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论语心得大全(14篇)

时间:2023-12-08 07:55:13 作者:翰墨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经验的积累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和成长。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高中生《论语》读书心得体会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下面是本站带来的高中生《论语》读书。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论语》中的一些经典。

名言。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比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炼的语言中却已经蕴藏着很多的道理在里面,这本书中每句话后面都配上了译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评点,让读者更容易接近孔子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

《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适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规范,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

几千年过去了,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现在依然受到肯定。

《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为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先引其炎而后从之。"则交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求实精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论语》所带给我们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时说不尽的,有空休闲时真该拿出来读一读。

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

散文。

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

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仅仅是现在,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都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令我深思熟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们班这个小小的集体也会有“姚明”“王羲之”“达芬奇”“宋祖英”“华伦庚”“冰心”等。有的人学习不好,可是篮球却是动若脱兔;有的人体育不好,可是书法却是龙飞凤舞;有的人书法不好,可是绘画却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绘画不好,可是唱歌却是娓娓动听;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却是满脑子的数学;还有的人对数字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倒是写起。

作文。

来便妙笔生花了……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啊。每个人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每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够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教导我们,使我们更上一层楼。我们要多向我们身边的所谓平凡人学习他们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树丛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边许多的植物滋养下茁壮成长,并且长成一棵坚韧不拔的大树。树之所以高大,因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伟岸,因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壮阔,因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闪光,因为有了那些所谓的平凡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

薄书一本,细读一遍,终生无悔。

高中生论语阅读心得

岁月悠悠,古老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在飞逝而过的五千年中,这龙的故土上出现了多少杰出的人物。如酒仙诗人李白;地动仪的发明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伟大的设计师詹天佑……但是,有一位学术精湛的学者,他的许多有见地的思想,直到今天都令我们无法忘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就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他的第子根据他的言行举止写出了响誉世界的《论语》。下面是我读孔子《论语》的一些感想: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孔子这些思想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愁吃穿的年代,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远大志向,能享福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不要被学习中的困难吓倒,搞好学习,报效祖国。

孔子的一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礼、乐修身成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习德、智、仁、美样样精通的孔子!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并让之发扬光大。

论语心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高中生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

孔子说:“学习和了解习之不是很愉快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难道不是一个人们不认识也不生气的绅士吗?”这句话来自哪本书?答对了,它来自《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写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深刻的真理。

孔子说:“如果你通过温习过去来学习新事物,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我们也应该复习旧知识。如果我们有新发现和新经历,我们就能成为老师。这种学习方法应该牢牢记住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孔子说:“李仁很漂亮。他没有选择其他人。他怎么会知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仁慈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明智的。如果你和没有爱心的人生活在一起,你怎么说自己是聪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和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和有爱心的人做邻居。它要求全社会倡导和实施仁爱。

儿子想住在九邑,或者说,“陋居,这是什么?”孔子说:“为什么绅士有这么卑微的地方?”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觉得简单粗暴,不要住在那里。如果你在一个简单而简陋的地方传播文明,那么这个简单而简陋的地方就不应该是简陋的。我们应该传播文明,说文明的话,做文明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文明与和谐的美丽社会。

这本书不仅有意义,而且故事也很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金玉的故事。它主要讲述一个水果小贩。它的果实总是和刚刚采摘的一样。一个人买了一个柑橘类水果,回家看看。里面像棉花一样。这个故事是用来描述那些只有华丽外表却没有实际技能的人,或者那些外表好但没有实际内容的人。

《论语》给了我们很多理由。有机会的话,你必须仔细阅读。

高中生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

第二轮通读《论语》我渴望能够更深层地理解《论语》中每一篇的写作目的,并更有概括性地理解每一篇中所讲的道理。第一轮的《论语》学习,我停留在对这本书的好奇上,更多的是想了解书中到底写了什么内容。第二轮一开始,我就在心里反复思考,为什么我会喜欢上《论语》?为什么《论语》能流传至今?回顾第一轮的学习,我发现整本《论语》中经常会触及到人类所一直努力追求的东西---道。在第二轮学习学而篇之后,我理解到的是,此道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为人相处之道;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清静平等觉悟;是无友不如己,过则勿惮改的淡然与从容。当我们贫穷的时候,我们会去追求事业和财富,而在事业财富有得之后,又渴望精神领域的充盈。

为什么学?丘哥哥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彻悟,为了明心见性,为了修一颗晶莹剔透的清静心。所以,丘哥哥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什么?学仁学礼。仁礼两字不仅是学而篇的重点,在其他篇也经常讲到。

怎么做?丘哥哥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汇总一下就是我们要向丘哥哥学习做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人。

以上就是本次苏菲要分享给大家的《论语》学而篇的读后感,理解不周之处还请方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的鼓励!

