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感想心得(实用14篇)

时间:2023-11-24 22:33:26 作者:纸韵

心得体会是我们获得的经验的结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最后,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让我们共同进步和成长。

新时代精神价值观心得体会

新时代精神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基石。随着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和强大,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新的精神世界。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有了一些关于新时代精神价值观的心得体会。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下这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坚守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新时代精神价值观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始终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看来,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个人只有保持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够在危难之时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第三段:崇尚科技创新。

新时代的发展,少不了科技的推动。我们应当崇尚科学技术,关注科技前沿,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去。在我看来,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才能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积极关注新兴科技,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为推动新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注重社会责任。

新时代精神价值观中,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践行的一条。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尽可能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极参与社会讨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尽一份社会责任。

第五段:践行中华文化。

新时代的精神价值观中,强调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我看来,中华文化是我们自信和自豪的基石,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喜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尝试用现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表达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国的文化底蕴。

总结:

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我个人对新时代精神价值观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这些价值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时代精神价值观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拥有一种新的精神价值观念,来引领我们前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新时代精神价值观”的体会和理解。

第一段,引出“新时代精神价值观”的概念。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新时代精神价值观”的词语,那么它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新时代精神价值观”是一种既包含传统文化精华、又吸收现代文明成果的思想观念,它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的进步。新时代需要新的价值观念来支持和引领人们的行动,以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二段,阐述“新时代精神价值观”对当下社会的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和行为习惯都在逐步地改变。“新时代精神价值观”是我们应对这种变化的指南针,它强调了社会和谐、国家主旋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价值。这些价值观的贯彻实施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的各种挑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转型和升级。

第三段,探讨“新时代精神价值观”对个人的重要性。在“新时代精神价值观”中,注重了人的内在修养,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是对个人的要求,要求我们爱我们的祖国,积极奉献社会,讲诚信、守法律,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只有具有这些美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个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段,分享“新时代精神价值观”对我个人的影响。对我来说,“新时代精神价值观”让我更加关注周围的人和事,让我更好地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也更加注重个人内在的改变,更多地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是否符合“新时代精神价值观”的标准。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还可以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红利。

第五段,给出总结性言论。新时代需要新的精神价值观来引领我们前行,这些价值观既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现代文明的成果。它们对当今社会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使我们应对各种挑战,更可以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作为个人,我们应该积极贯彻“新时代精神价值观”,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在各个方面给社会带来正面的贡献。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感想心得

1934年10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灵活机动,英勇作战,在川黔滇等地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而后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先后在陕北、甘肃完成了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我们党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熔铸了光照千秋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政治本色,集中体现了我军排除万难走向胜利的特有优势,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研究中心党总支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长征精神,领会长征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程主任强调,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居安思危,努力学习,创新工作,为冶金渣综合利用工作作出贡献。

居安思危,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

口号。

而是根据我们工作实际所作出的重要指示。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幸福的新时代。然而正是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消磨了我们的毅力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消磨了我们自己的吃苦耐劳的能力。实际上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前途的艰辛与风险我们无法预知我们急切需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满足于现状。这次研究中心组织的长征精神的学习活动,不仅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且教导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有必要发扬长征精神。我们要汲取当年红军战士长征精神中的精华——惊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我觉得在安逸稳定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自身的惰性,寓长征精神于学习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为我们创建了新中国,创造了幸福生活,我们现在有责任接下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责任,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的使命!

居安思危,创新工作,重点在创新工作。伟大的长征实际上是一成功的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是我们党军事理论的创新。长征的胜利终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前进开辟了道路。

长征是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伟大胜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可以回顾冶金渣公司的发展建设历史,实际上也是一次技术上、思想上伟大的创新。冶金渣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终于使“十里渣山”变成了园林式的工厂,使为钢厂倾倒废物的倾倒地变成了拥有几千人工作的环保型企业。

我们研究中心也是深刻领会了长征的创新精神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单位。研究中心的前身为冶金渣公司分流性的部门——开发分公司,当时各个部门下来的人员都集中到开发分公司来“养老”,工作秩序混乱,人心涣散。研究中心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研究中心领导创新工作,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各人实际的情况,对原开发分公司的原有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划分,突出了项目开发和质量检测的职能,为公司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公司领导的指示,承担了公司战略研究的职能。这种创新性的工作使研究中心焕然一新,改变了研究中心被“边缘化”的局面,同时也为研究中心的职工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

