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教案的认识(优秀21篇)

时间:2023-12-06 05:58:16 作者:XY字客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为了完成学校年度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时间,制定的一份详细的计划。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经验分享和教学案例,可以供教师们参考和学习。

数学认识1教案

1.教幼儿认识1、2,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养幼儿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愉快地参加小组活动习惯。

3.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图卡1—2、贴绒动物卡1—2若干、数卡1—2、教学挂图等。

1、以游戏“捉谜藏”引入:幼儿找动物图卡并数一数图卡上有几只动物。

2、出示动物卡、数卡、请幼儿给动物卡匹配数字让幼儿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并请孩子想象它们分别像什么?

4、分组活动:

第一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的数字卡片,分别是…(让幼儿说),请小朋友把他们按顺序排好,排好后按顺序读一遍,再看看是数字几就送几个花片。

第二组:给数卡排队,做点卡。

引导语:请小朋友把这些数字卡按顺序排在操作板上,按顺序读一遍。再用印章在纸张上盖印,做成实物卡,数字是几就印几个,然后按顺序排在各自的数字卡下。

第三组:数物拼板。

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的数字卡和实物卡,当数字卡找。

实物卡朋友时,拼起来便会成一个长方形,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卡找对实物卡朋友,然后把它们拼在一起。

5、展示第二组个别幼儿的操作卡,引导幼儿检查,看印得对不对,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机地利用环境中的物品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如:一张凳子用数字1来表示,两张桌子用数字2来表示)。

数学教案-认识分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7页,分数乘、除法的复习。

教学提示:

分数乘除法虽然在学习时分为两个单元,但两者密不可分,若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定义,分数除法的计算也是先转化为分数乘法再计算,所以将分数乘除法集中安排进行总复习。

分数乘除法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倒数的意义,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含稍复杂的)等等,这么多的知识点,很显然一节课是难以完成复习。

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时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分数乘除法的核心的、基础的知识作为总复习的内容。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数和运算的意义虽然看来很简单,恰恰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理解不透,掌握不扎实,就运用不自如,就无法正确解决后面复杂的运算和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2.过程能力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获得了很多数学技能,你们的数学能力提高了,人也变聪明了。但仔细想一想,是不是有的知识可能也忘记了,是否学要我们去复习呢?这样才便于你们进入中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对本学期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二、探究新知。

1.对全册知识内容的整理。

先让学生独立回忆与思考,然后抽学生回答。

预设。

生1:知识树。

生2:表格式。

生3:提纲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针对学困生,可以让他在同桌的帮助下整理。

完成后先小组交流,然后抽学生汇报展示。

这些内容哪些是有联系的?请把有联系的内容分成一类,可以怎样分?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抽学生汇报。

多抽几个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的意见一致,则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可以把学生的不同意见都板书出来,再组织学生讨论,看哪些知识与哪些知识联系得最紧密,通过讨论逐步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板书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本书的知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和概率。

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数的认识与运算,在数的认识和运算这部分内容中,分数乘法和除法联系得最为紧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分数乘、除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除法。)。

2.复习分数乘、除法。

教师:不计算,你能判断这四道题中哪道题和哪道题得数相等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12/13×15/16与12/13÷16/15的得数相等,12/13×14/15与12/13÷15/14的得数相等。

教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12/13×15/16=12/13÷16/15。

教师:从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是:分数乘、除法是有联系的,而且从它们的计算方法上就能发现它们的这种联系。

教师:能说一说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边回答计算方法,教师边作板书。

1.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教师:请同学们用计算方法,把教科书第97页第1题完成在练习本上。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请同学们口算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

学生口算后,集体订正。

教师:想一想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出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要注意哪个数与哪个数约分,头脑中要记住是哪个数和哪个数约的,约后的结果是多少,然后用约后的数相乘。这些约分和计算过程都是在头脑中一次性完成的,每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影响到计算的结果,加上还要考虑口算速度,所以口算比笔算难度要大一些,思想要高度集中,重点思考是怎样约分的,结果怎样。

3.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师: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知道同学们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我们怎样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呢。

我们先看一个例题。

多媒体出示第97页第2题。

教师:从统计图中我们知道那些信息?

