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试讲稿(精选16篇)

时间:2023-11-27 13:00:41 作者:XY字客

通过演讲稿,我们可以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于想要提升演讲技巧的人来说,阅读优秀的演讲稿范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自主赏析中第一篇文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基于此,我试图通过这篇文章并结合必修一的名著导读,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由点到面再回归到点的过程,即深入文本——拓展延伸——回归文本。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普遍反映拓宽了视野,感到学而有用、学有所得,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传统文化中习得了为人处世之道、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比、俟、哂、喟。

2、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4、通过对《论语》的阅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感知孔子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2、能够基本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星期你们通过对《论语》的阅读有什么感受呢?(众说纷纭了解《论语》)。

二、诵读感悟。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理解文意,并能读出语气。在诵读中落实有关词语。

重点词句(幻灯显示)。

1、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2、活用词:

撰、端、章甫、鼓、风、小、大。

3、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4、从文中找出比、俟、哂、喟并指出含义。

三、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2、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补充资料】。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论语·公冶长》)。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

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

曾皙:洒脱——与之。

四、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1、夫子为何“哂之”?

明确:“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由此引导学生对“礼乐治国”思想的理解。

【相关链接】。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礼记·乐记》。

(2)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礼记·乐记》。

(3)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礼记·乐记》。

(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论语·乡党》。

(5)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

(6)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论语·乡党》。

(7)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8)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10)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

(11)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2、夫子为何“与点”?

明确: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补充资料】。

(1)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2)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3)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

五、回归文本。

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礼乐”的细节。

明确:按年龄排序。

曾点鼓瑟推测瑟之内容(和谐)。

舍瑟而作彬彬有礼。

春日沂水图。

六、课堂小结。

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一个给人无穷回味和浮想联翩的教育场景,希望我们能够感悟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感悟经典,感悟生动。

七、作业布置。

写一篇学习《论语》的读后感。

八、板书设计。

问志——言志——评志。

礼乐治国——以礼治教。

九、教学反思。

选修课的教学在内容上要比必修课更深入一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激发对《论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特别是课前预习,学生查找了大量有关《论语》的资料,并进行整合。利用工具书自主翻译、自主理解。我仅布置任务,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期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理解文章。当然,作为一节选修课,内容很多,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学生在这堂课能够了解什么是“礼”“乐”,理解孔子的“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学有一得,这节课就值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疏通字词,了解文意,把握孔子的思想。

讲授课文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分析上,从而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两课时

一、列举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用投影显示),导入新课: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这些是孔子两千五百多年前留给我们的教诲和启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孔子以及《论语》的有关文学常识。

1、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

2、《论语》是体散文,是记录的的言行,它和、、合称“四书”。(参考答案: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大学》、《中庸》)

二、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理解文意,并能读出语气。

三、学生接力翻译,老师提示有关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别国)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求(所言之事)就不是国家(政事)吗?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赤(只能)做小事,谁能做大事呢?

四、自由朗读全文,并翻译全文:

五、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学生应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孔子点评

六、布置作业:熟读、背诵课文,能翻译全文。

一、复习检查:

1、指名翻译: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集体背诵。

二、结合书后练习一,分析课文: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

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

曾皙:洒脱——与之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3、讨论: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三、集体朗读课文。

四、讨论课后练习二、三。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批文入情赏析法;

2、知人论世。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1、从文本出发,批文入情、知人论世。

2、赏析要能举一反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在《文论七则》中,我们知道郑板桥喜画竹子,根据他长年的创作实践,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但艺术创作是如此顺序,阅读作品要“批文入情”却应该是反方向。今天,我们就从手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眼中之竹来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眼中之竹——你最喜欢谁?(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性格特点)

1、请几个女同学用现代汉语的方式表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请同学点评表演(提醒同学注意“侍坐”二字)

3、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形象,请加以分析概括。

4补充资料:

(1)子路:

a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

b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讲,说先生于子路,每下毒手。

(2)曾皙:

a “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孟子》

b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死时,曾皙曾“依门而歌”。

(3)冉有:

孟武伯问:“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指担任县长或总管),不知其仁也。”

(4)公西华:

孟武伯问:“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指接待外宾办理交涉),不知其仁也。”

(二)手中之竹——编者最推崇谁?(人物形象塑造,写作意图)

1、请几个男同学分角色朗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体会人物形象塑造

(1)直接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

(2)间接描写

3、写作意图

(1)提醒《论语》的编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可能是谁?

