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范文(16篇)

时间:2023-12-02 09:51:10 作者:LZ文人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写作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范文范本展示了不同层次和风格的写作,为我们开阔了写作的思路和观念。

古代文学研究生论文

美学的表现形式多样,传统美学主要的传播方式为诗词歌赋,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人物情感和内涵。《诗经》在女性美学的探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描写女性的诗篇在总诗篇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本文针对古代文学《诗经》中渗透的女性美学展开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一、《诗经》的基本内涵。

《诗经》的主要整理者是孔子,春秋末期,《诗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诗经》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国风,第二部分是雅,第三部分是颂,其中雅又有大雅(31首)和小雅(74首)之分,颂又可进一步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主要用作各自朝代祭祀乐歌。作品中不仅颂赞了真善美,而且批判了传统陋习。除此之外,《诗经》记录了商周时期较多的民俗活动、民间传说以及重大事件,其史料价值较高[1]。

二、古代文学《诗经》中女性美学分析。

(一)外在美。

1.容貌美。《诗经》中针对女性容貌展开描写的篇章较少,大多是利用衬托手法对女性容貌进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女性容貌的典范诗篇是《卫风硕人》,描写女性容貌的诗句主要有“肤如凝脂”、“齿如瓠犀”、“美目盼兮”,意思分别是:女性皮肤犹如玉脂、牙齿犹如瓠瓜籽般整齐、眼睛明亮。庄姜夫人被如此比喻之后,其庄重典雅的女性形象被完美彰显。其中《周南桃夭》是对女性容貌进行侧面描写的诗篇,每章诗句都以“桃之夭夭”开头,间接描述了新娘的娇美容貌。

2.形态美。《诗经》中不同诗篇对女性形态美的描述不尽相同,《卫风硕人》用三部分描写庄姜的形态之美,从她的出身、自身资质、出家盛况等方面能够看出古代女性的审美观念,从“硕人其颀”这一诗句中可以看出,古代女性以身材健硕为美。《陈风月出》对女性形态的描述与《卫风硕人》中的描述具有差异性,“舒窈纠兮”、“舒夭绍兮”等诗句描述了女性体态具有轻盈性的特点,古代将优雅窈窕视为女性形态美[2]。

(二)内在美。

1.勤俭持家。《周南葛覃》中“施于中谷”、“维叶萋萋”、“维叶莫莫”、“薄浣我衣”、“归宁父母”等关键诗句的大致意思是:由于新媳妇过于思念父母,为了能够早日回到娘家,仍坚持做好本质工作,积极主动的做着换洗工作。诗中全面塑造了勤劳、孝顺的女性形象。《大雅思齐》中周姜、太姒、大任这三位女性是广大妇女学习的榜样,她们不仅能够在国事上贡献力量,而且能够在家庭中照顾好子女,井然有序的处理家庭内部事务。

2.热爱劳动。《诗经》中较多诗篇的诗名含有“采”字,初中语文课本中学过《采薇》,除此之外还有《采苓》、《采绿》、《采葛》等,这其中有的是药材,有的是食物,还有的是原料和染料。古代妇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采摘完成后,还有对采摘来的物品进行加工,进而满足实际生活需要。例如,《郑风缁衣》中,主要讲述了妻子为丈夫亲手做衣服一事。又如《魏风葛屦》中,讲述了农村妇女为了维持生计,在忽视丈夫鞋子的情况下,坚持为贵族家庭做鞋和衣服。从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女性劳动美只能在贫困妇女中体现,社会上流人士的女性是不需要劳动的。

(三)情感美。

1.被弃之女。《诗经》中描写被弃之女的诗篇较多,其中典范诗篇是《卫风氓》,女主人公对狠心丈夫进行无情揭露,并向旁观者倾自身的婚姻状况。《邶风日月》中主要讲女主人公不理解丈夫的薄情,女性只能被动接受事实,却没有主动摆脱命运的勇气。由此可见,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同时,也证明了女性与男性间的依附关系。

2.追爱之女。《诗经》中虽然描述女性追求爱情的诗篇较多,但是不同诗篇中女性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较为直接、勇敢,有的较为间接、含蓄。《邶风静女》中,从“爱而不见”、“彤管有炜”等诗句中能够看出,女性在爱情面前是积极主动的,这与以往传统的爱情思想不同,女性为了爱情能够大胆追求。《郑风子衿》中,从“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心”等诗句中,能够明显感觉到,诗篇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是含蓄、委婉的,本诗采用倒序以及比兴等手法描述女性情感,主人公将心仪对象的衣饰作为思念寄托,等待爱情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澎湃,进而塑造了娇羞、婉约的女子形象[3]。

三、结论。

综上所述,《诗经》中有关女性美学的描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探究意义和借鉴意义。《诗经》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经典文学作品,主要原因是《诗经》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对于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诗经》篇章中对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体态、外表以及内心情感等进行了细致描述,进而有利于我们掌握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当地文化内涵。

古代文学论文

我国在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发展同时也对大学教学给与了较多的关注,大学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强化大学专业课程、丰富专业课程教育方式也成为了现今社会大众以及各个高校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大学中文专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专业知识掌握起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基于此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这门中文专业课程给与良好研究,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意义进行着手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法,以期为后续关于中文专业以及文学课程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前言。

通常来讲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中的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中文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该门专业课程从本质上讲涉及知识领域较为宽泛,不仅涵括史学知识,同时还涵括文学知识,甚至是哲学知识也包含在内。课程从内容上讲可以说是我国上下三千年的文学知识综合体,不仅含有较为丰富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含有众多的文学形式。因而可以说该门专业课程对于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艺术修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

一、初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意义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演变过程和相应的文体发展的有效理解。其二是通过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及较多的文学形式进行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状态,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文学知识对于后世的实际影响价值。其三是通过对于古代文学的实际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具备崇高的文学情怀,并促进学生将这种文学素养以及文学情怀实际的应用在现实的工作学习中,进而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探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之启发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首先要从启发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启发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依据学生学习客观规律以及教学任务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处于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进而帮助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实际遇到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强调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良好启发与引导,通过应用该种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文学知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将文学思维给与有效拓展。如果将该种教学方式进行比喻的话,启发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循序引导启发下让学生自主开启文学的学习大门。例如教师在讲解“《诗经王风》”中可以就“悠悠苍天而此何人哉”这句话向学生进行提问,而之所以专门针对该句话提问的原因在于:对于“何人”的了解是掌握文章思想主题的关键所在[1]。而教师在提出该问题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由解读并对在解读之后阐述对“何人”的个人见解。通过这种启发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读方向并最终获得文学知识。

2.教学方法之情境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可以从情境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一些生动的场景氛围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文学知识并促进学生实际心理机能获得良好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情感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文学审美进行有效拔高和良好陶冶。例如教师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歌时就可以进行文学情境的有效创设,通过播放“春江花月夜”进而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感知诗歌内在情感,同时通过动人旋律在大脑中勾勒出诗歌联想画面,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感感知则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2]。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庄子的名作“《逍遥游》”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制作漫画课件来创设文学情境,学生通过这种漫画课件的形式犹如置身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而将文学知识更加的形象具体化。总结来讲无论是利用音乐还是多媒体来进行文学情境的实际创设都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有效深层次获取。

3.教学方法之表演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从表演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表演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将学生放置于实际的文学情节演绎中进行促进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则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最大化的发挥文学想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文学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人物进行角色划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自身对于该文学作品的实际理解来进行文学表演,而具体的情节设置以及演绎道具都需要学生进行实际准备,而学生在该种文学演绎过程中也会直接加深对于文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自己的一些文学想法添加其中[3]。再比如教师在讲解“《红楼梦》”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利用上述表演教学方式来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总结来讲通过表演教学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有效理解还能最大化提高其创新意识。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看重文化的良好传承,而作为实现文化良好传承的中文专业则逐渐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性关注。而作为中文专业中较为重要的古代文学课程而言,良好的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的促进该门课程教学实际目标的有效实现,通过利用启发式以及情境式和演讲式、表演式以及研究式这五种教学方法进而真正的促进中文专业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有效提高以及专业知识的有效掌握,为其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

摘要:《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中塑造了诸多的文学形象,特别是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与诸多精、怪形成了类比与对比,丰富了《聊斋》中的形象长廊,又渗入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追求与盼望,另外狐女追求幸福和高尚品质的精神,又是人类最美好的一面的体现。

关键词:聊斋志异形象塑造狐女。

一、在比较中升华狐女形象。

《聊斋志异》中,作者塑造了诸多神灵险怪的文学形象,这与作者的“志异”的立旨是息息相关的。

读《聊斋志异》我们可以体验到神怪世界的黑暗,并通过他们窥视人类社会的黑暗面,因为往往灵怪世界就是人类社会的模板的再现,所以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类作品暴露了当时的黑暗败的政治,鞭挞了为虎为伥、无恶不作的贪官污吏。

例如《促织》、《席方平》、《向果》等。

这类形象诸多是人类社会中的上层社会对普通百姓、士子的压迫,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压迫与局限性,所以在《聊斋》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狐女的反封建压迫形象,这让诸者沉溺于美好人类社会的熏染下,对恶的势力则会更加充满愤懑与批判,这就形成了善恶对比,这种对比一方面是善恶对比,一方面形成了男性社会与女性社会的对比,古代社会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而在《聊斋志异》中作者一改先前的女性观,让女性恢复了她自身的社会属性,即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追求,她们往往充满了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并为了维护爱情而不惜牺牲生命,所以在《聊斋》中数量最多的是爱情故事,这些美好的爱情故事,宛如奔腾向前、一泻千里的长江大河,冲出峡谷,绕过横阻,唱着欢快的青春的歌,向着理想的目标迅跑。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聊斋》作者对美的追求,更在这种对比中让美好形象得以耀眼。

