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就业实施方案(汇总20篇)

时间:2023-12-06 17:37:16 作者:碧墨

一个好的实施方案应该清晰地指明每个步骤和行动,能够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的案例研究,让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社区实施方案

为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社区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作用,现就我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制定如下方案。

一、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意义。

(1)创建文明社区活动,是城市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城市基层的有效载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我省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呈现出扎实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一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社区环境的明显改观、社区风气的逐步好转、社区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管理的进一步加强,涌现出了一批群众满意的文明社区,对于加强基层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是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迫切需要,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密切党和群众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搞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抓好创建文明社区工作。

二、创建文明社区的方针原则。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环节,以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主要目标,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文明社区,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2)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要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密切配合党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通过创建活动,努力把社区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把广大居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

暖人心、顺人心的好事、实事,使社区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居民广泛参与,调动和保护好人们的积极性。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把各种教育内容和要求寓于生动活泼的创建活动之中,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综合运用教育、舆论、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把德治与法制、教育与管理、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增强人们自律意识,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社会环境。

(5)坚持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分步推进、务求实效。对省辖市与县级市、新城区与老城区、新建居民区与老旧居民区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使创建工作适应城市发展水平,适应社区建设要求,适应群众承受能力。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坚决防止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三、创建文明社区的任务目标。

区,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社区内形成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扶贫济困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开展以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内容的科普活动,引导人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抵邪教,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社区和各项工作之中。

(2)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居民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立社区文化站、体育活动场所、市民文明学校,为活跃居民文体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开发社会文化、体育资源,本着自愿互惠原则,开放驻区单位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实行资源共享。发展广场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自娱自乐、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遏制不良文化在社区的传播。

服务。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开展群众性的互帮互助活动。不断推动社区服务向社会化、网络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4)社区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安居乐业。建立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发动群众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区环境。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疏导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落实各种社会治安防范和管理措施,做好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防破坏“四防”工作,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规范居民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社区居民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木、绿地,自觉打扫并维护楼道卫生,不乱停乱放、不乱贴乱画、不乱堆乱扔、不乱搭乱建、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

(6)社区管理体制健全,居民享有优质规范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居民关心社区建设、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维护社区稳定、共建美好家园。建立健全包括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在内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组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引导居民依法履行义务,组织居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区物业管理部门,讲究职业道德,履行委托合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居民提供全面、方便、优质的经营性服务。

四、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

(1)各位社区干部要把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要纳入社区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创建文明社区的长远目标及阶段性任务,统筹安排,循序渐进,持续发展。要把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成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责,制定工作措施,承担相应任务,发挥应有作用。

(3)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是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建立驻区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制度,争取驻区单位参与和支持社区的创建工作。组织社区党团员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同志,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体育普及、志愿者服务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大力开展争做文明居民、争创文明家庭、创建文明楼院等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使创建文明社区成为广大居民的生动实践,组织和带领群众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

社区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夯实基础,决定在全辖区开展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建和谐社区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龙盛街社区为目标,以创建和谐社区示范活动为载体,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通过深化社区改革,规范社区组织,强化社区功能,活跃社区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将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

创建文明和谐社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二、总体要求。

文明和谐社区的总体要求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设。

三、主要任务和目标。

放,实现全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流动党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规范社区居委会内部管理。营造全社会参与社区建设、关心社区事业、支持社区发展、管理社区事务的氛围,形成共同创建和谐社区的合力。

(二)拓展完善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赢利性、非营利性服务相互补充,努力实现社区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系列化,为不同层次居民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便民服务。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发动和鼓励社区成员之间开展互助性服务,大力开展社区慈善关爱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的能力。

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社区的安定团结。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宣传教育,组织居民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监管、协调及信息网络,切实抓好社区的绿化、净化及美化工作,为居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广泛发动居民参与社区环保、减灾活动,引导居民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自觉参与绿色社区、平安社区、无毒社区等创建活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营造安居乐业、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

(四)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社区文明祥和。努力培育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室、党员远程教育室等文化活动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楼院、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居民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社区文明风貌。

四、有关要求。

1、要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龙盛街社区创建文明和谐社区领导组,

组长:王屹龙盛街社区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黄朝娟龙盛街社区居委会主任。

麦麦提敏·可热木龙盛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成员:张雨昕龙盛街社区内勤。

龚雨杰龙盛街社区文教专干。

信息员:祁叶萍龙盛街社区工作人员。

在强化组织领导的基础上,充分组织和调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创建活动。要特别注重解决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中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搞好组织协调,既强调营造氛围,更强调扎实有效。

2、要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内容,在社区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局面,大力宣传和谐社区创建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弘扬热心社区事业、支持社区建设的精神,形成全社会共筑共创文明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议,引导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五、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动员、宣传阶段培训阶段(20xx年3。

月15日-20xx年4月15日)。

1、系统学习掌握和谐社区创建标准。

2、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动员社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积极争创“和谐社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上新台阶。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16日-9月30日)。

1、制定并分解创建任务。

2、实行例会制度,听取和解决创建中出新的问题提出对策,制定方案。

(三)第三阶段:自查、自验、总结阶段(10月1日-10月15日)。

按照《创建标准》的规定,对和谐社区达标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做到齐抓共管,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每个项目达标,实现社区的整体项目达标,达到创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和要求。

健康社区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开展安徽省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卫宣传秘﹝20xx﹞366号)和《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歙县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歙办秘〔2021〕30号)等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歙县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工作实施方案》为依据,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慢病综合防控有机结合,广泛开展以“健康传播、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健康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普及全民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保障全县人民健康服务。

