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就业工作总结(优质17篇)

时间:2023-12-02 12:59:23 作者:JQ文豪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写作月工作总结的好范文,大家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在校党委的关怀和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就业服务处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校“二十五”发展规划,用科学发展促进就业服务处精神文明工作健康发展,在全员职工共同努力下,较好地落实了20xx年精神文明各项工作。

1.按照校党委部署和集团党委开展精神文明活动要求,就业服务处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精神文明活动。在活动中,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精神文明工作和就业服务处工作相结合,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精神文明思想水平。

2.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为贯彻落实我校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扬传统,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的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推进就业务服处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根据学校党委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精神,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班子坚持民主原则,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廉洁自律,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求真务实和谐领导干部集体。

3.加强政治、政策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宣传活动。精心组织,丰富内容,持续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落实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制定的各项要求,通过一系列学习与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对党和对学校的热爱,也促进了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提高。在职工中,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顾全大局,讲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的良好风貌和思想氛围。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在管理工作上,就业服务处努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新老交替职工代表,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的职工队伍。今年我们召开了两次职工代表会,研究讨论决策就业服务处发展有关各工作,为未来工作确定目标。我们对原有的各项制度规定进行了大量的充实和补充。通过各项制度的完善,使职工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制约意识及行为规范意识,为和谐稳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

2.在服务工作上,我们始终坚持职工利益高与一切的思想,紧紧围绕职工利益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一是,确保职工全员上岗,保障职工工资按时发放。今年,我们积极与学校协商,得到学校大力支持,及时解决了我们部分资金的缺口,没有因为各种原因,耽误职工各项费用交纳。二是,我们积极认真协助学校网络中心,做好采集所需要职工信息工作,及时为职工办好校园一卡通,同时我们与学校工会联系,争取到集体职工与全民职工所享受每月的伙食福利待遇,并及时发给职工。三是,我们坚持将就业服务处发展的成果惠及给全员职工,不间断地开展“送温暖”活动。对有病住院、家庭困难的职工都能及时探视和慰问,送去慰问金,解决他们困难;在职工过生日时,送上一份“温心蛋糕”(以现金形成发放);特别争取了教师节发放的慰问金与全民职工待遇一样,在年终岁尾时组织职工活动会,通报一年来就业服务处发展情况和未来工作展望,并发放慰问品。

1.关心职工的利益,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维护职工合法利益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常与职工联系,沟通思想,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在职工信访时,讲文明用语,热心办事,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思想工作,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就业服务处的稳定和谐发展。同时我们也召开了职工代表会,根据职工新老职工工资区别问题,研究讨论将在来年资金允许情况下,使职工工龄工资上做一些提高变动。体现职工工龄工资差别。

2.加强综治、消防工作的领导,我们始终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论日程,常抓不懈。为了打好基础,我们按照学校和上极部门的要求,对照相应的安全制度进行了及时填补和充实,班子成员都有具体分工,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促进一方平和谐发展。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一直坚持每年与安全管理责任人和各出租网点店铺业主签订综合治理和安全防火责任承包书。今年按照学校安全工作会上校领导部署精神和校保卫处消防科的要求,我们及时针对安全防火问题上,特制定了安全防火补充协议,并与各出租网点店铺签订,进一步明确落实各自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安全防范工作中,做好日常检查。加大对各出租网点店铺以及学生女七栋公寓使用违反学校消防规定电器、用火的安全检查和食品卫生安全宣传等管理力度,今年我们拿出物力和财力,进行大量房屋维修和雨水管改造,并聘请校专业电工技术人员和校保卫处消防科同志,一同对我处各出租网点店铺进行普查,及时解决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并更换和添加消防设备。在安全生产宣传中,能及时通报全国各地域发生火灾的情况,把学校保卫处消防科的宣传资料发给他们学习,同时提出我们对安全预防的要求。

中职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学院按照xx大和三中全会的精神要求,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抓好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学院致力于抓好教学日常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认真做好全院教学计划、教学任务落实及课表的编排工作,确保常规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加大教学日常检查力度,对教学日志、班务日志、教案及作业的检查严格执行到位,每学期均开展开学前教学检查、期中和期末三个关键时期的教学检查工作。

2.完善监控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控,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二是全年共进行了6次学期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三是全年共进行了6次“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教”测评;四是加强教学信息员组织领导工作;五是学院教学督导组进一步加强教学巡查督导工作;六是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

3.狠抓实训教学。为加大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院主要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增加实训课的教学比重,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力争达到1:1,有的课程甚至超过1:1;其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和整合校内资源,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其三,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密切与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紧密战略合作伙伴校外实训基地。

4.积极参与各项赛事。为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要求,学院总结前几年参赛的经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江西省第四届“振兴杯”技能竞赛等省内外组织的各种比赛,取得了良好成绩,全年师生共获得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一等奖19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7项。

5.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学院在前两年年开办电子商务(移动客服定向培养方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上海消防方向)、中餐烹饪(与南京江宴集团合作办学)专业的基础上,多方面实现“订单式”校企联合办学模式。20xx年增设的合作专业有:机电一体化(铁路机务方面)专业、会计(银行岗位方面)专业、导游服务(铁路乘务方面)专业、商品油画专业、计算机应用(手机游戏测试与开发)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等6个校企合作专业。