我自己作为一个从事冶金渣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也需要创造地开展工作。冶金渣的利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涉及到冶金渣的处理、加工和利用等多个环节。鉴于目前冶金渣特别是钢渣利用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几个:1)钢铁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发展,钢渣成分日趋复杂,难以利用;2)钢厂的扩能导致钢渣总的产量逐年增加,钢渣的综合利用率逐年下降而且综合利用技术发展不平衡,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不多;3)钢渣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富矿冶炼后对原料要求严格,钢渣中含p、si高,给钢厂带来成本增加,难以返回烧结;4)钢渣热焖粉化技术推广困难,导致钢渣性能不稳,难以在建材上大规模使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钢渣前期粉化技术,不断研究并尝试钢渣新的综合利用途径。

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伟大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半个多世纪。然而长征所赋予的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却让我们不断思索,不断总结,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处于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虽然并无法深刻体会那种革命情怀,但是通过理解长征精神,我们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谦让,也学会了团结;学会了节俭,也学会了严谨。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我,创新性地工作,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征精神是一种革命必胜的精神,使英勇的红军打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战胜了人间罕见的艰险,取得了伟大胜利。

今年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党校进行长征精神的学习,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1933年9月,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1934年夏季,中央苏区由原来的纵横千里,缩小到300余里,敌人重兵压境,形势日趋危急,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至此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英勇的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辗转10余省,长驱25000里,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没有学习长征精神前,我脑海中曾有这样的疑问:当年长征,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红军战士靠什么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最后的胜利?通过这次党样学习,我找到了答案:他们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军的坚强团结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靠的是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革命精神。正是这种革命必胜的精神,使英勇的红军打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战胜了人间罕见的艰险,取得了伟大胜利。

有了答案,心儿自然变得愈加敞亮,学习的劲头也高了不少。

长征以敌人失败和我军胜利而告结束。红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成为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当前,我军的任务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这又是一次新的伟大长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有无数的“雪山”、“草地”要过,作为在“长征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军人,我们要像歌中唱的那样“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切实保持和发扬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长征的道路上书写新的奇迹、夺取新的胜利。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党已经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了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复杂的任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20xx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不朽丰碑,伟大征程。长征精神催人奋进,复兴之路接力前行。

连日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的长征路。

10月21日晚,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永远的丰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交响音乐会”在省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来自高校的师生们与广大春城人民一起共同追忆红军80年前的革命壮举。

同日,一场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吉林省基层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在长春举办,广大市民通过一幅幅反映80年前广大红军勇士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而浴血奋战的书法作品,再次领略到红军长征故事的强大历史震撼力。

今晚8点,大型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将在央视一套播出。整场晚会综合音乐、舞蹈、戏剧、情景展演、多媒体呈现等舞台手段,通过大型情景史诗的形式,突出表现了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克服艰难险阻、坚定革命信仰、敢于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品格,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挽救民族危难的担当精神和引领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作用。

从即日起到11月,省内城市各主要电影院线及广大农村地区将统一开展优秀电影展映献映活动,诸如《勇士》《遵义会议》《大会师》《四渡赤水》(动画片)等新创影片,以及《长征》《突破乌江》《走过雪山草地》《我的长征》等经典红色影片将在省内上映,再现红军长征的历史壮美画卷。

吉林电视台将在卫视频道和影视频道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电视剧展播”活动,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千里雷声万里闪》《雄关漫道》《井冈山》等多部新拍和重播剧目将密集播出,讲好红军长征历史故事,阐释伟大长征精神。

散文。

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平台等广为传播,网友们纷纷点赞,“像这样的活动,红得有力量,有血性,有意义,支持,加油!”