(一)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本系统各部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政策对健康的影响,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性文件和措施,落实公共政策审查制度;针对需要优先应对的健康问题,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

(二)建立覆盖城乡社区(村)、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和覆盖县、乡、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组织牵头开展全县健康促进工作培训、技术指导、督查、评价和迎接省、市检查等工作。

(三)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委机关、疾控中心、妇计中心、卫生监督所要建成健康促进机关;歙县人民医院巩固“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成果,歙县中医院、歙县昌仁医院、歙县平和精神康复医院、惠民眼科医院及28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创新健康促进工作方式,深渡挖掘,及时整理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机关典型案例。

(四)开展健康促进县宣传推广,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县理念,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为健康促进创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扎实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同步启动健康中国行活动、开展卫生日主题活动、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

(五)开展基线和目标人群评估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2021年基础上提高20%,或高于本省平均水平,成人吸烟率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20%,或低于本省平均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六)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我县实际、可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建立健康促进工作的长效机制。

根据《歙县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创建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和启动阶段(2021年4月-7月)。制定卫健系统创建健康促进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歙县卫健系统创建健康促进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明确责任部门及有关职责,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卫健系统健康促进县创建各项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阶段(2021年7月-2022年11月)。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建设健康促进场所,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开展基线调查,针对优先领域和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创建支持性环境,组织实施并开展监督指导,确保健康促进县工作有序推进。

第三阶段:评估验收阶段(2022年11月-2023年4月)。对照标准开展自查提高,完善各类工作项目及相关资料整理建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省级健康促进县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建设效果评估,2022年11月上报自评报告,2023年3月接受市级复评,2023年4月接受省级评估验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确定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负责创建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医疗卫生单位落实相应工作经费,用于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培训、监督检查、总结评估,要与新冠疫苗接种、常态化疫情防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等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统筹推进,确保创建任务如期完成。

(三)规范档案管理。委机关各股室和各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对照评价指标、评价参考标准(附件3)和工作分解内容等,及时收集、整理和完善创建档案。

(四)加强培训督导。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培训,统一创建工作标准、方法,使创建工作规范开展。县爱卫办和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创建工作督导,并及时向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督促工作落实。

社区实施方案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xx周年纪念日。为弘扬和培育新时代雷锋精神,进一步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街道团委决定,今年“3.5”期间在街道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传承雷锋精神,青春促进和谐。

1、各社区团组织要做好“学雷锋活动”的动员工作,向团员青年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倡议。

2、各社区团组织要出版一期以“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黑板报。

3、各社区团组织要组织一次学习和讨论雷锋精神在现时代作用和意义的主题讨论。

4、各社区团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内容包括:敬老助残、环境保护、公益劳动、“一助一”结对等。

活动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合理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按照本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活动社区学雷锋月活动方案社区学雷锋月活动方案。

2、学雷锋活动要讲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使群众深切感受到雷锋精神在新时代青年身上有更加深刻、具体的诠释。

3、学雷锋活动要体现共青团的特点,努力营造全街道青年学雷锋、讲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

4、活动中涌现出的事迹、先进典型请及时报送到街道团委,以便及时统一宣传。

5、举办活动前,各单位要向街道团委报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将活动方案、过程、照片等报街道团委。

6、要将本次活动的整个过程及时向所在单位分管领导汇报。

社区就业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帮助失业人员特别是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再就业,根据_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的通知》(浙政发[20_]21号)和_市就业局《关于印发_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金市就[20_]16号)文件精神,现就我县开展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创建工作目标。

1、创建目标。

根据20_年全县30%以上城市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的要求,城区每个街道确定一个社区作为试点社区。试点社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总体就业率达到96%;登记失业人员和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基本实现就业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在7月20日前向_市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年底(约11月份)由县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初评,争取通过省、市组织的充分就业社区试点评估验收。

2、工作重点。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是指持《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是指城镇生活较困难的居民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办理提前退休人员等除外)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家庭。

二、明确工作任务。

1、各试点社区要建立创建组织,落实创建责任,制定工作措施,全面启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

2、各试点社区开展城镇家庭劳动力基础状况调查,摸清本辖区劳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做到家庭情况清、健康状况清、就业状况清、失业人员培训愿望清、失业人员就业意向清。在此基础上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并建立基础台帐。

3、全面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县就业处要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既要严格把关,又要方便申领,做到应发尽发;各社区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做到政策宣传入户到人、落实到位。

4、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各试点社区结合实际,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根据社区居民生活需要,以兴办服务实体、创建再就业基地等多种方式,创造一批社区就业岗位;挖掘辖区内各类单位的空岗信息,提供给失业人员。

5、开展社区就业援助,建立跟踪服务制度。各试点社区落实专人,定期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家庭,跟踪了解其他就业再就业情况;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组织推荐其参加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都参与到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

三、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1、就业帮扶组织体系健全。各试点社区建有就业服务站和创建工作组织,有专人承担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失业人员帮扶就业工作,且有服务场所和工作设施。

2、就业帮扶制度和基础台帐健全。各试点社区有失业人员就业服务系列制度。辖区劳动人口、失业人员分别建有登记和帮扶就业台帐,主要有:《就业再就业基础报表台帐》、《失业人员分台帐》、《就业困难人员分台帐》、《零就业家庭分台帐》、《帮扶就业工作台帐》。

3、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工作有效落实。各试点社区具有适用本社区且有利于失业人员就业的工作措施,服务水平高,工作有创新。

