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识物体教案大全(21篇)

时间:2023-12-03 08:21:37 作者:雨中梧

教学工作计划有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提高,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这是一份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涵盖了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将图形送回家以及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3.初步认识几何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从立体图形引入。

(学生抓到可疑的图形,然后全班一起验证,一起破案,教师印上印泥,在投影下和学生一起辨别凶手。若学生说错,教师也印到纸上,加以验证。)。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1.认识这些脚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这么多脚印,我们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们。

2.老师这里啊,还有几个平面图形。(出示平面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

a.学生将每个图形送回各自的家。

b.评一评,送对了吗?

c.说一说,根据什么来送的?同一家的图形分别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有四条边,而且是方方正正的。

正方形:有四条边,也是方方正正的,并且四条边都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边。

圆:没有尖尖的地方,非常圆。

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用图形进行创作。

a.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各种图形,使他们组合成一幅漂亮的图画。比一比,哪一组的画最漂亮。

b.统计图形个数。将每个小组的作品分别展示出来,并统计每幅图中图形的个数。

2.先依次说出图形的名称,再观察每行中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3.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图形。

四、畅谈收获,自我评价。

学了今天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填一填。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2~33页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1)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形状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铅笔、乒乓球、魔方、笔筒、茶叶筒、弹球……)你们认识它们吗?(一一说出物体本来的名字)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学生边说教师边摆。

问:同学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可能会说:分成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正正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

(2)揭示概念:同学们说的非常对。

a: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长方体:它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像这些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长方体”。

b:直接出示形状是正方本的物体,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它们叫“正方体”

c:出示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它们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有平平的面。它们叫“圆柱”。

d:出示球状物体,它们是圆圆的。

活动1:

1.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2.摸--感知“长方体”。

(1)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和同学们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1: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2:有6个平平的面。

师:还的吗?

生3: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师: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生: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3)感知“正方体”。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认识一下正方体,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汇报:你觉的正方体摸一摸后,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正正方方。

生2:有六个面。

生3:每个面都一样。

(4)感知“圆柱”。

师:把圆柱找出来,摸一摸,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生2:两头有平平的两个面,是贺的。

生3:站的很稳,躺着会滚。

(5)感知“球”。

师:拿出球来摸一摸,看一看,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圆圆的。

生2;无论怎么放都会滚。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教师提醒: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出示长方体)。

师问:去掉长方体美丽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图形,依次认识正方体、圆柱、球)。

活动2。

找相同:教师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学生找出和它一样形状的物体。

2、记忆想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ddd知识的教学ddd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dd表象dd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dd抽象为一般模型dd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no: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学目标:

1对角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

2能借助三角尺辨认三种角。

3让学生了解“角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角。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教学重难点:

准确的数角。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

三角尺、学具钟、放大镜。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关于角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完成练习八。对话平台。

玩中学。

再玩中学的过程中,以“去角国做客”为线索,完成书本上的基本练习部分。

1.继续展示课件1。

它们就是陪同我们玩的向导,我们来向他们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吧!记住,一定要把角的名称说的准确呀!

完成教材第68页的第1题。

2.展示课减2(一列小火车、6节车厢,车厢上面分别画着教材第2、3题中的6个图形)。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答案。

完成教材第68页的第2、3题。

3.展示教材第69页的第6题。

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角的王国吧!请你一边看,一边认,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角?

(1)自己找,自己认。

(2)全班交流,角的名称叙述要准确。

学中做。

在角的王国里,到处充满了新奇有趣的关于角的知识。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1.展示课件4。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显示教材第69页的第5图)你能说出钟面上显示的是什么时间吗?

(3)仔细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

(5)拿起手中的放大镜看看手中的钟面,你又发现了什么?

(6)指针长了,角的大小变了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学生对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图形。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面在体上”的设计思路。为了形象生动,通过物体给这些图形拍个照片,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

1、努力给学生现实的、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数学活动中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教学过程:

(用不同颜色的图形纸贴出来的)。

哇,好漂亮!是不是给我们的奖品呀?

探索新知。

生:“我想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

“我想知道新朋友长得什么样?”

