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才是心安处(专业17篇)

时间:2023-12-02 10:06:33 作者:QJ墨客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写一篇优秀作文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验证和提升。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文采和智慧。

故乡才是心安处作文

一路的亮灯照亮了寂寞的夜色,我们匆匆穿梭于小镇。时隔两年,我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车在绿水青山间穿梭,时而开桥,时而进隧道,远处的村落,都嵌在诗意的山水画中。

天很黑,夜很冷,心却很热。

“不知岭南应该好不好,他却说:这是我的家乡。”看到熟悉的路,熟悉的人,心里有种满足感,大概就是我的“这个”安心就是家了。高楼林立,小区不断建设,老人晚饭后绕河走,杨柳随风飘扬,像调皮的孩子一样逗过路人的衣服,这样的慢生活是我从未有过的在一个快速的城市中体验。我走在河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远处的明亮灯光,以及在马路上疾驰的汽车,车尾扬起淡淡的灰尘。

那段日子,我把所有的任务和压力都抛在脑后,度过了期盼已久的一年,打扫屋子、贴春联、祭祖、放烟花。”一岁在鞭炮声中移开,春风送暖入土素。”鞭炮是b城中安,鞭炮响故乡。和许久不见的亲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开心地领着红包。当然,大家也希望我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也带着这些祝福继续前行。

想家了,想念这么浓的'年味。哪怕一个人晚上一个个去天台看烟花,哪怕手脚冰凉,也舍不得离开。

小时候常去的公园,已成为国家5a级名胜区。除了小时候玩过的操场被拆了,其他都没有改变。从冬天到春天,那棵古树总是在寂寞的夜里与人互相取暖,即使它慢慢变老,旁边的灯杆也生锈了,大树的枯叶遍布泥泞的土地。它永远以站立的姿态等待着,等待着正在成长的我们。我看着它的宁静,看着它的叶子轻轻地飘落。我看到了青春的岁月和青春的希望。

期待下次回家,寻找一份安心;我也期待自己的努力换来有价值的成长。相信家乡的诗意山水画会更加沉浸在一次次回到家乡的游子们的心中。

故乡才是心安处作文

雨点敲击玻璃窗的声音和着时钟指针滴滴答答地走过。

抬起头盯着窗外,黑暗中小区里的路灯忽明忽暗地亮着,雨淅淅沥沥的,使远处那正闪烁着灯火的城市沉浸在了一片跳跃的朦胧之中。

一丝丝只属于雨后夜空的风从敞开的窗户外吹过,吹起额前的发丝。一瞬间,看着逐渐清朗的苍穹,真有一种想要拥抱天空的冲动。这一刻,一切如此真实。黑暗的起伏的楼房,零零星星的灯光,就像萤火虫的光,精致却温馨。

低头望着小区湿漉漉的青石板,还有路边常青的树丛,在白色路灯的照耀下泛出微微的亮光。这就是我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

夏天的夜晚,小区的花园里总是有跑着闹着的小鬼们,围着假山和水池你追我赶的,老人们坐在树下长椅上不紧不慢地摇着摇扇,路灯还是忽明忽暗,周围是乐此不疲撞向亮光的小飞虫,喧闹却又宁静,只属于夏夜的,安详的感觉。

心忽的就安静了,夜显得如此真实,如此安宁,原来可以安心的地方,就是家啊。

这个小区,这个城市,车流不息,人流不停,跳动着的脉搏,翻涌着的心潮;尽管城市越来越喧闹,尽管已经记不清这些不知何时拔地而起的新高楼原来是什么样子,但在这里,这个可以成为家的地方,总有一些东西永远都不会改变,那便是不经波澜缓缓流淌着的,安心的感觉。

我依然安心,因为,这里就是家。

故乡才是心安处作文

曾经涉足周庄,领略过水乡小镇的婉约清雅、古朴恬静;曾经远游乌镇,感受过江南小镇的风光漪旎、如诗如画;曾经踏访婺源,畅享过水墨小镇的桃源仙境、清幽温情……然而无论我的足迹有多远,也走不出对故乡小镇深情地眷恋。

喜欢隔着时光厚重的帷幕,品读故乡小镇千百年的悠悠历史,仿佛走进了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梦,一些如烟一般的悠远思绪,就像早春大地上星星点点的春草,悄悄蔓延滋长起来。我依稀看到了新石器时代部落先民驻足在故乡的土地上,磨石制陶、劳作生息;我又仿佛看到了宋金时期小镇人民繁衍在故乡的`土地上,生活富庶,民风张扬。唐王、古庙、牌楼、古墓,一个个散发着古意的词语时时会牵动起我的思绪,让我梦回前朝:品味红山文化的灿烂、感受清河口炮台的坚盾、体验官马大道的绵长、欣赏下马坨牌楼的雄姿……穿行在时光的隧道中,我仿佛听到了海水轻吟、清风浅唱,是用乐亭大鼓的调子,唱着历史深处的前尘旧事。

喜欢低吟席慕容的诗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月自古就是乡愁的寄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读大学时,远离故乡小镇千里之外。记得刚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晚上,学院发给每个学子两块月饼。宿舍七姐妹手捧月饼,谁也吃不下一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苦涩如海。后来,大家不约而同地趴到窗台上看月亮。六姐轻轻说了一句,怎么就觉得这月没家乡的明亮啊。只一句,便勾起了千回百转的惆怅,七个花季少女都嘤嘤地哭了起来。后来,我爬在被窝里悄悄写诗(那时痴迷汪国真、席慕容和舒婷),那些青涩稚嫩的句子,竟依然那么葱茏地长在我记忆的深处:“今夜,秋凉,月圆、风醺,斟一杯乡愁酿成的苦酒,就着月光,醉卧他乡。”

故乡小镇,南临渤海,北望燕山。徐徐南风,吹来丝丝清凉,吹来海的气息,那是家乡特有的味道,是一种熟悉而亲切的鱼腥的味道。不知是不是因为故乡在海边,我对大海有一种特殊的深情。夏日,常常到海边沐浴海风,看潮涨潮落,云卷云舒。任海风吹拂,任心灵放纵,为俗务包裹的心松绑。喜欢赤脚走在海滩,让海水的柔波一浪一浪漫过脚面,就像母亲柔软温润的抚摸。喜欢对着大海默诵海子的那首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情就像春天般灿烂。喜欢对着大海哼唱郑绪岚的那首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歌者寄情于海,我寄情于歌,海是故乡的图腾,是我灵魂的皈依。

故乡小镇,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别离于斯。“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故乡,常常叩开我记忆的闸门,撩起我丝丝的柔情。喧嚣的小城生活、忙碌的工作节奏掩不住内心那份浓浓的的乡情,那情就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山,隔不断,水,剪不断,一头系着故乡,一头系在我心中,我心安处是故乡。

故乡才是心安处作文

头尾算起来,到吉安生活,已有六年。

六年的时光,像赣江的千年流水,波光一闪便顺流而逝。

对人的一辈子来说,六年,也许并不算长,但也不算短。六年里,滨江公园的草地,白鹭洲上的树木,螺子山的茂林,应和着赣江水的颜色,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后河两岸新栽的花木,也日益繁茂,逐渐将蜿蜒的河水掩藏。吉安大桥五彩的飞虹,照映一江流水,送走了许多个白昼和黑夜。我经常看见,振翅而起的白鹭,扑棱棱地飞过头顶,它们翩跹的身影,挥洒着城市灿烂的阳光。

来吉安之前,尽管我也有过人在他乡的经历,有过辗转难眠的思乡之旅,有过归心似箭的挤车赶路、翘望家门。但我的确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这样久远地离开生我养我的土地,离开年事日高的父母,离开隔三差五相聚的亲友,离开县城那条熟悉而繁忙的街道,还有那间曾经装满温馨、安宁和幸福的房子。

故乡,这个词汇,在我离开她的那一刻起,开始向我散发出独特的光辉,并向我诠释着生命和时代的另一种景象,以及有关行走和漂泊的意义。我逐渐理解,这个平凡的词汇,为什么会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被赋予无限意蕴,深深刻印在许多人的心里。移植,迁徙,这些动植物才有的习性,竟转化而为人的情感,萦绕在离乡人的心头,衍生出“向左走是故乡,向右走是城市”的怅惘。

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很多人这样感慨。

然而,我呢?