同时,为了增强活动的感染力,主办方还邀请省内著名广播电视主持人、朗诵艺术家和大学教授等走上舞台,通过情景式演出、诗配乐朗诵等形式将红军长征艰难壮举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学习长征精神的心得感想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_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传承好长征精神,走在前作表率,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继续前进。

85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两万五千里,这个数字浓缩了一段血与火的征程,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长征精神,是一座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丰碑,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能力有与当前发展任务“不适应”的一面,存在着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的“本领恐慌”,我们有精神懈怠的危险,这就得需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良好作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要坚持学用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经常修身,才能巩固初心,不严格修身,初心就可能蜕变,甚至完全忘记。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适应时代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前提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关键是为人民大众创造幸福生活。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更加坚持_和正确政绩观,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更加努力为实现中“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学习心得感想

荆棘载途,玉汝于成。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路走来,虽征途漫漫、充满艰辛,但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无论是年初以来的抗疫大考,还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亦或是实现经济正增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再或是防汛救灾抢险、灾后重建的顺利推行,都离不开了不起的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一系列成果成就的取得,不是某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来自各条战线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每个人的风雨同舟、携手与共、砥砺奋斗。可以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如果没有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就没有那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没有那一系列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他们的日夜坚守、动真碰硬、发起总攻,啃“最硬的骨头”、攻“最贫困的堡垒”,就不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凡此种种,都在向我们证明,每个人都了不起,都是平凡的英雄,都值得致敬、点赞。

使命如山,奋楫笃行。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我们党朝着确立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出发之年。规划蓝图已绘就,奋进号角已吹响。“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向20共同经历、共同肩负、共同承担的每个人点赞致敬之余,我们更要在20坚守初心、勇担使命,遇见更加了不起的自己。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疫情防控依然面临巨大的风险挑战,脱贫攻坚依然有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越是这样的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越要接续奋斗。要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乘风破浪的奋斗姿态,迎难不畏难、克难勇担当,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奋勇向前,尽己所能让人民群众欢声涌动、笑颜绽放、生活幸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往后一往无前的时光中,让我们记住过往大风大浪、暗礁浅滩中每一朵翻腾的浪花、每一段坚毅笃行的记忆,让我们时刻保持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去遇见更加了不起的自己。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学习心得感想

5月18日—5月22日,我有幸到红色圣地遵义参观学习,五天的红色培训,我不仅感受了红色氛围,更体验了理想信念的教育。

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观看了一场情景剧《伟大转折》,剧中演员用真挚而生动的表演,通过歌舞、杂技、话剧等艺术形式再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蕴含的伟大精神。炮弹声冲锋声声声入耳,剧中父子母子亲情让人难以割舍,只想做红军扑下身子干革命,宏伟壮观、激烈震撼的战争场面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舍小家为大家、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全剧将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红军与人民百姓的鱼水情深、遵义酱酒的酒香四溢展示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心灵深深感受到了洗涤。

我们还去红军山瞻仰烈士陵园,一走进陵园大门,首先映入的眼帘的是一座座气势雄伟磅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印入眼帘。我们看了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将军墓、红军坟、钟伟剑烈士、邓萍牺牲时的雕塑、红军女卫生员铜像以及红军长征在遵义牺牲的烈士纪念碑,这些红军烈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战争的胜利,他们虽死犹荣,他们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通过集中授课,我了解到了遵义会议分酝酿与准备、召开、后续完善三个部分组成。酝酿准备部分的会议有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召开部分就是1935年1月15日-1月17日在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后续完善的是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遵义会议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下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遵义会议的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顾全大区,坚持真理,团结一心,以理服人,民主集中。

此次红色圣地的学习,受到很多震撼,红军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仰慕,红军豁达的胸怀也让人敬佩,红军万里长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次学习,我将遵义会议精神铭记于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政务服务工作者,一名单位分管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紧贴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探索和推动减少审批事项、审批材料、审批环节、审批秩序等改革创新,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为实现数据集中、管理集成“智慧政府”,建设集约、集聚服务的“政务超市”谋思路想办法,构建多样化政务沟通,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无差别”服务,对企业和群众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反映的诉求,真心诚意,依法依规协调解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全力打造“政务、成本最低、服务、办事”的政务环境不懈奋斗。