《论语七则》中,对谁称“子”

(2)知人论世

(三)眼中之竹——孔子最欣赏谁?(治学时的知人论世)

1、孔子最欣赏谁

(1)文中孔子的判断依据“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孔子的思想观:

a仁

b礼

c仁与礼的关系: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宰予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

礼的本质内涵是仁

2、曾皙为人

3、子路为人

(四)总结

1、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庄子渔夫》

2、对下联:

诲人不倦万代宗师

学之不厌千古贤人

横批:教学相长

3、推荐阅读书目:

(1)南怀瑾《论语别裁》

(2)于丹《论语》

(3)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一篇赏析范例,课下有详细的注解,《新课标》也主张在选修部分,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因此我把本文的文句疏通和文言知识分类整理教给学生,要求在预习时把存在的困难加以记录,教师在第一课时补充和归纳总结,并梳理文章内容。在第二课时,根据课堂回顾做针对性的检查和指导,达到落实基础知识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文本,通过三个问题的设置,初步把握孔子四个弟子的志向;之后通过讨论和教师补充、追问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志向,这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分析教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一篇文章。本文选自《论语?先进》篇,是《论语》中篇幅相对较长的一篇,它主要表达了儒家的治国理想。首先,课文中字词句的疏通,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前提。其次,本文的主题是言志,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由“问志”——“述志”—“评志”三部分组成。其中 “述志”部分是重点,“评志”部分是难点,即孔为何“哂由”,又为何“与点”, 孔子的“志向”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及《论语》;

积累本文中的文言词语、句式,疏通文意;

梳通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理解孔子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曾皙和孔子志向的学习,树立自我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文意,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理想观。

1、课前导入:播放歌曲视频《孔子说》。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迅速从课间回归课堂。)

2、课堂导入:宋代诗人米芾的诗:“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宣言吧: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圣儒的《论语》,从节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领略圣人的风采。

(设计意图: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了教学思路、教学意图。)

步骤:

1、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提问。

2、教师总结问题,并重点解难。

3、集体诵读课文。

曾经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十年寒窗苦,初战败北落孙山;有志能通天,重整旗鼓夺魁元。”说的是人要有志,就可以拔开云雾见天日。黄巢铮铮誓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得桃花一处开”,人要有志,孔夫子也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有了志,就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他们的志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探讨。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弟子的志向,为理解孔子的形象做铺垫。)

(设计意图:理解孔子的评价,把握孔子的性格形象。)

3、曾点向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用原文回答)这种生活状态寄托了他什么样的生活理想? (设计意图:理解曾点的志向,为下面理解孔子的治国理想做铺垫。)

(总设计意图:1、根据课文内容,由浅入深,从学生的志向到课文的主题逐渐引出孔子的治国理想,为下面当堂检测做合理铺垫;2、让学生全员参与,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展现课堂的主体的积极作用; 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1.回顾目标

2.小结内容: 让我们慢慢打开这幅画卷:冰河融化,草长莺飞,春暖花开,身着美丽轻薄的春衫,约几个知心好友,带几个烂漫孩童,在清澈的小河沐浴戏水,在高高的台上享受习习春风,带着清爽,在夕阳暖暖中,踏歌而归。 曾点所言说出了人心最平淡最朴素最适合人性的活法。前三者兴国安邦的用让那个华贵理想,曾点的志向有如邻家女孩,亲切平常,不施粉黛,有如平淡流年波澜不惊。咏而归的闲适,舒张人性的散淡。曾点的理想举重如轻,他符合孔子社会理想。

《颜渊季路侍》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篇第五》)

1、翻译这篇短文。

2、结合短文,说说本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社会理想。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检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曾皙和孔子的治国理想,使学生的思想境界更加开阔。)大同境界。政治清明,国泰民安。

这里有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一个给人无穷回味和浮想联翩的教育场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为思想家孔老夫子,他博大精深,如金声玉振,如万仞宫墙;我们还看到了作为教育家孔老夫子,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堪称万世师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读百篇也其义自现,要精通论语,既要纵读百变,还要横读百篇,今天我们读背论语,就是让孔子的精神在我们精神的原野里长成一株开花的树。