预设。

生1:奥运会俄罗斯获得金牌24枚。

生2:俄罗斯的金牌数比中国少7/19。

生3:意大利的金牌数是俄罗斯的,比日本的多1/7。……。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

生1:意大利在20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

生2:中国在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

生3:日本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

教师:怎样求意大利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意大利的金牌数要用俄罗斯的金牌数来乘1/3,即24×1/3。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分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师:中国的金牌数又该怎样求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中国的金牌数要先设中国的金牌数为x枚,然后列出方程(1-7/19)x=24,再求出解。

教师再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计算。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教师: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用分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求出日本的金牌数。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97页第2题。

先让学生同桌间交流,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反馈,集体订正评价。

2.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10题。

处理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学生反馈,可以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评价。

四、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数学《0的认识》教案

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第16~17页。

1.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

2.使学生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并掌握0-5的顺序。

能正确理解0在生活中的具体含义

实物投影仪,图片,数字卡片

(一)复习旧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字小朋友啦?(认识了12345)

2、出示5幅图片,图中分别有1-5种水果。图后藏着相应数量的数字。

提问:今天我们这几个数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师偷偷的告诉你们,他们呀,藏在这几幅画后面了。你能想办法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请学生找数字,并说明这样猜的理由,并说一说这个数字像什么:数字1,像小棒;数字2,像鸭子;数字3,像耳朵;数字4,像面旗;数字5,像秤钩)

3、出示第六幅图,图中什么都没有。

师:你们猜猜这幅图的后面藏着数字几呢?(随便让学生猜,当有学生猜0的时候,问为什么这么猜)

揭开图,出现数字0的卡片。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数字0。

4、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它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那么,你们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强调100元,102室等的0表示的是占位置,而非什么都没有)

5、师:今天这几个数字小朋友打算出去郊游,可队伍排的乱七八糟的可不行,谁来帮他们排排队,排整齐了再出发?(有两种排法,12345或54321,都可以,0随便学生排在哪里)

(三)创设情境,教学含义

1.投影16页小兔子采蘑菇图。

第二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第三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谁采的蘑菇最少?它采了几只蘑菇?(一个蘑菇也没采到)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可以用0表示)

2、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个也没有)

3、看图写数。

出示三幅图,第一幅里有五只杯子,第二幅图里有4只杯子,第三幅图里有3只杯子。

(1)小兔子们可真好客,他们一定要请数字小朋友们去家里作客,他们端出了三盘茶。这是一只调皮的小兔子出了道题目想要考考他们。他说: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哪个圈里的茶杯一只都没了?(第3幅图)

(2)提问:第3幅图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

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原来有的,现在没有了)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零表示。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2、认识直尺上的0

师:刚才同学们在给数字小朋友排队时让0排在了xx地方,那我们排的到底对不对呢?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投影直尺。

(2)接着找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

(3)找到3,说明0到3是三段,用3表示

(4)从0开始数4段,食指正好指到哪个数字?(4)说明0到4之间有几段?(4段)

(5)从0开始要数几段能数到5?(数5段)

(6)师:这里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这里的0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

(7)请学生重新排列05,可从小到大,也可从大到小,齐读几遍。

(三)指导书写

1.提问:你们看这个0象什么?

师示范书写(在日字格里写出数0),学生观察。

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该注意的?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2、教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3.学生先书空练习,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四)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独立完成第一、二题,教师巡视,集体核对。

2、课本17页第3题。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

4.拿出作业纸(见文件:练习题)

(1)第1小题:学生先连一连,再说一说得到了什么图形。(五角星)

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校对。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数学王国的好朋友0,当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它会出现呀?(当一个也没有的时候,可以用0表示)当数字们一起排队的时候,它要排在哪呀?(排在第一个,因为0表示起点)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

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属性之一是其顺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环,周而复始)。因此,此数学活动宗旨就是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这一概念。其次、还要注意到紧密联系幼儿已有的序数、邻数的知识,联系幼儿生活中天天伴随“星期x”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各一台,录有童话电《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其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3分钟左右)。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谁呀;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18,20分钟)。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老师出面期妈妈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一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亏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其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町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8~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4、活动评价(2分钟)。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淡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往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子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戈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排圆溜溜的脑袋:“梅花、桃花、兰花…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样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觉得它们都非常聪明,伶俐,于是她叉快乐地喊了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她边说边伸出一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圆溜溜的脑袋:“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这不是跟小腮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大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啊哈!我真糊涂,七个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吗?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太别扭了,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算取好啦!”