学习长征精神的心得感想

红军长征途中,硝烟弥漫,危机重重,随时都有危险。我们的战士巧施计策,凭着机智、勇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草帽计》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贺龙师长为保护战士,灵活运用军事战术。他命令战士们扔下草帽,继续行军。骄阳似火,敌人忍受不住煎熬,纷纷抢着戴上了红军战士“赠送”的草帽。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空中弹如雨下,敌人被自己的军队打得抱头鼠窜,落花流水。从这件事中看出,我们的红军战士团结一致,战胜了强大无比的敌人。《丰碑》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为了让一位战士温暖些,军需处长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让给了那位战士,结果自己冻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难道那位军需处长没有权利穿那棉衣吗?不,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战士们受苦。这就是红军的优秀品质,令人称颂,让人值得学习。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来的勇敢、智慧、友谊、团结、顽强……这些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作为小学生,我们时刻要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它们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国家,甚至想法设法搞分裂。面对这些丑陋的行为,我们应该以长征的精神要求自己,时刻来维护国家利益,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强国,比以往更加强大。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如今我以上了五年级,我也应该像红军一样,不怕困难,遇到困难也不退宿!两万五千里长征令世人瞩目,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精神巨著!它时刻提醒我们青少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心得与感悟

20_年_月10日至_月15日,伊泰集团在遵义组织了红色党性教育培训班,我作为党员代表参加了培训。现就几天的培训感悟总结如下。

培训课程安排紧张有序,实地观看与讲解相结合,实践教育与理论培训相结合,既回顾了党史,又重点讲解了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的意义,站在党史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回顾这段历史,给予当今从严治党的历史借鉴,也从中深切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对民族、对国家、对党的大爱情节,正是胸中有大爱,行动上体现了讲政治守纪律,把民族、国家、党、组织摆在了个人前面。

一、净化心灵,明确初心。

二、点燃信仰,牢记使命。

在遵义会议旧址参观时,全体党员仔细聆听讲解,跟随着"红军长征"这条主线,重温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苟坝会议、红军长征在遵义"等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目光所及,一张张泛黄的红星报,一双双破旧的草鞋,一枝枝锈迹斑斑的枪支……让大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被无数革命先烈在长征中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

往事虽如烟,精神却永远。实践是不断前行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但永恒不变的却是精神。可以说,遵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遵义历史传承了中华历史,遵义精神丰富了中华精神。习近平主席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句话不仅适用当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也同样适用于今天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我们。信仰,应该是燎原之星,它也可以成为燎原之火,能让人循着这片星光,想象到燎原之景,从而产生无限的动力。

经过本次活动的教育和洗礼,我充分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对党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系列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和发扬遵义精神,用革命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两学一做"专题学习的要求,牢记党的使命,做一名"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合格党员。

三、心存敬畏,勇于担当。

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遵义是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共产党员。党员是什么?就是要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毛主席讲: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讲政治是第一位的任务,讲忠诚就是绝对的、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水分的、没有任何杂质的忠诚。在当前公司深化改革的这个关键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团结稳定,最重要的就是听令守规,最关键的就是步调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自觉遵守纪律、维护规矩。我们要敬畏组织、敬畏法律、敬畏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常怀感恩之心,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将个人成长进步融入事业的繁荣发展之中,不搞“小圈子”,以优秀品格和工作业绩,赢得认可。

作为共产党员,就是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候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能冲得出来,危险关头敢于豁得出来,就是要思进取、勇担当。

今后,维保中心领导班子要突出一个“实”字,沉下心来,认真总结,正视问题,补齐短板,狠抓落实。作为维保中心经理,我将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切实履职,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多想事、多干事、干成事,在维保中心营造“务实、踏实、肯干”的良好氛围。

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感想及心得

一想我将和各地精英们相聚于革命圣地,心里一阵阵激动。

我们一路高歌,经过长达6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井冈山。我与其它十位同学和一位教官成为了舍友。教官命我为副寝室长。负责管理宿舍纪律和卫生,我们虽然之前都不认识,但我们依然相处得很和睦。稍稍整理后,大部队开始享用晚餐。随后我们举行了篝火晚会,观赏了各个队伍的精彩节目。节目后,电台的记者进宿舍采访了我,我深情而又激动的分享:我们扬帆起航,重温伟人情,克服炎热从魅力韶山赶往井岗山,大家在教练的带动下一路载歌载舞,欢声笑语,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同时感受到了先烈们的伟大情操。我们也要将这种爱国爱社会爱人民的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寝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电视台的记者也被我们的热情感染,伸出大拇指,直夸我们是热血青年!