孔老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支军队可以失去他们的主帅,但是一个人却不可以失去自己的志向。的确,“人无志则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比照孔老师的学生,身为学生的你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规划,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志向,并说说,你会为之如何奋斗。

(设计意图:及时拓展延伸,由孔子学生的理想,到孔子的理想,水到渠成,让学生谈自己的理想,落实情感目标,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升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和孔子的思想。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虚词“以”“因”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1、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2、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了解孔子的礼治思想。

理解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2课时

孔子和《论语》

(一)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哲学思想: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仁与礼的学说:礼原为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春秋时"礼崩乐坏",礼已名存实亡。孔子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区别华、夷的标志。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极为愤慨,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主张"正名",试图用周礼的形式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但是,在不违背周礼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孔子同意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周礼的具体内容有所损益。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已广泛使用,孔子赋予了它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认为仁就是推己达人的忠恕之道。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论语》记载孔子"所重:民、食、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道",如《论语》记载,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对学生,性格过于进取的加以遏制,对于谦退的加以鼓励。孔子反对过激的言行,但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愿"行为,称"乡愿,德之贼也"。

知识论: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虽承认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但他所强调的是后天学习,着眼于"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中等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他还讨论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孔子主张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反对知而不行或"言而过其行"的人。

逻辑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启蒙者,他提出了"正名"主张,虽然主要是为了实现政治和伦理方面的名分等级制度,但包含了逻辑证明的初步意识。孔子认为言有赖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从正名的需要出发,孔子还强调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提出同类可以相推的原则。

美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也建立在他的仁学基础上,他认为要使"仁"的原则得到实现,就要唤起人们自觉行仁的要求。他力图发挥文艺的特殊社会作用,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感情,把文艺作为唤起人们自觉行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力求使人们对行仁不但"知之"、"好之"而且"乐之"。在美与善的关系上,他主张"尽善"、"尽美",认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是同一的。孔子还要求"美"和文艺必须绝对服从"礼",为维护礼服务。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中不少人出身低贱,许多过去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得以受教育。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故而以"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他注重道德培养,主张治学要先立人,提出了一整套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注重言传身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他讲究教育方法,注重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

历史地位: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思想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以前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汉代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后,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中国的一些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学工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孔子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孔子弟子撰写的《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亦有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二)《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代朱熹曾为《论语》作注释,名为《论语集注》,是比较通行的读本。全书主要内容是记孔子的言行。书中称曾子(名参)、有子(名若)为"子",有人推断,书是孔子死后,曾子、有子的弟子,根据师授编集的。

一、温故知新

解释下列熟语,感悟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方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二、诵读感知(诵读方式可灵活多样)

1、初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再读,读懂语意。

3、三读,读出人物性格。

4、四读,读出情感和语气。

三、梳理归纳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全文,并标注出有疑问的地方。

2、组内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并归纳出重要文言现象。

(1)请标注出“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请结合课后“探究讨论”第三题,总结虚词“以”“因”的意义和用法。

以:

因:

(3)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结合以前学过的古文,归纳出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四、品读赏析

1、自由品读,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

2、分角色朗读,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

3、其他同学对朗读进行点评,分别说说孔子和他的四位学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全班齐读,共同感受文中的氛围。

五、合作探究

1、孔子为什么哂笑子路?

2、孔子为什么会“与点也”?又为什么要“喟然叹”?

六、课后反思:

七、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生活气息,探究富有生活情趣的写法。

一、理解、鉴赏:

1、课堂导入:请一个学生模仿班里某位同学的言谈,其他同学来猜,并分析这位同学言谈背后的情态或性格特点。

四人的志向各有侧重,子路直爽,敢作敢为,其理想侧重于强国(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侧重于经济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于礼乐教化,以礼治邦(宗庙会同),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三处短短的对话,非常鲜活地刻画出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率尔",把直率鲁莽的子路表现得准确到位,而后两处对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位谦虚谨慎、平易谦和的彬彬君子。

写曾皙较详细,先用"鼓瑟希"来渲染师生间融洽随意的生活气息,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表述志向时,曾皙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情趣高雅,淡泊功名,"铿尔,舍瑟而作",寥寥六字,而人物从容有礼的精神气质便跃然纸上,鲜活生动起来。

3、曾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表示赞同?