过了一会,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色的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大。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手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此教学活动以游戏贯串始终。开始部分以“数字娃娃排队”“数字娃娃找邻居”游戏形式复习巩固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激励了幼儿学习热情,为新授作了知识铺垫。新授部分以幼儿喜爱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向幼儿介绍“星期”知识,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欣赏中,了解了星期的有关知识,并对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浅的理解。紧接着通过星期转盘游戏,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星期概念的内涵,透彻地理解了星期的顺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这一难点。然后通过活动评价,使幼儿主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运用数学语言。最后幼儿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活动。整个活动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幼儿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科书第85~87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教学例。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64页及“做一做”,练习十七第5――7题。

教学要求: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重点: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教具:有秒针的实物钟表或模型。

教学步骤。

一、复习。

2、师在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要学生用两种方法写出来。

8时9时30分4时20分11时50分。

二、新授。

提问:同学们跑50米、100米要多少时间?由此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有比小时、分更小的记时单位“秒”。

出示钟面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钟表上有几根指针?(除时针、分针外,又细又长的是秒针)说明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教师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小格?

得出:1分=60秒。

(3)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秒针,看看自己呼吸一次用几秒?或者10秒能呼吸几次?

三、巩固练习。

完成64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七第5――7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8、9题。

五、板书设计。

1分=60秒。

教学内容。

时间的简单计算。(课本第67―68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八。)。

教学要求: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学会进行时、分、秒的简单计算,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难点:学会进行时、分、秒的简单计算,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具:例4的钟面放大图,实物钟或钟面模型。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答:1时=()分1分=()秒。

2、教师用实物钟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先读出来,然后分别用两种写法写出。

二、新授。

1、教学例3。出示3时=()分。

提问:3时是几个1时?1时等于60分,3时是几个60分?3个60分是多少?

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填空。

2、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3、教学例4。指名读题,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指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幅图,看钟面说出下第二节课的时间,上第三节课和下第三节课的时间。

由学生自己算出时间并填在课本上。

提问:课间休息多少时间?怎么想出来的?再问:一节课上了多少时间?怎么想出来的?

让学生看课本例4,并把例4填完整,然后齐读一遍。

三、巩固练习。

完成68页的“做一做”的第1――3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八第1――3题。让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订正。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4、5题及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六、板书设计。

时间的简单计算。

3时=()分。

认识颜色数学教案

1、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学习把相同的颜色放在一起。

1、用卡纸做的.红、黄、蓝色大门各一扇(分别贴在三把椅子背后)。

2、红苹果、黄香蕉、蓝糖果卡片(与幼儿人数相同)。

3、红、黄、蓝糖果若干。

1、今天妈妈带大家一起去颜色宝宝家做客,大家要有礼貌,看见颜色宝宝要问好,给你吃要说谢谢,走时要说再见。

2、带领幼儿来到红宝宝的家。

师:“我们还要去黄宝宝家跟红宝宝再见。”幼:“红宝宝再见”。

3、依次来到黄宝宝家,蓝宝宝家(方法同上)。

1、说说手中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卡片分别是什么。

2、听口令举颜色卡色。

教师说:“红颜色”幼儿即举起红苹果卡片;

“黄颜色”幼儿即举起黄香蕉卡片;

“蓝颜色”幼儿即举起蓝糖果卡片。

1、我们把它送回家,红苹果送红宝宝家,黄香蕉送黄宝宝家,蓝糖果送蓝宝宝家。

2、幼儿操作活动,边送边说,红苹果送红宝宝家……(教师指导检查幼儿幼儿活动)。

1、小朋友真能干都把它们送回家了(出示三种颜色的糖果)今天老师奖你们糖果吃。

2、幼儿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糖果,拿到糖果后说说是什么颜色的糖果,(品尝,糖纸放在纸篓里)。

数学《0的认识》教案

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茶杯图,直尺图,学生准备0~5的数字卡片。

1. 口算。

2+3 5-1 4+1 4-2 5-3

2+2 3-2 3+1 1+2 3+2

5-4 1+4 4-3 5-2 1+3

2.从1数到5。

3.看图写数。在黑板上出示下一图。

1.认识0

接着复习中的看图写数。

提问: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每个圈里还剩几个茶杯?