第二天清晨,愉悦的哨声响起了,我们个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徒步来到了八角楼,亲眼看见课本上的八角楼,听毛主席及红军们在井岗山的革命事迹。午餐后我们快马加鞭朝目的地神山村出发。山路险峻,打滑,队员小群扭伤脚,落下了队伍。我和队长搀扶着他,我们三人边唱国歌边赶路。不料我一脚踩空,华丽丽的滑入荆棘中,脸上挂出了两道红红的口子,鲜红的血直流下来,手臂也麻辣辣的,挽起衣袖看擦破了皮。邻队的队友们立马拿出消毒水帮我清洗伤口。大伙都安慰我:肯定很痛,忍一下,伤口洗干净,擦点药就没事了我强忍着眼泪,咬着牙说:没事,这点痛,算什么!

走了近三个小时,我们终于战胜困难,走完十余里山路来到目的地,轮流体验打糍粑,我不顾伤痛,一口气打了13下。虽然汗流浃背,划伤的口子隐隐做痛,但当我吃下自己亲手做的豆粉糕点时,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我们回到营地,分组做俯卧撑比赛。我们队输了,队长替我们承担了责任,受罚继续做俯卧撑。此时,队友们相互争着做,共同完成了惩罚,大家伙不由自主相互拥抱起来,有的女生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感恩的心。

第三日,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参观了革命烈土陵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是件多么不易的事。最后我们每个都拿上了自己的红色证书,依依不舍的踏上了归途。

三天两晚的红色研学之行,虽然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已深深添上一道鲜亮的色彩。我将一定传承红色基因,勇做时代新人!加油!自己!

长征精神及时代价值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胜利已经80年了,但长征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对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最好诠释。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共同的巨大精神财富。

伟大的实践锤炼伟大的精神。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长征中,红军将士遇到的艰险、经受的苦难,超出了人的心理和生理极限。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些数字:中央红军在历时一年的长征中,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正是在这种千锤百炼的革命实践中,红军将士的理想境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团结精神、纪律观念等得到极大的提升,进而凝聚成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主要包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是长征精神的核心要义。

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信不疑,靠的是共产党人对奋斗目标的矢志不渝。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是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克服无数艰难险阻,靠的就是这种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社会斗争中形成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孕育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旺盛的生命力。长征时,中国共产党人率先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并把这种深厚凝重的民族大义转化为红军将士不畏艰险、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行动。

长征中,红军将士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创造了被共产国际誉为具有“高度的觉悟性,超人的坚韧性与战斗精神”的壮举。长征精神所体现的理想、信念、情操、气节、风格、作风等,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展现。伟大的长征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之中,成为源源不断的中华民族精神江河中的一股强流。

长征精神超越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界限,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感慨:“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长征精神是一座穿越时空的巍峨丰碑,它激励全世界人民为理想和信仰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可以说,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长征精神都是实现梦想所必需的精神资源。

长征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长征精神是走好新长征路的强大精神力量。

走好新长征路,需要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长征中,红军将士身处险境绝路却能一往无前、突出重围,靠的就是理想不移、信念坚定。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虽然没有生死战斗,但一样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考验。要看到,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实施战略围堵和遏制,我国安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一些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放大社会矛盾,妄图对我实施“颜色革命”。

对此,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才能保持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走好新长征路,需要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精神。历史表明,尽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在困境中决不退缩、在逆境中绝不屈服,始终都是这些国家、民族传承久远而不衰、历经沧桑而不败的精神密码。长征中,红军将士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了坦途。

新长征路上,任务依然艰巨,挑战依然严峻。我们面前还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要跨越,许多新的“大渡河”、“腊子口”要征服。只有始终保持革命前辈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气概,挫折面前不气馁、压力面前不低头、考验面前挺得住,才能破解各种难题、开创美好未来。