论语心得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高中生论语读书笔记

在学习方面,《论语》对我们启发也很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孔子五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大思想家。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他的境界之高。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如此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话。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虚心向别人学习,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人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我们要取长补短,广结良师益友。

孔子讲究孝道,孝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的人们却在褪色,经常会看到明明子女很多的老人却无人尽孝。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孔子所提倡的孝是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在“常回家看看”已纳入法律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多对父母尽孝。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100多次谈到君子,他强调的是一种人格的自我修养。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衣食起居,而是心怀天下,而且能经常反思自己。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作为君子应该先去做然后再说要有言行的标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今有些人每当有牵扯到个人利益时,经常互相漠视,甚至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那就称不上孔子口中的君子。

为什么当今全世界那么多的孔子学院,可见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大师语中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不去苛求外界,努力完善自己,包容别人,为成为一个坦坦荡荡的真君子而努力奋斗。

论语心得

《论语・学而》中有这么一句话:“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仁“的根本。我的理解是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是每一个当代学生必须做到的事。而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很需要对孩子进行这种”孝弟“的教育。因为在我们同学当中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是最高的,爷爷奶奶都得顺从小孩,家庭里的中心就是孩子。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妄为的坏毛病。小则对父母的说话语气不好,瞧不起父母,对父母不尊重。大则一言不合,与父母吵闹,离家出走。

是呀,我们在慢慢长大,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主见、自己的小秘密,也慢慢进入到了青春叛逆期,可也要明白父母也在慢慢变老。我们如果没有”孝弟“思想,就不能做到理解、体贴父母,与父母就会有隔阂,甚至产生矛盾。话说回来,如果我们孝敬父母,理解父母,这些现象就不会发生,我自身也有这样的经历。

爸爸每次喝酒回家,就会找我讲话。在我眼里,爸爸和我讲的都是“废话”,我是听不懂的,也听不进去,甚至有点反感。

读了这则《论语》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对爸爸的态度,也在学会思考:爸爸为什么喝酒?为什么要喝完酒回来和我讲“废话”。

慢慢地我明白了父亲在外喝酒,其实是为了工作,之所以和我讲“废话”,是因为他平时不善表达自己的爱,只有喝了酒才吐”真言“于我。但我,却觉得这是“废话”,觉得父亲的“酒后真言”十分无趣。那是我不理解父亲,不懂父亲的爱呀。

什么是孝道,怎样行孝道?看似很高深的话题,其实都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我们以”孝弟"为尺子把小事做好就可以了。如在挂电话之前跟父母说声拜拜,回到家主动跟父母打个招呼,在外玩耍向父母报告行踪,不让父母担心,静心倾听长辈的教诲……记得爸爸和我说过,一个人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一家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我看来,只有牢记孝道才是一家人快乐的根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典籍不计其数,他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论语》就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书籍之一。

这一句是孔圣人在河流边感叹的,他告诫我们:时间就像河水一样不停的流逝,要珍惜宝贵的时间。是啊!时间飞速流逝,一去不复返。有一句名言:请珍惜时间吧!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只有抓住了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我们才会实现人生的价值,让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延长,出彩。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崇拜“游戏英雄”,整天抑郁不振,导致学业荒废,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此美妙的花样年华,却被白白浪费在虚拟的游戏中,被白白浪费在浑浑噩噩中。年轻时代,时间不能太随性去支配,要让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过得踏踏实实。

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他56岁的生命旅途中,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纵观古今,没有哪一位对国家,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伟人不是珍惜时间,忘我勤奋的楷模。时下,不少中学生缺乏的就是时间观念,他们没有人生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上课就萎靡不振,无心听讲。基本的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用业余时间让自己有所作为。长此以往,岂不是毁了自己的一生。