(二)强化学生管理,全面推进学生管理工作。

1.加强日常管理。利用个别谈心、主题班会、与家长沟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通过查寝、查勤、查仪容仪表、查清洁卫生,倡导文明生活习惯,引导规范的言行举止,及时通报好人好事处理,违纪违规行为,并将结果纳入个人及班级量化考核,形成了良好的导向,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组织各种活动。开展了文明礼貌月活动,组织学生办墙报、张贴宣传标语,开展“五文明”教育,即文明寝、文明教室、文明就餐、文明校园、文明学生评比;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寝室文化、环境卫生评等活动。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用scl-90测试量表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普查工作。通过整理档案数据,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反馈给该生班主任,并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寻找该生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案咨询工作,并关注该生在学校的发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加大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选派教师代表到相关院校挂职学习和对口企事业单位兼职锻炼,鼓励专业教师学习技能,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大外聘兼职教师的力度,聘请行业、专业一线专家、能人担任专业课技能教学任务,增强实训实效,提高专业课教师队伍双师结构比例。

2.积极开展科研活动。鼓励教师主持或参与教材编写和课题研究,加大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课题的工作力度,既要出理论成果,又要产生实际效果。20xx年,学院数十项课题立项、结题获奖,100余篇论文发表。

(四)加强安全防范,全面改善校园环境。

1.规范综治日常管理。进一步健全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落实查寝、巡逻、自护等措施。实施严格管理,勤查治安、防火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彻底消除,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加强保安队伍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保安人员的管理行为,强化责任。加强校园24小时治安巡查,做好每日交接班,确保校园平安与稳定。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中职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15%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内涵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v^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v^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破解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贫困群体得实惠最大化、干部成长安全最大化。

中职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xx—)》,切实提高贫困县普通高中的办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贫困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双向交流、互动,达到共赢共享的目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武汉六中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xxx。

办公室成员:xxx。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1、推进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交流。武汉六中领导小组领导及成员定期到麻城市第五中学实地指导,交流管理经验,帮助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每学期交流不少于2次。每年接收麻城市第五中学的管理人员来我校挂职学习不少于1人次,逐步提高其领导管理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

2、推进教育教学交流。我校定期派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麻城市第五中学上示范课、优质课,举办讲座、报告会等,交流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每学期不少于2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途径,通过同步课堂、录播课程等形式,实现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推进师资建设交流。我校派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与麻城市第五中学教师建立“一对一”业务帮扶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指导、校际师资培训、支教交流、跟班学习等活动,帮助麻城市第五中学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修养,引导麻城市第五中学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专业能力,每学期不少于2次。

4、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交流。帮助麻城市第五中学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指导麻城市第五中学开展班团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促进麻城市第五中学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每学期不少于2次。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交流,相互学习,每学年不少于1次。

中职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一年来纪检处按照学校年度工作要点的要求,根据学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和纪检处与学校签订的工作目标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青年学生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在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教学任务。现将一学年以来纪检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纪检处按照学校《关于春季学期师生员工理论学习的意见》和学校领导的布置,紧紧围绕^v^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州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红河小康社会和和谐红河的发展思路及“科教兴州”的发展战略,按照学校的布置,落实全州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五五”普法规划,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校,加快学校发展,深化学校改革方面切实加强了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表现在:组织教师学习了^v^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四次全会精神、州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州届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及《^v^循环经济促进法》、《^v^食品安全法》、《^v^道路交通法》、《^v^保险法》等。通过学习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全学期分组组织教师政治学习共10次。在学习中,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分时学习制度和学习签到制度。把每周五作为教师政治学习日。考虑到部分教师因上课时间与学习时间相冲突,我们就把学习时间划分为两个时间段(上午8:1010:40、下午2:204:10)每个时间段由纪检处主任、副主任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必须签到。通过严格执行两个制度,确保了教师政治学习时间,使参学率达。教师也养成了自觉参加政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使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入教师头脑,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校活动演讲比赛,为良好师德风尚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一年来,教师们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思想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工作中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生活上关心学生、奉献爱心;行为上文明礼貌、举止大方,塑造了良好的教师形象。在教学管理中我们把师德建设从每一堂课抓起,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通过教师的严传身教,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最终达到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品德三方面的和谐统一,教师以饱满的激情投身学校工作,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一学期来,纪检处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七届一次教职工学生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改善和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报告》精神,特别是认真落实了《红河州财经学校课堂教学活动规范》在加强教学管理,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按计划完成全学期教学任务。

60学期学校共设置了12个专业,46个教学班(其中15个教学班在校外顶岗实习)。纪检处在组织教学中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和标准》和《红河州财经学校课程设置结构改革研究》课题的规定,制定了《红河财校第60学期教学计划》,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课程。共开设了43门课程。安排了62名教师上课。一年级217-231班主要开设文化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如《语文》、《数学》、《基础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计算机一级b》等;二年级201-215班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主干课如《财务管理》、《统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三年级184-199班围绕所学专业在校外进行毕业前的岗位综合实习。各门课程皆按照相关专业的课时标准进行。如一年级的《数学》、《语文》都安排了40个学时;二年级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安排了80个学时;三年级校外综合实习安排了540个学时。在整个教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从未出现随意削减课时的现象。甚至有时教师因承担学校成教处的培训任务而影响到正常教学的,事后教师必须在纪检处的监督下给学生补课。在教学中教师都能按各科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的要求组织教学,完成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学期末,共组织了《数学》、《应用文写作》、《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等19门学科进行理论考试;《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模拟实习》、《动画设计》、《计算机录入》、《导游英语口语》、《体育》等24门学科进行了实际操作考试。