刚到吉安的一段时期,妻儿还在县里,我经常往返奔波于两地。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京九线上铺展的铁轨和飞驰的火车,宛如一条绵长的血脉,总是将一线挂念与两百里之外的乡土、亲友,以及其他许多熟悉的记忆和事物联系起来。和我同行的,是一帮同样打拼在这座城市的老乡。大家坐在一起,喜欢嘻嘻哈哈地凑闹打趣,天南地北地胡吹海聊,火车上的时光,因为谈笑而更加短暂轻松。但是,聊起未来,聊起奔波,似乎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份沉甸甸的东西。

沉甸甸的,是梦想,是期待,是美好生活的影子在心头激起的波涛。

渐渐地,我发现,挤在一节车厢中同行的人越来越少。人的轨迹不同,际遇各异,自然就有了这些路途上的聚和散。朋友们有的因为考试,走向了其他城市。有的因为工作调动,回到了县城。有的因为在吉安安了家,从此阖家团圆不再奔波。不经意间,心头的焦虑和不安,开始凝聚,变得浓稠,立定脚跟、安居乐业的渴望越来越迫切。我们就像是不同时期移栽进入这座城市的树木,先行移栽的,根系已经发达,扎入了新的土壤,开始冒出嫩绿的枝芽。刚刚栽下的,还需努力汲取阳光和水分,调整自己根系生长的方位,在忍耐和等待中成长。

仿佛顺理成章,又仿佛经历曲折繁复,我终于在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家,家,在后河之畔,被苏轼称为“此地风光半苏州”的地方。

人如燕子家似巢。巢,意味着温暖与安宁。

也许是因为家在吉安有了主人的感觉,我的目光,不再生疏。

如果说,文章节义之邦,是先人留给这座城市的祖传牌匾,那“红色摇篮、庐陵故郡、绿色家园”,就是这座城市递出的靓丽名片。沿着被时光沉埋的`历史纹路,我经常能够在幽深的心灵行走和驻足中,触摸到这块古老土地上发生的那些如烟过往,科举时代“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盛事,革命年代“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壮烈景象,“割不尽的韭菜蔸、打不死的邹元标”的铮骨传奇,七祖行思与慧能的一席机锋、便证般若,无不给人遐想。

几年来,我还始终怀着一种憧憬,关注着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和发展,比如,一架架不停转动的机械吊臂,一处处忙碌的建筑工地,催生出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在扮靓城市机体的同时,也为她丰富着时代的崭新内涵。比如,不断延伸的开阔柏油路,携着整齐的行道树和路灯,宛如城市张开的臂膀,迎接着四面八方来客的脚步。又比如,一块块空旷的土地,经由建设者的勾画和描绘,逐渐铺展成美丽的画卷。城市,在一种宏阔而无声的滋养下,处处拔节生长。

工作的闲暇,我喜欢带上妻儿,在城市各处走一走、看一看。

吉泰民安,本就属于这方土地上人们的共同梦想。

热爱,总是源于了解,源于亲近。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的脚步一天比一天更加安稳扎实地踏在这个城市中时,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开始喜欢并眷恋上了这座城市。喜欢和眷恋的理由,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清新的空气,秀美的山水,不仅仅因为我在这里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着和故乡类似的某种气质。最重要的理由,是因为我经常能够在匆忙的行走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亲切,在徜徉于城市风景的惬意中,找到幸福的灵感和内心的方向,从郊外广袤的绿野中看到故乡的影子,在日渐熟悉的方言中听出了乡音的音节。

有人说,心放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园。我心安处,即是吾乡。

多么深刻的故乡之诠释。故乡之所以成为故乡,难道不恰恰是因为它总能给予我们心头一份安定,给予我们一份悠远而美好的回忆么?如今,忙碌而平淡的生活,正在日益加深我同脚下这座城市的联系。我也如同一颗成功移栽的树木,在这个城市的春夏之际,汲取这里的阳光雨露,渐渐发芽,生长。我渐渐感到,血脉里正萌生一种新的元素,这种经由脚步与大地接触而诞生的元素,让我渐渐抵达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邹元标、行思的精神脉动。

吾心安处是故乡高三作文

是谁?深陷浮名虚绿的泥淖,身处官场功名利禄之中?他沉浮于官场中,眼睛却凝视着外头,他向往着宫禁之外的是万里风光:“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又是谁,言道:“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归于山林,自此沉静?他耽于淡泊,怀念着山水幽静,园田悠然,顺从了自己的本心本性,终于回归了自己本就属于的地方。那就是回归了自己故乡的王维啊。

高考作文预测:吾心安处是“故乡”

要走过多少路,男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要飞过多少片海,海鸥才能真正在沙丘安眠;要经历多少世事,过客才能寻到故乡。

自始至终,都以为你是一阵风。

面对世俗的约束,告诉世人我命由我不由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像风一样自由;遭受排挤贬谪,能够用豁达化解苦痛,“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像风一样洒脱。有时狂风乱起,你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时清风袭来,你高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风飘过山水,拂过心间。心头的起伏,是涟漪,亦或是狂澜。

世间匆匆,你带着诗与酒,携着竹杖与芒鞋,披着青衣和烟雨,穿过小桥与人家,行走在山水中的是魂灵与风。

既然是一阵风,又怎会有归宿?行走于世间,终究会消弥得无影无踪。风只会是过客,而非归人。

或许,你是风,又不只是风。

你有风的洒脱,却不局限于风的缥缈;有风的自由,却被附上了俗世的枷锁。人说:“背上行囊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你是世间的过客,也是尘世的归人。

你带着红尘的牵绊上路,只有孤独相伴,想着从心而活,却也从心即怂。你只是在反抗和顺从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将情思和胸怀赋予词作,将一颗心置于尘世,也曾苦闷压抑,也曾摇摆不定。只一颗凡人心,却不朽千百世。

就一个行囊,里面是初心。你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是伤春的愁绪;“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有云淡风轻的安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随遇而安的潇洒;“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以及这敢于自嘲的泰然。

因着心和勇气,你看透生活的真相,却从不放弃热爱生活。经历离别的伤感,经历丧妻的苦痛,承受牢狱的灾祸。千般失意后,却也记得为百姓祈雨成功后的喜悦,记得与和尚斗嘴时的兴致。一寸时光有一寸时光的意义,又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自有一步的欢喜。

盛着初心的行囊落地生根,自成一片生机。却也随时提得起,过客,亦能成归人。

走过岁月与河山,少年人的青丝变为白发,意气被磨去棱角,而心却是一尘不染的,魂灵是像风般自由的。

风雪看老了你,你却从未将它们看老。也许历经沧桑,但风雨过后,仍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高考作文预测:吾心安处是“故乡”