年轻的朋友们,为了自己光明的未来,为了自己充实的人生,让我们携手,一起珍惜时间,一道务实奋进。来展现自己靓丽的青春,实现自己成功的人生。

《论语》心得

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本篇主要还是以仁德为主,从各个方面去探讨仁德的特征。其中有很多著名的句子,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g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在以前的教材中都出现过,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第一个评论人物就是公冶长,虽然坐过牢,但是并不是他的罪过,所以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对于公冶长的了解,孔子是他的师父,我想他肯定做了全面的了解和评价,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看待一个人不是去在乎身份、地位、钱财,而是去看他是否具有最基本的仁德。

第二个评论人物是南容,姓南宫名适,他也是孔子的弟子。虽没有具体说明他到底是哪方面突出,但还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无形中对他也做出了很高的仁德评价。

第三个评价的.人物是子贱,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那他的优秀品德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言外之意说自己就是个君子,子贱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有仁德的弟子。

………………。

《论语》心得

印象中,自己以前从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_句。这次寒假,利用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机会,我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了一遍《论语》。语录体的《论语》文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除了记载_教育、政治、文学、哲学、艺术这些大的方面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乏闪烁智慧、蕴含精深思想的语句。所以,它不愧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至于“《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相关赞誉,并非没有根据。

读《论语》,各方面的收获太多了,三言两语是讲不清的。这倒颇像该书语言简练而精髓不断的特点。俗话说,文能会人,读着《论语》,孔子的伟大形象就像是穿越了两千年的时光隧道,栩栩如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一位身怀各种谋生技能、又对生命、政治、教育有深隧洞见的能人;一个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随波逐流,不停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的高尚贤人(我觉得称为“圣人”还是夸大了点);一个平生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论语》就让后人受用终生,并因之敬仰和传诵的奇人;一个自强不息,处于乱世而不放弃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言行广阔地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以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与人类文化长河中的其他现象一样,虽历经沧桑,却总是生命之树常青,不断创造着人类文化的奇迹。所有的一切,皆得益于多才多艺的孔子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所创造出来的大智慧。

读《论语》,不外乎在读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当然,这期间要辩证地看待这些学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独立思考一些自古以来有争议的处世交友论调,比如“中庸之道”,比如“无友不如己者”。而且,我们还会发现,当今许多为人、治学、从政的原则都出自古老的《论语》。譬如:父母在,不远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正也……啊,太多了,不胜枚举。于是乎,对孔子及其弟子又多了几份敬仰之情。

“在其位,谋其政”。身为教师,读《论语》过程中我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自然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事实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最为辉煌。从教育的视角来理解《论语》,我们就会领悟到孔子智慧中的个体价值,以及孔子尊重个体、弘扬主体,限度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良好愿望。

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和孔子提出的“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前后相隔两千多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与品德。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我们也要牢记教育的使命,努力培养当今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毕竟,智育不好出的是次品,而德育不好出的则是危险品。

孔子主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无疑需要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值得后人钦佩。由于孔子教学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故此,相传他门下的学生竟达三千人之多。

学生众多,可能是促生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原因之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具有重要地位。

再来看看孔子的切磋讨论、教学相长。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_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这是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凡此种.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无不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思考,它们至今仍在我国甚至世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可以说,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正因为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所以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教育有着崇高的地位。

读《论语》,老师们请多关注孔子作为“教师”形象出现的精彩言论。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教师的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他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人生都具有无限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历史的属性,但辩证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其价值和内涵,发挥其合理的、普遍性的价值意义,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思路的开拓必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论语心得》

中国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礼貌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些经典诗文,寄托了我们先辈对于人格与道义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日,人类社会正处在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仁德的人,自我要站得住,也使别人能站得住,自我要行得通,也是别人能行的通。这句话强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我,不管别人。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社会就和谐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言义为:多优秀啊,颜回!吃的是一篮捞饭,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多优秀啊,颜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今,虽然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也没有必要必须吃捞饭,喝清水,住简巷,但“颜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为人生的道路艰难曲折,有点“颜回精神”,心里才能平衡,事业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生家庭富裕,让他们体会一点“颜回精神”更具深远意义。

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在此,提倡各青少年多研究四书五经,能够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