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狐女形象,既完成了对历史文化渊源好的方面的继承,又实现了对不好方面的反拨,同时又与作品中其它诸类形象形成相同意义的对比,即善恶、美丑、雅俗的对比,在意象的比较和历史形象传承的比较中,突显并升华了狐女形象的美好。

二、重彩描绘狐与士子的姻缘与友谊。

由于蒲松龄对狐女形象的反拨,使一系列狐女成为“情”的使者与代言人,她们不仅自身是美好的代言人,而且有着对美好善良的士子的爱情追求,似“才子佳人”类的结合,展开了个性解放的思潮。

古代,文人一直比较受文学作品的青睐,这与作者的文人创作身分有关,他们或仕途无望,或有一定的官职或经历仕途的不畅。

烟花女子的盛行舒缓了他们的压抑,文人对女性的嗜爱,使二者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主角,并不断上演感人至深的“爱情”,在作品中开始重墨描写士子与烟花女子的关系。

随着狐与女性的紧密关联,由于烟花女子的身分,狐女成为了青妓的比喻,狐女这样也就与士子多了那么一层暧昧的关系,这些题材往往成为传奇、古怪,这样小说的喜爱,文人作者也喜爱把这些人物重彩着墨,用华丽细腻的手笔来描绘两者之间的柔情蜜意,使这些作品得以流芳百世,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明末以“反传统”、“尚人欲”、“重个性”为标榜,要求还原人性本来面目的个性解放思潮,对清初的蒲松龄是有影响的,这主要表现在作者《聊斋》中塑造了大批情狐形象。

这些狐女大都有追求爱情的良好愿望。

在《聊斋》这部作品中,这些狐女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有一颗热爱生活,追求爱情的诚挚的心,在爱情上,她们往往表现出主动性、坚贞性。

夏绀弩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中指出;封建社会里“置酒高会,男女主宾欢聚一堂,觥筹交错,淡笑风生”的事是极不容易的,蒲翁敢于如此大胆描写,正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民主思想。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与士子的关系并非都是男女之间的性爱问题,还有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

在关系爱情和友谊的差异上,作者不仅置封建礼教和“男女授受不亲”于不顾,而且明显颂扬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这也是社会进步对人思想解放的一个推动。

《娇娜》中狐女娇娜与孔生两者之间便是建立在异性纯真的友谊方面的。

故事有两个精彩片段,一个是在孔生病入膏荒之际,皇甫申请妹妹娇娜为之治疗,孔生却因此喜欢上娇娜,但因娇娜年龄太小,故与松娘结为了夫妇。

第二次是孔生为了救娇娜被雷劈死,后娇娜又用红丸将孔生治活。

后来孔生将娇娜全家接到自己家,但始终同娇娜保持着纯正的友谊关系。

这也使娇娜与孔生的友谊得以锻炼和升华。

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纯真的一面,作者对男女之间关系的处理,对以往男女之间非性不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让人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另一个方面。

《娇娜》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敢于大胆创新,另辟蹊径,突破了许多故事的俗套。

作品中娇娜与孔生彼此救援对方,饱含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他们却没有因此产生爱情,结为婚姻,然而又保持着两性之间的“良友”关系。

友情高于性爱,这正是带有新的思想色彩的社会观念。

三、极尽自然与社会的融合。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指出:“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在这些花妖狐魅身上,蒲松龄不仅是突出事物的自然属性特征,且把她们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来描写。

作者将这些幻化的形象,置于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让各种人物的人性和人情于幻化中得以表现。

这些狐女们不仅具有普通人的形体、外貌和生活经历,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各有各自的生活轨迹,因而也就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这些狐女往往与所居的生活环境相适应,还与各自所居家庭的父母的性格相适应,这些都使狐女的生活更具有生活现实气息,也是她们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关系相融合所具有的人性最美的东西,在《婴宁》中,作者刻画的婴宁生长在穷乡僻壤,与城市社会炯然不同,这也造就了婴宁少受封建妇女教育的感染,也没有受到封建式家庭的管理与束缚,才保持了她那种淳朴、天真、娇憨、自然、乐观的性格,让人们感到一种人性自然属性的一面――人性最美好的东西――纯真。

所以婴宁在作品中总是充满青春的活力,拈花微笑。

孜孜憨笑正是她心无芥蒂,质朴纯真的性格的外化。

综上所述,蒲松龄以其如椽巨笔地塑造了这些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又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

作者写她的聪明、智慧、执着地追求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写她们爱憎分明,对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生活有着热烈的向往;写她们不怕艰险,不畏强暴,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帮助那些遇难的文人贫民。

作者所塑造的狐女形象既有人性美好的一面,又受着社会规范的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束缚,更加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年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论柳永艳词及女性形象塑造。

·庄子。

散文。

与《红楼梦》。

·《诗经》与周代社会生活。

·《诗经》十五国风地域考略。

·论《水浒传》中的忠义观研究。

·浅论。

诗词。

格韵。

·古诗词翻译巧妙用韵的问题。

·贾宝玉的爱情与婚姻悲剧的意义。

·浅析"聊斋笔法”及聊斋人物点评。

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

明代考据辩证兼琐闻故事综合性笔记,十六卷,谢肇制撰。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大旱之年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为当时闽派诗人的代表。另著有《太姥山志》,并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

《五杂俎》本书是作者的随笔札记,包括读书心得和事理的分析,也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涉及社会和人的各个方面。全书十六卷,分为“天、地、人、物、事”五门。其中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天部记述天文、气候、节气和四时的人事活动。地部记述理理、疆界、山川、河流、名胜,包括当时的海外地区,是研究历代地理的重要资料。人部记述人的形体、心性、境遇,包括技艺、医药、术数、书画、宗教等各种活动。物部记述动物、植物和各种物品,鸟兽虫鱼花卉草木、饮食服饰、文玩乐器等都有论述。事部记述贫富、收藏、文字、职官、行政、姓氏、婚嫁等社会活动。书中提供的大量资料有助于研究明代社会状况,作者过记事,分析是非正误有评述,有论断,对读者很有启发。如据《西京杂记》中的“正月以上辰,三月以上巳”,驳送周密《癸辛杂识》所提出的“‘上巳’当为‘上己’,因为上旬无巳日”之说。又谓“蜻蜓点水”非爱水,而是产卵,以备一说。

如记京都乞丐:

京师谓乞儿为花子,不知何取义。严寒之夜,五坊有铺居之,内积草桔及禽兽茸毛,然每夜须纳一钱于守岁者,不则冻死矣。其饥寒至极者,至窖干粪土而处其中,或吞砒一铢。然至春月,粪砒毒发必死。许一年冻死毒死者不下数千,而丐多如故也。

但《五杂俎》同样有明人笔记以多为胜,忽略专精的通病,书中谈历代掌故部分,大抄前人笔记,又不注明出处;记录笑话,亦皆采旧文,甚为无聊,记鸟兽虫鱼,又多涉神怪。

《五杂俎》最早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如韦馆刻本。

今有:《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年版;《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五杂俎》台北:偉文出版社1977年版。

《丹铅杂录》《谭苑醍醐》《艺林伐山》。

明代考论经史、诗文、训诂、名物的几部笔记。杨慎撰。杨慎简介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杨升庵集》。明代考论经史、诗文、训诂、名物的笔记以杨慎撰述的为最多。其中著名的有《谭苑醍醐》八卷,《艺林伐山》二十卷和以《丹铅》为名的《丹铅杂录》十卷和《丹铅续录》八卷。

《丹铅杂录》和《丹铅续录》考论经史、诗文、训诂,其内容非常广泛,举凡经史子集均有涉猎。如指出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并非柳氏独创,而是来自郦道元《水经注》中“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杨慎崇经黜史,重视音韵训诂;敢于对宋儒进行大胆批评;又对传统经典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解释。杨慎重视史书的文采,强调修史要秉笔直书,反对官修史书,提倡个人独立修史;评价历史人物能不落窠臼,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杨慎读书广泛,对过去不为人注意的子部书籍进行了探索、讨论,扩大了人们的视野。

《谭苑醍醐》亦皆考证之语,与《丹铅录》大致相出入,而亦颇有异同。引《水经注》载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攻琰营,臣作桥越水射之。桥成,遂驰去”。此事《三国志·诸葛亮传》不载,可补史阙。杨慎在文学上既讲求文法,主张诗文用字要有来历,又反对极端的复古主义;反对诗史说;偏爱李白,亦好杜甫,对李白的身世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又辨李白为蜀之彰明人,历引其《上裴长史书》与《悲清秋赋》及诸诗句,以证《唐书》称白为陇西人及唐宗室之非,如此之类,考订辨论,亦多获新解。

杨慎虽然渊博,但其笔记中考证疏误,记忆错误处也不少。陈耀文曾撰《正杨》四卷,纠正杨慎之讹;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内《丹铅新录》和《艺林学山》两部分,亦专门驳杨慎的引证和论辩。

今有:《丹铅杂录丹铅续录俗言》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6年版;《丹铅杂录丹铅续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丹铅杂录丹铅续录》上海书店1886年版。

《艺林伐山》商务印书馆1937初版;《艺林伐山》中华书局1985版;《艺林伐山》上海书店,丛书集成本,1986年版。

《枣林杂俎》。

本书是一部明代史料笔记,作者谈迁。谈迁(1593—1657)为明清之际著名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马桥人。明诸生。一生未曾做官,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维生。自幼刻苦好学,于经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其着力,历经艰险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清史稿》有传。

《枣林杂俎全》分为智、仁、圣、义、中、和六集十八门,其中“土司”一门有目无文,实有十七门。书中逸典、先正、流闻等门对南明弘光朝、明代典章制度及户帖式的记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明代科举、民俗、物产、植物、山川等人文自然景观等也有详细的描述。本书对于了解明代历史,尤其是研究明末清初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也杂有神怪灵异等荒诞传闻。

今有:《枣林杂俎》罗仲辉胡明校点,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2006年版;《枣林杂俎》齐鲁书社1997年版;《枣林杂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影印本。