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比例80%以上;对每一就业困难人员建有就业计划书,登记失业人员均进行过职业指导;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切实开展就业推介,引导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就业再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就业渠道畅通,自主创业环境宽松。

4、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各试点社区中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总体就业达到较高比例。

登记失业人员和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就业率达到96%以上(含灵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无连续一年以上失业;“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均推荐就业达二次以上。

四、提高认识,落实工作责任。

各街道、社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来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参与,营造良好的舆论论氛围,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健康社区实施方案

为落实市、区政府提出的“双创一巩固”工作目标要求,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国家文明城市标准》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准备阶段

1、调整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通报上年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任务、社区职责及工作进度。与辖区各单位签订健康教育目标责任书。

2、召集辖区单位、社区居民参加培训会,对《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文明城市标准》、《红花岗区“双创一巩固”健康教育考核评分表》进行学习阅读。

3、完善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对照目标要求自查梳理存在问题,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案。针对单位、社区、行业开展工作。对照“标准”查找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二)整改阶段(3月25日前)

1、认真按照办事处及本社区制定的整改方案,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及时完善工作资料。

2、规范健康教育专栏,提升城市品位,确保健康教育宣传栏制作美观、耐用材质,版面美观、整洁、图文并茂。

(三)检查阶段(3月31日前)

社区按照〈评分表〉认真开展督导检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查漏补缺阶段(4月10日前)

社区对照〈评分表〉查漏补缺,整改完善归档资料。

(五)迎接检查验收阶段(10月30日前)

制定迎检方案,全面做好迎检工作(4月30日前接受省、市、区、爱卫会检查,7月至10月接受国家爱卫会检查)。

(一)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国家文明城市标准》及《健康教育考核评分标准》要求,认真开展工作。

(二)收集资料:20xx年以来工作资料,按年度装订成册。

(三)资料顺序:封面、目录、工作内容、图片资料、内容,排列〈评分表〉顺序进行。

(一)由健康教育专干,负责组织社区健康教育及控烟工作,制定中长期健康(控烟)教育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及文明城市要求。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评估。组织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及检查评比。

(二)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卫生工作目标,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到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政策及资金保障为特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和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负责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和控烟工作。

社区健教组负责对本居健教工作进行检查落实,完善健康教育工作及资料收集。

对在检查中发现问题不及时整改的问题将进行通报,并列入年度考核评比工作。

社区就业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和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就业援助工作长效机制,根据铜陵市及z区民生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结合建设创新创业之城,现就实施20xx年就业创业援助民生工程项目,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通过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活动,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搭建创业平台;通过继续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就业困难人员。

二、目标任务。

1、20xx年建成z区被征地农民创业园1个。

2、大力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全年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100个,其中安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0人。

三、落实措施。

1、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将年度就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区相关部门及镇、办、社区。

2、加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力度,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确保建成后的农民工创业园达到省级创业示范园建设管理标准。

3、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援助活动,综合运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和其他劳动保障相关服务措施,提供针对性服务,并依托各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和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站,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跟踪各项服务措施的落实。

4、加强创业就业服务,对困难群体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积极给予指导,帮助其落实优惠政策和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

5、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6、落实资金,保证政策兑现。积极落实现行就业再就业资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切实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加强指导,确保帮扶到位。被征地农民工创业园安排资金2500万,其中区财政安排150万、市配套150万、开发区自筹2200万。

7、加强政策宣传,做好舆论引导。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社区电子显示屏、就业网站,民生工程大力宣传就业援助政策和就业援助开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例,继续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调动社会一切力量推动全民创业工作顺利开展。

四、工作要求。

1、各镇办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通过家访等具体方式,摸清本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和尚未实现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确定重点援助对象范围,并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就业援助工作计划,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2、全区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努力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服务和促进就业的职能,将就业援助工作与20xx年各项就业服务活动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一批援助对象切实解决面临的就业困难问题。

五、本办法自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社区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和谐吉木萨尔县的步伐,根据州、县《关于大力推进社会管理进社区构建和谐社区的意见》和《吉木萨尔县社会管理进社区五年规划》的精神,从20xx年开始,在全镇开展创建和谐社区示范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建和谐社区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吉木萨尔为目标,以创建和谐社区示范活动为载体,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通过深化社区改革,规范社区组织,强化社区功能,活跃社区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将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

二、拓宽思路,文明建设助推和谐。

题。使广大居民不仅安居乐业,而且积极参加自己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来凝聚起亲情、友情、邻里情,使社区成为弘扬先进文化的阵地,形成争当先进、扶正祛邪、奋发向上的氛围。二是要把居民自治切实落实到位。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健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公约、自治章程、社区论坛等,真正将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交给社区广大居民。根据社区的发展需要,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种民主自治组织,引导发挥居民踊跃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广大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氛围。三是要把党的建设做为创建和谐社区的突破点。和谐社区的创建,关键是要有一个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利民之策党的基层组织。时刻牢记党的领导肩负的社会责任,牢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以真挚的人文情怀,强烈的服务意识,高尚的文化追求,把人们栖息安身之所,建成享受生活的乐园、施尽才华的舞台、谋求发展的基地。要对居民倾注一片真情,对困难家庭、住院病人、下岗人员、孤寡老人等群体经常登门访问,帮助排忧解难。在党的领导下,要形成一批热情为居民服务的队伍,切实为居民群众做好事、服好务,解决实际问题。按居民小区设党支部,按门栋建党小组,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都参加党小组,所有党员名字都公布于众,每个党员联系三、五户居民。使之置身于居民之中,每天从事细致入微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居民的家里。实践证明,具有凝聚力的党组织,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队伍,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保证。