“我想知道新朋友家住在哪儿?”

“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有什么爱好?”

……。

那大家想和这里的图形交朋友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2、生说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3、它们长什么样呢?

“长方形是长长的;

正方形是四条边一样长,方方的;

三角形有三个角;

圆没有角圆圆的。”师奖励学生图形,

说得真棒,这个奖品“长方形”送给你。

4、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生面面相觑)。

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木块,用手摸摸它们的面。

“老师、老师,正方形住在这儿。”(师点点头,奖给生一个正方形)。

“老师、老师,长方形住在我书的上面。”(师奖给生一个长方形)。

……。

5、我们给这些新朋友拍拍照片好吗?

“没相机,怎么拍呀?”

师:有铅笔和白纸吗?(师示范了一个)生拿着积木,铅笔、白纸,描了起来,然后剪下来,师启发学生还用印泥印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找到新家后,就把这些图形贴的那些物体的面上。”

墙壁上、门窗上、开关上、钟面上、流动红旗上,水桶上、地面上……点缀了一层。

7、全课小节,并板书课题。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六单元《认识物体》教材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六单元《认识物体》教材分析本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所谓直观认识是指结合实物对形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几种形体,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不对形体的特征作规范的语言描述。

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这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的知识体系。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认识“体”,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开展实践活动。

1.直观认识“体”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物体。其好处一是学生有兴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是积木形状规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大致分成四步:堆积木的场景—整理出典型的物体—揭示各类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相关的物体。

(1)让学生玩积木。教材通过堆积木的场景,引导学生玩积木,感知积木的形状。课前,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准备积木或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物体。这节课没有积木或其他可供操作的物体,是无法教学的。在学生堆积木时,应要求他们边堆边感受积木的形状。每堆一块积木,都要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想想它和哪些积木的形状相同,和哪些积木的形状不同。要防止学生只顾玩积木,而不感知积木形状的现象。

(2)把积木分类。经过玩积木,初步知道积木的形状是多样的,有些积木的形状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形状不同的积木分开放,促进学生思考各种“体”的形状特征。在分类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半圆形面等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关的积木,只剩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形状的积木。在分类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可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成一类,把圆柱和球分成一类。这种分类表明他们已经感受到平面与曲面的不同,应给予表扬,再引导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开,把圆柱和球分开。二是让学生说说分类时的思考,只要求说出视觉、触觉的感受,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的`面都是“平”的,圆柱和球都有“弯”(曲)的面。不要求语言严密、完整、有条理,更不能归纳“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等特征。

(3)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给出名称。教材在两块彩色积木的下面画一个灰色的图形,并在旁边写出图形的名称。灰色的图形是四种立体的几何图形,每个几何图形都是大大小小同类积木的形状概括,是一类立体图形的标志。几何图形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以长方体为例:让学生看看分在同一类的许多长方体积木,闭起眼睛想想这些积木的形状,然后睁开眼看看老师画的灰色图形,体会这一类积木的形状都是这样的,从而形成长方体的表象。几何图形要课前准备,整体出现,不要展现画图过程。只要学生认为这样的图形像实物,能代表实物就行。

(4)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通过对积木的研究,初步认识长方体等四种形状的立体。带着这些“体”的初步表象回归生活,寻找这些形状的实物,有两点教育意义:一是进一步加强四种“体”形状特征的表象;二是感受生活中有大量这些形状的物体。“想想做做”第1题“你还能找到它们的朋友吗?”这里的“它们”是四个几何图形,“朋友”是常见的物体。学生列举的实物,只要形状差不多就可以了。