答案范例一:曾皙的言志与其它人不一样,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这种表述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不愿求仕的心态。"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许曾皙言的志,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

二、发现、探究

1、读写结合

(1)、读完本文,你心中浮现出怎样的孔子形象?课下完成此篇随笔。

老师用温和自谦的话创造了师生间轻松亲切活跃的对话环境,这样学生能畅所欲言,表现了孔老师和蔼可亲,开明可敬的精神品格。

又如对学生评价:有的直接评价,有的不加评价,背后都能读出孔老师的鲜明形象来。对子路,孔子是"哂之",并批评他"其言不让",不懂得谦让;对冉有和公西华,孔子都比较肯定,但认为他们过于谦虚了。孔子对曾皙的人生理想听了之后表示赞同,而不加评价,一来避免直接将自己的政治思想强加于人,表现了一位大教育家的风范;二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弟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自受启发,自我领悟。一位关心爱护学生、对每一位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进而因材施教,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好老师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2)、用诗意语言,形象地口头再现曾皙的一番话,并以《我理想的课堂情景》或《我向往的生活场景》等为题,写百字小短文。

2、活动设计

(1)、把本文设计成一个小舞台剧,可添加一些适当的情节,如能演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那说明你已深得文章精髓。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理想、追求等,全班可以开展小型演讲或辩论等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理想观。

3、专题研究

(1)、课下阅读《论语》中关于师生对话的篇章,小组合作探究专题:孔子教育艺术之浅见。

必修课程中《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逍遥游》、《归去来兮辞》等课文谈的是人生追求和选择,从《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课文我们读出了儒家积极向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和民族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人生追求和选择,从《逍遥游》、《归去来兮辞》等课文读出了道家遵循内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和选择。这可以和高考对接,如07年作文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理解: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

3.理解孔子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体会孔子的思想。

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树立崇高的理想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教学课时:1课时

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中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它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据资料记载当时子路是51岁,冉有是31岁,公西华是18岁,曾皙是39岁。“侍坐”应解释为陪侍长者闲坐。长者应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用文言词给标题补充完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子)

(要注意语气、语速和感情)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个什么话题?(志)

2:文章一共有四个人述了自己的志向,他们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现在我们按照答志的顺序来自读课文并填写表格。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

冉有(求)

公西华(赤)

曾皙(点)

3:让生交流,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对四子的不同评价,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评子路:哂之(轻率、自信、自负)

孔子评冉有:叹之(谦虚。说话很有分寸)

孔子评公西华: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评曾皙:与之(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

(3)指名朗读四子的语言,要读出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朗读,子路的直率与勇武要用较高的语调较快的语速读出来,而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则要读出谦逊的味道,曾皙的应用轻松缓慢的语气读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4)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语气?

子路:轻率、自信、自负(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冉有:从夫子对由发言的反应哂之,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所以就谦虚了,也提到礼。

公西华:前面一人被哂,一人不表态,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他就更谦虚了。

总结:可见,说话不仅与人的性格追求有关,还与现场,语言环境有关。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曾皙的志是什么?

(1)齐读曾皙的述志部分

想象用这幅图景并用语言描绘给这段文字加个标题。并探究曾皙的志。

(2)讨论交流:(大同的和谐社会)

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3)为了进一步深入领会,我们大家一起咏读一遍曾皙的答志。

(4)这几个弟子,你更喜欢哪一位?

(5)结合课文分析孔子的评价标准进而体味孔子的思想。

在这里,弟子们为什么能畅所欲言呢?我想关键在于孔子引导地好。那么,孔夫子是怎样引导的呢?看第一段,找个别同学读第一段。

(总结:作为大教育家,孔子以循循善诱的教风构建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为我们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你该如何用批判和继承的眼光对待儒家思想。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千乘之国,有勇且知方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哂之

冉有(求)可使方六七十之民足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叹之

公西华(赤)端章甫为小相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惜之

曾皙(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与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思想。

2、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品读、探究,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孔子的政 治理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发现自己的优势,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1、了解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法】品读 讨论探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一课时

(展示)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传说他曾编订《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1、解题: 理解侍坐的意思及几个人物的名、字。

