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优秀18篇)

时间:2023-12-15 06:58:23 作者:笔尘

教案模板的质量关系着教学过程的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应该认真对待。以下是一些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案模板,希望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因此在教法、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2)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3)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流程。

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很多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好。

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使教材与。

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包容、相互激发的关系。让学生既认识了自身,又大胆而自然地提出猜想。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怎样列式?

1、学生列式。27×23=。

2、学生尝试计算。

3、组织交流,展示算法。

一种是口算,23×3=69,69×9=621。

一种是直接用竖式计算。(因为也许有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同时也可让学生板演27×23=的竖式,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去,又能使学生体验到笔算方法的简洁和便利,从而促使学生更为自觉的学好笔算。在这一环节中重点强调这一竖式与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重点说出不同的是本节课的笔算乘法要进位,前面的没有进位。这时教师要强调计算两位乘两位数的连续进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数。由此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此部分设计,充分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重点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种是估算,因为27接近与30,23接近于20由此估算出结果为600,教师要给与充分肯定并加以鼓励。

4、师生评议。

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冲突,教师在旁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估一估,算一算。自主练习1题,让学生交流说出估算、笔算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2题,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自主练习第3题(出示课件)。让学生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评价总结畅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了街心公园,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不仅使其回顾和整理本节课的知识,还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并能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下列板书:

27×23=的各种算法的展示。

俗话说教是为学服务的,通过我的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数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渗透德育教育。

四、说重难点:

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进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会口算、笔算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课将为学生继续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3、我还要在和同学们的合作交流学习中,善于发现自己和同学的错误,并帮忙改正。

难点:理解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游戏教学法:在课前练习的时候加入游戏环节使学生愉快的学习。

三、说学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新课标特别提倡的学生学习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经历算法多样化,将其所学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

根据区教研室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首次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找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发现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教师或同学的讲解。

四、说教学流程。

1、口算比赛。

我结合学生已学的知识,出示了3xxjx个口算题:232,2310,2312并一让学生猜测出第三个式子的结果,既复习巩固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做准备。

2、揭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入课堂的教学中。

3、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主题图中的条件和问题,并能找到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到自学指导中来。

4、自学指导。

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例1中两个小朋友的想法,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样为建立与笔算乘法的联系,我让学生大胆的来说一说是否看懂了第一个小朋友的想法,为后面的笔算打下基础。

5、后教。

结合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理解算理。第一步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是旧知,我就一笔带过;第二步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得到是几个十,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从而突破难点。第三次联系第一个小朋友的想法,让学生理解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然后通过个别说,同桌互说逐步掌握计算方法。

6、课堂练习。

1、列式计算:看谁1分钟能做得又对又快。

2、数学医院:医院来了两个人,请同学们帮它们诊断一下有什么病?(3分钟)。

3、解决问题:谁来帮他们算一算有多少?(2分钟)。

7、全课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进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会口算、笔算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将为学生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做好铺垫。更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材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让他们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为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2、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和参与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课的重点:学会笔算乘法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乘第一个因数的积的末位为什么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难以理解,于是我将难点定为:

(1)知道乘的顺序。

(2)知道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的乘积是表示几个十。

二、说教法:

素质教育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结合“四环节教学法”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猜测、思考、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教学法:在练习的时候加入游戏环节使学生愉快的学习。

三、说学法。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学法,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分组,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算法多样化,将其所学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过程,以加深记忆。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3分钟)。

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情景,并且在此基础上自己创设学生喜爱的智慧岛情景。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我用多媒体引出家长带孩子买书的情景,小红的妈妈买了12本书,每本24元。

1、让学生自己搜索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小红妈妈买书用了多少元?

2、尝试解答,复习旧知。

因为学已经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列式解答,但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能列式却不能解答。于是在此时学生会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从而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激发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就顺理成章的引出了新知。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5分钟)。

1、自主尝试,算法多样。

为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我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规定算法,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为缓解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先在小组里讲一。

讲自己的算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然后由小组推荐在班上讲一讲。

4、呈现算法,突破难点。

学生的计算方式多样,为建立与笔算乘法的联系我首选了这样的算法,它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24×10=240。

24×2=48。

24048=288。

接着板书笔算乘法:

24。

×12。

________。

48__24×2。

24__24×10。

________。

288。

学生可以即快又准确的算出第一步,知道48是由24×2得来的。

为解决乘的顺序在此我提出问题1、“接下来该怎么办?”2、“24×1真的是得24吗”帮助学生理解这步计算。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亲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理解了新知,同时在这个充满探索和体验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三)应用迁移(5分钟)。

通过说一说来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

(四)实践联系,巩固新知(10分钟)。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考虑到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难以始终集中注意力,我在练习中特别加进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当医生,针对本课难点出题。