阳春。三月。

着一袭青衣,独自一人漫步在河边的青石道上。一块块敦厚的大青石染上藓绿,刻上水纹,披上青泥,便组成了独属于江南的石道,透着异于其他石道的独特韵味。青石铺就的路,似从远古走来,行了百年,跨越千载,被时光磨去了那光滑的容颜。参差不齐的路面像颤动的音符,奏出和谐的音律。

微风拂过,芦苇摇曳,柔波轻漾,翠嫩的柳枝四处翻飞,形成一阵阵波动的潮、波动的浪;定神凝眸,纤纤绿丝上缀满一颗颗赭红新芽,阳光下恰似一颗颗玛瑙在闪光。看似枯槁的树干与飘逸的枝条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静一动,一刚一柔,相映成趣。一缕缕柳丝在风中轻轻舞动,掠过我的脸颊,落在河面上,激起一层层涟漪,随着风的节奏徜徉开去,如一幅清丽典雅的画卷。

四周尽是白墙黛瓦,庭院中不时探头探脑地冒出几支绿芽,也似奈不住春色了。一处墙角,倚着一株青藤,枝叶几乎爬满了整面墙。小巷中,一面绣着“酒”字的大旗迎风招展,几个小孩跑过,发出一阵阵轻盈的笑声,把这一途径惹得花香弥漫。深巷中的气息浓浓地弥漫在枝头上,使穿枝拂柳的行人踏着花香、闻着鸟语。古朴的参天大树矗立在那儿,迎风挺立,似乎有一种毅美在蒸腾,漂在整个上空。黑色的乌篷船在水里荡漾着,吟赏着那炊烟四溢的巷色。

午后,捧一卷书,静静地参阅。倦了,便躺在摇椅上小憩一会。看一缕缕金色的阳光穿过古色古香的亭台轩榭,射进屋里;听一丝丝朦胧的细雨敲着明净整齐的白墙黛瓦,滴落屋檐。盘腿而坐,将一缕缕情思化作袅袅琴音,触动心弦,飘荡,渐远。起身沏一壶清茶,细细品味,淡淡的清香在唇齿间流转。

抛却城市的喧嚣与浮躁,逃出钢筋混凝土的`重重包围,走进江南小巷,享受那难得的静谧与安宁。若能一直生活在这样古韵飘香的江南小巷中,该是怎样的满足与惬意啊!

金秋。九月。

还未走进小巷,淡淡的桂花香已于鼻间萦绕。

细雨微凉,雾苍茫。烟雨朦胧,氤氲缠绵,犹入梦境。淅淅沥沥的雨音犹如天籁。白墙黛瓦,若隐若现。明黄翠绿,交相辉映。一颗颗水珠从檐角滑落,“啪”,晶莹四溅,如一朵盛开的莲,绽放得短暂而美丽。

举一把油纸伞,踏在青石板上,似闲庭信步。河边柳绿依旧,墙角的青藤却早已枯萎。但那黄褐色的残躯,依然倔强地挂在墙上。

河水静静地流淌,倒映着楼台轩榭,又被丝丝细雨击碎成无数片。轻舟微泛,波光潋滟。

花落,满地缤纷,似血泪斑驳。枯草幽黄,如潜藏了无尽的忧伤。“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脚踏落红,碾落成泥,化作尘埃,随风飘去。再是如何鲜艳芬芳,终究还是归于黄土。

“江水绿如蓝,相伴伊人带笑看,多少烟雨多少楼台,难忘多少旧梦萦回……”不知从何处传来歌声。略带凄婉。

“谁在高楼望千帆,凝眸处又几重远峦,郡亭枕上潮依旧,不见当年,一怀豪情祭青天……”

“何处一夜孤箫又流年,梦未成眠天涯又远,十年浮沉黄粱梦,何如长留,一杯竹叶醉芙蓉,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梦断江南,雨碎清秋……”

歌声渐渐远去,一起远去的,还有记忆中的时光。

江南的花开了。

河岸旁,原野上,故园里。

红的、白的,还有黄的……。

应有尽有,五彩缤纷。

江南的雨来了。

落在地面,敲在窗台,扣在心扉上。

微凉中,有一丝淡淡的忧愁。

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江南的夜醉了。

静悄悄的,安静极了。

连月光也似乎微微睡了。

将那山、那水、那人家都拥入怀中。

仿佛母亲温暖的怀抱。

依旧让人如此迷恋。

高考作文预测:吾心安处是“故乡”

人是故乡的亲,水的故乡的甜。让我们一同感受北义城小学侯玲玉老师是怎样抒发乡情,用笔墨的呼唤,带深情的依恋。

冬至过后,天气日冷。白昼渐长。乡间的夜晚静得出奇,才晚间八点的光景,周遭便一片死寂。偶尔间,不知谁家的狗受了惊,一两声狗吠传,缥缈着,渐次散开去。

想必,那生我养我的老家,此刻也是万籁俱寂了吧?偏远僻静的坳,层层错落的梯田,厚重的黄土层,朴实得如高粱一般的家乡人——这,构成了家乡的全部。

说惭愧,身为家乡人,对于家乡更多的是一种疏离。常言说“近乡情怯”,我则是“望乡生畏”。每次最怕的,就是冬天回家,那种蚀骨的寒冷让我难忘。每周回家前,我都要进行长期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心里努力说服自己回去。每想起冬日里在家时的种种寒冷,都让我不寒而栗。

每晚我会事先把刚开过的水倒入暖水袋中,然后放进被窝,祈求它能在漫漫冬夜给我带一点温暖。洗脸前,我会先准备好热乎乎的洗脸水,然后一咬牙,一狠心,脱下外套,迅速将双手放进热水中,将脸洗干净。当冰冻的双脚浸入热水的那一刻,我抑制不住地全身颤抖,但有种刹那间暖遍全身的感觉,我就那样,一边高呼着“好舒服”,一边呻吟着、打着寒战。

那种感觉,每年冬天都会重新上演,让我记忆犹新。洗脚完毕,我会迅速遁入被窝,把自己打包成一只粽子,只露出头和两只眼睛。暖水袋,成了我寒冬里最最温暖的记忆!

看到我如此夸张的举动,爸妈总会在不可思议之余,默默为我准备好暖水袋,然后塞进我的被窝。每逢我在家的日子,准备热水袋成了他们临睡前必不可少的功。

由于进城的公车只有镇上才有,因此,从老家到镇上这十多里路,就成了走出乡村的大问题。只要爸爸在家,“大问题”全都变成了“没问题”。如若爸爸外出为生计奔波,妈妈只好求助于邻居,央求邻居送我到镇上坐公车。如果实在不忍麻烦别人,我们就只能坐在路边等待顺风车。

苍茫的村路上,太阳光把妈妈和我一大一小的影子拉长又缩短。每一次,妈妈都站在马路中央,向频频过往的车辆挥手示意。曾经那么腼腆内向的妈妈,居然一次次站在马路中,她无视那些呼啸而过的车辆,遇到偶尔的白眼,她会默默垂下手,尴尬地笑笑。

每次进城,爸妈都要提前一天做好准备,收拾好要带的东西,在头脑中盘算着第二天如何到镇上坐公车,计划着进城之后的的行程,像规划一惊天动地的大事,颇具“仪式感”。

是啊,好不容易进趟城,总得把积攒好久的事一股脑儿全办了,这才划得!在他们眼里,“进城”那可是大事!须穿戴整齐,从为数不多的衣服里精挑细选一“光鲜亮丽”的,再换上平素间舍不得穿的半新的鞋,昂首挺胸进城去。

