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专业20篇)

时间:2023-12-06 07:35:06 作者:碧墨

日记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日记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乡镇干部的双联民情日记

2月28日,姚卫星第一次来到韩效敏家里了解情况后,写下了下面一段民情日记:“今天是我首次深入帮扶户,尽管一直在村社跑,但对贫困群众心里的所思所想还真了解不多。只有深入到群众中间,和老百姓交朋友,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该怎么帮扶。”

韩效敏去年一次性定植了6亩果园,这也是他们家致富的希望。这些天,姚卫星一有机会就来到老韩家里,和老韩探讨交流。

在随后的几天里,姚卫星在民情日记里陆续写道:“3月2日。今天下村,顺道在集市上帮老韩买了袋化肥,开春了,他种菜、种玉米应该需要的……”“3月4日。我去老韩家给他补了一堂果园管理技术课,老韩的悟性很好,一点就通……四五年后,果树挂果了,老韩家的日子就能真正好起来。”“3月7日。老韩说今年想在果园里套种黄豆,还问起黄豆的市场价是否稳定,经过上网查询和几番打听,觉得还不错,决定就种黄豆……”

韩效敏的长远计划是盖一院像样的房子,能给养子办一间小卖部。3月10日,姚卫星在日记中写道:“我帮老韩制定了一份发展计划,在帮他务果园的同时,还想根据他养子的情况让其适当地参加一些技能培训,有自己谋生的本领……帮群众致富,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话题,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2014年1月7日,房产管理中心主任***带着领导班子成员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乡*村的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对韩保良、韩大山、韩保新、韩小勇等贫困户、留守户一一带去了食用油,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作为过节的礼物,询问了大家的生活难处,鼓励大家要努力生活。对韩有福等致富户询问了致富经验,赞扬其带头模范作用,鼓励他们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来到贫困户的住地,走进了他们的房间,看了他们室内简陋的陈设,***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们需要帮助,我们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我们还是不够体贴……”他不断的这样自责着,我知道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碌,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但一大早就嚷嚷着要去探望他们,他说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群众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我们不能懈怠。

韩大山的家里是破旧的青砖房,门口大门是两块木板经历了岁月的摩挲已经露出道道刻痕,放佛是两个老仆人,多少年风雨不改的为他的主人守护那小小的庭院。开门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脸,憨厚,淳朴中洋溢着满脸的微笑。

“你们是政府的人?我认得你们。”

“韩大山,快过年了,准备年货了么?”

“呵呵,呵呵!”

韩大山乐呵呵的接过***送给他的生活慰问品,挥动着手让大伙进他的屋子。***仿佛发现了什么,把油从他手里拿了过来。

你的身体可又不好了啊,我来替你拿着吧。

韩大山依旧是那样乐呵的笑着,我这时才发现他走路时腿脚有些不灵便。他的身板有些佝偻,头发也白了很多,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起路来却像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

“还是收秋落下的毛病?”***质问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了下头,笑着点了下。

“你要照顾好孩子,有困难找党,找政府,不要再这样一个人承担了,你要是身体不好,孩子怎么办,你要多为孩子着想。”

走路都有些摇晃。

这时候一个孩子跑了过来,一上来就要拆方便面,被韩大山给挥斥住了。

“呵呵,吃吧,就是买给你吃的。”***笑着把包装袋撕开递给了孩子。孩子躲在韩大山的怀里,有些胆怯的接了过来。

出去的时候***拿出了爱心卡,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们要走了,这是我的电话,记住,有什么事你就直接打给我,老韩,你的身体不好,遇到事情千万不要再一个人扛着了。”他握住了韩大山的手,韩大山有些激动,两只手都团了过去。在门口我们向韩大山挥手告别,他和他的孩子使劲挥着手,动作有些夸张,但那瞬间我看见他的眼圈有些发红。

再见!

风依旧很大,路面的水坑已经结了冰。嘴边的哈气让眼前感觉雾气蒙蒙。***和班子成员已经离开,这时我回过头看了一下,韩大山和他的孩子在站立在风中,不住的挥着手,那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像两尊雕像一样伫立在风中,他佝偻的身体在远处看来更加微小了。

再见!再见,我们还会回来的……。

贫困户中,韩和平媳妇常年卧床,儿媳妇走失,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一个人照顾痴呆的孙子。

韩保新离异,自己轻微脑瘫。家中无劳动力。

此一行一共对二十户贫困户、留守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进行了慰问,其中对突出的韩小永,韩保新等人进行了座谈。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发展中阶段,还有很多人需要党、需要政府的关怀,我们也会不懈努力,竭我们所能的尽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社会各个方面都伸出援助之手,尽我们所能,共同去关怀这个大家庭中落后的人们,让我们共同携手,发展社会主义,奔向幸福。

乡镇干部的双联民情日记

5月28日。我决定去局里的定点帮扶村xx镇xx村去看一看。xx村地处xx镇东部,因为地处园林区,周围群山环绕,植被覆盖率高。这个村也属于自然村,村干部介绍,全村有933人,人均纯收入2300元,较之于xx村经济水平相应高一些。xx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山路崎岖不平,我与其他分管领导一行驱车绕过了几道弯子才到达。村书记白全生、村主任李宝生早就在村口等着我们了。

下车后,我们径直走进村委会。白书记向我介绍了全村实情:土房多,土路多,养殖种植少,全村贫困人口多,这些都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随后我们特意走了几家困难户。一些村民愁着没钱花,盖不起房子,一些村民说由于困难给孩子娶不上媳妇,也有一些村民因为年老体弱,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他们也失去了劳动能力,主要靠低保维持生活。由于家庭情况各异,帮扶工作就成了一件难事,但大家对政府确定的向小康生活迈进的目标仍然充满着信心。