呈现学生比较容易出现错误地方的计算题,让学生找错并改正。

2、帮助小蜜蜂找花,我将“做一做”的题目写在蜜蜂脚上(由多媒体呈现),谁做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品(贴纸)作为奖励。

(五)小结反思,回顾新知(2分钟)。

回顾本节知识“笔算乘法有哪几个步骤”,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我的交流完毕,谢谢指导。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159530689159……53×3的积。

53……53×10的积(个位上零不写)。

689。

板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半独立的形式逐步完成的,它打破了板书由教师一手包办,全盘授予的局面,这样不仅美观、简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简洁美、逻辑美,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思维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数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渗透德育教育。

四、说重难点:

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不仅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让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七、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出示美丽的小树林图片,你们想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吗?(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信息的欲望)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实时选择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可行性问题来解决。

师:小树一共有18排,每排有16棵。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怎么列式?(18×16)。

(我没有采用课本上的情境图,我感觉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对围棋并不熟悉,我采用小树林的情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渗透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从而于我校政教处举行的爱护地球一系列活动联系起来。)。

(二)交流前置学习内容,学习新知。

1、把“怎样计算18×16”这一前置学习作业和本小组的同学交流分享。

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算法。

a组:18×6=10818×10=180108+180=288。

b组:18≈2020×16=320大约320棵。

c组:竖式。

3、生生评议、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2)同学之间对发表的意见给予肯定或者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和运用范畴(如估算的方法很容易算出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但他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是怎么算的?

第三步算得是什么?是怎样算的?(108+18)。

4)趁热打铁接着跟上一个小练习。请你填一填。

5)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没必要严格要求。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索,交流,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总结提升。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理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第一题收南瓜同桌互相验收看看能收几个南瓜,学生独立完成在交流。

第二题帮小蜜蜂采花蜜连线题。

第三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题拓展提升小红家养鸭121只,养鸡的只数是养鸭只数的15倍,请问小红家养鸡多少只?(利用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试着做一下,老师相信你。)。

(设计了收南瓜、采花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层层深入,最后出示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我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利用类推地方法一定也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性,使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不要只停留在一个思维层面上,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课后感想?

(“你学会了什么?”紧扣知识技能目标,“是怎么学会的?”紧扣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感想”体现了课堂延伸,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产生问题的场所)。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1、说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这一节课的学习的平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过度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乘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要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数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渗透德育教育。

四、说重难点:

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不仅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让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七、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出示美丽的小树林图片,你们想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吗?(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信息的欲望)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实时选择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可行性问题来解决。

师:小树一共有18排,每排有16棵。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怎么列式?(18×16)。

(我没有采用课本上的情境图,我感觉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对围棋并不熟悉,我采用小树林的情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渗透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从而于我校政教处举行的爱护地球一系列活动联系起来。)。

(二)交流前置学习内容,学习新知。

1、把“怎样计算18×16”这一前置学习作业和本小组的同学交流分享。

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算法。

a组:18×6=10818×10=180108+180=288。

b组:18≈×16=320大约320棵。

c组:竖式。

……。

3、生生评议、师生评议。

)请学生说一说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2)同学之间对发表的意见给予肯定或者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和运用范畴(如估算的方法很容易算出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但他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是怎么算的?

第三步算得是什么?是怎样算的?(108+18)。

4)趁热打铁接着跟上一个小练习。请你填一填。

5)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没必要严格要求。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索,交流,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总结提升。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理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第一题收南瓜同桌互相验收看看能收几个南瓜,学生独立完成在交流。

第二题帮小蜜蜂采花蜜连线题。

第三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题拓展提升小红家养鸭121只,养鸡的只数是养鸭只数的15倍,请问小红家养鸡多少只?(利用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试着做一下,老师相信你。)。

(设计了收南瓜、采花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层层深入,最后出示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我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利用类推地方法一定也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性,使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不要只停留在一个思维层面上,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课后感想?

(“你学会了什么?”紧扣知识技能目标,“是怎么学会的?”紧扣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感想”体现了课堂延伸,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产生问题的场所)。

(六)、板书设计:略。

板书设计简明直观,突出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掌握。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我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多媒体,自制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今天的课肯定也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等等也还有许多不够的地方,对学生的评价等,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

又问: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必须先求出什么?(座位数)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18×20)。

再问:只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吗?(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我们就试着用估算去解决会比较便捷一点。

2、尝试估算,探索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

根据学习卡(一)的内容,四人小组交流误差产生的原因,完成学习卡,小组汇报。

结果比实际结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都会与实际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逐步理清,在第(3)种方法中,采用估小的方法得到的360都大于350,那么实际结果应该比360还要大,肯定能坐下350人。

同时指出:虽然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但在这道题中,用估小的方法来进行估算,相对而言比较有把握解决“够不够坐”的问题。