三、创新模式,特色创建践行和谐。

确工作人员,重点整治社区脏乱差,积极组织辖区社会单位参与共筑共建。

开展“四项活动”,突出差别服务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切入点。

建立和谐社区服务评估体系,以“公平公正、消除差异、促进融合”为切入点,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差别服务,努力使社区成员充分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社区成员和睦相处、友好相邻。

(一)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社区居民文化道德素养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驻区单位人才集中和活动场馆众多的优势,打造文化社区,努力将社区建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建立“自我形成、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学习组织,树立“学习让社区更文明,学习让生活更精彩”的理念,营造浓烈的求知氛围,不断提升居民的文化水平。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重点,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四进社区”活动和“道德建设进社区、基本规范入家庭”知识竞赛、“公民道德演讲比赛”等特色活动,不断推动社区居民道德素养的提高。

(二)开展困难群体帮扶活动,推进社区凝聚力不断提升。整合社区资源,成立家教援助、庇护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医疗援助、实物救助和邻里互助等合为一体的社会援助服务中心。建立“三解”工作机制,实现社区成员和谐相处。在经济上“解困”,设立下岗职工培训学校,定期为社区人员提供业务技能培训,为他们荐岗和开发就业岗位。在生活上“解难”,重点帮助弱势群体,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思想上“解惑”,充分发挥社区调访室、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志愿者和谈心、谈话室等载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提高他们对新形势的认识,增强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和能力。

服务。对独居、“空巢”老人均提供专业、志愿等低价优惠及免费志愿服务。

(一)构建社区服务平台,以“借万家力、解万家难、集万家情、送万家暖”为服务宗旨,秉承“一人帮万家,万家帮一人”的服务理念。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从帮生产、帮生活、帮解困到帮学习、帮创业、帮发展,开展为居民提供医疗、家政、维修等多项服务。

(二)构建居民参与平台,打造“百姓点戏政府唱”的工作机制。以社区为载体,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群众点评室和点评栏,定期召开社区协调会、听证会和议事会等,积极听取居民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构建信息网络平台,打造数字社区品牌。利用社区互联网站为契机,构筑多网联动、资源共享的数字平台,打造“数字社区”。社区居民群众可以利用社区动态和社区论坛等栏目,积极了解社区工作动向,及时向社区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可以开通连接社区千家万户的呼叫网络系统,使居民足不出户,点击电脑键盘或电话按钮,就会得到优质的上门服务,满足不同的生活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构建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汲取先进地区的发展好经验,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和谐社区的好路子、好办法,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受广大居民欢迎、满意的和谐社区。

社区实施方案

坚持以党建为关键,以服务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社会服务的载体、社会管理的依托、社会稳定的基础,使社区在基层民主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面发挥桥梁作用,在创造安居乐业美好环境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二、创建目标。

通过努力,使社区基本形成坚强有力、运转协调的组织体系;管理民主、居民自治的运转机制;广泛参与、项目齐全的服务功能;安全稳定、治安良好的社会秩序;清洁卫生、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为构建和谐望城奠定基础。

三、创建方法。

各个社区要从以下十个方面抓好创建工作,包括创建理念、办公设施、班子团结、居民自治、民间组织、社区服务、实事工程、主题活动、文明祥和、管理良好等十个方面。

四、评选办法。

创建工作采取“星级评定”的办法,即将和谐社区各项指标分成创建理念、办公设施、班子团结、居民自治、民间组织、社区服务、实事工程、主题活动、文明祥和、管理良好十个方面,按照十分制考核,每个方面达到9分以上获得“一星”,十个方面都在9分以上的为“十星级和谐社区”,获得“七星”以上为“达标社区”。“十星社区”每年评选一次,由社区自荐、乡镇审查,县和谐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检查验收。被评为“十星级和谐社区”的,由县委、县政府进行表彰。

五、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是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件大事,必须坚持上下联动,各方配合,抓好落实。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社会事务办,其主要职责是抓好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各社区要立足实际,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出本社区居委会创建活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和创建工作的落实。

(二)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各乡镇和社区要按照“十星级和谐社区”的标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明确且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工作目标,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三)各方配合,注重实效。各个社区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辖区单位的支持,与各方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定期将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于每月底以书面形式报送镇社会事务办,镇社会事务办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上报信息至县民政局及县和谐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健康社区实施方案

根据《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xx年海南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卫宣传函〔20xx〕27号)要求,五指山市将创建海南省第七批“全国健康促进市”。为推进我市创建海南省第七批“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如期完成国家健康促进市创建各项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健康中国,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要求,以《全国健康促进县(区)项目工作方案》依据,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机结合,落实减盐防控高血压等综合干预措施,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国健康促进市标准。

(一)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的考评验收,并荣获“全国健康促进市”称号。

(二)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至20%,吸烟率下降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其中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不超过8%;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及以上等级。

(三)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机制。

(四)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发挥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

(五)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五指山实际的、可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促进区域健康促进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成立市“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委,负责落实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督促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开展相关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邢小丽兼任,副主任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谭世海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组成。

(二)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具体组织推进落实《五指山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指标要求。负责指导全市日常创建工作,做好对“组织管理、健康政策、健康场所、健康文化、健康环境、健康人群”等各项指标材料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迎接国家考评验收。

制定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开展督导检查,掌握各部门的落实情况,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牵头配套文件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各项建设重点任务,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

