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泼水歌音乐教案(优质17篇)

时间:2023-12-12 06:20:02 作者:琴心月

小班教案是为了帮助小班教师规划教学内容和活动,提供指导和参考。以下是一些小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新鲜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泼水歌》中班音乐教案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三、活动结束: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呼啦圈、鼓过程: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基本部分.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1.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2.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3.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5.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三、活动结束: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小班泼水歌音乐教案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一、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二、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三、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四、音乐游戏《泼水歌》。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五、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泼水歌音乐教案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四、活动结束。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苹果歌》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目标: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准备:

呼啦圈、鼓过程: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泼水歌》音乐教案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呼啦圈、鼓。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xx,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而我作为一位组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

小班音乐教案

1、萌发幼儿爱护花朵的情感。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使幼儿们都能做到不采摘花朵做一个爱护花草的好孩子。

4、探索花的生长过程。

5、感受花儿的美。

ppt课件、电子琴、课本

重点:引导幼儿愉快地跟唱歌曲。

难点: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学会歌曲。

一、问题导入

感受园内春天的景色,激发幼儿爱花的情感。

1、你们看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花?

2、这些花好看吗?你喜欢这些花吗?

二、讨论分享

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小朋友都喜欢花,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1、这是什么地方?(花园)

2、小朋友在干什么?(花园里玩耍)

3、花儿这么好看,我们摘一朵行不行?为什么?

花朵是让大家分享的,我们不能摘。大家都要爱护它。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音乐教案

1、让幼儿在歌曲中快乐的学儿歌。

2、开动脑筋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

3、根据圆形特点学会创编儿歌。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音乐《圆圈圈》彩色卡片油笔。

一、导入:以音乐圆圈圈开始,教师与幼儿一听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提问:

1、刚才小朋友和老师跳了舞,有谁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吗?

2、那你们有没有见过圆圈圈呢?

3、刚才歌曲里面爸爸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

4、那妈妈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了?

5、最后宝宝把圆圈圈变了什么了?;本文其实圆圈圈就是圆形。

二、出示图片,请幼儿看图片。

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圆圈圈朋友,你们喜欢吗?这些圆圈圈对小朋友说:“我们就是个圆形一点都不好看,希望小朋友能帮我们变得漂亮些。”

三、教师激发幼儿想象力。

1、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了?

2、你们想把圆圈圈变成什么了?

四、教师将幼儿的想法画在相印的圆圈圈上。

如:幼儿说可以变成西瓜,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就画在相同的颜色上。

五、创编儿歌。

刚才我们把所有的圆圈圈都变好了,但是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是把我们变的圆形编成一首儿歌,其实编儿歌一点都不难,现在你们先听老师编一句。

小圆圈真会变

变太阳红艳艳

变气球飞上天

变西瓜大又甜

变花朵香又香

变足球滚呀滚

变苹果圆又圆

变闹钟向叮咚

变糖果甜又甜

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读,今天这首儿歌小朋友编得很棒,回家的时候让爸爸妈妈想一想圆圈圈还能变成什么。

六、活动结束

最后我们在把前面学舞蹈在跳一遍,在舞蹈中自然结束。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目标: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准备:

呼啦圈、鼓。

过程: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泼水歌表演活动》大班音乐教案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1、确定设计思路。

根据《泼水歌》的活泼欢快的特点,我们一开始把重点定位在表演和创编歌词两方面。但通过第一次试教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对原有歌曲太熟练了,而且对于角色表演的兴趣不是那么浓厚,整个活动气氛显得有点平淡无味。

2、教材的分析和改编。

3、教学策略分析。

虽然美术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他们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图谱可以帮助幼儿减轻记忆歌词的负担,本次活动最主要的是以不同颜色帮助幼儿区分角色,增强幼儿对歌曲情绪的理解,更为下一环节的表演、游戏起到辅助的作用。

把重点在创编“高兴”的动作,并一起学习,既解决了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又使幼儿能反复感受音乐旋律,为后面游戏的挑战部分作了很好的经验铺垫,促进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活动的成效性。

难点在分角色表演,以自愿尝试——交换角色这两种方式帮助幼儿巩固各角色的.动作、表情、演唱部分,教师给予动作和语言提示,帮助幼儿了解其动作的含义。

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高潮,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初步掌握音乐和动作的关系,音乐和角色形象的关系。

2、会听音乐做游戏,体验角色游戏的快乐,能遵守游戏规则。

录音磁带、袋鼠图片(大、小各一个)、钢琴、

幼儿已会听“大灰狼”的音乐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1、练声

a:1313∣5—∣5353∣1—‖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1234∣5—∣5432∣1—‖

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

b:1313∣55.∣5353∣11.‖

小猫怎样叫呀?喵呜喵呜喵呜!

1234∣55.∣5432∣11.‖

小猫怎样叫呀?喵呜喵呜喵呜!