教师从左边的集合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留下面板书:2。

教师从中间的集合圈中拿走一3个茶杯。提问:还剩几个茶杯?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圈下面板书:1。

教师从右边的集合一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呢?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我们就用零表示。在集合因下面板书:0。(注意写得慢一些。)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数字。带着学生念几遍。说明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表示。

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回答可能会有许多种,教师肯定其中比较合适的,如:0像个鸡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数字0和上面的集合圈的形状一的关系_。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并渗透空集思想,可以形象地说。0就相当于把上面的圈竖起来。因为把茶杯都拿走了,所以圈是空的。

2.认识直尺: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以前见过0吗?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出示直尺图。然后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再找到1,说明0到l是一段。用1表示;接着我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一段一段地数到5。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0在1的前面。带着学生从0到5数几遍。

3.0的写法:

教师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板书,来示范0的写法。边示范边讲清笔顺的要点;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有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

带着学生书空2~3遍。

打开教科书第24页,看写0的笔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按书上的虚线字描写数字0。

(1)做练习五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填( )。做完后指名订正。

对要填0的,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五的第2题。教师巡视,对书写不正确的要进行纠正。

(3)做练习五的第3题,拿出0~5的数字卡片,把卡片的顺序弄乱,做游戏。

师: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队,看谁排得又对又快。

订正后,再问一问0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把0排在第一个。

(4)做练习五第9题。教师往意巡视,对笔顺写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

课间活动。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

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

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整点和半点,感知有效利用时间的益处。

2、初步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运转关系。

3、会拨整点和半点。

教学准备:

实物钟,幼儿学具钟,教具钟8个,音乐。

教学难点:

认识半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认识整点会拨整点。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生:钟表。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那你见过的钟表有些什么样子的呢?

生: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米老鼠。

师: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圆形的钟表先生,小朋友看看钟表上有什么?(播放叮铃铃的声音,出示钟表)。

生:有数字,有指针,有圆形,有小格子。

师:数字有几个?是怎么排列的?

生:有12个,是从1到12排列的。

师:正上面的数字是几?正下面的数字是几?

生:正上面的数字是12,正下面的数字是6。

师:所以我们拿钟表时12在上,6在下,要不钟表先生会不高兴的。

师:指针有几个?它们有什么特点?(钟表的两个指针都在12上)。

生:一个长,一个短。

师:我们把钟表先生的长腿叫做分针,短腿叫做时针。

师:那你们知道时针分针是走的吗?

生:是按圆形走的,按数字的方向。

生:分针赢,分针跑了一圈,时针才走到1。

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

出示四个整点钟面让幼儿观察。

2:004:008:009:00。

师:这些都是整点钟的钟面,你认识他们吗?

生:2:00,4:00,8:00,9:00。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针都指在了12上,时针指在2,4,8,9上。

师:分针指在12上就是整点。时针指在几点就是几点整。

(师带领幼儿一起复述概念,加深记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整点。

生:2点整,4点整,8点整,9点整。

师:刚刚长腿先生分针跑的累了,想在中途休息休息,这就是半点。(师出示四个半点钟面,请幼儿观察)。

1:305:307:309:30。

师:这些都是半点钟面。你认识他们吗?

生:不认识。

师:那你能发现什么?

师:分针指在6上,时针经过谁就是几点半,这就是半点。

(师带领幼儿一起复述概念,加深记忆)。

师: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面的钟面是几点?

生:1:30半5:30半7:30半9:30半。

四、游戏,幼儿练习拨钟。

师:喜羊羊村要举办一次“快乐健康餐饮会”,羊村长想邀请小朋友一起去参加,但是又怕灰太狼和红太狼混入扰乱了秩序,羊村长设定了三了时间密码,只要小朋友对上了密码说一句“芝麻开门”

就可以进入了,现在呀老师悄悄的把密码说给小朋友听,小朋友快来拨自己的时钟,千万别让灰太狼他们看到啊。

10:308:307:00。

幼儿操作中。

师:刚刚我们拨了密码钟了,可是到底是怎么拨的呢?谁能说一下拨整点和半点的方法呢?

生:整点是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

半点是分针指在6上,时针经过几就是几点半、

师:羊村长还有一件事想让小朋友帮忙,他想让小朋友帮忙给羊羊们制定一个活动时间表。

师:小朋友可以参照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7:30来幼儿园。

8:00吃早饭。

8:30餐后散步。

9:00上课。

10:30做操。

11:30吃午饭。

12:00睡午觉。

3:00中午起床。

3:30课外活动。

5:30离园准备。

(幼儿根据时间表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小结。

师:羊村长非常感谢小朋友为羊羊们制定的时间表,他会督促羊羊们严格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并告诉老师也要提醒小朋友们有效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幼儿正在观察钟表的结构长腿是分针,短腿是时针,正在提出疑问:“为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了一个格子呢?”