文档为doc格式。

论语的高中生读后感作文

中国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些经典诗文,寄托了我们先辈对于人格与道义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人类社会正处在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宽广{所以少了许多忧愁};小人心胸狭窄{所以多了许多忧愁}。教育我们,宽容是一种美德,要学会宽容。当今社会,纷争不断,就是因为很多人心胸都很狭窄,别人的一点错误一点缺点也不原谅,换个角度来说,自己的缺点是不是,犯的错误是不是更大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也使别人能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是别人能行的通。这句话强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己,不管别人。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社会就和-谐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言义为:多优秀啊,颜回!吃的是一篮捞饭,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多优秀啊,颜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今,虽然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也没有必要一定吃捞饭,喝清水,住简巷,但“颜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为人生的道路艰难曲折,有点“颜回精神”,心里才能平衡,事业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生家庭富裕,让他们体会一点“颜回精神”更具深远意义。

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在此,提倡各青少年多研究四书五经,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论语》心得

断断续续的读了《论语》及多家对于论语的注释和分析,这个断断续续有时间上的间隔,也有地域上的跨度,有经济上的悬殊,也有地位上的变化,而读书的心情和理解方向也随着自己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发生变化甚至逆转,但是对于《论语》的理解始终有一条主线没有变过,这就是《论语》里面所倡导的“公道――仁德”,这体现了古斯塔夫。荣格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中所描述的一样“每一个文明人,不管他的意识发展程度是如何的高,但其心理的深层,他仍然是一个古代人”(古代人和现代人具有共同的机械属性)。随着对于论语了解的深入,在论语的内容的理解上也出现许多矛盾的地方,也可以认为是更加深刻。

论语的本身并不是孔子教学的课本,他是不系统的。其产生的原因,应该是他的学生在他死后的某个晚上或者中午的同学聚会上,已有几分醉意的某个(或某些)有钱有闲的学生,回忆起孔子的教诲,提出了一个建议,大家约个时间,来讨论一下如何编纂一本老师的语录。

这种建议很容易得到响应,又隔了一段时间,来了很多同学,每个同学都分别把当年孔子对自己或更多人说的什么,一一奉上,然后交给那个倡导者审阅并出版发行,也许那个时候还有做出贡献者根本就没有拿到这本书。当然费用是要有权有钱的学生出的,包括出版费。形式上是否有点像现在的同学会,开始大家踊跃,后来慢慢的转变为同类聚会,在后来就悄无声息了,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成功者往往是召集者,是炫耀的,而其他人都是参与者,是陪衬的,孔学里的同学会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因为是一种回忆,就有了不确定性,因为有人从中撮合,就有了强加于孔子及其弟子头上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在创造性转化或转化性创造中的整合。我们也没有任何必要对这种“有限可能中的无限追求”而强求。

回忆起来的都是过去记忆的片段,是不连续的,因此,就会出现前后不通,同章节里面自相矛盾的问题,这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产生的时代背景。等孔子的弟子从各自的国家过来团聚的时候,大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的人是开宝马来的,有的人是走路来的,有的人趾高气昂,有的人垂头丧气,前者想到的都是孔子如何如何好,而后者可能会有所保留,不过如此啊,给你了那么多束修,也没有给推荐个好的工作,也有的是从大国来的,非常牛气,有的是从方五六十里的小国来的,甚至路费都是大国赞助的,就有点提不起精神,两者加在一起,就产生了话语权的问题,谁的声音高谁的观点就占上风;二是产生的方式。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只是好好的来悼念一下老师,结果船载以入的东西鼓捣出这么个事来,让我们这些衣食无着的人怎么办,据说还要集资出版,老婆孩子养活都成问题,哪儿来的钱啊?有不要面子的甚至出言不逊:我没有钱,要出你们出,我不反对,也可以把老师说的话告诉你们,随你们吧。这正是许多学生的心声,他们只是碍于面子没有说而已,这样的方式产生的论语,不免有人胡说八道,不免有人断章取义,也许有恶作剧者将自己的言行也冠以“子曰”;三是流传几千年中的断层谬误。过去的传媒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传媒工具也比较落后,比如办报纸要开一个木片加工厂,还要请许多的雕刻师,如果分工较细的话,还要有纺线的,穿线的。特别是穿线的,如果没有点文化,只是为了挣工资,就不会那么虔诚,就会偷工减料,就会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将前后顺序颠倒,这是出厂前就乱的。而后代得到的,多数是凭一代代的老师记忆的,或者是得到古墓中出土认证的,乱七八糟的都可能出现。