《板桥杂记》。

明末清初一部记载南京秦淮河一带歌妓生活的笔记,三卷,类似唐代孙棨的《北里志》。余怀撰。余怀(1616~1696)清初文学家。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熟读经史,学识渊博,有匡世之志,文名震南都。为国子监生,受到国子监司业的吴伟业的赏识。崇祯十三年、十四年(1640——1641),二十五、六岁的余怀被南京兵部尚书的范景文邀入幕府,负责接待四方宾客并掌管文书。清军占领南京,余怀化妆成道士流亡他乡,开始长期颠沛流离生活。从顺治年间直到康熙初年,他经常奔走于南京、苏州、嘉兴一带,以游览为名,联络志同道合者,进行抗清复明的活动。从康熙八年(1669)起,余怀隐居吴门,以卖文为生,民族气节始终不移。同时,精力集中于学术著作方面。他晚年自号鬘持老人。福建莆田黄石人,侨居南京,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与杜浚、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板桥杂记》亦作于晚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除笔记《板桥杂记》外,还著有诗文《甲申集》七卷,《余子说史》十卷,《东山谈苑》八卷,记明末党争之事的《汗青余语》多卷,《四莲花斋杂录》八卷,《砚林》一卷,《茶史补》一卷《妇人鞋袜考》一卷《宫闺小名录》一卷等。

《板桥杂记》三卷,署三山人撰。全书分上卷、中卷、下卷。收选了一些优秀的小品文。记述了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妓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其中上卷为雅游,描写明末清初金陵秦淮河畔的梨园,秦淮河灯船,妓院和江南贡院;中卷为丽品,记金陵诸名妓情况,以旧院为主,珠市附之;下卷为轶事,杂记旧院诸狎客之奇闻逸事。卷首有余怀自识:“此即一代之兴衰,亦千秋之感慨所系,非徒挟邪之是述,艳治之实传。”《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文章凄缛,足以导欲增悲,亦唐人北里志之类。然律以名教,则风雅之罪人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道:“唐人登科之后,多作冶游,习俗相沿,以为佳话……自明至清,作者尤伙,清余怀之《板桥杂记》尤有名。”

今有:《板桥杂记》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板桥杂记》刘如溪点评,青岛出版社2010年版;《板桥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日知录》。

清代著名考据辩证类笔记,三十二卷,顾炎武撰。顾炎武简介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顾林亭集》。

《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顾炎武是明末清初大儒,学问渊博,见识通达,《日知录》是他积累三十多年的笔记,与经史、诗文、训诂、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吏治、杂事,无所不谈;许多条目,全都原原本本,考证详明。《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不包括黄侃《校记》增加的2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书前有其学生潘耒做的序。潘耒把《日知录》的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潘耒强调《日知录》的经世意义,认为此书只有宋元时期的名儒能做出来,明朝三百年来没有这样的书,将来治国者采用其说,会大有益于“世道人心”,如果仅叹服其考据的精辟,文辞的博辨,那不是作者著书的本意。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

《日知录》中,顾炎武提出社会风气的好坏决定社会兴衰的观点,说:“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他认为“风俗衰”是乱之源,并列举大量事例,说明奢靡浮华的社会风气,是导致国家衰亡的重要原因。他说评价君主的功绩首先要看社会风气:“论世而不考其风俗,无以明人主之功”。他不但从政治上提出了整顿“人心风俗”的具体措施,如重流品、崇厚抑浮、贵廉、提倡耿介和俭约等,还从经济上分析了“人心风俗”败坏的原因,认为要使风俗变好,必须有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物质条件:“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除正面倡导培养人心风俗、加强礼治,他还强调法制,主张严惩败坏世风的贪官奸臣,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顾炎武还看到了“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张进行社会变革,提出要顺势而行,“物来而顺应”的变革思想。在卷三十二中,作者还特别指出学界“座主门生”与朋党之祸的关系。指出唐代的进士,以主考为“主座”,自称“门生”。以中唐以后,遂有朋党之祸。并指出明代主考与进士,公然称“座师”与“门生”,朋党之祸,也不减于唐宋。

顾炎武曾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治学上严谨扎实,堪称楷模。他这种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是对明朝空疏学风的反动,对有清一代学风的转变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后辈学者对这部笔记多推崇备至李慈铭称赞《日知录》这部笔记,“直括得一部《文献通考》,而俱能出自于《通考》之外”;梁启超说:“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人”。除黄汝成外,为这部书作校补、笺注的还有很多,如李遇孙《日知录续补正》,丁晏《日知录校正》,俞樾《日知录小笺》,黄侃《日知录校记》等。道光年间黄汝成采各家之说为该书作注,为《日知录集释》。

《日知录》初刊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现在通行的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日知录》是以黄汝成的“集释”本为底本。其中《刊误》和《续刊误》各二卷亦为黄汝成著。后附的《日知录之余》四卷,乃后人辑顾炎武著作遗佚而成。

今有:《日知录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日知录校注》陈垣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版;《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日知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

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

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

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

6.《国语》成书探源

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

8.楚辞与屈原研究

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

10.孔子作《春秋》考论

11.《孟子》探微

12.庄老比较研究

13.《庄子》新探

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

15.《史》《汉》比较论

16.《汉乐府》新探

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

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

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

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

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中的衬托手法

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小说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

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

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

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8.论鸳鸯与晴雯

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形象

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的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41.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

42.试分析《水浒传》中三个英雄女性与三个反面女性在写法上的异同

43.试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及宋杀李逵的悲剧特色

44.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与死亡观的冲突

45.试分析《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诸葛亮形象所用的创作手法

46.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悲剧及其对蜀汉形势之影响

47.试论“异质同构”现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48.比较分析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相同题材中女性形象之不同点

49.试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性

50.试论关汉卿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

51.试分析元散曲创作与元杂剧创作在语言上的异同

52.试分析李渔“十部传奇九相思”对明清传奇创作题材选择上的概括性

5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崔张爱情与《牡丹亭》中杜柳爱情之异同

54.试论汤显祖传奇创作中“生”角的类型化现象

55.试论《长生殿》中背景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补充效果

56.试分析洪升创作《桃花扇》时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手法

57.试比较分析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创作中人物道白的特点

古代文学参考论文

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是跨越障碍的工具,其最基本的作用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一个重要理论,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言不尽意的遗憾,明晰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成功地建构了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含蓄、凝练、朦胧的意境美。桥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在各种文学体式中经常出现,运用非常广泛。

《诗经大雅大明》写周武王之母太姒来归的情景:周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周文王对太姒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造舟为梁,不显其光,[1](p100)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的最早的咏桥诗句,开中国古代文学桥意象的先河。桥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情况进行解析。

桥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首要内涵就是通过展现桥的实用性和外在美,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以桥为点睛之笔的优美画面,给读者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刘禹锡《竹枝》: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2](p108)就很好的写出了桥的实用价值。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桥上春雨、桥下江水、桥边新柳、桥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共同构成一幅以桥为中心充满生机的小村初春图,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乔吉《(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螮蝀,凿开万窍黄云洞。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赑屭金环重,狻猊石柱雄,铁锁囚龙。[3](p620)写出垂虹桥的雏高大长、装饰精美,反映了当时桥梁建筑的水平之高,让读者于千百年后仍然可以在想象中领略此桥的壮美。

诗歌在描写桥外在美的同时,往往也能借助桥的建成历史体现出桥所在地的悠久历史。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4](p4290)万里桥是处于成都繁华闹市的一座著名的桥,桥之得名据刘光祖《万里桥记》有两种说法:罗城南门外笮桥之东,七星桥之一,曰长星桥者,古今相传,孔明于此桥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曰:费祎聘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5](p307)可见万里桥的名称由来已久。此处桥意象与锦江、烟波、荔枝等意象共同再现了成都优美的自然环境,繁荣的社会经济,表现出成都风物人情、市井繁华的景况和百姓安宁富足的生活状况,同时万里桥的悠久历史反衬出成都悠久的历史。

桥意象在此类作品中是作者突出描写的一个景物,是作品勾勒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构成作品画面和丰富意蕴起着重要作用。再如杜荀鹤《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4](p7925)也成功地运用了桥意象,只小桥多三个字便把苏州,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的特点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出来。白朴的《越调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3](p242)就是把桥作为春天诸多景物之一来写的,桥与其它景物共同构成了明媚的春意图。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阿房宫中桥的壮美说: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6](p362)其中的复道,正是一种架在空中的复桥,也是把桥作为整个画面中的一个特景来描写的一个实例。

桥的建筑功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便决定了桥作为意象必然与人的感情波澜紧紧相连。桥作为感伤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作品很多,具体来看,桥意象所表达的作者的感伤情绪又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一)表现离别、相思、旅途的感伤。

描写离别感伤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4](p5982)相传二十四桥为隋朝所建,隋炀帝月夜曾同宫女二十四人吹箫于此,故名。二十四桥在此诗中应当代表着如诗如画的扬州城。月夜依旧,二十四桥依旧,扬州城依旧,但诗人却与朋友韩绰身处两地,相思而不得相见相聚。全诗看似写自然美景,实则以美景衬托思念之情,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惆怅。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7](p1592)陆游的这首《渔家傲》词也是借助桥意象,表达对堂兄仲高的怀念,表现离别的.感伤和忧愁。

借助桥意象来表达相思之情的多体现在词中。如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7](p506)写对一女子的倾慕之情。凌波美女,罗袜生尘,轻盈的仪态惹人爱恋,但终究翩然远去。词人的怅然之情油然而生,佳人不在,青春年华中最美好的时光该与谁共度月光下的小桥流水该同谁徜徉悲凉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2](p363)小桥流水凝眉处,桥意象鲜明地体现出作者难遣的心怀。