还好日子不会一直这样坏下去。

随着党的富农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各项改革犹如雨后春笋。现如今,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几年的时间,村子里硬化了大街小巷,浓荫成行。村委在村子中央设置了乒乓球桌案、羽毛球场地、各色的体育器械,由曾经只重视gdp,开始关注村民的身体健康。每天上下午都会有村民前去健身,人人往络绎不绝。

“农村书屋”、“老年活动中心”的构建,更成了村民农闲之余的“世外桃”。养殖业、农业科技、传统化、新农村建设等书籍的陈列,一改过去打麻将酗酒闹事的陋习,丰富了村民的精神追求,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曾经的黄沙漫漫,如今已一去不复返。

而我亲爱的爸妈,硬是靠着自己不服输那股劲,将曾经的老屋翻新。新修的庭院让我欣喜,小院儿的环境让我心内欢畅。齐整的'院子里,清清爽爽,还有各式的花草,夏天到,一树花开,满院芬芳。

今年冬天,我想我终于可以在每周五欢天喜地地回家去。原,我不是不想回家。原,不想回的不是家,不想回的只是坳里那个僻冷的地方啊!如今又逢冬日,回到这里,屋子暖融融的,说不出的畅快和欢欣。

常言说,春天是读书天。我想说,这大温情暖暖的冬日,不也是朗朗读书天吗?我终于可以尽情伸展自己的腰肢,在冬日里大显身手,畅快读书了,再无须终日苦守在火炉边瑟瑟发抖。

我家隔壁住着一对退休老教师,每次回去,我很开心的就是和他们聊天说笑了。老两口每天一日三餐很清简,很健康。老头子喜欢在每天黄昏之时拉二胡,在夏天的晚上跳跳舞。老太太做了一辈子语老师,虽年近古稀,却依然喜欢在每天早晨读报纸,布满皱纹的脸依然雍容而淡泊。

疲累之时她喜欢听京剧,常伴著名角儿哼唱。他们思想的开明,他们志趣的高雅,让我欢喜,让我敬重。他们心甘情愿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寄托在这如诗如画的小村。如今我亦是年岁日长,然梦想之心不死,故终日汲汲于梦想之实现。

隔壁老两口在看到我为理想而埋头苦读之时,总会啧啧赞叹我的勤奋精进,期望我有所成,成为家乡的骄傲,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感动之余,我汗颜,我知道,我有更远的路要有走,我知道,无论我走向何方,您都是我魂牵梦绕的港湾!

这次回家,天空春雨绵绵,今春雨水充足,虽略有点寒意,但一想到是丰收的季节,我心内却是一片明朗。畅游在村子里,深吸一口气,全是家乡的味道——泥土香,麦苗香,家家户户飘散的幸福的味道。我折服于家乡人的勤奋与智慧,更钦佩家乡人磐石般的韧劲与情怀。回望四周,我发现,美景如画!

家乡,是我祖祖辈辈生存的地方,院子里那棵白杨,今已亭亭如盖,它正用生命向上伸展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考作文预测:吾心安处是“故乡”

我不恋家。

自幼起,打心底里承认,我难以描摹清楚故乡于我心中的形象。关于家与故乡,我最初的认识来自于书本。依我的阅读经历,那些于作家笔下鲜活起来的红砖绿瓦、亭台楼阁,或是草长莺飞、麦浪滚滚,都离我不下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不知是否为错觉罢——我所理解的故乡总是和现代文明扯不上什么关系,甭管它是弄堂簋街也好,小桥流水也罢。总之,它定不会是灯红酒绿与纸醉金迷。然而不幸得很,我生于城市,长于城市,周遭没有想象中的野性奔放,抑或是散漫慵懒。这里不适合供你肆意生长,耍野性子;也诚然不是个打哈欠、伸懒腰的好地方。城市里,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红灯停,绿灯行;一堆堆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以及一个个面色漠然却无一例外反射着白光的面孔。

那时的我一直很固执地咬定故乡所对应的必是一处风景。这也便不难理解,为什么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时,我的脸上总是一副茫然与失意的神情。因为那不是我所中意的风景。我于是向往别处,甚至一度将我从未踏足过的宝岛台湾视作我的故乡。我以为,我想象,那会是怎样的一处风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有老头子在弯曲回环的小巷中吆喝“酒干倘卖无?”还有那“外婆的澎湖湾”……直到后来,我听到罗大佑唱的《鹿港小镇》:“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并且我还特地接待了一名台湾的同学,向他问询台湾的的现状,最终才不得不向“现代化”这个玩意儿认输。

长大些,对“现代化”的抵触情绪便远不及以前那般强烈,因为我开始意识到:人、地、事、物、情,才是对故乡最完整的概括。

记得初中读到余光中的《乡愁》时,仿佛听到作品中母亲对他的呼唤和他无奈的悲慨,看到无数在两岸隔海眺望与徘徊的身影。我为之动容啊!可我清楚地知道,那只是因为震撼,而非共鸣。每每想起外婆总挂在嘴边的那一句话“造孽呀,我的娃是没根的娃……”,我垂下眼眸,竟流不出一滴泪来。

那时身边的同学大多来自小县城。他们离开自己牙牙学语的地方,总免不得想家。于是,在某些月光如水的夜晚里,传来的低声啜泣,正好契合那小学便滚瓜烂熟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好生羡慕。也许往后的岁月里我也会有那样失眠的夜晚,可我的“乡愁”竟无处安放呵!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可我竟流不出一滴泪来。

而今,随着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我眼中的世界也便愈发的宽广起来,而我眼底的那抹暗影也逐渐淡了它的色彩。或许是我惊讶地发现,“没有故乡”的人竟不只我一个罢;或许,更可能的是因为——在一个极其寻常的午后,我翻看杂志,无意间了解到一种产于非洲的植物,名为“不死鸟”,其实,它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落地生根”。我突然明白,我们不是那飘泊的浮萍,亦不是那生于斯、眠于斯的乔木,我们落地生根。

至此,我才了悟到,原来自己并非没有根,也不是全无情怀,而是我早已将那故乡融入进血液里去了。我心怀故乡游走于异国他乡,却不至于担心它有一天会丢失。因为它的韵律是独一无二的,在特定的时候以独有的节奏冲击着胸膛;因为它的色彩是独一无二的,以时而澄明时而朦胧的底色铺陈我眼前的风景。我在北京四合院的朱漆里寻到幼时母亲那件被我紧拽着的红色睡衣里藏匿着的安心;在海南三亚咸腥的海风里感知到睡前故事中某某船长独挡风雨的勇气;在重庆火锅中涌出的腾腾热气里想到同家人一起烤电炉看春晚的温馨;甚至,当我置身异国,也能在那些凹眼窝,鹰钩鼻的面孔中瞥见有如亲朋旧交中的笑意。

如此说来,哪里都可以成为我的家,我的故乡。可它仍特殊得很——它是专属于我的故乡,我甚至吝啬于将其分享。它是我的心之所安,心之所属,心之所向。

随遇而安,四海为家吧——这便是我交付给那颠沛流离的岁月的答复。不管被命运的洪流冲到哪一隅海角,哪一处天涯,我都愿自己如苏东坡笔下那位明净的女子一般,轻轻道一声:“此心安处是吾乡”。

高考作文预测:吾心安处是“故乡”

细雨中,我看向两位老人家的背影,手挽手,看得烟雨朦胧,爱得真真切切。

幼时,我家里的两位老人家是我的天敌,他们一个属虎,一个属龙,偏偏可怜我这个属兔子的。他们有着鹰的眼睛,猎狗的嗅觉,豹子的爪子,老虎的牙齿,并且设定了条条框框来约束我,那我呢?我用自己小白兔的柔弱努力挣扎着。