再从教学的方式分析,孔子是不看人的,叫做有教无类,什么样的人来了我都教,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学费是一定要交的,而且应该是根据交的多少和干肉质量的好坏来分班的,尽管你天资聪颖,如果你只拿很少的干巴巴的肉的话,也只能给你分到普通班,让那些研究生来教你。他也许是按照现在的文凭级别分的,设定一个束修的标准,从中专到博士以此类推。因为有了分别,在教授的时候也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孔子也是根据交的学费多少来定心情的,见了家境富裕且属于官宦的,就高兴,说得就多一点,就深刻一点,也许会有蹭听的穷学生在此受益,但是不会太多,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么。而见了那些老是拖欠学费的,就没有好脸色了,而且在多层次的学生之间,所教的理念是不一样的,对穷学生就教他们“杀身以成仁”,让他们去死吧,而对富学生则叫他们“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教点装傻充愣的本事“明哲保身”,且特别强调“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你们要好好的活着,我什么时候打秋风也可以舒服一点。

因为有临场发挥,也就有了区别,前后矛盾也就在所难免。由于受竹简或刻简的限制,没有可能将说每句话的时间、地点、场合、所处的国家、社会背景等交代清楚,这就留下了许多难解的东西,也就是文化的阴暗面。后人在对论语进行研究(不如说是推测――引经据典,猜测――断章取义,揣测――胡思乱想)时,难免出现戏说的成分,因为阴暗面越多,被猜想的余地越大,这也是文章的魅力值所在,一共只有二十篇的文章能够被人传颂研究几千年,难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的年代,民不聊生,颠沛流离。我们的至圣先师也是常人,他也有机械属性,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吃喝拉撒睡,他的思想也会随着经济状况的时好时坏、社会地位的时高时低出现波动,也会在“畏于匡”时,因为“颜渊后”而子曰:“吾以汝为死矣”。就出现了一个多向度的孔子。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们有幸将其请下神坛,坐在我们面前进行一次学术探讨,你就会发现他并不是总板着脸说着“吾诲汝”的老夫子,而是偶尔也会说上一句“由也不得其死”的玩笑的和蔼可亲的老教授。

人在学习的时候都受前面教育的影响,往往都是带着情绪(基本上都是抵触情绪)来学习的。他在向后人学习的时候一定会用前面的东西来比较、验证,并不时的排斥后面的,除非后面的东西能够与他产生共鸣(潜意识中存在的不敢或者不能暴露的某个部分)。也就是说,断章取义是非常正常的,这是一种文化的运用方式。

而我们在读一些学术性的、经典的文章的时候,我不主张背着沉重的压抑来解读。应该超越于自我,超越于现在,将自己融入,融入到那个时代的大环境中去,看他当时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吸收,读论语也好,读孟子也罢,都是一样的。如果你深刻细致的去体会,你会发现,同时代的经典中的内涵,几乎是一致的,被雅斯贝尔斯称作“轴心时代”产生的释、道、儒、墨、法、纵横等皆有共通之处。

论语之为经典,就在于论语里面的温情,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可以发现一群有思想有理想善于想入非非的学生,我已经多次在梦中听到了孔子的循循善诱,看到了老子的和蔼可亲,孔子就是一个常人,也会发脾气,也喜欢美女,比如南子(卫灵公的夫人,是当时有名的美人,据说是孔子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就可能赏心悦目,他就多次去会南子,导致“子路不悦”,孔子为了表明自己是清白的,甚至对天盟誓,我如果有什么心,“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表现了孔子可爱的一面,我甚至从中看到了一个有了爱美之心的男人向自己的妻子发誓的情景。但是孔子面对的是子路。孔子是一个高明、幽默、严肃、温和的老师,还是一个可以围炉夜话、互相打趣的邻居。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理论》中说,“凡不可说的,应该保持沉默”,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也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佛教里面更是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论语里面也有多处提到“慎言”。我在这里都说的太多了,罪过,只是自己的梦中呓语。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