远离家乡,行进在旅途中的匆匆过客,或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旅途或异乡看到桥,往往会勾起浓浓的乡愁。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8](p155)这首《商山早行》是温庭筠著名的写景抒情诗。全诗紧扣早行二字,颈联选取鸡鸣、残月、茅店、寒霜、板桥等景物,生动鲜明地刻画了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特别是人迹板桥霜一句,写板桥白霜上留下的行人足迹,很耐人寻味联想。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p242)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不同的是,小桥、流水不是荒凉、凄苦的意象的代表,而是以小桥流水的温馨生活来反衬枯藤、老树、黄昏、乌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的凄凉,鲜明的对比,让漂泊的游子到了思乡断肠的地步。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敝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箭萧萧,一径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长空历历,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3](p463)黄镇成的《东阳道上》: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9](p1804)也属于用桥意象表达乡愁的作品。

(二)抒发沧海桑田的历史感伤。

桥在生活中的基本作用使桥有可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交通要道或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因此历史上便留下了许多名桥。随着朝代的更替,这些名桥中的一部分便成为见证历史兴亡的遗迹,常常被用来抒发作者沧海桑田的感慨或表达作者的亡国之痛。唐代李益《洛桥》: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4](p3223)洛桥,又称上洛桥,大唐盛世时,阳春时节,这里是达官显贵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眺望金谷园,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女子在翩翩起舞,和昔日春色繁荣的好风景毫无两样。但是安史之乱后,东都洛阳已无往日盛况。彼时,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遐想感伤。洛桥在此诗中不仅是历史兴亡的见证,也是诗人抒发好景不常、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感慨的寄托物。

又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4](4117)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历史名桥,东晋咸康二年所建,当时掌权士族王、谢两家所居住的乌衣巷距此不远。昔日车马喧嚣、衣冠往来的朱雀桥如今笼罩在惨淡的斜阳余晖之中。王、谢两家早已化为尘土。此诗虽然通篇写景,不着一字议论,却将沧海桑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此类作品中的桥也是历史的活化石。它经历了曾经的繁荣,见证了朝代的兴亡更迭。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4](p2254)咸阳桥,本名便桥,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横跨渭河,是唐代长安城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太平盛世,咸阳桥是域外商贾通往长安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通道之一,代表着气势辉煌的大唐雄风。安史之乱时,咸阳桥却成了万千百姓蜂拥逃难的唯一通道。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深层次意义的今昔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与批评。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10](p147)州桥,也叫汉桥,在汴京宣德门和朱雀门之间,横跨汴河,其南北大街是当年北宋皇帝銮驾行经的御道。六军,指是宋朝官军。老百姓站立于曾经的御道上泣不成声地询问使者,大宋的官军什么时候才能收复河山诗歌强烈地表达了中原沦陷区人民身心遭受蹂躏的痛苦以及盼望光复的强烈心情,也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权统治者偏安苟活心态的批评和痛恨。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自诞生伊始就以想象、抒情见长,于是文学作品中就诞生了许多想象中的事物用以寄托人们的某种情感。以桥意象为例,发展到后来,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桥也出现了想象和虚构,不一定都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桥,比如表达爱情主题、通往彼岸世界的神仙桥、鬼蜮桥均属于想象虚构的范畴。

除了表现天然的画境美、悲戚的感伤和历史的慨叹之外,桥意象在古代文学中也是有情男女的爱情纽带。与前三者不同的是,表现爱情的桥意象经历了一个从现实到想象的过程,最终幻化为人们理想中完美爱情的象征。

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牛郎与织女都与桥有关系。牛郎织女的鹊桥从诞生伊始就是想象的产物,表达了人们对被外力强行拆散的有情人无尽的祝福和相信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坚定信念。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近几年甚至被国人誉为中国人的情人节,不难看出以鹊桥为媒介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已成为恋人心中无怨无悔的爱情典范。秦观《鹊桥仙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朝朝暮暮。[7](p459)则以翻新的主题,优美的意境,动人的情景,把这则凄美的鹊桥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沁人心脾。

民间传说中发生早陕西蓝田的蓝桥会演绎的也是一个与桥有关的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青梅竹马的韦郎保和贾玉珍被迫分离,后有幸重逢却无缘相守。韦郎保抱柱守信,被洪水淹死,贾玉珍以死殉情。自清代至今,以蓝桥会为底本的戏剧、电影层出不穷,这些剧目虽然讲述的情节有繁有简,但中心都是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观,蓝桥也幻化为坚贞爱情的灵魂,以至于后来翻译过来的外国经典爱情故事也以蓝桥冠名来体现爱情的浪漫凄美,如著名的《魂断蓝桥》。

受封建思想影响,古人相信人的灵魂会在死后另一个世界,或天庭或地狱,于是也就出现了想象中通往天庭或者地狱的神仙桥和鬼蜮桥。

相传武夷山的幔亭峰,是神话故事中武夷君宴请乡人的所在,也就是幔亭招宴的所在地。传说宴会的当天,仙乐悠扬,祥云缭绕,仙人们通过空中虹桥驾临人间。虹桥意象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也就成了代指仙人们降临和人们通往极乐世界的途径,充满奇诡神秘色彩。朱熹《九曲棹歌》: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11](p323)吟咏的就是有关虹桥的仙境故事。

卢照邻《还京赠别》: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4](p525)仙桥即指通往仙境的桥。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有桥人不到,独往更迢迢。乞食山家少,寻钟野路遥。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秋夜闻清梵,余音逐海潮。[4](p1482-1483)孟浩然《舟中晓望》: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4](p1652)都写到了天台山的石桥。这里的天台山石桥同样指连接人间和神仙天堂的神仙桥,寄托着人们渴望灵魂皈依极乐的理想。

封建迷信认为作恶的人死后,其鬼魂要被压到阴曹地府去受惩罚。地府前有一道桥叫奈何桥,也叫望乡桥,鬼魂一旦过这道鬼蜮桥就进入了阴曹地府,等待着他的将是无限的刑罚。奈何桥也是人通往彼岸世界的纽带,与神仙桥不同是,不是通往极乐,而是通往极苦。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桥意象由来已久,含义丰富多彩。到了今天,现当代文学对桥意象的运用仍然可见,例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窗口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2](p40)即运用到了桥意象,足见桥意象对中国文学影响之深。

[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xx.

[2]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

[4]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诸葛亮.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杜牧.杜牧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xx.

[7]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曾益.《温飞卿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顾嗣立.元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范成大.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张海鸥.宋名家诗导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xx.

[12]卞之琳.卞之琳诗集雕虫经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文档为doc格式。

古代文学论文

王维是唐代诗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清新俊逸,尤其是以“空境”为意境的诗作更是诗中佳品。他善于通过对“空山”“空林”的描绘,勾勒出充满禅意、万象空灵的静谧境界,点化出纯明洁净、幽静淡雅、脱尘绝俗的诗歌意境。

关键词。

王维;空山;空林。

不论是陶潜还是孟浩然,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美的追求和吟咏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乃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大小谢开创的自然山水诗风,一时间蔚为大观。谢灵运偏重以重拙生涩的笔法,周流上下,对景物作繁复细致的描绘;谢朓则善于以清空简淡之笔,描绘江南秀丽温婉的风光。而受禅宗思想影响颇深的王维在经历仕途坎坷和人生变故之后,内心逐渐归于恬淡、超然,他的山水诗在继承大、小谢的基础上,从诗风到题材又有其自己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题材方面他以过人的艺术才华描摹过华山的雄伟壮丽、终南山的奇幽广阔,展现了北方山川的绰约丰姿,也刻画过南方水国的柔美温和,蜀中山林的幽深繁茂,以及诗画交融开阔爽朗的大漠风光。

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山水诗人能将内容如此丰富、色调如此清丽、心境如此透明、文笔如此清新、构图如此精妙、意境如此飘渺的山水佳作留于笔端,令读者去感受意在言外的隽永风神。在如此众多的笔下风光中,王维对“空境”的描摹可以说达到了通透无碍的地步,尤其是对“空山”“空林”这些意象的捕捉。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一个宇宙”,也就是说“空山”“空林”实质上是王维的另一个精神家园。而对于这种意象神来之笔般的描绘“惟在兴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通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尽现一种澄澈空灵的诗境。“空山”“空林”源于禅佛思想,王维把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审美眼光与宗教思想合二为一,将抽象的禅学概念、禅理、禅意通过具体的外在物质表现传达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灵动、空渺、清新之境。就如清人牟原相所说:“王摩诘诗如初祖达摩过江说法,又如翠竹得风,天然而笑。”王维以“空山”“空林”为意象的诗篇是其才情气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

1、王维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之“空山”

王维笔下的“空山”意象丰富多彩,让读者不禁赞美叹赏,空山禅意深远,让人内心产生无限的憧憬与向往,笔者将他笔下的“空山”分为以下三类:

1.1、纯明洁净之空山。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描写雨后空山景致的诗篇,整首诗用词炼字细腻清爽,令人回味无穷。诗人提笔便落下“空山”二字,自然使人联想到死寂空无的山穹,可是让人意外的是诗人笔下的空山,非但不空反而意趣横生,丰富多彩,尽展一片纯明洁净之态。雨后空山清新如洗,花草夹杂着泥土和微雨的气息,带给人无比清新凉爽的感觉。皎洁的明月高挂在稀疏的松林间,淙淙的泉水在山涧的山石上跳跃翻转,带给人和谐的动态美感。诗人用短短四句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纯明洁净的雨后空山风景图。而后四句通过浣女归家、渔舟返航等生活细节再次描摹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再如《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衣人”。诗人行走在空翠的山中,虽然没有下雨,但依旧能够感受到山色的空明洁净,因为山中的树木苍翠欲滴,带给人浓浓的水气感,彷佛自己已然置身于一片洁净空明的翠雾之中,身心被水气滋润淘洗得纤尘不染。另有一首《送梓州李使君》中也同样描绘了雨后空山万象如洗的清新图景,“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空净山壑一夜小雨过后,树梢上的雨露淅淅沥沥滴落下来,清透中闪着光亮。