一位村民动情地说,xx村穷,但大家都有一副好身板儿,如能让土地长出药材,让外面的客商前来收购,那外面的生活水平肯定要翻一番。村民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他的话隐射2种含义:种植和道路。因此,要实现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必须要考虑解决这两个问题。

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镇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之后,根据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总体安排,我联系北关村一社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通过入户,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的基本情况是:

杨宝明,家中6口人,有耕地5亩,果园面积1。5亩,人均纯收入2000元,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和果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妻子夏卓子患有半身不遂,儿子杨笑天外出打工时左脚受伤,家庭医药费用支出大。

马加锁,家中6口人,有耕地6亩,人均纯收入1752元,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和种植业,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儿子建红患白血病在家,自己和老伴只能参加轻体力劳动,还有两个学龄前的孙子需要照顾,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外出打工的儿媳孙稳稳身上。

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大店子村5组的徐福生属于五保户,家里就一个人,由于贫穷,前几年还住着茅草屋。今年,村委会为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帮助他家修了新房。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专程前来入户调查、看望,徐福生表达了最质朴的感激。临行,我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好好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代表法院送上了慰问金,徐福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同组的曾庆祝是搬迁户,家里3口人,仅有的承包地支持了国家的铁路建设。由于男主人常年生病,再加上小孩正在念初中,家里一贫如洗,村委会今年同样帮他家建起了新房。我们看望了生病中的曾庆祝,鼓励他战胜病魔,同时送上了慰问金。曾庆祝感谢法院对他的关爱,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衷心拥护,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扎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表示钦佩。

今天的走访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农村工作和法院工作虽然不一样,但在本质上也一样。不一样的是经济地域条件和生活工作环境,一样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我真心地希望,我院“三万”活动工作组的同志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本次“三万”活动真正落实好、完成好,建成一座干部和人民群众们的连心桥。我默默地祝福,让幸福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壮大、传承。

4月11日阴天有小雨。

早上8点多,我带着县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的14名同志,驱车前往高坪镇大店子村。虽然天空中下着小雨,但一路上美丽的乡村风景让我精神抖擞。的确,“三万”活动的这场“春雨”正在滋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灵,这让我对今天的工作充满期待。

拜访村支书。

上午9点30分,我和工作组一行人来到大店子村村支书黄静家中,他热情接待了我们。在相互交谈中,他对法院近几年的审判执行工作表示了由衷的赞许,对法院在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双联双争”等活动中做出的桩桩实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同时建议,法院今后要进一步增强执法办案的透明度。我们就大店子村村级经济、治安状况、老百姓对政法工作的意见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对村干部们积极配合我院“三万”活动工作组家家到、户户落进行民情访谈,我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谈到如何发展村级经济时,黄静说,大店子村计划在五年内发展三个以上规模企业,解决村剩余劳动力三、四百人的就业问题;利用村里丰富的水资源养鱼、养鸭。

走访村办企业。

从村支书家出来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上海采钰科贸有限公司建始食品厂,在该厂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车间的生产卫生条件,慰问了农民工,询问了该厂的发展情况。

随后,我们又来到恩施天之赋鞋厂。当了解到这是一家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办的企业时,我十分高兴,向企业负责人提出了一些企业发展的建议。

年乡镇干部双联民情日记

事由:中午,中学李校长来镇办事,反映饮用水问题。沙溪镇居民现在的饮用水是由溪水中直接抽取,经简单沉淀后直供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雨天更是浑浊不堪。这个问题是历届人代会代表必提的问题,历届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但因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彻底解决。

要求:希望政府解决学生及居民的饮用水问题。

结果:经过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决定把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列入今年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由王爵凌副镇长和廖鹏委员共同负责,联合大**矿,统筹解决镇区和矿区居民饮水问题。

后续跟踪落实情况:经多次与大**矿主要领导协商,现已就共建饮水工程问题达成协议。5月份,我镇与承建商和大**矿分别签订建设供水工程和用水合同。6月份该工程已进入征地阶段,年底前可动工。

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在接下来召开的党政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我反馈了职工提出的意见建议。同时就下一步工作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从了解的情况看,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一是社会保险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绝大多数职工对社保的基本内容和社保的意义不太了解,公司只在工资中加发了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金额,共计300-400元,未能在社保部门建立账户,职工根本未缴纳个人部分。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向职工宣传社保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缴纳社保个人部分;另一方面应该督促公司在社保部门建立账户,为职工办理有关保险,解决职工退休后的保障问题。

二是完善法定休息日制度。严格按《劳动法》落实职工休息权益,并且休息日应发放工资,确保职工的基本权益。

三是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目前该公司实行产量定额工资,产量达到一定的额度后,几乎没有更多的增幅空间,也就没有随着效益增资的空间。应该实行基本工资加产量和效益工资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以确保职工基本的经济收益权益等等。

乡镇干部的双联民情日记

3月12日晚20:00点,回龙镇联丰村委会会议室里挤满了人,在这里,联丰村俄堂组20xx年第一次村民会议正在举行,考虑到村民们白天要忙着春耕生产,村委会决定将会议定在晚上举行。

会议由联丰村新一任总支书记王德炳主持,驻村干部王林森作记录,会上,首先选举产生了俄堂组新一任队长,选举安全按照民主集中制,采取一人一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最后,村民钟方海以最高票数当选。