幼儿正在动手操作,幼儿用自制的钟表拨出时间8:00整。

幼儿自制的小钟表,时针分针不仅长短对比明确,而且还有区分颜色哦。

幼儿在拨表,他在想:“我拨的时间对吗?”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

1、通过摸、量、滚、比等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提高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3、产生探索的兴趣,发展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关于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出谜语,请幼儿猜。

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圆球)。

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二、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四、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五、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六、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七、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活动结束】。

观看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认识球体数学教案

1、通过摸、量、滚、比等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提高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3、产生探索的兴趣,发展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关于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一、出谜语,请幼儿猜。

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圆球)。

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二、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四、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五、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六、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七、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观看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1、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梯形、椭圆形与圆形的特征,发现它们的异同。

3、体验学习与操作的乐趣。

1、知识准备:已学习过正方形、圆形的特征。

2、物质准备: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梯形、圆形纸的胸卡、图片,圆形铁丝圈若干, 师幼共同收集3种图形的物品排放在活动室中。

一、以“小客人来做客”引题,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

(1)出示长方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2)拓展思维:有哪些物品像长方形?(门、窗、尺子等)

(3)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但长方形是对边一样长。

2、认识梯形。

(1)出示梯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有4条边,上下两条边不一样长,两条斜边一样长,上面两个角与下面两个角一样大。”)

(2)拓展思维:有哪些东西像梯形?(梯子、花盆)

(3)比较长方形和梯形的异同: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长方形对边一样长,梯形对边不一样长。

3、认识椭圆形。

(1)出示椭圆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没有角,只有边,弧线围城鸭蛋圈,圆圆扁扁真有趣,一个圆形在肚中)

(2)拓展思维: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鸭蛋、盘子)

(3)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椭圆和圆的边都是光滑的,但椭圆形比圆形更扁更长。

引导幼儿思考并分组操作:将正方形变成长方形,长方形变成梯形,圆形变成椭圆形。

1、幼儿佩戴图形胸卡,根据胸卡上的图形找到相应图形的家,学说完整句“我是xx形宝宝,我找到了xx形的家”。

2、寻找活动室中像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物品,用“我找到了xxx,它像xx形”的句式向好朋友或客人老师介绍,并将找到的物品送回相应图形的家。

活动延伸:

1、将材料投放到区角,引导幼儿继续玩“图形变变变”的游戏。

2、回家后继续寻找像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物品,把它记录下来,带回班上与同伴分享。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1-2;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1-2;

4、会写1和2;

教学重、难点:写1和2。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1-2、可数的物件。

教学时间:学习1-220分钟,写1和2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阿拉伯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

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习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

二、新授。

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指名)。

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

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教学反思: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习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3-4;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3-5;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写3、4和5。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20分钟,写3、4和5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谁还能数出4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4像红旗迎风飘)(出示课件)数红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3、4和5。

四、作业写3、4和5各8排。

教学反思:有些孩子3和5写不好,有些孩子喜欢用以前的手势表示5,不是不行,只是为了以后用手指算数时更加方便,要求学生用大拇指表示5。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6、7;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6、7;4、会写6和7。

教学重、难点:写6和7。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6和7、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6-720分钟,写6、7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5。

2、请生用点点表示1--5。

3、看点点表示数字。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看图填数字。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7。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口哨?谁还能数出7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7像镰刀割小草)(出示课件)数镰刀。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6、7。

四、作业写6和7各8排。

教学反思:学生基本上上都会写,但“7”有少数同学会写反。

数学《0的认识》教案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0的含义。

2.、规范0的写法,让幼儿能够正确地书写0。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幼儿对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让幼儿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规范0的写法,能够正确地书写0.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数字卡片、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宝宝了,下面老师出示卡片,请看卡片上是几就拍几下手掌。

(二)情境引入

(1)揭示0的第一层含义:0表示没有

小结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3.笑脸

小结:“0”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数字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它表示没有的意思,像之前的例子一样。

3..师:小朋友们认识了数字“0”,那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0”?

(二)故事导入书写“0”

1.有一天呀!毛毛虫要和它的好朋友进行田字格赛跑,它要经过这几个地方(上线、左线、下线、竖中线)毛毛虫从上线起点开始,向左跑经过左线,到达下线,中途休息了一会儿,继续跑,最后到达竖中线,然后回到了起点的位置上线。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毛毛虫在田字格赛跑中的路线像数字几呢?