有一年夏季总是突然下暴雨,某一天下午,老师还没有下课,窗外突然就黑了起来,阴沉沉的,像丢在厨房角落里很久没有洗过的脏抹布。要下雨了吧?顷刻间,瓢泼大雨呼啸而至,卷着狂风,校园十字花坛里的小樟树,被狂风摧残着,如果树叶是他的头发,那么在风中的小樟树一定像一个全身暴青筋,双眼凹陷,面目狰狞,正在狂笑的老巫婆。我看着小樟树的惨样,连连摇头。不过,心里一想又有点高兴:反正我带了伞。我的手摸向书包左侧,空空的。呀!我的.伞呢?我立马低下身子在阴暗的书桌里一阵倒腾,没有!完了完了,我看看窗外的小樟树,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广播响起:同学们,由于特大暴雨将至,请各班抓紧时间放学。以往听在耳朵里生硬的女声,如今像极了朗朗手下的钢琴曲,多可爱啊。

同学们一个又一个地撑着伞走了,我却像个无业游民般在学校里闲逛,谁叫我没带伞呢,只好等雨小了再走。

我走在连廊的座椅上,仰着头数树叶,一低头往外一看,是老爸老妈在外面。他们一人撑着一把伞,老爸的手里还拿着一把伞,两人不停地向学校里面望,我心里一阵狂喜,终于可以回家了,正欲狂奔出去,走向楼梯时,我想起来了,就在昨天晚上,他们让我写了一晚上英语作业,整整重新写了五遍,我到现在想想心里还不舒服呢。不行不行,让他们等等,也好补偿我昨天抄五遍英语的劳心伤神。于是我就找一个小角落里躲了起来,一边看风景,一边偷瞄他们。老妈很快沉不住气了,开始向老爸说着什么,似乎想进来找我。哼,这你就沉不住气了,你要像我一样把英语抄五遍,咱家还有完整的物件吗?我也不着急,慢慢悠悠地晃,开始向下走,其实也没有太长时间,毕竟我还是比较畏惧他们,万一真生气了,吃亏的还是我,“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还是懂的。

等我晃下去,老爸老妈的衣服润湿一片,一看见我出来,老爸急忙上前把伞递给我,在我看来,想讨好我,没门!一码归一码,昨天的帐我可是刻骨铭心呢!

我拿过伞,趾高气扬地走在前面,也不回头看他们一样,像一只战胜的小公鸡,内心却像小狐狸一般露出了狡猾的笑容。

有几次去到姨妈家住的经验,去时兴致高涨,觉得终于可以摆脱老爸老妈,心情高兴得要开唱“今天是个好日子”了,姨妈家很大,却有点空荡,我呆了没多久,却又归心似箭了。一到家,老爸正窝在沙发里开电视,老妈在学打毛衣,我突然觉得心里满满的,心也就安定了下来。

渐渐长大,时光像窗外的小樟树,从前我摸着他的头,叫他快快长高,如今我可以靠在他的身上看书,亦或是踮起脚数树叶。老爸老妈很少唠叨了,他们中的一个开始慢慢变胖,变和蔼,另一个我昨晚上还看见了他的白头发。别说,我还有点想念那些条条框框呢。

那些条条框框里面,说我要好好学习,说我要天天向上,说我要找一个好工作,说了许许多多,我看着老爸老妈心想,为什么要这么多的想法呢。我,和老爸老妈,平平安安一辈子,多好!

早晨出门,飘着小雨,老爸老妈撑着一把伞走在前面,我看向两位老人家的背影,手挽手,看得烟雨朦胧,爱得真真切切。

高考作文预测:吾心安处是“故乡”

五月,天气燥热起来,心也随之浮躁不安,想要寻得一处清凉之地,放松身心,在轿顶山,一阵微风带来一丝凉爽的气息,轻拂过脸颊,身心好似得到了缓解,变得放松起来。

在轿顶山,一切都是缓慢的,走在栈道上,海拔的上升迫使我们放慢脚步,缓缓的,不急不躁,走一路,便可停下来坐在亭间休憩片刻,此时,呼吸也渐渐放慢,仿佛可以听到内心的波澜。

感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感知光阴在指尖的流逝,感知风光的迤逦,感知周围的人群,感知来自森林的呼唤,合着微风,把绿色的清新送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生活的奇迹在于发现生命的美好,生命的美好又在那不期而遇的邂逅中变得色彩斑斓,旅行中,或许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能看见平时看不见的风景,调皮的松鼠正在等你,吱吱吱,欢快地吃着山间的美味。

申论范文欣赏:心安之处是故乡

当代中国被称为流动的中国,许多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远离父母、妻儿,举家迁徙,但正如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城市容得下梦想,却无处安放乡愁,根脉所系之处——乡村是我们共同的故乡,然而回望乡村,破败不堪。因此,要实施乡村振兴,重塑梦中故乡。

振兴乡村要振其外。谈到环境问题,我们往往会想到雾霾蔽日、垃圾堆积如山、护城河发出警告的城市,却不知乡村也是环境问题的重灾区:房屋居所残破荒凉,牲畜家禽粪便乱排,村间道路扭曲狭窄,虽在远离喧嚣却也难见绿色……人们判断一个村庄是否有活力,首先会通过其外在村貌来判断,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会给人欣欣向荣之感,蒙尘、破败的乡村很难与富裕、整洁的新乡村联系起来。因此,振兴乡村要振其外,翻新、重建房屋民居,规划村间道路,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振兴乡村先要美其外表。

振兴乡村要兴其内。村庄也如个人一般,光鲜亮丽的外表能获得人们一时青睐,但内在才是长久繁荣的根本所在,目前很多乡村缺乏经济增长动力,村民只能外出务工改善生活,熟人社会的崩塌又使得原本约束村民行为的乡规民约被淡忘、抛弃,逢年过节聚众赌博,醉酒滋事,闲时议论邻里长短,乡村正在成为经济、精神的荒原,这样的乡村只能称其“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因此,振兴乡村更应该关注乡村的“元气”所在,挖掘地方特色,兴办乡村产业,重建乡规民约,还原醇厚民风,振兴乡村要美其内在。

振兴乡村要内外兼修。内、外犹如硬币的两面,代表的硬币的不同形态,同时又共存于硬币这一主体,村容村貌与乡村实力、村民精神风貌也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存于乡村振兴这一主体之中。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展现村庄的筋骨肉,雄厚实力、文明乡风展示村庄的精气神,只注重外在不修内里的乡村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华而不实又不能长久;只修内里忽略外在的乡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外兼修才是振兴乡村的正当要道。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乡村是所有人共同的故乡,振其外,兴其内,内外皆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农村一定就在不远处。

高考作文预测:吾心安处是“故乡”

月亮,离我那么远,却又那么近......

或者,我真把它当作是父母的化身了。

不管去了哪里,总不忘寻那天上月,看到月儿弯弯,沐浴着那朗朗清辉。我的心,无论走多远,也会感觉到一种安宁,亦会因那一轮弯弯的月牙而生出许多的思念之情来。

当我行走在异乡的街头,当我满身疲惫的吹着冷风的时候,抬头,看到那一弯月牙儿就那样静静的伴着我时,心,是多么的喜悦安祥,就如见着了父母那满是叮咛的眼睛。

有了这月儿的陪伴与照耀,无论是在杭州,苏州,上海,感觉上,也一如广州没什么分别。穿梭在城市之间,由着大巴带着我们前行。绿的树,金黄的'稻田,别致的乡村小屋,静静地,一路是风景,听看音乐,真如,我每天上班下班的路上,安静中渗满愉悦。

每一次,人在旅途时,我都会尽情的享受那一路上的风景,日光照下来,同事抗议说,拉上窗帘吧,我说,不拉行吗,拉上了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啊!