选出队长后,随即进行了20xx年小麦种植面积的统计和红粮预订面积的统计工作,并逐一签订了小麦补偿协议。最后,王书记组织大家讨论俄堂组20xx年同步小康硬化路建设的相关事项,全体与会人员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反映了许多问题,经过大家的努力协商,最终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本次会议也圆满完成。

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今天,我去了自己的联系户刘胜明、刘明忠家,认真了解了他们的家庭组成、子女入学、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情况,并对家中近期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了详细询问。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联系户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家中产业发展不足,加之家中有老有小,造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愈加雪上加霜。我从事基层工作已经多年,对农村工作有一定的体会,深知帮扶户所面临的困境在农村很普遍,虽然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也让很多农民尝到了甜头,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生活依旧很贫困。帮扶不能从简单的送钱送物入手,关键是要扶持建立起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想,开展帮扶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引导群众转变陈旧观念。“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引导群众脱贫致富,最根本上还是要解决其陈旧的思想观念。近年来,县上镇上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有些群众固执拘泥,不算经济账,不但错过了发展的机遇,还影响了全镇结构调整的步伐。所以我们干部进村入户时,要与群众交心交情,从转变观念入手,引导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观念。

二要培育户内的致富产业。要根据联系户不同的情况,帮助做好户内产业规划,选好适合的致富项目,落实发展措施,培育起户内经营发展的优势产业,并要善于捕捉致富信息,不断引导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三要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做好帮扶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让外出务工农民有素质、有能力,提高他们在务工队伍中的竞争力。让在家农户不但要发展产业,而且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将产业做强做大,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致富增收的领路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镇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之后,根据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总体安排,我联系北关村一社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通过入户,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的基本情况是:

杨宝明,家中6口人,有耕地5亩,果园面积1.5亩,人均纯收入元,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和果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妻子夏卓子患有半身不遂,儿子杨笑天外出打工时左脚受伤,家庭医药费用支出大。

马加锁,家中6口人,有耕地6亩,人均纯收入1752元,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和种植业,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儿子马红患白血病在家,自己和老伴只能参加轻体力劳动,还有两个学龄前的孙子需要照顾,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外出打工的儿媳孙稳稳身上。

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昨晚下来一场雪,今天早上天已放晴,大地白茫茫一片,正可谓瑞雪兆丰年。

今天是我们第二小组要去下基层、访民情的第四家企业。

上午8时30分,我们从办公室出发,乘车前往位于城南新区的一家民营企业——柴达木羊绒有限公司。

9时整,我们到达了企业。公司副总王明矾、办公室主任张唯义以及西宁市区、园区工会委员会的负责同志早已等候在公司大院。公司领导引导我们先去了公司二楼会议室,听我们简要说明了来意,公司负责人对活动安排情况也作了说明。随后我们来到羊绒几个梳理车间和拣毛、洗毛车间实地察看,并特意去羊绒化验室参观了一些精密仪器设备和化验员的工作。

9时30分,我们穿上工作服,来到第三梳理车间,和职工一起干起了活。据介绍,梳理车间的主要任务是将分拣、洗好的羊绒经过开松、平疏程序,送入四个分梳环节,最终形成绒产品。相当于毛纺车间的毛条产品,将中间产品销往鄂尔多斯、上海等地,再进行新的工序上的生产加工。

这个车间的职工大多是来自本地总寨的农村青年妇女,她们在公司工作有的一年左右,有的已经三年多了,都已经成为了这个车间的骨干挡车工。

我主动到一位女工身边,与她一起干起了活。这儿从原料输入到最终疏出羊绒全是机器自动输送的,活也比较简单,将待梳理的羊绒摊匀、输入分梳机器,并将第一道程序中的下脚料加入分梳中,最终形成需要的羊绒产品。

这台机器属于长车,需要工人看着。一会儿填绒,一会儿摊绒,工人师傅十分繁忙。我也帮助填绒,一边协助摊绒,尽量找机会与她们交谈。她们是刚进公司不足两年的职工。公司实行的是产量工资,每人每天大约能完成100公斤左右,熟练一点的能达到140公斤。每月工资1800元上下,实行8小时三班倒,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公司食堂为员工提供午餐,质量不错,公司还为职工每餐补助3元伙食费。此外,公司为职工提供了公寓、食堂、澡堂等,节假日能发给一些礼品盒过节费。由于大都是附近农村来的,大家对目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劳动定额、劳动保护、劳动时间基本满意。我们再三问她们还有什么诉求和想法时,都说没有。

我们大约干了近2个小时。尽管工作强度不大,但累得满头大汗。由于羊绒生产加工需要较高的温度和空气湿度,车间温度高,湿度大,身体很不舒服。加上空气中的扬尘颗粒物,鼻腔气管还是很不舒服。我想这种环境对职工的健康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时针指向11时30分,我们结束短暂的劳动,按计划慰问了3户困难职工,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

中午,我在职工食堂和职工一起排队打饭。饭菜不错,有辣子炒肉、豆芽炒粉条和炒洋葱,主食有米饭、馒头。我和几位女职工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了解了一些情况。

下午13:30分,召开了职工代表座谈会。14名来自第三梳理车间的职工参加了座谈。有的职工提出,职工活动特别是文体娱乐活动太少,应该更加丰富,建议“五一”节搞一次活动;有职工提出,每年的“十一”国庆节应发过节费;希望公司在车间设立一间更衣室,方便职工上下班更换衣服;节假日公司一旦放假,职工就没有工资,建议照常发放。我想,这些来自农村的农民工、特别是女性农民工,能够提出这些诉求实属不易。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从农村到工厂,容易满足,加之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地去思考自己的需求。