(一)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机制。

1.建立覆盖村(居)、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各单位要配备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队伍和相应工作制度。

2.建立健康促进专业队伍。要求辖区内医院(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配有专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为辖区内各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将健康与人口计生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基层卫生计生融合模式,促进计生服务人员在健康促进中发挥作用。

(二)健康促进综合干预。

1.开展需求评估(基线调查)。全面了解我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

2.确定优先领域。结合健康促进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分析我市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和领域,研究制定适合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制定全市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3.定期评价干预效果。可根据实际调整需要干预的优先领域。

(三)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公共环境。

1.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场所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2.建设无烟环境。全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等为无烟单位,是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建设的必要前提。

3.全市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4.提供足够的锻炼场地和设施。

5.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帮扶活动,建设健康、安全、愉快环境和和谐互助的社会人文环境。

6.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基层实际的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促进区域健康工作发展有效机制。

(四)营造社会氛围,广泛舆论宣传,提高健康促进市认知。

1.加强健康促进市的多形式宣传,提高对健康促进市理念和策略的认识,提高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

2.通过宣传栏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市理念,宣传各类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程度、为健康促进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根据“全国健康促进市”项目统一时间安排,我市健康促进市创建工作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召开启动会议,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时间:20xx年7月)。

召开全市启动仪式大会暨举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培训班。印发《五指山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五指山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承诺书》,成立我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领导小组和活动办公室。

第二阶段:综合干预,全面达标。(时间:20xx年7月-20xx年8月)。

各单位、各乡镇政府和村(居)委等相关单位根据职责制定本单位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创建支持性环境,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市建设。

第三阶段:考评督导,效果评价。(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对照标准自查提高,完善各类工作项目及相关资料整理建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全国健康促进市”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并提交评估资料,迎接国家验收。

(一)高度重视,通力协作。

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要与“双创”工作紧密结合,借助创卫指导平台作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与创建健康城市、健康乡镇,建设健康乡镇、生态村、美丽乡村同步推进。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公室、市爱卫运动服务中心要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创建指导、技术把关、督办协调职能,确保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无烟单位的机构达到健康促进机关、学校、企业和医院的考核标准,并督导重点部门、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保障健康促进市各项创建工作落实到位。各乡镇政府、各部门要根据职责落实健康促进工作。市卫生健康委要牵头做好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技术指导;在海南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下完成基线调查,并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组织开展各项综合干预活动,并在规定时间节点前提交材料。

(二)细化目标责任,严格目标考核。

按照“全国健康促进市”标准,按年度细化分解创建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召开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把创建目标层层落实到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开展阶段性的检查验收,力争达标一项,验收一项,巩固一项,发展一项。

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对照指标定期进行自查。对任务完成好、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影响全市健康促进工作进展的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在创建工作中,积极开展常态化的宣传报道,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理解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具体任务,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市委宣传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创建工作。每年全市要组织1-2次大型宣传活动,在主要公共场所、人口密集地带设立户外广告宣传牌或利用户外电子屏幕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各乡镇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宣传栏的主阵地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促进知识,努力营造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的良好氛围。

健康社区实施方案

2021年我区被确定为河北省健康促进县(区)创建试点。为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区的创建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此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与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把保障人民健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之中,让发展理念体现健康优先,发展规划突出健康目标,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切实增强防范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风险的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格局。

(一)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到2022年本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2%。

(二)在区级层面推动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

(三)全面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搭建全媒体健康科普传播机制,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让医务人员成为健康科普的重要力量,使人民群众获取健康信息更加便捷,实现健康知识普及全覆盖。

(四)建设一批健康促进场所。推动机关、学校、企业、村镇率先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着力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学校、企业以及健康家庭的示范建设,厚实健康促进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共建共享的健康促进工作格局。

(一)完善健康政策。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建立公共政策审查制度,梳理、修订、完善与健康有关的政策,形成健康政策支撑体系,构建有利于公众健康的社会格局。

(二)建设健康场所。以家庭、社区(村)、医院、学校、机关、企业为重点,打造健康场所,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全面开展健康科普。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健康传播渠道和形式,不断加大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

主要任务分解:

1.进行项目申报和备案;

3.制定《石家庄市栾城区健康促进区试点工作方案》、《石家庄市栾城区省级健康促进试点创建工作承诺书》,成立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工作。

4.将健康促进区创建纳入区政府重点工作,明确责任部门,全面启动建设工作。

任务分解:

4.打造一支健康科普队伍,面向社区、农村,向居民传播健康理念;

7.建立无烟环境工作机制,建设至少一个健康主题公园,至少一条健康步道。

任务分解:

1.每年召开至少两次领导协调会议;

4.政府和相关部门补充、修订至少6条与健康有关的公共政策;

7.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分别开设健康类节目或栏目至少满半年;

8.组织至少3次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活动(包括媒体培训会、交流会、通气会);

11.各类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积极宣传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进展和成效,宣传报道健康促进区相关工作进展不少于20次。

任务分解:

4.提供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及佐证资料;

5.填写健康促进区信息报表,对照健康促进区评价标准进行自评打分;

6.撰写总结材料(汇报ppt、工作报告、典型档案及典型档案推荐表)。

(一)成立石家庄市栾城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领导小组。

组长:王立珍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副组长:韩颖副区长。

成员: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健康局,由刘军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接替其职务的人员接任,不再另行发文。

(二)区卫生健康局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和督导,并做好评估和验收准备工作。加强项目经费管理,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负责为健康促进区创建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做好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配合完成健康促进区评估验收工作。