2.联系教学的四种立体安排实践活动。

《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活动的内容有五项。“滚一滚”“堆一堆”是体验物体上的平面与曲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斜面上不会滚动,可以堆得很高;圆柱和球在斜面上会滚动,不容易堆起来。主要原因是前者都是平面,后者有曲面。“摸一摸”是反馈初步形成的表象。蒙着眼睛在口袋里摸物体,把手触摸的感觉和大脑中已有的形体表象相互作用,经过信息的筛选、过滤和相互对应,作出相应的判断,并对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这些活动能使四种形体的表象更清晰、更牢固。“番茄”卡通要求蒙眼的学生一边摸一边体会物体的形状,然后说出摸的是什么形体;“蘑菇”卡通要求蒙眼的学生摸出一个圆柱,让同伴检查摸对了吗。这两个小卡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有秩序地开展摸物体的活动。“搭一搭”是各种立体的形状特征的简单应用。如果要搭得高一些、多一些,使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比较好?如果搭成的物体能前后运动,应该使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搭汽车车身用什么积木?搭工厂烟囱用什么积木?……做出这些选择都离不开对立体形状特征的体会。“数一数”综合应用认数和认物体的知识。数出较复杂物体里各种立体的个数,还进行分类活动。

(2)组织学生活动要注意四点:第一,组建学习小组,推选小组长,组内分工准备活动器材。能找到积木当然很好,没有积木,可以用易拉罐、玻璃球、纸盒等代替。器材的数量要多准备些。第二,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问题的拼搭是一般性的游戏,不能称为数学实践活动。问题源于现象: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搭得高?为什么圆柱和球会滚?……问题源于需要:怎样知道摸出了什么?怎样摸出圆柱?用什么做轮子?……第三,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少数典型的问题,在班内集体讨论。教师尽量不讲解、少评判。第四,要参与学生的活动,随时了解情况,对活动的进程给予必要调控。在活动临结束时,要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使实践活动成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

2、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标识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很厉害的宝宝来和你们玩,他们最大的本领是变魔术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操作ppt,让幼儿逐一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3、引导幼儿寻找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

师:生活中也有学多图形宝宝,有一天图形宝宝们出去玩,玩累了想回家了,可是他们迷路了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来帮这些图形宝宝送回家吧!

出示ppt,请幼儿依次送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物体回到相对应的.图形中。

三、游戏:图形宝宝找家。

出示有图型标识场地的图片,现在请小朋友来当图形宝宝,你们来找找你们的家吧!给幼儿的胸口贴上不同的图形卡片,贴上什么图形就代表是什么图形宝宝,请所有的图形宝宝离开教室,去户外操场找到自己对应的图形的家站好,老师检查有没有宝宝找错。游戏2-3次。

四、活动结束,请幼儿把图形卡片贴到教室的空墙上,供幼儿下次游戏。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模板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

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纸。

重点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活动过程:

一、红黄椅子间隔排队,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图形宝宝也想像它们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排队.

二、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请小朋友找条小椅子轻轻地坐下来,图形宝宝来啦!

2哪个图形宝宝来啦?出示圆形图形.来了几个.(1个)。

4、圆形宝宝请你跟紧三角形哦夷,圆形后面会跟着谁呢?你们猜会是谁?(三角形)。

5、圆形和三角形宝宝怎么排排队的呀?(一个跟着一个)。

6、一个跟着一个,谁跟着谁呀,三角形跟着谁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吗?(伸出小手说)。

7、谁排在最前面呀,圆形后面跟着谁呀,教师指幼儿念完,教师继续念空位的图形,哎呀,糟了,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得赶紧把它找回来。

8、手拿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调皮的宝宝,一起跑出来了,谁能帮助它们呀,像前面的圆形宝宝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

9、请幼儿来操作,并集体检查。

三、.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

2、集体检查,跟着幼儿找一找,边指边念。我们一起把它喊回来好吗?圆形宝宝快回来?

3、小眼睛闭起来,请一幼儿将图形宝宝藏好,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不见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把它喊回来,集体检查。

四、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

2、师:圆形宝宝说,好吧,就让你排在最前面,不过要请你排在小红花后面,后面的宝宝都要跟着你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

3、师:们猜三角形宝宝后面是??都排在什么上面。你们想不想帮助它们重新排一排?