走好新长征路,需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长征中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与这一原则息息相关。长征昭示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再铸历史的辉煌,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正在进行的新长征,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我们没有现实的模式可以借鉴,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冲破旧框框、旧教条、旧思维,不断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走好新长征路,需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长征中,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长征是一首顾全大局、团结战斗的凯歌。新长征路上,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加强共产党员自身素质建设,使每一个党员干部识大体、顾大局,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走好新长征路,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长征之路,红军所经之地绝大多数是偏僻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子弟兵。长征启示我们,只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各项事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我们进行新长征,必须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与民族政策,对群众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作风上深入、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依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建功立业、在改革中多得实惠,不断有新的获得感,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弘扬长征精神,要把长征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精神只有与鲜活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力量。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但这种财富决不能被束之高阁,而是要使之活起来、用得上、传下去。这就需要把伟大的长征精神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为此,要充分发掘长征精神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把长征精神的精髓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实践中去;要用长征精神鼓舞全国人民的豪情和斗志,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进取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夯实精神基础。

弘扬长征精神,要把长征精神与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今天的社会生态、发展环境和实践进程中弘扬长征精神,必须让长征精神进入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要切实关怀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要把长征精神融入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日常行为选择,为长征精神大众化找好结合点和转折点,引导人们进取向上、追求光明;要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无限巨大的创造历史的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革新能力,创新和培育长征精神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新形态、新样态,让长征精神在人民群众中扎下根,开出美丽的花朵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弘扬长征精神,要大力开展长征精神教育,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和武装群众。要教育和引导人们科学地看待长征精神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既充分地发挥精神的力量,又科学地调节好当下的社会心态、精神状态和思想形态;要教育和引导人们科学把握并处理好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与人生进步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不懈奋斗。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有幸参加了由公司党委组织的,以“明初心、担使命”为主题的党性教育。来到革命历史名城-遵义,参观了遵义会议,娄山关战斗、苟坝会议、四渡赤水等革命旧址,瞻仰红军烈士墓,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让我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这次学习,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一名基层普通的党员,我深切感受到自身的使命和肩上职责,在红色教育中振奋精神,以党的优良传统和宗旨为指引,为公司的创新发展作贡献。在此,我决心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一是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

二是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带头遵守纪律、勤奋学习和工作。

三是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思想上坚守初心,在日常工作中勤于践行,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牢记“三严三实”,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承诺,做一名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共产党人。

传承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心得体会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总书记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异常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景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经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一样。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本事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经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本事的,经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忙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经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本事的,经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经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此刻很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供给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经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进取作用,经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纪念红军长征精神心得体会长征精神永远是时代进步的精神财

长征已从中国大地上走过了80载。那是一段经典的血火历程,那是一条绵长的矿脉,那是一面鲜红的旗帜。80年来,一次次回望长征,让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近读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英勇向前的红军战士们述说的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我仿佛听见红军将士们由远而近的铿锵脚步声……震撼了我的灵魂,给我带来了清醒,带来了勇气,带来了对未来的启迪,让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有人曾问:长征时彰显出的军民鱼水情有多深?

“于都河畔送红军,长忆军民鱼水情”。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会议部署“铁桶计划”,确定以瑞金为最终目标,形成以瑞金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包围圈,一举歼灭中央红军。“铁桶计划”很快被党中央获知。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中央苏区、中央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余人,分别从江西于都梓山乡的山峰坝,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鱼翁埠等8个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征程。长征出发时,国民党的军队已逼近于都。当时,于都河上没有桥,而河面最宽的地方达600米,水深1至3米。流速也非常快,成为红军长征跨越的第一道天险。只有3处渡口适合趟水过河。为了保证大部队安全快速渡河,红军决定征调民船作为桥墩,然后在上面铺设木板,在5个渡口搭建浮桥。有位渔工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每个民船头上挂上一个马灯,夜里就能排成一行,过河效率大大提高。空中,不时飞过国民党的飞机。为躲避敌机侦察,军民们每天下午架桥,次日凌晨拆除,不留任何痕迹。5个渡口的浮桥反复拆搭有15次之多。架桥过程中,听说红军缺木料,沿岸的许多百姓义无反顾地把自家的床铺、门板和瓜棚拆卸下来,送到架桥现场。有位姓曾的大爷,甚至把百年归老的棺木也捐了出来。当时,于都百姓倾其所有,他们出动了上万劳力和800多条船只。据研究者统计,仅在红军长征出发前的1934年5月至8月,于都人民就献出粮食79390石。在当时,这相当于于都全县30万人3年的口粮。长征前,于都人积极响应党中央“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1.6万多名于都儿女参加了长征,为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出发提供了人员保障。据统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于都参加红军人数达67709人,占当时全军总人口的1/4强。其中,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多达1.63万人。这些,于都河会刻骨铭心地记住,我们一代代后人也会永远铭刻心间!由此看来,长征时彰显出的军民鱼水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啊!