乡镇干部的双联民情日记

桐川乡将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抢抓政策机遇,在帮联干部中推行《民情日记》制度,使每一名干部心中有底子、致富有路子、帮扶有实效,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一是让《民情日记》成为扶贫帮困的明白册。为了让帮扶群众的举措不流于形式,切实做出实效,把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时刻记在心间,桐川乡要求每个干部在进村入户了解民情的过程中准确记录《民情日记》,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把不懂、不明白的问题,需要为群众解决的问题记录在案,而后认真梳理,获得精准扶贫第一手资料,使帮扶工作客观真实有效。

二是让《民情日记》成为扶贫帮困的规划图。在扎实掌握群众实际困难的基础上,桐川乡要求每一名帮联干部能够认真分析《民情日记》中所记录的问题,找出贫困原因,探索致富途径,以此为基础,切实为群众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争取为帮扶群众提供更多更实用的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他们熟悉政策、转变思路,加快解决致富难题的步伐,使精准扶贫的效果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

三是让《民情日记》成为扶贫帮困的助推器。为了让《民情日记》制度不流于形式,桐川乡把干部记好《民情日记》、突破瓶颈解决难题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中,组织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建立了详实的信息考核制度,做到周总结、月汇报、季奖惩、年考核,将《民情日记》作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载体,努力使其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科学化,助推帮联干部积极为帮扶群众排忧解难,助推精准扶贫高效开展。

拉萨下乡日记民情日记

来村也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在思考西村如何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问题,我觉得龙车要发展,首先要解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乐育至浪堤通达公路现已通车,但路面等级差,经常晴通雨阻,给全村的出行带来不便,很多村民都希望下一步把乐浪公路列入通畅工程项目,彻底解决全村行路难题。农田水利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很多沟渠都出现渗水、塌方,灌溉面积受到严重制约,很多良田良地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西村只要解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经济作物发展,全村脱贫致富的路子一定会加快,西村是全乡、全县农村的一个缩影,我相信只要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抓准几个适合当地发展的支柱产业,红河县的新农村必将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0xx年x月x日。

20xx年x月x日。

“上山下乡”差不多半年了,看到西村在不断的发展,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村里的卫生路清洁干净,结束了长期以来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很多村民用上了洁净的沼气,煮饭、烧火不见了昔日的烟雾弥漫,我在默默祝愿我们的农村早日与城里一样干净卫生富裕。

20xx年x月x日。

农村是静心养神的好地方,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喧哗、没有烦躁,有的只是悠闲、自在、充实,几个月的农村生活,让我静静享用了农村清新的空气、可口的农家菜,让我在大自然的怀中感受了农村的蓝天、青山、绿水,特别是纯朴的民风让我懂得了真诚和友爱!

20xx年x月x日。

农村工作无小事,事事关系民生。只有抓好每一项工作,老百姓才会拥护我们,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老百姓的要求也很低,只要我们时刻挂着他们,时刻与他们的心连在一起,我们工作就会在农村生根发芽。

20xx年x月x日。

因为有要求群众尽可能的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动员缴费工作需要挨家挨户的进行。当我们收到李勒索大爷家时,他正在门前的自留地里翻土,腿上、衣服上尽是秋天的气息。75岁高龄的他一生勤恳,为人憨厚老实,家中经济相对拮据,属于西村的低保救助户。他一人独居,可他依然开朗、快乐。虽然满脸皱纹,可脸色红润,身板硬朗,一年四季最常见是他干活时总赤着双脚。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尽管年事已高,左邻右舍有个修房建屋的事情,他也总是忙上忙下,尽自己所能帮忙做事,在当地群众中口碑极好。我们讲明来意,向他解释合作医疗的有关情况和费用缴纳,他没说话,眼神已流露出一种信任和理解。静静的洗了手,从内衣兜里掏出了一张皱巴巴、带着体温的纸币,满眼信任的递到我手中。我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难以言状的感动。这张带着温度的纸币不仅凝聚着老汉辛勤劳作的汗水,更凝聚了老汉对我们党和政府医疗保险制度的一片信任啊,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着他,希望他健康长寿!

20xx年x月x日。

一早起来,天气就很炎热了,我戴上草帽,准备下村。强烈的阳光很刺眼,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这时许多村民已经开始劳作了,路上遇到纷纷同自己打招呼的。“嘿,你又下来忙什么啊?中午有空来我家吃饭啊”。一句简洁的话语,把什么都包含了,代之的是一股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毕竟,在这个村,自己与他们“零距离”地接触快一年了。时间过的真快,刚来的时候,整天在村民家里跟他们攀谈。

在这些时间里,认识的不仅是村干部,更多的是村民。记得刚进村里的时候,从村民的眼神里似乎可以看到对自己有所戒备和不信任,但随着自己同村民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对村里事务的不断熟悉和深入,村民与自己间许多的拘束和生硬减少了,特别是当我能够为村民办一点事情,哪怕是为他们写一份报告这样的小事,他们便改变了对我的态度,逐渐不把我当外人,很多的话现在可以直说、实说。在这过程中,我也逐渐熟悉了他们,路上碰见,大家都热情的互打招呼,也可以知道他家里人目前都在做些什么、忙什么、需要什么、甚至可以直接讨论他那在外地打工的孩子的近况。这个时候,递给他或他递给自己一支烟,与村民就有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交流和互动,使自己感觉到是这个村里平凡而朴实的一员,自己无论从身体还是心里都似真正融入了村庄,融入了村民的生活。这也为自己更深入地体验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愁创造了机会。这时的村庄不再是汇报一组干巴的数字和文字,而是一幅活生生的画面,画面是动态的,色彩斑谰的,有各色村民在脑海中浮动。