2、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以“志”为线索,围绕着孔子问志、弟子言志、孔子评志展开。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写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2、分组讨论归纳每个人的志向及性格特点。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通过以上环节意在让学生理解四人各自的志向及不同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分析畅谈,不求有明确的标准答案,重在有所感悟。

子路的志向是治理千乘之国,其性格是好勇自负、粗豪刚直,也比较鲁莽、轻率; 冉有的志向是使百姓富足,性格谦虚敦厚、谨小慎微;公西华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其性格是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曾皙的志向则是一幅百姓安乐的礼治图景 ,体现着儒家的礼治思想,其性格从容不迫、洒脱放达。

4、探讨写法:成功地运用对话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生动感人。

1、教师引导学生简析孔子对四人述志的态度。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在文中主要是通过他对曾皙志趣的评价表现出来的。“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孔子的理想的表述。孔子把以礼治国达到太平盛世当做最大的人生快乐,即个人理想与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相统一。

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

3、学生谈自己的梦想。

1、归纳文中的重点字词。

2、课下阅读《论语》,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记录其言行,全面了解人物风貌。

附: 板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孔子问志

弟子言志

以礼治国

孔子评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学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新课前,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字词的学习情况。

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

率尔而对助词,……的样子。

铿尔,舍瑟而作同上。

求,尔何如你。

方六七十方圆。

且知方也礼义。

如或知尔如果。

如会同或者。

吾与点也赞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助词。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内容。

(1)这篇文章选自哪里?《论语》。

(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经典著作?儒家学派。

(3)《论语》这部书是什么体裁?语录体。

(4)语录体的特点是什么?文字精练、质朴含蓄、概括力强。

(5)“精练”等于不等于“简单”?不等于。“简单”就是容易流于肤浅,而“精练”则不同。我们刚学过《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从中知道,精练的文字同样能够描写复杂的典型环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是《论语》里最具有文学色彩的一篇。我们就来看看本文是怎样运用精练的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

二、齐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分析,以学生读、说为主。

(2)按课文题目顺序来分析,先看子路。

子路有何性格特征?

直爽、豪放、自负。(夸耀、善于渲染气氛、语气果断)。

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不假思索。说明他素怀大志。

(3)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子路的话,要把他自负的神情态度读出来。

(4)曾皙、孔子很赞赏他的志向。作品特意把他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本文是一篇小说的一个片段,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悬念抑制法。在散文里,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目的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

(5)他怎么谈自己的志向的?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试着把握一下人物的特点。

(6)子路与曾皙做一下比较,性格上有何不同?(讨论)。

子路比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显得文质彬彬,非常洒脱。

(7)找一下哪些动词能体现曾皙的洒脱?

舍、作、浴、风、咏。

(8)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几位,没有直接豁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非常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闲自在。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9)再来看看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两有个共同的特征:谦让。

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张了,可能会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

公西华更为谦虚。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学习的机会。(此处可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谈谦让)。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干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他有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也很谦逊,其实他做到了这两点。尤其是对学生循循善诱,善于用含蓄的语言点拨学生。

总结:我们写文章要考虑,如果让你来表现一个人物,能否三言两语就抓住人物特征。

三、点分角色读。

四、布置作业:随笔“难忘的教诲”写作训练,要求:通过语言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探究活动。

可以把《季氏将伐颛臾》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结合,通过两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原则的坚持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循循善诱的风范、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

文档为doc格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疏通字词,了解文意,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讲授课文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分析上,从而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列举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用投影显示),导入新课: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这些是孔子两千五百多年前留给我们的教诲和启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孔子以及《论语》的有关文学常识。

1、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

2、《论语》是体散文,是记录的的言行,它和、、合称“四书”。(参考答案: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大学》、《中庸》)。

二、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理解文意,并能读出语气。

三、学生接力翻译,老师提示有关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别国)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求(所言之事)就不是国家(政事)吗?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赤(只能)做小事,谁能做大事呢?