(三)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每月24日前将健康促进区/健康场所创建情况填报进度表(附件17)上报至区疾控中心健教所邮箱。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由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20xx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全完善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于确需通过社区受理的便民服务事项,要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办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落实社区办理事项准入制度,公开具体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内容、申报材料、程序和办理时限,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xx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验。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夯实基础阶段(20xx年1月-8月)。在全市选择部分社区作为智慧社区试点。以推进重点项目试点运行为主要目标,梳理各类数据和业务,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率先实现民政、残疾事业、就业创业类事项的一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智慧社区建设中需政府投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社区基础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区网络、数据采集、硬件和耗材等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完善区县(市)、街道、社区的智慧社区应用考核体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30学时。社区内各类平台、系统和网络实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社区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社区实施方案范文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一)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20xx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全完善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于确需通过社区受理的便民服务事项,要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办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落实社区办理事项准入制度,公开具体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内容、申报材料、程序和办理时限,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xx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验。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夯实基础阶段(20xx年1月-8月)。在全市选择部分社区作为智慧社区试点。以推进重点项目试点运行为主要目标,梳理各类数据和业务,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率先实现民政、残疾事业、就业创业类事项的一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智慧社区建设中需政府投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社区基础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区网络、数据采集、硬件和耗材等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完善区县(市)、街道、社区的智慧社区应用考核体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30学时。社区内各类平台、系统和网络实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社区环保实施方案

为促进社区良好风气的形成,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环保意识。华新小学联合华山社区工作站和梅岗社区工作站定于20__年3月5日共同开展学雷锋活动,并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环保小天使”为主题,弘扬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提高主人翁意识,学会保护社区环境和维持社区环境卫生、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实践中体验雷锋精神的魅力。

二、活动时间:

3月4日下午16:10——16:50活动前培训。

3月5日下午15:30——16:30学雷锋社区实践活动。

社区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6月1日是一个孩子们的节日,天真无邪的他们,让这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同时我们倡导无烟社区,让天空更蓝,人们身体更健康,营造保利社区和谐温馨的生活氛围,让这个儿童节充满欢笑充满健康。

二、活动要素。

活动时间:5月31日——6月1日。

活动范围:全国范围内的所开发的项目(社区及在售项目销售中心)。

活动对象:社区业主。

三、活动主题主题建议:无烟日。

主题建议:6.1无烟日。

四、无烟健康趣味亲子活动。

活动建议:

1、宝贝健康爬比赛。

2、无烟有力吹气球运球比赛。

3、家庭齐心协力跳绳比赛。

五、倡导无烟社区活动活动规则:

由社区业主在“无烟社区”的展示板上签名,表达对无烟社区的支持,并由物业工作人员或社区小朋友为签名的业主派发“无烟社区”小标贴。

六、欢乐卡通人物伴你成长。

6.1日开展卡通人物(布娃娃形象)在社区陪小朋友玩耍及合影。

社区治理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推动社区卫生工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结合上级精神经中心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1、执行主任负责制:行政主任为服务中心的法定代表人,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带领中心工作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党的各项政策,保证政令畅通,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2、社区服务站必须服从中心管理,遵守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3、为了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完善服务功能,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力度,经研究决定由副主任陈力同志分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下设办公室,由刘文辉同志任主任,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具体负责指导社区卫生各项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由中心主任提名,中心办公会讨论通过后,该负责人将主持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面工作。

4、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服从中心的直接领导,抓好本站的二级管理: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行业新风并做到文明行医: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履行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不得夸大或隐瞒病情,做到依法行医;加强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的身心健康;加强医疗服务理念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改善服务态度。圆满完成中心交给的公共卫生任务及医疗业务指标。

1、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区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网点的建设和发展,根据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经区卫生局批准,书院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辖园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书院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城西社区卫生服务站、玉泉社区卫生服务站、宇济社区卫生服务站。

2、服务站性质:非营利性,属中心派出机构,由中心统一管理。

3、科室设置:科室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设立全科诊断室、注射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等,有条件可设妇检室、换药室。有符合为社会服务的器械、设备、通讯工具等。

4、人员:各社区服务站配备6名工作人员,最低要求5名专业技术人员,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1名主治医师担任负责人,(特殊情况除外)并做到三证齐全,即《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毕业证。

5、制度齐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全科医生管理制度,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全科护士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物价公开、巡诊制度、患者监督岗位制度、服务功能齐全、减免项目分开等。

全面落实完成局社区办、中心制定的20xx年工作计划。社区卫生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主要从事预防、医疗、保舰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饮食卫生、职业心理学常见病,多发并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建立健全各类疾病档案及老年保舰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老年宣传活动。对慢性病防治如高压并心脑血管并糖尿并老年性痴呆症等及肿瘤、慢阻肺、轻症精神病人及恢复的伤残人员,孕产妇等要建立专案管理,根据社区慢性病管理要求定期上门访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搞好双向专诊和院前急救,开设家庭病床等。

1、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条例、卫生体制改革办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实施细则及各项规章制度。

2、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全面服从该站站长的分配、安排,听从指挥,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如违者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有权辞退,中心在本年度内不安排工作,作待岗处理。

3、社区卫生服务必须按照(孝南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分标准)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的各项标准,建立健全各项档案和各项制度。定期举办健康教育和各种宣传义诊活动。按照中心各站区域图全面开展建档工作,并按确定的慢性病档案管理,同时将档案全部输入微机管理,形成活动档案。