4、师:看一看上面有什么,长线是让谁站在上面的呀,帮助谁排在最前面呀。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到外面找找还有什么是一个一个排排队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玩中认图形(教师在桌子上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品,有印泥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

师:你们喜欢玩魔术吗?(教师给大家表演:先放一张白纸在讲桌上,挡住学生的视线,隔一会儿再让学生看白纸,咦,白纸上怎么有一个圆?学生很奇怪。)。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由于所用的物品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他们很快明白了魔术的奥妙,纷纷举起小手:我知道,我知道!)。

师:老师是拿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有圆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给大家看一看?(教室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学生纷纷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印出不同的图形。

生1:老师,我用长方体印了一个长方形生2:我印了一个正方形,是用正方体印的生3:我用三棱柱印了两个三角形。

(就这样,在玩中,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在动手玩中,具体感受到了面在体上这一数学思想。)。

(二)活动二:分中找图形。

师:我们的淘气遇到了一点麻烦,你们能帮帮他吗?(听说要去帮助别人,学生马上聚精会神地听我说。于是,我出示了各种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他们进行分类。)。

师: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生1:长长的是长方形,放在一起;方方的是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2:有三个角的都是三角形,所以要放在一起。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把这几种图形的特征分析得很透彻。)。

(三)活动三:动中摆图形。

师:你们能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吗?(很快地,一双双小手摆出了各种图形。)。

师:有一个图形你们谁也没摆,是什么?生:圆。

师:为什么?生1:因为圆的边是弯曲的,小棒是直的,我们没办法摆出来。

生2:老师,我摆正方形用的小棒一样长。生3:老师,我摆长方形时,有两边用的小棒一样长,另外两边用的小棒也一样长。

生4:老师,我用一样长的三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生4:老师,我摆三角形时用的小棒不一样长。(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各种图形的本质特征,很了不起。)。

(四)活动四:忆中说图形。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生1:教室的门是长方形。生2:应该说教室门的表面是长方形的。

生3:我们到酒店吃饭时,很多桌子的面是圆的。生4: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大家众说纷纭,气氛非常活跃。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也不愿离开。)。

〖教学反思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案例点评。

《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地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四个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增强理性认识。其次,教师也注意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如,用小棒摆图形这一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圆与其他图形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全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数学教案-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教材分析:

本练习共安排了6道习题和1道思考题,分两课时教学。教学第8~~13题和思考题,主要练习三个分数、四个分数相加减,包括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p145、8。

二、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p145、9。

1.指名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有哪几种?

2.指名板演。

3.集体讲评。

三、应用题p145、10--13,除了常用的做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做?

四、思考题。

1.八个数的和是多少?

2.每组的和又是多少?

3.把八个数分成两组,使每组的和相等。

4.你还能用不同的方法来填吗?

五、小结。

数学教案-认识分数

(出示挂图)在这些变化中还存在许多数学问题。

你对哪个时期印象最深?了解到什么?

二、讲授新课。

1、他们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多少是一半?一半怎样表示?(小组交流)。

2、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3、有没有什么符号可以表示一半?

出示:1/2读作二分之一这样的数,我们叫它分数。

4、教学书写。

先写,再写2,最后写1。

5、胎儿头长占身长的一半,也就是多少?

用纸条表示胎儿的身长,怎么表示一半?

6、婴儿、成人的头长也能用1/2表示吗?用纸条折一折,涂一涂,表示一下。

指出头长在哪儿?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成人呢?

7、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分数:1/21/41/8。

8、学习书写。

1/2:先写,再写2,最后写1。

分数就这三个吗?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三、小结。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2读作二分之一。

1/4读作四分之一。

1/8读作八分之一。

教学反思:

通过看图和实际的操作,学生对分数的含义认识比较好,知道分母、分子的意思。分数的认读需要加强练习,一部分学生习惯从分子开始读,导致错误。

数学《0的认识》教案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非常喜欢上数学活动,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孩子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数。而0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随着幼儿对数字的认知维度的提升。我发现幼儿在对0的认识上有疑惑有问题有需求,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使幼儿能对0有最基本的认识,为将来更急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1、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实际意义,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

2、初步了解“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数字结合后表示的意义。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感知“0”,理解“0”的实际意义。

活动难点:了解“0”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对数字“0”的兴趣。

1、1——9和0的数字卡片,图片实物(糖果、雪花片/水果积木)

