敲打打中感受游玩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春游的渴望和喜欢春天的情感。

1.感受歌曲优美、欢快的旋律,能根据图谱和同伴合作演奏歌曲。

2.能根据歌曲情绪变化创编动作选择配器。

3.在敲敲打打中感受郊游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1.活动前指导幼儿学唱歌曲《郊游》,《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2.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响板、木鱼)幼儿人手1件歌曲《郊游》的节奏谱,两种颜色的水彩笔各1支,乐器图示卡片1套。

1.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郊游》,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郊游》,用声音和表情表现3个乐句的'不同情绪。

2.启发幼儿边演唱边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鼓励幼儿听音乐自主创编动作,教师进行梳理、提升。

(3)请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用拍手、挽花等动作进行表现。

3.师幼儿共同讨论配器方案,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

(1)提问:歌曲第13乐句是表现郊游的欢快心情的,你想用什么乐器演奏?

歌曲第2乐句是优美、抒情的,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

(2)请幼儿自选乐器,自主探究。

(3)组织幼儿交流、分享,教师用乐器图示卡片帮助幼儿记录配器方案。

4.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奏,根据图谱与同伴合作演奏。

(1)引导幼儿观察图谱,自主选择乐器,分组进行练习。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奏,讨论怎样才能演奏得更整齐。

(3)鼓励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节奏感强的幼儿当指挥,带领幼儿边演唱歌曲边演奏乐器,表现出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体验和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鼓励幼儿在音乐表现区尝试其他不同的配器方案。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