许多人,总是把路上的风景给忽略了,殊不知,路上的风景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自然风光,不经人工雕琢的美,我总认为,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

记得,第一次从家乡来广州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也不记得几年了,读书前,大概六、七岁的样子,与父亲坐长途汽车,十几个小时。家乡在穷乡僻壤,走的都是山路,大山大岭,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而且那个坡又长又陡,多是悬崖峭壁,当时因为下过雨,山路坎坎坷坷的非常难行,车子抛上抛下,可我小小的心儿呀,不但不觉得怕,还认为这是无穷的乐趣。就算是夜里,也不舍得合上眼,远远的灯火同样的能吸引我的目光。当然,更向往那个遥远的将要到的广州城,心里眼里,看到的都是一个比之更精彩的世界,羡慕外面风光无限。现在想来,那总是孩子心性。

这么多年,走过了许多没走过的路,看到过许多没看到过的风景后,心,也惭惭地有了另一种感受,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件物事,你不赋予它感情,也是看不到心里面去的。

当我走在异乡的街头,与这样一轮明月无言的对望时,心中的欢喜,无异于那一年与父亲进城时的欢喜。

时光荏苒,一年又一年,父母早已不在人世,而月亮,也是一年年地由亏到盈,又由盈到亏。

总说,月是故乡明,可这上海的月儿,却是照到了我的心里面了,它明亮,轻柔,一如家乡的月亮,一如父母的爱。

不舍地望,不停地拍,不知,要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表达我那刻的心情。

我问同事,你们都看到月亮了么,同事很茫然,或者,她们心里想,月亮哪儿的不是一样呢,回广州看不好么,我们千里迢迢而来,不是要看月亮,是要看夜景,多美的外滩夜景啊......

可是,那一晚,我看到的,看到心里面去的,不是灯火辉煌的上海外滩夜景,而是那一轮微笑着的月牙儿。

或者,我真把它当作是父母的化身了,假作是依然有他们的陪伴。这样,无论走多远的路,也不会害怕,心,安宁着。

佛说,心净则佛土净,心安则一切安。嗯,该是这样吧,吾心安处是故乡。

年初三期末考试作文:回不去的才是故乡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期末考试就要来了,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考出好成绩。带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语文课。前排同学转过头:“凡凡,问你个事。你说故乡到底,有什么好的?值得这么多名人以它啊为题材?”我随手翻了翻手中的教材,故作深沉道:“故乡啊,就是一个能让你感到无比温暖,包含着你特别熟悉的亲切的地方…现在你小不懂其中道理,等你上大学时离开家乡你就会魂牵梦萦的想回到的地方……”“停,停,停!…你们喜欢写文的就是矫情!不用您老解释!等会我自己问老师!”前桌一脸嫌弃地说:“咦~被你恶心到了……”“嘁,有本事别问我问题呀。”我满脸傲娇的白了他一眼,继而目光转向窗外。对啊,故乡有什么好的呢?可以得到这么多文人的青睐?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想知道。忽然之间想起一首名叫《乡愁》的诗。“小时候,乡愁是……”将全诗背了一遍,忽然感觉好像明白了什么。

当一个人一直在家的周围晃荡,他是感觉不到家乡的温馨和亲切。当他离开家乡外出打拼时:他会眷恋着故乡的一棵树:也许因为它曾在炎热的夏天给他一片清凉。他会眷恋着故乡的一棵草:也许因为它曾让他学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强。他会眷恋着故乡的一滴水:也许因为它曾在某一刻给他一瞬清凉的慰藉。

时间急迅。当你真的开始眷恋起这些东西时,其实你已感到了世态炎凉。你的心脏会努力的跳动着,呼喊着:回家吧,回家吧!哦,好!迎合自己的念头,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乡,变了,真的变了。它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

我是这样理解“故乡”这两个字的:故,已经为过去式的‘梦’,乡,有着浓郁亲切感的地方。所以,在我的眼中,“故乡二字结合起来,就是:充满往事充满着亲切感的地方。回不去的,才是故乡。

城市的随笔:吾心安处是故乡

多年前,6岁的小妹所画“哭泣的地球”,获得儿童画大奖。画面是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彻底包围了的地球。

之后,只要谈起环境污染,小小的孩子,就会禁不住流下大颗的眼泪,当时只当是孩童矫情,后来才明白,那是一个幼小的心灵,对大自然最本真、最原始的爱。

也是从小妹的那幅画起,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成了我自然而然的一个习惯。

——题记。

曾经梦中的塞外草原,是草木葱茏中牛羊肥硕成群,是蔚蓝的天空飘着白云朵朵,是青黛远山伴着河流的见底清澈。

曾经阅读过的塞外故事,是昭君出塞和亲卫国的千古传颂,是万千铁骑奔腾沙场的战况激扬,更是那个霸道粗犷的民族,从边塞崛起攻占整个中原的历史传奇。

正是带着这梦中的向往,带着对历史尘烟的诸多好奇,在一片寒风萧瑟中,远涉数千里,奔赴那传说中的塞外青城,期待圆一个草原与传奇的梦。

到达青城的那一天,却让我失望至极。

只见暗沉的天空中,弥漫着飞舞的沙尘,楼群在阴霾的沙尘里,一片灰暗默寂。

城边那座叫做“大青山”的山,据说从来就没有山青树绿过,城市马路边稀稀落落的矮树,也像饥饿了几天的野猫,正夹着尾巴垂头伤气。

那历史尘烟中的勃勃生机,更是不知哪里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化工厂高高的烟囱,肆无忌惮的冒着滚滚黑烟,刺鼻的化学气味冲刺进鼻腔,让你巴不得立即逃离这被严重污染了的天地。

这与想象反差极大的青城,让我在无奈与不甘中,再次乘坐上火车来到城市远郊的乡野,只为寻觅那天高地阔、地老天荒的远古印记。

火车徐徐经过之处,只见铁路两旁到处是乱七八糟的高架线,近观入眼满目光秃秃的山野,不仅看不到树木,甚至也看不到枯草。

远眺遥处,是一个又一个绵延起伏的山丘,没有村落,更没有人迹,只有流沙滚动的痕迹,在冷风里尽显苍凉与苍白。

望此思彼,这样荒芜的景象,不仅勾起我对美国西部沙漠的特殊记忆。

美国西部那被人为治理过的沙漠,也一望无际鲜少人迹。可当你乘车飞驰在那无边的荒漠里,入眼满目是人工种植的高大仙人掌和剑麻等干旱植被,其暗绿坚韧会让你逐渐忘却了荒凉与颓废,努力怀揣起希望与勇气,继续兴高采烈地前行。拉斯维加斯那样豪奢华美的城,就是建在美国西部那亘古已久的荒漠里,如璀璨的明珠一样耀眼恢宏。

穿越历史的年轮,我不明白千年以前,如昭君那样柔弱的女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远嫁到这荒凉的塞外小城。可我想,那时的塞外,虽没有京都的文明与富足,天空却一定是又蓝又暖又高的吧!那时的沙丘,那时的草原,也一定是辽阔干净,又纯粹绝美的吧!那时的游牧国家,热情好客之余,也一定是豪放又开怀,令人愉悦的吧!