2、纸、数字1、2、0、0人手一份

一、游戏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游戏: 小鱼游。(教师和幼边唱边做小鱼游的动作,师可以说3、5、6……游一起,然后3、5、6……个幼儿一起,最后所有小鱼都游走了,所有幼儿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数字0——9,回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字朋友,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读一读。这些数字朋友想和我们做个小游戏呢。)

二、了解“0”。

1、感知“0”代表没有的意思。

(1)出示糖果图片(5颗)。看,这里有几颗糖果?请你从0——9的数字中选出一个数字表示糖果的数量。(个别幼儿选出数字卡片)(师收起糖果)现在盘子里还有几颗糖果?(幼儿回答)那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0)

小结:是啊,没有东西可以用“0”来表示。

2、生活中的“0”。

(1)我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

(2)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温度计中“0”表示温度的度数,电话中“0”表示一个号码,车牌中“0”表示号码……)

小结:原来“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0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数字的结合。

(2)为什么9个哥哥一会儿看不起小弟0,一会儿又喜欢0呢?

如果0在数字1的后面一站,结果会怎么样?如果0在数字1的前面,结果又会怎样?(演示)

小结:“0”表示没有,但它如果站在数字的后面或前面,就能使数字发生改变。

三、操作“0”(数字1、2、0、0)

5的认识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出不同的物体,并能圈出来。

2、学习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理解序数的含义。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球,看,喜欢吗?(请几个小朋友玩拍球后放好)。

2、请幼儿观察球有什么颜色?

2、谁知道不同颜色的苹果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3、师:我刚才发现有些小朋友数得时候有的从左边数过来,有的从右边数过来,这样就不大规范了,老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出示箭头方向牌,告诉幼儿数物体时从箭头指示的方向数过来)这样既方便又正确。

4、师根据幼儿说的数序,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送上数字卡,并请幼儿不同的苹果排第几的数字圈起来。

5、表扬幼儿的聪明。

1、图上有什么图形?都是一样吗?

2、不同的是什么?从箭头方向数过来,它排在第几?

3、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4、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按要求尝试练习。

5、查评析,表扬幼儿。

2请幼儿观察,有几个小朋友(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

3请幼儿按箭头方向排队的幼儿送数字卡。

4请幼儿观察并说出不同的小朋友(男孩或女孩)排第几?

5请全体的幼儿读一次谁排第几(按箭头方向读)6小结并表扬幼儿。

1、出示情景动物图片,指导幼儿观察,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看看它们分别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2、指导幼儿完成书本练习p28六、延伸部分将学具投入区内,幼儿日常中继续学习操作序数排序。

数学5的认识教案

1、让幼儿正确读写数字5,并能数出5以内的物体数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小圆片、小正方体、数字卡、铅笔、多媒体课件、白纸。

一、情景激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

2、教学认识"5"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

3、认识5的组成数出下列每组图形中物体的数量。

4、找一找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三、我是小画家教师展示自己用5个图形组合的图形,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个物体,但图形的数量必须是5个。

四、游戏活动:(站圆圈)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认识时钟》数学教案

这节课是第一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二部分内容。通过前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看钟表的方法及整时半点的认读,本节课是在认读整时半点的基础上学习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

1、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巩固认读钟表,并学习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向学生渗透讲卫生、爱国旗,按时上学等观念。

可拨动钟面1个、时间卡8张、8个钟面头饰、学具盒、奖励用的小贴花。

一、问题情境:

向学生介绍一位新朋友(投影出示小芳的图像):

(设计意图:抓住刚入学孩子想当”好孩子“而向小芳学习的思想引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模型:

(实物投影分别出示教材书上92页四幅插图)

1、(图一)学生观察

(1)师:小芳在干什么?是早上还是晚上呢?