2、听音乐游戏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快乐的自由游戏。

b——低沉缓慢的旋律:

幼儿扮演的各种小动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动。

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习各种小动物恢复快乐的自由游戏状态。

3、出示袋鼠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小朋友的歌声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袋鼠)

“还有谁来啦?”(袋鼠乖乖)

4、引导孩子热情有礼貌地向袋鼠问好

1、感受旋律

(1)在录音磁带的背景音乐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问好,说明自己的来意。

“我知道今天许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小(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我和我的乖乖也想来玩一玩,你们欢迎我们吗?”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幼儿向袋鼠问好)

(2)老师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妈妈和她的乖乖还准备了见面礼呢?这个礼物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想听吗?”

(3)提问歌曲内容,幼儿泛说

“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

(4)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说的那样的吗?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5)教师提问,教师用歌句总结回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a:袋鼠妈妈有个什么?

b:袋袋里面装着什么?

c:妈妈和乖乖怎样?

(6)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唱歌,教师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幼儿歌词。

2、歌表演

(1)激发起幼儿扮演小袋鼠的兴趣

“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哟,何老师也想来做一次袋鼠妈妈,可是谁来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师引导幼儿如何扮演袋鼠乖乖。(双手抱住老师的脖子,双腿环绕于老师的腰部)

(3)引导幼儿在歌词“相亲相爱”处做一亲密动作表示乖乖对妈妈的爱。(如亲吻等动作)

3、亲子游戏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邀请你们一起游戏,请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4、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游戏的时候,何老师听见了一个声音,你们听见了吗?”(教师弹出低沉缓慢的旋律即听音乐游戏的旋律b)

“大灰狼来了怎么办?”(蹲下不能动,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动)

4、完整游戏——辨别不同的音乐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仔细听音乐旋律,大灰狼来了,千万不能动,否则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动”

a:歌曲《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b:低沉缓慢的旋律——家长保护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动。

a:回复《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

带幼儿去室外游戏——活动结束

“太阳公公也想和我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去太阳公公那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夏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夏》,能初步唱准歌曲中的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呱呱呱呱”。

2、用拍节奏的方法掌握歌曲节奏。

3、能注意倾听同伴与教师的歌声,较协调一致地唱歌。

1、初步了解夏天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现象(前期丰富)

2、《小朋友散步》《下雨啦》的音乐

一、游戏《小朋友散步》导入

(在此过程中鼓励幼儿表现与别人不一样的动态,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

1、提问引起兴趣,学习歌词

(1)打雷啦,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谁来学一学?(掌握轰隆隆)

(2)哗啦啦,是什么声音啊?是下大雨还是小雨呢?(哗啦啦,下大雨)

(3)下大雨啦,小青蛙会干什么呢?(呱呱呱呱叫)

2、跟随节奏念歌词

(1)跟随老师的节奏学念歌词

(2)重点练xxx和xxx的节奏型,可以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腿或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来表现这两个节奏型。

3、学习歌曲《夏》

在旋律的伴奏下唱出歌曲《夏》,鼓励幼儿边拍出歌曲的节奏边演唱歌曲

在有雨声的音乐中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即兴舞蹈的快乐与奔放。

音乐创编: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的: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1、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2、引导幼儿根据旋律唱成歌曲。

活动准备: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

活动流程:

律动进场——集体舞——学编歌曲——集体律动——退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鸟飞》进场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二、集体舞蹈:欢乐舞

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

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

(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学编歌曲

1、幼儿示范编(请一幼儿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儿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幼儿)。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集体律动

引导幼儿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走路》退场

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

宝宝新村

[研究要点目标]:1、学习在纸上画好楼层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门”,从而做成一幢高楼。布置宝宝新村,体会制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发展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

[研究过程]:

一、引出课题。

二、讲解示范。

1、在白纸上画上楼层、窗口、门。

2、在白纸背面涂少许浆糊,粘到纸盒较宽的一面,贴紧。

3、将多余的纸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门”。

三、幼儿制作。

用过浆糊后要手擦干净,剪“门”时要沿着的“门”的轮廓线进行。

四、讲评。

1、将幼儿完成的楼房布置成一个宝宝新村,在新村内放置玩具小车及花草。幼儿自由参观,评评什么楼房造得好。

2、幼儿自由交流、探讨。

[研究结果]:

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基本能够制作出不同的楼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门时有些困难,不过小朋友们都比较兴奋。

小班音乐活动敲敲奏奏

音乐活动:敲敲奏奏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儿歌的韵律,感受音乐强弱变化。

2、喜欢打击乐活动,体验拍打不同位置发出的各种拍打声。

活动准备:

1、节奏棒每人一副

2、大猫、小猫图片;磁带;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2、发声练习:出示玩偶引起幼儿兴趣,用歌欢迎。启发幼儿变换拍打的部位和动作。

3、分辨声音游戏

*教师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呼唤幼儿

4、敲敲奏奏

*按教师提示的节拍尝试敲击节奏棒的各种方法

*按儿歌韵律敲击《孙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尝试敲击《大猫和小猫》、体验节奏的变化

小班音乐活动《谁饿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2.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3.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5.结束活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