1.2、幽静淡雅之空山。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小诗描写的是一个静谧的春山良夜,全诗抒写了心与身的闲静和空寂,重在写静。诗人在春山中落脚享受着难得的闲适和宁静,因为环境清幽寂静,更因为内心宁静,诗人才能在这空旷的山涧中感觉到桂花的飘落,而能够给我们嗅觉带来享受的桂花香无疑为整个春夜抹上了一层淡雅之色。在这里我们可以隐约看到禅宗思想的影子,《六祖坛经》中曾记载“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其所要传达的思想实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是空无一物的,真正空的应该是人们的内心,只有内心保持宁静,没有执念、没有妄念,才能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万事万物,才能发现世间的美好,才能倾听自己的心声。这首诗的三、四句构思极其巧妙,用明月破云而出惊醒山中栖鸟来侧面烘托春山之幽静。再如《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冬雪之夜,大雪满山,周围万籁俱寂,一片素洁一片淡雅,雪花轻灵地飘舞而下,尽情地装扮点缀着雪后空山。再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山穹退去苍冷变得青翠可爱,潺潺的流水打破这即使临风依旧可以听到蝉鸣的幽静空山,虽写深秋之景却无半点苍凉之意,反而带给人一种高雅清淡的文人情怀。

1.3、深邃幽绝之空山。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是辋川很有名的一处幽静的景致,古时文人墨客都曾对鹿柴有过描摹吟咏,但只有王维笔下的鹿柴能给人一份深邃幽绝、离世旷远的象征意味。在空旷悠远的秋山里,分明可以听见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说话声,可是说话的人在什么地方,谁也没看见。诗的前两句很自然地营造了一种幽绝神秘的氛围;而诗的后两句写鹿柴人迹罕至,加上有深林密树的遮挡,平日连阳光都很难投射进来,因而形成了厚厚的青苔,由此可以看出这座空山之深邃。还有王维的《过香积寺》:“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寺庙总是带给人庄严神圣的感觉,读者的视野可以通过想象去穿越那一座座深邃的庙宇庙檐,而钟声入古寺恰恰又营造了一种无限幽绝的氛围。同样的诗境同样的诗风在他《归嵩山作》中也有体现:“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虽然对嵩山的景致并没有细细描写,但“迢递”二字揭示了嵩山高远的山势,因此可以想见嵩山空旷高远林木茂盛幽密是参禅悟道的绝好去处。总之,王维笔下的空山时而清新如洗,时而雅致无声,时而神秘深邃,既展示了高洁爽朗的精神世界,又流露了恬淡优雅的诗人心性。他对于空山的描摹没有丝毫刻意的雕饰,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空山不空”是他以空山为意境的诗歌最大的特征。

2、王维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之“空林”

“空山”是王维笔下的熟客,王维对空山的描摹信手拈来,细致入微,而山中常有林木为伴,它作为点缀衬托空山的一部分,同样也在王维笔下熠熠生辉。其诗作中的“空林”实质上是他表达归隐山林之心的最直接最核心的意象,笔者把它归成以下三类:

2.1、空林之寂,体悟人世冷漠。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文开头就以“独坐”二字营造了一个孤寂凄清的环境,诗人独自坐在深暗悠远的竹林里,没有人可以诉说,也没有人可以倾听,只能以弹琴鸣曲来排解胸中无限的苦闷。身处这重重幽暗的竹林深处,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我无依无靠孤独寂寞,只有那知情知意的一轮明月,透过稀稀疏疏的竹影洒落在“我”身上,带来慰藉和安抚。明月本是一自然物,是不通人情、不晓人性的,这看似无情的景物偏偏带来了有情有义的安抚,暗自增添了一丝人情味,这种写法反倒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衬托得更加明显。类似这种以空林之寂反衬人世冷漠的诗篇还有很多,诸如《早秋山中作》:“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这是诗人归隐之后的真实生活:一个人独处在这空寂的山中,以前的门庭若市早已不再,现在留下的只有一扇木门,而且常年没有人来叩响它,让人身处其中不免感受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再如《山居即事》中王维也有相似的描写:“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幽空松林,鸟雀还巢,访客稀少,令人寂寞孤独。

2.2、空林之蒙,参透人生无常。

《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这首诗描绘了连日阴雨后农庄水雾弥漫空蒙飘渺的积雨图景以及诗人自己的日常生活。诗人平日在山中“习静”禅定打坐去领悟世界空幻的本质。而此诗中的“朝槿”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意象,它是夏秋之交开的一种花,因为这种花朝开暮落所以古人经常以此象征人生无常。我们联系王维的仕途经历就不难推测出此时他的心情心境,“人生无常”这四个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其实,自从王维隐居之后,其内心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其他诗作中也可偶见一二。如《孟城坳》:“新家孟城坳,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王维在此重建别墅时,宋之问的别墅早已荒芜,只剩下成片的古木衰柳。这首诗在今昔的时光交错之下,传达出诗人一种难以释怀的茫然情绪,别墅昔日的繁华不再,今日“我”为宋之问悲哀,将来谁又会为“我”悲哀呢?人生世事难料,今盛昔衰没有定数,自己将来又安身何处呢?诗人对人生无常的这份悲慨,对身心无所安置的这份茫然正是王维后期心境的真实写照,这种心境在《辛夷坞》“纷纷开且落”一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人生就好比盛开的辛夷花,有美丽的绽放必定有归于尘土的败落,世事无常,没有永恒之态。

2.3、空林之悠,抒发隐士情怀。

《早秋山中作》:“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西守故篱。不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这首诗是王维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之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便以“无才”自称,因为自己无才不敢拖累盛明贤德的君主,还是解甲归田,回归自然山水吧!接着又举出了尚平和陶潜归隐的典故,表明他迫切归隐山林的决心,但更多的应该是对这种闲云野鹤生活的享受和对隐士生活的热爱。王维晚年喜欢徜徉于山水清音中,喜欢过隐士般的生活,这在他的作品《酬张少府》中也深有体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晚年的王维在禅宗的指引下潜心悟道,远离尘世,寄心寄身于空旷悠然的山林间,过着隐士般自在的生活[5]。而《终南别业》中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更是尽显道家自然悠闲之态:诗人在山间闲行,走到山涧溪水的尽头,眼前似乎无路可行,于是索性坐下身来,看天边的白云漂浮而起,一切都是那样放松自然。山间的流水白云引发了诗人无尽的兴致,这种自在洒脱正是道家自然而然、一切顺其自然的精神旨趣。总之,王维诗歌中的“空林”常常用寂寞的情感烘托出世态炎凉,以朦胧的笔法领悟到世事无常,借悠然的情怀表达出归隐的决心,这实质上也是一种超乎常人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

王维笔下的“空山”“空林”虽然只是其诗“空境”的一部分,却好似一幅灵动有生机有活力的山水风光图,让人总能从图中发掘山水清音中的空灵之美,明净而纯洁;能从图中感受空寂山林中的优雅之美,静谧而恬淡;能从图中体会意在言外的神秘之美,深邃而幽绝;更加能够从图中看到唐朝社会的真实之美,令人向往憧憬,为之动容。王维的诗往往带着生命的脉动,他将自己的诗心置于花鸟山水中,一丝一缕化为绕指柔,目光所到便会开出圣洁的莲花。

参考文献。

[1]刘宁.王维孟浩然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郭英德,郭常宝.中国古代文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张立文.佛学与中国文化-“空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

[4]姜光斗.论王维对闲静空寂意境的描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5]李会诗.最风流醉唐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古代文学论文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已经具备一定的范畴理论。中国古代文学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是跨越障碍的工具,其最基本的作用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一个重要理论,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言不尽意”的遗憾,明晰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成功地建构了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含蓄、凝练、朦胧的意境美。

“桥”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在各种文学体式中经常出现,运用非常广泛。

《诗经·大雅·大明》写周武王之母太姒来归的情景:周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周文王对太姒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1](p100)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的最早的咏桥诗句,开中国古代文学桥意象的先河。

桥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情况进行解析。

一、构成画境的元件。

桥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首要内涵就是通过展现桥的实用性和外在美,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以桥为点睛之笔的优美画面,给读者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刘禹锡《竹枝》:“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2](p108)就很好的写出了桥的实用价值。

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桥上春雨、桥下江水、桥边新柳、桥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共同构成一幅以桥为中心充满生机的小村初春图,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乔吉《(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螮蝀,凿开万窍黄云洞。

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

赑屭金环重,狻猊石柱雄,铁锁囚龙。

”[3](p620)写出垂虹桥的雏高大长、装饰精美,反映了当时桥梁建筑的水平之高,让读者于千百年后仍然可以在想象中领略此桥的壮美。

诗歌在描写桥外在美的同时,往往也能借助桥的建成历史体现出桥所在地的悠久历史。

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4](p4290)万里桥是处于成都繁华闹市的一座著名的桥,桥之得名据刘光祖《万里桥记》有两种说法:“罗城南门外笮桥之东,七星桥之一,曰长星桥者,古今相传,孔明于此桥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

’后因以名。

或曰:‘费祎聘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

’”[5](p307)可见万里桥的名称由来已久。

此处桥意象与锦江、烟波、荔枝等意象共同再现了成都优美的自然环境,繁荣的社会经济,表现出成都风物人情、市井繁华的景况和百姓安宁富足的生活状况,同时万里桥的悠久历史反衬出成都悠久的历史。

桥意象在此类作品中是作者突出描写的一个景物,是作品勾勒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构成作品画面和丰富意蕴起着重要作用。

再如杜荀鹤《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4](p7925)也成功地运用了桥意象,只“小桥多”三个字便把苏州,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的特点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出来。

白朴的《越调·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p242)就是把桥作为春天诸多景物之一来写的,桥与其它景物共同构成了明媚的春意图。

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阿房宫中桥的壮美说:“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6](p362)其中的“复道”,正是一种架在空中的复桥,也是把桥作为整个画面中的一个特景来描写的一个实例。