5、指导看书,质疑释疑。

(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1、随堂练习,检验效果。

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62第10题第一行和书本p59做一做。

2、配对练习,突破难点。

在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帮老师拿个主意,应该选择下面哪种建议?

a、12看成1010×19=190(元)。

b、19看成2012×20=240(元)。

在学生的争论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像这种准备钱购物的情况应该尽量选择估大的方法来进行估算,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

同时作出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由于因数的不同特点,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我们在解决不同的情景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四)、实践生活,升华教育。

设计学生采访的师生互动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内容a、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家每月水费支出大约是()元,一年大约支出水费元。我们是这样估算的。

内容b、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每天批改作业()本,每个星期(5天)大约批改作业本,每学年(40个星期)大约批改作业本。

看到这么大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五)、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互动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外延伸: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四:说板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该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学生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基础。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只借助了教材中的两幅情境图,并不是教材中某一既定内容。

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学习探讨计算方法,进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2.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学前准备、新知学习、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四个部分。

(一)学前准备。

在学前准备中,我安排了两项复习内容,一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二是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通过复习,再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和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应用已掌握的计算知识去探索新知作准备,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口算,在教学时我首先课件出示:星期一早晨,邮递员叔叔正在挨家挨户地送报纸,拿到报纸的一个叔叔非常关心地问邮递员:“你每天送多少份报”,邮递员说:“我每天送要送48份报纸。”然后提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再引导学生从对话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课件出示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2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让学生口算并交流口算的方法。

2.笔算。

(二)新知学习。

首先课件出示小男孩和小女孩对话情境,邮递员每天要送48份报纸,72天要送多少份报纸,然后提问:小男孩说了什么?小女孩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出示算式48乘72,先让学生估算,再课件演示讲解48乘72的笔算过程。最后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中,共分两部分,交流判断题和书面作业。我首先用小黑板出示一题判断题25乘36,提供4种计算情况,只有一种计算是正确的,错的指出错在哪里,其中3种错误的计算都是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失误情况,此题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而正确的计算习惯。接着分发书面作业,书面作业中共有2个小题,每一小题是笔算题,第二小题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练习的方式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老师检查组长,组长检查组员,每组评选出2名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奖励加盖小红旗。

1.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接着乘完,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的评课稿

李老师执教的本节课是学习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中信息窗,具体内容有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本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位同学到市府大楼前参观的景象:高耸的市府大楼、漂亮的街灯、欢庆的气球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由于大楼宏伟高大、街道很长,气球比较多,这些信息都无法直观的表现出来,采用了对话、表格的形式展现这些数据。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必须进行的一步,学生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解决一个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下面针对本节课的听课情况做简单评价:

1、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较强,教学过程中比较放得开,语言具有幽默性,为学生创设了轻松地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有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用自如且学习效果较好,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学习、讨论热情高涨,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突出,对教学重点做到重点讲解,学生掌握效果好,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1、教师还要加强教学语言的锤炼,去掉随意性,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严谨科学,更具规范性,突出学科特点。

2、板书设计上还要多下功夫,过于杂乱,字稍潦草。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后反思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将为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笔算主要是让学生1、掌握乘法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传统的计算教学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是孤立的,它与估算、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了。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接受,需要教师运用好的方法引导。

我一开始出示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原来已学过的旧知识,然后通过比较引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尝试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策略,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又体现了较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

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上的估算方法,也为笔算(精算)学习打下基础,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为什么“24“的4要与十位对齐,这是这节课的新知,也是这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我安排学生自己介绍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说出“24”实际上是240,它是由24乘10得到的,它表示的是24个十,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明白算理算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计算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能在计算教学中,加强数学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因村施教,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算式的过程中,自主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具体的计算中,体验到竖式计算的的优越性:简洁、明白、通用,易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体会各种算法,但由于对旧知掌握的不扎实导致了后面算法上较单一。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在对比横式与列竖式时,学生发现“实际上横式与列竖式的算法是一样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列竖式的方法比横式方法还要简便,实际上列竖式也是先算24乘2的积;再算24乘10的积;再把24乘2的积和24乘10的积想加。”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对于难点我处理的比较粗,没让学生理解透彻。特别是对算法的教学,理解力好的学生能明白,但中下的学生不一定能听懂。教学时,应需要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和箭头写明笔算的方法与顺序。在学习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感受“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这一数学思维方法。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为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我在设计练习时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但由于时间的关系练习没完全呈现出来。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发现自己身上存在太多的问题:缺少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制约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索。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学习。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中体现自我的价值。

本节课理念新、设计巧、思路清、特色明。总观这节课体现了“简洁而充满活力,朴实而富有情意”的设计理念。它为公开课返璞归真,展示原生态的课,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算理算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操作、解决实际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会算,还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懂得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并在多种算法的比较中使算法得到了优化。