4、各卫生服务站的药品由孝感市中药材公司统一配送,各站自把价格关、质量关,严禁私自采购药品,如发现一起,除没收药品外,并处罚款200元。统一税务发票,由中心统一结算。

5、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收全部进入中心帐户,实行统一管理,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各站单独核算,根据各站的位置不同,经营成本不同,业务收入不同等情况,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帐目日清月结。违者发现一次罚款200元,发现三次以上或有病友举报作贪污公款处理。

6、根据各社区历年业务收入情况,制定任务:

﹙1﹚书院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33万元业务收入,门诊人次要达到14600人次/年,完成该社区55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55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860人的工作。

﹙2﹚园林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29万元业务收入,门诊人次要达到12775人次/年,完成该社区60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60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1300人的工作。

﹙3﹚城西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26万元业务收入,门诊人次达到12775人次/年,完成该社区58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45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750人的工作。

﹙4﹚玉泉路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6。5万元业务收入,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门诊人次达到3650人次/年,完成该社区30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30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700人的工作。

﹙5﹚宇济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完成10万元的业务收入,门诊人次达到4745人次/年,完成该社区3000人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人320人,完成五大保健等600人的工作。

7、各卫生服务站的工资由责任人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人员工作量的大小发放,要体现公平、公正、奖勤罚赖的原则。服务站站长根据工作需要有业流水1%的开支权。同时站长享受科主任津贴待遇。

8、中心有权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站进行检查和指导,督促各社区卫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生服务站工作。如不服从中心管理办法或不能完成中心下达的任务,中心随时更换该站站长及该站工作人员的工作。

9、中心及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违反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或人为责任过错(如用药不当,齐量不对,配药配错,医护人员擅自离岗等)造成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等由该服务站相关责任人全部承担,中心不承担任何经济陪偿及法律责任,对不可预见的医疗意外发生的费用采取风险共担,该服务站承担40%,中心承担40%,其它服务站共同承担20%。

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公共卫生补贴,工资分配、奖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管理方案﹙社区部﹚励等激励机制和工作考核机制:

(1)各站完成中心下达的任务后,中心确保20xx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20xx年档案工资100%,因各站人员长年无休息,按每人每月8天计算,每天补助40元。超额部分中心、站按1:9进行奖励。

﹙2﹚对工作认真,服务热情,各项档案健全,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好评的服务站和个人,中心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3)在国家投入逐步加大的情况下,逐步落实公共卫生考核经费,按各站实际工作量经中心考核后﹙参照11年方案﹚给予发放。

为规范小区管理,为业主提供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我公司将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确保小区品质。

物业公司本着“科学规范、竭诚高效、安全文明、持续发展”的质量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念,对小区物业实施科学的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在现有管理经验及管理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更新,导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广大业主及使用人能真切地感受高品位的物业和高品质的管理所带来的超值享受。我公司将按照河北省及唐山市有关标准(并高于此标准),确保业主及使用人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为实现即定管理目标,追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将始终把握以下原则:

(一)服务第一、管理从严的原则。

“服务第一”是物业管理的'宗旨,因此管理中要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业主及使用人的需求出发,强化服务机能,丰富服务内涵,提供优质、周到、及时的服务。“管理从严”是服务的保障和基础,包括对物业的维护管理、员工的管理以及对业主及使用人不适当行为的管理和劝阻,建立严格、周全的管理制度,实施依法管理、从严管理、科学管理以确保物业管理服务收到应有的成效。

(二)专业管理与业主自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日常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即物业管理公司的积极性和业主使用人的积极性。物业管理公司应当尊重并按照广大业主及使用人的要求,通过服务中心对小区实施专业化的管理,同时努力争取业主及使用人的.支持配合,使其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物业,并自觉遵守业主公约,共同创建文明的办公环境。

(三)物管为主、多种经营的原则。

在搞好日常管理和常规服务的同时,从物业的实际出发,开展一系列服务性的多种经营,既满足广大业主及使用人的不同需求,又增强物业公司的造血功能,增加经济积累,以利于更好地为业主及使用人服务。

(二)成立物业服务中心,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实施专业化管理;

(六)依照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提供全方位服务,开展多元化经营。

社区实施方案

以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在“旅游立市”工作中的推动作用,以增强社区实力,提升市民素质与繁荣社区文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和谐港城建设步伐。

二、创建目标。

要巩固扶持一批经营项目,壮大社区经济实力,增强自身发展后劲;要创新打造一批提素活动载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展示港城良好形象;要发展壮大一批群众文化队伍,丰富创建活动内涵,为持续打造“社区文化艺术节”这一品牌提供有力支撑,争创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先进社区”。

三、创建任务。

(一)牢固树立经营社区理念,大力发展社区经济1、开辟经营渠道。各社区要结合居民对社区服务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开发家政服务、母婴护理、商品代售、修理维护、托幼护老等自办、合办服务项目。以港城大街街道办事处燕西里社区“爱城”全景式服务中心为试点,逐步进行推广,并使之走上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2、盘活社区资源。对部分由于活动场所分散,出现闲置、空置的社区用房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出租或联办,用以开设便民超市、职业介绍、培训教育等“社区服务网点”。

3、推进就业服务。各社区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在开办经营项目的同时,要本着“就近优先”的原则,面向辖区内下岗职工、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创造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使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安置,为再就业工程提供支持。

(二)牢固树立旅游立市理念,大力提高市民素质1、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社区”创建活动。各社区要全部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网页(网站或博客)。在对外宣传上,要把具有港城人文风貌特色的老照片、手工艺品、历史典故等进行整理并定期发布;在对内普及上,要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推出“旅游立市”博文、网络寄语等征集评选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加入。