乡镇干部民情日记:敬老院的笑声

准备改造敬老院,晚饭后和书记去那里看看。

老人们刚吃过饭,在院子里坐着闲聊,笑声不断,一副安享晚年的状态。和老人们聊了几句,问了他们的生活状况,都说比较满意,一个劲说党的政策好。是的,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这些老人是无法享受这种衣食无忧的好日子的,我相信他们对党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感。听说一个老人前段时间出去因为车祸受伤,卧床差不到两月了,看样子伤得不轻,一直是和他同住一室的那个老人在照顾,给他抬饭送水敷中草药,包括倒屎倒尿。一个老人告诉我,受伤的老人脾气很古怪,照顾他的老人以前经常受他的气,只要出来晚了回去,他就把门反锁不让进去,现在他躺在床上起不来,这个老人能够不计前嫌细心地照顾他不容易,而且两个老人的年龄也相差不大,估计受伤的老人也知道惭愧了,默默地听其他老人给我们说他曾经的不是,一句话也不说。我听了很感慨,告诉那位善良的老人,好人终究有好报,在一起就该相互帮助照应。那老人很朴实,只是笑着嗯嗯地答应着我。我忽然想起那句话——有种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

乡镇干部民情走访日记

昨天接到通知,今天早上要到**镇园林村参加三万活动,走访看望贫困户。

早上8点多钟,我和机关同事一起乘车前往园林村,有一段时间没有组织过这种活动了,大家都显得有些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很快车就到了园林村。

乡镇干部民情日记范文:看望困难群众

大店子村5组的徐福生属于五保户,家里就一个人,由于贫穷,前几年还住着茅草屋。今年,村委会为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帮助他家修了新房。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专程前来入户调查、看望,徐福生表达了最质朴的感激。临行,我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好好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代表法院送上了慰问金,徐福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同组的曾庆祝是搬迁户,家里3口人,仅有的承包地支持了国家的铁路建设。由于男主人常年生病,再加上小孩正在念初中,家里一贫如洗,村委会今年同样帮他家建起了新房。我们看望了生病中的曾庆祝,鼓励他战胜病魔,同时送上了慰问金。曾庆祝感谢法院对他的关爱,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衷心拥护,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扎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表示钦佩。

今天的走访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农村工作和法院工作虽然不一样,但在本质上也一样。不一样的是经济地域条件和生活工作环境,一样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我真心地希望,我院“三万”活动工作组的同志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本次“三万”活动真正落实好、完成好,建成一座干部和人民群众们的连心桥。我默默地祝福,让幸福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壮大、传承。

拉萨下乡日记民情日记

今天一大早,我就赶到了乡政府。按照前天的计划,今天我和乡党委马xx书记、乡政府xx乡长前去省交通厅协调xx及xx村通村公路项目的实施问题。昨天我已和我们人大常委会傅xx副主任约定今天下午两点他带我们去见省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

早晨找书记、乡长办事的人比较多,所以我们到十点多才离开乡政府出发。路上我顺便联系了一下办公室,得知我们人大常委会秦国祥主任也在单位,所以我们决定先去单位见见主任,汇报一下近期我在这边开展的帮扶工作,顺便通过主任协调一下xx村民异地搬迁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村里走访时征求到的一条普遍性的意见建议。上周我给主任汇报时,他也非常赞同异地搬迁,认为这是xx村根本性的出路。事实也是这样,xx村二百余农户通过投亲靠友自发搬迁现在只剩下96户常住村内。如今这些农户恰恰就是无能力搬迁、也是最需政府扶持搬迁的农户。

乡上的司机小祁开车很快,十一点半时我们已到了市委大院。由于离开单位时间较长,见到院内的树木花草有种久违的感觉。敲开主任办公室时,令人尊敬的秦主任热情地和我们握手问好,还慈祥地看着我说:“你辛苦啊!”,一股暖流即刻传遍我的全身,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能用微笑代替。我给马书记、梅乡长倒上茶,便向主任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并简单地汇报了我们驻村帮扶组最近几天所做的主要工作。听到马书记、梅乡长在一旁对我工作的评价后,主任很是高兴,鼓励我继续好好干。说实话,这段时间以来我能深入下去开展工作,并做出一点自己欣慰的成绩,是和主任及单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主任的叮嘱和教导时刻催人奋进。主任的人格魅力不得不让人信服,不管是我的工作还是家庭,主任都给与了太多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从心底感恩他,并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发奋工作。

汇报完后,我们向主任提出了协调解决xx村村民异地搬迁的请求。他当即给民和县扶贫局杨局长挂电话说明事由,要求其给予支持。通完电话,他给我们说杨局长表示全力支持,有两种方案,一是整体搬迁,但前提是落实好安置的土地;二是由农户自行搬迁,政府扶持3万元资金,村内原居住地庄廓必须恢复为耕地。我们非常感谢主任的协调,表示回去后立即征求村民的意见。我当时想整体搬迁不太现实,因为全村需要搬迁的农户接近100户,大概需要土地200亩,村里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如果由农户自行搬迁,不搞“一刀切”,虽然扶持资金较少,但符合村民意愿,比较灵活。