(二)、加强教学管理,确保规范运作。

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要求,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监督检查。

(2)对教师上课环节的检查,通过贯彻教研组长值日制度、校级领导听课制度、学生学习委员座谈会制度、课堂教学日志检查制度等检查落实。教研组长检查每节课教师的上课情况,发现问题报纪检处及时处理。本学期共收到61份教研组长课堂教学检查记录表;第60学期,纪检处按学校的要求,组织了6个由校级领导当任组长的课堂教学评价组,对承担本学期教学任务的62名教师进行了随堂听课。评价组深入课堂,认真听课,听课后认真填写《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当堂课的评价意见,期末共收到到各听课小组交来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共61份;本学期纪检处组织召开了4次学习委员座谈会,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60学期纪检处还开展了课堂教学日志检查,要求各班学习委员配合任课教师认真检查每节课的学生到课情况、学生课堂纪律、教师的教学进度等,并按要求认真填写《课堂教学日志》。学习委员于每周五下午将《课堂教学日志》交纪检处检查,纪检处通过对课堂教学日志的检查,及时掌握学生上课情况、教师教学进度情况。并对每周学生旷课情况进行统计,将统计表交学生处。第60学期教学日志记录的旷课学生共计870名,旷课节数共计22866节,其中230班旷课节数共达3022节。

(3)对教师开展实验、实习环节的检查,按照《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制度》、《校内模拟实习管理制度》的规定上报实验、实习计划,经纪检处审批后,指定教师负责组织实验、实习,实习结束后向纪检处上报实验、实习报告。

(4)对教师批阅作业的检查,采取分年级、分班级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作业本,直接了解教师批阅学生作业的情况。本学期检查了全部任课教师的学生作业,共计43学科,并由学生给任课教师评分。

(6)对教师的考核,严格按照《红河州财经学校教师履职考核办法》的规定,本学期组织了31个班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了测评。收到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测评表共1110份。

(7)组织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本学期共收到教师交来的课件58个,其中有14个课件被评为优秀课件。

(三)、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1、组织做好职业技能考试的组织和报名工作。

使受教育者掌握技能,学会生存与工作,是现代职业学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校办学的目标。60学期纪检处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学,切实组织好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报名工作。

(2)组织了465名学生参加20xx年春季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有70人合格。

(3)组织53名学生报名参加20xx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5)组织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215班23人参加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机构114所进行的中餐服务人员技能考核。

(6)组织宝玉石鉴定与营销专业231班24人参加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机构158所进行的宝石营销营业员技能考核。

(7)完成465名学生参加20xx年全国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试报名工作。

(8)组织会计专业131名学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全国助理会计师资格考前培训辅导,针对考试内容专门开设了《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知识》两门课程。

(9)组织422人报名参加20xx年秋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工作。

2、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学期里组织了经济类专业201-208班学生进行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模拟实习;组织酒店服务管理215班进行了中餐服务技能实习;专业计算机信息类专业226、227、229班进行了电工操作实训;组织宝石营销专业的学生到珠宝销售商场见习等。教学实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创造了条件。

1、强化教师专业知识培训,促进教师队伍。

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是更新教师知识,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60学期我们充分利用与大学联合办学的优势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育。学校选派经济类、旅游类、计算机类专业的共25名教师到上海、南京、昆明等参加了会计、旅游、校园礼仪、计算机、普通话、德育、体育舞蹈等专题培训;旅游组的全体教师参加了州旅游局组织的《旅行社条例》的学习;组织外语组的教师到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和红河州农校听英语课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为了落实学校七届二次职代会精神,制定了《红州财经学校教师技能实践培训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教师技能实践培训的管理。60学期有10名教师利用寒假到相关单位参加技能实践锻炼。收到了教师交来的《教师专业技能实践考核表》20份,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十一五”期间教师要进行相关专业的技能实践锻炼的任务。通过学习培训,有效地改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拓宽、更新,提高了其教学能力。

2、强化教师教学技能锻炼,提高教学水平。

组织开展首届教师说课比赛。从各教研组初赛中选拔出来的15名教师选手参加了说课比赛。说课比赛的课题围绕着教师自己所担任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经济法、基础会计、旅游、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教师紧紧围绕说课的主题,在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对象、实践条件等方面系统展开。他们能够认真实践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精心研究探讨体现中职教育的理念、设计符合本课程情况的教学方案、制作并演示符合课程需要的多媒体课件。特别是青年教师,注重吸纳先进的中职教育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发展潜力。

说课比赛的举行,进一步推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锻炼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为探索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教学经验的机会,搭建了相互切磋教学技能的平台;激发了广大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热情,促进了我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同时还选派了经济类专业的选派了会计教研组教师韦蓉参加了云南省职教学会经济类专业委员会举行的《基础会计》学科教师说课比赛,获得三等奖;选派了旅游教研组白炜荣、任磊两名教师参加云南省职教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名景名点名菜”专题教师说课比赛;选派龙菲、袁建中两名老师分别参加红河州教育局组织的“三生教育”课堂竞赛、课件、教案评比竞赛,七名教师撰写“三生教育”论文。