生1:小芳在刷牙,这是早上。

生2:我从钟面上知道这是早上。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师:你知道是早上什么时间吗?(指名回答)

老师提示:时针指向几?(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很对,时针刚超过几,就是几时刚过。

(3)教师拔出几个”几时刚过“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时间,及时表扬、奖励。

(4)引导看图,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2、(图二)引导学生观察

(1)师:图上的小芳在干什么呢?大家动脑筋想一想,现在是什么时间呢?视情况指名回答。

师:又让小朋友说对了,时针快指向几,就是快几时了。

(2)老师拔出几个”快几时“的钟面,让小朋友说出来。及时表扬、奖励。

3、(图三)引导学生观察

(1)师: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现在是什么时间呢?我们学校升国旗时,你们是怎样做的呢?请小朋友表演一下。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图四)学生观察

(1)师:小芳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怎么知道是快十点了呢?指名回答。

(2)师:图上的老师是怎样做的?小朋友想一想,老师在说什么呢?指名回答,及时表扬。

(3)引导学生向小芳学习:上课认真学习。

三、解释应用:

(一)当小老师

2、(投影分别出示92页练习题4幅图)指名回答,并说说理由。老师及时表扬、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当小老师“这个环节的情境表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满足了学生想表现自己的xx)

(二)游戏:找朋友

1、老师将93页连线图中8个时钟制成钟面头饰,让8位小朋友戴着头饰出现,再让8位手持写有时间卡片的小朋友出现,钟面上的时间与卡片上的时间一致即为一对好朋友。

2、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讲评:上台的小朋友找得对不对?如果错了应该怎样改?指名回答,奖励完成得好的和回答得好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通过做游戏这一活动,充分体现让学生”在玩中学“这一教学理念。)

(三)说一说、拨一拨

1、指名小朋友上讲台说一说自己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并用钟面拨出来。老师及时表扬、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说、拨“这两个环节,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又让他们感知学习数学知识可以用于生活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师渗透思想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四)同桌合作拨时间。

一个学生拨时间,一个同学读出来,并说说自己大约在干什么?(交换进行)

(设计意图:在同桌合作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的认识数学教案

1.能在1~5的数字中找出数字5。

2.能将数字5与有5个元素的物体集合匹配。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数物匹配。

说明。

1.认识某数的主要标志是理解该数的实际意义。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即排除物体的外部特征,抽象出物体的数目特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进行各种数物对应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难点,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排列、形状等因素的干扰,抽象出物体的数目特征。

说明。

由于中班上学期幼儿的概括水平还比较低,要他们从不同排列、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物体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1~5的数字卡,动物印章,大串连(玩具)。水果、动物、汽车等卡片、盒子。

2.环境创设:在数学活动区内放置以上的物品,供幼儿操作探索。

四、设计思路。

抽象能力差,不能排除物体外部特征的干扰是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的主要障碍。活动设计应针对这一特点,为幼儿安排操作探索活动,让他们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数物对应操作,逐步提高概括能力,达到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语言是幼儿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概括的桥梁。设计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帮助幼儿完成对数的实际意义的抽象。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分组讨论—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体验数物之间的关系。

说明。

操作探索环节中有四个循序渐进的活动,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按顺序操作。

(1)数物对应。幼儿操作如图一的卡片,即在圆圈内放上物体。

(2)按数取物。幼儿操作如图二的卡片,即在每个数字下面挂上相同数目的大串连。

(3)按物取数。幼儿操作如图三的卡片。即在圆圈内放上相应的数字。

(4)按数目分类。要求幼儿按卡片上物体的.数量分别放入相应的数字盒内。

2.通过分组讨论使幼儿理解5的实际意义。

(1)让幼儿找出能用数字5表示的物体卡,并说明理由。

(2)让幼儿寻找活动室内可以用数字5表示的物体集合。

(3)找出放错的物体卡片,并设法改正。如:5的下面出现了4只苹果,幼儿可以取下卡片放在4的下面,也可以卡片上贴上一个苹果。

3.通过巩固操作,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通过材料的改变,如不同的动物、交通工具、水果等,提高抽象概括的要求,巩固对数字5的认识。

数学教案的认识

1.使学生正确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4.。

2.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

3.初步建立“序数”概念,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4的含义,掌握4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4的组成.。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数字娃娃,你们看,谁来了?

演示动画“3的组成”

生:1来了.。

问:1的后面应该是几?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师:对!现在2也来了.谁说说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2的后面是谁呢?