下午两点半时,我们和傅xx副主任如约赶到了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办公室。厅长也是我化隆的老领导,和以前一样依然热情,但比起以前明显瘦了许多。我们说明来意后,他当时就和海东交通局和民和县交通局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联系。得知xx村通村油路项目已上报到省交通厅,他明确表示明年开春一定动工实施。但是从高崖村至xx村的公路项目没有列入规划,且是土路,他说不好办。但是稍稍迟疑后他说:“你们回去后赶紧给县交通局打报告,先申报砂石路,到明年下半年再申报硬化路,这样的话资金够用,也好审批实施”。没想到事情办得这样顺利,我们连声向他道谢,他说:“傅主任是我的老领导,他带你们来了,我不帮忙不行啊!”。

走出交通厅办公大楼,我觉得一身轻松,同来的马书记和梅乡长也喜形于色,我们一路说笑回乡。

11月4日星期一天气阴。

早晨刚送女儿到学校门口,仲副乡长来电话说他到平安了。他因家在互助,所以买了一辆私家车,每周一早晨去民和的单位上班,到周五下班后回互助。所以我俩商定每周一早晨一块出发。回家赶紧收拾些东西,我们就上路了,一起前往的还有xx乡的石副乡长,她家也在平安,也是周一去上班,周五下班后回平安。

九点多时,我们到了乡上。不一会儿村支部马祥义书记也开车到了乡上。马书记搬到老县城居住已有三年了。他的儿子在内地当阿文翻译,收入不错,所以去年给他买了一辆私家车,日子过得很不错。听乡上的干部说这两年马书记工作不太积极,也很少去村里。但是自从我们驻村后,他配合得很好,基本上每天都陪我们去村上开展工作,或许是我们的工作给他鼓了点勇气和信心。他人也挺好,性格随和,办事沉稳。他早年当过多年的民办教师,但由于中途间断未能转正,因此也有良好的素质和文化程度。

每周一早晨乡上都开例会,听取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上周的工作汇报。等xx包村干部老谢开完会,我们坐上村支部马书记的小车到了村上。这几天村民们忙着开展秋季覆膜,所以到村委马主任家领取地膜的村民很多。这两年马主任发放地膜很有经验,他说因为有些村民领上地膜后在家里偷偷积压,所以他让村民们第二次领取地膜时必须把上次领取的地膜卷轴交回来,否则不让领,这样就避免了村民们多领地膜。我暗暗为马主任的土办法叫绝,如果是我们机关干部恐怕一时还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去二社弯子走访。走到村务公开栏处时,我看见我们前些日子办的黑板报下边打了个不大不小的错号,错号刚好打在了我们驻村帮扶组名单上,一看就是个小的小学生所为。我觉得好笑,和我们帮扶组同志们开玩笑说:“看样子孩子们对我们的工作不认可啊!要不怎么在我们头上打错号”,大家哈哈大笑。随后我们就到了二社弯子。从弯子社的山梁上向下望去,大部分农家尽收眼底,东一户、西一家,破旧的庄廓杂乱无章,废弃的房舍随处可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我们去的第一户人家门口一帮人正在宰牛,忙的不亦乐乎!见到我们,他们拎着双手热情地问好。一问才得知,他家的老爷子去沙特朝觐,明天就要归来。按照回族的规矩,其“者麻其”及亲友都要去隆重的庆贺。是庆贺所以去的人要随礼,东家要大摆宴席,其规模不亚于操办一桩婚宴。这种大操大办的习俗明显加重群众负担,因此前些年政府明确反对。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干脆把前来帮忙的几位村民都召集到一起进行询问,了解各家的家庭情况,并向他们传达了开展秋季覆膜、上缴农村养老保险金等一些当前工作,对身上带有现金的,村支部马书记还就地收缴了养老金。

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冶万林等4户农户。期间我们听群众反映村医冶兆虎在给村内小孩接种疫苗时收取费用,后经群众举报、乡卫生院督促,退还了一部分,但对村内老实巴交的几户农户至今没有退,而且他的医疗技术很差,药品价格很高。于是,我们商议到村医冶兆虎家走访。来到他家时,他正在院内脱粒机上脱玉米,人很热情。粗略的看其家境,在村内也算是中上人家。屋里的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证件,都是冶兆虎的村医培训证什么的,可是有些证件上是他老婆的照片和名字,我在心里觉得很好笑,不过也没问。在攀谈中我们得知,他的工作只是开展个接种疫苗,其他的如诊断常规病、打个点滴这些他都不会,村民们也基本没人来,但是他否认药价高。关于收取疫苗接种费用的事,我们婉转的进行了询问,但是他说没收。我们离开他家临出门时,他急急忙忙的给我说:“我家上午领的地膜已铺完了,下午要去,但是没有地膜”。我心想这还了得,最近动员村民开展秋季覆膜是头等大事,地膜没了不行啊!我赶紧给村委马主任打电话说给冶兆虎领两卷地膜,马主任说让他来领。冶兆虎让儿子赶紧去领,说是领来后就下地。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村医冶兆虎是个“老狐狸”!我们走访完后见到村委马主任时,他笑着说:“今天你们上当了,人家冶兆虎早上领了两捆地膜,今天根本没有下地。他每年都是想方设法领地膜在家里积压,真正铺在地里的很少”。我们都大喊上当!没办法,当已经上了,呵呵,下不为例吧!