2.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0。你能说说0像什么样吗?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黑板上的0像圆圈吗?(有点像)

0没有那么圆,有一点长,有一点扁,像个椭圆。

师: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给数字宝宝0编了一个儿歌,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的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要想把它写的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想知道0到底怎么写吗?写的时候要注意:在上线偏右的地方碰线,在下格左线的中点处开始转弯,在下线偏右的地方碰线,起笔在上格右线的中点。(从上端正中偏右起,向左画弧,虚线以下碰左线,再碰下线、右线,画成一个斜斜的椭圆,向上回到起笔的地方为止。)看,写出来的线多圆滑呀。

3.小朋友们还记得毛毛虫田字格赛跑的路线吗?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把毛毛虫赛跑的路线画一下(书空)

3.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身边的纸,把纸中的数字0描一下,比一比看谁描写的美观整齐。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认识了数字的新朋友——0。生: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

生:还学习了怎么写0。

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好朋友“0”,当表示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0表示,“0”还有很多的含义,请小朋友们去找找生活中的“0”,它还表示什么含义。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形,让幼儿知道正方形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和四个角。

2.学习用小棒测量正方形的边。

活动准备:

1.跟正方形一样长的小棒人手一根。

2.操作纸人手一份。

3.一张画(上面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

活动过程:

——复习学过的知识,引入正方形。

师:今天张老师给我们的宝贝带来了很多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图形宝宝都有谁?(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那张老师的手上也有一个正方形,请你来看看这个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提示幼儿问他们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注意在数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小结:刚刚我们看到的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知道正方形的特征。

师:我们看看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的呢?我们又要用什么办法来证明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呢?张老师这里有一根小棒,我要用这跟小棒来测量正方形的四条边。你看我的小棒刚刚跟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在来量一量我们正方形的另一条边,我们发现又是一样长。那还剩下两条边我们想想他是不是也会一样长,我们一起在来量一量。我们都量好了,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

——幼儿操作。

师:那张老师也给我们的小朋友准备了2个图形,其中有一个是正方形,那我们也用小棒来测量一下。如果你测量出来是正方形的你就在他上面的圆圈里涂上颜色,不是的画就不用涂。

——讲评。

师:现在请宝贝们眼睛看着张老师,你们来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

数学教案-认识分数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几分之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习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富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难点:

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几分之一。

一、导入:

师:大家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这样晴朗的天气人们喜欢去郊外干什么?瞧!今天新蕾小学的同学们正在郊外进行野餐活动呢,在活动之前,小明和小立要把他们带去的食物分一分,这些东西该怎么分呀,谁来帮帮他们。

1、首先看看这四个苹果怎么分?

你能把计算方法和过程说一说吗?为什么每人得两个呢、

2、接下来看看两根火腿肠怎么分?

你能像xxx一样把方法说一说吗?

3、他们的这些办法好吗?为什么?(你真会思考)。

二、引入新课。

我们三(五)班的同学不但聪明,而且还特别善解人意,这东西每人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1、这些都还不是最困难的,最难解决的还在呢?只剩下这块饼干怎么分?怎么分才比较公平一些。

3、是的,我们不能再用整数来表示这一半了,我们要用分数来表示,看看老师怎样来写1/2的,先把这块饼干平均分“---”平均分的份数写在下面,取了其中的几份就写在上面。(首先要表扬你的勇气,敢作大胆的猜想)。

4、跟老师读读:二分之一。

5、分数家族的成员可多啦,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几分之一,请打开课本92页。

6、板书:几分之一。

7、假如我们手中的小圆片就是这块饼干,你能把它折折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9、这句话最重要了,我要把它写下来。

10、生齐读。

三、折纸。

1、圆片的我们会找了,你们会不会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在哪里呢?先把它折一折,再把它的用阴影表示出来?好的,开始行动,看哪位同学动作又快又做得美观。

2、你是究竟是怎样来表示这张纸的的,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他的作品。

3、你做得又快又好,谢谢你。

4、有同学和他的办法不一样吗?

5、哦,这里有不一样的折法,大家看,刚才xxx是竖着对折,而这个同学是横着对折纸张,你们说涂色部分是不是也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呀,那么空白的地方是不是它的呀。

6、既然可以横着对折、竖着对折,还可以怎样折呢?对呀,还可以斜着折。

7、我们看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的效果都不一样?可是他们都能用来表示?这是为什么呢?

练习。

1、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用下面的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2、第二个图形能用来表示涂色部分吗?有不同意见吗?哦,没有,可我有意见,它明明已经分成了两份,为什么不能用来表示呢?谁来帮助我解答这个疑问。

3、这个三角形为什么不能用来表示涂色部分,如果让你把这平均分成两份,你应该从何下手!