师:对!是3,看3也来了.。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几和几组成3?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你们知道3的后面是谁吗?

师:对!就是数字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1.建立4的概念。

出示图片“4的主题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3辆拖拉机在收割,后来又开来1辆,一共是4辆.。

我还看到有4位农民伯伯.。

师:4台拖拉机、4位农民等,它们的数量都是4,都可以用4来表示.(出示“4”)。

师:这就是印刷体的“4”.你能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吗?请你试一试.。

请你用掌声表示4.。

问:谁愿意模仿小动物叫4声?

4里面有几个1?几个1是4?

2.了解4以内的数序。

演示:先拨3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现在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问:3添上1是几?4去掉1是几?(再拨去1颗珠子)。

出示图片:点子图.。

问: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4,再从4数到1.。

3.比较大小。

出示图片:方块图。

问:左边的图可以用几来表示?右边的呢?

比较3和4的大小用怎样的符号连接?为什么?(板书:3<4=)。

问:由“3<4”你能想到什么?(板书:4>3)。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摆学具:将4个小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总结出:

师生对口令,练习4的组成.。

5.建立“序数”概念。

演示动画“序数”

问:这些人在干什么?

师:他们多有秩序啊!

问:谁排在第一个?小朋友排在了第几个?

师:听口令:这一行第4个同学起立,前4个同学起立……。

6.指导书写。

演示动画“4的写法”:学生练习描红,然后独立写一行4.。

巩固练习。

1.填空。

2.按顺序摆出1、2、3、4的数字卡片.。

3.划掉任意4个圆。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认识1教案

1.教幼儿认识1、2,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养幼儿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愉快地参加小组活动习惯。

3.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图卡1—2、贴绒动物卡1—2若干、数卡1—2、教学挂图等。

1、以游戏“捉谜藏”引入:幼儿找动物图卡并数一数图卡上有几只动物。

2、出示动物卡、数卡、请幼儿给动物卡匹配数字让幼儿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并请孩子想象它们分别像什么?

4、分组活动:

第一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的数字卡片,分别是…(让幼儿说),请小朋友把他们按顺序排好,排好后按顺序读一遍,再看看是数字几就送几个花片。

第二组:给数卡排队,做点卡。

引导语:请小朋友把这些数字卡按顺序排在操作板上,按顺序读一遍。再用印章在纸张上盖印,做成实物卡,数字是几就印几个,然后按顺序排在各自的数字卡下。

第三组:数物拼板。

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的数字卡和实物卡,当数字卡找。

实物卡朋友时,拼起来便会成一个长方形,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卡找对实物卡朋友,然后把它们拼在一起。

5、展示第二组个别幼儿的操作卡,引导幼儿检查,看印得对不对,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机地利用环境中的物品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如:一张凳子用数字1来表示,两张桌子用数字2来表示)。

认识球体数学教案

乒乓球40个。钥匙4,硬币40个,地球仪1个,弹子若干,珠珠若干。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东西,你们要不要玩一玩?

2、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教师总结:把硬币立起来会朝前后滚动,也会转,如果不立起来就不会滚。

3、我们再一起玩把硬币立起来在桌子上转的方法,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象什么一样?

2、谁愿意告诉老师刚才你是怎样玩乒乓球?教师总结:乒乓球是能朝任何一个方向滚动的。

1、现在请小朋友摸摸硬币和乒乓球,然后告诉我摸是去一样不一样(请幼儿触摸然后回答)。

2、硬币摸上去扁扁的,平平的,而乒乓球摸上去鼓鼓的,放在手心里手要圆起来才能抓得住的。

3、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乒乓球和硬币是不是一样的(请幼儿观察然后举手回答)。

4、硬币看上去只有一个是圆形的,而乒乓球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圆形的(教师展示请幼儿看)。

5、原来像乒乓球这样会朝任何方向滚动,摸起来鼓鼓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圆形的形状是球体(出现“球体”汉字)。

1、好现在老师给你们很多东西,请你们找找哪些是圆形,哪些是球体,找到后把它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2、教师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最后老师请每个小朋友做小小魔术师,把老师分给你的纸上这些圆形用蜡笔来变成球状物。

认识序数数学教案

设计意图: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人是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叙述教学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数,也有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6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能按符号指示方向排序。

2、能够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顺序。

3、乐意参加教学活动,体验自主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数字卡片1——6、箭头标志一个。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住着6只不同的小动物的楼层,有6个数字!连线!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我们先来做一个拍手游戏,我出数字几,你们就拍几下手,好吗?