四、自由朗读全文,并翻译全文:

五、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学生应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孔子点评。

六、布置作业:熟读、背诵课文,能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翻译: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集体背诵。

二、结合书后练习一,分析课文: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

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

曾皙:洒脱——与之。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3、讨论: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三、集体朗读课文。

四、讨论课后练习二、三。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大纲要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高中语文第一册阅读部分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书第六单元是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关于文言文阅读,新课标中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单元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单元教学目标 确定为: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对先秦文学有个初步的了解;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初步熟悉诸子百家的言论、作品及其政治主张;能背诵相关段落。

课文所选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先秦诸子散文《论语》中的一篇。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苑中一座异彩纷呈的花坛。它给后人的启迪无限丰富,使人叹为观止。而《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孔子的哲学、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观点,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资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描写了师生畅谈“志”——理想的情景,气氛和谐,用生动的对话描写和传神的情态描写使人物的个性鲜明。

(三)教学设想: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文言文教学则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文言文是书面语言,口语基本上不再使用,因此培养感悟能力就有了其特殊性,而培养语感能力就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首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节奏特征,训练文言的特殊语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用了极简省而传神的笔墨,记叙了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师生之间关于“志”的一次充满情趣的对话。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完成对孔子师生不同性格的具体体认。其次,借助课文内容,重点训练对常用词语、常见句式等的理解和把握。其三,重点赏析精辟的语句,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会评价。

就本课的具体情况,我准备分三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导入  新课,简介课文有关知识,学生初读、自学课文;第二课时检查自学,导读课文,理解本课内容;第三课时品味课文,归纳总结。

(四)教学目标 :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 为: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敏锐的语感,通过积累词语,熟悉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本文叙事中结合抒情、议论,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学习这种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本文描述人物神态、语言以表现人物性格志趣很有特色,认真分析鉴赏,可以了解孔子教学思想、人格魅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古人的政治理想和行为规范。这对我们今天追求理想,塑造自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仍极有启发。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狠抓朗读和背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2.辨析多义词:如、方、与。理解和掌握则、尔、以、者等词语以及文言疑问句的用法。3.品味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性格和志向,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部分是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不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就难以准确地理解,这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1、情景教学法;2、诵读法;3、导读法;4、学生自主学习法;5、讨论法;6、多媒体教学法;等等。

三、教学过程 :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辅助步骤,因此,我准备在上本课前给学生布置好以下预习任务:1、读准本课字音,读不准的字自己查字典和词典解决。2、读熟课文,结合注释思考文章语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划上记号。

教师则编写和印发有关《论语》的资料: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诗、书、易、礼、春秋、乐)七十二人(据《史记·孔子世家》)。在教育上,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对普及和发展古代文化有重要贡献。

(2)《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弟子编集的儒家典籍,共二十篇,每篇又分成若干章。内容是记录孔子的言行,有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的话,也有关于弟子间谈论孔子言论的记录。总体上来说,可称为语录体散文。章节简短,语言朴素、比较精炼扼要,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格言,有不少是从《论语》中继承而来的。

(3)《论语·先进》,这一篇记录孔子对学生的评论。共二十六章。课文是最后一章,是《论语》中写得比较长而又比较生动的一章。文章记录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关于“志”的讨论,寥寥三百余字,写出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志趣爱好,如子路的直率粗犷,冉有、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皙的从容淡泊以及孔子的和蔼可亲和循循善诱。

(二)导入  新课:

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能不能和老师一起背诵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也就是著名的《侍坐篇》。

通过这个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旧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批文入情赏析法;

2、知人论世。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1、从文本出发,批文入情、知人论世。

2、赏析要能举一反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文论七则》中,我们知道郑板桥喜画竹子,根据他长年的创作实践,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但艺术创作是如此顺序,阅读作品要“批文入情”却应该是反方向。今天,我们就从手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眼中之竹来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师生互动。

(一)眼中之竹——你最喜欢谁?(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性格特点)。

2、请同学点评表演(提醒同学注意“侍坐”二字)。

3、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形象,请加以分析概括。

4补充资料:

(1)子路:。

a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

b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讲,说先生于子路,每下毒手。

(2)曾皙:

a“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孟子》。

b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死时,曾皙曾“依门而歌”。

(3)冉有:

孟武伯问:“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指担任县长或总管),不知其仁也。”

(4)公西华:

孟武伯问:“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指接待外宾办理交涉),不知其仁也。”

(二)手中之竹——编者最推崇谁?(人物形象塑造,写作意图)。

2、体会人物形象塑造。

(1)直接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

(2)间接描写。

3、写作意图。

(1)提醒《论语》的编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可能是谁?