有人疑问:漫漫长征路意味着什么?

勿容质疑。踏上长征路,就意味着死亡时时相伴。当时,也许谁也没有想到,渡过于都河,一走就是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路;也许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路,将要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生离死别!最近,我读了一则关于女红军过草地的故事,令我心生感慨、肃然起敬。这位女红军的名字叫赵瑛,生前曾任吉林省四平联合化工厂党委书记。赵瑛14岁参加红军时,个头儿仅1米多一点,比长枪高不了多少。但她戴上八角帽,穿着宽大过膝的灰军装,背上长枪和2.5公斤炒面,跟上大部队出发了。水草茫茫的松潘草地纵模300公里,一望无际,平坦如砥,没有山丘也没有村庄,甚至连一棵树也没有。这里是危机四伏的沼泽地,草皮下面都是浅水稀泥,一脚踩下去,烂泥中会咕咕响着冒出呛人的臭气。只要在一处稍做停留,身子就会渐渐陷进去直至没顶,而且越挣扎陷得越快。战友们也很难伸手相救,因为上级规定不许救,怕战友们一块陷下去。有一次,一位女兵突然陷进泥沼中,挣扎不出来了。她流着眼泪,在没顶这前把自己的枪和米袋子扔给了身边的战友赵瑛。赵瑛一屁股瘫坐在塔头墩上放声大哭,直至战友没顶,消失在大地中。由于双脚整天在泥里泡着,腿脚全肿了,身上头发长满了虱子。红四方面军过草地的时候,红一方面军已经先行通过,路上的野菜都被先头部队吃光了。赵瑛所在的卫生队就是能挖到一些野菜,也要先给伤病员吃。女兵们个个瘦得皮包骨。不时头上还有国民党的飞机,呼啸着跟着行军队伍,疯狂扫射,只有几杆破枪的红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草地上又无可掩蔽之处,一批批红军战士倒在草地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经过四十多天的长途跋涉,赵瑛和战友们终于看到地平线上出现了村庄、牛羊和袅袅炊烟,赵瑛和姐妹们互相拥抱在一起欢呼跳跃,眼里噙满喜悦的泪水,他们终于走出草地了。长征告诉我们,冶炼金属的未必都是炉火,还有苦难和牺牲。红军的苦难,厚过2.5万里。长征途中,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天未进一粒米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他们的英勇顽强、不畏牺牲举世无双!

精神的历练,智慧的成长,品质的养成,没有参照难发现自己还差了什么?

这次红军长征文物展中109件文物,可谓个个都是无价宝,每一个物件,都是长征历史的最好见证,也是我们每个人精神丰沛的给养。

红军长征文物展,是一面精神走起的参照。就如文物之一“黄花草”,红军明明知道该植物有毒,红军第二七四团战士刘毅和几个战友还是一起采“黄花草”充饥,并通过自己的身体反复使用,给后面的部队留下减少副总用的方式。可见当时长征条件是多么恶劣,又是多么处处为他人着想。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红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不是靠着坚定的信念和意志,靠着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是很难走出雪山草地的。

红军长征文物展,还是一次精神全方位的洗礼。红军长征中的类似“黄花草”这样的“有名有姓”的“故事”,展品至少有80件,红军战士熊启文的一封家书、12岁的杨世才参加长征离家时留给母亲的“川陕布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每一件留存下来的文物都是奇迹的见证,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对人的启发教育意义是巨大的。新时代,要走好新长征,不能少了这种精神,只有让更多人重温长征精神,才利于我们走好新长征。

红军长征文物展,更是战士优秀品质的生动展。其实,每个长征故事,每一个长征文物,不仅是长征历史的再现,更是我们伟大的红军战士精神丰碑的凸显。就如这次文物展中的一口锅,不仅让很多参观者没有想到“厨子竟然还能被饿死。”这口行军锅属于红三军团的一个连队。在长征中,9名炊事员全部因饥饿和劳累牺牲,全连其他战士却无一人因饥饿而倒下。他们的战争虽无硝烟,却同样壮烈恢宏。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激励着大众,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踏实干好工作,奉献他人。