2、开始部分小精灵儿童网站。

————今天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一一展示)。

3、出示符号标志“箭头”

————这个是什么呀?现在箭头指着哪一边啊?那哪边开始呢?现在我的方向变了……(依次变换,左、右、上、下)。

————现在我把箭头放在小动物这里,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这些小动物都排第几呢!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放一放。)对不对啊?这里的数字1告诉我们小朋友××排在第一……(第一、第二、再是第四、第五、再第三)。

———玩小游戏“小动物藏起来”,用小手挡住眼睛(随意拿掉数学及小动物图片)请孩子说说排第几的哪个小动物不见了。

4、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6以内的序数。(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新楼房盖好了,但是楼层都还没有标呢?请来看看箭头方向,箭头方向朝上,那应该是从哪往哪标啊?看看第一层在哪呢?在这吗?在这吗?请小朋友帮帮我?引导幼儿一一贴上楼层数1—6。(第三层开始可隔着来让小朋友试)。

————楼层号都标好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你想让它住到哪一层就就把它贴到哪一层!(引导小朋友先说,再贴)。

————好了,小动物们啊都住进了新楼房,他们说谢谢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

5、操作游戏。

————出示操作大卡片1,演示帮动物找到相应的楼层数,并用线连起来(先找到箭头方向)。

————出示操作大卡片2,动物排排队,请圈出其中的两个小动物排在第几。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也来动动脑筋,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张操作纸,不过上面的内容有一点点有老师的不一样,请小朋友先看清楚,再数数,然后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小朋友的作品都做对了,都很棒,表扬一下自己吧!

活动延伸:

————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去看电影啦!这里是座位票,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请小朋友拿到票后找找自己的位置,老师等会要来查票,并请你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的第几号车厢找座位。)。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设计意思:本班幼儿都是新生,没有经过小班的渗透和引导,孩子的的基础不统一,有好几个孩子的数数能力不强,所以安排了这节课。

活动中的数都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教材内容自认为还是比较丰富的`。符合我班幼儿的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中三个环节还是比较紧凑的,活动中有让孩子们操作的机会,最后环节中安排了延伸活动以巩固孩子的认知。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很积极配合默契,我的教具是楼房,每个幼儿都见过,是已有印象的东西孩子觉得不陌生,还有动物信新家,本来也是幼儿园们喜欢卡通一点的想法。所以此次活动幼儿感到很满足,得到自己动手操作的快乐。活动的延伸部分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体验。

不足之处:

我班幼儿对于方位还不是很明确。下次活动中还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能让孩子更好的参与活动中。

温馨提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

认识表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图形)。

2、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3、三个贴有形状标记的篮筐。

4、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123变变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逐一出示图形)。

幼儿辨认图形。

二、把图形宝宝送回家。

师:我们从形状标记上知道了这是正方形宝宝的家。

师(边讲边示范):我把正方形宝宝送回家。

2、请个别幼儿尝试送。

3、师:后面桌上还有许多图形宝宝还没有回家。请你找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宝宝把它送回家,一边送一边要说:我把xx图形宝宝送回家。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铺路。

2、师(出示镂空小路)这就是图形宝宝家门前的小路。宝宝,你们看到了吗,现在小路上出现了不同形状的坑,有哪些形状的坑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3、教师讲解要求,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图形宝宝找朋友。

1、师:图形宝宝还想请你们帮他找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2、师(出示大操作纸):请你从这些物品中分别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宝宝的好朋友,找到以后用一条直线将相应的物品跟相应的图形相连。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好的幼儿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看。

五、结束活动。

师:好了吗?那现在我们就沿着铺好的路去图形宝宝家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