二、感伤情怀的艺术载体。

桥的建筑功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便决定了桥作为意象必然与人的感情波澜紧紧相连。

桥作为感伤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作品很多,具体来看,桥意象所表达的作者的感伤情绪又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一)表现离别、相思、旅途的感伤。

描写离别感伤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p5982)相传“二十四桥”为隋朝所建,隋炀帝月夜曾同宫女二十四人吹箫于此,故名。

“二十四桥”在此诗中应当代表着如诗如画的扬州城。

月夜依旧,二十四桥依旧,扬州城依旧,但诗人却与朋友韩绰身处两地,相思而不得相见相聚。

全诗看似写自然美景,实则以美景衬托思念之情,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惆怅。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7](p1592)陆游的这首《渔家傲》词也是借助桥意象,表达对堂兄仲高的怀念,表现离别的感伤和忧愁。

借助桥意象来表达相思之情的多体现在词中。

如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p506)写对一女子的倾慕之情。

凌波美女,罗袜生尘,轻盈的仪态惹人爱恋,但终究翩然远去。

词人的怅然之情油然而生,佳人不在,青春年华中最美好的时光该与谁共度?月光下的小桥流水该同谁徜徉?悲凉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2](p363)小桥流水凝眉处,桥意象鲜明地体现出作者难遣的心怀。

远离家乡,行进在旅途中的匆匆过客,或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旅途或异乡看到桥,往往会勾起浓浓的乡愁。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8](p155)这首《商山早行》是温庭筠著名的写景抒情诗。

全诗紧扣“早行”二字,颈联选取鸡鸣、残月、茅店、寒霜、板桥等景物,生动鲜明地刻画了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

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

特别是“人迹板桥霜”一句,写板桥白霜上留下的行人足迹,很耐人寻味联想。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p242)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不同的是,小桥、流水不是荒凉、凄苦的意象的代表,而是以小桥流水的温馨生活来反衬枯藤、老树、黄昏、乌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的凄凉,鲜明的对比,让漂泊的游子到了思乡断肠的地步。

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敝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

弓箭萧萧,一径入烟霞。

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

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长空历历,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

古代文学论文

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是跨越障碍的工具,其最基本的作用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一个重要理论,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言不尽意的遗憾,明晰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成功地建构了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含蓄、凝练、朦胧的意境美。桥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在各种文学体式中经常出现,运用非常广泛。

《诗经大雅大明》写周武王之母太姒来归的情景:周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周文王对太姒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造舟为梁,不显其光,[1](p100)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的最早的咏桥诗句,开中国古代文学桥意象的先河。桥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情况进行解析。

一、构成画境的元件。

桥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首要内涵就是通过展现桥的实用性和外在美,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以桥为点睛之笔的优美画面,给读者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刘禹锡《竹枝》: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2](p108)就很好的写出了桥的实用价值。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桥上春雨、桥下江水、桥边新柳、桥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共同构成一幅以桥为中心充满生机的小村初春图,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乔吉《(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螮蝀,凿开万窍黄云洞。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赑屭金环重,狻猊石柱雄,铁锁囚龙。[3](p620)写出垂虹桥的雏高大长、装饰精美,反映了当时桥梁建筑的水平之高,让读者于千百年后仍然可以在想象中领略此桥的壮美。

诗歌在描写桥外在美的同时,往往也能借助桥的建成历史体现出桥所在地的悠久历史。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4](p4290)万里桥是处于成都繁华闹市的一座著名的桥,桥之得名据刘光祖《万里桥记》有两种说法:罗城南门外笮桥之东,七星桥之一,曰长星桥者,古今相传,孔明于此桥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曰:费祎聘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5](p307)可见万里桥的名称由来已久。此处桥意象与锦江、烟波、荔枝等意象共同再现了成都优美的自然环境,繁荣的社会经济,表现出成都风物人情、市井繁华的景况和百姓安宁富足的生活状况,同时万里桥的悠久历史反衬出成都悠久的历史。

桥意象在此类作品中是作者突出描写的一个景物,是作品勾勒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构成作品画面和丰富意蕴起着重要作用。再如杜荀鹤《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4](p7925)也成功地运用了桥意象,只小桥多三个字便把苏州,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的特点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出来。白朴的《越调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3](p242)就是把桥作为春天诸多景物之一来写的,桥与其它景物共同构成了明媚的春意图。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阿房宫中桥的壮美说: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6](p362)其中的复道,正是一种架在空中的复桥,也是把桥作为整个画面中的一个特景来描写的一个实例。

二、感伤情怀的艺术载体。

桥的建筑功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便决定了桥作为意象必然与人的感情波澜紧紧相连。桥作为感伤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作品很多,具体来看,桥意象所表达的作者的感伤情绪又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一)表现离别、相思、旅途的感伤。

描写离别感伤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4](p5982)相传二十四桥为隋朝所建,隋炀帝月夜曾同宫女二十四人吹箫于此,故名。二十四桥在此诗中应当代表着如诗如画的扬州城。月夜依旧,二十四桥依旧,扬州城依旧,但诗人却与朋友韩绰身处两地,相思而不得相见相聚。全诗看似写自然美景,实则以美景衬托思念之情,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惆怅。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7](p1592)陆游的这首《渔家傲》词也是借助桥意象,表达对堂兄仲高的怀念,表现离别的.感伤和忧愁。

借助桥意象来表达相思之情的多体现在词中。如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7](p506)写对一女子的倾慕之情。凌波美女,罗袜生尘,轻盈的仪态惹人爱恋,但终究翩然远去。词人的怅然之情油然而生,佳人不在,青春年华中最美好的时光该与谁共度月光下的小桥流水该同谁徜徉悲凉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2](p363)小桥流水凝眉处,桥意象鲜明地体现出作者难遣的心怀。

远离家乡,行进在旅途中的匆匆过客,或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旅途或异乡看到桥,往往会勾起浓浓的乡愁。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8](p155)这首《商山早行》是温庭筠著名的写景抒情诗。全诗紧扣早行二字,颈联选取鸡鸣、残月、茅店、寒霜、板桥等景物,生动鲜明地刻画了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特别是人迹板桥霜一句,写板桥白霜上留下的行人足迹,很耐人寻味联想。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p242)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不同的是,小桥、流水不是荒凉、凄苦的意象的代表,而是以小桥流水的温馨生活来反衬枯藤、老树、黄昏、乌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的凄凉,鲜明的对比,让漂泊的游子到了思乡断肠的地步。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敝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箭萧萧,一径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长空历历,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3](p463)黄镇成的《东阳道上》: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9](p1804)也属于用桥意象表达乡愁的作品。

(二)抒发沧海桑田的历史感伤。

桥在生活中的基本作用使桥有可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交通要道或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因此历史上便留下了许多名桥。随着朝代的更替,这些名桥中的一部分便成为见证历史兴亡的遗迹,常常被用来抒发作者沧海桑田的感慨或表达作者的亡国之痛。唐代李益《洛桥》: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4](p3223)洛桥,又称上洛桥,大唐盛世时,阳春时节,这里是达官显贵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眺望金谷园,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女子在翩翩起舞,和昔日春色繁荣的好风景毫无两样。但是安史之乱后,东都洛阳已无往日盛况。彼时,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遐想感伤。洛桥在此诗中不仅是历史兴亡的见证,也是诗人抒发好景不常、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感慨的寄托物。

又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4](4117)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历史名桥,东晋咸康二年所建,当时掌权士族王、谢两家所居住的乌衣巷距此不远。昔日车马喧嚣、衣冠往来的朱雀桥如今笼罩在惨淡的斜阳余晖之中。王、谢两家早已化为尘土。此诗虽然通篇写景,不着一字议论,却将沧海桑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此类作品中的桥也是历史的活化石。它经历了曾经的繁荣,见证了朝代的兴亡更迭。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4](p2254)咸阳桥,本名便桥,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横跨渭河,是唐代长安城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太平盛世,咸阳桥是域外商贾通往长安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通道之一,代表着气势辉煌的大唐雄风。安史之乱时,咸阳桥却成了万千百姓蜂拥逃难的唯一通道。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深层次意义的今昔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与批评。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10](p147)州桥,也叫汉桥,在汴京宣德门和朱雀门之间,横跨汴河,其南北大街是当年北宋皇帝銮驾行经的御道。六军,指是宋朝官军。老百姓站立于曾经的御道上泣不成声地询问使者,大宋的官军什么时候才能收复河山诗歌强烈地表达了中原沦陷区人民身心遭受蹂躏的痛苦以及盼望光复的强烈心情,也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权统治者偏安苟活心态的批评和痛恨。

三、通往理想境界的艺术符号。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自诞生伊始就以想象、抒情见长,于是文学作品中就诞生了许多想象中的事物用以寄托人们的某种情感。以桥意象为例,发展到后来,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桥也出现了想象和虚构,不一定都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桥,比如表达爱情主题、通往彼岸世界的神仙桥、鬼蜮桥均属于想象虚构的范畴。

除了表现天然的画境美、悲戚的感伤和历史的慨叹之外,桥意象在古代文学中也是有情男女的爱情纽带。与前三者不同的是,表现爱情的桥意象经历了一个从现实到想象的过程,最终幻化为人们理想中完美爱情的象征。

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牛郎与织女都与桥有关系。牛郎织女的鹊桥从诞生伊始就是想象的产物,表达了人们对被外力强行拆散的有情人无尽的祝福和相信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坚定信念。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近几年甚至被国人誉为中国人的情人节,不难看出以鹊桥为媒介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已成为恋人心中无怨无悔的爱情典范。秦观《鹊桥仙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朝朝暮暮。[7](p459)则以翻新的主题,优美的意境,动人的情景,把这则凄美的鹊桥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沁人心脾。