60学期按照学校《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的要求,学校决定对教研组工作目标实行责任制管理。学期初,纪检处就与所属12个教研组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制书,各教研组认真按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做好教研组工作。教研组工作具体由教科室负责。各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课程计划、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帮助教师钻研教材,进行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在全校学生中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教研组在落实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专业技能比赛。

1、旅游教研组结合学生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利用多媒体形式组织组织学生开展了“迎国庆,旅游知识抢答赛”。

2、数学教研组在一年级学生中举行了共计100名学生参加的数学知识竞赛,促进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3、珠算教研组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了加减、点钞、传票及数码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语文组组织学生开展“五四”书画比赛活动。共有60名学生参加比赛。

4、会计、商贸教研组为了促进学生热爱财经专业,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组织201-208、210、224班共114名学生开展“会计知识竞赛”,竞赛采取笔试方式进行,经过同学们的认真答题,老师的评分,共有36名学生在比赛中获奖。

5、体育教研组织学生开展了排球、篮球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6、信息教研组组织学生进行了汉字录入比赛。

7、纪检处、学生处还联合组织了全校学生参加“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收到参赛作品341件,经纪检处组织教师认真评选,最后选送了71件作品交州教育局参赛。

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一直是政府、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通过各种措施努力提升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就业服务的有效性也一直是我们学院工作的重点。我院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关心下,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与时俱进,扎实细致的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2016年我院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以服务为主题”的就业工作理念,强化内涵建设,注重提升实效,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4.72%,现就我院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各部门协作,实施全院全员参与。

会。来年四月,针对考研未录取同学的需求,联系相关企业举办小型推荐会。

二、校企联谊,拓宽就业途径,促进产学研结合。

学院推行本科生实习制,要求二、三、四年级学生暑期必须到企业内实习,实地感受企业文化和专业需求。学院以各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建立起一批实习、就业、创业综合基地。如建业集团、万科集团、基准方中等,尤其是省内多家设计院也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舞台,签订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针对建筑产业布局调整的新形势,主动联系新企业,挖掘新需求。推进“教学+模拟+实践”“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模式,大力提高学生就业平台。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院积极联系邀请企业进校宣讲,每年12月均举办院企联谊暨项目洽谈会,邀请企业到会商谈招聘学生、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事宜,全面推动学院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此项活动作为学院特色工作,已持续举办九年,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到会的各大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岗位和机会,多方面深层次增进了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

三、加强指导,提升职业技能,提供全面服务。

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学院邀请建筑领域的知名企业技术主管给学生做报告,使学生对专业相关领域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明确专业学习方向,为学生讲解企业对人才的定义和要求,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手册》,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每年举办10多期专题性的团体辅导和个性化职业咨询活动,定期开展各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会。

每年四月,我院都会举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包括手绘、软件、模型等环节,要求毕业年级师生全部参加,提高学生技能,促进就业发展。联系发布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的硕士招生简章,为部分有出国意向的同学提供雅思、托福考试信息,从多个层面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

拟就业创业,举办模拟人才招聘、化学技能竞赛、创新工场赞助计划、设立学院科技创新基金,对申报项目进行资助,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提前感受体验创业就业,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近几年,我院有多位校友创业成功,这部分成功的校友是学院不可多得的资源,通过邀请他们担任创业导师,回校讲课、作报告,将它们的先进事迹制作成展板展出等方式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奋斗热情。

五、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增强人文关怀。

学院及时更新完善学生资料管理系统,对困难生给予关注,并优先推荐优秀贫困毕业生就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学工办突出“服务”两字,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效率,科学规范准确地为毕业生做好各项基础性服务工作。建立就业情况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每名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学院学生会开展系列活动,设立爱心企业库,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针对就业困难的同学开展“简历会诊”工作坊、“模拟面试”工作坊等;帮助他们学习、生活、就业全面发展,将就业援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院就业工作坚持从社会需求出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做好市场调研。注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加强创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在工作中感觉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构建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与课外统筹、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六、 存在的不足。

1、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由于我院近两年学生就业火爆而且多数专业都能进入设计院等单位,有相当多的毕业生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特别是单位没来招聘或者没有关闭招聘口之前,不想去任何单位应聘。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从而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2、女生就业存在困难。 由于学校的专业的特殊性,对女生外在要求较高,女生就业比男生遇到的困难加重。

3、就业指导工作尚缺乏系统性,个别指导的广泛性不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年以来,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依托农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技术特长,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多渠道、多方式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使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确保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现将我县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201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104人,落实就业99人,其中考取公务员1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人、特岗教师22人、大学生村官1人、三支一扶招聘27人、事业单位培训实习3人、企业就业40人、自主创业1人、暂未就业5人(自愿暂不就业),就业率为95.1%。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落实措施

(一)高度重视,安排部署到位。

记、档案托管、毕业生报到等环节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主动上门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状态、就业服务需求等情况,做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底子清、情况明。年初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坚持统筹协作,发挥优势的原则,形成人社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强化扶持,政策支持到位。

6名、新世纪购物中心推荐5名、英顺房地产开发公司推荐3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强化培训,技能建设到位。