乡镇干部走基层民情日记

今天,我陪同市委党校中青班学员一行深入杨家坪村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慰问,我们先后来到该村较为偏远的3个小组,与村民一起谋划今年的各项工作。村民围绕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特别是如何抢抓建设扶贫契机遇,加快全村发展的意见很中肯,很到位。回到办公室后,我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整理、归纳,重点将解决公路、饮水等民生问题的设想、方案一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在区、乡领导的支持下,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纳入今年的建设扶贫。

工作计划。

现今,计划中的相关内容正在有序实施,群众对该项工作很是满意。

近日,连续高温,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协合乡遭遇严重旱灾,作为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我坐如针毡。一大早,我就带领水管站、农业服务中心一行深入协合村,眼前的场景更让我震惊。秧苗缺水无法耕种,辣椒、蔬菜等农作物开始枯萎,部分村民甚至出现了饮水困难。据统计,该村受灾面积约在4000亩左右,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解决该村的灌溉和饮用水问题迫在眉睫。我当即召开各村居负责人会议,明确要求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定信心、群策群力,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一切可能,全力战胜这场灾难。会后,我又带领党员分头寻找水源,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钟。第二天清晨,村民自备的抽水机都在开始抽水,乡农机站的工作人员也正在逐家逐户进行灾情统计。而这场灾难过后,我一直在思索,“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模式该如何转、如何变?看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

马上要到七一了,党员生活得怎么样,他们生活工作中是否有困难一直让乡党委、政府牵挂。我们班子成员携带慰问品前往各个村居进行走访慰问。我们来到老党员李长金的家中。他今年已经80多岁了,因为长年受病,无法站立,但看到我们的到来,他显得很激动,手足无措。我连忙走近,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与他拉起家常,鼓励他坚定生活信心,并表示将力所能及的解决他生活困难。临走时,老人再次用力握住我的手,好久才松开。老人两次与我握手,这个简单而常规的动作却深深打动了我。与群众沟通、交流,无需华丽的言语,更不能自高自大,一次真诚的沟通、一些亲民的举动便能拉近感情、消除距离。譬如:一次握手。

今天,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向罡对我们的民情。

日记。

进行了第二次点评,我清楚的记得在第一次点评意见中,向部长明确要求我要全面加强群众存在问题的解决力度。这句话一直在提醒我,工作要敬业,更要务实。当我再次打开日记时,向部长勉励我:“要把记民情日记作为自己成长的必修课,认真、长期坚持下去。”对于这一新的服务群众方式,村民、百姓也给予了高度肯定,老党员姚安国说道:“通过民情日记的‘倒逼’,现在已变成了温暖人心的‘亲民行动’,干部和百姓的心贴得更近了。”的确,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群众工作,仅靠热情是不够的,好的方式、方法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工作才会有收获,群众才会认可和满意。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民情日记”定将陪伴我日日夜夜。

乡镇干部走访记录民情日记

春雨绵绵,又是一年谷雨时节。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走在井坑村的乡间小道上,一路呈现出农民朋友播种耕作忙碌的美丽画卷。

井坑村的灌溉水渠仅是一条村民在路边自行挖掘的土沟,土沟小、浅,宽度不一,严重影响了雨季的排水,但却是附近大片稻田、菜土、果园的灌溉渠道。通过走访入户了解到村民迫切希望维修水渠后,我们“三送”工作队及时与村委进行了商讨研究,经过数次实地查看,决定筹集资金修建水渠。今年三月,灌溉水渠的修建开始动工了,村民投工投劳,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我们也常常守在施工现场,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监督施工人员进行整改。而我也做了回“泥水匠”,与村民说说笑笑,拉拉家常,气氛非常和谐。

时至四月,水渠的修建已经接近尾声,工人们仔细地进行着最后几道工序,只见昔日的水渠已经大变样,再不是以前杂草丛生、淤泥堵塞的样子,村民和工作队都感到由衷的欣慰,村民欣慰的是有了好的水渠,而工作队欣慰的是又为群众办了件实事,解决了群众的农业生产困难。

今天是3月5日,是学习雷锋的日子。

我从上小学一年级起每年这一天,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车站扫地,给老人端茶送水,我是一路举着少先队队旗,一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成长起来的。亲人、朋友们都知我平时做了很多的好事,说要向我学习,学习我的善良。其实我想说,我是在传承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学会如何去爱,爱人民、爱祖国、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有了爱才能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不要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而是本着做人的实质和良知去奉献。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我只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干着普通的事情,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

郭年英老人已82高寿,她很喜欢到我三送办公室喝茶,顺便聊聊天。这两天才知她女儿一家从去年十月份就到广东直到过年,老人现已是弹尽粮绝,我决定带她到村部的小超市给她赊了米油,宽慰老人说,女儿回来后一定会去付帐的,叫老人安心用,并送老人回家。老人一定要送我地里种的菜花和萝卜,老人去年年前眼晴还好使,现在却不太清了,所以地里的萝卜也无法收割,正愁眉不展,不吃也会烂在地里啦。我联系工业园区企业优能特指望企业能收购这些大萝卜,没想手续很繁杂,我只好放弃这办法。

今天一早看手机上天气情况,近来三天晴,有太阳,我马上来到村里,决定帮老人收割萝卜,再不收起来,真会烂在地里了。萝卜长的真是喜人,我可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萝卜,看来要把这些萝卜切成萝卜条不是一天能干完的活呀,没想还有两位姐姐过来帮忙,真是心存感激。

一年的‘三送’工作,我深知老人的困难,我主动做老人的“孝子”,当迷路孩子的“慈母”,为群众排解了一个又一个生活难题。我有一本孤寡老人帮扶记录簿,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位老人的基本情况。。。。。。

其实在‘三送’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真正做到串千家门,知千家情,办千家事,暖千家心。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保一方平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用群众是不是满意,是不是理解,是不是答应来检验。我一直相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留輋灾民新村通电、排污等项目进展都比较顺利,手头其他的工作也不多,于是决定到结。

对联。

系户家里走一走,尤其是上新店组的胡昌洪、胡观明两家正在新建住房,得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帮助解决的。