四、学习1/4、1/5。

1、听说三(五)班的同学很聪明,孙悟空他很不服气,他想出一道题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他说:我、师傅、猪八戒、沙和尚面前正摆着一块大蛋糕,要想我们四人每人得到的蛋糕一样多,应该怎么分?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几分之一?(生答)。

2、板书:1/4。

3、这里有多少个1/4?

4、谁又能帮助这个漂亮的姐姐解决下面的这个问题呢?

6、板书:1/5这里有多少个1/5呀?

7、不管是分饼干、分蛋糕、分苹果,只要我们把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生齐读)。

8、看来大家把分数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看你们是不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报出图片上显示的是几分之一。

9、生活当中的物品也时常会出现一些分数,看看老师手中的这把伞藏着哪些分数?

(1)我们把这把伞的伞面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就是它的1/8。

(2)这把伞还藏有哪些分数呢?

10、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呢?四人小组根据老师准备好的这些物品来观察讨论、说一说,你在什么物品上找到了几分之一。

11、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物品你还在什么物品上找到了分数?

五、小结:

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是不是感到数学无处不在呀,只要你是一个有心的孩子,就会发现数学王国是多么奇妙、多么有趣呀!擦亮你的眼睛,活动你的大脑,你的世界就会越来越精彩。

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一)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几何图形。

(一)圆的形成过程。

2、教师提问。

(1)明明拉着绳子围着教师走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的,你知道吗?(明明和教师的距离没有变化)。

(2)老师的位置在哪里?(引出圆心)。

(二)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处处可见,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三)画圆。

1、介绍圆规的历史。

2、教师介绍画圆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3、教师强调。

(1)圆规两脚距离不能变;

(2)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

(3)起点和终点要重合。

4、学生练习。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画圆。

(2)学生自己练习画圆。

(3)学生按要求画圆(两脚间距离为3厘米)。

(四)认识半径、直径和两者间的关系。

1、认识半径:教师在圆内画一条线段,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

(1)教师说明:这样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3)学生反馈:你画了几条?长度呢?如果还有时间你还能画多少条?

(4)教师小结并板书: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教师追问:你圆中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画的圆的半径为什么不相等呢?

(5)补充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认识直径:教师示范画直径。

(1)观察:什么叫直径?直径有多少条?长度呢?

(2)教师小结并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出示图片:练习)。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4的认识》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设计这个数学教案,教幼儿认识数字4,复习4以内数字的数数。教学的过程也遵循了先让小朋友口头说数,再说出总数,最后用变魔术(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按数字4取物,并且给予奖励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此课堂既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完成了数字4的学习,也激发了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在的幼儿基本上已经掌握基本的数字概念。一些简单的数字认识。所以进行数字4的教学就比较简单了。

1.会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4,知道它代表的实际意义。

1.关于学习数字4的ppt。

2.准备一个箱子,装有4朵花,4只笔,4个小兔子玩偶,4个小球等等。

1.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4”,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黑板上这个数字4,你们觉得它长得像什么呢?”(幼儿:像红旗、小船、企鹅……)。

2.过程:(一)a.打开ppt,先放一张苹果的图片,提问小朋友有几个苹果;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再问幼儿;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继续问幼儿;最后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总数(4个苹果。)。

b.(放香蕉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手口一致点数4跟香蕉。

c.(放草莓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请一位幼儿站起来数数,并说出总数。(说对了给予表扬,说错了就耐心指正。)。

d.(放西瓜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再请一位幼儿站起来回答。

(二)a.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待会儿老师会说一个数字和一样东西,请小朋友仔细听好了,老师会请一个厉害的魔术师来变魔术啦!

b.教师:“四只兔子!”(请一位幼儿上台,去魔术箱里找四只兔子并拿出来,边拿边数,教师可以在一旁给予提示。幼儿拿对并且说对了的话老师奖励一朵小红花。)。

c.教师继续:“四只笔!”(方法同以上)。

d.教师再继续说:“四朵花!”(方法同以上)。

e.(教师观察幼儿学习的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或幼儿的兴趣来决定请几位幼儿上台尝试。)。

3.结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4,小朋友们都学习的非常好,也非常积极,所以老师要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送上一朵小红花。

要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复习数字4和4以内的数数,第二天来幼儿园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圆柱认识数学教案