为有效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对“三支一扶”期满的75名高校毕业生进行免费创业能力培训,培训后有5名高校毕业生开始创业。同时,对历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优先、免费进行创业能力培训,积极落实后续支持服务,解决创业者创业期间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和本领。

(四)强化政府引导,落实政府促进就业。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高度重视,积极协调,主要通过三支一扶、事业单位实习、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等渠道落实就业,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职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会议记录:

9月9日上午,我市召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我市进一步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市委常委廖伦志参加会议。

廖伦志指出,金融扶贫是扶贫开发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各地、各部门、各金融机构要深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要把握精准要求,切实提高针对性、有效性;要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发展规划,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要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要精准对接贫困人口就业就学金融服务需求,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要精准对接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需求,支持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精准对接重点项目金融服务需求,夯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廖伦志强调,抓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必须突出着力重点,切实加大信贷投入,推动金融创新,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加快评级授信进度,着力优化金融环境。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强化工作保障、形成攻坚合力,并通过健全工作协作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同时,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强化目标督查考核,确保我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加快推进。

中职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全县教育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v^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这一总体要求,以帮扶家庭困难学生为重点,以提高贫困村学校办学水平为关键,以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学生成才为根本,上下联动、精准施策、定向发力,推进“雪中送炭济困、就业援助扶技、典型引导励志、悉心培养育才”工程,力促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致富。

二、目标要求。

从2016年起,把推进精准扶贫作为全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户教育发展的倾斜扶持、扶志脱贫工作机制,确保家庭困难每位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一)搞好调查摸底工作。抓好精准扶贫调查摸底工作,为贫困学生建档立卡,确保全县所有贫困学生无一遗漏。

(二)创新扶贫工作模式。以“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出发点,创新教育精准扶贫举措,开展特色精准扶贫工作,做到既“输血”又“造血”,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三)健全帮扶工作机制。构建覆盖全县所有学段贫困学生帮扶工作机制,2016年底,实现全县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

(四)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增强贫困村学校师资力量,强化贫困村教师培训,20底,实现全县农村义务段师资均衡配置。

(五)实施联建共建工程。深化城镇中小学与贫困村小学联建共建活动,2017年底,贫困村义务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

(六)拓展职教脱贫途径。建立职业教育脱贫救助、技能培训机制,2017年底,让有接受职业教育需求的贫困家庭子女全部获得职业学历教育,并掌握一技之长。

三、重点工作。

(一)摸清贫困学生,建立扶贫台账。

按照《^v^嘉祥县委、嘉祥县人民政府关于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嘉发〔〕24号)文件要求,在全市“六核对一规范”所确定贫困户基础上,结合县资助中心贫困学生动态管理户,由镇(街)教办、县直学校牵头,逐村逐户摸底核查,摸清各学段贫困学生底子,逐一建档立卡,对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对建档立卡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并针对贫困户及家庭困难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济困、扶技、励志、育才”措施,确保教育扶贫工作精准施策、定向发力。

(二)用好资助政策,雪中送炭济困。

1.学前教育阶段。对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公、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家庭困难儿童、烈士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落实政府助学金,平均资助面为在园幼儿的1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元(具体分为3档,1档1000元、2档1200元、3档1400元)。对省定贫困村家庭困难儿童实施资助全覆盖,对其中特困家庭儿童酌情减免保教费。

2.义务教育阶段。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农村义务段家庭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资助比例不低于在校寄宿生人数的15%,并逐步加大比例;平均资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中学每生每年1250元。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具体标准为每生每天1元。继续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营养餐补助,具体标准为孤儿每天补助10元,每年按365天计算;特教学校学生每天10元,每年按200天计算;低保和其他家庭困难学生每天补助3元,每年按200天计算。其他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比例不低于在校生的15%。对省定贫困村家庭困难义务段在校生实现资助全覆盖。

4.中职教育阶段。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全部和非涉农专业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国家助学金(非涉农专业家庭困难学生的比例为非涉农学生的1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对省定贫困村家庭困难在校生实现资助全覆盖。

5.高等教育阶段。协调民政部门对当年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符合申请政府资助金条件的低保户家庭学生,给予生活资助。协调县工、青、妇等部门对特困家庭大学生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县教体局牵头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实行财政全额贴息,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最高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最高12000元,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最长贷款期限从延长至,还本宽限期从2年延长至3年。对省定贫困村家庭困难的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录取的大学生实现应贷尽贷,并享受最高贷款额度。

(三)发挥教育职能,悉心培养育才。

1.立足教育均衡,建好学校拉长短板。根据贫困村的自然环境、适龄人口分布等情况,合理规划建设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在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等工程时,优先改善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先加强贫困村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力促贫困村学校硬件、软件同步提升。到2016年底,确保贫困村学校达到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2.坚持教师为本,倾斜师资下沉力量。加大贫困村学校教师补充力度,逐步解决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编问题。协调财政资金,落实大学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政策,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贫困村学校就业。城镇中小学在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评先树优时,同等条件下有在贫困村学校任教经历者优先。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贫困村任职任教,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走教。加大贫困村学校(幼儿园)师资培训力度,为贫困村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3.关注学生学业,潜心扶志助力成才。坚持扶贫扶志结合重在扶志、助力成才原则,建立帮扶台账,开展教师“一对一爱心育才”行动,由一名或多名教师结对一名学生,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有侧重地帮扶。对特困家庭学生给予适当经济援助,确保学生不失学;对生活压抑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励志教育,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生活的信心;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学业辅导、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顺利完成学业、早日成才。