如今的塞外青城,较之内地城市,本已发展的相对落后,而其应有的良好生态,也被无良知的企业肆意破坏。那么,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还剩下什么呢?所以,这被我们的急功近利污染的,不仅是生态环境;毁掉的,也不仅是碧水蓝天。那是无数子孙后代对我们信任与期望的坍塌。

黑夜里,夜风吹起沙砾作响,狂风呜号的声音,仿佛整个城市都在悄悄哭泣。

烦乱的心情,不甘的怨责,心情异常复杂之余,也如当年的小妹,湿了眼睛,疼了心脏。因此,在失望里,是那么迫切地盼望来一场大雪,将这许多的狼藉深深掩埋,只留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城市的随笔:吾心安处是故乡

1.

下班后走进地铁口,黑压压的人群在慢慢挪动,就像一条条的毛毛虫在艰难爬行。下班时间是地铁人流量的高峰期,二三十号人都挤在同一个地铁门,焦急等待着地铁到站。列车到站后,地铁口还没完全打开,里面的人就急忙往外面涌,而外面的人已经一团团往里面推了。列车的门试了几次关门,最后还是艰难关上。

在公交站一辆公交车过来,一条长龙就匆匆往车门挤。直到车门口都塞满了人,司机才合上车门。发动机“轰轰”地咆哮着,因为太多人了,公交车缓缓启动。但立即又停了下来,前面几辆公交车都动不了,整条马路都塞住了。下班时间也是马路超负荷工作的时候。

走在路边上,每个行人都似乎在参加竞走项目,脚步在高效率地交替变幻。

2.

我在广州读书4年,加上毕业后工作的几年时间,来广州已经11年多。考虑了很久,我最终决定要办理入户广州,扎根在这个大城市。

有个认识的同学在广州读书,毕业了就留下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还是决定要回老家发展,问其原因,说生活成本高,压力太大,回家舒服点,最重要老家房价低。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要留在大城市发展确实需要很大勇气,工作短期内会不稳定,有可能要分分钟钟跳槽,跳槽就意味着短时间没有收入,人脉关系圈还没建立,会感受到寂寞孤独。

这些我都经历过,熬过来后,我回头望回去会感恩所经历的这些。借着这些经历我会对人生有更深的感悟,走过来了抗压能力也增强了。这些都是我生命当中所缺乏的历练。

孟子两千多年前说:“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人熬过去了,才能体会孟子所言。

3.

留在大城市生活,可以免去一些不必要的人情债。在小城市生活,来来去去见到的都是那些人,圈子小,又注重人情关系。找一份小小的工作都要求人,人情债就欠着。有些人情债还真是一辈子都还不完。

大城市是个大江湖,公司多,人多。找工作是双方的合作,没有说谁求谁的,达成一致双方就可以合作,员工觉得不合适了就可以选择下一家公司。平台公平竞争,靠实力来获得生存的资源。

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成熟,公交地铁出行方便,购物逛街游玩方便,还聚集着全省或者全国著名的医院,这是吸引我留下的一点。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是大城市的软文化。大城市信息资源相比小城市丰富,可以常常参加一些文化展或者艺术节目表演。图书馆的藏书海量免费供人阅读。在政治法律方面都会开明一点,毕竟有大量外媒,外国使馆进驻。

至于何时能够买到一套房子,我不是非常着紧的,在自己还没有那么强大的时候,先好好投资自己吧!

你又有如何想法呢?

高考作文预测:吾心安处是“故乡”

很久以来,我不曾写过关于父母的文字。不是不愿写,而是不知从何写起。

前几日,从微信中有幸欣赏同事的一篇获省级优秀奖的文章――《一封永远无法到达的信》。是她在母亲节来临时写给自己已故母亲的信,怀着崇敬的心读完全文,令我泪眼朦胧,心酸不已。她生长在农村,母亲在异常困难的日子里,艰辛地养育了五个儿女。而她是母亲最小的女儿,从小在母爱的浴河中长大,等到自己结婚生子,还没来得及孝顺父母,母亲却连一句话也没留下就走了。我在班上给学生朗读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末的几句诗读得我哽咽,差点在学生面前掉下泪来。“你说的话还在/但嘴唇没有了/你穿的衣服还在/但身体没有了/你穿的鞋有伸进、伸出的痕迹/但脚没有了”。听得学生们也伤感不已,眼圈红红的,父母真是每个人心底的一根软肋,世上不爱父母的人恐怕少有。

几日不见同事艳,发信息问她是不是请假了?她才说由于母亲脑出血,在市里住院一月余,她们姊妹几个轮流请假照顾。再见到她时,看她神色憔悴了许多,问她母亲的情况,她说脑内有肿瘤还得做手术。我说幸好你们姊妹多,轮流照顾好,我家只有我一个女儿,万一父母生病了怎么办?心中不由得担忧起来,要是再有一个兄弟姊妹多好啊!

每次回家,走到一楼门口,就想起可怜的周阿姨来。周阿姨年轻时曾是县城的第一位女大学生,工作能力强,成为县医院的骨干,后来任副院长。退休后到家找她看病的人不少哩!可近几年身体每况愈下,双腿渐渐不能走路,直至卧床不起。屈指算来,她躺在病床上已近四年了。三个有本事的女儿都在外地工作,离得远的一年才回家一次。离得最近的小女儿,在天水市文联上班,因出版了不少书籍,算得上是市里小有名气的作家。每逢小长假或是老俩口生病住院,唯一能见到的就是小女儿。

近日我加上了李姐(周阿姨的小女儿)的微信,告诉她想买她的书。她很爽快地给我回信,说送我一本就行了,买什么。我很感激她的好意,“五一”期间我外出旅游,她正好回家看望父母,我家就在她家楼上。当时她把书给了我的母亲,我没能见到她当面感谢。从她的博客中,我有幸读到两篇写她父母的文章,曾发表在《读者》上。其中《合欢树》一文回忆她母亲年轻时,皮肤很白,也算是名门闺秀。她跟着母亲到兰州出差,见到一株合欢树的情景。还写到母亲做得饭很香,尤其是扁食,以后当她在市里工作要回家时,母亲总是打电话问她想吃什么。商定是扁食后,只要她一进家门,就散发出扁食的香味。

这篇文章我读后更加伤感,蓦然想起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余震不断,我们几家邻居暂时居住在离家不远的一处商铺里。大家都提心吊胆地不敢回家,学校也放了假,惶惶不可终日。那段日子真难熬,吃不好,睡不香,一次,周阿姨冒着生命危险回家做了顿臊子面。面条是自家的小压面机压的,她们老两口急匆匆在家吃完,为了感谢我的父母在难中对他们的照顾,给我们端来了面条。记得那碗面的味道很独特,与我母亲做的不同,我们吃上了一顿像样的饭,那也是我第一次吃周姨做的饭。如今,周阿姨在床上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白天晚上各请一位保姆伺候,疾病把一位名医折磨得生不如死。母亲常感叹道:“可怜了周大夫,那么有本事的一个人,病看得好,饭做得好,太可惜了。”我的眼前浮现出某个周末的中午,李姐站在厨房里做饭的身影。以前吃母亲做的饭,现在轮到女儿给母亲做饭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要有忧患意识,我现在每天回家能吃到母亲做的饭,不知这种幸福能持续到什么时候呢?如果哪天我的母亲也老得不能动了,需要我伺候的时候,我能否做到尽心尽力呢?那天突然看到窗台上放着一颗牙齿,我的心里徒生出一股悲凉。原来父亲的牙又掉了一颗,他生性执拗,去看牙医,医生要让他拔牙才能安假牙。他不愿拔,非要等到牙自己掉,就这样他的牙已到了勉强维持的地步。母亲只好在做饭时给父亲做得软些,面条煮得烂些,否则父亲只能“望饭兴叹”了。