1、通过操作掌握球体、圆柱体这一名称,感知它的特点,能找出与它相似的物体,能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2、发展幼儿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教学的乐趣。

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皮球、圆形纸片、圆柱体小积木。

1、出示一个圆形纸片,启发幼儿说出它的.形状。

2、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圆形纸片、一个小皮球和一个圆柱体小积木,让幼儿自由的玩,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滚一滚、比一比,找一找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3、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思考,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幼儿掌握球体。

4、再出示圆柱体小积木,请幼儿在教室中找出与其类似的物体。

5、指导幼儿观察它的上、下是什么形状,用手从上至下摸摸有什么感觉。

6、组织幼儿讨论观察结果,老师总结。

7、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和圆柱体。

1、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的安排过少,教学设计背景单一,幼儿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后,增加手工操作的课程,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切实掌握整个课程内容。

2、对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考虑过于缺乏,如粉笔这个教学背景,物体小又较隐蔽,大多幼儿查找不到。教学中应带领幼儿在教室及附近进行辨别、查找。

3、整个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可以,不足在于和幼儿配合较少,今后应加大与幼儿的互动。

4、如果重新上这堂课应尽量考虑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加大教学的范围、时间以及互动效果。

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0--71页例1和例2.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学生遵守和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几时几分。

教具、学具:投影机、投影片、教具钟、电子钟各一个,学生每人一个纸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个习惯,每天早上6:30就起床了。你们呢?

师: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师:对,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间的工具。有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师:谁看图说一说小明的作息时间?

师:小明能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你们也想做时间的小主人吗?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钟面。

师:到底该怎样看时间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的结构。

师:钟面上有几根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观察到他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用手比划一下。象这样的方向我们称为顺时针。

让学生利用自制的钟面观察,要求4人小组讨论:

(1)议一议:从钟面上,你还知道什么?

(2)根据回答填一填: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建立1分、1时的时间概念。

(1)想一想:分针走一小格,时针走一大格分别表示多少时间?

(2)师:1分到底有多长呢?

师:给你们一分钟,看你们能完成几道口算?学生自报出所做题的道数。

(3)师:人的脉搏1分钟大约为65----75次,数你自己的脉搏,1分钟跳()次。

尽管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同学们能利用它做不少的事情,千万不要小看1分钟,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时、分的进率。

(1)师用钟面模型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怎么走?你们可以知道什么?得出结论:1时=60分。

(2)尝试练习:

a、引导学生认识1小时大约有多长?

一节课是(40)分,课间休息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时。

b、课本73页的第3题。

师:哪种动物的时间最少?为什么?(看清单位名称)。

4、认读整时。教学例1。

自学课本71页例1,看看时间的表示方法有几种?怎样表示时间?质疑。

让学生回答后填书。

练习:教师拨针,让学生报出时间。

5、认读几时几分。教学例2。

钟面上的时间都是几时几分。我们应该怎样看时间呢?(在书本71页找答案)。

自学课本71页例2,指名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师:你们会用两种记时方法表示出时间吗?

质疑。要是不满10分该怎样表示呢?回答后让学生填书。

练习:教师报出时间,让学生拨针。

同位互拨钟报时。

完成课本72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73页的第1题,把显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

2、想一想:小林6:40起床,小海6:35起床,谁起得早?

3、游戏:老师给出一分钟,指名学生拍球,全班数一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下课时间快到了,你们想一想:1分钟时间我们还能干什么?尽管时间很短,但你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希望同学们都能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业。

1、课本73页的第2题。

2、看课本70页~73页。

六、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认识分数

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认识整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根据三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简单问题出发: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怎样表示呢?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这个讨论的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原本学过的数不够用了,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出分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素材,如:“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练一练”等,不仅是为了激发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学好本节课知识对后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同时第一次接触分数,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把分数与具体的图形建立联系,建立分数的表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建立分食品使学生感知在平均分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要表示这样的结果就要改造一种新的数表示,于是就产生了分数,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

二、通过对半个蛋糕表示方法的研究,通过用不同方法表示半个蛋糕,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对各种表示方法进行优化,渗透优化是数学研究。

三、通过折纸表示一张纸的1/2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折的方法不同、一半的形状不同,但是才可以用1/2表示,再通过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1/2的意义,建立起准确的分数的意义。

四、通过让学生研究:还可以表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白通过折纸不但可以表示一张纸的1/2,还可以表示1/4、1/8、1/3……拓展分数的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充分理解1/2的意义。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