4.致力脱贫致富,精准扶技力保就业。依托县职业中专,对特困“两后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特困家庭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免费注册入学并免除学费实施资金扶持,进行重点培养,促其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对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学习能力的人员,按照自愿原则报名,聘请职业培训教师,每年两次为其举办免费职业培训,助其增强从业能力。对省定贫困村及其他贫困家庭的中职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优先推荐,实现就业脱贫。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教体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教育精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教育系统精准扶贫的组织、管理、督导和考核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镇(街)教办、县直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设立对口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并建立信息台账。同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积极落实教育扶贫支持政策,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二)强化资金统筹。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优先安排支持贫困村发展,贫困村学校建设资金、贫困学生资助金和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补贴等做到公开透明、及时拨付,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学院制定就业创业工作条例,统筹学院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注重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明确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是面对不确定未来的勇气和坚持。提出“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的概念,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之后为自己打造一份事业基础的过程就是“创业”。每学期,学院均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从就业创业政策、形势、择业创业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给予指导,增强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学院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创业计划大赛,引导学生科技创业。给有创新能力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平台,激发兴趣、浓郁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开展各种活动,模拟就业创业,举办模拟人才招聘、化学技能竞赛、创新工场赞助计划、设立学院科技创新基金,对申报项目进行资助,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提前感受体验创业就业,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近几年,我院有多位校友创业成功,这部分成功的校友是学院不可多得的资源,通过邀请他们担任创业导师,回校讲课、作报告,将它们的先进事迹制作成展板展出等方式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奋斗热情。

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某年我校共有毕业生4500余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100多人人,本科毕业生近3000人,专科毕业生1500多人。学校所设专业涵盖土木、建筑及其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大门科学类,各专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二)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三)需求信息收集工作,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一方面,为了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我们重视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经常性的有组织有保障的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好桥梁工作。

某月十二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办的某年青岛三高校毕业生及华东地区研究生供需洽谈会在山东路人才市场和海尔路人才市场成功召开。本次招聘会创造了几个新的特点:

1、形式创新。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联合地方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我校与青岛市人事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联手人才市场举办就业供需见面会,是完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了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涵丰富,学历层次提高。

本次招聘会应聘人员专业覆盖面广、学历层次较高。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研究生1080余人,我校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涉及理学、工学、农(水产)学、文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本专科毕业生万余人。共有28000余人入场参加此次招聘会,创下了近年来青岛市人才交流大会参会人数新高。

3、招聘单位层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谈会共发放5000余份邀请函,其中参加的单位包括,海尔集团、澳柯玛集团、青岛建设集团、青岛钢铁集团、青岛热电集团、青岛特种汽车集团、青岛碱业股份公司、海信房地产公司、中建八局、戴尔等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型企业参会。

4、新闻、实际效应加大。

由于本次招聘会涉及面广,参会人员层次高,组织合理。山东电视台、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等各大媒体都有相应的报道,给我校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宣传机会,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奏响了号角。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统筹安排就业中心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校内就业市场建设。三年来,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几乎走遍了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近千名毕业生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了上万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校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事业计划的编制提出了几十条合理化的建议。

(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理论和人才测评技术作指导,以专业队伍作支撑,以系统的辅导为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涯发展规划辅导工作。

我校的就业工作,离不开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教育。希望有关领导在对我校就业工作肯定的同时,给我们以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就业体制,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为方向,全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立足青岛,服务社会。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方位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扎根青岛,立足青岛,服务社会,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比较普遍。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1、建议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

3、对志愿服务西部的提供优惠政策。

学校XX年就业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各部门协作,实施全院全员参与。

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领导、协管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小组。出台了《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每个院领导联系一个毕业班班级,从四月份起,在学院每月例会上公布各班级就业数据。五月起,在每次的教职工大会上公布各专业未就业学生信息,要求相关导师指导论文的同时协助指导学生就业,特别是很多与企业之间有横向合作的老师,主动向合作企业推荐学生,努力形成全院教职工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推动就业的院内就业工作“全员化”格局。每年九月起,负责学院就业工作的老师赴省内外各地调研,了解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学院就业工作计划,同时广泛联络各地校友及就业同行,巩固就业市场。十月,学院邀请企业来学院参加十一月的学院专场招聘会。来年四月,针对考研未录取同学的需求,联系相关企业举办小型推荐会。

二、校企联谊,拓宽就业途径,促进产学研结合。

学院推行本科生实习制,要求二、三、四年级学生暑期必须到企业内实习,实地感受企业文化和专业需求。学院以各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建立起一批实习、就业、创业综合基地。如建业集团、万科集团、基准方中等,尤其是省内多家设计院也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舞台,签订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针对建筑产业布局调整的新形势,主动联系新企业,挖掘新需求。推进“教学+模拟+实践”“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模式,大力提高学生就业平台。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院积极联系邀请企业进校宣讲,每年12月均举办院企联谊暨项目洽谈会,邀请企业到会商谈招聘学生、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事宜,全面推动学院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此项活动作为学院特色工作,已持续举办九年,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到会的各大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岗位和机会,多方面深层次增进了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