要传承弘扬好长征精神,这些文物中的人和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展出的长征文物上充满了精神闪光点。汲取他们身上的力量,就会得到奋力前行的最好动力。为我们大力传承弘扬精神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只有将长征精神全面植入教育体系,加大社会宣传教育,才能掀起传承长征精神的自觉。珍视民族记忆,虽然我们不乏许多可以与之媲美的典型先进,但是这种让更多闪耀道德光辉的精神成为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长征精神永远是鼓励、培育时代先进典型,不断丰富和拓展先烈精神,推动民族发展、时代进步的精神财富。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今天,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使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始终秉持理想信念的力量,秉持崇高精神的力量,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梦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草根,咽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等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走上了抗日救国前线。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或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广大红军将士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坚定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同样需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心。用长征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在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要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经受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共同为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要实现全国13亿人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就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凝聚一切正能量。大局意识,就是要看的长远,不计眼前得失,从而得到最长远,最广最多的利益。长征中,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真正做到了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

大局意识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局意识首先反映的是政治立场,就是高度自觉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来思考处理问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关注大局、理解大局、维护大局的能力。自觉地站在党的事业高度上,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要识大体、顾大局,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弘扬长征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千里沼泽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肖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富裕,离不开昨天的艰苦奋斗,我们明天的更加富裕,需要今天的艰苦奋斗。因此,发扬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大步走向富裕的时候,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之成为自觉。党员干部有了艰苦奋斗这个“本”,有了这个基本政治素质,就会有进取之气,在思想上、感情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为民谋利;在作风上,虚心倾听百姓意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娇奢之气。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党群关系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时期,党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征途中,在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战略目标的转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长征之路,红军所经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作战,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创造了优秀的工作业绩,形成了基本和谐的党群关系。但是,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庆祝建党__周年之际,曾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流失状况进行了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密切联系群众”满意度最低,仅为35.6%,党群关系不容乐观。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党最终就会丧失执政的社会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克服官本位思想,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秉承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群众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作风上深入、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依靠,与群众同甘共苦,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切实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由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的长征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传承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心得体会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我国所有贫困县“清零”。

这个“零”着实来之不易。自2014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名单公布以来,历时六年之久,在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各级脱贫专班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全国贫困县的“清零”,印在近一半华夏版图上的贫困烙印被彻底抹掉,谱写了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壮丽诗篇。“清零”成绩的背后是坚持党中央精准脱贫决策和军令状下的挂牌督战,是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各项扶贫政策,是扶贫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奋战在脱贫一线,更是近千位倒在扶贫路上用生命在践行初心使命的扶贫干部用生命谱写的不朽篇章。虽未直接参与扶贫工作,但从电视报道中,感受到了这一路走来的不易,从参与革命老区的调研中,更是亲眼所见脱贫一线战场的酸甜苦辣和一位位驻村干部的苦干实干。

这个“零”仍需亿万人民共同守护。虽然全国的贫困县已实现全部“清零”,但受新冠疫情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返贫致贫风险依然存在。各地应继续加强对脱贫州县的帮扶力度,完善在档人员医疗保险制度,彻底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发生;改善原有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入学率,丰富奖励补助体系,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享受更加平等优质的教育;加强原有贫困地区应对重大灾害能力,消除因灾返贫潜在风险。与此同时,各地应组织巡查组,对脱贫的州县开展回头看工作,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情况的发生,确保脱贫的“真”和“全”。

这个“零”要向更多方面延伸。虽然贫困县全部“清零”,但这只是绝对标准下的脱贫,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城乡收入差距仍在逐年增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严峻事实,认识到相对贫困依然广泛长期存在。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在现有脱贫成果的基础上,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完善的政策向着更加高质量的相对贫困迈进。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扶贫工作不只是异地搬迁、产业就业脱贫,更是要让贫困地区的人民在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精神也能够富起来,将“扶贫扶志”和“扶贫扶智”工作进行到底,依托教育脱贫,着力提升人口素质?改变传统观念,从最根本上消除贫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