年逾古稀的父亲现在洗了脚连袜子也不洗了,有时我看见会洗,但大多时候是母亲洗的。母亲体谅我上班辛苦忙碌,每日除了锻炼身体,就在家为我和孩子做好饭菜。父亲帮我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二人全力以赴扶持我的家庭。只因我的丈夫是军人,一直在外地工作,我结婚这么多年,全靠父母的帮助才有我的今天。这一点,所有人看在眼里,只因我是父母唯一的女儿。婚后几年我遇到不孕的困难,是母亲带着我四处求医,天水、西安的大医院几乎都跑遍了。该我们受的罪我们都承受了,该流的泪母亲陪我一起流了,该花的钱父母和我一起分担了。这些恩情我永远不能忘记,现在我相继生了两个儿子,父母脸上也觉得有了光彩。虽然母亲总想要个孙女,看着人家的小女孩穿着裙子,她很羡慕,但她对我的二宝依然疼爱有加。

婚后继续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与他们相伴的时日长了,有时看到脾气火爆、心直口快的母亲骂父亲,而性格优柔、不善言辞的父亲总是默默忍受,我心里为父亲鸣不平。想想他们结婚大半辈子了,头发都白了,怎么还没有磨合好呢?关于父母的爱情和婚姻,以前我只听姑姑和我的保姆说过一点。我的外公外婆家境算优越,曾是地主,母亲又是外婆唯一的闺女(另外两个女儿都送人了)。可想而知,母亲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因家庭成份不好,母亲执意嫁给了家庭成份是贫农的父亲。他们的婚事肯定遭到强烈反对,当时,父亲家弟兄三个,父母早死,只有一个继父。家里的房院都让继父卖了,给他们没有留下任何家产。父亲当时当兵回来当民办教师,还没恢复高考,他是后来在我出生后才考上大学,之后在一中任教的。

这样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贫富差距、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都有差异。我不知道父母是怎么认识的?母亲又是哪来的勇气不顾家庭的反对,拼死拼活地嫁给了一贫如洗的父亲?后来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母亲美好的梦想,她给我说遭父母反对的婚姻肯定是不和睦、不幸福的。虽然后来她靠父亲家的“成份好”被推荐上了兰州护校,放弃留在兰州的机会回来与父亲成婚,住在一中分配的小平房里。她辛苦工作,供给父亲上学,还要养活我,请保姆照看我。没有婆婆的伺候,生完我几天就得自己洗衣做饭。回忆起在乡下的这段生活,是她最苦不堪言、最灰暗、最悲惨的时候,又得不到娘家的半点照顾。所以,母亲只生了我一个,别人说为什么不再生一个呢?她说生下没有人帮忙,计划生育紧会被开除的。

再后来,好不容易熬到父亲上大学回来,他们俩个都进了县城工作。一个是教师,一个是护士,都是繁忙但令人羡慕的职业。平淡的生活开始后,紧接着他们俩人生活中的锋芒显露出来,频繁的吵架接踵而至。年幼无知的我对这一切全然不知,直到后来偶尔听说这些的时候,心里非常吃惊。难道这就是我们这个看似幸福的家庭中埋藏的隐患吗?前阵子母亲突然对我说起他们的婚姻,说父亲年轻时不许她打扮的漂亮时尚,限制她花钱。在家中,父亲一直管着母亲的工资,母亲到现在连钱也不会取。也许他们俩的婚姻中的矛盾由此开始吧,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后来的许多事情都是父亲说了算。毕竟他是一家之主,母亲的吵闹起不了任何作用。

父亲的抠门不是一般地抠,说出来不怕笑话。因为他们这辈人从小过着苦日子,给我说他小时穿的衣服污垢能积厚厚一层。当兵用的牙刷他能用十几年,直到牙刷把断了才光荣地退休。旧衣物舍不得扔,更舍不得送人,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衣柜里,我不知道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他的鞋要穿破才换新的,我上大学时给他买的一件衬衣,到现在衣领都破了,颜色褪尽了还舍不得扔。近些年我丈夫给他买几件高档衣服,我从网上给他也买,他才穿得崭新些了。“根正苗红”的父亲是深爱着母亲的,至今他保留着一只母亲上兰州护校时,他给母亲买的一只铝勺。我相信,父亲一辈子只爱过母亲一人,他绝不会做对不起母亲的事。

但有一件事,我却不知道因何引起?母亲不知怎么和我说了那件令她刻骨铭心的往事,那时我可能只有四五岁吧,脑海中的那场暴风雨早已消逝。当母亲突然向我讲起,我极力回忆着,却记不起半点痕迹,更无从知道那个血雨腥风的夜晚,我在哪个邻居家吃的饭,在谁的照顾下度过不眠之夜?母亲以平淡的语气说着,好像在诉说别人的事。她说平时一旦和父亲发生矛盾,她就带着我回外婆家。可是那一次,她没有忍让,也没有争吵,她拿着家中的一把斧头,敲碎了窗户上的玻璃,砍坏了一张桌子,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砸了。我说,还有那把木头凳子呢,上面还有斧子砍过的痕迹。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一切可以淡忘,但那凳子至今带着身上的伤痕,将这件惨痛的往事默默铭记在心。

母亲继续回忆着:“后来,你父亲害怕了,极力向我求饶,说他错了。学校领导也找他谈话,批评了他。以后我们俩个各做各的饭,问你吃谁做的饭,你总是说吃你爸爸做的。你一直爱你爸爸,要不是为了你,你早就和他离婚了。前几年又有一次,我产生了离婚的念头,别人劝我年龄大了,忍忍吧,会让别人看笑话的。”原来,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幸福的三口之家竟摇摇欲坠!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在它稳固的背后却藏着这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

难怪,在我的眼中,母亲一直是最爱骂人的,而我和父亲常常是“受害者。”多年以来,我们俩习惯了忍受挨骂,连她最疼爱的我这个女儿,在心里对她是排斥的、不喜欢的。有次我不堪忍受,和母亲争吵了几句,事后沉默寡言的父亲对我说:“你母亲给你做饭,拉扯你的孩子,那么疼爱宝宝。你就不要生她的气了。”我无言,父亲都忍受了大半辈子,在家中总是低眉顺眼,真不知他是怎么受得住的?可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母亲骂后很快就忘记了,她无论对亲人还是外人,都是热心肠。在外面,好多人夸她性格好,心眼好,人好。也许,她和父亲的婚姻注定是她无法摆脱的网。

我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已故的外婆曾在他们结婚时对他说:“她(我母亲)就是你是一丸药。”也许父亲早就做好了吃药的准备,他将母亲这丸药揉在手心里,捏拿了一辈子。这苦的滋味只有他心里领会罢了。近几年,在我的宝宝稍长大了些之后,他们俩参加旅游团,去了桂林、上海、苏杭、洛阳、汉中等地。满头银发的母亲和步履蹒跚的父亲,重新开始了他们的“蜜月之旅”。在父亲编辑的美篇中,表妹评论道:“舅舅的镜头中舅妈总是第一位。”我都没有注意到,仔细一看,真是的,父亲的摄影机除了拍摄美景,总会不经意间把母亲当作模特,在他心中,永远保留着母亲的位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心安处是吾乡,唯愿二老幸福安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