民间传说中发生早陕西蓝田的蓝桥会演绎的也是一个与桥有关的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青梅竹马的韦郎保和贾玉珍被迫分离,后有幸重逢却无缘相守。韦郎保抱柱守信,被洪水淹死,贾玉珍以死殉情。自清代至今,以蓝桥会为底本的戏剧、电影层出不穷,这些剧目虽然讲述的情节有繁有简,但中心都是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观,蓝桥也幻化为坚贞爱情的灵魂,以至于后来翻译过来的外国经典爱情故事也以蓝桥冠名来体现爱情的浪漫凄美,如著名的《魂断蓝桥》。

受封建思想影响,古人相信人的灵魂会在死后另一个世界,或天庭或地狱,于是也就出现了想象中通往天庭或者地狱的神仙桥和鬼蜮桥。

相传武夷山的幔亭峰,是神话故事中武夷君宴请乡人的所在,也就是幔亭招宴的所在地。传说宴会的当天,仙乐悠扬,祥云缭绕,仙人们通过空中虹桥驾临人间。虹桥意象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也就成了代指仙人们降临和人们通往极乐世界的途径,充满奇诡神秘色彩。朱熹《九曲棹歌》: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11](p323)吟咏的就是有关虹桥的仙境故事。

卢照邻《还京赠别》: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4](p525)仙桥即指通往仙境的桥。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有桥人不到,独往更迢迢。乞食山家少,寻钟野路遥。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秋夜闻清梵,余音逐海潮。[4](p1482-1483)孟浩然《舟中晓望》: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4](p1652)都写到了天台山的石桥。这里的天台山石桥同样指连接人间和神仙天堂的神仙桥,寄托着人们渴望灵魂皈依极乐的理想。

封建迷信认为作恶的人死后,其鬼魂要被压到阴曹地府去受惩罚。地府前有一道桥叫奈何桥,也叫望乡桥,鬼魂一旦过这道鬼蜮桥就进入了阴曹地府,等待着他的将是无限的刑罚。奈何桥也是人通往彼岸世界的纽带,与神仙桥不同是,不是通往极乐,而是通往极苦。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桥意象由来已久,含义丰富多彩。到了今天,现当代文学对桥意象的运用仍然可见,例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窗口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2](p40)即运用到了桥意象,足见桥意象对中国文学影响之深。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xx.

[2]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

[4]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诸葛亮.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杜牧.杜牧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xx.

[7]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曾益.《温飞卿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顾嗣立.元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范成大.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张海鸥.宋名家诗导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xx.

[12]卞之琳.卞之琳诗集雕虫经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古代文学论文

王维是唐代诗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清新俊逸,尤其是以“空境”为意境的诗作更是诗中佳品。他善于通过对“空山”“空林”的描绘,勾勒出充满禅意、万象空灵的静谧境界,点化出纯明洁净、幽静淡雅、脱尘绝俗的诗歌意境。

王维;空山;空林。

不论是陶潜还是孟浩然,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美的追求和吟咏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乃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大小谢开创的自然山水诗风,一时间蔚为大观。谢灵运偏重以重拙生涩的笔法,周流上下,对景物作繁复细致的描绘;谢朓则善于以清空简淡之笔,描绘江南秀丽温婉的风光。而受禅宗思想影响颇深的王维在经历仕途坎坷和人生变故之后,内心逐渐归于恬淡、超然,他的山水诗在继承大、小谢的基础上,从诗风到题材又有其自己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题材方面他以过人的艺术才华描摹过华山的雄伟壮丽、终南山的奇幽广阔,展现了北方山川的绰约丰姿,也刻画过南方水国的柔美温和,蜀中山林的幽深繁茂,以及诗画交融开阔爽朗的大漠风光。

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山水诗人能将内容如此丰富、色调如此清丽、心境如此透明、文笔如此清新、构图如此精妙、意境如此飘渺的山水佳作留于笔端,令读者去感受意在言外的隽永风神。在如此众多的笔下风光中,王维对“空境”的描摹可以说达到了通透无碍的地步,尤其是对“空山”“空林”这些意象的捕捉。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一个宇宙”,也就是说“空山”“空林”实质上是王维的另一个精神家园。而对于这种意象神来之笔般的描绘“惟在兴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通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尽现一种澄澈空灵的诗境。“空山”“空林”源于禅佛思想,王维把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审美眼光与宗教思想合二为一,将抽象的禅学概念、禅理、禅意通过具体的外在物质表现传达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灵动、空渺、清新之境。就如清人牟原相所说:“王摩诘诗如初祖达摩过江说法,又如翠竹得风,天然而笑。”王维以“空山”“空林”为意象的诗篇是其才情气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

1、王维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之“空山”

王维笔下的“空山”意象丰富多彩,让读者不禁赞美叹赏,空山禅意深远,让人内心产生无限的憧憬与向往,笔者将他笔下的“空山”分为以下三类:

1.1、纯明洁净之空山。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描写雨后空山景致的诗篇,整首诗用词炼字细腻清爽,令人回味无穷。诗人提笔便落下“空山”二字,自然使人联想到死寂空无的山穹,可是让人意外的是诗人笔下的空山,非但不空反而意趣横生,丰富多彩,尽展一片纯明洁净之态。雨后空山清新如洗,花草夹杂着泥土和微雨的气息,带给人无比清新凉爽的感觉。皎洁的明月高挂在稀疏的松林间,淙淙的泉水在山涧的山石上跳跃翻转,带给人和谐的动态美感。诗人用短短四句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纯明洁净的雨后空山风景图。而后四句通过浣女归家、渔舟返航等生活细节再次描摹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再如《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衣人”。诗人行走在空翠的山中,虽然没有下雨,但依旧能够感受到山色的空明洁净,因为山中的树木苍翠欲滴,带给人浓浓的水气感,彷佛自己已然置身于一片洁净空明的翠雾之中,身心被水气滋润淘洗得纤尘不染。另有一首《送梓州李使君》中也同样描绘了雨后空山万象如洗的清新图景,“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空净山壑一夜小雨过后,树梢上的雨露淅淅沥沥滴落下来,清透中闪着光亮。

1.2、幽静淡雅之空山。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小诗描写的是一个静谧的春山良夜,全诗抒写了心与身的闲静和空寂,重在写静。诗人在春山中落脚享受着难得的闲适和宁静,因为环境清幽寂静,更因为内心宁静,诗人才能在这空旷的山涧中感觉到桂花的飘落,而能够给我们嗅觉带来享受的桂花香无疑为整个春夜抹上了一层淡雅之色。在这里我们可以隐约看到禅宗思想的影子,《六祖坛经》中曾记载“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其所要传达的思想实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是空无一物的,真正空的应该是人们的内心,只有内心保持宁静,没有执念、没有妄念,才能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万事万物,才能发现世间的美好,才能倾听自己的心声。这首诗的三、四句构思极其巧妙,用明月破云而出惊醒山中栖鸟来侧面烘托春山之幽静。再如《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冬雪之夜,大雪满山,周围万籁俱寂,一片素洁一片淡雅,雪花轻灵地飘舞而下,尽情地装扮点缀着雪后空山。再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山穹退去苍冷变得青翠可爱,潺潺的流水打破这即使临风依旧可以听到蝉鸣的幽静空山,虽写深秋之景却无半点苍凉之意,反而带给人一种高雅清淡的文人情怀。

1.3、深邃幽绝之空山。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是辋川很有名的一处幽静的景致,古时文人墨客都曾对鹿柴有过描摹吟咏,但只有王维笔下的鹿柴能给人一份深邃幽绝、离世旷远的象征意味。在空旷悠远的秋山里,分明可以听见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说话声,可是说话的人在什么地方,谁也没看见。诗的前两句很自然地营造了一种幽绝神秘的氛围;而诗的后两句写鹿柴人迹罕至,加上有深林密树的遮挡,平日连阳光都很难投射进来,因而形成了厚厚的青苔,由此可以看出这座空山之深邃。还有王维的《过香积寺》:“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寺庙总是带给人庄严神圣的感觉,读者的视野可以通过想象去穿越那一座座深邃的庙宇庙檐,而钟声入古寺恰恰又营造了一种无限幽绝的氛围。同样的诗境同样的诗风在他《归嵩山作》中也有体现:“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虽然对嵩山的景致并没有细细描写,但“迢递”二字揭示了嵩山高远的山势,因此可以想见嵩山空旷高远林木茂盛幽密是参禅悟道的绝好去处。总之,王维笔下的空山时而清新如洗,时而雅致无声,时而神秘深邃,既展示了高洁爽朗的精神世界,又流露了恬淡优雅的诗人心性。他对于空山的描摹没有丝毫刻意的雕饰,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空山不空”是他以空山为意境的诗歌最大的特征。

2、王维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之“空林”

“空山”是王维笔下的熟客,王维对空山的描摹信手拈来,细致入微,而山中常有林木为伴,它作为点缀衬托空山的一部分,同样也在王维笔下熠熠生辉。其诗作中的“空林”实质上是他表达归隐山林之心的最直接最核心的意象,笔者把它归成以下三类:

2.1、空林之寂,体悟人世冷漠。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文开头就以“独坐”二字营造了一个孤寂凄清的环境,诗人独自坐在深暗悠远的竹林里,没有人可以诉说,也没有人可以倾听,只能以弹琴鸣曲来排解胸中无限的苦闷。身处这重重幽暗的竹林深处,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我无依无靠孤独寂寞,只有那知情知意的一轮明月,透过稀稀疏疏的竹影洒落在“我”身上,带来慰藉和安抚。明月本是一自然物,是不通人情、不晓人性的,这看似无情的景物偏偏带来了有情有义的安抚,暗自增添了一丝人情味,这种写法反倒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衬托得更加明显。类似这种以空林之寂反衬人世冷漠的诗篇还有很多,诸如《早秋山中作》:“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这是诗人归隐之后的真实生活:一个人独处在这空寂的山中,以前的门庭若市早已不再,现在留下的只有一扇木门,而且常年没有人来叩响它,让人身处其中不免感受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再如《山居即事》中王维也有相似的描写:“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幽空松林,鸟雀还巢,访客稀少,令人寂寞孤独。