三、加强指导,提升职业技能,提供全面服务。

针对学生身处校园,对社会缺乏相对了解等情况,学院充分利用“职前教育网络学堂”资源,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学院邀请建筑领域的知名企业技术主管给学生做报告,使学生对专业相关领域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明确专业学习方向,为学生讲解企业对人才的定义和要求,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手册》,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每年举办10多期专题性的团体辅导和个性化职业咨询活动,定期开展各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会。

每年四月,我院都会举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包括手绘、软件、模型等环节,要求毕业年级师生全部参加,提高学生技能,促进就业发展。联系发布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的硕士招生简章,为部分有出国意向的同学提供雅思、托福考试信息,从多个层面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激发创业意识,树立成功典型,鼓励就业创业联动。

学院制定就业创业工作条例,统筹学院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注重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明确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是面对不确定未来的勇气和坚持。提出“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的'概念,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之后为自己打造一份事业基础的过程就是“创业”。每学期,学院均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从就业创业政策、形势、择业创业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给予指导,增强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学院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创业计划大赛,引导学生科技创业。给有创新能力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平台,激发兴趣、浓郁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开展各种活动,模拟就业创业,举办模拟人才招聘、化学技能竞赛、创新工场赞助计划、设立学院科技创新基金,对申报项目进行资助,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提前感受体验创业就业,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近几年,我院有多位校友创业成功,这部分成功的校友是学院不可多得的资源,通过邀请他们担任创业导师,回校讲课、作报告,将它们的先进事迹制作成展板展出等方式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奋斗热情。

五、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增强人文关怀。

学院及时更新完善学生资料管理系统,对困难生给予关注,并优先推荐优秀贫困毕业生就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学工办突出“服务”两字,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效率,科学规范准确地为毕业生做好各项基础性服务工作。建立就业情况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每名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学院学生会开展系列活动,设立爱心企业库,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针对就业困难的同学开展“简历会诊”工作坊、“模拟面试”工作坊等;帮助他们学习、生活、就业全面发展,将就业援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院就业工作坚持从社会需求出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做好市场调研。注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加强创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在工作中感觉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构建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与课外统筹、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六、存在的不足。

1、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由于我院近两年学生就业火爆而且多数专业都能进入设计院等单位,有相当多的毕业生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特别是单位没来招聘或者没有关闭招聘口之前,不想去任何单位应聘。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从而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2、女生就业存在困难。由于学校的专业的特殊性,对女生外在要求较高,女生就业比男生遇到的困难加重。

3、就业指导工作尚缺乏系统性,个别指导的广泛性不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实习就业安置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动态,遵循“学生本人愿意,家长同意,学校批准,择优先推”的原则,认真实施了“就业指导专业化、就业服务日常化、就业管理规范化、就业推荐系统化”的工作机制,基本做到了量才选岗、对口就业,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

(一)就业指导专业化。

本年度,对在校学生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的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老师给毕业生开设讲座,采用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并加强了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训,教会如何写就业自荐书,如何应聘工作岗位。通过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降低就业期望值,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鼓励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增强了他们职业选择的市场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

(二)就业服务日常化。

1、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

本年度我们的工作方针是: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为了学生,以“稳定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为服务宗旨。我们知道就业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关系到学校的跨跃式发展、关系到每一名学生前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我们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建设北京、天津就业服务站,产生辐射效应。

本年度,我校实习就业处抢抓机遇,建立和完善了驻北京、天津就业服务工作站的工作,真正带动我校在首都地区就业基地的工作,产生辐射效应使其成为我校就业的中转结构、管理结构、服务结构!保障每个毕业生得到学校的良好就业服务,提高学校声誉。打通了“出口”,拓宽了“入口”,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就业管理规范化。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规范学生实习就业安置工作,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xxxx旅游学校学生实习就业管理办法》,我校就业安置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本年度就业办坚持了“有情操作、开发岗位、妥善安置”的原则,相关班主任、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逐人审查应试、体检合格的安置对象,签署意见,呈分管领导严格把关,真正做到就业推荐系统化。

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面临着三大压力:一是毕业生规模大:xxxx年度需安置实习就业学生600多人;二是专业范围广:实习就业学生涉及7个专业,实习就业需求和选择多样化,对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了多样性要求;三是就业成本高:我校地处内地地方城市,实习就业学生走向人才市场难度较大,就业成本很高。

2、探索新思路,实施新举措。

我们积极探索,通过构建新体制、运行新机制、搭建新平台、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果的"五新"就业工作思路应对新的就业形势。在体制上,实施"就业办总负责、班主任参与为主"的就业工作体制,将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发挥班级工作的能动性;在机制上,运行“分层次安置”为基本内容工作的新机制,增强了学校实习就业工作的活力。在措施上,搭建平台:为实习就业搭建平台,通过建设校园人才市场、拓展就业渠道、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服务毕业生就业。

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xxxx年是我校就业工作接受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继续开疆阔土的一年,就业办在稳定好原有就业基地的同时,站在市场的观念上,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和沟通,加大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用人单位的考察,掌握最新的就业动态,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稳定的新的就业基地,使学生就业面积更广、选择范围更大。

(2)“走出去”。利用网络、媒体和实地考察等,与用人单位接洽,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组织用人单位到学校面试。