2、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教师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教师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3、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这里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但又鼓励,学生根据各人的实际选用合适的策略。如看书,请教家长老师、同学间相互帮助、独立思考解决等。

5、课堂评价语运用恰到好处,时时处处都在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学习更好地学习。如:“同学们的估算能力真强!”“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等都体现了教师看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十分满意和欣喜。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第一课时是不进位的,课堂上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当时的例题是没套书有14本,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当时这道题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后140+28=168(本),学生对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这道题改成竖式时,学生对于算理都能明白,没有疑问,只是有个别学生习惯写上竖式中140的那个0,这个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辅助学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课上再通过纯竖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且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清楚你每一步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学生能写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练习的过程中适时请学生上台板演,再结合错题进行分析,加深理解,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发现针对不进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算理。再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生才能彻底学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评课稿

这节课理念新、设计巧、思路清、特色明,体现了“简洁而充满活力,朴实而富有情意”的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快乐直通车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这里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x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算”的问题,让学生亲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时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不仅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学会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但又鼓励,学生根据各人的实际选用合适的策略。

文档为doc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评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积的书写位置。温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优点:

一: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老师在讲解每道题时都非常详细,第一题时,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及教师的小结将笔算时要特别注意的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两个关键之处强调了多次。进行这样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讲练结合,练习题内容都是精心设计的。计算题让学生及时多次用竖式计算,并到黑板前展示交流,说出自己的做题过程,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个特色体现在本节课的例题和应用题中。我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人无完人,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不足:

一:教师声音太小,后面的学生听不清。

二、学生的展示环节,学生若到黑板上板书再讲解,效果会更好,更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观察列竖式的过程,并更清晰的讲解。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后反思

1.不能关注全体学生。

在课堂上我发现回答问题积极的就那么几个同学,我试图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但是我屡次的尝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从这点上说明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差。

2.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评价学生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加其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一个良好的评价语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我这节课老用你很棒、不错、很好,这一类的评价语,很单调,反复出现,让学生觉得习以为常,也激发不起学生的乐趣及其学习动机。

3.个别地方设计意图不是很明显。

比如:口算题第2组题目,我的设计意图是想把这组题目和竖式计算第二步联系起来,先给学生做个铺垫,然后便于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第二步是1个十乘24得24个十也就是240。但是通过教学效果来看,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属于无效环节。还有估算那个环节,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的估算方法,也能使估算的数值能验算笔算的大约数值,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但是课堂上只让学生估算出结果,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没有使学生明确估算对笔算的作用,设计意图体现的不明显。

4.教学机智欠缺。

学生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出现了走教案的情况。比如在让学生比较方法的时候,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一,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二。我当时也没有在意这个学生的想法,按照我原来的思路,为了突出这节课的笔算乘法,极力的倡导第二种做法。这个细节反映了我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

5.该让学生明白的名称没让学生明确。

比如两个因数相乘,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简洁,明了。但是当时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老是说数字,让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浪费了时间,没达到很好的效果。

6.细节关注不够。

在板书的方法一的时候我课前设想是往下写一写,和竖式的两步计算正好持平,让学生很明显看出来,其实这两种方法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呈现方式不同。但是课堂上考虑的不够仔细,把方法一书写的位置过于朝上,导致了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没有给学生们清晰的呈现出这个问题。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学课堂是朴实的、也是生动的。我想数学课堂最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教学目标: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发现回答问题积极的就那么几个同学,我试图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但是我屡次的尝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从这点上说明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差。

评价学生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加其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一个良好的评价语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我这节课老用你很棒、不错、很好,这一类的评价语,很单调,反复出现,让学生觉得习以为常,也激发不起学生的乐趣及其学习动机。

比如:口算题第2组题目,我的设计意图是想把这组题目和竖式计算第二步联系起来,先给学生做个铺垫,然后便于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第二步是1个十乘24得24个十也就是240。但是通过教学效果来看,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属于无效环节。还有估算那个环节,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的估算方法,也能使估算的数值能验算笔算的大约数值,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但是课堂上只让学生估算出结果,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没有使学生明确估算对笔算的作用,设计意图体现的不明显。

学生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出现了走教案的情况。比如在让学生比较方法的时候,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一,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二。我当时也没有在意这个学生的想法,按照我原来的思路,为了突出这节课的笔算乘法,极力的倡导第二种做法。这个细节反映了我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

比如两个因数相乘,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简洁,明了。但是当时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老是说数字,让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浪费了时间,没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板书的方法一的时候我课前设想是往下写一写,和竖式的两步计算正好持平,让学生很明显看出来,其实这两种方法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呈现方式不同。但是课堂上考虑的不够仔细,把方法一书写的位置过于朝上,导致了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没有给学生们清晰的呈现出这个问题。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学课堂是朴实的、也是生动的。我想数学课堂最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