《论语七则》中,对谁称“子”

(2)知人论世。

(三)眼中之竹——孔子最欣赏谁?(治学时的知人论世)。

1、孔子最欣赏谁。

(1)文中孔子的判断依据“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孔子的思想观:。

a仁。

b礼。

c仁与礼的关系: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宰予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

礼的本质内涵是仁。

2、曾皙为人。

3、子路为人。

(四)总结。

1、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渔夫》。

2、对下联:

诲人不倦万代宗师。

学之不厌千古贤人。

横批:教学相长。

3、推荐阅读书目:

(1)南怀瑾《论语别裁》。

(2)于丹《论语》。

(3)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

3.理解孔子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体会孔子的思想。

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树立崇高的理想。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教学课时:1课时。

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中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它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据资料记载当时子路是51岁,冉有是31岁,公西华是18岁,曾皙是39岁。“侍坐”应解释为陪侍长者闲坐。长者应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用文言词给标题补充完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子)。

(要注意语气、语速和感情)。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个什么话题?(志)。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

冉有(求)。

公西华(赤)。

曾皙(点)。

3:让生交流,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对四子的不同评价,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评子路:哂之(轻率、自信、自负)。

孔子评冉有:叹之(谦虚。说话很有分寸)。

孔子评公西华: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评曾皙:与之(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

(3)指名朗读四子的语言,要读出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朗读,子路的直率与勇武要用较高的语调较快的语速读出来,而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则要读出谦逊的味道,曾皙的应用轻松缓慢的语气读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4)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语气?

子路:轻率、自信、自负(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冉有:从夫子对由发言的反应哂之,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所以就谦虚了,也提到礼。

公西华:前面一人被哂,一人不表态,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他就更谦虚了。

总结:可见,说话不仅与人的性格追求有关,还与现场,语言环境有关。

想象用这幅图景并用语言描绘给这段文字加个标题。并探究曾皙的志。

(2)讨论交流:(大同的和谐社会)。

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3)为了进一步深入领会,我们大家一起咏读一遍曾皙的答志。

(4)这几个弟子,你更喜欢哪一位?

(5)结合课文分析孔子的评价标准进而体味孔子的思想。

在这里,弟子们为什么能畅所欲言呢?我想关键在于孔子引导地好。那么,孔夫子是怎样引导的呢?看第一段,找个别同学读第一段。

(总结:作为大教育家,孔子以循循善诱的教风构建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为我们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你该如何用批判和继承的眼光对待儒家思想。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千乘之国,有勇且知方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哂之。

冉有(求)可使方六七十之民足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叹之。

公西华(赤)端章甫为小相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惜之。

曾皙(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与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

2、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新课前,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字词的学习情况。

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

率尔而对助词,……的样子。

铿尔,舍瑟而作同上。

求,尔何如你。

方六七十方圆。

且知方也礼义。

如或知尔如果。

如会同或者。

吾与点也赞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助词。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内容。

(1)这篇文章选自哪里?《论语》。

(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经典著作?儒家学派。

(3)《论语》这部书是什么体裁?语录体。

(4)语录体的特点是什么?文字精练、质朴含蓄、概括力强。

(5)“精练”等于不等于“简单”?不等于。“简单”就是容易流于肤浅,而“精练”则不同。我们刚学过《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从中知道,精练的文字同样能够描写复杂的典型环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是《论语》里最具有文学色彩的一篇。我们就来看看本文是怎样运用精练的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

二、齐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分析,以学生读、说为主。

(2)按课文题目顺序来分析,先看子路。

子路有何性格特征?

直爽、豪放、自负。(夸耀、善于渲染气氛、语气果断)。

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不假思索。说明他素怀大志。

(3)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子路的话,要把他自负的神情态度读出来。

(4)曾皙、孔子很赞赏他的志向。作品特意把他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本文是一篇小说的一个片段,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悬念抑制法。在散文里,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目的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

(5)他怎么谈自己的志向的?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试着把握一下人物的特点。

(6)子路与曾皙做一下比较,性格上有何不同?(讨论)。

子路比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显得文质彬彬,非常洒脱。

(7)找一下哪些动词能体现曾皙的洒脱?