(3)“请进来”。邀请北京道丰总部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多家餐饮集团、长沙紫龙湾温泉集团等用人单位到我校来交流洽谈需求信息,认真组织好推荐工作。本年度,就业办相继组织多个公司招聘会,为毕业生开辟新的就业渠道,达到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三方都满意的效果。

(4)开展人才需求社会调查,通过互联网、电话和信函等方式联系单位,获取信息,为毕业生了提供就业信息。

(5)鼓励毕业生自找出路,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推荐自己。让学生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形成“此处不用人,自有用人处;到处不用人,就当个体户”的自主精神。

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领导、协管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小组。出台了《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每个院领导联系一个毕业班班级,从四月份起,在学院每月例会上公布各班级就业数据。五月起,在每次的教职工大会上公布各专业未就业学生信息,要求相关导师指导论文的同时协助指导学生就业,特别是很多与企业之间有横向合作的老师,主动向合作企业推荐学生,努力形成全院教职工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推动就业的院内就业工作“全员化”格局。每年九月起,负责学院就业工作的老师赴省内外各地调研,了解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学院就业工作计划,同时广泛联络各地校友及就业同行,巩固就业市场。十月,学院邀请企业来学院参加十一月的学院专场招聘会。来年四月,针对考研未录取同学的需求,联系相关企业举办小型推荐会。

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某年就业指导中心做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就业指导有实效、坚持就业市场三结合、坚持就业服务全方位、坚持就业管理上水平;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人才支持、智力支持、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20某年中心重点抓了就业创业指导、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就业创业课程教学工作。

一、就业指导工作力求以人为本、全面到位。

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能够更好的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统计汇总20某年毕业生生源情况,广泛联系用人单位,获取就业需求信息,编印河套大学20某年毕业生信息宣传彩页。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筹备用人单位招聘会,完成毕业生资格审核工作。

2、下发《河套学院毕业生推荐表》,要求学生认真、如实填好,做好应聘准备。组织用人单位到校园宣传、招聘活动,做好接待、宣传、会场组织等工作。上报我院某年毕业生数据,编印20某年毕业生信息宣传彩页。到上级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资格审核。

3、宣传、推荐河套学院毕业生,以求建立良好、稳定的供求关系,并进行毕业生跟踪调研。继续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宣传、组织小型招聘会。

4、根据实际情况召开各类专场招聘会。针对毕业生意向调研结果,展开针对性就业指导。动员学生利用寒假实习期间积极寻找工作。对学院各教学部、系就业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培训。

5、毕业生继续落实就业单位。组织好各类专业校内招聘活动。分析各院、系毕业生就业情况,对就业率较低的加大工作力度。

6、收集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接收函(要求必须于4月30日前交回就业指导中心),分三批集中办理毕业生的报到证。做好毕业生派遣前的准备工作。

7、发放20某年毕业生报到证,毕业生离校。分多次办理毕业生就业的调整和改派,办理毕业生的档案邮寄。

8、部分20某年毕业生,零散交回的协议书,单独到教育厅办理报到证10次左右。

9、根据《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就业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收集材料、审核证件、整理数据、上报巴彦淖尔市财政局、人社局,争取做到不遗落一名贫困毕业生的求职补贴(每人1000元)。

20某年我院毕业生2609人,签约人数2189人,签约率83、90%,灵活就业363人,灵活就业率13、91%。以上数据是学院自己统计,教育厅的统计结果还没有公布。

二、强化基本技能培训鉴定,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方面。

我们培训科能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充分发挥就业和培训的职能和资源,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务市场需求实际,运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工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本年度向劳动就业部门申请举办了10期培训班,培训工种有美容美发、营业员、餐厅服务员、锅炉操作工、电梯操作工等,共计培训1056人。

2、毕业生创业培训方面。

3、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在就业指导中心领导的精心指导下,以方便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逐步完善程序,积极拓展覆盖面,大胆探索新途径,使我中心职业技能报名鉴定工作得到了长效发展。全校学生的持证率也有了大幅提高。今年我院共有443名学生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鉴定涉及有秘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10余种职业,其中有319个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考生过关率达到72%。

4、教师资格证方面。

学校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创业导航站虽然是校团委新设的一个部门,但是它的发展前途是广大的,新新的事物总是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就业创业导航站不应该只局限在现在的工作方面,应该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再为学校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要提高成中医的品牌含金量,比如: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在校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并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积极地就业过程中能巧妙地创业。要做好这些,我们要多与企业联系,尤其是新新的有关中医产业的企业,我们可以邀请那些企业的领导人到我们学校做演讲,让我们能接触到更前卫的思想,例如网上卖药材的那个公司。还要就是让本部门的人到相应的公司见习,公司由我们自己找。

我觉得双选会是很重要的事,我们部门应该做好关于双选会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双选会过后,我们要尽可能的拿到在本次双选会上有关于我们学校的就业名单(就是被公司录取的名单),相对热门的行业(如:it、管理、财经、教师、医生、、、、、),还有前景广阔的行业,热门的岗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得出现在的社会就业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同学指出更好的就业前景,让他们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这是我们导航站以后大的发展方向。

下学期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做好素质培训,策划新的活动,丰富创新活动的形式,加强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团队。

最后:希望更好的投身部门建设,把导航站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到校团委学生会各部门之间乃至全校师生之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