2.2、空林之蒙,参透人生无常。

《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这首诗描绘了连日阴雨后农庄水雾弥漫空蒙飘渺的积雨图景以及诗人自己的日常生活。诗人平日在山中“习静”禅定打坐去领悟世界空幻的本质。而此诗中的“朝槿”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意象,它是夏秋之交开的一种花,因为这种花朝开暮落所以古人经常以此象征人生无常。我们联系王维的仕途经历就不难推测出此时他的心情心境,“人生无常”这四个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其实,自从王维隐居之后,其内心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其他诗作中也可偶见一二。如《孟城坳》:“新家孟城坳,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王维在此重建别墅时,宋之问的别墅早已荒芜,只剩下成片的古木衰柳。这首诗在今昔的时光交错之下,传达出诗人一种难以释怀的茫然情绪,别墅昔日的繁华不再,今日“我”为宋之问悲哀,将来谁又会为“我”悲哀呢?人生世事难料,今盛昔衰没有定数,自己将来又安身何处呢?诗人对人生无常的这份悲慨,对身心无所安置的这份茫然正是王维后期心境的真实写照,这种心境在《辛夷坞》“纷纷开且落”一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人生就好比盛开的辛夷花,有美丽的绽放必定有归于尘土的败落,世事无常,没有永恒之态。

2.3、空林之悠,抒发隐士情怀。

《早秋山中作》:“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西守故篱。不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这首诗是王维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之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便以“无才”自称,因为自己无才不敢拖累盛明贤德的君主,还是解甲归田,回归自然山水吧!接着又举出了尚平和陶潜归隐的典故,表明他迫切归隐山林的决心,但更多的应该是对这种闲云野鹤生活的享受和对隐士生活的热爱。王维晚年喜欢徜徉于山水清音中,喜欢过隐士般的生活,这在他的作品《酬张少府》中也深有体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晚年的王维在禅宗的指引下潜心悟道,远离尘世,寄心寄身于空旷悠然的山林间,过着隐士般自在的生活[5]。而《终南别业》中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更是尽显道家自然悠闲之态:诗人在山间闲行,走到山涧溪水的尽头,眼前似乎无路可行,于是索性坐下身来,看天边的白云漂浮而起,一切都是那样放松自然。山间的流水白云引发了诗人无尽的兴致,这种自在洒脱正是道家自然而然、一切顺其自然的精神旨趣。总之,王维诗歌中的“空林”常常用寂寞的情感烘托出世态炎凉,以朦胧的笔法领悟到世事无常,借悠然的情怀表达出归隐的决心,这实质上也是一种超乎常人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

王维笔下的“空山”“空林”虽然只是其诗“空境”的一部分,却好似一幅灵动有生机有活力的山水风光图,让人总能从图中发掘山水清音中的空灵之美,明净而纯洁;能从图中感受空寂山林中的优雅之美,静谧而恬淡;能从图中体会意在言外的神秘之美,深邃而幽绝;更加能够从图中看到唐朝社会的真实之美,令人向往憧憬,为之动容。王维的诗往往带着生命的脉动,他将自己的诗心置于花鸟山水中,一丝一缕化为绕指柔,目光所到便会开出圣洁的莲花。

[1]刘宁。王维孟浩然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郭英德,郭常宝。中国古代文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张立文。佛学与中国文化-“空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姜光斗。论王维对闲静空寂意境的描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5]李会诗。最风流醉唐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古代书法论文

5)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北宋.黄庭坚《论书》。

8)意须从本领中来。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清.冯班《钝吟书要》。

11)意则应言而新,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意得谐称。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13)书虽重法,然意乃法之所授命也。清.刘熙载《艺概》。

18)未书之前,定志以帅其气,将书之际,氧气以充其志。明.项穆《书法雅言》。

20)敏思藏于胸中,巧态发于毫锬。南朝.瘐肩吾《书品》。

古代天文学的论文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和应用曾经是世界领先的,不少有关天文的记载成为现代天文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但是,在我们现今的基础教育中,天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1世纪将是人类着眼太空的时代,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开始开发宇宙太空。

地球的能源在不断地耗尽,新的能源也许要向太空寻找,太阳能当然是最直接的。

当地球上的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的生存时,新的居住地肯定也只能是其他的星球。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为了适应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时代需要,加强素质教育,普及天文知识是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文理分开的大学教育中,文科学生对于基础科学的识了解得不够全面。

同时,由于人们对天文发现的广泛兴趣,天文学在教育和科普领域也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同时天文学的发展对人类也有巨大的意义。

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是近代科学革命的摇篮,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泉之一。

早在远古时期,随着人们对日月经天、斗转星移、昼夜更替、寒来暑往等自然现象观测和认识的逐渐深化,在中国、巴比伦、埃及和希腊等文明古国,天文学便开始萌芽、发展了。

中国在公元前13世纪甚至更早就建立了天文台,中国有着世界上历时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丰富的天象记录,有不断革新的精确历法,有见地深刻的宇宙论,还有融合高水平机械技术的天文仪器。

所有这些,都是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

在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的今天,天文学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望远镜为人类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重大天文发现,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能力。

回顾天文学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意义是适时和恰当的,也是对即将落幕的国际天文年的最好总结和纪念。

天文学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与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文观测对重大科学理论的建立提供依据和进行正确性检验;另一方面在对地球、生命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认识过程中,新的天文观测发现逐渐地、不断地深刻改变着整个人类的宇宙观。

新的天文观测和发现必将并继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整个人类的宇宙观,不断加深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这种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体现了现代的科学探索精神,也必将为人类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无穷的益处。

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都是天文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

其中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是天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天文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天文学家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且比较准确地测量它们所在的位置。

从而根据它们的位置来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对他们身体上所存在的物质进行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演化规律的研究,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历史非常古老,可以说,自从人类文明史诞生以来,天文学也就随之诞生。

谈到天文学研究的意义,那么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天文学的研究对我们生活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天文学研究影响着我们人类的自然观,就拿古代的天文学家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来说,这些观测帮助人们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些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悠久历史。

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当中,天文学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在史前都是非常著名的天文观测地点,到现在仍然是闻名海外的天文学观测遗址。

许多天文学家可能正是意识到了天文学研究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才出现了像哥白尼的日心说,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等等一系列天文学领域的重要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奠定了之后的天文学家对天体的观测以及研究,而且还推动了近现代天文学研究的提前到来。

牛顿力学,核能的发现也是天文学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成果。

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现代天文学研究当中,天文学家对高能天体物理,致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天文学家对太阳和太阳系天体的研究包括有地球和人造卫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航天、测地、通讯导航等部门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其实天文学研究最早起源于人类时令的获得和占卜活动,往往要经历观测,理论,再到观测的三个必经的发展途径,通过这三个途径把我们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最深处。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也从太阳系发展到太阳系以外的整个宇宙,同时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这三大分支学科构成了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而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空间天文学这几个分支学科则成为了天文学观测的必要手段,如果要对天文学研究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那必定离不开天文学研究的各个对象层次,包括有行星层次和恒星层次,星系层次等等。

这些星体层次的研究帮助我们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宇宙,从而能够使我们未来的生活越来越好。

文档为doc格式。

古代天文学的论文

1.天文学让人类知道天地运行规律,四季时分的终始,时间的尺度得以碓立,我们的行为亦有了更好的'规律。天文学亦是人类自然崇拜中的最高神化目标。天文学更被用以发展占星学,令古代天文学蒙上了一点神祕主义的气氛。

2.对于古代中国来说,天文学除了上述的各项外,亦显示了中国文化和其他人一样,有把道德外在化的倾向。但中国人对「天」的观念仅在于作为道德的化身。中国虽然在传统中也有迷信,但我们不认为上天是会控制一切的,结果仍在我们手中。中国人,无论是星相家、堪舆师等,都一直认为他们所预测的并非不可改变,先天的因素是可以由后天修改的。

3令我们努力自力更生,形成中国人勤奋向上、强调内省的性格,亦使我们把大自然看成朋友。由于天道只是一套外在的客观规则,所以人们只有和天地合作共处,才能安身,对中国这个农耕民族来说,平稳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天地是人的合作对象,而不是征服对象。

这是一种符合环保的想法,是以虽然中国亦有破坏环境的时候但大多的中国人均是敬畏天命、爱惜大地的。中国的自然环境亦大多能保存至近代。若然能将此与中国与自然为友的态度配合,当有助于推行环保。

4.最后,是古中国天文学知识本身。除了赤道坐标系统外,中国古化天文学中还有不少值得他人学习参考的。例如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系统,属世界所仅有,其对农业的用途,从通用公历的今天,中国人仍同用农历,可见一斑。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中国天文学当对世界农业及其他若干事业有很大的用处。

古代文学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众多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继承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更有利于铸就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爱国美德审美人格。

古代文学是我国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此课程包含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一系列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内容,信息量极为丰富。

同时,古代文学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古代文学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上的功用。

1学习古代文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教育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古以来,无数先民都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代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时间都不忘此教诲。

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已经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早已扎根,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也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如今,爱国主义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们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才让我们的国家在世界历史长河里屹立不倒。

尤其是当我们国家遇到民族危难之际,这种爱国意识便会大放异彩。

而事实上,在我们古代文学史上便留下了大量的爱国主义优秀诗篇,每当读到这些作品,我们都会为之感动。

当读到屈原的《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诗句时,我们不禁为他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而动容。

简述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南北神话发展考索。

论后羿形象的发展演变。

《山海经》艺术形象的原型意义。

先秦史籍中所保留的神话材料研究。

简论颛顼时代宗教文化的特点。

《楚辞》与《庄子》神话研究。

论青鸟意象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诗经》产生时代及其地域考。

论《诗经·国风》风格的地域特点。

论郑卫之音的风格形成及其特点。

论颂诗的史学价值。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