舍、作、浴、风、咏。

(8)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几位,没有直接豁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非常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闲自在。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9)再来看看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两有个共同的特征:谦让。

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张了,可能会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

公西华更为谦虚。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的机会。(此处可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谈谦让)。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干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他有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也很谦逊,其实他做到了这两点。尤其是对学生循循善诱,善于用含蓄的语言点拨学生。

总结:我们写文章要考虑,如果让你来表现一个人物,能否三言两语就抓住人物特征。

三、点分角色读。

四、布置作业:随笔“难忘的教诲”写作训练,要求:通过语言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可以把《季氏将伐颛臾》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结合,通过两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原则的坚持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循循善诱的风范、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和孔子的思想。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虚词“以”“因”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学习重点:

1、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2、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了解孔子的礼治思想。

学习难点:

理解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孔子和《论语》。

(一)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孔子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哲学思想: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仁与礼的学说:礼原为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春秋时”礼崩乐坏“,礼已名存实亡。孔子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区别华、夷的标志。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极为愤慨,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主张”正名“,试图用周礼的形式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但是,在不违背周礼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孔子同意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周礼的具体内容有所损益。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已广泛使用,孔子赋予了它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认为仁就是推己达人的忠恕之道。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论语》记载孔子”所重:民、食、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道“,如《论语》记载,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对学生,性格过于进取的加以遏制,对于谦退的加以鼓励。孔子反对过激的言行,但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愿“行为,称”乡愿,德之贼也“。

知识论: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虽承认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但他所强调的是后天学习,着眼于”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中等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他还讨论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孔子主张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反对知而不行或”言而过其行“的人。

逻辑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启蒙者,他提出了”正名“主张,虽然主要是为了实现政治和伦理方面的名分等级制度,但包含了逻辑证明的初步意识。孔子认为言有赖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从正名的需要出发,孔子还强调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提出同类可以相推的原则。

美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也建立在他的仁学基础上,他认为要使”仁“的原则得到实现,就要唤起人们自觉行仁的要求。他力图发挥文艺的特殊社会作用,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感情,把文艺作为唤起人们自觉行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力求使人们对行仁不但”知之“、”好之“而且”乐之“。在美与善的关系上,他主张”尽善“、”尽美“,认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是同一的。孔子还要求”美“和文艺必须绝对服从”礼“,为维护礼服务。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中不少人出身低贱,许多过去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得以受教育。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故而以”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他注重道德培养,主张治学要先立人,提出了一整套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注重言传身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他讲究教育方法,注重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

历史地位: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思想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以前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汉代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后,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中国的一些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学工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孔子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孔子弟子撰写的《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亦有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二)《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代朱熹曾为《论语》作注释,名为《论语集注》,是比较通行的读本。全书主要内容是记孔子的言行。书中称曾子(名参)、有子(名若)为”子",有人推断,书是孔子死后,曾子、有子的弟子,根据师授编集的。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解释下列熟语,感悟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方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二、诵读感知(诵读方式可灵活多样)。

1、初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再读,读懂语意。

3、三读,读出人物性格。

4、四读,读出情感和语气。

三、梳理归纳。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全文,并标注出有疑问的地方。

2、组内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并归纳出重要文言现象。

(1)请标注出“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请结合课后“探究讨论”第三题,总结虚词“以”“因”的意义和用法。

以:

因:

(3)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结合以前学过的古文,归纳出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四、品读赏析。

1、自由品读,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

3、其他同学对朗读进行点评,分别说说孔子和他的四位学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全班齐读,共同感受文中的氛围。

五、合作探究。

1、孔子为什么哂笑子路?

2、孔子为什么会“与点也”?又为什么要“喟然叹”?

六、课后反思:

七、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时间: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一、列举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用投影显示),导入  新课 :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三、学生接力翻译 ,老师提示有关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 。

则何以哉—— 那么(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

加之以师旅——“(别国)以师旅  加  之”。 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求(所言之事)就不是国家(政事)吗?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赤(只能)做小事,谁能做大事呢?

四、自由朗读全文,并翻译全文:

五、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 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学生应答 。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孔子点评 。

六、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课文,能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翻译: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集体背诵。

二、结合书后练习一,分析课文:

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 。

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

曾皙:洒脱——与之 。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

3、讨论: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三、集体朗读课文。

四、讨论课后练习二、三。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