我代言”的浓厚氛围。

3、要建立“文明城区巡访团”。整合社区内各类志愿者队伍,成立“文明城巡访团”。发挥其在不文明行为劝阻、文明礼仪常识普及等活动中的骨干带动作用,从而带动更多市民自觉维护社区优美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4、开展社区“平民偶像”评比活动。要在广大居民中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社区“平民偶像”评比活动,以社区为单位,组建公民道德宣讲团,在各社区中举办巡回报告会,鼓励居民发现、评选、学习身边的典型人物及优秀事迹。

(三)牢固树立服务居民理念,大力繁荣社区文化1、开展“我们的节日在社区”活动。各社区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活动。一是要保证唱响主旋律。在主题的选取上,要与全国、省、市、区的相关节庆活动中心内容相吻合。二是要保证打好主动仗,要提前谋划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使此项活动要在市民中真正过起来、旺起来,保证打出特色,产生影响,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

每个楼栋都有可比之处、可学之处。大力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风尚。

3、开展“城乡文艺互动互访”活动。选择部分特色突出、规模适当、水平较高的社区文体队伍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用于服装设备的更新与聘请专业人员指导,推动其由业余化向专业化的转变,为“社区文化艺术节”储备人才。在6—7月份,集中时间开展“祝福献给党”庆祝建党90周年互动互访演出。

四、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4月底前)。各社区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基础,制定方案,明确重点,完善思路,为创建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施阶段(20xx年4月—11月底)。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狠抓落实,在提高居民道德文化水平上下功夫,确保全年创建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验收阶段(20xx年12月)。区文明办按照《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先进社区测评细则》对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并总结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把创建工作做为重要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专门人员具体抓,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转变工作思路。各社区要切实转变创建思路,在三项重点工作上下大力气、做好文章,实现社区由基础创建到打造亮点、由亮点提升到支撑品牌的转变,力促创建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三)确保工作推进。各社区要严格对照《我们的节日活动安排表》与《全年创建工作推进表》组织安排好各阶段工作任务,取保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对于未能按进度完成任务的街道,将取消其本年度各项精神文明评先资格。

附:《“我们的节日在社区”活动安排表》。

《全年创建工作推进表》。

《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先进社区测评细则》。

“我们的节日在社区”活动安排表。

全年创建工作推进表。

注:各街道各项工作在完成时限前,将活动总结报送至区文明办,未能及时上报的视为未完成。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运城市“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现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的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为原则,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高为中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老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起步较早,1997年电教工作专题片《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专题片”二等奖。1998年被山西省电教馆认定为首批电教示范校,曾经的两机一幕到现在的电子白板,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在向前发展,虽然中间因配备不充分,导致发展较缓,但也都在逐步向前。现在,我们有多媒体教室43间,建有监控中心,教师人均一台一体机,校园网络用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校园信息化体系,没有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软件环境也不尽人意,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信息化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校本资源库和共建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学科资源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课件、试题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教师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多处室部分信息共享。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尝试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尝试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三)重点工作。

1、成立智慧校园创客工作室,由校长杜建勋任组长,校长助理程小龙为副组长,全权负责智慧校园的创建工作。

2、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

3、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建设,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系统,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资产、科研等智能化管理。

4、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抽调。

二、三年级8名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创客工作,率先尝试开设智慧校园创新实验班,借助平板师生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5、高标准录播室和微机室的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平陆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处室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6年12月。

社区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推动学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入开展,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共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的意义。

本次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共筑和谐江城”为主题,动员和组织全市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领广大青少年共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共筑和谐江城。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活动。

3、与新闻媒体联合举办以“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为主题的座谈和专栏活动。

(二)各级团组织、青联组织和少先队组织要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

1、青工系统团组织继续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要通过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开展江城青年优质文明服务竞赛和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把广大青工系统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引导到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奉献和企业振兴行动上来。

2、青农系统团组织要抓好“雷锋社区行”和“雷锋进村社”活动。在城镇,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治安维护、法律法规宣传等活动;在农村,利用备耕时机,组织农业科技志愿者为农民开展送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讲座等活动。

3、学校系统团组织要抓好大中学生敬老、助残和城市环保等活动。大中专院校要重点开展“青春辉映夕阳红”、志愿者“阳光助学”行动;各中学团委要重点动员和组织中学生志愿者广泛参与植绿护绿活动,开展清除白色垃圾、回收废旧电池,促进垃圾分类及城市美化、净化等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动。

4、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把学习雷锋活动作为促进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让他们从奉献中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从实际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一是深入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进一步亲切和完善“手拉手”对子,引导少年儿童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二是开展“寻找雷锋传人、弘扬雷锋精神”活动。组织同学们到部队为老英模服务,体会部队大家庭的温暖;组织同学们走入社会,寻找他们心中的雷锋。

(三)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研讨。

要紧密结合我市“奋斗三年、总量翻番”的新形势,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座谈会、演讲会、理论研讨会等多种方式,深入总结学习雷锋活动和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十年来的经验,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深化对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好地推动新时期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五、具体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要认真落实《市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策划好适应本单位开展志愿服务的形式和项目,健全志愿服务的各项制度,确定志愿服务的实效。要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情入手,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要着眼长远,以这次主题活动为契机,推动学习雷锋活动的志愿者行动深入持久开展。要加强对活动的宣传,突出主题,营造氛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