在去上新店组的路上,刚巧碰见上段组的胡金有扛着锹要出门。他见到我后,热情地招呼我到家里喝茶,我想就先到他家坐坐吧。金有和大多留輋村民一样,虽不善表达,但敦厚淳朴,容易让人亲近。前些年,因为孩子多、负担重,金有家生活过得比较艰难。但近几年,孩子们相继出社会了,生活条件也渐渐好转起来,而且盖起了一栋两层半的楼房。金有的大女儿胡小玲在深圳富士康任职,胡双凤、胡双娣这对双胞胎姐妹也在深圳务工,四女儿胡秋凤从县职业中专电脑文秘专业毕业后去了浙江绍兴,小儿子胡迎春从县职业中专模具专业毕业后在广东东莞安顿下来。金有夫妻二人勤劳而节俭,忙完了田里农活,便去上山打柴或到门前屋后打打零工,挣些钱弥补家用,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

沏上茶后,金有装了满满一盘桔子、烫皮、花生摆在我面前,他说去年教体局为村里修建水渠、平整公路、安装路灯,使村民们都受了益,大家都很感谢“三送”工作组。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有很深的感触,因为自“三送”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亲历了与驻点村乡亲从陌生到熟悉,从隔阂到理解,从怀疑到信任的整个过程。朴实的乡亲就是这样,如果你真心实意为群众做事,他们会铭记、感恩并真心回报,尽管只是粗茶淡饭,但乡亲们这份热情却总是让我动容。

当我问及金有有没有什么困难时,金有憨厚地笑笑,告诉我,现在党的政策好,只要自己勤快,生活还是过得去的。我想,这就是定南苏区悠久而深厚的传统,让他们相信并始终坚守勤劳致富、知书达理、自力更生的作风,始终坚持坦然淡泊、不畏艰辛和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我们每次进村入户,总能看到许多会心的笑脸,总能听到许多感谢的话语。尽管岁月的刻刀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生活的艰难磨厚了他们勤劳的双手,但在他们的眼里,却始终闪烁出坚毅和乐观。

这就是可敬可爱、敦厚淳朴的乡亲!

乡镇干部双联民情日记

上午9:00,天气晴好,今天是村妇检的最后一天,我和村书记陪同镇里的蒋书记及镇计生办王主任检查刘楼村妇检工作。散会时村主任带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来到办公室,主任说:这个小伙子是俺庄的,是一名离校大学生,名叫陶亚彬,有点事想和新来的第一书记说说。

我递过一杯茶过去,小伙子很文静腼腆,说话怯生生的,农村的风吹日晒使他脸变得黝黑,但仍从他的眉宇间看到不同于一般农民的特质。不待他开口,村文书在一旁介绍说:小伙子母亲早几年患病去世,为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但他人穷志不穷,在20xx年发奋上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大学。但天有不测风云,小伙子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憧憬着大学校园生活时,父亲陶兴力8月份突遭车祸,造成半身瘫痪,右眼残疾。生活的变故一下子击碎了美好大学梦。“屋漏偏逢连阴雨”,母亲病逝已欠下了近十万元的外债,如今给父亲住院治疗又花了近20多万元。尽管村里及亲戚邻居尽全力帮助,但救命的钱尚不够,哪里能再去上大学呢。小伙子兄妹4人,他是长子,为了照顾父亲,他只好含泪放弃学业。这么多年来,生活的重担自然一下子落在了他身上。他是有名的孝子,在我们这方圆十几里一提起亚彬弃学照顾父亲的事迹,在同情他的同时,更多的是竖起大拇指啧啧夸赞。

出于同情,更多的是出于对农村小伙子面对磨难坚强不屈的精神而感动,我决定到小伙子家看看。

小陶家离村很远,约摸有10里的路程。10:30我们到了这个贫困的家庭。当看到三间旧房暗缩左右高大楼房的阴影下,我的心猛地一抖:现在农村还有这样低矮的老房。

小伙子忙端茶倒水。我说:“我们去看看你爸爸吧。”他说:“爸爸大脑一直没有清醒,还不能说话。”走进东房,简陋的家俱,但很干净。床上躺着一位50多岁的男人,长期卧床的原因,脸孔是没有生机的苍白。显然神志不清,无法与人对话,但病人的被褥洗涮得很干净。

屋内的一个小书桌及上面的书籍给这个小屋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上面除了高中的书本外还有许多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陶主任说:“他和我一个庄住,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他三个弟弟和妹妹都在外面打工,家中只有他和爸爸相依为命。但小伙子一直没有落志,每天照顾他爸很是辛苦,但天天看书学习,想在农村改变传统种植,早上到村里去也就是想和村聊聊大棚种植的思路。”

和小伙子聊了很多,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当代新农民的一种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力量,当不幸降临,他们不低头,敢于和命运抗争。

12:00.小伙子执意做饭,我们婉言谢绝。临走时我握着他的手说:“你是不幸的,因为在你应是上大学时,苦难和挫折来临;但你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你有一股和磨难抗争的力量,至少你还有梦。你家的困难作为村两委最近会想尽办法为你解决,党和政府会时刻挂念着群众的冷暖。”

晚上,躺在床上,小伙子的影子一直在心头徘徊。在大部分农民富了同时,还有小部分农民因种种原因至今生活还很困难,他们是弱势群体,但他们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

同志曾说过:“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和的谆谆教诲,让我感同身受地更加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心灵上倍感充实!

巴金曾说过:”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

我知道在这短短的二年内要为他们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我只是比他们先进了城的农民,我们本是一家人。

兄弟,当你就要倒下的时候,我们会拉上你一把。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